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球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3 05:27:09

实心球教案范文第1篇

基层体育教师的教研活动一般有三个途径来进行。一是学校体育组进行的教研活动;二是以片为单位组织的体育教研活动;三是以区市级组织的体育教研活动。这三种体育教研活动基层的体育教师一般都参加过,体育教研已经成为日常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了,也是提升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一般的体育教研活动就是听课、评课、传达一下最新的体育文件等,这种体育教研活动有点走过场的味道,根本起不到体育教研所发挥的作用。我们不能停留在这种活动状态,必须以务实、创新的教学理念,通过有效的体育教研活动提升体育教师的技能。

一、制订体育片活动计划

一般的体育片活动不会去制订活动计划,只是每年二次活动时间,哪二所学校承办,这样的话体育教研片活动的针对性不是很强,就不能很好地起到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的作用。要改变这种传统的体育教研活动方式,就要分析所在片有几所学校,每学期可以进行几次体育教研片活动,时间在期初一个月和期未一个月为宜。还要列出多长时间为一个周期,每一次体育教研片活动的课题可以在计划中先选好,这样在一周期中能让上课的教师选择不同的教材进行教学,而听课的教师也能听到更多教材的课。同时要求对每一次教材内容都要同其他学校的教师集体备课,在体育教研片活动时将教案带到片活动现场。这样每一所学校的体育教师都会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以利于我们体育教师听课时能更多地发现问题,从而去解决问题。

二、先听后评,由其他教师再上

以本次开展体育教研片活动为例,我们五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听了开课学校的二位教师上了二堂体育研讨课,一堂是初三的实心球,一堂是初一的短跑课。听完二节课后,进行了评课环节,来自各校的体育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从教材的选择、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在帮助纠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等方面进行了点评。例如,围绕初一短跑课中,站立式起跑这一技术动作怎么样来进行教学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虽然大家讨论了很多教法,但是也没有能很好地解决站立式起跑中重心下降和移动的问题。如果对于重心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话,那么站立式起跑这一教学内容,学生还是不能学会,这样,作为一堂技术学习课,就没有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没没有很好地解决了重难点。如果教研活动的内容提前让每一所学校教师知道,并且都进行集体备课,从而利用几所学校教师的智慧,再通过听课、评课,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然后再重新备课,下午可由一位教师现场借班上课,教学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就上面的站立式起跑如何进行设计,如何对重难点进行剖析,如何通过较多的重心练习来解决站立式起跑这一教材内容的传授,集中集体智慧就会有较大突破。通过对教材的不断分析,不断挖掘,就可能会有很多创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出现,这些都是构建高效教学的因素。如果每一次体育教研片活动的举行,都能收到一定的效果,那么对于每一所学校的体育教师的成长就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三、通过体育片活动解决问题

体育教研片活动的举行就是组织一些教师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听课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再经评课去解决这些问题。仍以本次体育教研片活动为例,本次活动有以下几个问题。①站立式起跑的教学方法如何运用?实心球的教学方法如何运用?②短跑教材初一分为几个课时较为合适?实心球教材初三分为几个课时较为合适?③站立式起跑有没有好的辅助手段,能不能动作分解?实心球有没有好的辅助手段,能不能动作分解?

通过上课、看课、评课、研讨、再上课,笔者发现:第一个问题,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因人而异,没有定法,只要得法。教师的个人素质不同,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都得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展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定是能完成教学目标,解决重难点。例如,站立式起跑的教学方法,上课教师虽然利用了绳子进行重心前移教学,但是过于直接进入,学生还是不能一下子就体会到重心前移对起跑的影响。教研员在点评时就提到了可先采用双脚站立前倒,体验重心前移时学生会怎么做,再双脚前后站立前倒,学生又会怎么做,再通过前后屈膝站立,上体适当前倾,后脚蹬地,学生会怎么做,通过一系列诱导学习,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站立式起跑时重心是如何下降、如何前移这一教学重难点,也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下午通过修改教案后,由另一位教师借班上了一堂站立式起跑课,教学效果大大得到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这说明这样的体育教研片活动才是高效的。第二个问题,本次片活动虽然没有要求备单元计划,但是为了更好地能把握教材,课后大家讨论了初一学生短跑应该设计几课时较为恰当,初三实心球设计几课时较合理,通过讨论分析,大家一致认为短跑教学初一可以控制在四课时较为恰当,初三实心球教学控制在六课时较为合理。因为实心球是中考体育考试内容之一,可以适当加二课时,以利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更好地提高实心球成绩。第三个问题,对站立式起跑和实心球这两个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应该进行完整练习还是分解练习,可不可以采用辅助手段等。大家通过讨论一致认为,站立式起跑应该采用完整练习,且可运用辅助练习提高重心控制问题,而教研员所说的几个教学方法也可以说是较好的几个辅助手段。实心球这一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分解动作完成教学,对实心球动作进行分解练习,以便学生从不同动作体会用力的顺序,以及如何更好地全身协调用力,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四、通过体育片活动提升教学技能

体育教研片活动为片里的体育教师创设了一个平台,通过平台,让教师和学生去尽情发挥,展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1)教师的教学技能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由于每所学校都进行了备课,虽然上课教师只有两位,但是每一所学校的教师通过分析教材,把握教材,通过教学设计都进行了备课,就此可以说都是有备而来的。每所学校的备课都有各自的优点,通过片的再一次集体备课,就可以把更精品的教案呈现出来,使与会教师通过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为我所用,对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高起到较大的帮助,对提高体育教学有很大帮助。

(2)让教学手段更形象、更生动、教学方法更创新、更有实效性,学生学习更主动、更积极,而且更经济,更接近常态教学。例如,实心球教学的教师通过坐着掷实心球――跪着掷实心球――再双脚左右站立掷实心球――双脚前后站立掷实心球这几个教学手段来进行授课,学生就能很好地体会到从局部用力到全身用力实心球远近的变化,从而让学生更乐于进行练习,效果也更好。钻研和学习是获得好方法的两条重要途径,通过体育教研片活动能为片里的体育教师提供这样的机会,也显示出了教研片活动的重要性。

(3)根据教材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由于教材通过片活动计划已经让每所学校的体育教师知道了,并且每所学校的教师通过校教研活动设计过了教案,每位教师都认真钻研过教材,每所学校都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了合理的教学过程,虽然不能说是十全十美,但是通过片教研活动中的再一次集体备课,相信无论是从分析教材,分析学情,把握教学目标,剖析重难点,到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采用,学生学法的指导等方面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应该说是比较好的精品教案了。再经过教师实施教学,更感觉是耳目一新,这样的体育教研片活动的质量更高,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更有帮助。

体育教研片活动只是一个让我们展示的平台,要让体育教研活动落到实处,真正起到研讨的实效,就要不断创新教研的模式,需要我们的教师都用认真的态度准备活动,参与活动,思考活动,在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实现真正高效的体育教研片活动,从而提高我们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为高效课堂教学服务,让更多的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实心球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磨课过程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75

一、引言

前段时间笔者所在的扬州市第一中学举行了对外一日公开“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笔者执教了一节实心球课,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回顾这节课,笔者深刻认识到高效课堂教学,必须经过反复研究、锻造历练、相互切磋、持续打磨,在痛苦与坚持中步步递进、破茧成蝶,使课堂出彩。基于此,笔者将这一过程的所思、所悟、所成,呈诸同仁,以期探讨。

二、磨课过程

1.磨框架,撰写优质教案

一堂精品课的生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首先要在反复琢磨、设计、修改、完善的基础之上构建出一个框架。在初期的构思中,笔者通过观看视频、查阅资料等,更多地了解同类课型的优秀案例框架与内涵,汲取他人之长,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融入自己的教学设计。由于实心球教学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安全教学要贯穿课的始终。教学主线为: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确定步骤、明确负荷、点燃激情、激发兴趣等。框架、思路确定了,接下来就是撰写教案了。

2.磨出问题,磨出创新火花

磨掉自己的惯性思维,磨出创新的方法手段,要对照教学目标,关注学生达成情况,每一次的打磨不是回到原点重新开始,而是带着发现的问题再去发现问题。如:在本次磨课中,笔者的教学设计原本是学生均匀地站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用五种不同的姿势体验投掷用力部位,全力投掷和比赛时向外投,在画出不同的区域并注明距离。同组教师听课后认为向外投时场地太大,学生捡球用时太长,练习密度和负荷偏小,建议改成向里投,将颜色不同的短跳绳用胶布连接,做成一条20米的长绳,然后把长绳放到正方形两组对边中点的连线上,这样投掷距离一目了然,优秀区、良好区、及格区清晰可见,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3.磨细节,磨出课堂亮点

磨细节就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在近乎成熟的方案中找突破,也是对一些可变可不变的方法再完善。如:课堂上更换练习时的队伍调动,学生练习时教师的站位、场地器材的合理运用等细节容易被忽略。在实心球的磨课过程中,原来用平放的垫子做投掷线,有的学生投掷结束后总是踩在垫子上,形成犯规动作,教师反复要求效果也不大。于是笔者要求学生把垫子立起来放,当成一个抵制板,这样他们在练习时犯规的现象就减少了许多。

4.磨教师,磨出精彩课堂

(1)磨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教学过程中的黏合剂,要措词精当、言简意赅、条理清晰、重难点明确,并合理使用好肢体语言、哨子语言、鼓励性语言。笔者在磨课时,曾在课前把课堂上所要讲的重点和纲要写在纸上反复背诵,并请同事试听指正,反馈整改。为了便于记忆,笔者把实心球的动作要领编成口诀“两脚前后开立站,背弓充分髋向前,蹬地收腹挥臂快,凝神闭气稳当先”,短小押韵,学生背诵两遍就记住了,整堂课都用口诀来评价自己的动作是否正确,这节课也上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磨激情

激情是激动人心的感情,是精神饱满、生机盎然的象征,教师要用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课前必须充分认识教师激情对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努力打造自己的语言艺术,提前设计好形象化的肢体语言,并带着爱心、带着激情走进课堂,带着自信去教学。

(3)磨示范

体育教师的优美示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必须把需要示范的动作当成作业,要求自己每天坚持练习,直至无可挑剔。笔者为了更好地示范,每天坚持身体素质练习,天天早上和运动员一起慢跑、拉伸、专门练习,下午进行实心球技术训练和力量训练,不断寻找不足,积极改进修正。

(4)磨预案

预案是指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针对性的方案或对潜在的、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方案,需要反复修订,是课堂教学之“本”。笔者在课前的预案中,对实心球教学安全问题做了精心的准备,在课的开始,首先对安全问题进行严格要求,先入为主引起学生高度重视,在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掷球、捡球,如有学生违规,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制止、纠正。

三、结语

实心球教案范文第3篇

一、案例背景

投掷是人们日常生活叫J的实用技能,又是锻炼身体,增强力量的锻炼手段,在生活和实用中的投掷有很多种方法,不同的投掷物,投掷的方法也不相同。如何将这些投掷的方法传授给初一学生呢?在设计教案时我也颇为踌躇,因为投掷有些单调、枯燥乏味,有些脏和累,在以前的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都不高,虽然后面直接按照动作的规范去教学,可后来学生普遍对初二、三年的铅球教学感到厌恶和抵触,所以初一年学生的第一次投掷教学怎么样去教,是我面临的一个问题。经过思考我决定从简单的游戏和学生的认知入手尝试设计这节课的教学。

二、案例主题

1.本节课我的指导思想就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学生的体验来认识,学习投掷的一些基本方法,了解一些投掷的特点。不同的投掷物,投掷方法不尽相同。

2.创设不同的练习情况,利用两种投掷物进行对比练习,加强学生对投掷的认识。

3.通过教师的参与学生的练习,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为后面技术教学作下铺垫,让学生主动求知。

4.通过教师的引导,讲解演示,结合学生的体验,帮助学生认识总结,学到一些有关投掷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5.教学的重点是:矿泉水瓶和实心球的投掷方法。难点是:如何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投掷方法。

三、案例叙述

1.热身准备

在关节操活动后,我让学生做实心球原地转体传接球、原地头项传接球、原地胯下向后传、和三种形式结合起来传接球四个游戏,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都到游戏上来了,练习起来很投入,也很高兴,他们为胜利欢呼雀跃,似乎不知道下面将要学习的是投掷练习,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惧怕心理预期。

2.基本教学环节部分

在教学前,我先提出了问题:日常生活中实用的投掷方法有哪些?自己看到过或练习过哪些投掷?学生:掷垒球、打沙包、掷飞碟、扔飞镖、在运动会上推铅球、电视里战争剧里的扔手榴弹、田径比赛标枪等,也有同学说见到建筑的时候抛砖等。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概括学生的一些认知:投、掷、抛、扔、推等方法。指出投掷的特点:A、必须手持投掷物向一定的目标投去,其中包括向远处或一定的目标物。B、不同的投掷物,投掷方法不同。

进入教学主体环节,我让学生利用自己准备的矿泉水瓶(里面装水)和实心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用自己所知道的投掷方法尝试分别将水瓶和实心球向远处投掷出去。在学生练习了几次后,我根据学生的练习方法和姿势和他们一起练习。在我练习的时候,学生一下子都注意到我这边来,在把瓶子用他们的方法投掷出去的时候,学生一会儿惊呼,一会儿大笑,一会儿又迷惑不解。但也很快明白了这样的投掷方法是有问题的。他们提出了问题:怎么样才能投得远?我抑制心中的兴奋,并没有直接回答他们,而是向他们又提出了问题:投掷这两种物体你们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感受?学生:感觉水瓶好投一些,实心球和水瓶想投远所用的方法有点不一样等。师:用投掷水瓶与实心球所用的方法互换你会感觉怎么样?效果呢?生:有点别扭,而且不好投。师:不同的投掷物,投掷方法相同吗?生:不同。师:对,不同的投掷物,投掷方法不尽同。就实心球和水瓶而言,我们应如何投掷呢?我又把学生所用的各种方法演示了一遍,然后我又用自己的方法试投掷了矿泉水瓶,一些学生开始模仿我的动作,也有一些学生要向我请教投掷水瓶的动作方法和要领。我并没直接的回答和讲解,而是让他们先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体会和看法,归纳总结后,再与其他小组分别交流。学生很快就根据自己的体验总结了几个要点:腿要用力蹬地,要调动全身的力量,要注意正确的出手的角度等。在肯定了学生的努力和思考后,我示范了投掷水瓶的方法.讲解动作的方法和要领,强调了加速助跑以及腿的蹬转,送髋展胸,身体的“鞭打”,手臂的挥动,充分利用全身的力量,注意出手的角度和最后用力的方法等几方面注意事项。有几个学生跃跃欲试提出来要和老师比试一下,败下阵来后,几个反应快的同学很快明白了自己动作的方法与教师的差异,及时改进了自己的动作,掌握了动作要领。分组开始练习后,这部分学生当起了指导员,结果大多数的同学很快就掌握了投掷的方法,练习起来也更认真投入了。在总结的时候,我又启发学生思考:可否将投掷水瓶的方法用于投标枪、手榴弹?结果学生都很快知道了这种方法也可用于投标枪、手榴弹。

在学习实心球时,我用同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先体验后,总结了学生几种练习的方法,并帮助学生一起分析了这些方法的特点。接着让学生尝试练习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的方法,学生普遍反映有力无处使的感觉,我提醒大家: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是不是只用手臂的力量呢?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各组讨论后认为需要用全身的力量来进行投掷。如何利用全身的力量呢?需要身体哪些部位发力?在我的启发下,学生逐渐明白要充分发挥腿部、腰部和上肢力量。在我示范了动作方法并讲解要领后,学生又积极参与练习并体验老师讲授的方法和要领。在学生练习时,我又与学生一起练习,不时有同学向我提出他们的疑问,谈论他们投掷的一些感受。我让体育骨干在各小组同学面前谈谈他们的方法,并讲讲自己前后练习不同的体会。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动作的方法和要领。同学也第一次觉得和老师走得这么近,很是高兴。在下课总结后,我又留下了思考问题:如果我们用5公斤的铅球,我们选择怎样的方法投掷呢?一些比较活跃的同学就兴奋地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反思与分析

本节课我通过学生对投掷的认知,让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引导学生参与,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学习和掌握投掷矿泉水瓶、实心球的一些投掷方法,并进一步引深到其他投掷物的投掷方法,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师的参与,较好地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起到了引导和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适时的提问,分组练习、讨论,启发动学生脑,交流彼此的体验感受,在适时讲解示范下,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了学习的重点,克服了学习难点,符合学生技能学习掌握的一般规律。

实心球教案范文第4篇

一、表格式体育教案的基本格式与内容

体育教案的格式多种多样,有表格式、讲义式、提纲式等。其中表格式教案是体育教师应用最为广泛的,它的最大特点是清晰、明了、统一、规范(见表1)。

表格式体育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引导者、授课班级、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场地器材、教学进程、教学强度预计、教学密度预计与教学反思。其中教学进程是整个教案的核心部分,它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组成,主要是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进程的安排、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的选择、师生活动的预设等,确保形成一节完整的课。

二、编写表格式体育教案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应完整正确

体育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体现出“目标引领内容”,我们现在常用的教学目标主要有“领域目标”和“三维目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简要说说怎样将教学目标表述清楚。

参照教学理论的说法,具体的教学目标应是可操作的、可检测的行为目标。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由对象、条件、程度和行为四要素构成。

(1)对象:就是学习的主体,即学生。在表述目标的语句中学生应该是主语。

(2)条件:是产生学生行为的前提,影响学习成果的限制范围。

(3)程度:是学习成果的标准,专指通过教学后达到何种程度。

(4)行为:是指学生能做什么。

这四个要素,构成了教学目标表述中的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以体现学习者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行为上的变化。[1]

例如:学习肩肘倒立的教学目标

(1)理解肩肘倒立正确的动作概念以及完成动作的相关原理(条件), 学生(对象)能够主动(程度)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肩肘倒立动作。(行为)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条件),提高(程度)学生(对象)倒立时的平衡能力。80%的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能正确完成肩肘倒立动作;2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肩肘倒立;所有的学生都能用正确的姿势给同伴做保护与帮助(行为)。

(3)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条件),培养(程度)学生(对象)之间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体会合作取得成功的喜悦(行为)。

这些目标清楚具体,且可操作、可检测,如“80%的学生在保护与帮助下能正确完成肩肘倒立动作;20%左右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肩肘倒立”,这里的80%和20%都是可测的,通过观测就可以知道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因此,在教学目标中应尽量使用量化的写法。

2.教学重难点应仔细推敲

教学重难点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在一个完整技术动作中的某一个主要环节,或者是指组合技术动作中的核心部分,它的掌握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技术动作的完成。在教案中的表述应以简洁为主,而且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成递进关系,教学重点是侧重一个技术动作的核心部分,教学难点则是侧重整个动作的完成质量。如果在一节课中,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确,将影响整节课的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教参中寻找教学重难点,还可以采用动作剖析法和学生演绎法仔细推敲教学重难点。如动作剖析法就是认真分析技术动作的结构,找到完成技能的关键环节,从而确定教学重难点。例如,在教学肩肘倒立时,通过对技术动作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完成动作时,手臂的支撑和肘的位置是最为关键的,如果没有手臂的夹肘支撑,是无法形成倒立的,因此,教学重点就定位在夹肘支撑上。要想倒立完成得优美,必须挺髋伸腿,因此教学难点就定位在挺髋伸腿。在案例中的表述应为“教学重点:两肘夹紧;教学难点:挺髋伸腿”。这样的表述方式清晰、明了、简洁,能有效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3.教学环节应主次分明

教学环节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部分组成。在编写表格式体育教案时,要以基本部分为主,结合基本部分再来编写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先设计主教材的教学引导、环节设计、解决重难点的辅助练习、练习次数和时间等。在主教材设计达到最优化的情况下,再来结合主教材的需要设计准备活动,落实辅助教材,以及根据主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安排结束部分的身心放松内容。例如在教学肩肘倒立一课时,主教材是肩肘倒立,补充性教材是快速跑游戏。这一课的教学环节可以这样表述:(1)专项准备活动;(2)学习肩肘倒立,包括引导、尝试、辅助练习、完整练习、互帮互练、成果展示这几个方面;(3)奔跑游戏;(4)放松、课堂小结。像这样的表述方式,能有效突出主教材,让整个教案更加翔实。

4.课的内容应详略结合

课的内容就是一节课中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内容,它与教学环节相对应,每个教学环节下都有相应的教学内容。笔者认为在教案中表述时应掌握以下原则,即主教材详写、次教材略写、动作要领精写。例如,以肩肘倒立一课为例,在教学肩肘倒立的动作环节应详写为:(1)引导:①用身体姿势表示英文字母(单人,双人或多人合作)。②请学生用倒置的身体姿势展示“L”。(2)尝试:尝试完成肩肘倒立动作(2人一组合作完成,注意保护与帮助)。(3)辅助练习。秘诀1:夹肘挺立的练习;秘诀2:后滚翻臀脚着地,两肘内夹手插腰(2人一组);秘诀3:双脚离地找平衡(强调保护与帮助)。(4)完整练习:两人小组完整练习,强调保护与帮助。(5)互帮互练:出示学习材料,组内相互帮助学习。(6)成果展示:所有的同学展示所学的成果。而次教材可以简单地写为“奔跑游戏:①绕垫跑;②跨垫跑;③一波四折”。

这样的表述形式有效做到了教学内容书写时详略结合,并通过秘诀将动作要领精细化、形象化。

5.练习手段应丰富多变

练习方法能有效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智慧,多种练习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让学生被不同的练习方法吸引,从而提高练习效果,增进技能的掌握。在表格式教案中,也应将练习方法的多样性表述出来。例如,小组比赛的练习可表述为:自由选择小组比赛、选择邻近小组比赛、挑战作为目标比赛等;两人合作练习可表述为:互帮互练、我练你看,找到不足等;在技术教学环节,所表现出来的练习方法应更为丰富、更加科学,并且与教学任务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投掷实心球》时,我们可以根据实心球的动作特点,选择这样几个练习方法:“对地投掷实心球,感觉甩臂和压肘;用投掷的方法打挂在空中的物体,解决投掷角度;地上画优秀、良好、合格线,给学生提供动力”。而这些方法在教案的表述时,应以简洁为主,如上述投掷实心球的方法,在教案中可以表述为:“对地投球练习、投掷空中目标物练习、挑战优秀练习”。

6.教学预设应游刃有余

教学预设主要是指在表格式教案中的“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这两块内容,这两块内容主要是教师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想法,对整节课活动过程的一个设想,因此,这两块内容应是恰到好处,不能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范围。例如背越式跳高的第一课时教学,我们可以先教学生助跑起跳,或者原地跳背弓,但绝不可以教助跑起跳过竿,因为前者不需要任何的基础,而后者却涉及到助跑方法、过竿背部动作、落垫动作,贸然进行必将影响课堂教学安全。例如,在助跑起跳这一内容的教学预设时,笔者通过小学生田径队队员实践发现以下步骤较为合理:①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甩提右膝靠左肩;②左脚在前,右脚在后,甩提右膝与右手(膝和手成螺旋式甩动),以左脚脚尖为活动点转体180°(手摆至左侧肩上方);③以有力脚为起跳脚,采用弧线助跑,1步、2步、3步……开始学习。“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这两块内容的表述形式是对应的,例如,在“教师活动”这一块表述“教师、示范讲解弧线助跑方法,并组织学生练习”,那么,在“学生活动”这一块应这样表述“认真听讲,仔细观察教师示范,认真练习”。

7.练习密度应恰到好处

练习密度好比是技术教学课的生命,没有一定量的练习,动作不会发生质的变化。一节课的练习密度是由课的性质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复习课的练习密度要高于新授课,可以高达45%以上,新授课一般练习密度达到25%就可以了。例如,在教学前抛实心球的新授课时,在持球方法、徒手练习、投掷过空中的线等环节每人可以安排4-6次,其中完整练习每人应达到12-20次。在案例的表述中应在次数栏里写“4-6”,时间栏写好预计时间几分几秒。只有练习密度恰到好处,适合课堂教学的需要,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8.场地器材应安全合理

在落实场地器材时,应充分考虑到器材的安全性、场地的合理性。例如在教学前滚翻时,我们需要的器材是垫子,这里我们就应该考虑大个子的学生一张垫子够不够,协调性、柔韧性差的学生是否需要在两边放垫子进行保护。在教学单杠时,首先要考虑单杠本身的牢固程度如何,杠下应如何放置垫子进行保护。还有在教学加速跑时,就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和其他班级是否会发生冲突等,这一切都需要考虑清楚,确保课堂教学。

三、编写体育教案的几点建议

1.广大体育教师应该写详案和教学反思。详案有利于老师们理清教学思路,把握课堂教学语言,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写教学反思有助于老师们发现教学不足、方法不当的地方,记录好的练习方法,以便以后使用。

2.提前一个星期完成教案,能有效避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随便写一个甚至没教案就去上课,还能让老师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考虑教案中的教学方法等。

3.教案最好用电子稿,方便储存,又能和同行分享。教案是指教师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为每一个知识点(群)编制的教学方案,它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思想的体现。教案也可以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更适合不同层次和专业学生的要求。

实心球教案范文第5篇

一、合理的体育课时教学目标是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为依据的

很多体育教师在制订课时目标时经常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确定课时目标,其后果往往是本节课的目标符合教学实际,通过教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但是脱离了单元教学目标,没有为达到单元目标发挥应有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先关注课程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习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之间环环相扣的序列关系以及步步分解落实的布局,确定本节课在其中的特定位置,接下来根据具体课的特点初步确定课时目标。作为体育教师要认识到课时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每天的体育教学活动都与课时目标息息相关,我们要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依据课程目标、水平目标、学年和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制订具体、可操作的课时教学目标。

二、合理的体育课时教学目标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

中心”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仍然使用“教师为中心”的表述方式,例如“使学生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能力”,“对学生进行……教育”等这些置学生于被动从属地位的语句。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换角色,从主宰课堂教学变成主导课堂教学,将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明白通过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和发展是自己的责任,而并非教师的。所以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设计教学目标,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学生应该是课时教学目标表述时的主语。

三、合理的体育课时教学目标是建立在正确评估学生能力水

平和符合学校物质条件基础上的

学情具有普遍可知性和规律性,教师要了解特定年龄阶段的

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习惯、技能储备等特点,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倾听、了解、观察,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进程安排的需要。学情还带有一定的动态性,这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例如,笔者所在的一所农村小学,长期以来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授课,学生对基本的队列、队形都不熟悉,对简单的标准口令都不能作出正确的反映,这些在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时都要充分考虑,不能以理想化的目标去要求学生,在教学中往往要降低要求,甚至用低水平段教学目标的标准要求学生。这样,学生在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的基础上易于达到目标要求,才会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和乐趣。

此外,教师应对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所用的场地、器材设施质量和数量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所设计的目标具有可行性。当然在大部分的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数量不足是肯定的,我们教师在设计课时目标时要尽可能充分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使场地器材能更好地服务于目标达成。在此,也鼓励广大教师自己开发或自制教学器具。

四、合理的体育课时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且易于检测

当前体育教师在制订课时教学目标时或多或少会存在“多”

“杂”“乱”“偏”“空”等问题,目标的可操作性不强,也不易于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例如,教案中经常出现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等。

案例:某教师在水平三五年级投掷单元双手上步前抛实心球第一课教学设计时的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明白双手上步前抛实心球的技术要领和用力顺序,知道影响实心球远度的各种原因。

技能目标:通过学练,学生掌握前抛实心球的技术,发展学生上下肢和身体协调素质。

分析:该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就是犯了上面所说的空洞、不实际的毛病,没有根据课的内容设定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第一课时根本无法达到这个目标。

应该修改为:

认知目标:能说出双手上步前抛实心球的持球方法和预备姿势,知道身体的用力方法和安全措施。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能模仿做出双手上步前抛实心球的动作,能积极参与,互相观察、帮助。

体育课时教学目标制订时要有可检测性,让学生能清楚教师

的教学意图,通过学习能掌握多少技能,并能具体地去完成并达到目的。

课时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课时目标与每天的体育教学活动相联系,是每节课目的具体体现,只有教学目标定位得明确而具体,教师才能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所以,体育教师必须重视课时教学目标的思考,要认真研究体育新课程理念,依据课程目标、水平目标、学年和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制订具体、可操作、可检测的课时目标。

参考文献:

实心球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考项目;教材化;单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9-0032-01

2015年7月,浙江省初中体育与健康“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的主题是“体育中考项目教材化”。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作为教材的设计者和实施者,面临着如何将体育中考项目转化为适宜于学生的教材的操作性问题。本文结合《浙江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本次活动的展示的三个项目为例,探讨中考项目教材化策略。

一、体育中考项目特点及现状分析

1.中考项目以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及技能类项目为主。如50米、立定跳远、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跳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排球垫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游泳、踢毽、800米或1000米等。

2.体育中考项目具有可操作性强,技术相对比较简单,练习方法手段比较单一,练习过程比较枯燥乏味的特点。

3.考试项目对学生来说,均建立在“会”的基础上,学生已获得该项目的运动经验,但仍需要提高相关的技术技能。通常体育老师在七八年级就已经为九年级中考提前做好铺垫,学生都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

4.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九年级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成为常态,使学生对体育课望而生畏。

5.学生存在个体差异,能力水平参差不齐,能力基础偏差的同学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异常痛苦。

6.体育中考评价标准统一化,属于“一刀切”的绝对性评价,学生为了争取好成绩,只能埋头苦练,别无选择。

二、体育中考项目教材化单元构建策略

(一)总体思路

1.以尊重个体差异为前提,根据“最近发展区”观点和区别对待原则,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练习设计应体现个体差异,可通过场地布置、练习方法和内容选择、能力分组等方面进行体现。

2.既要有共同目标又要有个体目标,有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有学生的学习目标,有“质”的目标也应该有“量”的目标,有指向性目标也应该有达成性目标,这些目标在单元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

3.内容“名”同“实”异。水平四每个学期都有耐久跑的单元,但每个学期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内容却不尽相同。如本次活动的三个内容可以将“名”为“耐久跑”的内容界定为“趣味定向跑,发展心肺功能”之“实”,将“名”为“立定跳远”的内容界定为“立定跳远落地动作方法及发展力量素质”之“实”,将“名”为“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内容界定为“前掷实心球压腕拨指,快速挥臂及发展腰腹力量”之“实”,使得该项目的技术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拓展和提升。这也就意味着单元教学中,我们的目标定位不仅关注该项目教学的厚度,还要注重教学的宽度。

4.中考项目教材化后的内容都有一定难度,但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只要努力,都有达成的可能性,每个学生面对各自的运动条件,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达到预期效果,必须通过不断地自我挑战去实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如这次展示的立定跳远课,从跳过竖立的垫子――竖立+平铺的垫子――连续跳过两张竖立的小垫子――收腹跳+立定跳远+快速弓箭步压腿――收腹跳+立定跳远+前滚翻+快速弓箭步压腿――立定跳远冲浪,通过不断地变化练习方法、增加难度让学生去挑战,使学生持续保持比较高的练习热情。

5.中考项目教材化要以教学单元呈现,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整体性的认知和把握,使教学目标的层次更清晰,使教学更规范、可操作、更有效。本次展示的三位老师都提供了详细的单元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和教案,让听课的老师一目了然。

6.单元构建要体现“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进行思考设计,落实“用教材教”,实现“以生为本”。三节展示课不同程度的体现了以技术为主线,通过组合练习及比赛运用激发兴趣,发展体能。

7.用“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教学时,要根据项目特点和学情按一定比例分配课时量。针对中考项目的课时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长技术比重逐渐减少,体能、运用比例逐渐增多。

(二)实施单元教学时应考虑的因素

1. 明确“教什么”及“怎么教”。因为中考项目相对简单,到底是先练后教、先教后练还是边练边教,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针对性地设计练习方法,充分调动已有的运动经验,以提高技术技能。如“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课,叶老师围绕本课的重难点压腕拨指和挥臂速度,采用游戏教学法,层层递进,先让学生体会各种投掷方法,逐步过渡到主教材的教学。主教材教学采用边练边教的方法达成教学目标。又如立定跳远课,吕老师通过6种方法,先教后练,反复让学生体会和掌握落地技术等。

2.学习内容设计时要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设置练习情境,使学生“会”的程度发生动摇,让学生感觉已有经验不足以解决问题,形成新的心理期待,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如“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课,叶老师在最后设置愤怒的小鸟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实心球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师;区域;教学质量;监测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4-0021-03

以县(市)区为单位的各年级的语、数、英等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往往通过纸笔考试来进行,以统一的时间、统一的试卷、统一的评分标准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测试、评价,显示出高效、全员等特点。

作为以操作性知识为主的体育学科是否能与其他以认知性知识为主学科一样?对区域内所有学校、学生进行相应的体育学科的教学质量监测,从而了解学科的教学质量情况,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相应对策与建议。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发现区域性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监测的相关文献比较少。比较典型的有莫豪庆(2010年)以杭州市江干区中小学为例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监测研究,他认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测应该以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程度、体能发展情况为主,同时从体育特长及情意表现等全方位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的情况。[1]樊伟(2014年)通过对北京市2973名五年级学生单杠、实心球、篮球和武术四个项目的测试,108名体育教师该四个项目教学技能测试,师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影响学生学业水平的学生自身因素和教师教学因素,并提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师教学质量的建议。[2]

上述二人都以抽测的形式对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了监测。莫豪庆通过对学生体能、特长及情意表面等方面的监测以追求教学质量监测的全面性;樊伟监测的特点是形式多样,既有对教师技能的监测,又有师生的问卷,这为我们开展区域性监测在内容与形式上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现以2016年浙江省慈溪市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抽测为例,剖析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几个要素,即为什么要评价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谁监测?监测什么?怎样监测?监测结果如何评价?

一、为什么要评价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

1.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后,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强化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战略部署,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

这一系列的重要文件颁布,为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深远的意x。“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需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和体育锻炼”,而“强化体育课的关键工作应落实在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上”[3]。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对体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

2.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全面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是否有必要对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我们可以从众多专家、学者对体育教学质量的定义中寻找答案。

于素梅认为,体育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主要由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各目标要素集合成,指向的是教学结果,而非过程。[4]

潘绍伟认为,从内涵上可以将其体育教学质量分为两个方面:体育教师的授课质量、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并将体育教学质量界定为:体育教师授课水平和通过体育教学学生所获得的进步或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体育教学质量不仅包括体育教师教的水平、教的态度、教的精力,而且包括学生在体育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成效,即体育学习质量。[5]

邵伟德等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定义是:“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最终体现了学生在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体能和情感等方面所获得的达标等级。”并运用优、良、及格、不及格的区分度进行质量的评价。[6]

尽管上述三位专家、学者在内容表述上有些差异,但其基本观点趋于一致,即都认为: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包括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两个方面,是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指向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因此,如果要全面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理应从教师、学生两方面加以开展。

二、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客体与主体

1.评价客体的确定

评价客体既是任课老师,也是该任课老师所教的班级学生。

(1)网络平台抽签,决定被抽测学校

2016年浙江省年慈溪市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时,由于全市有35所初中,无法在短时间内对所有初中和所有老师进行教学质量的监测,因此,我们通过教研室网络平台进行了网上抽签,确定了其中8所学校为被测单位(全市划分为八个区域,网上抽签中每个区域中最小数字者为被测试单位)。

(2)随机决定被测班级

经随机抽签确定测试对象为八年级,随后根据8所学校填报日课表中八年级上课时间排定各校被抽测的具体时间并提前半天告知。测试组人员到达某一测试学校后,随机抽取上午(或下午)日课表八年级体育课中的一节课,然后用一节课的时间对该节课班级师生进行相应内容的监测。

2.评价主体,即测试人员

为了保证抽测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我们从被测学校外随机抽取了3名初中骨干教师作为测试人员(第三方监测),测试人员具有较丰富的初中体育教学经验,且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测试内容十分了解,能客观地完成测试工作。

三、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测试内容与标准

1.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测试内容

(1)首先确定每学期必学内容

区域内的测试,首先要确保被测学校日常教学内容一致性。我们依据全市初中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的基础上,早在几年前组织骨干教师制定了以“运动技能”为主线的“慈溪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必学内容与考核办法”,并以教研室文件形式印发给全市各初中。现以八年级为例以表格形式加以说明(表1)。

(2)具体的测试内容

于素梅在《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建立的难题初步构想》一文中提出“监测内容”应“既有知识、技能学到什么程度的测试(如体育与健康知识测试,运动技术测试),又要有通过学习有了什么改变和提高(如运动心理品质、基本运动能力、体质健康)的测试”[7]的建议。

根据专家建议,并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8]提出评价内容包括“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况与合作”等四方面的评价建议,我们确定了2016年浙江省慈溪市初中抽测内容为以“知识与技能”为主,同时兼顾情感与品德的内容。“体能”这一块内容没有列入本次监测内容,其主要原因在于:日常体育课堂教学虽具有发展体能之功效,但学生体能的发展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课外大量的练习(或锻炼)的运动时间与运动次数。同时,每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有该项内容,因此,在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中暂不列入指标体系。

其中“知识与技能”内容在八年级必学内容中随机抽签,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和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两项内容确定为本次测试的具体内容。

2.初中体育教师教学质量测试的形式与内容

(1)学生方面

主要通过现场测评实心球、正面双手垫球两项技能,询问实心球和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做法、学习体会和任课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情况。

(2)教师方面

查阅教师近2年来的学生学期成绩评定表、教案册,访谈了解日常课堂教学开展情况、对教学质量监测的认识与建议(表2)。

四、抽测结果与分析

1.技评测试结果与分析

(1)技评结果(表3)

(2)结果分析

实心球技评,合格率最高为86.21%,最低为71.88%,平均合格率为79.08%;排球垫球最高合格率为96.55%,最低69.70%,平均合格率为81.21%。被抽测总体样本间两项技能测试无显著性差异。

个别学校技评合格率低的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是任课老师缺少对相应教材教法的钻研。合格率数据中最低的是H学校的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合格率,仅69.70%,是唯一低于70%的一项数据,通过询问课任教师,其回答的原因是正面双手垫球没有列入中考内容,看来体育中考或多或少地在影响个别学校的正常体育教学。

2.运动技术知识测试结果与分析

测试人员在技评过程中会随机对部分学生进行动作做法和学习体会的提问,80%左右被提问的学生能较正确地回答前掷实心球和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做法,75%左右学生能明白自己1~2处的错误所在或指出同伴1~2处的错误动作。

针对素质相对较差学生,若能较正确回答动作做法、指出同伴存在错误,则仍能评定为合格。这样,从某种程度上能积极鼓励先天身体素质较差学生认真领会技术动作做法,并在课堂中能积极观察同伴的学练过程,以利于调动素质相对较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其他结果与分析

(1)学生学期成绩评定情况

83.24%教师能按w能(40%)、知识与技能(40%)、态度与参与(10%)、情意与合作(10%)等四部分的综合评分法来评定学生的学期成绩,并且原始评分材料保管齐全。仍有16.76%的教师学生学期成绩评定的随意性较大,考核内容与考核办法与规定不相符合。当然,如能结合学校体育校本课程,选取相应的考核内容和标准也是值得提倡的。有个别老师出现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直接作为学生学期成绩的现象,虽然是个案,但仍能说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2)教案编写情况

从教案册编写情况看,绝大多数老师既保量(教案数与上课课时数吻合)的前提下保质(教案基本符合要求,有课后小结)。但也存在着同年级不同教师间必学内容不统一,甚至学期考核内容或考核标准不统一的现象。有个别老师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有内容的测试都纳入日常课堂教学中。《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就“测试时间的安排”,解读为“应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凡是与教材一致的项目,可结合体育课单元教学考核课进行测试”“体育课中没有教过的内容可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组织测试”。因此,我们理应“避免过多占用体育课时间专门进行测试”[9],以免影响正常的体育课教学。

(3)访谈情况

围绕学校体育教学常规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管理,对被抽测学校的学生和部分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初中学校已日益重视日常课堂教学的常规管理,也十分关注体育教学的质量。特别是关注日常课堂教学中的安全性、初中体育中考的成绩。同时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很有必要对体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测,如果能将体育教学质量的监测结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将更能激发体育老师工作积极性。

通过对师生访谈,被监测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虽然能关注运动知识与运动技术的传授,但普遍忽视课堂教学中“情感与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大都简单地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而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学与练,几乎没有情感的体验。同时,没有较好地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品德教育。

五、结束语

我们通过“测、问、看、谈”形式对技能和运动知识方面进行监测的尝试,了解了目前我市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情况,为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全面、科学、合理评价体育教师教学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全市性的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监测仅仅是一种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关键是学校层面对所有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测,也只有全面、全员、科学、合理的监测,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所有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莫豪庆.基于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监测探究――以杭州市江干区中小学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0(1):69-71.

[2]樊伟.北京市小学体育学科学业质量现状与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北京市五年级体育教学质量监测结果[J].教育科学研究,2014(6):64-70.

[3][4]于素梅.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研究――从强化体育课谈起[J].体育学刊,2014,21(2):81-86.

[5]潘绍伟.体育教学质量之四个关键问题[J].体育教学,2016(1):7-10.

[6]邵伟德,李启迪.中国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89.

[7]于素梅.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建立的难题初步构想[J].体育学刊,2014(3):95-99.

[8]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6.

实心球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少儿趣味田径;身体素质;跑、跳、投基本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1-0065-03

田径运动是最古老的运动项目,是其他运动的基础,被称为“运动之母”;少儿趣味田径是国际田联针对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专门设计的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田径活动形式。主要采用走、跑、跳、投等田径的基本运动形式进行练习,旨在增强少儿体质健康的同时,培养其对田径运动的兴趣[1]。“少儿趣味田径”最早起源于英国,这种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田径活动形式一经试用,即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随着不断的发展,国际田联将其规范并命名为“IAAF Kids'Athletics”,中文翻译为“少儿趣味田径”,并在全球进行推广运用。

为了改变青少年体质严重下降的局面,国际田联指定和推出了“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以系统解决当前青少年体育教学中所面临的系列难题。项目一经推出,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中被广泛采用,称为当今世界权威和科学系统的少儿田径教育解决方案。少儿趣味田径引入我国仅有数年的历史,国内对于该项活动的研究和推广尚处于探索阶段。2008年,“国际田联地区发展中心・北京”引进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并在北京中关村一小、北京怀柔区实验小学、河北沧州市新华小学等部分试点学校进行了教学实验和教学展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学校师生以及教育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为了更好的运用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进行小学体育的教学,本文以“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联实践指南”为理论指导,用实验法对水平一的学生进行了跑跳投基本运动技能的实验研究,以其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原属崇文区)水平一(7-8岁)学生为研究对象,符合少儿趣味田径对年龄的要求。实验班为两个班,分别为一(7)和二(3)班,共80人,对照班为二一(6)班和二(5)班,共80人。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查阅了国内外少儿趣味田径等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制定出专家调查问卷,主要对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教研室的专家和东城区小学田径传统校的体育高级教师进行调查咨询。

3.实验法

(1)实验时间

本研究于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为期三个月,共18周(其中实验16周,测试2周),每周3次课,其中因为假期、雨天、集体活动等原因,停课10次,教学实验课共计38学时。

(2)教学实验内容和方法

教学实验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实验干预前的数据和实验后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在实验前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跑、跳、投的基本技能进行测试,然后把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促进1~2年级学生跑跳投技能方面的效果情况。

实验班的教学内容按照国际田联所推行的“少儿趣味田径”的主要项目和内容安排,主要参考了“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卡片”上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器材主要采用国际田联所提供的器材,部分采用了我国中小学的普通器械,如实心球等。对照班的教学内容采用传统的田径教学内容进行,主要参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体育》的内容进行安排教学;其中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内容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基本部分的组织和教学方法。

4.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软件对实验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二、讨论与分析

(一)教学实验班少儿趣味田径项目介绍

本实验根据受试对象小学一、二年级(7~8岁)学生的特点,选用的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项目有:

跑类项目:12分钟耐力跑;短跑和绕杆跑相结合的接力赛;一级方程式;软梯跑。

跳类项目:精准跳远;撑杆跳远;立定多级跳;记时跳绳;十字交叉跳。

投类项目:儿童投掷标枪;跪姿投掷实心球;旋转投;后抛实心球。

(二) 教学实验班教学情况分析

1.教学实验班教学内容和形式

本教学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参考了《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实践指南》以及《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卡片》,根据实践指南和教学卡片上的内容和每个教学项目的技术要求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学设计和教案,从易到难,从分解技术到完整技术,从多个角度进行技术学习。这样不仅丰富了练习方法和形式,增强了田径教学的趣味性,还使学生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学习和掌握了基本的跑、跳、投基本运动技术,提高了基本的田径技能。“少儿趣味田径”的重点是挖掘、激发、保持学生对田径活动的兴趣,使少年儿童在“乐中练、乐中学”;在手段的选用上也注意少儿的心理、生理的特点,并贯穿安全性原则。为了在教学实验中体现少儿趣味田径竞赛的组织形式,并且使教学实验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理想的实验效果,在每堂课的主体部分安排两项教学内容,设置两个练习站。将实验对象分成男和女两组,由笔者和实验助手分别在练习站进行各自教学内容的技术教学与指导和组织练习、比赛,然后在规定的时间进行项目轮换。

2.教学实验班田径技术教学情况分析

少儿趣味田径与传统的田径教学的区别就是少儿趣味田径更具有趣味性,而我国传统的田径教学则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和掌握,因此容易进入教学“运动技术化、成人化、专项化”的误区,从而不能很好地激发,甚至破坏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而少儿趣味田径的趣味性又容易使组织者和参与者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参与程度上,而忽视了对于基本技术的传授,致使少儿趣味田径教学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基木田径技能的效果。教学实验中,关于技术教学,一方面充分考虑到受试对象的身心特点,另一方面将技术教学的要求与少儿趣味田径的特点相结合,寻求二者的最佳契合点。技术教学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正确的技术规格进行教学,防止受试对象形成不正确的技术概念。

(2)根据受试对象年龄小的特点,采用直观的动作示范,以及简单易懂的形象化语言进行技术教学。

(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运用正误对比,强化对正确技术的掌握。

(4)正确处理技术讲解与技术练习的比例关系,在不影响趣味性的情况下,使技术要求与趣味性并重。

(5)在技术教学过程中,多给受试对象积极正面的评价,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6)对于个别发育较早,或身体素质较好的受试对象,适当提高要求。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身体形态指标分析

本课题对1~2年级的形态指标的测试主要选择了身高、体重、胸围。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身高和体重在实验后都有显著性增加(P0.05),大部分都在常规范围之内,这说明两班在实验后身高、体重的增长主要是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现象,而“少儿趣味田径”对少儿身体形态的影响和传统的田径教学没有明显的区别。

2.跑跳投基本技能指标分析

通过发放问卷,专家老师一致认为50米跑、立定跳远和抛实心球能够反映出受试对象的抛、跳、投的基本田径技能水平,因此可以作为评价基本田径技能的测评项目。所以本研究就选择测试50米跑、立定跳远、抛实心球的数据来论证“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对1~2年级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能的影响。

(1)50米跑成绩分析

由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1~2年级学生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的50米跑的运动成绩均好于实验前,但实验前后的成绩增长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我们可以说明:少儿趣味田径跑的项目类教学对提高1~2年级学生跑的基本运动技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和传统的田径教学方法相比,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

(2)立定跳远成绩分析

由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1~2年级学生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的立定跳远的运动成绩均好于实验前,但实验后的成绩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

(3)抛实心球成绩分析

由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1~2年级学生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的抛实心球的运动成绩均好于实验前,但实验后的成绩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P

(4)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1~2年级学生运动兴趣的影响分析

通过对1~2年级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调查发现,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对少儿趣味田径的运动兴趣有显著性增加,而传统田径教学实验前后的学生的运动兴趣变化不明显,且实验后不喜欢传统的田径课的学生所占比例加大。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少儿趣味田径”对少儿身体形态的影响和传统的田径教学没有明显的区别,这说明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增长主要是少年儿童的正常发育现象,与那种体育教学方式关系不大。

2.“少儿趣味田径”在促进1~2年级学生跑、跳、投基本技能方面有良好的作用,对跳和投运动技能的提高效果明显,对提高跑的技能的效果与传统田径教学差距不大。

3.“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在激发和提高学习兴趣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田径教学。

(二)建议

1.鉴于“少儿趣味田径”对促进少儿跑跳投基本技能的提高有良好的效果,建议在北京市小学体育课中普遍采用这一形式进行教学。

2.我们从“少儿趣味田径”的理念出发,参考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模式,创编出更多更好的“少儿趣味田径”的练习手段与组合。

3.教学过程中,在突出“少儿趣味田径”项目趣味性和娱乐性的同时,还应重视少儿趣味田径在传播田径知识和技术,提高田径技能方面的积极作用。

4.加大对“少儿趣味田径”的科研力度,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不拘泥于现有的少儿趣味田径比赛项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更有效、科学的进行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Busse.Fun in athletic[J].国际田联田径运动新研究,2008(3).

[2] 焦现伟.将少儿趣味田径引入小学体育课的理论分析及初步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2.

[3]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实心球教案范文第9篇

一、根据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布置

在体育课本中每一节都有课外作业练习内容。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把课外作业备在教案中,下课前布置给学生,并简要地讲解一下练习的次数和练习的要求。或者结合学生在有限的体育课上没能完全熟练掌握的内容,特别是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根据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各阶段的教学重点,适当调整课外作业的内容。

例如投掷实心球,这是学生考核项目中的主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投掷成绩,除了按教学内容安排的举重物课外作业外,我还让学生每人缝制了一个小沙包,利用早上、下午的活动时间在比较安全的地方进行投掷练习。结果,投掷实心球考试优秀率比上年提高了20%。

二、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点布置

爱好是因人而异的。布置作业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分别布置不同的课外体育作业。这样既能使有特长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又能帮助体育差生弥补不足,同时也使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得到满足,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增强。

比如女同学的上肢力量较差,就布置这些学生练习举哑铃、爬天梯、爬杆及做俯卧撑等。对下肢力量差的学生则安排跳绳、蛙跳、纵跳、单换跳等练习。经过一个时期的练习,原先的弱项得到了弥补。

三、根据练习的条件布置

及时认真的辅导工作是帮助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关键。大部分学生是在清晨起床或下午放学后到学校运动场练习,教师要在这个时间到现场观察,采取集中或个别辅导的办法讲解示范。比如单杠,投掷实心球等技术性动作进行集中讲解辅导;发现个别同学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单独纠正,从而更好地完成课外作业。

课外体育作业布置之后,只能算完成了工作的一半。为使课外作业能够落到实处,布置作业时,内容不可过多,要安排好作业的顺序,考虑活动的场所,器材,安全等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督促和检查。为了将课外体育作业深入到每位学生的自觉锻炼行动中去,采用了以下三种开放,自主的练习形式。

1.自选型练习

通过“自选型”作业,根据自身身体素质的薄弱环节,在“身体素质练习指南”中选择合适的练习方法,制定运动处方,进行自觉练习。当然学生如有困难可找老师咨询,或老师在刚开始时对学生进行一些辅导,然后再由学生自选练习。

如有一位学生在去年的体育考核中,除了仰卧起坐得了90分外,其于项目均勉强及格。于是我在充分肯定她的柔韧素质和协调性较好的基础上,分析了她速度素质比较薄弱,帮助她对照“身体素质练习指南”制定了以发展速度素质为主,力量、耐力等素质为辅的运动处方。刚开始,我告诉她明确的内容及运动量,如10秒钟原地高抬腿2-3组,连续下蹲10次*3组等。经过几次辅导,她逐渐学会了选择处方中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锻炼。在今年的达标考核中,她的成绩不但达标合格,而且还接近良好。

2.创编型练习

“创编型”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技能,广泛借鉴,发挥想象,创作或改编一些技巧动作和游戏,并在尝试练习中巩固已学知识技能,培养学生体育创新能力。

在实践中,我首先引导学生积累创作素材:一是通过回忆已学内容,查阅课本复习旧知识;二是从图片,电视中创造性地吸收新知识;三是帮助学生优化动作。

如二年级后滚翻练习,我要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创编一两个简单技巧动作。等到创作表演时,他们争先恐后,有的后滚翻接着再做一个前滚翻,有的接着做一个挺身跳,有的来一个定格亮相,变化多样,各有千秋。

3.专项型练习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虽然学生身体素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喜爱往往很相似。“专项型”作业,就是在培养学生广泛的体育兴趣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体育项目,进行专项练习,满足学生体育需求,发展运动技能。

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我帮助他们选择进入各类体育兴趣小组进行专项练习,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对体育素质一般或较弱的学生,通过课外观察,发现他们的体育爱好,鼓励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专项练习,不断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喜欢体育运动。

实心球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主动性;课堂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54-01

一、有的“放生”的客观存在

1、从《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的特点来说,技巧性多于知识性,活动性强于传授性。它以培养学生“学会健体、学会生活”为目标,从本质上来说,不是以观念的灌输所能达到的,它必须通过活动和体验,才能使学生在身心两方都得到愉悦,才能促使学生感受《体育与健康》这门科所蕴含的真义。由此,笔者认为,有的“放生”,就是体现在《体育与健康》这门科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是具有开放性的,是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放”,从而更能体现达成新课程标准和理念。

2、从《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的教学手段来说,大部分课时是在室外进行的,它是一种户外的教学活动,实践性非常强。因而,教学手段需要“放”,需要为学生的主体存在而“放”。虽然,以前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曾出现过“放羊式”教学,但这与笔者所提出的有的“放”生是有本质区别的。“放羊”式教学指教师课前没有准备,上课时仓促上阵,让学生无目的,无组织的自由活动,即晴天一只球,雨天一副棋。以前,许多农村学校的体育课与上述情况一样,其实这是对学生不负责的一种教学方式,而笔者所提的“放”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放”,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其主体地位,主动参与活动,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我锻炼能力,提高课堂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如,在上课时准备活动这部分内容,一般方法是教师带领学生做,笔者尝试与实践的方法是每一位同学轮流到同学前面来带操或各种准备部分的慢跑形式,绕篮球三角形跑,蛇形跑等。另一种方法,就是学生自告奋勇出来,带领全班同学做准备活动,这准备操可以老师点拨后根据教师安排的内容自己设计准备操。这两种方法其实都是注重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组织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理念相吻合。

3、“教师沉下去,学生动起来”,就是《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的特点决定的,也是现代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着重于整体素质的提升。笔者运用有的“放”生的教学观念依照课堂教学,强调放的目的,突出“放”的形式,体现主体地位,正是为了使客观存在的学生身心与教师的教学方式融合起来,统一起来,促使课堂活动的生成与发展。

二、有的“放生”的主观要求

1、教师在课堂上对“放”的内容与时机的正确把握,会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效益,因此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情况,正确把握“放”的内容与时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2、对“放”的内容要正确选择:一般复习教材可放,而新教材不宜放,游戏类的教材宜放,技术强的教材不宜放,危险性大的内容不宜放,初二、初三年级比初一年级容易放。如:一堂课的内容:(1)游戏,(2)绳操,(3)快速起跑,(4)实心球。在这堂课中,对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游戏可放,跳绳可放,快速起跑可放,实心球就不能放。因为游戏对学生来说兴趣很大,内容很多不断发挥想象力,可以分成四小组分开做3分钟游戏。跳绳与各种姿势快速起跑内容来讲,对初一年级学生通过小学六年的学习也肯定会想出好多种跳绳方法和各种起跑的姿势。但是对实心球的内容来讲,它是技术动作,要求也较高,接触也少,所以还是应教师为主导进行一步一步教会。而这个内容,对初三年级学生要全放,教师只要巡回指导,对学生进行简单的点拨,因为实心球对初三学生来说,通过初一、初二年级的学习已经有较多的同学掌握了或基本掌握或知道技术要领,那就可以放,让学生互帮互助,相互指正。其实从中也能培养学生的互助团结精神。放手让学生“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前面所讲到的准备部分可以让学生们轮流担当小教师的角色,学着老师平时所教的操,队列队形等。通过这样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具有独立性、自信心、积极创新思维能力。这样的“放”更能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增加上课的氛围。

三、有的“放生”的问题探讨

通过一年多的尝试和实践,在实施各种各样的“放” 的同时,还应注意几个问题。

1、“放”手让学生发挥前,需培养一批体育骨干,使他们在其中发挥作用。

2、“放”手时,教师应把活动的内容、要求、场地、器材分配、负责的小干部、组织纪律等都要讲得清清楚楚,不可有含糊的地方。

3、教师“放”手让学生发挥时,也应巡回指导、引导、点拨。

4、对不同的班级,学生不同,学生对技术掌握程度不同等,应作相应的调整,不应一个教案一统到底。

5、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一定强调安全问题,不可有含糊的地方,加强安全意识。

四、结论

1、有的“放生”教学,不等同于“放羊式”教学。这里指的是有条、有序、有目标、有方法的“放”能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2、实践证明有的“放生”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更能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更能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活动和组织管理培养。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模式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上一篇:千人糕教案范文 下一篇:三字经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