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传统板书的价值体现

时间:2022-01-11 07:03:47

信息化时代下传统板书的价值体现

摘 要: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技术不断变革,课堂上展示的媒体材料也日新月异,交互式白板实现了传统黑板所有的功能,很多数学教师因此忽视了传统板书的作用,甚至完全放弃板书。然而,作者认为传统板书在画图书写的示范引领、数学思维方法的感悟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等方面仍旧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数学学科教学本质的特点,在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科学精神的探究方面,阐述传统板书与现代技术之间如何“混搭”。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电子白板;传统板书

“互联网+”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进一步升级,这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什么影响?电子白板功能越做越强大,软件也持续更新中,从问题的呈现到具体练习题的讲解,师生互动书写都在电子白板(这里所说的电子白板集合了所有多媒体的功能,也包括我们常用的几何画板及超级画板等)中完成,传统黑板虽仍是教室标配,但价值何在?传统板书的功能被弱化,电子白板的作用被放大,其效果到底如何?是不是黑板在信息技术时代可以被电子白板完全替代?对此,笔者结合具体课例谈谈自己一些认识。

一、课例简述

这是一节“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和性质”的公开课,本节课学习目标是学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 x2和y=-x2图像;能根据函数图像,直观地了解它的性质。执教者从复习一次函数的图像的画图步骤引入课题,带领学生学习如何画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并讨论其性质,并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及列表、描点、连线等。

执教者通过电子白板让学生尝试填写上表,并在白板上进行绘图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连线,让学生亲自在电子白板上用红色线进行连接,得到二次函数y=x2图像。教师追问学生作图的准确性,师生共同讨论发现描点需要多一些才能更加准确地得出图像。随后执教者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并利用幻灯功能演示学生的作品。利用电子白板将两个图像在同一个坐标系中呈现,请学生们观察图像,比较这两个图像的区别与联系,归纳总结出二次函数y=ax2(a≠0)的图像特征,并将y=x2和y=-x2这两个图像的对称性结论书写在黑板上。教师同步展现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两个图像的对称性,翻折后重合。总结归纳之后,利用电子白板呈现习题,一段时间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之后,部分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课后在黑板上呈现的内容除了课题和函数图像性质的文字叙述,便是习题的板演。

二、课例分析

笔者对执教老师的课件制作水平、几何画板的使用及电子白板功能的熟练程度都很是欣赏。比如,通过增加描点数量来比较探究图像的准确性,技术让作图更加精准,同时让两个函数图像动起来,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对称性。利用幻灯功能实现对学生作品的展示及例题、习题的快速呈现,这些都是电子白板的优势所在,执教者都使用恰当,带来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我们从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科学精神的培养方面出发,传统板书也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1. 传统板书让“直观体现”落地,让看懂变成“全真操作”

白板和几何画板操作使得描点过程变得快捷和准确,实际情况是电子笔作图太完美,两点一拉一定是直的线,不用直尺,学生也可以这么模仿――随手一拉(也许看着很直)。如果学生能够看着教师是如何一步一步正确地使用实物直尺、三角板进行描点,再用光滑的曲线连线的时候,是从哪一个点开始连、怎样连,最后如何保证整幅图像的完整性和对称性,这样的学习效果更佳。笔者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只是听懂了、看会了,但独立完成时就傻眼了:画不来,毕竟班级内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有一部分数学学困生需要通过全真模拟才能掌握。再谈本节课的二次函数图像,学生日后常常需要画草图进行分析、讨论解题,那么二次函数的草图作图需要注意什么,这么一个问题就将研究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顶点、对称轴、开口、最大最小值)的必要性自然引出,画草图既可以巩固其性质,数形结合思想也就不言而明。

2. 传统板书让探索留下痕迹,让瞬间变成“永恒”

有了几何画板乃至超级画板这些动态课件,大数据信手拈来,对函数的性质研究更深入了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科学精神。函数教学更为直观、形象,如描点后连线,学生会有疑问:两点之间一定是光滑的曲线吗?为什么不可以是折线?通过增加描点的数量使学生认识到描点越多图像越精剩但探究仍然停留在直观和实验阶段,仅凭直观(无论是形的直观还是大数据的直观)对函数性质的研究还处于猜想的水平是不够严谨的,还需要补充逻辑证明,而这样的证明往往连执教者都没有意识到,虽然课本上并未要求证明,但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出发是需要的。在白板上要能写出一手好字实属不易(板书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书写规示范),传统板书此时可以作为电子白板的延伸,师生在质疑中探索前行,教师边说边写,学生边思边记,随时更正思路,让探索留下痕迹,这才是最有价值的板书。

3.传统板书让备课更高效,让课堂生成有空间

我们总是希望课堂上学生能够跟预设的环节前进,但是课堂是活的,生成是自然,有意外才有火花、才有创造。我们要思考如何在常态课上恰当地使用技术的问题,让传统板书在“自然生成” 问题的时候发挥作用。让电子白板的技术真正减轻教师的负担,突破难点,真正做到提升数学学科教学的实效性,而不是被技术所束缚。数学教学特别关注启发学生的思考,关注展现数学形成的过程。发挥传统板书灵活性的特点,用板书记录不同的思考,理清思路;用板书解答疑难;用板书对比归纳整理,总结提升。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要融合,而不是替代,要因课、因生而异,让传统板书与现代技术相辅相成,用一个时髦的词――“混搭”。

三、一点感悟:传统与现代“混搭”设计

1. 备板书设计让传统与现代一线贯通

无论是电子白板所呈现的信息还是传统板书展示的内容,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设计要将多媒体的内容设计和板书设计当成一个整体进行规划,不可分割,传统教学板书要与多媒紧密结合,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如果把电子信息比喻为流动的风景,板书就是凝固的精彩和永恒的瞬间,让我们回味悠长。教学板书体现教学意图,理清教学思路,备板书,可使备课更高效。备设计的时候,可以先备板书,然后想一想哪些部分需要哪些技术进行支持,将它转化为电子白板形态进行互动交流;不再是盲目地使用技术,切实减轻备课的负担,提升常态课的效果,让教学回归朴实简单,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事,就不要多费周张。电子白板和黑板板书都要做到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电子白板和黑板板书虽然在授课过程中是不规则地间隔出现的,但最后要形成一个整体。

2.利用传统板书让教学节奏恰到好处

电子白板可以事先设计,利用动画演示可以化静为动,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通过对真实情境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但是有时候因为信息量大,常常会出现节奏太快、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教师在使用电子白板及课件教学过程中,对重点、难点问题讲解时,也要有板书的状态,对节奏把握会有很大帮助。因为用粉笔的书写速度和学生理解速度相近,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自然地给学生留出了思考时间,这种“天然契合”,使教学节奏几近完美。传统板书的速度、节奏和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教师灵活控制,有利于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层层展开思维。

3. 板书设计使教学意图更为凸显

板书设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文字符号、绘图、列表等形式和手段集中反映教材内容,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板书设计中“图文并茂”,体现数形结合思想,三种语言(文字、图像、符号)相互转化;二是要板书设计中色笔的运用,“色彩分明”就能够达到重点突出;三是在板书过程中“玩转教具”,给学生以标准示范;四是板书设计要“布局合理”力求美观大方、讲写结合,形象与抽象齐发展,板书内容设计必须与讲解紧密结合,课堂的所有呈现方式及板书都只是呈现信息,它与教师的讲解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板书的内容不可能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内容设计时,抓住重点,突出对比,反映内在联系;把握主线和重点,在时间上、空间上、逻辑上组成一个有意义的、有规律的系统。因此,板书设计应与讲述内容通盘考虑,对写哪些内容、什么时机写、写在什么位置都应作周密合理的安排,使板书与讲解互相协调、相得益彰。

长期以来,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板书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认知过程,使知识概括化、系统化,是一堂课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 教育技术手段确实能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思维,关键处具体、形象的演示,能有效地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好的板书好似一份“微型教案”,能勾画出本节课内容的结构体系和知识要点,使新知识的教学成为学生上课时的注意中心,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我们要让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在建筑风格、服装设计等行业流行各种“混搭”的今天,也让我们的板书与电子白板“混搭”起来,互为补充,为学科呈现所需要的教学功能。

参考文献:

[1]杜成智.数学板书的价值追问――从一则“圆周角”课例说起[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刊),2015(6):26-28.

[2]程 华.例析数学课堂板书设计的原则[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4(Z2).

[3]李世杰,O亦器.数学课堂板书“规范化”情况调查与对策[J].中学教研(教学),2004(2):22-24.

[4]王晓军.数学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59-60.

[5]张 琦.行走在PPT课件与板书之间[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73.

[6]梁伯明.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整合过程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2008(3).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

上一篇:数学课堂盛开的语言之花 下一篇:河南省民俗文化节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