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层住宅范文

时间:2023-03-07 15:27:17

现代高层住宅

现代高层住宅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高层建筑,健康设计,环保节能,人性化

高层建筑的蓬勃崛起,不仅给城市增添了生机,给人们的生活、娱乐、购物等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时也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在促进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如人们生活外部空间变得狭隘、高层建筑的室内通风排污变得困难、人们与自然环境的接触越来越少、高层建筑的高能耗高物耗等,均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与健康。同时消费者对住宅这种特殊商品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选购时对住宅的外部环境、内部设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不仅要生活便利,更要居住健康。洛阳东方今典4号,5号,6号高层住宅的设计在外部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内部空间设计的人性化、材料的选用、对自然因素的利用等均体现了对居住者身体健康的关注,体现了住宅健康设计的理念。

1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洛阳市洛南新区,紧邻洛浦公园,场地基本平整,地块条件较好。该项目一期工程包括4号,5号,6号楼及其裙房、地下室,总用地面积11.67hm2,总建筑面积200474m2,地上总面积184774m2,地下总面积15700m2。4号楼为一梯四户塔式住宅24层,5号,6号楼为通廊式高层住宅22层。

2总体设计

2.1场地概述

该地块周边交通四通八达,多条城市主干道环绕四周,市政设施配套完善,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均已通达地块,尤其是紧靠洛浦公园,地段极佳,区位优势极其显著。4号,5号,6号楼位于一期工程最北段,北面朝向牡丹桥头,正对东方今典规划商务区,南侧为正在建设中的花园洋房多层住宅区,东侧紧靠洛宜公路。

2.2总体布局

进行总体布局规划时,结合洛阳城市现状、周围自然条件及环境因素,综合考虑道路结构、功能分区、公共设施布局、建筑群体组合、绿化系统等,在紧邻洛宜公路一侧及最左侧设两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地下车库设人行、车行分流,便于人、车流的出入和疏散,地下可停放590辆车;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配电间及空调机房。地上部分设167个车位,建筑四周道路环通,满足车辆通行及消防要求。

2.3立面风格及室外景观环境和绿化

该建筑紧邻洛浦公园,立面采用大块玻璃窗处理,居住于其中可享受优美的室外公园环境。同时,在保证布局紧凑、合理,交通通畅、便捷的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用于绿化(绿化率38.42%),创造和谐、幽美、明朗、亲切、大方及富有个性的居住生活环境。

3建筑设计

3.1建筑单体设计

4号楼24层,为一梯四户塔式住宅,设两部高速电梯满足垂直交通,两部剪刀楼梯满足疏散要求,户型面积110m2~130m2,平面布局紧凑,标准层使用系数70.5%。5号楼,6号楼均为22层,功能为通廊式住宅,其中5号楼布置小户型,每户面积47.11,可为单身白领提供居住休憩的理想空间;6号楼布置较大户型,每户面积95.66m2,可满足居住会客等多种功能。

3.2基于健康的室内设计

采用明厅、明卧、明厨、明卫的设计。在非采暖和空调季节,住宅中重视引进自然通风,并争取在夏季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节能),同时在公共空问如大堂、电梯厅等部位也加强自然通风;窗户的功能从重视“景观”和“采光”转而更加注重“通风”,并且实现大流量的通风,通过增大窗口和改革开启方式可容纳更多的阳光、空气和绿色景观,提供有利于健康的室内环境。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节能降耗,另一方面这种能实现“通风、对流”的住宅更加符合居住者对健康的要求。

注重住宅室内污气及有害气体的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厨房、卫生间的污气和有害气体,解决常规竖风道串烟、串气、串声等现象。采用绿色、环保和无放射性建材,保证居住者的健康。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康、节能、低污染和节能的健康住宅。将卫生问功能空问进行细化,浴、便、干、湿分开,利于居住者的共同使用,减少卫生间的清洁工作。建设集中管井改善住宅内部的空间环境。尽量减少物业维修管理对私人领地的干扰。机械通排风系统设计,重点解决烟风道技术问题,健康住宅选用的新型专用的烟风道系统、接口配件和新型抽排风设备,均具备简便、直接、高效、独立等特点。

3.3现代科技设备的使用

1)照明系统。包括一般照明、应急照明、电源插座的设计。一般照明有室内照明和室外照明两个部分。应急照明有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主要设置在重要的机电用房、公共场所、走道及楼梯间等处。气体放电光源以采用电子感流器为主。当采用电感镇流器时,应首选功率因数高的,cos~o=0.9以上的节能型镇流器。

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在首层或地下一层设消防控制室,公寓及配套公建部分按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设计,采用两总线方式。其中公寓每层走道及户内设火灾报警按钮(含对讲电话插孔);其他各部分根据使用功能设置相应的智能型或早探测器。消火栓处设消防泵起泵按钮,消防用电设备按一级负荷供电,分层设置火灾事故广播,平时根据具体需要确定是否兼作背景音乐。根据不同部位的需要设置备用照明、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消火栓泵、喷洒泵、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联动控制系统及手动控制系统。

3)电信、综合布线系统。为方便管理集中设置数字程控自动交换机房,电子计算机房设在公共区域内,根据工程性质综合布线采用干线星型拓扑结构方式。建筑群干线及建筑干线子系统数据传输选用多膜光纤电缆,语音干用非屏蔽(utp)两类大对数电缆。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分级要求,并应选用相应等级的缆线和连接硬件设备。住宅的电话线路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可与计算机联网并可接入城市网络。

4)楼宇自控系统。对通风设备、变配电系统、动力设备和公共照明(外景及地下车库)、给排水系统、热力系统、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及环境检测系统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控制系统采用集散方式。

5)安全防范系统。闭路监控系统;保安巡更系统;门禁系统。

4结语

现代高层住宅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发展趋势;空间资源

Abstract: high-rise residential i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nto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chievements, to improve the space utilization, but also improved the original city construction and dwellers living environment. The design concept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and methods have changed a lo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zation, but also more suitable for modern people's life, high-rise residential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intelligent, humanization.

Key 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trend of development; space resource

中图分类号:TU2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住宅是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居住空间的合理能够带给居民以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空间利用率。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高层住宅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人口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空间资源的严重短缺,激发了社会的一系列矛盾,如何解决城市发展的困境,怎样适应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增长的趋势,都成了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高层建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面,在建筑过程中,高层建筑涉及到了采光、通风等多方面的因素,各种工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高层住宅发展的新局面。

一、高层住宅的发展概述

高层住宅在西方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中得到了很大的运用,由于技术以及观念上的更新,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工程。在19世纪末,相继出现高层建筑中的自控电梯,而钢筋混凝土技术提高了高层建筑的承重水平,这些高新建筑材料以及技术的进步都有效提升了高层住宅的发展和进步。

(一)高层住宅在国外的发展

西方世界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面貌的巨大改变,也推动了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在20世纪初期,由于工业化大生产带来了人口聚集程度增加,一些工厂工人居住条件等较为恶劣,不利于城市的安全以及形象建设。密集的人口需要更多的空间,也改变了地区的发展格局,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的出现对此危机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设计师开始为解决和改善城市人口的居住环境努力,通过高层住宅来扩充空间利用率,降低建筑的密集度,从而能够容纳更多的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的系列问题。二战给予了世界经济以沉重的打击,在二战以后,经济开始复苏,各项技术手段以及理念再次被运用到新兴的高层住宅设计中,提升了城市形象。在20世纪末期,城市的人口增加减少,人们的物质条件不断提高,使得对高层建筑的需求减少,高层建筑的发展回归理性和人文环境的建设,对于户型以及周围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高层建筑在不同的城市以及国家具有不同的发展规模,高层住宅能够解决密集人口城市的居住问题,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二)高层住宅在中国的现状

中国的高层住宅原有西方的建筑发展,但也是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急迫需要所带来的。在20世纪中叶,上海等城市开始兴起,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得到运用和发展,最早的高层住宅开始涌现。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高层住宅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高层办公建筑增多,高层住宅的形式也相应发展。高层住宅的设计理念不断超越传统。到了20世纪末期,高层住宅在我国开始大范围的普及,确立了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等制度,住宅量大大增多,在经济发达地区,高层住宅变得更加普遍,高层建筑的设计思维不断超前。

二、高层住宅的发展趋势

高层住宅一方面解决了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居住问题,在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人们生活观念上的改变,高层住宅对公共交往的空间发展不足,高层建筑相对来说还是设计难度较大以及成本较高的,一些建筑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老套,不适应于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高层住宅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一)高新技术材料的运用

科学技术等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改变,在高层住宅建设中需要运用到相应的建筑材料,而材料性能的好坏能够带来建筑质量的不同。高新技术材料能够提高建筑材料的经济性能,也同时具备环保等科学理念。利用空中玻璃以及智能系统等可以改善居住的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家具管理方式,更加合理的发挥空间资源。高新技术材料也更加注重对人本身需求的满足,高层住宅的高新技术材料运用能够更好的提高住宅舒适感,提高居民的精神享受。

(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人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人的基本需求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高层住宅最终是要满足人的居住需求的,在进行空间布局上应该采用合理方式在扩大公共活动面积,并且在一些共同活动场所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设置,从而改善人的居住环境。高层住宅随着城市的发展路程,在被具体投入到使用过程中表现为不同的使用功能,居住、商用以及办公等的使用目的不同需要在设计理念上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发展,从而增加高层住宅的复合型功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三)风格化的设计方式

高层住宅还具有风格化的发展趋势。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传统,会造成人们居住观念的不同。北方由于自然光照时间较短,对于采光能力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民族的文化以及宗教上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高层住宅风格。这种设计风格的多样化,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也体现了现代化的建筑理念。同时,由于在现代社会中个性化生活方式的追求也对住宅风格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高层住宅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能够提供给个人以多样化的设计风格选择,在建筑结构、色彩、材质上尽量形成统一的风格,升华高层住宅的设计理念。

(四)居家生活的智能化

高效的社会发展速度带来了人们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上的诸多改变,智能化的居家管理以及运用被运用到高层住宅设计中,提高了住宅的科技含量,也提升了居住者的居住质量。这种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也是人们生活体验的多样化所致,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引发了人对于居住环境的更高要求,更加倾向于在舒适、自动化的居家环境中来缓解压力和得到放松,智能化的建筑设计能够帮助现代人达到此项要求。在未来的高层住宅发展中,智能化是一个主要的趋势。

总结:

现代高层住宅范文第3篇

关健词:现代;高屋;电递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电梯结构的设计方面,忽略了特殊病人(脑益血病人、癫痫病人等)的使用。

电梯的控制方面大部分设计的是集选控制方式,不能满足高层住宅使用的安全要求。

电梯数量设计不足。

我们现就以上问题探讨如下:

一、高层住宅电梯适用人群:

来之五湖四海互不相识的的大人、上班族、小人。

有智力健全、智力一般、智力低下,甚至有严重疾病的人。

有需要运送特殊物件的用户。

大楼的安全管理一般在一层,其它各层无专人负责安全。

二、高层住宅电梯设计标准:

在国家标准GB7025里规定了三种住宅电梯规格:1100㎜*1000㎜(400kg,主要用于小别墅);1100㎜*1400㎜(630kg,主要用于较大个人使用的别墅);1100㎜*2100㎜(1000kg,主要用于公共住宅);其对于控制方式没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一般电梯,国家制定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以及与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保有关的很多标准、法规、规范;很显然,这些标准、法规、规范对于高层住宅也是适应的。

三、我国现有高层住宅电梯设计、使用的规格和控制方式:

1600㎜*1400㎜1000kg,1600㎜*1500㎜1000kg,很少有建筑商需要国家标准的轿厢规格1100㎜*2100㎜1000kg。

在控制方式方面采用的是集选控制。

四、什么是集选控制?什么是下集选控制?

1. 集选控制:简单的讲,就是电梯可以实现顺向截梯,逆向记忆功能。也就是说,如果这栋楼是20层的楼,电梯正在从1层向20层运行,如果有乘客在10层要上行19层,如果你按下上行召唤按钮,这是电梯就肯定在10楼停下,带你到19层,这就是顺向截梯;如果有乘客在10层按下下行召唤按钮,电梯会在10层不停,电梯会执行20层任务后,下行到10层接你到需要的楼层。这就是逆向记忆功能。

2.下集选控制:就是电梯可以实现下行顺向截梯,电梯上行记忆下行召唤。也就是说,如果这栋楼是20层的楼,电梯正在从1层向20层运行,,如果有乘客在10层按下下行召唤按钮,电梯会在10层不停,电梯会执行20层任务后,下行到10层接你到需要的楼层。这就是逆向记忆功能,这种控制方式的电梯外召唤箱上只有下行召唤按钮。

根据集选控制和下集选控制的特点和高层住宅住户的是使用要求,再从安全的角度考虑,高层住宅电梯的选用最好采用下集选控制方式。

五、特殊病人(脑益血病人、癫痫病人等)对电梯要求:

这些特殊病人要从高层下来,必须要担架,甚至还需要氧气袋等急救医疗设备,而担架的规格是600㎜*2000㎜,国家标准的住宅电梯轿厢规格是1100㎜*2100㎜,正好满足这个要求,其它规格住宅电梯的轿厢很难满足运送担架的要求。

六、高层住宅电梯交通分析:

住宅电梯特别是高层住宅电梯的选用很关键,电梯数量和电梯速度的计算是行业里很少进行的,建筑设计院也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标准,因此我介绍一种简单的计算办法。

1.计算模型:大楼每户3人,每层4户,交通流量按40%计算,大楼22层(2层、3层不停),提升高度64米,乘客最短的侯梯时间设定为30秒,乘客到达侯梯停的概率50%,电梯的额定载重量为1000kg(13人)

2.此大楼所需的电梯台数为=(3*4*40%*(22-3)50%)/13=3台

3. 此大楼所需的电梯速度为=64*2/30*3=1.5米/秒

4.如果考虑采购电梯的成本,设计两台,这时电梯的速度为=64*2/30*2=2.5米/秒。

现代高层住宅范文第4篇

关键字:高层住宅立面的设计发展方向 节能环保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s accelerated apparently. The urban population increased rapidly, city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the volume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has been greatly increased, but at the same time, city land resourc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nervous. Our country from on 70 time begin the century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till 90 time, high-rise housing has been in arou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Key words: high-rise residential facade design; development directio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TU2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层建筑由于远远高于低层建筑其立面形象也成为了反应城市新面貌的主要因素,而人们对建筑的欣赏品味也变得越来越高,因此现代高层建筑立面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出色一流的高层建筑势必将成为当前和未来住宅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现代高层建筑的设计不仅需要创造舒适的居住生活,优越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要求一个安静、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要求,同时也要体现出现代的城市气息,遵循美学原则来创造人性化空间景观,使住宅形象更美观。

现代高层住宅特点

高层住宅与普通住宅有着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多独有的特点。一般来说,高层住宅可提高住宅的容纳率,大面积的节约城市土地资源,节省市政建设投资成本,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园林绿化,丰富城市景观。并且随着建筑物的高度的增加,步行楼梯不能作为楼层之间的联系,因此,电梯成为了高层住宅垂直运输的主要工具。 高层住宅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种类型的住宅形式可按具体需求使用。

高层建筑的立面设计涵义:

高层建筑的立面分外立面和内里面两部分。其中直接影响到建筑的风格、建筑与外界的交流以及建筑价值感的是建筑的外立面。建筑外立面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外立面的组成部分。

高层建筑立面设计是建筑功能、建筑构造和建筑美学的统一体,建筑师通过色彩、材质、尺度、比例、方向、形状及其组合,运用对比、差异、同一、呼应和穿插、几何性、次序性、节奏和韵律等美学原理,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立面和外观的美感; 同时,立面的外观也受社会文化、经济水平、地方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高层住宅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注意事项:

1)控制体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如建筑的建成,不会对城市环境产生压抑感,体量不至于太大或者太小;建筑的高度;建筑与基地的关系等等。

2 )韵律。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反复和排列,或属于周期性、渐变性的现象称之为“韵律”。韵律美表现在重复上。可以是间距不同、形状相同的重复;也可以是形状不同、间距相同的重复;还可能是别的方式的单元重复。这种重复的首要条件是单元的相似性,或间距的规律性;其次是节奏的逻辑性。

3 )控制人在使用中的尺度协调感:如房间不至于太高或者太低;建筑流线不至于太长或者太短。

4 )控制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如三角形房间有利于立面造型,但不一定适合人的使用及家具的摆放。

5 )对比:将相对的要素配置在一起,相互比较,以形成两种抗拒的紧张状态,称为“对比”。

6 )与当地文化的兼容性,并适宜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状况。

2 . 现代高层住宅建筑立面分部设计

2.1顶部设计

对于大量性住宅建筑而言,屋顶以简洁为主,大型和重要的公共建筑将突出个性与标志性。打破建筑空间仅由正方体和长方体组成的格局,高层住宅建筑宜以平屋顶为主,从构成的角度出发的,通过立面设计来反映建筑的体块关系。强调体块的穿插形成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2.2中部设计

在材质和色彩上面利用虚实关系对楼体外部进行立面设计,把重点放在建筑外部的阳台设计上。阳台在现代住宅家庭中是必不可少的,从阳台其自身的实际特征条件出发,结合主体楼身外部构造特点创造出与之相适合的外观形式。阳台是住宅立面上形成凹凸变化和立面造型的重要着眼点,把重点放在阳台设计上以突出现代建筑立面时代气息。

2.3底部设计

底部的设计要求根据底部基底的情况适时调节相应的风格,保证建筑主体的风格一致。当裙房位于底部的时候应当注意其立面形式的延续。但底部直接接触到地面的时候,只需考虑入口的设计,加上相对应的色彩设计会使其更显稳重。但若底部设计为架空式,就需要增加底层支柱使其不显浮空,增加厚重的感觉。

四、高层住宅建筑立面的未来发展

建筑立面色彩改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也是日新月异。虽然大量的新式建筑不断建造出现,但随着时间的发张,会不断有建筑出现破损老化,对此只有不断对其进行色彩改造以塑造全新形象,才能不断创造特色有意境的现代城市。

为提高城市的品味,对城市建筑进行色彩改造主要包括对原破损建筑进行色彩上的修复,保留其原有色彩,对其使用更加耐久性色彩涂料,保证其色彩恢复原色,为城市增添鲜亮色彩; 另一措施是对建筑立面进行全新的涂刷,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需要修复建筑的色彩和周围环境不适应,出现了不可调和的色彩冲突,对其进行全新涂刷以保证建筑融入环境并为现代建筑环环境增添全新感受。

建筑立面节能设计

现代建筑的材料选择,相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体现了对美观的追求、特色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的理念。使用建筑立面节能不仅提高了室内舒适度,而且能够大幅度降低能耗。

A.建筑立面与遮阳系统

主要是为了减少太阳辐射热量进入室内从而采取的相对应措施,主要采用的形式为隔热、放热措施,其也同时被称为建筑遮阳,并与建筑构件、配件和建筑外的环境等相关要件共同组成了建筑遮阳系统。包括结合建筑的整体设计对阳台、外廊、墙面进行遮阳板的构件布置,造型上需要使用各种虚实对比手段使这样构件融合于建筑外立面。

B.建筑立面与节能玻璃幕墙

目前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而节能玻璃幕墙采用热反射LOW-玻璃的节能效果相对较显著,但由于其价格较昂贵,使用的普及率相对较低。而由热反射玻璃与透明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比一砖厚的砖墙保暖性能还好,其不仅外观更加简洁现代,同时也使得居住更加舒适、能源得到大幅度节约,更加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总结: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欣赏品味的变化,大众对于高层住宅的要求就不仅仅体现在坚固实用方面,对于高层住宅的立面形象有了更高的美学及观赏要求。对现代高层住宅立面设计不断创新并且也要不断地遵循美学原则来创造人性化空间景观,使住宅形象更美观、舒适。

参考文献:

[1]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2] 翁如壁现代办公楼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于卓群建筑视觉与造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4] 张春利浅谈现代高层住宅的健康设计,山西建筑2008

现代高层住宅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平面设计空间设计

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大量增长,使得土地使用日益紧张,因此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的大中城市,越来越多的住宅产品以高层的形式出现,高层住宅的使用年限长,投资大,对城市景观影响大,技术难度相对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都对住宅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把高层住宅设计好、建设好,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讨的课题。

高层住宅的设计就单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三个部分:平面、立面以及空间设计。

一、 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是住宅设计的根本。我国地域辽阔,地理条件、气候环境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各个地区对住宅需求略有差异。如北方地区对朝向要求,更强调向阳、保温;而南方地区则更强调通风、散热,这些在设计中须多加注意。住宅平面有板式(单元式)、塔式之分,其中塔式又有蝶式、蛙式、十字型、井字型等平面形式。板式住宅南北通透,每个单元服务2户~4户的布局使得每户都能有较好的采光、通风、散热,广为南北大众所接受,但公摊面积较大,总体排布缺少灵活性,空间型式单一。塔式住宅每层要布置5户~8户,其公摊面积较小,空间造型挺拔,景观视线好,但多数户型不通风、户间存在视线干扰、日照标准不易满足,居住品质要求高的楼盘已较少采用。

高层住宅平面设计通常包含的三个部分内容:交通核、入口大堂、套型。

交通核由楼梯、电梯、候梯厅、前室以及众多的管道井等组成。其设计的优劣不仅决定使用便利性,而且直接左右了得房率的高低。楼梯、电梯、候梯厅等的组合形式决定交通核的布局。根据层数的不同交通核内楼梯、电梯数量也由至少一部楼梯、一部电梯增加为至少两部楼梯、两部电梯。垂直交通是以电梯为主,楼梯为辅,如何经济地使用电梯,以最少的投资和最低的经常性维护费用来争取更多的服务户数,是高层住宅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

一个值得注意的是管道井的排布问题,高层管井多,有给排水、强弱电井、暖井(采暖地区)、消防管井、风井,每个管井都是开间大,进深小,并需对公共空间开设检修门,因此要占据很大的墙面长度,如何合理的组织管井是个难题。管井的位置还应方便实用,有些设计中管井位置不合理,造成众多管线穿越候梯厅,影响美观,明装消火栓与入户门过近,造成住户反感等,这些在设计中必须加以注意。

从售房情况来看,各层次购房人对房型乃至环境有较高要求的同时,也希望有较高的得房率,从大量的户型资料来看,套内建筑面积系数――得房率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而提高得房率的关键是要把高层住宅交通核面积最小化,主要的设计方法有:在满足消防规范的前提下,减少交通走道面积;消防电梯、防烟楼梯的前室宜尽量合用;楼梯、电梯的合理组合也是减少交通核面积的手段之一。

入口大堂的设计所涉及的问题较少,一般可在标准层平面之外再向外扩充一定面积,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对原有布局影响小,且空间布置灵活,可取得几层通高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大堂内应考虑信报箱的位置,可结合电控单元门或独立设置,但应便于单元外投递。

套型设计应注重舒适性、耐久性,以人居设计理念提高居住空间品质,从整体套型到细部设计都应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功能空间布局以人为本,符合家庭生活行为模式,按照生活行为功能特征进行功能分区,安排空间序列,以起居室为中心合理组织功能空间。功能分区明确,各得其所,又相互联系,达到洁污分离,动静分离。主卧设置在平面深处,以给主人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厨房位置应力求接近户门,便于食品、蔬菜及垃圾的进出,与家务阳台和餐厅应力求联系方便,减少对其它房间的干扰。卫生间可将洗漱与浴室分开,以减少干扰、也有利于洗衣机、热水器的布置。减少交通面积提高面积实效。要做到室内流线顺畅,交通面积集中、紧凑、减少干扰,并且还需突破单纯的交通功能,做到交通面积的综合利用,提高室内有效使用面积。避免视线干扰,保证生活私密性。其他专业与建筑专业的配合应尽量做到完美。例如结构与建筑尺寸的差异造成的室内凹凸应注意,用异型柱代替矩形柱可使墙面较平整,厨卫上下水管应尽量集中布置。房间内家具的布置应做到细致入微,结合家具的布置来调整房间尺寸,会给人更多的实用感和亲和力。建筑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装修时的思路,把建筑设计和装修设计更有机地串联起来,使整个户型的设计理念达到完美的统一。

在当前形势下,套型设计时还应注意提高住宅功能空间的多样性与可变性,在结构形式可能的前提下,考虑大开间灵活分隔设计,用可活动的轻质材料构件分隔不同的功能区域,减少固定的墙体,使得室内空间流动开敞而不闭塞,可以根据功能的变化而改变空间形态、位置和尺寸,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另外套型空间具有横向或纵向合并(或分隔)的可能,对于设备管线集中的厨房卫生间实行标准化设计,布置上集中布局,集合管道,为日后的设备变动提供便利,以适应未来居住空间要求,延长住宅的功能使用期。

二、立面设计

高层住宅的立面设计应注重建筑的人体尺度,充分利用高层建筑挺拔向上的韵律感,精心处理好建筑顶部和底部,通过处理主体建筑和裙房轮廓线,使住宅建筑的风格得以确认,并有所创新。不过外立面的设计创新不能以牺牲功能为代价。顶部处理中水箱和电梯机房结合立面可做为顶部的收头做造型处理,中段要考虑结合窗及阳台对空调机位隐蔽处理,底部结合门厅突出建筑的归属感及亲和力。在外立面的设计中,比例、尺度、色彩的对比都是从美学角度考虑的,这些都是不变的标准,其中比例的把握是最为重要的。有些高层住宅建筑的屋顶作一些特大的花架,类似一个大的飘带,既不适用也不美观,还造成浪费。建筑上成功的装饰是结合功能的装饰,同时立面也要注重细部设计,就其建筑外部而言,优秀的设计不仅要着眼于环境、体型、尺度、色彩设计,还应有合理的细部设计来完善。通过细腻丰富的细部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表现力,使建筑更具有亲切感和人情味。

三、空间设计

一般而言,建筑空间包括建筑内部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两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空间正在突破建筑自身的封闭状态,并演变为一种多层次、多要素的复合开放系统。建筑空间积极融入城市街道,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筑与城市相互咬合、连接、渗透,使得两个环境层次之间的门槛日渐模糊,这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样在高层住宅建筑空间的设计中,也要符合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创造出以人为本的居住环境。然而许多高层住宅区在规划和设计上,虽满足了功能需求,却忽略了人的心理需求,即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居住心理问题。心理学家认为,人是群居动物,邻里之间形成的凝聚力与和谐气氛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居住条件对人们性格的形成,特别是对同一地区的共同性格特征影响较大。在一些大城市中,“高楼综合症”给居住者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如在传统的高层住宅中,人们只有在等电梯的时候才有可能碰面,住进高层住宅便意味着脱离“地气”、“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封闭式空间使人际关系逐日冷漠,与我国人民传统居住的平房大杂院相比,无疑增加了人们的寂寞与孤独。因此,应大力提倡近年国内有关学者提出的在现代高层住宅建筑中保持四合院建筑风格的建议,使高层住宅从简单满足人基本居住需求的水泥森林,逐步发展到关怀人更多的精神需求 。

某些高层住宅中采用了带入户花园的设计方案,住户在出电梯之后要先经过十余平方米、半露天的入户花园,然后才进入自家户门,入户花园可以按照住户的意愿设计,并且与庭院景观相通。还有一些高层住宅为方便住户与外界之间的交流,在楼宇入口处开辟一个挑空“大堂”,安放沙发、座椅以方便来客。此外,还每隔3层设计一个类似的交流空间,让人们在高层住宅中同样可以延续街坊、邻里文化。针对高层住宅防止人的孤独也有新的措施。底层架空,与地面的园林、绿化及活动场所连接起来,供居民活动交往,还把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搬进楼内,来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要。这样自然会加大建筑成本,必须以“牺牲”一些销售面积为代价,然而事实上,这样的高层住宅推出后,很快就为市场所接纳。因此,若观念明确,在设计中注意正确安排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不只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追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达到长期经济效益,这就会促进问题的解决。

四、结语

现代高层住宅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健康设计环保节能人性化

高层建筑的蓬勃崛起,不仅给城市增添了生机,给人们的生活、娱乐、购物等带来了诸多方便,同时也促进了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在促进社会发展、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如人们生活外部空间变得狭隘、高层建筑的室内通风排污变得困难、人们与自然环境的接触越来越少、高层建筑的高能耗高物耗等,均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存与健康。同时消费者对住宅这种特殊商品的消费观念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选购时对住宅的外部环境、内部设计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不仅要生活便利,更要居住健康。洛阳东方今典4号,5号,6号高层住宅的设计在外部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内部空间设计的人性化、材料的选用、对自然因素的利用等均体现了对居住者身体健康的关注,体现了住宅健康设计的理念。

一、工程概况

该项目位于洛阳市洛南新区,紧邻洛浦公园,场地基本平整,地块条件较好。该项目一期工程包括4号,5号,6号楼及其裙房、地下室,总用地面积11.67hm2,总建筑面积200474m2,地上总面积184774m2,地下总面积15700m2。4号楼为一梯四户塔式住宅24层,5号,6号楼为通廊式高层住宅22层。

二、总体设计

1、场地概述

该地块周边交通四通八达,多条城市主干道环绕四周,市政设施配套完善,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均已通达地块,尤其是紧靠洛浦公园,地段极佳,区位优势极其显著。4号,5号,6号楼位于一期工程最北段,北面朝向牡丹桥头,正对东方今典规划商务区,南侧为正在建设中的花园洋房多层住宅区,东侧紧靠洛宜公路。

2、总体布局

进行总体布局规划时,结合洛阳城市现状、周围自然条件及环境因素,综合考虑道路结构、功能分区、公共设施布局、建筑群体组合、绿化系统等,在紧邻洛宜公路一侧及最左侧设两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地下车库设人行、车行分流,便于人、车流的出入和疏散,地下可停放590辆车;地下室设有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配电间及空调机房。地上部分设167个车位,建筑四周道路环通,满足车辆通行及消防要求。

3、立面风格及室外景观环境和绿化

该建筑紧邻洛浦公园,立面采用大块玻璃窗处理,居住于其中可享受优美的室外公园环境。同时,在保证布局紧凑、合理,交通通畅、便捷的同时,留出足够的空间用于绿化(绿化率38.42%),创造和谐、幽美、明朗、亲切、大方及富有个性的居住生活环境。

三、建筑设计

1、建筑单体设计

4号楼24层,为一梯四户塔式住宅,设两部高速电梯满足垂直交通,两部剪刀楼梯满足疏散要求,户型面积110m2~130m2,平面布局紧凑,标准层使用系数70.5%。5号楼,6号楼均为22层,功能为通廊式住宅,其中5号楼布置小户型,每户面积47.11,可为单身白领提供居住休憩的理想空间;6号楼布置较大户型,每户面积95.66m2,可满足居住会客等多种功能。

2、基于健康的室内设计

采用明厅、明卧、明厨、明卫的设计。在非采暖和空调季节,住宅中重视引进自然通风,并争取在夏季减少空调的使用频率(节能),同时在公共空问如大堂、电梯厅等部位也加强自然通风;窗户的功能从重视“景观”和“采光”转而更加注重“通风”,并且实现大流量的通风,通过增大窗口和改革开启方式可容纳更多的阳光、空气和绿色景观,提供有利于健康的室内环境。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可以节能降耗,另一方面这种能实现“通风、对流”的住宅更加符合居住者对健康的要求。

注重住宅室内污气及有害气体的处理。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厨房、卫生间的污气和有害气体,解决常规竖风道串烟、串气、串声等现象。采用绿色、环保和无放射性建材,保证居住者的健康。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健康、节能、低污染和节能的健康住宅。将卫生问功能空问进行细化,浴、便、干、湿分开,利于居住者的共同使用,减少卫生间的清洁工作。建设集中管井改善住宅内部的空间环境。尽量减少物业维修管理对私人领地的干扰。机械通排风系统设计,重点解决烟风道技术问题,健康住宅选用的新型专用的烟风道系统、接口配件和新型抽排风设备,均具备简便、直接、高效、独立等特点。

3、现代科技设备的使用

(1)照明系统。包括一般照明、应急照明、电源插座的设计。一般照明有室内照明和室外照明两个部分。应急照明有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照明,主要设置在重要的机电用房、公共场所、走道及楼梯间等处。气体放电光源以采用电子感流器为主。当采用电感镇流器时,应首选功率因数高的,cos~o=0.9以上的节能型镇流器。

(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在首层或地下一层设消防控制室,公寓及配套公建部分按控制中心报警系统设计,采用两总线方式。其中公寓每层走道及户内设火灾报警按钮(含对讲电话插孔);其他各部分根据使用功能设置相应的智能型或早探测器。消火栓处设消防泵起泵按钮,消防用电设备按一级负荷供电,分层设置火灾事故广播,平时根据具体需要确定是否兼作背景音乐。根据不同部位的需要设置备用照明、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消火栓泵、喷洒泵、防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联动控制系统及手动控制系统。

(3)电信、综合布线系统。为方便管理集中设置数字程控自动交换机房,电子计算机房设在公共区域内,根据工程性质综合布线采用干线星型拓扑结构方式。建筑群干线及建筑干线子系统数据传输选用多膜光纤电缆,语音干用非屏蔽(UTP)两类大对数电缆。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所支持的电话、数据、图文、图像等多媒体业务的分级要求,并应选用相应等级的缆线和连接硬件设备。住宅的电话线路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可与计算机联网并可接入城市网络。

(4)楼宇自控系统。对通风设备、变配电系统、动力设备和公共照明(外景及地下车库)、给排水系统、热力系统、公共安全防范系统及环境检测系统等运行工况的监视、控制、测量、记录;控制系统采用集散方式。

(5)安全防范系统。闭路监控系统;保安巡更系统;门禁系统。

现代高层住宅范文第7篇

【关键字】异形柱框架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特点;概述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昌盛,高层住宅发展较为迅速,设计思路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对房屋的平面和空间布置的要求条件越来越高,从而对高层住宅的建筑布局也就有了新的规划和设计,普通的框架结构(比如,露梁露柱)已经很难被房屋的使用者所接受,因为它不但影响到室内家具的摆放,而且对屋内空间没有达到有效的利用,因此,建筑工程师要根据以上问题来探索一种无论是在安全性、适用性还是在经济性都能达到一个良好效果的结构形式。比如异形柱框架结构、中高层砖墙与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砌体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等已经陆续进入相应的应用阶段。

2. 异形柱框架结构

2.1 异形柱框架结构的概述

异形柱框架结构体系是指异形柱截面采用的图形是“L”形“T”形“Z”以及十字形,并不是常用的矩形、圆形、肢宽与填充墙厚度相等,而是要保证异形柱截面的肢长和肢宽的比要小于4的柱和相应梁组成的框架。此种框架结构一般在室内没有柱棱,并且墙体厚度也比较薄,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可以有效的利用房屋使用面积,而且还可以采用相对比较轻质的墙体材料进行墙的填充,减轻了结构的自身重量,同时还使得建筑物的热工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2.2 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特点及相关规定

因为异形柱框架结构是一种总抗侧力刚度比较弱的一种结构体系,因此我们在抗震设计、截面设计以及节点设计要更加的严格一些。

(1)适用高度

由于异形柱框架结构从竖向来看整体结构比较轻柔,因此相对于矩形柱框架结构设计来说,其房屋的最大高度要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2)柱的截面计算

异形柱截面其本身是一个双向偏压的构件,因此我国对其正截面承载力的研究一般采用数值积分法,此种方法在科学研究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在实际的软件开发领域由于其求解效率太低,计算时间过长,而使得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一般采用:第一种方法:有限元法,即利用现有的有限元计算程序来求出各柱单元的内力,然后在根据相关的的规范制度来进行配筋的计算。该方法在计算精确度和计算模型上可靠性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数据准备的过程中耗时比较长,并且还要求设计人员必须有一定的有限元知识功底来做保障。第二种方法:近似等效截面法,即在计算的过程中,根据等惯性矩原则,将异形柱的截面等效成矩形柱截面,然后再通过计算机程序进行相应的计算,求出柱的内力,在运用矩形柱的内力与对应位置的异形柱之和,求出异形柱的配筋数。此种方法虽然在时间上没有很大的耗费,但是其计算的精确度比较低。

(3)构造要求

①柱截面肢宽:为了防止在荷载作用下,由于粘结的强度不够而出现破坏的风险,因此,我们在柱截面肢宽的设计上不宜过小,一般情况下,柱肢宽度与墙的厚度是等同的,且以不小于200毫米为宜,柱肢长度为550~600毫米,最长不能超过800毫米。

②材料要求:为了提高异形柱框架的抗震等级,减少结构的侧移,在材料的要求上,我们应该采用现浇框架,并将现浇楼面优先采用。此外,对混凝土的钢筋强度要求也是比较严格。

③轴压比控制:为应对当前混凝土的严格规范要求,我们在设计思路上应尽量降低建筑物本身的重量,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建筑物的平均重量控制在9.0KN/m?比较合适。在此还应该着重强调的是,在建筑物的长度比较长,而没有设置伸缩缝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对适当的加强混凝土钢筋的强度等级,减少分布筋的间距,进而提高其抗裂性能。

3. 短肢剪力墙结构

3.1 短肢剪力墙的概述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和厚度之比为5~8的剪力墙。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在高层住宅建筑结构中不宜完全采用短肢剪力墙的结构,当设置的短肢剪力墙比较多时,我们应该布置筒体或者一般剪力墙,进而运用短肢剪力墙和筒体来进行水平力剪力墙结构的防范。

3.2 短肢剪力墙的结构特点

近几年来随着短肢剪力墙的兴起,对减轻建筑物结构的本身重量又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应用也比较广泛。短肢剪力墙是剪力墙结构体系的其中一种,其与剪力墙不同的是,在剪力墙肢的选择上是有所差别的,短肢剪力墙采用的是比较短的墙肢,并且采用的常用图形为“L”字形、“T”字形、“Z”字形、十字形、折线形以及一字形等等。

3.3 短肢剪力墙的抗震薄弱环节和概念设计

首先,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扭转效应,在短肢剪力墙的分布问题上我们应该力求达到均匀分布,保证刚度中心和建筑物质心的接近。还有至于在剪力墙数量和肢长长度的确定问题上我们应该根据抗侧力的需求来加以确定。

其次,与普通的剪力墙结构相比较而言,短肢剪力墙的抗侧刚度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高层建筑上不应该采取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结构体系,在设计时,我们应该布置筒体(比如,我们可以利用电梯与楼梯间形成刚度较大的内筒),进而运用短肢剪力墙和筒体来进行水平力剪力墙结构的抵抗,防止建筑结构出现较大的变形。

第三,在短肢剪力墙的配筋加强问题上,我们应该将墙肢截面的轴压比控制在小于等于0.6,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墙肢的承载能力和延性。此外,在连接各墙肢间的梁我们应该采用不同于一般剪力墙的连梁,并且为保证连梁不被破坏,我们要对连梁进行“强剪弱弯”的验算。

最后,为了提高短肢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我们需要将短肢剪力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置在大于等于C25。对于短肢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应该将底部加强部和其他各层都作出相应的调整,并根据抗震等级的不同分别乘以相应的系数,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短肢剪力墙过早的被剪坏。

4 结束语

总之,虽然异形柱框架结构和短肢剪力墙结构在现实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由于其本身各自有其独特的结构局限性,目前仍需要我们对其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希望在我们的努力探索下,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优异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框架异形柱设计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

[2]杨利,席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

[3]程全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分析[J].今日科苑,2008

[4]黄志雄,刘少辉.工业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分析[J].四川建设.2007年

[5]蒋鲁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有关问题的初步探讨[J].山西建筑,2008

现代高层住宅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现代高层建筑;住宅建筑设计;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现在高层建筑体形庞大,如容积率过高,相邻建筑互相遮挡、不通透,形成大面积阴影区。除此之外,近些年在某些城市建高层建筑已成风气,设计者往往大部分精力放在追求立面形式和使用功能上,而往往忽略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建筑设计节能意识淡薄,造成高能耗、低效益,影响常年使用,浪费巨大。建筑节能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能力,另一部分就是从供暖、供冷的热源、输送渠道及实现方式来节约能源。一般的房子里,30% 的热量从窗户跑掉了。如果选用双层玻璃,中间再充上惰性气体,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热量散发。35% 热量从墙体散发,如采用隔热材料,增加保温层,节能效果就很明显。智能化建筑首境、气候条件、总体布局;建筑物的形体变化、朝向;护结构保温、隔热的性能;门窗质量等许多综合性因素构成,因此,建筑的节能首先应为设计者重视。

一、现代建筑设计层面上的节能

①建筑的朝向设计。高层建筑的定位首先考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容积率过高很难满足日照要求。据有关资料分析,地球每年接受的能量有60亿千瓦。这么多的阳光对建筑节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确定一个好的合理的位置与朝向对吸收更多太阳能、储备更多能源、减少自身能耗都是很有必要的。

②体形与平面布置。体形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值。对于相同体积的建筑物,其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空间的热散失面积越高。体形系数每增大0.01,能耗指标约增加2.5%。建筑师处理体形与平面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功能要求。但是如果考虑造型艺术要求,导致外表面面积过大,曲折凹凸过多,则对建筑保温是很不利的。外表面面积越大,热损失越多,不规则的护结构,往往是薄弱环节。因此,应该正确处理体形、平面形式与保温的关系。建筑平面的巧妙布置常能获得较为满意的节能效果。如将电梯、楼梯、管道井、机房等布置在建筑物的南侧或西侧,可以有效阻挡日射;设置空中庭院,以楼梯或坡道联系,空中庭院不但是人们的交往空间,也起到组织自然通风的作用,又克服了空调是内空气品质差的弱点。

③绿化与节能。近年来由于城市绿地不断减少,加之空调的大量使用,导致“热岛效应”,空气环境日益恶化,给建筑带来负效应。一块草地和一块沥青地面的表面温度差可达14摄氏度以上。绿地蒸发大量水分,带走大量热量,为建筑物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周围环境条件,同时美化了城市,改善了空气品质。

二、围护结构的节能

①外墙的节能技术。外墙的节能措施,目前主要是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以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从而减少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采用新型墙体材料与复合墙体围护结构。复合墙板构造复杂一些,但它将材料区别使用,可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能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长,板体较轻,热工性能较好,适用于住宅、医院、办公楼等高层建筑的外墙。在进行经济性、可行性分析的前提下,在墙体内外侧敷设保温隔热的新材料。另外,目前还有可调节的外墙,即采用多向、多层、可开、可闭的外墙,以适应不同的气候,减少空调,采暖的时间,降低能耗。

②窗的节能技术。玻璃窗不仅传热量大,而且由于其热阻远小于其他围护结构,造成冬季窗户表面温度过低,对靠近窗口的人体进行冷辐射,形成“辐射吹风感”,严重地影响室内热环境的舒适。目前,就窗的节能措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控制窗墙面积比。窗户既有引进太阳辐射热的有利方面,又有因传热损失和冷风渗透损失都比较大的不利方面。就其总效果而言,窗户仍是保温能力最低的构件。由于通过窗户的热损失比例较大,因此我国规定:南向的窗墙比≤0.35,东西朝向的窗墙比≤0.25(单侧窗)、≤0.30(双侧窗),北向的窗墙比≤0.20。

其次,提高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

最后,提高窗户的保温能力。包括改善窗框的保温性能以及使用中空玻璃来改善窗玻璃部分的保温能力。

中空玻璃是由两片(或两片以上)平行的玻璃板粘合而成的玻璃组件。其两片玻璃板间通过间隔条(注满专用干燥剂—高效分子筛吸附剂)隔出一定宽度的空间,并使用高强度密封胶沿着玻璃的四周边部进行密封。由于中空玻璃在构造上存在空气夹层,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传热系数,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隔声性能也很好。

根据玻璃构造不同,中空玻璃又有PET双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等多个品种。若中空玻璃中充装氩气等惰性气体,将进一步增大中空玻璃的热阻;若采用热反射镀膜玻璃或低发射率镀膜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更可以显著提高外窗的保温性能。

关于使用中空玻璃的实例,红谷滩的红谷大厦就是一个例子。它使用的是LOW-E玻璃,这样可以减少每天的运行成本,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三、工程实例

本工程建筑场地平坦,共包括7幢高层住宅和配套公建。其中 80、81、82、83 号楼地上 28 层地下 2 层,84、85 号楼地上26层地下2层,86号楼地上9层地下1层,7幢住宅环形布局,80~85号楼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86 号住宅楼为钢筋混凝土异型柱结构。我们选择最典型的户型作为分析对象。如图所示,选择81号楼的户型A和户型B来进行分析,因其代表了项目户型的基本情况,且包括了各个朝向的房间。

四、住宅单元能耗分析比较

4.1减少窗地比,前后能耗比较

窗地面积比值为直接天然采光房间的侧窗洞口面积Ac与该房间地面面积Ad之比。某住宅区属于Ⅲ类光气候区,此区域内住宅室内采光标准参见表:

房间名称 侧面采光

采光系数最低值(%) 窗地面积比值(Ac/Ad)

卧室、起居室(厅)、厨房 1 ≥14.3%

楼梯间 0.5 ≥8.3%

在保证居室采光通风条件的前提下,应控制开窗面积,减少外墙传递的热量。此高层住宅大部分房间窗地比在15~33%之间,远高于《住宅设计规范》中提出的住宅室内采光标准。我们运用软件分析窗地比由小变大时的热工状况。冬季在不使用采暖设施的前提下,室内气温随窗地比增加而明显降低,这意味着达到室内舒适温度需要消耗的采暖能量将会增加;结合夏季制冷能耗和冬季采暖能耗计算得出:当窗地比由30%减少到15%时,可以节能约15%。

4.2设计遮阳前后能耗比较

现代高层住宅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层住宅;施工技术;控制技术

引言

高层住宅是能够在有限的占地面积上提供更多居住面积的集约型住宅楼,随着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高层住宅已成为我国各大中城市首选的住宅楼型式。高层住宅同时具有高层建筑和住宅建筑的综合特点,具有居住面积大、人口密度高等特点,因此,高层住宅既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更要兼顾结构安全的问题。总体来说高层住宅的施工的特点是:1施工较多层建筑长(尤其在冰冻期较长的东北地区);2剪力墙较多,垂直度要求高;3防水要求高;4保温、隔热、隔声等要求高;5对周围建筑物有较大影响;6住户多,涉及到的相关人员较多。为了能够解决高层住宅可能会带来的实际生活问题,对高层住宅的施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结构材料的强度控制技术

与普通多层住宅相比,高层住宅的材料用量大,尤其采用现浇混凝土的工程,使施工周期增长,外界的因素(如气候)对其影响较大,可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如何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是军顶高层住宅施工进度和结构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需在开工前,根据结构设计要求配制所需的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并且获得法定实验机构的实验认可,然后进行施工。从经验中可知,首先原材料的好坏对混凝土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当砂石的级配不满足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其次,为了确保实验室配比的实际应用性,应结合实际材料的质量进行施工配合比的调整。另外,混凝土的泵送方式,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质量与理论值出现偏差,并且养护的过程也是会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的重要环节,应对整个养护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 “三线”控制技术

“轴线、标高、垂直度”是保证高层住宅能够正常使用的“三线”,也是施工中难以控制的部分。

2.1 轴线控制

在高层住宅的施工过程中,脚手架是逐层同步设置,会致使一些的基准点难以引测。因此,在±0.00结构层施工中复核轴线无误后,以首层楼面为基准在最大纵横向预埋多块厚度为8mm的钢板(边长为200mm),并在其上标示处控制轴线或主轴线的控制点;二层及其以上各层的施工,均以首层楼面为基准在每一层楼面的相应位置留出200mm见方的洞口,再用大线锤引测下一层的控制点,然后用经纬仪或钢卷尺校正轴线,逐层放出轴线及细部尺寸线。在浇筑混凝土的同时,需在剪力墙外平面的腰部和顶部挂双线,以确保挂线和模板的一致性,并及时调整,达到控制轴线的目的。

2.2 标高控制

标高是高层住宅质量检测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去报标高的准确性,需在每一层预控轴线至少3个洞口处(重要高层至少要4个)向上引测,来进行标高定位,并要用多层标高综合进行复核,然后以水准仪抄平,复核三点(或四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确保标高的准确。此外还需在高层建筑的四角和四周的可能处设立层高,再次累计层高复核点,每层都对该位置进行复核,以预防累计误差过大。

2.3 垂直度控制

控制垂直度是保证高层住宅质量的另一个标准。在结构施工中,利用激光仪加重锤来进行双重检验,同时在利用内外双控使高层的竖向投测误差减小到最低限度,提高垂直度的准确度。

3. 沉降观测技术

我国的建筑类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的古建筑物,以及连续生产设施的基础、动力设备的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的高层建筑,必须对其过程应用沉降观测进行监控,防止不均匀沉降的出现,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

为了确保质量,施工中要实时进行沉降观测,要遵守“五定”原则: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和设备要稳定;观测炒作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环境条件要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及方法要固定。一般来说,观测的步骤主要有:建立水准控制网、建立固定观测路线、观测沉降、平差计算并确定沉降量、绘制沉降统计表与曲线图。

4. 防裂缝技术

高层住宅存在一些部位常出现裂缝,如顶层(或上层)混凝土梁、板底部与填充墙顶部的结合处,常出现水平或斜向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温度应力的作用,令膨胀系数不同的两种材料之间出现不均匀胀缩,或者是在砌筑填充墙时没有等下端墙体的水泥凝固、收缩,就开始砌筑梁板下的斜砖,又或者未按照规定砌筑斜砖而造成墙体干缩下沉,导致裂缝的产生。

针对以上现象的预防措施为:要在墙体砌筑后不小于1天后方可镶嵌顶砖,要保证灰浆饱满,在两种材料接缝处,抹灰前要先加钉一条宽为300mm的钢丝网带,以保证装修完成后不出现裂缝。一般来说,斜向裂缝的起点躲在两个方向板面的相交处,因此,楼板混凝土的等级不应过高,水泥用量应适宜,还要注意楼板浇筑的质量,加强养护过程,配筋率也要适宜。

5. 其他控制措施

除了以上提到的各项控制技术外,高层住宅还有一些存在的常见问题,比如串音、装饰问题等。在施工过程中,外墙上得对拉螺栓孔一般会受到重视,而对于内墙上的则常常忽略,从而造成住户间、各房间之间出现严重的串音现象,对于这种问题应采用双面封堵法,然后再进行小锤空鼓检查,以确保质量。另外,高层建筑中抹灰工程直接影响装饰工程的整体效果。施工中,应保证抹灰的安全性和平整性,即不能空鼓、不能下掉,粘结性好,保证强度,抹灰要平整,房间尺寸要统一、方正,并且保证门窗洞口的平整。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已成为我国各个城市的主要住宅发展形式,这是由于高层能够在有限的占地面积上提供更多的居住及其他使用面积,是符合集约化城市发展需求的建筑形式。同时,高层住宅还能够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分摊土地成本,资金得以平衡。

尽管高层住宅有着众多的好处,我们也不能忽略其存在的问题,首先高层建筑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晚,80年代才进入兴盛时期,并且在90年代得到飞跃性的发展,起初未能很好的与城市规划等融合到一起,也可以说是先于城市的发展脚步,因此在最初的阶段引发了一些问题,如高层建筑与周围其他建筑的关系等;其次,高层建筑要求的施工技术较高,而目前,我国的主要施工团队还是以农民工为主,其技术水平有待考证,这也是高层建筑质量保证的难点之一。因此,高层住宅的施工技术还需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行高层住宅相关施工技术的研发,加快推广和普及先进施工技术的推广步伐,来促进我们高层住宅施工技术的发展,及高层建筑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朱立. 可持续原则指导下的高层商住楼建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5

[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3]杨善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1992

上一篇:维修施工合同范文 下一篇:钢结构施工合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