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干砌石质量控制的对策探讨

时间:2022-01-10 12:24:40

水利工程干砌石质量控制的对策探讨

摘要:干砌石施工工艺在水利工程中运用广泛,水利工程中的护坡以及护岸经常用着一种工艺来完成。但是干砌石在施工控制和工程验收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质量缺陷问题。本文就主要从工程的材料方面、施工工艺等方面详细的论述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望能够对我国的水利工程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干砌石;质量控制;对策

一、水利工程干砌石的概述

干砌石就是不用浆液进行块石的堆砌所形成的砌体。干砌石被认为是最好的一种造墙结构,它也被广泛的利用在石头桥、石头房子以及水利工程及其他结构中。干砌石在水利工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在水利工程项目投资中占了30%以上的投资金额。在水利工程中干砌石结构包括旧坡的翻修,前坝坡以及后坝坡护坡,排水沟以及排水棱体等。干砌石的施工决定着水利工程建设的成败,所以干砌石的质量控制是水利工程中的重点。

二、干砌石施工的施工工序

(一)首先要进行测量放样以及边坡的修整。在砌筑开始前,要进行测量放样的,测量放样工作完成后在开始对坡面的整理工作,整理的时候首先要用反铲对坡面上的超填土方进行初步的整修,这个时候要预留出10到15cm;然后再按照图纸上的要求采用人工挂线的方法将坡面整理到设计的位置,并保证坡面的平整性。

(二)铺设土工布。在修整好的坡面上滚铺一层400 g/m2的土工布,土工布的铺设要求平整没有撕裂的现象,铺好后要用U形铆钉或者铁丝加以固定,固定时要保持一定的松紧性,外部要用土加以覆盖防止被认为的破坏。

(三)铺筑砂砾石反滤层。在铺好的土工布上铺设一层大约10cm的砂砾石反滤层,铺设的时候采用人工铺设,并且从下往上部铺设,还要随着砌石面的增高采用分段铺设,铺设的时候要与砌石砌筑同步进行,铺筑一层砌体高度的反滤层后,对反滤层进行恰当的捣振使得其密实度大于90%。

(四)砌石的施工。首先要根据图纸或者监理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毛石砌筑料,在砌筑前要放样测量,立杆挂线,采用从下到上的方法砌筑,确保坡面的平顺,砌筑的时候要采用一层与一层错缝索结的方式,垫层与干砌层相互配合砌筑,随铺随砌。

三、干砌石质量方面的要求

(一)首先选用的石料应该质地坚硬,没有裂痕,表面色泽也要均匀的新鲜花岗岩;而且选用的石料还应该要求上下两面基本平行,且形状还要大致呈现出四方形,长度为厚度的1.5到3倍,宽度为厚度的1到1.5倍

(二)干砌石砌体铺筑前,应该要先铺一层土工布以及反滤层,在铺设反滤层的时候要对其捣实,但是在捣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扰动下部基层,并且反滤层要和干砌石相互配合铺筑,随铺随砌。

(三)干砌石铺筑的时候要以一层一层的错缝索结的方式进行铺筑,在原则上要求的是单层铺筑,而且在坡脚和封边均应该使用较大块的石料,这样的话可以保证稳定性。

(四)在岸坡与砌石接触的地方,应该开挖成一个适合块石新的形状,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块石与岸坡紧密的结合,在护坡面的砌缝应该不能大于25mm,砌石的边缘应该是顺直的,且还要整齐牢固,砌体的外露面的侧边和坡顶的部分,应该选用较为整齐地石块进行砌筑平整。

(五)为了使得砌石块的全长能有一个坚实的支撑,所以,在有前后明缝的地方均用小片的石料进行填塞密实。砌筑的表面不仅要平整,相邻的块石之间的最大高差不应该超过5cm,而且还不得有递减或者递增的现象出现,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凹凸不平。上下游的护坡砌筑时,新旧护坡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交接的地方不能出现明显的分界线。

四、干砌石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干砌石的工艺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要控制起来难度往往都会比较大,所以往往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又会给工程带来一些巨大的损失,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一定要首先知道容易出现的问题都有哪些,只有知道了问题出现在那里,才能据此来找到解决的办法。下面就是容易出现的几种质量问题:

(一)所选用的石料达不到质量要求,石料的形状不规则,棱角太多,使得砌筑的时候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而且鹅卵石料是坚决不能用的。

(二)由于建基面的平整度严重的影响着干砌石结构的平整度,所以就形成了由于建基面的不平整,而造成结构平整度达不到设计的要求值。

(三)干砌石结构中块石与块石之间的缝隙太大,甚至就产生了一个空洞。块石砌筑的表面凹凸不平,平整度达不到要求的那样。反滤层或者垫层铺筑的不规范不均匀。

(四)干砌的石块松动,没有固定牢固,块石之间没有紧密接触。块石大小搭配不均匀,小石比较集中,造成外观质量差。利用浮石砌筑,砌石的厚度达不到要求的那样。

(五)使用了风化过的石料,严重影响着干砌石结构的质量。新石料和旧石料的混用,导致颜色不一致,一点都没有美感。

五、控制干砌石质量问题的对策

(一)严格控制好块石原材料质量问题。块石原材料的质量是干砌石质量的基础。在干砌石施工前,甲方、施工方以及监理三方面联合对石料厂进行考察,对石料的硬度、颜色以及形状等都做一个现场考察,综合分析后,然后在选择出质量合格,价格合理的石料厂作为原材料的提供。

(二)严格筛选施工人员。由于干砌石的施工工序比较简单,现在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只要有力气就能够从事干砌石的施工,这种认识是非常错误的。如果没有多年施工经验的话,就靠着一身的蛮劲,那样的话,是很难达到质量要求的。所以,在干砌石施工前要选择一个试验块,用来对工人们砌石操作能力的考察,然后再根据考察的结果组成一支有经验、有责任心的队伍。

(三)多组织施工队伍去其他施工现场交流学习。干砌石施工的大规模进行,这就为施工人员进行交流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对于那些还没有进行干砌石施工的单位,可以组织施工人员到正在施工的工程上去学习,学习他们的经验教训,认真的总结出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然后再合力研究出避免该问题的办法,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操作能力,来保证干砌石的质量问题。

(四)加大质量抽查的力度。要加大干砌石的质量抽查力度,因为干砌石的一块或几块石料的砌筑,往往会影响到干砌石结构的整体质量,如果等到干砌石大面积完成后,再进行检查的话,那样就会出现拆除难度较大,工人们情绪容易受到影响,故而要对干砌石的质量及时的检查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加大质量的检查力度,要做到全过程的质量检测,及时发现问题的所在,可以及时的纠正,不留下质量问题的隐患。

(五)测量工作要做到位。测量工作的好坏,严重影响到质量问题,如果测量工作不到位,那么,施工时就没有一个准确的标杆,就不能做到和设计保持一样,就达不到质量要求。所以,要全过程的跟踪测量,仪器、目测以及标尺同时运用,以便准确的进行测量。

(六)要做好组织安排工作。干砌石的施工看似简单,但是科学合理的组织工作安排对工程的质量、进度等都有很大的影响。首先要在砌筑之前做好垫层或者反滤层,如果它们的厚度过小的话,会造成干砌石沉陷;厚度过大的话,会导致干砌石不稳定。其次,进料的时候要先进反滤层料,后进石料。最后就是石料要尽可能的安排在现场,这样就可以减少施工场地搬运的工作量,减少施工人员不必要的体能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干砌石施工工序虽然简单,但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本文就主要的先分析了一下施工的工序,然后再谈了谈容易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最后在提出了一些控制这些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对干砌石施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黎明.关于水库枢纽工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03)

[2]亢捷.浅议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J].山西水利.2010(05)

上一篇:从绿色节能角度谈建筑设计 下一篇:探讨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