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上瘾,女白领从排斥到无法自拔

时间:2022-01-09 11:58:12

体检上瘾,女白领从排斥到无法自拔

表姐体检捡回条命,女白领从排斥体检到热衷

35岁的郝玲工作上独当一面,与同事的关系也非常好。她和做大学老师的丈夫胡海涛7年前结婚,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但郝玲很害怕去医院体检。因为公司曾经有位部门经理,在每年一次的例行体检中被查出肝、肾功能不太好,结果不仅丢掉了部门经理的职务,还被老板找理由裁掉了。可公司每年的3月份都要安排全体员工进行一次体检,有一次体检时,郝玲由于紧张导致心跳过快,血压升高。郝玲担心这份体检报告要是被老板看到,自己的前途就完了。于是,她跟大夫说尽了好话,解释自己一向身体很好,只是因为紧张,而且前一天晚上没有休息好造成的。大夫挺同情她,最后在报告单上填上了正常值。

2007年5月,郝玲出差回来,得知表姐因胃癌刚做了手术,她立即赶去医院探望。原来,表姐在单位进行体检时,发现胃部有肿块,后来又去做了复查,确诊是胃癌早期后立刻进行了手术。因为发现得及时,手术非常成功。

这件事给郝玲很大的震撼。过去她一直排斥体检,觉得自己身体好,体检纯粹是自找烦恼。可表姐这活生生的例子不正说明,体检太有作用了吗?

郝玲立刻转变了对体检的态度。第二天,她给体检中心打电话预约了体检时间,并选择了最全的一个套餐。周六一早,郝玲就赶到了体检中心。也许是因为这次不用担心公司老板看到报告单,郝玲没有任何压力,几天后拿到结果时,显示她一切正常,她觉得浑身都轻松了。

从此,郝玲对体检非常积极。第二年还没到体检时间,她就开始打听公司什么时候去做体检。同事开玩笑地对她说:“你过去不是最反感体检的吗?现在怎么来了个180°的大转弯?”郝玲说:“因为我体会到了体检的好处啊。”

好友患肾衰竭,她沉迷体检一意孤行

2008年9月,郝玲突然接到闺密高兰的电话,说她患了肾衰竭。郝玲匆匆赶到医院,高兰刚刚做完透析。一见到她,高兰抱住她就哭了起来。郝玲安慰了高兰后,埋怨说:“都病成了这样,你怎么事先也没觉察啊?是不是每年没做体检才耽误病了?”高兰委屈地说:“我两个月前刚刚做过体检的,并没说我的身体有什么异常啊。我问过医生,医生说有的病事先查不出来,是突然发病的。”

走出医院,郝玲的心情非常沉重。同时,想到高兰两个月前做了体检却没查出病,她就感到很恐惧。郝玲想:“单位一年才进行一次体检,如果中间出现什么问题,那不是被耽误了吗?”

当天晚上,郝玲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她甚至觉得自己的身体也不舒服起来。一想到公司体检还要等半年的时间,郝玲决定第二天请假再去做一次体检。

几天后,郝玲拿到了体检报告,发现她心率过速,还有些低血糖。郝玲顿时紧张起来,赶紧上网查询,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脏病,低血糖有什么危害。这一查不要紧,她被吓得不轻。网上的资料显示:心率过速可能是器质性心脏病的表现。而低血糖可造成脑细胞的损害,还会影响心脏功能,发生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郝玲顿时觉得自己的心脏难受得不行。同事赶紧将她送到医院,并打电话通知了她丈夫胡海涛。医生为她检查后说,她的心跳、血糖等都是正常的。郝玲说:“这怎么可能?我几天前体检说我是心率过速和低血糖啊。”

医生询问了她的情况后告诉她,这很可能是因为她体检的前一天没休息好,精神紧张,早晨又空腹造成的。只要好好休息,补充点营养就没事了。所以,她这次检查的指标一切正常。至于她感到不舒服,完全是心理作用。

虽然虚惊了一场,可郝玲觉得多去体检几次是非常有必要的。于是,她决定每3个月就去做一次体检。

2008年12月下旬,离上次体检过去了3个月,郝玲又预约了体检时间,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她对照报告单,把每一项数据反复地和正常值对照。她发现有一个数值在临界点,她紧张得要命,赶紧跑去问医生。医生让她放松心态,说这属于正常现象,她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体检上瘾无力自拔,心理医生解心结

2009年3月,郝玲又在公司安排下做了体检,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丈夫趁机劝她说:“其实,一年一次体检就足够了,你没必要3个月就体检一次,既耽误时间,还白花钱。”郝玲说:“这样我心里才能踏实。怎么,你嫌我多花钱了?”丈夫急忙说:“没有没有,我只是觉得没必要。”

转眼3个月过去了,郝玲再次去体检。做完常规检查后,一位工作人员得知她每天坐办公室,说白领一般都会有颈椎病,建议她拍个颈椎X光片。

拍完后,工作人员建议她做个脑部多普勒检查。郝玲觉得多检查几项有好处,便同意了。做完多谱乐检查后,工作人员说她的脑血管压力有点高,让她再做个核磁共振。郝玲一听自己脑血管有问题,哪有不同意之理。于是,她又被安排做了核磁共振。

7天后,郝玲拿到结果,显示她的脑血管根本没有问题。胡海涛对她说:“我觉得你真是庸人自扰。”郝玲说:“如果不做,我怎么知道有没有问题,花钱买个放心是值得的。”

一个月后,胡海涛无意中看到了郝玲刚做完的体检报告。他发现,郝玲检查的项目五花八门,费用也比过去高出了1000多元,一次体检就花去了3000多元。他委婉地向妻子提出,不要再频繁地去做体检了,这样未必对身体有好处。可郝玲还是振振有词:“我图的是心里踏实。”

郝玲此举令胡海涛头疼不已,怀疑她是否有心理问题,建议郝玲去看心理医生,郝玲却说:“你才有病呢,我正常得很。”

胡海涛无奈,只得找了北京一家医院的心理门诊求助。听了胡海涛的介绍后,医生建议让郝玲自己来一趟。在胡海涛的反复劝说下,郝玲才去见了心理门诊的大夫。

听了郝玲的讲述,大夫找到了病因。郝玲因看到身边的亲朋体检后短期内突患重病,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恐惧感,加上对体检中心的不信任等,进而对体检结果不敢相信,体检后仍然担心自己有病而未被检查出来,所以反复地、不可控制地去频繁做体检,她的行为具有恐惧症和强迫症倾向。

通过治疗,郝玲终于打开了心结,2010年4月,胡海涛给医生打电话说,郝玲已经半年没有要求去体检了,他对妻子的完全恢复充满了信心。

专家点评

嘉宾 叶倾城(情感专栏作家)

郝玲的状态,是她一时不能接受同龄人的重病,一种创伤后的应激反应。表姐及闺密,都是她亲密的人。女性本身就容易以周围的人为模板,会下意识“同龄人如何做,我如何做”,那么,这二者的重病,会给她更大触动。这就像明星自杀,有时候会带来某一时段内自杀率增高一样,是一种连锁反应。

大部分人可能最开始都会与郝玲有相类似的反应,但渐渐会平息,但像郝玲这样的越演越烈,就可能有深层次的原因了。比如说:内心没有安全感,或者其他的压力以这种方式展现。可以认为,这并不是她最近的状态,而是长期的紧张,以爆发的形式出现了。所以,郝玲在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下,破解了这种不安全感,渐渐树立独立人格,明白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与其他人无关。

同时,也建议不必过分依赖网络上的资讯。古人早就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现在信息时代,资讯极多,如果不能去粗存精,一味全信,那么就会给自己带来副作用。像郝玲,她在网络上查到太多似是而非的资讯,陷入怪圈不能自拔,不断给自己“有病”的心理作暗示。长此以往,没病也会生出病来。

事实上,因为周围有人患病,而引发自己的疑病及抑郁状态时有发生。这时候要做的,就是不要慌张,让时间来舒缓一切。

E-mail:

上一篇:女儿突然自杀,找不到原因的我该怎么办? 下一篇:不要轻易关上别人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