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对联范文

时间:2023-03-17 20:37:16

寺庙对联

寺庙对联范文第1篇

一天下午,我和几位同学去游纳雍公园。

到了纳雍公园,我们进入大门,只见眼前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泥路伸向远方,我们顺着这曲折的水泥路走上去。水泥路周围全都是密密麻麻的苍松翠柏,它们有的倾斜着,有的挺立着。其中杉树树干挺拔,树形壮丽,叶色翠绿,像是一名身穿绿色军服的。这绿色成阴的树林也别有一番景象。‘喳喳喳’一声清脆的鸟叫声传来,我抬头一看,几只小鸟在空中打旋。走了不久,前面便有一座长廊亭供人休息。我们绕过长廊亭,继续走下去。不远处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壮观的大寺庙,大寺庙的墙身是红色的,屋顶上绿色和红色相错对。大寺庙的屋上方有一块匾额,匾额上写着‘大雄宝殿’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我们穿过大寺庙,然后拾级而下,就到了一座叫‘猴峰亭’的长亭。亭子前有两塑岩猴各蹲在一边,双手摸着胸口,一副神态自若的样子。柱子两旁刻着副对联,叫‘讴歌二水纵豪情,放眼群山集广韵。’我对这副对联赞叹不已,真不知是谁写出这么好的对联来。猴峰亭的亭檐四角向上翘起,亭檐周围刻着精美的花纹,亭檐正中有一个像葫芦似的东西立着。这‘猴峰亭’真独特。紧接着,我们随着水泥路来到了猴子岩,这儿还有几座亭子。这些地方的景色也是独特美观。

纳雍公园的柏翠青松、水潺鸟鸣、长廊亭、峡峰险峻、宝寺辉煌,使得纳雍公园成了人们休闲时游玩的好地方。

寺庙对联范文第2篇

一、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大力宣传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中央和省委关于藏区工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主要举措和显著成效。组织僧众学习《州宗教工作简明手册》、《持戒精修护国利民》(僧尼读本),宣讲寺庙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社会管理政策措施和主要成效以及各项惠寺惠僧政策。根据县委安排,县局确定3-4月份为规范寺庙活动宣传月。在宣传月活动期间,县局充分利用横幅、板报、发放宣传资料、专题讲座、走访慰问、恳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深系寺庙及寺庙周边纳税户开展税收法律法规宣传,在宣传中共派出10余次宣传小组在县城、各乡镇及宗教寺庙场所进行宣讲。

二、入寺了解掌握实情

结合群众工作全覆盖,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寺庙开展走访活动,全面摸清联系寺庙及僧尼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困难问题,特别是贫困和老弱病残僧尼的贫困原因、家庭情况和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对僧尼进行经常性恳谈,加强交流沟通,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增进与寺庙僧伲情感。

三、开展僧尼恳谈交流

在春节、藏历新年、维稳敏感期等重要时段、重要节点期间,县局组成群众工作小分队入寺开展恳谈交流,同时经常以电话联系方式进行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寺庙僧尼思想动态,搜集困难诉求并及时解决。

四、开展寺庙全安稳定排查

寺庙对联范文第3篇

救国救灾救民,庆澜一生功垂人间;

修寺修身修心,子桥居士德范法门。

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的法门寺,相传为汉桓灵之世所建,一度为皇家寺庙,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寺内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宝塔,为明式八面十三级,现高47米。朱庆澜曾于1939年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时,发现过地宫宝物。他以“佛财取之不祥”,命工人“原塔封存”并保守秘密,才使地宫宝物得以完整保存至今。1987年4月3日,沉睡了1113年的唐代地宫重见天日,举世仅存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唐代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荼罗世界及2449件绝代珍宝得以面世。地宫珍宝的发掘,震惊了全世界。这是我国继西安半坡遗址、秦兵马俑之后又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1993年6月11日同志参观法门寺并题词“法门珍宝”。法门寺博物馆馆长韩金科曾参与法门寺地宫发掘、研究工作。2001年9月13日,他对朱庆澜十公子朱权(原任上海宝山区政协副主席,现任民革上海市委顾问)说:“没有朱庆澜将军当年保护法门寺地宫,就没有法门寺的今天。”

朱庆澜一生整修、保护过多处寺庙和文物古迹,其中有:

西安市长安区杜曲大兴教寺。大兴教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寺内有唐玄奘的舍利塔,又名“三藏塔”,是一座五级正方形砖砌木构古塔。东侧有圆测塔、西侧有窃基塔,均各三级。圆测(612~696年,朝鲜人)、窃基(631~682年,长安人)系玄奘弟子。1931年朱庆澜捐款修寺,1933年题刻“慈恩塔院”,还新建藏经楼一座。

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及大雁塔与有关碑文;

西安大兴善寺,

华阴少华寺;

西安青龙寺;

白水县黄龙山前的仓颉庙及仓颉墓,并在墓周围修筑了花墙,还刻制了木质对联。

他还新印了陕西的《渍沙大藏经》;修复了泾惠桥,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命名该桥为“朱子桥”;又修建了宝鸡大桥。此外,在哈尔滨,他主持修建了“极乐寺”,并担任哈尔滨佛教会会长;在上海,他曾保护静安寺等。总之他走到哪里,就把保护、修复寺庙和文物古迹的善事做到哪里。

朱庆澜性格直爽刚毅,早年专注军政、实业,不信佛。后在其好友程德全劝导下开始信奉佛教,渐臻开悟。他在家中设有佛堂,吃素念经,抄写经文。因书法精妙,求者甚多。他是打坐时圆寂的,入殓时穿和尚服饰。朱庆澜是1941年在西安辞世的,终年66岁,当时陕西和西安都降半旗致哀。于右任先生曾说:“我们陕西的子子孙孙永远不会忘记他的!”依其遗言,朱先生葬于西安长安区大兴教寺南的杜曲乡东韦村。

作为民国名人,朱庆澜为历史做出过重要贡献。他不仅是一位将军、居士和慈善家,还是一位书法家。朱庆澜纪念馆陈列有他的行书对联,其书法简淡俊雅,流美丰润,功力不凡。可惜他一生军务政务繁忙,留下墨宝不多。但他静修自悟达到如此人生境界,着实令人敬仰。

寺庙对联范文第4篇

李荣久筹钱建庙

从东汉开始,佛教自西向东传入我国,在中国大地上,一座座精美的庙宇拔地而起,通辽修建圆通寺的发起人是当地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他就是李荣久,又被人们称为李善人。据说,李荣久不仅与城内的商贾均有来往,而且东北一带的土匪因敬重他的为人,也都要给他三分面子。“九·一八”前后,关内农村因灾而连年欠收,许多难民纷纷逃荒来到关外,通辽城自然也就成为难民们的避难所。那时,通辽城内每天都有很多难民。李荣久见状后,拿出粮米,架起炉火,为难民施舍饭食,很受人尊重,他也因此而扬名。后来在筹建圆通寺时,他四处“化缘”筹资。《通辽圆通寺碑记》载:“今通辽县街官绅商工善士等协助一臂之力,建筑庙宇,永著芳名流传后世。业修厥德衍庆子孙。护佐八方黎庶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发起人不惮艰辛,出广长舌相普劝十方善士,资助款项建筑庙宇,功绩显著,名垂千古,勒石为碑,以志不忘。”在建筑寺庙时,由朝阳请来了一位驻寺和尚,法名觉智。1935年农历9月13日,寺庙建成后,就由觉智和尚主持寺务,并广招和尚入寺求佛。李荣久从此遁入佛门,静心修行。因此圆通寺又被称为“李善人庙”。

金碧辉煌的寺庙建筑

圆通寺几经风雨,当年的完整景象已不复存在了。还好,那些破坏者们手下留情,为后人们留下了一点痕迹。目前,残留下来的断壁残垣已经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通辽市文化局有关资料记载,圆通寺坐落在通辽旧城东门外,即现在的通辽市医院内。全寺由主殿、前殿和东西两配殿组成,共有殿宇20余间,分前殿、正殿、东殿、西殿4个大殿。前殿供奉弥勒佛,两侧书写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韦陀佛(护法佛)背南面北,手持降妖杵,与弥勒佛对背而立,左右为四大金刚,脚踩怪。正殿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地藏王、南海大士,十八罗汉站立两旁。东殿供奉关圣、岳飞、龙王,西殿供奉老君、通天教主分列左右,谓之三清殿。整个建筑结构合理,布局紧凑。青色的砖瓦,茂密的树荫,确是佛家静地。《通辽县圆通寺修建碑亭记》写道:“本寺觉智和尚于大满州国康德三年兴工建筑,当年九月十三日落成。金碧辉煌,殿寺崇闳,颇极一时之感。”由此可见当时之景象。圆通寺每月祭奠两次,即农历初一和十五,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日和五月十三日还有特殊的祭奠活动。

繁华的庙会

今年81岁的赵瑞芝老人是土生土长的通辽人,提起圆通寺,老人说:“当年圆通寺在通辽城内是相当有名的,人们有点什么烦心事都要到庙里去烧烧香,祈求天遂人愿。不过,要说最热闹的还属一年一度的庙会,各种卖艺的,开小吃的……那时我还小,最喜欢到庙会玩。”

据赵瑞芝老人回忆,每逢庙会期间,通辽城边的善男信女、商贩、艺人等不同阶层的人们都会纷纷赶来,一时间,圆通寺周围人头攒动,热闹得就像过大年一样。商户们占好摊位,支好架子,摆放上各种商品扯开嗓门儿吆喝着叫卖,要说生意最好的还是那些开特色小吃的商户们,一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人们即使再困难,赶庙会多多少少的也会买上点东西来打打牙祭。孩子们的兴奋劲儿就更不用提了,不停地来回穿梭在人群中间,小一点的孩子都由大人们紧紧抓着小手,防止走失。当然,庙会上自然少不了和尚们的法事活动,圆通寺内鼓乐齐鸣,香火缭绕,在寺庙主持的带领下,众多和尚诵读经文。这时,善男信女都虔诚地手捧焚香,双膝跪地,默默祈祷着平安……

被人遗忘的寺庙

如今,圆通寺已经彻底失去了昔日的光辉,走进这三栋破损的古庙大殿,慈眉善目的佛像全然不见,更别提有半点“香”气了。

寺庙对联范文第5篇

寺庙里初秋的池塘已显现出一派成熟明媚的光景,粉嫩的荷花不多,倒是荷叶历历在目,阳光下一片圆融碧绿,不由得想到曾在这里讲经弘法的弘一法师的一首佛偈:“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人来。”大师留下的过往如同佳色一般常在,让人心怀感念。

南普陀寺曾经名为泗洲寺、普照寺,直到清康熙年间才正式以南普陀为名。如果从高处往下俯瞰,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摩崖石刻同在一条中轴线上,并且倚着山势层层升高。正殿大雄宝殿门外的一副对联恰好可以囊括南普陀寺的一切。上联“经始溯唐朝为开元而并古”,这表明寺庙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与泉州府开元寺(唐代厦门地区的名寺)齐名,下联是“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这点出了寺院的地理位置:坐北朝南,背靠五老峰,面对南太武海岛,灵秀之气尽显。

这一副对联一下子就把时空的坐标固定住了,佛跟自然总是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在宇宙洪荒之中才不会迷失,无论是悠哉的游客还是虔诚的信徒,跨入此门,仿佛跨入了这座寺庙独特的历史中去,把平凡的一刻定在神佛的时间轴之上,这是逛宗教丛林的最大的乐处,仿佛一切都别有深意。

虽说大雄宝殿是正殿,但大悲殿才是香火最旺的地方。它建于明朝,呈六角形,高20米,顶上三重飞檐,殿内正中奉祀观音菩萨,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由于浙江的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于是才有了南普陀寺的名号,一个“南”字,意味着离观音菩萨更亲近了,也意味着闽南人的尊严和骄傲。

探幽发微,最令游人驻足的,还是寺庙里那些琳琅满目的精美石刻,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一尊高大的“佛”字石刻前,人头攒动,或仰观,或抚摸,或拍照,或膜拜,各色人等无不虔诚。穿过三块巨石支撑起来的一座“金灵亭”,眼前有一尊“心”形巨石在寺院中间矗立,巨石周身都有鲜艳的刻字:“慈航恩溥”、“常随佛学”、“趣静”、“大好河山”,个个遒劲;“此石似心形宛如佛心的表现”的题款,张扬着佛学的浩瀚与人们对佛法的流连。

1925年,南普陀创办国内最早的佛教学府——闽南佛学院。弘一法师与南普陀寺的最初渊源就是因闽南佛学院而起。佛学院刚开办不久,没有教学经验,弘一法师应邀来整顿僧才教育。他在这里增办了佛教养正院,对初出家人正式提出“养正”要求:惜福、习劳、持戒、自尊。“让自己的身、语、意三业都能够符合佛法的正见,符合佛法的正信,符合佛法的正行。”从而迎来了南普陀寺建寺以来前所未有的兴旺时期。后来佛学院培养的学僧中,不少人成为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的高僧。

如今弘一法师已乘黄鹤去,后人在寺院里为他铸立了一尊雕像:身背母亲遗留的老布伞,穿着打有补丁的袈裟,迈动着脚步,走在闽南弘法的路上。身后,是他临终前写下的四个字:悲欣交集。他悲悯的是世人都被功名利禄所迷惑,不追求解脱。

游览南普陀寺,还有一项重要内容不可忽略,那就是好好品尝品尝普照楼独具特色的“素斋”。南普陀寺的素菜,被誉为“瑰宝”,分寺院素菜、宫廷素菜和民间素菜,除色、香、味一向十分讲究外,还特别注重形、神、皿,强调造型要生动,神韵要高雅,器皿要协调。这里历代高僧,懂医晓药,熟知素食斋饭能够延年益寿的玄妙,长命百岁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许多人慕名而来,正如那副专为南普陀寺素菜题写的楹联所描绘那样:

香饭饱参千佛座;

寺庙对联范文第6篇

真佛山位于达县城南30余公里的福善乡境内,德化寺正殿上菩萨排座次,蒋善人居于正中,如来佛屈居左侧,这在中国众多的佛教庙寺中是独有无二。蒋善人主张“以德化众,忠孝为本”,在佛教中独树一旗,于是自称是如来转世。蒋善人与释迦“合二为一”把佛教教义与忠孝之道自然形成一学说。在寺庙的十王殿有一幅对联:“忠孝由来即真佛,乾坤不老此灵山”。把佛教与忠孝这一关系刻画得一明二白。

忠孝,是我国儒家自古倡导的道德规范,修身齐家之训,早已深入人心。蒋善人避开佛教的玄机妙理,把深奥难懂的佛教哲学思想跟佛学传统的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归结为高明的“忠孝”二字。这样传播佛理,通俗易懂,无疑是最能群众所接受,也最为群众所欢迎。蒋善人的弟子把这种忠孝德化即佛学信仰核心的理论,定名为“青云派”,纳入佛教禅宗。从而真佛山寺庙宣扬忠孝德化,名声不胫而走。一些自诩为有忠孝操守的人,先后曾来此山朝拜,书写撰文,题匾联对。

真佛山至今每年农历六月十九日,举办朝山会,拜佛敬香的人牵成了线。诸神龛前,善男信女献的香火,明燃闪亮,烟雾萦绕,别地方,敬神只烧纸,唯独“真佛”庙,还允许燃放鞭炮。于是,钟磐声、佛号声、鞭炮声,此伏彼起,不绝于耳,宗教气氛十分浓。

风景区主要由德化寺、玉佛寺、金刚寺、凌云寨等人文景观,以及胭脂湖、三仙石、海螺洞、莲花庵、云华山、刀脊梁等自然景观构成。与德化寺遥遥相对的一佛寺双塔,造形别致,工艺精湛,塔高21层,可谓全国之最。古庙、石塔、林海、秀峰、溶洞、湖水浑然一体,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淳朴深厚的民情风俗内涵。

从真佛山风景区大门上山,有1118级石阶笔直伸向寺庙大门,犹如半空垂下的挂云梯,梯宽32米,两旁香樟古柏苍松夹道。右侧依山就势,建有一亭,飞檐翘角,典雅玲珑。这个亭名望龙亭。历经数百年,不知有多少人来这里望龙,虽没有看见龙,可另有一番情趣。

TIPS

交通:从达州南客站坐车到福善镇,再乘车或步行上真佛山。

购物:购物店:达州老城区荷叶街达州宾馆旁特色商品购物点众多,另有沃尔玛、新世纪、北山等大型超市,特色旅游商品有灯影牛肉等。

美食:石锅鱼、七星椒卤菜、碧绿乡村鸡、酸汤抄手鸭、石梯蒸鱼、沸腾腾肠、大风菌香羊肉汤、绥定清汤牛肉、功夫牛肉、惠芳水饺、石磨豆腐裹、金玉三鲜粥、陈金贵汤圆。

寺庙对联范文第7篇

陋室铭有文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真佛山就是这样一座有山有水、有“神仙”、有“龙”的历史文化名山。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近年成为享誉遐迩的风景丛林和旅游胜地,尤其是德化寺这座处于名山的百年古刹,具有鲜明的“三教合一”宗教特色,宗教文化积淀极其丰厚,成为川东北最具影响的冥思古刹。蒋佛爷祠堂,张扬着传统的家族家祠文化。玉佛寺,为川东一带唯一的“二僧”庙,全国罕见。真佛山的寺庙及牌坊等建筑古朴大气,建筑上的雕刻、绘画极其传神,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学、绘画和书法研究价值,对联立意深刻多样,充分体现了真佛山“三教合一”特色。近期开发且多有争议的景区问道苑、访儒阁、爱情石等建筑虽雄伟高大、精美绝伦,但被暂且搁置,批评者多因其缺乏历史根据,没有历史渊源,强行附会“三教合一”的宗教与信仰认为其不伦不类,败坏真佛山整体形象。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真佛山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显示了真佛山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研究、继承、开发、发展、应用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在有效的科学探索与合理的旅游开发之路上,对真佛山的文化遗产展开历史调研显得意义十分重大。真佛山旅游开发实践表明,只有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科学性、继承性等文本基础上进行合理开发,才能源源不断地吸引风景和历史文化的需求者,价值越高,吸引力越人,从而带动福善地区旅游业的发达,推动福善经济更上新台阶,这也是遗产的文化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的系统效应。

一、佛、道、儒三教共存的历史演义

据《达县志》载,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始建关帝庙(即现“文武殿”所处位置)。道光六年(1826年),景市岩峰沟人蒋成寿在此落发修行,顺应唐宋以降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大趋势,开“忠孝善”法门,创“青云派”,开始弘扬佛法和收徒传道。道光九年(1829年),绥定知府(今达州市)孙益廷题“真佛山”三字匾额悬挂于山门,随后僧众和信徒将关帝庙改名为“德化寺”。以儒道教的“忠孝”为主线,把佛教的向善、儒家伦理文化对世俗血缘亲情的主张、道教的崇尚自然等文化精髓思想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成为“孝、善、忠、仁、义、礼、信”等三教合一的理论根据及信念源泉,把佛教《达摩血脉论》的宗旨“三界混起,同归一心”的思想发挥的淋漓尽致,形成独特的三教合一的自传体系和完备的组织体系,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特殊宗教思维范式,其弘扬的孝、善法门,在宗教界的影响不断扩大。其经典文献有《六十真言》、《西衲经》、《佛说慈悲经》,全部用浅显韵语写成,融孝善思想于佛理之中,主要以佛教信仰和神话渲染的方式,记述“青云派”佛教创教经过,宣扬孝善思想,劝人自净其心,从善弃恶,严守教戒;强调只有忏悔免罪、洁身净口、孝顺父母才能能获得儒释道三教神灵的指引,增寿延福,获得正道,具有宗教的出世性与伦理的入世性等双重特征。

现如今景区核心区主要包括德化寺、玉佛寺、访儒阁、问道苑、蒋佛爷祠堂、燕虎则烈士墓、佛缘广场等,总数多达40余个。德化寺所供神灵儒释道杂糅,处于“佛中有道、佛中有儒”的状态,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佛教寺庙,正如《佛说慈悲经》中最后一句“儒释道德众像多,普同供养都落坐”,体现了三教同奉的特点,揭示了真佛山在神灵供奉上以儒家宗法信仰和孝善观念为核心,糅合佛道两教神灵形象,并将世俗人物神化的民俗信仰格局。问道苑、访儒阁集中展示道家和儒家文化精髓,与德化寺一道组成“三教文化体验区”。蒋佛爷祠堂是德化寺开山祖师德化和尚蒋佛爷的家祠,全方位展示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家祠文化。玉佛寺是真佛山旅游景区的一个景点,距核心景区约4公里,是德化寺开山祖师德化和尚出生之地和墓藏之地,寺内两座墓塔国内罕见,高者20层,高42米多,是蒋佛爷的肉身塔。低者18层,高31米多,是其大徒弟的陵墓,两塔建筑雕刻精湛绝伦。真佛山三殿建筑,是川东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寺庙,建筑艺术、建筑风格,以及寺内的雕塑艺术,都是川东地区绝无仅有的,是一座艺术宝库。在全川的寺庙中,也是建筑艺术最特别的寺庙之一。

二、真佛山的旅游现状分析

据在2012-2013年度五一和国庆旅游旺季期间对真佛山的游人人数变化情况调研显示,去真佛山旅游的本市人多,外市人少;生游客多,回头游客少;散游客多,组团游客少;烧香的游客多,观光的游客少;游览时间的季节性强,缺乏可供长年游览的项目。大多游者感觉除烧香之外,可供游览、休闲、洗浴、嬉戏、娱乐的地方少之又少,更不用说游览的配套设施了。政府对真佛山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停留于观光旅游、寻踪揽胜的层面,对宗教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开发层次较低,缺乏专业的开发眼光,没有形成有影响的特色产品。此种局面造成了真佛山旅游开发三方面的困境:

第一,旅游开发中存在封建迷信项目占多数。德化寺各个殿中及门前全都供奉香炉蜡台,有的大殿甚至在正殿及左右偏殿都供奉有神灵,供游人参拜神佛,香案正前方无一例外都设有功德箱,在香烟缭绕之中,静静地立着,颇有一副冷眼看众生的神佛之相。正殿旁还设有抽签算卦的用具以及能说会道的占卜僧人,助虔诚者询问解疑自身的前世今生。虽说这是寺庙的特色,但建设太多就有点过犹不及,泛滥成灾了,让游人感觉沉闷呆板,单调乏味,影响游人兴致,导致非信教游客逗留时间短,回游率低。德化寺门前修建的“孝善梯”长大60余米,两侧石栏上雕刻了前世今生因果关系的宗教说教,一些因果关系的宗教说教封建迷信性强,消极愚昧,尤其对个别身体、生理或者心理存在缺陷的游人有歧视、不尊和嘲讽之嫌疑,令游人观赏时心情不爽,产生懊恼之情绪。究其原因,真佛山旅游开发中宣扬的“三教合一”文化或者“孝善文化”未能客观准确反映真佛山的本质属性,只是停留在烧香拜佛层面,从结果上宣扬真佛山的宗教义理,未能对真佛山的宗教旅游开发给予本质性的明确肯定。

第二,旅游开发之中存在旅游配套设施不全,缺乏旅游文化情景体验休闲项目。真佛山庙会期间积极吸引川东北附近区县及周边省市各阶层的人士积极参与,往往数万人云集真佛山烧香还愿、祈神拜佛、观看热闹、旅游观光。庙会后,人走茶凉,门前罗雀。平时游览真佛山只需要一两个小时就完全可以搞定,其项目仅有还板凳愿、喝“圣水”、摸“福”字、拴树腰等地方宗教民俗活动可以常年不衰的举办,像唱戏、杂耍等民俗活动时间性强,仅仅是庙会时才有的,平时几乎看不到,甚至在十一国庆节的时候也没有。真佛山旅游开发者应关注现代游客对旅游的多元化需求,利用宗教仪式、宗教杂技、庙会文化、川东民俗等反映川东居民经济、娱乐生活、重要风俗的传统元素,创设具有川东文化内涵、特色及品位的互动式、旅游文化情景体验项目来吸引游客,这种项目的开发对旅游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延续庙会的影响,提高旅游的文化品味,增加旅游的情趣。通过旅游可以了解川东民俗和民风,体验川东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增进对四川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真佛山缺乏白天可以集购物、游览、美食、娱乐为一体的休闲体验项目。夜间可供游人们洗浴、娱乐、美食等一条龙的服务设施。这段时间是人们休闲频率最高的闲暇时段,真佛山本身存在开发晚间休闲娱乐的良好条件,如日月湖的夜景如若开发出来,将十分靓丽,这种景象资源在其他城市十分稀缺的。

第三,景区设置太过呆板,牵强附会得多。依托真佛山的影响,将“三教合一”进行机械化和功利化的理解,强行附会“三教合一”的建筑与信仰布局,花费巨额资金打造了的体现道家文化的问道苑和体现儒家文化的访儒阁景区。进景区一看,仅仅是修建了几处房子,挂了一副门牌和几副门联,里面弄了几处神灵塑像,问道苑门外地板砖被铺成“”阴阳八卦图案;山门外景观标识“三教合一”的徽标等设计缺乏历史感和人文内涵,有生搬硬套之感,也没有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互动项目及相关的旅游辅助设施;寺庙内香炉包新雕刻的二十四忠孝图及图文解说的等有糅合道教太极图、寿字、及佛教成“”字样的装饰纹设计,虽在风格设计方面有所突破,但给人的感觉是“新瓶装旧酒”,太过牵强附会。诸如此类的现象很多,让人感觉不伦不类,愚昧不化,有碍观瞻,浅陋庸俗,反映出真佛山景区的开发存在一定的僵化、呆板、庸俗和浅陋的不足,难以充分扩大宣传的空间,对游客的吸引力微乎其微,这也是游客回游率低的主要因素。

第四,景区的游览路线太过单一。景区游览只有两条路线,一种是坐游览车,另一种是爬山,两种线路之间没有交叉,一旦选择了,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不能换乘。坐游览车上山,速度快,省时省力,10多分钟就能到达山顶,但沿途不能停息,优美的风景瞬间流过,没有时间慢慢品赏,更没有办法拍照。自己走路游览,登山的路程相当的长且陡峭,速度慢,费时费力,不安全。到达山顶往往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够上山,这种方式只适合身体好、体力好的年轻人游览,但沿途可以慢慢的欣赏风景,拍出自己喜欢的照片。尤其结伴或者组团旅游,更是可以边走边玩边欣赏边交流,边拍照片,相互评点风景照的独特之处,点评游玩项目与其他地方类似项目的不同之处,具有怎样独到的趣味性及娱乐性。

第五,缺乏对文物及古建筑保护性开发意识。真佛山整个景区应提高文物保护责任意识,加大对寺庙等古建筑及古画、古书法真迹等文物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措施,没有对古建筑和古文物进行研究性开发,在修缮的过程中往往造成或“破坏性建设”或“建设性破坏”。如蒋佛爷祠堂的修缮,是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的结合,基本体现不到当时的建筑原貌,里面的家具摆设也是如此。令许多名流大家到此观景揽胜后多会留下大量或言志舒怀,或情寄翰墨,或兴寓诗书,或触景生情,或借物舒怀的诗词、对联等题咏及字画真品,但在游览风景名胜过程之中并没有见到。我认为坚持对古建筑和古文物进行修缮的同时,坚持保留古建筑和文物本体的原始风貌和特性,坚决制止修缮过程中对古建筑和古文物的任意改动和破坏,尽可能多的保留古建筑和古文物的历史性的元信息。

寺庙对联范文第8篇

虽然在当时,全国地方的习俗都是一致的,但是到了现在,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与众不同的习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家乡的风俗吧!

在除夕夜,我们家家户户的亲朋好友就会聚集在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其中吃“甜甜美美饺”最有趣。主人在许多饺子中选出六个里面用糖馅,谁吃到了就能在来年生活过的甜甜美美。吃完团圆饭,大伙就会在顶楼或者是广场上,燃放烟花,那五彩缤纷的烟花飞上天空,炸处一个个精致的图案,真是漂亮。8点种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以便看着联欢晚会,一边拆着手里的大礼包,真是人间一大快事。

大年初一,我们那里信仰佛教的人早早就起床,去寺庙拜佛,求得在新的一年里,孩子们学习进步,年轻人心想事成,老人身体健康,国家风调雨顺。而一些人还在床上美美的睡着,他们也希望在大年初一,好好地休息一下。我也早早地起来,与妈妈、爸爸、姐姐、外婆等人去寺庙拜佛。

大年初二,初三、四、五、六……十四。我们也和大家一样,都会提着礼品去亲戚家拜年,给他们送去新年的祝福。他们也会请我们在他家吃饭,临走时,他们还会给来访的孩子压岁钱。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们也会在一起吃汤圆,让大家团团圆圆。

寺庙对联范文第9篇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据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

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

现在我们走出天王殿,寺庙呈中轴线递次向上,向左右对称展开,现在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鼓楼!寺庙中一般都是晨钟暮鼓!而钟鼓楼第一层分别又供奉着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正前方是大雄宝殿,这是寺院的主体中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两层蹿角式的建筑,绿瓦石柱,雕梁画栋,屋上铺琉璃瓦,殿顶绘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龙凤呈样等磁画,色彩鲜丽,金碧辉煌。南普陀寺始于唐朝,在大雄宝殿前的石柱上有一对联为证,经始溯唐朝与开元并古,普光被厦岛对太武以增辉,大雄宝殿中供奉着竖三世佛,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与未来佛,中间的就是现在佛,即释迦牟尼佛,据说真有其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十九岁那年于四门出游,感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状况,于是决心出家,以摆脱生老病死的困苦,最终经过艰难的修行,在菩提树下觉悟,就成为现在的释迦牟尼。站在释迦牟尼两旁的是他两个弟子阿难与迦叶,前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在殿的后面供奉着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

在大雄宝殿的左右分别是十八罗汉,相传当年罗汉传入中国时只有十六罗汉,后加入了《法住记》作者庆友法师与此书的翻译者玄藏。

各位来宾,这是大悲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因为观世音菩萨又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称为大悲殿,观音原名观世音、观自在,慈悲之意就是给人与快乐,拔除悲痛。殿内供奉四尊观世音菩萨,安排四方,正中是一尊双臂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双目垂帘,神态安详。其余三尊为四十八臂观音,手上各雕一只小眼,持多种神器,姿态各一。游人香客必到此参观朝拜。大殿原为木结构,八角三重飞檐,全以斗拱架叠建成,殿内藻井,全用木料斗拱,不用一支铁钉。由于香火太盛这儿多次烧,所以等会儿要烧香的朋友请不要把香火带到殿内,在殿外烧就可以了。

前方便是藏经阁,为中轴主体的最高层,这阁建筑颇有特色,有中西合璧的韵味,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这里面藏着明末用信徒和沙弥刺血写成的血经书,还有著名艺术家何朝东的作品白瓷观音、缅甸白玉卧佛等等。

上一篇:在线对对联范文 下一篇:对联知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