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食品范文

时间:2023-03-22 02:59:23

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范文第1篇

膨化食品之所以诱人,一方面是由于其多样化的调味特色,更重要的是因为它有脆爽迷人的口感。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标榜自己的产品更脆,口感更爽。可是,消费者有没有想到,这些美妙口感是哪里来的呢?

膨脆口感的来历

要让食品变得蓬松,有4种方法:一种是经过酵母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而使食品质地多孔,馒头、面包就是这一类;另一种是用蛋白打发,产生泡沫,经过高温固定下来,蛋糕就是这一类;第3种是化学膨发,就是用酸性盐和碱性盐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让产品疏松,饼干、油条都属于这一类;第4种是高压膨化,把产品进行高温高压处理,然后突然减压,食品内部气体膨胀,产生疏松多孔的结构,爆米花就属于这一类。

膨化食品并没有经过发酵,也没有经过打发,它的膨松口感,主要是来自化学膨发和膨化工艺。膨化工艺虽然能够让产品初步疏松,但只有借助化学膨发的一臂之力,才能达到让消费者更为陶醉的酥脆口感。

那么,化学膨发剂里有什么呢?据有关资料,我国用于粮食加工的膨发剂、化学发酵粉等里面大多含有碳酸氢钠和明矾,包括钾明矾和铵明矾等,常用于油条、面包和饼干等食品当中,也包括膨化食品。

膨化食品会带来大量的铝

在各种膨发剂里,含有明矾的产品通常膨发效果好、气孔细密,价格也相对较低。实验表明,明矾的用量越高,膨发效果就越好。然而,明矾中含有铝元素,加入明矾就会带来铝的残留问题。无铝膨松剂虽然早已研制成功,但因为成本较高,往往被企业所冷落。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膨化食品中铝的残留量应小于等于100毫克/千克,相当于万分之一的残留量。然而,为了追求“更脆”的口感,很多产品都添加了铝含量过高的膨发剂,带来了铝污染隐患。

据一项实验调查显示,有3成膨化食品中铝元素残留超标。经过多方面的调查,排除了食品机械和食品包装的污染可能,确证为含铝膨发剂超标造成。

按照超标2倍计算,每吃100克膨化食品,就会带来30毫克的铝。对一个体重30千克的儿童来说,这已经是他们一天所能摄入的最高量。由于其他食物中也会含有微量的铝,一天下来孩子摄入铝的总量肯定会超标。

除了膨化食品,铝还藏在哪里

除了膨化食品之外,添加含铝添加剂的食品还有很多。饼干、蛋糕、油条、蛋卷、酥点、粉丝等食品,都有可能发生铝超标的问题。据媒体公布的检测数据,70%以上的油条、油饼、薄脆等酥脆面食铝残留量超标,有的甚至超标十几倍之多。

如果一个人每天吃50克膨化食品,加上一根油条,再加上少量饼干或面点等,每天就会吃进去100毫克以上的铝元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可想而知。

消费者一定要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切莫一味追求“更疏松、更香脆”的口感享受,不吃或少吃油条、膨化食品、饼干等食品,更不要同时吃这些食品。这些食品营养价值很低,少吃或不吃它们,对膳食营养平衡非常有益。

那么,日常家庭烹调中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减少铝污染呢?

不用或少用膨松剂、发酵粉、自发粉等产品。

不用明矾来泡发食品或者给食品保绿。

不用铝锅来烹调有咸味或有酸味的食品。

新铝锅要煮几次再用,而且不要经常用钢丝球来擦洗内壁。

>>小贴士

铝的安全性

膨化食品范文第2篇

膨化食品有优点

1.口感好:膨化食品体轻松软、色彩浅、香浓、酥脆,适合孩子的口味。

2.营养素损失少:膨化技术不仅改变了粮食的外形,也改变了内部的分子结构,粮食的维生素受破坏较少,如:维生素B1、B6的含量明显高于蒸煮后的食品。

3.易于消化吸收:膨化技术使淀粉彻底熟化,膨化食品内多呈多孔状,水溶性物质增加,有利于胃肠道消化酶的渗入,提高了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便于孩子吸收,如大米蒸煮后蛋白质消化率为75.3%,而膨化后可提高到83.8%。

4.易于储存:膨化食品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并且减少了水分,限制了霉菌的滋生,密封后可长期储存,不易变质。

不可忽视的缺点

1.膨化食品的配方造成了它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多味精,属于“五高一多”食品,有资料显示膨化食品中的脂肪含量约占40.6%,热量高达33.4%,对于需要丰富均衡的营养来茁壮成长的孩子来说,长期大量地食用膨化食品必定会影响他们的健康。

2.膨化食品大量食用后易造成孩子的饱腹感,影响正常饮食,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

3.膨化食品脂肪含量高,过多摄入后,会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堆积,出现肥胖。在最近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肥胖儿童膨化食品的摄入量和喜好程度都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4.高盐、高味精对孩子的健康不好,成年后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

科学食用有办法

1.将膨化食品作为休闲食品偶尔食用,不要大量进食膨化食品,更不要在饭前、睡前吃膨化食品。不要将膨化食品作为“电视食品”,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否则容易造成摄入过量,尤其是晚上吃膨化食品,高脂肪的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长,影响消化功能和夜间睡眠。

2.为了孩子的健康,应教育孩子养成少吃零食包括膨化食品的习惯,培养孩子喜欢自然、原生的食品,学会品尝食物自身的味道,爸爸妈妈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使口味清淡,适当使用各种调味品,不要让孩子从小口味就很重,依赖调味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他终身受益。

3.现在许多膨化食品的生产厂家为了促销自己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在食品中夹带玩具,往往很让孩子喜欢,这种做法有不少隐患,一方面孩子容易把玩具当做食品吃下去,另一方面无论是金属还是塑料玩具和食品混装在一起,也不卫生。所以爸爸妈妈要教育孩子远离膨化食品中夹带的玩具。

小贴士:另类膨化食品

膨化海藻食品:在日本很受欢迎,以紫菜、海带为代表的海藻类植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热量低,味道鲜美,膨化后膨松,即食性强,合乎孩子的口味。

膨化果蔬:如膨化苹果片、膨化哈密瓜等,保持了果蔬原有的营养成分、色泽、香味及矿物质,与大米、面粉、土豆等为原料的淀粉类膨化食品的品质和口味都有着巨大区别,具有低热量、高纤维素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等特点,不加任何防腐剂,口味香甜、酥脆,易于保存和携带。

小贴士:避免购买劣质膨化食品

1、多看信息――膨化食品,品牌有百余种,良莠不齐,不合格产品的主要问题是细菌污染――如大肠菌群超标,以及膨化食品中所含脂肪腐败而引起的过氧化值升高。这些会导致孩子胃肠不适、腹泻和肝脏损害。国家和各地的工商检验部门定期会进行一些检测,爸爸妈妈要注意有关信息,避免买黑名单上的产品。

2、细看包装――选购膨化食品时,要选择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标识标注齐全的产品,并尽量到一些信誉比较好的大商场、大超市购买。

膨化食品范文第3篇

铝残留量 可致发育迟缓

铝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但食品中含有的铝超过一定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专家介绍,日常食品中铝元素的来源,部分来自食品中膨松剂之类的添加剂(如明矾和碳酸氢钠),部分是从包装材料里溶出,而在一些添加明矾的食品里也会产生铝。专家指出,人体摄入铝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重要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长期摄入会损害大脑功能,严重者可能发生痴呆,尤其对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影响更大,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骨软化症等,智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铅蓄积 易损害神经系统

食品在加工过程当中是通过金属管道的,金属管道里面通常会有铅和锡的合金,在高温的情况下,这些铅容易气化,气化后的铅就会污染这些膨化食品。专家表示,铅是多亲和性毒物,积聚在人体内难以排出,主要损害神经、造血、血管和消化系统,易导致注意力低下、记忆力差、多动、爱发脾气等,或者出现呼吸道感染、厌食、贫血、呕吐等症状。而膨化食品的消费者多数是儿童,他们对于铅危害的承受能力只是成人剂量的一半,甚至更少。

糖精钠 降低小肠吸收能力

专家介绍,糖精钠俗称糖精,一种化学合成物的代糖品,是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食品,除了在味觉上引起甜的感觉外,对人体无任何营养价值。相反,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会影响儿童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如经常食用过量含糖精钠的商品,也会对儿童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因此,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法律规定,在食物中使用糖精时,必须在标签注明“可能对健康有害”的相关警示。

人工色素 影响智力发育

零食是孩子最喜爱的食品,可现在很多零食都添加了大量的人造原料——人工色素,这些色素都会对儿童造成危害,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体内器官功能比较脆弱,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对化学物质比较敏感,需要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和类脂等营养元素补充。相反,人工合成色素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毒性,如果长时间进食含合成色素的食品,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冲动传导,刺激大脑神经而出现躁动、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过激等。

膨化食品范文第4篇

膨化食品有优点

1.口感好:膨化食品体轻松软、色彩浅、香浓、酥脆,适合孩子的口味。

2.营养素损失少:膨化技术不仅改变了粮食的外形,也改变了内部的分子结构,粮食的维生素受破坏较少,如:维生素Bl、B6的含量明显高于蒸煮后的食品。

3.易于消化吸收:膨化技术使淀粉彻底熟化,膨化食品内多呈多孔状,水溶性质增加,有利于胃肠消化酶的渗入,提高了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便于孩子吸收,如大米蒸煮后蛋白质消化率为75.3%,而膨化后可提高到83.8%。

4.易于储存:膨化食品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并且减少了水分,限制了霉菌的滋生,密封后可长期储存,不易变质。

不可忽视的缺点

1.膨化食品的配方造成了它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多味精,属于“五高一多”食品,长期大量地食用膨化食品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2.膨化食品大量食用后易造成孩子的饱腹感,影响正常饮食,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

3.膨化食品脂肪含量高,过多摄入后,会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堆积,出现肥胖。在最近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肥胖儿童膨化食品的摄入量和喜好程度都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4.高盐、高味精对孩子的健康不好,成年后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

科学食用有办法

1.将膨化食品作为休闲食品偶尔食用,不要大量进食膨化食品,更不要在饭前、睡前吃膨化食品。不要将膨化食品作为“电视食品”,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否则容易造成摄入过量,尤其是晚上吃膨化食品,高脂肪的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长,影响消化功能和夜间睡眠。

2.为了孩子的健康,应教育孩子养成少吃零食包括膨化食品的习惯,培养孩子喜欢自然、原生的食品,学会品尝食物自身的味道,爸爸妈妈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使口味清淡,适当使用各种调味品,不要让孩子从小口味就很重,依赖调味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他终身受益。

3.现在许多膨化食品的生产厂家为了促销自己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在食品中夹带玩具,往往很让孩子喜欢,这种做法有不少隐患,一方面孩子容易把玩具当做食品吃下去,另一方面无论是金属还是塑料玩具和食品混装在一起,也不卫生。所以爸爸妈妈要教育孩子远离膨化食品中夹带的玩具。

另类膨化食品

膨化海藻食品:在日本很受欢迎,以紫菜、海带为代表的海藻类植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热量低,味道绝美,膨化后膨松,即食性强,合乎孩子的口味。

膨化果蔬:如膨化苹果片、膨化哈密瓜等,保持了果蔬原有的营养成分、色泽、香味及矿物质,与大米、面粉、土豆等为原料的淀粉类膨化食品的品质和口味都有着巨大区别,具有低热量、高纤维素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等特点,不加任何防腐剂,口味香甜、酥脆,易于保存和携带。

避免购买劣质膨化食品

1、多看信息:膨化食品,品牌有百余种,良莠不齐,不合格产品的主要问题是细菌污染,如大肠菌群超标,以及膨化食品中所含脂肪腐败而引起的过氧化值升高。这些会导致孩子胃肠不适、腹泻和肝脏损害。国家和各地的工商检验部门定期会进行一些检测,爸爸妈妈要注意有关信息,避免买黑名单上的产品。

2.细看包装:选购膨化食品时,要选择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标识标注齐全的产品,并尽量到一些信誉比较好的大商场、大超市购买。

膨化食品范文第5篇

它们通常以面粉、大米、小米、玉米、土豆、大豆等食物为原料经油炸、加热或微波膨化等工艺处理,成为一种多孔、膨松状的食品,通称膨化食品。有的爸爸妈妈认为膨化食品是垃圾食品,不给孩子食用;有的爸爸妈妈则对孩子听之任之,用膨化食品代替主食。应该说这些做法都有些偏激。

膨化食品有优点

1口感好:膨化食品体轻松软、色彩浅、香浓、酥脆,适合孩子的口味。

2营养素损失少:膨化技术不仅改变了粮食的外形,也改变了内部的分子结构,粮食的维生素受破坏较少,如维生素B1、B6的含量明显高于蒸煮后的食品。

3易于消化吸收:膨化技术使淀粉彻底熟化,膨化食品内多呈多孔状,水溶性质增加,有利于胃肠消化酶的渗入,提高了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便于孩子吸收,如大米蒸煮后蛋白质消化率为75.3%,而膨化后可提高到83.8%。

4易于储存:膨化食品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可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并且减少了水分,限制了霉菌的滋生,密封后可长期储存,不易变质。

不可忽视的缺点

1膨化食品的配方造成了它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高热量、高盐、高糖、多味精,属于“五高一多”食品,有资料显示膨化食品中的脂肪含量约占40.6%,热量高达33.4%,对于需要丰富均衡的营养来茁壮成长的孩子来说,长期大量地食用膨化食品必定会影响他们的健康。

2膨化食品大量食用后易造成孩子的饱腹感,影响正常饮食,多种营养素得不到保障和供给,易出现营养不良。

3膨化食品脂肪含量高,过多摄入后,会造成体内大量脂肪堆积,出现肥胖。在最近进行的调查中发现,肥胖儿童膨化食品的摄入量和喜好程度都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4高盐、高味精对孩子的健康不好,成年后易导致高血压和心血管病。

科学食用有办法

1. 将膨化食品作为休闲食品偶尔食用,不要大量进食膨化食品,更不要在饭前、睡前吃膨化食品。不要将膨化食品作为“电视食品”,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否则容易造成摄入过量,尤其是晚上吃膨化食品,高脂肪的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长,影响消化功能和夜间睡眠。

2. 为了孩子的健康,应教育孩子养成少吃零食包括膨化食品的习惯,培养孩子喜欢自然、原生的食品,学会品尝食物自身的味道,爸爸妈妈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使口味清淡,适当使用各种调味品,不要让孩子从小口味就很重,依赖调味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让他终身受益。

3. 现在许多膨化食品的生产厂家为了促销自己的产品,越来越多地在食品中夹带玩具,往往很让孩子喜欢,这种做法有不少隐患,一方面孩子容易把玩具当做食品吃下去,另一方面无论是金属还是塑料玩具和食品混装在一起,也不卫生。所以爸爸妈妈要教育孩子远离膨化食品中夹带的玩具。

4. 《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将膨化食品列为“限制级”零食,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一次。

另类膨化食品

膨化海藻食品:在日本很受欢迎,以紫菜、海带为代表的海藻类植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热量低,味道绝美,膨化后膨松,即食性强,合乎孩子的口味。

膨化果蔬:如膨化苹果片、膨化哈密瓜等,保持了果蔬原有的营养成分、色泽、香味及矿物质,与大米、面粉、土豆等为原料的淀粉类膨化食品的品质和口味都有着巨大区别,具有低热量、高纤维素和维生素含量丰富等特点,不加任何防腐剂,口味香甜、酥脆,易于保存和携带。

避免购买劣质膨化食品

1多看信息:膨化食品,品牌有百余种,良莠不齐,不合格产品的主要问题是细菌污染?如大肠菌群超标,以及膨化食品中所含脂肪腐败而引起的过氧化值升高。这些会导致孩子胃肠不适、腹泻和肝脏损害。国家和各地的工商检验部门定期会进行一些检测,爸爸妈妈要注意有关信息,避免买黑名单上的产品。

2细看包装:选购膨化食品时,要选择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标识标注齐全的产品,并尽量到一些信誉比较好的大商场、大超市购买。

膨化食品范文第6篇

关键词:铝 铅含量 包装问题 购买须知 食品安全

膨化食品作为粮食类的深加工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重视和迅速的发展,膨化技术是一种较科学、理想的食品加工技术,在膨化过程中,由于极短时间的高温高压,使膨化食品的营养成份保存率较高,如维生素B的含量明显高于用蒸煮法加工的食品,与淀粉类蒸煮食品相比,蛋白质的消化率由70%提高到80%,大大提高了它的利用率;淀粉膨化后,随着糊化程度增加,部分大分子降解,消化率也得到提高;同时,由于膳食纤维经挤压膨化后提高了溶解性,有利于人体对这一营养组分的吸收[1]。

正文

(一)膨化食品存在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膨化食品主要是指以谷物、豆类、薯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体积明显增大,具有一定膨化度的疏脆食品。传统膨化食品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市场上出现大量不合格的膨化食品,使消费者对膨化食品的安全性产生了很大的疑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4点:

(1)由于受巨大的利润驱使,许多私人作坊式黑加工点非法加工膨化食品并流入市场。这些加工点大都卫生状况极差,加工出的产品各项指标都不合格,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不利的影响。

(2)在膨化小食品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其中有些加了不合适的食品添加剂,如含铝的膨松剂等,会使产品的铝含量过高。另外,食品在加工过程中,食品接触了有铅和锡的合金,在高温的情况下,这些铅就会汽化,可能会污染这些膨化的食品。这些都可能最终造成产品的铅、铝含量超标。

(3)最普遍的导致膨化食品不合格的直接原因就是调味料问题。由于膨化食品加工工艺的特殊性,都要经过高温甚至高压,半成品在微生物指标上是没有问题的,而在添加各种风味的调味料之后,微生物指标骤增,往往造成产品的微生物超标,可见调味料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另外,在食品包装中添加玩具和小卡片也是造成产品微生物超标的主要原因。

(4)一部分油脂性膨化食品会在不良条件下的酸败变质。

1.膨化剂带来大量的铝

在各种膨发剂里明矾通常膨发效果好,气孔细腻价格也相对较低。用明矾膨发的食品也就物美价廉。实验表明,明矾的用越高膨发效果就越好。无铝膨松剂虽然早已研制成功, 但因为成本较高往往被企业所冷落。

食用铝超标的膨化食品铝会在人体内不断地累积引起神经系统的病变, 干扰人的思维、意识和记忆功能表现为记忆减退、震颇与身体协调障碍等, 甚至可能增加老年性痴呆的风险严重者可能痴呆。摄入过的铝,还可能导致沉积在骨质中的钙流失, 抑制骨生成, 发生骨软化症。铝在体内的排泄主要是通过肾脏过多的铝对肾脏会造成伤害, 引起肾功能失调、肾衰竭等。铝在人体内是慢慢蓄积的其引起的毒性缓慢, 不易察觉。然而一旦发生代谢紊乱的毒性反应则后果严重。同样面对铝超标的膨化食品, 儿童要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2.膨化食品带来大量的铅

近些年来,我国儿童的血铅含量超标的比例有所上升,这一方面与环境污染有关,另一方面儿童食品的铅污染也不容忽视,其中膨化食品的含铅量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之一。

⑴膨化食品生产过程的特殊性

生产条件不严格控制,则其含铅量容易偏高。而铅所造成的危害是很明显的,铅会影响人机体的许多功能。铅对造血系统的影响表现在铅引起的贫血症;铅中毒还可引起肾病及对神经系统的损害;脑是铅反应最敏感的器官也是受损的主要器官之一,严重时会危害到小孩智力的发育和神经系统的健康。儿童对铅有特殊的易感性其机理可能与小儿代谢和排泄功能未完善,脑屏障成熟较晚以及幼儿胃肠道对铅的吸收较成人更强有关。

⑵含铅量高的原因

其原因一是在生产的过程当中很可能使用添加剂,像膨松剂之类,这类添加剂如果质量、纯度低下,都可能带入微量的铅;二是膨化设备的金属材料通常会有铅和锡的合金,在高温环境下,铅汽化,于是污染产品,而膨化食品一般都需经过高温过程。

(二)附加产品及包装的安全问题

1.微生物超标

膨化食品中菌落总数超标( 国家标准规定不得超过10000cfu/g),说明该产品受到外界污染,含有各种细菌,保质期缩短,容易变质。微生物超标严重的产品会加速产品腐败变质,人食用这些产品,就有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严重的将危及生命。膨化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操作工人不注意卫生或机械出现故障时,就会造成产品局部污染;目前有许多膨化食品的表面都喷洒固体调味料,污染了的固体调味料如果不加以处理和控制,直接使用在膨化食品中,也会造成膨化食品中微生物超标;另外产品在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如保管不当,也容易使产品中细菌繁殖。

2.真空包装问题

给膨化食品“充气”,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防止膨化食品被挤压、破碎。欧美国家法规规定,要求膨化食品一律充装氮气。氮气清洁、无毒、干燥,能保证膨化食品长期不变色、变味,食用安全。我国因无相关法规,有不少厂家用的是压缩空气,压缩空气的含水量比正常空气高,会造成袋内膨化食品吸潮,口感不酥脆,并且在压缩空气的过程中,还有可能将机器内注入的油化作雾态,喷入包装袋内壁,黏在膨化食品上[4]。

(三)购买及食用膨化食品的注意事项

1.不要把膨化食品当早餐。

2.饭前不要大量使用膨化食品。

3.挑选膨化食品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于功明、陆晓滨、王成忠等,挤压膨化食品的营养学评价[J],食品营养2003.24(2):78-81

[2]刘世献,江国虹,等.儿童膨化食品的卫生学研究[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7,9(2):15- 17

[3]张利君,张春阳,等.儿童膨化食品中化学添加剂的调查与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30:55- 56

[4]杨洁彬、王晶、王柏琴等.食品安全性.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22

膨化食品范文第7篇

但是对于“土豆”们来说,零食是永不退色的诱惑。不久,莉莎又将眼光投向了“膨化食品”。她感觉,膨化食品主要是各种谷类,如大米、玉米、豆类及薯类等,配以各种调料及膨松剂,经专门设备加工而成,不仅吃起来松脆、香甜,而且口味多滋,品种多样,是颇受欢迎的健康休闲食品。

雯雯听后摇摇头,吐出五个字:“想当然,谬论!”又慢慢解释,“近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认为,膨化食品不是真正安全的健康食品。”莉莎扬起高傲的下巴,犀利地问:“证据呢?”

雯雯微微一笑,接招道:“美国营养食品专家经调查研究发现,膨化食品中存在较多有害金属元素,如铅、铝等。铅是一种神经性毒物,它损害大脑皮层和海马,影响儿童的学习和记忆。1982年对接触高浓度铅作业工人的调查发现,铅影响工人们的记忆商。此后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铅影响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铝也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比较多的一种金属,有报道它与老年性痴呆有一定关系。”

雯雯见莉莎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未等发问,便接着说:“我知道你要问为什么膨化食品中会含有较高的铅和铝。原因有二:一是加工这类食品往往要加入膨松剂之类的食品添加剂,有些膨松剂如明矾、碳酸氢钠等,含有较多的铝和重金属铅;二是食品在加工过程中需通过金属管道或容器,它们通常含有铅和锡的合金,在高温情况下容易融化,继而就会污染食品。因此膨化食品中铅、铝含量增加了。”

莉莎有些紧张了,平时朋友或家人带孩子来,她总是带领着吃零食,孩子们都很喜欢她,因此还摘得个“孩子王”的桂冠。她问:“高铅高铝的膨化食品对孩子们有什么伤害?”

“孩子们长期食用,对大脑和体质发育有害无益。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雯雯坦白地说,“铅从口入,先潜伏在血液中,慢慢会蓄积到骨骼里,很难自然地从骨骼里代谢出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胃肠道对铅的吸收量是成人的数倍,而孩子对铅的排泄功能又比成人弱,这就更容易使铅蓄积在体内。当有害金属累积到一定量时,它就会对人体神经、消化、造血、免疫等系统造成伤害。

“铅可导致儿童认知障碍、思维能力下降,有些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下降,严重的可能影响孩子的终身健康。铝元素摄入过多,主要损害大脑功能,比如干扰人的思维、意识与记忆功能,引起神经系统病变;除此之外,还会使人视觉与运动协调失灵,脑受损使智力下降,严重的导致痴呆。”

膨化食品范文第8篇

调研数据报告来源:Kantar Worldpanel中国消费者指数

调查范围:全国

样本量:4万

过去一年,中国膨化食品市场总体增长放缓,价格增长是主要的驱动力。在膨化食品市场总体放缓的大环境中,切片型薯片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厂商“乐事”不断推陈出新。与此同时,高端化将成为总体膨化食品的发展趋势。

膨化食品整体增长速度放缓

根据Kantar Worldpanel中国消费者指数对于中国城市家庭4万样本监测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9月份,中国膨化食品品类市场规模在最近一年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从18%降至5%。放缓的原因来自家庭户单次消费增长的放缓、购买频率的减少以及总体膨化食品品类的消费者规模增长停滞。最主要是价格增长放缓所带来的影响。相较前一年,膨化食品的平均价格增长从10%回落到5%,接近CPI指数。平均来看,一个家庭户一年购买9次膨化食品,每次消费额约为11元人民币。(见图1)

膨化食品品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子品类:薯片(包括切片型薯片和复合型薯片)、非薯片类膨化食品、焙烤型土豆脆片以及米饼。其中,非薯片类膨化食品的金额比重最大,约占37%;其次为薯片,占约33%,而焙烤型土豆脆片为非常小的品类,仅占约3.8%。和整体膨化食品品类一致,各个子品类的增长率都有所放缓,焙烤型土豆脆片跌幅明显。相较而言,薯片是增长最快的子品类,增长率为10%。其增长主要来源于切片型薯片,增长率稳定在20%左右。(见图2)

最近一年,在整体食品市场的新品数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切片型薯片仍然能够保持增长。这主要得益于百事食品旗下品牌“乐事”持续推出的一系列切片型薯片新品以及其经典系列口味的持续增长。同时,好丽友旗下品牌“好友趣”以组合装切片型薯片为卖点促其涨幅。在复合型薯片市场,“乐事无限”系列以及好丽友旗下品牌“薯愿”遥遥领先,其中“薯愿”增长更为迅速。

旺旺膨化食品市场占有率首位

纵览膨化食品市场,台湾旺旺食品的市场占有率最高,达到近25%。旺旺的产品覆盖米饼品类,包括旺旺仙贝、旺旺米饼等,其在米饼市场的金额占有率高到90%以上。相比其他品类产品,旺旺作为节日礼品的功能尤其明显,礼品对旺旺来说是仅次于大卖场的第二重要渠道。

排名第二至第四的膨化食品厂商分别为百事食品,占比16%;好丽友,占比12%;上好佳,占比7%。这些品牌都分布在薯片及非薯片类品类。近两年来,好丽友各个主要品牌表现抢眼,“薯愿”的“非油炸”概念使其在该类型产品中始终遥遥领先,“呀!土豆”的空心薯条形式以及多口味也为其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而“好友趣”的组合装对近一年的增长驱动明显。

从渗透率而言,旺旺仍然稳居榜首,超过50%,而其他三家都为36%至40%,竞争更为激烈。(见图3)

膨化食品的高端化发展趋势

从消费者在各子品类的消费行为来看,膨化食品呈现高端化的趋势。相较前一年,购买价格便宜的非薯片类的消费者转向了平均价格稍贵的薯片。消费者对薯片类产品的价格敏感度正在降低,而越来越关注包装、口味、组合等其他因素。近年,低热量也成为另外一个消费者日渐关注的因素,从“薯愿”的热销就可见一斑。

此外,对中国市场而言,消费者对同一品牌的忠诚度相对较低,比较愿意尝试新品。因此,增加消费者数量成为品牌的首要任务,而新品的研发仍然是保持品类消费者增长的关键。因此,膨化食品类企业即便在整体快速消费品行业低增长时期,仍应关注新品的研发。

【附注】

1. 本文中,膨化食品品类的定义为以玉米、米粉、面粉、谷物、豆类、薯类、蔬菜等为原料,经膨化设备的加工,配以各种口味的调味品经成型、焙烤而成的一种松脆即食食品。

2. 本文中切片型薯片的指未经压制重新成型的自然形状马铃薯片;复合型薯片指经压制重新成型的马铃薯片。

3. Kantar Worldpanel 中国消费者指数通过采用科学的抽样方法,对全国40000个家庭户的购买消费与使用行为进行连续性的跟踪,并投射代表全国1.63亿个家庭户,覆盖区域包括全国27个省和直辖市,县城以上级别城市。

4. 主要指标

(1) 渗透率:指在某一个时间段内,购买过指定产品的家庭户占到全国总体家庭户的百分比。

膨化食品范文第9篇

关键词:膨化食品;包装;压力检测;压力控制

膨化休闲食品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非常惹人喜爱的新型休闲食品,这种食品以含水量比较少的谷类、薯类、豆类等作为主要原料,它们经过加压、加热处理后,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使原料本身的体积膨胀,内部的组织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经加工、成型后而制成。 由于这类食品的组织结构多孔蓬松,口感香脆、酥甜,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特别为孩子们所喜爱。由于膨化休闲食品这种独特的口感要求,所以其对包装的要求特别高,尤其是在包装过程中的压力控制,对膨化食品的口感影响特别大。

一、膨化食品本身的材料结构特点和包装技术要求

膨化食品在国外又被称挤压食品、喷爆食品和轻便食品,这种新型的休闲食品首先出现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末。本身组织结构多空蓬松,口感香脆酥爽,这主要和膨化食品的制作过程有关,膨化食品的原材料多是一些谷类、薯类和豆类,把这些原材料经过加温、加压的制作过程,在这种高温高压的状态下那些谷类、薯类和豆类的原材料开始变得松软,当加压的过程到达一定程度的高压时启开膨化器,这时原材料内呈过热状态的水分子便一下子在瞬间汽化,随之发生高强度的爆炸,此时水分子可膨胀约2 000倍,巨大的膨胀压力不仅破坏了粮粒的外部形态。这个过程同时也拉断了粮粒内在的分子结构,把之前不溶性长链淀粉切短成水溶性短链淀粉、糊精和糖,于是膨化食品中的不溶性物质减少了,水溶性物质增多了。

膨化食品作为时下非常受欢迎的休闲食品,凭借其香脆、酥爽的口感,尤其受到青少年的喜爱。为了保证这种独特的口感,膨化食品对包装的要求特别高,它执行的是国家GB 17401-2003 膨化食品卫生标准。 膨化食品在包装的过程中所用的保护气体一般为氮气或者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但它对膨化食品的保护作用非常有限,且因包装透气问题,不一定始终维持最佳保护气氛,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包装的过程中对压力的检测盒测试一定不能疏忽大意。尤其是膨化食品的包装过程中压力的检测直接影响到膨化食品的独特口感和保质期。所以,就膨化休闲食品的包装过程来讲,充气包装的要求特别高,对包装过程中的压力和温度都有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建议在储存膨化食品时惰性气体保护与食品冷藏相结合,才有较好的效果。

二、膨化食品包装防护过程中的压力要求及其功能作用

在膨化休闲食品的包装的加压过程中,它所用的包装材料是一般是PET/VMAL/CPP复合薄膜袋,这种材料内部的分子排列非常紧致,在包装过程中一般采用塑料复合枕式作为产品包装的技术手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新的食品包装技术要求,应按照国家标准防潮(GB5048)防霉(GB4768),阻隔性能(GB1974-2005),薄膜爽滑性(GB10006),油墨性能(GB7707)包装规定进行处理。

膨化休闲食品一般采用瓦楞纸箱式的包装结构,在经过相关部门的规定及计算膨化小食品包装箱应该选用0402形瓦楞纸箱。这种设计结构不仅对膨化食品起到防潮、防霉的作用,同时很好的保持了膨化食品的独特的酥松、香脆的口感。但是确定缓冲材料的厚度、脆值、质量等的效跌落高度事意见非常复杂的事情,由于可计算缓冲材料所受的静应力σst= W/A×10000的公式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所以选择合适的瓦楞纸板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通过相应的密度和其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的计算,通常情况下缓冲材料的厚度一般选择b。

在膨化食品的包装过程中,其充气问题和密封问题是非常关键的,这些都和包装过程中的压力有着莫大的关系。包装过程中如果压力过大,膨化食品的口感将会受到影响,并且膨化休闲食品是一种易碎、易潮的食品;包转过程总如果压力过小,那么就不利于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并且为了尽量避免产品受到挤压、揉搓以及食品之间的必须留有相当的空隙。因此,膨化休闲食品一般都会在里面充惰性气体氮气,这种惰性气体受到压力的影响较小。一般的充气加压的方法是在成型器筒的里面加一根气管,同时气管经电磁阀连接到气源。包装机工作时,电磁阀与包装机匹配工作,在包装袋的横封封合前之前瞬间向包装袋里面充气,这样气量的大小、充气时间的长短都是可调的。如果过大加压量太大可能就会把产品吹起来,造成膨化食品的夹料;而过小的充气加压量又达不到保护产品的效果。

三、结束语:

由于膨化食品本身多孔疏松的结构特点以及其对酥松、香脆的口感要求特别高,所以膨化休闲食品的包装过程特别严格,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充气和加压。这个过程必然要求包装袋必须密封良好并且内部的压力压强达到恰当的强度。为了达到这种密封要求,除了在选用热封性能好较好的包装材料外非常讲究,且对包装机械本身的性能也有很高的要求。首先要求包装机的成型器和密封器的施加压力时一定要保持恰当的强度,使袋子既能成型平顺,同时封口处不打褶。因此在包装机的正常工作条件下,膨化食品的封口处打褶是造成袋子漏气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包装袋的横封和纵封的交叉的地方要热别的注意,因为这里的结构是两层薄膜和四层薄膜的过渡处也是造成漏气的原因之一。因此,在包装的过程中一定要十分注重对包装过程中的压力检测和控制,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膨化休闲食品的口感,在此基础上才能创造膨化休闲食品更高的市场份额。■

参考文献

[1]王向龙.膨化小食品包装工艺规程,中国食品安全报,2006(06).

膨化食品范文第10篇

膨化食品没有营养?

膨化食品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国家高级质检员宋兵兵指出,从营养角度看,一些膨化食品的确属于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在饮食结构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并非没有一点营养。膨化食品的原料主要是豆类、谷类、薯类,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原料经过膨化后,减少了水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且便于贮存和保存,因此对其盲目冠以“垃圾食品”的说法并不客观。

“在膨化过程中,一些谷物原料中的淀粉很快被糊化,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水化率显著提高,同时水溶性物质也不断增加,这更有利于胃肠消化酶的渗入,因此对于一些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来说,偶尔食用可有助于膳食纤维及某些营养素的吸收。”宋兵兵说,“尽管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是人体膳食不可缺少的,但是摄入过多,就会造成多余的脂肪在体内蓄积。尤其对于儿童来说,长期大量食用膨化食品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正常膳食营养摄入,而膨化食品中的添加剂长期累积也会影响儿童肝脏、肾脏的健康。”

膨化食品有损健康?

近年来,膨化食品铝超标、铅超标问题频频爆出,这也让不少人购买食品时顾虑重重。宋兵兵表示,造成重金属元素超标的原因有几种可能:一是加工使用的容器,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铅制的工具和容器,就会在食品中引入铅元素,导致食品铅含量超标。另外,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不合规使用也是造成铝超标的又一诱因。“日常食品中铝元素的来源,部分来自食品中膨松剂之类的添加剂(如明矾和碳酸氢钠),部分是从包装材料里溶出。”宋兵兵说。2015年10月,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作出了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某些具有一定毒性的食品添加剂要严格控制使用量,确保人体长期摄入无害,并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等进行了严格详细的规定。

“膨化食品仍不建议长期多吃。因为长期吃高能量、高脂肪、高糖、高盐食品不仅会引发肥胖及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而且膨化食品中大量的钠/糖分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体对钙的吸收,导致人体骨骼中钙质流失严重。”

“非油炸”更健康?

近年,不少膨化食品的包装上都标明“非油炸焙烤型”字样。很多消费者已经形成一个共识:油炸食品不健康,非油炸食品有害物质少。

宋兵兵认为,非油炸只是一个概念,不少非油炸的膨化食品,为了使其口感酥脆,往往要加入高饱和的油脂,其中含有大量棕榈酸或硬脂酸。虽然不需要油炸,但脂肪含量通常都在15%以上,有的甚至高达30%以上。宋兵兵说:“无论制作工艺如何,对于油炸和非油炸食品健康与否,不能一概而论。由于很多企业在生产膨化食品过程中,大都使用氢化植物油,这种油稳定性较高,但是含饱和脂肪酸,长期食用容易引发心血管等疾病。很多消费者认为膨化食品不健康,就是指这一点。”

宋兵兵建议,选购食品时不必刻意看重概念上的“油炸”或“非油炸”,而是应多看配料和成分表,尽量选择脂肪含量低、热量低、钠含量低的产品。另外,还应挑选不含氢化植物油成分的食品。

如何选购膨化食品?宋兵兵指出,在选购膨化食品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应选择标识说明完整、详细的产品。特别是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要规范标识和清楚识别,在选购时要认准“QS”生产许可标志。

第二,需挑选袋装饱满、不漏气的产品。打开包装闻一下产品的气味是否正常,应没有刺鼻的哈喇味,外观没有霉变,口感应松脆。

上一篇:垃圾食品范文 下一篇:转基因食品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