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和感受范文

时间:2024-03-29 11:27:03

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和感受

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和感受篇1

关键词:劳动实践基地;构建;利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124-0

同志指出:“不要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正确的劳动观。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全过程十分强调开放性和动态性。就目标而言,强调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就内容而言,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随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就结果而言,强调学生活动的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的体验;劳动实践教育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其活动方式突出学生的主动实践和亲身经历,提倡在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去体验和感受生活。

劳动实践教育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更为深层次的价值追求,不是对儿童进行科学训练,而是使教育在理论和实践的层次上复归儿童天性,建构学生的健全人格。因此,劳动实践基地的开发,其意义是重大的,它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我们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构建劳动实践基地和充分利用基地,主要做法如下:

一、实行三个结合,把劳动实践教育落到实处。

(一)劳动实践与实施德育工程结合。重视德育工作,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和深化德育内容,拓展德育渠道,促进德育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许多学生正是通过辛勤的劳动学会了关心他人、孝敬父母、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前途,改掉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不良行为习惯,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二)劳动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特别是劳动技能教育,其规范性的操作训练,对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为了提高劳技课课堂教学质量,要充分利用社会力量进行教学,如聘请农业专家和富有经验的农民,到学校做讲座,培训教师,或到课堂执教等。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现在大部分学生为独子,学生很少有劳动锻炼的机会,学校教育的积极效应容易被家庭教育的负面效应所抵消。为改变这种状况,一是给家长开办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讲座,二是想办法引导家长安排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如要求小学在接受一年级新生时逐个询问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并对家长提出“补课”的要求,从一年级起,由低到高安排包括个人卫生自理,洗涤小件物品(如红领巾、手套、鞋等)整理个人生活、学习用品,清洗水果蔬菜,使用一般家用电器,简单的烧饭做菜、花卉栽培等教育内容,由家长评定成绩签署评语,学校在学生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在学校的劳动态度和劳动表现综合评定学生的劳动课成绩。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劳动自觉性,家长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也明显增强,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赞同和支持。

二、尝试三种模式,提高劳动基地资源利用效率。

(一)实践体验。从基地的角度看,如果劳动实践教育仅仅局限于教材,就很容易陷入单一的“讲授、接受”的模式,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自觉地把间接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二)问题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一定问题,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问题既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也可以通过教师设置一定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或由教师直接提供,既可以来自学科,也可以源于家庭和社区,可以针对某一具体学科,也可是跨学科或交叉学科。这样,可以打破固定教材的局限,走出课堂和学校,在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扭转目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

(三)情境陶冶。通过开发和利用基地,有意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启发学生领悟情境并引导学生细心品味“境中之情,境外之音”,学生通过写话、日记、习作、作画来抒发内心的真切感情,真正成为审美的主体。

几年来,我们做了大量的尝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本,以劳动基地为依托,让学生在实践体验参与中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提高了劳动技能。如今学生的劳动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75%的学生认为“参加劳动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劳动能增长见识,健强体魄”,明白了劳动的艰辛和一饭一米来之不易。学生参加劳动实践,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劳动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品德,也使他们更懂得如何珍爱生命、关心他人,有的学生利用休息时间自觉到幼儿园、到社区参加义务服务,还有的学生到周围的服装厂参观流水线工作,亲身感受到高科技魅力和现代化生产的快节奏,高效率,深深懂得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真正内涵,逐步形成了效率观念和惜时守信的作风。

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和感受篇2

关键词:政治课 主动参与 尝试

中职政治课教学,是否真正发挥其教育作用、实现其教育价值,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量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职业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职业品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引辩论――激学生口“动”

职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职业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职业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对道理的认识,提高职业道德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行为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创设职业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话题《比翼齐飞翔――我竞争我进步》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在一次生意中,吴老板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张强在生意中有不诚实表现,这时,如果你是吴老板,你会怎么做呢?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学生进行小辩论(该不该告发张强),在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思辨能力和认知水平。

二、扮演员――促学生脑“动”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职业,就业教学体现活动化。在中职政治课中,一堂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话题中的人物,让学生从中领悟到话题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如教学话题《我的权益我维护》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遇到诈骗时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而得到不同结果的故事。以剧本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面对诈骗时,我们应该采取明智的做法,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三、重实践――引学生行“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中职政治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在中职政治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职业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话题《生活中的博弈》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懂得珍惜并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四、借体验――诱学生心“动”

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在中职政治课课教学中采取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职业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职业道德情感内化为职业道德认识。例如话题《学会生活技巧》一课中,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职业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良好职业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要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中职政治课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花红斌.新课程将带给我们什么.江苏教育研究,2002(8).

[2]李辉明.一堂实验探究式创新课.化学教学,2004(1).

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和感受篇3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社区服务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服务,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为社区服务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参加这类实践活动,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锻炼我们的实践能力,这也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初衷;二是增加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使得学生不再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的所在;三是让学生们学会感受社会,体验社会,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让我们自觉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感受更广阔的人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是古代读书人的美好意愿,它已经不符合现代高中生的追求,如今的高中生身在校园,心儿却更加开阔,他们希望自己尽可能早地接触社会,更早地融入丰富多彩的生活。时下,此类活动正逐渐壮大,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显然,这种活动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社会潮流,学生更趋向于全方面发展。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看到了成绩,也看到了自己存在的不足。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学习也一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在曲折中前进,在挫折中成长,相信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我们每一天都是有收获的,我们总是在进步。

拿着水桶,抹走桌上的尘埃,擦亮窗户。拿起油漆桶,刷走墙上的涂鸦。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很久没有做过了,趁着寒假,我有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通过此次社区服务,我不但享受了劳动的快乐,而且体验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满足感。墙上,那些各式各样的涂鸦,硬生生地挂上的图画和办证,让人看了很不是滋味,环境是靠大家来保护的,可是大家却不以为意。

从中,我还人知到自己应该在有空的时候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那应该也是我们必修的功课。我们要帮助辛苦劳动的父母,在他们感到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抚慰他们劳动后的疲惫。我终于了解到了清洁工的辛苦,了解到了环保的不容易,了解到了清洁工认真的精神,瓜子壳、烟头等都是他们劳动的对象。

这次社区服务将会为我以后的劳动做出榜样,让我受益匪浅,也给我以后的学习提供了精神理念:艰苦奋斗。

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和感受篇4

暑假,我到我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帮忙,进行社区服务。从八月一日到八月七日,一个七天,我每日都去居委会服务,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

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比如说,居委会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通过居委会大妈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应该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天都应该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到社区里的老人那里慰问。腊月寒冬,刘爷爷的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刘爷爷年轻的时候喝酒喝得太多,导致了中风,现在,每天他都会推着婴儿车在院子里练习走动。我和王大叔到他家帮他收拾完家之后,就和他一起去散步。一般的老人上了年纪都不会像他这样日日不停,风雨不住地锻炼,可见他的毅力有多么坚韧了。我以前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天天锻炼,他告诉我说,这是必须的,如果不天天锻炼的话,就永远走不动了。他还告诉我说,自己年轻时贪杯好饮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结果,现在社会上,好多小孩13.4岁就开始吸烟、喝酒。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是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希望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辙,要健健康康的成长。听了这些话,我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

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

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假期社区服务总结

今年假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假期社区服务活动,虽然三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三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高中生暑假社区服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在社会上用双手来收获什么。到底我能干什么?心理上总有这样的疑问,暑假社区服务就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平台,迎接未知,考验自己,把想象和实际联系起来。看看自己是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可能高中生的我们还没有多大的本领,但是即将成为栋梁的我们在真正走入社会钱来一次预演。服务员,送报纸,送牛奶。一份简单的工作,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假期参加社区服务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区服务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区服务,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区服务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区服务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区服务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通过这次的社区服务,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这一次社区服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的疑惑,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高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二)

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了,但社会实践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远没有结束。它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施展才华、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半个月的社会实践虽然比较辛苦。是庆幸?还是依恋?回想起来,才发觉,原来乏味中充满着希望,苦涩中流露出甘甜。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矗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业余的宝贵有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学生要进行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之前也是不怎么懂得的。但是,经过这次的暑假实践活动,我竟然领悟到了一些我以前所不明白的东西。

首先,假期里,我们的时间相对的充裕了许多。我们被允许做更多的事情。所以这种假期的实践活动就成了我们的选择。因为它既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大的一个世界,又可以让我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最重要的是,当我们投入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快乐。当我们用自己的能力去实践,去帮助别人时,这种快乐别人是没有办法体会的。

人生中,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但是我相信,这种实践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我想起了一句话,人的成就是决定于他怎么利用课余时间。所以,一段有意义的人生。实践一定是最最值得我们来体会的。

一起去实践吧,去看看另一个世界。

高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三)

随着一个学期紧张的学习结束,我迎来了作为中学生的第二个寒假,我毅然选择了去当地石斛大棚基地去实习,对于我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素质,虽然大棚里很闷,但是我为了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

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对于实践,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早上,伴随着太阳的升起,我早早的起了床,跟随栽培技术人员,走了进半小时的山路,我终于到了种植基地,只见北面有1m高的土墙,北面为半拱圆的棚面,南面为一面坡的棚面。好似一道拱形门。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玻璃罐子,凑近一看,玻璃罐子里还装着一株株嫩绿的小苗,据养殖员说,那就是石斛苗,咦!好奇心不止一次的驱使着我,“怎么石斛苗下没有土,而是只有一堆木削?”我不禁问起养殖员。听他说到:“那是起到保温,潮湿的作用,恰恰石斛又是喜湿植物。”听了养殖员的解释,我顿时恍然大悟。接着,养殖员为我们介绍了许多关于石斛的知识,使我懂得了石斛是兰科植物之一,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我国大部分分布于西南、华南、台湾等地。可入药,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一天的工作开始了,根据指导员教的方法,我小心翼翼的把碎木削抹平,然后把装着石斛苗的玻璃罐平摆在木削上,就这样,我一直认真的做着,不知不觉中,我奇迹般的摆好了所有苗子,不一会儿,腰酸背痛才姗姗来迟,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大棚管理人员的辛苦。不能说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只能说很多的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理论来自实

践,理论有限,实践却是无限的。

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和感受篇5

综合实践课是一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

基于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我的想法、做法及体会:

一、实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劳技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热爱家乡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简单生产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打下初步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劳技课)是新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一门与各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自小学三年起开始设置,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主要意义是:强调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性需要,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最终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每节课,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学好这门课,首先要让孩子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而综合实践(劳技)这门课就很容易激发孩子的兴趣。因为综合实践(劳技)这门课可以让孩子在充足的时间里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自己动手去做,用眼去看,用自己的思维在想象的空间里自由地翱翔。陶行知曾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的东西。”综合实践活动课毕竟不像语文、数学、英语那样,课程单一、枯燥无味。它有大量的非指定领域,如主题班队会活动、校传统活动、社区活动、学生同伴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等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能善于选择和捕捉活动课题,使活动达到最优化。例如:我在上“中西方节日面面观”综合实践活动课时,首先我自己认真研习了方案的可行性,学生对这些节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而且很有兴趣,现在还特别热衷一些国外的节日,但国外的有些节日未必对他们的发展有好处,通过正确引导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感受节日的美妙;其次我对学生做了充分的调查了解,认为学生对这一方面的调查感兴趣;然后我才让学生分组去做。实践表明,学生越乐意操作,就越能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三、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调查、研究、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劳技)课,教师首先要明确活动项目的主题,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其次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同时给学生充足的调查时间。比如我在上“中西方节日面面观”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首先让学生知道:我们主要调查什么?了解哪些节日?调查那些人?用什么方法去调查?帮助学生拟定调查目的、计划、组织、准备。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让学生分头去调查中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和外国的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再让有条件上网的同学收集及查阅有关资料。第三、指导学生进行调查,保存好第一手资料。我经常是让他们星期天统一去走访亲戚,寻找当地年岁较大的百姓。再就是让他们回家走访那些有异乡生活经历的人。由于时间充足,学生调查到位,记录得也十分详细。最后指导学生组织讨论,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大家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并详细记录。

四、课后及时汇总,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评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没有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劳技)课就没有方向,就不会发展,就不会有质量的提高。我们在实践中,一是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二是教师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三是采取定量性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将个人评价、小组互评和组与组之间的评价相结合,让学生也成为评价的主人,在自我评价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各个方面做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让学生通过这一过程,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提高;给他人评价,则要求在客观、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结合他人的已有经验给予评价,体现公平公正,通过互评,可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同时也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充分体现合作精神。能给每一位同学恰如其分的全方位的评价,对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在综合实践(劳技)课结束的时候,对学生有创意的一些想法或做法,老师应给予赞赏,让他们的自信转化为行动,形成良好的“愿学”循环。但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挫折时,老师应尝试用“挫折教育”让学生品味人生,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失败,培养良好的“抗震”心理素质,为筑起他们的人生之塔奠定结实的基础。活动后要有反思,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反思为下一次课的进步争取成功的机会。让评价体系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互评及师生共评等评价方式为完善活动方案提供最直接帮助。

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和感受篇6

    一、巧设体验引发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常言道:好的开始,便成功一半。导入新课是思品教学激活学生内驱力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或运用故事、游戏,类比激发情感,让学生因动情而要学,或围绕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因探究而要学,或通过典型事例,贴近生活实际致使学生因关注要学。如《宽厚待人》这课开始,老师借助小品《请原谅》设置问题情境,制造悬念:当你的个人利益受到损害,或者无故蒙受委屈、冤枉和被他人误解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学习、探索新问题的强烈欲望,有的同学探询,有的高高举起了小手。

    总之,体验引发点的确立主要能促使学生的内心燃烧起体验的火光,产生求知、探索、解疑的欲望和响应的感受。

    二、创设体验情境,提高教育的感染力

    思想品德教学不仅仅是传递关于道德的知识,也不仅仅是培养发展道德认知能力,还需要培养与发展道德情感,更要有行动,使学生学会践覆道德,学会承担责任,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融合,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思想品德教学不能没有体验,体验别人无法代替。通过引导有效促进学生道德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自觉发展其道德约束力。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模拟实践活动,用学生亲身的实践把新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中,拓展延伸,形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如《保护珍禽珍兽》一课,在明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简笔简画绘制一副最美的珍禽珍兽的广告语。通过绘画、取名、设计广告语的形式,逐步形成保护珍禽珍兽应从我做起的强烈责任感。

    三、参与社会实践,践覆道德形成习惯

    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其价值,必须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把自己在课堂中新学的道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活动中发展品德能力,形成良好习惯,自觉防止和克服“能说不能做”的现象。

    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真正地活动起来,真正有新感动,这样的实践活动才有意义。如教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把学生引向火热的改革大潮中去,让他们观察、访问和参与不同的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过程,让他们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创造,奉献精神,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热爱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情感。这是在课堂中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

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和感受篇7

一、关注生活的需要,在享受成长中培养体验意识

让儿童浸润在丰富、光明、温暖、博大的氛围里,心与心亲密接触,享受着生命成长的幸福。

1、赏识教育给孩子心灵滋养

人生中最本质的需要是得到尊重、欣赏和理解和爱。为广泛培养学生的认知行为,有效发挥德育的作用,教师首先从爱入手,尊重孩子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来的意志;赞赏他们的大胆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多次组织了“有烦恼对我说”、“我来帮你出主意”、“寻找快乐大本营”等情感教育活动,给每一个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平等、温馨的活动氛围,营养了孩子的心灵世界……

2、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感谢

家庭是孩子幸福成长的摇篮,我们以换位体验培养爱心为主题的报恩活动,让学生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把当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做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具体事务,然后召开班会,交流当爸爸妈妈的感受。通过亲自实践体验,孩子们受益匪浅,获得了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体验到了父母生活的艰辛,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从而产生一种责任感。

二、创设生活情境,在生活浸染中发展认知情感

学生个体自我生成的、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生活是德育直接的、本真的、无痕的情境,学生不会觉察自己是在受教育,在习以为常的情境中享受真善美的浸染,发展和形成认知认知情感。

1、在生活参与中强化

以活动为依托,以实践为载体,促进生命教育在少年儿童学习生活中的普及,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唤醒自己体验意识,激发自身的体验情感,增强各方面的责任心。

(1)引导校园生活体验。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寻找为教师、同学服务的岗位,体验老师、国旗下小主持人、小记者、校工等角色,体会组织活动、讲课、组织教学、维护秩序、后勤服务等工作的辛苦,获得为人师的真实感受,明白尊师的道理,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学会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本领。

(2)引导社会生活体验。每个人都要接触社会,进入社会生活。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把当工人、农民、环保宣传员、社会保险宣传员敬老院工作人员等作为体验的角色,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受,明白做合格小公民的道理,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学会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

(3)引导大自然体验。结合自然知识、生物知识,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秘、远足、旅游等,感受自然的和谐与美好,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去听喧闹的汽车嗽叭声、机器的隆隆声,看烟囱冒出来的滚滚浓烟,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形成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操。从而使学生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亲近生命,体验生活的同时更加热爱生活。

三、感受生活的精彩,在德性塑造中形成责任行为

给孩子们一个宽松的氛围,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淀,给学生以灵性的感召,塑造着学生的自主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创设情景渗透责任意识,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认知行动,形成责任行为。

1、集体体验。每学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体验活动,使学生形成完整独立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在“红领巾的快乐”入队仪式的真实的情境中,队员感受到少先队组织的温馨美好;在“教师的一天”教师节主题活动中,同学们体验并感受着教师的辛苦与崇高:在 “阳光体育节”同学们团结互助、共同参与,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氛围,集体的温暖、集体的重要、集体的力量;“文化艺术节”活动过程中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体验和艺术交流,既展示校园风采,又营造了浓厚人文色彩。生命体验活动成为学生向往积极向上的生活一种方式。

2、自我体验。落实“人人上岗,人人有责”的岗位制度,学校根据礼仪、环保、节能、爱心等内容分设红领巾监督岗、安全巡查岗、环保卫士岗、为您服务岗等。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竞争,自主选岗,每个学生一个“官”,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上岗同学在岗位实践中扬其长,服务于集体,在岗位角色中体验参与的真实、参与的快乐、参与的辛劳,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感受到为集体服务的快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生命快乐意识。

3、换位体验。为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校精心策划组织学生参与家庭、学校、社会各部门开展的换位体验教育活动。如“我是班主任”“今天我当家”“一日小交警”“我到农户家”“我是校长小助理”等活动,涵盖了家庭、教育教学机构、社区服务机构各个层面,引导学生以他人的身份、他人的视角去参与体验,感受他人的心情和责任,工作中的辛劳、收获和情绪,形成尊重他人、珍惜诙成果的行为习惯,增强自律性。

总之,实现生命的价值,达到育人目标,生活德育是手段,强化实践体验是基础。正如有一首诗中所写: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行动; 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的将是一种性格;一种性格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关注生命,感受生活,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让我们每一个教师内心都充满着对学生的责任,唤醒生命的创造力和包容力,让孩子们在生活的旅途中,每天都过得异常精彩!愿我们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创新的体验文化。

参与劳动实践的体验和感受篇8

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中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学校以精神为指南,以“xx”为准绳,以《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为依据,实施《小学德育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精神,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活动,收到了的教育。

一、清明节,到革命烈士墓扫墓

在清明节这天,组织全体学生到革命烈士墓缅怀先烈,瞻仰祭扫。革命英雄纪念碑广场前,人们静默肃立。由学校团支部书记致辞,然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接着,全体师生默哀三分钟。随后,在《致敬曲》舒缓的旋律中,向烈士敬献花圈。环绕着长眠于此的革命烈士墓区,全校师生一一驻足瞻仰,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深切哀思。缅怀先烈们为创建新而抛头颅、洒鲜血的丰功伟绩。这次活动,学生知道了在战争年代有多少儿女参军报国,为祖国的解放事业了的青春与生命,先烈们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了旧社会,换来了新的诞生,使后人过上了幸福生活。的生命失去了,但的精神万古长青,永垂不朽。年轻一代的晚辈忘记的丰功伟绩,接过的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努力锻炼,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以行动向祖国,向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们递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要为祖国建设献出的青春和热血。

二、植树节,组织学生植树

树抚育的灵魂,维持生命所需并庇护,的生命形态象树生活,地球上庞大的森林像一张活生生的毯子般覆盖着地球,一张生存不可或缺的毯子。3月12日,学校组织学生植树活动。,学校做植树前的动员讲话:建设生态文明,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自然,并生态建设。林业生态建设,承担着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职责,肩负着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全民植树造林、林业发展,是人与自然相处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秀美城乡的途径,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全民植树造林,共建生态文明,是全区的责任和义务,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希望大家绿化意识、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行动起来,投身到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活动。

大家纷纷表示,植树活动可以享受绿色环境、环保意识,而且种下一棵树,就等于种下了绿色的希望。希望大家都来人类生存的环境,行动起来,让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与自然更。

接着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带着劳动工具,一路欢声笑语,迈着整齐的步伐,步行来到离学校十几里远的公路边植树现场。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干劲十足:挖坑的,拿树苗的,填土的,浇水的,同学们争先恐后,栽了一棵又一棵。栽好了,还踩一踩,把土夯实,树能成活。温度不高,但人人满头大汗,忙的不亦乐乎。不长,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树木。同学们擦着头上的汗水,想象着不久的将来,走在公路上的人们会感受到无限的绿意,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三、组织学生到游览扬州瘦西湖

扬州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文化沉淀深厚,是历史名城。“烟花三月下扬州”。三月的扬州风光就尽在瘦西湖了。一春天,哪怕还只是春寒料峭时分,就有不少游客迫不及待地走进公园去领略早春瘦西湖别样景致。在“五一”时,组织学生游览了瘦西湖。

坐车一路颠簸,终于来到了瘦西湖。沿着长堤春柳走着,听导游说,脚下的长堤春柳有600余米长呢!向前走,看到长堤边上一棵杨柳一棵桃树交替循环,导游告诉,扬州是双市花双市树,这两种市树。我不时地向周围看,一阵微风吹过,湖面就泛起微波,在阳光下一照射,湖面就波光粼粼,金光闪闪,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走到了长堤春柳的尽头,展现在面前的是硕大的两个字:徐园。这两个字的确有来头,还有小故事呢:从前,有人叫徐园,他很横行霸道,百姓们都暗地里叫他“徐老虎”。有一次,他想为题名,谁都不愿意帮他写,他便想出了让书法家帮他写字的计策。他请书法家到家来喝酒,他知道,书法家逢酒必醉。没错,书法家果然醉了。徐园对书法家说:“你帮我写两个成语:清风徐来,春*满园。”这时书法家正在兴头上,欣然答应。写到ZUI后“园”时,一阵微风吹,书法家一下子清醒了,明白徐园的真正目的请喝酒,而是骗的字。可写了这么多了,也不好拒绝,ZUI后的“园”字写得像狂草。去掉外面的框,里面像老虎的“虎”字,意思是:你只不过是一只笼中之虎。

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经历了将近一周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ZUI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在这个火热的七月,我们暂别象牙塔中舒适的生活,带着青年人特有的蓬勃朝气,走入社会,了解社会,深入社会。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一直是我校中学生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大众的真实契机。

暑假假一放,我便来到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文化站办公室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社会实践。我的实践时间从7月17日到8月12日。作为一名中学生,就快要步入社会的我带着学习和好奇的心情去迎接第一天的实践,在这之前我是一点实践经验也没有。虽说只是实践,但生活的方式却已完全不同于学校里的生活,而是转变成了正式的上班一族:早上8:30上班一直到下午5:00下班,这一天的生活便度过于这小小的办公室之中。此次实践,主要实习的内容是打印处理文件、日常电话接听、客户接待工作,以及给各种杂活。简单来说就是学习做一位办公室文员。

在学校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这次实践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刚开始去的时候,还真有点不习惯。很多东西都不懂,幸好有叔叔、阿姨们的耐心帮助,让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掌握了很多东西,ZUI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这次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工农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我到我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帮忙,进行社区服务。从八月一日到八月七日,一个七天,我每日都去居委会服务,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

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比如说,居委会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通过居委会大妈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应该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天都应该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其中感受ZUI深的是到社区里的老人那里慰问。腊月寒冬,刘爷爷的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刘爷爷年轻的时候喝酒喝得太多,导致了中风,现在,每天他都会推着婴儿车在院子里练习走动。我和王大叔到他家帮他收拾完家之后,就和他一起去散步。一般的老人上了年纪都不会像他这样日日不停,风雨不住地锻炼,可见他的毅力有多么坚韧了。我以前曾经问过他,为什么要天天锻炼,他告诉我说,这是必须的,如果不天天锻炼的话,就永远走不动了。他还告诉我说,自己年轻时贪杯好饮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结果,现在社会上,好多小孩13.4岁就开始吸烟、喝酒。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是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希望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辙,要健健康康的成长。听了这些话,我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从中学到很多,也得到了许多深刻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小组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在敬老院中,我们小组的同学毫不嫌脏。耐心、仔细地帮助老人们洗脚、剪指甲。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们的幸福和自私。我们在那里尽可能地多和老人聊天、谈心,竭尽所能使老人感到温暖。我们还帮助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而这种自豪感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

公益劳动是不记报酬、不谋私利、不斤斤计较的;公益劳动是忘我的劳动,也是培养我们关心公共事业热情的。参加公益劳动的光荣感,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这些都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峰。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这次的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学校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中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中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

组织的劳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

初中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假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假期社区服务活动,虽然三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三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基层建设的心得体会。

高中生暑假社区服务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在父母羽翼下成长的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在社会上用双手来收获什么。到底我能干什么?心理上总有这样的疑问,暑假社区服务就是证明自己能力的一个平台,迎接未知,考验自己,把想象和实际联系起来。看看自己是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可能高中生的我们还没有多大的本领,但是即将成为栋梁的我们在真正走入社会钱来一次预演。服务员,送报纸,送牛奶。一份简单的工作,却可以让我们认识自己。

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假期参加社区服务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区服务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区服务,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社区服务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服务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区服务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区服务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尤其是我们学生,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往往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发挥的不很理想。通过实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就是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通过实践,原来理论上模糊和印象不深的得到了巩固,原先理论上欠缺的在实践环节中得到补偿,加深了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消化。

通过这次的社区服务,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ZUI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这一次社区服务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上一篇: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报告范文 下一篇:扶贫项目自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