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又闻百合

时间:2022-01-14 05:26:05

风,轻轻地从窗口吹进我的卧室……睁开惺忪的睡眼,我美美地享受着青岛夏日清晨所特有的这种惬意。

“好香啊!”我不禁自语道。

哦,原来是客厅里那束香水百合。我不禁想起林清玄的一篇著名的文章《心田上的百合花》:小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我也喜欢百合花。

昨天是我的生日,我向来是不喜欢请朋友为我庆祝的。可是禁不住孩子们一再地劝说鼓动(至今我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获得了我生日的信息),我请他们来家里做客,然后一起去爬山。这个班是我从四年级一手带大的,我与这些学生的感情,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的“教”与“学”的情感,而渐渐升华成了一种特殊的友谊。他们来家里时带来了这束香水百合:洁白的花瓣上带着晶莹的露珠,那娇嫩的花蕊,婀娜而又羞涩地打着卷儿。幽香顿时飘逸在整个客厅里,我真的感觉到很幸福!很幸福!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当我细细反思自己走过的路,细数自己教育生涯中的缕缕阳光时,不自觉地会涌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与幸福,我们有时被幸福包围着而浑然不知,因为我们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在享受着教育的馨香,只不过是“久入兰室而不知其味”罢了。幸福不是任何的物质形态,而是一种心境,一种感觉。只要把教育当作幸福体验的人,就能发现教育生活中的幸福。

吃蛋糕、聊天、说笑、爬山……一天的时间很快就流逝了,可是孩子们的笑脸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这是一辈子也抹不掉的。我已经记不得都说了些什么,孩子们的不舍与我殷切的希望成了这次聚会的主题。我忘不了毕业典礼之后,小W在QQ上与我聊天:“赵老师,我是含着眼泪写下这几行字的。”忘不了小N的妈妈复制和女儿的聊天记录给我:“妈妈,我哭了,我舍不得我们班,舍不得赵老师。”忘不了小C一句又一句的留言:“赵老师,您是最好的老师。”忘不了……太多太多。我没有感觉到我像他们说得那么好,更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伟大,只是尽了一份心力而已。可此时此刻的我却深深地体会到:孩子们的这种情谊,就像这百合的花香,它并不浓烈地让人目眩,却幽幽的,幽幽的飘逸在你的周围,让你时不时可以嗅到它。就算这花儿凋谢了,那香气依然会留在你的记忆里,渐渐地成为一种永恒。

我读过的一本教育名著上有这么一段话:“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教师的生命是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是为他的青春无数次开方。”的确,教师工作的烦琐和枯燥,教师生活的清贫与单调,再加上方方面面的压力,曾经一度使许多人望而却步,作为教师的我曾经这样深深地感慨:做老师,只要是全心全意地去爱学生,“烦琐和枯燥”会变成“欣慰与享受”!

但作为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师,我觉得我是非常幸福的。你想,如果在你的鼓舞劝导下,这个胆怯的孩子勇敢了,那个内向的孩子活泼了;在你的熏陶引导下,不爱学习的孩子开始步入正路,成绩差的孩子开始不断进步;在你的自问反省和爱心滋润下,孩子心灵的窗户更透更澈,心灵的天空更纯更蓝……而这一切的变化正因为你隐形的努力和突破。此时,你的心中所漾起的阵阵喜悦,这是不是成功的幸福感觉呢?!我没有任何光环,却拥有孩子们的一分牵挂与思念;我没有丝毫的权位,却得到过学生与家长发自肺腑的感谢与尊重;我没有过领奖台上佩戴的大红花,却拥有孩子们送我的百合,那历久弥香的百合,我已经很满足了,我真的感觉好幸福!

慢慢地品着茶,百合的香气又一次飘了过来,欣慰的同时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我的思绪也在这一时间飘荡。嗅着幽幽的花香,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爱戴,这洁白的百合花也应该是我做教师的一种自勉。当一名教师,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我们对学生的这种教化,也要像这百合,悠远而又深沉,难道不是吗?现如今的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人心”,有好的,当然也有负面的。过早地让孩子去沾染这些功利、虚荣,岂不残忍?我班的孩子,起码还留有这百合的余香。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追求幸福的过程。正如袁卫星老师所说: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做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它应当如星星,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希望我们都能够用我们生命的绿色,去调和这一片蔚蓝,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去慢慢澄清我们的心灵,修正我们的行为,以理想碰撞理想,以智慧开启智慧,以激情澎湃激情,以精神锻造精神,让学生学会感动,让学生学有意义,让学生学有思想,让学生学得快乐!

感谢你们,我的孩子;感谢你们,我的朋友!愿你们在求学之路上能够日有所获,也祝愿你们的人生旅途上处处鸟语花香。

风,把百合的幽香带出了窗外,带到了远方,好远好远——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

上一篇:研发乡土资源,传承民间文化 下一篇:回归生活实际提高品德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