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空腹血糖正常者糖耐量试验分析

时间:2022-01-10 05:57:46

不同年龄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空腹血糖正常者糖耐量试验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空腹血糖正常者糖耐量试验情况。方法: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空腹血糖(FPG)正常者48例在晚期妊娠时的葡萄糖耐受能力以及在不同年龄组的差别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病例组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且随着年龄增长2 hPG水平逐渐升高,其中B组与A组、C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高血压;妊娠期;葡萄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2(c)-186-02

众所周知,糖代谢改变是孕期重要的生理变化之一,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者或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糖尿病,属高危妊娠,对母儿均有较大危害,自胰岛素应用于临床,糖尿病孕产妇及其围生儿死亡率均显著下降,孕产妇糖尿病的临床过程较复杂,至今母婴死亡率仍较高,必须引起重视。而糖耐量降低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报道较少,且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将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中随机抽取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48例患者根据年龄分成3组,同时选择正常孕妇16例作为对照,分析其糖耐量结果,探讨糖耐量异常对妊娠期高血压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2007年7月~2010年2月在本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单胎孕妇,年龄19~38岁,平均(24.2±3.0)岁。最后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8例作病例组,将其随机分为3组,19~25岁为A组,25~30岁为B组,30~38岁为C组。同时随机抽取与病例组匹配的正常孕妇16例作为对照组。4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对所有健康孕妇于24~28周行口服50 g葡萄糖筛查,将50 g葡萄糖溶于200 ml温水中,孕妇于晨间空腹5 min内饮完,从开始服糖水时计时间,1 h抽肘静脉血测血糖,若血糖>17.8 mmol/L为糖筛查阳性;则进一步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孕妇于晚餐后禁食。次日晨做试验。抽空腹血后,将75 g葡萄糖溶于200 ml温水中,于5 min内饮完,服糖1、2、3 h分别抽肘静脉血测血糖。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病例组餐后2 h血糖(2 h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且随着年龄增长2 hPG水平逐渐升高,其中B组与A组、C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很常见的,又因常合并产科出血、感染抽搐等,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按国际有关分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原发高血压并妊娠及因肾病、肾上腺疾病等继发高血压并妊娠等[1]。平均发病率为9.2%,其中的轻度、中度、先兆子痫、子痫发病率分别为4.7%、2.6%、1.7%、0.2%,病因至今不明[2]。

糖耐量说就是人体对葡萄糖的耐受能力,如果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 h血糖介于7.8~11.1 mmol/L,表明机体糖耐量能力减低,也就是说身体对糖的吸收和利用比正常人差了。 糖耐量减低无明显不适感但一定不可掉以轻心[3]。资料显示,糖耐量异常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10%~30%。糖耐量异常导致妊娠高血压疾病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妊娠期胎盘分泌抗血糖的各类激素,如孕酮、胎盘泌乳素、催乳素及雌激素等,导致周围组织对血糖反应敏感性下降[4]。同时妊娠期肾糖原异生作用增加,肌肉和脂肪摄入葡萄糖降低以及肝脏分解糖原与糖异生作用受到抑制,血糖水平升高,促进肾脏钠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增加[5]。遗传因素也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引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的基因,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则发生糖耐量受损[6]。

本文对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空腹血糖(FPG)正常者48例在晚期妊娠时的葡萄糖耐受能力以及在不同年龄组的差别进行了对比观察。发现病例组2 h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且随着年龄增长2 hPG水平逐渐升高。病例组各小组2 hPG升高率均高于对照组,随着年龄增长2 hPG升高率也逐渐增加。

总之,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与糖代谢异常发病率之间有一定联系,与复杂的高危因素无关,所以对不同年龄孕妇进行糖耐量试验可作为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之一,而且易操作,经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谭华云,董素芹,朱玉春,等.妊娠高血压疾病与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异常的关系[J].淮坊医学院学报,2008,30(5):416-418.

[2]张丽华,赵艳丽,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其与脂联素的关系[J],中外医疗,2008,26:41-42.

[3]Mc Mahou MJ,Ananth CV,Liston RM.Gestational disabems mellitus.Risk factors,obstetric complications and infant outcomes[J].J repord Med,1998,43(4):372.

[4]Berkowity KM.Insulin resistance and preeclampsia[J].Clin Perimtol,1998,25(4):873.

[5]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0.

[6]Vemdlini P,Zuliani G.Pmgtmneyat for ty and over:acase control[J].Fur J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1993,48:191-195.

(收稿日期:2010-10-28)

上一篇:Ⅰ期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57例分析 下一篇:高尔夫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