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计划范文

时间:2023-02-27 22:18:53

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范文第1篇

30年前,任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星球大战计划”,目的要利用各种手段拦截苏联的战略核导弹,使对手的核武器失去作用;同,计划攻击苏联部署在空间的卫星,以配合自己的进攻性武器来打击对手。简单地说,“星球大战计划”就是一个攻防兼备的太空武器系统,它既有矛,又有盾。

坚固的“盾”

“星球大战计划”的第一项主要内容是“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也就是它的“盾”。其防御目标是那些能飞行8000千米~10000千米、从地球的另一端打向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

“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就是要在大气层内外建立一个多层防御体系,以便在来袭导弹飞行的不同飞行阶段对其进行多次拦截,从而达到彻底摧毁来袭弹道导弹的目的。

通常弹道导弹的飞行过程分为发射段/助推段、中间飞行段和再入大气层命中目标段三个部分。于是,美国就分别在发射、飞行和再入三个阶段各设置了一道封锁线;另外,为了加强拦截效果,又在中间飞行段的前半段加设了一道封锁线,从而构成了“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四层防御网。

第一道封锁线:助推段防御层。在助推段,来袭导弹的动力系统也就是它的助推器会一直点火工作,不断地给导弹加速,直至将导弹送出大气层。导弹在助推段的飞行间一般只持续3分钟~5分钟。在这么短的间内,助推段防御系统不仅要发现来袭导弹,还要识别出导弹的类型,并发出拦截指令,而拦截武器还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摧毁来袭的导弹,这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道封锁线:后助推段防御层/末助推段防御层。当洲际弹道导弹飞到末助推段,通常已经距离地面200千米~400千米了,此,洲际弹道导弹的母舱将释放出多个子弹头、假目标和诱饵等突防装置。但是,由于这个释放过程一般需要大约6分钟~10分钟的间,在这期间弹头和诱饵在空间还没有散开,所以如果能够在这一阶段实施成功的拦截,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拦截效果。在这个防御阶段,美国计划使用地基激光武器或者是海基激光武器来拦截那些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的弹头,在理想情况下,拦截概率可以达到90%。

第三道封锁线:中段防御层。中段防御层就是要对前两层漏网的弹头进行拦截,并且是在它们再入大气层以前进行拦截。在这一阶段,来袭导弹的母舱已经释放完子弹头和诱饵,而这些真假弹头将沿着弹道飞行约10分钟~15分钟,弹道的最高点达1000千米~1300千米。虽然来袭导弹在中段的飞行距离比较大,飞行间也比较长,给拦截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但是,由于这期间目标数量太多,又真假混杂,很难从中找到真目标并迅速将其摧毁。在星球大战计划中,考虑采用电磁轨道炮或者是地基激光武器来进行拦截,命中概率达到90%。

第四道封锁线:末端防御层。末端防御层主要是对重返大气层以后的弹头进行拦截。此,弹头距离地面100千米左右,并以每秒数千米的速度再入大气层,距离命中目标只剩下2分钟~3分钟的间。在这期间,大气层可以帮忙滤掉许多诱饵,可以用地基动能武器和粒子束武器来摧毁这些最后的漏网之鱼,命中概率可达90%以上。

如果能够像“星球大战计划”希望的那样,每一道封锁线都能够消灭一部分目标,那么,四层防御网拦下来,能够最终突防的弹头数量将不到十万分之一。如此一米,美国就可以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从容不迫地对敌方实施核打击了。

锋利的“矛”

“星球大战计划”中矛的杀伤力远不如核武器那么厉害,甚至连大炮的威力都不如。但是,本着“打蛇要打七寸”的原则,美国将运行在太空中的卫星视为了对手的“七寸”。因此,美国计划用“星球大战”的“矛”来攻击对手的卫星,从而使对手在“看不见、听不到、连不上”的状态下与之对抗。当然,如果能使对手惧怕这种反卫星武器,甚至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所以,“星球大战计划”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反卫星武器,也就是它的“矛”。

无论是“星球大战计划”的“矛”还是“盾”,其实都是一些武器系统。为了能够摧毁飞行速度极快、距离又那么远的洲际弹道导弹或是卫星,在美国“星球大战计划”中提出了一类全新概念的武器――束流武器,主要有高能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等。它们与手枪、大炮等抛射型武器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们用来攻击敌人的战斗部(也就是弹头)不是被抛射出去的子弹或炸弹那样通过碰撞或爆炸来摧毁目标,而是像射出的高压水柱一样,以强大的能量束射向目标并摧毁目标,并且它们的射速极快,可以达到或接近光速。

激光武器是利用沿一定方向发射的激光束来攻击目标的,它属于一种定向能武器。用激光作为武器,有很多独特的优点。首先就是它射出的所谓子弹,可以光速前进,也就是说每秒30万千米,任何其它类型武器都没有这样高的速度。所以说它一旦瞄准目标,几乎不需要什么间就能立刻击中目标,达到“指哪打哪”的最高境界。另外,激光束的能量非常集中,它可以在极小的面积上、在极短的间里集中超过核武器100万倍的能量,例如: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可以达到比太阳还要亮200亿倍的亮度,甚至能够穿透一张3厘米厚的钢板。除了这些无可比拟的特点之外,激光武器还能够很灵活地改变攻击方向,并且没有任何放射性污染,这和爆炸后“惊天动地”的核武器相比,完全是两种风格。

然而,“星球大战计划”中提出的高能激光武器或者叫强激光武器,是指能量更高的激光武器,一般要求激光器的平均功率至少为2万瓦或是脉冲能量达到3万焦耳以上。强激光武器是靠激光束直接击中目标并停留一定间,从而对目标造成破坏的,对瞄准跟踪的速度和精度要求都很高,它不仅可以用于在助推段拦截导弹,也可以用来打卫星。

激光武器既可以部署在地面,也可以部署在空间,但是,由于激光穿越大气层,能量会衰减很多,这就大大影响到激光对目标的毁伤能力。所以,将激光武器部署在大气层以外的空间轨道上,既能最大程度地保存能量,又能居高临下地打击目标,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将激光武器放在空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直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没能实现这个梦想。所以,在“星球大战计划”中又提出了激光反射镜的设想。就是将激光器部署在地面上,先将激光投射到部署在空间的激光反射镜上,再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将激光反射到目标上。但是,这要求反射镜有非常高的控制精度,因此实际应用起来也有非常大的难度。

粒子束武器是以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为弹丸,首先利用电磁场把这些粒子弹丸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再靠磁场的作用将它们聚集成密集的高能粒子束流,并射向目标,以巨大的动能摧毁目标。这些粒子束在击中目标的瞬间可以产生8000摄氏度的高温,不仅可使目标表面迅速破碎和气化,而且还会在目标附近形成附加电场和大电流脉冲,在瞬间将目标内部的电子器件击穿。粒子束武器可以用来攻击卫星或者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即使不能直接破坏弹头,粒子束产生的强大电磁场也会把导弹的电子设备烧毁,或者它在目标周围产生的γ射线和X射线就能使目标的电子设备失效。

粒子束武器的速度也接近光速,可以随射击目标,也能灵活调整射击方向,又可同拦截多批多个目标。只要能源供应充足,就能连续战斗,并且粒子束武器还不受气象条件的限制,在未来战争中,它既是称职的卫士,又是超级杀手,作为天基武器比激光武器要更有前途。

依照使用的粒子是否带电,可以将粒子束武器分为带电粒子束武器和中性粒子束武器。通常带电粒子束武器作战距离较短,只能在大气层内使用;而中性粒子由于不能在大气中传播,所以只能在大气层外使用。“星球大战计划”中的粒子束武器主要就是部署在空间的中性粒子束武器。但是,中性粒子束武器在研制过程中也遇到了两个问题:一是粒子束在射向目标的过程中会扩散,为了确保粒子束经过远距离的传播以后还能具有足够集中的能量来毁伤目标,必须降低粒子束的扩散度。二是由于中性粒子束武器通常装在卫星上,部署在空间,而每个粒子束武器都重达60吨,在“星球大战计划”中,美国计划在距离地球几百千米的轨道上部署10个~40个粒子束武器,可以想见,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高功率微波武器又叫射频武器或电磁脉冲武器,它与前几种武器不一样,微波武器是通过在目标四周产生一种高强度的辐射场,利用这种辐射场不仅可以产生致命的电压和电流,从而破坏目标内部的敏感电子线路,还能够对人体造成伤害。与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相比,微波武器作用距离更远,受气候影响更小,而且微波武器的波束比较宽,只要大致指向目标,将目标罩在波束以内,目标就难逃它的“天罗地网”了!

1987年,美国国防部就把高功率微波武器列为五大关键技术之一。美国现已在新墨西哥州的菲力普实验室建立了高能研究和技术设备中心,专门开发研究高功率微波发生器技术,也就是产生高功率微波的技术。其实,目前美国已经有了微波武器,并且初步具备了作战能力。例如,美军就有一种代号叫ADS的微波武器,从1989年提出基本概念,ADS至今已发展了三代。

另外,微波武器还是隐形飞机的克星。因为隐形飞机能够隐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机身上涂了一种特殊的涂料,能够大量吸收照射到它身上的雷达波,从而使得反射回去的雷达波减少,降低对方发现它的概率。然而,就在隐形飞机大量吸收雷达波的同,也会大量吸收微波,而过量吸收微波能量会产生高温,轻则会因瞬间加热而失去控制,重则整架飞机都会被烧毁、熔化,从而自己招致“杀身之祸”。

上面介绍的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和微波武器都是将能量汇聚成一束波束,对准目标来进行杀伤的,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射程远、精度高,堪称“亚瑟王之剑”。

无坚不摧的“上帝之棒”

“星球大战计划”中的另外一种新式武器就是动能武器。通常人们喜欢用“子弹打子弹”来形容动能武器的神奇。实际上,动能武器就是一种利用高速运动的弹头通过直接与目标相撞来摧毁目标的武器。例如,海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爱国者”拦截弹、电影《变形金刚2》中威力无比的电磁轨道炮和美国2009年用来打下失效卫星的“标准-3”拦截弹等等,都是动能武器家族中的一员。

动能拦截弹其实就是一种导弹,只是它不是靠引爆炸药来炸毁目标的,而是利用它自己与目标发生碰撞来撞毁目标的,这种方式就好比敌我双方“同归于尽”。动能拦截弹既可用于拦截飞行中的导弹,又可以用于拦截飞行中的卫星;拦截高度可以从距离地面十几千米到距离地面几百千米,撞击拦截弹的飞行速度可以高达每秒5千米~9千米。由于动能拦截弹的弹头不需要装引信、炸药,所以可以做得比较小,有些动能拦截弹甚至可以同携带几十个弹头,同摧毁多个目标。

电磁轨道炮是靠电磁力沿导轨发射弹头的动能武器,有点像古代打仗用的弓箭,只是箭被射出去的力量来源于被拉开的弓,而电磁轨道炮靠的是两根平行的导轨被通电以后产生的电磁力,又叫做洛仑兹力。电磁轨道炮与普通火炮或其它动能武器相比,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一是发射出去的弹头飞行速度非常快,用于摧毁目标的动能也更大,而且可以飞得很远,打得很准。二是电磁轨道炮射击,炮口没有焰雾,也没有震耳欲聋的炮声,还不产生有害气体,射击隐蔽性比较好,对方很难发现。三是电磁轨道炮的射程是可调的,只需控制输入加速器的能量就可以了,简便易行,控制精度也高。但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电磁轨道炮也存在着炮管使用寿命短、轨道部件易损坏、体积庞大等等不足。

不管是动能武器还是束流武器都可以反导反卫,还不用担心会像核爆炸那样带来巨大的危害。但是,从技术难度和成本上来说,动能武器要比束流武器成熟一些,费用也比较低。所以,在“星球大战计划”中,虽然美国设计了这两种主打武器,可是实际上美国政府更加侧重于对动能武器的研制,并逐年增加经费,使动能武器的研究与试验逐渐接近于实用。众所周知的“智能卵石”计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智能卵石”就是一种灵巧的动能拦截弹,它有两大特点:一是它被部署在天上,二是它是―种全自动武器。这两个特点,一个保证了“智能卵石”拦截弹“站得高看得远”,只要敌方导弹一露出云层就会被发现;而另一个特点使得地而只要向它下达一个指令,就不用管了,它会见机行事,独立完成拦截任务,就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些可以追着目标打的导弹一样,一旦瞄准目标,按下发射按钮,不管目标怎么躲避,都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智能卵石”方案比原计划要经济可行,技术上也容易实现。因此,美国曾计划于20世纪末在空间轨道上部署10万枚“智能卵石”。

星球大战计划范文第2篇

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发表了一篇令朋友和敌人都感到吃惊的演讲。里根问道:“如果人们自由平安的生活,不是依赖美国用直接的报复威胁来防止苏联的攻击,而是因为我们能够在苏联的战略弹道导弹到达我们或我们盟友的领土之前对其进行拦截、摧毁,情况会怎样呢?”

里根呼吁美国科学家提出能使核武器无效和过时的方法,并宣布了一项长期研究与发展计划。这项计划的“终极目标是消除战略核导弹带来的威胁”。第二天,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称其为“误导的红色恐吓战术和不计后果的星球大战计划”。从此,这项战略防御计划就被贴上了“星球大战”的标签。

有一种大众说法是,里根的战略防御计划想法来源于美国电影《冲破铁幕》,也可能来源于他在1979年视察的科罗拉多州北美防空司令部,他在那里首次知道美国无法防御弹道导弹。

事实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里根一直对防御弹道导弹感兴趣。在他担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时,应物理学家爱德华·泰勒(“氢弹之父”,反弹道导弹计划的积极支持者)之邀,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对反弹道导弹有了初步了解。据说里根回来以后,经常说起“防御系统是如何抑制并最终阻止进一步发展更多的核武器”。在1976年总统选举期间,里根抨击“确保相互摧毁”战略;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演讲时,再次进行抨击。

战略防御计划与老式导弹防御系统不同。之前的导弹防御系统依靠地面上发射的导弹击毁来袭弹头。20世纪80年代,反弹道导弹计划的支持者们提出了多种空间方案。最奇特的建议当属爱德华·泰勒提出的在太空中引爆核装置进而产生X射线激光的方法。退役陆军中将丹尼尔·格雷厄姆(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提出一种领先的新方案,他呼吁在空中建立作战基地,发射动能武器以碰撞来摧毁目标。1981年,格雷厄姆和实业家卡尔·本德森建立了一个名为“高边疆”的组织,他们的设想是通过432颗卫星或轨道“太空车”,各安装50个微型制导装置,以拦截处于推进阶段的弹道导弹。该组织随后受美国传统基金会的保护,爱德华·泰勒也加入了该组织。

美国国防部的分析家们并没有过多关注“高边疆”组织的方案。然而,“高边疆”组织通过它的一些高级政治成员得到了与白宫接触的机会。受总统顾问埃德温·米斯和白宫科学顾问、爱德华·泰勒的门徒乔治·基沃斯的邀请,“高边疆”组织为里根总统做了两次演讲。

1982年3月,格雷厄姆提出“高边疆:新的国家战略”的设想,并由传统基金会发表。不久,里根接受了“高边疆”组织的观念。基沃斯在白宫科学委员会中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来评估这些观念的可能性。“高边疆”组织的建议比较温和,里根将之与其他建议放在一起。直到里根发表“星球大战”演讲,政府官员们才了解这一新战略。

里根的演讲由国家安全副顾问罗伯特·麦克法兰起草,科学顾问基沃斯过目,最后由里根亲自进行修改。这一计划先被称为“防御弹道导弹”,在1984年1月的总统令中被正式命名为“战略防御计划”。

在美国政府内阁中,国防部长温伯格是战略防御计划最积极的支持者,国务卿舒尔茨则是最频繁的批评者。舒尔茨说,温伯格“继续敦促总统采取战略防御计划还远远达不到的措施”,“温伯格的热情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目前的部署能力,使得整个战略防御计划没有必要地激起了潜在的破坏性阻力”。

1984年4月,美国国防部成立战略防御计划局,标志战略防御计划进入一个新阶段。美国空军中将詹姆斯·亚伯拉罕森被任命担任战略防御计划局局长,向国防部副部长报告。从那以后,战略防御计划的主要发言人是亚伯拉罕森,而不是里根。

起初,定向能武器——激光器或粒子束装置看起来比动能武器更有前途,但随着研究的进展,情况有所改变。利用碰撞进行杀伤的动能弹成为首选武器。

此类方案中首先崭露头角的是“智能岩石”,这是一种安装在轨道卫星的“车库”中、可以探测导弹发射并计算碰撞轨迹的小火箭。后来它被弹体更小、更智能的“智能卵石”取代。

“智能卵石”的智能化程度极高,一旦启动,马上就能启动热寻探测眼,探测到数千千米外的来袭卫星,随后启动飞行火箭,将目标摧毁于助推飞行阶段。

为此,苏联人感到很不安。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说,“苏联人对我们天基防御系统的反应特别强烈。他们至少暗示,如果我们同意禁止部署所有太空武器,他们将允许我们部署陆基防御系统”。

苏联领导人十分关注美国的战略防御计划,并深感担忧。尤里·安德罗波夫把它称为“解除苏联武装的阴谋”;多年以后解密的《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纪要》透露,戈尔巴乔夫也对战略防御计划非常痴迷。

由于里根总统“重新武装美国”的计划以及战略防御计划的放大效应,1986年10月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举行美苏两国首脑峰会时,里根占据着讨价还价的有利地位。

令人吃惊的是,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到1996年消除所有战略弹道导弹一事上几乎达成协议。但是这一协议最终因为里根拒绝答应戈尔巴乔夫将战略防御计划限制在实验室的要求而告吹。

对于戈尔巴乔夫来说,战略防御计划是王牌中的王牌。他带着劣势离开了雷克雅未克。显然,里根占了上风。随后,美国公众对战略防御计划的认可率猛升到73%。

里根问道:“如果这个计划真的像有些人所声称的那样,是时间和金钱的巨大浪费,那为什么苏联人自己也要长期进行这项战略防御,为什么他们如此急于让我们停下来?”

在里根总统的第二届任期内,战略防御计划遇到严重的不利因素。根据《格拉姆-拉德曼-霍林斯削减赤字法案》,美国政府需要大力裁减预算,战略防御计划经费被严重削减。

反弹道导弹计划的支持者担心,一旦里根离任,将导致战略防御计划进展缓慢,并可能最终扼杀该计划。在国会两院有关人员的帮助下,支持者呼吁,只要该计划的任何方案技术成熟,就要及早部署。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要求国防部寻找短期内可实现的独立元素,包括对战术弹道导弹的军队保护和海外盟国的支持。

里根不希望战略防御计划被分成几部分。“我知道有些人越来越有点坐立不安,”他说,“但现在部署效果有限的系统将延迟我们的主要研究。”

另一个问题主要集中在“智能卵石”系统上。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太空武器,因此它将受到《反弹道导弹条约》的限制,如果要继续研发这种系统,就要重新解释或者废止《反弹道导弹条约》。美国政府认为这项条约是模棱两可的,留下了“基于其他物理原则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可能性。

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和其他官员希望进行“宽泛”而非“狭隘”的解释,声称该条约不适用于战略防御计划的动能武器。但国会认为战略防御计划的测试违反《反弹道导弹条约》的传统解释,因此阻挠了一切相关经费。

幸运的是,战略防御计划终于获得了崭露头角的好机会。在一次演示中,一枚“德尔塔”火箭的上面级在近地轨道冲向并撞上另一枚“德尔塔”火箭的上面级。美国空军首席科学家终于承认战略防御计划在推动太空传感器、太空通信和其他领域对军队的重要性。

然而,因为冷战的结束,最初设想的战略防御计划已经无法全面实施了。1991年,老布什总统在他的国情咨文中,将战略防御计划重新定义为包括并强调战区导弹

防御。他的计划被称为“星球大战精简版”。

1993年,克林顿政府将战略防御计划降级并重新命名为“弹道导弹防御”,由国防部一个层次较低的机构负责。“智能卵石”系统被取消,政府承诺将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狭义解释。

在一次新闻会上,国防部长莱斯·阿斯平兴高采烈地宣布:“今天我们在这里将亲眼目睹历史的新篇章,这就是‘星球大战’时代的结束。”

20世纪90年代末期,弹道导弹防御卷土重来,朝鲜发射了一枚射程为1000英里的“大浦洞”导弹,横跨日本,到达太平洋,克林顿政府对“流氓国家”拥有导弹武器十分关注。1999年,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法案》要求保卫美国领土免受有限的弹道导弹的攻击。2002年,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

如今,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主要由阿拉斯加州与加利福尼亚州的陆基拦截导弹和海军的舰载“宙斯盾”导弹组成。2009年奥巴马政府取消了在东欧建立弹道导弹防御点的计划,2012年将空军的机载激光反导防御系统归为储备技术,该系统在一次演示中将一枚弹道导弹在推进阶段击落。

美国花在战略防御计划上的经费高达300亿美元。1993年,亚伯拉罕森和亨利·库珀(战略防御计划最后一位负责人)公布了这一数据,其中24.3%用于动能项目,26.1%用于传感器项目,22.7%用于定向能项目,16.4%用于系统的分析和整合,9.5%用于其他工作。

星球大战计划范文第3篇

人们通常认为,“冷战”期间发生的最后两番重大科学争论,一是“战略防御计划”,一是“核冬天”理论。其实,这两大争论互有关联,都是在当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不遗余力地搞核竞赛争霸的背景下发生的。

1983年3月23日,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在他发表的电视讲话中语出惊人:“我正在采取重要的第一步,指示进行一项综合而紧张的努力,制定一个长期的研究和发展计划,以达到我们消除战略导弹威胁的最终目标。我相信,我们今晚着手进行的努力,有希望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当年10月,一项计划正式提交美国国会,这就是所谓的“战略防御计划”(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简称SDI),后来被俗称为“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还是“星球大战”?

1977年,由乔治,卢卡斯执导的电影《星球大战》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邪恶的银河帝国控制了整个银河系,银河帝国的各星系居民饱受暴政之苦,抵抗组织为了解救人民,在领导者莉亚公主的带领下与银河帝国进行殊死斗争的故事。电影中形形的外星生物、扣人心弦的星战场面,都让人啧啧称奇。此后1980年上映的《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和1983年5月上映的《星球大战3:武士复仇》,又在这一基础上继续书写了抵抗组织的顽强斗争。这三部电影都成为了世界科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电影《星球大战》问世之时,人类刚刚进入太空不到20年,世界正面临着石油危机。同时美国刚刚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脱身,整个美国社会都面临着价值观缺失所带来的空虚。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星球大战》三部曲的出现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一系列科幻电影,也对整个美国乃至世界的流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星球大战》系列不仅仅是几部电影,更是美国文化的象征。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说过:“美国的文化是构成美国全球性力量的一部分”;而英国人麦克雷则存其著名的《2000年的世界》一书中更进一步指出:“美国的优势和大国之尊,既不表现在天然资源的丰富,也不表现在经济规模的强大,甚至也不表现在政治影响的广泛,美国强权最为隐秘而且最具杀伤力的表现在于文化上的扩张和渗透能力。”

事实上,电影《星球大战》就是一部集美国文化的扩张和渗透能力之大成的电影。它使用最先进的高科技制作手段,创造出了包含不同生物和文明的富有想象力的太空世界。它所表现的星球大战场面,也让人叹为观止,不能不说是一种梦幻般的视觉奇观。

但是,我们从这部电影的内容里也可以看到,它是一部富有鲜明美国特色的电影,美国人的政治、经济意图,以及所谓的美国精神是这部电影的基础与灵魂。《星球大战》对太空秩序的描绘,对崇尚武力解决争端的崇拜,对美国英雄式的太空武士维护“太空正义”的极度渲染,其实就是美国在现实地球上推行霸权外交,搞强权政治,用武力解决问题和干涉它国内政的生动写照。当然,这一切是在“正义”的前提下进行的,而这个“正义”正是典型的美国式的正义。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这正是打着“肩负人类历史发展,以武力保卫自身”的旗号将这种美国式的“正义”发挥到了巅峰,这与电影《星球大战》所表现的美国式文化非常一致。同时,“战略防御计划”打算将和平的太空变成美苏两国角逐的战场,技术难度又非常大,或说非常“科幻”。美国社会沸沸扬扬地讨论这一计划之时,又适逢《星球大战3:武士复仇》热映,反对者和新闻界顺势将这一计划叫做“星球大战计划”(Star Wars Program),以嘲讽它的异想天开和不切实际。这一俗称很是生动,以至今天我们更习惯叫它“星球大战计划”,而不是“战略防御计划”。

一种奇妙的武器

尽管里根在讲话中没有道出细节,但华盛顿的知情者们都清楚,他这是在说一种能够击落苏联洲际弹道导弹的反弹道导弹系统,此乃里根本人根据他得到的一边倒的建议提出来的。按照公众通常所理解的那样,美国科学家可望搞成一种技术,能够抵御针对美国城市的核攻击,从而使敌方袭来的核武器失效或作废。而熟知里根经历的人则联想到1940年上映的一部电影《空中大谋杀》,里边提到一种奇妙的武器,用它可以击中间谍飞机。这部电影的主演,正是时年27岁的里根。

这个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巨大波澜的“计划”,或可追溯到1962年10月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那年夏天,美国的U-2间谍飞机发现古巴正在建造核导弹基地。这实际上是苏联人所为,他们安装的导弹几分钟之内就可以打到美国的主要城市。在向全国发表的演讲中,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把这一危情描述成“濒临毁灭的边缘”。为迫使苏联将导弹基地挪走,美国以核战争相威胁,并着手在海上封锁古巴。美国总统的几位军事顾问甚至建议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

到危机的第二个星期,美国已处于二级防御战备状态,即全面开战前的警戒状态。到最后,10月28日,肯尼迪迫使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后退一步:同意在美国飞机的监督下,用船撤回运往古巴的导弹。为了“体面”地收场,赫鲁晓夫还借用俄罗斯民间俗语讲了一句俏皮话:“你的脑袋掉了以后,再为你没有了头发哭泣就太迟了。”

危机暂时得到化解,但“两霸”发展尖端武器的步伐并没有减慢。1960年,以外交战略家闻名于世的基辛格(就是那个后来以打开中美关系新局面而闻名世界的博士)在他的名著《选择的必要》中这样写道:“毫无疑问,在1960年到1964年这段时间里,‘导弹差距’将成为事实,争论之点仅在于它的意义如何。这就意味着,如果苏联首先发动袭击,我们就可能失利。在那种情况下,我们如能逃避突然袭击,就算幸运了。”

基辛格说出的正是当时美国军、政各界流行的想法。在那“导弹差距”幽灵徘徊的岁月里,他们担心,一枚枚装着核弹头的苏联洲际弹道导弹,在发射30分钟内,将击中华盛顿、纽约以及其它美国城市和基地。这是多么令人恐慌的情景!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还探知,苏联人也存搞美国军方曾经热议过的末日系统(其主角是能够放出致命的伽马射线的钴弹),意在对付针对苏联的一场巨大的攻击事件。其要旨是:当苏联突遭攻击时,报复将迅速而彻底,对方也将一块“玩完”;即使苏方常规的指挥和控制系统被端掉,这种报复仍将会实施。

此外,一直以来,美国朝野时有类似这样的舆论冒头:“太空中的‘珍珠港事件’迟早会发生,我们得全面考虑应对之策,以保卫我们的太空,防止敌人向我们发动进攻。”

怎么办呢?有人极力主张建立一个能与苏联洲际弹道导弹全面抗衡并较其更具摧毁力量的体系――反弹道导弹系统。里根总统及其幕僚们对此十分欣赏。

这是美国继阿波罗登月工程后又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按照计划,从1984年财政年度到1989年财政年度,美国将用250亿美元来研究先进的反弹道导弹系统的关键技术和验证可能的方案,以便到90年代初决定是否和如何发展这种系统。

行之无效的“节育措施”

然而,SDI遭到了科学家中自由派的反对,原因之一是它会使苏联当局感到,自己的核威慑能力还不够强大,因而有可能抢在这一系统投入使用之前发动攻击。这样一来,核交锋的可能性不仅没有降低,反倒增大了。

不出所料,苏联很快做出了强烈反应。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发表讲话说:“天基防卫系统将被证明是非常不可靠的……我们的结论是这种系统将使制造人感到失望,它将只能导致新的一轮军备竞赛,并使第一次打击武器得到继续发展。”

后来,苏联新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给美国的科学家写信,强调:“当今世界没有人不为美国的SDI担忧”,并警告说:“特别是美国不要迈出这致命的一步,否则将会导致核战争的升级和更加疯狂的军备竞赛。”

显而易见,这种“世界末日武器”一旦投入使用,人类文明就会轻易地遭到毁灭。描述核力量平衡的那个术语“相互确保毁灭”(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的首字母缩写MAD(疯狂),岂是巧合,正可谓是实话实说了。

其实,即使双方都掌握着足以毁灭对方数次甚至数十次的核进攻能力,但谁都没有以先发制人的方式打赢一场核战争的把握。事实上,这也是双方领导人之间的一场心理战。

在科学界反对SDI的声浪中,最有影响也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天文学家兼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据萨根传记记载,他在病床上口述了一份反对SDI的抗议书,得到许多知名科学家和社会人士的积极响应。在后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萨根将“星球大战计划”比做“行之无效的节育措施”。因为,如果一种避孕措施只能阻隔90%的,那就应当认为它没有价值――的数量一次可有2亿个之多,突破避孕措施的还有10%,那就是2000万个,仍然是足够多。这种保护伞就毫无意义,而更糟糕的是它会导致虚假的安全感。

有SDI的设计者也承认,这个庞然大物是“脆弱的”。作为这个系统的“眼睛”的遥感器等重要部件易受攻击,它们一旦遭到破坏,整个系统就会瘫痪。有些关键性的技术很难过关,如“眼睛”尚不能分辨真假弹头,敌方完全可以用众多假弹头作“诱饵”掩护真弹头,突破防御系统。

正反两面回头看

30年过去了,对这个当年轰动一时并且影响深远的SDI,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呢?

就此话题,笔者去信向曾在美国硅谷工作多年、精通军事技术的我国著名微波技术专家甘本祓请教。上世纪80年代初,甘本祓曾任电子工业部微波处和卫星通信办公室负责人,当年他在发表于《军事世界》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对SDI及其所涉及的高技术进行了评述,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未来军事技术的主攻方向是电磁武器;未来的战场是软、硬电子战,争奇斗艳的战场。正是:观察于屏幕之上,运筹于电脑之中,攻敌于无形之内,决胜于千里之外。”20多年后,这个趋势已更加清晰和明显。

甘本祓还在给笔者的电邮中写道:

如果从反面来看,那时节,这个计划刚出笼不久,美国人吹,苏联人追。结果都力不从心,苏联人拖垮了,四分五裂,变成了一度十分衰弱的俄罗斯;而美国人也既无钱、也无心干下去了,不了了之。脸皮厚的人出来圆场,说“不是无钱无力干,本来就没想真干,只是为了吓唬俄国佬,他们果然中了‘山人’的妙计,垮了!”

甘本祓认为,SDI并不简单,里根的头脑同样也不简单。

1993年5月3日,美国国防部长阿斯平宣布结束推行SDI,放弃在空间部署反导武器,决定建立一个“对付有限袭击的全球防护系统”(GPALS)。此后,随着美国中央情报局“冷战”密件的曝光,有关SDI的“谜底”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这竟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对此,美国中央情报局一位前雇员有句妙言:“谈论苏联崩溃而不知道美国秘密战略的作用,就像调查一件神秘的突然死亡的案子而不考虑谋杀。”

根据美国出版的《胜利――美国政府对苏联的秘密战略》一书透露,里根政府和中央情报局曾经雇佣了一大批心理学、历史学和国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专家,拟定了美国瓦解苏联的“软战争”战略,重点放在动摇苏联领导人对自身制度的信心;与此同时,大力推进核军备竞赛,蓄意利用苏联曾遭受侵略的敏感心理,将其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逼迫其片面发展军事工业以消耗经济实力,最终将其拖垮。

有分析认为,SDI推行之前的上世纪70年代,被多数专家称为“世界科技的徘徊时期”。当时,在经历了航天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之后,世界科技正在寻求新的突破。而此时,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了加速高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经济摆脱困境,里根政府想到了“以高技术计划盘活政治、经济格局”的高招。

从客观效果上看,SDI的推行确实使苏联产生了“美国人想在导弹防御技术上一马当先”的错觉,从而激化了军备竞争,把苏联拖入了经济陷阱,但这却也无法抹去SDI为“冷战”时期美国经济复苏所作的贡献。SDI几乎囊括了所有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其相关技术90%可以民用。无论是1987年美国航天工业协会提出的“90年代的8种关键技术”,还是1990年美国商务部确定的4个重点研究领域12项重大新技术的清单,都与SDI的推动有直接关系。

而SDI相关技术在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应用,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例如,正是为部署SDI而开发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促成了GPS在当前国民经济中的应用,每年约可产生近百亿美元的直接效益。据美国空间政策中心测算,至20世纪末,与SDI相关的7个产业,使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650亿美元,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SDI对中国的影响

1996年,我国著名科学家、“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之一王大珩院士,在一篇题为《八六三高技术计划及其展望》的文章中写道:

“1983年美国里根总统提出的SDI,除了为两霸争雄并显示威慑力量之外,是对美国发展高技术的一次冲击,也是对世界各国高技术及国力发展的一次挑战。

各工业先进国家纷纷提出相应的计划:欧共体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科技计划、苏联的对策计划……

我国不能置之不理,我国有关部门曾对此组织座谈,提出采取对策的设想。

SDI的实质,在现实性上比较渺茫,但是从威慑目的出发,提出了战略性方向,从而对一系列前沿技术展开了论证及可行性研究。不拘目标最终能否达到,但在高技术的各个方面,肯定会有新的突破出现,这就发展了一个国家高技术的实力。”

从开展原子弹、氢弹、导弹及空间技术研究所形成的技术优势中,王大珩认识到开展高技术研究对保持我国的国际地位至关重要。据他本人回忆,1986年初,他在参加完国防科工委组织的一个关于SDI的专家座谈会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在那次的座谈会上,与会的专家们分析了SDI的军事意义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以及它在技术上所遇到的关键问题及其现实性,同时也提到了苏联制定的“高科技发展纲要”和法国提出的“尤里卡计划”。大家还认为,按照我国的经济实力,在发展国防高技术方面,在规模上无法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相比。但是,像我们搞原子弹、导弹和卫星那样,只须着重一个“有”字。就是说,不去攀比,但要有。

因此,座谈会形成的一个共识是:要以有限的目标,突出重点地进行高技术跟踪,所取得的成果还要有带动一片的作用。这样,花钱不多就可以保持我国的国际地位,影响两霸的平衡,并锻炼出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

这一年的3月3日,王大珩、陈芳允、王淦昌和杨嘉墀四位都已年过古稀的老科学家聚集在一起,拟成“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他们在建议书中写道:“当今世界的竞争非常激烈,稍一懈怠,就会一蹶不振。此时不抓,就会落后到以后翻不了身的地步……我们若不奋起直追,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事隔两天,即3月5日,这封信中提出的建议得到了邓小平的肯定,他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很快地,党中央、国务院立即组织有关部门,通过认真全面的分析论证,拟定了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并于1987年2月正式组织实施。因为建议的提出和邓小平的批示是在1986年3月作出的,所以又称为“863计划”。这个把中国一下子推到世界高技术竞争起跑线上的“计划”实施至今,不仅直接和间接创造了数千亿元的经济效益,也使我国诸多科技领域站到了世界前沿,并开始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TIPS:《星球大战》的科幻电影史地位

乔治卢卡斯的电影《星球大战》三部曲(1977年~1982年)是非常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科幻影片,更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在这一系列电影中,导演乔治卢卡斯使用了最先进的高科技电脑及数字制作手段,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太空世界,对宇宙中各种星系、文明、生物的描述,和创造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外星人和航天器,以及它所表现出的波澜壮阔的太空场景和星球大战场面,都超出常人想象。这部电影中许多特效的制作过程,至今仍不为外人所知。

《星球大战》的出现,标志着美国电影从表现复杂精神状态和对政治不满的倾向,转向了拍摄更脱离现实、讲究特效的影片。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1976年,乔治卢卡斯专门成立了自己的特效公司“工业光魔”。此后,在拍摄《星球大战》系列的过程中,“工业光魔”发明的许多技术处理方法,都成为了后续拍摄的科幻电影中不可缺少的法宝。而这部电影中的许多创意,也成为了其它科幻电影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1994年的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了,这在电影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数字技术创造的有真实皮肤、肌肉和动作质感的角色。

星球大战计划范文第4篇

二战后美国军事战略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审时度势的战略决策,不但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反而在战后大发横财,增强了经济实力,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在这种情况下,政治上美国到处伸手,极力推行其侵略扩张政策:40年代后期支持打内战;50年代初侵略朝鲜;60年代插足越南超过10年之久:70年代支持以色列发动中东战争:同时还干预中美洲和非洲许多国家的内部事务等等。军事上美国则妄图垄断核武器,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军事基地。

战后美国妄图垄断核武器的军事战略,集中反映在其大力发展能投掷核武器的战略轰炸机上。他们先是建立了由2000架B-29战略轰炸机组成的战略空军,继而又投资数百亿美元发展更先进的战略轰炸机,仅在1945~1952年的7年时间里就陆续发展、装备了B-50(B-29的改进型)、B-36、B-47、B-52等几种战略轰炸机,平均不到两年就有一种新战略轰炸机出现。然而,美国垄断核武器的战略很快就被前苏联原子弹爆炸成功所打破,迫使美国不得不修订其军事战略。

美、苏核军备竞赛与核僵局

1948年8月,前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由此拉开了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序幕。

前苏联的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美国总统杜鲁门立即下令研制氢弹。3年之后,即1952年,美国爆炸了其第一颗氢弹。又过了3年,前苏联的氢弹试验也获得了成功。

前苏联在大力试验原子弹、氢弹的同时,还集中了相当大的力量研制导弹。他们在1957年十月革命40周年之际,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并把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美国对自身的“导弹差距”极为震惊,第一次发现自己在高科技领域被超越了。

美国立即进行反思,并集中力量发展导弹以消除所谓的“导弹差距”。美国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发达的工业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很快就赶了上来。第2年,也就是1958年,美国的洲际导弹也试验成功,并开始研制具有更高水平的“民兵”洲际导弹。2年之后,潜艇发射导弹试验成功,并将核导弹装备到了核潜艇上。美国人不但消除了“导弹差距”,而且在发展潜射导弹方面抢了先。4年之后,1964年,前苏联的潜射导弹试验成功,核潜艇也装备了导弹。这场以发展导弹核武器为主旋律的核军备竞赛,就这样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激烈地展开,轮番升级。一段时间里,一方可能暂时领先,但不久又被另一方迎头赶上,甚至被反超。

1970年,美国“民兵”-III弹道导弹试验成功,实现了多弹头分导。一枚“民兵”-III导弹最多可以携带12颗弹头,攻击12个目标,取得了暂时的优势。然而经过近10年的努力,前苏联发展了ss-17、SS-18和SS-19等3种型号的第四代洲际弹道导弹,不但抵消了“民兵”-III导弹取得的暂时优势,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民兵”-III。SS-18携带的单弹头的爆炸威力可以达到2000万吨至5000万吨TNT当量,远远超过“民兵”-III。70年代后期,美国大力发展MX导弹,企图夺回失去的优势。然而,当美国部署MX导弹时,前苏联也有了与之相当的第五代导弹:SS-24、SS-25。陆基导弹如此,潜射导弹与战略轰炸机亦然。美国发展先进的“三叉戟”核动力潜艇,前苏联以部署“台风”级核潜艇相对抗;美国B-52战略轰炸机装备了空射巡航导弹,前苏联装备巡航导弹的新型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也开始部署。这样竞赛的结果,到了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两个超级大国手中的导弹核武器都足以将对方摧毁。60年代初,美国对前苏联在战略核力量方面曾一度占5:1的优势;到了70年代初,这个优势已经趋于平衡,前苏联在运载工具数量、核弹头总当量以及不包括战略轰炸机在内的导弹投掷重量方面均超过了美国。核军备竞赛的结果是谁也无法取得足以压倒对方的绝对优势,手中的核武器都可以把对方摧毁,但也都害怕对方把自己毁灭,因而陷入了核僵局。整个世界就是在这种核僵局下赢得了和平,因此有人把它称为“核恐怖下的和平”。

60年代,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曾经声称,只要有400到600枚热核弹头,就足以把前苏联50%到75%的工业生产能力毁掉。而前苏联的赫鲁晓夫更是夸耀,一按电钮就可以把地球毁灭。尽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拥有数以万计的核弹头,的确可以毁灭地球几次,但出于对自身毁灭的恐惧,他们始终维持着核恐怖下的和平,谁也不敢打破核僵局。而且,从60年代末期双方开始了核裁军谈判,并于1972年5月,由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签署了《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和《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后来,又经过几年的讨价还价,“临时协定”演变成了1979年由卡特和勃列日涅夫签署的《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条约对进攻性战略武器的限制,实际上是为了维持核僵局而对美、苏战略核武器作了数量上的限定,如规定美国拥有的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总数为i054处,前苏联拥有的陆基洲际导弹发射井总数为1400处;美国拥有的潜地导弹发射管总数为624个,前苏联则拥有950个;美国拥有的可搭载巡航导弹的战略轰炸机总数为413架,前苏联则拥有156架。

这样的限制有两个特点:一是维持核僵局;二是使美、苏战略武器的更新换代合法化。例如,条约签订的1979年,美国新型“民兵”-III型导弹完全取代了“民兵”-I,前苏联的SS-17、SS-18和SS-19则取代了SS-9之前的型号。尽管这种更新换代合法化,但始终打破不了已经形成的核僵局,因为条约签订时美、苏所拥有的战略核武器即使不再更新换代,也足以毁灭对方。

1982年美国国防部估计,在美、苏的一场全面核战争中,双方只打击对方的军事和经济目标,前苏联就会有6000万到1亿人死亡,美国死亡人数将更多,可能在1亿5千万人以上。80年代以来,美国科学界开展了对核大战后果的研究,“地球毁灭论”者有之,“核冬天论”者有之,即使地球不毁灭,出现科学家们

估计的“核冬天”,人类也将灭亡。美国科学家们估计,即使发生一场中等规模的核战争,产生的巨大浓烟、尘埃云也将把整个地球带进“核冬天”,即核爆炸产生的浓烟和尘埃将会挡住日光达数月之久,使地球的气温下降75度,造成地球上的生物灭绝,也将严重破坏全世界的气候,造成农产品的大幅度歉收,出现核饥饿。因此,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决策者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在核战争中不会有胜利者。这也就是核僵局得以维持的原因。然而,维持这种核恐怖下的和平并非他们追求的目标,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求打破核僵局、夺取战略优势的途径。美、苏核军备竞赛形成的核僵局以及他们企图打破核僵局、夺取战略优势的决心就是美国人提出“星球大战”计划的历史背景。

美、苏早期的反导系统

矛和盾,进攻性武器和防御性武器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有进攻性武器,自然就会有防御。性武器。“星球大战”计划虽然提出了一个多层反导防御系统,但反导防御思想和反导防御系统应当追溯到50年代,“星球大战”只不过是早期的反导防御思想和反导防御系统的发展和演变而已。

早在50年代末期,随着洲际导弹的出现,美、苏就开始了反弹道导弹的研究。了解美、苏早期反弹道导弹的防御系统,研究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早期系统在结构上、功能上存在的问题,对于理解和认识“星球大战”多层次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十分有益的。因为“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一方面是因为进攻性核武器的发展走到尽头,形成了核僵局,必须寻求打破核僵局的途径,另一方面,“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也是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发展演变顺理成章的结果。

“奈基。宙斯”系统 美国从1955年开始,在地空导弹的基础上研制“奈基一宙斯”反导系统,这种高空拦截系绩主要为防御60年代初期的弹道导弹而设计,拦截高度在110-160公里,主要用于大城市的防御。整个系统由“奈基-宙斯”反导导弹、目标搜索雷达、目标识别雷达、目标跟踪雷达、数据处理计算机、反导引导雷达和反导导弹引导计算机组成。“奈基一宙斯”系统有许多缺点。首先,它无法对付多弹头,由于系统采用单脉;中体制的机械扫描雷达,动作缓慢,其计算机的目标容量有限;其次,它无法识别真假目标,因此敌方可以通过释放大量“诱饵”比较容易地突破防御系统;再次,当时能在大气层外利用x射线杀伤目标的弹头尚未研制成功,而拦截弹的核弹头威力较小,故不具备高空杀伤目标能力:而且系统设备庞杂,价格昂贵。由于这些缺点,1963年,这个刚刚发展起来的反导系统便被取消了。

“奈基”-X系统 1963年底,美国在“奈基一宙斯”系统的基础上,开始研制新的反导系统――“奈基”-x系统。该系统是一种高、低空相结合的双层拦截系统,即先由“斯巴坦”导弹对来袭导弹进行高空拦截,漏网的再由“斯普林特”导弹对付。与“奈基-宙斯”相比,“奈基”-x作了一些改进:增加了具有高加速度性能的低空拦截导弹――“斯普林特”导弹,其加速度为100g,具有分层拦截的能力;简化了系统组成,采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从而解决了多目标跟踪问题;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快速数据处理系统,提高了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从而增强了识别和同时拦截多目标的能力。尽管比“奈基-宙斯”系统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但美国国防部认为,“奈基”-x对采用新型突防手段的导弹袭击不能提供可靠的防御,因而推迟了批准部署“奈基”-x系统的决定。

“哨兵”和“卫兵”系统这是美国第三阶段的反导系统。1967年9月,美国国防部宣布了政府关于年底开始建造一个价值50亿美元的有限反导系统的决定,取名“哨兵”系统。该计划一提出就遭到国内许多反对者的指责和批评,他们认为反导计划的实施不会给美国带来战略上、政治上的益处,反而会引起进一步的军备竞赛和加剧国际紧张局势。反对者还认为,该系统的效果不大,因为敌国对于假目标的研制要比该反导手段的研制领先2-5年。在这种形势下,1969年3月,美国宣布暂停部署“哨兵”系统,并开始研制和部署改进后的“卫兵”反导系统。与之前的反导系统相比,“卫兵”系统在性能上有了较大改进,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识别能力差,在面对采用突防措施的来袭导弹时,在大气层外雷达难以区分弹头与数以万计的铝箔条和镀铝气球等假目标,待目标进入大气层后,那些轻的假目标虽然会因大气阻力而落在弹头后面,但雷达因反应速度慢,等到分辨清楚时,弹头已快落地,导致拦截十分困难;其次,雷达跟踪和引导能力有限,生存能力差,系统使用的相控阵雷达设备庞杂,不能机动,易被击毁;另外,抗核爆炸效应能力差,核爆炸引起大气电离密度加大,易使雷达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停止工作,而且拦截弹的核爆炸还可能对己方其他拦截弹产生“自毁”效应;可靠性差,由于系统庞大,作战指令成千上万条,且要求高速传输,要求自动化程度高,但该系统都不能满足这些要求;拦截导弹的机动飞行能力差,不能有效对付机动来袭弹头。再加上一些其他技术原因,该系统最终于1976年2月被迫关闭。

“格里丰”系统 前苏联的反导武器的技术性能和研制进程与美国差不多,前者从1957年开始研制反导系统,代号“格里丰”。“格里丰”本是一种地空导弹,经过改进,具有了一定的反弹道导弹能力,这是前苏联研制的第一代试验性反导武器。1961年,这种反弹道导弹进行了几次试验。同年10月,当时的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宣布:“摧毁飞行中导弹的问题已经成功解决了。”其实离真正“解决问题”还相差甚远。

“橡皮套鞋”系统 由于“格里丰”反导系统性能差、满足不了实战要求,60年代初,前苏联决定发展性能更好的“橡皮套鞋”反导系统。该系统主要用来保护莫斯科,由“狗窝”、“猫窝”作战指挥雷达、场地雷达、“橡皮套鞋”反导拦截弹、数据处理中心以及指挥控制中心等组成。“狗窝”作战指挥雷达部署在莫斯科西南面,负责监视美国;“猫窝”作战指挥雷达部署在莫斯科南面,负责监视中国和西欧,两部雷达均从部署在国境线附近,如伊尔库茨克、巴伦支海沿岸、波罗的海基地、萨雷沙甘靶场等处的导弹预警雷达(即“鸡笼”雷达)接收预警信息,对预警雷达发现、识别的目标继续进行跟踪、测轨和预报落点,同时对反导系统实施火力分配。作战指挥雷达均为连续波相频扫描体制的相控阵雷达,作用距离大致在2800-3000公里之间。场地雷达包括目标跟踪雷达和拦截导引雷达,用于对来袭目标进行精确的跟踪和识别,同时引导拦截弹摧毁来袭目标。部署方式基本上保证每个阵地1部目标跟踪雷达、2部“试加”制导雷达。

到1969年美、苏开始核裁军谈判的时候为止,“橡皮套鞋”反导系统已经部

署了4个防御体,每个防御体包括2组,每组有8部拦截导弹发射器(共64个发射器),1部大型目标跟踪雷达,2部拦截导引雷达。

“橡皮套鞋”拦截弹与“格里丰”拦截弹相比,性能有很大提高,首先它采用2级或3级固体发动机,推力比“格里丰”使用的发动机大得多,拦截高度大大提高,可以进行高空拦截;其次,它使用核弹头战斗部,依靠核爆炸的巨大威力来弥补命中精度不高的缺陷,实现了很高的摧毁概率,一般认为单发摧毁概率为50%-75%,而且对每个目标可以连发两枚拦截弹,连发的时间间隔为5-30秒,因而摧毁概率可达94%以上。由于拦截弹依靠核爆炸时产生的x射线、中子流、光辐射及冲击波来摧毁目标。根据计算,在100公里的高空爆炸,破坏半径可达9~11公里,在80公里的高空爆炸,破坏半径也能达6.6~8.5公里,摧毁概率极高。一般认为,只要破坏半径大于6公里,单发摧毁概率就接近于100%。尽管“橡皮套鞋”与“格里丰”相比,性能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许多致命缺陷,无法对付突防能力迅速提高的进攻性导弹。首先,从它的雷达系统看,雷达系统的抗核爆能力差,识别真假弹头的能力差,无法对付大量的目标,无法从大量的假目标、诱饵中识别出真正的弹头,除此之外,雷达探测方位中还存在“盲区”。其次,“橡皮套鞋”拦截弹发射器一次只能发射和制导16枚拦截弹,每个目标连发两枚拦截弹,只能对付8个目标,而现代的采用多弹头分导技术的洲际导弹,例如“民兵”-III最多可携带12枚弹头以及10倍于弹头的假目标诱饵,“橡皮套鞋”拦截弹是无法对付的。拦截弹虽属于高空拦截武器,但没有“滑行机动”能力,不能进行分层拦截,因而难以提高拦截效率。

后期反导系统的发展

1972年5月,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签署了《限制反导条约》,规定美、苏两国只能在首都和一处弹道洲际导弹发射场各建一个反导系统,两个系统的拦截弹数不超过100枚,而且还限定了雷达的数量。条约规定禁止研制、试验或部署海洋、空间、空中反导系统及地面机动的反导系统,但不禁止对反导系统进行研究。这个条约显然是美国和前苏联在大力发展进攻性核武器时达成的一项交易,既照顾了双方已拥有的反导系统的既成事实,又可以使他们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发展进攻性导弹核武器。整个70年代是美、苏进攻型导弹核武器发展最迅速以致形成核僵局的10年。然而,尽管有了该条约的限制,美、苏的反导弹防御系统在条约签署后仍在不断地发展,特别是在反导防御系统新概念的研究方面更是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为“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橡皮套鞋”的改进与完善 1972年美、苏签订《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时,一个具有实战能力的“橡皮套鞋”反导防御系统已经初步建成。在那之后,前苏联对“橡皮套鞋”反导防御系统进行了大力改进和完善,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具有实战能力的反导防御系统。前苏联在莫斯科附近建造了一部大型的作战指挥相控阵雷达,与已建成的“狗窝”、“猫窝”作战指挥雷达一起使用,使“橡皮套鞋”系统的作战指挥雷达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对弹道导弹的预警,除已建成的部署在前苏联国境线的“鸡笼”预警雷达系统以外,又在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建造一部大型相控阵雷达以监视和跟踪美国潜艇从太平洋发射的潜射导弹。

为了提高对弹道导弹的预警能力,前苏联还在太空的高椭圆轨道上部署了一个预警卫星网,始终保持两颗以上的预警卫星在准同步轨道上执行探测预警任务。这两颗探测预警可以在美国发动核袭击的最初阶段及时向地面发出预警,可为前苏联作出决策争取30分钟的时间。此外,前苏联还在明斯克、高加索的尼古拉耶夫和远东地区部署了三部超远程电离层后散射雷达,加上原有的“鸡笼”雷达系统,共有11部大型远程预警雷达,它们的探测距离均在6000公里以上,可以对从东北、东南、西部及南部方向入侵的弹道导弹进行监视和跟踪。

为了提高“橡皮套鞋”反导系统的拦截能力,前苏联发展了能进行分层拦截的两种新型反导拦截弹。一种是代号SH-04的拦截弹,射程92.5-555公里,在大气层内、外都能进行拦截,比原来的“橡皮套鞋”拦截弹的最大改进之处是具有“滑行机动”能力,即弹上装有能多次启动和关闭的发动机,发射后能关闭发动机,滑行等待进一步的制导指令,然后再启动发动机实施机动拦截,这样就能提高拦截效率。另一种是代号SH-08的末段拦截弹,射程为18 5N185公里,其特点是弹上装有新型快速双面目标跟踪雷达,具有高超音速的拦截速度。

1976年,美国主动关闭“卫兵”反导防御系统后,“橡皮套鞋”反导防御系统就成为了世界上唯一具有一定实战能力的反导防御系统。

“卫兵”系统的关闭与美国人的反思在《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签订的1972年,美国正在建造他们的“卫兵”系统,这是一个以保卫“民兵”导弹基地为目的的反导防御系统。然而,在进攻性弹道导弹突防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这个美国人苦心经营、耗资近200亿美元的“卫兵”反导系统根本无法对付弹道导弹的大规模进攻,因而经过几次演习失败后,美国主动关闭了“卫兵”反导系统。

“卫兵”反导系统关闭后,美国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认为这种以核反导的末段防御方式无法对付大规模的核进攻,必须研究新的反导防御概念。

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卫兵”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拦截导弹速度低。当时发展的以导弹反导弹的根本弱点是拦截导弹速度不够,其飞行速度和来袭导弹差不多,大约为6-7公里/秒,因而作战反应慢,对拦截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稍有误差就会放过来袭目标。

拦截导弹的核弹头有自毁效应。这种反导系统由于敏感元件和制导技术不能保证导弹精确地拦截来袭目标,所以拦截弹头都使用核弹头,以核弹头的巨大威力来弥补精度不足的弱点,提高拦截效率。但是,无论大气层外还是大气层内的核爆炸都会产生强烈的电磁脉冲。后者虽然对来袭导弹有杀伤破坏作用,但它也会产生使己方拦截弹失效的自毁效应,影响反导系统作用的发挥。

末段拦截效率低,风险大。这种反导系统一般是在来袭导弹飞行末段进行拦截,即使后来经过改进而实行高、低层结合的两层拦截系统,也都接近末段。因此拦截时间短,效率低,一般拦截概率在50%-70%左右。而这种拦截只能对付少数来袭目标,如果是成百上千的来袭弹头的大规模核袭击,那不仅达不到50%-70%的拦截概率,而且根本无法对付。

末段拦截可能给本国造成破坏。在来袭导弹的末段进行拦截,特别是在50公里以下的范围内进行拦截,即使拦截成功,拦截引起的核爆炸势必将对本国

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防御范围有限。“卫兵”系统是以保卫“民兵”导弹基地为主要目的的反导系统,防御范围十分有限。即使按照原定设想,建造14个防区(本土12个,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各1个),也只能重点保护美国的洲际导弹基地。然而,仅大福克斯地区的“卫兵”系统的建设就耗资近200亿美元,建造14个防区,即使财大气粗的美国显然也难以负担,而且会违反《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

拦截层次少,手段单一,效率难以提高,不能对付大规模核袭击。“卫兵”系统虽然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拦截,但层次毕竟太少,一旦漏网便来不及补救。反导系统虽然几经改进,但拦截手段仍只有导弹这一种,在大规模的核袭击时,很难对付多目标、多弹头。

非核拦截与新概念研究 美国人经过反思,得出了两个极为重要的结论:一是反导防御必须实行非核拦截,二是必须寻求新的反导防御途径、研究反导防御的新概念。

“卫兵”系统关闭之后,美国发展的在外大气层进行拦截的高层防御系统便是他们发展非核拦截的尝试。高层防御系统的覆盖区高于90000米,其设计方案是:一旦前苏联发射导弹,预警卫星立即向地面发出预警信号,火箭探测器随之射入轨道。在整个作战期间,这种箭载探测器在外大气层停留数十分钟,监视和跟踪预警卫星发现的入侵导弹。探测火箭上装有小型、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长波红外探测器,采用扫描方式对预警卫星预警的走廊进行搜索扫描以监视、跟踪目标,查明目标的数量、性质和方位,并从假目标、诱饵中鉴别再入弹头。探测器的视场足以观察5000个再入弹头和20000个诱饵、假目标。探测器的计算机能对其全部信息进行处理,计算目标的近似弹道、发射点和遭遇点,并利用红外识别方法识别再人弹头,将有关信息实时传至地面作战指挥计算机,作战指挥计算机再向拦截弹分配目标,发射拦截弹进行拦截。

拦截弹上装有红外自导引设备,使用多个非核杀伤弹头。这种非核杀伤弹头叠装在拦截弹的顶级,并以近似多弹头分导方式从母舱散开,采取直接命中或小脱靶距离爆炸方式靠弹片杀伤入侵的弹头。

由于非核拦截要求直接命中目标或小脱靶距离爆炸,对制导的要求极为苛刻,因而在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美陆军发展的稠密大气层内防御系统仍使用带核弹头的拦截弹,这是为了提高拦截效率不得已而为之。

美国主动关闭“卫兵”反导系统之后,一方面进行非核拦截试验,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对反导防御新概念的研究,着重研究除末段防御之外拦截方式的可能性。因为对于末段防御,即使使用非核拦截成功,也无法避免核爆炸的破坏和影响,而且末段拦截必须绝对可靠,一旦漏网就无法补救,所以寻求新的拦截途径是实现有效拦截而又避免自己遭受和破坏和影响的保证。

美国为此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他们先是发展了一个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规划,接着又搞了一个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先进技术规划,寻求进行反导防御的各种新技术途径。这些技术规划,名为“规划”,但并未发展实际的反导防御系统,只是进行概念性研究。在这些技术规划里,他们深入地分析了对弹道导弹的每一个飞行段进行拦截的可能性,每一段拦截的技术要求,所需探测、捕获、跟踪、测量、定位的手段和设备,以及可能使用的武器系统。不但如此,他们还对弹道导弹的每一项突防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为了消除助推火箭自爆在再八飞行器四周产生的大量碎片所造成的雷达回波,他们深入研究了大量滤波问题。在这些技术规划里,美国基本上弄清了助推段、末推段和中段拦截的可行性、特点及实现拦截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例如探测几千公里之外的助推火箭产生的尾焰需要十分先进的长波红外探测器:实现助推段拦截需要高超速的拦截弹、定向能武器等。他们在研究反导防御系统新概念、新思想的同时,对实现这些新概念、新思想的关键性技术进行了强有力的研究论证,特别是对实现新的拦截思想可能使用的武器系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试验。在这种新概念研究和技术研究齐头并进的方针指引下,远距离探测助推器尾焰的红外探测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高速火箭拦截弹头成功,实现了非核拦截的初步设想,反导防御系统可能使用的更先进的武器,如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这些都为“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高边疆”战略

“星球大战”计划虽然是一个震惊世界的计划,但它毕竟只是国家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美国在80年代初提出的“高边疆”国家战略。

前文已经在“星球大战”计划产生的历史背景中提到了美国军事战略的破产,核军备竞赛中出现了核僵局,美、苏双方都在寻求打破核僵局的出路。其实,美国军事战略的破产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军事战略上的失败,而应看作是战后美国国家地位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恢复军事战略优势,必须从振兴美国,恢复美国曾一度获得的“霸主”地位着手,这是美国的战略家们非常清楚的问题。因此,制定了一项能够振兴美国,使美国恢复“霸主”地位的国家战略是当时几届美国政府孜孜以求的事。

战后世界形势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前苏联军事力量的迅速增长,向美国的霸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日本、西欧在经济上迅速崛起,导致西方出现了三个经济中心,美国战后在西方形成的盟主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新获得独立的国家成为美、苏竞相争夺的对象。

面对世界发展的这一形势,几届美国政府都在竭力设法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事与愿违,美国的霸主地位每况愈下。首先,面对前苏联的军事挑战,美国可以说是竭尽全力,与前苏联开展疯狂的军备竞赛,妄图夺取军事战略优势,遏制前苏联的发展,削弱前苏联的军事力量。然而,战后近半个世纪的较量,竞争的结果只是从“核垄断”发展到“核僵局”,在核军备上最多也只能说是形成了“核均势”,谁也无法打破“核僵局”、破坏“核均势”、夺取“核优势”。在常规军备竞赛上,前苏联已经占有明显的数量优势,美国妄图以质量上的优势来对付前苏联的数量优势也难以继续维持常规军备上的“均势”。

其次,战后日本曾处在美国的全面军事占领下,西欧各国也把美国奉为“盟主”,接受其领导。尽管美国也曾竭力限制它们的发展,然而还是无法阻挡日本、西欧各国要求振兴的潮流,后两者的崛起更严重地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

至于战后第三世界获得独立的国家,由于美国过去曾支持过它的盟国,反对过一些国家的独立,离心倾向很大,加上美国在同前苏联、日本、西欧各国的竞争中“霸主”地位遭到削弱,因此,美国在争夺中间地带的斗争中也处于不利的位置。

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的国家战略必须能够同时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战略

不但要能够打破“核僵局”和“核均势”,取得对前苏联军事战略优势,而且要能够重新控制日本、西欧、恢复美国的盟主地位,只要这两个目标能够达到。争夺中间地带的斗争问题自然可以解决。

战后美国曾提出过许多的战略设想,如“核垄断”战略、“核遏制”战略、“核报复”战略、“核威慑”战略……名为国家战略,实际上仅仅是对付前苏联的军事战略,由于没有明确的国家战略,在全力应对前苏联挑战的同时,丧失了对日本、西欧应有的警惕。于是,一方面美国未能取得对前苏联的军事战略优势,另一方面又丧失了对日本、西欧的控制,危及自身盟主的地位。

这就是美国制定“高边疆”国家战略的由来。

“高边疆”战略概念最早出现在1980年,是由当时担任里根竞选总统国防顾问的、美国国防情报局前局长丹尼尔・格雷厄姆将军首先提出。里根上台不久,格雷厄姆在传统基金会的资助下,组建了“高边疆”研究小组,囊括美国30余位著名的科学家、经济学家、空间工程师和军事战略家。该小组经过7个月的精心研究后,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开拓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总构想。这就是1982年3月3日公诸于世的所谓“高边疆”计划。而正是该计划提出的向太空发展的战略思想与主张,构成了美国新国家战略的内核。

“高边疆”计划开宗明义地指出:“美国已经获得了重新掌握自己命运的历史性的,然而是短暂的机会。当前正在威胁着自由世界的军事和经济趋势有可能被改变,全面恢复对西方政治和经济制度的信心。为此,就必须充分利用当前我们在空间技术上的优势。我们应当在空间设防,以摆脱恐怖均衡等灾难性理论的束缚,应当挫败一切不祥的预言,开拓空间并使之走向工业化。”

对于该战略,格雷厄姆将军在1982年5月间举行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直言不讳地宣称:“高边疆”不仅是一项军事战略,它还是处理美国和美国盟国正当的经济和政治愿望以及安全需要的一项真正的国家战略。

“高边疆”战略的真正目的就是依靠美国拥有的高度发达的空间技术,选择空间作为振兴美国的突破口,以“空间工业化”和“空间军事化”作为这个战略的两大支柱,实现其对前苏联军事战略优势,恢复其对盟国的控制和“霸主”地位。

因此,“高边疆”战略的出笼已经包含有“星球大战”计划的内容,因为空间军事化是“高边疆”战略的一大支柱。不过1982年“高边疆”战略公诸于世的时候,空间军事化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人们尚不清楚,待到1983年,里根总统宣布“星球大战”计划的时候,空间军事化的内容才具体化了。

“星球大战”

1983年3月23日,美国正式拉开其太空战略计划的帷幕。在经过充分的酝酿、商讨与争论之后,里根于23日当天发表了关于“战略防御计划”(SDI)的电视讲话。美国新的核战略以此为标志问世,“战略防御计划”主要涉及空间研究,因此被形象地称为“星球大战”。里根的电视讲话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推行太空战争战略,以取代实施多年的核报复战略。具体说,就是建立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在前苏联导弹达到美国本土以前予以摧毁。新战略仍然是一种“威慑战略”,但采取的手段改变了,因为在前苏联拥有几乎能摧毁美国全部陆基导弹的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需要另一种军事力量”。新战略的技术任务异常艰巨,“可能在20世纪结束之前都不能完成。”在实现新战略计划的过程中,要继续改进和加强美国的战略核力量和常规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和前苏联谈判。实施太空战争战略时,美国继续承担保护盟国领土不受前苏联导弹袭击的义务。反对现在冻结美、苏双方核武器,因为这有利于前苏联的既有军事优势,而不利于美国核武器的现代化。

虽然“星球大战”计划是美国国家战略――“高边疆”战略的组成部分,它使“高边疆”战略的第二大支柱――空间军事化有了具体的内容。但是,“星球大战”计划概念的形成却并不是“高边疆”战略的产物,而是美国军事战略经历长期的发展与演变的结果。一方面,它是美国妄图打破核僵局、夺取对苏军事优势的需要,一般来说,进攻性武器发展到了形成僵局的程度,人们自然会从防御武器上寻求打破僵局的出路;另一方面,它又是美国反导防御系统发展演变以及美国对反导防御新概念进行深入研究的产物。

在出台之后的10年中,“星球大战”计划随着国际政治、军事形势几经变化,规模逐步缩小,最终于1993年5月13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莱斯・阿斯平宣布终止,宣告了进行了10年的“星球大战”计划被正式放弃。随后,美国将战略防御的重点从空间防御转向地区的和战术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并将原负责实施“星球大战”计划的美国国防战略防御计划局更名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局”。1993年5月,克林顿政府提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主要包括两部分: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新的防御系统与“星球大战”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要依靠陆基武器,不再在太空部署武器系统,仅保留预警卫星。

结语

星球大战计划范文第5篇

“叮叮!现在是2999年2月29日,星期一。”机器人SANDYTAYLOR说。“快去准备早餐。”“是!”“哎今天有联合国会议,是谈“超级”计划的诞生日,人们第一次制造出C—28834号飞船,它性能非常的好,所以人们称它为“超级”一号。”“做好了,主人你可以吃饭了。”

我吃完饭,遍做着超音速飞船来到了距我家300000000公里的联合国中央大楼,它是世界所有的国家一起建造的。那里的空气清新,据说那里是全球总统住的地方,没错,总统就住在那。我已每秒???的速度来到的联合国中央大楼,开始会议,“恩,现在,我正式宣布,‘超级’计划正式公开,现在准备发射‘超级’一号。”“是”大家一起回答。超级一号的乘做员是我,随着‘轰隆’的一声,超级一号把我送上了太空。

在太空,一切东西都是无比的美丽,经过太阳的照耀下,发出金光。“好啊!”总统说一声。“3号模拟器拍摄正常!”一个工作人员说。搜!一个流星从身边划过,留下美丽的红光。两天之后,我返回了地面,但是,我还沉迷在宇宙的美景当中。我把太空的一切事物交代给总统听,总统听了非常的高兴,表扬我是一个很好的宇宙员,我很兴奋。

在太空的美景当中,我感觉到很高兴,而不会伤心,有的人害怕死,所以很害怕。可是。并不是这样的,宇宙并不可怕,而是美丽和憧憬。

星球大战计划范文第6篇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问世于1977年,由美国卢卡斯电影公司出品,是以宇宙文明、外星人和星系大战为主题的科幻电影。先后于1977年、1980年和1983年推出的“星球大战”三部曲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影响波及整个世界。之后于1999年、2002年和2005年推出了“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同样引起轰动。本次上映的是“星球大战”新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预计2017年和2019年上映。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以神奇的太空场面和纷繁复杂的星系斗争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太空世界。它对宇宙中各种星系、文明、生物的描述,它所创造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外星人与星战武器,它所表现的波澜壮阔的太空场景和星球大战场面,不能不说是一种梦幻般的视觉奇观,创造了一个现代神话。

“星球大战”电影出自美国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实施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吸引了大众关注太空的目光。美国社会出现了“太空热”,培养出一大批“太空迷”,太空行业也成为吸引社会优秀人才的热门行业,加之美国社会有喜欢冒险、崇尚创新的文化传统,这些都为“星球大战”电影的问世培育了土壤、创造了条件。从另一方面看,美国军方一直对太空军事发展情有独钟,也需要通过影响大众来推动太空军事发展,“星球大战”电影的出现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事实上,1977年“星球大战”电影问世,1982年美国军方提出太空“高边疆”理论,1983年里根政府推出著名的“战略防御倡议”计划,亦被称为“星球大战”计划,这中间的关联绝非简单巧合,显然,“星球大战”电影对“星球大战”计划的推出起了潜移默化、推波助澜之效,至少从世人对计划的命名上就可看出其直接影响。 “星球大战”计划制造神奇

“星球大战”计划是对美国乃至世界军事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个军事战略计划,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手段的天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以防止敌对国家对美国及其盟国发动核打击。该计划由“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和“反卫星计划”两部分组成,预算高达一万多亿美元。整个系统针对弹道导弹的助推段、末助推段、中段和再入段分四层拦截,确保对来袭核导弹99%的摧毁率。同时美国还计划在核战争发生时,以反卫星武器摧毁敌方卫星,打击削弱敌预警监视、通信导航和指挥控制能力。

星球大战计划范文第7篇

目前担任卢卡斯影业联席董事长的凯瑟琳·肯尼迪(Kathleen Kennedy)将成为卢卡斯影业公司总裁,向迪士尼电影公司董事长阿兰·霍恩(Alan Horn)汇报工作。此外,她将担任《星球大战》(Star Wars)的品牌经理,直接与迪士尼全球的业务项目合作,从而进一步整合“星战”这一全球性特许经营项目,并将其价值最大化。

迪士尼计划在2015年出品《星球大战》第七部,并在此后每隔两到三年推出一部新的《星球大战》电影。肯尼迪任新《星球大战》电影的执行制片,乔治·卢卡斯任创意顾问。

根据协议条款,本项收购交易金额为40.5亿美元,其中迪士尼以现金方式支付约一半的对价,并计划以2012年10月26日的收盘价增发约4000万股新股,金额相当于目前迪士尼股票市值的2%。迪士尼首席财务官杰伊·拉苏洛(Jay Rasulo)表示,随着新股的发行,预计迪士尼股票在2013年度和2014年度的每股收益率会下降几个百分点,增发股票将列入追加的股票回购计划,在两年内购回。

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的所有权后,除可获得《星球大战》系列、《夺宝奇兵》(Indiana Jones)系列及该公司在真人电影、消费产品、动画、视觉效果和音效后期处理方面的运营业务外,卢卡斯创办的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和天行者音效公司(Skywalker Sound)都将归属迪士尼。

卢卡斯影业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乔治·卢卡斯随后声明:“在过去的35年中,我最大的欣慰之一就是看着《星球大战》一代代传承下来。现在是时候将《星球大战》传递给新一代的制片人了。我一直相信《星球大战》将会在我身后延续下去,因此在我有生之年达成此项交易至关重要。在凯瑟琳·肯尼迪的领导下,我坚信加入迪士尼大家庭的卢卡斯影业定能让《星际大战》香火不灭,并繁荣发展。迪士尼的成就和经验将给卢卡斯影业带来电影、电视、互动媒体、主题公园、直播娱乐和消费产品方面开拓创新的良好机遇。”

迪士尼在声明中称:“在收购卢卡斯影业前,迪士尼曾成功收购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和惊奇漫画公司(Marvel),这两笔交易证明了迪士尼具有独特的能力,可以全面发展,具有扩张高质量创意电影的财务潜力,可通过创意和全球多平台销售网创造最大价值。将卢卡斯影业纳入迪士尼世界级品牌阵容,将大大提高迪士尼服务消费者的能力,创造更多全球性高质量的内容,并为我们的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此前,卢卡斯影业1/4的业务来自《星球大战》,1/4来自版权产品,20%来自游戏作品,剩下的30%来自家庭影视、后期制作等其他服务。收购完成后,迪士尼将把卢卡斯影业的业务重心转向《星球大战》及相关衍生业务和产品的开发运营上。

迪士尼保守预测,在媒体市场电子化的大潮之下,家庭娱乐市场利润将继续下滑,而最具商业潜力的当属特许经营产品和相关版权。

2012年卢卡斯影业版权和特许经营方面的营收为2.15亿美元,接近2009年迪士尼收购惊奇漫画前后者的营收水平。2009年后,惊奇漫画相关产品销量有了显著增长,迪士尼希望同样的故事能在《星球大战》的产品上重演。

分析认为,卢卡斯影业的电影作品数量虽远不及皮克斯和惊奇漫画,但《星球大战》具有可观的品牌效应和绝好的跨平台发展潜力。

目前迪士尼每年发行8到10部影片,其中1部由皮克斯出品,1-2部由惊奇工作室出品。未来《星球大战》电影也将被列入发行计划。此外迪士尼还计划将《星球大战》品牌推送至视频和电子游戏领域。业界分析认为,社交媒体及社交媒体游戏也在迪士尼为《星球大战》设计的扩张版图之内。《星球大战》相关影视作品也可能给迪士尼旗下ABC和多家有线电视网带来更高收视率。

值得注意的是,《星球大战》系列电影此前一直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发行,虽然其后的影片发行权将由迪士尼掌握,但福克斯仍有发行3D版本《星球大战》老影片的权利。另一方面,大受欢迎的系列动画片《星球大战:克隆人的战争》目前掌握在迪士尼竞争对手、隶属于时代华纳的特纳广播公司卡通频道手中,迪士尼只能等数年后合约到期才能将这一产品归于自家Disney XD或其他频道。

星球大战计划范文第8篇

经典传奇 全新故事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的故事发生在第6部结束后30年:那时,第一军团继承了银河帝国的衣钵,最高领导人是一个叫斯诺克的巨人,以消灭新共和国、复兴银河帝国霸业为目标。抵抗力量则由莱娅公主任领导人,她被大家称作莱娅将军。

传奇英雄卢克・天行者因为某件事情而避世隐居,但有一份地图指示了卢克的隐居地,第一军团与新共和国为了这份地图而展开激烈大战。

第一军团的冲锋队员芬恩目睹了军团的种种暴行,拒绝屠杀无辜人民,于是在一次突袭行动后放走了被俘虏的抵抗力量飞行员波・达默龙。随后,芬恩逃离军队。途中,芬恩与孤儿蕾伊离奇相遇。蕾伊本是贾库沙漠中的拾荒者,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球形机器人BB-8,结果因为BB-8掌握着卢克隐居地的地图而被第一军团追杀。于是,芬恩和蕾伊一起踏上了逃亡之路……

“星球大战计划”其实是个贬义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值美国和苏联争霸的高峰期。两个国家都奉行“确保相互摧毁”的核战略,拼命制造各种核武器。到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总数已达1398枚,比美国多380枚;潜射弹道导弹为979枚,比美国多363枚。这两种导弹的弹头总数也超过了美国。因此,美国必须实行新的战略来改变这种不利局面。

1983年3月23日,时任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在白宫办公室发表了关于“战略防御倡议”的著名演说。其核心内容是:要加紧研究空间时代的超级武器,建立有效的防御系统,以便敌人的导弹到达美国之前就被拦截和彻底摧毁。

具体而言,里根的“战略防御倡议”由“洲际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和“反卫星计划”两部分组成。

拦截系统由天基侦察卫星、天基反导弹卫星组成第一道防线,用常规弹头或定向武器攻击在发射和穿越大气层阶段的战略导弹;由陆基或舰载激光武器摧毁穿出大气层的分离弹头;由天基定向武器、电磁动能武器或陆基、舰载激光武器攻击在再入大气层前阶段飞行的核弹头;用反导导弹、动能武器、粒子束等武器摧毁重返大气层后的“漏网之鱼”。经过上述4道防线,可以确保对来袭弹道导弹有极高的摧毁率。同时在核战争发生时,以反卫星武器摧毁敌方的军用卫星,打击削弱敌方的监视、预警、通信、导航能力。

里根的这个倡议让全世界都感到震惊。支持者相信,一旦计划实施,苏联在核武器数量上的优势就将荡然无存,美国就能从这场旷日持久的冷战中胜出。反对者则认为该计划不切实际,纯粹是幻想。当时,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称其为“误导的红色恐吓战术和不计后果的星球大战计划”。从此,不管官方叫什么名字,在传媒和民间,这项计划就被贴上了“星球大战”的标签。确实,将枯燥的“战略防御倡议”生动地描述出来,就是《星球大战》中的画面。

终止20多年后侬旧迷雾重重

尽管有人反对,美国仍然开始着手实施这项计划。1984年,战略防御计划组织成立,由曾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航天飞机计划总监的詹姆斯・亚伯拉罕森将军任首任局长,统筹整个计划。1985年1月,美国政府正式立项开发,定名为“战略防御计划”。美国的许多盟国,包括英国、意大利、西德、以色列、日本等,也在美国的要求下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这项计划。

然而,星球大战计划要在5年投入1.8万亿美元,而当时美国的年国民收入尚不足3万亿美元,年国防开支也只有2000亿美元。该计划拟定的花费如此之高,首先是因它的技术手段复杂,其次是目标和规模异常宏大,预定要拦截苏联拥有的数千枚导弹的齐射。由于费用昂贵和技术难度大,计划中的许多项目最终被无限期延长甚至终止。

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组织解散,冷战以美国和北约组织的胜出结束。没有了对手,星球大战计划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相关资源缩编改组为弹道导弹防御组织。

200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冷战时期的一批秘密文件曝光,显示所谓的星球大战计划是一场彻底的骗局,只是美国为了拖垮苏联而采取的一种宣传手段而已,相当于美国吹了一个大牛,期望苏联跟进,进而消耗苏联的国力。一时间舆论哗然。

事实真的如此吗?

星球大战计划并非全无收获

在星球大战计划上,美国花费了近千亿美元,但由于技术要求远远超出当时的能力,所以进展不大。而且,星球大战计划并没有把苏联拖入不惜血本进行竞争的局面。因为当时苏联经济已经出现了问题,无力搞出一个大规模的导弹防御计划进行对抗,只能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采取了外交攻势。1986年10月,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冰岛与里根会晤时,试图以拆除所有弹道导弹为诱饵,劝说里根放弃星球大战计划。这样的劝说当然是无效的。后来苏联解体了,星球大战计划也取消了,然后就传出消息说计划是个骗局,这很可能不是真的,很可能只是美国人就坡下驴,一方面掩盖计划失败的尴尬,一方面嘲弄一下失败者,耍的一个手腕罢了。

然而,星球大战计划并非全无收获。它是一个包括火箭技术、航天技术、高能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内的高技术群,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带动了一大批高技术的发展,保证了冷战结束后美国在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继续处于领先地位。现在许多在星球大战计划中用于研究、实验的装置仍然发挥着作用,最为突出的就是堪称缩水版的美国弹道导弹防御(BMD)体系。BMD主要有3个计划:一个是战区导弹防御(TMD)计划,用于保护美国在全球的军事设施以及盟友的安全,所以TMD需要在全球部署;另一个是国家导弹防御(NMD)计划,主要用于保护美国本土的安全,所以只需要在美国本土部署;此外,还有一个是更为先进的弹道导弹防御技术(ABMDT)发展计划。

如今,距离《星球大战》第一部上映已经39年了,当观众再一次在电影院见到那些久违的英雄时,种种情愫在心间萦绕。这也是《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取得票房奇迹的重要原因。让我们再次回到电影,跟着蕾伊和芬恩踏上逃亡之路,偶遇已经年迈但依旧勇猛的著名走私犯汉・索罗。在汉・索罗的指引下,更多的秘密被揭露出来,芬恩与蕾伊心中的责任感和宿命感也渐渐燃起,“原力”在他们的体内(也在所有观众心里)觉醒……

星球大战计划范文第9篇

核竞赛与相互确保摧毁

1945年7月,美国在阿拉莫戈进行了首次核试验。8月,又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畸各投下一颗原子弹,到1946年,共造成6万7千人死亡,15万5千人受伤。人类从此进入核时代,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迅速展开。1949年8月,苏联原子弹首次成功试验,美国的核垄断自此打破。

核武器的投掷手段主要有战略轰炸机和战略弹道导弹两种。核军备竞赛初期,美国在战略轰炸机上拥有明显优势,苏联一时难以赶上,就在研制自己的战略轰炸机的同时,重点发展战略导弹。1957年8月,苏联成功试射了洲际弹道导弹。同年10月,又成功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1958年11月,美国成功进行了“宇宙神”洲际弹道导弹的全程试射。超级大国问的军备竞赛,逐步使美苏两国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手的核打击能力,核均势逐步形成。美苏双方在“相互确保摧毁”(苏联叫“毁灭性回击”)之下维持着恐怖的和平,其实质是互相以对手的人民作为核打击的人质。

其间,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苏联的核力量在弹道导弹方面逐步取得优势。到1970年,苏联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已经在数量上超过美国。1974年,它的潜射导弹也超过了美国。但在远程轰炸机和战略核弹头总量上尚不及美国。

核时代,人们生活在核阴影之下的和平之中,每个人脖子上好像都横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利刃。让我们想象一下一场核大战的情景:您正在散步、唱歌,或者逛商场,突然,上万枚核弹头划破天空,转瞬之间,比太阳还要刺目的强光冲向四方,然后出现了暴风般的冲击波,所有的建筑都被夷为平地。假如您比较“幸运”,您将不会再看到什么,因为您已经死亡;如果您“不幸”活了下来,您将患有严重的放射病,还会看到原先繁荣的家园变成了一片废墟,你所在的文明社会已经毁于一旦。

再看一下冷战时期美国的核反击程序。在苏联发射核导弹后1分钟之内,美国发出核打击预警。第2分钟,基本弄清核打击的规模、将要受到打击的目标这些情况。第3分钟,美国总统得到有关报告。第3到6分钟,美国总统对核打击作出反应――根据情况决定进行全面核报复,还是小规模核反击。不会有更多的时间,决定命运的决策只能在这么短短几分钟之内仓促作出。第7分钟,下达执行命令,不管决策是什么,也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命令都必须执行。大约第28分钟,华盛顿等城市成为历史,包括核基地在内的大量军事基地被摧毁。如果核战争的规模较大,6小时之后,在美国和苏联将有1亿5千万人死亡。

“相互确保摧毁”其实不过是“同归于尽”的委婉说法而已。一旦发生核大战,地球将进入“核冬天”,前景一片灰暗。

确保生存与“星球大战计划”的启动

对美国而言,洲际弹道导弹的威胁还有着特殊的含义。自一战、二战以来,美国本土十分安全,很少受到威胁。洲际弹道导弹的出现,致使美国在相当大程度上丧失了它的地理优势,本土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打击。为保护本土,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先后发展过“奈克-宙斯”、“奈克-X”、“斯巴达人”、“猛奔”等反导系统。但这些反导系统的效率非常低下,不足以对大规模核打击进行有效防御。1972年5月,美苏两国在莫斯科签署《反弹道导弹条约》,规定双方都只能在各自的首都和一个核弹道导弹基地部署反导系统,以保证双方互相确保摧毁,维持战略平衡。

很自然,“确保摧毁”非常令人不安。即使美苏双方都无意发动核战争,预警雷达误报(经常发生)、电脑系统误判(概率很小)、人为疏忽(目前尚未发生)等等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意外的核战争。没有人愿意死于一场核战争,更没有人愿意死于一场意外的核战争。如有可能,“确保生存”当然更加吸引人。

1980年,斯坦福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福斯特就发表了《从确保摧毁到确保生存》。1981年1月,电影演员出身的里根就任美国总统。1982年,美国退役中将格雷厄姆主持的研究小组提出《“高边疆”研究报告》,主张重视战略防御,充分利用宇宙空间,成为“星球大战计划”的先声。1983年3月23日,里根总统发表著名的“星球大战”演说,认为“相互威胁,这是对人类状况的拙劣评注”,主张用几十年的努力,实现对战略导弹的有效拦截,即在战略导弹抵达美国及其盟国的领土前将其击毁。同年10月,美国制定了战略防御计划(Strategic Defense Initiative,简称SDI,也有译作战略防御倡议的),人们习惯称之为“星球大战计划”(Star Wars Program)。1984年1月6日,里根正式批准这一计划。同年3月27日,美国国防部成立战略防御计划局,空军中将詹姆斯,亚伯拉罕任局长,负责实施“星球大战计划”。

“星球大战计划”的内容

“星球大战计划”是一项宏大的长期计划,最终目标为彻底消除核弹道导弹对美国的威胁。着眼点在于利用美国的技术优势,特别是空间技术优势,在200千米~4000千米空域,对苏联导弹进行多层次多手段拦截。

最初,“星球大战计划”设想分两个阶段进行,而在更长的时段里,两个阶段其实只不过是“星球大战计划”的第一个阶段,即“研究计划”阶段。完整的“星球大战计划”一共包括4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计划阶段,1983年~1990年,探索和验证关键技术,为美国总统和国会进行决策提供科学技术知识基础。

第二阶段:研制或全面研制阶段,从1990年开始,设计、建造、验证实际防御系统组件的初样。

第三阶段:过渡阶段,逐步地部署少量的防御系统。

第四阶段:最后阶段,部署高度有效的多层防御系统。

在第一阶段,“星球大战计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领域:第一,监视、捕获、跟踪、杀伤评定(SATKA),包括弹道导弹和核弹头的可观测数据、新型雷达和光学探测器、星上信号和数据处理装置等;第二,定向能武器(DEW)技术,包括四个方案,即天基激光武器、地基激光武器、天基粒子束武器和核动力定向能武器,用于助推段和末助推段的拦截,在其它阶段可用于目标识别;第三,动能武器(KEW)技术,用极高速的小质量物体撞击弹道导弹或核弹头,包括拦截武器、极高速炮射系统、天基电能杀伤武器、地基和天基电磁炮等,可用于助推段、中段、再入段拦截,还可用于保卫空间平台;第四,系统方案和作战管理(SC/BM),包括比较研究各种防御体系方案,建立高效的作战管理指挥、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最后,生存能力、杀伤能力和关键技术(SLKT),包括各种杀伤机制对弹道导弹的杀伤效果、天基防御系统的生存能力、空间运输、轨道上的后勤保障和维护,等等。

“机”设想与天基武器

“星球大战计划”最为引人注目的设想,就是在太空部署天基武器,如激光战斗站、激光反射镜、粒子束武器、轨道动能炮、电磁炮等,用以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研制和部署太空武器是非常昂贵的,为什么不是在地球表面而是在太空部署拦截系统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击毁洲际弹道导弹的“机”设想。

洲际导弹的飞行可分为四个阶段,助推段、末助推段、中段、再入段。对于洲际导弹,在助推段进行拦截,效率最高。一是拦截目标数量少,估计约为1000枚。二是火箭发动机工作,在3.2万千米外,都很容易用红外探测卫星发现和跟踪,当然也就容易瞄准。三是跟结实的核弹头不一样,洲际导弹的助推火箭很脆弱,形象地说,用机枪也能够击毁。按照设想,“星球大战计划”打算用反导卫星在助推段摧毁90%以上的来袭导弹。助推段、末助推段、中段、再入段4层拦截防御网中,助推段拦截是最为关键的一层。

“机”设想针对的正是助推段拦截。理论上,拦截助推段的洲际导弹,不需要任何新技术,只需要招募热血青年,在每个苏联导弹发射井旁布置一名,每人配备一挺机枪。当发射井的盖子打开,导弹露出来的时候,这名青年拿起机枪,扳动枪机,将火箭打爆即可。甚至不需要打爆,只需要打出一两个窟窿就行。这个办法很简单,可惜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机很容易被消灭。然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也很简单,让“机”远离苏联的导弹发射井。当然,这时机枪就够不着助推段的导弹了。

不要紧,将机枪换成激光武器或者别的什么武器,只要能打到导弹就行。然而地球的表面是一个球面,不是一个平面,距离一远,“机”就无法瞄准和射击助推段的洲际导弹。这样一来,就不得不把“机”送到太空去,让他们在太空“射击”来袭导弹。“星球大战计划”之所以要开发和在太空部署昂贵、复杂的天基武器,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智能卵石”动能拦截方案

按照“星球大战计划”的最初设想,要建立一个以定向能武器为主、动能武器为辅的多层战略导弹防御系统,每一层都能拦截90%以上的来袭导弹或弹头。实施过程中,发现这一设想与实际情况距离很大。

1986年12月,美国国防部提出,将“星球大战计划”改变为以动能武器为主,再逐步过渡到以定向能武器为主。其战略防御计划局提出一个分多个阶段部署的方案。1987年6月,“星球大战计划”调整为一个三阶段计划:第一阶段,部署动能武器,用拦截器直接撞击目标。其中天基动能武器进行助推段拦截,地基动能武器进行中后段拦截。要求能够拦截苏联SS-18弹头的50%,第一批来袭弹头(约4700枚)的30%;第二阶段,部署天基中段动能拦截弹9万~16万枚,拦截1万枚弹头的50%;第三阶段,部署天基、地基激光武器和天基粒子束武器,使苏联导弹无效。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真假弹头识别技术在20世纪末之前难以解决,将原来第一阶段的地基中段动能拦截调整到第二阶段。

1989年,布什政府再次对“星球大战计划”进行调整,选择劳伦斯・利弗莫尔研究所的“智能卵石”动能拦截方案,作为“星球大战计划”的发展重点。“智能卵石”集监视、控制、发射和拦截于一身,实际上既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小卫星,又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小导弹。不装燃料时,接近于一个完整的探测器。装上燃料,就能成为一枚拦截弹。最初计划部署10万枚,后来估计4600枚即可实现战略防御的目标。按照这个方案,导弹防御系统分为两层。第一层为天基“智能卵石”,进行助推段和末助推段拦截;第二层为地基拦截弹,进行中段和再入段防御。

调整后的“星球大战计划”,不仅要防御美国本土,而且要保护美国的海外部队、盟国部队以及盟国国土。在军事上,1989年的“智能卵石”方案与1987年的三阶段计划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1987年的三阶段方案,是在一个天基武器平台上搭载10枚天基拦截器,价值高,容易成为对手的攻击目标。“智能卵石”方案至少要部署近5000枚天基拦截弹,而且易于制造假诱饵迷惑对手,增加对手的攻击成本,使之仅摧毁少量的“智能卵石”根本无济于事。

1991年,苏联轰然解体,冷战终结。俄美两国关系缓和,爆发核大战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将目光转向第三世界国家。这一年,美国将“星球大战计划”由防御苏联大规模导弹攻击,调整为应对敌方200枚核弹头的有限导弹攻击,“智能卵石”计划“缩水”为“全球防御有限打击”(GPALS)计划。这是一个两层防御体系:第一层为1000枚天基“智能卵石”拦截弹,进行助推段和末助推段拦截;第二层为一到两个地基导弹系统,部署750枚陆基拦截导弹,进行中段拦截。此外,地基系统还包括50个“智能眼”传感器和地基雷达。

“星球大战计划”的终止

“星球大战计划”从一开始就充满争议,人们认为它存在许多致命的弱点。如空间系统,包括卫星和天基武器,都很容易受到攻击。它们的位置在给定时间里一清二楚,“就像打猎时遇到坐着的野鸭子一样好打”。再如激光武器,只需要在洲际导弹上配备价格可以忽略不计的烟幕弹,就可以有效防御,因为激光在烟雾中会迅速衰减。又如粒子束武器,带电粒子束(质子、电子)在真空中由于互斥会迅速分散。更糟糕的是,地球磁场会激烈地扭曲粒子束,它要想击中一个比洲际导弹大100万倍的物体都非常困难。而中子、氢原子等中性粒子却又几乎不可能聚焦或控制。改进洲际导弹又能很好地对付“星球大战计划”,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改用固体燃料火箭,减少火箭的总燃烧时间,从而数倍增加拦截难度。如果燃烧时间进一步缩短,在导弹离开大气层之前结束助推段,那么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就会无效。而动能武器在进入大气层后,由于温度升高,红外传感器全部失效,难以捕捉并击毁洲际导弹。

就实际的军事价值而言,“星球大战计划”与其说是一个防御计划,不如说是一个进攻计划。一旦需要进行核大战,美国可以利用部署在盟国的“潘兴Ⅱ”等高精度导弹,几分钟之内将苏联的绝大多数洲际导弹击毁在发射井里,然后再用“星球大战”的防御系统拦截为数不多的苏联残留导弹。当然,如果能够按计划部署,这个防御系统也能比较有效地拦截第三世界国家数目有限的洲际导弹。

1986年5月,美国650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宣布不接受“星球大战计划”的研究经费。1987年4月,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提出一份报告,认为“星球大战计划”技术障碍太大,应该中止。1993年5月,美国国防部长阿斯平正式宣布终止“星球大战计划”。历时10年,耗资320亿美元的“星球大战计划”至此结束。

美国终止“星球大战计划”的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俄关系缓和,使得对美国的导弹威胁大为减弱。其次是新的导弹威胁引起了美国的注意,特别是所谓的地区导弹威胁(如在伊拉克、朝鲜)。第三是技术的原因,技术的进步使得雷达更为有效,陆基反导系统已经能够很好地进行再入段拦截,部署天基反导武器的需要大大降低。

代替“星球大战计划”的是“弹道导弹防御”,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局”也更名为“导弹防御局”。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由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先进反导技术三部分构成。导弹防御针对的是第三世界国家。根据美国国防部《弹道导弹防御评估报告》,2010年,美国在本土防御方面,就已经能够应对有限规模的洲际弹道导弹袭击。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以已有陆基中段拦截弹,也能够应对朝鲜和伊朗导弹威胁。但美国仍然在建设新的反弹道导弹反射井,计划研发和部署陆基“标准-3”型拦截弹,研发下一代导弹防御能力。

星球大战计划范文第10篇

去世的演员与永生的“公主”

2016年12月27日,《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莱娅公主”的扮演者美国演员凯丽・费雪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从1977年到1983年,在《星球大战》的老三部曲中,凯丽・费雪塑造了美国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女性英雄角色。当同时代的007系列电影仍在表现女性对男性英雄的迷恋时,莱娅公主则作为美貌、智慧和勇气的化身独当一面,她面对大反派达斯・维德威胁与折磨时不为所动,坚守义军秘密(《星球大战4:新希望》);义无反顾地驾驶飞船驰援落难卢克・天行者(《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投入战斗前线,攻破死星二号(《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32年后,年近60岁的凯丽・费雪重新回到星战剧组,电影中的莱娅公主也同现实中的凯丽・费雪一样已是年老色衰。在《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中,“莱娅公主”已经晋升“莱娅将军”,成为义军的领袖――不惟如此,如果你一月六号后走进中国影院欣赏这一系列的最新外传《侠盗一号》的话,你仍能看到通过特效重拾青春的“莱娅公主”,电影系列中存续着一个绵亘四十年的女性偶像(遍数当下的热门IP,仅次于莱娅公主的便是西格妮・韦弗饰演的“异形之母”了)反过来也说明了这部电影的历久弥新以及由文本诞生出的话题层出不穷。

由费雪的逝世世人反观出“莱娅”的长生,纵观“莱娅公主”和凯丽・费雪戏里戏外的双重人生,《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俨然带有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这被影迷们戏称为“宇宙级”的政治正确。难能可贵的是,《星球大战》似乎愿意将这一传统贯彻到底。在《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中,女主角帕德梅・艾米达拉是纳布星的女王,并且是银河议会的议员,这与当时的现实政治中,越来越多的女性领袖的出现遥相呼应。而最新的两部电影,《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和《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则均以女性做为第一主角。事实上,凯丽・费雪一直为“莱娅公主”拥有原力却没有光剑而耿耿于怀,一次次揪住了卢卡斯的小辫子,质疑太空中的“男女不平权”。可见在费雪眼里,男女平权依旧任重道远,她还要在戏里戏外为此呼号不止,如今事业未竟,斯人已逝……

遥远的银河系与切近的现实政治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银河系……”(A long time ago in a galaxy far far away……)每部星战电影正式开始前伴随着激昂的旋律,银幕上总会打出这段字幕,而所谓经典,就是它已然是个套路,奈何仍旧受到世人的疯狂追捧。与电影故事设定的无远弗届相较,《星球大战》在架空现实世界体系而重构故事空间的同时,却始终没有脱离时代的政治、社会议题太远。1975年,美国终于“伤痕累累”地从越南撤军;社会运动在上世纪60年代风起云涌,而进入70年代则逐渐沉寂;“石油危机”带来了空前的“经济滞涨”;实力的此消彼长导致苏联在各条“战线”上咄咄逼人。美国社会在内外困境中陷入新的迷惘。

1977年,《星球大战》的第一部电影横空出世,这是一部为整个世代带来浪漫主义遐想的电影,它用划时代的电影特效震撼和激励着美国人。而同时,它没有忘记伤痛和教训,用平民底色的“义军”和高科技的“帝国”之间的对抗影射越南战争。整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在自信和反思中前进,走出了经济危机,也扭转了“冷战”中的劣势。

1983年,《星球大战》老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上映,同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了针对苏联的“战略防御计划”,这是一项主动将“美苏核竞赛”全面带入太空领域的宏伟计划。美国旨在依赖其在空间领域的技术优势,建立空间武器系统,提供对付战略核武器攻击的空间防御手段,拓展太空军事化。这不禁让人和热映的《星球大战》联系起来,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汉斯・贝特就直言,“如果这个计划不幸成功了的话,简直就是一场‘星球大战’了!”因而,“战略防御计划”也被称为“星球大战计划”。这一切完全在卢卡斯的意料之外。曾执导过《教父》三部曲的导演科波拉对卢卡斯说:“你创造了一个宗教!”《时代》杂志则评论说,“《星球大战》是继摩西分开红海后最壮观的景象”。

尽管赞誉拥簇,卢卡斯在“老三部曲”结束后让“星战迷”们整整等了16年。此时,“冷战”已经结束,轰轰烈烈的“星球大战计划”宣布中止,日裔美籍的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乐观地提出“历史终结论”,宣称“美式民主”和“美式价值观”已然成为普适真理。1999年到2005年的“前传三部曲”,卢卡斯毫不留情地质疑了议会民主制度。“银河共和国”出现分离势力似乎也暗含着对现实政治中的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的隐忧。

原力与众生:当米老鼠接过光剑

2016年1月,《星球大战 7 :原力觉醒》在中国上映,开启“新三部曲”时代。有网友提问《星球大战 6:绝地归来》和《星球大战 7:原力觉醒》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得票数最高的一个答案是――“迪士尼收购了卢卡斯”。

米老鼠接过光剑意味着《星球大战》系列将正式迈入“快车道”,每年将会推出一部“星战”题材的作品。而乔治・卢卡斯将不会参加新三部曲的具体制作,只担任影片的创意顾问。卢卡斯功成身退,《星球大战》却将会沿着他所奠定的价值框架不断前进。价值框架里最基本的底色便是平等与多元。

《星球大战》里最核心的一个概念是原力。卢卡斯表示,最早的时候,他想把“原力”设定成一种可见的类似“能量球”的东西。后来他决定干脆把“原力”设定成存在于天地之间的神秘力量。原力的光明面滋养着生命,而黑暗面则带来毁灭。要维持原力的平衡,就必须两面共存。中国传统文化中则有“气”和“阴阳”的概念,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复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气”构成了世间万物,是一切生命体的原始材料。“原力”和“气”几乎如出一辙,这不禁让人猜测卢卡斯是否受到了老子的启发。这使《星球大战》一开始便带有文化多元的意味。

从物种平等的角度上看,《星球大战》超越《独立日》系列和《黑衣人》系列的地方在于,尽管人类角色是电影中的主角,但物种的分野不再是人类与非人类,人类只是宇宙中很多种类中平凡普通的一种,所有物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在人类内部的种族多元与平衡中,最新的两部“星战”题材电影实现了突破。《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中,英国黑人演员约翰・波耶加扮演男主角芬恩;《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里,两位中国演员甄子丹和姜文分别出演奇鲁・英威和贝兹・马彪斯这两个关键角色。

奇鲁・英威是一名盲僧,武艺高强的战士。制片方选中了甄子丹扮演这个角色,因为他既是一位武术专家,也是中国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演员之一。贝兹・马彪斯则是一名武器专家,信奉实用主义,他与奇鲁从小一起长大,愿意跟随他的朋友直到宇宙末日。中国著名影星姜文,是甄子丹的完美搭档,也是贝兹的完美人选。姜文如此评价其角色:“他本质上是个善良的人,很诚实,对他的朋友奇鲁很忠诚。奇鲁的朋友就是他的朋友。”

从1977年到今天,《星球大战》的神话已经延续了接近四十年。可以想象,在美国的影院里,年过六旬第一代“星战迷”将会和不断更新的年轻一代“星战迷”一起鼓掌欢呼。《星球大战》之所以能够在不丢失老影迷的前提下,不断吸纳新影迷,除了强大的品牌营销策略之外,就是其在一以贯之的价值框架下不断回应时代的新诉求,在继承与创新中找到了最佳的契合点。

上一篇:创业项目计划书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学习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