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乡情缘 9期

时间:2022-01-13 07:59:11

摘 要:学校的学科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只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才能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因此,在新的课程标准正式实施的今天,教师要根据自身优势,积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挖掘、巩固、发展本校以艺术特色为重点的课外教育活动课教学的潜能。

关键词:新课程;民族传承;漆画;麻线

美术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这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将其列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突出了课程的审美价值、情感价值和文化价值,同时它还要求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艺术门类乃至艺术与文学、哲学、美学、科学等结合起来,拓宽了艺术和美术学习的领域和空间。新课程标准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案例一:感受大凉山彝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出示学校历年来的美术获奖作品。

师:你们了解凉山彝族吗?有谁能告诉我你对彝族的了解有多少呢?(刚开始,教室里一片沉静,可没过两分钟,学生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生1:彝族人是坐在地上喝酒的,而且只用一个碗传来传去。

生2:还有好多吸毒的。

生3:他们还不穿鞋,男孩头上都有一撮毛,而且还可以戴耳环。

生:总之,给我的感觉有点吓人。

师:凉山彝族是个很古老的民族,它不仅山美、水美、人美,你们想知道它为什么美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资料片,我们一起来感受大凉山的美。

师:四川凉山是中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古老浑厚的大凉山上,窈窕多情的彝家啊咪小姑娘,吹奏的口玄夜曲,如同蜜茶醇酒,让人如痴如醉,潇洒豪放。身披查尔瓦(羊毛披毡)的彝家青年小伙子,大山般的性格,神鹰般的气质,同样让人感动。七月的火把节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气一片,点起篝火围着火堂,跳起欢乐的达体舞直到天亮,还要举行很多比赛项目,如:斗牛、骑马等等。彝族有句谚语:“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彝族年是嘴巴的节日。”每到过彝族年前,人们都要晾晒衣服除尘、酿酒、杀猪、宰羊。他们从不吃独食,一家人杀猪,就会分给大家吃。只要你遇到他们过年或结婚,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都可以坐下来吃。他们的好吃的可多了。

生:火把节狂欢夜那天拿着火把在哪里玩呢?

师:在老凉山的彝族拿着火把排着队,满山遍野的游,远远望去好像一条龙,很美很美,火烤红了这片土地,酒陶醉了这方山水。

生:老师,彝族的杆杆酒,小孩可以喝吗?(孩子们看的目不转睛,还不时地提出一些天真好奇的问题,将他们带入又一个多彩的世界)。

民族的东西是永恒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大家庭,数千年来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民族文化正是中华文化的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鲜明的、民族特色缤纷多彩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工艺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审美享受。而现在很多民族的东西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他们内心对本土文化充满了质疑、淡忘,甚至导致民族心理的自卑自残,乃至民族精神的彻底失落,这一切都在加速剥离着国人民族文化的内核。我们充满个性的、曾引以为自豪的中国文化也正遭遇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流失。于是,我们如何利用课堂向孩子们传授,守住自己民族文化的“根”,成了我们这代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同学们对彝族文化的浓厚兴趣深深地打动着我,也激励着我,如何将家乡的民族文化融入我校创设的校本课程情景教学中,从整体上着重于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启蒙。让大都市的孩子了解和认识民族文化,培养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对审美的追求。使孩子们在思想中更好地建立起人与世界和谐美好的联系。如何将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的美术传承纳入小学美术教学课堂,融入我们的儿童美术教育。这对于教学者和受教者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可以说是在保护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育的空间是一个全面而整体的完整空间,它包含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新的各个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美术教育更应由单纯的学校教育扩展到一个更大的空间,充分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延伸艺术课堂,把美学、文化的学习中心从教室搬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也是当代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我们的美术教育应当贴近生活,以人为本,采取较为宽泛的美学教育框架,包括学生生活中的一切范围的美术学习和审美培养,这些场所包括:住所、街道、广场、公园、商场等等。这些场所里有诸多对他们的审美价值观产生影响的美学因素,学生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提示,关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用品并做出自己的美学评价,这也是美术的学习内容之一,因为“生活即艺术”。换句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我开始从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中去寻找表现手法和材料。结合到彝族工艺特色,我认识了彝族漆器在彝族人民生活中历来就占很重要的地位,在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宝库中像一颗晶莹的明珠闪耀着璀璨的光茫。最后,我们从工艺漆器艺术、服饰艺术、竹编艺术、皮器艺术得到启示,选择利用彝族漆画和木刻艺术在木板上表现凉山题材的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在颜色方面传统文化中彝族人民喜欢用红、黄、黑三种颜色为基调,在酒具、餐具、刀具、马具、乐器等物品上绘成各种图案,既保留彝族传统画中木刻和凉山漆画的优美元素,又使其具有现代感、时尚感和童趣化。

案例二:木板漆画制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目标:沿用彝族漆画和木刻艺术在木板上表现的传统,我们也选择了在木板上作画,运用儿童画手法夸张地表现彝族民间体育运动,如:斗牛、骑马,表现彝族风土人情等等。

一、方法

通过欣赏民族风情图片,播放火把节资料的基础上保持原有的民族、民俗特点,大胆地加入自己的创意中,运用绘画的方式大胆表现。

二、准备

教师:相关的民族、民风影像、图片资料。

学生:铅笔、丙烯颜料等。

三、制作

1.构思:大胆构思,鼓励学生在保持民族民风特点及彝族服饰特点的基础上,适当融入自己的创意。

2.用铅笔将构思画在木板上。

3.用丙烯颜料红、黄、黑为基调画出彝族服装的韵味。

四、评价

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并评价。作品是否体现出大凉山天然、粗犷、豪放、独特的美感,构思是否奇妙、独特,造型是否夸张变形。

五、拓展

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呢?

后来,对彝族文化的深入探究,我又感受到了凉山彝族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在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色彩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从区域上来看,凉山服饰可分依诺(凉山东部)、圣乍(凉山中西北部)、所地(凉山南部)三个样式。凉山彝族服饰文化色彩丰富,用色或大胆炙热、对比强烈或含蓄优雅、色泽柔和。可以这样说,缤纷的色彩运用丰富了饱满了凉山服饰文化,凉山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同时也为色彩的研究与运用提供了另一方舞台。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带着一双审美的眼睛去看世界,世界就会变得可爱起来。在创作过程中,因为凉山民族文化大多停留在原始生态阶段,像未加工的天然宝石,要想表现出民族豪放不羁的风情,体现天然粗犷、豪放、独特的美感,我们对曾经的表现手法进行了重新的思考与尝试。我们从彝族服饰种彝家姑娘绣制的图案想到利用“麻线、麻袋”这种从我们生活别是彝家生活里随处可见的粗糙的工具作画,改变彝家姑娘用多种丝线绣制图案的形式,采用粗麻线编结勾线后,再用丙烯颜料上色,而在颜色运用方面,一方面,我们继续保持彝族人们喜爱的红、黄、黑三种颜色;另一方面,我们又加入大量的白色元素,通过白色与红、黄、黑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人物、事物特征,增强整个作品的立体效果。红、黄两种颜色作为其中点缀来使用,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颜色上虽然仅仅用了这四种颜色,但整个作品却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强烈的冲击力。再加上从传统剪纸中演变而成的背景,大面积进行镂空,抽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格子。再从传统的编结艺术到编结方法应用在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浅浮雕的艺术形式,同时规则或不规则的抽掉部分麻线,让画面有虚有实,给人以美和新鲜的感觉。虽然麻袋、麻线是非常质朴的生活用品,但我们将其作为美术材料,并在上面作画,还在上面拆编进行再创造。我们将生活中很普通的生活品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于是,我们将民族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整合开发了“麻线彝情”的校本课程,形成我校现在的美育特色。并且学校还通过开展民族民间艺术开发了学生的潜质,从感知到鉴赏再到创造最后展示,在这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案例三:麻袋上的艺术――麻线彝情

在我的身边,随处都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历史与传统往往随着现代生活的不断翻新而沉没,其中,挖掘与传承这些千百年来人民千锤百炼的优秀文化成为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凉山是古朴久远的民族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区,相对封闭的居住环境,让历史奇特地定格在多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保留着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农奴社会、封建社会等历史痕迹,沉淀了极其丰富、风情独特,极具魅力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教会学生,用他们的纯真的眼睛去发现,用他们灵巧的双手去表现这些我们祖辈们引以为豪的艺术世界是我们近年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麻袋、麻绳、木头没有生命的东西,在色彩、形象和巧妙的组合中变得如此鲜活,是艺术的魅力,绘画和麻袋、麻线的穿插后焕发出的如此新颖光辉是文化的神采……

目标:

了解凉山民族民间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理解和认识,利用麻袋、麻线设计、制作以凉山风情为题材的线艺作品,感受个体构思,集体制作的乐趣,懂得艺术来源于生活,并能大胆地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

方法:

通过欣赏线艺作品,民族风情图片,播放火把节资料的基础上保持原有的民族、民俗特点,大胆地加入自己的创意中,并用麻袋、麻绳,编结表现出具有民族风情特色的粗犷美。

准备:

教师:相关的民族、民风影像、图片资料、麻线彝情系列组画。

学生:麻袋、麻绳、针、丙烯颜料、剪刀等。

实施:欣赏麻线彝情系列组画。

此系列组画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获一等奖。这组画是以彝族亲情为题材而创作的。由于彝族家族观念强,受母系社会的影响,家族中最受尊重的是舅舅,陈韵郦这幅《掏耳朵》正是表现侄子给舅舅掏耳朵的情景,而朱凌婕《阿妈的大烟袋》,吴楚越《亲情――为妈妈捏肩膀》表现一家人亲亲密密地在一起生活的情景。

一、欣赏麻线彝情

走进大凉山系列组画,表现了成都孩子到大凉山体验生活的情景。

1.《学绣瓦盖》(谢康扬、张凝露、钱蔚琪)

2.《跳起黄伞舞》(任政、张伊安、谢瑞婷)

3.《阿咪子姐姐》(陈韵郦、朱凌婕、吴楚越)

4.《红披毡》(马明睿、杨仕昊、程若曦、钱蕾茜)

5.《绣衣服》(明圣昊、曹颜佳、肖若旬)

二、分析

系列组画制作方法。

三、研讨

以火把节为题材创作作品。

火把节:是凉山彝族文化的大熔炉,凉山是火把节的发源地,至今已延续3000多年。火把节期间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有斗牛、赛马、摔跤、选美、斗羊、斗鸡、爬杆、抢羊、朵乐河、火把狂欢夜等等。火把节场景十分壮观,具有地道、隆重和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是彝族各种文化形式的集中体现。彝族火把节从古至今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号召力,目前已经成为凉山民族文化的一大品牌,成为民族团结、融合的最好见证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节”被国务院正式列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四、制作

1.构思:大胆构思,鼓励学生在保持民族民风特点及彝族服饰特点的基础上,适当融入自己的创意。

2.用水彩笔将构思画在麻袋上。

3.用棕绳编结,用针绣的方法,把水彩笔画过的线走一遍。

4.用丙烯颜料红、黄、黑、白画出彝族服装的韵味。

5.装饰画面,将背景的大块面进行镂空、抽纱,让画面虚实结合。

五、评价

学生之间相互欣赏并评价。作品是否体现出大凉山天然、粗犷、豪放、独特的美感,构思是否奇妙、独特,造型是否夸张变形。

六、拓展

我们能用麻袋艺术作为装饰品,赠亲友吗?让我们一起探讨在麻袋上还可以用什么技巧来表现,更能丰富我们的特色麻线彝情。

附:编结小故事:

在我们参加四川省中小学艺术交流展的准备过程中,曾有一件事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在编结壁挂时,有一位叫钱××的同学。她是一个手很巧的小姑娘。由于我们时间特别紧张,她不但自己编,还教大家编,带着大家创编出了一个又一个新技法。她不停地编,不断地创造,麻绳很粗糙,把她的手都磨出了一道道小口子,可她始终没叫过一声痛。创作顺利地进行着,可不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只听“啊”的一声,我一看,几个同学围在一起,钱××的手鲜血直流。她在割绳子的时候不小心将自己的手划了一条很深的伤口。我立刻把她送到了医院,结果缝了整整八针。而她却没有任何怨言,只看到她美丽的大眼睛里流下了一颗颗眼泪……让我更加意外的是她第二天又出现在我们的创作组中。我问她:“你为什么又来了,为啥不好好休息呢?这样手不痛吗?”面对我一连串的询问,她当时笑了笑,摇摇头说:“我怕她们编不好。”是啊,这位勇敢的同学是我们编结组的组长。她们这群可爱的孩子,平时在家里娇生惯养的,但到了我们这个集体中,他们都是那么勇敢,那么可爱。而且在我们线艺组里的这些孩子她们不用老师叫,每天中午都会准时到教室创作自己的作品。有那么多可爱的同学,我们学校的美术作品怎么会不兴旺呢?每当想到这些我都激动不已,是学生在感动着我、鼓励着我。我们线艺组的作品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荣获2007年全国艺术节一等奖、四川省一等奖。在2008年抗震救灾组画又荣获四川省一等奖。

案例四:美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捕捉生活,培养观察

我在《捉迷藏》的教学活动中,第一课时以捉迷藏游戏为主,第二课时,学生回忆创作。

第一课时,我宣布本课做捉迷藏的游戏,但在游戏中要去发现、观察游戏中最有趣的一瞬间,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表情上观察,你的心情如何?游戏自愿组合,游戏中我为每个小组拍了许多照片。余下十分钟,回班内画自己的感受及观察到的场面。下课前,告诉学生,所有照片将在学校网站上供大家参考、回忆,便于在家中继续完成构思。

第二课时,教师从第一课时的照片中选择典型的画面,从构图、趣味,来着重评述,激发学生的个性创作。有了观察的初步感受,学生作画的兴趣提高了。画面出现了较多有趣的场景,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了。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美,关键是给儿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虽然是学生每天都能见到的,但要真正反映表现生活时,就会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还停留在无意识状态中。教师要诱发他们去认识生活、观察生活,指导、捕捉生活中最有表现力的一瞬间,可以鼓励学生坚持“画日记”,让学生把看到过的物像或经历过的事情,凭借记忆默画下来。当然,在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回忆当时的场面、情景及自己的心情、感受,把记忆中的形象进行合理地取舍,经过审美判断,创造性地组织画面。这种做法,有利于促使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记形象,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我们整个创作过程中其实也是学生活动化的过程。我们通过一次次的构思,一次次的尝试,在活动中最终确定了我们的校本课程。我们的创作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技能,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案例五:美术技法课活动化

传统的技法课主张你这幅画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一个都画得不好,一个都画得不像,那么,这堂课就很失败。如今,我们要摆脱这种坏习惯,我们应该更明确地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让学生人人参与,让美术技法课活动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我们的美术课程也越来越多地提倡综合活动化美术教学。它不是一种单纯传授美术知识技能的技术型教学活动,而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美术和人文素养的人文课程。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渐渐形成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客观世界的积极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通过这种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促使学生不断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不断追求完美的人生境界,它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人性和人格。综合活动化美术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实施紧扣课程目标,并使之得以达成,同时提升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并能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只有我们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同志一起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展示全新的自我。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只有这样才能把美术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上一篇: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的地理网络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