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08:58:55

性别社会学论文

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篇

天津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成立于1993年,凝聚了一批妇女和社会性别学的学术骨干。中心保持“妇女史”研究的优势,先后承担了9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中心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国际基金会资助下,多次举办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读书班等,与国内外妇女研究专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还培训农村基层妇女与妇联干部,提高农村妇女自立自强和性别平等意识。以杜芳琴教授为总负责人的“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跨界联合课题共举办研讨会、读书会15次,参与者近600人次;出版著作、教材、译集等19部;课题还资助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19所高校开设本科、硕士、博士试点课程约42门。

未来3年内,该基地的规划主要有:(1)在研究上,重点选题将集中于社会科学与应用及行动研究、人文学科与基础研究、教育科学与实践三个方面。(2)在教学与培训上,本科课程新增:性别与社会工作、性别与健康、国外妇女史、女性心理学、媒介与性别等。研究生课程新增:性别理论、社会性别研究方法、中国妇女史专题研究、世界妇女史专题研究、社会性别与发展(中外理论与实践、社会公共政策的性别分析)、妇女运动与组织、中国NGO(模式、管理与社会性别)、性别发展社会学、性别健康社会学、文化批评与媒介研究等。培训计划有:亚洲与本土妇女学:研究、课程与教学(针对开课教师培训,暑期班系列培训2007-2008年,与韩国梨花女大亚洲妇女学课题组合作);妇女领导力培训(争取加拿大大学教学项目,可与中国妇女研究会合作,2007暑期);公共健康与性别(培训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社会学教师、卫生系统官员和专业人员,2008)。(3)在学科建设计划上,硕士研究生方向首先在“妇女/性别史”和“性别社会学”基础上再增设新方向,如“性别与发展学”和“性别与健康学”等,其次与有关院系结合增设新方向:与政治与行政学院结合增设“性别与公共政策”与新闻传播学院结合增设“性别与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等嫁接出“性别与教育”(含思想政治教育、公共教育、卫生健康教育等),逐步形成研究院独立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博士研究生方向上,借用学校一级学科平台,以历史学为依托的“妇女/性别史”;以政治学为依托的“性别与政治(公共政策)”等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二、中国农业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和农村妇女研究所基础上成立的。

近五年来,中国农业大学开展的妇女/性别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干预与农村妇女发展问题的研究,包括了外部干预条件下妇女的性别角色的变迁、农村妇女的能力建设;如何制定性别敏感的发展计划;农业生产的技术服务中的性别不平等分析等等。研究课题与各种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加拿大农业项目支持的“中国小农获取畜牧服务的性别不平等研究”。(2)发展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包括了农村土地分配政策中的性别平等问题、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中的妇女与性别问题及大城市郊区流动妇女发展与能力建设问题等。(3)各专题研究,包括妇女与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健康发展、性别与反贫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等。

该基地今后3年的建设中主要有四个目标:一是加强既有农业研究中的性别敏感。计划主办一次有关“研究领域纳入性别视角的意义”的研讨会,并将研讨成果进行发表和宣传。预期成果包括:农民生计及反贫困、农村自然资源管理、乡村自治、乡村规划及变化等各人文与发展研究领域,继续推进研究计划及监测评估中纳入性别指标:促进本校专业以及各农业科学院在农业研究领域的性别意识。二是促进农村发展及研究领域的性别主流化。计划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有关性别理论、性别分析方法的培训;组织农业相关部门进行有关妇女与农村发展的研讨会;编制如何在农业发展及研究中纳入性别视角的手册。预期成果包括:在目前合作的全国各地的农业科学院机构中至少有6个能够在其研究计划和研究影响中纳入性别指标;每年的交流活动中均纳入有关性别与发展的内容;与宁夏、河北等地的新农村建设合作中进行性别计划;出版有关农业发展及研究中纳入性别视角的手册。三是加强农村发展与管理学科建设中的性别主流化。计划组织农村发展与管理学科的有关性别内容的研讨会:继续修订既有的性别与发展教程。四是促进妇女与乡村发展的倡导。计划建立妇女与乡村发展网络;通过递交研究报告、邀请相关人员进行研讨等方式为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提供建议。

三、中央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基地

中央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是在成立于1994年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中心基础上建立的。中心成立以来,从民族学、法学、宗教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视角人手,先后承担了“中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等6项部级科研项目,争取到的研究经费和活动经费达几十万元。中心主办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和平等与发展妇女问题学术研讨会,还召开了3次以“妇女平等与发展”为主题成功地召开了三次大型的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中心成立十周年之际,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与近百名来北京参加培训的、各个民族地区的处级女干部进行研讨;形成了《中国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21世纪妇女平等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女性与社会发展第二届妇女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等成果。

未来3至5年,基地建设工作的思路和计划:(1)民族地区女干部与女实业家的培训计划。将充分利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的资源优势和中央民族大学的人才优势,举办各种不同类型的民族干部培训班,听课对象不仅包括女性,更注意吸收少数民族的男性学生、干部、领导。还将开展对民族地区女干部、女企业家、女科技人员的学习、培训、研讨和参观。(2)基地的科研规划。准备将民族地区的女性研究和中央民族大学的“九八五”与“二一一”科研项目紧密结合起来,集中民族系统的学科与人才优势,切实关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关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入生活实际开展有关法律和政策及社会机制的社会性别分析,特别是有关就业、社会保障、土地、人口、参政等方面的法律和政策的调查研究,为制定法律和政策提供对策与建议。(3)基地的妇女/社会性别教学计划。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推动学科建设。中心将继续在中央民族大学开设女性学、社会性别研究、女性文学概观等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程,并且与文学与新闻、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单位合作,设立女性学二级学科硕士基金。

四、武汉大学中部地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武汉大学中部地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的。该中心是2006年学校整合妇女/性别研究资源,以建于1993年的武汉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为主体,纳入了“武汉大学弱者权利保护中心”部分骨干力量和“武汉大学女企业家研究与咨询中心”整体力量而组成,成为集研究、培训和维权为一体的跨学科的全校性学术机构。中心有来自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十多个学科的教师51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8人,处级以上女领导干部8人;其中有3名著名男性学者。该中心成员自2000年以来主持大型实证研究6项,完成课题10项,出版著作8部,发表妇女学论文五十余篇;组成单位举办过“武汉大学2003女企业家国际论坛”,参与组织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100余场,听众两万余人次。中心成立后于今年4月主持召开了“中国高校女性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学校承诺每年拨款不少于15万,本年经费已到位;配办公室一间及承诺适当编制。

武汉大学中部地区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下设“五部一室”,即学科建设部、基地培训部、基地科研部、法律咨询部、国际交流部与基地办公室。该基地在筹建中已经和即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和有效激励成员进行女性学研究与教学的热情;建立管理章程、教研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网站和广泛的多样化的学术伙伴关系。

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体育社会学杂志;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5-0007-08

Abstract:

By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content analysis, this article examines 374 articles published on IRSS or SSJ from 1997 to 2006, and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The authors of the articles published on IRSS or SSJ specialize in different majors. Among of them people majoring in sports count the most, and except the sociologist and anthropologist, sport sociology has also attracted lots of professor who major in education, management, leisure, literature, female research, etc. Meanwhile this article finds out that the international sport sociology research mainly focus on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of topic: gender, sexuality, ethnicity, race, class, socioeconomic status, national citizenship or intersections among two or more; Political economy, national sport polices, sports league/team organization; Violence, sports medicine, pain, injury, risk, health and so on. From the research method perspective, the second-hand analysis is major, and the method of interview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by western researchers. Furthermore we also found out the research are mostly from a qualities not quantities perspective, and the analyzing of data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status in quo, however if a research aims at examining the data’s inherent relevancy,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would be used.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of Sport; Hot topics; Method of research; SSJ; IRSS

1 前言

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同时也是体育社会科学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旨在用社会学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观察和解释体育这一日益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1]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社会学已拥有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我国体育社会学作为新兴学科,发展时间较短。自80年展至今,虽已经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还不成熟,和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差距较大。[2]由于我国体育社会学仍处在引进、吸收阶段,国内众多学者指出:目前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亟需加强对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完整的翻译及介绍工作。我国著名体育社会学家卢元镇教授指出:由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是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情景下,揭示与把握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与研究现状,对于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的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学者对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状况的探索多采用传统文献分析的方法进行,因为不同学者研究参考文献的数量、质量和时效性不同,国内学者在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主题、热点方法等方面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因此,在量化指标基础上探讨上述问题对我国体育社会学学者把握国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动向,跟踪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前沿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简称IRSS)和《体育社会学杂志》(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简称SSJ)分别是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和北美体育社会学学会的机关学术刊物,这两本杂志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国际体育社会学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运用定量方法对这两本杂志近10年所刊载论文的内容特征进行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传统文献分析的主观性。而且选取两种杂志做内容分析,还可以对研究结果进行印证和比较,避免受某一种杂志的倾向性影响,从而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出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状况,以求为我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借鉴。

2 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997-2006年间IRSS和SSJ发表的374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具有明确特性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它通过对信息内容“量”的分析,找出能反映信息内容的一定本质的、易于计数的特征,从而克服定性研究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缺陷,达到对信息“质”的更深刻、更精确的认识。本文研究过程为以下六个步骤:第一,确定研究问题。把近十年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现状如何细化为以下几个问题:近10年来IRSS和SSJ的研究主题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何种方法进行研究?第一作者的传记性信息,包括作者的合作情况、作者的国籍,数较多的研究者的姓名,国别及服务机构如何? 第二,确定样本。本研究的样本确定为IRSS和SSJ在1997-2006年间76期杂志的374篇研究论文(Article),不含评论、辩论、讲座、书评等。1997-2006的10年间SSJ平均每期刊载论文4.7篇。IRSS平均每期刊载论文5.2篇。这两本杂志不同年份具体数量如表1。[注释1]第三,确定分析单元。本文的研究采用多种分析单位,一般以论文全文为分析单位,针对仅有网上摘要资料的论文,以摘要部分为分析单位。第四,建立分析类目。利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一个难点是分类标准的确立。本研究的内容分析编码表是在参考借鉴美国体育社会学家哈里斯(Harris)的分类标准和咨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论文的特点经再三修订而成的,具有较高的效度。此外,还从IRSS2001年的22篇文章中抽取10篇文章,采用重测法,时间前后相距两周,根据霍尔斯蒂百分比公式:CR=2m/N1+N2 计算得出本编码表的霍尔斯蒂百分比高达91%,说明本编码表具有较高的信度。第五,进行内容评判。评判是把每篇论文的某些特征根据内容分析编码表归入到相应的分类中。记录时逐个文献登记,填好分析单位分布表。第六,数据统计及讨论。本研究采用“类别尺度”,使用EXCEL软件统计出各类别出现的频数,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然后对统计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和分析,进而得出研究结论。

3 分析讨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大众传媒的繁荣,体育作为一种社会设置,对社会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体育现象和体育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各领域研究者的兴趣,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体育社会学研究领域。本文试图通过对权威体育社会学刊物的内容分析,从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主体的特点、热点研究主题及热点研究方法三个侧面来揭示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现状。

3.1 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主体

研究主体所处地理位置、专业背景、主体间协作、主体姓名及所属机构是体现研究主体特点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对主体的分析主要围绕这些方面展开。

3.1.1 研究主体所处地理位置

在IRSS和SSJ上的研究者国籍分布非常广泛,本文分析的374篇文章的作者来自23个国家,其中北美洲和西欧国家数量最多。从两本杂志总体来看,美国数量最多,占33.2%。其次是英国,占22.9%,再次是加拿大,占12.5%,澳大利亚占7.4%。,新西兰5.7%,其他数量较多的国家还有:挪威、法国、比利时、以色列和荷兰。单就IRSS而言,英国最多,其次是美国,再次是加拿大,与SSJ相比,IRSS的国别来源更加多样化,这与《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杂志宣称的“国际化”要求有关。中国香港有3篇,与日本、丹麦和德国并列两本杂志数量第十一位。整体看来,在374篇文章中,每四篇文章中就有三篇来自北美洲或西欧国家,而其他国家所占数额均不足2%,或者更少。(见表2)这种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可能受到了语言因素、经济与体育发展水平和其他学术刊物的影响。

3.1.2 研究主体的专业背景

随着20世纪末信息化、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在研究领域方面的区分也日益模糊化,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子学科,也体现了这一特点。这种情景从SSJ和IRSS研究主体的专业背景的多样性可见一斑。在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中,除了利用社会学视角来审视体育的体育学者(占总人数的58%)和对体育运动感兴趣的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占25%)外,体育运动还吸引了来自其他一些非体育类学科研究者的目光,如教育学、传媒学 、政策政治、城市学与比较民俗学、英美文学、管理学、休闲学、环境学、犯罪学、营养学、文化学、疾病控制、女性研究和心理学等,这些研究者占到了总数的11%。[注释2] 此外,还有4%的研究者属于“其他”领域,这更加体现了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专业背景的多样性。由于IRSS和SSJ汇集了不同专业领域研究者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体育现象以及体育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我们对体育运动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3.1.3 研究主体间协作

主体间的协作是指论文由两位或两位以上作者合作撰写。统计结果显示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以独立研究为主。在374篇论文中,56.4%的论文为独立作者,30.5%的论文有两位作者。由3位及3位以上研究者合作撰写的论文数仅占论文总数的13.1%。

此外,从1998-2005年间主体间协作情况的变化趋势来看,不同年份独立研究的论文数量变化起伏较大,总体持平,而多位作者合作的论文数目呈上升趋势。为了获得更全面的认识,我们还对跨国合作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跨国合作数量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如IRSS2006年第一期杂志的5篇论文中就有3篇为跨国合作研究的成果。而且在跨国合作的文章中,79%的文章发表在IRSS杂志上,SSJ中仅占21%。这说明IRSS比SSJ的国际化水平更高。

通过对合作研究的论文是属于体育学科内部合作还是体育类学科与非体育类学科的跨专业合作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96%的论文是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体育管理学等体育学学科内部合作的成果。仅有4.2%的论文是“体育学”与其他非体育学科以及非体育学科之间的跨专业合作,而且在跨专业合作的成果中,三分之二的合作是在社会学家和体育学家之间进行的。

注:SSJ中有4篇文章第一作者专业背景无法识别,IRSS中有28篇文章作者专业背景无法识别。

3.1.4 数较多的作者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今世界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及供职机构,为我国开展国际间体育社会学学术交流提供细致的参考,我们对374篇论文中数较多的作者及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374篇文章中共有338位研究者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其中有57人发表了两篇及以上文章,而且这些较多的研究者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挪威。表4列出了数3篇及3篇以上的前10位研究者的姓名、专业、供职机构与国籍。

3.2 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主题

3.2.1 研究主题数量分布

近10年来,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范围广泛,而利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的难点是如何将每篇文章的研究主题进行合适的归类。本研究首先在借鉴哈里斯分类标准的基础上,[3]对西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主题进行了分类,[注释3]然后通过对摘要和关键词的分析来确定每篇文章的研究主题并对照主题分类表进行归类。每篇文章只归于一类,若某文章研究主题的不止一个则记录主要研究主题。然而,即便如此,由于体育社会学研究主题的多样性,若某文章的研究主题仍然难以确切归类,在此情况下,将其列入“其他”类,统计结果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对“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权力关系”方面的研究最为关注。表现在: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对于因性别、男女气质、种族、民族、阶级、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而拥有不同权力和资源的特定群体的体育运动研究最为热门,这方面的研究主题出现频率最高,占到了28%。处于第二位的研究主题为“兴奋剂、体育中的暴力、伤痛与冒险”方面的研究,占到了研究总数的9%,说明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也十分关注体育运动中的偏离行为和攻击等竞技体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对于“国家体育政策、运动队组织”方面的研究占7%,处于第三位。接下来研究数量较多的是对“体育亚文化、体育情感与体育认同”方面的研究,占6%。“体育与传媒”方面的研究处于第五位。此外,“青少年体育运动”、“非参与性体育爱好者”、“体育与全球化”和“体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也较多,各占总数的5%。“体育与身体文化”、“空间、环境与体育”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也引起了部分研究者的注意。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属于“其他”类的论文仍占研究总数的6%,这进一步说明了体育社会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其研究领域还具有不确定性,仍然不断拓展。同时也说明这两本杂志一直注重研究主题的多样性,为一些前沿性的探索提供的平台。

对比两本杂志所发文章的研究主题,以北美作者为主体的SSJ比英国作者为最多的IRSS更多地关注性别、男女气质、民族、种族、阶级、社会经济地位、国籍等因素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体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和残疾人体育方面。而IRSS在国家体育政策、运动队组织、体育全球化和奥运会等大型赛事方面的研究则更多一些。

3.2.2 热点研究主题分析

从各主题的发文数量得知: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对于因性别、种族、民族、性别取向、阶级、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而拥有不同权力和资源的特定群体的体育运动方面的研究最为热门。其他热门主题还有:对于体育运动中的偏离行为如兴奋剂和性骚扰,体育运动中的攻击如暴力,伤痛与冒险方面的研究;对于国家体育政策、运动队组织方面的研究;对于体育亚文化、体育情感与体育认同方面的研究以及体育与媒体方面的研究。这些主题的论文数量都在20篇以上。本文接下来将对这些热点研究主题分别进行深入分析。

3.2.2.1 性别、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与体育方面的研究

在影响体育中权力分配的众多社会关系中,如科克利所言,自1990年以来,性别和性别关系成为体育社会学的最热门话题。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研究性别、男女气质与体育的论文有62篇,占到了论文总数的17%。值得注意的是IRSS将2002年的第三、四期辟为专刊,专门探讨了性别、男女气质与体育的关系。这表明西方体育社会学界对体育中的性别平等问题以及性别意识形态问题方面的兴趣。

该方面研究主要关注以下议题:女性参与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体育运动――对女性自我认同、性别意识的影响;体育媒体对女运动员报道中存在的性别歧视;体育运动对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的影响。如有研究者调查了澳大利亚某学校的女子足球队,主要分析这些女运动员是否抵制男子气质的影响,踢球是否影响其性别角色定位以及如何应对因从事足球运动而造成的性别概念模糊。约翰・哈里斯(John Harris)则撰文分析了女性气质、男性气质及身体主义等概念如何被英国平面媒体所建构。[4]

3.2.2.2 民族、种族、阶级因素与体育运动参与方面的研究

除了对“性”(sexuality)的关注,许多学者也热衷于研究种族与少数民族体育。这方面研究者代表人物为:比莱奥(Birrell),克瑞斯特(Crosset),金(King)克莱恩(Klein)等。在374篇文章中有34篇主要针对种族与体育进行研究,占论文总数的9%。而主要研究民族体育和社会经济状况与体育的研究只占总数的2%。

由于北美和西欧国家都是多种族国家,近10年来,IRSS与SSJ中种族与体育方面研究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有学者分析了700多份1970年至今美国出版的报纸,认为美国长跑运动中白人的霸主地位遭到挑战。其中既有来自外部的挑战又有来自美国本土黑人选手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白人采取了利用媒体突出白人、运动奖励偏向白人以及孤立黑人选手的一系列措施。[5]还有研究者分析了比赛赛场上的位置跟种族或民族等因素的相关性。在控制身高、体重、年龄、力量、速度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后,结果显示种族跟赛场位置关联密切:非洲美国人一般处于外场,土著美国人处于中场,白人居于关键位置。[6]

3.2.2.3兴奋剂、体育中的暴力、伤痛与冒险方面的研究

“兴奋剂、体育中的暴力与伤痛”主题下可细分为:体育暴力研究、运动伤痛冒险研究以及兴奋剂问题。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多从埃利亚斯的构型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暴力问题进行分析。有研究利用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中的观点对拳击运动体现的暴力文化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尽管一般人对拳击抱有反感,但埃利亚斯认为我们不应对它先下判断,而应把它视为一种“文明”的运动,这种为得奖而打斗的活动近年来也趋于体育化。在这过程中,运动的规则愈加变得准确、详细而分明。规则的监查也变得更有效,而对这运动可允许的暴力的控制则愈小心。埃利亚斯指出运动在文明化的进程,不单是暴力和危险性愈受控制,控制的形式也愈具有意义。但对拳击运动来说,形式上的改变似乎使它的危险性降低,但实际上却是适得其反。有研究利用福柯对话语解构中认为话语体现权力关系的观点,分析“暴力运动可以提供一个反抗霸权的空间”。作者指出:“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通过我自身的叙述,我在年幼时围绕在我身边的橄榄球联赛中的暴力有关的叙述使我难以自制,难以保持自我意识的一致性”。[7]

近10年来体育社会学界日益重视布迪厄的理论在运动伤痛和体育风险方面研究中的应用。有研究利用其布迪厄“惯习”(habitus)的观点分析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通过参与观察的方法,考察在体育背景下对疼痛和损伤的社会性理解。[8]还有研究利用符号互动主义理论分析了女子划艇运动员受伤后受到的“非正式的医药护理”。[9]

体育中的兴奋剂问题方面的研究有:有研究从批判的历史学研究的角度分析职业赛车运动过于商业化的表现及其组织制度的变化对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影响。这些机构的变更给选手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同时给运动员组织者带来压力,从而导致有组织的服用兴奋剂事件的发生。[10]另有研究利用福柯关于道德的一些观点对体育道德的观点进行再思考。有人认为“兴奋剂将体育变成了裸的剥削事物”,但兴奋剂与训练和技术一样对于提高运动成绩有帮助,因此,当界定什么是体育道德时,有人居然认为危害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兴奋剂是体育的正常组成部分,作者呼吁跟福柯一起掀起一场新体育道德的大讨论。

3.2.2.4 国家体育政策、运动队组织方面的研究

国家体育政策、运动队组织在两本杂志中分别发表了9篇(SSJ)和19篇(IRSS),列合计第4位。在这些研究中,有人分析了国际体育政策的变化,还有研究者对不同国家的体育政策进行了横向比较。如有研究通过比较美国和加拿大的体育政策,分析了两国在精英运动员培养方面政策的不均衡。此外,高水平运动队由于能够突出显示出国家竞技体育的实力,因此一向是研究的热点。如文章《挪威高水平体育组织的制度化进程――对“国家奥林匹克委员会”的个案分析》提出了用新的制度化理论来分析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组织管理模式。

3.2.2.5 体育亚文化、体育情感与体育认同方面的研究

参加体育运动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体验,获胜的骄傲、失败的懊恼。参加体育运动还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认同感,如对国家的认同感、对团体的认同感等等。他们构成了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另外一个热门。例如有文章分析法国一体育赛事举办期间巴拉克民族支持者如何破坏和阻碍比赛的正常进行,企图使该民族脱离法国国家认同而建立一个新的幻想中的社区的种种努力。这体现出体育与国家认同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由于情绪、情感等内容更多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因此在叙述过程中多用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还有文章以叙述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女子篮球运动员的运动经历和情感体验。还有文章运用观察的方法,记录了两个女子从孩童到老人的成长过程中的体育参与经历,包括孩童时期的玩耍体验、12岁时学习游泳的体验及冬天滑雪的感受还记录了年长后对后代参加运动的看法。用散文诗的形式以很小的篇幅描述了一名职业拳击手的职业生涯及其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思考。以讲故事的方式表现了运动员和教练之间的微妙关系。讲述参加游泳、马术、健美、打篮球、武术等不同运动项目时的运动体验。这些文章的特点是无摘要、无参考文献、没有描述研究方法、篇幅短、语言中带有明显的感情因素,类似我国散文或者小说的形式。这类研究与传统的研究存在较大差异,我们通常认为是采用了后现代的研究范式进行体育亚文化、体育情感与体育认同方面的研究。

3.2.3 近10年来热点主题数量变化

我们对近10年来主要热点主题的变化趋势做了线性分析,通过分析可以准确看出不同年份各热点研究主题的变化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近十年来,对于“性别、男女气质与体育”方面和“种族、民族与体育”方面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在2003年在“性别、男女气质与体育”方面的研究曾一度占到研究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次热潮从2001年开始,在2003年达到最高峰,2003年以后有所下降。但仍占总数的10%以上。对于“种族、民族与体育”的研究从2002年开始逐渐升温,也具有上升的趋势。说明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者越来越重视种族和民族属性对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

从图2得知:对于“兴奋剂、体育中的暴力与伤痛”方面的研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是我们还应注意到除了该方面在2000年研究的最少(仅占5%)外,其余年份均占研究总数的10%左右,仍属于热点研究主题。而对于“体育政策、运动队组织”方面的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除了2004年外,其余年份看不出对此主题的特殊偏好

受后现代思潮影响,关于“体育与媒体”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上升趋势很明显,而“体育亚文化、体育情感体验”方面以及“青少年体育运动”方面的研究都是呈下降趋势。

[BT3]3.2.4 中国香港、日本和韩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

我们分析的374篇文章的作者来自25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374篇文章中,没有中国大陆学者的文章。中国香港地区在SSJ发表了2篇文章,在IRSS发表了1篇,与日本、德国、丹麦并列第十一位。中国香港的David P.Johns和Jennifer S.Johns在IRSS发表了一名为《服从、主观性与权力的运用:对高水平竞技运动的讨论》的文章,文章利用福柯关于监视和权力以及解构理论分析了训练中的权力观及它与体育运动的关系。[11]而Daniel Buffingtan通过分析44篇反映黑人足球运动员形象的文章,就文章的客观性、版面大小以及媒体评论中所反映的信息分析了黑人足球运动员处于后卫位置者较多的原因。[12]香港作者发表的另外一篇文章也与媒体相关。

日本在《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上发表了3篇论文,其中两篇是关于体育与全球化,另外一篇则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日本体育参与者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13]韩国仅有1篇在2003年第一期的IRSS,分析在全球流行文化背景下体育明星与摇滚乐明星之间的异同点。

3.3 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获得证据以支持或反对所提出的事实或原则。[14]这就涉及到了研究方法的问题。本研究在参考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及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于374篇文章中所用到的研究设计类型、具体研究方式以及数据统计方法进行了统计整理。

3.3.1 研究设计类型分析

在社会研究的阶段中,研究设计指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和评价的计划,这可以使我们证实和证伪研究假设。社会学家通常使用四种基本的研究设计:调查研究、试验、观察和第二手分析。[15]调查研究是对大量人群系统地询问他们的意见、态度和行为,以图发现人们是怎样思考、感觉和行动的。试验研究是为了检测有关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假设,通常是在严格控制条件下的社会科学实验室中进行。观察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辅助工具,不加控制条件,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客观对象进行直接、系统的考察、记录,从而获得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16] “第二手分析”是利用别的研究者以前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社会学家不必总是出去收集新资料,以前别人所作的研究在经过重新提炼、[KG*3]整理和分析之后,又变成了回答新问题的主要信息来源。[17]本研究对374篇论文所用到的研究设计类型进行了统计。我们的统计结果显

注:SSJ中6篇论文无法识别研究设计类型,IRSS中有27论文无法识别研究设计类型。[HT5”SS]

示:“第二手分析”占所有研究设计总数的一半以上,占52.7%。“调查研究”约占三分之一。“观察研究”占11%,“其他”类占2%。““试验研究”仅出现了一次。

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由于以下原因:第二手分析属于“案头方法”,其资料的收集相对简便宜行,资料的可靠性也比较强,因此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对“第二手分析”的研究设计类型应用最多。而试验研究需要在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虽在实验室试验容易控制变量,但有可能使试验结果被扭曲。自然试验能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社会行为的动态过程,但很难控制自变量和试验组被试的构成,因而体育社会学研究中较少应用实验研究。在374篇文章中,仅有一篇文章用到了试验研究。该研究对目前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关于风险,伤痛研究的某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提出质疑。因此就某一问题分别利用该问卷和其他研究方法进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问卷结构中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修改意见。[18]

由于上述四种主要研究方法都有局限性,很多社会学家便综合使用两种或多种方法,这一策略被称为复合研究法。本研究对能够识别研究设计类型的341篇文章中各文章所采用的研究设计类型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86%的研究采用了一种研究设计类型,12%的文章采用了两种研究设计类型,仅2%的文章采用了三种及以上研究设计类型。总体来看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研究设计类型比较单一,仅15%的文章使用了复合研究法。

3.3.2 具体研究方式分析

“体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是指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各个环节中所使用的具体方法。不同研究设计类型所用的具体研究方式有所不同。调查研究主要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相对较大的人群中收集信息。试验研究分自然试验和传统试验,传统试验都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观察研究可以分为非参与性观察和参与性观察。第二手分析的具体研究方式有内容分析法、传统文献分析和统计资料分析。[19]“统计资料分析”是指在第二手分析中借用其他研究的数据,对数据进行重新分析的研究方式,在西方国家,人口普查是统计资料分析最主要的来源。

通过对374篇文章所采用的各研究具体方式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研究发现:访谈法是这些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到的研究方法。“第二手分析”中的内容分析法、传统文献分析以及统计资料分析合计占到了能识别出具体研究方式的341篇论文中所用到的具体方式总数的50.5%。由此可以看出,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对于“案头分析”方法的热衷。除访谈法之外,传统文献分析是处于第二位的研究方法,这表明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采用“从文本到文本”的方式写作论文的数量也不少。[注释4](见图5)

3.3.3 数据统计类型分析

从数据统计类型方面看,可以分为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两种,与此相对应的研究可以划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关联性研究。(1)描述性研究,该类型研究尽可能充分和细致地描述一个给定事件的状态。最常见的是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质性研究和历史研究也主要是描述型的。(2)关联型研究,该类型研究通过探讨关系,对现象及现象之间的联系进行详细分析,识别关系并做出预测。相关研究是关联型研究的最重要样例。

根据我们对IRSS和SSJ374篇文章的分析,其中有99篇文章的用到了数据统计。其中74%的文章采用了描述性统计的方法,采用推断性统计的文章仅占26%,这些推断性统计主要运用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属于关联型研究中的相关研究。由此可见,当今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对数据的利用多以描述性分析为主。关联性研究较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决定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多为社会中的人的行为或社会现象,而人的行为具有主观性,社会现象也具有复杂性。因此,体育社会学难以像自然科学那样对各种变量进行数量上的精确的关联性分析。

3.3.4 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性质

在最一般意义上讲,社会学家使用两种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定量方法用于研究可以用数量来测量的变量。因为定量测量在所有科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只要可能,大多数社会学家也设法使用这些方法。但是由于人类事务中有很多情况不容易也不能用数量测量。定性方法运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社会现实,而不进行数量的测量。

许多社会学研究既有定性成分又有定量成分。一般来说,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使用定性方法,紧接而来的是就这一问题的某些方面运用定量方法进行研究。由于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即便不采用社会学理论进行研究,但相关的文献分析以及对概念的定义总数需要的,所以单纯使用定量方法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在本研究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性质分为“定性研究”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两类。在能够作出判断的347篇文章中[注释5],71%的文章属于“定性研究”,强调学理分析。仅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文章使用了定量方法,属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

4 结 论

对SSJ和IRSS这两本有代表性的国际体育社会学刊物近10年来发表文章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利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两本杂志的374篇文章进行编码和数理分析,使我们对于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体、研究主题、研究的热点、使用的研究方法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4.1 由于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因素,以及两本刊物是由欧美等体育发达国家所办,北美洲和西欧国家在两本杂志中发文较多,其次是大洋洲和北欧地区。亚洲、非洲、南美洲地区发文量很少。就国家而言,美国是当今国际上体育社会学研究最繁荣的国家,其次是英国,再次为加拿大,接下来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国的香港地区与日本、丹麦和德国并列第十一位,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仍然没有能够很好走出国门,还缺乏与国际体育社会学对话的能力和机会。

4.2 从研究主体的专业背景看,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中以“体育学”研究者为主,其次是社会学和人类学家。此外,还吸引了教育学、管理学、休闲学、心理学、文学、环境研究、女性研究以及政治政策等研究领域的研究者的目光。总体看来,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的专业背景呈现多样化状态,越来越多其他研究领域的专家涉足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他们为国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和理论,丰富了国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4.3 近10年来,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以独立研究为主,但近年来,两位作者和三位及以上研究者协作研究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合作研究者多在“体育学”专业内进行,体育学与其他非体育类学科跨专业合作数量不是很多,但近年来,跨国合作研究的数量呈增长趋势。

4.4 从研究主题数量分布来看,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对于因性别、种族、民族、性取向、阶级、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不同而拥有不同权利和资源的特定群体的体育运动研究最为热门。其他热门主题还有:对于体育运动中的偏离行为如兴奋剂和性骚扰,体育运动中的攻击如暴力,伤痛与冒险方面的研究;对于国家体育政策、运动队组织方面的研究;对于体育亚文化、体育情感与体育认同方面的研究;体育与媒体方面的研究;青少年体育运动研究;球迷等非参与性体育爱好者研究以及体育与全球化方面的研究。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较大,但是由于体育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国际体育社会学中出现的问题也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之中的我国,因此对于其中的热点我们应当理性对待,并做好应对的准备。

4.5 通过对主要国家热门主题分析发现,美国和加拿大的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性别、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民族、种族、阶级、社会经济地位、国籍等因素与体育运动参与方面。而亚洲国家主要集中在体育与媒体、体育与全球化以及大众体育方面。

4.6 从研究设计类型来看,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以“第二手分析”研究为主,其次是“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很少有研究者采用“试验研究”方式。此外,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约15%的研究采用了复合研究法。

4.7 从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来看,访谈法是这些年来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到的研究方法。“第二手分析”中的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法以及统计资料分析的方法也很流行。

4.8 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占三分之一。使用定量方面的论文的数据统计类型多以描述性分析为主,关联性分析仅占30%左右。

注释:

[注释1] 受手于网上相关学科,发展时间较短,资料来源限制,没有收集到SSJ杂志1997年第1期及IRSS杂志2006年第2、3、4期的论文资料。

[注释2]我们根据作者所属机构名称来判断其专业背景,所有与体育相关的专业,如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学等均列入“体育学”学科栏目下,除“体育学”外其他栏目均为非体育类学科。许多大学社会学和人类学同属一个机构故将其归为一类。

[注释3] 我们将主题细分为以下这些方面:A性别、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民族、种族、阶级、社会经济地位、国籍等因素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Gender, sexuality, ethnicity, race, class, socioeconomic status, national citizenship, intersections among two or more.)、B国家体育政策、运动队组织(Political economy, national sport polices, sports league/team organization)、C体育与全球化(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ism, local issues/concerns)、D大众体育(Fitness, exercise, wellness industry, health)、E残疾人体育(Sport and disability)、F体育与身体文化(Body culture)、G非参与性体育爱好者(Fans, spectators, television viewers)、H体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Theoretical methodological overviews)、I体育亚文化、体育情感与体育认同(Sport subcultures, identities, participant dynamics)、J兴奋剂、体育中的暴力、伤痛与冒险(Violence, sports medicine, pain, injury, risk, health)、K青少年体育运动(Youth sports, youth leisure, drop-in recreation centers, elite athletics for youth, playgrounds)、L时尚体育运动 (Alternative sports, natural environment sports, anti-jock youth culture)、M体育与媒体(Media and sport)、N学校体育运动( School and college sports, physical education)、O体育明星(Sport heroes, sport metaphors in political discourses)、P体育伦理、价值观与参与动机(Ethics, values, reasons for participation)、Q奥运会等大型赛事(Olympics and huge games)、R空间、环境与体育(Space, environment and sport)、S体育与宗教(Sport and religious)共20个方面的研究主题。

[注释4] 由于社会科学中多数文章在对概念界定以及做相关研究综述时都会使用到传统文献分析,因此对于仅依靠传统文献分析得出的文章,我们才在“传统文献分析”条目下作了记录。若研究还采用了其他方法我们仅记录其他方法,不记录传统文献分析。因此传统文献分析的数量也等于此类文章的数量。

[注释5] 在IRSS中,因资料不全,有27篇文章仅有摘要部分,无法识别研究性质。

参考文献:

[1]剀尼恩,洛伊. 探索(Quest), 1969,38.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进展报告[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1): 1-5.

[3] Janet C・Harris .Sociology of sport: Expanding Horizons in the Sub-discipline[J].Quest.2006,(58): 71-91.

[4] John Harris. Femininity, Masculinity, Physicality and the English Tabloid Press : The Case of Anna Kournikova[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002,(4).

[5] Theresa.A.Waltton. Policing the Race: U.S Men's Distance Running and the Crisis of Whiteness[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006,(1).

[6] Benjamin Margolis. "Stacking" in Major League Baseball:

A Multivariate Analysis[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1999,(1).

[7]Richard Pringle. Competing Discourses : Narratives of a Fragmented Self, Manliness and Rugby Union[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001,(1).

[8] P. David Howe. An Ethnography Of Pain And Injury In Professional Rugby Union : The Case Of Pontypridd Rfc[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001,(3).[9] Elizabeth C. J. Pike. “Doctors Just Say‘Rest and Take Ibuprofen’”: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Non-Orthodox’ Health Care in Women’s Sport [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005,(2).

[10]Benjamin D.Brewer. Commercialization in Professional Cycling 1950-2001: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s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Doping" [J].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2002,(3). [11]Surveillance, Subjectivism And Technologies Of Power: An analysis of the Discursive Practice of High-Performance Sport [J].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2000,(2).

[12]Daniel Buffingtan .Contesting Race on Sundays: Making Meaning out of the Risk in the number of Black Quarter Backs [J].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2005,(1).

[13]Osamu Takamine.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Japanese Walkers And Sport Participants: Focusing on Walking by Inactive Persons [J].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2001,(4).

[14][美]杰克・R,弗林克尔,诺曼・E,瓦伦著,蔡永汇等译.美国教育研究的设计与评估(第四版)[M]. 华夏出版社.

[15][美]戴维・波谱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4-54.

[16]黄汉升.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32.

[17][美]戴维・波谱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1.

[18]Stephan R. Walk.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Risk, Pain, and Injury Questionnaire [J].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2005,(4).

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设计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高等设计艺术教育;“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课程是高等教育发挥实际效力的显性形式,教学是高等教育发挥效力的隐性形态。课程构建框架既是各学科各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得以具象化的显性存在形式。正因为课程在高等教育的培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学生所在高等教育不同阶段所需要获得的不同能力,可以将课程精细地划分为主干核心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等。在早期的教育研究中,“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个与“教育原理”、“教育史论”、“教育评价论”等平行的一个专项研究分支,早已是一门显学。而在当代的教育研究中,将“课程与教学论”分为“课程论”、“教学论”,与其他分支平行,更可见课程与教学获得更为独立的内涵与研究体系。因此,对课程教学的关注与重视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的非成文性存在意义

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处于整体高等教育的过渡阶段,上启高等教育的初级阶段(大学本科或高职教育),下承高等教育的高级阶段(博士研究生教育)。在这个阶段中,从制度的视角看,“班集管理制度”变更为“导师管理制度”;从学生的视角看,从一个专业学习者变更为一个在学身份的专业研究者;从教师的视角看,被赋予了自主管理学生的权力,自身的学脉有了传承的“合法”通道。可以说,整体研究生教育形态是一个构筑在研究语境下的师生互动关系模式。其中,师生互动的正相关性比例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的优秀程度,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专业系统性、专项引领性以及互动开放性等特点。

那么,在研究生教育的初等阶段,即刚步入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生们,该如何面对新的专业身份、更新性的专业系统以及几乎未涉足过的专项研究活动,而更好地完成符合硕士研究生教育特点的课业,为自身的学科起到传递学术薪火的作业呢?我们当然还是要回到原点去寻找答案,即通过不同的课程与教学行为,使研究生获得储备学科专业知识、培植专业思维与学科素养、转换生存技能、厚实专业人人生的各种能力。

笔者于2015―2016的第一个秋季学期开设《色彩学》课程,带领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5级的24位设计学研究生(1)共同进行该门课程学习。这24位同学分别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与高等院校,大部分来自于设计学中诸如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工业设计等,也有来自于传播学、经济管理等跨设计学专业学习的学生,以及留学生。有本校直接保送的,也有外校考取的。在艺术学门类语境下,依循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如何调控选修该课程的这样基数较大的研究生课堂,如何有效地落实好每一项教学任务,关照到每一位研究生在整体课程推进上的纵向进步,以及每个学生个体在自身能力训练上的横向进步,从而在研究生的初级学习阶段为今后的研究定位、就业选择以及人生价值判断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处于这个阶段的所有课程与教学都必须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通过笔者上课前期对一些学生与教师的调研,以及课程推进中慢慢呈现出来的问题,针对学生一方面的科学研究意识不足、能力薄弱以及论文或方案、报告撰写较差等种种问题,另一方面本科色彩教学中教学惯例积习下对于设计学科的学生认知、把握色彩的思维滞后等不足,笔者思考如何将这两条线同时贯穿在这门课程当中,以具有专项视野为逻辑基础的专业知识储备来获取带动初步研究能力训练的方式。最终,在为期8周的课程教学完成后,我们能够看到的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以及还没能够看完全的进步及其课业成果,都让我们论证了在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初级阶段,以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对于研究生专项前沿知识储备与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采用“取向选题式”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的方式是可行的。

二、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对于研究生初级阶段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专项研究主要指具有独立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独立研究范畴的科学研究。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们都有自己的专业背景及其与之关系紧密的担任课程。而专项研究区别于专业背景,专项研究是某一个学科专业中的某一项较为“小众”的领域,一般从事专项研究的群体占整个学科专业中很小的一部分。专项研究或者是具有自身独立开创意义的某个个人专项研究,或者是一个小的学术共同体共同完成的某一课题的专门研究,总之,专项研究是学科专业语境下的隶属关系。但专项研究又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功能:即它的跨学科性,因此,专项研究获得了诸如交叉特点、互动特色、互释价值、开放性对比功能等特性,而这对于打破人文学科的旧有壁垒、学生跨学科间壁垒、学生理论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学术研究意识淡薄等问题,提供了一个理念引领,正如当下的交叉学科或专项研究,比如艺术社会学、美术治疗、高等艺术教育社会学、设计心理学、文化研究等等人文社会学科,都是发展态势良好的专项研究。因此,在人文社会学专项研究中汲取资源,为课程树立一个专项研究的视野,以知识带动能力,起到研究生初级阶段学习的引领与开拓作用,是重要且必要的。

(一)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有助于研究生较为直接的实现角色转换

艺术门类中不同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在刚刚跨入研究生学制初期,面对专业的不同程度的转换、社会角色的变更,以及导师不同风格的教育教学,会遭遇不同程度的迷茫、紧张、恐惧、焦虑,往往都是源于对新的社会角色的认知不准而导致的没有身份认同感,有的仅仅是外界对自身新角色的表面夸赞或评价。要让硕士研究生快速而直接地实现对研究生在学的研究身份的认同,一个贯穿于课程及整体教学行为的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能够起到直接的作用。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与作业训练中得到切实的专门知识的储备,更能够给学生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二)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有助于塑形研究生的研究思维与方法

在有了初步的研究生身份的认知与定位的基础之上,接下来就是对具有逻辑理性特点的研究思维与不同类型研究的扎实的研究方法的训练。这种训练是循序渐进而缓慢持久的,也是教师需要能动性的调节教学节奏,以达到更好效果的时机。如何启发入学不久的研究生的研究思路,从而在一个可以对话的语境中,带领学生摸索出适合自身关注与持续研究的研究选题与方法呢?寻找一个具有跨学科、跨研究领域特征的专项研究,能够在研究生的初步研究意识、研究思维与方法上共同进行训练与培养。

(三)专项研究视野的引领与开拓有助于教学相长式的师生互动

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整体教育特征,一般都是“教师-学生=引导-操作”的模式。不像在博士研究生阶段,学生能够在自身的专项研究领域方面与导师进行有质量、有探索深度可能的对话。而硕士研究生时期,如何让学生与导师展开一定程度的真正的“对话”,使得教师教得有“互动性”,学生学得有“探索性”,而将“教”与“学”双方都置于某一个或某一些命题上获得持续交流的空间,是在课程中设置专项研究视野进行共同探讨,以辅助师生互动的教学相长的有力手段。

三、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研究生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

《设计色彩》课程几乎是中国所有艺术类设计学科本科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的核心主干课程。相应的,《设计学》作为硕士研究生入学第一学期的专业必修课,也承担着宽口径打下专业认知与实践基础、培育学科素养的职责,作为研究生初级阶段的所有必须课,它还承担着另一重职责,即帮助学生快速转换角色认知,植入该学科的学术研究意识与学养获取习惯。

笔者在把握北京交通大学现有的三个本科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大多数不知道何为科学研究?何为学术?如何撰写一篇具有自己观点的研究生学术论文?)与需要完善的知识储备(在本科多以手绘、制图、写生、拼贴等手段认识的色彩基本原理与色彩构成规律,而欠缺较为深厚的学科认知与专业文化素养。特别是在进行具体设计实践的时候,因缺乏社会认知视角而导致的设计问题),加之“目前西方各国的设计教育体系虽存在变化差异,却都具有一个相似的基本结构,其中社会学导论被定为一门提供给所有专业的必修或选修理论课程”,选择用设计社会学的视野搭建《色彩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框架,旨在在研究生初步教学阶段实施以知识带能力的教育活动。

这门课程一共8周,32课时。我们分为两个部分进行设计。第一部分是前5周,第二个部分是后3周。在第一部分中,我们设置了设计社会学在色彩学研究中能够被探讨的5个命题,社会环境中的色彩教师每周集中讲解一个命题。分别是:第一周:“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导论”;第二周:“社会环境中的色彩”;第三周:“社会文化中的色彩”;第四周:“社会性别与色彩”;第五周:“比较视域的色彩分析论纲”。在这5周中,我们会在第一周的导论课讲述结束后,布置学生以设计社会学取向选择相关的色彩设计研究选题,以此每周缩小范围,逐步定题,讨论选题精确到每一位同学。第一部分的基本形态即是:“课程讲述+本周课程作业+推荐书目阅读”(2)。在第二部分中,我们设置了8人一组连续三周汇报自己选题的活动,模拟研究生学术论文开题报告的形式,具体内容在第五周的课程中会提前讲到。

(一)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导论

第一周的导论课,首先从色彩作为一种最具相对性的媒介入手,例举莫兰迪(Giorgio Morandi,1890-1964)四十年间的静物写生的色彩变迁、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1928-1962)怎样联手自己的出身、媒介创造了“伊夫・克莱因蓝”、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的经典色温实验三类色彩相差很大的呈现语境,导入理解什么是“色彩学”(图1)。在“色彩学”基本学理的讲述中,一方面,我们先回顾本科阶段可能学过的诸如色彩的采集与搭配、色彩的调和与归纳、色彩的提取与选择,贯穿艺术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区分与联系;另一方面,我们植入研究生阶段的交叉学科与专项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观念,提出用设计社会学取向研究色彩学的基本理念(图2)。其中,集中讲解关于设计社会学(3)的内涵、研究对象、研究发展现状等相关内容的讲述。进而完整地揭示出色彩学是一门色彩科学道理的学问,以及以设计社会学取向进行色彩科学道理研究的整体框架。如果说本科阶段修习色彩课程是以物理学、生理学等学科基础进行的色彩基本要素的学习,那么研究生阶段即是以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为视野,进行的系统的色彩科学道理的学问探索与构建。以此明晰硕士研究生阶段以探索交叉学科与专项研究领域为目的的能力训练。

同时,以无印良品的包装表面色(白+红)为例透视设计社会学视野下的色彩规律。从白的发现(动物骨、甲骨)、白的“全色”与“无色”,以及能包含“间”和“余白”这样的时间与空间感,或是“无存”与“零”这样的抽象概念,在抽象与具体之间,白作为交流的空间,落实在了“纸”上,从交流与沟通的意义上来说,无论何种颜色何种质地的纸张,都是白色的。比如中国西汉出现的最早的“灞桥纸”以及后来的竹简、欧洲与远东使用的“羊皮纸”、古埃及的“纸莎草”、日本一直流传之间的“和纸”,都有一种白色的属性。这种属性为何只有日本保存下来并在当代做了许多更新性的形态,让好的设计引领大众,而大众又乐于接受这种引领呢?就白色的社会属性,我们在课堂上浏览了大量的关于日本的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案例,特别针对日本著名设计师原研宅的几个以白、红两色为主色的设计案例进行了分析,进而切入到“无印良品”的设计理念及其背后的日本浮世绘文化文脉对于日本当下设计中红色的无间断影响。同时,对比西方艺术作品中的红色与其他文化族群下的设计艺术作品中的红色与白色的使用视角与方式。

(二)社会环境中的色彩

第二周顺延第一周的双色讲述思路,即每周讲两种有相互文脉关系的两种颜色。首先抛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德尔夫特(Delft)蓝是荷兰的国宝色?以社会环境变迁的视角,慢慢地从16世纪的文艺复兴内部艺术创作环境开始观察,为何在欧洲的设计文化中,蓝色与黄色的搭配呈现在生活的各处?火车站标识色、建筑搭配色、日常服饰色、民族服饰色等等,旨在通过两种具有内在文化属性搭配的颜色,为何成为当下设计用色当中的约定俗成,社会环境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影响?旨在启发学生不要仅仅从表面识色,要观察与寻找用色规律背后的奥秘,从而在建立中国色彩体系的问题上做一些思考。

(三)社会文化中的色彩

第三周讲两种混合色,粉红色与绿色。社会文化中色彩考察必须要依托当时的历史背景,在当下这两种颜色在婴童服饰设计中分别对应女孩与男孩,可在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规约下,恰恰是相反的,粉红色通常是男婴或小男孩的服饰色,绿色通常是女婴或小女孩的服饰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这与当时社会的宗教服饰使用色是有关的。因此,考察约定俗成的色彩搭配要看当时的社会文化习俗。我们选择了宫廷文化与服饰设计最有代表性的洛可可时代以及其后到来的维多利亚时代来讲解社会文化中粉红色与绿色搭配背后的规律。

(四)社会性别与色彩

第四周将持续在社会环境、社会文化等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命题基础上往前推荐,从中世纪挂毯色彩与修女教育讲起,以社会性别的视角讲述“制度环境中的社会性别色”、“性别群体构筑的社会性别色彩”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以“行会制度中的社会性别色”、“沙龙制度中的社会性别色”、“学院制度中的社会性别色”构建制度环境中的社会性别色讲解框架。第二部分,“性别群体构筑的社会性别色彩”主要以话题的形式轻松的剖析社会性别与色彩之间的互动关系。如“直击艺术家伉俪”、“社会性别过程与艺术流派互动”、“男性与女性裸像主题”、“玛利亚哺乳耶稣的‘左’与‘右’图像分析”、“象征功能的社会性别色”、“社会性别的‘身体’观看形象”、“‘酷儿’亚文化群体的艺术创作的现实”、“修女设计元素的服饰色彩设计分析”等。

(五)比较视域的色彩分析论纲

第五周比较视域分析色彩的设置目的是在前四周的基本内容完成之后,为学生讲述一种做学术研究的直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进而拓展到用比较的视域审视设计社会学中的中西方、亚洲文化圈、不同族群间的色彩命名差异、使用差异以及文化属性差异等等。重点讲述不同视域关系的“变迁研究”、“形态研究”、“交叉研究”、“互释研究”四种研究类型。

(六)学生选题汇报与评价

第六至八周,是8人一组连续三周,24位同学分别汇报自己选题的活动,每人15―20分钟,分别就自主选择的课题进行PPT口述报告,情境模拟研究生学术论文开题报告的形式。每周不做报告的同学,模拟组成“专家组”,进行答辩环节的提问、互动与评价,最后由教师评价。

四、采用“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方式的可行性论证

在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设计完成后,利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很好地内化知识的同时带动其学术研究思维与能力的训练,是保证研究生专业课程效能的重要手段。

我们采用的“取向选题式”方式即是保证一门课程主题的讨论取向于一个专项研究领域,通过对这个专项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范畴以及前人研究梳理,找到与该门课程主题的互动点,学生将这些互动点拟成一个个选题,在同教师一次次的交流与讨论后,最终确定一个能够持续研究的选题。

(一)探索课程本体内容输出与学生本体能力训练的双轨教学方式

我们在前5周课程内容讲解的同时,会在课后布置学生做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研究选题。在第一周,我们布置课后自主做出5个选题。方法是:给出一定的数据库,如知网、万方数据等学生能够有据可查的资源,先快速浏览选题(即学术论文的题目)的基本形态,再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自身的兴趣点及可行性资源,初拟出5个选题,确定自己的意向性研究领域。在第二周,我们会分类整理24位同学所提交的120个选题,分问题分类指导,鉴于学生的科研水平较低、认识理解程度还需提升,所以第二周的选题指导是全班一同参与而不是每个学生单独指导。因此,从第二周开始,我们的课程分为课程讲解与选题指导两个部分。第二周的选题进度最终为:一部分同学在其5个选题中精选3个,做论文的三级目录,一部分同学还需要对应设计社会学视野的相关理论支撑找到与色彩学中的互动生发点,继续选题。在第三周,5选3的同学基本有了论文的三级框架,这个阶段是与教师深入讨论的阶段,因此,我们的讨论方式变更为单个同学独立交流而非大班讨论,在通过师生就选题的学生自身兴趣度、难度、重点、创新点以及基本框架的讨论完毕后,这一部分同学最终确定了一个自己的选题,开始动笔撰写。另一部分同学也陆续完成了各自的三级目录,持续讨论完型。第四、五周,即是更为机动地讨论选题及撰写问题的阶段,同学可就自身的问题随时与教师讨论,教师在技术路线、写作方法上答疑解惑。在这个阶段,不同学生的分化尤为明显,有的选题进展程度很深,有的则还在原地张望。

当然,在自主选题的阶段,有的学生也会刻意等待教师课程内容的完结,再最后做选题,教师需要自主把握学生整体情况,以免这种课程本体内容输出与学生本体能力训练的双轨教学方式不能在课程规定的时间内有效完成。

(二)“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方式的成效案例

“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最大的特点即是学生在吸收了这门课程的知识储备的同时,又获得了研究科学研究的必备能力。如果教师在专项研究价值的取向上能把握得比较好的话,学生们在课程中所产生的选题本身就是原创性的,这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学术研究的要义。如果在做选题与撰写的过程中,不断地讨论、阅读、成型、修改,基本是能够成就一篇良好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的。论文最终的质量、完整程度、独创性贡献,也与学生本人在其中的开悟、不断努力以及研究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息息相关。

学生做选题的过程是一个相对时间段较长的过程,教师在与每一位学生交流的同时,除了讨论与技术录像相关的问题,特别要注意把握每一位同学的兴趣点、性格特点与选题是否能够做的资源。比如,数字媒体专业的应届毕业学生朱京京,她的选题过程不顺利,是班里最后一个才敲定选题的学生。由于本身的理论功底比较弱,她不是不能深入,而是因为选题领域不明确,后来她依据课程内容做了一个相关选题,但很难写明白三级目录。笔者就跟她聊她的生活、兴趣爱好等等属于她的特质的东西。原来她是一个滑雪发烧友,还拿了很多奖,只要关涉滑雪的话题,她都能滔滔不绝,讲得可圈可点,对于笔者这与一个滑雪零基础的人来说,她几乎可以成为滑雪话题的“专家”,但一讲到选题,她的那种不自信与她的“滑雪专家范儿”就截然不同了。于是,我就启发她做一个从设计社会学视角思考的滑雪运用,联系其中的色彩运用,思考这个范畴内能够碰撞出火花的内容。她半信半疑地说,滑雪也能做科研?然后就试试去了。两周以后,她做得课题报告让全班同学惊讶,没想到这个最后一个才出选题的同学竟然把选题深入到了这个程度。虽然朱京京不是班里选题做得最完善的,但是从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研究生做学术研究,不脱离自身的兴趣点、不脱离自身的生活方式去选题,保持持续的热情,以及逐步增强自信心,对于一个选题的完成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再比如,有过在高校做辅导员工作经验的赵汉青,在选题的过程中很好地用到了与自己工作经验相关的经历,最初他的三个选题是:《简述“行为色彩学”在大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分析“装饰色彩学”在大学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同职业群体对于工业产品色彩的选择研究》,后来一步步推敲,最终确定了做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的定量方法的社会科学调查研究。因为工作资源的关系,找到大一到大四不同学科的400位学生并回收问卷是能够实现的,这在普通应届毕业生中完成起来就难度比较大。因此,利用自身能够管理的优势资源做区别于普遍群体的不同类研究,是赵汉青给我们的启示。

24位同学使用“取向选题式”教学方式在硕士研究生《色彩学》课程都产生了各有亮点的选题并在结课后按时提交了论文。程诚的论文《基于用户体验的色彩识别影响研究》,从设计逻辑运行的社会文化因素角度,论证了色彩识别所产生的用户行为及心理影响,有机联系了他的数字媒体专业研究方向。崔洁的论文《中年群体的服饰色彩场合选择研究》,从设计的社会功能与受众分类联系的层面,研究不同社会群体的设计生活及其结构形式与变化规律。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研中年群体的场合服饰色彩,分析场合服饰色彩的选择及心理影响,对不同场合色彩的选择进行重新规划。冯孟昕的论文《人体机能中的色彩体系研究》,是较为典型的跨专项研究领域的思路。文章分析了人体机能色体系,对比中西方色彩体系研究在人体医疗中的差异性,最后建构了一套中医疗法中的色彩体系。冯梦玲的论文《汉服的社会色彩研究》,从色彩行为习俗对当下社会群体造成的影响层面,重点分析了中国汉服色彩与现代社会色彩的互动关系。高龙博的论文《中国艺术传统的色彩体系探讨》,从设计的社会文化本质的角度,梳理与探讨了中国艺术传统的非单一性色彩体系。郭湘的论文《论中西方类型电影发展对比与色彩研究》,从分析社会群体的特殊群体设计师的用色角度,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中西方较为特殊的类型电影色彩,做了详尽的梳理与阐释。侯思言的论文《传统染色工艺与当代设计色彩的互动关系研究》,从社会文化本质及社会功能的一般规律层面,构建了传统染色工艺与当代设计色彩的互动模式,从设计教育、设计立法等方面对中国的传统染色工艺的当代吸纳之法做了构建性阐释。季曦冉的论文《浅议色彩语言在品牌营销中的运用》,从设计生产、储存、销售、传播、交流、沟通、推广、消费等各种社会机制影响的层面,重点剖析了色彩语言的内涵,以及对设计逻辑行程的影响。康思威的论文《监狱建筑环境色彩对矫正罪犯心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社会的设计管理层面,针对一个特殊性群体――服刑人员,做了实地调研与访谈,通过确立用色彩治疗理论运用到服刑人员心理治疗的思想,确立色彩心理学解决特殊人群心理治疗问题的理念。Pai Chong Lay的论文《色盲对设计认知的研究》,从自身的身体背景与环境影响出发,分析了色盲(或色弱)群体对色彩的认知系统,呼吁设计为特殊群体考虑的心声。吕俊莹的论文《从色彩营销角度诠释运动会色彩名称的文化定位》,从社会消费群体接受设计船票的社会文化环境条件以及相关的社会群体心理层面,以色彩名称的定位为切入点,得出色彩名称的文化定位是色彩营销成功与否的指标之一。毛瑞的论文《中国城市色彩的趋同形态批评研究》,从社会设计研究的批评角度,分析了中国城市色彩的同质化与异质化表现,得出了中国城市色彩趋同形态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城市色彩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田慧媚的论文《宗教文化语境中日、美游戏色彩风格研究》从宗教社会学对于设计逻辑行程的影响层面做了中国、日本、美国三国的游戏色彩风格的对比研究。谢雨杉的论文《当代中国不同社会阶层的服饰色彩观研究》,从设计的社会一般功能层面,梳理概括了当下中国社会的十个阶层的服饰色彩特征,剖析了各阶层服饰色彩观的变化。徐竹君的论文《20世纪前后中国和日本传统服饰色彩异同分析――以旗袍与和服为例》,从设计的社会文化本质、社会生活方式对于涉及生活及其结构变化的影响层面,用比较的视域,以20世纪前后中国民国旗袍与日本明治时期和服的面料色彩为研究对象,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技术发展背景的角度出发,对比两国女性传统服饰色彩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的历史特征,并以同一时期传统婚礼旗袍为例具体阐述其色彩特征差异。杨佳怡的论文《中西方国家的色彩命名差异》,从中西方社会文化本质差异层面,通过分析词的形态和意义来研究中西方色彩命名的构成和差异性原因与特点。杨溪鞯穆畚摹度毡玖侠砩彩对于国民本土文化认同的作用研究》,从设计作为现代社会文化创造的特质影响下的社会公众全面发展的关系层面,将日本料理色彩由来的文化属性放在由家庭教育影响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具体阐释了日本料理的色彩设计对于国民设计审美及本土文化认同的积极作用。张艺嫣的论文《城市屋顶色彩影响的中国社会记忆研究》,从设计的社会文化本质、功能以及设计师群体的社会作用有机结合下的社会大众群体的色彩接受影响层面,首次谈论屋顶色彩的文章。通过探讨城市屋顶色彩的物质文化属性,揭示其与社会记忆的内在联系,引领社会大众群体的共同探讨。朱京京的论文《安全色在设计社会学语境中的研究》,从设计的社会属性与功能层面,通过安全色的设计元素分析,以滑雪运动领域的安全色设计运用为具体案例,具体揭示出“设计为人”的理念。张轶伦的论文《染织材料――绿色设计材料研究发凡》,从设计的社会文化特质层面,厘清了绿色设计的概念,从材料的角度思考色彩设计中的相关元素,确立“绿色设计”理念应成为设计师内心之本的观念。赵汉青的论文《微观环境下大学生色彩偏好变迁影响研究》,从社会成员的代表性群体――大学生群体与社会审美的关系层面,通过对不同学科、年级、学科、性别的四百名大学的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分析大学生对于RGB(红、绿、蓝)工业原色在不同比例度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的色彩的选择与认知情况,以此归纳出大学生群体的色彩偏好变迁规律。张芫铭的论文《茶生态设计色彩研究》,从设计逻辑行程的社会文化因素角度,综合阐述茶色域的建构分析,进行对茶转换色的实践实验,概括分析了茶转换色并用它进行色彩艺术创作,将茶色域可视化,深度剖析了茶色域与茶生态之间的关系。章雪婷的论文《中国传统色彩观念在现代室内设计色彩的影响》,从社会的行为习俗与意识形态影响下的设计功能层面,梳理了五行五色到儒家、道家、佛教的传承,以及五色的心理暗示意义,期望对现代室内设计色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郑怡然的论文《中国食文化的色彩联觉研究》,从现象学与社会生活习俗的关系层面,研究深化了对于中国食文化色彩的理解,从中国食文化中的色彩联觉现象引申到中国人赋予食文化的民族个性和魅力,探究中国人在食文化中寄托的情感。(4)

当然,虽然每位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但24同学都在这门课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收获,有的第一次课对做研究丝毫不理解的同学,虽然在科研的技术路线、学术方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明晰了研究生的任务和职责。有的同学说自己以前对学术研究没有一点概念,经过一学期的训练,真正体验到了从找选题、做文献、用方法、建资源、写成文的全部过程中所包含的种种艰辛,也对做学问的学者们产生了从前没有过的敬仰。有的同学在论文提交完成后,还持续思考自己的选题与课程内容的延展,这些都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真正自由与精神。

最终的“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除了课程论文的最终呈现以外,每位同学还将论文研究中具有创新部分的内容转换成为色彩认知图册,同课程论文一同提交,作为课程总作业。

五、应确立评价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研究生课程教学专项研究

通过运用“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进行了设计社会学取向的《色彩学》课程的全部过程,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评价行为在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功能与价值。评价行为在几乎任何意义上都是一种实在面对行为,放在具体的教育语境中,评价是保证所有教育理念与环节互动有效的最具体手段。在设计艺术研究生课程教学行为中的评价活动,一方面能够有效定位专项研究取向,二方面能够直接辅助“取向选题式”双轨教学,三方面能够宽口径厚实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评价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研究生课程教学应该成为高等设计艺术教育中独立的研究专项,值得关注该课题的学者们共同研究。

注释:

(1)选修该门课程的研究生分别为:赵汉青、侯思言、吕俊莹、谢雨杉、徐竹君、杨溪鳌⒄砰舐住⒄乓真獭⒅b然、冯梦玲、程诚、崔洁、冯孟昕、高龙博、郭湘、季曦冉、康思威、毛瑞、田慧媚、杨佳怡、章雪婷、张芫铭、朱京京、Pai Chong Lay(智利留学生),一共24位学生。

(2)该门课程的每周推荐书目如下:第一周:(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章浩,沈杨译,2013;杨先艺.设计社会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张宗登.设计社会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5;宫浩钦.设计社会学研究[M].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日)原研宅.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朱锷译,2006;(日)原研宅.白[M].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纪江红译,2012;(日)原研宅.引人兴趣的媒介[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张朵朵译,2012;(德)海勒.色彩的性格[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吴彤译,2013;(美)法尔曼.色彩物语:影响力的秘密(第2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谢康等译,2012;(美)约瑟夫・阿尔伯斯.色彩构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李敏敏译,2012;吕澄.色彩学纲要[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日)尾上孝一.色彩学用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胡连荣译,2012;(日)原研宅,阿部雅世.为什么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朱锷译,2010;(日)原研宅.欲望的教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张钰译,2012。第二周:骆峰.汉语色彩词的文化审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王其钧.中国传统建筑色彩[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杭间.设计的善意[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祝帅.设计的善意[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第三周:姜澄清.中国色彩论[M].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2;铁军.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英)德波顿,阿姆斯特朗.艺术的疗效[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张帆译,2014;陆扬,.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第四周: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何友晖,彭泗清,赵志裕.世道人心:对中国人心理的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梁晓声.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利的历史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世纪婴儿.中国社会的一千个细节[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柳冠中,蒋红,胡鸿.2011-2013年度中国工业设计园区发展指数统计白皮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周至禹.祛魅与解咒――管窥西方现代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袁丹.基于信息诉求的身体语言设计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蒋勋.汉字书法之美[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第五周:倪建林,李倍雷,梁玖.艺术学科研究生应用手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李倍雷.比较艺术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李雪梅.中西美术比较十书:中西绘画比较[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施维琳,丘正瑜.中西民居建筑文化比较[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魏光奇.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设计社会学,是一门探讨设计与社会的本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在设计产品等设计现象中如何体现这些联系和作用的学科。设计社会学探讨设计活动中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主要是设计师与受众)之间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因这些沟通、影响而产生的社会习俗兴趣、思潮倾向、群体心理和社会结构机制,和这些背后的社会力量。设计社会学是典型的母学科+子学科的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学科。设计学是母学科,社会学作为一种研究理论、方法、视角、工具等功能的子学科。目前,中国有“设计社会学”命名的专著(第一部《现代设计社会学》专著为章利国撰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从具有专项研究之名的专著产生到现在刚刚十年,之后陆续有三部专(编)著出版。分别是:杨先艺编著的《设计社会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宫浩钦编著的《设计社会学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张宗登编著的《设计社会学》,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8月出版。相关命题的研究也有一些。但总体来看,其具体的学术成果还较少,有许多学者也逐步认识到用社会学交叉设计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4)每篇论文的题目与内容的最终解释权归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15级修《色彩学》课程的研究生个人所有。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杨先艺.设计社会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4]张宗登.设计社会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

[5]宫浩钦.设计社会学研究[M].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6](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M].章浩,沈杨,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3.

[7]梁玖.“艺术教育社会学”成为学的思考[J].艺苑,2014(1).

[8]李倍雷.比较艺术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学术视野

一、西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社会学作为一门科学已有百年历史,它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组织、社会秩序与社会行为。顾名思义,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是社会学理论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加拿大体育社会学家BarryMcPherson沿用社会学观点是这样定义的: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与体育相关的社会单元(如个人、群体、组织、社会与文化)和体育过程(如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冲突、社会变化等)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但是,体育社会学并不研究某些特定的个人或群体,而是研究较宏观的社会结构、社会类型以及社会组织等。举例来说,体育社会学研究棒球队之类的体育体系、国际体育组织之类的体育组织、民族体育之类的体育文化现象,他们还研究社会层面的国家体育形态等。

实际上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还有更广的涵义。在20世纪的西方国家,人们就认识到在高度组织化的工业社会里,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会影响社会文化进程。当时,体育运动不仅是体育社会学家关注的对象,而且也是社会学家在研究和解释重大社会文化进程时常常提及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虽然在该学科发展初期,“竞技运动”曾被看作是体育社会学的标签,其实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广,实际上玩耍、游戏、竞技运动等各种形式的身体活动如何对参与者产生影响及如何影响文化都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二、西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历程回顾

在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西方国家,体育无孔不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很难想象没有体育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人们痴迷于橄榄球超级杯比赛,同时也为全美篮球联赛而疯狂。体育已经成为了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体育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对象不过是最近一百年的事,而体育进入社会学研究视野也不过是短短50年的历程。

(一)诞生阶段:20世纪20--60年代

有学者认为,体育社会学诞生于20世纪20~30年代,认为1921年德国学者H.里赛出版的专着《体育社会学》(SoziologiedesSpots)是体育社会学诞生的标志。这部专着第一次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看待,详细论述了古代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中竞技体育的社会功能,研究了不同人群参与体育运动的问题,初次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体育运动进行了研究。

但从此以后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美国,除了少数出版物提及,几乎没有学者再从社会学角度看待体育运动。在20世纪50~60年代的西方社会,体育运动虽然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还没有人对体育运动进行过严肃的思考,更没有人对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究。体育运动仅是供人们尽情玩耍的,或是供职业运动员和体育竞赛组织者赚取利润的,还仅是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的内容,没有成为被大众系统研究或给予批判的对象。同样,体育运动也没有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学术界普遍缺乏对体育运动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美国体育社会学家GeorgeSage讲到:美国社会学学会在1950及1959年所做的两次调查中.很少有社会学家将体育运动放在教学及研究之列,体育运动也还没有进入社会学家的研究视野。

(二)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体育运动被学界忽视的局面有所改善。这一时期,许多西方国家都产生了值得人们探究和分析的体育学分支学科,如美国、新西兰、波兰等。其中体育社会学是最早产生的学科之一。体育领域的学者们开始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究体育中的社会问题。当然不仅学者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体育迷们对此也津津乐道。例如体育运动对参与者品格的塑造有何影响?体育参与是否可以被视为一种针对具有某种品格或能力的人的特殊选拔机制?体育是否有利于宣泄人们的不满情绪?拳击之类的体育竞赛是否加剧了运动员或观众的暴力倾向?诸如此类的问题深化了体育运动研究的内容并且拓宽了研究领域。虽然学界对这些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定论,但它们已成为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历久弥新的经典问题。

1964年,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成立,截至1968年,它已吸纳了27个国家的代表委员。国际体育社会学会议的召开也引起了社会学家和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IRSS)于1966年开始发行,1973该刊物转为季刊。1968年,体育社会学十项专题讨论会(BigTenSymposiumonSport)召开。1969年,体育社会学的第一本教科书《竞技运动,文化与社会》(Spotr,CultureandSociety)由着名体育社会学家Loy和Kenyon编辑出版。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体育社会学研究已成为美国大众感兴趣的领域之一。例如流行杂志《体育画刊》(SpotrIllustrated)因揭露比赛、黑人运动员所遭遇的困境、高校竞技运动中存在的暴力问题等竞技体育问题而广受关注。关于运动员和竞技运动的书籍不仅公开发行,有的还成为畅销书。1976年,美国着名作家JamesMichener专门撰写了《美国的竞技体育》(SportsinAmerican)的社会评论。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公众对体育运动社会学分析的高度关注(三)走向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早期,随着公众对体育社会学分析兴趣的进一步增加。一系列专着相继问世,为体育社会学学术交流创造了良好氛围。此时期产生的着名的刊物有《体育与休闲评论》(ReviewofSpotrandLeisure)、《体育和社会问题杂志》(JournalofSportandSocialIssues)、《休闲科学》(LeisureScience)和《体育行为杂志》(JournalofSpotrBehavioro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AAHPERD)设立了体育社会学学会;北美体育社会学学会成立并出版了《体育社会学杂志SociologyofSpotrJournalo周内及国际范围的体育科学会议都包含了体育社会学方面的议题,该学科书籍的版机会也大大增加。公众对体育的兴趣以及体育学家利用社会学理论研究体育为体育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使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繁荣发展的局面。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体育社会学已经成为体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亚马逊(Amazon.conr)在2005年8月列出的体育社会学专着已达981本。在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在其50年的发展中已经随着其理论体系的日益健全而走向成熟。体育社会学已发展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已经拥有了比 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三、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内容

西方体育社会学目前正在研究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吸引了诸多有先见之明的国内体育社会学家的注意。我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也对上述选题进行了资助研究。仇军、罗锦文、佟呜利用传统文献分析的方法,在其《从混沌走向自觉:西方体育社会学制度化的发展》一文中指出:西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社会变迁、社会化、社会分层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兴趣所在。如社会变迁中不同群体体育消费形式与变化,体育参与的形式与变化,与学校体育角色相关的的价值体系研究。社会化问题中的非社会化与再社会化问题。社会分层中:某一运动项目与另一运动项目相比是否更具社会威信,某一国家或地区中社会阶层差异是什么等。

陈俊钦、黄汉升、朱昌义在《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一文中指出:体育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体育全球化、体育组织的研究是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

该文作者提出的体育社会学发展趋势为:研究者更重视应用性研究;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如何组织开展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已引起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的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这一提法与仇军所提出的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的研究热点为社会变迁、社会化和社会分层方面的研究有所不同。

刘德佩参加2001年的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后,根据大会论文摘要集写出了题为《当代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参加第1届世界体育社会学大会的思索》的文章。介绍了该次大会的实况,并指出了国际体育社会学当前的研究热点为:关心体育政策的研究;对体育休闲、娱乐与消费的研究明显增多;宏观研究较少,中观和微观研究较多。2003年的第2届国际体育社会学大会的主题为“体育与社会秩序——理论与实践的挑战”,并围绕以下主题展开研讨:社会资本与分层;体育运动中的伦理道德与文化差异;体育俱乐部与组织问题;性别体育与大众媒体;民族特征与体育;体育与健康;体育组织的性别结构;体育与身体文化;社会化与体育。

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目前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热点的看法并不一致。主要原因是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均为文献资料分析法。由于参考文献数量和发表年代的不同,不同学者眼中的国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热点有所不同。

苏小霞利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目前能够收集到的近10年《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和《体育社会学杂志》所刊载的论文或摘要进行了分析。之所以选择这两本杂志是因为前者是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的官方刊物,后者是北美体育社会学学会(NASS)的会刊。两本杂志分别于1965年和1984年创刊,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权威和主流,所刊载论文能体现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通过对两本杂志共计76期,374篇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可以看出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性别、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民族、种族、阶级、社会经济地位、国籍等因素对体育运动参与的影响”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这说明体育社会学家不仅研究体育运动项目,而且应该对特定体育项目的参与者给予关注,而参与者的阶级、性别、民族、种族、社会经济状况等则是界定参与者特征的重要因素。由这方面研究主题占到刊载论文的28%可以看出,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对“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权力关系”的研究最为关注。此外,“兴奋剂、体育中的暴力、伤痛与冒险”方面的研究,占到了研究总数的9%,说明当今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也十分关注竞技体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如各种偏离行为和攻击。对于“政治经济、国家体育政策、运动队组织”方面的研究占7%,居第三位。接下来,研究数量较多的是对“体育亚文化、体育情感与体育认同”方面的研究,占6%。“体育与传媒”方面的研究处于第五位,此外,“青少年体育运动”、“非参与性体育爱好者”、“体育与全球化、国际化、地方性议题”和“体育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也较多,分别占刊载论文总数的5%。

杰·科克利在《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中指出:自1990年以来,性别和性别关系成为体育社会学的最热门话题。苏小霞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在374篇文章中,虽然许多研究综合考虑了研究对象的性别、种族、阶级等状况,但主要研究性别、男女气质与体育的论文数量达62篇,占到了所有论文总数的17%。此外,由于参加体育运动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体验,获胜的骄傲、失败的懊恼。参加体育运动还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认同感,如对国家的认同感、对团体的认同感等等。他们构成了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另外一个热门。这也说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有社会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体育社会学研究涉足到心理学的内容,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也扩展到心理方面。

四、当前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面对的主要困惑

(一)能否做到价值中立

与其他科学研究类似,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同样要面对研究者所处的立场问题。有人认为科学研究应当是价值中立的,不带有个人的偏见,不带有个人的的价值判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学研究的客观、公正。早期的体育社会学先驱人物Kenyon和JohnLoy在其文章中强调,作为新兴学科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应当与从其中脱胎出来的体育学研究有所区别,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体育社会学家们既不能传播流言蜚语,也不能传播参与体育锻炼带来的福音。他们的功能不是让人们对某事形成一定的态度,而是对他们进行描述和解释。”

但是,这些传统的观念也受到了同一领域其他学者们的质疑。例如另外一名体育社会学家Sage就认为:任何一种研究方法的采用以及立场的选择都会涉及到价值判断问题,这些都应当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而不能想象着实现价值的中立。通常来说,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确存在许多来自外界的干扰,例如政治的干预。这种官方或者半官方的声音遮蔽了更加理论性的或者研究取向的问题,使他们不能进行严格的学术讨论。这样的问题在我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同样存在,例如许多获得了政府资助的课题,其研究结果通常不得不与上面的声音保持一致,使得科学研究仅仅是为现行政策进行注解和阐释,而不能起到指导政策制定的应有作用。

(二)研究方法是否客观

科学研究是否能够与价值中立相伴随的另外一个问题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是否能做到客观准确。首先人们需要考虑的是自然科学的方式或者社会科学的方式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孰优孰劣。随着科学权威地位的确立,从19世纪30年代诞生的实证主义开始泛滥。实证主义以实证化的方法,把世界当作对象来把握,旨在达到对世界本质的认识。认为研究就是运用实证的方法,检验一种假设是否与客观事物的属性相符合。知识就是要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认识者在认识活动中要排除自己的成见,客观反映事物的本身。因此知识不应夹杂任何个人的见解,与认识者本身的知识、能力、经验等个体因素无关。与主张客观、中立、实证相对,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是人的行为,而人是具有独特个性、各不相同的复杂个体,因此实证的、客观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用于体育社 会学的研究是不适合的,主张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而适当辅以量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是极具个体性的一项工作,从选题到研究设计无不体现研究者的思想和心理预期。在科学研究中,杜绝个体的主观之见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上述主张也受到质疑,认为在研究过程中过分体现研究者个人的见解、主张、情感、经验等主观的内容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客观性。

(三)理论导向还是实践导向

体育社会学研究是建立理论还是指导实践的问题也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体育社会学研究到底应当是对那些源于理论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进而建立相应的理论体系;还是应该针对体育实践中层出不穷的问题展开研究,最终促进这些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目前,两种类型的研究并存,不同类型的研究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从传统来看,许多大学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倾向于理论性的,他们更多进行的是宏大的理论的建构,从另一面看则是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实质上在体育实践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都亟需体育社会学家对此作出回答。作为教练、体育赛事的组织者、体育教师,他们更希望体育社会学家是一个社会批评家,是一个社会改革者。体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当成为体育社会学家们进行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而体育教师、体育教练、体育经营者也非常愿意听取体育社会学家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即便如此,仍然会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造成一些冲突,因为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不同,导致大学里面教授们的观点可能与职业领域的人对同样问题的看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五、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对我们的启示

(一)抽象研究与具体研究相结合

体育是一项有规则的身体活动,个人所从事的体育活动也具有不同的形式。然而体育社会学家通常却只关心抽象意义上的体育,而不涉及具体的体育运动形式。根据KlausHeinemann(曾担任《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杂志主编)对1966一1990年间《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发表的457篇文章的内容分析结果来看,48%的文章涉及到了具体项目,涵盖了26种运动项目,而且此类研究多属于北美国家对集体项目的研究。

在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常常出现就体育论体育,通常都是采用宏观叙事的方式来研究,缺乏对具体体育项目、具体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关注。虽然缺乏对这方面研究的具体数据,但是我们不难看出,纯粹的理论研究仍然脱离了具体的运动实践,即使有些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涉及到了某些运动项目,也都是常见的普及性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对于网球、高尔夫球、保龄球等运动项目的体育社会学研究鲜见文章发表。对于皮划艇、赛艇、射箭、标枪、铁饼、拳击等项目进行的社会学研究更是几乎没有。另外,我们也缺乏对某些土生土长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形式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三世界国家以及一些新生的工业化国家并没有对其民族体育以及特定的身体文化进行保护和发展工作,而是正在逐渐被西方的现代化浪潮所湮没。武术成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代名词,对武术的研究占据了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大半壁江山。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新生的体育运动,研究者也寥寥无几。在国外非常流行的远足、橄榄球、棒球、垒球、壁球等,因为不是奥运会项目,国内也没有大力开展,因此也得不到体育社会学家的重视,未能进入他们的研究视野。

(二)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比例要适当

根据KlausHeinemann对457篇文章的内容分析,在西方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中,大多数研究中(占34.4%)将“体育运动”本身,也即如足球等某一类型的体育运动看作是一个社会系统来进行研究。多数研究集中在社会系统的宏观层面,如体育组织、机构、俱乐部等,这方面的研究占到了14.5%。对于初级系统也即中观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庭、运动队、个人组织方面。研究很关注环境与体育等较大的社会系统,如工作环境、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政治、体育与文化、体育与休闲等。关于体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文章占到了7.9%。因此可以看出: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将注意力比较多地用于关注初级系统,研究微观社会的体育参与问题。而我国体育社会学则比较注重对大型的社会系统及体育科学的研究,偏重宏观叙述而缺乏微观叙述。

(三)注重对母学科理论的运用

许多国外社会学家对于体育这种社会设置都有精辟的论述,法国着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曾运用他有关资本、惯习和场域理论对体育中存在的分层现象进行了研究。许多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就运用了布迪厄的理论。此外西方体育社会学家还运用德里达的结构主义理论、福柯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以及埃利亚斯构型社会学中文明化进程的相关理论等对体育与民族认同、体育与全球化、体育与社会性别以及体育中的暴力行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虽然,体育领域中的社会性别问题、体育在民族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形成中起的作用以及体育与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等问题都是当今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者比较关注的议题,但是国内的体育社会学家缺乏对这些理论的了解,在研究中很难体现出对上述具有世界范围影响作用的理论的应用。

(四)实证主义仍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同时非实证主义研究已经兴起

从KlausHeinemann对1966~1990年间《国际体育社会学杂志》发表的457篇文章的内容分析来看,约75%的研究有系统获得并经过检验的数据作为支撑。尤其是北美和西欧的体育社会学家的研究,大多属于实证研究的性质。可以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仍然是坚持走实证主义路线的,因为刊物中多数文章都有数据支撑。

但是,苏小霞通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997~2006年间《国际体育社会学评论》(IRSS)和《体育社会学杂志》(SSJ)发表的374篇论文进行分析后发现:近年来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多数文章属于定性研究,其中,采用传统文献分析的研究方式得出的文章占多数。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近年来非实证主义研究增多是受到了西方社会学研究中解释社会学、构型社会学以及后现代主义等非实证主义思潮兴起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这些“从文本到文本”的研究大多都有坚实的社会学理论作为支撑,而且其参考文献的数量通常都在百篇以上。

而我国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则多采用非实证研究类型,偏向于理论的建构。即便如此,也缺乏通过理论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假设或者理论模式,构建体育社会学理论模式、假设和系统作出贡献最大的仍然是北美的体育社会学家们。我国体育社会学家应该力避凭空炮制出来虚假数据,要注重数据的根由和说服力,并将逻辑实证与数理统计有机结合起来,走一条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道路。

(五)避免研究方法的单一化

问卷调查是体育社会学研究常用的方法,由于节省经费和时间,可以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数据,而在国内外都被广泛使用。在社会学研究中,由于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心理和情感具有不稳定性,因此,仅仅凭借问卷调查难以收集到真正有效的数据,因此难以反映真实情况。而进行实地考察不仅可以确保问卷本身的真实性,还可以获取问卷了解不到的信息。访谈法是对问卷调查法的有益补充,可以直接与调查对象进行沟通,获得问卷难以反映出来的心理变化、思维过程等信息。观察法的使用更是为质的研究所推崇,但是由于耗时和不经济,目前观察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对文献资料分析、内容分析等“案头方法”的热衷。

国内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要防止问卷调查过多、实地考察偏少、文献资料研究偏多而现场观察偏少的情况。目前质的研 究逐渐受到重视,质的研究方法也被一些体育社会学家采纳使用。

六、结语

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东北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东北师范女性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的。该中心成立于1993年10月,2004年由原来的学术团体成立学校研究机构,形成以教育科学学院和政法学院为依托,与学校文学、历史、外语等学院和研究所合作共建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确定了以科研为中心,以教学为载体,面向社会开展性别培训工作,实现科研、教学和社会实践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已有来自法学等十多个学科的教师51人,现代化的固定工作场所300多平方米。5年来,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国际合作、福特和中国妇女研究基金项目7个、省社科基金和教学科研项目4个,校际合作项目1个;5年来共发表学术论文50篇,出版专著4部;取得一批跨学科的女性/性别方面的研究生论文成果。该中心与延边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联合举办“女性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国际研讨会(2002),独立承办了全国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研讨会(2004)。该中心积极抓学科建设,将妇女/性别学课程纳入本科教学;招收了社会学硕士学位性别研究方向5名;将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专业考试中加入妇女/性别学内容;开设全校《社会性别问题研究》通识教育课以及各种讲座;按“专兼结合”原则和项目核心组建妇女/性别学学术团队;采取“全程跟踪”方式进行课程评估。

东北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十一五”期间的工作思路是:整合资源,做到“四个结合”、开展“五项研究”、形成“五个特色”。“四个结合”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普遍建设与重点建设、学校特色与地方特色、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拟争取增加研究经费,进一步完善硬件、优化环境;建立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网站;以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和相关学科学位点为依托,以妇女/性别研究为方向,以《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婚姻家庭社会学》为重点,通过课程、教材、科研和人才培养,全面加强专业和学科建设;开展知识女性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研究,打造师范院校研究特色,并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研究;争取出一批女性,性别现实问题研究高水平成果,打造女性/性别精品课程;完善课程体系,形成由相关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团队等。“五项研究”即“女大学生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职业知识女性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老年知识女性社会适应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女性生育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满汉社会性别文化冲突、融合与变迁研究”专题研究。“五个特色”即学科建设专业化、课程建设主流化、性别研究专门化和地方化、性别研究精品化和性别研究实践化。

二、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妇女发展中心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1994年建立于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前身金陵女子大学),旨在促进跨院系跨学科的学术交流,为女性学人脱颖而出提供阵地;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学术对话,沟通学界与妇女工作者、女性群体;形成以开放和整合为特点,科研、教学、培训三位一体的较为成熟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该中心聚集着许多女性高级人才,出版了一批有较高学术影响的专著,如:《吴贻芳教育思想与实践》、《金陵女子大学校史》等;举办了两次国际研讨会(“中外女子高等教育国际研讨会”和“2004健康社区:国际家政研讨会”);组织师生对话热点问题、组建“金陵女性发展论坛”;关注妇女发展的制度文化环境的研究和建设。该中心致力于妇女学科建设,开设了《女性学》(1995),“性别社会学”(本科,2002,列入该院教学大纲)、《性别与社会》(全校公选)课程;编写了《性别与社会》本科教材;设置社会学“性别社会学”的硕士方向;积极推动江苏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网络。还建立了“家政学”、“女性思维方法”等女性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为女性提供多层次职业发展培训。

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力争办成在宁高校妇女研究和培训的核心,并辐射全省。未来3年内计划做到:(1)在研究方面,以妇女发展为主题,抓住重点形成研究特色、用学术活动带动,促进江苏女性学术团队形成。围绕妇女发展主题,重点抓好社会性别理论研究、女性教育与职业发展、妇女就业与社会保障、婚姻家庭科学等4个研究方向。组织3-5次校际妇女发展论坛;出版《妇女社会保障研究》、《老年妇女研究》、《女性职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等妇女研究专著。(2)努力将社会性别教育推向全校、全省高校,把该基地建设成引领江苏女性教育和培训的基地:加强女性教育比较研究,形成符合当今女性成长特点的成功教育模式;继续完善女性系列教育,将成熟课程推到全校开设公选课,出版《性别社会学》、《女性伦理》等系列女性教材。继续建设在宁高校妇女学科建设网络,组织1-2次在宁高校开设社会性别课程师资培训;形成面向全社会的多层次妇女培训系统;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体系之中。(3)在学科建设方面争取新的突破:从以往单一学科推进到以女性学科群建设带动各学科的发展,目前已经确定4个优先发展的学科申报“211”女性学科群:社会性别与社会学、社会性别与教育学、社会性别与心理学、社会性别与文学。在已有性别社会学方向硕士点的基础上,争取招收女性教育硕士、女性文学和女性社会保障方向的硕士。

三、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女性与社会性别研究中心(成立于2000年)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倡导“平等参与,共同进步”的精神,以“促进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推进男女两性协调发展”为目标,汇集了一批来自各专业的热心并致力于女性学教学、少数民族妇女问题研究与妇女发展的教师(教职人员138人)以及研究生本科学生志愿者(73人);拥有图书室等办公用房(132平方米)以及办公设备;学校及相关部门也投入了活动经费以及各种项目资金。该中心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多视角切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富有自身特点的研究模式;在申报和完成一些国际国内项目的过程中,形成了从本地区实际出发,以培训者对培训者的培训方式(TOT,使受过培训的师生到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性别意识的教育与提升),实施责、权分明的项目运作方法。该中心积极开展女性学和性别社会学教学,定期举行讲座;近5年来在少数民族女性学、性别社会学教研中,取得了校际间的合作、社会科学和医学的结合、师生平等互动的原则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的经验,培养出社会学女性学、性别社会学方向硕士研究生15人,在读研究生15人。

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工作今后3年的主要思路与计划:(1)沿着实践与科研并重的思路,加强学

科建设和教材编写的力度,向女性学学科主流化的迈进;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并集中于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教育与社会性别培训、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健康及其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参与、建设和谐社会和两性发展等主题。(2)社区实践:以对教师和学生的社会性别培训为主,将师生性别意识提升与学生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普及社会性别意识,倡导男女平等发展的理念;制订符合少数民族实际及师生需求的社会性别教育模式;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校师生社会性别教育方式。(3)学科建设制度化:加强课程建设,逐渐完善课程内容;培养学科带头人,形成学科梯队;联合全国13所民族院校围绕课程设置组织编写具有少数民族本土经验,又有创新的教材;推广女性学教学经验和扩大女性学专业学生招生。与国内国际妇女研究机构组织建立信息网络,提供研究和教学信息。设置性别社会学博士点,并填补本科中无女性学专业的空缺。(4)女性学网络建设:建立少数民族妇女博物馆;加强基地网页建设,实现与其他院校或妇女研究机构网络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与党校、妇联机构合作;与一些国际妇女研究机构如北欧亚洲研究所,挪威卑尔根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进行项目合作。

四、中华女子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中华女子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有良好的建设基础。中华女子学院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女校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四自精神的高素质女性人才,积极努力引领先进性别文化和促进男女平等。其女校办学特色体现在学校教育和工作的各方面。如:在女性学课程教学中注意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男女平等观念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先进的性别意识;对新教师进行社会性别意识培;资助出版了一批的女性/性别研究的专著,如:《暴力Vs非暴力:透视大众眼中的家庭暴力》、《失落与追寻――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价值观的变化》、《角色期望的错位:婚姻冲突与两性关系》、《女性学》等;建设女性学信息网络。该校已经设立了多种女性学科专业:妇女运动系开设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中国妇女运动史、国际妇女运动、妇女美学、妇女心理学等课程;长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国各级女干部培训;作为公共必修课妇女学导论课程在学院推开(1996),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女性学系(2001);开设了一些跨学科研究的选修课,如:妇女领导学、性别与婚姻家庭、女性主义研究方法等;合作开办了妇女学研究生课程班(2002);开办了女性学本科专业辅修专业班(2004);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我国第一个女性学本科专业(2006);2006年设立北京市教委支持女性学学科共建项目。

该基地建设的特色:承担中国首届女性学专业本科教学任务;从事女性学专业本科课程开发和课程研究;女性学信息资料数据库建设;各级女干部培训;基地建设和学校的发展与责任,与女性学系的发展目标一致。该基地建设总目标:建立女性学专业课程体系和完善教材建设;建立、完善女性学研究信息中心和服务体系;加强与国内外相关院校女性学专业的学术研究与教学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妇女干部培训模式。

该基地女性学建设未来3年的具体工作:2006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女性学专业本科生,为首届学生开设妇女学理论、妇女史、妇女运动史、性别与发展、妇女与NGO组织等20门专业必修课和15门专业选修课;2006年9月召开女性学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国际研讨会;2007年出版女性学专业本科系列教材,包括女性学理论、性别与发展、妇女与NGO组织、妇女运动史等;200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2008年申报女性/性别学硕士点;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女性学数据库;进一步加强对各级女干部的培训。

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职业性别歧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都做了深入研究。职业性别歧视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是社会问题,社会学理论以独特的视角解释了这一现象,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同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政策当仁不让地担负起其消除职业性别歧视的职责。

劳动力市场同样受“供需关系”的掌控,但现行中国显然是劳动力的买方市场,雇主的价值、偏好将导致不同的市场结果。学者赵耀对雇主雇佣行为调查表明,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是存在的,一些雇主坚持不选择女性,认为女性不能兼顾家庭和事业,生育和照顾家庭会影响工作和加大支出成本,75.6%的调查者“同意”或“很同意”这种观点。还有部分对雇主对女性未来发展的适应性、工作内容和岗位变动的应变性表示担忧。

我国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重大和职业报酬差距大。虽然每年的调查结果有所变动,总体状况没有明显改善。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都非常深入地研究了职业性别歧视,社会学以独特的视角弥补了经济学纯理性考量的缺陷,且非常有解释力。

一、社会学理论的解释

1.女性劳动就业中的角色期待。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性别意识的强化以及对男女两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不同角色的期望是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影响到女性是否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决策,而且决定了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也会影响雇主的招聘行为。

2.个人偏见理论。该理论是由贝尔克(becker)创立,是在“身心不悦”的基础上建立的,用贝尔克的话说就是,“如果某个人具有歧视的偏好”,那么他就乐于以某一群体替代另一群体并为此支付某种费用。他认为,这种偏见来自雇主、雇员、顾客三个方面。(1)雇主歧视。假设一些雇主对一部分人具有主观的偏爱或对另一部分人具有嫌恶情绪,而与其技能无关。如一部分男性雇主对女性雇员抱有偏见,即使女性与男性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他们也只愿雇佣男性,除非女性雇员和男性雇员之间的工资差别大到足以抵消对女性的偏见的程度,才会雇佣女性。(2)雇员歧视。这与工作职位的竞争、工作中的磨擦、人们对民族、种族、性别、年龄、健康等的认识的不同有关。例如,大多数白人对有色人种持有偏见,有些男性雇员不愿接受女上司的领导,或者有些人不愿跟老年人、残疾人一起工作,即使他们能够胜任。(3)顾客歧视。顾客有时对被服务的对象也会有偏见。如外科医生、机械工程师、司机顾客喜欢男性提供的服务;护士、导游、空中小姐,顾客喜欢女性提供的服务。

3.互动理论。斯坦福大学的理姬薇 (cecilial.ridgeway)教授于1997年在解释两性职业和报酬不平等的问题时提出这一理论,她认为,人们生活在互动的交往中,在求职、应聘、面试时都会有直接和间接的互动。基于性别的显著差异,互动过程形成了男性和女性不同的地位信心。在男性优于女性,更胜任工作的观念影响下,造成具有与男性同等能力的女性对自我的期望不同。同时,男性利用占据权威位置的机会,故意忽视或消除对他们不利的因素以维护他们的利益,使得女性很难改变这种状况。评价职业报酬时,人们通常较少选择异性参照群体,更多的采用与同等任职资历的、同样性别的人相比较的方法。这种通行参照群体的选择,导致社会网络的同性化和职业性别隔离。

4.激进女权主义的自行就业观点。激进女权主义从强调私生活领域的问题出发,认为女性在社会劳动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主要根源在于她们在性和生育方面受男性控制,不能自主。因此他们提供的战略便是使女性与男性分离,鼓励女性去创建自己的产业,如商店、银行、企业、饭店、医院、书店等,以做到自行就业,免受社会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

二、消除职业性别歧视的社会政策建设

1.公共政策的大力支持。一些发达国家为促进女性就业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值得借鉴,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失业保险政策、职业介绍和指导政策、公共就业工程等政策。美国(“一揽子职业中心”)、法国设立专门机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很多发达国家积极介入女性就业,财政拨款补贴公立职业介绍所,为妇女就业和企业用人提供免费服务;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鼓励女性自主创业,制订了明确的支持政策,这方面美国和欧盟都走在前列,取得显著成效。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我国社会需要制订《反就业歧视法》,依靠法律的强制来保证女性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实现同工同酬;当前,不少中小私营企业违反劳动合同法,不缴纳包括生育保险在内的五项保险的行为,严重损害女性劳动者,法律要制定细则予以纠正。第二,女性承担着生育和照顾家庭两大社会责任,女工生育保险应尽快转变为社会统筹,实现企业的成本向社会转移,由社会来承担妇女生育哺乳费用以及生育保险金。第三,应该健全和完善女性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长期失业和下岗的女性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各级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帮助她们寻找就业机会,开展再就业服务,把保障和服务结合起来。第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对象应包括各种类型的女性从业人员,使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能够惠及所有女性,提高三条保障线的救助水平和力度,使失业女性的贫困状态能够得到缓解直至消除。

参考文献:

[1]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佣歧视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77.

[2]苏艳明,曾春媛.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状及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2006,(3上).

[3]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与社会性别歧视:第1版[m].科学出版社,2010.

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基本概念、研究价值、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性别教育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性别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理清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思路,对性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动态的分析。

一、性别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性别即男女有别,它是根据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作出的区分。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讨论教育中的性别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分化,具体表现为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两方面的差别。而社会性别则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没什么差别。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性别教育的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它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

二、性别教育研究价值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价值

“学校即社会”,如同复制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工一样,学校教育通过性别的学习和规划也复制了社会性别。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审视和批判教育中的性别分化现象,破除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偏见。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解放人类的力量,在教育领域中引人性别议题,不但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性别意识,而且可以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同时引起人们对性别议题的关怀心、敏感度,以及使人们获取有关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的知识和技能,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性别经验提升为性别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进行性别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解构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减少甚至消除性别歧视。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

性别形成的心理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形成了以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图式理论等为代表的解释性别形成的各种理论,它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个体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特征。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生理结构就是命运。”妇女的生育角色、性别身份和性的选择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任何不服从自然要求的妇女,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不正常的”。弗氏精神分析理论以一种“男性中心”的视角看待女性心理特征,遭到了许多质疑和批判。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方式是完全习得而来的,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大量观察和模仿同性模式的结果。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则认为,性别行为是一个内部认知发展过程,它的形成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性别社会化的主体。随着智力的成熟与发展,儿童可以达到自我的社会化,自己选择与自己性别适宜的行为。同时认为,性别定型的过程也必然服从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马丁和哈文森的性别图式理论融合了认知发展和社会学习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把人、特质和行为分成男性和女性两个范畴,强调社会性因素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类型发展理论的趋势。

2.社会人类学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克特·帕森斯提出的特殊功能论,认为个人要完成社会化就必须内化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期待。只有经过社会化,文化模式才能被内化到个性体系,才能对个人的行为起制约作用,行动者才能使动机与角色期待一致起来,并取得扮演角色所需要的技能。性别的形成正是在个体习得文化对性别的界定及角色期待中完成的。社会文化决定论者玛格丽特·米德根据对阿拉佩什、蒙杜古马和特哈布利三个原始部落的跨文化社会的性别特征的调查,得出男性化或女性化并非传统观点那样是性别本身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3.性别双向化理论基础

以性别双向化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性别心理学家本姆,质疑以往男女两性的分类标准,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只是同一程度上的相对两端。本姆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别特质双向化的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即可能是性别双向化的或双性化的,他/}L们既有所谓的男性化特质,又带有所谓女性化的特质。同时还认为在性别特质上非常传统的个体会抑制任何被认为与其性别角色不符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特质,而双向化类型的个体则会较自由地表现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本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非性别歧视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主张。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的发展和未来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性别教育研究进展

(一)性别角色教育方面

针对“角色”一词,中西学者有过各种表述,概而言之是指在社会群体中,社会对特定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的期待。它是社会群体的组成元素,其中身份与地位是其重要的特征。性别角色是指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造成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身份地位、行为表现方式等方面持有刻板印象。它是一种社会对性别群体的先验的看法与期待。在性别角色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到性别角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它是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的产物。首先,性别角色的差异是由于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决定的,这一因素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先天必然存在的。其次,性别角色更多是受到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影响的,是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对不同性别的观念和期待。性别角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行为和内在态度两方面。在近十年的研究中,我国关于性别角色教育专门研究的期刊论文有10余篇,主要是从双性化理论、性别角色认同、因性施教、性别角色的差异、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等角度作了研究,其中关于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文章有2篇。由于研究者立场和方向不同,其观点也不尽相同。双性化理论认为个体本身既有与其生理性别相同的性格特征,又存在着另一性别的特征,这两方面都应得到充分发展。而另一些学者则站在了相反的立场,认为应该针对个体的生理性别进行相应的、与此相符的教育,使其性别特征更加明显。

(二)性别差异教育方面

性别差异是指男女在生理差异、内在态度、外在行为,以及社会认同、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差异。在教育领域,性别差异研究除了关注上述要素外,还注重对个体学习性向、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智力发展水平等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内研究性别差异教育的专著有《性别差异与教育》,而其他涉及性别差异教育的研究多为期刊论文,主要从学生人学情况、教育经费使用、教育收益(回报率)、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性别差异研究。从研究成果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呈现我国各级学校男女生人学比例;分析学校教育中教育经费的分布比例;比较各类学校男女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学习性向的性别差异状况;比较学习能力及学习优势的性别差异;寻找适合男女生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发展状况以及各种关键期的性别差异,等等。同时,研究还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包括教师自身性别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自身性别对其教师专业发展、职业上升空间、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包括教师由于自身性别造成的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态度、管理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教学中性别歧视的研究。

(三)性别平等教育方面

性别平等教育,主要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出现的不平等、不一致的现象,包括地位上的不平等;相同情况下的不同对待;文化传统对不同性别受教育者的不同期待与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显性的差异对待和隐性的情感差异对待;教育过程及就业过程中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造成的性别歧视,等等。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很少,研究深度也基本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而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已做得相当完善,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性知识、性心理、性态度等方面,并力图破除传统文化脉络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将课堂上所认识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大陆方面,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就业、启蒙教育、农村入学比例、女性主义等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呈现了我国教育在人学制度方面的平等程度,在教育出口制度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关注的人较少,由于在入学后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受教育者的流失,并且在学校教育结束后,就业情况是呈现性别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四)性别意识教育方面

性别意识指的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近十年来,我国关于性别意识方面的专著有《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性别的革命》《性别别政治》《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等。我国的性别意识教育研究主要是在学科教学、教师教学、教师意识、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在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方面有较大进展,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是指教师从社会性别的角度,以实现教育的社会性别公平为目的,对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和师生关系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教师获得与社会性别和教育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以消除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这一研究方向,我们也可以看到,是坚持双性化教育立场还是传统男性化教育立场,对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都有不同的影响。

(五)性教育方面

性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性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尤其对引导青春期青少年的走出心理误区,正确看待自己及异性,妥善处理异性间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的性教育刚起步不久,对性教育的研究也大多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研究者主要是依据性教育的国际水平对国内性教育现状进行审视,从中产生大量问题,如教师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或粗略带过,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课程,再如国内性教育的内容较为简单贫乏,并且没有一以贯之,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关于这一方面还有待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并且关于性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生命科学研究者与教育研究者合作进行性教育研究的范例,从而推进了我国性教育内容的规范化、科学化。还有一些人文学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于性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也进行了探索,希望能找到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途径,从而使性教育更加切实有效。

四、结语

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文献综述

我国学者对于妇女就业性别歧视的研究比较多。从国际法人权法视角出发的相关研究文献一般都以研究公约内容为主,以国内现状为主要线索的相关文献一般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讨论妇女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研究内容与结果都明确反对就业性别歧视行为,倡导平等就业。该研究,关于理论方面的,尤其是研究公约内容的资料分析的很全面,这些理论用书给相关概念也都做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如:王家福、刘海年《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年版),赵宝云《西方五国宪法通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冯祥武《反就业歧视法基础理论问题研究》(厦门大学 2012 年学位论文),刘勇《就业公平保障法律制度研究》(重庆大学 2006年学位论文)。关于研究我国现状的文献,在研究法律视角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关对策。如:李傲《性别平等的法律保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年版),蔡高强等着《人权国际保护与国内实践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年版),张学亮《就业平等的法律保护》(甘肃理论学刊,2003 年第 6 期),周群英《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分析及其对策探讨》(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5月),张薇《我国女性就业问题研究》(上海大学学位论文,2006 年),肖伟《劳动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对策研究》(湘潭大学学位论文,2008 年),许宝贵《我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宁夏大学学位论文,2011 年)。国内研究还未充分的一点是,虽然分别研究性别歧视、就业歧视的文章很多,可是结合妇女就业性别歧视,并针对性的研究妇女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与法律视角下的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文献不多,通过实际案例结合内容的更是少之又少。

.......

(二)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性别歧视,无论在西方民主国家,还是在东方文明古国,无论社会制度如何差异,还是男女平等呼声如何高昂,都未能从真正意义上求得平等。调查显示,有 80%以上的女性同胞在求职时都遭遇过“性别歧视”。2014 年的联合国总结报告表明,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全面消除了性别差距与性别歧视。纵观九年来的评估结果来看,女性在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地位确实有提高,可是幅度却非常渺小。按照这一发展趋势,人们至少再等 81 年,才有可能在就业上完成最终目标,实现就业性别平等1。这样的统计计算数据能表明,研究妇女就业性别歧视是有必要的。虽然有关国际公约与法律都确认“人人平等”原则,可是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人们性别意识的单薄、有关部门查处不严等原因,就业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近年来世界各地各个国家的社会就业压力都越来越大,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而且还影响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平等就业、不受歧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

......

一、妇女就业性别歧视解析

(一)性别歧视分析

性别歧视作为常见的、群体人数较多的歧视形式而倍受人们的关注。界定性别歧视的概念,制定有关性别歧视的法律,动员立法、执法、司法机关提供积极措施,以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充分的救济途径消除两性歧视,变成了法学研究领域面临的一大重大课题。从字面意义来看,歧视中的“歧”是指差异与不同。“歧视”是指基于一系列与人们的潜能或能力无关的因素存在的不公平对待。可见,“歧视”一词已被公认为含有贬义成分。“歧视”即区别对待,体现为正确看待差异的能力;也可以体现为制造差别或者差异,即不合理的不同对待或不合理的相同对待。“性别歧视”(Gender discrimination)是与性别相关的歧视,是指基于人的生理性别或社会性别而产生的歧视与偏见。这个词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泛指一切歧视女性的态度和做法,从此“性别歧视”一词一般都指的是对妇女的歧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由于一切与男性有关的特点及事物是有价值的,而与女性有关的一切则总被贬值,这种不平等的社会性别共识,使性别歧视作为一种强大的势力得以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延续。根据性别歧视在延续过程中的性质特点,可以对性别歧视有以下几种基础性认识:首先,对性别歧视的理解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正如历史上人们对“平等”的理解成阶梯状逐步递进一样,人们对歧视也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近年来对歧视现象的热烈讨论,一方面是由于歧视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更是说明人们的认识能力提高、权利意识增强的结果。对歧视问题的关注正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民族发展进程。其次,性别歧视对于个人的自由意志与奋斗不予考虑。由于天生的生理性别很难改变,所以基于性别的歧视待遇是不公正的,与个人的努力无关。第三,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才能构成违法的性别歧视。歧视多与人的观念有关,内心的想法只有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当歧视的概念被付诸实施时,行为产生了具体的侵害后果时,才可以构成违法。第四,性别歧视行为的危险性显而易见,但其背后隐藏的观念却比较难于识别,比如性骚扰、家庭暴力等行为背

后隐藏的就是性别歧视。 ......

(二)就业性别歧视的概念界定

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第9篇

女性主义的发展使得女性在文学和艺术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女性的地位和境遇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然而,这种炙热化的研究也直接导致男性遭到忽视和冷遇。实际上女性发展中的问题在男性身上也同样存在,只是表现得更为潜隐,在广告传播这一领域也逐渐凸显出来:男性实则由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第一性”沦为“第二性”,成为女性的附属,没有像女性那样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理解,这一文化现象值得深思。

本文试图站在男女两性平等的立场上来进行不带有性别偏执的批评与分析,重新审视男性在广告中的性别呈现,分析男性为什么由传统意义上的“第一性”而在广告中沦为实际意义上的“第二性”,这是不仅广告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也折射了当前性别研究中存在的硕士论文一些问题。从序言开始导入男性遭遇冷落的文化现象,第一章简要叙述了社会学上男性作为“第一性”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表现,紧接着第二章便提出男性在广告中已经从中心位置推到了边缘,第三章和第四章根据性别研究的成果进行消化整理,并从文化、商业、消费以及大众传媒等四个维度去深度剖析男性从“第一性”到“第二性”的原因,从而引发对商业与文化的关系、媒介生存等问题的思考。最后,本文将对两性关系、广告的创意表现以及释放男性消费潜力等方面分析男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广告传播男性概念男权文化消费社会大众传媒

前言

聚焦“他”世界,广告性别研究的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广告与性别”的理论课题由社会学的“社会性别”角度引申出来,进而研究广告角色及其深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广告性别研究与当代女性意识的觉醒是在同一思潮背景影响下产生的,即时代的发展赋予女性的社会权利不断增强,与此同时要求大众媒介在传播方面有呼应,这也是上个世纪90年代社会性别研究学者共同致力的目标。社会性别研究随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妇女运动而逐渐转热,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活动都需要机器来完成,这很大程度上拉近了男女在生理差异上所导致的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差距,女性甚至在很多方面发挥了超出男性的巨大作用。可以说,从那时起,女性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觉醒。与此同时,对应的性别研究尤其是广告性别研究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女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使女性研究特别是在一些女权主义者的影响下达到了一个顶峰,而男性研究相对来说却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女性研究的膨胀人们更加关注硕士论文广告中女性所处的地位和其代表的形象,因此广告中女性遭遇性别歧视成了业界讨论最多的话题。同文学研究一样,广告性别研究陷入了将关注点结集在女性身上的“怪圈”,广告中的男性却一直被看作女性遭遇性别歧视的“罪魁祸首”而忍受冷遇。长期以来,在以男性为统治中心的父权制社会里,男人是社会的中流砒柱,肩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使命,是女人的保护者、守卫者和命运的决定者,这样的观念在我国代代相传,从而造成女性的“集体无意识”。然而,当女性运动兴起,历史发展到了这样一个时期:传统的男性统治地位受到质疑和挑战,并逐渐从女性世界的中心地位移居到边缘,这不仅体现在文学领域,在广告等其他领域都有显现,从而引发更多的焦点放在女性身上,而致使男性“集体失声”。广告中表现得最为极端的就是后现代广告,它以惯用的极为反常的手法去挑战世俗的观念,流露出对父权制的强烈不满,提倡女性的自我欣赏与自我张扬。于是在这些广告中男性成了女性的附庸,他们的所有行为举止都围绕女性展开,没有女性他们将无法生存。

不难看出,女性主义的崛起对性别研究是有推动作用的,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其发展宽度,这也是性别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制约了广告男性性别研究的深入。目前为止,很多研究对广告中的男性形象还较少触及。但是,既然名为性别研究,自然是男女两性都要进行研究,性别研究的对象也要包括男性,甚至还包括对于跨性别现象、介于两者之间的人群研究。关注男性,从男性自身到男性自我,解放男性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两性平等和达到两性解放。事实证明,男女两性的不平等根源在于父权制。父权制强化男人而弱化女人,按男性的要求去塑造女性,又用女性的眼光来审视男性,无形中将女性束缚的同时也扭曲了男性。他们被迫强大,被迫统治,被迫能干,他们的社会角色是历史塑造的,他们的责任感是道义赋予的,这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上更为多见。正如女权主义领袖波伏娃在她的代表著作《第二性》里提出的观点:“女人不是天生的是被变成的一样,男人也不是天生的,是被变成的。”因此,在男权中心文化的教导下,男性存在丧失了个性和自我,同女性关注自身生存状况相比,他们倒是显得被动很多。社会性别将男性规定为“第一性”,种种道德规范使男性遭受重大的压力,父权制中心文化对男性的压抑和束缚其实并不比女人少,只是女性得的关注较多而男性得到的较少罢了。

性别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女性/性别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妇女研究在社会学界有漫长历史,也是早期社会学关注的问题。即使在社会学中断的20年间,妇女研究也一直在继续着。改革开放后,妇女“问题”凸显,迎来了妇女研究的第一个高峰,20世纪80年代初至1994年左右可称为改革开放后妇女研究的第一阶段,这是妇女问题的呈现阶段,突出特点是将妇女问题化,呈现妇女在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突出的社会敏感问题,但很难提升到“研究”程度。第二阶段是1994年前后至2000年左右,为了迎接1995年在中国举办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妇女研究领域迎来了一个广泛吸纳国外理论和反思阶段,可称其为妇女问题理论化阶段,并逐渐引入性别视角,这种理论化广泛涉猎社会学的基础概念和理论。2000年前后到今天,社会性别理念广泛使用,社会学界出现了将性别视角纳入各类社会学研究的态势,可称其为将社会学问题性别化阶段,挑战社会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并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和教材出版。

女性/性别社会学的发展大致归纳为四个特点:第一,相关研究广泛和深刻地受到西方女性/性别社会学以及全球女权主义运动的影响;同时,中国社会特有的本土化问题,如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男女平等的社会实践也构成了世界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的思想库和实践场。第二,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以及社会转型深刻地影响了其研究内容和理论的发展。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像个分水岭,将妇女研究从隐性变为显性,从描述性研究转向概念和理论建构。有关“妇女回家”、“男女退休年龄”等现实问题的讨论也推动了学科本土化发展。第三,强调以事实和资料为依据,着重女性经验的拓展。从1990年起,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开始了每十年一次的“中国妇女地位调查”,为数据和资料的积累奠定了基础。[1]同时,大量的以个案研究和口述史资料为基础的质性研究拓展了理论空间。第四,虽然女性/性别社会学已经成为显学,走向主流,但参与研究的学者主要是女性,缺少一个由学界共同参与的局面,这不仅意味着缺少两性间的对话,也意味着由男性占主导的社会学界缺少整体性的知识反思。

二、方法论与知识生产:在社会学研究中引入性别视角

女性/性别社会学对社会学的突出贡献是在知识生产或方法论方面,其理论基础是女权主义的知识社会学。女性主义虽然面临知识社会学所共有的矛盾和紧张,但是通过保留批判与宽容并存的方法论取向,她们为自己的政治和学术发展赢得了广阔的空间。女性主义知识社会学的新主张有:(1)强调性别的核心作用,建立性别平等的知识模式。(2)知识主体的新特征,即知识主体是具体的人,是具体的历史、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人,也是有情感的人。(3)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新型关系,即非等级制的、参与式的互助合作关系。(4)强调立场论与知识的情境化。[2](P27)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前后,中国社会学界持续地介绍了西方女权主义的方法论。[3][4][5][6]在知识生产的问题上,女性/性别社会学要回答是:(1)如何用社会学正统知识来分析女性的经验;而女性那些无法被解释的经验又蕴含了怎样的知识。(2)面对社会学研究方法论模式存在的内在缺陷,即社会学理论本身可能是支持性别统治和男性霸权的基础,女性/性别社会学的研究该如何有效地批判父权制文化重构新的知识。这些问题一直是其知识生产上的难点。

具有挑战性的女性/性别社会学方法论的讨论是以熊秉纯的一篇论文为代表,[7]该论文提出要从社会性别视角重构知识体系,这要做到:(1)摒弃空洞的词汇,以细致深刻的解析挑战现有的男权中心的价值体系、知识内涵,而且能够与社会上的妇女工作的实践者进行对话。性别研究和性研究对社会学理论的一些基本知识提出了挑战。(2)给个案研究以一席之地,个案研究的目的是从微观出发,了解人与人、人与群体,或人与文化、政治、经济机制的互动关系。(3)检视研究者的先见对建构知识的作用。对社会学的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这些挑战要求社会学从方法论上反思传统男性的或异性恋的立场,要求关注更多的声音和经验,并深入讨论那些可能被社会学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知识和背后的权力。在知识生产上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议题。

第一,挑战“价值中立”的立场,强调了以女性/性别立场来进行研究的学术意义。1994年,中国社会学界以《社会学研究》杂志为阵地展开的一场有关“妇女回家”的讨论,似乎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男女社会学家共同参与的讨论,形成了方法论的对话。对话涉及到妇女研究是否应当“价值中立”?“性别/女性立场”是“国家利益取向”还是“个人利益取向”?在追求现代化、发展经济和提高效率的前提下,现代性话语获得了合法性。富国强国的现代化出路只有不断提高经济效率来实现,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只能带来低效的逻辑关系合情合理地被建构出来,而建构的主体是男性学术精英。[8][9]对话中,女性立场在强调现代性的框架下以人权的方式提出来。“女人回家不回家(或说就业不就业)应当由她们自己决定,这是女性的基本人权之一。”[10]这场争论并没有持续的男性参与和深入的方法论反思。但它揭示出不存在“中立”的学术立场,看似“中立”却是男性的知识。目前至少存在两种立场的研究,一是普遍存在的“价值中立”立场,二是女性立场。前者强调站在客观的角度,不偏向任何性别地进行研究;后者则是偏向于女性的研究。同时,研究理念上存在着两种态度,一是特殊性态度,二是普遍性态度。所谓特殊性是指将妇女作为特殊性的人群纳入到研究者的视角,或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妇女作为妇女的特殊性,而忽略了她/她们之所以成为妇女,或一个/一群妇女的文化因素、社会背景及人生经历等;而普遍性态度则更多地注意到社会性别/文化在两性成长中的影响和作用,注意到妇女自身经验、感受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所固有的价值,女性仅仅作为“妇女”的特殊性意义正在逐渐被其作为“人”的普遍性意义所涵盖。[11]

第二, 反思二元论和本质主义。从事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的学者普遍否认天生的男性强大、女人弱小的性别存在,而是强调社会建构。对“铁姑娘”的再思考[12]和对“家庭暴力”不断被再生产的反思[13]都力求说明不存在一个本质的“性别属性”,是特定的社会情境、文化传统和性别互动的过程共同建构了两性在社会中的位置。

第三,反思绝对主义,建立多元视角。当研究者强调女性/性别立场时,很容易发现它的局限性,即女性是一个多元的存在。当加入阶层、城乡和族群等概念时这些问题显得特别突出。一批对少数民族妇女的研究展示了坚持让被研究者作为主体的努力。[14]当发展项目中加入少数民族和性别变量时,妇女自身同样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和权力等级,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情境下使再现妇女充满着挑战。[15]

第四,努力将社会学问题性别化。当将传统的社会学问题以性别的视角提出时,问题变得错综复杂,研究领域也更加宽阔。一项对公厕的研究拓展了学术领域。公厕是一个性别化的类别,对女与男的意义截然不同,其中的差异不单显示出男尊女卑的身体政治,更重要的是,主流社会的公厕大多以男性的需要为依归,漠视女性的独特处境与需要。[16]这样一种问题化的方法几乎挑战社会学的所有知识。

第五,努力将研究与行动联系起来。特别是使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将就业妇女的社会支持作为研究对象,在实践和赋权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提升能力。[17]在诸多扶贫项目中,妇女发出声音、关注妇女需求,建立以妇女为中心的医疗救助模式、社区发展模式等。在国际NGO项目的支持下,女性/性别社会学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18]并从中发展理论。

女性/性别立场的知识生产方式还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从关注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拓展到关注社会所有的压迫现象、从关注女性经验到关注所有被压迫者的经验上需要发展,同时理论的提升也需要更多的学术讨论和批评。同时,女性/性别社会学的知识生产方式也面临社会学的挑战,因为从妇女的视角看世界,是否能够抽象出普遍的社会知识来,而这些普遍的知识又如何被社会学理论所检验和被社会学界所接受等问题都悬而未决。

三、建构女性/性别社会学的概念和理论

30年来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左突右撞,希望建立一套分析概念和能够解释中国的理论框架,以理解性别权力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

(一)劳动性别分工/公私领域/性别身份:打破二元分割的认识僵局

劳动性别分工/公私领域/性别身份等概念是该领域研究使用的重要分析工具,以此揭示性别意识形态是如何掩盖了妇女劳动,并使女性在家内家外的劳动和作用处于次要位置。性别意识形态将两性劳动、工作和作用赋予不同价值,男性被永远放置在那些具有更多机会和更具优势的地位上,从事那些被认为更具有价值的公共劳动;而女性则被永久地安置在那些没有机会、被视为带有私人性的岗位上,即使女性参与公共事务,她们的角色也是私人的或家庭角色的延伸,即,因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等级式的划分使两性劳动分工等级化了。社会变迁改变了劳动性别分工的状态和公私领域的边界,但没有根本上改变性别意识形态,而成为性别关系不平等再生产的重要工具。[19]这些概念的使用是力求打破传统公/私两分法的努力。重要的一些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性别分工与延续的梯级格局

通过对农村早期工业化过程中两性分工的研究发现,劳动性别分工的再生产将优势就业机会分配给了男性。在以乡镇企业形式发展起来的“离土不离乡”的工业化中,非农就业机会实施是以“户平等”的方式进行的,“先男后女,先长后幼,先内后外”的模式延续了传统的分配资源的方式,这使男性攫取了更多非农就业的机会。在分配稀缺的就业资源时,总是存在一个这样的梯级格局:男性总是首先占据最好的位置,而女性只能永远处于男性的后面。性别分工的变化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进行性别调整的。性别分工并不是连续不变的,而是充满弹性的,这弹性的后面是利益调整的弹性,是比较利益驱动后男性在调整与女性的分工,男性获益总是大于女性,这成为调整性别分工的准则,无论两性在分工过程中承担什么样的劳动内容,利益总是向着男性倾斜。[20]

2.市场利用了父权制的理论

当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家庭性别分工和性别因素重叠在一起时,可以看到在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对女性压迫:身体的压力、家庭内性别角色分工的压力和工厂制度的压力。[21]以“打工妹”研究为例,有研究指出,“妹”则进一步显示出这个劳动主体在特定情境下的性别身份。女工们能够被招进工厂不仅仅因为她们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外来工,同时也因为她是一名女性,是被认为价格更加便宜,而且更加容易管理和控制的女性。女性的身体通常被想像为更加驯服、忍耐并且更加适应工厂机器。[22]

3.跨越公私领域的性别身份制

研究强调公私领域的互换机制,公共领域的规则在私人领域中以“内外有别”的特殊主义原则来实现,社会规则的弹性化常常会为男权所利用。以妇女权益诉讼为例,法律案件被不断地私人领域化,这种状况成为加害人的“策略”或加害人与社会的一种“共谋”。因为当案件变成为一种“家庭问题或私人问题”时,犯罪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法律被用来处理公共领域的事件;而把问题“私领域化”就会走出“法律”视野,而私人领域中的女性身份,则使法律失去约束力。当“私人关系”在各种场域中被建构时,女性在公共领域中便显出孤立的状态,而法律则成为虚设。[23]

内在的制度建构常常以女性身份为原则,将其排除在公共领域之外。这在农村妇女的土地权上表现的更为突出,虽然中国法律保障了农村土地分配中的性别平等,但制度细节上的漏洞使离婚妇女缺少土地权保障,错过村社土地调整机会的婚嫁迁移妇女及其子女暂时无地。[24]也有研究深入指出,由于资产的获得与分配在中国一直是以家庭为单元,这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不同性别在获得资产的具体方面的性别不平等状态。家庭内部资产占有的性别差异在家庭内部隐含了不平等的要素;同时资产占有上的性别不平等与农户贫困产生了交互影响。[25]

4.“男工女耕”的农业女性化的理论

当迅速的变迁影响到每个家庭时,我们发现,劳动性别分工的形式成为了“男工女耕”, 农村妇女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这种格局不仅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新形式,而且是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所采取的“一家两业”的措施。与西方不同,农业的女性化是以夫妻间高度的相互依赖性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为前提的,不是个人本位的权利、平等概念,而是个人的义务感。[26]

(二)性别、家庭与国家:多元视角的拓展

个人、家庭和国家皆是社会学研究重要的分析单位,当加入性别因素时,研究更具中国特色。这些研究可能会改写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书写。

1.社会主义与妇女

因为中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式的妇女解放,这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其主要的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去性别化”理论。这一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倡导的男女平等是一种“义务平等”,妇女解放具有工具性。中国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是为民族、阶级解放和社会主义实践服务的,同时这场两性平等的运动还具有由中国共产党领导、自上而下运作的特点。因此,妇女解放的意义在于一个被压迫民族和被剥削阶级的女性权利的实现,同时,还蕴含着妇女和国家在与帝国主义列强和资本主义世界抗衡中的相互义务关系。男女平等和妇女的个体解放不仅可以分离,且与西方的概念大相径庭。在解放和义务兼容的时代里,妇女解放模式并非模仿男性标准,而是男女都用“国家人”的标准,城市夫妻的社会性别是依照家庭外部“国家人”、家庭内部“男主外、女主内”的双重标准建构的。因此,与西方妇女面临的情况不同,中国妇女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在为国家尽义务的同时履行对家庭的职责。由此妇女肩负三重重担:为国、持家和养家;而男子则是单一的职责:为国家作贡献。国家和家庭的矛盾构成了对城市男女双方个体解放的限制,这是收入、社会地位和家务劳动分工等客观指标所无法直接显示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时代,共产党不是远离百姓的抽象意志,而是由各级党员、干部组成的实体,他们中间有男人也有女人,这些男女干部与百姓相对平等的物质地位和工作中普遍的带头作用也是促成男女共同为国家尽义务的重要因素之一。[27]

(2)“心灵的集体化”理论。这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强调社会主义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虽已成为过去,但是仍可成为“可用的过去”,并通过集体记忆使“过去”成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对一个村庄中女性对中国农村集体化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记忆的研究,揭示了女性记忆的内容和特点以及宏大的社会工程对女性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的重新建构,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女性的记忆和讲述的理解,洞悉了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国家治理模式和国家―社会关系。广大的乡村女性在中国农村集体化变革中,不仅是重要的动员对象,还是重要的主体参与者;同时,妇女还是这一革命的特性、意义和成功程度的重要表征,由此农村妇女获得了“心灵的集体化”。家庭劳动变成集体劳动的意义在于,她们从户内走向户外、从家庭私领域进入村社集体。女性对这一集体化过程历史的记忆和表述只有当这些经历与她们有切身的关联时才会浮现出来。这段历史是通过她们对病痛的记忆、对养育的记忆和对食物的记忆而得以再现的。她们是用身体、用生命感受那段历史并记忆和表达那段历史,她们决非隔离于那个特殊的历史过程,而是与之血肉交融,情感相系,从根本上改变了她们的生存状态。她们的精神生活也前所未有的充实和丰富,甚至是愉悦。虽然那个时代女性走出家庭参加集体劳动并非是真正地从所谓“私领域”进入“公领域”,而是从一种被支配状态进入另一种被支配状态,是从家庭与宗族的附属品成为集体与国家的工具的过程;但这种转变却具有一种“妇女解放”的幻象。其原因在于她们所接受的“革命――解放”的支配性意识形态,她们在被工具化的过程中得到了“解放”的感觉,并由此而精神振奋。这里隐藏着国家――社会之间符号权力的支配关系,包括性别支配关系。农业合作化运动对农民特别是农村女性的生存状态的改变,对其思考方式和记忆、表述方式的影响是典型的符号权力治理功效的体现。这一治理的成功还在于它与人们生活世界的逻辑、生活理念和生存理想有着暗中的契合,它有意无意地利用了这些逻辑和常理,如女性转变性别角色、对解除传统束缚的要求等。[28]

(3)国家话语下的性别身份转型理论。这一理论认为,男女平等的政策重点是宣传,很难改变性别关系格局。但是宣传也是一种社会建构,这种社会动员一定会产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社会后果和社会意义。从党―国家通过社会动员让“妇女走出家门”到妇女站出来质疑种种“让妇女回家”的声音,体现了妇女性别身份从他者叙述向自我叙述的变化。建国后的30年,通过党―国家的力量完成了全新的对妇女性别身份的叙述,这种叙述打破了传统的性别分工,使妇女承担起社会劳动者的新角色。这一叙述建构出妇女在社会中的性别地位和性别关系,成为了一种历史性的叙述,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使妇女劳动者的形象具有了充分的合法性。与此同时,这种新型性别身份的叙述,随着时间逐渐为妇女所接受,30年的光阴,至少使两代人在其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指向的性别身份,使个人对自我性别认知具有了内在的延续性和一致性,并表现在妇女定位自己的性别身份为“社会劳动者”。妇女的社会角色已经发生根本性的逆转。[29]

有学者认为,男女平等的宣传使家庭内部的性别关系更加复杂,其后果是,女性被教育、灌输了性别平等的思想,在处理家务劳动和夫妻关系时具有强烈的要求平等的心理;而占人口另一半的男性,则依然保留了相当浓厚的夫权思想。妇女拥有强烈的平等要求与男性明显的夫权观念之间的冲突构成了当今中国大陆家庭夫妻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30]有学者注意到,城乡妇女对男女平等的理解和认同存在一定的距离,因为宣传更多是在城市中进行,城市妇女对男女平等的理解和运用远超过农村妇女。这使那些从农村到城市打工再回到农村的女性来说,她们会经历婚姻生活中现代与传统的冲突。那些回乡的“打工妹”处于边缘化和资源被剥夺的状况,打工妹们从农村到城市,但因为婚姻需要,她们必须回到家乡,这是一场巨大的变化:从经济独立、接受了男女平等观念的人,变成了依附于丈夫的人,失去了原来的社会网络,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她们需要适应身份的改变、地位的变化和婚姻关系的调整。她们要面对的是在传统观念支持下的丈夫的控制,返乡的“妻子”面临丈夫和婆家的虐待。如果不能够适应的话,她们会选择重返城市;而城市又并非是其理想之地。[31]宣传的建构与现实中的不平等地位,构成了女性在城乡之间、在工作与家庭之间多重冲突,而男性则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性别优势。

(4)弱嵌入性理论。这一理论从嵌入者―经济―嵌入社会关系程度的描述中,分析认为女性嵌入社会关系的程度较弱。通过对保姆、网络中的母亲等分析可以看到,在弱嵌入关系中,女性是结构的能动者,被嵌入者赋予嵌入者的身份、规范、行动的限度和其能动性,这些能够改变女性所处的微观环境。但是结构也在起作用,社会主义的实践构成了网络中妈妈们嵌入的结构。这一理论强调了结构的力量是不同的,城乡二元结构具有刚性;但文化方面,结构力量又是柔性的,社会主义传统和开放的经济共同构成了时代的烙印。[32](P1-22)

(5)比较框架和历史的延续性。有研究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陕西关中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场以妇女为主体的劳动竞赛――“银花赛”的口述访谈和文献档案,分析这场社会动员背后的多种因素,呈现国家的经济政策如何与妇女解放的策略交织在一起,如何在推动妇女走向社会的同时制造并维持了社会性别差异和社会性别不平等。[33]对社会主义时期妇女的认识多是建立在与市场经济变化的对比之上的。有学者指出,很难用简单的话语概括两种体制对中国妇女就业和妇女发展的影响。正是因为有了计划时期的社会动员和赋予妇女就业政治意义,才使城市妇女的职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有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妇女大规模就业,在转变经济身份、提高妇女社会经济地位的同时,也对城市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分工模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尽管时至今日,很多男性虽留恋“男主女从”的优越感,但他们已经不再愿意独自承担家庭赡养责任,这就形成了市场竞争和劳动力供过于求双重挤压下,支持妇女继续就业的最广泛的人文基础和群众基础,应当对前30年来国家强力推进妇女就业并给予女性与男性同等待遇的计划经济政治遗产给予充分的估价。[34]

2.作为家庭和国家间的女性

家庭在中国社会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这在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中显示出矛盾状况。一方面,女性与婚姻、家庭的联系显示出她们的集体价值和关爱价值,但这种价值又被社会所忽略,因此不少学者在呼唤社会对女性价值的重视。另一方面,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女性只有从养育后代的“自然角色”中解放出来,才能走出性别困扰的最后堡垒,正是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使其被排斥在公共领域之外。在这种矛盾心态下,有各种不同的理论探索。

(1)家庭利益掩盖性别利益的理论。这一观点认为,中国妇女的确享有较高的家庭地位,但它是对等级化劳动性别分工得到的补偿,妇女为她们在家庭中享受到的权利付出了高昂的社会代价,她们由此失去了在社会领域内发展的机会和应有的社会地位。妇女通过在家庭内部分工的自我牺牲,获得了丈夫在社会上的发展,并由此提高了家庭的社会地位和丈夫的尊重。但更重要的是自1949年以来实现的公共政策一直将家庭视为社会组织单位,福利也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组织,是家庭在应对社会的资源紧缺和各种结构限制,这迫使家庭在外力的限定下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发展出积极的家庭行动策略。此时,性别差异和性别利益常常会消失在家庭利益之中,而其结果是家庭机制进一步强化了家庭内部等级化的性别分工,并延续至社会,加剧了社会的性别不平等。[35]

(2)夫妻交换原则理论。对以家为本位的中国人来说,夫妻观念不是建立在经济资源的对等交换上,而是根据夫妻双方对家庭的贡献。家庭贡献的尺度是按照性别规范来衡量的。中国城市家庭的性别规范是男人以养家为主,女人以持家为主。当然,这也取决于夫妻间的依赖程度,如果依赖程度减弱,那么市场经济中的直接交换也许会逐渐取代非市场经济中的间接交换。第一,既要分析家务分工,还要注意夫妻对抚养角色的认同。对夫妻来说,家务劳动上的差距并不见得意味着不平等,这取决于夫妻如何对待“扶养”角色的分工,二者要联系起来看。只要传统的性别分工格局不彻底打破,家务负担的轻重就不会被用来作为衡量平等的主要指标。第二,要将家庭决策权和个人决策权加以区分。由于家本位家庭中的家庭决策权带有为全家服务的“操心”成分,夫妻平等与否不应完全按照权力大小来划分,而要看它是主动权还是被动权。或许应当使用个人自。第三,在变迁社会,要将家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夫妻关系区分开,因为它反映了不同的夫妻交换原则和平等概念,夫妻之间的感情和信任程度也会影响其交换方式及交换原则。[36]

(三)身体、性别与国家

从性别视角出发看,身份是被国家、工作、劳动力市场建构着的。有研究指出,社会性别等级制度和父权制规范并非以强制方式发挥作用,而是通过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对身体的性别塑造成就高下之分的身体,并最终复制社会性别等级制度。[37]对职业健康的研究显示出性别意义,因为女性的身体对其履行性别角色所赋予的责任比男性有更重要的意义,这是金钱所无法补偿的。两性间的职业隔离可以看到雇主对女工的偏好,女孩的年龄优势和劳动力价格的低廉,她们更因此忍受单调的长时间工作。[38](P38-100)

以计划生育的国家政策为例,有关身体、生殖健康等一系列话题在性别视角下重新被讨论。以生育健康看,它不仅是妇女的健康,还能看出性别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人的健康的作用。[39]妇女是在为国家承担着计划生育的重任。有研究认为,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取决于其日常的个人卫生保健习惯以及充分利用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从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妇幼保健服务供给看,现行制度无法有效管理农村贫困地区母婴健康风险。[40]

当在艾滋病干预研究中加入了性别视角时就会看到,在地区、城乡、社会群体及两性之间制度与结构性不平等之中的权力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人权和社会公正问题。农村女性的边缘化、女性身体的商品化、保健瘫痪对农村妇女健康的影响等,这些男女不平等的政治特性要求对艾滋病挑战做出超越保健部门的以社会公正为原则的政治回应。[41]

(四)个体能动性:关注女性的经验

当关注女性经验时,社会学概念可以被重构,如女性的职业发展可被重新定义为人们获取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能力的增长。在这一认识框架下,女性无论是从事正规还是非正规劳动都获得了自我发展空间。[42]国家的经济政策会给妇女和家庭带来直接和间接压力;个人和家庭对经济政策的回应也会反作用于经济政策。[43](P4-39)

1.两条并存的路径:异化与抗争

对中国妇女来说,社会主义男女平等的解放之路一直给女性带来复杂的影响,既有国家、市场和家庭对女性异化的一面,也有女性获得激励、发展的一面。自1949年以来中国女工的工作史就是这样的写照。[44]

在市场经济中,白领在工作场所的工作压力既造成两性性别意识的压抑,又能够使女性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接受独立奋斗的观念,摒弃女性意识。这种看似“去性别化”的工作状态,既是资本主义工作过程对女性的异化,也是女性在异化中获得独立的过程。[45]

打工妹们的反抗也有同样的特点,不能将其斗争简化为政治化的“阶级斗争”,因为深陷三重压迫中的打工妹们是以其自身的阶级经验来抗争。打工妹们作为主体还要努力抵抗国家与市场力量的侵蚀。这种个体经验要求她们实现自我定位。从这个实现开始,一个人决定以集体的或者个体的方式采取行动,是主体权利的掌控。她们的社会抗争既是打工者对制度和资本的反抗,也是女性对父权制文化的挑战。[22]有也学者指出,中国女工正在以一个阶层的面貌出现。[46]

在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中,女性的就业状况也有类似的特点。一方面,市场转型中,女性被迫进入到非正规劳动力市场中。[47]对保姆的研究发现,转型社会中等级制与社会主义民主平等思想这两种传统并存,一是等级制的传统,体现为“主人―家奴式”关系,是典型的阶级关系的体现。同时,也有“新社会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统印记,保姆服务需求正日益市民化。[48](P25-47)

2.女性经验的拓展

一项对50位乡村女性管理者的研究,将女性个人的经历放到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发现这些女性“顶破”土层的方式有:通过传统的“做积极分子”的方式和通过“亲属关系相助”的方式,但也有更多的新的路径,如“以能力胜出”、“新的家族路线”、“掌握机缘”,等等,而“出人头地”和因性别不平等的切身体验构成的“争气”成为其成功的动力源。这表明,中国农村改革虽然没有彻底改变公共领域/私人领域的二元划分和在价值观念上的等级序列,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男女两性在这两个领域的分布,妇女对农村公共生活的影响力在加大。[49]

对女性进入网络和网络进入女性这一双重过程的研究表明,网络特有的虚拟功能,满足了女性摆脱性别身份的负面体验的需求,并为女性提供了自行建设心理家园的可能。网络作为社会情境为人们提供了性别建构的心理空间。个体的自主性被网络这一特性激发出来,个体的需要被重新性别化了,对网络的评价也重新性别化了。网络屏蔽掉的性别被捡拾起来,由女性自己进行再建构。这一反性别刻板印象、性别社会态度的建构,使这些女性离不开自己的网站,网站成为这些女性与社会性别之间的保护带。[50](P149-181)对女性自主性的研究还有许多待开发的领域。

总之,30年来女性/性别社会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它象一座宝库,仔细阅读会有惊喜的和令人启发的发现,虽然有些是事实的描述,那也是在挑战传统的叙述。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课题组编.社会转型中的中国妇女社会地位[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

[2]吴小英.女性主义知识社会学素描[A].苏国勋主编,社会理论(第二缉)[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吴小英.科学、文化与性别――女性主义的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吴小英.当知识遭遇性别[J].社会学研究,2003,(1).

[5]佟新.女性的生活经验与女权主义认识论[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3).

[6]张宛丽.女性主义社会学方法论探析[J].浙江学刊,2003,(1).

[7]熊秉纯.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2001,(5).

[8]孙立平.重建性别角色关系[J].社会学研究,1994,(6).

[9]郑也夫.男女平等的社会学思考[J].社会学研究,1994,(2).

[10]李银河.“女人回家”问题之我见[J].社会学研究,1994,(6).

[11]王金玲.社会学视野下的女性研究:十五年来的建构与发展[J].社会学研究,2000,(1).

[12]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J].社会学研究,2006,(1).

[13]佟新.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对中国家庭暴力的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0,(1).

[14]周华山.女性主义田野研究的方法学反思[J].社会学研究,2001,(5).

[15]胡玉坤.社会性别、族群与差异:妇女研究的新取向[J].中国学术,2004,(1).

[16]周华山.公厕的性别意义[J].妇女研究论丛,1999,(4).

[17]阮曾媛琪,熊跃根译.中国就业妇女社会支持网络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应用)[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沈海梅.国际NGO项目与云南妇女发展[J].思想战线,2007,(2).

[19]佟新,龙彦.反思与重构:对中国劳动性别分工研究的回顾[J].浙江学刊,2002,(4).

[20]金一虹.“男人生活”和“女人生活”――苏南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性别分工变化[A].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主流与边缘[C].三联书店,1998.

[21]潘毅.开创一种抗争的次文体:工厂里一位女工的尖叫、梦魇和叛离[J].社会学研究,1999,(5).

[22]潘毅.阶级的失语与发声――中国打工妹研究的一种理论视角[J].开放时代,2005,(2).

[23]濮亚新.法律与习俗之间的性别因素――从性暴力个案看妇女权利的法律保障[A].谭琳,刘伯红主编.中国妇女研究十年[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4]朱玲.农地分配中的性别平等问题[J].经济研究,2000,(9).

[25]李小云,董强等.资产占有的性别不平等与贫困[J].妇女研究论丛,2006,(6).

[26]左际平,宋一青.农业女性化与夫妻平等[J].清华社会学评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7]左际平.20世纪50年代的妇女解放和男女义务平等:中国城市夫妻的经历与感受[J].社会,2005,(1).

[28]郭于华.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J].中国社会科学,2003,(4).

[29]佟新.话语对社会性别的建构[J].浙江学刊,2003,(4).

[30]张李玺.角色期望的错位――婚姻冲突与两性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1]刘梦.中国婚姻暴力[M].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3.

[32]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3]]高小贤.“银花赛”:20世纪50年代农村妇女的性别分工[J].社会学研究,2005,(4).

[34]蒋永萍.两种体制下的中国城市妇女就业[J].妇女研究论丛,2003,(1).

[35]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6]左际平.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J].妇女研究论丛,2002,(1).

[37]郑丹丹.身体的社会型塑与性别象征[J].社会学研究,2007,(2).

[38]谭深.外来女工的安全与健康[A].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9]赵捷.健康与女权:妇女卫生保健的非医学模式思考[A].谭琳,刘伯红主编.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0]高梦滔.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生殖健康影响因素分析[A].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1]胡玉坤.社会性别与艾滋病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7,(5).

[42]佟新,濮亚新.研究城市妇女职业发展的理论框架[J].妇女研究论丛,2001,(3).

[43]周颜玲,凯瑟琳・W・伯海德.全球视野下的妇女、家庭和公共政策研究[A].周颜玲,凯瑟琳主编,王金玲等译.全球视角:妇女家庭与公共政策[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4]佟新.异化与抗争――中国女工工作史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5]朱健刚,谭凯.工作、权力与女性认同的建构――对广东一家外资企业的中国白领女性的个案研究[J].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1).

[46]李若建.女工:一个重生的社会阶层[J].社会学研究,2004,(4).

[47]金一虹.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妇女就业[J].妇女研究论丛,2000,(3).

[48]冯小双.转型社会中的保姆与雇主关系――以北京市个案为例[A].孟宪范主编.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C].北京: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9]金一虹.从“草根”阶层到乡村管理者[J].妇女研究论丛,2002,(6).

上一篇:社会学学年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学博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