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6 14:01:20

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总结

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一)挖掘家长教育资源。让教育如虎添翼。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位家长都可能是一本阅历丰富的书,家长具有不同的职业、经历、爱好、特长、视点,这是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

1、每次家长会,都要求家长写点作业,如孩子成长历程,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班级最有争议的问题,对当前教育形势的看法。还有对学校、老师工作的评价。家长在作业中阐述自己的看法,也对自己的孩子作了介绍,番作业,就如进行了家访,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还有保存价值。了解了家长和学生,有利于更好地达成共识,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

2、让家长参与班级活动。每次接任一个新班,都要求家长填写《情况登记表》,不但要填写学生的爱好、特长等特点,还要详细填写家长的爱好、特长,目的就是为了参与班级活动,各尽所长。

爱好摄影的家长,在班级活动中承担拍摄任务,为学生成长记录作准备。

擅长书画的家长可以参与班级板报指导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中,从事医务工作的家长教会了学生自救、自护:擅长手工的家长教学生学习了特殊手工制作技巧;军人家长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部队,接受组织纪律的训练;精通电脑的家长参与了班级博客的管理。

效果:家长参与班级活动,了解了老师工作性质与辛苦,多了理解和关爱,接受了新的教育理念,家长――学生――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二)挖掘社会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充分利用当前形势、学校周边社会环境,挖掘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就地取材,因材施教。

1、社会调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和社会调查,如:环境、失学、零用钱、老年人、市场经济、电视收视率、奥运……都是调查内容,学生在调查活动中,学会了调查方法,了解了社会,增长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1

2、本土教材:学校前身是企业子弟学校,而且是在偏远的山沟,为了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创业历程,我开始着手创作《大山的回忆》,作为本班的本土教材,学生在阅读中了解了长辈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经历,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环境。

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广阔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语文作文训练的角度看,学生作文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而且有独到的见解!

二、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面对思想活跃的学生,我们都感叹:今天的学生难教难管,一个“难”字,包含了德育工作的许多困惑和尴尬!

我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采的活动,来促进学习与德育工作,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学生乐学乐做。在活动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教育,规范了行为!

(一)文体活动。每个学生椭自己的爱好,其中最轻松、最快乐的活动是文体活动。每逢大型节日,我班必须举办文艺联欢活动,活动体现了展示自我,互动平等,同学们在这里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拓宽了知识,培养了集体协作精神,找到了自信!

男生特别喜欢体育运动,我就利用少队活动组织体育比赛,赛后进行习作训练,学生有了感受,乐于习作!

有一段时间,我班学生热衷”顶帕”,每天下午,教室门前一片红,常常吸引了很多邻班同学与老师前来观看,同学们很是得意,创造了很多奇异的高难度技巧与动作,引来观者赞叹!

后来,同学们又热衷打乒乓。我就经常组织比赛活动,同学们也积极参加,并且在学校比赛时取得一等奖,活动促进了差生的进步!

(二)读书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始终强调阅读教学。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阶梯阅读法”:一二年级,阅读激趣,经常给学生读些充满童趣的故事,给学生初步的读书感受;三四年级,利用早读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引导学生推荐好书、阅读名著,读书演讲,并坚持每天摘录好词佳句;五六年级,将读书活动推向高潮:鉴赏经典著作,探讨读书收获与困惑,活动促进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从被动学习――主动学习,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早读课读书活动中,同学自发组织、主持,活动还带动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管是为了不管!”

(三)班队活动。我班的班队会活动体现的是:快乐、协作、充实、求知的特点。主题班会《零用钱怎么花》的设计意图:调查小学生零用钱的数量及用途,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活动中播放了网络记录片《失学儿童的求学之路》,失学儿童谢岱焙艰苦的生活环境以及她勤奋学习的精神感动了在场的同学,在活动最后一个环节:你如何让零用钱花得更有意义?有很多同学提出了健康有益的方案。有一个组的同学准备开始积攒零用钱,为2008奥运做贡献!

主题队会《重返母校,共展未来》活动,邀请了刚参加完高考的当年的学生给同学们介绍学习经验。今年我的学生毕业了,临走留下了一书柜的书籍送给新入学的师弟、师妹们。并且表示要一直关注小弟弟、妹妹的成长。活动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四)文化活动。充分利用班级空间,发动同学们美化教室,设置文化氛围。实践证明:活动增进了师生感情,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促进了集体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团结、活泼、文明、进取的班集体。

1、班级板报:班级板报没有固定人员管理,每次板报由同学设计方案,全班评议选定。这样既肯定了设计者的劳动成果,也让他们有竞争意识,同时促进了创造力1

2、班级论坛:自从有了班级论坛,同学们参与的意识增强。大家忙着找资料,发帖子,回帖子,不亦乐乎!后来有同学提议增加个性论坛,比如;电影、歌曲、手机短信……下课后,大家到自己喜欢的论坛里浏览,满教室都充满文化气息。

3、班级环境:把班级里一根水管装饰成一棵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椰子树,后来就有了很多变化:圣诞树、红灯笼、葫芦藤……以后每逢大的节日,同学们就会主动设计、美化教室,举行联欢活动。爱班级、爱学习、爱创新,同学们在温馨、美丽的环境里健康、快乐成长!

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该院陆续汇聚了来到延安的众多文艺界人士,如音乐系就有冼星海、吕骥、贺绿汀、向隅、张贞黻、周巍峙、杜矢甲、何士德、李元庆、任虹、马可、瞿维、潘奇、寄明、麦新、孟波等。1943年鲁艺并入综合性的延安大学,成为该校下属的鲁迅文艺学院。该院培育了许多文艺人才(仅音乐方面就有安波、郑律成、李焕之、李凌、李鹰航、梁寒光、时乐鳌⑼踺贰⒙肃、张鲁、刘炽、张棣昌、陈紫、海啸、李波、王昆、黄准、李群等人),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八路军进行曲》《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及歌剧《农村曲》等著名作品。抗日战争胜利后,鲁艺奉命迁至东北新解放区办学(后改名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于1945年11月离开了延安。

为了继承和发扬延安鲁艺的革命传统,1999年延安大学恢复设立“鲁迅艺术学院”,每年招收热爱艺术的青年,培养新时期服务于社会的人才,还经常约请原延安鲁艺的人员回母校去指导和讲学。1985年我曾经回到延安参观,延安城那时的变化已经使人惊叹。承蒙延安大学的盛情邀请,去年夏天我以88岁高龄再次重返延安故地凭吊(同行者有中国延安鲁艺校友会会长林冬、原《光明日报》总编辑张常海等人)。看到延河边广阔的校园,比邻高耸的楼房。众多的学子更是令人目不暇接。我们参加了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活动,延安大学与中央电视合举办的“欢乐延安行”特别节目,与延安大学的领导以及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见面座谈,荣幸地被聘请为该院的客座教授,我发言后率领大家共唱难忘的历史歌曲《延安颂》。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凤凰山、王家坪、枣园、宝塔山、鲁艺等历史革命遗址。来到杨家岭原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旧址时我的心情格外激动,这里就是当年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地方。

1942年5月同志在延安召开这次文艺座谈会时,除了、洛甫()、任弼时、王稼祥、凯丰、徐特立、博古、陈云等中央领导人,出席的近百名与会者中,就有多达49人是当时鲁艺的教职员(另外还有李伯钊等12名与会者,也曾经在鲁艺工作或学习过)。作为该院的声乐指导和音乐系教员,我与我的丈夫向隅有幸一起应邀出席了这次座谈会。

那时我们从鲁艺的所在地桥儿沟出发,每次都要步行十余里路到杨家岭的中共中央办公厅的食堂参加会议和讨论。同志在会议室门口欢迎大家,亲切地和人们握手、交谈。同志对文艺工作一直很关心,并经常约鲁艺的师生们去他的住处叙谈、观看文艺演出和来鲁艺作报告、看望老朋友,因而认识很多文艺界的人士,能叫出许多人的名字(还给我们的儿子起名为“延生”)。我当时经常在延安的各种文艺演出中担任女声独唱;作为鲁艺教职员工俱乐部的副主任(主任是1949年后曾经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的袁文殊),我率领延安水平最高的鲁艺乐队(由李焕之、时乐鳌⑼襞簟⑷魏纭⑿煨斓热俗槌桑,时常去王家坪、杨家岭为中央领导人举办的舞会伴奏,多次与等领导人共舞,因此也称我为“熟人”、“湖南老乡”。

同志5月2日在座谈会第一天的大会上首先致词(即后来发表的文章里的“引言”部分),其后和5月16日的全体会议上,同志主要是听取与会者的发言、随时用铅笔记写些问题的要点,有时也简短地插话、与发言者对话。在艾青16日发言批评鲁艺的院长周扬有宗派主义后,向隅也站起来发言质疑鲁艺的党组织,说鲁艺的党组织曾经三次动员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没有同意,后来他主动要求入党时,鲁艺的党组织却拖了两年多至今也不予解决(同志为此说应该允许加入么。下个月向隅就被批准入党了)。座谈会的最后一天5月23日仍然先是大会发言,发言的人非常踊跃。负责拍摄照片的吴印咸下午三点多提议说再晚室外的光线就不能拍照了(延安那时没有电,更没有灯光设备),于是会议的主持者让大家抓紧时间先去会议室的门外合影留念,才留下了那三张珍贵的照片。

大家回到会议室后,同志先请总司令发言,然后他才针对会议二十余天来所讨论的问题、延安文艺界当时存在的情况和发生的争论,进行会议总结(即该文的“结论”部分)。会议招待大家吃晚饭后,在会议室门外的小广场吊起一盏气灯,由继续作总结(很多人闻讯后都赶来聆听的精彩讲话)。那天散会时已经夜深,我们踏着月色步行返回鲁艺时,大家仍然兴致勃勃地回忆、议论着同志的重要讲话(有些人难以完全听懂同志浓重的湖南话,途中还相互核对一些他的话语和观点,我作为他的同乡则毫无障碍)。

同志的论述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有些话简直就像是针对着我说的――虽然1933―1937年我在中国当时唯一的高等音乐学府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习声乐时,很早就与、冼星海、贺绿汀、吕骥、孙慎、周巍峙等人在上海、长沙、武汉等地参加抗日救亡群众歌咏活动,1936年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初在长沙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由中共驻湘代表徐特立分配来到延安全力投入革命工作已经数年,演唱了《延安颂》《黄河怨》等歌曲,但是从上海的“亭子间”来到革命根据地延安后,我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正如同志所说的在世界观上、考虑问题的立足点上,与当时的革命斗争生活实际、与工农兵群众的结合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灵魂深处仍然存在着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王国”。我深感今后还需要在革命斗争的社会实践中、在与工农兵群众的结合中,进行长期的脱胎换骨的磨炼与改造。

文艺座谈会结束后仅7天,5月30日同志来到延安最大的文艺单位鲁艺,在篮球场上直接对数百名师生发表了重要讲话(住在附近的部队文艺干部学校等单位的人员,闻讯也赶来聆听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根据“讲话”的精神,他强调鲁艺的师生要走出“小鲁艺”,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的“大鲁艺”中去。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认真地向广大的劳动群众学习,把自己的立足点移到工农兵这一边来,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文艺创作才会有取之不竭的源泉。

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创作热情高涨。从1943年初起涌现出了歌曲《拥军花鼓》《南泥湾》《东方红》《绣金匾》,秧歌剧《兄妹开荒》《牛永贵挂彩》《夫妻识字》《周子山》,话剧《把眼光放远一点》《粮食》《同志,你走错了路》《抓壮丁》,京剧《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秦腔《血泪仇》,版画《丰收》《减租斗争》《改造二流子》,小说《小二黑结婚》《高乾大》,报告文学《田保霖》,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以及新歌剧《白毛女》等众多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开创了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出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特别是聆听了同志的重要讲话后,我明确了文艺应该为谁服务、如何服务等根本问题,坚定了我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决心。抗战前我在上海国立音专读书时,学习的是欧洲的美声唱法,演唱的都是西方的古典歌曲和中国的艺术歌曲。到延安后我主要是演唱抗战歌曲和苏联的革命歌曲,演唱的方法与风格已经有所改变。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此后我参加秧歌运动,加入鲁艺工作团去绥德地区巡回演出,与公木、孟波、刘炽、于兰组成一个小组去米脂县辅导群众的春节文艺活动,学习和收集《东方红》《三十里铺》等陕北民歌。1945年在延安为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举行的文艺演出中,我首次独唱了全都是民歌风格的歌曲《翻身道情》《信天游》(由马可、张鲁、刘炽担任民乐伴奏)。

解放战争时期我随着鲁艺奔赴东北战场,参加歌剧《白毛女》的演出,慰问部队官兵和地方群众。新中国建立后,致力挖掘民族民间音乐宝藏,组建中国青年民歌合唱团(1957年在莫斯科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首次获得合唱比赛金质奖章),创办中央民族乐团,多次率团在国内外访问演出(1984年率团与重返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去美国洛杉矶参加奥林匹克艺术节,然后去美国14个城市巡回演出),为发展中国的民族音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同志65年前发表于战争年代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某些方面虽然难免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其哲学思想、其根植于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文艺工作者必须与人民群众结合、要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对繁荣和发展当前的文艺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代,人民群众广泛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都对文艺事业提出了更高、更为广泛的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在文艺创作和演出中弘扬主旋律和民族特色,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使文艺工作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辜负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努力缔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

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龙湖文学奖 大学文学教育 第二课堂 校园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大学课外文学教育探研――以‘龙湖文学奖’为基点”(acjyzd201542)

“文学是人学”。文学中蕴含着人类文化精神,以其形象魅力和情感感染力在培养人、教化人的活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学习本国语言与文学,应该是很美妙的享受。同时,此课程牵涉甚广――语文知识、文学趣味、文化建设、道德人心、意识形态,乃至‘国际关系’等。”[1]

大学文学教育就是基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文学创作实践对大学生进行的专业和通识教育。同一般的学科教育一样,大学文学教育也分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校外实践、网络交流等“四个课堂”。本人通过在高校长期任教观察和在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论文了解到,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文学教育还有待探索和改进,除了文学教育被边缘化之外,还存在偏重文学阅读和课堂教学,忽视课外及校外创作实践,校园文化的专业性不足,网络交流的范围有限等问题。但本人发现,一个理念先进、踏实认真的校园文学奖,其产生的连锁效应,或能对此发生重要的改变。这源自于本人亲身参与安徽财经大学(以下简称“安财”) “龙湖文学奖”的策划、评审等工作受到的启发。

安财“龙湖文学奖”, 萌芽于2014年4月。当时,安财(原名安徽财贸学院)原1980年代龙湖诗社的校友们从全国各地赶回母校,参加诗社成立三十周年的纪念活动,同时提出了出资设立文学奖的倡议。这项提议得到了学校众多部门的积极响应和不少领导的关心支持。在校团委、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和安财文学社的共同努力下,从2014年10月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活动一般是从头一年的10月延续到次年的4月,包括征稿、文学讲座、初评、复评、获奖结果公示、获奖作品集编印、颁奖典礼、作品推广等。活动广泛借鉴了国内乃至海外高校举办类似活动的经验,如北京大学未名诗歌奖、清华大学“朱自清文学奖”、上海财经大学“清源”文学奖、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华语短诗大赛、台湾大学台大文学奖等,又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调整,从一开始,就体现出较高的品格与鲜明的特色。

一、校友推动,文脉传递

“龙湖文学奖”是部分热爱文学的校友们倡议并出资设立的。他们大都于20世纪80年代就读于安财(时名安徽财贸学院)。当时的安财,地处城市东南郊的龙湖西岸,学校的专业设置也是清一色的财经类,人文气息相对匮乏,但葛长银、任蕴等几位1982级学生诗人,感应思想解放、诗情洋溢、全国高校竞相成立诗社的时代大潮,于1984年10月组建了“龙湖诗社”这一安财有史以来第一个文学社团,并同时开始编印社刊《小荷》。诗社在顾问老师的关怀下健康发展,数年间,有几十首作品在全国性报刊发表,也有两位骨干先后获得由江苏省作协《青春》丛刊主办的大学生诗歌大奖赛一等奖。尽管龙湖诗社只存在了短短5年,后变身为龙湖文学社,他们的成绩和影响力与同期更为著名的高校诗社(文学社)如 “复旦大学的复旦诗社、华东师范大学的夏雨诗社、吉林大学的赤子心诗社、北京大学的五四文学社和武汉大学的珞珈山诗社”[2]等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对于安财的校园文化和诗社成员各自的人生来说,意义则非同一般。如首任社长葛长银所言,龙湖诗社“使我受到了真正的高等教育,正是她,让我的大学我的青春全面开放。”[3]无论日后“他们从事的工作与诗歌远或近,那段诗社的经历都是他们青春记忆中最美好的内容,也对其事业发展有或显或隐的助益,譬如诗歌带来的文字功底、沟通能力、审美修养,以及尤为重要的,超越狭隘功利的人文情怀等。”[4]

在毕业多年之后,这批人到中年、事业有成的校友两度以诗社的名义,组织返校聚会活动,并最终促成了“龙湖文学奖”的设立。它与我校官方对文化建设的重视一拍即合,也和文学界近年来逐渐升温的“重返80年代”现象有关,体现了受商业大潮冲击曾一度衰落的理想主义精神的某种回归。

除了提供奖金,校友们对评选活动还提出许多建议,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评议,为获奖作品集撰写序言,为封面设计出谋划策,为颁奖晚会拟标题、写贺诗,返回母校出席颁奖晚会,与在校学子对话交流,现场朗诵自己的作品等等。这种纯粹而持续的热情,和母校密切而深入的互动,是其他活动中少见的,它激励活动主办者尽心尽力办出高质量的活动,也激励在校文学爱好者以前辈为榜样,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延续并拓宽校园文脉。

二、回归文学,鼓励原创

文学写作,这种创造性的“主动写作”较之模式化的“被动写作”更能激发“刚刚告别‘带着镣铐跳舞’的议论文密集训练的大学生”[5]写作的兴趣,尤其是一些富于才华的文学爱好者。优秀的校园文学作品蕴含了特定群体生动敏锐的审美体验和对社会人生的真诚思考,也展现出参差多态的个性才华,它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普遍性的关注,促进人们之间的深入交流。但是长期以来,作为财经类大学,文学创作很少受到特别的重视。一方面,从“第一课堂”来看,作为非文学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的《写作》事实上是应用写作课,公共选修类课程里虽有一些中外文学鉴赏类课程,但同样不涉及文学创作。另一方面,学校的“第二课堂”,即校园文化里,虽并不缺失文学写作的身影,譬如各类征稿和写作比赛,但存在题材或主题有限定,体裁较为单一(一般多为散文),评选标准文学性不够突出的情况。当然,特定主题的征稿有其现实合理性,但若仅止于此,久之则会对学生创作视野和个性发挥产生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我们在策划活动时,各方达成共识,明确了回归文学的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

(1)对投稿作品题材与风格不做过多限定,试图给大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鼓励多向性的创造。

(2)按照诗歌、散文、小说三种文体分别设奖,同时设立一个奖励文学创作全才的综合金奖。

(3)组织包括校内外文学专业教师、作家、辑组成的评委阵容,并按文体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不少于三人,强调让有实践经验的行家来参与评奖。譬如除了中文系、新闻系的几位教师,我们还请到安徽财经大学校报编辑、蚌埠日报社的资深副刊编辑、蚌埠市《淮风》诗刊主编、兄弟院校长于诗歌评论的文学教授、本地知名作家等加入了评委团队。

4.精心编印获奖作品集

与某些征文活动虎头蛇尾,获奖者所获仅是一个获奖证书不同,从第一届起,“龙湖文学奖”在评奖结果公布后,并将所有获奖作品精心汇编成册,并附有专家的点评,在颁奖时赠给获奖同学和嘉宾及其他文学爱好者。

5.颁奖典礼重点展示原创作品

在颁奖典礼上,除了必不可少的颁奖程序及嘉宾演说外,其余皆为安财人自己原创文学作品的朗诵或表演,包括校友作品和获奖学生作品。我们试图让所有观众回到文学、沉浸文本,被安财人的原创文字所打动。

在我们的努力下,两届龙湖文学奖遴选出一批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尤为突出的是一些“乡愁”主题作品,切近当下社会发展现实和本土文化,富于生活质感和生命温度;也发掘出一些颇有才华的“民间高手”,激励了大学生文学创作的热情。两届文学奖共有六百多人次参与,收到稿件近千份,第二届征集的稿件在数量、类型和质量上,都较第一届有明显的增加或提升,尤其是小说和诗歌这两种更具“文学性”的文体。一些获奖作品也在校内外获得较为广泛的好评和传播。

三、以生为本,专业引导

以生为本,即是以学生为本体,它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为中西方所广泛认同,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地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在策划组织 “龙湖文学奖”整个评选系列活动当中,全程贯穿着这样的育人理念,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倾听他们的意见,爱护学生的热情,师生平等交流,互助合作,同时又合理引导,介入专业眼光,提升活动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具体表现在:

(一)平等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

从活动方案、评选规则的制定,到对作品的评价和颁奖典礼的策划,“龙湖文学奖”注意吸纳学生的意见,以使活动更接青春的“地气”。作为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和活动的总策划,本人就曾与文学社的同学、获奖作者和其他的文学爱好者多次进行座谈,网上的交流就更是数不胜数,主办方、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亲切的关系,从而赢得了文学青年们的信任和支持。

(二)激发能动性,师生通力合作

作为校园文化活动,“龙湖文学奖”不仅需要文学爱好者积极投稿,在活动的宣传,稿件的接受与整理,颁奖典礼的组织、表演、服务、宣传等方面都要借助学生社团或组织来具体操办,如安财文学社、校学生会、大学生艺术团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合理调度,教师在现场或网络上的引导指点,反复切磋磨合,这种师生的深度合作 ,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成长。此外,在第二届“龙湖文学奖”作品初审环节,我们特别邀请了四位上届获奖同学(含毕业生)来参与评审,以丰富评审视角。

(三)尽可能公正、公平、公开、透明

我们参考了众多部级或名校的文学奖,组建了由校内外专家和学生构成的评委团,制定了详细的评审规则。经过初评筛选、公示入围作品、复审、打分、讨论、汇总、排序、再公示等环节,剔除若干不符评选规则的作品,最终公布获奖作品。整个过程持续一个月左右,尽量减少随意误判、疏忽遗珠之现象。

(四)名家讲座和专业评语,实现引导功能

在活动期间,我们特别邀请一些著名作家来我校举办文学讲座,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创作热情和水准,以弥补没有文学创作课之憾。如安徽省作协主席许辉、副主席许春樵等都曾亲临我校举办讲座,产生热烈反响。在校老师也不定期地给学生开设文学讲座。

我们还重视对获奖作品的评论工作。如获奖作品集中,有校友和有关专家撰写的序言,每篇作品都附有评委老师撰写的评语。这些文字,对学生的创作提出具体中肯的评价和热情洋溢的期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精英文学批评的介入”[6]在尊重理解、鼓励包容的同时,也有引导和提醒。它们受到学生的重视和欢迎,成为作品集的一大看点。

这种引导有时也返回到“第一课堂”,参与过评审工作的老师在讲授文学欣赏和写作课时,常常拿获奖的作品做例子,让学生倍感兴趣。

(五)荣誉与推广

包括给予获奖作者的奖金、荣誉、宣传推广等等。这一般是围绕着颁奖典礼而展开的。

可以说,龙湖文学奖的整个活动,所有的环节,都是以鼓励和指导学生成长为核心,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故受到学生的好评。

四、 多种媒介,立体效应

为了让整个活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果,我们注重挖掘活动主体的精华,利用多种媒介和渠道,产生综合立体、多向延伸的传播效果。

(一)获奖作品的推广发表

如前已述,在评奖结果公布以后,我们对所有的获奖作品进行汇编、整理、适度修改、撰写评语,邀请校友或其他专家作序,主编的老师进行全面总结,写出后记,并精心设计版面和封面,再印刷成书。纸质的作品集作为奖品的一部分颁发给所有获奖作品,还赠给有关校友、所有的评委、颁奖晚会的嘉宾,以及其他校内外文学爱好者或专业人士。待时机成熟,则会择其精华公开出版。

在颁奖典礼上,我们选择部分作品,经过富于创意的编排,进行朗诵表演。

与此同时,还借助互联网电子媒介,譬如安财文学社、校团委、校党委宣传部等官方网络平台等,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

此外,经过我们的推荐或编辑评委的慧眼挑选,不少作品被校内外报刊选用发表。如安徽财经大学校报副刊、蚌埠日报、淮河晨刊、《淮风》诗刊等。

(二)@奖作者的形象塑造

获奖结果颁布后,文学社对部分获奖作者进行深度采访,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颁奖晚会的作品表演,我们提倡作者本人上台演绎,声、形、文字一体,以获得最自然真实的效果,塑造作者的立体形象。作者的青春朝气和勃勃才气让校友们仿若重回当年,让校外嘉宾刷新了对年轻人的认识,也让在场的不少学生,在娱乐明星之外,有了才子型的新偶像。

(三)评奖活动的整体传播

一方面,作为校友赞助推动的文学评奖,从一开始它就 “出手不凡”,特色鲜明,故很快就引发校内外官方媒体的关注。例如安徽财经大学官网、中安新闻网、蚌埠日报社、蚌埠电视台等媒体,都先后以文字或影像形式,对“龙湖文学奖”进行报道。我本人也曾应蚌埠日报文化周刊编辑之约,撰写了长篇专稿,梳理安财龙湖诗社的历史和影响,揭示龙湖文学奖的创新理念。

另一方面,每届文学奖的颁奖典礼,既是活动的高潮,也是活动的总结与立体传播方式。画龙点睛的晚会标题,简约流畅的开场小视频,清新脱俗的晚会节目,全面而立体地展现了文学奖的主题、宗旨、缘起、历程以及获奖作品的精华,它深深打动包括众多校内外嘉宾和数百名大学生的观众群体。而在场的每个人又几乎都是一个自媒体,通过图片和文字将活动的影响辐射开来。

第二届“龙湖文学奖”颁奖典礼,我们曾特别邀请了蚌埠市禾泉农庄的总董事长蒋保安先生前来担任颁奖嘉宾,他是一位著名的企业家,也是富于人文情怀的文化人,又是禾泉农庄安徽省作家村的创办者之一。他在典礼上讲述了作家村的创办故事,让观众深为感动。典礼之后,他很快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贴出活动照片,对“龙湖文学奖”予以由衷的赞扬――这种精神共鸣后来引发了安财师生与禾泉农庄一系列有关文学和文化的互动合作,正是“龙湖文学奖”综合效应的体现。

在校友的推动下,我们回归文学,以学生为本体,认真组织系列活动,尽量公平公正而富于创新创意,并积极运用多种媒介,扩大其传播效果,在校内校外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使“龙湖文学奖”已然成为我校的品牌活动。

从校园文化的角度来说,“龙湖文学奖”既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也增加了其精神深度,提高其审美品格,带动学生阅读思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当今大学生中消费文化、娱乐文化中功利主义盛行、阅读碎片化、思维平面化等弊端;它拉近了校友与母校的联系,在文脉的传承中,提高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也即学校的软实力;它增强了学校和社会的互动合作,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乃至对所在城市的文化建设,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说,它虽为“第二课堂”,但其综合效应也反馈到其他几个课堂,譬如给“第一课堂”的人文素质课和写作课的教学带来活力;增加了学生校外实践(“第三课堂”)的机会和人文性;同时,也提高了师生网络交流(“第四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目前我们正在继续探索,力图进一步完善龙湖文学奖的运作机制;对发现的具有潜质的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其写作水平;创造条件,或积极鼓励,使学生们的作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并扩大视野,突破地域限制,在更高平台上得到推广;认真研究近年来在不少高校蓬勃兴起的创意写作,逐步将之与我校的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探索以更科学的方式,提高我校大学生文学写作的水平。

“基于生命关怀去成就一个人,依托创新意识去塑造一个人,经由个性解放去完善一个人。”[7]这是高等教育的终极价值,同样,也是我们“龙湖文学奖”的不懈追求。

参考文献

[1] 陈平原.语文之美与教育之责[N].文汇报,2015-1-9(6).

[2] 马铃薯兄弟,潘洗尘.激情燃烧的校园――关于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歌运动的对话[J].诗刊,2010(2)(上半月刊):30.

[3] 葛长银.我的大学我的诗(代后续)[A]//葛长银,任蕴,束晓静,主编.龙湖与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241.

[4] 胡向玲.诗情绵延龙湖水――漫说安财大龙湖诗社[N].蚌埠日报,2015-7-28(A5).

[5] 胡颖华.大学写作教学的困境和超越――通识教育视野中大学写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82.

[6] 梁结玲.培育高校校园文学的思考[J].文学教育,2014(5):4.

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策略一:自我认知和归零心态

进入高中的第一步就是重做自我认知和定位。高中学习的深度广度远远超过初中,以高分进入高中者尤其需要一种“归零”的心态。帮助学生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转变,这一阶段的思想工作任务甚至重于教学本身。教师不但要在知识课堂上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转变学习方法,更要在课余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和形式帮助学生心智的成熟。一方面应迅速在教学上树立自己的权威,赢得学生的尊敬,以利于教学思想的贯彻和执行。另一方面又要以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说服学生。由此引导学生尽快摆脱既往的束缚,确立全新的目标,做好重新出发的准备。实践证明,那些对高中学习心理准备比较充分的同学往往能赢在起跑线,他们在假期就会开始阅读名著和优秀的文学作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训练英语阅读听力口语,外出旅游和参加社会实践,把初中阶段忙于应试而无法实现的一些计划提上议程,保持暑假生活适度的紧张使自己能以较好的精神状态投入高中阶段的学习。进入高中以后,他们还善于从周围同学的身上汲取优点加以学习和借鉴,善于总结学习经验调整学习方向,例如2012年省文科状元张翔雁,在总结语文和英语科的学习经验时讲到“这两门学科从本质上而言非常相似,都是语言类学科,都要求我们要有长期的积累。一旦有扎实的基础,我们学起来都会轻松高效。因此,对语文和英语的学习并没有日行千里的方法,需要我们从小学、从初中、从高一年开始脚踏实地地学习,对词汇、语法等基础性知识牢固地掌握。每天花费的时间很少,但长期坚持的效果是惊人的。”

策略二: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情感激励

进入高中伊始,很多学生都会感觉受挫:曾经的鹤立鸡群自我感觉良好,变为激烈竞逐中沦为平庸;曾经的倍受老师重视变为被老师有意无意“忽视”。事实上,学生的可塑性极强。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外界的预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被暗示为“好学生”“坏学生”,将会对他们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教师不宜过早给学生下结论,助长他们的自卑,而应该多给予积极的暗示,增强他们的自信。高二文理分科之后,又是一个新起点,尤其是文科学生上升空间极大。教师要以“人类灵魂工程师”自我期许,把学生当做好的材料,细加雕琢,才有可能让他们成为艺术品。应该怀着虔诚的赤子之心,对待每一颗成长的心灵,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体验他们的喜悦与感动,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价值。成才的标准并非只有一个,摒弃惟分数论的旧观念,发掘学生身上优良的品质,培养有创造精神、人文情怀和领袖能力的卓越人才,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2012届的毕业生中,很多考入名校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在高一高二阶段并不理想,但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积淀,他们在高考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当学生感到通过努力,“被重视——被忽视——再被重视”之后,收获的自信和喜悦是难以估量的。教师给予他们的积极心理暗示和情感激励,将成为他们前进动力的重要组成。

策略三:构建良好的师生沟通平台

教学的过程也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认知与情感同等重要,把教学的环节变为思想、语言和情感交流的平台,是教学艺术的体现。每位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和深度有别。好的沟通能激发学生潜能,滋养心灵,教师自己也可以从中体验职业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前提是信任感,沟通的目的是有所收获。所以教师与学生谈话应把握几个基本原则。第一是真诚平等,第二是有实效有启发意义。谈话是互动,倾听才能把握问题关键。找到切入点,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甚至仅仅作一个好的倾听者、一个学生情绪的出口,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不要过于“好为人师”,须知教学相长,某些方面学生也能成为我们的老师。保持谦虚的态度并不影响我们的威信,相反的,降低姿态更能赢得沟通的主动权,更能体现教师的自信和从容。

在学校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温馨场面,下课或放学后,学生很愿意到老师的办公室请教问题或是聊聊天,有时候学生会帮助不回家直接参加晚自习的教师打包食物或是品尝老师亲手做的寿司和柠檬蜜茶,给教师推荐学校附近的美食和小吃,给教师送节日的鲜花和卡片……这一切,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生活点滴,但却是回忆中最让人感动的画面。师道固然尊严,但本质也是人与人关系,最自然最朴素的东西也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策略四:榜样激励和校园文化熏陶

优秀生从来都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枝独秀,他们是优秀校园文化的体现和延续。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人格、独立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保证,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源泉。一所好的学校,她秉承“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宗旨,培育了一代代卓越人才。学校的各项活动打破年级之间的界限为各年级学生提供相互了解和学习的平台,他们中的佼佼者在学生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即使毕业后也经常利用大学宣讲会等形式重返母校。如何更好的发挥这些学生的榜样作用,让学校的优良传统得以传承,这是很值得老师去挖掘和琢磨的事。在每一届高一学生的开学活动中,通常会安排一场由高三即将升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所做的学习经验介绍会,为即将开始的高中学习生活指明方向。而高一寒假开始时学校电视台亦会安排一两次的专题节目,让校友畅谈大学生活和回忆美好的中学时光。高二分科、高三冲刺、高考后的面试,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历届的学长学姐都成了同学们咨询的对象和知心的朋友,百年薪传人来往,在同龄人身上汲取成功的经验这比什么都直接有效。因此,学校可以搭建更多的平台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把追求卓越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把常规做成极致就是创新,把创新做成常态就是文化,一些常设性的积极有效的活动,一些由学生自主开发和主持的活动,会极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业生涯规划; 学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131-03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1]笔者认为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部分,在对一名大学生学业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所学专业的倾向,确定其最佳学习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以学业生涯规划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已成为可行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因此,本文以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工作为切入点,将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有意识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以此推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业生涯规划和学风建设的内涵及两者之间关系

1.学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现有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并为实现学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的过程。[2]

首先,大学生会根据自我的核心,也就是最本能、最自然的思维、感觉、行为模式,而不是在别人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表面的性格特征,来制定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这就是MBTI人格理论在学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其次,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这就是Holland的职业兴趣理论在学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最后,他们会衡量自己的价值观、能力及兴趣,甚至个性的融合情况,来权衡利弊制定方案,这就是Edgar Schein的职业锚理论在学业生涯规划中的运用。[3]

2.学风的内涵

高校的学风是指高等学校全体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全体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表现。[4]优良学风的基本内容包括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不断进取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虚心踏实的学习风格、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等。[5]

3.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学风建设的关系

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旨在学生成材和更好发展,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规划,内在解决了大学生学习动力的问题,而详细的学业规划进一步保障了学生学习行为的持续性和长期性,有效地推进了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是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必然结果和必然体现。同样,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大学系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教育效果与学风建设息息相关。良好的学风为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保障,大大促进了学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顺利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良好的学风相互促进、有机统一,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两者的相互融合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学业生涯规划和学风建设的现状

1.学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对学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没有结合自身和社会的实际状况合理制定学业规划,导致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计划不能很好落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制定规划的重要性,对学业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高年级学生对学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比低年级好;第三,学生制定的规划并非足够科学、实际,以至于在某种情况下半途而废;第四,部分高校对待学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应的专业师资与实施条件。

2.学风现状

为分析大学生学风现状,笔者对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了走访。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例,共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收回487份。其中70%的同学清楚学风建设这项工程的重要性,20%的同学仅了解学风建设的基本内涵,8%的同学认为自己和学风建设没有关系。

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在学生中存在一些现象:部分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对学习失去兴趣,既不重视基础课也不重视专业课;部分家长代替学生规划未来的道路,例如考公务员、考研、出国留学等,这使得学生可能会过于专注练习英语口语、培养人际关系等,而忽视正常教学课程;学生习惯了高中老师监督检查的被动学习方式,在较为轻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下不能严于律己;未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造成图书馆资源的浪费。

分析上述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从高中紧张环境转变为大学的宽松学习环境,失去了学习动力,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心存拜金主义,认为有钱就能谋得好职位,继而缺乏学习动力,丧失力争上游的学习精神。建议学生在课堂上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内容,变成“我想学”、“我要学”。第三,学习方法不科学。学生不能延续高中时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建议每学期制订一套相应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效率。第四,许多高校的学风建设往往由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孤军奋战,零打碎敲,不能形成整体效应和持久效应,导致学风建设主体性的缺失。[6]

三、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指导对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学业生涯规划与学风建设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两者都是在共同教育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的教育活动,它们的融合发展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和实践空间。霍兰德理论指出:“同一职业团体内的人具有相似的人格,因此他们对很多情境和问题会有类似的反应方式,从而产生类似的人际环境。”这个理论应用于学业生涯规划与学风建设也是如此。[6]学业生涯规划帮助大学生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长期性,提高整体学风,从而推进学风建设。良好的学风又为学业生涯规划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

1.学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的未来人生道路做了铺垫,改变了整体学风环境

学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学生通往学有所成的第一步,更为学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各高校都应该把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促进学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合理地融入大学教育当中,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要注意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教育方向不同,例如对大一学生重点是引导,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环境和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让他们对学业生涯规划有一个初步的意识和能力;对大二学生重点是积累与实践,在此阶段他们应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动手能力,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结合,全方位发展;对大三学生重点是信息,在这个阶段大家会选择考研、就业、出国等多条去路,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还要增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对大四学生重点是总结,在这个阶段大多数学生已经决定以后的方向了,可以总结一下前三年的规划有什么不足之处,然后进行补充和修改,从而更好地与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为了培养出复合型人才,各大学不仅应注重知识上的教育,还应注重素质教育,并将学业生涯规划作为重点融入日常教学中,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引导学生有合理的规划和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学风建设。

2.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大学学风建设“以人为本”的体现

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所以必须要求大学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长期和全方面发展。“一切以学生成材和全面发展为中心”是大学学风建设“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内在追求的必然的映射。而学业生涯规划正是在坚持学生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前提下,着眼于“一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制定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引导和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发展意识,从而提高所培养人才的素质。[7]由此可见,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以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大学学风建设中“以人为本”的精神。

以上分析突出学业生涯规划和学风建设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这样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开展并完善学业生涯规划来达到加强学风建设的目的。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关注这一工作,例如哈尔滨理工大学测通学院,在新生入学时举行新生学业生涯规划大赛,旨在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学业生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同时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从而为进一步营造良好校园学习氛围做出贡献,锻炼、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学业生涯提供有力保障。

四、通过完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促进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建议

1.学业生涯规划贯穿大学生活全程

学业生涯规划是贯穿人们一生的话题,需要不断调整、修正。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自始至终强调其重要性,并付诸切实可行的实践。例如,对入学新生进行学业生涯导入教育,并增设一门选修课,选择相关教材向学生传授学业生涯规划的理念;邀请知名校友重返母校参加大学生讲坛,以亲身经历向同学们分享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养成惜时勤学的良好习惯,以此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工程。

2.建设一支专业性强、素质较高的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

通过打造一支专业性、综合性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师团队,分别从就业、科研、心理、考研等方面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业生涯规划。第一,专业教师除了在学风建设中起带头作用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特点,向学生介绍课程研究的最新动态、成果,完善学生个人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们制定就业规划,进而促进学风建设。第二,通过对“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部级竞赛指导教师的培训,引导此类专业教师为学生合理制定科研规划。第三,通过学生处专职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对学生的家庭、性格等方面的了解,帮助学生们认识自我、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第四,辅导员以往届毕业生信息库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目标和报考院校,合理规划考研、考公务员等各类考试复习时间表,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同样促进了学风建设。

以哈理工测通学院为例,由专业教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学业生涯规划教师团队,曾指导06级测控专业范同学制定学业规划,该生成功签约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wC,是世界上最顶级的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实现由低到高、由工转管理的成功转型;在教师团队的帮助下,06级测控专业赵同学根据自己所制定的学业规划,通过钻研努力荣获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他是首位代表学校获得该竞赛一等奖的同学并在人民大会堂领奖;05级测控专业杨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心理学专业,实现由低到高、由理转文的成功转型;06级测控专业王同学凭借科学的复习计划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顺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实现硕博连读。

3.学业生涯规划与学生学习、政治思想教育一脉相承

只有认识到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才能在具体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可以成立“学风建设督察组”,定期组织学业生涯规划比赛。综上所述,学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教育管理体系。学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所在学科、认清自我、把握职场未来,并且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四年整体的学习生活之中,进而将理论学习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协同进步。因此,良好的学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营造一个系统设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的生动局面,进而掀起一股学风建设热的新浪潮。

参考文献

[1][2] 宋建军,费小平.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生涯规划教程[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19-21.

[3] 廖智君,余小英.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7):89.

[4] 王敏.高校学风建设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9):184.

[5] 闫衡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加强学风建设[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08(3):58.

[6] 尧义,刘真.大学生学风状况与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6(3):104.

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6篇

所谓专业社会化,是指个体习得一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专业价值以逐步胜任其专业角色的过程。对每一个体而言,专业社会化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这对于在具有很强实践性、复杂性和丰富性特征的成人教育领域工作的成人教育工作者来说尤为明显。并且这一过程往往是抽象的调查数字和纯粹的理论话语所难以完整把握和呈现的。与之相反,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陈向明,2000)因此,从专业社会化以及成人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审视,该研究范式对本研究具有很强的适切性。故而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范式,在具体研究方法上,则主要运用开放型访谈,并辅以现场观察和实物收集进行经验的采集。其中,开放型访谈是一种没有固定访谈问题、鼓励受访者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看法的一种访谈。这种访谈的目的是尽可能地避免访谈提纲对受访者思维的框定和局限,让受访者的“思维之马”自由驰骋,并由此获得一些宝贵的资料。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本研究主要采用“目的抽样”方式,即力求抽取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并最终选定了四位资深成人教育工作者。这些研究对象兼具同质性和异质性,其同质性集中体现在他们都具有较长的、丰富的成人教育工作经历,了解成人教育实践及理论领域的实际情况;异质性则表现在研究对象具体的任职机构、性别、地域等方面存在不同。进入研究现场后,笔者对研究对象的首次访谈基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研究对象自由讲述,期间笔者主要扮演耐心的倾听者角色;第二阶段主要是笔者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在初次访谈结束之后,笔者还根据具体情况,再次通过面谈或打电话、发邮件等方式,向他们追问、核实一些问题。本研究对四位成人教育工作者的访谈共进行了11次,最终形成13万字的转录文本。此外,本研究还收集了照片、证书、报刊、著作等实物资料,这些丰富的实物以及现场观察对访谈中所获得的信息起到了重要的补充和验证作用。

二、研究发现

1.职前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社会化

在教师专业社会化研究方面,一般认为,职前师范教育是教师专业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影响因素。本研究从四位研究对象的经验故事中发现,职前教育是其专业社会化的基本路径。而且这种影响既体现于学校所开设的显性课程方面,也体现于社团活动、师生关系等隐性课程方面。只是由于我国至今仍缺失成人教育专业的本专科教育,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起步,所以对于四位成人教育工作者来说,职前教育阶段所习得的主要是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A老师出生于1925年,是本研究中年龄最大、在成人教育领域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成人教育工作者。由于抗日战争等原因,他曾相继就读于西北农学院、北洋大学、西南联大、华北大学等几所大学,并自1949年起陆续在全国总工会、某职工业余学校、某市工农业余教育办公室、某市成人教育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事处、某市成人教育学会等多个机构从事成人教育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在谈到大学生活时,A老师多次讲到:“我的外文还不错。”“我在我们班里说外语还是比较强的。”“我过去的英文底子比较好。”“在西南联大,那是美国人教课啊!”以上表述客观地昭示了良好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外语教育对于A老师专业社会化的重要意义。无论在北洋大学时所使用的英文教材还是就读于西南联大时的美国任课教师,都成为A老师获取英语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资源,这直接为其学业成就以及之后从事成人教育中外合作交流和比较成人教育研究提供了保障。B老师出生于1948年,1973年被推荐进入某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1976年大学毕业后前往一所畜牧学院任教,1978年考取了我国恢复招生后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1981年硕士毕业后到某电大工作,一年后重返母校攻读博士学位,1986年博士毕业后再度回到某电大工作至今。大学本科、硕士到博士阶段所受的教育,使B老师拥有了丰富的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她以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81年底电大开始筹办文科,当时筹办的第一个专业就是中文……因为我学的是古代文学……就和冯老师一起设计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从编写教学大纲开始,后来又编教材,出版教材。”“后来电大开始讲授应用性课程……我就开设了一门《中国文学》课,那个课做得比较成功。”1941年出生于一个农村贫困家庭的C老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某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在某市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文教局等部门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涉足成人教育,1990年起在某省教委分管成人教育工作,至今仍活跃于成人教育一线。与其他几位研究对象不同,班级及学校社团活动是C老师口述自己职前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一到师范学校,第一个学期开始就让我做团支部书记,后来又叫我到学校团委做宣传工作……假期中,学校搞暑期活动和团干部培训,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学生社会实践,我就在学校里参加。我获得了许多学校、市里的先进荣誉和表彰。”本研究认为,就读师范学校时担任团支部书记、校团委宣传干部以及假期参加社会实践等经历,都是C老师职前教育阶段非正式但却十分重要的专业社会化途径。有学者指出,班级团体对成员学习的“普遍性”角色有积极的影响,社团活动则有助于“获得性”角色的学习。而且,年级越高的学生,越能表现出“普遍性”、“专门性”和“获得性”等合宜的社会角色。(王秋绒,1991)因此,求学时的社会活动历练以及从中所习得的“普遍性”和“获得性”社会角色,使得C老师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到某市委宣传部工作。作为新中国同龄人的D老师,由于赶上“”,高中未毕业他就先后做过县广播员、民办教师等工作。D老师于1978年考取某师范大学政治教育专业,大学毕业后他先到中学任教,后调回大学母校工作,1994年担任某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院长,从此开始从事成人教育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于经过了十年煎熬、压抑之后才获得这一机会的D老师来说,大学教育在其专业社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凸显。这一点从他个人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考上大学是我人生历程一个最重大的转折……应该是我人生最关键的时刻,也是我以后成就事业的一个最关键的时期……所以那四年我学习非常刻苦,那真是夜以继日。可以说这四年时间的学习,打下了我今后成就事业的基础。”大学时期废寝忘食学习的政治教育专业,特别是所接受的系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既为D老师奠定了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更为他的工作方式、生活态度等提供了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启迪,这种启迪在他日后从事的成人教育管理和科研工作方面都得到了印证。

2.在职培训与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社会化

在职培训对于教师专业社会化的重要意义已基本为学界所认同。本研究发现,对于成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老一辈成人教育工作者来说,在职培训也是其专业社会化的重要路径。特别是在缺失成人教育专业职前教育的背景下,在职培训对成人教育工作者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而且,越晚进入成人教育领域的成人教育工作者所获得的专业培训机会相对越多,培训效果也越明显。走上工作岗位后,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为A老师提供了较多的培训机会。“北京的培训机会很多。当时全国总工会和教育部联合组织了一系列的专家讲座,比如邀请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赞可夫到北京来讲课,这对我学习专业知识很有帮助。第二,北京有一个教育科学研究所,其心理学和教育管理学都很有名……每周差不多都开设有专题讲座,我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可以说,这些培训讲座有效弥补了A老师职前教育时期因就读于非师范大学而缺失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任教初期,习得与运用教学技能是初任教师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电大的教育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更特殊的要求。面临这种情形,电大及时且有针对性地提供的各种研修培训机会,让B老师很快就弥补了这一欠缺。“电大从创办起就一直和英国开放大学保持密切的关系,在前期定期会有一些教授来举办一些研修班,举行一些专题的培训。对我来说,其中受益比较大的就是关于远程教学媒体的设计和制作。”“参加日本的研修团是这样的……我们去了以后主要是学习当时新的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而且收获也比较大。”因此,在职培训成为B老师获取电大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渠道。“在我的人生经历当中,另外一个带有转折性意义的行动是参加由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治局批准的中央党校研究生班,当时北大、人大、北师大的好多教授都给我们讲课。”1983-1986年所接受的研究生班教育,可以说是C老师生命历程中一个迟到但却重要的转折点。学业有成的他很快就得到提拔并相继被委以主管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重任。走上党政管理工作岗位以后,C老师还经常参加省委党校等部门组织的党校培训。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他还曾参加了在菲律宾举行的成人教育人口基金项目培训,以及教育部职业教育司组织的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等活动。此外,各种短期的培训班、研讨会等也都成为C老师获取成人教育专业知识、提升成人教育专业能力、内化成人教育专业价值和规范的重要渠道。走上成人教育岗位以后,D老师参加了我国第一届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岗位培训班。“我是94年到成人教育学院担任院长职务的,96年去参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场及时雨。”他用“及时雨”一词诠释了该培训对于其任职初期专业社会化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因其及时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该培训以及其他一些正规或非正规的培训对D老师补充成人教育专业知识、内化成人教育专业价值规范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一些学术团体的学术会议,一些实践性的考察,包括出境出国的考察,对于自己开阔眼界,增加成人教育工作的经验、阅历、知识,都很重要。”因此,工作期间经常参加成人教育学术研讨和访问考察,也是D老师开阔成人教育学术视野、拓展和更新成人教育专业知识的有效方式。

3.终身自我导向学习与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社会化

在传统观念中,学习一直被视为青少年的“专利”,成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进行学习。1928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Thorndike)出版了《成人的学习》一书,首次通过科学实验证明:学习之能量,永不停止;成人之可塑性和可教性仍大。(孙世路等,1989)桑代克有关成人仍具有学习能力的结论为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则竭力倡导“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继续不断地学习”,“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96)而今,终身学习已被视作个体职业发展中的一种关键能力。本研究发现,四位成人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学习在其专业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在缺失职前专业教育和在职培训的情况下尤为如此。其中,除A老师较简单地谈到了幼时所学的四书五经为其奠定了较好的文学基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实质上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之外,其他三位研究对象都着重阐述了他们关于学习的认知与行动,并且他们的学习都呈现出明显的终身性和自我导向性。“学习”是贯穿B老师口述始终、同时也是贯穿她个人发展始终的一个主题。学习尤其是学习能力在她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她甚至认为,“人的能力应该说主要是一种学习能力。”在讲到早期经历时,她说:“我从小就愿意学习,对学习有特别浓厚的兴趣,而且我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工作之后再去攻读博士学位,因为“学习的诱惑还是更大一些。”最终,她说服了单位领导和家人再次走上求学之路。提任电大副校长之后,“上来就负责很大一片工作,是边干边学吧。”谈到下乡对自己的影响时,她也认为这段经历对自己“学习的能力和技能实际上也是一种促进。”在求知和探索兴趣的驱动下,在内蒙插队时农民种地的技能、牧民传唱的史诗都成为她的学习资源。“虽然说农民的文化程度不是特别高,但是这里有行家里手,有很多东西可以学。我特别相信一句话,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知识,就有文化。”可见,B老师所呈现的这些学习特征,同时也是自我导向学习的基本特征,如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善于获取学习资源等,而自我导向学习也使她的专业社会化显示出明显的自主性。C老师既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倡导者,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践行者。本研究发现,“学习”是他讲述个人经历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他特别将自己定位为终身学习者:“说是楷模算不上,但绝对是个终身学习者,我现在的工作量和学习量,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少。”“我是个终身教育工作者和终身教育学习者。一方面在指导、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工作,另外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终身学习者。”而且,C老师多次提到这一角色定位对于自己专业社会化的促进作用。尽管已是古稀之年,C老师却已习惯于利用电脑进行学习和工作。如他所说:“以前不懂电脑,现在离不开电脑,离开电脑以后写不出东西来,这也是学习。”跨进社区教育门槛之后,诸如100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数字化学习社区等大量以前没有学过的东西,他也在不断地学习、探索着。在D老师的自述中,“学习”尤其是“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是他特别突出的概念。除了早期求学时“自己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很刻苦,成绩也都很优秀”以及大学四年“学习非常刻苦,那真是夜以继日”等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描述外,走上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岗位之后,D老师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加强烈,他的专业成长也因此而呈现出浓厚的“内塑性”色彩。“因为我是从外行转进来的,所以学习是我的不二选择,也是我完成社会责任必须的选择,工作迫使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研究一些问题,探索一些问题。”“当时觉得有很多事情需要学习。”“要不断地学习……学习会使自己从一个外行变成一个内行,或者从一个对成人教育工作了解不多的新手变成一个专家。”他认为,学习不仅对他个人而且对所有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来说,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在他看来,成人教育工作者比其他岗位的人更需要拥有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由此,建立学习型的学院既被他视为一种理想的成人教育学院状态,也是他所领导的成人教育学院一直躬行践履的行动。他认为,“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有多种途径,其中最根本、最主要的应当是自主学习。”“作为一个成人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学习,既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成人教育工作。”“应该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总之,无论是从成人教育自身的特性和研究对象的成长经验来看,还是从专业化由被动专业化转向主动专业化的整体态势来看,终身自我导向学习都可谓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有效阶梯。而且,对于以引导成人学习为基本使命的成人教育工作者来说,其自身更应该意识到终身自我导向学习在专业社会化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4.反思性实践与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社会化

在舒尔曼(Shulman)所提出的专业特点中,能在一定的专业范围内进行熟练操作和实践、并能从经验中学习是一个人实现专业社会化的两个重要方面。他认为,专业最终是关于“实践的”。虽然一个专业的大部分知识基础是由学府院校的学者们发展起来的,但是直到被应用于专业“领域”中,这些知识才会成为“专业知识”。理论知识须通过实践对其价值进行最终验证。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理论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李•S•舒尔曼等,1999)舍恩(Schon)把反思性实践作为评判专业及现代专家的关键依据。他认为,现代的专家即“反思性实践家”是在“反思性实践”中发挥其专业性的。在此基础上,日本学者佐藤学指出,反思性实践家的实践是通过经验与反思形成实践性知识并且发挥作用的领域。(佐藤学,2003)自此以后,反思性实践被赋予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强大推动力等重要意义,实践性知识则被视为教师素质的有机组成,教育界关于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在成人教育领域,不少学者也十分看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反思在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成长中的作用。梅里安(Merriam)和布鲁克特(Brockett)曾指出,有证据表明,拓展了传统的专业化观点的反思性实践,有希望成为思考成人教育专业化的另一种方式,反思性实践或许是未来成人教育专业发展最激动人心的方向之一。(Merriametal.,1997)彼得斯(Peters)则明确将反思性实践作为促进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Brockett,1991)本研究发现,四位研究对象都十分重视对成人教育实践经验的反思。在成人教育实践的土壤中,他们找寻到了自身专业社会化的生长点。A老师从事成人教育工作初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还非常薄弱。基于此,在实践中积累、生成成人教育实践性知识就成为他专业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特点。A老师曾口述到:“我这个出生于工农教师进修班的教务主任在这个过程当中,做了很多观摩教学课,现在叫做公开课……我们为什么要采取公开教学的办法呢?我们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在听课时要看你的教案合理不合理,比如说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然后看你选择哪种教学方法和方式,等等。那虽然是教师培训班,实际上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个研究院……它需要解决许多理论层面的问题,如成人教育的特点跟普通教育究竟有什么不同?它自身的规律性知识体现在哪里?它跟经济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A老师是在组织观摩教学、创办厂矿干部文化学校等实践活动中,研讨并总结出了成人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并且这些规律又反过来直接指导了他的成人教育实践。B老师走的是一条密切结合电大教学和管理实践、从鲜活的实践中提炼并丰富理论的道路:“我搞科研一直强调几个结合,其中之一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一点我们是一直坚持的。这也可能和我们的工作有关。我不可能搞纯理论的东西……我们基本上走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从众多鲜活的实践中提炼理论,然后丰富理论。”自称为“行动研究者”的C老师一直立足于成人教育实践问题而开展应用研究。在他看来,所积累的成人教育管理经验有助于提升自己对于宏观问题的把握能力,而且他所思索和研究的问题多数是实践工作中所遇到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他认为:“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经验积累,使得我们能够准确把握一些宏观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是我们搞研究的一个优势。”“我们的优势就是开展了研究以后马上付诸于实践,推动全省终身教育的发展。”D老师明确指出:“成人教育工作者应在实践方面注意探索、反思。只有通过这种实践、反思和探索,才能把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别人的经验,通过自己实践、反思、分析、归纳、抽象,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和把握成人教育规律性的知识,使自己逐渐对所接触的成人教育实践状况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对成人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规律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这样就会对成人教育理论或实践的某一个领域或者某一个问题有比较深的了解,使自己慢慢地成为一个专家。”事实上,D老师近年来所开展的关于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及成人高等教育转型等课题研究,也都是基于成人教育实践的现实需求,同时这些源于实践的实践性知识又最终回归到了成人教育实践。本研究认为,四位成人教育工作者之所以成为注重“反思性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者”,一是由于成人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复杂性和创造性,他们所面对的环境和个人几乎都处于发展变化中,因此成人教育属于典型的“不确定地带”,也就难有绝对通用、一劳永逸的理论可供使用。如B老师做过的“注册视听生”和“开放教育试点”以及C老师所做的数字化学习社区等工作,都属于随着时展而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二是由于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尚处于未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也从客观上导致他们没有太多现成、严谨的成人教育“理论性知识”可以依循,但也由此而少了些“科技理性”的束缚和羁绊。三是本研究中的四位研究对象基本都同时承担成人教育教学、管理和科研多重职责,因此,本身就处于成人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低洼湿地”,这也为他们进行实践经验反思提供了便利。总之,注重实践经验的反思使他们获得了大量的实践性知识,促进了个人的专业社会化。进而言之,由于在追求“理论实践化”的同时更注重“实践理论化”,所以他们基于实践经验及对实践经验的反思而形成的实践性知识,并未仅仅停留于“个人知识”、“个人理论”层面,而是进一步提升、扩展成为可以让更多成人教育工作者使用的“公共知识”或“公共理论”。

三、总结与讨论

1.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路径的多重性

从上述四位成人教育工作者的经验故事可以看出,其专业社会化是通过职前教育、在职培训、终身自我导向学习和反思性实践等多重路径共同实现的,而非单一路径在发挥作用,这也正是他们成功实现专业社会化的“要诀”所在。总体而言,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在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进程中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和作用,终身自我导向学习可以说是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有效阶梯,反思性实践则堪称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羽翼。当然,这些不同路径的具体内容和影响程度针对不同的成人教育工作者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譬如,A老师由于职前就读于非师范类大学,而且进入成人教育领域的时间较早,他有关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主要是通过在职培训获得的,而有关成人教育专业知识技能的获取则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反思和自我导向学习。就读于师范大学并且进入成人教育领域相对较晚的B老师和D老师则获得了更多接受成人教育专业培训的机会。此外,职前成人教育专业教育的缺失难免不同程度地延缓了几位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社会化进程。也正因此,他们更加重视并倾力于成人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正是在他们以及更多老一辈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近年来我国已有一大批接受过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成人教育工作者走上了成人教育工作岗位,其专业社会化路径因此也更加多元。

2.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路径的普适性

这里所说的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路径的普适性是指,与普通教育领域的教师、管理者等教育工作者相比,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路径具有普适性。具体而言,职前教育、在职培训以及反思性实践等可以说是包括成人教育工作者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共同路径。而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成人教育工作者乃至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社会化已不仅仅局限于阶段性的职前教育与任职初期的培训,而是延伸至整个职业生涯阶段。基于此,经常性的在职培训和工作场所中的自我导向学习,在所有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将愈加凸显。从这个层面来讲,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路径的研究对于其他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3.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路径的特殊性

本研究发现,较其他教育工作者而言,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的路径又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成人教育自身特性、成人教育实践发展、成人教育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等因素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其一,成人教育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领域。这一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成人教育工作者会更多地在舍恩所言的成人教育实践的“低洼湿地”中凭借经验、尝试错误、直觉及摸爬滚打来面对问题。(唐纳德•A.舍恩,2007)成人教育实践的土壤也易于为成人教育工作者孕育出缤纷绚丽的实践性知识之花。对于成人教育工作者来说,积累和反思实践经验是比较重要且有效的专业社会化路径。其二,成人教育工作者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倡导者和推行者。与其他教育工作者相比,他们更易于意识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其本人也更易于成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践行者。由此,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社会化往往呈现出比较鲜明的终身持续性。终身学习尤其是终身自我导向学习在成人教育工作者专业社会化进程中的作用也更为显著。其三,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起步较晚的历史事实,导致老一辈成人教育工作者客观上失却了职前接受成人教育专业教育的可能,其在职接受成人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机会也相对稀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专业社会化进程的迟滞性。也正是因此,以本研究中几位研究对象为代表的老一辈成人教育工作者相对更加重视成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而今已有越来越多接受过高层次成人教育专业教育的新一代成人教育工作者快速成长为推动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生力军。

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创新文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引言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1]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教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以教育的方式世代绵延、生生不息;教育以文化的指引不断前进、持续发展。大学,作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注定要承载神圣的文化使命。面对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面对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大学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二、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衰微的原因

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任何物化的东西都会消逝,只有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精神支撑人类追寻幸福、自由、文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对经济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满足精神的需要,充实人内心的世界。人需要精神,大学更需要精神。古代大学是哲学思维的场所,中世纪大学是传播人文知识和道德真理的圣殿,如今,大学虽然走出“象牙塔”,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但真、善、美仍然是大学永恒的追求。“大学围墙淡出,但大学精神永存”。

大学精神是指大学以拟人格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是在校园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校园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校园精神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业已被全校师生员工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

从哲学层面看,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的理性汇聚,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从文化学的层面看,大学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高境界,统领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理想之所在,内涵批判精神、创新精神、求真精神、研究精神等;从教育学的层面看,大学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大学校长的文化自觉意识,折射出的独特感染力、凝聚力、约束力和辐射力,极大地影响着校园人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品格行为等的养成;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它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是大学主体进行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从社会的角度看,大学精神是大学尊严和价值得以实现的支撑,是大学文化格调、文化品位的本源,社会公众对一所大学的认同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办学成效以及其对社会影响力的肯定,而这些无不以大学精神为基础和引领。所以说,大学精神“具有相对于政治组织体制而言的独立性,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的自由性,相对于组织化社会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判性,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性与传授知识的超脱性,相对于社会分工专门定势而言的包容性”。[2]

然而,当大学走出象牙塔,越来越走近社会政治、经济舞台时,在与世俗、功利的较量中,大学精神却逐渐衰微了,主要表现为:

1.人文精神失落。人文精神是蕴含在人文科学之中的普遍价值观念,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拷问,是对人类存在价值的肯定,是对人性自由的释放,是对人类权利的维护,是对至善、至美精神境界的追求。人文精神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存在、发展的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人们常常用“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质”来评价当代的大学生,归根到底是由于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塑造。

2.办学功利化。高等教育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一大职能,但是大学不能跟着市场走,市场经济的过多介入,必然导致大学产生急功近利的倾向。大学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格调和文化品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大学要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就要为了真理而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天然地反对功利,与社会即时的、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

3.学术世俗化。一个民主、文明、公正的社会不能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享有一定学术自由的、不屈从于任何外在权威并能够摆脱任何外在诱惑的精神气质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存在。否则,社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就会受到削弱,社会就会流于鄙俗,成为人欲横流、精神颓废和理想黯淡的名利场。[4]而在世俗文化的冲击下,抄袭、剽窃等学术腐败现象却使大学陷入了诚信危机之中。

4.校园文化庸俗化。在社会体制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下,没有大学精神的支撑和引领,校园人的价值选择显得无所适从。快餐文化、速食主义、拜金享乐、唯西方为上代表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和行为模式。

5.发展趋同化。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与学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结晶。这就注定大学精神具有浓厚的独特性,因此才能彰显出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譬如我们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便是人们对于这些国内著名学府所特有的精神概括。而现今我国诸多高校的发展有趋同化的现象,没有独特的大学精神为引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学精神

大学以其博大、精深、理想、价值、智慧等精神特质超越了世俗的功利物欲,捍卫着人类的理想信仰。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不断地凝练大学精神,才能固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坐落于我国的农业硅谷——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共建,是我国目前农、林、水学科最为完备的高等农业院校。学校现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也是全国设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经过70多年的历史沉淀和积累,学校秉承了“诚朴勇毅”的校训精神,结合新时代“热爱杨凌、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杨凌精神,围绕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不断凝练大学精神,培育创新人才,推进学校的纵深发展。

(一)继承传统——大学精神的积淀和延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在“建设西北”、“开发西北”的呼声中,由著名爱国人士于右任先生、杨虎城将军于1934年选址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杨陵,创办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乔石、朱?基、李瑞环、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回良玉、吴仪、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李岚清曾6次抵校视察,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特别是2004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视察学校并与专家、教授座谈,提出学校“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任务,求真务实,顽强拼搏,竭诚奉献,开拓创新,攀登农业科技高峰,为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使全校师生深受鼓舞。

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农为本,强农富民,以推进我国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在西北大地谱写了一曲曲“教稼之歌”。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形成了“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师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秉承“诚朴勇毅”之校训精神,心怀社稷,情系苍生,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使学校的优良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延续、发扬和广大。

(二)彰显特色——大学精神的独特亮点

长期以来,农业高校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人才的培养模式陈旧、专业划分过细、课程结构单一等问题,使得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是“窄深型”的专才,这样的人才知识面和实践视野狭窄、基础薄弱、适应性差,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节奏不协调。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是基础厚实、专业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因此,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努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教学、科研和产业三要素优势互补、紧密结合,形成更大的教育系统——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系统,将“深窄专家型”培养目标变革为“广适通才型”培养目标,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普适型农业科学研究人才、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年一脉相承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以服务旱区农业为己任,实现了“教学、科研、推广有机互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在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思想的统领下,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深入开展,使大学精神彰显出独特的风貌。学校合并组建后,在教育观念上转变了教育人才观,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按照“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育质量观,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理念,推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办学思路上,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建立厚基础、宽口径、强专业、重实践、多层次的培养体系,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形成了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以科技支农、科技下乡为主体,以文化教育下乡为辅助,以“绿色营精神”为支柱,以“博士+硕士+本科”模式组队的社会实践新格局,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了社会服务功能,增强了学生“学农、爱农、扶农”意识。

(三)凝练杨凌精神——大学精神的进一步?深化

2007年4月18日,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李振声重返母校,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学习•实践•创新》的报告。作为曾在杨凌工作生活31年的老一辈科学家,李振声院士深情回忆了几代知识分子扎根杨凌为祖国农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提出要认真总结“杨凌精神”,并欣然题词“杨凌精神代代相传”与师生共勉,其情之切,其意之深,令人感动,发人深思。“热爱农业,扎根基层,艰苦奋斗,做出贡献”的“杨凌精神”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一场“向李振声院士学习,发扬杨凌精神”的活动在全校范围迅速展开。广大师生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杨凌精神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使大学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紧扣“三农”发展的主题,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广大师生始终坚持“民为国本,食为民天”的信念,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以推进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为我国农业及农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高度重视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自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学校连续四年报名和录取人数均位于陕西省高校之首,并且学校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获得了地方干部群众的认可,涌现出各级先进典型20多人。

(四)培育创新文化——大学精神的发扬光大

“会中外学术有容乃大,凝古今正气无欲则刚。”大学是坚持人类道德风尚、文化希望、科学理想之价值使命的重要场所,再也没有其他社会机构能够取代大学而承担探求真理、弘扬正气的文化重任了。正如有人所言:大学不仅应该是人类智慧的大脑,人类思想感情的宝库,还应该是人类照亮黑暗、驱逐愚昧的良知和火把,是反映时代的脉搏和人间喷薄而出的浩然正气,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胆识、勇气、志向和智慧。因此,学校着力构筑创新理念的精神文化,大力弘扬四种精神:一是崇尚学术,探索真理;二是大胆质疑,敢于批判;三是追求个性,求新求异;四是勇于尝试,勤于实践。学校以创新教育观贯穿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独立创新、批判求真精神,使大学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为鼓励和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以项目方式支持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科技创新的热情。为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构建了三大类实践教学平台,一是打破二级学科界限,根据学科相近原则构建了9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38个院级教学实验室;二是与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入区企业结合,构建区域化实践教学平台;三是以技术服务为纽带,在杨凌区外分层次、分区域,按专业特点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这三类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在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生产实践三个层次上得到系统训练,激发了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斗志,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五)引领社会前进——大学精神的升华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转型,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相应的文化变革。对文化来说,其生命在于它不断地进步与创新,只有不断更新的文化才能源远流长。没有文化的更新和创造,就没有文化的真正发展。大学作为人类最纯洁的精神家园,是创造并培育先进文化的中心,始终辐射、影响、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大学是国际文化和学术交流的中心,大学是大师云集的场所,大学学术自由的传统可以激发文化创造的热情。大学以其优越的条件和独特的地位在文化创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功能与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互相配合、互为支撑,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综合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十分注重发挥文化对社会的辐射作用,着力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使大学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学校突出特色,建立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团)80余支,加大志愿活动的社会辐射力度。学校坚持“精心选好基地,突出科技主题,发挥学农优势,深化思想教育”的指导思想,突出教育与服务两个功能,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每年开展科技下乡、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学雷锋服务、迎新系列服务、农高会志愿者服务、保护母亲河行动、义务献血等志愿者服务活动30余项,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达4万多人次。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媒体对学校开展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大学生关注环保”等活动进行了报道。

四、进一步发展大学精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73年来,培育出一批批以“诚朴勇毅”为精神面貌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以自身的行动和成就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展现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积淀,展现了大学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魅力和风采。今后,学校一定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要求,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大学精神,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5]

参考文献:

[1]刘云山.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2007-10-29.

[2] 任剑涛.大学的主义与主义的大学[j].东方文化,1998(5):7-10.

[3] 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3):1-8.

[4] 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4):42-46.

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建设;大学精神;创新文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引言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全面部署。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教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以教育的方式世代绵延、生生不息;教育以文化的指引不断前进、持续发展。大学,作为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注定要承载神圣的文化使命。面对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面对人民群众日益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大学如何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二、大学精神及大学精神衰微的原因

文化的核心在于精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任何物化的东西都会消逝,只有精神的力量是永恒的,精神支撑人类追寻幸福、自由、文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对经济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满足精神的需要,充实人内心的世界。人需要精神,大学更需要精神。古代大学是哲学思维的场所,中世纪大学是传播人文知识和道德真理的圣殿,如今,大学虽然走出“象牙塔”,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但真、善、美仍然是大学永恒的追求。“大学围墙淡出,但大学精神永存”。

大学精神是指大学以拟人格化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是在校园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校园文化主体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校园精神文化体系中高度成熟并业已被全校师生员工一致认同的主体精神文化。

从哲学层面看,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的理性汇聚,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从文化学的层面看,大学精神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最高境界,统领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理想之所在,内涵批判精神、创新精神、求真精神、研究精神等;从教育学的层面看,大学精神内化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大学校长的文化自觉意识,折射出的独特感染力、凝聚力、约束力和辐射力,极大地影响着校园人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品格行为等的养成;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它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是大学主体进行价值判断、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从社会的角度看,大学精神是大学尊严和价值得以实现的支撑,是大学文化格调、文化品位的本源,社会公众对一所大学的认同从根本上来说是对一所大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办学成效以及其对社会影响力的肯定,而这些无不以大学精神为基础和引领。所以说,大学精神“具有相对于政治组织体制而言的独立性,相对于意识形态而言的自由性,相对于组织化社会自我确认特性而言的批判性,相对于重视功利的社会习性而言的创造性与传授知识的超脱性,相对于社会分工专门定势而言的包容性”。

然而,当大学走出象牙塔,越来越走近社会政治、经济舞台时,在与世俗、功利的较量中,大学精神却逐渐衰微了,主要表现为:

1.人文精神失落。人文精神是蕴含在人文科学之中的普遍价值观念,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拷问,是对人类存在价值的肯定,是对人性自由的释放,是对人类权利的维护,是对至善、至美精神境界的追求。人文精神体现了一种对人的存在、发展的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人们常常用“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素质”来评价当代的大学生,归根到底是由于我们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塑造。

2.办学功利化。高等教育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一大职能,但是大学不能跟着市场走,市场经济的过多介入,必然导致大学产生急功近利的倾向。大学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格调和文化品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大学要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就要为了真理而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天然地反对功利,与社会即时的、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学术世俗化。一个民主、文明、公正的社会不能没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享有一定学术自由的、不屈从于任何外在权威并能够摆脱任何外在诱惑的精神气质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存在。否则,社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就会受到削弱,社会就会流于鄙俗,成为人欲横流、精神颓废和理想黯淡的名利场。而在世俗文化的冲击下,抄袭、剽窃等学术腐败现象却使大学陷入了诚信危机之中。

4.校园文化庸俗化。在社会体制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下,没有大学精神的支撑和引领,校园人的价值选择显得无所适从。快餐文化、速食主义、拜金享乐、唯西方为上代表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心态和行为模式。

5.发展趋同化。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与学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结晶。这就注定大学精神具有浓厚的独特性,因此才能彰显出一所大学的形象、特色、风格和水准。譬如我们常听到的“北大之创新,清华之严谨,南开之笃实,浙大之坚韧”,便是人们对于这些国内著名学府所特有的精神概括。而现今我国诸多高校的发展有趋同化的现象,没有独特的大学精神为引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学精神

大学以其博大、精深、理想、价值、智慧等精神特质超越了世俗的功利物欲,捍卫着人类的理想信仰。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不断地凝练大学精神,才能固守好我们的精神家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坐落于我国的农业硅谷——部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和陕西省共建,是我国目前农、林、水学科最为完备的高等农业院校。学校现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也是全国设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经过70多年的历史沉淀和积累,学校秉承了“诚朴勇毅”的校训精神,结合新时代“热爱杨凌、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杨凌精神,围绕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不断凝练大学精神,培育创新人才,推进学校的纵深发展。

(一)继承传统——大学精神的积淀和延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我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源地。在“建设西北”、“开发西北”的呼声中,由著名爱国人士于右任先生、杨虎城将军于1934年选址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杨陵,创办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乔石、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回良玉、吴仪、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李岚清曾6次抵校视察,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特别是2004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视察学校并与专家、教授座谈,提出学校“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任务,求真务实,顽强拼搏,竭诚奉献,开拓创新,攀登农业科技高峰,为促进农业的发展,为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使全校师生深受鼓舞。

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农为本,强农富民,以推进我国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在西北大地谱写了一曲曲“教稼之歌”。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形成了“民为国本,食为民天;树德务滋,树基务坚”的优良传统。一代代师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秉承“诚朴勇毅”之校训精神,心怀社稷,情系苍生,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使学校的优良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延续、发扬和广大。

(二)彰显特色——大学精神的独特亮点

长期以来,农业高校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人才的培养模式陈旧、专业划分过细、课程结构单一等问题,使得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是“窄深型”的专才,这样的人才知识面和实践视野狭窄、基础薄弱、适应性差,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节奏不协调。现代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是基础厚实、专业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因此,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努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将教学、科研和产业三要素优势互补、紧密结合,形成更大的教育系统——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系统,将“深窄专家型”培养目标变革为“广适通才型”培养目标,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全面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普适型农业科学研究人才、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其他各类人才。

产学研紧密结合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73年一脉相承的鲜明办学特色。学校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以服务旱区农业为己任,实现了“教学、科研、推广有机互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在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思想的统领下,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深入开展,使大学精神彰显出独特的风貌。学校合并组建后,在教育观念上转变了教育人才观,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按照“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育质量观,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理念,推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办学思路上,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建立厚基础、宽口径、强专业、重实践、多层次的培养体系,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形成了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以科技支农、科技下乡为主体,以文化教育下乡为辅助,以“绿色营精神”为支柱,以“博士+硕士+本科”模式组队的社会实践新格局,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升了社会服务功能,增强了学生“学农、爱农、扶农”意识。

(三)凝练杨凌精神——大学精神的进一步深化

2007年4月18日,荣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李振声重返母校,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学习•实践•创新》的报告。作为曾在杨凌工作生活31年的老一辈科学家,李振声院士深情回忆了几代知识分子扎根杨凌为祖国农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提出要认真总结“杨凌精神”,并欣然题词“杨凌精神代代相传”与师生共勉,其情之切,其意之深,令人感动,发人深思。“热爱农业,扎根基层,艰苦奋斗,做出贡献”的“杨凌精神”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一场“向李振声院士学习,发扬杨凌精神”的活动在全校范围迅速展开。广大师生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杨凌精神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使大学精神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紧扣“三农”发展的主题,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广大师生始终坚持“民为国本,食为民天”的信念,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以推进旱区农业发展为己任,为我国农业及农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高度重视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自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学校连续四年报名和录取人数均位于陕西省高校之首,并且学校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吃苦耐劳的品质获得了地方干部群众的认可,涌现出各级先进典型20多人。

(四)培育创新文化——大学精神的发扬光大

“会中外学术有容乃大,凝古今正气无欲则刚。”大学是坚持人类道德风尚、文化希望、科学理想之价值使命的重要场所,再也没有其他社会机构能够取代大学而承担探求真理、弘扬正气的文化重任了。正如有人所言:大学不仅应该是人类智慧的大脑,人类思想感情的宝库,还应该是人类照亮黑暗、驱逐愚昧的良知和火把,是反映时代的脉搏和人间喷薄而出的浩然正气,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胆识、勇气、志向和智慧。因此,学校着力构筑创新理念的精神文化,大力弘扬四种精神:一是崇尚学术,探索真理;二是大胆质疑,敢于批判;三是追求个性,求新求异;四是勇于尝试,勤于实践。学校以创新教育观贯穿校园文化建设的始终,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独立创新、批判求真精神,使大学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为鼓励和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校专门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以项目方式支持大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科技创新的热情。为充分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构建了三大类实践教学平台,一是打破二级学科界限,根据学科相近原则构建了9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38个院级教学实验室;二是与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入区企业结合,构建区域化实践教学平台;三是以技术服务为纽带,在杨凌区外分层次、分区域,按专业特点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通过这三类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在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生产实践三个层次上得到系统训练,激发了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斗志,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五)引领社会前进——大学精神的升华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转型,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相应的文化变革。对文化来说,其生命在于它不断地进步与创新,只有不断更新的文化才能源远流长。没有文化的更新和创造,就没有文化的真正发展。大学作为人类最纯洁的精神家园,是创造并培育先进文化的中心,始终辐射、影响、引领着社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大学是国际文化和学术交流的中心,大学是大师云集的场所,大学学术自由的传统可以激发文化创造的热情。大学以其优越的条件和独特的地位在文化创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功能与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互相配合、互为支撑,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综合作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十分注重发挥文化对社会的辐射作用,着力提升学校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使大学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学校突出特色,建立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团)80余支,加大志愿活动的社会辐射力度。学校坚持“精心选好基地,突出科技主题,发挥学农优势,深化思想教育”的指导思想,突出教育与服务两个功能,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每年开展科技下乡、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学雷锋服务、迎新系列服务、农高会志愿者服务、保护母亲河行动、义务献血等志愿者服务活动30余项,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达4万多人次。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等媒体对学校开展的“保护母亲河行动”、“大学生关注环保”等活动进行了报道。

四、进一步发展大学精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73年来,培育出一批批以“诚朴勇毅”为精神面貌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以自身的行动和成就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展现出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积淀,展现了大学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魅力和风采。今后,学校一定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要求,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凝练大学精神,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2007-10-29.

[2]任剑涛.大学的主义与主义的大学[J].东方文化,1998(5):7-10.

[3]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3(3):1-8.

[4]王冀生.文化是大学之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4):42-46.

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9篇

__年6月,我和同学离开了母校,来到了我将在此度过一年(也就是大学生涯中的最后一年,且最重要的一年)的实习医院----中国人民第____中心医院,因为是在故乡____,所以感觉既熟悉又亲切。

怀着激动又憧憬的心情,我们一下火车,医院领导早已在火车站的出站口代表全院来迎接我们,从他们亲切的问候和热切的举动中,我们感觉回到家了。像是投入了母亲的怀抱,由于行李很多,又拾掇了好长时间,劳累了一天的我们也感觉又饿又疲惫,但因为____中心医院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亲切的,让远离母校的我们心里有了安慰。我们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好好的实习,与医院融为一体,不辜负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是医务处的于助理按照我们的需要和上岗要求安排院领导及科室主任对我们进行统一培训,包括:一、医院概况简介。二、学员管理的有关规定。三、治安管理的一般常识。四、医德医风教育。五、医疗文书的书写。六、有关医疗知识的讲解。七、临床操作的有关知识。其间科室的代教老师还穿插地组织我们到各病房看病历、观看关于医疗纠纷的专家讲座及急救处理方面的录像,让我们对实际的临床工作有了初步了解,为正式上岗工作打下了基础。

经过一周的培训,我对医院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学到了好多新的知识。首先,医务处的于助理给我们讲了医院的发展历史及规模,让我了解到我们医院是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背景,以及发展潜力。同时,各科室代教老师在教学管理方面对我们也作了严格的管理规定,让我们一开始就树立严谨的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形成我们固定的思维方式,为将来参加工作打好基础。医德医风教育让我切实感觉到了作为一名医生的神圣和务实性,我们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做事坚持原则,才能更好地维护“白衣天使”的神圣职权,才能得到病人及同事的尊重。其次,关于临床上具体工作,如书写医疗文书,医疗知识和临床操作的讲座,让原本只具备理论知识的我们认识到了临床工作要干好是多么的不易,只靠掌握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同时,对正确的处理医患关系的问题上我们有了感性的认识。

即来之,则安之。在____中心医院这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中我一定好好实习,充实自己的知识,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好基础,也为医院奉献出我的一切。

肿瘤科是研究内科系统病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内科系统疾病。它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脏器的疾病。不仅包括的器官最多,而且是临床疾病发生率较高的系统。对于我们来说,是实习的重点科室之一。在该科,我认真学习了这个科的病历书写,肿瘤科的疾病的问诊,以及肿瘤科中的部分疾病的治疗。在这个科室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跟科主任的一次会诊。当时是一个满面愁容的患者对主任说其自己的胃最近几天不舒服,并且恶心,不想吃饭。主任问了他一些病史后,又加问了一句:“最近你和你家里人是不是在闹别扭?”只见那名患者惊诧地问,您怎么知道啊?主任笑了笑,然后给他开了一些健胃的药后,和病人聊了点家常,并嘱咐他经常出来走走,开开心。病人走后,我问主任,为什么要问病人是否同其家人闹别扭。主任笑这对我说:“有时候,人的心情也可以引起诸多疾病或类似于疾病的一些症状。我们做医生的不能仅仅去治疗他们身体上的疾病,我们要究其发病的原由,去治疗根本。这样才算是一名医生。”我当时十分敬佩地看着主任,不仅仅惊赞于他的高超技术和望诊仔细,更惊赞于他的谦虚和对自己的要求。因为他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这样才算是一名医生。”而不是说:“这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可见他当时并不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而是更高地要求自己。在我们医院,他作为一名科主任,作为一名主任医师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作为一名普外科的专家,依然不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依然如此严格地要求自己。这让作为一个实习生的我想起自己在学校时,常因为取得一点点成绩便沾沾自喜而感到羞愧。我在肝胆外科实习的日子里,我们的主任不仅在临床理论和实践上是我的良师,他在如何做人上更是我的好老师。

实习结束了,原本迷茫与无知,现如今满载而归。因而十分感谢一附院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好的实习环境和各种优越条件,感谢所有的带教老师对我们的辛勤教导,让我们在踏上岗位之前拥有了如此良好的实践机会。

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岗前的最佳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倍偿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庆幸的是,我们有老师为我们介绍病房结构,介绍各班工作,带教老师们的丰富经验,让我们可以较快地适应医院各科护理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实习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算的上是实习阶段的第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的,尽管在未入临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的确,护士的活很零碎,很杂乱,还可以说是很低微,可是透过多数人的不理解,我们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可能没有护士,这就说明了护士的重要性。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

,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有了临床的实习,我们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进入临床的第二个收获: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到病房实习,接触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导尿术、插胃管、床上洗头、床上檫浴、口腔护理、自动洗胃法、静脉输液、各种灌肠法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遇到老师没空解答时,我们会在工作之余查找书籍,或向老师及更多的人请教,以更好的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的结合。

一附院实习科室多数是整体病房,我们所跟的多是主管护士,跟随老师分管病人的同时,我们会加强病情观察,增进对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时对病人进行各项健康知识宣教,这样能锻炼我们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完成了病历的书写,教学查房,讲小课等,这些培养了我们书写、组织、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整体上说,实习期间的第三个收获,也是最庞大的收获:护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认识水平上升,各项护理工作逐渐熟练,在培养优秀的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思考,举一反三。

在医院实习期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以病人的身体健康,疾病转归为目的,我们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所有操作都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在骨科、内科、外科、妇科、icu、手术室、急诊,针灸门诊等各个科室里,我们都是认真细心的做好各项工作,遵守无菌原则,执行查对制度,培养着良好的工作方式,这应该算的上是第四个收获吧,虽不能说很大,却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收获。

在这段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我们的收获很多很多,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的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的表达我们受益匪浅。收获还有第五、第六点,甚至更多,只是没有必要将它一一列出,因为我们知道实习期间的收获将在今后工作中有更好的体现,所以我们用某些点线来代替面,用特殊代表个别。总之在感谢一附院培养我们点点滴滴收获时,我们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对护理事业尽心尽责!

习,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护梦想的期前准备。见习,让我明白了许多。见习14天,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基地,临床的实地见闻,实地操作,让我重现在校那些枯燥又顽固的知识时提出的种种问题。例如:每天面对着老师如鱼得水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只有怨叹,怨自己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怨自己在见习前没有好好学习,加上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被动的接受知识害惨了学生,更可悲的是,我们只能获得短暂的记忆,不能成为此时对抗疾病的材料,只要不断翻书,真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悔恨与喟叹啊。曾几何时闹出了这样的笑话:”一位实习医生在接受病人的询问时,因囫囵吞枣,对于该知识的不甚了解,就借口说要上厕所,而实际上却偷偷摸摸回到办公室翻书去饿。那么再遇到下一个问题,该以什么借口去逃避呢?”因此,学习科学知识,尤其是生命攸关的医护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一定要做到理论根基扎实,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以免误人误己,酿成大错啊。 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在那里,我也深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顺利实施护理是势在必行的。那么怎样才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呢?

众所周知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首先要做到将心比心,用一颗博爱之心,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去想象病人的疼与痛,矛盾与徘徊,将病人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用心去体会病人的茫然与不知所措,只要你及时伸出一双温暖的手,病人就能感受来自你手心的力量,也许他们就会获取一份战胜病魔的决心与信心,疾病不攻自破,那该是医学界灿烂的风景。其次,擅于与病人沟通。其中,微笑是一把出奇制胜的尚方宝剑。在这里,我看到的是笑容可掬的脸孔,也都觉得特别地漂亮与可爱,让我有种轻松与温馨舒适的感觉,如果我是一位病人,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住在这里,因此,我也要求自己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每天保持阳光灿烂的笑容,让病人每天都能感受温暖,无论是寒冬还是炎炎酷暑,微笑总是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微笑服务”既有利于自身的愉悦,又能减轻病人的的恐惧与病痛,这等一箭双雕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再次,在病人面前要永葆一份不泯灭的自信。不善于与人接粗是我的一大弱点,那种胆怯与不自然会使我失去很多的学习机会,由于我的自卑,不主动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操作训练,这样的现实冷不丁给我泼了一身冷水感觉我们实习了这么长时间,又是本科生,做起事来应该是得心应手才是,面队老师的无奈我真的无地自容。好在我有一名耐心十足的老师,做事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大胆尝试才铸成我的不知进取,之后在她的知道下,我重拾操作,确实是另一翻感觉,假如病人看到你一张自信而稳重的脸庞,他们的恐惧也就减少了一半。因此,自信心是一颗无形的定心丸,无论是护士本身,抑或是病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病人的肯定是护士最大的成就;病人的称赞是护士最大的光荣;病人的疼惜是护士最暖的宽慰;病人的微笑是护士最好的回馈……”护士职业是最高尚的!护士直接与病人接触,你看,旁边小孩刚入院时,病情危重,全身浮肿,西那在精神好了,症状也消失了。做护士真好!是你们让我们有了第二次生命的机会,是你们,用亲切的话语安慰我们,让我们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你们细心的照顾,让我们迅速康复。”这是出自住院病人的心声,相信可爱的白衣天使们听到这些来自病人对她们工作的谅解该是何等的感动万分啊。我因此也备受激励,我立志要为我即将展开的救死扶伤的医护事业奋斗终生。

再次走进病房,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亲切;少了一份负担,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真诚。在这里,我不仅真正学到了知识,还明白了一些道理,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提高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遵从导师的教诲,理论联系实际,立誓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时间过的真快啊,眨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刚一放假我就考虑该怎么完成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那就是在医院见习十天以上,寒假一回家我就想着玩玩放松放松,在家上网碰到同学于是就问她去医院见习没。她说见习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可以不去见习,直接让亲戚在单位里盖章就行了,但是自从进了大学我就感受到社会的压力,竞争的残酷和优胜劣汰的制度,身边的人都是那么的有实力,都那么的深藏不露,所以自己更应该努力学习,而不是持敷衍的态度,是为了以后能有个好的工作,于是就开始

计划该怎么去安排时间见习。由于妈妈就是____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医生,所以就不用自己去外面找单位见习,去见习的前一天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个医院,我就在他*的陪同下把保健院的周边环境熟悉了一下,并与带着我见习的姐姐们见了面,那时的我眼神里充满了好奇,躺在被窝里迫不及待的等待见习的到来。

妇幼保健院有很多科室,有妇产科、乳腺科、早期干预科、产后保健科等等,因为我学的是康复治疗技术,所以针对的主要是与康复有关的,我所学的专业是以它以身心功能障碍者为对象,以多种功能康复的疗法为手段,以恢复伤患者和残疾人的日常生活自理、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的能力为目标,帮助他们改善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而黄冈市妇幼保健院的科室与我所学的专业密切相关。

见习的前三天我一直都是在早期干预室,先开始不懂为什么才一个月大的小孩就开始进行运动系统的训练,于是就带着疑问请教护士姐姐才明白,人类具有许多潜质和能力可以通过早期教育的训练来挖掘,例如增强感观刺激{视、听触运动,精细动作…..},如果不进行早期教育这些能力在早期丢失后,一生中就难以重新建立。于是就仔细观察护士姐姐们是怎样给小宝宝进行训练并铭记于心,步骤是这样的。首先,她们会拿个用绳子串在一起的铃铛放在距孩子耳朵约10-15cm处摇出声音以助宝宝的听力;第二就是在离小孩眼前稍远处用手拿着颜色鲜亮的方块纸并缓慢的移动用来观察孩子的追视如何,并对宝宝看物体的能力进行提高。第三就是用手握住小孩的小手把大拇指往外推,避免大拇指内收,影响小孩精细运动,第四用适当的力度按摩小孩的双手,向上运动、垂直运动等,以促进孩子的动手能力,接着还有按摩某些穴位,比如按摩腰眼刺激孩子的抬头能力,另外我还去了小孩抚触科,观察了怎样给小宝宝洗澡,促进血液循环,通过询问护士姐姐得知小孩洗澡的水温随年龄有所不同,如此表:

月份

一个月

二个月

三个月

四个月

水温

41.5°

39°

37.5°

37°

注意事项:给小孩洗澡的时候一定要陪同在身边,以免小孩不留意就呛水导致意外发生,还有给小孩套游泳圈的时候在耳朵四周用毛巾包住,避免水渗进耳朵里面。

见习的第4天到第8天去了乳腺科,里面的患者大都是得了乳腺炎的病人,乳腺炎的发生频繁在哺乳期,那是因为母亲生下小孩过后,抵抗力、抵御外界病毒的抗体等都有所减弱,稍不留意就会感染上病毒,导致里面有肿块胀痛感,此时医生就会通过按摩。帮助孕妇挤奶以达到缓解胀痛感,当然挤nai的过程是很疼的,我就见过这么一个病人,她是武汉的,由于没有注意给小孩子喂奶以不够勤换里面的衣服患了乳腺炎,当时医生了解病情后就给她进行治疗,顺着步骤一步步进行就到了按摩并挤nai这一步。谁知刚用手按摩没一会,那为年轻的母亲就疼得尖叫,眼泪不停的直掉,一副痛苦的表情,由于我从小就怕疼外加是第一次看到病人疼成这样,就被她那样子吓得脸色瞬间苍白,嘴唇发乌。头晕目眩。就赶紧出去外面透了一会气在进病房,为了能力所能及帮她缓解痛苦,于是把自己的双手伸向她,让她紧紧握住自己的手,医生每按摩一次她就使劲抓紧一次,手心里面满是汗,我想那一定很疼吧,回到家后,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太差了,怎么能见到病人疼痛的模样就吓得脸色苍白了,这样以后不会是个好医生,于是就好好检讨了自己,既然选择了当医生就得当名好医生,所以我不会再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这是在乳腺科得到的教训。通过这个病例让我学会了怎样按摩,在资料中得知:如何预防乳腺炎需要注意的事情有:扩胸运动、走路姿势要正确、嗜酒的危险、咖啡最好是戒掉、定期自查,每月抽出一点时间,在沐浴之后平躺下来,认真做自我检查。最佳时间则是在生理周期开始之内的3—7天,无论如何,关爱自己都是每个聪明女性应有的态度,80%有触感的乳腺肿瘤都是被患者自己发现的。为了减轻病人患乳腺炎的病情加重,应当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方法有:物理治疗、按摩治疗、心理治疗还有药物疗法。这些方法需要在课堂中学习和掌握。

见习的第九天就去了治疗小孩脑瘫科,里面的墙壁是粉红的,一进去就给人以一种温馨的感觉,今天我看到的病人是一对双胞胎病人,因为在母体里缺氧导致智力较低,他们的双脚略有屈曲,这是肌张力偏高的表现。而肌张力偏高就会影响到小孩的智力,于是就针对小孩的双腿进行治疗,看到这2个天真无邪的小孩,我相信他们经过治疗会逐渐恢复成正常人的,心里想着,等我把技术学到手了,一定会尽力帮助你们早日康复哒。通过在脑瘫中心所见的懂得了所谓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尽管临床症状可随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成熟而变化,但是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却固定不变。脑瘫小儿一般都有以下四种表现。脑瘫临床表现一: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脑瘫临床表现二:肌张力异常,脑瘫小儿在不同年 (月)龄时肌张力表现有所不同,痉挛型脑瘫在新生儿时期除个别严重的时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外,大多数表现为肌张力低下。脑瘫临床表现三:姿势异常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多种多样,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脑瘫临床表现四:反射异常 痉挛型脑瘫小儿深反射(膝反射、二头肌反射、跟腱反射等)活跃或亢进,有时还可引出踝阵挛及(脚底反射、...头肌反射减弱,肱三头肌反射亢进,第四肋水平以下感觉稍迟钝,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膝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征。其常见症状有:①过度激惹:持续哭叫 , 入睡困难 , 大约有 30 %脑性瘫痪小儿在生后前 3 个月有类似严重 “ 肠绞痛 ” 的表现。 ②喂养困难 , 吸吮及吞咽不协调 , 护理困难 , 频繁吐沫 , 以及持续体重不增。③非常 “ 敏感 ” 或激动 , 但如果患儿(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体重不足2500g)仅在饥饿时有如此表现则意义不大。 ④对噪音或改变 “ 敏感 ” 时难将大腿外展 , 洗澡时不易将拳头掰开 , 家长常反映 “ 孩子不喜欢洗澡 ”, 当脚用触及浴盆边缘 , 背部即僵硬竖弓形。以上某一种情况也可能在正常小儿出现 , 不能根据具有其中某一两项就诊断为脑性瘫痪 , 若存在多种情况 , 而且是发生在有高危因素的患儿 , 就要考虑有脑性瘫痪的可能。治疗脑瘫主要是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在辨证配合辩病的基础上运用中药分型治疗。同时还有中医的针灸、按摩、药浴等疗法,在治疗脑瘫上都有较好的疗效。最终的目的是把先天造成的脑瘫通过后天的治疗达到一个健康人的标准。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还去了几个不同的科室,随后还去了产后康复|、以及智测室,不单是光看着医生动手了,有时她们也会让我动动手,让理论与实践结合,当然见习期间我学到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通过这十来天的学结了自己的缺点,感觉平常的自己在公共场合胆子比较大,同学们说我是个活跃的女孩,可是一到了正式场合整个人变得十分害羞,连说话声都如蚊子般小;另一个就是人不够灵活,不知道看事做事,像个呆瓜,当然最大的弱点就是不敢动手,终究是心态不好,害怕自己一动手就出问题,担心做的不好会令家属说道,可是当医生哪有不给病人动手治疗就可以让他们痊愈啊,所以下次去见习,我一定会克服心理障碍,大胆的尝试着做。在见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志,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

重返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10篇

建国于公元1776年的美国,之所以能在短短的100多年后即成为世界首强,首功当归因于美国的开国精英们制定了一部顺应法治规律、适合美国国情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以及在此宪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我有幸生活在中国有史以来真正开始从人治向法治迈进的“盛世”。“法治”已不再是仁人志士的梦想,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高度共识,是中国21世纪唯一正确的政治选择。法治正在由于我们每个公民的不懈努力,而变为可触可摸的实实在在的具体制度乃至生活方式。“奉法者强则国强”。两千多年前韩非子揭示的这一深刻道理,正在21世纪的中国再次成为现实。而我决心做这千千万万个“奉法者”中的一员,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探索中国的行政法治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顾自己近20年来探索行政法治的漫漫历程,深感其间既充满了努力耕耘的艰辛,又洋溢着春华秋实的甘甜。

一、开启思想的心智

我于1958年7月7日出生于安徽省舒城县的一个干部和教师家庭。据县志记载,舒城在周武王克纣后即被立为舒国,战国时代灭于楚。汉高祖四年(公元前574年)初置舒县,翌年别置龙舒县,唐开元23年(公元735年)置舒城县,沿续至今。舒城自古以来虽未必英雄辈出,却也不乏人杰俊才。最著名的当数三国周瑜,有坡的《赤壁怀古》为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其文韬武略、风流倜傥的青年英才形象,跃然纸上。近代以来,舒城在教育文化上与邻县桐城一样,尊师重教的传统十分深厚。可能正是得益于这一传统,当我6岁时,因不在父母身边,就自己搬着凳子,从寄养的乡下舅奶家到二里外的村小学报名上学了。从此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学有一段时间甚至是嗜书如命。如果不是1975—1977年在本县山区插队劳动两年,我的眼睛和身体说不定会严重受损于读书。或许有这个原因,我至今对曾插队两年的山村仍有一种怀念之情。

我虽然爱读书,但与生长在那个极“左”年代的大多数青少年一样,既没有读到太多的好书,也没有真正读通书。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思想和行动带有当时极“左”年代的鲜明印记。记得我插队到山村不久,一些农民在议论年代饿死了很多人。我当时一听就大为愤怒,斥为谬论,以致双方差点动起手来。可后来才知道,我自己就差点饿死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还有一件事至今仍印象深刻。那是1976年9月9日,当我正扛着红旗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时,突然听到广播里播出主席逝世的讣告,我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竟下意识地长时间盯着太阳,看太阳有没有陨落和变色。因为在人生的最初18年里,我是听着“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的歌声长大的。红太阳已经成了的化身。太阳怎么会陨落呢?怎么会去世呢?这是我从来没有想也不敢想的问题。

但是,从来没有想也不敢想的问题一个又一个接踵而至。一个伟人去世了,又一个伟人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一个时代结束了,又一个中华民族的“盛世”改革开放时代来临了。我们这一代或许命运注定将要承受不同时代社会现实的巨大反差,不同时代价值观的猛烈撞击,以及不同时代人生道路的曲折多变。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在这里没有说“必先变其观念”,我也不敢说我们这一代是“天将降大任”的一代。但历史已经证明,我们这一代是在两个时代断层的挤压碰撞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勤奋、坚韧、勇于追求真理、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品格主调。

有一件事颇能说明这一点。那是我插队山村一年后的一个冬天。漫天飞雪下得有半尺多深,大干工地领导要我回县城买雷管急用。我上午冒雪骑自行车走了约30公里的山路到县城,下午又不顾父母的坚决劝阻,用自行车驮着两箱雷管回工地。山路崎岖,天寒地冻,回到工地已近半夜。如果当时连人带车摔倒,很可能会炸得粉身碎骨。但我坚信,我们这一代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当时的情况下都决不会有半点退缩。

应当说,我是我们这一代人中的幸运者之一,成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今天看来,恢复高考显然是我们国家在结束后恢复秩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第一个重要信号,是小平同志1977年重新工作后从全局着眼、从局部入手的第一项重大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在当时,我不仅对恢复高考的重大意义所知甚少,就是对高考的科目、大学的名称也懵然无知。由于我在中学和插队农村就一直喜欢舞文弄墨,加之当时正是全民文学热,所以就理所当然地将非常热门的中文系作为第一志愿。至于考哪一所大学,则根本没有太多的选择,我当时就没有看到过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的招生简章,于是安徽大学中文系自然成了我的首选。我至今仍常常觉得奇怪:我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并不出类拔萃。在我的中学同学中,不乏智力和成绩优秀于我的,但却大部分都在那次竞争激烈、百里挑一的高考中落选了,而我则作为幸运者于1977年底考进了安徽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戏剧性和决定性的。当我在舒城山区的农场种地、养猪场养猪、茶厂当会计、大干工地当土记者,每天挣二毛五分钱时,我觉得自己已经远离了读书,远离了现代文明。有一次,我被大队派到公社学兽医,本应当学一个月,但我只学了一天就实在坐不下去了。当时我想,这一辈子看来与上学无缘了。可谁想到,事隔一年之后,我读本科、读硕士、读博士,竟然一读就读了十年。人事的难以逆料竟至如斯。

1978至1982年四年的大学教育,是我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关键时期,也恰值我们国家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我象干燥的海绵浸入水池一样,如饥似渴地吸取新知识;象从洪荒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一样,对新思想从排斥、怀疑,到思考、吸纳。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十分痛苦的,但又是不可抗拒的。我如同一粒迷茫的水珠,被思想解放的大潮推涌着、裹挟着前行,终于逐步融入了这股推枯拉朽的大潮。思想解放需要厚实的知识基础的支撑。我当时在77级同学中属年龄最小之列,与年龄最大的同学相差11岁,故心无旁骛,一心读书。整个大学四年,我每天早晨5:30起床,晚上11:30休息,几乎没有例外,连农历大年初一也要早起

读外语。在刻苦读书之余,我强身健体,并学习洗了四年冷水浴,数九寒冬也咬牙坚持,以锻炼自己的意志。通过四年艰辛的学习和锻炼,我的思想观念、知识体系、思维方法、乃至身体素质都发生了质的飞跃,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位卑未敢忘忧国”。置身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接受新思想、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使我时常产生一种冲动,萌发一种激情,渴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贡献于这个时代,贡献于变法图强的国家和民族。随着对文学的深入了解和对法学的初步接触,我越来越觉得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影响比较间接;而我形象思维偏弱、抽象思维较强的特点,又进一步增强了我对法学的兴趣。恰在此时,安徽大学法律系陈安明老教授要在全国首次招收2名行政法硕士研究生,于是便促成了我弃文从法、报考行政法硕士研究生的举动。此举当时在同学中颇具争议,因为那时文学的热度仍然要高于法学的热度。但我没有丝毫犹豫和彷徨。作为文学专业学习的结束和法学专业学习的开始,我的本科毕业论文选择了《以慈悲调剂公道-论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戏剧冲突的性质》为题。该毕业论文反映了我当时赞成莎士比亚朴素的法治观:以慈悲调剂公道;也反映了我弃文从法之前对文学的留恋和对法学的期盼:欲以文学之慈悲调剂法律之公道。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儿子朱陈教授在该论文上批了几个大字:“这篇毕业论文只能给予优秀”,从而为我的文学生涯划了一个肯定的句号。

二、步入治学的生涯

从文学步入法学,成为全国首届行政法硕士研究生,是我求索行政法治道路的第一次重大选择。1982年初,法学尚不兴旺,行政法更属“冷学”:没有行政法学教师,没有行政法教科书,没有研究行政法的文章、书籍,社会对行政法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我的硕士导师陈安明教授①,毅然在全国率先招收第一届行政法硕士研究生,实属有很远大的眼光。陈老先生为人宽容谦和,为学一丝不苟,人品学问,皆为楷模。

三年研究生的学习,我似有一种事半功倍、触类旁通的感觉。虽然既要学习法学的基础课程,又要学习行政法的专业课程,还要撰写硕士毕业论文,但我并未感到窘迫和紧张,相反颇觉得游刃有余。“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四年的中文毕竟没有白学。或许,这正是美国大学的法学本科专业需其他专业本科毕业后才能学习的理由所在吧。

虽然我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也发了五六篇文章,但撰写硕士毕业论文是对我行政法研究能力的第一次全面检验。当时,行政法与行政学的分野还不清晰,行政法的法学属性还不强,可供参考的国内外行政法著作、书籍、文章都很有限;因此,确定什么选题就花去我很多思考。由于学术界刚开始研究国家公务员制度,经反复斟酌,我确定以《我国行政工作人员考核制度研究》作为硕士论文题目,主要力图解决以公正考核来选拔和激励行政工作人员的问题。这是国内第一篇从行政法角度全面探讨我国现行行政工作人员考核制度的长篇论文,①对以后国家人事部起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的考核一章有一定参考价值。虽然今天看来,由于当时考核法律制度很不健全,该论文的法学性还不强;但在当时,我已经做了最大努力来增强它的行政法属性,减少它的行政学属性。

撰写硕士论文整理了我的思维,训练了我的文笔,使我以后能够比较从容地把握行政法学论文的撰写。1985—1987任教于安徽大学法律系的最初3年,我在繁重的教学之余,仍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杂志发表了约24篇行政法学论文,这在当时也算成果颇丰了。

1987年底,我第一次走出国门,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做为期半年的访问学者。置身美国发达的物质文明社会,面对美国纷繁复杂的法律制度,我既感受到了浓厚的异国风情,又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我觉得自己的眼界豁然开朗,第一次有了全球视野和国际眼光,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思考了很多以前没有想过或没有想透的问题。

在美国的半年时间里,我向美国学生介绍中国的行政法律制度,同时利用各种时间学习美国的行政法律制度。但每当夜深人静,我脑海里就开始了去与留的交锋与决择,就象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死亡的决择一样沉重。虽然赴美国之前,我也像当时大部分青年学者一样,准备留在美国读博士,甚至希望定居美国。但我们这一代人所受的过多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教育,使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总是承受着太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人生价值在中国。即使在美国能够事业有成,生活富裕,但我很难直接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我的祖国和民族,我的精神世界也因此永远不可能十分充实。主意一旦拿定,我当即按期回国。

应当说,经过自己反复思考和比较所确定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以后,我虽然数度去美国,并考察访问过10多个国家,但从来没有再萌发过移居国外的念头。当我1988年在美国看到抽油烟机还刚刚开始流行,很多华人教授还相互介绍,而数年后抽油烟机就走进了中国城市的每个居民家庭时;当我看到1998年我驻德国柏林市中心的一个五星级饭店,服务小姐竟将我登记的北京居民身份写为日本国籍,而2000年我再度去柏林,一般商店的服务员都能用中文喊“您好”时;我情不自禁地为祖国的日益富强和更加开放而自豪,我也为自己在这一进程中奉献了微薄之力而骄傲。

1989年和1990年,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相继颁布,这标志着我国行政法学开始进入重视司法审查和行政救济的新阶段,保障公民权和监督行政权逐步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重心。在这一过程中,我主编了《行政复议概论》,参与主编了《行政诉讼法教程》和《行政诉讼法实用教程》。《行政复议概论》是国内第一本全面探讨行政复议制度的著作,为此获得安徽省第二届(1985—1992)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从安徽大学考入北京大学,成为全国首届行政法博士研究生,是我探索行政法治道路的第二次重大选择。90年代初,以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为契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快速发展已初露端倪。“春江水暖鸭先知”。虽然当时还是全民经商热,但作为一名改革开放以后较早涉足行政法学领域的青年学者,我较为敏锐地察觉行政法学已开始从“冷学”向“显学”发展。我渴望进一步深造,渴望在更高层次上献身于国家的行政法制建设。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1990年初,当我到北京出差专程去北大拜访老朋友时,偶然得知肖蔚云、罗豪才教授将招收全国首届行政法博士研究生。当时报名期限已过,离考试只有10天左右的时间。在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罗豪才老师的关照下,我当即补办了报名手续,并于1990年9月考入了北京大学法律学系。

北大是著名学者的摇篮,思想文化的蓄水池,东西方学术交流的交汇点和中转站。在北大师从肖蔚云、罗豪才教授学习的三年,是我思想观念、学术水平、乃至人格修养获得极大提升的三年。肖蔚云教授是我国著名宪法学家,对我国《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起草作出了重要贡献。肖老师人品古朴方正,治学精深严谨,为人、为学对我影响至深。罗豪才教授是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对我国新时期行政法学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贡献。罗老师学术功底深厚,学术思想深刻,对中西方行政法学的发展大势有精深的思考和准确的把握,对不同学术思想和各种学术批评能兼容并包、虚心采纳,其虚怀若谷、执著学术、广开言路、提携后学的宗师风范,在学界有口皆碑。

我国行政法的快速发展,要求有新的行政法学理论适时作出总结和予以支撑。这是一个需要新理论而且实际产生了新理论的时代。从80年代中期以后,罗豪才教授一直在思考,我国行政法是应当以当时中国和苏联实际存在的“管理论”(重心在于管理公民和法人)为理论基础,还是以欧美发达国家的“控权论”(重心在于控制行政权)为理论基础,亦或在中国社会变革和行政法治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一种新的基础理论。到90年代初,创立一种新理论的条件已渐臻成熟。罗豪才教授在一次次的思考中,一次次的讲课中,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当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应当是“平衡论”(重心在于平衡行政权与公民权)的崭新观点。

我成为罗老师的第一个博士生后,有幸与另一位硕士生追随、参与罗老师第一次将“平衡论”理论和盘托出,在《中国法学》首次发表了《现代行政法的理论基础-论行政机关与相对一方的权利义务平衡》①的长篇论文。“平衡论”提出以后,经过不断充实和完善,“很快成为在我国行政法理论基础研究领域内引起广泛反响、最引人注目的一种学说”②,其影响波及到整个法学界和行政学界。③平衡理论既根植于当时我国的行政法制实践和《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同时其基本理念又进一步融入我国其后制定的《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和《立法法》的立法精神。

追随、协助罗豪才老师创立“平衡论”学说,既对我以后的行政法教学、研究和实务工作教益极深,也对我1992年开始构思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产生了直接的指导作用。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立法研究组开始着手调研起草《行政处罚法》,我参与了调研起草工作,并因此确定以行政处罚作为博士论文的研究题目。当时,专门论述行政处罚的法学著作寥若晨星,人们对行政处罚问题还不十分重视。在此情况下,我研究行政处罚的确面临着很多困难,而首要的困难就是如何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构建本书的基本框架,使其既有鲜明、深刻的理论主线,不陷于分散、琐碎的法律规定不能自拔,又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行政处罚立法、执法和司法中的重大实践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看法。

在反复分析比较之后,我决定不面面俱到地论述行政处罚的各项具体制度,而是以平衡理论为主线,大处着笔揭示贯穿行政处罚创设、实施和救济全过程之中的一般规律,总结隐藏于纷繁复杂的行政处罚现象之后的基本原理。在结构上,我采取以行政处罚贯穿立法、执法、救济三个环节为经,以行政处罚反映行政处罚权与公民权的冲突和平衡为纬的方法,共将全文分为导论、上篇、中篇、下篇、结论五大部分。①与这一结构相适应,我将论文题目最后确定为《论行政处罚的创设、实施和救济》。②

博士论文的写作过程,是一个思维不断梳理,思想不断深化,灵感之火不断燃烧又不断熄灭的“思想探险”过程;也是一个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充满痛苦,极富挑战性又极富杀伤力的“生命体验”过程。在确定博士论文的题目、理论主线和结构时,我常常朝思暮想,夜不能寐,有时山穷水尽,有时又柳暗花明;经常晚上为一个创新的思想火花而兴奋得久久不能入睡,早晨醒来又觉得全无新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有经过艰苦的“思想探险”和“生命体验”过程,才能抓住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既稍纵即逝、飘忽不定,又朴实具体、实实在在的创新观点,并将它固定在博士论文的框架之内。因此,我一直以为,不经过严格意义上的博士论文撰写,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博士。

在论文的总体思路理清以后,我的博士论文基本是一气呵成。答辩委员会对我的博士论文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填补了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的一个空白”。①《法制日报》1993年6月22日头版对我作为全国首届行政法博士生的论文答辩作了报道。本文作为运用平衡理论研究行政处罚个案制度的第一篇博士论文,亦获得了罗豪才教授的厚爱和肯定。在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初版、1997年修订再版该论文时,罗老师欣然作序,认为“全书脉络清晰,逻辑严密,思想有深度,文字功底好,可读性强,是一本难得的行政法学术专著。”

当然,囿于资料和时间,这篇论文在当时对一些重要问题还缺乏深入论述,论文从内容到形式也都还有诸多缺陷。但经过了这次博士论文的撰写,以及通过以后评阅和指导大量的博士学位论文,我逐步形成了关于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的一些体会和想法,这应是我取得的更大收获。由于这些体会和想法未必成熟,更未必正确,所以一直没有见诸文字,以免贻笑大方。但2000年初在《中外法学》上读了刘南平先生的《法学博士论文的“骨髓”和“皮囊”-兼论我国法学研究之流弊》②一文后,觉得很有共鸣;特别是刘文中关于西方博士学位论文均应有“命题”,以及“命题”应有原创性的观点,很能反映当初我撰写博士论文时苦苦思索全文有创新意义的理论主线,以及围绕理论主线结构全文时的心路历程和理论追求。③

北大以其博大深邃、人才辈出闻名于世。北大对她的学子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但又是极其关爱的。在北大三年艰辛的攻博期间,我荣幸地获得“北京大学第二届青年优秀成果二等奖”,“北京大学第一届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十嘉奖(一等奖)“,并两度获得”光华奖“。1993年7月博士毕业时,因渴望投身如火如荼的法律实务工作,我心存感激地谢绝了母校和恩师的挽留,奔向了更为博大宽广的社会。但母校一时一刻也没有忘记她的学子:1993年我毕业后不久,北大法学院即聘我为兼职副教授,1995年聘我为兼职教授,1999年聘我为博士生导师,给了一系列令我时时诚惶诚恐、不敢承受的莫大荣誉。但我清楚地知道,比这些荣誉更珍贵、更重要的是我的北大师长、朋友、同学给予的多年教诲、爱护和支持。罗豪才、肖蔚云、张国华、魏振瀛、张文、朱启超、姜明安、吴志攀、武树臣、方世荣……等等,等等,一想起他们,我就从内心深处心存感激,我也就更加不敢懈怠。对他们和对母校的感情,使我和我们家逐步产生了一种浓厚的北大情结:1991年,我力劝我弟弟也考取了北大计算机系的博士生;2000年,我又力劝我侄子考取了北大数学系的本科生;以后,如果我的孩子有能力,我也要力劝他考入北大,接受北大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的启蒙与教育。

从北大毕业后,经过四年社会法治实践的风雨洗礼,我对我国法制运行的现实状况与理想模式之间的差距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和更深入的思考,期望能从理论上作更为全面和深刻的梳理与总结。我的这一朦胧愿望由于又一个偶然的机遇而变得清晰和强烈起来。记得那是1996年在杭州大学召开的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到绍兴鲁迅故居参观,我正好与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应松年教授一起观看百草园。应老师是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立法研究组负责人之一,直接组织和参与了我国《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以及后来的《行政复议法》、《立法法》等诸多综合性行政法律的调研、起草与讨论,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应老师勤于治学、专注立法、重视实践、爱才用才的大家风范,一直令我十分敬佩。当时,国家行政学院正式成立不久,法学师资十分缺乏,应老师问我愿不愿意回到法学教学研究队伍中来,我听了怦然心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考,我觉得自己博士毕业后已经较好地补上了法治实践这一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体验法治生活的初衷,现在是该归队的时候了。在应老师的全力推荐下,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多方努力,我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自己正处于兴旺发展阶段的律师事业,于1997年调入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作出了我探索行政法治道路的第四次重大选择。

国家行政学院是我国培养高中级国家公务员的最高学府,有着花园式的校园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特殊地位。她的高层次,她的大舞台,使她既充满魅力,又充满挑战。投身新的环境,回到校园生活,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勤奋的精神和更加认真的态度,来完成一项一项繁重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任务。我把自己在法治理论上的思考和法治实践中的体会,向省部级、司局级公务员介绍、讲授,足迹遍布相当多的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市、自治区,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并被聘为中央国家机关宣传教育工作团宣教员。在一次次的讲授、一次次的调研和一次次的思考中,我逐步萌发了不仅经济发展有规律、法治发展也有规律的思想火花,并进而形成和率先提出了“法治规律”①的理论观点,以力图从客观规律的高度揭示实现法治的必然性和法治道路的多样性。为了进一步探索中西方的行政法治道路,应松年老师和我共同主编了《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一书(80余万字)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中西方依法行政道路进行了深刻的动态比较和研究。

在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工作的三年半时间,我有了更多的立法参与,更广的国际眼光,更强的实践观点。加强中美行政程序法的交流与合作,是主席访问美国时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中美联合公报中达成的意向;加强中德行政法交流与合作,是德国总统来华与主席会谈时提出的建议。我国外交部将这两个重大项目交给应松年教授承担。我协助应老师组织和参与了1998年以来的中美、中德之间数10次行政法、行政程序法的高层次学术交流和立法研讨。

为了推动由中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参加的东亚行政法学术交流,加强海峡两岸的行政法学术合作,在罗豪才、应松年教授的倡导、组织下,中国大陆组织或参加了分别在大陆、台湾等地召开的四届高层次、大规模的东亚行政法研讨会和海峡两岸行政法研讨会,我参与组织和参加了这些会议。作为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我协助罗豪才会长、应松年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组织并参加了每年一次的中国法学会行政法研究会。

通过参与组织和参加这些国内外的大型学术会议和学术活动,我的学术水平逐步提高,学术成果不断增加,学术影响有所扩大。1997年以来,在繁重的教学和行政工作之余,我修订再版专著1本,与方世荣教授合著《行政法律关系研究》1本,主编著作2本,参著8本,发表长短文章80余篇。2000年,我申请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依法行政比较研究》的课题,目前正投入很大精力展开研究。

我要特别感谢我国行政法学界的老师、朋友、同仁,尤其是要感谢罗豪才老师、应松年老师十多年的栽培、帮助,给了我太多学习发展的机会;我也要特别感谢国家行政学院的领导、同事,尤其是要感谢应松年老师三年多的培养、支持,给了我很多难以承受的荣誉。没有他们的爱护和鼓励,我将一事无成。

三、体验法治的底蕴

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是法治发展的两个轮子,任何一个轮子的颠簸和缺失都会导致法治运行的失衡。因此,我们要把握法治的真谛,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法治,而必须同时深入实践中的法治;就不能仅仅满足于纸面上的法治,而必须同时感悟实际运行中的法治。

参与立法是我体验法治底蕴的第一种方式。立法以其最理性、最凝炼的方式表述着法的精神,维护着社会正义。从1988年参与《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讨论开始,我陆续参加了《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立法法》的立法调研、起草和讨论,并参与了几十部法律、行政法规的立法讨论或立法论证。1998年以来,我协助应松年老师组织实施中美、中德以及海峡两岸的行政法学术交流和立法交流,直接参加了《行政强制法》、《行政许可法》专家试拟稿的国内外立法调研和起草。在这些立法调研活动中,有一件事给我震动很大。那是在1988年11月召开的行政程序法国际研讨会上,美国锡拉丘斯大学的两位行政法学教授WilliamC.Banks和RechardGoldsmith认为,制定于1946年的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APA)固然在控制行政权违法和滥用方面有很大历史功绩,但由于它精心制作了一个十分正式的审讯型的裁决程序,并且配置了大批独立性过强、工资过高的行政法法官,因而致使行政效率受到很大影响,需要修改。当我们正在考虑如何以APA为蓝本强化行政程序、制定行政程序法时,APA故乡的司法部长却认为非正式程序是“行政程序的命根子”。①这使我们不能不重新审视APA及其对我国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影响。我当时进一步询问,APA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因制定时就考虑不周造成的,还是由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因重心在于保障公正而损害了效率?回答是兼而有之。

为了进一步了解作为美国行政法核心的行政程序法的成败得失,1999年8月我陪同应松年教授去美国进行考察。在对纽约州和加尼福利亚州行政程序法的比较考察中,我们发现,两州的行政程序法截然不同:前者以非正式听证程序(简易程序)为主,听证官实行分散管理,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后者则以正式听证程序(审讯程序)为主,听证官实行集中管理,有利地保护公民权利。两者都形成于各州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法律制度之下,都产生了制约行政权、保护公民权的特定作用;但两者也都有其不足,尤以加州为甚,而要修改却十分困难。

在对美国行政程序法的深入了解中,我进一步认识到,立法必须建立在深刻了解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准确把握国内外相关制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而不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更不能人云亦云,盲目照搬。参与一系列的立法活动,我的法治观由过于理想而变得更为平实。我逐步认识到,行政法治既不可能是高悬于旧体制之上的空中楼阁,也不应当是仍旧依存于旧体制的管理工具,而必须是顽强地从旧体制中萌芽、在新体制中生长的充满生命力的参天大树。

从事法律实务工作是我体验法治底蕴的第二种方式。法律实务工作者或许不需要象法学理论工作者那样整天进行纯粹抽象的理论思辩,但却更需要将成千上万的法律条文运用于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法律实务工作者对实践中的法律有着更深刻、更鲜活、更真实的感悟和理解。为了弥补自己对法律实践不够熟悉的缺憾,我从80年代后期即开始有意识地从事一些兼职律师工作。1993年我从北大博士毕业后,更是直接进入了专职律师队伍。这一意外之举当时的确使很多熟悉的朋友为之惊讶,觉得我从事行政法教学研究10余年,又获得了博士学位,再去当律师十分可惜。从全国而言,当时律师的地位还不高,博士当专职律师的更是凤毛麟角。但我权衡再三,还是作出了自己探索行政法治道路的第三次重大选择。我心里十分清楚,当律师主要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更深刻地感受中国的社会实践和法治实践。我期冀做一个学者型的律师和熟悉法治实践的学者。这也是我在当律师期间能够不离开学术,并在当了四年律师后又能够重返学术界的内在原因。

我的上述想法能付诸实施,主要得益于全国律师协会前会长任继圣教授的示范和鼓励。任老是我一个县的老乡,是新中国律师事业的开拓者和最早实践者,是学者型的律师和律师型的学者。当时,司法部要办一个千人律师大所-中国律师事务中心,请任会长挂帅组建。任老力促我加盟。面对充满诱惑和蓬勃发展的律师职业,面对我十分尊敬的同乡、前辈的热情邀请,更面对自己内心的夙愿和冲动,我无法拒绝。虽然后来由于条件尚不成熟,千人大所计划夭折,任老又推荐我去全国最早和最大的融资租赁公司-中国租赁有限公司任法律部主任,但我当几年专职律师的初衷仍没有丝毫改变,并于1994年组建成立了北京市中联律师事务所,自任主任。

权利的实现重于权利的宣告。律师以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特有方式,通过具体的个案将纸面上的法律权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现实权利。律师职业是充满艰辛的,但又是充满挑战的。四年的专职律师生涯期间,我被评为二级律师,被选为北京市律师协会理事,获得了从事证券法律业务、国家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招标投标法律业务等专门律师业务的从业资格。我在国内外了300余件行政、经济和民事案件,绝大部分胜诉。在这些案件中,泰国贤成两合公司、深圳贤成大厦有限公司诉深圳市工商局、招商局行政诉讼案,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尽管这个案件并不是我的最复杂、花去时间最多的案件,但却是影响最大的行政诉讼案件,是较好地体现了行政诉讼的立法精神和行政审判的公正精神的“民告官”案件。该案因此被《民主与法制》①杂志列为二十世纪我国二十大名案之一。

“贤成大厦”案最充分地体现了我作为律师在庭审和庭辩过程中的价值。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罗豪才为审判长的7人合议庭,代表了我国行政审判的最高水平;以应松年教授、江平教授、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高宗泽一级律师等为代表的原被告双方20余人的庞大人队伍,代表了我国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最高水平;全国人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各部委、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有关地方人大、政府、以及有关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泰国驻华使节、与各方当事人有关的人员以及新闻记者等200多名旁听人员,组成了层次高、规模大、影响广的旁听阵容。案件审理进行了五整天,由三个摄像机全程录相。最高人民法院希望把这个庭开成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示范庭。我作为原告泰国贤成两合公司的第一人,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行政法专业水平和律师的庭辩水平,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声张了行政诉讼法的正义精神,捍卫了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从而赢得了法庭的肯定和听众的赞许。该案最后冲破重重阻力,以原告完全胜诉告终。

在四年专职律师的生涯中,我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一刻也没有忘记教育和学术。在我的组织、奔走和时任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主任魏振赢、副主任武树臣的大力支持下,以1996年5月15日《律师法》颁布为契机,北京大学法律学系与北京市中联律师事务所联合实施了“一帮一律师助学工程”和设立“律师助教基金”。①由于这是全国首次律师事务所与法学院系联合实施的助学助教活动,因而得到了律师界、法学院系和以及社会的响应和支持,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等众多新闻媒体做了专门报道。

进行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市的实证调查,是我律师从业期间的又一项创新之举,也是我体验法治底蕴的第三种方式。1996年2月8日,同志在中共中央法制讲座上就依法治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同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治国方略确认下来。我当时就认为,这是我们党和国家继1978年作出将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以后,所作出的第二个具有全局性和根本性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真正开始实现从人治向法治、从依政策治国向依法治国的转变。这第二次转变甚至比第一次转变更困难、更复杂,遇到的阻力更大。

出于报效国家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牵头于1996年3月成立了由首都10余名法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社会学的教授、博士、记者组成的《依法治国研究》课题组,力图从多学科角度重点调查和解剖几个依法治市时间较久、成果较明显的省、市,以在实证调查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依法治国的规律和方法。受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委托,我个人出资约8万元,于1996年7月、8月、10月率课题组三下南京,对该市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全方位调查;以后又三上本溪调查;并对上海等全国10个省、直辖市的13个城市进行了1550份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篇《依法治国的局部实践》的系列调查报告,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反响,一些省、市将其作为地方依法治理的重要参考,司法部和中央有关部门对该调研成果十分重视,《法制日报》1996年7月17日在头版报眼位置做了《探索依法治国局部实践经验北京博士自费考察南京》的长篇报道,7月29日该报记者又以《借鉴南京经验推进依法治国》为题对我作了专访。①我作为一名执业律师,花了很多功夫进行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实证调查,颇有点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有些同行觉得不好理解,但我却常常以此举对依法治市乃至依法治国有所俾益而。在过去的近5年里,全国有60多个城市去南京学习取经,南京的依法治市也因此上了一个新台阶。时至今日,我仍与南京市委、市政府、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市司法局的领导保持着密切的工作联系和个人友谊。我曾经想以南京的一个县、区或镇为试点,从立法、执法、司法、法治宣传、法治教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和整体性的依法治理试验,但终因条件尚不成熟而作罢。最近,司法部约我主编一本地方和部门依法治理的教材,这正好与我久已萌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欣然答应下来。因为我始终认为,如果不扎扎实实地实施地方和部门依法治理这一宏大的基础性工程,不让法治贴近12亿人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不使法律成为每个老百姓的最高行为准则和基本生活方式,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就永远只能是法学家设计和憧憬的海市蜃楼。

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论证和咨询是我体验法治底蕴的第四种方式。法律条文是抽象枯燥的,但一个又一个千差万别的案件使它们鲜活生动起来。在这些案件中,或者正义得到张扬,违法得到惩治;或者正义受到扭曲,违法受到纵容。近10年来,我参与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地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公民、法人100余起重大疑难案件的论证和咨询。通过这些论证和咨询,我既表现了一个法学工作者对我国现行法律的诠释和信仰,又从中看到了运行于复杂社会生活之中的法律的成功和缺失。

2000年我曾参与论证我国第一起状告中国证监会的行政诉讼案。该案法院一开始不愿受理,担心告中国证监会可能引起股市震荡。我和其他专家均表示不同意这种看法:告中国证监会造成股市震荡,告公安部造成社会治安混乱,告国家经贸委造成中国经济滑坡;照此逻辑发展,《行政诉讼法》就应当废止,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就应当撤销。但事实恰恰相反,告中国证监会不仅不会影响股市,反而会有利于规范和完善股市,有利于健康发展股市。法院采纳了专家论证的意见,受理了此案,并判决中国证监会败诉。由此引起了数起中国证监会当被告并败诉的行政案件。嗣后不久又发生了中国股市是否应当严格监管的大讨论和大争辩。

在我参与论证和咨询的大部分行政案件中,“民告官”遇到极大阻力,司法权难以抗衡行政权。专家学者的论证和咨询意见,固然有时可以使公民权或司法权受到支持,但并不能带来《行政诉讼法》整体实施状况的改观。因此,推动整个法治环境的完善,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

当我终于写完这篇艰辛而费时的文字,如释重负却又诚惶诚恐。审视自己42年的人生道路,恰似步履维艰地攀登一座人生的大山。年届中年,正值山腰。回顾来时路,峰回路转,依稀可辨;瞻望前行路,崎岖曲折,任重道远。总结自己粗浅的人生感悟,我以为有三个字可能对一个奋斗者至关紧要:一曰识:志存高远,目光敏锐;二曰行:雷厉风行,奋力前行;三曰韧:坚韧不拔,百折不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追求。而个人的命运总是系于国家的命运,个人的追求也只能融于民族的追求。在岁月早已流过“苍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的金戈铁马时代的今天,法治正成为中华民族昂首阔步跨入21世纪的政治宣言和奋斗旗帜。

上一篇:寒假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学四年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