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汇报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7 15:50:03

案情汇报材料

案情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工作早谋划,才能有的放矢。我局根据预案相关要求,召开了专题会议,精心筹划节日期间的营销工作。目前,已派专人下到××步行街的友华商场、如海超市、岳化商场和长炼老百姓平价超市等大商场进行了广泛政策宣传,一方面帮助商家深入分析市场需求情况,另一方面让他们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有思想准备。并积极引导商场、超市等重点流通企业和大型批发市场到全国各地筹备货源。商品货源,突出了节日特色,以名牌产品、土特产品、鲜活商品为重点,在服装类商品上突出新潮时尚化,在日用品、日化洗涤用品上实现安全卫生性,在副食商品上突出实现新鲜、保健、稀有等特点,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11月15日我局还邀请到各大商家代表、老板们召开了供需对接会,组织适销对路货源,做到品种丰富,数量充裕,质量可靠,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将极力保障供应。

二、强化措施,确保节日市场繁荣活跃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节日购物氛围,我局是挖空心思,想尽办法,积极寻找良策,多举措力保节日市场繁荣活跃。一是准备了多项促销活动。我局现得到区委、区政府的同意,在2010年的元月8日至28日,开展xx区首届年货会活动,目前各项前期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同时与各大商场览订了有关工作责任状,采取年前购物年后送礼、购物返款等活动,努力营造一个活跃、繁荣的节日氛围;二是制定了各项制度。要求各大商场在两节期间继续坚持早开门、晚关门,延长营业时间,热情为广大消费者服务;各与此同时还发出“杜绝假货,诚信经营”的倡议,为做好节日供应、服务广大群众起到了一个模范带头作用;购物现场增设服务导购,提拿商品、解答咨询、帮老助残、广播寻人等现场服务项目,拉进了商场与消费者的距离,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人情化、家庭化的购物空间;在此基础上,各大商场严格落实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登记和质量承诺制度,保证节日市场安全稳定,既取得了很好的节日经济效益,又给广大市民创造了一个节日休闲、购物、娱乐的环境。

三、加强监督,节日市场运行安全有序

案情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汇报案件前的准备工作

(一)认真阅卷。汇报案件之前首先要认真阅卷,熟悉案情,对案件的主要事实、重要证据和可能有争议的地方和需要说明的问题要认真了解熟悉,必要时进行摘记,确保汇报案件前对案件掌握全面、正确,避免汇报时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二)拿出意见。运用法律对案件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对案件的初步处理意见。当然,这种处理意见又可以分为两种:程序性的处理意见和实体性处理意见。前者如将该案应移交管辖处理等,后者如对违法犯罪嫌疑人采取何种强制措施等。

(三)拟写提纲。为了使案件时表述清晰,主次分明,逻辑合理,应当制作汇报案件提纲。一般的汇报提纲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案件事实;第三部分是认定依据;第四部分是处理意见。同时,对处理案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也要准备好,认真核对。如果听汇报者需要,应予以提供。

二、汇报案件的主要内容

汇报案件要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材料为基础,全面分析案情,这样,才能对案件进行正确定性和适度裁量。一般来说,汇报案件主要有以下四个内容。

(一)案件概况。主要包括三个要点:一是汇报案件的来源和破案经过。说明所汇报案件是被动受理的、工作中发现的、还是上级交办的。同时,要将违法犯罪嫌疑人如何查获归案情况简要介绍。这一部分要高度概括,只要能讲明案件受理情况,给听汇报者一个初步印象即可。二是汇报案件的起因和研究问题。汇报者要将提交汇报案件的原因进行说明,指出这起案件为什么要提交讨论,同时要说明重点汇报什么,要求解决什么问题。三是汇报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汇报时要在全面汇报违法嫌疑人姓名、性别、籍贯、住址等基本情况外,重点汇报与能否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有关的情况或者比较敏感的项目,包括违法犯罪嫌疑人的年龄、民族、职业、是否是本地人以及有无前科劣迹等情况。

(二)案件事实及证据。这是汇报案件的主体部分,是汇报的关键环节,一般包括案件的事实、证据情况以及法律适用三部分。

1.案件的事实阐述。必须按照"七何要素"进行,即违法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动机、目的和危害结果,做到叙述清楚、完整,以便根据客观事实对案件定性处理。实践中,汇报案件要根据不同案件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汇报方法,汇报顺序可以采用顺序、倒叙和插叙等不同形式。对于多人参与犯罪或一人、数人犯数罪的案件,汇报时应突出重点,层次分明。对多人犯一罪案件,首先可将该罪的全过程汇报清楚,使领导对全案有基本了解;其次汇报每一个参与犯罪的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应负的刑事责任。对多人犯多种罪的案件,先简要汇报该案所涉及到的犯罪嫌疑人,其所犯罪行的性质、次数,再按照从重罪到轻罪的顺序,或者按犯罪的时间顺序逐条汇报,最后综合说明各犯罪嫌疑人参与了哪些犯罪活动及在犯罪中的作用、地位。对一人犯数罪的案件,可按从重罪到轻罪的时间顺序进行汇报。

2.案件的证据认定。一般来说,汇报案情比较简单的案件可以在汇报案件的事实部分就包括了有关证据情况或者在讲清全部的犯罪事实后再讲证据。但我们要明确汇报案件的证据不仅仅是汇报收集证据情况,还要汇报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情况,要有对本案证据的具体评价,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复杂的案件、多人多起的案件,将收集证据情况与审定案件事实同时进行汇报,容易造成混乱,为此我们可把事实分为若干问题或过程,分别说明证据,同时,对不同性质的案件,要做到证据主次分明,重点汇报对案件起主要证明作用的证据或关键环节的证据,如对于盗窃案件要重点汇报如何认定的涉案物品价值以及盗窃的目的;对于伤害案件要重点汇报致伤责任和对伤情的认定;对于杀人案件要重点汇报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凶器认定、血迹鉴定等证据情况。

3.案件的量罚情节。案件的量罚情节是指影响到对违法犯罪嫌疑人从宽或者从严处理的相关情形,简单的说,是指违法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法定从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量罚情节又分为法定量罚情节和酌定量罚情节。前者如违法犯罪嫌疑人是否有自首或者立功的表现,是否是未成年人等,后者包括行为人在案发后是否积极抢救被害人,是否积极退赔,认罪态度如何,日常人格表现如何等等。

(三)案件处理意见。汇报人在汇报完案件事实及证据情况后,应阐明自己对违法犯罪嫌疑人涉嫌的违法犯罪的性质的认定,并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阐明自己对案件的处理意见、理由及法律依据,供领导决策参考。如果案件经过法制部门或其他部门审核的,要分层次如实讲明各级部门的意见,如果意见不一致,要讲明分歧的焦点和各自的理由。汇报处理意见应说明依据的法律和政策的出处,需要继续查证的,要讲明下一步的工作意见。

(四)案件情况说明。案件情况说明不是所有汇报案件都必须的,而是在一些较为复杂或影响较大或有较大争议的案件中,对办案单位办案经过以及获取重要证据等情形的说明。当前,我国法制监督机制越来越健全,有的案件受到辖区发案单位、辖区群众,党委、政府机关以及人大、纪委等执法监督部门的关注,有的案件甚至尚未处理完毕就被新闻媒体报道,所以制作案外说明尤为重要。同时,汇报案件中也往往忽视对违法获取证据等程序问题的汇报,如果在汇报案件时不说明这些情况,很容易给执法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三、汇报案件的基本要求

汇报案件是公安机关的一项严肃工作,除了应遵循忠于事实真相、忠于法律制度忠于人民利益的基本原则,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汇报要客观公正。在案件汇报中,汇报人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要如实反映案件的真相,所汇报的案件事实必须是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的事实。对没有确定的证据,有时研究案件不能越过的事实或情节,在汇报中应如实说明。同时,汇报时不能感情用事,带有自己的倾向,不能只汇报符合自己意见的事实和证据,更不允许弄虚作假,隐瞒案情。

(二)汇报要注重证据。汇报的案件事实必须有证据在案卷。没有证据不行,证据不在案卷中也不行,汇报案件中不能举"口中有、卷中无"的证据。实践中,办案民警在收集证据工作中,办案人员很可能围绕同一证明对象收集到证明方向不一致的证据材料,汇报之前要进行审查判断,去伪存真。汇报时既要向领导汇报有罪或者罪重的证据,也要汇报有关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并说明证据间相互矛盾的情况,便于领导正确分析讨论,准确定案。汇报时不能随意取舍证据或者隐瞒相反证据,这样,将影响领导对案件作出正确决策。

(三)汇报要有所区分。汇报案件要根据汇报对象、目的和具体案件进行适当调整取舍内容。如向业务部门汇报一般应详细、全面;向党委和领导汇报,一般应简要概括,应汇报主要内容和问题,在汇报基本事实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案件性质、社会反映和处理意见。同时,在汇报内容上也应注意区分,做到汇报详略得当。如对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可简明扼要汇报,对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的案件要详细汇报,不能遗漏重要案情和问题。

案情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根据案件现场的勘查情况,参考物证检验鉴定,综合分析案情,并通过对案件的认识划定侦查方向、范围。当案件的性质确定下来之后,就要对犯罪嫌疑人予以定位,并分析作案时间以及案发过程。模拟综合实训进入这个阶段,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要学习制作法律文书。按照公安部统一标准制作刑事案件卷宗。

二、模拟综合实训教学方法

按照犯罪情节设计模拟犯罪现场,并布置好与犯罪有关的物证。

(一)开展实训教学前的培训

在实训课程开展之前,学科教师以及刑事科学技术专家要集体备课,主要讨论综合实训的思路、方案,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训体现出来。将实训的内容设计为案例,要围绕着教学内容设计犯罪现场、案情的演变以及物证,以培养学生的现场勘验和物证处理能力。现成勘验能力包括笔录、绘图、照相、摄像;物证的处理,主要是物证的检验鉴定,即物证的发现、提取、保存。

(二)模拟犯罪案例的抽取

为了让学生熟悉模拟犯罪现场,并对现场的勘察做好准备,在实训的前一个天,就让学生抽取设计好的案例,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抽取的案例布置模拟现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15个人为一个小组,要求学生自行根据案例进行分工,并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工作。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分别为案发现场勘察指挥、案件痕迹检查、法医、摄影和照相以及案件现场的保护工作等等,并根据情节需要准备必要的勘验器材。

(三)模拟案发现场的勘验

模拟案发现场的勘验环节占有45%的评分。平均每一个模拟现场都有4名教师在场监督。在进行案发现成勘验的时候,要严格按照勘验程序进行。犯罪现场物证的提取包括发现物证、做好现场记录、提取证据并做好包装工作。

(四)模拟物证检验鉴定

模拟物证检验鉴定环节占有30%的评分。学生从模拟犯罪现场所提取的各种物证,经过分类后,包括痕迹物证、文件资料、法医提取证据等等,这些证据都要经过检验鉴定后,制作为鉴定文书。每一个鉴定科目都由两名教师参与检验鉴定评分。

(五)模拟汇报

模拟汇报环节占有25%的评分。学生对模拟犯罪现场所获得的资料,包括勘验情况、“三录”材料以及现场物证检验鉴定资料经过分类、汇总之后,制作成卷宗。在模拟汇报环节,要将汇报内容制作成PPT课件,发表自己的案件分析思路,并提出案件侦查措施。模拟汇报考核组由5名教师组成。教要根据学生的汇总材料以及案件汇报情况评分。

(六)模拟综合实训考核评分

模拟综合实训考核的成绩,即为模拟案发现场的勘验、模拟物证检验鉴定和模拟汇报三项成绩汇总。将模拟实训的考核评分列入到评分表中。评分表制作标准以及评分项目和评分标准都要严格规定,给教师以明确的评分提供参考依据。为了防止教师在考核评分中缺乏客观性,还需要请科学技术专家对模拟实训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提出其中尚需改进和完善之处,以督促教师对综合实训课程不断地调整。

三、刑事科学技术综合实训的意义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理论知识为主。知识的抽象性,加之刑事科学技术的应用性,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存在着漏洞。实施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演练,可以培养学生提高团队精神,进而认识到面对刑事案件如何有调理地解决问题。学生参与到综合演练中,凭借自身的能力完成各项任务,可以提高现场勘验操作水平,同时还能弥补自身专业的不足。教师在监督模拟实训现场的时候,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改进。学生经历了综合实训之后,不仅培养了自我学习能力,还提升了技术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刑事科学技术教学中,引入模拟综合实训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模拟情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有效互动完成预期教学目标,堪为是符合职业能力教育、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现代教育模式。

案情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1、未雨绸缪,提前介入,争取一个“早”字。我们认为,“查审分开”并不是静止的孤立的分开,检查同审理在相互监督、制约的同时也有联系、配合的一面,审理部门不能“坐等审案”,审理关口应当适时前移,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审理若能提前介入,与调查工作紧密衔接,不仅可以缩短办案时间,提高办案效率,而且可以防止当事人串供翻供,提高案件审理质量。为此,我县明确规定,所有大案要案和复杂疑难案件,案审一律提前介入,审理实行“两项交叉作业”。一是审理部门与检查部门交叉作业,当重大复杂疑难案件检查到一定程度时,经主管案件的领导批准,审理人员提前介入,提前了解案情,协同检查人员办案,参与案件调查情况分析,审阅证据材料,并及时为检查工作提供政策法规咨询;二是上下级纪委的审理部门交叉作业,从*0年开始,我县实行乡镇基层案件预审制度,要求所有乡镇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查办的案件,在基层审理结束后7天内,将案卷材料送县纪委审理室统一预审把关,检查案件材料是否齐全,程序是否到位,定性是否准确等,只有通过县纪委的预审把关后,方可作出处理决定。*0年以来,我县查办的30起大要案审理全部提前介入,基层案件预审率达100%,为基层纠正各类案件错误40余次,确保了案件质量。

2、证据材料,审理汇报,把握一个“全”字。一是证据全。证据是定案的基础,也是保证案件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只有证据齐全,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违纪事实的真相,才能使违纪者“束手就擒”。在审理中,我们十分注重证据材料的审核认定,用充足的证据框定违纪事实,一旦发现证据不足或证据相互矛盾等现象,就要求调查组或与调查组一道及时补证,无法补全证据消除矛盾的坚决不予认定。如我们在审理一个村支部书记贪污水利款案件时,发现在证据上有村支部书记从乡里领款的书证,也有村财务帐上没有这笔水利款入帐的证明,以及村支部书记承认其在乡里领了这笔水利款的口供,证据基本确凿,但我们在案卷中却没有发现村出纳对这一问题的任何证明材料。经与调查组联系,才知没找出纳取证。我们认为如果村支部书记把钱交给了出纳,或村支部书记与出纳串供后翻供,对其贪污定性都有可能遇上麻烦。于是当天中午我们就与调查组一起找出纳取证,出纳证明他没有收该水利款,这样我们才定下案来。二是材料全。每年年初根据有关规定和上年存在的问题,向各纪检监察组织印发《案件移送必备材料一览表》,对案件必备材料作出明确规定,凡缺少任何一个材料的案件,审理部门不予受理。对超过初核期限办理延期手续的材料,对因特殊情况不开支部会直接下处分决定和改变基层党委处理意见的相关材料也作出了具体规定,要求不能漏掉任何一个材料。为使案件材料规范,我们还向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印发了一套规范性案卷模拟材料,要求按模拟材料组卷移送。三是汇报全。案件能否得到恰当处理,最后要取决于纪委常委会(局长办公会)的讨论决定,审理汇报显得尤为重要,对每一件案件的汇报,我们力求全面、准确,对错误事实、错误性质、人员责任、责任人的态度及思想动态、基层单位的处理意见、适用的党政纪条规都要作出详细的汇报,让委局领导全面了解案情,作出准确的处理。

3、认真负责,严格审核,做到一个“细”字。“不忽略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疑点”是我县案件审理工作一贯坚持的原则。对任何一份材料都要进行一次甚至多次的认真审核,对案件中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详细过程、造成的后果及有关人员的责任等每一个具体细节都核对清楚,做到一丝不苟、细致入微。在审理过程中,我们从不放过任何疑点,从不随便主观臆断,在审理谈话中十分重视对错误事实的再核实工作,尊重事实的客观性。对证据材料反复核实,鉴别真伪,对错误的定性量纪反复推敲,力求恰当,遇疑难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或向上级业务部门咨询,做到细致周全。*2年,我们受理的一个由县检察院移送的叶某贪污不诉案件,在审理谈话中,叶某申辩在原认定为贪污款中有一笔1400余元的数不能以贪污定性。经审理该1400余元的实际情况是叶某在任单位会计期间,因其妻子与本单位签订了用工合同,按合同规定,叶某用公款为其妻子缴纳了社会保险金1400余元,后因领导人变更,单位单方中止合同,叶的妻子没有退还单位为其所交的社会保险金,对此,我们尊重事实,没有将该款认定为贪污款,给予了叶某恰如其分的处分,避免了错案的发生。

4、去伪存真,定性量纪,力求一个“准”字。定性量纪是案件处理最为关键的一道程序,只有定性量纪准确才能保证案件质量,才能防止出现冤假错案。有些重大疑难案件调查到的证据材料往往是错综复杂,有时难以对错误作准确的定性。为使案件定性量纪准确,我们要求参加案件审理的人员中至少有一名同志没有介入过案件的检查,这样有利于避免思维定势,看材料、分析证据更为清楚,更为超脱,更容易作出准确的判断。对一时确实难以定性的案件,在分管领导的同意下调查组和审理人员就定性问题展开讨论,相互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如前几年一个调查组在调查某粮管所所长挪用公款放高利贷非法营利一案的过程中,调查组把握不准如何定性,就在召开的一次案情调查分析会时,邀请了我们审理人员参加,会上调查人员在汇报这一案情时,认为该粮管所长犯有两种不同性质的错误:一是挪用公款错误证据确凿;二是贪污错误即贪污了用所挪用的公款私下放高利贷所产生的高额利息。经过案情分析,我们认为,该粮管所长的确犯有两种不同性质的错误,一是挪用公款错误,但另一种不是贪污性质的错误而是一种违反金融法规进行非法营利活动的错误,结果达成共识得到准确定性和恰当处理。又如,1999年我们受理的县社保局出纳挪用以社保资金购买的国库券给其同事胡某(党员)用于抵押贷款承包水库养鱼一案。当初调查组将胡某的错误定性为与出纳共同挪用公款的性质。在审理中,我们针对胡某是否符合共同挪用公款人这一违纪主体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我们认为胡某不具有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职务或职权,并不经管该国库券,同时也未参与策划将单位国库券从经管人出纳手中挪出的活动。实际上国库券是由单位会计(非党员)与出纳共同挪用给胡某用于胡某与会计合伙承包水库养鱼作贷款抵押。胡某只是使用了明知是挪用的本单位国库券,用于了个人抵押贷款。不符合共同挪用公款人的主体要求。但胡某作为社保工作人员,其行为违背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结果我们对胡某以违反其他财经金融法规定性,给予了恰当的处分。

案情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检委会;检察长;决策机制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8—0147—06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3条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作为检察机关的议事决策机构,检察委员会(以下或简称为检委会)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以检察院名义或检察长名义执行。检委会决策以民主集中制为指导原则的群体决策机制,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通过整合群体成员的资源,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由于决策群体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部门,从事不同的工作,熟悉不同的知识,掌握不同的信息,容易形成互补性,进而挖掘出更多的令人满意的行动方案。群体决策有许多成员参加,知识面较广,信息量较大,能够产生较多可供选择的方案,又具有校正错误的机制,因而群体决策的结果往往比较正确。第二,可以增加成员对决策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因为其中也有他的声音。许多决策是在综合各成员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对问题趋于一致的看法,因而有利于与决策实施有关的部门或人员的理解和接受,在实施中也容易得到各部门的相互支持与配合。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决策实施的质量。第三,增强决策的合法性。群体决策过程与人类的民主理想是一致的,是民主的体现,因此,容易被认为比个人决策更合乎法律要求,可以有效避免个人决策者的独断专行。

然而,一种初始设计完美的制度并不必然导致合理的、正当的和理性的结果。随着社会情势的变化,在司法现代化的进程中,检委会运行机制中暴露出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甚至已成为困扰实践的难题。本文正是对检委会决策机制所作的反思与重构。

一、检委会机构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

作为检委会决策的主体,检委会成员由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委会专职委员以及有关内设机构负责人组成。《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第3条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的名额一般为……(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和自治州、直辖市人民检察院为十一人至十九人;(四)县、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为七人至十五人。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人数应当为单数。”《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还要求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具备检察官资格,不具备检察官资格的不能担任检察委员会委员。但无论是《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还是《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规则》对检委会组成以及委员的任职条件、资格、任期、权利义务等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在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文件中,仅明确公诉部门主要负责人、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应当是检委会委员。

由于缺乏具体选用标准,检委会机构设置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检委会委员的选任制度不完善。委员人员结构行政化倾向明显,论资排辈现象、因“位”任职现象严重,党组成员成为“当然”的检委会委员,甚至有些非业务机构人员被任命为检委会委员。第二,检委会组成人员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业务素质不强,究其原因,行政化色彩过浓,专业性不强。第三,任期无限制,缺乏更新机制。现行法律对检察长的任期做了明确限定,但未对检委会委员的任期作出限制,委员除调离或退休提请免去外,很少被免职,造成很多委员任期的“终身制”,素质较低的委员不能被淘汰,素质较高的人员不能进入,影响了检委会的议事质量与效率。第四,专职委员定位不明确。这些突出表现在:一是专职委员的职责设定较为混乱;二是专职委员经常兼任二级机构负责人或业务部门检察员,履职保障不到位;三是一些基层检察院设定的专职委员并不具体从事检委会的工作,有些基层检察院的专职委员属于院领导,直管业务工作或其他工作。第五,辅助机构编制不足,协调能力不够。

(二)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我国应当吸收一定比例的、具有较高法律水平和较强议事能力的检察官进入检委会机构,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检委会委员任职资格制。我们可设置一定的任职条件,比如规定检察委员会委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办案年限、办案数量、理论水平及道德修养等条件;可采取竞争上岗、民主推荐、考试考核等具体方式进行。第二,对于业务骨干可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选聘。第三,打破委员只进不出的“终身制”,对任期作出明确规定。第四,加大对检委会委员的培训力度,把检委会的学习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力图全面提高检委会委员素质。第五,建立定期述职、优胜劣汰制度。让每名检委会委员定期向全院干警述职,全院干警根据实际情况对检委会委员进行评价,对确实不能严格履行职责、不符合标准的委员提请人民代表大会予以免职。第六,明确专职委员的权责。专职委员除履行《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第7条规定的委员职责外,还应承担一定的职责。比如审查上会案件和事项,提出意见供检委会决策参考,负责检委会决定事项的督办、检查、落实工作等。原则上检委会专职委员不应再分管具体部门或兼任部门负责人,应当专门司职于检察委员会或主要司职于检察委员会。当然,我们也应赋予专职委员相应的权力,比如对提请检委会研究案件、事项的阅卷权、询问权和建议权等。第七,配备专职的辅助人员。检委会决策是一个有机体系,包括诸多环节和要素。根据组织学原理,为了实现其工作机制,常设的委员会应当而且需要设立固定的办事机构。检委会办事机构的职责繁多而刚性,需要强有力的承担主体,我们认为对于基层检察院来说,配备专职检委会工作人员是合理的,也是其必须要做到的,具体可采取两种形式:一是设立检委会办事机构,二是配备检委会专职人员。其主要有三种模式可供选择:第一,独立型。检委会办公室具有独立编制、专职工作人员。第二,复合型。检委会挂靠其他部门,合署办公。第三,由专职委员承担。

二、决策范围界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现状与问题

当前,实践中存在两种趋势:一方面大量的案件涌入检委会讨论,但真正疑难复杂案件比较少,即突出表现为审前过滤功能不足;另一方面,还存在着“轻议事,重议案”的倾向。产生这两种倾向的原因,固然有怕承担责任的因素在里面,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提交审委会的条件不明确。在检察院实际工作运行当中,具有决策权的内部机构有院党组、检察委员会、检察长办公会、院务会等。各机构相互间的地位、作用、职能定位都没有清楚地界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交叉混淆、相互替代的现象,无法理顺党组、检察委员会、检察长办公会、院务会等机构之间的关系。检察院的议事机构自成一体,随意性较大,甚至存在由其他机构侵夺检察委员会职能的现象。对于一些本应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的重要事项,由其他机构代行,这种状况不仅违背了有关规定,同时也降低了检察委员会的权威和作用,影响了检察委员会决策职能的发挥。

关于提交检委会的条件,《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都规定: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但对于重大案情和重大问题却存在不同的理解。

2009年《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第3条对重大案件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有重大社会影响或者重大意见分歧的案件;根据法律及其他规定应当提请检察委员会决定的案件;提请抗诉的刑事案件和民事、行政案件;应当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议的案件;下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的案件。如何理解“根据法律及其他规定应当提请检委会决定的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条也规定: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所有刑事案件,都应当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决定。那么检委会应当讨论哪些案件,其范围仍然无法确定,因而导致实践中提交检委会的案件激增。

同样,《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也将交由检委会讨论决定的其他重大问题具体规定为7个方面,2009年《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第3条则进一步明确为9个方面:(一)审议在检察工作中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的重大问题;(二)审议贯彻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拟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专项工作报告和议案;(三)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审议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及有关检察工作的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等,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审议本地区检察业务、管理等规范性文件;(四)审议贯彻执行上级人民检察院工作部署、决定的重大问题,总结检察工作经验,研究检察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五)审议重大专项工作和重大业务工作部署……;(六)经检察长决定,审议按照有关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请示的重大事项……以及应当提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议的事项……;(七)经检察长决定,审议下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的事项……;(八)决定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九)审议检察长认为需要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的其他议题。从内容上看,上述法律文件对“其他重大问题”事项的规定基本上涵盖了检察业务工作中的所有重大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如何界定议事范围的界限,还需要明确检委会与党组会、院务会的界限。事实上,在检委会创建之初,检察院所有的重大问题都是由检委会讨论决定的,就连检察官也是由检委会推选的。但是随着各级人民检察院党组的设置,院务会的出现,重大问题的界限变得模糊。久而久之,除非法律明确规定必须经由检委会讨论的案件之外,其他那些属于全局性、一般性、集中性的检察事务,便“能不上检委会就不上检委会”,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被“归口”至党组会、院务会等进行决策或部署了。

(二)对策

1.明确重大案件的范围。我们认为检委会讨论决定的案件应当限定在“重大案件”的范围之内,而不能任意扩大范围。所谓重大案件主要指两类案件:第一类是普通重大案件;第二类是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普通重大案件包括:(一)抗诉案件;(二)存疑不案件;(三)拟撤案、不的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四)有重大意见分歧的案件,主要涉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类案件;(五)上级交办的案件或向上级请示、提请答复的案件;(六)国家赔偿案件;(七)相对不案件。这其中存疑不案件、拟撤诉不案件及相对不案件均属于对权利处分具有终局性的案件,具有结束程序的效力。需要说明的是普通重大案件的界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第二类案件是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由于这些案件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甚至可能影响辖区内的社会稳定,因此必须被慎重处理,提请检委会讨论决定。这类案件主要包括:第一,涉众案件。既包括被害人众多的金融诈骗类案件,也包括群体性参与事件,这类案件极易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管理秩序,也极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第二,黑社会性质犯罪案件。第三,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第四,涉外、涉港澳台人员犯罪案件。第五,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案件。第六,党委、纪委和上级院交办案件。

2.理顺检察委员会与院党组、检察长办公会、院务会之间的关系。院党组、检察委员会、检察长办公会、院务会都是具有决策权的内部机构。在检察院实际运行当中,各机构相互间的地位、作用、职能定位没有清楚界定,存在交叉混淆的情况,影响这些机构决策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对检察委员会议事范围予以明确界定,严格区分检察委员会与院党组、检察长办公会、院务会的职责范围。党组会决策主要是政治性工作和队伍管理工作,如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检察工作的工作思路及相关工作部署,研究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工作,检察机关党组的自身建设等重大事项。院务会主要是讨论院内设机构、部门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及通报各部门工作情况,分析和部署检察工作,传达上级有关指示等。检察长办公会决策主要是行政事务,如研究安排日常工作、行政管理、装备、基建事务等,其中心作用在于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行政管理。作为纯粹的检察业务决策、指导性机构,检委会是由检察长、副检察长和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集体,根据《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规定,其讨论的往往是涉及检察机关的发展方向,对检察工作具有长远性的、普遍性的影响,或者涉及检察工作的全局。从制度上明晰检委会与其他决策机构的议事范围界限,理顺彼此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实现检委会应有的制度功能。

三、审查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现状与问题

根据《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规定,有权启动检委会决策程序的主体有3个:检委会委员、承办部门、检察长。《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第7条规定:“检察委员会委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和义务:……(二)经检察长批准向检察委员会提出议题或者提请复议……”《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第9条规定:“承办部门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事项或者案件,应当符合本规则第三条规定的范围。检察委员会委员提出议题的,经检察长同意后可以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第10条规定:“承办部门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事项或者案件,由承办检察官提出办理意见,承办部门讨论,部门主要负责人签署明确意见,经分管检察长审核后报检察长决定。”《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第17条规定的检委会办事机构的职责中就包括“对提交讨论的案件或者事项提出法律意见”、“对提交讨论的有关检察工作的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提出审核意见”。《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第12条规定:“检察长决定将议题提请检察委员会审议的,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当对议题进行审查,认为承办部门的议题和提请审议的程序不符合有关规定、书面报告或者说明的内容和形式不符合规定或者欠缺有关材料的,应当提出意见后由承办部门修改、补充。必要时,对议题的有关法律问题可以提出研究意见。”第13条规定:“检察委员会办事机构提出检察委员会会议议程建议,报请检察长决定。”

但是,我们发现,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审前审查程序很容易沦为走过场的一种形式,起不到过滤的作用。从表面上看,检察长在审前审查中起决定作用,但实际上检察长对于分管检察长提出的审议提案予以否决的很少。实践中具体的操作程序,就是承办部门的副检察长报经检察长同意后再将议题提交检委会办事机构受理。这就会导致检委会办事机构的事前审查流于形式,既然检察长已经决定了,那么检委会办事机构的“对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的案件或者事项材料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审核”的职责,就会失去意义。

(二)对策

产生上述问题固然与检委会办事机构编制不足有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检委会工作体制在实践中逐渐异化的结果。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认为应转换观念。将检委会办事机构的审查由形式的审查改为实质性的审查,真正承担起“服务、管理、监督、参谋”的职能,在审查内容上实行对议题进行程序与实体的全面审查。各地检察机关也在探索检委会办事机构由单纯会务工作向参谋型工作转变的实践。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办公室在审查机制上采取“双人审查、集体决策”的机制。检察委员会办公室受理案件,由案管系统按照办案人员排列顺序进行分案。检察委员会办公室的办案人员进行全面审查的同时,由分管副处长进行同步审查。审查意见由检察委员会办公室全体人员进行讨论,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检察委员会办公室审查意见,以保证检察委员会办公室审查意见的准确性。我们认为鉴于目前绝大多数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院的检委会办事机构的实际条件,授权检委会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实体审查并向检委会专职委员汇报后,形成检委会办事机构意见,作为检委会参考意见,是可以推广操作的。

四、审议程序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现状与问题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第17条规定:检察委员会审议议题,应当全面听取承办部门、承办人员的汇报。承办部门汇报后,检察委员会委员可以就相关问题提问,承办部门应当进行说明。对于重大问题的汇报,主要通过书面材料,检委会委员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判断,承办人员只需要汇报起草的缘由、法律依据、征求意见等情况就可以了。关键是对于重大案件的汇报如何进行?检委会委员一边听着承办人的口头汇报,一边浏览书面汇报材料的模式有待改进。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第16条规定了检委会审议议题的程序:检察委员会委员提问、讨论;会议主持人发表个人意见、总结讨论情况;表决并作出决定。应当说明确规定检委会审议议题的程序可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讨论程序;第二,表决程序。第18条、第21条又规定了讨论的发言顺序,即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发表意见;未担任院领导职务的委员发表意见;担任院领导职务的委员发表意见;会议主持人在委员发言结束后可以发表个人意见,并对审议的情况进行总结。

从实践中看,按照上述程序操作,我们认为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审议前对案情了解不充分。造成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检委会办事人员编制太少,而上会讨论的案件又比较多,加之提交讨论的随意性也比较大,因而检委会办事人员提交的汇报材料不可能十分完备。其二,讨论前缺乏必要的案情报送机制。检委会办事人员没有事先将纸质版的案情呈报检委会成员,使检委会成员缺乏了解案情和思考的过程。其三,汇报方式效果不佳。由于一般采用口头汇报的方式,导致检委会成员一边浏览书面汇报材料,一边听取口头汇报,因而在很短的时间内,检委会成员很难做到深入了解案情,并作深入的思考。

2.表达意见的方式不科学。一方面,绝大多数基层检察院在自行制定的检委会议事规则中没有明确规定检委会委员的发言形式,而在实践中多采用即兴发言的形式,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委员在讨论议案时抓不住议案的中心,使讨论流于形式,还会使委员们相互影响,尤其是部分委员碍于职务、资历、学识、领导权威或情面等主客观因素,不愿发表不同或截然相反的意见,或是仅仅以“同意”两字一带而过,导致发言内容的真实性大打折扣,使一些案件的讨论呈现“一边倒”倾向,起不到检委会集思广益、凝聚集体智慧和力量的作用。这在无形中也削弱了检委会议事议案的职能,不利于保证检委会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委员们普遍语速较快、信息量大,因而检委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在做会议记录时很难做到准确详尽,导致会议记录无法真实、详细、客观地反映委员的意见,极易影响检委会决定的质量和错案责任追究制的落实。

(二)对策

审议程序是检委会决策机制的关键和核心,审议程序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关系到审议决策的质量。为克服当前审议程序中的弊端,鉴于提交检委会讨论的事项性质各异,我们应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将提交检委会讨论的案件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权利处分具有终局性的案件,具有结束程序的效力的案件,包括存疑不案件、拟撤诉不案件及相对不案件等;第二种是其他重要案件;第三种是重大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在审前准备和审议程序中予以区别对待。改革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检委会办公人员和承办人员汇报案情的质量。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精心制作提交材料。在提交检委会讨论案件之前,承办人员和检委会办公人员应事先全面了解与汇报相关的基本情况,包括案件及当事人的背景、犯罪起因、目前各方面的态度、上级要求等;同时要全面了解案件事实,梳理案件事实和证据;对案卷材料进行认真筛选、整合和提炼。重点是把与汇报要解决的问题的相关部分吃透,把证据间的分歧或矛盾点搞清,把采信的分析和依据弄明白。在报告中承办人员和检委会办公人员应简练引用和概括案情及证据,做到既突出重点,又高度揭示案情的全貌。其次,精心准备,查阅法律。办案人要仔细查找讨论案件时可能适用的法律与司法解释,准备相关法律资料以备讨论之需,并从法律视角和公正立场准确认定和判断事实、证据,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并为支撑自己的观点寻找坚实的事实依据和法理依据;应特别注意针对要解决的问题所涉及的法律的重点把握。再次,加强检委会决策活动的全过程应当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检察委员会议事的科技含量。比如将需讨论的议题信息直接由案管系统中收送案平台导入检委会办公模块,并通过PPT演示汇报等形式,更加形象直观地反映案件办理情况。检察委员会委员在会议开始前登陆该系统,查阅会议议题内容或案情汇报材料信息,大大减轻会前准备工作量,促进检察委员会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显然,利用PPT等信息化方式演示相关证据的汇报做法,有助于一定程度上回应外界对检委会不看案卷就定案件的质疑。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条例》规定,承办人对自己汇报的案件事实负责,检委会对作出的决定负责。但是在对案件作出决定的实践中,对事实的分析判断往往与案卷中所收集到的证据材料关系密切。对证据材料的理解,以及对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关联性的挖掘,与个人的经验和能力密切相关。面对着诸多的证据审查判断,尤其是关键性证据的认定,为确保检委会委员在掌握案件的客观事实情况,在承办人汇报后,检委会办事机构人员应当进行补充汇报。当检委会委员就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时,承办人员应当作出回答。如果承办人员所作回答与事实、证据有误,检委会办事机构人员可以进行纠正或分析说明。最后,应建立审议前报送制度。在检委会开会前3~5天,检委会办事机构工作人员将议案送达检委会委员,让委员能提前了解议案的内容。

2.检委会上讨论的议案,往往是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或是对有关检察机关重大事务的处理,因此仅仅采用口头发言的形式往往难以保证检委会决定的质量。但若兼采口头和书面发言形式,则能较好地发挥两种发言形式的优势,既保证检委会的议事效率,又保证议事质量。因为通过书面发言形式,可以促使委员对自己的发言认真负责,增强委员对议案讨论和表态的责任意识,也有利于检委会委员错案责任追究制的实施。具体做法是,在检委会开会前3~5天,检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将议案和《检委会讨论议案意见表》一并送达检委会委员,让检委会委员能在适用法律问题上有充分的考虑,进而形成自己对提请讨论问题的初步处理意见,然后在《检委会讨论议案意见表》上填写自己的意见及对议案存在的疑问,从而使检委会委员在会上听取承办检察官汇报后,能够根据《检委会讨论议案意见表》上的提示进行发言和做必要补充,以减少随意发问、表态不够慎重等现象。另外,这种书面发言应分为一式两份,一份在讨论前交主持人,一份自己留作发言底稿,这样便于区分哪些人在会议上修正了意见,对于修正意见的,主持人应给予机会陈述修正理由,这样可以杜绝受其他因素干扰而违心做出决议的情形。

案情汇报材料范文第6篇

一、审判委员会组织形式应由领导型向专业型转变

审判委员会是法定审判组织,应由符合其自身特点和职责要求的人员组成。而现行的审判委员会则沿袭了我国行政管理机制的传统模式,委员由院长、副院长、审判业务庭庭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这些人员大多是资深法官,在案件研究中政治敏锐性和把握全局的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受分管或从事审判业务工作的限制,一些委员往往只熟悉自己所分管或从事的审判业务,而不熟悉其它的审判业务,势必会影响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的质量。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细化,案件类型和分工更加具体明确,审判工作的专业性越来越强,要求每个委员既通刑事、行政、又通民事、商事,确实是勉为其难。因此,审判委员会应走专业化的道路。

目前,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审判委员会组织形式实行专业化提出了不少观点和建议。审判委员会组织形式应符合审判规律的内在要求,一是要改革审判委员会委员的选任程序,改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行政职务完全挂钩的做法,通过公开竟聘,民主评议等形式把那些业务精通、政治过硬、作风正派的法官选进审判委员会。二是在审判委员会之下成立若干审判委员会专业分会,如审判委员会民事、刑事、行政分会等,其成员应由从事相关专业的优秀法官组成,审判委员会专业分会只讨论决定各相关业务的案件。在设立审判委员会专业分会后,各级法院统一的审判委员会仍然需要保留,审判委员会专业分会接受审判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一方面可以协调各专业分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便于对涉及多个专业的重大疑难案件以及事关全局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审判问题的研究,强化宏观指导。三是要加强对审判委员会委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委员履行职责的能力。审判委员会成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审判委员会发挥职能的需要。要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组织委员先学一步,多学一点,使其业务能力始终能够代表全院的最高水平。

近年来,一些法院在审判委员会专业化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审判委员会专业组的职能主要有:一是专业范围内讨论研究重大疑难案件,对案件质量和效率进行把关。二是结合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工作,加强监督和考核,落实质量目标管理责任。三是针对审判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审判经验,制定指导法院相关业务的规范性意见,并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考虑到审判委员会专业尚不是法定审判组织,明确规定专业组在对案件的研究把关上,其意见只是指导参考性意见,而不是决定性意见,当合议庭与专业组意见不一致时,仍须提交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审判委员会专业组设立以来,由于其专业性强,熟悉相关业务工作,因此,在案件研究中能够抓住案件的焦点和关键,审判委员会专业组除对案件进行把关,还加强了对全市法院审判业务工作的指导。

二、审判委员会工作职能应由研究案件型向宏观指导型转变

审判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应是研究有关审判工作的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而不仅仅是对案件的讨论研究。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有关法律对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的范围没有严格界定,使得许多一般案件被提交到审判委员会上讨论决定。加之,有关法律对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的程序没有严格规定,往往存在谁愿意提交就可以提交,想何时提交就何时提交的随意性。从而造成审判委员会 往往陷入大量具体案件的讨论研究之中,没有足够的精力对审判工作中全局性、方向性的问题进行研究。由于大量的案件涌入审判委员会,实质上代替了合议庭的职能,极易造成权责不分,不利于增强合议庭和法官的责任心。

鉴于上述情况,审判委员会应转变职能,逐步减少对案件的研究讨论,弱化其研究具体个案的职能,强化其指导和监督审判业务的职能,把工作重点放在分析审判形势,总结审判规律,制定审判规范,研究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上。一是明确进入审判委员会的案件的标准,规定什么样的案件才可以进入审判委员会研究,依法限定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的范围,使审判委员会只对少数重大、疑难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研究。二是要规范程序,严把案件的进入审判委员会的关口,制定严格的提交审判委员会案件准入条件,减少案件提交审判委员会的随意性。三是要还权于合议庭,强化合议庭职能,保障合议庭依法独立审理案件,在还权同时强化责任,合议庭出现错案,全体成员承担责任。

三、审判委员会运行方式应从听取汇报型向直接参与或旁听庭审型转变

审判委员会作为审判组织,并不开庭审理案件,却有对各类案件下判的权力。 这种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现象,有悖于当代司法理念,有悖于审判中的直接言词原则。就像“一个不接触病人(即当事人)就敢下处方的医生(审判委员会)。”司法实践中,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往往以会议形式进行,许多委员事前既不查阅案卷材料,也不参与庭审或参加旁听,委员获知案情的重要途径就是听案件承办人的汇报。这种讨论决定案件的运行方式有违于促进公正司法的“直接言词”原则,这也是当前学术界质疑审判委员会制度甚至主张取消审判委员会的重要理由之一。因此,应大力改进审判委员会决定案件的运行方式,实行从听取汇报型向参与或旁听庭审型的大跨度转变。一是要建立审判委员会委员参与重大案件审理制度。应选择重大疑难且在本地区有较大影响的案件,由审判委员会委员亲自担任审判长审理案件,既可以使审判委员会委员全面了解案件争论的理由及焦点,也可以提高审判委员会委员的业务水平。二是要建立审判委员会委员旁听案件庭审制度。合议庭认为有可能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重大疑难案件,在开庭审理时,应邀请审判委员会委员旁听案件的庭审,努力使他们全面直接了解案情。三是要建立审判委员会委员提前阅看案情报告制度。审判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在会议之前将本次会议所要讨论的案情报告送委员阅看,使委员有较充分的时间研究考虑案情和法律适用问题,使讨论更有针对性。四是要建立部门负责人和合议庭全体成员参与汇报制度。审判委员会在讨论案件时,合议庭全体成员和部门负责人应到场汇报并接受委员的质询,再审程序中须对本院原生效裁判作出重大改判的,原审合议庭及其部门负责人可列席会议,接受委员质询,防止承办人对汇报内容的侧重、夸张或弱化、隐瞒在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中,所涉及专业的委员多数已能熟悉案情,经熟悉案情的委员首先将案件的争议焦点和有关情况向审判委员会进行汇报,使其他审判委员会委员在提前阅看案情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案情。这样,在讨论决定案件时,由于各位审判委员会委员已从多个渠道熟悉或了解了案情,能够很快抓住案件焦点,提高了案件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案情汇报材料范文第7篇

2009年12月起负责一街一社区、一街二社区两个社区的警务工作,于2008参加公安工作。以下是辖区一些基本情况:一街村社区面积0.45平方公里,共有1160余户居民,常住人口3200余人,暂住人口850余人,楼房16栋,平房户220余户。小旅馆3家,废旧物品回收站3家,银行2家,幼儿园1所,学校2所,大型商场1家,消防重点单位4家。

来汇报一下辖区发案情况,首先。以及为打击犯罪、提高群众安全感所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2009年112010年10月本责任区共发生三类案件(入室盗窃、入室抢劫、盗窃机动车)3起,同比下降70%社区工作中,注意打防结合,做好辖区预防犯罪侵害的宣传防范工作的同时积极收集线索,发现可疑情况主动出击,以打促防。2010年10月23日14时许,带领治安员在社区巡逻时,发现两名男子神情慌张,行迹十分可疑,遂即对该二人进行核录,确系王某、彭某二人为网上在逃人员,立即带回所内审查。现该人已被分局刑事拘留。

通过耳目提供线索,2010年11月3日。与治安民警一道,将正在拱辰街道拱辰南大街某号楼底商内,利用麻将牌以“推筒子”方式聚众的多名参赌人员抓获,当场查获现金一万余元,刑拘1人、治安拘留4人。通过这些主动打击,有效整治了辖区治安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安全感。做好辖区工作,预防犯罪为根本,针对辖区出租房屋多为平房,承租人多为流动人员、出租房屋内案件时有发生、出租房主防范意识不强等情况,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1.针对本辖区发案情况,认真安排好社区群防群治力量及专职治安协管员,加强辖区特别是平房区的巡逻防控力度,采用分片包干、责任到组的形式,努力减少辖区案件特别是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各村居委会都组建了巡逻力量,社区的巡逻对预防案件的发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担当起日常巡逻的任务。根据每周的警情变化,都及时将警情通报给他对他巡逻任务进行调整、更加具有针对性,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的巡逻,除此之外,对专职力量进行合理配置,重点加强夜间巡逻防范,使社区巡逻力量发挥最大效能。2.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板报、横幅、标语作好防范宣传,使人民群众进一步掌握自我防范招数,增强安全防范的意识。3.针对辖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情况比较复杂的现状,加强对出租房屋房主进行安全宣传,与其签订《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保证书》

要对承租人进行登记,并告知其应负的治安责任: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对房屋、院落经常检查,对租住的外地来京人员进行防火、防盗和预防煤气中毒的宣传。

来汇报一下入户走访开展“三送三问”工作情况。全年工作日当中,其次。除所内安排的工作以外,每天坚持下社区工作6小时以上,开展入户走访“三送三问”工作以来,目前已累计走访1041户,走访群众3032人,辖区除少数常年无人户、空挂户以及因拆迁搬出租房户外已全部走访完毕。通过走访活动,给群众宣传了防盗、防诈骗、防煤气中毒知识,摸清了辖区出租房屋底数、居民养犬底数,解居民家中情况,听取群众心声,并力所能及地给以了关心和帮助。

走访中了解居民对当前社会治安的想法和看法,通过走访工作深入社区做好群众安全防范发动工作。对门店、企业进行法律宣传,增强业主、单位自我防范意识,指出存在问题并限期整改。为辖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中,得到群众的认可、理解与支持。

来汇报一下组织开展社区安全防范情况。再次。

及时向居民和村民宣传防范措施,根据社区发案情况。并张贴和发放各种安全防范材料4850余份,并以广播的形式向居民和村民宣传防火、防盗、防诈骗和防自然灾害的知识和方法。现在已经进入冬季,对群众的预防煤气中毒宣传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正在加强对辖区居民进行预防煤气中毒的宣传、检查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同时针对针对平房和出租房屋进行安全防范宣传。

进行警示教育并进行法律、法规、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对辖区用工单位、出租房主、流动人口适时召开警示教育会。按照“谁雇佣、谁出租、谁管理”原则,强化责任意识,防范意识,使辖区可防性案件得到有效控制。不定期的对管界内的企事业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填写安全检查记录,对于不符合规定,有安全隐患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及时复查。最后,来汇报一下工作中对于群众的要求、意见和建议的办理、反馈情况。

对群众合理要求的事项,与群众接触中。严格按有关规定办理,不徇私情,不违规办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调查的基础上按规定向领导汇报,并按领导指示迅速处理、妥善解决,并及时向群众反馈。2010年4月,入户走访中听到群众反映某美发屋内有活动,于是与治安民警一道主动出击在该美发屋外蹲守。4月13日22时许,掌握线索后对该美发屋进行突击检查,当场查获两名正在进行的人员刘某、向某。通过积极打击以打促防,提高了群众满意感,得到群众对我工作的肯定。

工作中注意学习、适时总结提炼,此外。积极参与分局信息稿件报送,累计被分局采用稿件4篇,市局采用稿件1篇。

案情汇报材料范文第8篇

半年后,我很幸运地做了王局长的秘书。哪知道上任第一天就差点捅了娄子。

那天,局里要宴请来检查工作的上级领导,王局长让我去安排一下。王局长说:“这次宴请很重要,茅台酒嘛,就不要用了。”

开宴前我早早来到饭店,过一会儿,我的上司张主任也到了,他看我拎着几瓶普通白酒就问:“茅台酒呢?”我很诧异,说:“不是局长特别交代不要用茅台酒的吗?当时你不是也在场吗?”张主任指着我连连摇头说:“你呀,你呀!”接着又急吼吼地说,“别的话先不说,快去买茅台酒,别误了事。”我不明就里,赶快去买茅台酒。

我觉得张主任说的那个“别的话”学问挺深,第二天晚上就拉张主任去吃火锅。半斤酒下肚,张主任吐了真言。他说:“平时领导有些话是不好明说的,有时候说话就会拐个弯。你想,领导说了这次宴请很重要,提到茅台酒当然是要用,只是婉转地表达出来。这就是领导的语言艺术。至于哪句话是真实意思,哪句话是语言艺术,就要看你的悟性了,你说什么是工作能力?这就是工作能力嘛。”

好在我的悟性并不那么差,没用多长时间,我就把王局长的语言艺术摸了个门儿清,活儿干得得心应手。

局里要招聘几名工作人员,想进的人很多。王局长把报名人员的名单看了一遍对我说:“你去告诉人事处,这次招聘要坚持原则,谁都不能拉关系搞不正之风。首先我就不会这么做。”他指着名单上的一个名字说,“有人说这个叫刘顺利的是我的亲属,胡说!根本不是。”

我心领神会,转过头找到人事处长说:“这个刘顺利一定要录用。”后来我才知道,刘顺利是王局长夫人的侄儿。

局里要盖办公楼,想接工程的老板在王局长办公室门前排起了队。王局长坐在办公室里品茶、打电话、看材料,根本不搭理这些人。快下班时王局长对我说:“叫他们走,我一个也不见。告诉他们不要到我家去。去,也是白去。”王局长说这话的时候很严肃,一脸的正气。

我出了门就把王局长的住址悄悄告诉了老板们。老板们乐颠颠地走了。

王局长是在廉政建设事迹报告会上被检察院带走的。据说,王局长在被审查期间态度很好,交待问题很彻底。他对办案人员说:“我的每一笔受贿都有记录。”他让办案人员把他的廉政事迹汇报材料找来。办案人员觉得奇怪,这明明是事迹汇报材料,怎么能是受贿记录呢?王局长指着汇报材料说:“你看这里写着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拒收某公司老板的贿赂五十万元,意思就是在那年那月那日那地收受了那家公司老板的贿赂五十万元;这里写着某年春节期间拒收了共计二十多万元的礼金,意思就是在那个春节收了二十多万元红包。”

办案人员顺着汇报材料上的“事迹”一条条调查,很快查清了案情,半个月就把案子结了。

法庭上,王局长痛苦地站在被告席上作最后陈述:“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我要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我请求法庭对我重判。”

我坐在旁听席上听得很清楚,我知道他想表达的意思是请求法庭从轻发落。我四下张望,却不知道该把他的真实意思向谁转达。

案情汇报材料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此次行政执法检查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通过查找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行政执法工作经验,整顿行政执法队伍,查处行政违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检查范围和内容

检查范围包括区属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委托执法的组织;检查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规章的执行情况、行政执法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情况、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情况、行政执法证件管理使用情况、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情况、违法行政行为的查处情况等。

三、检查时间及步骤:

检查时间为10月11日~10月31日。

10月11日~10月17日为各单位自查阶段。各部门安排部署本部门的执法检查工作,根据检查内容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改。自查工作结束后,各部门要形成书面汇报材料,汇报材料要写明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此项工作的意见、建议。

10月18日~10月31日为检查阶段,由区政府办、监察局组成检查组,依次进行检查。(时间另行通知)

具体方法如下:

1、听取主要领导的汇报。

2、查阅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及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

3、查阅制度建设。规范性文件备案,行政处罚等卷宗材料。

四、检查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行政执法检查是区政府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促进全区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经济建设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这次检查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认真做好检查工作。

案情汇报材料范文第10篇

一相继制定和完善了控申办案工作规定

为提高控申部门办案质量,树立控申干警良好形象,我院于近日提出以四严力争控申工作再上新台阶。

1、严格审查材料,把好立案关。以后,控申科将更加认真仔细地审查申诉材料,对达到立案条件的依法报请检察长批准,予以立案复查;不够立案条件的,及时制作《刑事申诉审查结果通知书》答复申诉人。对刑事赔偿案件,按相关规定确认后再进入赔偿程序。

2、严格阅卷,通晓案情。对于立案的申诉案件,做到全面、认真、仔细阅卷,并制作详细的阅卷笔录,了解整个案情,同时将申诉的主要问题与案情比较、对照,找出分歧的焦点,为制作调查题纲打下基础。

3、严格制作调查题纲,为复查提供方便。调查题纲是立案复查案件的指南,事关案件办理的成败,缜密的调查题纲可以为复查案件指明方向,少走弯路,为终结案件奠定基础。

4、严格制作具体的复查终结报告,严肃、认真、全面地提出对案件的具体看法和处理意见,报请检察长批准或检委会讨论。

二办理交办案件工作规定

办理交办案件和办理其他案件一样,都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因此我院对办理交办案件工作经行如下规定:

1、办好交办案件首先要领导重视。接受案件后,要成立专门机构,设置相关的人员负责,有安排布署,专项要求。要选派政治素质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干警承担。

2、办理交办案件要依靠证据尊重事实。承办交办案件的检察院,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调查,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证据确实、充分后对交办案件做出正确的处理意见和结论,

3、办理交办案件要吃透批示精神,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交办案件与普通案件有所不同,从接受那时起就比普通办案带有更大的压力。承办的基层院要把这种压力变动力,那么就要吃透交办批示的精神,把握交办的意图和要求,依照法定程序,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4、办理交办案件要有时间观念。办案单位要统筹安排,把交办案件纳入重要工作之例,接受后要及时安排布置,抓紧时间调查核实,要求随时汇报案情的及时向交办单位汇报,尽快结案。强调人员不够用,财力不足都不是合理的拖办原因。要把办理交办案件放在众多工作的首位,科学地安排,主次分明。特别对多次上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群众反映大的案件要快办快结。

5、办理交办案件的报结文书要规范。对于基层院办理交办案件后,要制做报告文书,报告文书是给批办的领导机关的,所以报告文书一定要写好,它不同于我们办案中的法律文书,统一的格式,对照有关的法条办事。报告文书有它广泛的内容,总的要求是:要做到所调查的问题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不能以感情说服人,要以理依法说服人;要做到观点鲜明、正确、针对性强,能够准确把握和回答交办单位所要达到的要求和目的,不能含糊不清,拖泥带水,更不能答非所问:还要做到朴实、简练、力戒各种空话、大话,承办者乱发表个人意见。报告文书虽无统一的格式规定,但是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同一文书尽量做到规范化。

三首办责任制实施办法

实习中所坚持的原则

1、全部接待,依法处理;

2、分级负责,归口办理;

3、严格程序,实事求实;

4、宣传法律,讲求实效;

5、责权明确,奖惩分明。

四实名举报反馈承诺办法

1、凡实名举报,纪检监察机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受理,及时组织人员调查。

2、对实名举报工作实行两次反馈。一是收到举报5个工作日内约见举报人,了解举报者要求。二是调查情况和处理意见在3个月内(复杂疑难举报除外)反馈给举报人,听取举报人意见,并填写反馈卡。

3、对举报有功人员,按照《关于奖励举报有功人员的暂行办法》给予一定的奖励。

4、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谁承办,谁反馈。

5、严格为实名举报者保密,保护其合法权益。

五刑事申诉案件实行公开审查的规定

在实行中坚持的原则:

1、公开透明;2、司法民主;3、权利平等;4、有错必纠

5、证据确认

六密码举报实行办法

1、免费举报

(1)为群众投递举报信件提供免费服务,即凡署名“xxx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xxx市xxx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或“xxx市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收的举报信件不贴邮票即可交寄;

(2)对免费举报信件必须由举报中心专人签收登记;

(3)邮政部门每年定期凭签收单与检察院结算。

2、密码举报

(1)提倡署名举报,也可采取密码举报,对不愿公开姓名的举报人可采取密码举报,即举报人可在署名处任意编排六位阿拉伯数字作为自己的密码;

(2)举报内容要真实,不能诬告陷害他人;

(3)举报中心根据举报的准确率、有罪判决率对举报有功人员和单位给予精神、物质奖励。资金数额按其贡献大小和追缴赃款赃物及案值比例的数额发给。有重大贡献的,要给予重奖,密码举报或署名举报的举报人可直接到查处举报案件的检察院举报中心领取资金。

3、免费举报、密码举报的办法从公布之日起执行。

七举报线索管理办法

近日,我院制定出台了《我是检察院举报线索管理办法》。该《办法》对举报线索的管理做了“五项明确规定”:

1、明确规定了举报线索的统一管理。规定举报件采取“多渠道进、一个池子储、单渠道出”的管理办法,做到了“进有处、出有办、办有果”。同时规定结案材料,依据“归口办理”原则由室、派驻纪检组、有关部门负责归档,使举报线索的管理有始有终。

2、明确规定了一般举报线索与重要举报线索的办理程序。一般举报线索办理按规定程序处理,重要和特殊举报线索非程序化处理,如重要举报件,按领导批示,迅速处理;涉及重大问题,由书记向市委汇报后,按领导批示办理;保密程度高、情况紧急的举报线索,立即向领导汇报等,保证了重大事项的快捷、高效处理。

3、明确规定了不同职级举报线索的处理办法。反映县区和部门正职的举报信件,经常委会研究后,转有关职能室调查核实;反映县(处)级干部的举报信件,经分管领导和职能室主任研究后,报请书记批示;反映科级以下干部及其他方面的举报信件,由室提出处理意见后,呈分管领导阅示,按领导批示进行处理。

4、明确规定了调查核实的处理办法。交县区、派驻纪检组等有关单位初核要求上报结果的、转交有关部门要求查处的、承自治区及市委领导交办的举报线索,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要追究有关人的责任。

5、明确规定了办理举报线索违纪的处理办法。对处理举报线索中的违纪行为、失职行为,如:泄密、压案不办、不依法办信、误信、办信不到位等,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党纪政纪处理。

八控申处工作职责

1、负责受理单位、公民的报案、举报、控告、申诉,接受犯罪嫌疑人的自首。

2、对受理的举报线索进行统一管理、分流,并对分流到本院其他部门的线索的进行催办、督办。

3、对检察机关管辖的性质不明、难以归口处理的举报案件线索进行初查。

4、按照法定程序复查刑事申诉案件,妥善处理有关善后工作或息诉工作。

5、承办检察机关的刑事赔偿事项。

6、承办上级机关和检察长交办的案件。

7、做好检察长接待日检察长接待的安排、预约及协助接待工作。

8、负责控申举报宣传工作。结合处理来信来访和办案工作,宣传法制,提供法律咨询,处理矛盾可能激化的控告申诉。

9、定期对控告申诉举报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及社情动态,进行客观、全面、准确的综合分析。

九控申检察信息管理规定

1、对各部门以及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互通,在不同诉讼环节,及时共享和反馈案件信息,帮助检察官提高工作效率、领导管理质量,也便于上级检察院指导监督。

2、实现网上办理案件,为办案一线服务,提高办案效率;事先网上管理案件,为各级领导和按键管理部门服务,加强办案监控和质量管理;

3、实现电子公文流转,实现各类办公及行政后勤事物的网上申请受理,为全院干警服务,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及时性;

4、检察院内部信息与传达平台,加强全院干警之间的而交流;互联网站还具备检务公开、网上举报申诉等功能,帮助检察院更好地履行职能、服务社会。

上一篇:车改汇报材料范文 下一篇:采购汇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