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写诗歌词范文

时间:2023-03-12 05:19:01

为你写诗歌词

为你写诗歌词范文第1篇

傻傻地在一年四季里,喜欢看着眼前的一切,猜大自然留下的谜。

小时候喜欢站在窗前,看父亲细心地侍弄一盆盆花草,粉色牡丹、乳白水仙、火红月季、金黄瓣菊……就像一个谜,更像一个梦。总想诉说什么,可是我却表达不出,只有静静地在一旁看着、想着……于是翻阅一本本书,看那黑色的字是否能描绘它们绚丽多姿的容颜,吟唱它们柔软浅浅的心。

幼稚的念头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却也想“接天莲叶无穷碧”。又像是走入一处云雾缭绕的山谷,越走越深,花却越缤纷。

一直在梦里,一直梦不醒。

唐诗宋词,婉转多情,以前听不懂别人唱歌,只觉歌词很美,寥寥几句,兜兜转转,缠缠绕绕,缓缓表达出如梦如幻般的美好情感,让人沉迷。于是就收集自己喜欢的歌词,零碎地写下短短的片言只语。以前不懂意蕴,喜欢堆砌明丽的字词,学着《蝶恋花》《清平乐》等词牌的格式,踩着固定的点,学跳一板一眼的舞步,却梦想有朝一日拥有一场华丽的舞会。这是一个梦,一个很遥远的梦。

犹记得十七岁那年的冬季,遇上一场大雪。是朋友给了我勇气,拉着我走进了黑夜里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拉我踏上追梦的旅程。厚厚的雪地里留下我一串串追梦的足迹,一字一词是我播下的种子,排成一行一句的田畦,慢慢开出一首首五颜六色的诗。

只觉得诗歌是伤心时、寂寞时、思念时的信书,总是在悲伤中沉沦。在万物复苏时,阳光直射我的眼睛,是她拉着我跑,跑出了黑夜,跑出了冰雪,跑进了白天。跑进了花海,好让我找到我的心和我心底汩汩上涌的清泉。

我为她写诗。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她感受诗带给我的幸福,一张张承载着诗的纸,在我和她的指尖匆匆飘过,我会记得对她说:让我为你写一首诗。

十九岁起起落落,哭过笑过,任性倔犟,我的字是北极的夜,黑暗冰冷。我把自己弄丢了,一圈又一圈地旋转,却走不出自己设的迷局。一个人寂寞也好,难过也好,似副空壳,黑色的眼睛里只有黑色。可我是幸运的,诗歌在黑色里点起一盏灯,不远不近,在我伸手可触的距离,让我追寻着,那是我的方向。我想追上那盏灯,就必须向前奔跑。天总会亮的,春天要到了,花还会再开。

诗歌让我明白,生命应该像诗一样青春洋溢,在绚烂阳光下绽放光彩,诗和生命一样都是在阳光下会开放的花。

我会不停奔跑,跑进春暖花开,诗歌是我生命的灵魂,正开出一朵朵的花。

为你写诗歌词范文第2篇

四月的阳光很温暖,四月的花朵很美丽,这个四月,我们所有的想念仍然只与张国荣有关。全球荣迷今年依然自发组织了各类怀念张国荣的活动,《南都娱乐周刊》也发起“为哥哥写诗”活动,邀来的音乐人、文化人为哥哥作诗,就当是为哥哥写歌。感谢周耀辉、梁翘柏、黑楠等十数位音乐人的热情参与,他们提交的诗作情深意切,让我们更加确信:有一种宠爱,将经久不息。

为你写诗 请你谱曲相和

《南都娱乐周刊》之所以发起“为哥哥写诗”纪念活动,是出于这样的初衷:哥哥擅演戏,亦长于唱歌,对于音乐,哥哥抱有更大理想。诗歌有韵律、有节奏,是与音乐极接近的文字形式,因而,为哥哥写诗,就当是为哥哥写歌。感谢音乐人的支持,想象他在另一个世界听到我们的吟诵,也许会当即谱曲相和。那是多么动人的画面!

孔雀不向东南飞

周耀辉(香港著名作词人,曾为张国荣作曲的《十号风球》填词)

孔雀张开可能是二十四双眼睛

地上的人们朝着东南追逐肯定的华丽

所以,忘记抬起头来,拥抱

那一刻,异常清楚,并且充满怀疑

聪慧而愚笨

二十四双眼睛没有流出一滴泪

因为,孔雀的脸没有一个毛孔

纠缠的曲折只好依靠一条直线表达

往下的飞翔

重返人间的声音原来是这样的

羽毛带着殷红散在地上

一如不成心形的心

人们按着保护自己的本能绕道而行

继续追逐

从此,太阳依旧从东方升起

在南方下沉

2010.03.19.阿姆斯特丹

因为你很骄傲

黑楠(荣迷,内地知名音乐人,曾与张国荣合作专辑)

很久很久以前 遇见过谁 长发迎空

很多很多人里面 只觉得谁 顾盼生辉

很长很长的日子里 只爱着谁 不舍不弃

很短很短的一生里 最后有谁 会陪伴谁

少年轻狂 不觉时间会浪费

残阳如歌 望断天涯只为见谁

不知不觉浮云游水人已憔悴

多年前谁家窗下夜凉如水

恍如昨天

任凭这冷风吹 不管死多少回

爱就痴心不悔

迟早心都会碎 夜还是那么美

只是你忘不了谁

不该去抱怨谁 也不用强求谁

只觉得像喝醉的滋味

不用来安慰谁 月自有彩云追 因为你很骄傲

很久很久以后 你会记得谁

风继续吹,

我们继续想念

叶世荣(知名音乐人,Beyond乐队鼓手)

天空上一颗明亮的星星

仍然照亮了沉静的夜晚

风继续吹

吹起了一片寂寞的泥土

思念

演奏出一首完美的乐章

张国荣 我们怀念你

叶世荣最喜欢的哥哥的歌:《风继续吹》

叶世荣最喜欢的哥哥的电影:《鼓手》

《风继续吹》

1983年张国荣出道,《风继续吹》为他打响了头炮。这首歌翻唱自山口百惠的日语歌曲《再见的彼方》,量身打造的歌词情深缱绻,是哥哥演唱会的保留曲目。在1989年的告别歌坛演唱会上,哥哥唱得泪流满面。

撞击

梁翘柏(香港知名作曲、作词人,香立电影导演,编剧)

撞击间

你的生命擦出了最光芒的火花

Is it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

在无数重复的慢镜头

和完美定格之间

I cry,“must all beauty die?”

《侬本多情》

《侬本多情》是香港无线电视剧集,于1984年首播,由张国荣、商天娥领衔主演,同名主题曲亦由张国荣主唱。此剧是张国荣从丽的电视转投无线后首部剧集,哥哥由此走红,歌曲《侬本多情》更是传唱不衰。

有你才有

鲜花满地

戴娆(荣迷,内地知名女歌手)

你走得那么急,

不肯留下些许些许。

我静静地闭上眼,

想感觉你存在的痕迹。

也许,幸福有这样一种,

我默默地望着你离去,

泪水全无。

世间变成黑白,

思念已无意义。

也许,

只有你在的地方,

才会鲜花满地。

戴娆最喜欢的哥哥的歌:

《侬本多情》

戴娆最喜欢的哥哥的电影:

基本上所有的都非常喜欢

《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收录于专辑《Hot Summer》,由张国荣作曲、许冠杰作词,1988年入选香港十大金曲。创作这首歌时,正值香港歌坛史上最狂热的歌迷之争――“谭张大战”白热化的阶段,于彼时推出《沉默是金》,对哥哥具有借歌明志的意义。

念阿仔

王蓉(内地知名歌手)

七年了

时间似乎很久远

但距离又很近

你终于让我在梦中见到了你

而且连续两个晚上

莫非,你知道在那天,

我要为你歌唱

忘不了

你像大哥哥一样安慰初出茅庐的我

鼓励我的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

我带着你那唯一的吻

踏上了留学的路

你演唱会时唱过我的

《千千阙歌》

至今还令我感动万分

而如今

你在天上继续追逐你的完美

我会以你为榜样

更好地做好我自己

4月1日那天

希望你到重庆来,

我将在那儿把这首歌献给你

《千千阙歌》

这首翻唱自日文歌曲的《千千阙歌》的粤语版由陈慧娴原唱。1989年,哥哥宣布退出歌坛,12月,张国荣在红馆举办了33场告别演唱会,创下当时歌手个唱的纪录。演唱会上,哥哥安排了这首《千千阙歌》,令以告别为名的演唱会更充满了浓浓的离愁别绪。

蝶衣与虞姬

王筝(荣迷,内地知名独立女声)

我听见了失去,

我看见了迷离。

早春的四月,本不属于你。

那个蝴蝶一样的男子,

翩翩起舞,

张满的翅膀抱不住

那一瞬的美。

拥抱了自己,

就拥有了世界。

放弃了世界,

便失去了自己。

还能有谁分清

谁是蝶衣,谁是虞姬?

《夜半歌声》

1995年,张国荣复出歌坛,签约滚石唱片,推出专辑《宠爱》,收录的全部是他主演过的电影的歌曲,《夜半歌声》是其中一首,由哥哥亲自谱曲。专辑中哥哥融入了歌剧音乐,力图传递百老汇的优雅和华丽,与当年火辣辣的招牌劲歌已经不同,哥哥显然决定与歌坛前半期的自己告别。

多情亦无情

许飞(荣迷,内地知名歌手)

侬本多情,亦无情。

在张国荣很红的那个年代,

不记得我在哪里,

正玩些什么,

竟错过了他的音乐他的表演。

长大后,

终于听到《侬本多情》,

从此时常想起时常放起,

从此开始翻看

有关他的杂志和电影。

看遍他的所有表演,

我笃信:《侬本多情》的他才是真正的他!

一个多情敏感

却渴望自由的男子,

一个拥有女子般

细腻内心世界的风流男子。

然而真实的世界不像歌里那么的浪漫动人,

没有一个人可以进驻

另一个人的世界,

甚至一点点感同身受

都很艰难。

多情的人才无情!

如有来世,

希望我们都不做多情之人。

忆国荣

炜坚(香港知名音乐人,曾与张国荣合作)

戏从别姬,

似诉如泣。

人间有情,

生生世世。

炜坚最喜欢的哥哥的歌:

《怪你过分美丽》

炜坚最喜欢的哥哥的电影:

《霸王别姬》

《怪你过分美丽》

《怪你过分美丽》最早收录于1996年出街的粤语大碟《红》。《红》是哥哥复出后最重要的一张专辑,同时奠定了他歌唱生涯后期的风格。有传言,《怪你过分美丽》是林夕看着哥哥的面容时写下的歌词,因此才如此神魂颠倒。

诗人艾略特说,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因为哥哥的离去,这个月份确乎曾经显得过于残忍。但七年之后,我们已经可以确认,对张国荣的爱与想念从未减少分毫。哥哥,我们已经能够带着欢乐为你写诗为你歌唱,所以把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献给你: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诗的一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全国荣迷纪念活动总汇

宠爱从不间断

香港

时间:4月1日―4月13日

地点: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5楼

活动内容:“印象・张国荣”图片展览,透过摄影师镜头的瞬间捕捉,为哥哥的美好年华留下了永恒的身影。

时间:4月1日 20:00―22:00

地点:中环遮打花园

活动内容:“热・情”演唱会放映,邀请过台前幕后嘉宾分享合作片段。

时间:3月28日―4月6日

地点:荃湾荃新天地2期商场

活动内容:展出哥哥多个演唱会的珍贵图片、宣传品、剪报、珍贵门票及纪念品,放映他的音乐演出片段,设慈善义卖摊位等。

时间:3月31日14:00―4月2日24:00

地点:文华东方酒店

活动内容:鲜花。

北京

时间:4月4日 13:00

地点:麻雀瓦舍文艺汇演中心(朝阳区广渠路36号院)

活动内容:《星月童话》、“热・情”演唱会、“今夜不设防”访谈节目放映。

广州

时间:4月1日 14:00

地点:番禺区大学城穗石村东门广场新觉青年公馆二楼“公馆咖啡”

活动内容:《金枝玉叶》、《东成西就》、《胭脂扣》、《霸王别姬》电影放映。

时间:4月1日 18:25

地点:起义路1号海印缤缤广场九楼 堂会量贩式KTV

活动内容:播放《不死的传奇》、环球最新发行的《I Am What I Am》DVD。

上海

时间:4月4日 13:30

地点:新光影艺苑(宁波路586号,广西北路口,地铁1、2、8号线人民广场站下,步行5分钟)

活动内容:《白发魔女传》观影。

时间:4月1日―4月3日

地点:普陀区金逸国际电影城

活动内容:4月1日星期四晚 《金枝玉叶》,4月2日星期五晚 《色情男女》,4月3日星期六晚 《星月童话》。

时间:4月1日 19:30

地点:HERE 静安区南汇路34弄9号(22弄大门进来)

活动内容:《霸王别姬》观影活动。

武汉

时间:3月27日 ― 4月5日 每晚19:30

地点:江岸区沿江大道162号外滩里艺术中心D座三室外滩里艺术小剧场

活动内容:张国荣电影与演唱会的全方位放映活动。

深圳

时间:3月31日、4月1日(全天)

地点:深圳市华侨城创意园

为你写诗歌词范文第3篇

在朝阳公园一间优雅的客厅里,崔健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或许是因为拍摄的缘故,他一直未取下自己头顶镶有红五星的白帽子。他一口气谈了近90分钟,我们在给他助手的采访提纲里,约定不去谈音乐而着意于人生。他乐于谈文化创造和资本主义精神,谈自己对音乐的热爱,谈自己对人生、宗教的理解。他的语言和他的思维一样,呈现爆发性,一股脑儿倾泻出来。他特有的用词造句传达着他不受压制的活跃的思维。

尽管他强调自己的观众永远是年轻人,但他渴望做到老,把摇滚乐做出越来越醇厚的味道,70岁依旧在摇滚。在他身上,涌动着一股率真而又世故的气息,他知道自己的分量,在说话时会使用毋庸置疑的口吻。

我的音乐,我的电影,但不透露一丝生活的机密,“那是隐私,你们不该知道。”多少年前,有过―本书商鼓捣的崔健传记,名日《在一无所有中呐喊》,我们对他的了解,至今未有一丝进步。

崔健有多重身份:摇滚乐歌手,词曲作者,诗人,演员,最新的身份是导演――他的第一部爱情故事片《蓝色骨头》即将上映。而最引人关注的是,今年夏天即将发行的中国大陆首部3D音乐会纪录电影《超越那一天》。这部投资浩大的3D电影,完整记录了崔健在工体和北京交响乐团的两场合作演出,中间穿插了许多饶有趣味的当代中国演变的图像资料,令人耳目一新。这部75分钟的精致之作,意在解读中国大陆“摇滚乐之父”崔健和时代的关系,让年老的怀旧,让年轻的发问:崔健是谁?出品人白强有意把影片推向更广大的人群。

崔健曾经对自强说:“这对于你们可能只是一部作品,对于我却是这一辈子的心血。”“很遗憾,你们看到的东西就只能是这样。”对剪辑完成的3D电影崔健并不完全满意:“我觉得这个东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制作团队还在精雕细琢,他们想对得起老崔和观众。

里面带点脏话的东西都没有了

老愚:你的音乐一直是以一种半地下形式存在的,现在似乎可以公映了。看了你的工体交响乐的3D电影,感觉你对现场的调度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但也有评论说“崔健老了”!有人还看出你有一些力不从心的痕迹来,您怎么看这场演出?

崔健:每个人其实都在老,但每个人衡量的角度不一样。我听的关于我年龄的说法不下十种,也有人说越老越有味道。随他们去说吧!

老愚: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场上观众尽管有身体动作,但还是比较克制,这种克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崔健:那场演出是我们近20年演出最受压制的一场。首先那是交响乐,然后治安方面特别压制观众站起来,加上买票观众大都年龄比较大是消费能力比较强的。在音乐节演出的时候,我们发现真正的摇滚观众,实际上还是20多岁。别人看我们有变化,我们看观众完全没有变化,还是20多岁的年轻人,而且特别热情。

老愚:从片子上看,有关方面对于这种演出还是如临大敌?

崔健:我觉得,他们没有清楚地找到一条有益于稳定、同时又有益于文化的开放发展的路子,他们没有找到这种平衡。他们也觉得特别累,因为他们不认为文化活动是本职工作,也没什么兴趣。我通过这个事发现他们也不高兴,我们也不高兴,我们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演出之前他们那种严厉的态度。那种不尊重艺术家的态度让人很不舒服,他们甚至视艺术家为仇敌,觉得你是一个不安定分子,不觉得你是一个表演者。

老愚:这么多年了,应该有变化吧?

崔健:有些地方有变化,这种东西我觉得他们可能也不舒服,他们也想找到―种应该是文化市场真正开放与治安平衡发展的道路。在我看来,这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把它市场化就完了,但他们还不愿意走。这不应该是治安领域,应该是保安的领域,是一个服务的领域,你是来为演唱会服务的。压制观众可以说是他们自己神经过敏,他们认为会出什么事,其实什么事都没有,最大的事就是他们制止观众,然后观众与他们对抗,这是最大的事。我们的演唱会没有任何事。

老愚:曲目有没有被删改?

崔健:有。

老愚:里面带点脏话的东西好像都没有了。

崔健:对。我不知道为什么广电局同音像出版要分开,因为音像出版物已经通过了,为什么在电影上就出现了另外……

老愚:一个标准。

崔健:多重标准。文化市场开放和某些人认为的文化是不稳定因素的底线在哪儿?我觉得这是一个权力资本的运作,有人在运用权力资本试图获取各种利益。让那些没有文化责任的人去控制、管理这个文化市场,早晚会出事的。据我所知,只有“二主”――主流和主旋律,可以畅通无阻。真正自由的艺术,总是会被置疑:你为什么既不图政治,也不图钱?你肯定图什么!他们认为你图的这个东西是危险的。

写作跟读书没有必然关系

老愚:昨天是诗人海子的忌日,当年谢冕先生也把你的歌词收到《百年中国文学经典》里面。你平时读诗吗?

崔健:我读诗,因为诗不用占用你太多时间,一首诗连续读三遍,也就几分钟读完了,然后你再琢磨它,揣摩它。但我觉得回味诗的过程很长,诗人不光是组织语言,更重要是他的精神、他的勇气和他的思想积累。通过几行文字能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需要能量。诗歌要是没能量的话,就变成了一种消遣。我觉得,作为消遣的诗歌,不太适于我的阅读习惯。诗人要是不勇敢,要是没有勇气面对,而且不真诚的话,你会觉得他很聪明,可这种聪明绕来绕去翻来覆去说那点事,你会觉得可说可不说。真正让我回味的是始终在想的一行诗,这个可能是我和诗歌的关系,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阅读关系。我看诗是别人介绍,不是那么丰富,我没有太多地了解诗歌界。

老愚:你小时候读什么诗,唐诗宋词?

崔健:不读。

老愚:现代诗呢?

崔健:现代诗其实我也不太读,我更愿意接触一些诗人,比如我认识芒克、黑大春、俞心焦。我接触过一些写诗的女孩子,觉得她们和男孩子不太一样,她们可能更多地去表现生活,通过诗句能感觉出她们对生活有一种热情吧!

老愚:海子的诗读过吗?

崔健:不多。

老愚:对他的诗有什么感觉呢?

崔健:首先是对这个人的感觉,要比他的诗给我的冲击更大,让我想这个人的时候要多于想他的诗歌。他这个人对我来说是一个纯粹的人,我觉得他是一个勇敢的人,他的理想和精神生活大于他本身的生命,我还没有完全达到他那个境界。人们对理想破灭时那种绝境的理解,我在音乐中能体会到,我有时候会听一些非常悲观的音乐,我自己也愿意做这些音乐。但我更愿意把悲观的情绪用宣泄的方式和我自己的生活结合起来,而不是去表现一个简单的生命死亡。我认为,生命的价值如果不跟现实发生强烈的撞击,在某种程度上是脆弱的。我更愿意想办法来快乐地面对生活的压力。我只能说,我非常关注这样一群人,他们会认为理想的价值要大于生命的价值。我作品里已写了很多,其实你们也不怎么看,我知道咱们这么大年龄的人,不怎么看我新的东西,误以为理解我,实际上是理解我早期作品中的自己――他们自己,然后猜想我是什么样的。我有很多年轻的歌迷,他们不会说出你们那样的话,他们会说:“哦,原来你还写过《一无所有》那样的歌。”他们是从《蓝色骨头》开始的,他们从网上开始听我的歌,他们会觉得那个时代好像是另外的我。

老愚:应该是说我们老了……

崔健:因为你们想的是那个时候在我歌曲中的你们,那个时候你们也是年轻的。你们想象的有力量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必须得年轻、长头发、必须得愤怒一点,必须得是这样。你们看不到我新作品的愤怒,我的愤怒比那个时候多多了,不是一倍两倍的事。我的愤怒和我输出的能量,我后期使的劲和功率要大得多。70年代的人比较喜欢《红旗下的蛋》,说我真正的巅峰是《红旗下的蛋》,80年代的人说是我另外的作品,其实我新的作品90年代的人也喜欢,包括《蓝色骨头》这样的歌。

老愚:你经常读文学作品吗?您对汉语的把握能力更多的是来自天赋还是后天?

崔健:这是特别大的一个误会。年轻人要是这么认为的话,我觉得挺危险的。年轻人应该知道,组织文字的能力不是阅读来的,是思维活动和观察能力,对生活诚实的态度会帮助你组织语言,还有你的表达热情――你有没有那种热情去表达自己,这些综合的东西才能帮助你。还有对时间的珍惜,你不愿意去废话,你不愿意把一件3分钟能说完的事,用30分钟去说完。你的记忆能力,看到一件事后,你把好事记住了,把坏事忘掉了,这种能力你有没有?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千万不要盲目地去迷信阅读。你自己去琢磨,你自己去思考,你自己去发现,你自己去表达,你自己去宣泄。等你自己成熟以后,你自然就会了,会组织很好的语言去表达自己。

老愚:那是不是说,你开始写作的时候,就是自己直接去写,没有老师?

崔健:没有。

老愚:一开始就写诗?

崔健:我觉得我没写过诗,我写的是歌词。

老愚:但是往往读的时候跟诗是一样的。

崔健:错了!读我歌词的时候觉得它像诗,主要原因是有韵律,韵律是音乐给的,韵律本身就是音乐。你要不发出声音,或者语言没有声音的概念时,你会发现诗是不存在的。诗本身就是一个声音,有先导的,它决定了你对语言的接受和受感染的程度。我是做音乐的,我就是在音乐中写出的歌词,所以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诗。

老愚:你写得非常简洁。

崔健:我写的过程可不简洁。我先拿音乐刺激自己,通过听音乐,找我要表达什么东西,仔细去找。写歌词我可比别人费劲多了,当然有非常少的歌词是一气呵成的,但大部分歌词都是经过修改的。新的作品都还在修改,每次演唱,直到录音前还在修改,有时候歌的名称我都要重新更换。五六年前写的歌词,再唱的话就觉得没劲了,已经表达不了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我就改,你们能够找出嚼头的原因可能在这儿。我通过创作一首歌学了很多东西,通过创作,我它的过程就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就像我自己完成作业,老师说不行一样。我对自己说,你还得重新写!

老愚:在我看来,你的音乐也是一种时评,你看时政评论吗?

崔健:我关注一些比较精彩的文章,有些朋友会给我发过来。

老愚:如果对这个时代做一个界定,你会怎么评论?

崔健:我几乎每一首歌词里面会有一个说法:我在《蓝色骨头》里说,这个社会是一个大酱缸,在《飞了》里我觉得我是一个灰色中的红点,在《撒旦夜》里,我觉得它是一个医院,在《新长征》里我觉得它是一次旅途,在《假行僧》里我觉得它是一条街道。每一首歌都有社会的一个影子在,你要我此时此刻用一句话表达,我只能说我马上要写的一个歌里的感觉是什么,我得琢磨一下,每一首歌都不一样。

老愚:从《一无所有》到现在,这个社会是变得让你越来越喜欢了,还是越来越不喜欢?

崔健:当你认为你的生命价值和理想的价值是平衡的时候,你不会不喜欢你的生活。你不喜欢你的现实和周围社会,等于不喜欢你自己的价值和生命,因为你活在这儿。我不认为一个社会与你是绝缘的。当你活生生地生活,也有机会改变它时,你会喜欢它;而你不能改变它的话,你会不喜欢。

你一点一滴在改变,你会发现周围小的环境里,你开始喜欢了。你永远能找到一些纯洁的人群,让你喜欢让你欣赏,实在不行,还可以看艺术品。你能够通过艺术品去找到跟你心心相印的共鸣,一些非常庄重地去思考人的生命和生活的人。当然,现实需要批判,但是批判现实的过程并不是一个悲观的过程,而是乐观的。恰恰相反,那些歌颂现实的人是绝望的,那些歌功颂德、溜须拍马,该笑的时候不笑,该哭的时候不哭,一在媒体上就不说人话说假话,这些人才是绝望的。这些人可能都是一些非常现实的、满脑子考虑利益的人,但是他手里掌着权,这些人才真正是中国发展的绊脚石。

老愚:这样的社会现实,你把握起来是否越来越容易、越来越得心应手?

崔健:应该是一个频繁转化的过程,左一脚右一脚,深一脚浅一脚吧!你不能说越来越好或越来越坏,但有一点,你的机会越来越多。机会越来越多,如果它是越来越好的话,那就好;机会越来越多,你同时发现问题越来越多。你不要认为你好了以后,就会进入万事大吉的状态一一永远没有万事大吉。表达能力跟话语权增多之后,你平衡的点就小了:因为负担越重,支点就越小,稍微失去平衡你就会摔倒。当机会多的时候,你的责任也多,你失重的可能性也越大。

不鼓励创新的社会没有前途

老愚:你现在也到知天命之年了,回首人生,你对自己有怎样的评价?

崔健:我说句实话,别人在知道我50岁的时候,我有一点轻松感。大家不会再傻呵呵地说我变老了,都50岁了能不老吗?摇滚乐不只是年轻人搞的,我想证明摇滚乐可以是中年人的音乐形式,而且将来你们会承认,当我到70岁时,你说摇滚乐也可以老年化。我一直在鼓励年轻人,我也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搞摇滚,搞得比我们出色。但是我必须说,这个味道是不可能替代的。就像一瓶酒,为什么时间长的酒值钱?除非你自己不认为自己是酒,你把瓶盖早就拔掉挥发了,那你早就没了。当你自己认为是酒时,坚持去做,你自然会有收获。市场真是太无聊了,这个市场的概念,是资本主义最糟粕的表现形式,它并不是自由思想。我觉得东南亚基本上没有传承真正资本主义的思想,只是传承了资本主义的销售模式。

老愚:你怎么理解资本主义精神?

崔健:它的冒险性、它的奉献、它的创造性、它的能量组合。我觉得它是一种学问,是组织能量、继续保持能量、永远保持能量的一个学问。当一个社会没有能量,不再去创造,所有人都在消耗,所有人都在贪,这个社会肯定出问题。我早年说过,有三个人群,挖水的、卖水的和送水的,你鼓励哪一个人群?我们要感谢的是什么呢?资本主义社会发现了保护版权,真是他们的发现。我们为什么就没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利己利人、同时公平竞争的发展模式呢?我们还沾沾自喜四大发明那点小东西,我们所弘扬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很多人说我的音乐带着一种中国的土味,我恰恰不是为了弘扬,甚至可以说是在揭疮疤。只有通过这种音色,才能够表达我的疼,我情感中的一种扭曲感。没有这种音色,我会觉得我这种疼没有表现出来。这也是在自我医治、自我修复。

老愚:现在大家都明白,唱片工业已彻底衰败了。这么多年,你的音乐作品是通过一个什么途径获得报酬的?

崔健:要是去算的话,会显得我很计较,但我又不得不说,像我这种人受不到物质上的鼓励,实际上在证明,这个社会不尊重知识创作这个群体。这个群体长期受不到鼓励的话,你就会碰到这样的现状。中国这么大国家,文化的软实力跟很多小国家都没法比。我们卖的只能是老祖宗,但这不是当代艺术家该干的事,根本问题在于,你对历史、对全世界每个角落都发生的事情,有没有一种关注?别人愿意消费你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你来自一个古老的国度,而是认为你是平行于他们的,他们在享用你创造出来的东西。

老愚:你整个音乐上的付出跟回报是一个什么样的比例?

崔健:我就没有拿过追加版税。

老愚:都是一次性的?

崔健:都是一次性。

老愚:那现在网上的视听网站跟你有协议吗?

崔健:有协议,但还是有大量盗版。

老愚:你现在有没有去打击盗版?

崔健:我们打过,但在数字媒体上,还没有获取我们失去的一些利益。这些东西像我刚才说的,还没到那个年代。我也不缺这点钱,但我觉得这也许是我错了,因为我应该努力去改变,因为你打了以后,你会改变这个环境,你会让像你一样的后人受益,鼓励他们去创作。这一点是我应该做的。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版权保护是最慢的一部分。

老愚:你的作品是不是现在赚钱会容易一些?

崔健:数字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宣传,我希望能够做一点事来保护在数字媒体上的追加权利,而且希望能够近期做。

老愚:是要做个人网站还是什么?

崔健:我不知道。我现在只是希望而已如果可能的话,我会与一些人合伙去做一些事。我觉得目前唱片工业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音乐家长期对自己的权益不在乎造成的,他们觉得做音乐好玩,维护权益太枯燥,还不如去做音乐――因为做音乐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与世无争,音乐一响起他们就在享受生命。但这恰恰给很多人留下了一个机会,就是人们都愿意分享音乐家创作出来的东西,而且能够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这些没人去管音乐家也不愿意去管。我觉得唱片公司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也停止了艺术家为唱片公司打工的悲惨状况。

艺术就是信仰

老愚:人到中年之后,好多人都要解决信仰问题,我不知道你对宗教是不是有兴趣?

崔健:对宗教的关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人的思维活动当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是留给信仰用的。你要不用的话,你要不正常地去运用这个空间,或者运用这些信息,它反而会毁了你。但它不是一个神的概念,或者说不是一个有神论、无神论的概念,我更愿意说它是一种超理性的思维方式,和高角度俯视自己感性的一个过程。

老愚:怎么理解?

崔健:我发现有些人一旦碰到宗教,会马上投靠宗教,甭管是什么教,说明他们自己有一种超理性思维,总是在怀疑自己的感性,就是他自身里面总是在怀疑。他们用各种各样的说法在说这种现象,比如说自己命苦,或希望通过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你发现这实际上是一个人超理性的思维需求,每个人都有这种超理性的东西。

老愚:其实你并不信任何宗教?只相信自己有掌控自己的能力?

崔健:不是。人们在孤独的时候,在痛苦的时候特别渴望有人去关注他、关怀他,佛教的“慈悲”,基督教的“爱”,就是这种东西。我发现自己需要慈悲、需要被关爱的时候特别多,生病时、不喜欢自己的时候,都是渴望的。特别在与别人发生争执后,发现自己又不对、又要面子时,你会发现自己很讨厌。要是周围有一个庙的话,我会进去磕头,也许我会痛哭一气,然后我就好了。人确实需要这些东西,这种需要可能是长期的,比如像礼拜,就是为了让你打理自己情感和思维上的剩余信息。我特别高兴我在创作,因为在创作过程中,每写一首歌的时候,好像都会哭一次,好像都会被洗礼一次。你从无助到自己被拯救了,然后知道在干吗,清楚我要写什么了,我自己把情感宣泄干净了,我觉得这个过程是人人都需要的。

老愚:就是说你并不需要宗教?

崔健:不对,这肯定不是非黑即白的。如果一个信仰被营销的话,我觉得这个信仰就不可靠,所以我不相信,我不会轻易被别人左右。我已经说的不能再清楚了,也许可能你理解不了,就是人们需要一种超理性的状态,而且人人都有,就像你生命的一条腿一样,它永远在你身上。你怎么处理那是你的事,我怎么处理是我自己的事。我不是一个传教士,我不想给任何人说教。

老愚:除了写歌、演出,大部分时间是怎么过的呢?

为你写诗歌词范文第4篇

他10岁即发表诗歌处女作,中学时耕不辍。当高考结束,他向往的大学新闻系和他擦肩而过,在闷闷不乐中读完电大外贸专业之后,义无返顾地去了北京,毅然彻底投入到自己的音乐事业中去。

正像很多人所说,胡海泉的音乐作品中始终潜藏着忧郁浪漫的诗人气质,是的,这话不假,因为他对文学的热爱一直没放弃。他身上具备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使得他音乐作品显得清新、明快、纯净。

谈起胡海泉今天所取得的成就,不得不提到他那个具有浓厚文学氛围的家庭,不得不提到他父亲,著名军旅诗人――胡世宗。2012年3月初春,因为一次诗歌活动,我北上辽宁抚顺。在欢迎晚宴上,我和胡世宗老师安排在一桌,邻座挨在一起。起初,我根本就没有把胡老师和胡海泉联系到一起,有人向胡老师询问起胡海泉的近况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荧屏和舞台上闪烁不息的明星,距我们如此之近。

时隔一年,因为这次访谈,我又一次想起了胡世宗老师,委托他转告胡海泉,希望他能够接受我们的独家专访。胡老师毕竟是军人出身,热情而认真地说,他没意见,我发去的访谈提纲他看过了,也打印出来,等春节胡海泉回沈方能得到准确答复。2013春节过后,我在上班的第二天,即得到尚在海南博鳌游览的胡老师的消息,告知我胡海泉的访谈已完成,是录音资料,并通过QQ很快传了过来。

因为支持与关怀,《延河》下半月和我个人将会把你们一一铭记在心。胡老师和胡海泉也是。

梦想,源自良好的家庭氛围

王琪:你好胡海泉!起初知道你的大名,是因为那首叫《最美》的歌曲,听起来令人沉醉其中,仿佛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有一股力量直击人心。你的音乐之路是怎样起步的?

胡海泉:在初中时代,我在家里开始练起了钢琴演奏,后来也慢慢进行诗歌创作,再后来因为喜欢流行音乐,尝试着把自己写的诗通过钢琴谱成旋律,这就是我最早音乐创作的开始。那么,真正的音乐之路是在我大学时代开启的,自己写了很多作品希望能发表,期望让更多人看到读到,于是有了去北京进一步学习制作音乐的机会。就在1996年, 我的“北漂”生涯才真正开始。

王琪:都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那么,你眼里的父母是什么样的?

胡海泉:我生长在一个充满文学氛围、充满平等精神和民主气氛的家庭里,父母一向都很和蔼,很鼓励孩子做向往中喜欢做的事情,给孩子充分的思考和行动的自由。

王琪:从你的成长履历中发现,你上中学时很喜欢写作,而且也是受了你父亲胡世宗的影响。还记得当年他怎么引导你写诗的吗?

胡海泉:父亲没有在词句上和技巧上给我以指导或引导,更重要的是家庭氛围。在上幼儿园时,就口口教我背一些唐诗,这应该是我最早和诗歌结缘。晚上睡觉的时候,床头经常都放有诗集,翻看中外诗集成了我一种生活习惯。渐渐的,我就喜欢上了诗歌。

王琪:青年时代总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华,你所经历的青少年觉得是压抑,还是相对张扬、自由一些呢?

胡海泉:我是七十年代出生的,在中国这样一个比较传统的教育体系里,主张用整齐划一,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优劣,虽然这在学习时段是相对压抑的,但在青春期呢,因为喜欢文学、喜欢运动,其实还是相对自由和张扬一些,所以,我以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形成双重性格的阶段。

北漂成就音乐之路

王琪:你大学读的是外贸管理专业,为什么后来会选择演唱事业作为你的艺术追求?

胡海泉:这是来自于对音乐创作和制作的喜爱,当初并没有想到做一名歌手。当年高考,没有取得更好的理想的成绩,也没有读到向往中的专业,但还是很顺利的学完了大学的外贸管理专业所有课程。但是自己心中执着的、喜好的还是音乐创作,所以,在大学毕业以后,我就去“北漂”学习音乐制作。

王琪:1996年离开优越的家庭环境,从沈阳起程决心去作“北漂”一族,是出于什么目的?

胡海泉:哦,这个问题刚才也提到了,出于心中对音乐的热爱,并没有想到将会投入到一种怎样的环境,而是只要有学习音乐和创作音乐的机会,我就不希望放弃,于是,就决定去了北京。

王琪:每年怀揣梦想去“北漂”的歌手和演艺界人士成千上万,但成功者寥寥无几。你肯定也遇到过不少挫折,有没有想到过回到父母身边?

胡海泉:所有的挫折其实在我当时看来,并不觉着都是挫折,而是建立了很多学习的机会。每次的挫折,或者说挫败感,同时也是能够让我积累更多经验的一种方式,从来没想过逃离,回到安乐窝去。

王琪:你和陈羽凡1998年当时组合,是出于一种什么情形下?巧合吗?为什么不走独唱的路子呢?

胡海泉: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免谈。

做最幸运的自己

王琪:你所了解的目前大陆流行音乐呈现一种怎样的态势?它与港台以及欧美流行音乐差距在哪里?

胡海泉:大陆流行音乐起步其实非常非常晚,只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因为很多流行音乐的曲式、制作的流程和一些技术、器材的发展,都要学习欧美的流行音乐,所以它呈现的形式都是从最初的模仿,到后来的独创性。

那么,渐渐地到了近几年,大陆的流行音乐呈现更丰富、更能够表达自己和这个时代的中国内地的人文文化,和生活的状态。从音乐的制作水准差距来讲,是越来越小。从目前来看,大众流行的喜好相对来讲,还显得有些单一化,和比较直白化的这样一种趋势。而在音乐制作和理念上来讲,大陆的流行音乐其实已经不落后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

王琪:相比于《冷酷到底》《热爱》《深呼吸》,你最喜欢哪一首?你觉得里面是否有诗性的东西存在呢?

胡海泉:我最喜欢的歌曲是我2000年发表的一首歌,叫做《叶子》。那首歌本身源于我之前的一首诗,题目就叫《叶子》,所以它的确是有诗性的存在,被它用相对诗化的思考和问答,去诠释我那个时候的价值观,也是我对人生的思考。

王琪:做了这么多年歌手,你认为自己遇到最幸运的人和事是什么?

胡海泉:我遇到最幸运的人和事?我认识我自己就是最幸运的人,能够把自己最想要的表达,把自己创作的、和无数人有共鸣的作品,带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去表演,还能够遇到很多的音乐知己,得到喝彩和共鸣。这就是作为一名歌手,最幸运的事情。

向内心寻找生活的力量

王琪:相比于站在舞台,写诗是很寂寞、很孤独的事情,你觉得有一天你会离开诗歌,去专事音乐吗?

胡海泉:呵呵,这个问题可能误会了我的身份。诗歌创作是一种心灵记录,并不是我所谓的职业,我也不是一个职业诗人。

王琪:你对目前国内诗歌发展状态作何评价?认为发展趋向如何?

胡海泉:因为我不是专家,对诗坛的了解不多,也很少关注中国内地现在诗歌发展状态,所以我无法评价,我只能评价说诗歌源于心灵深处,当然,中国当下物欲消费主义盛行带来的全社会的浮躁还不可避免,等到这个周期过后,人的心灵自然而然就会从浮躁回归于沉静,去发掘内心的需求,那个时候,人们对诗会更有所需求,诗歌才会再繁荣。目前来讲,显得是冷寂的,被边缘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王琪:有没有在演唱或音乐创作中,刻意去添加一些诗歌的元素呢?

胡海泉:文艺创作都是通的,歌词创作一定会有诗歌的元素在里面。至于演唱来讲,其实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和特色,因为我本人喜欢诗歌,所以我的个人气质和演唱或多或少的带有诗人的气质,这可能就所谓的诗歌元素,但我从未刻意去添加。

王琪:对自己写诗还有信心吗?在紧张繁忙的工作、演出之余,还有工夫拣起诗歌吗?

胡海泉:诗歌对我来讲,不是一个终极目标,或者是一个必须去完成的工作。它是很随性的习惯而已,所以拣起诗歌,并不属于专业范畴。对我来讲,就是希望用我的方式,用我的文字,记录下心灵深处的一个个感悟。至于说他是诗、散文还是歌词,其实根本不重要。

王琪:诗歌和流行音乐,你更喜欢哪一个?或者说觉得哪个对你更重要?

胡海泉: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一个是个人爱好,相对隐私的创作;一个是自己的事业,跟更多的人在共鸣。其实,创作的来源是生活,心灵思考,但是它呈现的方式和沟通的途径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很难讲我更喜欢哪个,哪个更重要。

王琪:2012年元月中旬,你的诗集《海泉的诗》和你父亲的长篇报告文学《泉・最美》正式出版以后,在北京和沈阳分别举行了隆重的签名售书仪式,听说现场歌迷和读者很热情啊,那一刻,你觉得作为一名诗人的感觉幸福吗?

胡海泉:能够出版诗集,主要是因为社会对我音乐创作和表达的认同,这是很幸运的,那么,当时获得歌迷和读者现场的一种表现,其实还主要来自于音乐的影响力。反过来讲,我觉得最好的幸福感,那么是通过我的诗集的出版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诗,关注内心,向内心去寻找生活的力量。这个呢,算是我一个比较开心的事情。

不断传递正向价值观和正能量

王琪:作为国内为数不多、人气很旺的当红流行歌手加诗人,经常被掌声和鲜花包围,你认为自己是否需要在这个社会担当些什么?

胡海泉:无论是流行歌手还是诗人,其实作为一个社会人来讲,如果能够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话,一定要成正比地担当社会责任。在我看来,就是在我音乐创作中,我认为要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和正能量。那么,除了音乐创作之外,在工作中、在社会公众身份中,肯定是希望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环保维护事业。这个对于歌手和诗人的身份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社会公益事业要当成另外一种事业来做。

王琪:可以看出,演唱占据了绝大部分生活空间,除此而外,还有别的兴趣爱好吗?

胡海泉:除过演唱,我还喜欢听音乐、踢足球,然后就是读书。

王琪:对于自己的演唱事业和诗歌创作,将来还有什么新的打算?

胡海泉:其实就是继续用心感受生活,创作出有更多人满意与共鸣的作品。诗歌创作,我更喜欢随缘、随行。我不想给自己太多在诗歌创作上的压力。

王琪:我们的《延河・绿色文学》由80后诗人马慧聪领衔主编,一直关注的是青年群体,关照的是人文和自然情怀,最后,想请你谈谈对“绿色、环保、生态” 的理解?

胡海泉:去年7月份,我去了北极,跟随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组织,做了探访,进行“保护环境”的考察活动,以帮助这个绿色和平组织。12月份,我作为爱虎使者,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东北的完达山林区自然保护项目。这是2012年我参加的两个比较重要的环保项目。在参加环保项目里面,其实我学到了很多环保知识,得到了更深入的了解,作为公众人物,去向社会发表环保理念和见解,推广环保意识的时候,才能会言之有物,有理有据,才会有说服力。那么参与其中,也会让我真正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能感受到大自然被人类文明破坏的恶果,在未来是不可想象的。其实,“绿色、环保、生态”这些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它关乎着所有人的未来。它不仅仅是某一撮人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全人类的事情。

这次访谈非常轻松,非常惬意,主要得益于胡世宗老师和胡海泉,速度之快,配合之密切,是我几次访谈最顺利的一次。胡老师在我整理完这些文字之后,再次传至胡海泉手里,经过最终的修改、加工、确认,完成了这次访谈任务。

想多少人青春年少时期,一边做着文学梦,一边做着音乐梦,而最终坚持到底的为数不多,更多的人则消失于茫茫人海。胡海泉从1996年选择闯荡北京,再从1998年11月和陈羽凡组成的羽・泉组合成功签约滚石,以首张专辑《最美》一炮走红,到如今已走过了十六七个年头,而他光鲜亮丽的背后,又有几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与伤痛?

文学滋养着胡海泉,而音乐又逐渐成为他的全部,正是这样相互交织、交融,砥砺出他执着、坚韧的品性,也激荡出上下跳跃、青春飞扬的生命音符。

无论在我们眼里,还是在我们心里,胡海泉,我们都唯愿你“最美”!

为你写诗歌词范文第5篇

现实牵扯到两个部分,尤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的信仰和资本主义的事实有很多交织的东西,有这么多冲突,然后我发现完全依赖这两个冲突去探索人生还不够。因为你生在非洲,就会长成非洲的样子,你生在中国就会长成中国的样子,一个人本身的种子是什么样,你要去发现那个,你去发现那些的快乐是比你发现现买的快乐更神秘,更有意思的。

张楚变了,这个40岁的男人开始严肃的考虑婚姻的唯一性,虽然他依然常常是忧郁的,愿望着的,迷人的,他的新歌开始脱离诗歌语言,他想要超越我们习惯了的二元对立思维,虽然这样的表达方式在诗歌圈的朋友们看来有些不易接受,但我们不可否认张楚变得更为宽厚和博大了。

帮我整理录音的小姑娘偷偷告诉我,“张楚声音真的非常好听”,是的,我们有理由期待他的新专辑,“向日葵”、“海边”这样的歌曲名称常常不由得让我们联想起惠特曼的诗歌。

1855年,惠特曼在《自我之歌》里留下这样的句子,“如今三十七岁的我,体格健壮,开始行动了,但愿永不停息一直到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开始歌唱山川、草木、露珠以及带电的肉体,一直到死。

《领驭》:两首新歌我都特别喜欢,我觉得比你以前的歌都高个层次。

张楚:我以前都太现实主义,现在想把现实主义淡化一点,把精神层面的东西多一点,自己的感情多一点。

《领驭》:诗人一般都会比较喜欢你的老歌,像《姐姐》。张楚对,写实主义的。

《领驭》: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脱离诗歌了?

张楚:其实小时候也读很多诗是从精神层面的还有现实心灵层面两种但是中国的诗人还是现实心灵层面的多一些,因为他要给人温暖的感情多一些但是我后来发现精神情感层面的也很可贵但大家因为,主重现实生后中的温暖把这个忽略掉了。

《领驭》:我想到一个哲学家克尔凯郭尔,他说一个人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审美阶段,就像你原先的《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然后是伦理人生,最后是宗教人生。我觉得你是在往上走的。

张楚:差不多是这样,你是70后?(我是80后)那你算是很厉害的80后了(喜欢看哲学书),享受爱情的时候看哲学书,哲学就不会那么沉重,因为不怕失去人有时候是需要这种自信的。

《领驭》:这种转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张楚:很多年了,2000年以后。现实牵扯到两个部分尤其在中国,社会主义的信仰和资本主义的事实有很多交织的东西,有这么多冲突然后我发现完全依赖这两个冲突去探索人?还不够。因为人你生在非洲,就会长成非洲的样子你生在中国就会长成中国的样子,现实只是现实的一部分,那人本身的种子是什么样,你要去发现那个你去发现那些的快乐是比你发现现实的快乐更神秘更有意思的会剥去你的社会属性。

《领驭》:我听你在《红色摇滚》里唱的《国际歌》,感觉有很愤怒的东西在里面,现在有没有那种愤怒的感觉?

张楚:现在不会。现在的愤怒不是那种现实层面的愤怒,以前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愤怒,现在是在一种温暖的愤怒,一种探索的愤怒。是我看得越来越清楚,这些社会现象存在你是处理不完的。

《领驭》:但有一种建设性的想法,就是你尽量去入世,尽量去处理这些事情。

张楚:那我现在针对的不是一个细节,我是想把整个的都化解掉我把我的位置调整到另外一个位置,去针对我认为更重要的东西。

《领驭》:就是跳开这个社会的东西?

张楚:我改变我自己的愿望,就比如碰到那些有变革的愿望,有破坏的愿望。但是破坏的愿望,又不知真貌是什么?

《领驭》:所以就很荒谬,就像《造飞机的工厂》。

张楚:对,只是对立和破坏,又不知道真相是什么,那时候是这样一个阶段。现在可以大致设升出一个阶段,在我的心里去设计。

《领驭》:设计出一种真相张楚,就是把冥想的一些东西当成真的。

《领驭》:还是有些排斥这些现实层面的东西,不会去关注?张楚还是会关应不过不会以强烈的自我的态度去关,王更柔和一点。

《领驭》:是看到这种愤怒和破坏是没有结果的?你是否曾受到过挫折?

张楚:对,很强的个人生命的挫折。就像西西弗神话一样,你推上去又掉下来,你推上去又掉下来,永远困在那个过程里。

《领驭》:那现在再让你唱以前的歌是什么感觉?

张楚:我会很高兴的。不象以前有一段时间会很排斥。因为这个歌也不是很烂的歌,它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作品,我会和乐队把他排的优秀一些反正是表演音乐嘛,以前都太自我了,我现在把自己和我自己的作品拉的更清楚一些我就是表演我的作品这样会更快乐一些。

《领驭》:太娱乐化了。有一个笑话就是说黑豹去东北走穴,下面就喊再给我整十次《无地自容》,整一次给一千快钱(对啊),就感觉一种假high。(没错),现在为什么会转变?

张楚:因为年轻的时候写这些歌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崇高的东西的,只不过后来现实使它娱乐化了,但现在演出也不太多,我觉得我还可以保持那种对音乐的很纯粹的东西,他还是能带给我很多快乐对我就足够了。

《领驭》:你的愤怒是越来越少了,窦唯好象没有表达的欲望了,拒绝那些直抒胸臆的东西了,其实我觉得三种方向都很好。当侯年牧人写了一首歌叫《兄弟》,当是有个故事是吧。有一个出租车司机拍了你一下,说小伙子好好混别着急,我跟出租车司机打过很长的交道,在《百姓TAXI》杂志做过记者。

张楚:他们很好玩,有很多神人。那个司机不认识我们,我们跟那儿自己聊音乐和生活的一些事情,那个司机听见了,就大发感慨。90年,刚来北京,23岁,还是小孩,居无定所。

《领驭》:特别早的时候有人说你是一个民谣歌手。你最开始歌唱的出发点是什么?

张楚:美啊,愉悦,让自己很充实。

《领驭》:写诗是之前还是之后的事情?

张楚:我不写诗,我从小到大加起来写过不超过30首诗,但我很喜欢诗歌。

《领驭》:摩登天空音乐节的时候,我记下了你的一句歌词“我付出的一切都来自自然,所以我也不能得到她。”当时怎么会想到这个?

张楚:因为在海边,在青岛住。所有的冲动来自我的内心,然后我创造的东西都是外在的,发现所有东西都是一个交流,通过我,但我得不到他,我只是中间的一个环节。

《领驭》:人只是一个节点,也不全是,像惠特曼,他写自然。写草,写人,写大海,是回归自然。

张楚:不是回归自然,是认识自然,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你的内心有多爱恨喜悦,那是大自然赋予你的,你去创造,又是外在的东西,你只是中间的一个点而已。

《领驭》:所以你不会把这个看得很重,他只是你对自然的一个镜像。

张楚:对,我很认真的把这个工作做好了,而且我认识到了这一点,我觉得我就算是一个对自我有认识的人了,就很完满了。

《领驭》:我觉得超越了你过去所有的歌曲。

张楚:我自己知道,虽然从表面上看把过去那些社会意义上的重彩、浓厚淡化掉了,但是坚持的却更明显的。我挺喜欢这样的,有时候跨不过去这一步,群体意识和我不太一样,那我一个人能

走到这样,还是挺自信的。

《领驭》:自信是什么?

张楚:自信就是发现了自己发现的某种东西。

《领驭》:新歌《向日葵》和梵高的画有没有关系?张楚:没有太大关系。梵高的画是比较高光的,我的画是平的。也是在青岛北部的一个渔村,没有什么人,光线从太阳透过云层照到海面上,那个蓝,非常漂亮。就感觉整个是一体的,土地,云,海,都是一体的,我于是就写了《向日葵》。它是一个整体感,有点母性。

《领驭》:你现在创作的东西基本上就是一个很完美,没有棱角的东西。可以这么说吗?

张楚:对,跟过去那种棱角不太一样。

《领驭》:是不是社会变化了,你身上也有些改变。

张楚:人的变化无非是一个社会的进程,当然有好的有坏的,有快的有慢的。要看你带着愿望看还是平衡的看,带着愿望去看有时候就有棱角有冲突,但是你平衡的去看,就会体会到它流动的东西。

《领驭》:你自己对物质的要求高不商?

张楚:对物质要求不高,但对美的追求比一般人高一点。

《领驭》:你在北京这种大都会能看到美的东西吗?

张楚:能啊,经常能。昨天晚上,坐在窗户边休息,一瞬间,就特别享受,因为我们大部分时间习惯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我就会训练自己不进入那种状态,去享受那种愉悦。就往窗下看,因为你要用二元对立的思维你就想怎么住这么多人,怎么天天要忙忙碌碌的去上班,但是你享受的看,你会看到那个灯光从地下30米的地方反射上来,房屋在这个位置,方向,就感觉自己像一个小孩一样在享受光线在不同方向的交织,体会自己和空间的关系,非常享受。

《领驭》:可能我现在还年轻,体会不到这些东西,因为我现在看社会,就会很悲观。打开网页全是坏新闻。

张楚:对,很悲观,就是你不断进入那种二元对立的思维。但你一瞬间突破眼前这个网状的东西,你会找到真我,本来就存在的东西。我离这个玻璃球有一米,这一米之间有空气,当你又像一个小孩子感受到这一米之间的关系,视角就不会很社会化,人都会倾向于可爱的关系,那种习惯,你又发现这种好的东西,这才是那个平衡

《领驭》:我觉得艺术家没有起到应有的责任。

张楚:我在努力做这件事情。人本来可以创造这些很平衡很和谐的东西,但是有些人,艺术家没有做的太好,在批判上做得太深入了。

《领驭》:包括看当代艺术,基本上都是批判性的东西,这种东西最吸引眼球,如果我批判的看这个社会。什么都是有危险的,什么都不能吃,对谁都不信任,包括对政府。那生活在社会上多难受。

张楚:这就是问题所在,你还得在这个社会上生活,你还得吃。比如人家给我发了一个短信,说三鹿奶粉,你又没吃到,你喊什么喊,你应该去做那些更有意义的事。表面上看我是一个犬儒主义者,但我内在的善恶价值观还是很硬的,跟那些敢于呼喊的人是一样的。但我是一个很害羞的人,所以我不能那么很明目张胆的表达出来,这很限制我。

《领驭》:但是你现在表达的东西是看不到那些很硬的东西的?

张楚:我觉得这是一个过程,像《海边》这首歌曲,它就很音乐性,它没有什么二元对立的东西,我在跟我内在的最真的那部分交流,我一直坚信这个东西。当他慢慢成长得很大的时候,我觉得这种改变对我是很好的,比变成一个很害怕的人有意思,我更喜欢现在。

《领驭》:我读过一个美图人的诗,他叫弗罗斯特。他说如果一个人年轻时候愤怒是很正常的。但当你60岁时还很愤怒就很伟大。

张楚:我觉得这是对的,愤怒是来自于一种对知识的愤怒,以前的愤怒来自于对社会现象的愤怒,而老了之后的愤怒是人怎么会这么认识事物的愤怒。

《领驭》:你今年40岁。它是不是一个坎儿?

张楚:我不太觉得,书上是这么说。我不太清楚这个,我又没有成家,也没有小孩儿,我的社会角色很多还是不成熟的,我太长时间都在一个人做艺术。一直还没开窍。书呆子嘛,很多人20多岁就在这方面很开窍了,不同的男女关系什么的啊。

《领驭》:但我觉得你写《爱情》的时候是写到点儿上了的。

张楚:我对她感性上是开窍的,实际操作是不开窍的。如果一个开窍的人体会到这种东西,他就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了。

《领驭》:现在有没有想写中年人的爱?

为你写诗歌词范文第6篇

1974年生于哈尔滨,1993年保送清华大学,1999―2000年在国家广电总局担任网络工程师,2001年与校友卢庚成成立“水木年华”组合,发行组台专辑《一生有你》,并获得当年几乎全部年度最佳新人奖。2002年6月发行组合专辑《青春正传》,同年离队。2003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似水流年》,后推出《为你而来》、《李健・想念你》等个人专辑。

王菲翻唱了一首歌,也从喧嚣中翻出了一位在大时代边上浅唱的歌手――李健。

我认同姚晨的感受:“那种淡淡的忧郁,还很淡定唯美,没有一点浮躁,几乎不像这个时代的人。”

是啊,为什么要进入同一时代呢?如果内心自有世界,每天都是自己的时代。我听到了李健,或许也读到了―点儿李健一生活如歌,李健的安静淡然,如歌。

――封新城

“你从来不考虑市场才有可能有市场。”

封新城:看过《新周刊》吗

李健:都多少年的拥趸了。我只看两本杂志,一个你们,另一个三联。

封新城:总编访谈录是从前年开始做的,就是我自己出来找我感兴趣的采访对象。

李健:对啊,我听说你亲自来采访,觉得动静好大。

封新城:主要是这个人我得感兴趣,然后才有这个冲动。去年我停了一年,你这个采访等于是这个栏目重新开张。对T,我还没有采访过歌手。

李健:那你这是破例了。

封新城:对,是破例了。我个人的习惯是每年春节期间,会集中地看一个连续剧,或者关注一个什么东西,然后某一个旋律就被我常常地哼唱,今年就哼你这个《传奇》。

李健:你到我这儿找解药来了,呵呵。

封新城:今年《传奇》是我的主题曲,现在天天哼,但之前我没听过。

李健:很多人都没听过。

封新城:听王菲唱了以后我就去上网查,听原声,后来我在微博里借着酒劲胡说八道,我说王菲没有李健唱得好,很多人响应,那些人我估计以前就听过你的歌。其实我是听过你的歌的,我最早知道你是《鲁豫有约》。我们做新锐榜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有这么一个歌手,让他们去找。当时你唱的是《异乡人》,这首歌我是知道的,但我不知道还有这么好听的一首歌。要是当时在现场让我们听到《传奇》多好。后来的演唱会你经常唱这歌吧?

李健:从来没唱过。我2002年写完之后,第一次唱是2008年,我在北京做小型个唱。那时候王菲开玩笑,给我发信息说,希望听到如下歌曲,她对我的歌特了解嘛,我…看她列了我二十多首歌,基本上我的演唱会就都按她那个单子唱了。她特别喜欢我这首歌,她说你一定要唱,而我自己都快忘了那首歌了。真的是特别早的时候写的,因为那首歌不太像传统印象的主打歌,它前而没有那种点儿,得靠一些心的律动,特别散板的。

封新城:王菲这么一演绎,它的名声,包括你个人的名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觉得是你喜欢的吗?

李健:这无所谓喜不喜欢,因为春节前她给我发一短信,她说要唱你的歌了,当时我觉得挺高兴的,我想,那就唱吧。当时我也没想,这歌唱了会对我有什么影响,我想,听王菲唱我的歌,我那些歌迷们会挺愿意听到这种不同的版本,她唱什么歌都挺好听的,而且也很久没出来了,我就觉得是一挺高兴的事儿,没想太多。

封新城:王菲唱你的歌让我联想到,你的受众层面很高,是有影响力的那一群人在听你的歌。

李健:这并不奇怪。我觉得音乐最早的时候是个人化的节奏,就是你只为自己写,你没有必要对别人负责,你写的是你自己愿意写的,你用你的语言方式,你的语言习惯。我在歌词上不太愿意写得特别的白,希望能够文学一点儿,但又不是今天这种所谓小文艺,故作文艺状。其实我在写作的时候要求还挺高。

封新城:意思就是说你本身就很拒绝商业吗?

李健:不是,不是拒绝商业,事实上是没有一个人能真正了解商业。你说商业歌曲,什么叫商业歌曲呢?人们真正喜欢才叫商业歌曲,它没有一个模式。我觉得我这几年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我从来不考虑市场,你从来不考虑市场你才有可能有市场。比如说罗大佑也好,李宗盛也好,亚东也好,他们也掌握不了市场,如果他们能掌握市场,那所有歌全找他们去制作。他们也是碰巧,说心里话。

封新城:你是70后,我们60后当年是爱诗歌,到你们70后就有了多种形式来表达情感7。

李健:其实我受诗歌影响很深。

封新城:你比较喜欢的诗、诗人,包括什么?

李健:北岛。顾城有一部分我也很喜欢。海子。还有一个俞心樵我也很喜欢,我喜欢他那种口语化的写作,他没有很多生僻的词,他用的语言特鲜活。比如他写“长大后我要去城里写诗,至今还未平安归来”,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内容太多了,信息量太大了。长大后他要去城里写诗,至今未平安归来,我觉得这描写他的状况,一个诗人的状态,特别吻合。

我觉得歌词是最难写的,因为它跟诗歌不太一样,它要受旋律的限制,你不能唱得很拗口。我喜欢口语化那种,不像现在很多歌,一首歌我看很多字我都不认识,我最受不了特别像古文的那种;但太白了,你爱我我爱你的,我也受不了。我喜欢那种,比如像林夕有些歌词,“我怕来不及,我要抱着你”,最简单了,但放一块儿又有特殊的逻辑关系。

封新城:这个我外行啊,对你来说,是先有歌词后有旋律吗?

李健:是先有旋律,后有歌词,我所有的歌都是。都是我填的歌词。

封新城:是这样啊,但你是这么在意歌词要表达什么的一个人。

李健:你说什么最牛――比如像古文那种,像词牌那种,那么多束缚仍然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这个是最厉害的。我觉得音乐应该以旋律为主,然后才填歌词。我以前从来不写歌词,我在水木的时候大多数歌词是卢庚戌写的,我从来不写。《传奇》那个是第一次写。因为我写歌词特别费劲,特别慢,后来我发现那些真正写歌词的人也并不是很快,我才发觉,哦,原来写歌词很痛苦,很慢,这是所有人的一个常态,并不是因为我缺乏这个才能,所以我才开始写歌词。我以前的强项是在音乐上。

封新城:因为我不是你们这个圈子的,所以说话也不怕冒犯,比如我听许巍的歌就经常听岔了,这首歌串到那首歌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李健:这是音乐层面的,就是这里而的音乐语言比较接近,不够丰富。

封新城:有人说过你这种情况吗?

李健:不太知道,我想口]能也有,就是你怎么看待一个音乐家的风格。比如你听肖邦,肖邦的夜曲,如果你没仔细听,你也可能会串,像降E大调和降B大调有点儿像。真正来说这是一个风格的问题,因为某些人的音层是一样的。比如成龙,他不是一个音乐家,但明星唱歌他有他的特点,他加了粤剧在里而,像“明明白白我的心……”(哼唱),他每个歌都加一个音层在里边,这是他的。一个习惯,一个标识。

但从某些方面来讲,我个人认为,音乐家是不需要改变的,你只能不断强化你的音乐风格。你听巴赫,和巴赫有关的曲日,你可能听起

来就像同一首;你听流行音乐,u2也好,斯汀也好,几十年如一口,不太会变。他只会在他那个层面上走得更深、更远。只有港台歌手才会不停地变来变去,那是因为他们不够自信,在一种音乐风格上不足以吸引人,要创新才吸引你。真正的好的音乐家足不需要转变的。我以前并不喜欢周杰伦,但有一次他说,“我最大的改变是不改变”,我觉得这是一个音乐家最有真知灼见的一句话。迈克尔・杰克逊也是,永远听着就像一首歌,我觉得这正是他的魅力,不是什么问题。

封新城:你的歌开演唱会会不会有问题?

李健:是指什么问题?

封新城:比如说我看许巍的演唱会,我觉得无需到最前面的位置去看,他不是通常的演唱会那种形态。不像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不在现场的话就觉得少了太多。

李健:你是说声光电那种吧。演唱会分两种,一种是很多视觉冲击的,像麦当娜、LadyGaC-a那种,在视觉上占60%,或者70%。还有种就是像我们这种,很多歌你可以从cD那儿听,但现场感觉还是不一样,有可能,去现场找一种温暖的感觉。比如郑钧是我非常喜欢的歌手,他所有的歌我都听过,但我看他的演唱会,热泪盈眶,我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我要的根本不是他有多帅,服装、背景怎么样,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我就是去寻找我熟悉的音层、那些旋律,就那种感觉。我认为音乐有两个层次,好听是一种,另一种就是,它能打动你。能打动你是最难的。

“我并不是热爱这个行业,我只是热爱音乐。”

封新城:有这样一种说法,有的歌适合一个人戴着耳机听,或者自己开着车听,你的歌很明显具有这种特征。我也开过玩笑说,许巍的歌就是那帮开越野的人,自己沉浸在孤独、流浪的感觉里。我这样分是不是太粗俗?

李健:没问题。其实所有的音乐都是自己享受的,无论是交响乐、摇滚乐,可能摇滚乐是唯一更适合现场一些的。人们对听音乐的要求不一样,我喜欢听细节,有人可能在意嗓音,有的在意吉他,有的在意鼓手,每人都不一样。对我来讲,真正听音乐的状态就是一个人在房间,用音响听不用耳机听。听音乐有三个层次:听cD是最浅的层次;然后更的就是一个人弹琴,你在旁边听;最大快乐就是你亲自弹这个曲子,没有人能够取代你演奏而获得的愉悦。所以我能理解郎朗为什么能自己嗨得兴奋得不行的感觉,因为你真的能演奏一门乐器的话,你会发现,没有比演奏者所得的快乐更多。这是最顶层的。

封新城:我们做传媒的比较关注一个东西流行起来,重新被挖掘出来,它有什么时代的节点,像你的《传奇》,你觉得跟时代的情绪有什么关系?

李健:我自认我的音乐是属于比较精细的音乐,我的音乐魅力在于细节。最初听音乐就听一个调嘛,当调听多了,开始有要求的时候,才可能愿意听我这样的东西。我的东西跟大街上流行的东西,还是不太一样。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审美教育是零,一个大学教授可能是硕士博士,但他的审美教育还是零。

封新城:你的歌大家怎么突然就喜欢起来了?

李健:跟时代的大背景没关,可能跟人的状态有关。因为现在人们越来越忙碌,压力越来越大,可能听我的音乐能够让大家都慢下来,能够静下来,有片刻的安慰和温暖吧。因为我不是一个社会学家,我不太能够彻底分析为什么今天突然有人爱听我这样的东西,春晚不一定是导火索。那天我看到有人写了个东西,我觉得挺有道理。他说发现《传奇》的时候,《传奇》并不是我最好的作品,很多歌可能比这个还要好,所以人们才会关注我,去网上搜我其他的作品。如果你只有这一首的话,人们不会持久地去关注你。

我觉得对我来讲,还是一种有备而来吧。我其实很自信,离开水木后,我一首歌也没写,我觉得自己没问题,一定会越来越好,没有春晚也没问题,只不过会时间更长一些罢了。这种机遇你没法复制,一是春晚,二是王菲,王菲本身也好几年没出来。我自己对音乐没有什么企图,我没有希望有一天拿最佳男歌手,能够出场费拿多少,我从来都是跟自己比,只要我今年比去年强就行了。

说实话,我并不是热爱这个行业,我只是热爱音乐,热爱这个职业。热爱这个行业跟你喜欢音乐是两回事。如果你热爱这个行业,你能忍受这歌不是你喜欢的,比如唱一首不是我自己喜欢的歌,但这歌能上榜,能如何如何,也许就唱了:但对我来说,我不能忍受。我为什么会离开水木,就是我不能容忍一张唱片里有几首歌是我不够喜欢的。虽然对方很喜欢,但我为了组合的利益,为了友情,我把这几首歌放在唱片里,这是我绝对不允许的。为什么我上一张唱片里有9首歌?其实是录了10首,录完了有一首就觉得有点别扭,我就是不能让它在那儿,最后就变成9首。那首歌后来被重新填词,变成陈坤的主打歌。很多音乐人要求太高,有一种洁癖。我就不能允许不好的音色出现在我的音乐中,像萨克斯我就不能听,二胡也不能听,我从来不放进音乐里,就有这个洁癖。有几句歌词我不太满意,每次听我都会耿耿于怀,就是,你还是太看重音乐这件事儿。

封新城:现在卡拉oK里边是不是唱你歌的多了起来啊?

李健:对,有一阵,《传奇》都是冠军了。

封新城:我也唱过,速歌不好唱。

李健:对,是不好唱,包括王菲也是全力以赴才唱下来,她那天一直从下午录到晚上。我觉得这样一首歌能成为口水歌大家流传,也未必是件坏事,至少口水歌的音乐质量所提高了。其实我的歌不好唱,特别是把细节意境唱出来,特别难。

封新城:在做音乐的时候,你最突出的是嗓音,还是你对乐器的把握,还是旋律?

李健:嗓音吧,我觉得我是唱第一,作曲第二,写词第三,编曲第四。

封新城:你是什么

李健:2008年。那年我唱了一夏天卡拉OK,突然觉得自己特别善于控制嗓子。

封新城:你唱谁的歌比较多,唱自己的?

李健:我从来不唱自己的歌,唱齐秦的啊,孙楠、刘欢啊,国外的一些,女声也唱,像王菲的歌。男人从音声的角度,35岁以后才真正成熟,以前都属于特别嫩。男高音,帕瓦罗蒂的黄金时间是45岁,他是35岁才开始成熟。35岁以前有些时间也会很好,但不稳定。男高音都没有年轻人。

封新城:我看到微博上一个评论说:为什么他的声音那么让人销魂?后来我查了礼仪下资料,网上对你的嗓音迷恋的人很多。但我有一个疑问,假设说一个歌手,像西方那些,他们都能唱到老,他们是有变化的吗?

李健:当然会有变化,比如你说齐秦。人的嗓音都会有变化的,年轻的时候是最清亮的。

封新城:现在网上听到的《传奇》是你哪一年的声音?

李健:是7年前的声音,现在唱会比那时候更细致,我的嗓音保持得比较好,我不抽烟不喝酒。

封新城:很多烟嗓子不是挺好的吗?

李健:烟酒加在一起最刺激了c是,有的人可以无所谓,像杨坤,没有问题。任何一个搞声乐的演员,像帕瓦罗蒂吃饭都先拿PH试纸沾。因

为音乐类型不一样,像摇滚乐手,越糙越有魅力,但我这种音乐类型就不适合,我是靠细节取胜,靠些小泛音。有人靠糙嗓子,糙就是他的魅力,但我这种音乐,对嗓音要求挺高的。“我想跟大众保持一定的距离。”

封新城:你的听众当中,很多都已经是歌手了,因为他们能在这里面听到一些东西。

李健:唱歌好的人特别少。我昨晚跟孙红雷在一块儿,也说到其实真正能演戏的人特别少,大部分都是些不好不坏的人。唱歌是个低门槛的艺术,很多人能唱歌,但真正能唱好的,唱出修养的,就那么几个。唱歌是比修养的,但我们现在有个误区就是,把唱歌当成体育了,更高更快更强,谁唱高谁最牛,你能唱《死了都要爱》,我能比你再高几度唱。音乐不是体育,音乐是门艺术。我为什么喜欢王菲唱呢?王菲嗓子也不强啊,也没有那么猛,很多选秀的人的嗓子都比她有power,但王菲懂得节制,她的本音会唱得很远,不需要麦克风,王菲录音的时候都把放大器放到最大,这在于细节,细节才真正能够体现一个歌手的修养。如果只是把一个高音唱得很响很猛,那太多人能做到了。但你要把一首歌唱得特别揪住心里,就特别难。

封新城:你有没有重录这首歌?

李健:有啊,还没发呢。

封新城:那我有兴趣听一下,听你刚才说的那种变化。

李健:但那时候的状态也是无法取代的,比如我昨天问孙红雷,你最喜欢哪一个表演?他说是《我的父亲母亲》,他说他那时候不太懂表演,更自然,更本真。以前的《传奇》,我嗓子可能和现在不太一样,但它恰恰有当初最真实、最真诚的冲动在里面,那也是无法复制的。其实那种东西很重要,你要警惕不要让它消失,要慢慢保持。许巍的歌也是,那种哑声,很能打动人。他那种腔,他是有口音的,在传统音乐来讲,这是不被允许的。郑钧也有口音,有点陕西口音,这些恰恰成为他们本人的一种腔的特色。所以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大的纠结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歌手大赛没有太多意义?流行音乐的魅力在于特色,而歌手大赛的标准是进入声乐的领域去衡量流行音乐,你的命题就是错的,按照那个标准衡量的话,可能朴树、许巍连复赛都进不去。但恰恰他们的个人魅力是无法取代的,歌手大赛出来那么多人,谁真正赢得观众的心呢?他们没有特点,太声乐化了。

封新城:现在你的歌在文化识别上,是不是还是被划为小资类的?

李健:我不知道怎么划分的,但我的歌中情歌不太多,我不太喜欢总唱情歌。

封新城:那你最想表达什么呢?

李健:你要表达你当时最想表达的。比如我写《异乡人》的时候,我认为一个人一生只为一个房子奋斗,这是一个多么悲惨的事情。披星戴月奔波,只为一扇窗,有的人还可能奔波一生都奔波不了,北京的房价是一普通农民活400岁、一个小姐连续工作200年才买得起,还得全年无休,就是这种表达。我写《松花江》也是,我在哈尔滨长大,小时候在里边游泳,后来看到被污染,我就写了这样的歌。我一定要写我当下的心情,像我爸去世,我一定要写我现在最关注的,你不可能永远只关注爱情。我在水木的时候那些校园民谣写了很多所谓小情歌,那时候你最关心的就是这点事儿;现在10年过去了,你已经是一个30多岁的社会人了,你还在关心那些青涩的风花雪月的事,那你就不是那么真诚了。虽然情歌在市场上是好卖一些。

封新城:刚才说到理想主义,如果给自己归类,你觉得自己有很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吗?

李健:有一点吧,不强烈,有一部分。我总觉得我不能做生活的主人,我也不能被生活打倒,我要与生活平行着,平起平坐着,这是我一直想学的。当你退一步的时候,生活就不能打倒你了,降低点要求。我刚才说我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从来不规划未来,我从小就没什么理想,初中的理想就是考一个好高中,高中的理想是考一个好大学,大学时候的理想就是找一个挣钱多点的单位过体面的生活,正是因为这样你才不会为未来那种空穴来风的焦虑所干扰。如果我现在规划说将来唱歌唱得不红了,我是不是得找条后路?一焦虑就没法创作,就干扰自己了,如果一想到未来可能会有多火,就要兴奋得睡不着觉?失眠?我从来不会,我只要今天舒服就行了,活在当下。而且你对未来规划毫无意义,根本控制不了。所以我长期以来都保持这么一个状态,不是特别着急,也不太容易被外界干扰,因为我没有计划,我只认准今天的状态。今天想喝咖啡就喝杯咖啡,想写歌就写歌,这是我的享受,这是我能够体会到的。

封新城:春晚每年都会火一个人,今年特别异常,没有那种明面上火的,都是暗里,你算一个。

李健:春节前我跟王中军,原来的公司老板,还有羽泉在一块儿吃饭,他们说王菲春晚要唱你的歌啦,你要火啦。中军突然说:“为什么王菲唱他的歌,他火呢?”,我也问羽泉说:“是呀。为什么王菲唱我的歌我会火呢?应该是王菲火啊。”他们就不说话了。那现在我火不火呢?我不知道,突然想起这个段子了。春晚能让我成为一个话题,因为它是不可复制的,我也说不太清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我偏袒自己一点儿说就是能被人关注还是我有备而来,不是仅仅只有这―首歌。

张凌凌代问微博问题:春晚让你火了,会不会对你整个状态产生影响?

李健:我觉得更不会影响了,原来最默默无闻的时候能够保持,现在条件更好,更容易这样,你受的干扰更好。原来受的干扰是很多人说“你这人没名气,你还坚持什么呀?”,或者“下个月房租是不是该交了?”现在都没有了。可能干扰是现在你比别人有钱了,你可以去做生意了,炒股票了,精力分散了,这些我没有,没有任何投资头脑。有人会问你离开水木,水木现在还挺火,你后不后悔?一次跟一个歌手见面,名字就不提了,介绍我说这是李健,原来水木的,单飞了。他说你太不明智了,为什么要单飞呢?我就说想做音乐,他就叹了口气说,你现在这样能写吗?即使那样我也没扰,我觉得没问题,一定会好的。当时心里还想,这哥们真傻。张凌凌代问微博问题:王菲翻唱《传奇》对你的事业发展影响大吗?之前你满意自己的状态吗?

李健:有个记者采访我,说有一首歌叫《风吹麦浪》,他说我一直站在麦浪里,王菲翻唱就是一阵风,把麦浪吹开看到我了,王菲就起这样一个作用。我觉得这个记者说得挺好的。我并不介意因为王菲才有名,才火。王菲是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她在华语歌手里是最旗帜性的,没有^再超过她,你让一个这么好的歌手把你的歌推荐给大众,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很愉悦的事情,她也是我的偶像。

封新城:没错,这就是一个推荐嘛,就像在微博上我转发一个人的东西,他就引人注意了嘛。

李健:对,并不是说你被别人推荐了你没面子,这哪里的话,被一个特别棒的人推荐,当然很好,当然很幸运。不但不在意,我还挺高兴,而且推荐者是你很喜欢的,很欣赏的人。

封新城:你怎么没开微博啊?我看你的博客很早就停了。

李健:去年停的,根本没什么好写的。

封新城:微博好,它有互动。

为你写诗歌词范文第7篇

执教:嘉善县实验小学 祝贵耀

师:三年前,有这样一首诗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出示:《山城的雾》,生自由阅读)

师:这首小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

师:三年前的这一首小诗,太儿科了哦。(学生笑)读不懂才怪。(学生笑)三个多月前,新华社发了一张漫画(出示漫画,见右下图),你读懂了什么?

……

师:你读到画的里面去了,由看到的景物,联想到听到的声音。画面上所描绘的城市建筑的“咳咳”声,就是城市里人们的――

生齐答:就是城市里人们的咳咳声。

师:是啊,你们是读漫画的高手。解读漫画还有一把更便捷的钥匙,你们知道吗?

生:我觉得应该就是漫画的题目。

……

生:人们生活在雾霾天气里,危机四伏。因此,它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命。

生:我从“十面”看出雾霾到处都是,人们无处可躲。

师:是的,“十面‘霾’伏”,这四个字所描绘的正是首都北京三个多月前的雾霾天气。若是把三年前的小诗《山城的雾》改写成《京城的霾》,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用修改符号尝试着在原诗上改写,教师巡视指导。用时6分钟左右)

……

师:我猜想诗歌中有几处的修改一定是你特有的,别具一格的,且一定有你自己的理由。如第1小节的“无比奇幻”,你改成了什么呢?

生:我改成了“无比可怕”,因为雾霾天气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生:我改成了“无比糟糕”,因为雾霾天气使得人们的出行很不方便,使得原本拥挤的交通变得更加拥堵。

师:这“可怕”,这“糟糕”,就是雾霾带给我们的内心感受。第2小节又是如何改写的呢?

……

师:虽然各自的感受稍有不同,但都折射出对雾霾的讨厌,乃至恐惧的心理。这些都是从内心的感受来写的。(板书:内心的感受)这些感受一定会落在具体可感的景象、声音上,它才会变得更生动、形象。你发现这位同学哪一处的改写也值得学习?

生:我觉得他把第4小节改写成“只听见霾中咳咳的咳嗽声,只看见路上行人的口罩”。生动地写出了雾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适。

师:的确,这前一句是从听到的声音的角度来写的,后一句是从看到的景象来写的,而且抓住的是当时特有的声音和景象。你们一个善于改写,一个善于评价,很棒!只不过对于这“咳咳的咳嗽声”我总觉得读起来似乎缺少了诗歌语言的美感,是不是可以改得更好?(学生专注地听着,没人举手)

师:你可以用我们解读漫画时谈到的“城市的咳咳声”试试。(学生顿悟,纷纷举手)

生:只听见霾中城市的咳咳声。(教师将此句写在原诗旁)

师:好!你喜欢哪一句?

生:我喜欢第二句,因为它回避了“咳”字的重复,读起来没那么拗口了。

生:我也喜欢第二句,因为第二句好像还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师:你们两位说得都很好,同学们听明白了吗?你能将他们的意思综合起来说说吗?这样看来,改写的时候除了应该选取独特的声音和景象,(板书:听到的声音 见到的景象)还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用词的准确。

师:嗯,也对。更诗意地说,要注意用词的生动和灵活。你能试着往下改一处吗?

……

师:我们抓住了在北京雾霾天气中可以见到的独特的景象,可以听到的独特声音,以及内心独有的感受,非常成功地改写了《京城的霾》。我为你们的出色表现鼓掌!(生跟着鼓掌)那就来读读自己改写后的小诗吧!

(先自由读自己改写后的诗,再指名读诗)

师:1月14日,全国有64家报刊媒体不约而同地用头版头条报道了北京的霾,(学生扫读屏幕上呈现的报道,教师解说)……雾霾笼罩了“美丽中国”!

师:从你们专注的神情中我可以猜想你们心中一定有好多想说的话。请你拿出1号信封,里面有一首《送别》和一首《我的歌声里》的歌词片段。你可以试着将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独特的景象、声音、感受融入到其中一首歌词里,在原词上改写。当然,如果你心中有更适宜于唱出的歌,你也可以在旁边的横线上直接写下来。

(学生用修改符号尝试着在歌词上改写,教师巡视指导。用时5分钟左右)

……

生: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霾 你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的世界里/带给我害怕 情不安宁//美丽的中国母亲/在我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消失/美丽的中国母亲/剩下的只是回忆/你存在 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 我的心里 我的歌声里

(学生鼓掌表扬)

师:改得还真不错。有没有谁能帮着哼一哼?(一女生哼唱同学改写的《我的歌声里》,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师:好的哦,我哼得肯定没她好。(学生笑)那我就哼一哼《送别》。长城外/故宫边/雾霾灰连天/晚风拂柳咳声残/夕阳家外家//街之南/巷之北/南北车连车/人生难得是清新/雾霾埋了谁(学生拍手打节奏,鼓掌表扬老师)

师:谢谢!其实我哼得真不好,他哼得好。(播放雾霾版的《北京 北京》)依然熟悉的旋律,却传递着完全不同的情感。

师:2013年,那个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雾霾,悄悄地退去了。它是不是真的走了呢?(出示资料)这是我在全国实时空气质量指数地图网站得到的讯息,5月31日,我们可爱的嘉兴竟然排在全国空气污染城市的第一位。(学生感到非常惊异)不敢相信是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用颜色表示空气。此时此刻北京的空气是什么颜色的呢?(教师打开PM2.5.in网站,点击“北京”)红色,中度污染,四级。想不想看看此时此刻嘉兴的空气质量。(点击“嘉兴”)很好!绿色,优,一级。(学生情不自禁鼓掌)

师: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可以试着用诗歌描绘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身边的生活。下课。2号信封里还有一张漫画,是这节课送给你们的小小的惊喜(见左下图)。

课堂实录二:《战火中的孩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

执教:嘉善县实验小学 史抄

师:这张老照片,你一定了解吧?(课件出示习作照片)

生:这张照片是当年日本轰炸我们上海火车南站时的情景。

师:(出示文字资料)是啊,今天,我们要写的内容,就是这一位“战火中的孩子”。大屏幕继续补充写作目标:

师:让我们来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

师:是啊,在他的身上,衣衫破烂,满是伤痕。难以想象,柔弱的身体是如何承受这凶残的轰炸的。

生:他的脸上还有泪水。

师:这图片其实很模糊,你怎么能发现泪水呢?

生:因为他在废墟中哭泣,我想,他的脸上会有泪水。

师:这并不是你看到的,而是你想到的。所以不仅可以可以用眼观察,还可以用你的心去观察。

师:让我们继续关注这一张模糊的脸,你似乎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这个小男孩的嘴巴张得很大,因为痛哭,脸变形了。

生:我似乎看到了他的眼睛,泪珠正在掉下来。

师:对了,还有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双眼睛,除了流泪,还在告诉我们他的心情如何?

生:他很害怕。

生:他一定是在找自己的妈妈,可能在喊:妈妈,你在哪里,快来救我。

师:孩子的眼神在告诉我们,他很害怕,他不知道怎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课件出示:请拿起笔,写一写这个孩子,写出孩子的外貌、动作和神态)

(学生开始第一次写作,约6分钟)

师:现在,我想听一听出现在你纸上的这位孩子。

生:那位孩子,衣衫破烂,无助的心里想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他的脸上满是灰尘,肮脏的泥土沾在他的脸上,还有时时为亲人流下的泪珠――他在呼唤,对,他在呼唤,用呼声表达他的感情:“可怕的战争!”

师:她写出了哪方面?

生:她写出了这个孩子的可怜。

生:她还写到了孩子心里面很害怕。

生:我仿佛听到了孩子的心里面在呼唤着他的爸爸妈妈。

师:是啊,她的语言很朴实,很真实,几句话,把这个人物写出来了。用四个字概括的话,她做到了――言之有物――有这个人物。

生:废墟边上,有一个孩子在哭泣着。他的身上沾满着血迹,衣衫破烂;他的脸上,充满着恐惧和悲伤,因为找不到父母而在痛哭;他的眼睛已经哭肿了,泪水还在不停地流下来。这个孩子真可怜啊!

师:我觉得你写的最大的一个亮点,是有一个总起句,接着再分各个层次来写,最后再补充一句:这个孩子真可怜啊!这是什么顺序?

生:总―分―总。

师: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是一种方法。我们用四个字总结,那就是:言之有――(生:序)

生: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孩童稚嫩的哭泣声,原来,在月台上,还有一个幸存的孩子。我看到,他的衣衫破烂,满是泥污和血迹;我看到,他的脸上,充满着无助、悲伤和恐惧;我看到,他的脸上,挂满了一串串的泪珠,似乎在思念着亲人,想让他们快点回到自己的身边。这个孩子还那么小,日本侵略者怎么那么狠心,让他这么孤苦伶仃呢?他也许会无家可归,流落街头,他的心灵,会留下永远的创伤。

师:说一说,她哪里写得好?

生:她写出了这个孩子的无依无靠。还用到了排比句。

师:她在写作时,用到了一种特殊的方法:三个“我看到”,这是――(生:排比)排比不仅能将句子写具体,更有助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样,她还用到了另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去控诉侵略者如此心狠手辣。这也更加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运用这样的手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有感情,这就叫:言之有――(生:情)

……

师:这,就是废墟中的孩子,听了前面三位同学的描写,再看这位孩子,此时,你心中是否有许多的疑问?

……

师:是啊,他的父母,也许就在轰炸中失散了,也许昏迷了,也许被埋在废墟底下,在流血在,也许已经离开人世……生离死别,天地失色,日月无光。我忍不住也想问一句,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生:日本侵略者。

师:让我们看看,这伙强盗,到底干了什么!(课件出示图片、文字资料)

(师作旁白:1937年8月28日……此地,死伤无数,一片废墟。此处,景象之惨,触目惊心)

师:孩子们,看了这一幕幕之后,你现在作何感想?(学生各抒己见)

师:我听出来了,你的言语中透露着对日寇的愤怒,对战争的谴责和控诉。是啊,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说不尽,写不完,你们说,我们该不该谴责、该不该控诉他们!

师:控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事实说话,还有一种就是直接写感想,用真情去批判。……下面,请任选其中一种,写下你的控诉。(大屏幕出示写作要求,学生开始第二次写作,约8分钟)

……

师:谁来为我们回顾一下这个事件?

生:1937年8月28日,那个可怕的下午,引起了大家的恐慌。那拥挤的人群,正在等着一列火车……

生:1937年8月28日下午,有许多人在上海火车南站候车,有许多妇女和孩子。……一颗又一颗的炸弹无情地投向车站,原本热闹无比的车站,在几分钟内变成了人间地狱。房子倒了,铁道裂开了,候车点一片死寂,只有硝烟还在弥漫,笼罩在车站的上空。

师:写得真好!透过这硝烟,通过这文字,让我们似乎听见了那呼啸的敌机,那巨大的爆炸声,那凄厉的悲呼惨叫声,似乎看到了那一个个可怜的生命在瞬间消失。有没有直接写感想的?

生:日本侵略者为什么要进攻我们的国家?日本侵略者为什么要轰炸我们的国土,轰炸我们的上海火车站,轰炸我们的平民百姓?……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

生:战争是多么的可怕!在战争中,许多勇敢的战士倒在了冷酷无情的炮火中,更有许多无辜的生命瞬间消失。让我们一起对战争发出控诉;让我们一起呼唤和平;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灿烂,更加美好,更加阳光;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平!

师:四个“让我们”,让我们听到了你的呼声。

师:是啊,孩子们,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将火车南站化为了废墟,成为了人间地狱。在敌机的轰炸中,冒死拍摄下这幅图片的记者,叫王小亭。(出示照片拍摄者的资料)其实,战争摧毁的只是一个火车南站吗?他在用这张残酷的照片,向世界呼吁――(大屏幕出示文字)

生:要和平,不要战争! (大屏幕出示现代战争中孩子的照片)

师: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弹指一挥,76年过去了。现在,许多地方,许多战地记者,拍下了一张又一张战火中孩子的照片,他们也在向世界呼吁――

生: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其实也在用我们的心,我们的笔,我们的文字,在呼吁――

生:要和平,不要战争!

师:回去以后,思考一下这位孩子将来的命运。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执教者说课

祝贵耀:我之所以选择《十面“霾”伏》这个教学内容,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这个单元中,学生除了学会阅读诗歌,还要试着写写诗歌,因此,我引导学生从《山城的雾》导入,以诗歌改写的方式,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王国。其次,这次习作的话题是“雾霾天气”,之所以聚焦这样一个社会热点,一方面是基于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八的“聊聊热门话题”再度拓展,另一方面是体现《课程标准》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要着力关注“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和“日常生活的话题”的建议。最后,这次习作训练是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渗透的一种尝试,也是为未来社会培养现代公民的一种小小实践。

让学生习作能够聚焦到儿童生活中的“闲情雅致”,让每一个学生对习作内容、习作过程和自我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这一定是每一个语文老师追逐的方向。我期望和儿童一同行走在儿童喜欢的真实的、鲜活的、新奇的习作之路上。

史抄:《战火中的孩子》这一课,是看图作文。本次习作目标,是引导学生联系照片的人和景,去看、去想,再分别将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真实情感的表达。

我要做的,就是尽力去感染他们,让他们走进照片,走进那场惨烈的事件,最终通过过去的孩子与现在的孩子、现代战争中的孩子与自己的对比,去感受战争的残酷,去体会战地记者冒死拍下照片的最“本真”的意义,去感悟“要和平,不要战争”的真谛。同时,为了指导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课前去收集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在课堂上,通过课前谈话,让学生去看一些现代战争中的孩子的图片,使学生联系到自身,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对同龄人悲惨遭遇的同情了。

综上所述,我觉得一堂作文课,首先要让学生有一个明晰的目标,然后带着自己的感情,去实现这个目标,如果还有学生有自己“天才式”的自由表达,那就会有令人惊喜的发现。

辩课实录

主持人:姚彩萍(嘉善县俞汇小学)

参辩人员:

张化万(张化万浙派名师培养工作站)

沈丽萍(嘉善县实验小学)

陈小峰(嘉善县西塘小学)

王奇燕(嘉善县实验小学)

沈敏燕(嘉善县范径小学)

孔明娟(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夏雅萍(嘉善县第二实验小学)

董大良(嘉善县大云镇中心学校)

张 群(嘉善县泗洲小学)

姚正燕(嘉善县枫南小学)

张国峰(嘉善县车站路小学)

王帅英(嘉善县下甸庙小学)

刘亚君(嘉善县里泽小学)

辩题1:学生习作是不是需要明晰的目标引领

姚彩萍:两位老师整个课堂的呈现,我们都已经看了,结合我们日常的习作教学,我们一起来谈一谈,在我们的习作教学中,到底要不要给我们的学生一个明晰的目标引领。

沈丽萍:我们的习作教学,在第一学段是写话,第二学段才开始叫习作,强调的是一个“习”字,那么在习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认知水平的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习作教学是否需要明晰的目标引领?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当然需要!没有明确的目标,我们的教学就成了无本之木,今天的两堂课我觉得都能够比较好地体现教师对习作目标的引领。

沈敏燕:明晰的目标引领可以使教学目标化为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教师的教育愿景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我想到这样一个比喻,不知是否恰当:如果说课堂上没有一个明晰的教学目标的引领,是不是感觉像在一场跑步比赛中,裁判员已经鸣响了起跑枪声,但是运动员却不知道终点线在哪里?

董大良:我觉得我们的课堂是不是可以开放一点,假如说目标引领太明晰了,一堂课一步一个脚印,那么给孩子带来的可能是更多的束缚,因为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小学生的作文是最好的,中学生的作文还可以,高中生的作文基本上没办法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老师一直在做一个“否定”的事情,眼睛看到的往往都是学生的不足和缺点,慢慢地把孩子的兴趣和自信否定掉了。当我们的孩子一直活在成人的“否定”眼光中,孩子闪烁的思维火花就渐渐熄灭了。

张群:老师行走在课堂上,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当你走上讲台,实施一个教学活动的时候,就是一个目标指引下的一个教学活动。我们研究的是习作教学,习作教学总目标中的八个字,它涵盖了我们的目标指向:从内容上是“具体明确”,从表达上是“文从字顺”。这是我们开展习作教学总的目标引领。

叶圣陶先生对于作文教学的目标引领说过很经典的话:“习作一课,我谓宜认定标的,师生全力以赴之。标的为何?文理通顺而已。学生明乎此,认真练习,教者明乎此,认真指导,终必有成。”综观我们上午两节课,都是在明晰的目标引领下展开教学活动的。如果没有目标的引领,那我们的课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姚正燕:我们活动的主题是“还习作一个本真”,“本真”我想是基于学生视野下的习作。祝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迟迟不愿意离开课堂的原因是什么?是写作兴趣。我觉得作文能力的提高,首先是写作的兴趣,然后是写作的意志,再是写作的人格,最后才是写作的技巧。所以我觉得,作文教学最大的目标就是:生活习作法。即要求学生关注的是生活,然后是体验学习的快乐,最后是感受生活的美丽。而不是一堂课一个习作目标,然后提升一个能力。这样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我觉得都是不合理的。

张化万:语文是人文类的学科,它的所有表述,都是用语言来表达的,语言最大的一个优点、一个特点,就是模糊。

针对你们刚才这个部分的讨论,我想说的就是:教师想将习作教学教好,自己脑子里这个目标一定要明晰,这个明晰的目标应当是有层次的,同时是允许动态生成的。我们课堂教学的所有教学行为都是给儿童的成长提供帮助,不是束缚。就好像我们去爬华山,有一段路很陡,有铁索的,像我去,就一定要拉铁索,否则不安全。换祝贵耀去,就不用拉铁索,“噔登噔”就上去了。如果这时上面有个景区工作人员说:“你非得要拉铁索的,不拉罚钱!”你痛快吗?你很不痛快吧!

在“目标教学”这个问题上,大概不会有教师站起来说:我不要目标。但在表达的方式上面,我本人也非常反对那种一上课就把要求挂在黑板上,把概念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孩子们去做这件事。这种引领作用是极弱的。儿童在学习中是一种互动的过程,逐渐地逼近目标,目标不断地丰富和明晰,这是一个真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就如我们今天二位老师上的课一样。

辩题2:学生习作是应该重言语技能还是应该重情感流露?

姚彩萍:我们进入第二个辩题:学生习作是应该重言语技能还是应该重情感流露?

孔明娟:我觉得作文教学,首先应该让孩子有兴趣,想说、会说,而且想写、会写。今天两堂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感氛围当中,都做得相当好,第二堂课《战火中的孩子》,虽然史抄老师在设计的时候可能是重情感流露,但是大家可能也清晰地看到课堂中有言语技能的指导。而祝贵耀老师的课,言语技能指导方面就更多了。所以我觉得,其实今天的两位老师在重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流露的同时,都无一例外地注重了言语技能的指导。

张群:我认为,我们小学生的习作要重情感流露。为什么?第一,我们的对象是小学生。小学阶段的习作应该是我们生活的需要,是与人交流、自我表达的需要,是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需要,这是我们习作教学的一个基本定位。前几年,有一个7岁的孩子在参加“冰心作文奖”比赛时,写了107个字,获得了一等奖。这个一年级的小孩子,他之所以能够得到一等奖,我觉得还是因为“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他的童真、童言感染了每一位评委。这位孩子所写的“想妈妈的感觉就是一种想哭的感觉”的情感是在文字中很自然地流露出来的。

张国峰:我有两个观点。第一,因文而异,有所侧重。这是作文指导课的一个原则。比如说明文的话,是注重技巧;而记叙文、诗歌的话,则以情感为主。第二,在真情流露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强技能的指导。我听过张老师好多课,收获很多,其中有一招就是“一步一个台阶,一阶一个提升”,不露痕迹地提高孩子的写作技能。

董大良:大段的独白,如果没有做到言之有序,我想肯定是得不了奖的。刚刚张国峰老师也提到了,我觉得在具体指导写作课的时候,的确应该因文而异、因生而异。今天两堂课中,都是看图作文。看图作文小学阶段的要求就是看清图意和合理想象。我想这个方面,可能重情感流露的权重要多一些。但祝贵耀老师的课上学生学写的是诗歌,对于诗歌习作学生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它主要是一种意象的组合,从“文体陌生”这个角度出发,假如说缺少了教师有关言语技能的及时引领,我想学生是会无所适从的,甚至会写一些“假话、空话、套话”的。那写出来的就是诗不像诗、文不像文的东西了。

夏雅萍:有些学生的文章,从言语表达上,是无技巧可谈的。但是从文章的真情流露上面看,我们看到了孩子的一颗真心。所以我觉得,从“还学生习作的本真”这个主题看,我们应该还孩子们一个真情流露的表达场所。其实,为什么作文这条路越走越窄,很多时候就是我们老师技巧指导过分地多了之后,给予孩子们的束缚也更多了。

史抄:面对学生作文,如果你说他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到最后,孩子的想象力没有了,表达的欲望也就没有了。因此我觉得,在我们的习作教学中,我提倡老师们应该让孩子们真情流露,自由表达。

王帅英:看到这一个辩题,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看的《中国梦之声》。我觉得就如一位歌手,在唱歌的时候,如果说是在一点音乐技能都没有的情况之下,情感却真正投入进去了,我觉得这肯定是直接淘汰的。但若说重言语技能而轻情感流露的,那么评委也会说你好像太注重于颤音、滑音了,缺少了对歌的情感的投入。今天听了几位老师所呈现的观点,我觉得还是要以情引路,然后再注重言语技能。

张化万:这个辩题是实际的,它的迷惑性很强,同时它的现实指导意义也很强。一篇好的习作,一定是两者兼而有之。我们说踏雪无痕,孩子真情流露,他的语言即思想,语言即情感。刚才谈到的获得“冰心作文奖”一等奖的那个孩子,他的小脑袋里经常想的东西,很自然地流露出来:想妈妈的感觉是想哭的感觉。一年级孩子这样写是很震撼人心的,六年级孩子这样写就可能是一种滑稽了。但是一年级孩子这样写,他就没有言语技能吗?他的言语技能是很好的。一是他言之有物;二是言之有序;三是字都能正确地写下来。言语表达技能强不强?当然强。

习作教学的特质是什么?是要帮助孩子提升言语表达的技能。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利于儿童更好地把他的情感告诉他人。那么也有老师说:课堂上,你好像只用了五分钟讲“言语技能”,其他时间都是“情感喷吐”。但以我的眼睛里看来不是这样的,整堂课四十分钟,学生都在进行表达自己情感的言语技能的实践。你这个情感怎么来的,是通过语言准确地练习,然后表达出来的。

举个例子,像上次我讲的《吃西瓜》。吃西瓜,学生高不高兴,很高兴啊,很畅快。但是他只能说:这个西瓜很好吃,我吃啊,吃啊,终于吃完了。这怎么行呢?那么怎样把这个过程写出来呢?这就是语言技能的问题,在这个技能的实践、提高的过程中,也不断地丰富儿童的情感。所以我不认为有脱离儿童情感的作文,我也不认为有脱离语言方式的真情流露。

祝贵耀: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言语技能和真情流露是共生共存的。它们并不是一对矛盾体,更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它们应该有机地融合在学生整个习作过程中,融合在整个学习的生命流中。

张化万:是的。好的学生习作一定是言语能力和情感并存的。情感的东西实际上还承载着很重的教育问题,比如育新人、养人格。你看大家的文章,平白如水,朴实无华,单独想想,这些字你都会写的,但是你写来写去就是写不到他这个位置上,那是因为你对人生、对生活的认识没到这个层面。

辩题3:学生习作是从模仿表达开始还是从自由表达开始?

姚彩萍:我们进入第三个辩题,学生习作是从模仿表达开始还是从自由表达开始?

王奇燕: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写作时,有素材,但不知道怎么写;有时呢是长篇大论,却不知所言,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因为模仿是孩子的一个天性。只要我们善于总结、把握,能够正确运用,我想小学生的作文应该可以在模仿中得到有意义的指导。

当然,模仿只是写作的开始,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在模仿中进行创新。最后在课的结尾,祝贵耀老师出示了一张漫画:雾霾天气必备装。孩子们在课堂上有了模仿以后,根据这幅图,回去可以进行创作,可以是进行诗歌的创作,也可以是进行其他文体的创作。

张群:我觉得还是侧重于自由表达。我们新课程一直倡导人的个性化发展,放到我们的语文课程当中,它的几个维度:一是情感,二是过程,三是自主写作。减少束缚,鼓励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这是我们语文课程中的一个简单却真实的理念。

张化万:这个话题很好说的,有很多话好说的。叶圣陶先生就说过:模仿不是个好办法。于是,当年有好多人对仿写是口诛笔伐。但是,叶老没有说:模仿不是个办法。

刚才大家说,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我认为,人类都需要模仿。中国现代的哪一项科技创造发明,没有模仿的影子?不是对古人的模仿,就是对外国人的模仿。但是,中国的重大成果,哪一项不是自己创新的?在我们的老师当中,特别是在上公开课、展示课的时候,我们的老师特别不敢加上模仿的成分。生怕被别人批评:自由性不够,创新性不够,好像模仿就是一个罪名一样。我不觉得这样。什么是罪名呢?你模仿的时候,不允许学生跨越,不允许学生个性的张扬,这是罪名。

沈丽萍:但是我们很多老师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可能就走入了这个误区。因为他觉得模仿是作文速成的一个办法。我们老师在教作文的时候,模仿什么,这个要把握好,模仿的可能仅仅是某一种表达的方式。

张化万:我刚才引用了叶圣陶老先生的话:“模仿不是个好办法。”但是,现代教育科研工作者得出的结论是模仿是个好办法。其实,每个老师也可以得出不同的判断。我始终认为老师只要有对自己这个班的学生的学习成长有利的办法,统统是好办法。今天没有成为理论,经过五年十年的努力,可能就是一个理论。我们只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任,不是对过去的书上印的话负责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任,对你所教的那门学科、学生的成长成功负责任。至于某某人说过什么话,需要关注,但不要那么刻骨铭心地牢记。

刘亚君:模仿和自由表达,我想:要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学生的不同层次,还有教学的不同内容来安排。年龄的起点在哪里,比如呱呱落地的小孩子,在刚学说话的时候,就是从模仿成人的语言开始的。

陈小峰:我们要模仿什么?我觉得模仿的是言语技能,然后通过言语技能来促进情感流露。如果说是自由表达的话,可能是比较偏重于情感流露,既然我们在第二个辩题中,大家达成了基本的共识:我们要通过言语技能来表达情感。那么,我觉得第三个辩题就是要从模仿开始,模仿言语技能来表达情感流露。

张化万:其实,是模仿在先,还是自由表达在先,我们在说这个话的时候,都一定要记住:当儿童的语言――习作出来的时候,话写出来的时候,它一定是一个整体的,它一定是包含着内容、情感和语言的。

我想问大家,你们在批小孩子的作文的时候,有单元的基础训练作文,还有就是每个星期写一篇自由作文,我想请大家举个手表示一下,你们喜欢批单元的基础训练作文呢,还是喜欢批班里学生的自由作文?喜欢批自由作文的举手。(全部举手,众笑)

小孩子写自由作文当然也有偷偷模仿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不是他自己写的?自由作文所表达的,你是不是欣赏他的内容啊,欣不欣赏他的语言?语言极其糟糕,内容令人兴奋,有这样的现象吗?大概极少。

画画的小朋友,包括你自己的孩子画画,自己拿笔画画,首先是模仿的,还是乱涂乱画的?有的家长很开明的,小孩子的房间里,墙壁上,任由孩子去画,大不了三年后再粉刷一次。这是不是自由表达?

所以,我个人觉得,我们不能因为看到哪一个东西好一点,哪一个东西容易点,我们就得出一个很绝对的结论。一定是模仿在前,或者,一定是自由表达在前。

活动综述

张化万:在我们老师成长方面,我有几点思考想和诸位共享。

上一篇:幼儿诗歌范文 下一篇:关于祖国的诗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