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通知范文

时间:2023-03-20 11:36:35

涨价通知

涨价通知范文第1篇

8月6日国家发改委称,发改委办公厅已通知各地,要求严查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三类不正当价格行为。对查出来的乱涨价案件,一经核实,要依法从快从重处理,绝不让违法者在经济上得到好处。

面对目前主要食品价格不断上涨的趋势,国家发改委的通知措辞强硬,要求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把开展食品价格及相关收费专项检查作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来抓。

对查出来的乱涨价案件,一经核实,要依法从快从重处理,对性质恶劣、问题严重、影响较大的价格违法典型案件,不仅要给予经济处罚,还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甚至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此次检查,主要针对粮食、食用植物油、肉禽蛋奶及其食品制成品等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对这些食品的制造企业、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要逐个进行拉网式检查。

发改委同时强调,价格主管部门要把握好政策界限,严格区分成本推动正常转嫁与借机哄抬价格的界限、区分企业自主定价与串通涨价的界限、区分价格信息服务与操纵价格的界限。

针对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发改委昨天还通知各地,要求要千方百计扶持生猪生产。要全面清理生猪等副食品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各项收费,取缔非法收费,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

餐馆包间费今后需明示

8月8日商务部发出通知,从12月1日起,包间费、最低消费、开瓶费将在餐馆收费项目中予以明示;经营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上的超大酒楼开业前须征求当地行业组织同意;餐馆需减少一次性木筷的使用。这些都是商务部昨天的《餐饮企业经营规范》中规定的新内容。

据悉,今年上半年我国餐饮业零售额达到5813.7亿元,同比增长18%。餐饮业发展迅速的同时又普遍存在着网点多而散、规模小而乱、行业标准缺失、管理水平不高、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十分需要行业规范的出台。

《餐饮企业经营规范》(SB/T 10426-2007)定于今年12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首部针对餐饮企业制定的推荐性规范,也是餐饮行业标准体系中的基础性标准,其适用于酒楼、餐厅、小吃店等各种餐饮企业,以及集体用餐配送企业。其分别从运营场地、设备设施、规章制度、卫生安全、后续处理多个方面对企业资质和经营管理做出明确规定,这将有利于规范和指导餐饮企业经营行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餐饮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该规范在提倡餐饮业规模化经营的同时,还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提出了餐馆减少一次性木筷的使用。

公务刷卡支付

消费阳光透明

近日,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拟在中央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管理。公务卡实行“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时监控”的操作方式,对于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5万元以下的零星购买支出等,使用公务卡支付结算。中纪委、中科院、宋庆龄基金会将于今年7月开始首批试点。

公务卡,是指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公务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不仅携带方便、使用便捷,而且透明度高,所有的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有利于从源头上堵住现金支付漏洞,实现透明消费,切实把公务支出置于阳光之下。

据了解,财政部按照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将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力争到2008年,在所有的中央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管理,并逐步扩大到各地,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务卡制度。

个人黄金交易

7月开始全国推行

7月份将在全国推行的个人黄金业务是实物黄金交易,可以交易的品种包括黄金、银、铂金。最低的交易门槛为每手100克。按照目前价格估算,大约2万元就可以买卖黄金。据上海黄金交易所总经理沈祥荣介绍,由于系统开发的时间关系,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将首先开通个人黄金交易,其它商业银行按照进度也将在明年上半年之前全部开通。

涨价通知范文第2篇

垄断企业涨价并不是新闻,按理说,公众对邮资突然涨价,早已应该见怪不怪了,但突然见到这么一纸涨价的通知,还是令人感到莫名的愤怒。回顾平信邮费的涨价历程:1990年从八分涨为二角,1996年从二角涨为五角,1999年又从五角涨为八角,2006年再次从八角涨为一元二角。如果邮政垄断不被打破,这份涨价单在不久的将来无疑仍将延续下去。从八分涨到一元二角,十六年涨了十五倍。这样的涨价速度真该去申报吉尼斯记录了。

发个通知就涨价,这是公众最不能接受的地方。为什么不开听汪会?为什么不给公众公开博弈的机会?《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明确规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价格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应当实行听证,邮政资费涨价无疑在此范围之内。

以“经营困难”作为连续涨价并不低:邮资涨到八角时,已经有人统计出我国邮资水平是日本的四倍,美国的八倍。邮政业“经营困难”的主因,不在资费偏低,而在服务水平与消费者需要的日益脱节,比如“万封邮件被卖到废品收购站”、“平信丢失邮局不负责”等事件的发生。

其实从长远来看,邮资涨价无助于解决邮政“经营困难”,因为邮政经营虽然是垄断的,网络时代人们的通信选择却是多样的――邮资越涨,写信的人越少,发E-mail的人越多。一定程度上,邮资不断上涨,等于是邮政业的自毁前程,是一种慢性自杀。着手寻找原因,这是典型的“百姓包养”体制。因为一切经营失败的后果都是由百姓承担的,动辄就可以涨价,连听证会都免了,垄断经营者不但没有饭碗之虞,而且工资福利一分都不会少,其服务水平的低下当属必然,持续性地“经营困难”亦属必然,由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当然,不止邮政是“百姓包养”的,一切动辄涨价的垄断企业其实都是“百姓包养”的。只是不知道他们还准备继续让“百姓包养”多久呢?

【原载2006年11月17日《市场报・本周点睛》】

涨价通知范文第3篇

去年年底,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出台《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在整车能耗、安全标准、电池性能和续航里程方面对获补贴车型提出了新门槛,明确提出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总额将较2016年政策退坡20%,并对各类车型的中央财政补贴数额进行了下调。此外,《通知》要求地方各级财政对各车型的补贴不得高于中央财政补贴的50%。

“这次补贴政策退坡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补贴政策本身就是帮助企业度过产业发展初期成本最高的困难阶段的工具,不应长期使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顾问王秉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中国是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最多的国家,继续让这个产业停留在完全的市场机制之外,对其发展是没有好处的。”王秉刚认为,此次补贴退坡与前不久有关部门提出的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互为“左右手”,背后的用意都是将新能源汽车完全市场化。

重点“整肃”新能源客车

其实,早在2015年四部委出台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就已明确提出,对除燃料电池车以外的车型将实施补贴退坡,2017―2018年对新能源补贴数额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的补贴数额则在2016年的基础上下降40%。此次补贴退坡只是按既定方针完成的规定动作。 北汽新能源汽车 CFP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主要对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三类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补贴额度做了下调,其中新能源客车的补贴额度下调最大。补贴额度最高的是长度超过10米的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上限为30万元,较2016年的补贴标准下降20万元。长度6~8米的新能源客车,补贴最高为9万元,下降幅度超过70%。此外,《通知》还将补贴方式仅仅考虑大客车车身长度因素改为同时考虑电池性能因素。

在去年下半年曝出的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骗补丑闻中,被点名的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涉事企业都涉及新能源客车的骗补问题,那么《通知》是否有意在对骗补的“重灾区”新能源汽车进行强有力的“整肃”?

在此次下发的《通知》中,确实对奖惩机制和安全责任进行了明确划分。“新能源客车的确是一个充满了问题的领域,此次新政也的确对其进行了严格限制。”王秉刚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新能源客车此前享受补贴的金额是最多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动辄就对新能源公交用车发放上百万元的补贴,这类行为此后理应有所限制。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则认为,不必对新能源客车的补贴降低进行过度解读,“《通知》规定的新政策很全面,是对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做了新的规范和门槛。至于新能源客车,目前有2000多家企业在做,的确是最乱的,整顿是必须的”。

新能源汽车涨价势在必行

除了被“重点照顾”的新能源客车外,新能源乘用车所获的补贴也有所降低。《通知》规定,对乘用车的补贴以电池续航能力为准,续航里程超过250千米、在150~250千米之间、小于150千米的车型,可分别获得中央财政补贴4.4万元、3.6万元、2万元,较2016年的补贴政策降低了20%。此前,这三种车型还可以按1:1的比例获得来自地方财政等额的另一笔补贴。按照新政中地方财政补贴最高不得超过中央财政50%的规定,以续航里程超过250千米的乘用车为例,此前共可获得11万元补贴,新政后最高只能获得4.4万元+2.2万元共计6.6万元的补贴,少了4.4万元。

这4.4万元补贴的减少会被厂商自我吸收,还是将作为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北汽新能源在新政伊始便对外信息,称2017年春节前北汽新能源全系车型不会涨价,公司将出资承担补贴退坡的相应差价。不过,这样的r格也只能维系到春节。《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北汽新能源经销商,店内一位负责人透露,“春节后涨价是必然的事,如果在春节前交付定金,可以按照2016年的补贴政策申报,价格也按照2016年的来算”。

相对于北汽春节前的“坚持”,比亚迪则有些“扛不住”了。比亚迪一名经销商负责人表示,涨价已是势在必行,“如果消费者能在春节前作出决定,比亚迪会自掏腰包给车主5000~8000元的礼包,弥补涨价后的费用”。以比亚迪e5为例,即便获得5000~8000元的厂商礼包,其涨价幅度仍超过3万元。“一台十几万的车涨价4.4万元,在我们看来是一个不小的比例,与其这样不如花差不多的钱去买传统燃油车了。”店内一名消费者得知汽车涨价后表示。

此前有消息称,一些经销商先将一些新能源汽车上了牌照,再以高达5000元的过户费转让给想买车的消费者,以避开最高4.4万元的涨价幅度。一名4S店负责人表示,的确存在此种做法的空间,但过户费应该没有5000元那么高,不过,为规避涨价,此种过户费的确有坐地起价的可能。

补贴车电池性能设置门槛

补贴退坡是否是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热情的伤害?贾新光认为:“本来也没什么热情,新能源汽车在全世界的推广都会遇到类似的困难。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不应该只把目光盯在补贴政策上。”贾新光还表示,电池性能和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至今未能很好解决的两大问题,也是消费者不感冒的主要原因。

政府部门显然也已意识到这两个问题,《通知》中也设置了应对的措施。新政对获补贴车型的电池性能设置了门槛:电池密度超过90Wh/kg的乘用车才可获得补贴,超过120Wh/kg的可获得1.1倍的补贴。贾新光告诉记者,电池厂商在技术上达到90Wh/kg这个底线绝对没有问题,而要想达到120Wh/kg获取额外补贴,还应该在电池技术上进行创新。“电极材料的创新肯定会加大投入成本,但一旦获得补贴,又有助于车企形成规模优势,形成盈利,这是一个矛盾。”

涨价通知范文第4篇

卖场不动 酒行先行

有报道称,五粮液提价通知中透露“产品的市场需求已经远远超出生产能力,发货期已滞后3个月以上。五粮液集团在进行生产技术攻坚的同时,为更好调配市场供需矛盾,决定调价。”

白酒行业资深分析师赵勇认为,这可能是五粮液采取的市场策略,即先让市场环节的价格涨上去,然后企业顺势提高出厂价。

不过,记者从家乐福、物美等大卖场了解到,超市尚未接到五粮液涨价通知,因此还没有调价安排。家乐福公关部王小姐告诉记者,“不管五粮液还是其他品牌白酒现在都不会涨,我们没有接到通知,卖场不会自己调价,所有白酒都不动。”目前卖场里的52度五粮液仍维持原价598元。

然而,记者日前却在一家烟酒专卖店里看到,52度五粮液的标价已是638元/瓶。

记者在另一家专卖店里看到,五粮液系列产品的价格也已经提前“刷新”了。32度五粮液目前零售价为560元/瓶,52度五粮液目前零售价为680元/瓶。该店老板表示,“店里的价格是根据最新的拿货价升了一点,最近白酒、洋酒都有稍作提价。”

据了解,广州市区大部分酒行早在五粮液供销公司通知提价之前就先“行动”了。

茅台卖出“8字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向与五粮液比着涨价的茅台近期批发价接连上涨。“这个月五粮液正式提价了,估计茅台提价也就是稍后一步的事,现在53度茅台已经批到650元了,零售要卖700多元。”深圳白酒经销商林先生说。据了解,贵州茅台6月份的出厂价为439元,一级批发商出货价为520元左右。

记者发现京城多家茅台专卖店已将53度飞天茅台价格上调到729~739元不等。崇文门新世界超市甚至卖到了758元。

据广州的媒体报道,广州金叶连锁店里的53度茅台酒售价已卖到800元左右。销售人员告诉记者,B月1日白酒消费税“紧箍咒”一响,该店就已经上调了部分白酒的销售价格。

《华夏时报》记者从接近贵州茅台的人士处获悉,“茅台现在出厂价虽未提高,但是提价方案已经确定,茅台每瓶上涨85元。”

中低端酒搭顺风车 餐饮企业不敢言提

“茅、五、剑”素来被视为白酒风向标,此轮五粮液动手提价果然又引来跟风者。衡水老白干调价的消息现已被厂方证实。

河北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表示,衡水老白干白酒低中高各档次白酒均在7月份进行了调整,而调整比例约在3%~10%左右。主要原因是由于白酒销售旺季即将到来,市场需求增大,而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白酒原材料价格上涨而造成的涨价。这是继沱牌曲酒。金种子酒之后,第三个公开提价的二线白酒品牌。

白酒会不会集体跟风涨价?专家认为,茅台因为品牌价值和资源稀缺肯定会涨价,而其他白酒不具备这样的核心竞争力,涨不涨价需要具体分析情况,加上今年的经济形势,“有能力涨价的还是少数”。

与终端卖场热闹提涨相反的是,白酒销售另一重要渠道一餐饮市场却显得相对平静。记者昨日从部分高档酒楼获悉,虽然收到供应商提价通知,但由于市道不好,担心消费者难以接受,故暂时都不会提价。

据餐饮业内人士分析,今年由于经济不景消费低迷,很多高档餐饮企业的生意都受到严重冲击,销售与往年比平均下滑30%。在此环境之下,若再提高酒水价格,有餐饮企业担心消费者不接受而进一步影响营收。

消费者考虑减少购买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消费者,多数人表示,茅台,五粮液涨价可以理解,需要时还是会买,但其他白酒也跟着涨那么快,让人看不懂。市民刘先生表示,除非送礼,请客,自己平时喝酒以后会少喝白酒。

实际上,高档白酒价格的一再上涨已开始影响很多消费者的饮酒习惯。在一家网站就此次白酒价格上涨进行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网友选择以后会少喝白酒。

涨价通知范文第5篇

然而,进入4月,伴随着发改委的约谈,相关企业纷纷暂缓涨价,“日化涨价潮也告一段落,淡出人们视线。4月中旬,青岛再传日化用品涨价消息并造成抢购。据称,日化行业的涨价理由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一时间,消息满天飞。那么,日化用品涨还是不涨?面对纷繁的传言,消费者应该如何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呢?

4月之前涨声一片

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全国性的商表示:宝洁联合利华、纳爱斯等日化品牌已先后下达了提价通知,各类产品将分批分时进行不同程度的提价,提价幅度都在10%上下。这是3年来日化行业最大规模的涨价。目前在一些城市几大品牌旗下的目化产品有的已经涨了6%~10%左右。

据称,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已波及日化行业的各个领域。继今年年初护肤品和化妆品提价之后,洗涤用品也进入了涨价的行列。记者在调查时发现,济南市一些日化产品已经涨价,有的用品价格涨幅竟高达30%。记者在走访省城多家超市、日化用品专卖店时了解到,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等日化品牌的洗衣粉洗发水洗衣液等产品都在促销。据称,这也是涨价前的信号。记者发现,不少市民纷纷购买大量的日用品有的消费者下购买了6袋2.15KG装的洗衣粉,“这次涨价太狠了,多买点下来发现能省下不少钱,反正这些东西也不会变质,最多占点空间。”面对日用品集体涨价,消费者已经开始大量采购以应对价格上涨了。

泉城广场地下的银座超市,在日用品销售区域,销售人员劝记者多购买些日用品。显然对日化四巨头集体涨价,超市工作人员已经接到了消息。记者从该名超市销售人员处获悉,虽然大部分产品价格目前没有变动,有些甚至还在打着折扣促销,但已经有一些产品已经十自然提价了。其中3KG装的威洁士卫新全新洗衣液由原来的29.9元上涨为39.9元,涨幅超过了30%。

约谈机制刹车涨价

然而,就像疯狂的食盐一样,仅仅经历了很短的时间,日化用品涨价风好像就过去了。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3月底约谈了部分日化企业,联合利华公开表态,旗下产品暂不涨价。原定的调价不调了,对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调查发现,目前日化产品的价格总体稳定,销量已较上月底有所回落。业内人士认为,日化用品近期再掀涨价风的可能性不大。

相关人士分析,近期日化企业暂缓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发改委约谈机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考虑到市场竞争的因素,超市即使接到企业的调价通知,也会根据竞争对手是否调价酌情处理。

4月中旬,青岛再传日化涨价,青岛沃尔玛出现抢购。当然,随着沃尔玛中国地区相关负责人公开表态,关于青岛方面的报道绝无此事,没有接到任何日化企业要涨价的通知。与此同时,北京,济南等地也纷纷表示,当地没有接到日化涨价通知。至此,人们可以稍稍松一口气,这一轮涨价消息被证实为“谣言”。

材料价格上涨是涨价原因?

针对本次涨价,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对媒体称:“日化行业所用的原料大部分是石油的副产品,目前国际油价已从去年的50美元涨到了现在的100美元,洗涤用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价格已涨了六成,塑料包装也涨了六七成,肥皂等产品要用的植物油价格也涨了五成以上。无机类原料涨幅在40%到50%。”国内油价上涨还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另外,外资企业都享受国民待遇,税收增加了两项,以洗发水为例,增加了1.2%左右的税率。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表示,除了产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的上涨,消费者企业对涨价的预期也是导致产品涨价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正处于结构转型期,提高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节能减排以及资源价格改革等转型政策,都带来成本性涨价压力。

赵萍认为,对产品涨价的预期过高会导致短时间内产品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会小幅度上升。而商家之间的竞争也会给涨价带来可乘之机:“一个厂家在预期到别的厂家涨价后也会逐步抬升自己产品的价格。”赵萍说。

串通涨价属不正当价格行为

到超市逛逛,不难发现,货架上的产品乍一看琳琅满目,种类众多,可实际上大部分都属于联合利华、宝洁、纳爱斯和立白等日化“巨头”。从肥皂到洗衣粉,从牙膏到沐浴乳,日常洗涤用品几乎都包括在内。如果这四家同时提价,那几乎等同于日化用品的全线涨价,消费者很难有说“不”的权利。

近期原油价格比去年涨了不少,以此为原料的日化企业由此要求涨价,似乎在情理之中。但某网友在一论坛里却一针见血地指出几大巨头不约而同要涨,难逃‘台谋’嫌疑。“这一点从涨价时机的选择上就能窥见端倪,早不涨,晚不涨,偏偏都选在‘3・15结束后的相对宽松期’,这也未免太‘默契’了吧。”

对日化巨头集体涨价,大多数消费者在提出质疑的同时,表示了无奈。这些东西都是平常需要使用的,又不能不买,还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出来管一管。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品价格过高上涨的,这些行为都属于被明令禁止的“不正当价格行为”。

与此同时,有媒体报道称,化妆品行业的宝洁,欧莱雅,汉高等8家化妆品制造商在西班牙被发现结盟操纵价格达20年,而被西班牙政府处罚5000万欧元。

增收入才是硬道理

涨价不是洪水猛兽。中国商品学会副会长武高汉认为,消费者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应对食品和日化用品的涨价。“第一,增强消费者的信心指数:第二,保障老百姓的实际收入水平。”武高汉认为,由于商品价格上涨,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国家应继续采取措施增加居民收入,增强购买力,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荆林波认为,面对价格变化,消费者要心中有数,保持冷静,不盲目跟风,不抢货囤货,“大规模的抢购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商品的供不应求,从而进一步拉高物价。”

涨价通知范文第6篇

律师行动

7月26日,郝际广从报纸上看到,包括华龙、白象等在内的多个中低价位方便面品牌即日起统一上调价格。此前,方便面涨价的消息已充斥各大网站。

郝际广身份为石家庄铁道学院法律系教授,也是是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律师,有着20多年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凭着职业的敏感,他觉得方便面企业如此涨价是不妥的。

当天,他和几位同事一起聊天时,都认为方便集体涉嫌违法价格法。郝际广等律师觉得有必要去市场购买一些方便面以便留下证据。“桶装的,袋装的,各种包装,各种品牌都买了,共花一百多块。”郝际广接受《经济》采访时坦承,他是特意去买作为证据而不是为消费。

“原来堆积如山的方便面,现在竟然有些没货了。”郝际广很纳闷,为何有了涨价消息后市场上就断货了?他猜测,可能是销售商之前得到涨价消息后先压一段时间,等统一涨价后会卖得更多,故意制造一种紧缺现象。郝际广另一个感受就是,方便面的确涨价了,而且是普遍涨。“平均涨幅在10%-20%,比如原来一块五的,现在一块七。”

后来,郝际广同十几名从事经济法的同事开了一个律师研讨会,一致观点是:不反对企业自行涨价,但反对结成价格卡特尔集体涨价。

7月31日,在与同单位梁子显、赵红民等律师商讨后,郝际广等人共同决定,向发改委提出申请。他为申请人,梁子显、赵红民为委托人。 他们一同向国家发改委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对方便面集体涨价涉嫌违反价格法提出质疑并要求查处相关企业和行会。

次日,郝等人再次以特快专递的形式将意见发给国家发改委。当天上午,郝一行三人专程赶到国家发改委,以“石家庄市民,职业是律师”的身份提交申请,发改委价格司与部门接待了两人,表示涨价已引起重视,正在调查。

比郝际广等人早些,北京的邱宝昌是在7月27日,也就是华龙等企业集体涨价后的第二天便向国家发改委发了电子邮件。邮件中,邱宝昌对近期一些主流方便面厂商集体涨价行为提出质疑,希望发展改革委对其合法性给予认定。邱宝昌是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法律顾问,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

“我主要是表达一个声音,政府应对行会类似的情况有所作为。”邱宝昌接受《经济》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价格主管部门,如果不去对类似行为实施监管的话,任其发展会导致市场混乱。

与邱宝昌只是致函不同,郝际广等人并不想仅仅“上书”发改委就完事了。郝曾讲过5年的宪法课程,对工商企业与社团组织的登记注册非常了解。“背后的行会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同时我们也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8月7日,郝一行来到民政部,查询“方便面中国分会”的注册信息,被当场告知该会没有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根据民政部2004年出台的《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未经登记,擅自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的;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团体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的等情形均属于非法民间组织。为此,郝等人请求民政部利用这次机会对全国的行业协会进行一次规范整顿,“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

政府回应

8月2日,发改委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主要食品价格和相关收费专项检查,重点对经营者之间串通或者通过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以协议、决议、会议纪要、协调、口头约定等方式合谋涨价等不正当价格行为依法查处。这被看作是政府对企业集体涨价的正式回应。

“发改委有了一个强有力的声音。”邱宝昌说,虽然作为致函人的他本人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但他很高兴地看到这个通知。“通知重申了严格执法,要求依法查处此类行为。毕竟法律比通知本身更有效力。”

郝际广等人也没有得到发改委的回函,不过他们认为,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当然会充分考虑法律界人士的呼声,“发改委的一系列通知与呼吁也有很大的关系。”

此后,8月6日、15日,发改委连续下发关于严厉禁止串通涨价行为的通知,并部署了专项检查。

8月16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对方便面价格串通案调查情况的通报指出,“7月下旬以来,方便面涨价的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发改委不断收到群众投诉举报和律师来函……”

通报认定: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行为,违反了《价格法》第七条“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第十七条“行业组织应当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加强价格自律”的规定,以及国家发改委《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第四条“经营者之间不得通过协议、决议或者协调等串通方式统一确定、维持或变更价格”的规定,已经构成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

同一天,“方便面中国分会”公开发表致消费者的公开信,承认串通涨价事实并致歉。

郝际广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政府的通知在行政系统的效力很大,通知纵向下达各级发改委以及物价局后,下面的执法部门会行动起来,直接介入相关调查。

不过,郝际广、邱宝昌等人当初提出的对相关行会和企业进行行政处罚至此还没有出现。发改委的通报只是表示,对“方便面中国分会”和相关企业的串通涨价行为,国家发改委将深入调查,并依法作出进一步处理。

《价格法》第四十条对此有相应的处罚措施:“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但是,该法没有规定经营者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我国刑法中也没有对垄断行为刑事责任的规定。

发改委的进一步处理还有相关的规定作为依据,比如1999年8月1日实行的《价格违法行为处罚规定》,以及之后2004年9月1日实行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去年,《价格违法行为处罚规定》经国务院修改重新颁布实行,第四条规定,针对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等行为,将受到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给予警告,可以并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显然,价格执法部门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处罚相关企业,但让邱宝昌和郝际广等人担心的是,《价格法》并没有针对行业协会的条款,因此不可能直接对行会实施处罚。“行会属于民政部门监管,也应得到相应处罚。”邱宝昌认为,由于方面便集体涨价是行会操纵的典型,对行会的处罚更具有警示作用。

不过,由于“方便面中国分会”没有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其连合法身份都不具备,何谈处罚?有人认为,既然不合法就应直接取缔。由此看来,民政部门的监督职能还需要进一步到位。毕竟在现实中,价格垄断行为处处可见行业协会匆忙的身影。

既然方便面集体涨价已被认定违法,是否可以据此相关企业?

邱宝昌认为,从政府处理来说,可以依法没收相关企业的违法所得;对于消费者,如果在调价后取得了证据,也可以与企业协商。

与郝际广一起上书的梁子显律师接受《经济》采访时表示,取证困难将阻碍相关部门的进一步措施。价格联盟或价格垄断的消息一般首先是通过媒体透露出来的,但是当行政部门知道了价格违法行为的线索再去追查,参与、实施价格垄断的经营者或协会往往会矢口否认,并给调查设置种种障碍,使得行政机关难以作出相应的处罚。

“如果我以涨价前后的差价为由告相关企业,很难赢得官司,也解决不了问题。”郝际广认为,以一个消费者的身份相关企业,走打民事官司这条路几乎行不通。“作用非常微弱。”

消费者作为个人,而与作为组织的企业,再加上背后的行业协会,力量对比悬殊,导致在利益的博弈中很难维护自身的利益。

梁子显认为,对于价格垄断行为给消费者造成损失,不同于一般的民事侵权案件,消费者是否有权,现行法律规定并不明确,存在争议。

涨价通知范文第7篇

春运不涨价的福音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的各个角落,让那些很在乎“银子”的游子们在没有丝毫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一下子晕了起来――这是真的吗?不会是“铁老大”拿咱穷哥们儿开玩笑吧?

然而,真的不是玩笑。一直状告春运涨价的铁路“刁民”郝劲松在第一时间得知春运不涨价的消息时,也有点不敢相信,用他的话说是“吓了我一大跳”。

2007年1月15日下午,经过几次相约,记者终于在北京地安门附近的一家快餐店与郝劲松见了面。按照采访惯例,记者拿出记者证给他“验明正身”,他随手翻了一下问,还有记者证?花多少钱买的?果然,郝劲松不改“刁民”本性,他的快人快语也“吓了我一大跳”,记者不得不立马对眼前这个血气方刚的年轻律师“敬畏”起来。

5角钱引爆价格战

2007年1月10日中午,在太原开往杭州的1584/1581次列车上,郝劲松正在闭目养神,突然他的两部手机不约而同地响了起来,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打了进来,而内容只有一个: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公布“从2007年起,铁路春运火车票价格不再实行上浮制度”。

郝劲松机械地接着电话,他的大脑一片空白――这是真的吗?自己用大半年的时间铁路春运涨价违法案就这样有了结果,尽管这个结果有些人不愿承认与他的有直接关系,但却是他想要的,因为他“早就看不惯铁路春运涨价,因为春运涨价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

2006年1月21日,郝劲松购买了当天从北京南站驶往石景山南的7095次列车车票一张,票价标明是2元整,他发现票价比以前的1.5元上涨了5角钱,涨幅高达33%。他询问卖票的工作人员后得知:票价上涨是依据铁道部《2006年春运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工作人员说,如果你有问题可以找铁道部。

郝劲松认为,《通知》应当报国务院批准,同时需向国务院有关部门申请召开价格听证会。而铁道部并没有这样做,属于程序违法。2006年4月,郝劲松把铁道部告上北京市一中院,请求法院认定铁道部《通知》在程序上违法,并判令铁道部赔偿其经济损失0.5元。

北京市一中院驳回了郝劲松的诉讼请求,理由是铁道部下发指导价通知属抽象行政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郝劲松不服裁定,上诉到北京市高院。2006年9月,北京市高院下发裁定认为,该通知是铁道主管部门对铁路旅客票价实行政府指导价所做的具体行政行为。高院据此撤销一中院裁定,指定该院立案受理此案。9月13日,北京市一中院立案,12月3日,北京市一中院对郝劲松状告铁道部春运涨价程序违法一案做出一审判决,驳回了郝劲松的全部诉讼请求。12月18日,郝劲松再次上诉北京市高院,截至记者采访之日,二审结果还没有下来。

为了要回5角钱,郝劲松与铁路叫起了板。他说,5角钱的事是小,但我要维护的亿万铁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事不小!

一信击起千层浪

当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而二审还没结果之际,郝劲松心里七上八下地没了底。2007年1月3日,央视新闻报道,铁道部公布了2007年春运时间为2月3日到3月10日,春运期间的票价除临客硬座不涨价外,其余的都涨。2007年1月5日,据媒体报道,铁道部新闻发言人透露,1月中下旬将公布春运涨价幅度。

苦苦等待“好消息”的郝劲松在焦急之中等来了这样一条有关铁路的新闻:北京市民姜海程在火车上花30元吃了一份白菜炒木耳和米饭,居然没有吃饱,于是向铁道部写信投诉。在得到了部长亲自批示后,武汉客运段领导专程来北京向姜海程道歉。

此新闻让郝劲松茅塞顿开,一份白菜炒木耳,一个乘客吃不饱这样的小事,都能得到部长的批示,那么眼下有一件涉及1.5亿乘客合法权益,远比一份白菜重要千万倍的事情要与部长商榷,那就是2007年春运应该彻底停止涨价!对于这样“严重”的事情,部长是不是也该批示一下呢?

郝劲松毅然拿起了笔,给铁道部部长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这样写道:“历年来铁道部春运涨价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分流客流、削峰填谷’,但事实又如何呢?2003年春运铁路共输送旅客1.34亿人次,2004年1.37亿人次,2005年1.4亿人次,2006年1.49亿人次,2007年预计是1.59亿人次。以上数据表明,涨价后客运人数仍然连年上升,根本没有起到所谓的分流作用。如果说票价上涨阻挡了一部分人回家的脚步,它阻挡的是那些长年在外受苦受累的民工兄弟姐妹们,它阻挡的是那些在大学里艰难度日的农家学子们,他们有的几年都回不了一次家,因为买不起火车票。那些农民工们在外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有的还拿不到两千元钱,有的只拿到回家的路费,有的连路费都拿不到。尊敬的部长,您是否看到他们思乡的泪水里充满了回家的渴望?您是否听到了那些被铁路阻挡和抛弃的底层民众最悲伤的叹息?”

“铁道部一直声称自己有权涨价,依据是原国家计委2002年1月27日下发的 [2002]107号《国家计委关于公布部分旅客列车实行政府指导价执行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但该《方案》在授权铁道部于一定幅度内可以上涨票价的同时,并没有排除铁道部上报国务院批准及申请听证这两项法定义务。因此铁道部在按照《方案》制定价格的同时,也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按照《价格法》第20条,第23条,按照《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第3条,第14条履行法定的报批及申请听证义务,否则即程序违法……根据宪法第4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面对即将来临的2007年春运,我仍然希望铁道部能顺应民意,顺应历史的潮流,顺应民主与法治的潮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而不要让民意在法庭上爆发……”

郝劲松把写好的信用快件的方式邮寄到铁道部,与此同时,他通知各大媒体,刊发写给铁道部部长的信。2007年1月8日,“郝劲松致铁道部部长的公开信”在各大网站上成为猛料,引起轩然大波。这封信致使民意突然放大,媒体突然爆发,强大的冲击波动摇了“铁老大”春运涨价的决心,在表示“继续涨价”话音还没落地之际,就“斩钉截铁”地宣布“不涨价”了。

当代“堂・吉诃德”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伟大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代表人物堂・吉诃德,可谓是家喻户晓,众人皆知。但就像“100个人心里有100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对堂・吉诃德的理解各不相同。在看似可笑的骑士精神背后,其实他身上更赋予了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的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精神;他的超脱世俗理念,追求心中理想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不理会人们嘲讽,一往无前的对生命意志的向往……有人说,堂・吉诃德的追求是否正确合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那份执著正是很多人缺乏的宝贵品质。

那么,数次与垄断行业和部门叫板,打了9次官司,只赢两次的郝劲松在某些聪明人眼里是否就是那个充满傻气和稚气的悲壮的堂・吉诃德呢?

2004年10月,郝劲松因在火车上购物、用餐和退火车票费无发票,在4个月内接连3次把北京铁路局送上法庭,并最终取得了胜诉,引起轰动。2006年3月1日,铁道部向全国各铁路局发出《关于在铁路站车向旅客供餐、销售商品必须开具发票的通知》:要求所有的火车及站台必须给旅客开具发票。郝劲松结束了中国铁路站车向旅客供餐、销售商品不开发票的历史――这个“堂・吉诃德”一枪把腐朽的制度挑将下马,他说,“垄断企业都是纸老虎,我们要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打倒一个,解放一片。”

涨价通知范文第8篇

完达山近日在一份发给供应商和经销商的涨价通知单上明确表示,完达山决定对乳粉类及米粉类产品价格体系进行适度调整,并要求分销商和终端门店于3月21日前完成新的供货价以及零售价的调整。目前,完达山已经对供应商调高了产品出厂价。

虽然上述调价通知单上没有写出涨幅,但据知情人透露,完达山产品此次将进货价格上调10%,显示在市场终端将上涨12%以上。

“国产奶粉和洋奶粉价格已所差无几,消费者不会为国产奶粉涨价买单。”完达山品牌的一位大型商表示,奶粉市场大部分都被洋品牌占领,国产奶粉销量并不理想。由于此番涨价,该商已经囤货400多万元。

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方庄家乐福看到,该店主要销售进口奶粉,国产奶粉占比较少,完达山在该店甚至没有销售。在物美超市蒲黄榆店内,只有少量完达山产品在售。

北京供货商联盟代表、北京市商业联合会理事姚文华表示,现阶段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国际奶源价格并未上涨,新西兰作为主要奶粉进口国关税也在下调,乳企业并没有过高的成本压力,在产品配方上也没有过多改变。国产奶粉“带头”涨价是不正常现象,违背了市场规则。

涨价通知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据库;中国知网;过度涨价

[DOI]10.13939/ki.zgsc.2016.22.057

1 引 言

面对国外数据库连年涨价之态势,图书馆、研究机构等购买者已采取了诸如发表联合抵制申明,成立“中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等对策与之博弈,并希望以最合理的支出成本获得最大的权益。近年来国内高校图书馆频发暂停中国知网数据库的使用通知,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知网数据库价格过度上涨。对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涨价,目前国内学者鲜有对之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的初衷则是为中国知网数据库的购买者面对其过度涨价时提供对策参考。

2 中国知网数据库过度涨价之原因分析

继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于2016年1月5日关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暂停下载的补充说明的通知后北京大学图书馆于2016年3月30日关于“中国知网”可能中断服务通知。近年来因为数据库过度涨价导致数据库资源暂停使用的通知屡见不鲜,而捉襟见肘的购买经费让高校图书馆与数据库供应商之间打起了拉锯战。

多家数据库资源的存在,必然引起竞争。某些学术资源数据库制作商为了提升竞争力,与期刊杂志社等机构签订了各种各样的独家出版协议,以保证这些期刊论文只能在签订协议的学术资源数据库上独家,从而垄断数据资源,抢占市场赢得客户。中国知网数据库在其“版权声明”中宣称,“任何人包括付费读者均不得将本内容通过网络论坛、网络博客以及其他任何方式进行二次信息网络传播”。这样作者的成果一旦被其收录,就会被用于谋取高额经济利益,而且阻碍了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无法达到其宣扬的“教育、科研之目的”。中国知网数据库作为公众熟知且经常使用的数据库,凭借享有的独占资源与垄断运营的模式在与某些购买者谈判时存在漫天要价的嫌疑。

3 中国知网数据库过度涨价之对策参考

一般而言,中国知网数据库的价格是根据用户数量以及用户所选订的专辑的数量来决定的,用户数量与订购的专辑越多,价格越高,因为每个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存在差异,中国知网售价也会不同。中国知网购买文献版权每年都要向出版社支付费用,此外还要经过数字加工才能维持年均资源总量更新10%~12%。人工、物价、上缴税收都需要成本,因此合理范围内的涨价无可非议,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之本。但据有的高校透露:从2010年到2016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类似的大幅涨价已完全超出图书馆的购买能力,面对中国知网因其内容的垄断优势而漫天要价,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供图书馆参考。

3.1 寻求国家政府干预

虽然数据库的定价不属于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范畴,但是任何商品和服务都要符合市场规则,数据库的定价单由数据商一锤定音的现状应该改变,数据库“捆绑出售”的方式导致资源垄断和过度商业化运作的趋势,必要时物价管理部门需要参与审查与干预,政府部门需要制定数据库市场运行规则。

3.2 呼吁数据库的缔造者建立联盟组织

国内数据库旗下各种期刊的作者、编辑、编委、审稿人同时也是数据库的创造者,应该联合起来建立联盟组织抵制恶意涨价的行为,从而维护自己的权益与公众的利益。此外,呼吁科研工作者注册Reseach gate 与科研之友等类似的专业社区网络平台用于共享信息和传播最新的科研成果,打破完全依赖数据库资源的模式。

3.3 构建数据库绩效评价体系,多方位寻求可替代方式

图书馆需要对电子期刊数据库构建绩效评价体系,争取更多的定价话语权,促进数据商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制定公平、合理、多方双赢的价格模式,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与能力。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暂停使用阶段,图书馆需多方位寻求可替代的方式,大抵如下。

3.3.1 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

(1)万方、维普数据库,现刊中重复率为80%以上。

(2)通过图书馆的读秀文献搜索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的文献传递服务或图书馆文献传递平台获取全文文献。

(3)通过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OA期刊之家免费获取期刊全文。

(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开放获取)。

(5)博看网期刊数据库。

3.3.2 报纸库

(1)方正中华数字书苑数字报纸。

(2)慧科搜索(报纸库)。

3.3.3 统计数据

(1)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2)中国资讯行――中国统计数据库。

(3)CEIC数据库。

3.3.4 博硕士论文和机构库

(1)CALIS学位论文中心服务系统。

(2)中国科技论文网。

3.3.5 其他

(1)谷歌学术。谷歌学术可以最准确的找到与关键词相关的论文。

(2)Rand Corporation。在兰德公司的官网上可以看到关于政治、经济、全球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3)JSTOR。JSTOR全名为Journal Storage,是一个对过期期刊进行数字化的非营利性机构,目前JSTOR是以政治学、经济学、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主题为中心,兼有一般科学性主题共十几个领域的代表性学术期刊的全文库。

(4)LexisNexis。用LexisNexis可以查询世界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学术期刊的专业文献、大公司的商业资讯财务数据,还能连接到著名的谢法德美国最高法院判例摘引查询自1789年以来的联邦法院案例。

4 结 论

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大众熟知且被广泛应用,为了维护广大读者的利益,除了图书馆采取有效的对策之外,其他相关机构与人员面对其过度涨价时应该联合起来与之博弈,以期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与多方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莹.三大全文数据库收录质量类期刊的比较分析[J].图书馆情报研究,2015(2):52-56.

[2]侯振兴.高校图书馆电子期刊数据库绩效评价研究[J].情报科学,2013(2):45-49.

[3]郑萍.学术期刊数据库特性及商业模式对价格的影响[J].新世纪图书馆,2013(8):35-38.

[4]汪名立.爱思唯尔先出电子书然后纸质[N].国际商报,2015-09-14(A06).

[5]张晓东.爱思唯尔的中国“攻略”[N].北京商报,2010-03-29(F11).

涨价通知范文第10篇

伪造监管公文 鼓吹保险涨价

2014年12月中旬,网络中流出一张健康险和意外险涨价的“保险监管函”,根据该“公函”内容显示:“2015年1月1日凌晨起,原重大疾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面停售。正式启用2015年新版保障费率。原保障不变情况下,每万元保额费率上调48%。新版费率已下发。”在这一简短的公文落款处写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监管局”和“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日”的字样,还盖有“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公章”。

“红头文件”都下来了,部分心急的消费者打算在涨价之前购入这两类产品。虽然该“公函”只有寥寥数语,但明显透露着未来重大疾病保险、意外险要涨价的味道。

幸运的是,该“公函”很快就被圈内人士识破。2014年12月17日,辽宁保监局在官方网站澄清,证实该公告系伪造,并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要仔细甄别,从自身实际需求出发理性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提防以停售、涨价为由的保险销售误导行为。

辽宁保监局同期下发《关于规范人身保险销售行为的通知》,要求各省级分公司严禁保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制造、传播该类虚假信息,并于2014年12月18日12时前将通知内容传达至所属各机构及其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防止虚假信息进一步扩散。2014年11月21日,辽宁保监局转发中国保监会《关于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保险产品销售工作。

以往年末,在老产品即将停售,新产品即将出炉的时候,为了促使消费者抓紧时间购买旧产品,部分人会捏造“××产品要涨价了”的消息并向新老客户灌输这一概念,游说客户加保旧产品,或让新客户“抓住最后的投保机会”购买旧产品。销售人员的这些说法,让客户大有“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感觉,可谓是充分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

但此次伪造监管部门公文,借助政府公信力促使消费者相信产品要涨价,从而达到短时间内促销的手法具有极大欺骗性。业内人士称,此次保险销售人员伪造政府监管部门公函的行为,性质相当恶劣。不管面对何种涨价传言,笔者在此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适时请教一些专业人士,辨清事实真相,防止上当受骗。

高额收益诱惑

“大妈,这款产品年收益可以达10%以上,原来那款保险产品年收益才5%不到呢,赶紧投我给你推荐的这款产品。”对于手里有些积蓄准备购买保险的消费者,部分销售人员却转而介绍起P2P或其他理财产品来。本该推销保险产品的销售人员,私自将客户“飞单”至第三方理财公司的业务,甚至演变为非法集资,这样的现象在年初尤为易见,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而事实上,根据相关规定以及中国保监会的《关于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不得销售未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非保险金融产品。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规定对非保险金融产品有销售资质要求的,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当在销售前符合相应的资质要求。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应当向客户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得采取违背客户意愿搭售产品的方式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不得向客户销售超出其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非保险金融产品。

保监会表示,近年来,一些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及其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向客户直接推介销售包括第三方理财产品在内的非保险金融产品,或者以介绍客户等方式间接从事相关销售活动,在满足客户多层次金融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销售行为不规范、金融风险交叉传递等问题,有的甚至已经构成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

根据该《通知》要求,对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越权或者假借所属机构名义私自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也就是所谓的“飞单”,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要及时制止,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那么,消费者如何辨别自己购买的保险产品是否正规,防范被销售人员误导“飞单”而购买一张并非保险的单子呢?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为“天上掉馅饼”所诱惑,对于反常的所谓高额回报投资项目,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在购买保险时,记住以下四招,就可以让犯罪分子无法得逞,让你花钱真正买到保险。

第一招:购买前,核实销售人员身份。在购买保险之前,要主动询问销售人员姓名、营销员编号及所在保险公司的全名,必要时应登录中国保监会网站查询保险机构的合法性,并致电保险公司客服热线核实销售人员身份真实性。

第二招:购买时,认清产品真假。购买保险时,应该主动通过保监会或保险公司官方网站进行查证,或通过致电保险公司客服热线等方式核实保险产品的真假,切勿相信高息保险。此外,还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和投保提示,正确理解保险产品。

第三招:交费时,选择转账付款。投保人在选择保费付款方式时,千万记得要选择经由银行向保险公司的账户转账。如果有销售人员要求直接付现金或把保费汇款至某个个人或其他非保险公司的特定账户,就需要引起警惕了。

上一篇:中标通知书范文 下一篇:元旦放假通知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