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8 17:14:27

水产养殖实施方案

水产养殖实施方案篇1

为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畜牧业现代化水平,我县在上级有关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决定从今年起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目标

20xx年力争保质保量完成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2个,3年内所有符合条件的规模猪场都要参与标准化示范创建,充分发挥标准化示范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生猪养殖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

二、创建内容

(一)必备条件

1、参与创建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场址不得位于禁养区域,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区域内土地使用规划。

2、具备《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两年内未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3、已在县畜牧兽医局进行了养殖备案登记,并按照农业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及《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要求,建立《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场档案》。

4、新建规模养殖场育肥栏舍必须采用高床养殖节水减污技术,清洁生产实现粪污治理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未采用高床养殖节水减污技术的老养殖场必须具备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并做到了达标排放或全部综合利用。

5、养殖规模必须符合下列要求:实行自繁自养模式,能繁母猪存栏100头以上,且年出栏育肥猪1500头以上。

6、已获得部、省级生猪标准化示范场不列入此次创建范围。

(二)主要内容

品种良种化。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高效生猪品良种,品种来源清楚,检疫合格。

养殖设施化。养殖场栏舍、饲养和环境控制等生产设施设备满足标准化生产需要。新建规模养殖场育肥栏舍必须采用高床养殖节水栏舍设计,实行免冲洗工艺。

管理规范化。制定并实施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规程,配备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格遵守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有关规定,生产过程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建立标准化养殖档案,各类生产记录齐全(包括:生产记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购进记录、配合饲养使用记录、兽药购进和使用记录、免疫记录、消毒记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记录、防疫监测记录、销售记录)。

防疫制度化。防疫设施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学实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对病死猪实行无害化处理。

粪污无害化。养殖场必须具备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实行干清粪工艺,粪污处理方法得当,设施齐全且运转正常,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或达到相关排放准(需提供当年环保部门出具的废水监测报告)。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

为加强我县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的领导工作,县农粮局成立“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另文下达),研究确定参加20xx年市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的规模猪场并组织实施,有针对性指导养殖场按照示范创建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制定改造方案,督促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建立、完善养殖场各项管理制度。

(二)时间安排

3月份制定方案并研究确定参加20xx年市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的规模猪场;4-8月份按要求组织实施,9月份县农粮局对照要求进行初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10月底前向市畜牧兽医局申请验收。

(三)迎接验收

水产养殖实施方案篇2

《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年4月1日起施行,为深入贯彻《办法》,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行为,促进全区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我区畜牧兽医体制逐步健全,畜禽产量、加工能力和科技水平大幅提升,畜牧业已经成为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对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控制重大人畜共患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综观我区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仍存在着产业化水平不够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疫病、药残、人为添加违禁物品等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监管难度较大;基层监管体系薄弱,难以适应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等工作需要等问题,制约着畜禽养殖产业的进一步提升和规范。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以贯彻落实《办法》为契机,充分认识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切实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努力推动全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全面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工作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办法》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并积极与《区畜牧业振兴计划》相结合,真正做到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努力实现畜禽养殖管理工作新突破。

(一)规范畜禽养殖生产行为。一是督促畜禽养殖场(小区)建立完善生产管理、防疫制度及生产技术规范,加强规范化管理,为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达标创建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加强疫病监测和免疫工作,各畜禽养殖业户必须严格执行强制免疫计划,凡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畜禽不得随意销售。三是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兽药、饲料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动物制品废弃物等饲喂畜禽。

(二)加强畜禽养殖档案管理。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对备案畜禽养殖场档案的管理指导,严格按照《办法》确定的建档内容,统一制式,切实规范养殖档案。要在做好畜禽养殖备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鼓励、支持建设畜禽养殖电子档案系统,提高养殖档案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水平。

(三)严格畜禽养殖执法监管。一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将畜禽养殖场(小区)规范管理与养殖档案建设列入日常监管范畴,不定期进行督查。二是严格落实联合执法、养殖项目检查、无公害产地认定等工作,推进畜禽养殖场(小区)规范管理,提高建档质量。三是加强执法监督,对未建立或未按规定管理养殖档案的已备案养殖场(小区)要责令限期整改;在备案中提供虚假材料的,一经查实立即注销该养殖场(小区)畜禽养殖代码;符合备案标准而未申请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小区),不得发放畜禽养殖代码,不予安排相应扶持项目。

(四)做好安全监测和信息。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国家和省、市做好对畜禽养殖场(小区)的抽检监测工作,同时发挥当地检测中心职能,有计划地开展养殖场(小区)投入品、常规疫病、药物残留等安全监测工作。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全面掌握当地畜禽养殖信息,加强监测信息的分析评估,监测结果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各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建立并严格落实药物残留检测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三、严格落实畜禽养殖管理工作责任

各镇、街道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安排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种补贴、贴息补助等资金,并鼓励有关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保险服务等形式,支持畜禽养殖者购买优良畜禽、繁育良种、改善生产设施,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已备案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优先享受国家和省、市相关扶持政策。要把畜禽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畜禽养殖用地按农业用地管理,畜禽养殖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合理确定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用地。要抓紧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监测体系,健全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区监测站、镇规模养殖场和农贸市场速测站。要建立健全畜禽养殖监管执法服务队伍,设立畜牧执法监管服务机构,配备通讯、交通、办公等保障工作经费;提高各级畜牧部门实验室检验化验水平,确保常规监管服务的正常开展;建立畜禽养殖档案信息化管理网络,健全可追溯制度;设立公开监督服务举报电话,扩大监管服务的覆盖面。

发改部门要将畜牧业列入政府重点扶持计划,并在项目安排上向畜禽养殖、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方面倾斜。

科技部门要将畜禽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纳入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并支持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等单位从事畜牧业基础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研究。在项目安排、创新奖励等方面,支持畜禽养殖、良种推广、疫病防治、饲料生产的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

财政部门要在项目安排、创新奖励、资金扶持等方面,支持畜禽养殖、良种推广、疫病防治、饲料生产的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

农业部门要将畜牧产业化项目纳入全区农业产业化扶持计划。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将畜禽粪污沼气化处理纳入农业发展规划,为规模养殖场(小区)配套沼气工程,促进生态环保养殖业发展。

贸易部门要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和规划,支持做好养殖区域规划,确保肉品质量安全。

畜牧兽医部门要将畜禽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纳入产业发展规划,为畜禽养殖者提供养殖技术、设施建设、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服务。

农机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畜牧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购买国家和省农业机械推广目录范围内畜牧机械产品的,要按照规定优先安排补贴资金,予以重点扶持。

卫生、质监部门要按照职责,为畜禽养殖者提供质量安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服务。

四、切实强化畜禽养殖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畜禽养殖监管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畜禽养殖管理的指导、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畜牧兽医局,负责日常工作。各镇、街道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组织做好《办法》的贯彻落实,切实推动畜禽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基础工作。各镇、街道要根据《办法》的规定尽快划定畜禽禁止养殖区、控制养殖区和适合养殖区范围,并严格落实“三区”有关规定;抓紧编制畜禽养殖布局规划,9月底前经区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送区畜牧兽医局备案;严格畜禽养殖条件,确保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小区)达到规划布局合理、各功能区划分严格、动物卫生条件良好、设施设备齐全、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粪污和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设施运转正常等要求。各镇、街道要在区畜牧兽医部门指导下,对辖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户进行调查摸底,对现有畜禽养殖场(小区)开展集中备案,备案工作要于9月20日前完成并报区畜牧兽医局。

水产养殖实施方案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畜牧业“增量提质、跨越赶超”为目标,以践行群众路线为主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办理建议提案,给代表、委员们以满意的答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分管人员具体负责的要求,成立议案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

(二)固定办理专班。领导小组下设办理专班,由副局长具体负责,根据建议提案内容分类后指定相关科室、二级单位办理,局办公室牵头协办。

今年,我局收到人大议案1件,政协提案3件:

001号议案:《关于农村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的议案》

办理措施:

1、加大《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政策法规宣传力度。

2、以政府牵头,会同环保部门制定和落实《市畜禽养殖业污染整治实施方案》。

3、继续鼓励和推动一批养殖户建立沼气池和污水深度处理池等,全面启动河流域养殖污染整治。

4、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日常监管,协助环保部门做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

办理目标:年内落实

094号建议:《对畜禽养殖场污物处理的建议》

办理措施:

1、大力推广全省推荐的标准化养殖模式,走生态循环畜牧业发展之路。

2、加大现有规模场改扩建力度,重点建设养殖粪污深度处理设施。

3、加强畜禽粪污的综合开发,探索公司化运作模式。

4、协助环保部门做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推进病死猪集中无害化处理模式正常运转。

5、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用于全市养殖面源污染治理。

办理目标:年内落实

095号建议:《合理控制畜禽养殖,加大治污力度》

办理措施:

1、加大《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政策法规宣传力度。

2、严格养殖行业准入门槛,对新建规模场实行环保设施“三同时”审批验收制度。

3、继续鼓励和推动一批养殖户建沼气池和污水深度处理池等,全面启动河流域养殖污染整治。

4、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日常监管,协助环保部门做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

办理目标:年内落实

200号提案:《关于加快养蜂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提案》

办理措施:

1、加强蜂农的业务培训,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提高技术水平。

2、积极建议和争取省市惠民政策和专项资金扶持,做大做强养蜂产业。

3、加强服务协调力度,在动物检疫、品质检验等方面提供保障。

4、积极探索和支持养蜂产业化、园区化、规模化发展。

办理目标:年内落实

(三)明确责任目标。各责任单位、相关科室要跟踪督办,确保实现回复率100%、与代表委员见面率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100%、按期办结率100%的工作目标。

(四)严格办理程序。

一是深入调研。针对代表、委员提出的问题,广泛深入开展调研,做到情况摸准摸透,为解决问题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二是征求意见。各责任单位、相关科室拿出初步方案后,按照“三访”要求,迅速联系代表、委员,见面沟通,深入细致征求意见,最后完善方案,做到切实可行。

三是狠抓落实。按照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实效的原则,集中力量,强化措施,尽快解决好群众最关心、代表委员们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四是认真回复。办结完毕后,严格按时间、格式要求给代表、委员们书函答复。

三、办理时限

水产养殖实施方案篇4

一、法律依据与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发[*]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工作的通知》([*]102号)、《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中发[*]18号)等政策和文件。

实施养殖证制度要充分体现“合理规划、尊重历史、照顾现实、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起以养殖证制度为基础的水产养殖业管理制度。

二、实现目标

通过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力求实现以下基本目标:

(一)进一步稳定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保持农村基本制度的稳定;

(二)保护养殖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减轻渔(农)民负担,增加渔(农)民收入;

(三)依法管理和促进科学规划养殖水域滩涂资源,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障水域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引导并促进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安排产业布局;

(五)提升水产养殖产品质量,保障水产品食用安全,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建立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制度

建立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制度是水产养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要与规划相一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认真组织水域滩涂养殖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大纲见附件一、二),并在报经政府批准后监督规划的实施。要按照国家渔业发展方针、结合本地发展实际,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编制和实施规划时要对养殖容量和环境容量提出要求。水域滩涂养殖规划要符合水域滩涂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并与其相衔接。

四、完善养殖证制度

(一)养殖证的功能和作用

1、养殖证是生产者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合法凭证。持证人从事养殖生产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可以按规定享受国家有关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投资、技术服务、病害防治、培训教育等优惠扶持政策;

2、养殖证是判断水域滩涂的养殖使用功能的基础依据。当水域滩涂因国家建设及其他项目征用或受到污染造成损失时,养殖者可凭养殖证申请补偿或赔偿。渔业污染事故调查机构应以养殖证为受理案件的基础,养殖证登记内容是调查处理事故的重要依据;

3、水产养殖生产者要持养殖证方可申请苗种生产审批、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证、水产品原产地证书、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资格等,并享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4、持证人应遵守有关法律规定。在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时应按规划合理布局,科学投饵、用药,不得造成水域环境污染,并严格按照养殖证所规定的养殖区域、类型、方式等内容进行生产活动。

(二)发证范围

1、国家对水产养殖水域、滩涂实行养殖证制度。利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取得养殖证。

(1)全民所有的水域滩涂依照《渔业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确定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

(2)集体所有或者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域滩涂,依照《渔业法》、《土地管理法》和有关土地承包经营的规定,确定水域滩涂养殖承包经营权;

(3)已领取土地承包权证书的农用土地改为养殖生产的,养殖证不改变原土地的权属性质及土地基本用途。

2、新规划用于养殖开发的水域滩涂,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优先考虑因当地渔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转产从事养殖业或者因养殖规划调整需另行安排养殖场所的当地渔业生产者以及当地传统养殖生产者。

(三)发证办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养殖证主管机关。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管辖范围内水域滩涂养殖证申请的审核工作。

1、发证程序:

(1)申请。单位和个人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单位还应提交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资信证明材料、养殖技术条件说明等。

(2)审核。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查申请材料,并会同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现场勘验,确认标界,核实有关情况。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核。

(3)批准。经审核,对符合规定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报请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颁发养殖证。

对不符合规定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上述规定期限内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4)集体所有或全民所有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域滩涂,承包人按规定签定承包合同后,到所辖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进行注册登记,领取养殖证。

(5)登记造册、公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已颁发的养殖证应登记造册,颁证水域滩涂要作图标志,及时向社会公告。

2、养殖证及内容:

(1)养殖证应当载明持证单位或个人基本情况;养殖水域滩涂地理概位及平面界至图;养殖面积及范围(方位坐标);养殖类型、方式;养殖证有效期限;养殖证编号等内容。养殖证由农业部统一印制。

(2)依据养殖区域的生态环境、养殖方式、投资风险、收益等综合因素,养殖证有效期的最高年限分别为:浅海、滩涂15年,深海30年,池塘30年,湖泊、水库、河沟10年,临时养殖区2年。

集体水域滩涂或全民所有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域滩涂养殖证有效期应与承包合同期限一致。

(3)养殖证登记事项如有变动,需提前一个月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养殖证期满后需要继续使用该水域滩涂从事生产活动的,持证人应当在有效期满前60日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3、对兼有调蓄、行洪、航运、养殖等多功能的水库、江河、湖泊等水域滩涂,可在保证其他功能正常行使的情况下,发放临时养殖证。在水域规划的主功能与养殖功能发生矛盾时,临时养殖证有效期自然终止。如遇重大建设项目等公益性事业需要,发证机关可中止该水域滩涂的养殖使用,有关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补偿。

4、对同一养殖水域滩涂因不同的养殖方式造成的使用功能交叉,如底播与筏式养殖,原则上不得确定给两个(含)以上的使用者。

5、不得在航道、锚地、港口及产卵场、重要苗种场、传统捕捞作业渔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重要渔业水域核发养殖证。慎重对待敏感区、争议区的发证工作,在未经毗邻水域滩涂地方人民政府协商同意或管辖权限不明确的,一律不予发证。

(四)各地在实施养殖证制度时,要根据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从保护渔民根本利益和维护农村稳定的大局出发,以不同经营主体和不同规划区进行研究,积极探索全民所有水域滩涂有偿使用的实现形式。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并与广大养殖者的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各级人民政府及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全面动员和部署,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印发宣传资料等各种渠道、方式进行宣传,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调查登记。县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对辖区内水域滩涂使用、养殖生产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登记,并做图标志,建立档案资料。

(三)编制规划。县级以上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在调查登记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区划和渔业区划,编制和完善本辖区内水域滩涂养殖规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告。

(四)发放证书。在调查登记和规划的同时,全面开展水域滩涂养殖证的核发、换发、补发工作。在发放养殖证时,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发证前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五)执法检查。各级渔业执法机构要加大水产养殖管理的执法力度,根据调查登记和养殖证核发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安排养殖管理执法大检查,切实维护养殖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养殖证制度的完善。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以江

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统一思想,站在维护渔民的利益,促进渔业发展,保持渔区稳定的战略高度,从渔民的利益出发,全面推进完善养殖证制度。要切实加强领导,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工作方案,并采取措施保障试行方案的顺利实施。请各地将工作方案于*年3月底报我部。

我部将成立由主管副部长为组长,渔业局、发展计划司、财务司、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完善养殖证制度领导小组。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二)抓好示范,以点带面。*年我部将重点抓好20个联系点(另行通知),各省要在每个地市抓好不少于1个联系点,进行完善养殖证制度的示范,总结经验,做到以点带面。力争在9月底前,已养水域滩涂发证率达到80%以上,12月底前基本完成这项工作。

(三)督促检查,狠抓落实。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地在完善养殖证制度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我部将建立工作进度统计制度,要求各省定期填写统计登记报表(见附件3、4)。同时派出督查小组,对各地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也要抽调骨干力量,加大督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水产养殖实施方案篇5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狠抓科技推广,提高科技兴渔水平

我局根据农业局统一安排,扎实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人员进村入户、“百名科技人员帮扶百名农村技术员”等活动,组织全体科技人员联系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签定了协议,明确帮扶对象和措施,开展科技培训推广。上半年集中培训12期,培训人员2430人次,发放资料6000余份,接受咨询5000余人次,组织渔业专业合作社代表,到周边县市学习标准化生产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市渔业发展水平。

(二)狠抓标准化生产,加速建设示范基地

为了加强水产养殖基地管理,我局大力开展水产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定了《斑点叉尾鮰网箱养殖技术规范》、《鲟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四大家鱼池塘养殖技术规范》等相关技术规范,指导养殖户按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市青林寺清江名优鱼专业合作社在我局的指导下,生产过程标准、养殖记录完好、销售台帐完整、养殖基地符合技术规范,今年3月,该合作社养殖基地被市农业局评为市标准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三)狠抓质量监管,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为确保水产品质量,让全市人民吃上放心鱼,我们开展养殖产地监管,实行产地准出,严格控制禁用渔药、抗生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督促水产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方案,专业合作社、养殖户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养殖生产日志和用药记录,开展水产品质量抽检,强化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监管,实施市场准入,上半年质量安全检查10次,我市东方、中百、北山三家超市水产品销售区进行严格管理,每月检查一次,重大节假日,实行重点检查时期,上半年,这三家超市严格执行水产品准入制度,产品来源清楚、销售台帐详实、质量管理制度到位。

(四)狠抓病害测报防治,降低鱼病损失

我局与市水产科研所联合,共同开展清江库区养殖病害测报工作,为全面掌握清江库区养殖品种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提供保障。我局在清江库区安排3个鱼病观测定,每月定期观测鱼病发生情况,定期清江库区鱼病预报,帮助库区养殖户掌握病害发生趋势、指导养殖户进行鱼病防控。养殖户根据的信息,及时预防,降低了鱼类发病的死亡率,有效控制水生动物疾病漫延,减少因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五)狠抓渔业项目申报,增强渔业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渔政执法船项目争取工作,目前50级渔政执法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60万元,中央补助107万元,地方配套53万元项目已获农业部已批准建设,新建渔政法船1艘,渔政执法艇1艘。二是申报渔政码头项目已进入农业部储备库。拟新建渔政执法船专用码头一个,项目总投资90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600万元,地方配套为300万元。

(六)狠抓渔政执法,查处渔业违法行为

我市有长江、清江、渔洋河以及高坝洲、熊渡库区等天然水域面积约15万亩,养殖水面5万余亩,持证捕捞养殖渔船603艘,专业及副业渔民1200余人,管理范围广、任务大、情况复杂,毒鱼、电鱼、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打击电捕鱼等违法行为。我们集中力量,加大巡查检查及处罚力度,上半年查获渔业案件13起,其中,查处违法捕捞案件4起,一人已被刑事拘留,未取得养殖证从事网箱养殖生产9起。

(七)狠抓长江禁渔管理,维护渔业生产环境

为了确保长江继续实施禁渔期制度,实现长江渔业可持续发展,从四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我们根据上级统一安排,在长江进行不定期巡查,共出船巡查35艘次。同时,认真做好长江禁渔期渔民生活补助审核上报发放工作,发放禁渔期生活补助48万元,为渔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八)狠抓增殖放流,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今年是实施清江增殖放流与生态修复项目第四年,继续向清江放流“四大家鱼”苗种120万尾,利用鱅鱼吃食浮游动物、鲢鱼吃食浮游植物习性,改善清江库区水质,增加经济鱼数量,修复渔业资源。

(九)狠抓渔船监管,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为确保渔业船舶和水上安全,我局开展深入安全生产月活动,制定了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渔民渔船安全知识培训200人次。6月9日进行了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活动,积极参与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网络竞赛,签定渔业船舶安全责任制500余份,无渔业安全事故发生。完成渔业互保出险事故申报2起。

(十)狠抓绩效考核评价,提高部门执行力

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今年进一步深化机关绩效考核评价,我局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加强考核记载和信息录入,各股室职能职责细化,健立考核机制,全局考核体系进一步完善,机关廉政建设、考勤、财务、后勤管理等日常规范,逐步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氛围,工作任务落实,工作实效提高。

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渔政执法有待加强力度。渔业管理范围广、任务大、情况复杂,执法人员少是我市渔政执法的基本现状,毒鱼、电鱼、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时有发生。白天执法稍容易,但晚上执法难度较大,违法现象当前仍不能杜绝。二是市内库区网箱养殖管理难度大,需要建立至下而上的管控机制。

二、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一)加大渔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渔业执法管理,调处渔业污染事故。

(二)加强对渔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努力促进水产质量安全的提高,确保消费者能吃上放心的水产品。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宣传,继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市民吃上安全防心鱼。

(三)创新渔政执法机制,综合治理渔业秩序。开展与长航公安、海事港监部门联合巡逻执法机制,整合执法力量。同时在重点渔业乡镇、渔业重点村、重点水产企业及渔业合作社,建立渔政船舶安全联防机制,建立渔业治安信息员制度,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治理,使渔业违法案件逐步下降到社会能容忍的限度内,实行我市渔业秩序根本好转。

(四)不断加大打击力度,查处渔业违法案件。坚决查处渔业违法案件,实现受案率、查处率、结案率三个95%以上,重点打击电捕鱼、抬网等违法行为。同时加强渔业污染案件调处力度,保护渔业生产正常秩序。

(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高坝洲库区天龙湾渡假村水域网箱搬迁工作。抽调人员,组织专班,落实方案,逐户核实,上门工作,签定协议,落实补偿,力争搬迁到位,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出贡献。

水产养殖实施方案篇6

一、任务目标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推进饲养设施现代化、养殖品种良种化、生产管理标准化、质量监管全程化、生态环境友好化、市场经营产业化,加快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组织化建设步伐。具体目标是:2012年,在全市新发展(含改扩建和技改)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养殖小区50处以上,其中,新建30处。

二、建设内容与要求

(一)建设重点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以发展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主要形式。新发展的标准化养殖场区,以奶牛、肉鸡、生猪、蛋鸡、肉牛、肉羊等优势产业为发展重点;现有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通过配套完善生产设施设备,推广统一的专用品种、统一的技术规程、统一的质量标准等技术改造升级为标准化养殖场区;新建设的养殖基地要符合当前畜牧业发展方向,高标准建设,带动全市养殖基地向标准化发展。

(二)建设内容

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内容,包括饲养场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软件建设内容主要指在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硬件建设内容如下:

1.管理区:管理区设在上风向,包括值班室、消毒室、办公室和技术服务室。场区入口设置消毒池,入口消毒室安装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

2.生产区:生产区设在上风向,包括兽医室、饲料库、畜禽舍和饲养员居住室。肉牛、肉羊和奶牛场区设有运动场和青贮池。

3.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设在下风向,距离生产区50-100米,采用围墙和绿化带隔开。包括病畜禽隔离室、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间和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粪污处理厂或沼气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是标准化基地建设的重点内容。

4.猪场发酵床:发酵床建设根据当地水位高低选取地下式和地上式。地下式发酵床要求向地面以下深挖80-90cm,地上式发酵床是在地面上砌成高80-90cm的坑。床底均为土地面夯实,建成后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剂。发酵床的主体由有机垫料组成,垫料由木粉、秸秆、稻壳、花生壳粉、玉米芯等按比例配合,加入原土、食盐、酵素菌剂、天惠绿汁、氨基酸、乳酸菌、汉方剂、矿物质等,加水使含水量达到65%,经过2-4天发酵制成有机垫料猪场发酵床。

(三)具体要求

标准化养殖场区地址选择、规划布局、品种引进、日常管理、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疫病防治、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防治等要求,依照农业部畜牧业司下发的《畜禽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执行。具体要求如下:

1.标准化场区建设地点必须距离生活饮用水源500米以上,距离镇村居民区、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企业500米以上,距离干线公路500米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米以上。

2.标准化场区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防疫条件,满足动物防疫监督与疫病监测工作的要求,自觉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管理,积极配合并主动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并持有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动物防疫合格证》,从事种畜禽生产的应同时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3.具有与其饲养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和配套的生产设施,布局科学合理,标准化场区周围有隔离墙和树木隔离带,生活办公区与生产区分开,出入场区净道与污道分开,大门入口处有消毒设施。

4.具有对畜禽粪便、废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等设施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其中的粪便处理池须防渗漏、防雨淋、不外泄。病死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应符合GB16548的有关规定。

5.引进饲养的畜禽如果属于在全市推广的主导品种,要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非疫区种畜禽场引进,经产地检疫健康并持有检疫合格证明。引进后隔离饲养观察不少于15天,经所在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检测,无规定的动物疫病。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下简称各镇政府)要认真研究制定本区域养殖基地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方案,明确领导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切实做好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工作。

(二)加大扶持力度。各镇政府要积极对接国土、畜牧、金融等相关部门,在用地、资金等扶持措施方面争取支持,重点扶持新建的标准化场区;争取的标准化示范项目资金、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等项目资金,优先用于扶持畜禽标准化基地建设。

(三)加强技术服务。畜牧部门要通过开展科技人员联系养殖大户、送科技下乡、现场指导等形式,加强宣传培训,强化对标准化饲养场区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在良种繁育、建场、饲养管理、技术服务、疫病防治等方面做好全方位服务,把畜禽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推广到每一处标准化养殖场、养殖小区。进一步研究完善和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菌种制作使用技术、养猪场舍及发酵床建设技术、垫料筛选应用技术、发酵床使用管理技术,以及夏天通风、降温和冬天采光、保暖等集成技术,规范菌种使用,规范猪舍建设,规范发酵床建设,规范饲养管理。

(四)加强档案管理。各镇政府和畜牧部门要督导标准化养殖基地建立健全管理档案,妥善保管基地建设相关资料。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区要建立完备的养殖档案,档案要载明畜禽的来源、品种、数量、繁殖记录、标识情况;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来源、名称、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检疫、免疫、消毒情况;畜禽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等情况。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实行备案制度。各镇政府要根据实际,尽快拟定2012年规划建设的畜禽标准化场、小区,填写《市2012年规划建设畜禽标准化场区备案一览表》(见附件2),并于7月15日前将规划建设的标准化养殖场区名单报市畜牧局备案。

水产养殖实施方案篇7

近日,《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已正式出台。新方案对减排工作作出了哪些新的规定?“十二五”减排任务又该如何完成呢?

近日,广东省政府下发《广东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全省18个有关部门要分工配合、形成合力,从全面实施总量控制制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减排工程、实施工业企业水污染深度治理工程、积极推进农业源减排、大力推进脱硫脱硝减排工程、实施工业锅炉污染整治、大力推进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加强环保依法监管九大方面开展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总量控制目标和减排任务。

经国家环保部初步核定,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1年上半年下降3.24%、3.26%、1.55%和2.50%,去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上升的趋势得到扭转,除二氧化硫外,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污染减排工作,《方案》在机动车、脱硫脱硝等减排的重点难点领域,进一步明确了约束目标与激励减排的措施。

全面实施总量控制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方案》要求,各地要全面实施总量控制制度。要实施区域、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电力、钢铁、水泥、造纸、印染、畜禽养殖、机动车等行业(领域)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健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总量前置审核制;要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试点建立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新上燃煤项目试点实施煤炭总量平衡和等量替代、减量替代制度。“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电煤控制在4000万吨标煤以内。

与此同时,各地还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制订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并将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各地区;要强制淘汰污染严重企业和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与产品;要实施淘汰落后产能和项目审批挂钩机制。核准审批新建项目时要求关停的落后产能项目必须按期淘汰,对不能按期淘汰的,要依法予以关停。对没有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实行项目环评“区域限批”。

限期淘汰黄标车 公交鼓励使用LNG

《方案》要求,各地要大力推进机动车氮氧化物减排工作。一是要实施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到2015年,全省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42.31万吨,比2010年减少10%。按照要求逐年淘汰“黄标车”,到2015年全省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的运营“黄标车”、珠江三角洲地区力争淘汰全部“黄标车”。

二是要提高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新购或申请跨地级以上市迁入的或者从省外申请迁入本省的机动车,必须符合迁入地正在执行的国家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从2013年1月1日起,全省实施国家第Ⅳ阶段重型柴油车排放标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公共交通,鼓励使用LNG(液化天然气)公交车,逐步淘汰LPG(液化石油气)公交车,减少公交车排气污染。

三是要提高车用油品标准。2013年4月1日前,在珠海、中山、佛山市全面推广粤IV车用汽油,在广州、深圳、东莞市全面供应粤IV车用柴油,力争2015年7月1日前在全省全面供应粤IV车用成品油。

四是要完善淘汰“黄标车”的激励机制。对达到强制报废年限的车辆依法予以强制淘汰。对延缓报废的车辆,在一个检测周期内环保尾气检测三次不合格的,应依法予以强制报废;环保尾气检测合格的,鼓励其自愿淘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贴。鼓励未达到报废年限的车辆自愿提前淘汰,并给予其一定的奖励或补贴。

五是要加强机动车管理。加强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实施“黄标车”限行措施,扩大“黄标车”限行范围。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测。

做好农村减排 推行生态养殖

水产养殖实施方案篇8

1技术与成效

1.1创新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增效云和县属浙南山区,山多地小,造成本区域具有明显的垂直性气候差异,山区气候特征明显,形成了光、热、水、气不同的生态环境特点,为创新种植模式提供了生态环境条件。按照创新模式、产业循环发展的要求,推广轮作、间作、套作等农作技术和农牧结合、粮经结合等农作模式,研究示范推广了稻-鱼﹙鸭﹚、耳﹙菌﹚-稻、稻田养鸭、稻田养螺(甲鱼)、稻药轮作、果药套种等多种农作制度,年均推广耳-稻轮作面积150hm2,稻田养鱼230hm2,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其中耳-稻轮作栽培模式、浙贝-水稻模式分别获丽水市十佳和十佳优秀农作制度新模式。

1.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根据减少农业投入品减轻农业污染的要求,实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清洁化生产,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规范农业生产和使用农业投入品。云和县年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340hm2,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314hm2的73%。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和水稻统防统治面积1600hm2,通过推广应用生物、低毒、低残留农药,2013年化学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较常规减少20%左右,病虫危害损失率下降5%以下。据调查,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区全年平均用药防治3次,667m2农药用药量(有效成分)为258g,常规区全年平均防治5次,农药用药量为319g;水稻统防区平均节约工资84.1元;统防统治区平均667m2水稻产量497kg,比常规区增产9%;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区比常规区667m2节本增效124.5元。

1.3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三品一标”认证按照质量安全、环境生态的要求,实行农产品安全、绿色生产。以提升品牌公信力为主题,围绕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企业生产管理、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开展工作,实行“三品一标”(一标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3年,云和县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整体认证)1160hm2,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个、有机食品1个。开展“三上墙、两规范”,即安全责任制度、内检员责任制度、质量安全承诺书要上墙,生产记录、农资管理要规范。

1.4做好畜禽粪便处理促进畜禽清洁养殖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加快推进“五水共治”,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根据云和县委《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要求,编制了《云和县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调整了云和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出台《云和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按照畜禽养殖“减量化、规模化、生态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全县范围内的所有畜禽养殖场进行整治。通过建设沼气池或格栅式厌氧沉淀池,利用农田、园地、林地等就地和异地消纳畜禽排泄物等措施,使沼液和污水进入氧化塘,畜禽养殖场达到了雨污分流、干粪收集、固液分离等生产工艺标准。逐步实现养殖场排泄物达标排放。

1.5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和沼液(渣)综合利用近年来,云和县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建设,把农村沼气项目与“千万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农村污水治理等紧密结合,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以“一池三改”(沼气池建设与改造圈舍、改造厕所、改造厨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模式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到2013年底,全县共建沼气2543户,服务网点31个。年处理养殖污水15.3万t,年产沼气100万m3,年提供沼渣沼液肥2.5万t。通过引导和扶持养殖户走向养殖-沼气-种植为主要模式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1.6实施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为进一歩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标准化和经济生态化。农业部门积极争取生态循环农业项目,2012-2013年向浙江省农业、财政厅争取生态循环农业项目11项,争取项目资金280万元,2014年储备生态循环项目5项。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云和县畜禽排泄物、作物秸秆、食用菌废菌棒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0.7万t,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56万t。

2工作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云和县农业部门成立农业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农业局领导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县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的领导。以农业生态能源办公室为主,成立农业治水办公室,农作站、质监、畜牧等相关专业的技术骨干为成员,负责规划、指导全县农业治水各项工作。

2.2制定方案整治农业水污染根据浙江省农业系统水环境治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云和县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结合云和农业发展实际,制定云和县农业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农业治水目标、任务及措施,有计划地开展农业水环境治理。

2.3政策激励积极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2007年以来,云和县出台的云和县粮食生产意见,明确对水稻开展统防统治给予600元·hm-2补贴,对全年统防统治33.3hm2以上的合作组织财政再给予150元·hm-2的奖励,有力地推进了统防统治工作和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应用。云和县政府出台了《云和县农业产业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云和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等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通过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使畜禽养殖逐步达到水污分流、干粪收集、固液分离等工艺标准。

2.4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总结和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好做法、经验和好模式,以生态循环项目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生态循环示范项目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

3问题与讨论

通过农业水环境治理,云和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优化,农业生产逐步向标准化、生态化、减量化方向发展。但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畜禽养殖场、中小企业、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和污染物乱排放,农业废弃物乱丢弃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今后农业生产中,应紧扣生态农业、美丽田园建设目标,以治水倒逼农业转型升级,以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生态养殖和种植业肥药双控减量为主抓手,积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推行秸秆还田,通过治水全力推进养殖污染全面治理,化肥农药逐步减量,着力形成产业布局生态、资源利用高效、生产全程清洁、环境持续优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

上一篇:生活垃圾分类的处置范文 下一篇: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