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1 00:29:46

雨霖铃教案范文第1篇

1、理解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感情。

2、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3、体会词缠绵婉约的风格。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感情。

2、鉴赏词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教学难点:

1、鉴赏本诗融情于景、虚实相济手法。

2、对“今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赏析。

具体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词作《雨霖铃》就是一幅优美的画。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雨霖铃》的世界,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用耳朵去听,用心去感受这首词吧!

二、一进感觉:初步感受。

(一)听录音

(二)全班齐读

(三)初步感受:

刚才我们第一次共同走进这首词,听了录音,自己也读了一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对这首词的第一感觉,你们觉得这首词美吗?

——学生发言,言之成理即可。

我的感受这首词很美,它是一种凄美,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

(三)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是谁创作了这样一首凄美的词?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年),北宋词人婉约词派创始人。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少年时代到汴京应试,屡试不中,后流连于秦楼楚馆,常为歌伎填词作曲,和她们生活在一起,放荡不羁。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47岁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

写作这首词的时候作者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

(四)明确基调:

通过我对柳永生平以及这首词创作背景的介绍,结合同学们对这首词的第一感觉,我们朗读这首词,应该如何正确把握呢?换句话说,这首词的基调应该是?请几位同学谈一谈,读一读。

——基调:低沉、哀婉、悲伤、凄清。

三、二进文字:整体把握。

下面请同学们以这样的基调自己诵读这首词,再次共同走进这首词的世界。如果说第一次是走进这首词的第一感觉的话,这一次我们要走进这首词的文字,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这首词的文字,理解词的字面意思,有疑问举手,并且思考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同桌讨论,回答)

——上片写词人和他心爱的人分别的情景;

下片是词人想像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

四、三进意境:体会情感。

到底词人和心爱的人是如何分别,他想象的别后生活到底是何种情状,让我们第三次走进这首词,去感受词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齐读)

设问,串讲:

(一)“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我相信同学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幅爱人离别之图,那么你们头脑中的这个图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时间:傍晚

地点:长亭(古人送别的地方)

2、怎样的一个傍晚?

——阵雨初停的傍晚

3、你们是从哪里获取这些信息的?

——第一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4、这里不能忽视一个小东西——寒蝉,这蝉鸣助添了悲凉,“凄切”一词一开始就为这个画面乃至这首词定了调子,展开了一个凄切的氛围。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此句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二)“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这样的情境下,叫人如何能够忍受这离别的痛苦!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宴给他送别,虽然有酒相送,但是也无心饮用,因为心中有百般留恋,依依不舍,难舍难分。但是人要留,船却要开了“兰舟催发”。“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如何是好呢?

2、正因为如此,后面迸发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时应有千言万语,为何却无言了呢?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当登舟分别之际,两个人手拉着手儿,含泪相视着,大约是想把心上人的面容身影再最后一次深深地印进记忆中去吧。此时此地,他们心里该有多少话啊,然而却只是默默相对,谁也说不出一个字来,而他们相互真挚深沉的爱和内心极度的痛苦却正是通过这彼此极力抑制着的无言的哽噎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一个“竟”字,突出地强调了这种极为矛盾复杂的感情表达方式。“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

有人说这两句“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

这里通过“兰舟催发”这个场景,抒发了作者不舍之情。

(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除了寒蝉、长亭、骤雨、兰舟,上阕里还有哪些景物?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2、三种景物与词人离别的愁绪有何联系?

——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与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愁肠相似;

傍晚云雾浓重的特点与词人心情的沉重压抑相似;

楚地天空的空阔辽远与愁绪的无边无际相似。

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了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现了离别的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的绵长,如沉沉暮霭般的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

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

通过上阕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词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请女同学带着这样的情感诵读上阕。

(四)“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下面我们就要进入词人想象的别后情景了。请男生一起诵读下阕,让我们感受一下别后的生活。

离别总是令人神伤。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冷落凄凉的秋天,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下片紧承上片的“念”字推展开去,泛论离愁别恨,“伤离别”点明这首词的主旨。再用“更那堪”翻进一层,突出当秋而悲,甚于常情。离愁别绪不断涌上心头,只能借酒消愁,但是酒醒之后又会是何种景象呢?

(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明代词评家贺赏称这一句是“千古俊句”,那么这句俊在哪里呢?(四人一组讨论,品读)提示:切入点:什么时候看到的景象?哪些景象?

——俊在:

(1)“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寓情于景,融情入景,意在言外。“杨柳”、“风”、“月”这些本是自然界的景物,不少文人曾予以特殊意义,从《诗经》开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天下千树万树,“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词》),“杨柳”成了送别的象征,古人往往于黎明时分踏上征程,送别也是在这个时候,韦庄就有“惆怅晓莺残月”(《荷叶杯》)的诗句,因而“晓风残月”更见依依惜别之情。作者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样一幅凄清的画面会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寂、落寞,并渴望再次团聚,言外之意无穷。

(2)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句中的“醒”字,更提醒了两个世界的存在——一个过去沉醉的熟悉;一个醒后对面的陌生。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诗句),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他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是“千里烟波”,他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词句)啊!

(六)连绵不断的愁包围着词人,词人日后的生活将是“此去经年,应试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历来被评为“余恨无穷,余味不尽”,你有没有体会到这不尽的余味?请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1)作者设想了以后什么样的情景?

——推想到离别之后惨不成欢的情景。

(2)为什么会是这样一幅图景呢?

——因为词人深沉地感到即使有良辰好景值得欣赏流连,可也等于“虚设”,而千种情、万种意又能向谁倾诉呢?以孤寂落寞之情收束全诗,既突出了前景渺茫,又表露出余恨无穷的哀怨。

五、归纳写作特色:

1、融情于景的写法:

2、虚实相济

六、课堂小结:

经过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首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让我们和着录音一起诵读,去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欣赏这幅美丽的画。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赢在课堂》中《雨霖铃》的内容。

2、准备字词默写

3、准备全词默写

4、预习《声声慢》

八、拓展:(时间允许的话)

读完这首词,让我想到了当代人写的一首歌——黄磊的《背影》。这首歌的意境与《雨霖铃》有几分相似。让我们在歌曲中,去体会去品味吧。

附一:板书设计:

雨霖铃

景情

寒蝉骤雨长亭悲戚

别时兰舟不舍

(实)烟波暮霭楚天愁苦

别后杨柳晓风残月孤寂落寞

雨霖铃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古典诗歌 《雨霖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1对教师“想教什么”的反思

通过那么多的教案总结,不难发现,教师对于雨霖铃的教学内容基本上还是按照课程目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展开下面几点的。但是这么多的目标落实到教师自己想教的层面也是各不相同,是教意象?教作者的思想感情?还是说教艺术特色?在这点上,每个教师的把握都不一样,或者可以说教师自己想教的东西这点上也很困惑,毕竟短短的45分钟时间,要导入新课,要介绍作者与写作背景,要整体感知全词概括全词的内容,还要品悟作者的情感。纵观《雨霖铃》这首词的教学案例,有些是简单赏析后教给学生一些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有些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逐句鉴赏与理解,还有些是在反复吟咏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品悟。

2课堂里实际在教什么

在教学内容上大致按以下教学步骤展开:导入、整体感知、配乐诵读全词、品悟和情感升华。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和传递的信息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教师指导学生的诵读,落脚点在于逐字的品味全词。

诗歌语言的品味必须伴随着大量的诵读,细细的品读,这一点大部分教师都把握地十分到位。诗歌最大的特点便是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和富于节奏和韵律。这就意味着在短时间内很难通过更好的方法将诗歌情感的强弱起伏发挥的淋漓尽致。只有通过诵读、吟诵,特别是在教师读、唱、吟的示范下,学生读得有板有眼, 读出节奏, 读出语感, 读出韵味,才能更好地把握作者传递的情感。

(2)教师指导学生品味词句,落脚点在于字词句的推敲。

多数的课例,是教师提出字词的问题,学生理解情感。像许正老师的课,竟一连给学生讲解了10个挖字眼的问题,经过教学课例的统计,教师像讲文言文那样对诗歌作逐字逐句的解释占了绝大部分,有些直接将诗歌变为一篇散文让学生读翻译后的散文。笔者认为这样会破坏了诗歌的意境之美,以致于把诗歌中丰富细腻的情感和灵性变成了一堆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符号,语言的美感、情感的激荡、精神的愉悦、思想的深沉都流失殆尽。

(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这首诗中的意象,并总结写作手法等。

纵观这些教案,就不难发现诗歌教学中存在很明显的问题。诗歌本应是阅读教学中最灵动最丰富最美好的部分。它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其教育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美的熏陶。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限制,诗歌的教学与诗歌本身的韵味之间有着很大的落差。欣赏诗歌过分纠缠于词句及构思,反而会破坏诗歌本身的整体美。如果我们欣赏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个别字词或技法上,就会破坏这种整体的美感。特别是《雨霖铃》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在教学中,如果采取上面那些教学片断,只会破坏这首词的美感,让学生对于诗歌的热情递减到零度下。

3学生实际学了什么

根据这些教案推测,学生在教师教学后,真的能学到教师预先设想好的效果吗?这可以归结于下面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关于诗的知识面不宽,二是教师关于诗的品鉴能力不高,再一个就是关于诗的教学设计缺乏诗味和艺术性。由于种种限制,诗歌的教学与诗歌本身的韵味之间就会产生很大的落差。就以《雨霖铃》的教案为例,教师为了掌控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中讲述自己编好“剧本”,事无巨细地准备到上课的每一环节,不可谓不认真,但是讲坛上的尽情演绎,一人做主,灌输知识,但是恰恰在整个剧本里少了最重要的角色――“学生”。这就导致学生最后无法真正体会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无法进入诗人的那个世界。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这句话就一语道破诗词最大的特点:诗歌是表达情感强弱起伏的变化。是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体验作者世界中的情感变化。在此种情景下,所有抽象的讲解、说教、讨论以及作者介绍都是多余的,让学生直接接触与真切感受作品,走进作者创造的形象世界,在诗歌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笔者认为诗歌教学最重点的是通过意境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感情起伏变化,并通过抓住情感变化的点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让学生在期待中迎来下一节课堂的到来,如此,便是一堂成功的诗歌鉴赏课。

参考文献

[1]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郭熠.《雨霖铃》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3(1).

[3] 金玉红.让学生喜欢语文课――《雨霖铃》教学叙事案例[J].新课程学习,2013(5).

雨霖铃教案范文第3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导学案的实施,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体验获得知识的快意,体验方法和技能的重要。

0至6岁的孩子天性使然,爱观察,满心问号,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学到生活习惯和经验。儿时满怀好奇,并不断体验被满足的乐趣,孩子思维能力成熟后,才能产生持久的求知欲,演化为终身好学心。那么是什么让孩子不再爱学习了,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习目的不是他参与确定的,学习内容不是他想学的,学习过程不是他参与组成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存在感。好比一场戏剧,观众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剧本好,演员演得好,观众可以从头看到尾,甚至置身其中大笑或哭泣;一种是剧本不好,演员演得又不好,观众就会打瞌睡,如果恰好还有别的事要做,就干脆离场了。最好的办法是让观众成为演员参与到表演中去。对课堂教学来说,导学案是一种增强学生参与度,加强学生存在感的好办法。现就导学案的制定和使用做如下思考:

一、导学案和教案的异同

“教案”体现的是教师的意志,是为“教师的教设计的”;“导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意志”,是为“学生的学设计”。但是导学案应该是在教案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导学案制定的基础仍然是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目标的设定。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都没有研究透,没有明确,导学案就变成空中楼阁了。笔者听了三节导学案语文课分别是两节《雨霖铃》一节《哈姆雷特》,通过课堂观察,两位教《雨霖铃》的老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比较模糊的,主要似乎是在讲意象。“柳,酒,长亭、残月”几个意象的分析贯穿了始终,但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对此非常熟悉,课下和老师交流时得知意象以前是反复分析的,因此笔者认为本课把意象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雨霖铃》的精髓在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词人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传达出其无法言说的深情。一位老师执教《哈姆雷特》把内容确定为人物形象,也是值得推敲的。笔者认为戏剧教学应该分析矛盾冲突,但是《哈姆雷特》和《雷雨》的戏剧冲突又是不一样的,《雷雨》是人物之间的冲突,表现在人物对话的潜台词上。《哈姆雷特》是哈姆雷特内在思想的冲突,表现在哈姆雷特大段独白上。教学时可以抓住人物独白中的矛盾来揭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这一深刻主题。

二、导学案的制定应该体现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的认知现状是导学案制定的起点,学生的自习结果是导学案制定的依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是导学案使用的重点,学生的课后反馈是导学案评价的标准。学生观应该是贯穿始终的,因此对学生学习层次学习特点教师可能要花费很大精力去调查分析。对学生学习中的困惑要深入学生中去和他们交流。导学案能够用问题表的形式把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这点值得推广,但还需要做深做细。笔者有幸看到了一张“《雨霖铃》问题表”,其中的问题是“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这些比较模式化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还是应付差事随便弄两个?笔者还是比较担心,如果老师能够做一些引导工作,或在导学案中针对一两个问题,设置几组由浅入深的题目。比如:《雨霖铃》中你认为最动情的是哪一句,最平淡的是哪一句。可能能够激发学生思考,促使其做深层分析。笔者在课后和一个B层次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她就认为最动情的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认为最平淡的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如果老师课前了解这一点,学生讨论会更加集中,思考会更加深入,课堂生成会更多,课堂探究应该更有效。

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应该参与一两组的探讨,这有利于老师发现学生在解题时莫名其妙的出现偏差,而这一偏差很可能就是全班都容易弄错的地方,老师及时加以引导会让学生有效把握讨论时间。

例如,老师给出四个问题:①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②自选角度品味“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经典细节。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好在哪里?④通关全词,作者怎样表达“伤离别”主题的?

以下是某小组讨论实录:大家说意象。暮霭算吗?都能渲染一种凄凉氛围。停停,是特点吗?……执手相看泪眼。第三个我找到。现在讲第二个,感情逼真。第二题还是第三题啊?第二题。选一个角度啊?自选角度啊?从内容从而……从内容上看情感逼真。总写概括了啥?怎么概括的?第三个找到了。哪个地方啊?杨柳岸。选了触动离愁的景象够造了意境。第四。运用什么手法?不对还可练字!不能练字!是怎样表达啊?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名师一课》上有。时间到,组长将讨论后答案写在后面黑板上。

根据实录不难看出,学生用五分钟都在论选哪个角度,但事实上,老师的问题是品位经典的细节之美。这组学生可以说每个问题都没弄清楚,讨论时很慌乱,几位同学都抢着说。一位年轻人曾经拜师苏格拉底求教演讲的技巧,为了表示自己与生俱来的出色口才,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讲话说:“我要收双倍学费。一门课是学会闭口,一门课是学会开口。”就课堂讨论的现状来看,可能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小组合作探究的前提。

三、导学案中问题的设置

问题的设置应该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性。所谓挑战性是指符合学生现阶段学习水平的,过高过难,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过低过易,会使学生产生懈怠心理,结果一定是导学案流于形式。《哈姆雷特》导学案中探究题为“体会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色”,学生答案是:设置悬念,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语言个性化,能表现人物的性格;语言深刻丰富。但是这一答案放在任何一篇小说或戏剧上都能讲得通。第二题是:分析剧中主要人物形象。第三题是:探究本文主旨。这两道题学生的答案可能是抄参考资料的,但是老师画了一个勾,给了A等级。笔者猜不出导学案的学习结果与课堂会有怎样的联系。笔者认为,不妨选择哈姆雷特的几处经典独白让学生赏析,并就此提出自己的疑惑。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都在谈教育哲学中最核心的命题――人、生命、生活,都在不断地重复着叶澜教授的话――“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但是无数次的呼唤,无数次的搏击,并没有换得凤凰涅浴火重生,新课程改革这么多年,我们的课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社会的功利让我们的内心终日不得安宁,尤其在语文教学田野里,我们面对着一大片麦穗,不知道哪一株是最大的。以至于迟迟不肯下手,最后还是两手空空。

导学案细究起来会有很多话要说,但是谁不是在摸索中前进的呢?如果我们总是等把东西都准备齐全了再出发,很可能因为准备的时间过长而放弃了一次旅行。所以“先干起来吧”!我们必须坚信,关注学生的教学形式一定是好的。《种树郭橐驼传》中有一句话“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雨霖铃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 诗歌教学 情感把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一曰:心境。即指一种微弱而持久、富于弥漫性的情绪。

接受心境(学生阅读前的准备心境)对作品阅读有影响,当处于过于兴奋或者过于抑郁的心理状态时,即使面对优秀的作品,也可能因为情绪的原因而难以进入其中的艺术境界,难以体会作品的奥妙。所以开课前应该进行导入。以《雨霖铃》的教学为例,很多教师在课前导入会引用相关的材料信息,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我的意见不同,因为对文章赏析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更是会有自己的体验。如果教师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先入为主地拿出图片强迫性地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境、生活遭际,不否认这样的教学模式被广大教师们认可,但是,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忘记了诗歌教学的审美教育,我们毕竟学习的是诗歌不是作者传记,因此,还是应以文本为中心。我对于《雨霖铃》这首词的教学就采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读诗,情感、重音、停顿都由他们自己掌握,几遍读下来后,学生们大体能体会到词的情感,情绪也由兴奋转而变得沉默,学生们都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的伤心事。

二曰:同情。即共同的感受,这种感受的本质,是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接受者所固有的心境相投契,或者作为一种刺激唤醒了接受者的情绪记忆。

古人云:“夫天下百虑而一致,故人不必同,同于心;言不必同,同于情。”情感需要激发,当然学生要正确阐发、评价文学作品,必须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在这一阶段的激发中,我的课堂步骤是把四幅图展示在投影屏幕上,分别是“寒蝉骤雨”、“执手相看泪眼”“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这几幅图正确地引导学生评说内容:词人并没有纯客观地铺叙自然景物,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秋季,暮色,骤雨寒蝉,诗人与情人相依相恋相偎相怜,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里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一层浓似一层 ;既曰“千里”,又曰“阔”,一程远似一程。道尽了恋人分手时难舍的离别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伤离惜别,自古皆然。接以“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极言时当冷落凄凉的秋季,离情更甚于常时。“清秋节”一词,映射起首三句,前后照应,针线极为绵密;而冠以“更那堪”三个虚字,则加强了感彩,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是全篇之警策。成为柳永光耀词史的名句。这三句本是想象今宵旅途中的况味,遥想不久之后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依据学生对这四幅图画的表述,可以提出要求,就是按照景中人,人中事,事中情,情中理的思路再来仔细地品味这种伤别离的感情。现代社会通讯技术发达,学生的阅历又比较单纯,所以他们可能还是较难体会别后的这种离愁,不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而采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就可以帮助大家借助想象的翅膀,揣摩这种“伤离别”。词中的经典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对它的品析,是一节课中学生情感升华的重点,不必按照教案中的要求让学生死板地回答问题,可以用其他的诗句表述这种情感的层递:“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蕴《菩萨蛮》)让我们走入对往事的回忆中;“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李清照《念奴娇》)酒这种东西是最能引起离愁别绪了;“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载不动的是那深深的离愁,天涯海角都难以忘怀。

三曰:回味。是作品阅读后情感的延续,更是情感的升华。

雨霖铃教案范文第5篇

一,主要工作

1,确定教研内容,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教研的内容决定着老师们业务水平发展的方向,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影响,本着为教师们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在学期初便给老师们发了"语文组活动备忘录"一表,让大家都清楚自己本期的任务和自己所需提高的方向与内容,采用共同协议的办法确定出新学期教研的内容并撰写入教研计划中.这么一来,我们学习的目标更为明确,学习内容更加贴近了自身发展的需求,真正达到为用而学,学以致用"的效果,老师们学习的劲儿也就更足了,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教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坚实后盾.

本学期更好地发挥周三业务学习的功效,确保每周一次的教研组和备课讨论的活动,做到周周有内容.参照学校的工作计划,上好示范课,教研课和汇报课,加强了研课,磨课的力度.

2,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本学期备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备课中教师改革传统的一问一答式的教案撰写方法,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撰写教案,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充分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作用,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每节课后教师都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教学反思,从深层次上去考虑自己的教学工作,写出有质量的教学研讨和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们鼓励老师们采取"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的方法,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实质内容的进一步领悟,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经常上网浏览,查阅相关的材料,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教学实践.为此,本学期我们多次组织全组教师共同学习如何在网上搜索资料(包括各类文件,教案,课件等等),如何下载相关资源,如何将压缩的文件进行"解压",从实质上加强了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的能力,并让老师们把自己的资源上传到校园网,做到资源共享.

在学校组织的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中,有十二位教师的教案被评为优秀教案.

3,, 紧抓课堂教学,促进综合能力的提高.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在教研上观看中央电教馆网上的教学录像,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再者为提高老师们对现代化技术技能熟练掌握,我们本学期的公开课都是由上课教师自制课件.10月,曾旋老师的《错误》在沅陵一中参加青年教师比武,或二等奖;11月尚明霞老师的《雨霖铃》在二中参加全县教学研讨,获得听课教师的好评.12月全校举行青年教师比武活动,曾旋老师获一等奖,欧明松老师获二等奖,卢冬丽老师获三等奖.这些老师都能根据课例所需,自制课件进行授课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另外,在省督导检查团来我校检查工作时,有邓剑辉,姚绍兰,欧明松,刘凤英,祝克溴,侨光业,秦志军,酉世明,申艳霞等老师的课受到专家检验,并得到专家的好评.

4,积极开展语文活动,提高学生兴趣和能力.

本学期语文组配合学生科开展了"学习长征精神"的系列活动:读有关长征书写读书笔记的活动,有关长征精神的诗文朗诵比赛和演讲比赛.

二, 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 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进步,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 看什么 想什么 )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

方向:采用每次开课由一位教师做为主评,其他老师做为辅评以提高评课的能力.

多观看教学课堂录像,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

2,我们的理论水平仍存在着欠缺,在下学期我们将更一步鼓励教师多多地阅读教育刊物,多写写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理论的素质,以理论来指导,武装我们的实践.

雨霖铃教案范文第6篇

一.两基过关,力避硬伤

一次,我做申报职称教师典型课例教学的评委。听几天课让我身心疲惫,感慨颇多。一些语文教师基本功不扎实,“两字一话”(硬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不过关。一些授课者基本教学能力欠缺,或教学目标不明确,或教法单调,或缺少学法指导。上好公开课要苦练内功,不断“充电”。

二.摒弃三满,力避俗套

“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电”(多媒体)都不好。不搞大而全。应以生为本,密度适中,容量合理,给学生咀嚼、品味和质疑的时间。要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要问得有价值,有梯度,有角度。问得过多,或不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就将答案和盘托出,这种提问意义不大。多媒体在创设意境、增加信息量、让学生全感官参与学习等方面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来实现“三维目标”,多媒体的使用密度不能太大。花里胡哨,晕!

俗套一,依赖名师教案。等于把名师的东西当“套子”,自己做“套中人”,不能因材施教。讲课时背名师的优秀教案,循规蹈矩,无感情投入,就像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甚至叠用几位名师的教案而不会“割爱”。一节公开课或导语过长,或面面俱到,或蜻蜓点水,或虎头蛇尾。越俎代庖,喋喋不休,自我陶醉,极有可能导致拖堂,而拖堂是上公开课最明显的失误。

俗套二,依赖众人包装。学科组群策群力,讨论出一个方案,公推一人对外上公开课,这本是好事。但过度“包装”,甚至共同参与“掺假”就不好了。若提问什么,提问谁,答案是什么,诸如此类的事情都提前安排好,上公开课就失去了意义,等于大家共建“空中楼阁”。有些授课者拘泥事先讨论好的板书设计。为了完成板书,硬要把学生的思路纳入自己的思路,屏蔽异议,束缚思维。非要问到和自己事先完成的板书吻合为止,这样做不好。

三.设计创新,灵活自如

“我行我素”,不拘一格,语文公开课应上得异彩纷呈。

我用我法。要符合新课标理念。把精读课文上成略读课是偷懒,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招人烦。“五马分尸”式的讲解很无聊。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心中有法,用法自如。要敢把名师的好法“拿来”,更要挑选创新,因地制宜,我用我法,我的地盘我做主!重点突出有步骤,难点突破有招数。关键在于激励兴趣和氛围,优化提问,让学生在互助探究中不断提升。公开课就是要看授课人如何让学生从不会到会,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如何开发潜力陶冶情操。一位初中语文老师教读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精彩的导入,声情并茂的片段范读之后,老师让学生找出描写阿长肖像的句子——“她生得黄胖而矮”,“况且颈子上还有许多灸疮疤”。然后老师提纲挈领地提问:“生得不好看”的阿长有哪些“伟大的神力”?鲁迅童年时对阿长“发生敬意”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探究,讨论发言;老师及时点拨补正,把讨论不断引向深入。这节课老师能充分利用课后作业资源,在听、说、读、写几方面落实教学目标,质优效高。最大的特点是重点突出,注重学法指导,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纠错无痕。心中有教案,眼里有学生。要根据课堂教学的态势灵活调整教读方案。一节课要上得一气呵成,不能有明显的疏漏、断层和错位。发现问题,巧妙补正。有一次听说课比赛。有一位老师讲柳宗元的诗《江雪》。课前我看了他的教案。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方法得当。导入精彩,题解精当,又用多媒体创设意境;教读结合理解诗意之后讲到这首诗抒发的感情时,他和我都意识到忘了介绍作者。这位老师从容应对,机智设问:作者为什么在诗中渲染如此幽僻清冷的气氛呢?这肯定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和现实处境有关。然后老师补充介绍作者,着重讲了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孤独郁闷的心路历程。心境与诗渲染的氛围吻合,纠错天衣无缝。

处变不惊。授课者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环境,积极应对临场变化。内蒙古一位特级教师到安徽省芜湖一中上示范课,讲柳永的词《雨霖铃》。这位极富亲和力的语文老师用极具魅力的课文范读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课上得很有语文味。他让学生品味“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时,一位漂亮的阳光女生突然举手示意,要求上台和老师模拟表演这一动人的“情人话别”场景。听课的几百名语文教师都站了起来,要看看这位授课的同行如何平息这朵突然涌起的“浪花”。只见这位老师喜出望外,表扬女生的大胆创意。师生表演“短剧”,惟妙惟肖,准确地抓住了柳永词中人物的心态,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令同行们称羡。临时借班上课,不可能“预设”这一环节。妙在授课者因势利导,使这一师生互动成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

授课者“舞”出个性,“秀”出风采,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收获知识和方法,听课者在欣赏中得到享受和启发,这才是语文公开课成功的标志。

雨霖铃教案范文第7篇

一、全方位预设,为生成导航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它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正如布卢姆所说,“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就不能成为一门艺术。”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了课堂的预设,而更应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充分预设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边对话可能出现的情况。

1.关注学生,把握学情

好的预设是成功的开始,备课时教师要充分预设学情。我们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乃是科学预设的一个重要前提。这一点我自身体会非常深刻。在上公开课《雨霖铃》之前,我先在另外一个班试上了一次。在上课前,该班的任课教师也让学生预习了,但在上课时明显感觉学生听得吃力,教师讲得费力,原因就在于我对该班学生学习诗词的基础没有作预先了解。《雨霖铃》被编排在苏教版必修四的“笔落惊风雨”这一专题中。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是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正式接触古典诗词,对于诗词的相关术语、基本鉴赏方法和步骤还不甚清楚。比如说到“请大家找出词中句子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时,学生听到“景语”“情语”两个术语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茫然。课堂氛围沉闷,教学进度完不成的情形就可想而知了,而这都是由于没有充分预设学情造成的。可见,学情的把握和预设在备课时显得多么重要。

2.吃透教材,精心预设

教材是《课标》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但教材是面向全体的,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师个体的教和学生个体的学。因此,吃透教材,根据学情作个性化的精心预设显得很重要。

但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情况是怎样的呢?

某些老教师缺乏的是积极、精致备课的态度,而新教师又达不到对教材把握应有的高度,往往只会断章取义,只能就一说一,不懂得融会贯通。有鉴于此,我每次备课先抛开一切参考资料,精心研读文本,让自己的心与作者的心有一次近距离的接触。泛读、细读、再读,三遍读完之后再结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前后板块的联系,认真分析文本内容,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确立教学的重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作出适合自己教学风格和学生水平的预设。最后再借鉴优秀教案,取长补短。这样上课时不仅自己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而且让学生感觉“跳一跳,够得到桃子”,提升学生主动探求的积极性,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效率。

二、积极生成,让课堂精彩纷呈

在我们的传统教学实际中,常有这样的认识与行为:上课就是执行教案所“预设”程序的过程。其实,课堂上,教师不应急于教给学生什么,更不能满足于教给了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能不断激活学生思维,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空间。

1.调整心态,愉快教学

教师要尽量将愉悦的情绪带入课堂。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师生之间要心心相印,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敞开自己的胸怀,并随时接纳学生的心灵。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调节自身心理状态,在走进教室之前就把自己的“有害”情绪关在门外,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给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当教师将这种愉悦情绪传递给学生的时候,学生的情绪反应反过来又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因为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能让施教中的教师心情愉悦、思维活跃、反应敏捷、妙语连珠,体验教学愉悦感的同时,更能充分发挥教学水平和教学机智。这种教与学的愉悦感在师生之间来回传递,为双方插上了想象和思辨的翅膀,在有限课堂构建的无限空间中任意翱翔,并从中得到真善美的陶冶和提升。

2.善于倾听,做好听众

传统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你讲我听”“你教我学”的状态。教师把自己看成是绝对权威,把学生当作被灌输的对象,既无视学生的独立人格,也漠视学生的内在需要,师生之间缺乏平等地位,这显然是一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师生互动就不易于发生,或者师生互动常常是被动的、无效的,学生的反应是消极的,甚至是抗拒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师生互动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放低姿态,适时调整策略。比如,学生在回答提问、向教师反馈自己的思考成果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回答,即便已经听出了其中的苗头,也要听全学生的回答,不能迫不及待地强行打断。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回答、乐于回答、善于回答。记得上《雨霖铃》这一课时,我设置的一个问题是“围绕离别,作者描绘了几个场面”,学生的回答离我预设的答案较远。由于担心来不及完成教学任务,还没等学生陈述完,我就急于否定,直接引导学生并把答案呈现了出来。事后想想,这样的做法极容易抹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反而会让课堂更沉闷。吸取教训以后,我在给另一个班学生上课时,不一味地考虑时间和进度,就同样的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虽然开始也不能给出理想的答案,但慢慢加以引导后,学生最终摸索出了合理的解释,课堂氛围极其融洽,效率较高。

3.舍得肯定,激起共鸣

在民主、和谐、友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反应灵敏,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不必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表扬肯定,并善于借用学生“妙语”激起情感的共鸣。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一词时,有个问题是这样设置的:词人为什么要问“春花秋月何时了”呢?学生议论纷纷,其中有个学生就回答了几个字:“羡慕,嫉妒,恨!”言毕,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知道大部分学生在纳闷是何意,我却不得不感叹学生的聪明与俏皮,他已经把现今最流行的话语运用到学习中去了。李煜难道不是在羡慕以往的君主生活吗?不是在抒发亡国之恨吗?这五个字回答得真是妙不可言。经过我这一肯定、点拨,学生也啧啧称赞。

在讲晏殊的《蝶恋花》一词时,我问道:词人为什么要写“燕子双飞去”呢?“双”有何意?学生一番回答之后,我还是借用了该同学的回答“羡慕,嫉妒,恨”,主人公羡慕、嫉妒的是燕子成双成对,恨的是自己孤苦无依。在座学生会心而笑,心领神会,师生之间共鸣顿生,课堂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雨霖铃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作用方法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类的基础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情感性。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决定了它肩负着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的独特使命。情感因素对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是什么?我认为语文是工具,它是做人的工具,生活的工具,发展智力的工具。”

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轻情感,重智育、轻美育和重视语言的逻辑性而忽视语文的情感性等倾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和本质意义。因此,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应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情感教育为主要手段,大力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本文着重从语文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加以阐述。

一、语文备课中的情感投入

1、披文生情,研读动情

这是指在审视研究语文教材时被课文引发的情感活动。对于一些优美的课文,老师十分喜爱,愿意阅读并且去努力把握它的知识,把握它的教学,被它所感动,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创造美的愿望。教师初读课文时对课文产生的喜爱之情,这是披文生情。语文课文情感感染教师,让教师和课文人物与课文作者同欢喜共悲伤,并且有比较深切的体验。对课文深入研读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使老师深刻领会课文的意义,深刻领会作者的创作思想,帮助教师更好的设计教学,受课文感动便产生创造美的教学的冲动和欲望,这是研读动情。在初读诗文《大堰河——我的保姆》时,便会情不自禁地被诗文中洋溢着的浓浓的深情所感动,进而对课文深入研读所产生的情感的体验可以使老师深刻领会课文的意义,深刻领会作者的创作思想,便会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情境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努力传递给学生,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2、情动辞发,容情入辞

动情之后,带着一种急切的心情去着手设计教学,去构思教学过程,这就是情动辞发的阶段。构思设计了教学的大致过程、环节以后,教师就要静下心来写教案。写教案的过程是一个相对平稳的过程,情感要趋于相对的平稳,保持着阅读时的兴奋,保持着构思的热情,这样就会写出一份情感浓烈的教案,设计出一堂情感浓烈的教学。教师要善于调动、表达自己的情感,并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引发学生的情感。情感具有感染性和迁移功能,教师要善于把课文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再把自己的情感传达给别人,就会使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在此基础上,再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到所感知的对象之中。于漪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要使学生真正在思想品德、情操等方面受到陶冶,教师自己要进入角色,披文以入情”。

二、语文讲课中的情感教育

1、把握作品的基调,带着感情讲课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语言犀利,或平实厚重,或流畅自然,或庄重典雅,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感彩。教师在教学前,应当先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确定用什么样的感情和学生一起走进课文。要准确地再现课文的情感基调,唤起学生的情感。这样有利于教学中随时把握和掌握自己的教学感情,有利于控制和调节学生的学习情感。一般来说,语文教学的基调可以平实、稳重、温和为主。平实、稳重和温和,比较接近学生的审美习惯,比较符合学生听课的心理要求,同时也可以使教师的情感情绪比较持久稳定,教师不至于太过心理疲劳。但是,语文老师也应该根据所教课文和学生当时的情绪状态来确定自己的教学基调。于漪老师回忆她的老师:“至今我还记得几位语文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情景。我永远忘不了年轻的黄老师在教《故乡》一文时的眼神。他身穿长衫,戴着金丝边眼镜,文质彬彬。讲到少年闰土出现在月下瓜田美景之中时,他眼睛睁得大大的,放出异样的光彩。他描述得那样生动,那么富于感情,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犹如身历其境,品尝着其中的欢乐。”

2、创设情境,以情激情

(1)科学导入,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是课文教学的第一环,如何在新课伊始,就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规定的情境,使他们迅速地注意美和感知美呢?关键就在于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导入新课的手段主要是语言直观与实物直观两种。运用语言直观导入新课,就要精心设计好导语,要针对课文内容,依据审美需要,设计好一篇能够吸引学生注意乃至能够打动学生心灵的开场白,或抒发感情,或设置悬念,或提出问题,或引述故事,一上课就把学生注意的目光和期盼的心情抓住,引导他们迅速进入审美主体的角色。运用实物直观导入,则要根据需要选好用好教具,或挂图,或模型,或物品,或录音,或录像,做到精心选用,得心应手,恰到好处,能够激发学生审美的欲求。

(2)利用图片的直观性,借助音乐,角色扮演等艺术手段,再现美的情景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见,文与画也是相通的。借助图画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使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音乐,能激荡人的心灵,抚慰人的心灵,对渲染情景,创造气氛,却是不可多得。在教学中如果能将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学习《雨霖铃》前,一曲《雨霖铃》,深情的旋律自然而然的营造出哀怨凄恻的意境。表演式教学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也是形象化教学艺术的一种具体体现。实践证明,此法运用得当,可起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3)运用多媒体展现情境

以多媒体展现情境是指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录音等,为学生再现具体可感的情境。多媒体教学图文并举、视听结合、信息丰富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生动的感知,能迅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以生动的具象接通学生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内心情感。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尽可能运用电脑视频,音频等多媒体电教手段,再现真实场景。电化教学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可以迅速收到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领会所学内容本身的音韵美,形式美和意境美。

语文特级教师罗贵昌老师说:“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祝福》《阿Q正传》《群英会蒋干中计》《失街亭》《智取生辰纲》等课文时,我都有意识地借助录像,创造出一个声像俱现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对所学的课文有一种感性的认识,并在最大限度上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3、咬文嚼字,推敲关键词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对那些言简意明的关键词句作细细的品味,悟出其蕴涵的深意。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一般都会抓关键词句来分析,但只有把词句的分析与贯穿全文中的心理体验、深刻的寓意结合起来,挖掘蕴涵词句中的情感因素,才能更好领悟课文的要旨。课文作者的感情,是利用文字传达出来的。我们常见一些优秀作品借助特殊的字词、句式、标点,准确、凝练、传神地倾泻作者的感情。因此,抓住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分析玩味,就能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挖掘出作品的深层内涵,领悟作者的艺术匠心,而学生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了感情的熏陶。

4、利用想象和联想,加强情感

阅读教学中的想象,主要是读者根据文本的语言描述生成新的意义世界的再造想象活动。教师要善于寻找和发掘作品的空白点和未定点,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自己的情感溶入其中。例如王安石诗“春风又绿江南岸”,设若教师抓了“绿”这个未定点,启发学生的想象:春风怎样绿了江南?绿了的江南是什么样子?通过学生的填充,就会创造出一个生机勃勃、莺啼柳绿的江南春天境界,自然美、情感美、意境美溶于其中,这样,语文教学才成为一个以情感与心灵拥抱的所在,并使学生的想象力从中得以冶炼。要善于引发学生的联想。

总之,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纽带。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语文教学必须跳出传统的教学理论框架,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情感教育为主要手段,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语文教师要从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活动等教学的各个层面来加强语文情感教育,将语文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语文情感教育的功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美梓 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在情感教育教学中的角色[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2]杨丽晶 试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5).

[3]魏书生.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探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4]孙博.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初探[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24).

[5]银喜实.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

[6]韦志成.语文教学情景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7]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8]霍启明.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9]刘兴军.试论情感教育[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1).

[10]徐守英.谈中学语文情感教育[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2).

雨霖铃教案范文第9篇

改变语文教学这种现状,除了从改变应试教育机制以外,还要重新树立对语文的认识。把它“百科之母”的封号除去,还原它的真本性――认识社会生活,娱乐人们身心,陶冶人们情操。学习语文和语文教学,字词句不是目的,不是主要,内容才是根本,才是重点。现实生活才是教好教活语文的源头活水。

一、课文教学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不能只围着字词句段篇章打转转

课文是经典文章,都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以及他所处时代的特征。我们除积累语文基础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学习文章的优秀内容。我们除了弄懂作者的写作背景、深刻的思想、精巧的写法之外,更要花一些时间让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然,我们不但丢掉了学习语文的意义,而且也很难让现在的学生对它感什么兴趣。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们不仅要注重字词句等知识的教学,还要特别重视对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学习,以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比讲《论语》,只就字词句解说、翻译是不够的,即便加几个有关孔子或其弟子的故事也还是不够,我们必须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去讲,去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很多学生课堂学习没兴趣而对于丹解读的《论语》那样感兴趣?究其原因在于有没有让课文联系现实生活。我在讲《柳永词两首》时,《望海潮》我按常规教学,按一些常见的教案资料讲,学生大部分没精神没兴趣听讲。《雨霖铃》我只简单说两句引导语,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象诗词里描写的情景,学生就一下子来了兴趣。然后我又让学生说一下自己“见到”的情人分别情景(包括文学作品及影视中的),学生更是来劲。等让学生谈一下“人物性情与分别方式”及“公众场合情人分别应注意什么”的时候,课堂气氛都热烈到极点了。这样联系现实生活的教法,还有那个学生不积极参与而去搞其他呢?

二、要配合语文课堂教学,紧贴现实生活搞一些课外活动

学习语言要紧贴现实生活,配合语文教学搞一些课外活动,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形式。课外活动是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的催化剂,更是增强友好师生关系的粘合剂。学生在活动中身心愉悦了,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融洽了师生同学关系。因此,我一直坚持精心组织开展一些语文课外活动。比如“即发微博”活动。课前5分钟,让前排的同学口头“发贴”,坐在他身后的同学“跟帖”。要求内容必须与要讲的课文有关,紧贴课文,贴近现实生活。学生从交流中把自己对课文的预习理解和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表达出来。我在其中予以点拔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我还不定期的组织“美读悦读”活动,让学生在读书中领悟汉语的精美和汉文化的深邃。组织“古事今演”活动,让学生想象和编写不同社会背景下同一件事会有怎样不同的结果,并给以演出。学生只要你引导好,他们的热情会很高,他们很能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如此,语文教与学的问题很容易的就解决了。

三、作文教学必须紧贴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说真情实语不说空话套话

上一篇:赤壁赋教案范文 下一篇:蜀道难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