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10:48:08

双百工程论文

双百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能”人才双百工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147-02

高校教育的普及化大大提高了国民素质,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可用人才。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只有极少部分人可以走进大学校园,他们被人们称作“天之骄子”、“佼佼者”,因此,当时的高等教育也被称为精英教育。而大众教育是相对于从前的精英教育而言。近年来,我国大学急剧扩招,“象牙塔”里容纳了太多的受教育群体,校园之大,“骄子”之多,成就了所谓的大众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无疑造就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极大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公平,也是实现提高全面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当前我国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使所有在校生都培养成为精英,更有甚者,可能会把精英者教育成平庸者,更有甚者,埋没甚至毁掉人才。因此,如何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在大众化前提下发展一定的精英教育,达到两者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

广东海洋大学实施“双百工程”,是在普适教育的基础上的精英教育尝试和改革,能够节约教育资源和教育成本;同时,在师资中选拔“双百导师”,也激发了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和不同潜力的毕业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缓解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矛盾,形成良性循环。本文基于双百导师的实践经验,因材施教、培养努力、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旨在对创新大学教育、培养“三能”人才提供更多借鉴。

一、“三能”人才

肩负海洋使命,培养“三能”人才――“三能”特色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广东海洋大学鲜明的特色。学校以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围绕学生成才的需求,注重分类指导,构建起三个层次的培养模式。基于此目的,“双百工程”的实践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二、“双百工程”简介

(一)双百班

学校从新生入学,即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双百工程”创新实验班学习。双百班学生的选拔条件及程序如表1所示。同时选拔校内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进行教学,实行灵活、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按照学科大类实施通识教育与学科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分学术和管理两个方向进行分类培养。

表1双百班学生选拔的条件

(二)多元化课程体系改革及素质拓展

双百班与普通班的课程设计是不一样的,双百课程重在对学生进行强化教学,开设小班化教学,班级人数不超过20人;而普通班,两个班级同在一个教室上课,由于学生众多,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难以有充足的时间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在课外领域,学校为双百班额外开设一些相关专业课程和课外讲坛,如科技创新与论文写作、人才管理与培养、青年健康教育、军事理论等等,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使他们对所学专业领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另一方面,在课外领域上为双百学生开辟了新的视野;双百学生有每年一次外出实践的机会,由学校来支付活动经费,可以增强双百班同学间的友谊,加强学科间的交流,深刻理解团队合作意识,落实创新试验班的素质拓展内容。

三、 双百学生导师的实践探索

(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每位双百学生均有自己的导师,无论在课程安排、专业学习还是在课外生活上面,导师会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在学生遇到学业或择业问题时,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以免步入误区。

(二)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双百学生的高等教育着眼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注重学生素质、修养的提高,而不是过分关注考公务员、考研、考证的人数和比例,更不是以学生就业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老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指标。对学术兴趣浓厚的学生,要给予他参与科研的更多机会;对管理有特长的学生,给予他更多团队协作的机会。“双百工程”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认为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三) 理论结合实际,淡化分数观念

以应用型学科见长的理工科专业,定期安排企业领导或优秀校友专题讲座,为学生接触社会知识,丰富产业前沿的学习内容。在每年一度的奖学金评选中,一方面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还要考察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以及创业实践活动等,因为在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上,需要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创新。

(四)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产业的机会

就业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满足知识经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同时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难题,高校应当努力培养与企业接轨的人才,积极帮助大学生增强与企业接轨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力不仅是求职就业能力,更是其长期的职业发展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专业能力、表达能力、社会能力、应聘能力等,还包括心理素质、敬业精神、合作能力和健康心理等诸多素养。

四、基于双百学生导师实践中的启发

(一)以人为本的两个方面――学生与教师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注重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原则,是我们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立足点。人才培养模式要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避免抑制学生个性发展,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充分展示其个性和发挥其特长的环境和条件。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还要使双百学生学习第二课堂知识。实施学分制,但要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自由;举办学生学术论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教师中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内在活力。建立奖励制度,可以实行校内特殊岗位津贴,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

(二) 教育教学的创新

学校把教育教学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治校之道和提高办学水平的灵魂,鼓励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切创新。根据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以思想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教学研究为基础,促进教学改革,推进“三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创新、实习教学创新、教书育人创新、学生学习创新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改革,丰富第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专业兴趣,使真正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三能人才”,逐渐在大众教育环境下创造更多精英人才。

五、 “双百工程”目前的不足及仍需努力的方向

由于“双百工程”实施时间较短,一些教学计划还未完全落实到位,教学体系还未形成一定的特色。应该继续整合优化我校双百高等教育的结构;以及确立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同时要建设好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导师队伍。因此加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团队建设与造就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紧密相连,已经成为支撑和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六、结语

“双百工程”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众教育带来的弊端,深入改革,变平庸为创新,明确目标,激发竞争力。但归根结底还没脱离传统教育的路线,我们理应着手探索新的大学教育,切实做到双百班及“三能”人才的培育。最终应该用长远的目光来审视中国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协助学校规划机制,提高大众教育下的人才素质,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对“三能”人才培养的探索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崴.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刘任任.文中华“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精英教育”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24).

[3]张光亚,安立龙,范伶俐.“三能”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9,(3).

[4]阮显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应着眼于未来[J].赤峰学院学报,2012,(20).

[5]夏鹏.创造与企业接轨的大学生就业力[J].继续教育研究,2011,(2).

双百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分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7-0073-0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已成为国内高校改革的方向和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重大课题。广东海洋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应用型海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根据国家、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及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推进海洋人才的分类培养,开展教学机制体制改革,取得实效。

一、基于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

(一)分类培养是高校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

发展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升学生生命价值,是基于生命关怀的“全人教育”的本质诉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明确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高校应为所有学生的成人成才创造机会,为公平选择提供制度保障。分类培养,推进改革,是高校对“以人为本”理念最好的诠释和应答。

(二)学校主动适应创新型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社会正处于大规模工业化及信息化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特殊时期,随着我国海洋经济、海洋产业和海洋事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西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我校人才培养的数量以及知识素质能力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组织实施的“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广东省组织实施的“创新强校工程”,均要求高等教育质量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作为一所地方院校,必须调整教育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以主动适应国家及社会对海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三)学校实现特色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校学科专业发展水平不均衡,且专业之间目标定位、服务行业领域、评价体系等均有差异,若所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均用同一模式和路径去实现,既不符合学科专业发展规律,也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学校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我校提出了“质量立校、特色扬校”的发展思路,要求“各学科专业设置有特色,学院办学有特色,学科专业课程建设有特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特色,避免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和人才培养模式趋同化,坚持特色办学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增强学校发展竞争力”[2]。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树立科学教育观,细化分类培养理念

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教育理念,注重协同育人;注重素质教育,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强化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注重个性教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强化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支持,加强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管理中细化分类培养理念,制度设计要为所有学生的成人成才创建平台和机会,要为所有学生的公平选择提供制度保障与政策支持,要为所有学生的学习提升提供有效的指导与服务[3]。

(二)加强专业建设分类指导,构建学科专业结构

动态调整机制

以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抓手,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发挥专业服务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成立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委员会,建立行业企业专家直接参与拟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工作制度。开展人才培养专题调研,了解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和学生需求,动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分类分层建设指导,稳定专业总规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着眼从海洋产业链剖析学科链、专业链,瞄准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新的专业(方向)增长点,做好新办专业的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调研。加大传统专业改造力度,扶持应用性强的专业发展,在已有专业内设置专业方向,突出海洋特色和应用性特色。开展专业评估,推进专业建设水平提升,对于多年来持续生源少、就业率低、办学效益差的专业,予以整合或停办。

(三)构建“六课堂”教学体系

“第一课堂”着眼于建立“三平台”、“六模块”课程知识体系,夯实分类培养的基础。2014年组织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了与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应用型和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三平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拓展教育)+ “六模块”(公共必修、院级限选、学科基础、专业课、公共任选、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类型设计不同的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实行分级教学,专业课设计不同模块,实践教学有所侧重。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推进课程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通过精品课程、卓越课堂计划、慕课、微课等系列教学建设项目,支持了约100门课程建立开放、共享、互动、可持续更新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开展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改革,推进案例式、研讨式、启发式和讨论式学习。

“第二课堂”着眼于建立教师指导(辅导)下的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参与、自主实践、自主总结交流的课内实验实习教学体系。各教学单位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研究制定实验、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改革项目,建设“动物医院”、“工程设计工作室”等校内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与创业园区,促进实验、实习、实训教学改革。

“第三课堂”构建以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和协同育人平台为依托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广东海洋大学协同育人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广东海洋大学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完善了协同育人资源持续建设、共享、利用的机制,通过与行业合作共建协同育人平台、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改革,水产类、食品工程类等专业实施“学校、生产基地、科研项目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航海类和法学专业联合协同育人平台实施“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模式,动物生产类专业实行面向企业的“订单式”培养模式……这些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使人才培养很好地对接了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四课堂”构建以科技创新和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载体的课外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专业竞赛项目和科研导师制;构建“一院一品牌”特点学科专业赛事体系;建立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网站,展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成果、交流学生创新创业经验;制定教学类学术讲座细则,完善聘请校外专家为学生开设人生导航、政治、艺术、文化、科技学术讲座的机制;实行实验室开放,允许学生在完成基本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实验,自主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举办“海洋文化教育、创新创业与技能培训、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军学共建”等五类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特色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第五课堂”是以实施海外研修计划为依托的拓展教学体系。与境外大学建立合作联合培养学生,制定《广东海洋大学境外交流生管理办法》,完善学生选拔制度、课程对接、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制度,支持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实施“2+2”、“3+1”国际和海外合作项目,与国际和海外高等院校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联合培养项目;每年选派100名左右学生到国(境)外实习、研修和留学。

“第六课堂”是建立基于慕课的优质网络课程教学体系。以慕课引进与自主开发利用为抓手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以精品课程、慕课、网络资源课建设为载体,推进优质开放在线课程建设机制改革,探索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建立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专业课建立课堂讲授、专题讨论和实验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线上自学和教师课堂讲授、辅导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促进课堂教学从以“授―受”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为主的导学式、互动式、研讨式转变。

(四)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核心,更新教育理念,科学配置教学资源,学校构建实施应用型、拔尖创新型、复合型等多类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近10个专业通过实施卓越农林人才、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海洋人才培养计划,开设“卓越计划”试验班,开展专业综合改革,与行业企业及政府部门深度合作,推进校企(所、政、校)协同育人,进一步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自2010年起实施“双百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每年在各专业新生中共选拔近200名优秀学生,分学术和管理两个方向进行分类培养,采取小班授课、学业导师制、选课制、创新学分制等管理措施强化基础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良好学科素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科技创新精神或现代管理理念的精英人才,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双百工程”实验班毕业生考取公务员和研究生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班。学校在会计学、英语等9个专业开展辅修专业双学位教育,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平均每年有700多名学生完成辅修专业学习并取得双学位。学校还通过探索国际合作办学之路,与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12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的“3+1”、“3+0.5+0.5”国际联合培养模式。通过交换生、联合设计、暑期班、游学、带薪实习等多种项目类型,培养外向型国际化专门人才,近三年共派出近400名学生先后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交换生学习、短期交流及文化之旅。

(五)健全教学激励与质量保障机制

1.建立协同育人机制。2010年以来,学校以建设“三能”应用型海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双百工程”应用创新型海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两个省级人才培养实验区项目为契机,以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应用型示范专业及“双百工程”实验班为载体,与地方政府、兄弟院校、行业企业建立人才培养战略联盟和行业联盟,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建设多层次协同育人平台,实施协同育人平台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管理、教学类学术讲座、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外(返)聘教师管理等系列管理办法,创新协同育人的机制体制。

2.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修订人才培养方

案,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和多层次”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以项目为驱动资助学生开展学科专业竞赛及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海大大讲堂”学术讲座,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选课制、课程再修制和导师制,建立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学科专业竞赛体系建设、创新实践活动体系和展示、交流平台建设的支持机制,优化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新机制。

3.深入推进创新学分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实践学分,制定《学生创新实践学分管理办法》,以“双百工程”实验班及“卓越计划”实验班为试点,推行学分制、选课制、学业导师制。进一步实行和完善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中途休学创业,鼓励大学生发展个性,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学科竞赛、文学艺术创作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4.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建立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开展教学基本数据常态监测,启动院(部)教学状态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工作,开展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日常教学效果评估,实施学生评教、督导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一)基础与条件大大改善

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学科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推进各级教学质量工程。水产养殖学、海洋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0个专业自2015年起在广东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批次招生。建成5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部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2年以来获批含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实验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平台116个,新增3名省级教学名师、4名南粤优秀教师。这既是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成果,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二)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

1.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明显强化。近年来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录取名额逐年提高;全国等级考试通过率逐年上升:全国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统考通过率达93%以上,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达89%以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达95%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内容丰富、总体质量高,2011年至今,学生发表与毕业论文主题相关的论文600多篇。

2.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学生在各种创新赛事中频频摘金夺银。近三年有568人次获得部级奖励,1842人次获得省部级奖励,成绩在广东省高校中名列前茅;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公开3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部分专利直接被企业采纳投入生产,如2012届工业设计学生主持研发的“单人份电饭煲”成果被湛江一家电器生产企业采用,现已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如2011届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自主学习IT知识并组建“网维团队”,大学期间创建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毕业后公司业务得到迅速扩展,目前公司员工达40余人,2011―2012年两年营业额连续超过1000万元,实现成功创业。

3.社会声誉明显提升。学校招生报考率逐年提高,招生录取分数线持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较高,居全省上游。一些“冷”专业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变得“热”起来,如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连续几年保持一次就业率100%的好成绩。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综合评价优良率达90%以上。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

[2]安立龙等.广东海洋大学:人才培养分层化 素质教育机

制化[N].南方日报,2013-06-17.

[3]李俊龙,张天保,顾南等.基于学生差异化发展的人才分

双百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学校科技创新动员大会,我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谈点看法,与同志们作些交流。

一、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的背景

把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我校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国家的发展形势需求。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创新型国家建设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中国迫切需要更多的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创新型人才,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二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第十次党代会上,学校已经确立了加快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战略。下一步就是采取什么样的举措、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目标。底,在学校第四届建设与发展论坛上,大家初步达成了一些共识。普遍认为,实现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需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提升教育质量;第二个是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三个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第四个是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这些措施和举措都可以作为加快向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抓手,学校经研究决定,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线,本学期工作重点是科技创新大讨论。

回顾“十一五”以来,、学校的重点工作是人才培养,特别是从到上半年,学校集中力量抓本科人才培养,迎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大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此期间,学校积极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尤其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底,学校又召开了第三届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如果把-作为学校的人才质量年,那从开始,学校将做些什么呢?学校领导班子认为,在这个时候,应该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抓手,来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推进学校的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学校为国家、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关于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培育;二是,科技创新队伍和条件建设,尤其要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科技创新要靠人,依靠教师,要建设一支符合研究型大学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教师队伍。三是,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要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总之,这些建设的落脚点就是增强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增强服务国家与社会的能力。本学期作为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第一个阶段,重点开展科技创新大讨论。基本内容包括: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的科技工作;分析找出科技工作的不足;明确今后科技工作该怎么做,如何把科技创新工作做的更好。总的目标是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能力。

二、“十五”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回顾

第一,科技平台和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科技创新条件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学校拥有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平台和基地28个,其中“十五”以来,新建的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江苏省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7个。在过去的7年,学校的科技平台和基地有了明显的改善,为我们引进人才、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增强人才培养能力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学校在校内外综合基地和科研基地建设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如珠江校区教学科研基地建设,其中农学站得到明显改善,园艺站和畜牧站重新建设,同时进一步建设和改善了公共服务站,大大提高了综合服务能力。学校还加强了牌楼温网室的基地建设,现在已经投入使用;土桥的水稻实验站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先后培育了一大批新品种;另外,海南水稻南繁基地扩建和溧水农药残留降解试验基地建设等都取得了良好进展。学校还与省内外的部分地区合作建设了一大批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学校科技成果的研究、展示、转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第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十五”以来,广大教师投入科研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各类科研项目申报的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承担部级科研任务的能力明显提升。“十五”以来,学校科技立项1472项,立项总经费5.72亿元。科研经费从的4300万元增长到的1.52亿元。每年增长都在20%以上。在科研立项经费中,部级科研项目经费达到3.5亿元,占被资助总经费的70%,显示了学校科研在部级项目中的竞争力。

第三,科技产出增长势头迅速。涌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论文和成果。“十五”以来,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0项。其中部级成果6项,而且集中在到,连续产出了6项部级科技成果,展示了近年学校培育科技成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成效。另一项指标是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从的36篇增长到的437篇,7年来,学校三大检索论文的数量增长了10倍以上,这也表明了教师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水平的提升。总体上讲,科技产出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也有较大提高。

第四,科技服务不断取得新实效。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科技大篷车”和“双百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科教兴农工作,不断探索服务社会、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创建了多种科教兴农新模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近几年和连云港合作开展的“百名教授兴百村小康工程”,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农业部、教育部的好评,为连云港的农业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正在进行新一轮“双百工程”。

第五,建设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研究型大学,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教师,建设一流大学,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教师 ,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大学的水平。有一支较强竞争力的科研队伍是创建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条件。目前,学校已经具备了这样一个比较好的教师队伍。过去的几年,通过不断完善教师考核体系、教师晋升条件、导师增列条件、科技奖励政策等一系列制度,对教师提升科研水平形成了正确的导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体来说,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比较高。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十五”以来学校建设了一大批教学科研用房,科研空间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另外全校设备总值从“九五”末的7000万元左右增加到“十五”末的3.6亿元,设备的量和装备的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教师的科研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三、科技创新大讨论的目的

这次大讨论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内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序幕,目的是集思广益,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明确我们今后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再次强调一下,目标就是十六个字:更新观念、完善制度、优化资源、提升能力。

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广大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科技创新是造就学术大师、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的起点,也是提供强有力社会服务的基本保证。通过这次科技创新大讨论,要在全校树立科技强校的思想,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在研究型大学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为研究型大学建设做贡献。

第二,要完善制度。逐步形成与研究型大学建设相适应的科学管理体制。研究型大学建设制度先行,科技创新要充分发动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完善和创新学校的政策导向机制,并将它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要完善教师绩效评估的政策和办法,注重培养人才的实效、科研的质量和服务社会的成效。要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科技产出的制度环境,形成有利于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人文、制度和政策环境。

第三,要优化资源。积极探索构建大平台,组织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培育大成果的协作机制,整合优化学校科技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要提升能力。要提出打造学术大师、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以及加快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明确新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的措施和办法,搭建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全面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四、几点要求

第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我们应该认识到,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需要做出的判断与选择。加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助于大力推进研究型大学建设,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抓手和有力的手段,通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统筹带动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改革,符合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广大教职员工的利益。全校上下务必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进行科技大讨论的过程中,希望学院、部门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多谈那些我们能做的,能够做得好的。对一些不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也要给予合适的引导。各单位和各学院的领导要了解学校的科技工作,了解本单位的科技工作,了解科技创新工作。否则不但形成不了正确的导向,反而形成误导。同时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加强学习,了解国家在做什么,需要什么,外部的发展形势是什么,努力将大讨论引向深入。

第二,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希望广大师生员工,尤其是教授、学术骨干都能参与大讨论,提意见,提建议,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活动中来。希望大家在讨论过程中,不仅提出问题,还要努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讨论中发挥智慧,体现价值,做出贡献。另外在活动中,要注意学习兄弟单位、兄弟学科、实验室的好经验。

第三,重在落实,务求实效。这次科技创新大讨论旨在为加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思路、举措和目标,要务虚和务实相结合,以务实为主。找出不足,明确目标,提出举措,而且要形成固化成果。紧密结合学校和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对学科点、拔尖人才、创新团队、基地平台等,该培育的要培育,该扶持的要扶持,相关的规章制度要建立健全。最后要形成一套有助于加速推进学校向研究型大学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双百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一、专家工作站的内涵

(一)国外农业推广理念的启示

目前,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无一例外都是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来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美国作为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建立了以高校为主导的“赠地学院”农业推广模式,即由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体系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心是高校(赠地院校或州立高校农学院),由高校统管全州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业务。具体而言,就是州立高校农学院负责落实联邦和州政府之间的推广协议,向联邦推广局反馈信息;协调州级农业推广、教学和农业试验站关系,与农村社团保持联系;负责州推广计划的制订和工作安排,以及推广人员的调配、管理和进修等[2]。赠地学院教师的实用技术经过试验成功后向农民推广。“赠地学院模式”实现了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紧密结合,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是实行以高校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成功典范。通过学习美国的“赠地学院”模式,我国可以建立专家工作站来更好地进行农业科技推广,使先进的农业科技可以更高效地服务于农民,以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城乡统筹发展。

(二)专家工作站的内涵及运作机制

专家工作站指导对接县、区、乡、村搞好产业规划,培养一批农村科技人才,提高致富带头人的素质,形成高效农业规模化,不断提高主导产业的规模和层次,推动以高校为主导的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专家工作站站长由专家教授担任,他们负责组建专家组、科技特派团等,并为农村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由专家工作站(组)聘任技术员,由专家教授培训技术员;由专家和技术员指导示范户生产经营等。具体地说,就是培养新型示范户带头人,由技术员指导示范户,以便带动辐射户;不断推广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帮助农户成立农民合作社等合作组织,以合作组织为载体,针对农户需求,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及产品营销策划的全方位产业化服务;通过企业(农产品专业市场、农民合作组织)等为农户产品提供包括营销在内的统一服务,农户通过农民合作组织等按企业合同要求进行规范化生产,让农户的生产基地转变成企业的“生产车间”,形成“专家工作站+公司(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运作机制。为使专家工作站有效运转,专家工作站要由市县(区)及科技农业部门与科教单位共同创建,为工作站提供办公场所、设备、培训、实验条件等;组建专家工作组,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经费保障等。科教单位一方面为地方推广系统如园区基地直接提供人才,引进研发新技术;另一方面培训地方农业推广系统急需的人才。地方推广组织也要为科教单位提供研发和试验示范条件。

二、专家工作站是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模式

(一)专家工作站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目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有: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农村人口教育水平低下,农民生活负担增大,城乡之间的差距扩大等。当前情况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仍然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而鼓励农户采纳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是促进农户增收的一个重要科技支撑。张玉梅[3]的调查研究数据表明,近90%的农户认为采用农业新技术是致富手段,80%左右的农户认为采用新技术后增加了收入,并且在各个地区之间农户对新技术需求差异不显著。因此,面对广大农民对新技术的迫切需求,通过创建专家工作站这么一个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可以实现专家教授带着新技术与农民零距离对接,实现农业科技直通车全方位、多角度、及时地、长效地开展服务,从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专家工作站可以实现农业技术的有效转化

当前地区农业发展已经初步形成适度规模的产业化,经营形成了区域农业生产与产业化体系,这迫切需要技术体系与相应的产业技术体系零距离对接。国家对高校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也高度重视。据统计,2006至2009年,全国大专院校获国务院批准的中央财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立项数为257个,支持金额达16545万元,重点支持领域涉及循环农业开发与绿色社区,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农业生物技术及产品等诸多领域的项目。但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大多数高校缺少适合我国国情并形成长效机制的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平台、模式与体系;另一方面,一些产学研合作模式还存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科学研究相脱节等情况。在新形势下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迫切需要建立专家工作站,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三)专家工作站可以培养科技创新与推广实用人才

长期以来,我国各类涉农高校纷纷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地从事农业科研和推广活动,并在实践中涌现出一些典型的推广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大院”以示范基地建设为中心,以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启动了“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服务城乡统筹发展行动计划(简称“111”计划),组织学校相关教师深入若干个乡村,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南京农业大学通过创建“专家工作站”,积极探索如何将高校具备的“教学和科研中心、成果的产生源、人才的培养源、信息的传播源”特点,以及拥有“人才相对集中、设备先进、学术氛围浓郁、创造力极强”的优势,引入地方并与相关产业结合,形成学校、企业、农民、政府多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以上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研究和总结这些宝贵经验,不难发现,在服务城乡统筹发展中,创建专家工作站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与生产实际脱离,科学研究成果不符合实际生产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和体系不够健全等。

三、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工作站的实践

(一)南京农大专家工作站建设的现状南京农业大学在多年的“科技大篷车”送科技下乡以及“百名教授兴百村工程”(以下简称“双百工程”)的基础上,围绕农业产业化、城乡统筹一体化新格局,于2006年在连云港辖区四县分别建立了“双百工程”专家工作站,2007年在江苏淮安创建了“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入户”专家工作站,2008年成立了启东专家工作站。自2009年12月以来,南京农大又相继在江苏、海南、四川等地建立以成果示范推广应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一体化的专家工作站,以及以粮食作物、园艺作物、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动物疫苗、肉品加工为主的六个综合试验专家工作站,在南京农业大学还建立了专家工作总站。通过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条例,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产学研合作,激发广大师生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积极性。一方面建设了学校在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方面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为培养实用新型农林科技人才创建了平台,同时,架起了师生“围绕农民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走,帮着农民赚”的金色舞台,初步形成了高校产学研合作服务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新思路。

(二)南京农大专家工作站取得的成效截至目前,南京农业大学已组织上万名师生到专家工作站开展教学科研推广、社会实践和学生实习活动,有效地推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加快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与升级。据连云港市统计,该市近五年来新建养殖基地32个,栽培基地38个,示范园区19个,引进新品种290余个、新技术500多项,培训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农技骨干3万余人,人均收入增幅比全市农村平均水平高出14.2%,农民人均收入增幅位于江苏省前列。在全国农村科普工作会议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邓楠在讲话中表示“双百工程专家工作站”是一种创新举措,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平台,发挥了很好的引领指路作用,是一项真正的富民工程。江苏省委农工办牵头推广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工作站的成功经验。南京农业大学也把这些做法从连云港推向了苏北、苏中、苏南,并进一步形成了服务“三农”的新模式:专家工作站+合作组织+示范户+辐射户,专家工作站+龙头企业+农户,专家工作站+农业推广组织+示范户+辐射户,专家工作站+科技园区或产业园区+农户,专家工作站+村官园+农户,等等。其中,南京农业大学沈其荣教授创新团队与江苏新天地氨基酸肥料有限公司建立的“创新团队+产业联盟+企业+农民”的模式尤其可圈可点。在该模式下,通过建立江苏省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紧密结合国家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生物有机肥核心技术确定企业研发领域、确定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建立了产学研合作服务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创造了学生、农民、科研、企业、政府多赢的典范。

四、农业高校促进专家工作站健康运行的作为

(一)加强领导,加快转化农业高校应明确和规范相关部门和院系组织教师开展农业推广的职责,推动校地合作,统筹发展。以促进与国计民生和农民增收相关的农业科技推广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信息的集成和传播,加快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

(二)完善体制,协调共进农业高校应创新人才机制,建立专职与兼职队伍,深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改革,凸显高校教师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密切互动的农业推广体制,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农业推广系统。

(三)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根据农业科技研究状况,以及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经济水平,农业高校应和地方合作,分别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综合试验示范推广站、专家工作站,鼓励师生开展进村入户等特色活动,提升不同地区农业产业化科技含量与水平,并将之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相结合。

双百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为专家研究、实验、示范、推广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条件,让专家们直接面向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现实问题展开应用技术研究,从而带动产业带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专家大院模式拓展为一体两翼模式,示范推广的同时开展三个层次的系列化培训,并进行综合信息咨询服务。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政府的主导作用强,产业方向明晰,提供的设施条件优良。湖南农业大学“双百工程”模式强调高校科技团队直接与农业基地一一对接,并建立长期工作机制,在管理制度、合作机制建设上都有一定突破。“双百工程”模式推行项目责任管理,以制度来规范、约束科技服务人员的工作内容、方式、效果,使农业高校为农服务走向了主动化、制度化、程式化的规范管理轨道。

2依托高校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的启示

2.1高校参与农业推广优势突出

1)人力资源。至2007年全国独立建制的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和高等农业职业院校达到74所;同时,在全国高等院校开设农学专业的大学达150所。2006年371244人,其士在校生7302人,硕士在校生32336人,本科在校生188067人,专科在校生143539人。农业科技推广需要优秀的人才与智力支持。涉农类高等农业院校、职业院校教师、学生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力军、生力军。

2)物质资源。高校非常重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许多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或重大科研基地。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直接定位于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对生产性实验实训设备投入多,建设力度大。

3)科技资源。科研是高校一项重要的职能。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往往有完成科研项目、撰写科研论文、参与技术研发等的科研任务和考核要求。从对科技成果的贡献率来看,我国高校相较其他科研院所、企业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近20年来,农业高校先后转让重大科技成果915项,大部分已在农业生产中获得应用,且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农业高校在推广、服务中同时获益

1)推动教学。与理论学科、基础学科教学相比,作为科技型、实践型的农业院校,需要将教学与农业工作对接、融合,在实践中教学、在推广中学习,在应用中研究,实现教学、科技、服务三位一体。教学贴近实际,一是将农业推广的知识体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纳入课程体系建设范畴,二是在教学阶段上设置专门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到农村去,进行具体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这种教学兼有科技服务的功能,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将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推动科研。高校产生的科研成果,通过科技推广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成果的价值与效益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可带来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与此同时,广大农民在应用科研成果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可通过科技推广人员反馈给高校,成为高校进一步攻关的科研课题或教育教学案例。

3)推动就业。农业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可有效提升学校的影响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农业高校学生在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与农民、农村、农业工作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让他们对我国三农现状有一个真实的了解,增进与农民的感情,体会农民的困难与需求,逐步树立用科技改变农村面貌的理想,有利于推动农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

2.3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非常重要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政府部门尤其是当地科技部门的引导和支持非常重要。政府部门在推广过程中有三个主要职能:一是产业规划布局,二是相关政策、信贷、农资、市场运销体系的配套,三是管理协调。只有技术,没有政策、信贷、农资、市场运销体系的合作,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推动不了,在小范围实验示范成功了,推广效果也不会好。技术的推广要符合当地的产业规划布局,同时也要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避免权益损害。鼓励和支持高校参与农业推广,政府可以将一部分农村公共服务职能如培训、示范、推广等下放或委托给院校承担。在资金引导上,政府势必要加强投资,如设立专项培训和科研、推广经费等对涉农高校给予支持。

2.4推动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涉农高校普遍存在农业科技人员市场意识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农业高校的科研项目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性研究数量不占优势,且现有的应用性研究成果一定程度上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获取不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农业科技人员转化成果的积极性。因此要大力推动涉农高校建立与市场紧密对接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科研项目的遴选、确立、评价上进行有效引导。

2.5必须建立长期服务机制体制

农业项目根据产生效益时长,可分为短期项目、中期项目、长期项目。大多数项目从土壤改良、环境改造着手,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科学测验、科学规划,盲目跟风,只见短期效益,看不到长远效益,频繁换产、换项目,将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损害农户利益。所以我们必须建立长期服务机制,根据作物生产周期、品种更新周期,在一个较长时段科学评价推广项目的效果。

双百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许昌学院是河南众多高校中较为普通的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她可能没有北大的古朴,更没有清华那样的名气和气场。但是,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中,探索出了一条切合学校发展的新路子。

许昌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育人高地、集聚高地、创新高地、服务高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人才库”的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持,充分发挥“动力源”的作用。

转型发展,为河南高校改革发展开启一扇“窗”。在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大学才更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本刊通过探索许昌学院自身的转型发展,在借鉴其经验的同时,也希望对教育的决策层有所启发。

许昌学院,这所既古朴又年轻的地方本科学院,立足地方,把文化传承融入到深厚的历史底蕴当中,把文化创新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中!

许昌学院,这所既年轻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本科学院,凝聚特色,把专业建设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当中,把科学研究融入到服务地方发展当中!

许昌学院,这所既具有特色更富有创新精神的地方本科学院,立足地方,把人才培养融入社会需求当中,把学生就业融入到中原经济区建设当中!

正是这所综合性的地方本科学院,在平静当中凝聚正能量,在平凡当中传递正能量;正是这所综合性的地方本科学院,平静之下的改革创新之潮暗流涌动,在平凡的工作中蕴含伟大追求,这既是当今许昌学院的使命,更是许昌学院之责任!

今年是十开局之年,在这个新的历史节点上,许昌学院以夸父逐日的气魄和海纳百川的胸襟,扎根于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汲取着三国故都的灵秀之气,在河南教育的史册里,激流勇进,风正帆扬,以激发“正能量 ”,打造“教育梦”,不断谱写着优美动人的篇章!

许昌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42年,1958年开始进行高等教育,200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许昌学院的浓厚文化底蕴与许昌市密不可分,许昌作为“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钧瓷文化之乡”“中国腊梅文化之乡”,几千年来,风云际会、英杰辈出:以“三曹”“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开创了彪炳史册的建安风骨;西汉名相晁错、唐代画圣吴道子、楷书鼻祖钟繇、神医华佗墓、关羽挑袍辞曹的灞陵桥等,众多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古迹为许昌学院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今的大学,大楼、大师、大气,一个也不能少

大楼,也就是指办学的硬件设施。目前许昌学院占地1400多亩,建筑面积57万多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合理,建筑美观,校园内外树木葱郁、花草烂漫,亭台水榭、风景秀丽,芳草遍布、空气清新,环境十分幽雅。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1.4亿元,拥有各类实验室和训练室130多个,建有远程双向视频教学系统、高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较齐全的体育设施。逸夫图书馆藏书148万册,各项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日臻完善。

大师,也就是指学校师资力量。许昌学院师资队伍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学校现有教职工1169人,其中专任教师912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者271人,博士硕士711人,外籍教师8人。学校还在国内外聘请36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定期不定期到校讲课。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万人,另有成人教育在读生近5000人,生源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大气,也就是学校的办学策略和指导思想,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指学校决策层的战略规划。几十年来,许昌学院以“崇德砺志、博学敬业”为校训,以“团结活泼、勤奋严谨、文明诚信、求实创新”为校风,学校党委提出和坚持教学神圣、崇尚学术、德育首位、依法治校和以人为本等五大办学理念,着力推进内涵发展、外延拓展、制度规范、特色凝炼和党建领先等五方面建设,2012年以来,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更提出并实施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四大战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传承文明等高校的职能得到了较好发挥,学校规模不断壮大,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其实,简单地说,目前学校办学定位为:“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综合类本科院校。

立足地方,凝聚特色

作为一所地方性高校,许昌学院准确定位,特别重视与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该学院党委书记王清义提出:“走特色办学之路,是高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我们一要坚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经济的办学特色,二要坚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文化资源的办学特色,三要坚定不移地发挥自身的办学、人才优势的办学特色,四要努力探索一条切合学校办学实际的地方性院校特色办学模式的新路子。”

服务社会,是当代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服务地方,更是地方性高校的立校之本和兴校之源。许昌学院在办学上突出“地方性”,打好“地方牌”,大力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不断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多层面搭建产学研平台,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实基础、强能力、有个性、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强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突出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注重抓住地方需求,突出专业特色,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许昌学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近年来,不断提高选修课程开设比例,先后开设了500多门公共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在省内外先后建立了300多个实习、实训、就业“三位一体”的实践基地。

在学科建设上,学校坚持“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培育特色”的指导思想,着力打造了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适应度较高的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形成了省级重点为龙头、校级重点为骨干、达标合格为支撑的三级建设格局。其中,应用化学、应用数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产业经济学等学科先后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应用数学、中国古代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产业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成为校硕士点建设学科。在专业建设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被评定为部级特色专业,英语、美术学、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商务被评定为省级特色专业。此外,学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的职能,实行开门办学,不断拓展办学新途径,先后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等国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和合作科研工作,中印、中加合作办学正逐步走向成熟,许昌学院还于2009年开办了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社会培养了急需的应用性软件人才。

科研重实效。许昌学院升本科以来,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崇尚学术、鼓励科研”的基本思路。同时,学校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完善科研考核制度,规范科研管理,抓特色、创品牌,科学研究工作稳步发展,科研成果层出不穷,科研成果的层次大幅度提高。近年来,在、获得奖励、获批科研项目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转型创新,走政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

转型创新,为河南地方高校发展开启一扇“窗”。 今年,许昌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其转型发展模式也得到了许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12月5日,许昌市人民政府支持许昌学院建设应用科技大学签字仪式隆重举行。仪式上,许昌学院与许昌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书》,“双百工程”启动、“瑞贝卡学院”揭牌,学校与周边县(市、区)政府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与30余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如此大规模、有诚意的校地合作,是该校坚定不移探索转型发展之路、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在全省来说,都不失为一次大胆、有效的探索。可以说,学校积极与政企“联姻”,真正走出了一条政产学研合作的路子,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作为《战略合作协议书》的内容之一,双方合作开展的“双百工程”同时启动。许昌市政府将支持和鼓励许昌学院聘请100名许昌市相关企业的优秀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许昌学院兼职教师,支持许昌学院选派100名优秀人才到市直有关部门、相关县(市、区)政府和地方企业挂职锻炼,提供科技服务,5年内共同完成“双百工程”人才交流任务。签约仪式结束后,第一批20名许昌学院的专家学者即分赴挂职单位任职,27名企业专业人才被聘为许昌学院兼职教授。

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许昌学院近年来坚持开放办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办学,逐步构建起了政产学研用合作体系,转型之路越走越宽。许昌学院党委书记王清义表示,学院将进一步明确“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的理念,加强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校地全方位合作,努力形成产学研合作的产业链和创新规模,并始终把服务许昌及周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生命线和兴校之源,坚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办学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办学发展之路。

双百工程论文范文第7篇

我国农业高校通过多年的探索,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种典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一是河北农业大学坚持“走进山区、走进农村、走近农民”,创建了“领导—科技人员—农民”三结合、“教学—科研—服务”三结合、“试验—示范—推广”三结合的“太行山道路”模式;二是南京农业大学以科技扶贫、送物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等“科技大篷车”活动的形式送科技到农村,通过开展科技讲座、现场咨询指导、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服务于地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科教兴农的新模式;三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不同区域主导产业的农业试验示范站(基地)为载体,以多层次科技培训和多渠道信息服务网络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科技推广新模式;四是浙江大学与湖州市合作共建科技创新服务、人才支撑、体制机制创新“三大平台”,实施产业发展、村镇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公共服务、素质提升、社会保障、城乡综合改革“工程”,形成独具特色的“湖州模式”。这一系列在实践中摸索创建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农业高校在科研技术、人才储备和信息资源方面的优势,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新农村建设,湖南农业大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先后探索多种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主要有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校办科技企业的农业推广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基于农科教结合的职教推广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期基于“六边”人才培养的农业推广模式。基于校办科技企业的农业推广模式主要通过企业直接转化学校的科技成果,把学校的学科优势、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由此实现学产研紧密结合;农科教结合的职教推广模式主要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全国职教师资培训重点基地为平台,利用与农村职业中学的紧密联系,实施教育、科技、推广于一体,学研产紧密结合,创建“高校—职业中学—农户”推广新网络;基于“六边”人才培养的推广模式主要针对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和“专才教育”弊端,学校在探索“横向拓宽专业口径”和“纵向拓展专业内涵”模式基础上,实施农学专业“两段制”教学和“六边”人才培养模式,以国家水稻科研推广示范工程为平台,边实习、边教学、边科研、边科技推广、边搞生产社会调查、边学习做群众工作。2005年在湖南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学校推陈出新,创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双百”科技富民工程,即由学校各学科领域知名专家教授牵头组成100个以优秀中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为骨干,相关学科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参与的科技服务小组,在全省不同的经济生态区域范围内选择100个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专业户、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等示范基地(覆盖了全省80%的县市)实行对接,开展先进实用技术示范和培训,并以示范基地为辐射源,带动周边地区和企业协调发展。

2“双百”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取得的成效

“双百”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实施8年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推进产学研结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一是加强与农业企业的联盟对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在实施“双百”工程进程中,通过与龙头企业联合共建工程技术中心或中试基地,联合开发和推广高新技术、高新产品等方式,强化与龙头企业联盟对接,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带动提升了传统产业,培育了新兴产业,打造了产业品牌。如熊兴耀、谭兴和教授领衔的团队,通过加强与湘西龙山县金山公司的联盟对接,率先在湘西推进马铃薯工业化发展示范,从产前的马铃薯品种选育、产中的冬闲田马铃薯栽培技术、产后的薯类燃料乙醇转化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了一系列配套的马铃薯工业化技术体系,带动了湘西马铃薯年种植面积由667万公顷迅速增至20万公顷,特别是应用薯类燃料乙醇转化关键技术,使金山公司生产燃料乙醇能力在3年之内提高10倍,年产值增加15倍。目前,学校已与唐人神、湖南正虹、金健米业、湖南省茶叶公司、洞庭水殖、湖南中烟等200多个涉农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110多个,增加经济效益40多亿元。二是加强高校与农业生产服务需求对接,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我校在实施“双百”工程进程中,引导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深入农村第一线,开展对接服务,推进了农业成果快速转化。8年来,我校师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把新品种、新技术送到企业、送到田间地头,共推广动植物新品种和新技术200多个(项),带动农民增收20多亿元。如以石雪晖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利用自主研发的技术成果,使没有种植葡萄历史的澧县,已发展成为种植面积达027万公顷、年产量达9000万公斤、年产值达3亿多元的葡萄特色产业基地,被誉为“南方吐鲁番”。三是加强与农业产业的创新对接,支撑了湖南省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实施“双百”工程,为我校科研搭建了与农业产业发展紧密对接的平台,促进我校科技创新直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有力支撑了我省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如官春云院士领衔的油菜团队,针对南方“稻—稻—油”三熟制生产要求和大量冬闲田土资源闲置以及油菜生产比较效益下降的问题,提出实施的“湖南双季稻区油菜特早熟育种与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项目,得到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2.2实现与地方政府高端对接,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显示度和贡献率以“双百”工程为平台,学校先后与娄底、益阳、株洲、湘西州、郴州、常德、永州7个市(州)和20多个县(区)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如中方县人民政府通过“双百”工程基地对接建设,主动提出无偿提供133hm2土地和专项资金,与我校共建农业区域综合试验站,将科技合作提升到更高层次;凤凰县政府在工程建设中,尝到了“甜头”,强烈恳请我校在现有基地基础上,再增加15个基地进入“双百”工程。此外,应地方政府要求,湖南农业大学先后组织20多个专家小组,深入市(州)、县(区)、乡村和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围绕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当“高参”,其中有10余个专家组还帮助地方政府制定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规划。通过“双百”工程平台,湖南农业大学与7个县(市)政府开展联合共建科技富民强县示范县和30个新农村科技示范乡镇。

2.3打造学研产结合的综合性平台,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双百”工程实施进程中,学校将科研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与基地产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基地这个平台,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打造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综合性平台,取得显著成效。8年来全校共有2万多人次的本科学生到“双百工程”基地完成了实习、实践和科研活动,有10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到基地开展科研工作,完成了毕业论文。广大师生通过参与工程建设,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磨练,进一步树立了“学农、爱农”的思想,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3“双百”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存在的问题

“双百”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但2011年学校调研小组分别深入到28个基地采用直接访问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各基地负责人以及对口服务基地的专家教授进行访问调查,发现该模式仍存在以下问题:(1)服务内容与基地需求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为基地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与专家实际解决的问题有差异。在此次调研中,受访的种植专业户和养殖专业户表示最希望解决的问题依次是“人才培养与交流”、“解决技术难题”和“引进新产品”;然而,专家实际为种植专业户和养殖专业户解决问题程度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一般性技术指导”、“引进新技术”和“解决技术难题”。由此可见,种植和养殖类基地最希望的是通过专家服务来改善基地人员的整体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才是强调解决技术难题和引进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引进新产品”和“引进新技术”;然而专家实际为产业化龙头企业解决问题程度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解决技术难题”、“一般性技术指导”和“引进新产品”。可见企业最希望的是通过双方合作开发从而提高自身整体技术能力,实现产品技术升级,而不仅仅只是一般性技术服务。同时,多数基地都普遍反应了校基、校企合作范围狭窄、合作项目偏少等实际情况。(2)服务方式与基地需求存在差距。根据受访信息统计,基地负责人期望专家采用的服务方式按期望程度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根据基地需要进行现场指导(267%)、定期主动到基地进行指导(188%)、集中培训授课(183%)、电话或网络咨询(102%)、基地负责人根据需要上门向专家请教(89%)。其中,基地负责人最期望专家采用的服务方式是专家根据基地需要进行现场指导。而专家实际对基地进行服务采取的方式按比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电话或网络咨询(224%)、根据基地需要到现场进行指导(211%)、基地负责人根据需要上门向专家请教(176%)、集中培训、授课(166%)、定期到基地进行指导(158%)。可见专家对基地进行服务采取最多的方式是电话或网络咨询,并非现场指导,所以专家实际采取的服务方式与基地所期望的服务方式存在较大差异。(3)专家服务时间较短,服务次数偏少。由于专家除了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外,还在学校承担有科研和教学任务,大多数专家每年到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交流的次数多为1~4次,且每次在基地停留的时间仅为1d左右,而大部分农户由于受文化素质的限制,更偏好面授而非电话或网络咨询方式交流,从而导致基地方的农业科技需求无法得到彻底满足。笔者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目前我国财政对高校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资金支持有限,学校能够给予专家教授深入基层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经费总体偏少。经费保障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基地运转的效率;二是专家服务动力呈现不足。因为缺乏必要的常态性经费支撑,专家得不到与服务工作付出相等的物质报酬,加之目前学校并没有将这种社会服务工作严格纳入个人的科研工作量计分体系,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措施,因此缺乏长期服务的动力;三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双百”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地数量多,专家数量大,对专家服务能力要求高。学校虽制订颁发了《“双百”工程实施管理办法》和《湖南农业大学“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科技服务小组工作方案(实施办法)》,为保障“双百”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但后期却没有对如何管理好这些合作项目进行完整详细的制度设计和激励约束机制设计,没有配套政策予以支撑。且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各学院的专家教授之间缺乏深系,地方农业部门与学校的联接关系不协调等问题,使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遇到瓶颈。而作为“双百”工程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学校科技处工作人员有限,工作任务重,时间和精力不足,导致管理起来力不从心,学校、专家、基地三方信息沟通渠道无法畅通,致使推广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4“双百”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优化

(1)稳定经费投入。从国外经验看,以大学为依托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均有稳定的公共财政支持,而我国则长期存在着农村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若得不到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就难以提高。所以,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迫切需要由政府财政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学校应当加大力度向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推动争取建立国家公共财政支持农技推广工作的长效机制,并在政策类引导计划如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项目中争取国家加大对高校教师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切实改善服务在基层第一线的专家教师们的工作、生活条件。

(2)创新制度安排。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是公益性事业,要确保该项工作持续开展、良性运转,也迫切需要学校乃至上级部门给予政策层面的支持和保障。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就明确指出“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承担农技推广项目,把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工作考核,推行推广教授、推广型研究员制度”。在目前的人才评价、成果评定、职称评审等各类评价体系中,对农业科技推广型教师和学术型教师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难以调动农业推广型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可以适时制定某些灵活的政策措施,充分考虑农业推广型教师在田间地头的工作成绩,使他们摆脱论文、专著、奖励、项目等条框束缚,从制度设计上调动从事农业推广工作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在基地运行过程中,学校应落实科学考核和规范管理,对专家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进行半年度或年度考核,定期调研基地负责人对专家服务的满意度,及时反馈,并将专家服务状况与奖金等酬劳、科研工作量计算、职称评定等直接挂钩,建立完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3)推进协同创新。2012年初,国家教育部、科技部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该计划首批选取10所高校作为建设试点,旨在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充分发挥农业高校科技、人才优势,整合其所在区域内的相关资源,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探索建立以高校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提高高等学校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力和水平,整体带动区域内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湖南农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10所“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高校之一,应充分利用这一全新的平台,将“双百”工程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工作进行有效融合,进一步整合校内大农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专业资源,建设基于全产业链的高水平服务团队,为各层次服务基地提供全方位的农业产业化服务平台。同时带动区域内高校、农业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种资源大联合,推动农业科技有效协同创新,探索建立多元化科技服务模式,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农村科技协同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双百工程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科研工作

科研能力是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尺。同时,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和层次反映一个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从2005年正式创办以来,科研工作已经历了初创期,现已正式进入稳定发展期,形势喜人。

一、回顾和总结

(一)科研工作的思路明确,措施得力

2005年学校处于创办时期,刘福生董事长即明确表示“高职不比中专,一定要发动教师搞科研”,而且配合当时的校长亲自组织科研力量,抓科研申报。2006年上半年已获得湖南省“十一五”教育规划项目的两项和湖南教育厅科研项目两项的立项,而且还获得了国家重点实训室的立项。以后科研项目逐年增多,到2008年现任院长刘平娥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大力推动科研工作,到年底参加教育部办学水平评估时已获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个,专著7部,教材13部,并有一批科研和教学论文,可说科研工作初见成效。

2008年,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在接受国家教育部办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称号,表明学校在办学水平上获得了质的飞跃,而且董事长已有了创办本科院校的初步蓝图,对科研工作更加重视,并正式建立了专门机构“科研处”,做到科研工作有专人管理。2010年还专门配备了科研能力强的教授担任科研处处长,并明确提出“围绕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的理念,积极出台了《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教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教研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及工作补贴计算办法》等文件,从而使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发挥了激励和导向作用,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科研成果斐然

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努力奋斗下,我院形成了由教授、副教授带头,全院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科研的良好局面,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

首先是科研论文数量增加,截止到今天,全校师生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公开524篇(其中被EI收录的论文8篇,核心期刊论文27篇(CSCD收录4篇,CSSCI收录2篇)。在学院的重视下,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2008年23篇,2009年29篇、2010年47篇、2011年65篇,2012年143篇,数量连年攀升。

其次科研团队已基本形成。近年来,学院一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并资助教职工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加大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力度,尤其实施“高学历工程”和“高职称工程”以来,早在2010年董事长就提出了“双百工程”,即引进100个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个教授、副教授,到目前已引进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58人,副高以上职称101人,极大充实了我院科研的队伍。

二、问题与不足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毕竟仍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科研队伍的培育需要—个过程,问题和不足也就显得比较突出。

(一)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多

主要反映在论文成果,教材和专著成果方面,在项目成果上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缺少北大版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板、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版论文,EI核心版来源期刊的国外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国家A类期刊更是凤毛麟角。所出版的专著和教材一般层次还不高,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人民出版社、三联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高层次出版社的出版物极为稀少,所获得的课题也还停留于省级课题,而且数量不多,所获得奖项也仅停留于省级三等奖,而且数量少。

(二)整体科研水平与本科学校的要求太远

作为一个本科院校,不仅要求整体水平高、参与面要大,科研成果的数量要多,而且要上层次,上水平,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各种科研奖励成果申报,教材职称评定上处于主动地位。但在这方面差距仍很大,因此,讲师还上得不够,副教授以上职称就更少。

三、展望与期望

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自成立以来,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已走过了不寻常的9年春秋,在全国人民建设“大美中国”的大背景下,前景广阔,但仍须努力。

(一)加强科研服务,进一步落实奖励制度

为了加强对老师们的科研服务,最近调整了科技处的人员配备,科研处处长由教授兼任,除配备科研专干以外,并另配备兼职干事协助。从目前来看,调整后的科技处工作效率很高,最近几周之内,已修改了科研管理和奖励条例四个文件,增加了有突出贡献的科研工作者评审和奖励办法,指导和帅选了省科技厅项目的申报,经筹备又首次召开了这次表彰大会,并组织了60多篇论文推荐发表。

(二)重在科技能力提高,科研层次提升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今后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的问题,今后重在老师们科研能力上进行质的提高,科研成果层次提升。为此,今后科技处将加强科研学术活动,强化对老师的科研指导,使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并奖组织力量进行科研攻关,在核心期刊、CSSCI、CSCD等高层次期刊,而且科研工作一定要与职称晋升相结合,要与申报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相结合。

双百工程论文范文第9篇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必然趋势

广东省俯瞰南中国海,而南海又是中国最广的海疆,约占中国海域的2/3,资源约占中国的70%。2011年2月19日,国家正式批复确定广东为全国三大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之一,推动构建粤港澳、粤闽、粤桂琼三大海洋经济合作圈,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海洋经济区。作为海洋大省,广东的海洋科技和教育却与山东、上海等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尚未建立一个合理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广东海洋大学是南海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海洋科学是广东省唯一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博士点建设学科,加强海洋科学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满足广东省对海洋科技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加快推进国家海洋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前提条件

广东海洋大学学籍管理规定本科的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分制,提前修满规定学分,可提前毕业。但由于没有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或机制,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按部就班4年毕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则成为弹性学分制的良好实践,可以充分发挥出类拔萃学生的优势。

3环境条件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广东海洋大学在分析本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双百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案,即在每年的新生中根据条件遴选出200名优秀学生,进行分类别、个性化培养,实现在本行业领域中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行政管理能力的杰出人才的目标。广东海洋大学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目前学院学生的素质基础、各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开展了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

1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学院各专业的“象牙塔尖”,目标是培养少而精的“复合型、外向型、创新型”人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强的科研及择业竞争能力,适应广东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双百工程”的人才培养改革,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3”是3个阶段安排4个学年的教学活动,即第1阶段(一年级)夯实基础阶段,强化英语、数理和计算机基础,第2阶段(二、三年级)专业培养阶段,进行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学习阶段,实践训练贯穿其中。第3阶段(四年级)实践应用、专业深造、交流强化阶段。要求3年兼修完4年的理论课程。第3阶段(四年级)的全方位实践锻炼阶段成为关键的一年。没有实践,就提不出问题,更谈不上创新。实践对各个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有重要的意义[2]。各导师将根据学生3年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训练,开展全方位的锻炼。一是业务训练:利用学院目前与广东省内各气象局、海洋局建立的实习基地、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用2~3个月的时间安排学生到各基地业务训练。二是专业深造。学生用2~3个月的时间到相关海洋科研机构、国内高校进修。三是辅导考研。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硕士点将进行“本硕连读”培养模式,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可提前保送读研,由低向高进行的提前跨阶段培养过程中会使优秀人才及早脱颖而出。无硕士点的专业与相关的院校联系合作培养,报考名校的研究生。四是继续导师的项目研究、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和会议等。充分发挥好第四年的特色培养阶段的作用,否则,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将是一个4年培养计划的3年浓缩版。“1”是指学生参加完学校第一阶段的集中、统一授课回到各专业班后,学院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量身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进行1对1的培养,即1个专业1套个性化方案,1名学生1名优秀导师,全程给予指导,政治教育、人文教育、科研训练全部集中开展。

2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核心。教学内容上,结合目前国家对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人才的需求,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交叉,把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及时反映在教学内容中,满足地区性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量身制订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紧密结合近几次在广东省以及省外的调研,针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了通识、专业和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加强了数理基础课程训练以及人文素质、科研创新等方面的课程,部分课程选用了英文版教材。加大了个性化课程比例,把以专业选修课学习提高到课程总学分的28%~30%,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个性化导师团队的培养

通过学院目前正在实行的全面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个性指导。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导师后,导师根据学生个人的能力、特点,指导他们制订个人学习计划,从选入拔尖创新型人才开始到毕业进行全程指导和负责。导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指导学生开展前沿学科的研究及新项目的研究,指导学生就研究项目发表科技论文;安排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以团队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科研训练。纵观我国创新型实验班,名师指导是精英班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如北大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得到由来自文、理科各院系资深教授组成的学生学习指导委员会的全程指导。清华的“数理基础科学班”邀请全校的两院院士和知名教授作为本科阶段的导师。因此,在个性化导师团队建设中,广东海洋大学聘请一些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授来上课,聘请两院院士、知名学者开设讲座,使学生及时汲取新的学科知识,了解各学科的发展现状。导师团队的成员不仅学历学位要求高,还要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勇于教学改革创新,特别要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4个性化发展环境的构建

1)公平的竞争环境

明确了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淘汰补充、激励制度。通过选拔中的笔试、面试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个人特长、心理素质、专业发展潜质等综合素质;通过淘汰补充制度增强学生的竞争及主动学习的意识。

2)创新的管理机制

由于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学生相对较少,如2010级海洋科学专业有7名学生入选,教学管理将从统一走向多样,这是对学校常规教学管理模式的一个挑战。因此,要在选课、学籍档案管理等方面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对进入拔尖创新人才体系的学生优先提供参加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优先开放实验室,以及保送研究生和各种国内外深造机会。针对2010级创新体系的学生,学院已开放电脑室以供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源,弥补学校海洋方面文献的不足,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3)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有激励机制的考评体系,一是侧重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改革传统的考试测评方法;二是要充分发挥社会、单位、学校的不同作用,从不同角度衡量人才的培养质量,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利的方面。

制约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1一流拔尖学生人数略显不足

广东海洋大学虽为广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并且在2007年的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近几年招生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二批本科的招生条件是造成学生生源较差的客观实际,各专业优秀拔尖学生相对较少,尤其是一流拔尖学生的数量更少。因此,每年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人数不多。

2顶级专业学术大师仍欠缺

近年来,广东省海洋大学师资队伍的整体结构有较大的改善,但仍缺乏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的学术骨干。纵观我国实验班开设的高校大都是实力雄厚、教学科研水平高、教学条件好、在国内同类学科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的学科点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实验班,清华大学的基础科学班,北京师范大学的文理兼修综合班,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等。名师指导是实验班人才培养的一大亮点。要达到教育水平的高质量,名师、大师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此,必须加快培养、引进有影响力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3激励政策不足

双百工程论文范文第10篇

虽然已不是第一次参加公选,但是站在“公推比选”的演讲台上,面对台下140名评委的“大场面”,抽中“二号签”的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蔡允革还是有点手心冒汗。

台上的他并不知道,这些评委是用人单位广东省外经贸厅机关的全体干部和直属单位的班子成员,他们认真地倾听、打分,寻找着心目中最优秀的厅长。

3月6日,广东省“公推比选”省外经贸厅厅长进入关键性的“6进3”环节,成功入选的3人将成为组织考察对象。按照比选规则,每人要登台演讲15分钟,闯过三道关:英语自我介绍,谈如何做好外经贸厅厅长,根据自己的调研报告回答考官的灵活提问。

凭借留学英国和曾在外资银行工作的经历,蔡允革用一口标准的英语完成了自我介绍,闯过第一关。他认为,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熟悉外经贸情况,具有国际视野是自己做好外经贸厅厅长最大的优势。

对另一名候选人广州市南沙区常务副区长孙雷来说,演讲台上的PK,是继东莞调研后的第二场“硬仗”。孙雷说,他写的调研报告《稳定存量创新增量——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堪比博士论文,7小时写出1万多字,反复修改删到3200多字,但台上短短几分钟,要展现报告中丰富的内容并不容易。

比选紧张有序地进行。演讲中,不时有监督员举起“还有十分钟、五分钟”的牌子,提醒候选人把握时间。由广东省党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纪委和省委组织部的5名工作人员组成监督小组,坐在会议室一侧,全程监督比选过程。“6进3”结束后,蔡允革、孙雷、郭元强被确定为考察对象。

今年2月起,广东省委组织部向全省发出通知,决定采用“公推比选”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公开选拔省外经贸厅厅长人选。这是广东首次拿出省政府组成部门正职进行公开选拔,也是首次采用“公推比选”方式选拔干部。

3月底,经过近一个月的层层比选,原茂名市委常委、高州市委书记郭元强脱颖而出,并在4月初接任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

考察对象变成“透明人”

广东省委组织部介绍,为把干部考察准、考察实,广东在“公推比选”中通过制度设计扩大民主范围,强化民主评议,深化民主监督,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度和公信力。除了撰写调研报告和演讲台上公开PK的“晒能力”环节之外,参加“公推比选”的候选人还要公开其在原单位的工作成绩和详细家产。“晒成绩、晒能力、晒家产”的“三晒”环节,更让每个考察对象都成为“透明人”。

进入组织考察比选后,考察对象要在原工作单位“晒成绩”,交出近3年工作的成绩单。孙雷告诉记者,考察对象采取“一事一条”的方式,书面列举近3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将成绩单在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公示,并召开干部大会评议其工作绩效,“自己的工作成绩写出来给身边的同事看,不敢吹牛皮、注水分”。

考察之中还要“晒家产”,考察对象须如实填写廉政报告表。记者在报告表上看到,填写内容包括本人、配偶、共同生活子女的全年收入、储蓄存款、拥有房产等家庭财产情况,配偶及子女的投资经商情况及干部本人的廉洁自律情况。考察组在个别谈话时向谈话对象公开相关内容,听取对所填写内容的意见,对反映所填内容不真实的,要重点进行核实。

蔡允革说,“晒家产”就是让自己成了“透明人”,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我们必须如实填写,否则同事要反映不实情况。”郭元强说,填写廉政报告的内容细化到持有的股票,有没有接受过别人的礼金券等,这些都要向考察谈话对象公开,谁也不敢不如实填写。

郑轲说,“公推比选”通过三“晒”,一方面确保了程序公开、公正,另一方面提高了民主的质量,让干部对考察对象的评价具体化,能力是否胜任、情况是否真实,都由一定范围内的干部予以评价,防止民主“走过场”。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吴克昌教授认为,在考察中增加“晒成绩”、“晒家产”的环节,表明组织部门由过去单纯注重在干部选任中发展民主,向民主和科学并重转变;由单纯注重知识考试,向德识、才学考察并重转变,使干部选任真正实现“人适其位、位得其人”。

“标杆效应”待深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参加此次“公推比选”的干部中,有不少人已是数次登上公选PK台。最后胜出的郭元强正是其中一员。他向记者坦言:“从技术型干部到管理型干部,我的成长伴随着广东省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广东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受益者。”

早在2003年,时任深圳市科学技术局(知识产权局)局长助理的郭元强,就在广东公开选拔副厅级领导干部的竞选中,成为了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2008年,广东面向全国公开选拔100名优秀年轻厅、处级干部,入选的郭元强又走上地方领导岗位,担任茂名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记者在广东省委组织部和广东省外经贸厅采访了解到,郭元强接任外经贸厅厅长以来,其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受到了干部的普遍认可,其他考察对象也对“公推比选”的结果表示认同。

郭元强等人通过公选逐渐走上领导岗位的经历,也反映出多年来广东省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2008年,广东省委树立“围绕科学发展观选人用人”、“让善于科学发展的人上”等用人导向,组织实施“双百”领导干部人才计划,通过公推比选、联合公选等方式,分别在本省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拔了100余名,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了100名厅、处级干部。

受访专家认为,一次次公选,不仅选拔出一批优秀的领导干部,在干部队伍中也形成了明显的“标杆效应”。广东省物价局副科级干部宛丹说:“通过公选让更多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对普通公务员来说是一种激励,在基层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从“双百工程”到“公推比选”,历次公选的宝贵经验使选人用人机制逐渐完善。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说,“公推比选”的核心是更重视选人制度的内涵改革,提高选拔干部任用的民主质量,既强调过程规范严谨、公平公正,又注重优质高效、社会公认,做到科学性和民主性的更好结合,目的是拓宽选人视野,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上一篇:水质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收支制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