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时间:2022-01-15 06:22: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 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目前,我国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格局还在继续,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演进过程表明:经济发展方式演变的总体趋势是从劳动、资本投入驱动型到管理、知识创新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型,体现为要素积累――集约管理――知识创新的动力演化路径。目前,发达国家正逐步从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的发展方式过渡,资源配置模式也更多地向以人的知识创新获利模式过渡。而我国则处在从要素积累的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的发展模式转换。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引起世界瞩目,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经济。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金高投入和资源高消耗作支撑,但直到现在,我国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还在继续。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基础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的前提,它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从整体上制约着、影响着人类社会内部关系问题的解决。人类在自身发展和改变自然时,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推进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的过程。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的快速增长,新兴部门大量出现,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完成的“十五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问题报告”对中国目前的工业化进程作出了明确判断: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并处于高加工度重化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的时期。根据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的相关研究,从2002年开始,中国经济就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加速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各国工业化加快时期,资源消耗量、污染排放量都是增加的。1965年~2004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以及美国、日本和印度的能源消费总量,随时间变动都呈现出稳定上升的态势,表明能源消费与人均GDP水平存在正向联系。我国目前和未来较长时期内,都将处于重化工业主导的工业化时期,资源,特别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与工业化的推进也存在一定的正向联系。我国万元GDP能耗水平从1978年的17.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4年的5.7吨标准煤,年均下降速度为4.5%;但从1998年以后,下降速度大幅放缓,年均只有0.3%,进入2002年以后,连续三年出现了提高的情况。这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工业制造业结构的变化对能源消耗具有明显影响。我国煤炭产量从2001年的13.8亿吨,迅速增加到2005年的21.9亿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需求拉动,表明产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加。在资源利用、污染排放控制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受发展水平和资金能力的制约,加快工业化会不同程度引起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增加。

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我国资源消耗总量上升的一个重要诱因。但应该指出的是,目前我国重化工业对资源的过高消耗很大程度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和增长方式粗放造成的,也就是说,关键在于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式不合理,而不在于重化工业发展本身。因此,与其说是重化工业化加速带来的压力,不如说是现行的经济发展方式产生的问题。由于经济粗放扩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越来越突出。2005年,我国GDP占世界的5%,但一次能源消耗量占世界的14.7%(煤炭则占36.9%),钢材消耗量占世界的27%,水泥消耗量占世界的50%。2005年,我国万元GDP能源消耗量为1.22吨标准煤,相当于美国的3.2倍、日本的8.7倍。针对这样的情况,“十一五”规划纲要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关键。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22个主要指标,其中GDP和人均GDP均为预期性指标,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以及水耗降低、耕地保有量等均为约束性指标,即政府要确保实现的指标。这些约束性指标是最重要的指标,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体现。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困难重重。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4.6亿吨标准煤,比2005年增长9.61%,单位GDP能耗1.206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下降1.33%。尽管2006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三年来首次由升转降,但从地域上看,全国除北京外,均未完成2006年单位GDP能耗降低的目标任务(《人民日报》2007年0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认为:现阶段我国高耗能产业增长仍然偏快,经济增长依然粗放,各方面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的问题,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我国资源并不富裕,人均耕地、淡水、石油、重要矿产品(如铁矿石、氧化铝、铜等)短缺。多年的粗放扩张,已使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还没有完全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还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而不是质量效益型增长。尽管早在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就提出了“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几年过去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然是中国发展的重要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源日趋匮乏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不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曾普遍采取的“掠夺式”和“拼资源式”的发展模式,必须从过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和环境投入,以量的扩张实现发展转向更多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进步,以提高效率获取经济发展,要及时的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使我国真正成为发达的世界强国。中央对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已经从“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这种调整蕴涵着经济社会政策和理念的重大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使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和谐发展之路。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它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

二、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三种模式,它反映了人类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同自然关系的调整和进步。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它对人类与自然界和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掠夺性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又在生产过程中随意排放废弃物,在消费过程中随意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污染物排放)―消费(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第二种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进步表现在意识到需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这种事后治理往往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和代价。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重复和循环使用多种物质资源。这是一个“资源―生产(减少污染)―消费―资源再生(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物质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因而可以把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既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也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根据我国过去20多年的发展经验、资源环境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十一五”规划目标,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年,主要能源、资源的需求总量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并开始好转,基于10种资源和污染物的节约指数比2000年降低60%,实现资源生产率或生态效率的2倍~4倍跃进。具体目标如下:

1.能源消费总量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基本抑制,单位GDP能耗降低50%~60%。

2.实现用水总量的零增长。单位GDP水资源消耗减少80%,其中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比例控制在45%以下,年均下降1个百分点,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超过85%。

3.实现水泥、钢材消耗总量的零增长,力争单位GDP水泥消耗降低55%,钢材消耗强度降低40%,有色金属消耗强度降低20%。

4.废水排放总量实现零增长,单位GDP废水排放减少7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保持稳定下降,排放强度降低75%;努力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速度,争取单位GDP排放量下降60%。

5.废物循环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其中废钢循环利用率超过55%,常用有色金属再生利用率达到50%。

按照上述目标,我们必须重点建设如下五大支撑体系:

1.建立节约型生产体系和可持续生产模式。重点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最佳实践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优先发展绿色制造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可持续农业,实现能源的高效、清洁与梯级利用,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

2.建立节约型城市化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紧凑型、组团式”的城市群,提高资源的规模效益和效率;建立公交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理性增长;发展绿色建筑和节地、节能、节材、节水的城市基础设施。

3.倡导适度消费观念,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由注重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的减物质化的文化和功能性消费转变,从注重自然资本密集型的消费转向技术、知识和服务密集型消费。

4.加强自主创新,建立绿色科技支撑体系。着力培育和提升节约型社会的科技支撑能力,重点发展促进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建设以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及其技术开发为重要导向的创新型国家。

5.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制度保障体系。包括建立健全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经济激励与行政规范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行业、产品的资源能源消耗或效率标准体系。

有了上述五大支撑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以此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经。

参考文献:

[1]吴俊杰张红等:《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80087-823-6/F502,2005

[2]张占斌:《和谐增长――中国经济的未来》,远东出版社ISBN 7-80706-222-3/F253,2006

[3]程超泽:《中国经济成长之谜》,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 7-313-03516-0/F4852004

[4]中关村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编著:《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人民出版社ISBN 7-01-004986-62005

[5]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落实污染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对话录,2007年07月1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6]全国29个省份2006年未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目标,2007年07月12日新华社

[7]《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日报》2005年10月24日常修泽

[8]王梦奎:《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求是》2007年第6期

[9]中国每年因污染造成损失达GDP的10%,2007年03月19日《人民网》

[10]金三林:《正确认识我国的节能降耗形势》,《中国统计》2007年第5期

上一篇:模式识别技术在贷款风险分类中的适用性分析 下一篇: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