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的短句范文

时间:2023-03-20 17:02:23

暖心的短句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考场作文;文章开头;切题艺术;点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4-0047-02

【教学现象】

师:同学们!大家注意了,在进行考场作文时,文章的开头一定要点题,这一点千万别忘了!

……

最近一段时间听了不少的作文课,在谈到考场作文时,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无一例外地谈到“开头点题”的问题,甚至有的老师说,“同学们注意了,为了避免考场作文少失分,请你务必每一段都要点题,这一点大家别忘了。”听了这样的话之后,笔者真的有点为我们的语文老师感到难过。开头点题,的确是考场作文遵循的规则之一,也无可厚非,但它并不是考场作文开头规则的全部。真正的考场满分作文绝大多数并不是在文章的开头就点题的,相反,恰恰是那些开头不点题,而是故意回避文题,甚至故意绕开文题,又巧妙切题的开头,往往占据优势。

下面以南通市近两年来的中考满分作文为例,来谈谈这个话题。我们先来看以下这些作文的开头:

1. 妈妈:“这么多花,你喜欢哪一朵?”

女儿:“花儿会疼吗?”――题 记

(选自满分作文《同情》)

2.“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满衣。”――题 记

(选自满分作文《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

3. 夜,静,无语。(选自满分作文《兴趣》)

4. 初夏,微雨。(选自满分作文《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

5. 恼怒地合上琴盖。雨霏霏。踩一双布鞋,出门。(选自满分作文《一次相逢一份暖》)

6.天边,夕霞绮丽,阳光残余的热充斥着浅浅金黄,撒遍初冬的天。(选自满分作文《一次相逢一份暖》)

7. 几乎是逃跑着奔出石巷,慌乱中择了绿意茵然的石阶,踏上半满的小舟,心有余悸。(选自满分作文《一次相逢一份暖》)

你说这样的作文开头,点题了吗?没有!离题了吗?也许第一印象,你并不能说出明确的答案,但是再仔细考虑一下,你肯定会发出“没有”的感慨。毋庸置疑,针对这样的开头,几乎所有的阅卷老师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能够写出这样的开头,后文也一定不会差到哪儿去。

既然这样的开头方式能够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那么它究竟好在哪里呢?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效果呢?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考虑:

一、巧妙的结构――题记模式的合理使用

我们不妨以第一个作文的开头为例,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这篇满分作文,它是以题记的结构形式呈现的。所谓“题记”,就是指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而这篇文章的写作要求是以“同情”为题,那么这样一个开头是不是围绕“同情”来写的呢?文章写了一段母女的对话,母亲看到花园里那么多好看的花,也知道女儿喜欢花,所以想摘一朵花给女儿,但是女儿的回答却“风马牛不相及”。就是这么简短的母女对话,看似没有一个字跟题目有关,却很好地反映了女儿对花的同情,尽管这种同情是朴素的,是清纯的,但却是发自内心的,从而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所以,无论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还是在考场作文中,我们都可以巧妙地设置题记,这样既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又能暗切文章主旨,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们不妨再举一个例子。一个考生在完成《选择……》这篇文章时,巧妙地运用了这样一个“题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题 记(选自模拟考试满分作文《选择》)

这个题记,本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用来写故乡的一首诗歌里面的内容,深深地表达出了诗人对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但是我们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选择”,这个题记内容与“选择”丝毫看不出一点联系啊。

其实不然!考生写的是考试前的一次填报志愿,让他纠结的是第一志愿是选择“农业”,还是选择“国际关系”的问题。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考生最后还是选择了报考“农业大学”……

这样的题记能说与文题没有关系吗?这样的题记,让阅卷老师在未阅卷之前就感受到了考生情感的张力,不仅使文章立意深邃隽永,而且从中感受到考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语言修养。

二、多变的句式――骈散句子的灵活运用

无论是在平时的作文中,还是在考场作文中,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在文章的开头使用很长很长的陈述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长句,结果使得文章开篇显得单调、呆板、沉闷。这样的开头形式如何能够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

针对这样的情况,上面例句中的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倒是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那就是不妨使用短句。一旦使用短句之后,就使得文章开篇的句式灵动了起来,语言也就生动了起来,从而也就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所谓短句,就是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短句有时就一两个字,甚至就是一两个短语,往往表现出“表意灵活,简洁明快,节奏感强”的特点。

我国元代的乔梦符把文章开头比作“凤头”,形象地说明了文章开头的两个要点,那就是短小,漂亮。之所以要“短小”,就是便于切入中心,把握主旨;之所以要“漂亮”,就是能够吸引读者。

我们一起来看示例中的第五句,不仅开头使用了短句,甚至结尾也一样使用了短句,这样前后照应着使用,不仅文脉清晰,结构紧凑,一气呵成,而且也增强了语言的美感。考生在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轻合琴盖。雨初停。撷一抹殷红,甜笑。

你看,这样的短句不仅语言干净、明快,富有音乐美,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开头也巧妙地与文章的“相逢”与“暖”联系在了一起。你说这样的开头点题了吗?

恰恰就是这样看上去与文题没有关系的短句,成了阅卷老师眼里的亮点,因为每一个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开头,都会静下心来认真地考虑一下,考生之所以这样写的用意何在?一旦阅卷老师有了这样的思考,我想已经距离满分不远了。

当然,除了短句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整句。比如像2016年盐城市中考满分作文《我的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开头是这样写的:

(我)在这国粹的波涛中寻觅着历史的烙印:是卢俊义法场上对“义”的声声断喝,还是谭嗣同面对屠刀巍然不惧的句句严辞,还是杨涟在牢狱中泣血写下的:“大笑还大笑……何有于我哉?”

这样的开头,提及“语文实践活动”吗?没有!是“语文实践活动”吗?肯定是!这样的整句,一唱三叹,反复回环,一步紧似一步,不仅音韵和谐,节奏协调,气势贯通,而且将语义推向深处,将情感推向高处。

三、描写的手法――绕开文题的铺垫渲染

我们再来看以上示例中的第六句,这一句运用了景物描写的方法,着力描写了初冬天气的微寒。那么考生为什么要描写初冬的景物呢?很显然,是有意而为之,因为景物描写不仅可以起到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为下文所写的内容作铺垫。所以第六句的景物描写,不仅起到了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的作用,更主要的是为下文写阳光下的“相逢”,以及“相逢”后的“暖”作铺垫。你说,这样的开头,写到了“相逢”,写到了“暖”吗?

最近在读《?T华尔街日报?U是如何讲故事的》时,关于文章的开头有这么一段话:“抛开这些吸引人的因素不谈,在我看到的所有的优秀导语中,许多都含有一个共同特质――那就是神秘。第一段首先抛给读者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迫使他到后面的段落中去寻找答案。”

无疑,文章开头使用优美的景物描写,能够给我们留下一个“神秘”的感觉。而产生这种“神秘”的感觉之后,又往往促使我们追问“这段文字究竟是什么作用啊?我倒要往下文再看看……”,一旦有了这种急于往下看的冲动,就不愁老师不给你打高分,甚至满分。

我们再来看第七句, 考生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作为文章的开头,阅卷老师不禁要想这样的问题:这位考生使用这样的开头,什么用意啊?这个开头中有两个重要的词语,一个是“逃跑”,一个是“心有余悸”。为什么会“逃跑”呢?很显然,这个地方不适合于考生,所以他要“逃跑”,然后才会有“相逢”,可见考生构思的巧妙。那么,又为什么会“心有余悸”呢?很显然,此处的此情此景,让他心生胆寒,怎么可能不产生“余悸”的感觉?这又为下文写“暖”作了铺垫。你说这样的开头,点题了吗?没有。跑题了吗?更没有。切题吗?实实在在的切题。

暖心的短句范文第2篇

一、 从词语角度赏析

赏析句子,第一要考虑的是句子中的重要词语使用,特别是重要的动词、形容次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要弄清这些词语所涉及的对象,答案的要点是体现这些对象的特点,体现作家的情感。特别是从动词的角度来赏析要特别关注。动词应涉及两个事物,动作的发出者和受动者。比如无锡试卷16题,请你说说第①自然段“裹”字的妙处。参考答案给出既写出雨丝的稠密又写出石屋的小。因为“裹”这个动作发出者是雨,受动者是石屋。那么我们就去思考“裹”字所涉及的两个事物各有什么特点。我们这样去思考答案就更准确了。另外,分析动作描写,其实也就是赏析动词的妙处,那么,在回答时候就要考虑两点:动作所体现的人物心理和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比如宿迁市卷第20题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特色。“他达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给出的答案是:连续多个动词的使用表现了人物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心理和性格。

我们还要注意两种常见的考题。一个是诗歌赏析,也经常考词语的赏析。比如“几处早莺争暖树”中“争”字的妙处。这个“争”字我们就要考虑两个方面:“谁争的”、“争的是什么”,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写出新燕的特点和争暖树说明什么。写新燕表明春天活力,写争暖树说明天气乍暖还寒,符合早春的特点。

广告用语赏析我们也要注意一些词语的巧妙使用。多是谐音或一语双关。比如联想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就是一个一语双关词。比如某空调广告语“夏日的伙伴,冬日的良友”就巧妙的采用了谐音词。

二、 从修辞角度赏析

赏析句子,第二就要去思考整个句子的妙处。选来赏析的语句一定多是文辞优美,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富有哲理的语句。首先要思考句子中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来达到上述效果。修辞手法大多为这样几种: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夸张、对比,设问、反问等。我们应该分析清楚各种休息手法的作用。使用比喻(拟人)一定要回答如何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体现事物什么特点,表现人物什么感情。反复、排比是为了强烈某种情感,增强文章气势。夸张、对比是为了强调突出事物的特点,表现作家情感。设问、反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思考。比如淮安卷第18题赏析文中框内句子“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这调皮的月光,让我只能睡睡醒醒。”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而出月亮的撩人情态,活泼好动,给人一种亲切之感,抒发了作家对月亮的喜爱之情。

修辞手法应该是我们赏析句子主要的思考角度。在8个市里有四个市考了修辞的角度赏析,南通卷20题,苏州卷17题,泰州卷19题都是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三、 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从整个句子角度赏析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从表现手法方面去思考。语句中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以人称人、以景称人、以动称静)、虚实结合、使用想象和联想、点面结合等。特别是衬托手法的使用在诗歌,散文赏析中使用较多。苏州卷第17题就是要求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两个方面去赏析。比如苏州卷第17题:请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对第4段中划线句子做简要赏析。“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该题目写抽象的音乐时候运用了想象和联想,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使音乐形象可感。

四、 从句式上赏析

赏析语句不仅从内容上去思考,还要从句子的形式上去赏析。一般选来赏析的句子在形式上值得赏析的有两点:长短结合、整散结合。长短结合就是长句和短句结合,特别是短句的使用,很有特点。比如无锡卷第18题和宿迁卷第20题。无锡试卷第18题就是直接考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那么使用短句有什么好处:短句精炼,多个意象叠加,在有限的字句中给人们以更加丰富的想象。短句显得行文急迫或者急切,别与表达特定情况下作家的情感。整散结合就是在行文中既有散句,也有工整对仗的句子。整散结合考的以句子工整对仗为多。这样写使文章语言结构错落有致,使行文富于变化。

五、 从语言风格上赏析

每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是不一样的,象诗人苏轼豪放,柳永婉约,象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我们考的现代文大致类别有以下几种:有的文章自然质朴,感情真挚,有点文章生动形象,有点文章典清新明丽、清新雅致,有的文章幽默讽刺,有的文章整散结合。一般比较喜欢考的多为第一类,文章语言自然质朴,却情感真挚。比如镇江和常州联考试卷第14题就是考的这一语言风格。“他的体格,本来应该很高大,很健硕。开始于十九岁的劫难塞给他另外一条路,母亲和朋友说服他,他说服自己,后来成了我认识的、阅读的史铁生。”最后一句简简单单,平平实实,却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抒发了作家复杂的情感,情感从遗憾到同情到赞叹和敬意。答案时候一定要根据文章中的语句,仅仅围绕语言风格进行解释分析。

暖心的短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考;作文;精彩

一、观点鲜明,突出主旨

要求:

“一论点”――保证中心论点的唯一性,集中论证“火力”。

“三关键”――在关键位置有包含关键词的关键句(第一句或最后一句)。

反例:

一朵腊梅,薄雾轻绕,茅檐下、野竹边,默默消释飞舞的六角冰花,清香满乾坤。一鸣蝉语,颤动了炎夏的宁静,唤醒了沉睡的江南,十年苦等,十年寂寞。一水芙蓉,红缦青衣,摇曳在青青垂柳下,凡尘不染,破污而出。

评价:这段开头语言典雅,意象优美,画面感强,善用短句。但当老师找论点的时候,竟无着落。美则美矣,却犯了观点不明的毛病,论证没有重心,典型的华而不实。

正例:

一朵腊梅,薄雾轻绕,于严寒中清香四溢。一鸣蝉语,十年苦等,十年寂寞,才唤醒了沉睡的江南。一水芙蓉,红缦青衣,凡尘不染,破污而出。坚持,熬过逆境的漫漫长夜,总会守得云开。

评价:调整后的文字大胆舍弃了华而不实的语言,赋予腊梅、蝉、芙蓉以坚持的价值,让严寒、苦等、寂寞、污泥有了逆境的意义。此段在关键位置(最后一句)点题,观点鲜明、突出。

二、短小精炼

要求:

“五行字”――5行字左右(高考作文纸,15*5=75字)。若开头太长,会有入题缓慢之嫌,同时,过长的开头将挤占论述主体部分的空间。

反例:

麦子,宛如波涛翻滚的金色麦浪凝固在面包里,夹杂着晨曦的甘露与皎洁的月光;花瓣,犹如雪花一样飞舞的艳丽花朵浸没在花茶中,散发出淡雅的清香与沁人心脾的芬芳。正如麦穗沐浴阳光,经受风霜;正如花瓣飘落凋零后重现芬芳,人也需要在打磨中坚强,在磨砺中成长,才能绽放出生命之花。

评价:这段文字语言优美,但对于作文开头来讲,过于繁复累赘。起句“夹杂着晨曦的甘露与皎洁的月光”反而冲淡了“风霜”之感,实为多余。

正例:

麦子,蔚蓝天空下金色的麦浪翻涌,风中卷着大地的味道,它曾在烈日下灼烤;花瓣,雪精灵一样在水中翩然起舞,散发出淡雅的清香,它曾在沸水中浸泡。

若要生命散发大地的气息、花瓣的清香,人也需要灼烤、浸泡。

评价:仍然保留了麦子和花瓣的意象,虽然语言看似没有修改前那么优美,但更精练,“火力”更集中,分布到卷面上会更有形式美,也为后文的论述主体节约了空间。

三、语言美

要求:

“二结合”――整句散句结合,长句短句结合。

“四避免”――避免干瘪论述,避免语言随意,避免光正伟假大空,避免修辞落入俗套。

“六注意”――注意画面感(形象生动),注意修饰意识,注意意象美感,注意多用短句(节语言奏),注意语言流畅,注意书写。

反例:

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的确,只有经历磨练的洗礼,人才会成长,人生才会展现出最光辉灿烂的一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评价:观点鲜明,有意识地引用名言是优点,但语言形式上不够工整,“的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等句子累赘、随意,冲淡了优点。

正例: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只有经历命运的洗礼,人才能坚定地成长。

评价:保留了引用的名言,同时观点非常鲜明,语言干净凝练,不可再增一字减一字,句式异常工整,有韵律美,有力量感。

反例:

守住了心,让修养如甘泉般细细流淌,方能滋养出圆润的叶――善言。

评价:文字过少,没有分量,过于简单即是简陋。

正例:

开口,唇齿间有暗香浮动;出言,言语间有清香怡人。善言一句,让人心旷神怡,而涤荡其中的修养,如甘泉细流无声,滋养了心,便生出了悦耳之音。

评价:句式工整,语言优美,意象丰富使得开头具有存在感。

反例:

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坚守。

评价:各种资料上提供的所谓优秀开头,句式工整,但修辞陈旧,落入俗套。

正例:

一芥孤舟,两瓣小浆,几圈涟漪,北风卷地,晶莹雪花纷纷扬扬。心灵的世界已是寒冬,但只要守住那一豆摇曳于昏暗中的灯火,即便无酒无棋,即便无茶无诗,也能温一壶月光,独钓寒江。

评价:画面感极强,造语新奇而典雅,整散句结合,长短句结合,堪为典范。

正例:

我们之于世间,如尘,如沙,如泥,总是以最卑微的姿态仰望,一伸手全是铺天地的黑暗,光明无迹可寻,但生活永远不会如一潭死水,我们也不必活得悲戚,想到达彼岸,就要固执地穿越黑暗。

评价:以“如尘,如沙,如泥”短句置于诸多长句之中,长短结合,节奏感强,富于变化。

回顾要点,只要做到“一论点”、“二结合”、“三关键”、“四避免”、“五行字”、“六注意”,考生的作文就能在众多文章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愿这六个“要点”成为“药店”,为考生作文“治病”助力。即便在快速阅卷的高考评卷机制下,也要争取到分数最大化。

暖心的短句范文第4篇

请以“暖”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主题明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独词式标题作文,由于字词的高度概括性,词义清楚,没有修饰和限制,只要围绕题目来写,一般是不会跑题的。从这个方面看,审题的难度不太大。另一方面,因为字词的高度凝练,又使得文体、选材、范围和立意的空间变得非常广阔,让一些学生感到茫然无措,从这个方面来说,又考查了学生的审题立意能力。

面对“独词式”题目,它是一个点,可以向四周发散,所以可辐射的范围很广。审题立意时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一是对题目要“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对于本题,我们可以问:暖是什么(或什么能带来暖)?暖可以是仁,是爱,是微笑,是亲情,是友谊,是幸福。暖是对世界无私的奉献,暖是真善美的人性,暖是面对灾难时众志成城的援手。

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并正在形成的两大精神:一是以生命至上为核心的仁爱精神,二是以社会参与和承担为核心的责任意识。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立足社会,奉献社会,以自身行动让所有人感受来自“我”的关怀和温暖。

【例文】

刘湾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徽因,你的一阕《你是人间四月天》已然成为永恒的经典。“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来,真是字字珠玑,口齿留香。

我独爱那个“暖”字,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一个字,却已把人间四月的神韵全部娓娓道来。一如你的人生,鲜妍、明媚、热烈。

你真不该是这世上的女子,只因为你太完美,以致让世上所有的女子都黯然失色。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是思想开明的革命者,自小就读西式女校并随父亲游历欧洲——天赐的机遇给予了你世上最好的一切,于是你注定了要成为一位优雅的女子,注定了要将自己生命的光辉普照大地,让万物尽享春的暖意。

你选择了学建筑,因为理性的思考令你不愿成为名媛在交际场中虚度一生,你要的是令旁人望尘莫及的事业。思成的陪伴令你鼓舞,从此伉俪情深。荒郊野外,风餐露宿,这时的你已不再是那个养尊处优的林家小姐。简陋的草帽,粗布衣衫,是多少辛勤的发掘与探索才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当庞大的古建筑终于被挖掘出,你们喜极而泣。事业,成就了一个崭新的你。

你的一生,造就了太多的奇迹。你是参与国徽设计的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改造后的景泰蓝显示了你深厚的功底;你是新月社里卓绝的才女,出演话剧、舞美设计均不在话下,诗文创作方面更是得到了胡适先生“中国一代才女”的称赞。我想,四月天的那位主人公便是你自己,是四月早晨里的云烟,娉婷、鲜艳。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活出了极致的人生,用自己的光普照大地,为世间带去更多的明媚。

所以,男子们为你倾倒,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而你一直和思成琴瑟和鸣,羡煞旁人。尽管如此,为你终身不娶的金老内心亦是暖的,注视着你的背影,便已是人间四月,芳菲开遍。

徽因,你是暖,纤手一挥普照半个时代;你是暖,有你的地方,便是一身诗意,是四月天。

[评 点]

暖心的短句范文第5篇

1. 文笔要比我好

2. 经常上小荷

3. 暂时还没想好- =、

有意者纸条联系。

[阿门。] 哈 这就是我当年聘师傅的要求呢 ,话说只有你理了我啊, 你知不知道 我有多开心啊~ 快中考了 .作文不是强项的我自然紧张 .于是想到了你这个师傅 .所以带着些许的小心翼翼发了纸条问了你写作的技巧。 哈 .你是这么回的哦: 考试的时候注意意境…不要紧张…技巧:如果可以写赞美老师的尽量写这方面的…嘿嘿,这个是我们老师教的…开头和结尾注意…语言优美些。文章要通顺…别心慌



虽然后来的考试我并没有用到这些 ,可是我真的很开心呢, 因为师傅你就是一个可以让我暖心的人啊。 你知道么 .虽然我们不是经常联系 .可是你在我心中的地位 .却丝毫没有动摇 .在小荷 ,我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寄托而已 ,而你, 就是这屈指可数的其中之一。 我眼中的快乐指数, 不娇柔 , 不做作。 是个体贴,暖心的好师傅。每每看到你的作文,我总是会自愧不如,你的短句运用的尤为精炼。 或许这几个月的中考奋战会让你以为, 我不在乎你这个师傅了,可是我想借此告诉你 , 我永远在乎你,像在乎我自己一样在乎你。 时间,不会磨灭掉任何我们的回忆, 你永远是我的好师傅。 或许以后 ,我会更少的来看你,来看你的文,但请铭记,我绝不是忘了你,而只是暂时无法来看你,请不要忘记我。 我眼中的快乐指数,就是这样真,这样的单纯而美好。 附: 哈 ,师傅,终于在我锲而不舍,马不停蹄,坚持不解的努力奋斗下,这篇[我眼中的快乐指数]华丽丽的诞生了~ 嘿嘿某个关于字数的问题请54哈,诚意那是绝对的有的,当然我不承认我是在凑字数…好吧师傅我永远爱你。 就是这样。

暖心的短句范文第6篇

安庆的这篇乡土小说,用他诗歌般的语言笔触,娓娓地叙述了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一个关于父辈和“我”的故事,也是关于理想的故事。母亲去世,妹妹离家上学后,家里只剩下“我”和父亲相伴生活。在两年里,父亲暴躁的脾气在“我”的一次次背离传统习惯的行为中被激怒,他试图用保守的乡土观念调教“我”,帮“我”完成几千年来农人共同的传宗接代的命运。可叛逆如“我”,在分家风波中,最终选择出走到更广阔的天地。

自然这不是一篇依靠情节的戏剧性来取胜的作品,但在简单的小说叙述逻辑背后。却拥有着独特的诗的语言质地和气韵。正如安庆自己说过的,“写作,从语言开始”。用诗的语言写作,让他更擅长于主人公心理的挖掘和小说气韵的把握。大段大段的独白、长短句交替进行、自由联想、梦里的潜意识和多处意识流都恰到好处地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深处,用或直接或隐秘的方式表明内心的挣扎。独白贯穿小说始末,始终从“我”的心理角度审视和父亲一起生活的充满激烈矛盾的过程,悲伤和喜悦的情绪得到直接抒发,也相应控制着读者的情绪反应和态度变化。跳跃的长短句抒写着故事变化的节奏,进行微妙的拉伸或紧缩,让情绪在长短句的交替中形成一种紧张特质。如“忽然间,灵感来了,我拉开电灯,我想我应该写点什么。咚咚咚,有人敲门。打开门。父亲一双火炭般的眼盯着我”。而自由联想、梦里的潜意识和意识流技巧的运用更让故事不仅仅是故事,而是挖出了平静的叙事表面下那暗涌的情绪之端,是愤怒和悲伤的源头。同时,大量深刻的心理铺陈让小说增添了诗韵,不急不慢地在情绪的缓慢推进下氤氲出独特的优雅特质。

用诗的语言来叙说乡土的故事,无疑是再恰当不过。尚处在诗情阶段的少年,眼里满满的都是对陋俗的乡土习惯和父辈专权的恨意,是对鄙俗的乡土传统势力的突破和对飞越黄土地的热切期盼。父亲是乡土文化中专权的代表,几千年的父子伦理关系在新时代并没有得到改进。在一次次尖锐冲突中,“我”迸发出了对自由的呼喊,对传统乡村的逃离。同时,文中多次提到逝世的母亲,作为一个温柔的背景元素,母亲在小说中代表了传统乡村中的那份柔美、恬静和体贴舒适。可这两条线索,却走向了同一个方向,即都要求我做个传宗接代的乡土人。最终“我”即使怀着对柔美乡村的不舍,却更渴望着出走去外面的世界,寻找真正的自我,用对理想的捍卫表明坚决的背叛态度。

面对乡土时的爱和忧愁,这不是安庆一个人的反省和纠结,或许也是每一个都市人都曾体会过的群体体验。只是希望“父子花”,不再只是出现于过于热切期盼的梦中。

暖心的短句范文第7篇

下面以几处诗文语段为例,找点训练,自主赏析,从检验的层面来看写景文段的指导意义。

1.以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赏析诗中写景的句子。

首先从语言运用美(用词的角度)来赏析景物的特点美:“折”体现了边塞北风的狂暴猛烈,“八月”体现了边塞雪下得早,天气异常寒冷。“千树万树”则体现了天异常寒冷,雪下得大而猛烈。同样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使用了比喻的修o手法,把雪压枝头的景象比作梨花盛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边塞风光的绮丽壮观,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情怀,符合诗人一贯的边塞诗风,情景交融,令人感动。诗的前两句从正面描写边塞风光,中间的“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则通过写雪花浸湿了帐幕,白天穿着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将军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户的铠甲冷得难穿上,从侧面衬托了边塞天气的寒冷。诗人运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出戍边生活的艰苦。

2.以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例,分析小说中景物描写的段落。

虎妞怀孕,一家人全靠祥子拉车挣钱。课文中节选的这一章正是祥子在天气变幻无常的情况下,拉车挣命的情形。课文中第一段的第一句就从正面对景物进行了描写: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

“天热得发了狂”与“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两个短句分别体现了描写的语言运用美:前一个短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天气人的情绪,生动地体现了天气炎热到令人无法忍受的地步;后一个短句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气炎热的具体程度,侧面衬托了祥子憋闷的心情。第二段中除了“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是正面描写外,还选取了柳树、枝条、便道上的尘土这些自然景物从侧面衬托天气的干燥、炎热、憋闷的特点。

描写从暴雨将至到暴雨如注的过程时,除了体现景物特点之外,作者还非常鲜明地展现了写景的层次:先写雨星,接着写雨点、雨道,然后写雨瀑,最后写一个水的世界,生动地呈现出暴雨将至到已至的全过程,写出了天气的变幻无常与异常恶劣。这样的烈日与暴雨隐喻了祥子的生活状态――水深火热,从而起到了揭示文章中心的作用。

3.以晏殊的《浣溪沙》为例,分析词中的景物描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词的下片抓住了暮春“花落去”的特点,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比惋惜之情;又抓住了暮春“燕归来”的特点,暗示了尽管花的落去让人无限伤感,但又有似曾相识的燕子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香径”抓住了暮春时节花香氤氲的特点,给词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渲染了一种美好而诗意的氛围。

当教师对阅读教学有了全局意识,学生的语言表达基本有了层次之后,教师再根据年级特点和班级的具体学情,结合文段鲜明的特点,具体到每节课中有侧重目标、有系统层次地训练,阅读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赏析能力肯定会相应地提升。

暖心的短句范文第8篇

――题记

这里的春雨,润物无声。

有的人,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默默地来,默默地走。没有任何感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但却像春雨一样,滋润别人的心田。“头盔哥”在一位残暴冷血并手持菜刀的狂徒手下救出了母女二人。在他挺身而出后,选择了悄无声息地离开,让人们遗忘。被救母女深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人们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这位“平民英雄”,问到他面对冰冷的菜刀可曾害怕,他淡淡地说了一句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话:“我当时什么都没想,就想着快救人。”朴实无华的话语,却承载着一个伟大的灵魂。

一颗充满友爱的心,注定他们一路走来,一路撒满奉献。他们不曾留下豪言壮语,但他们点点滴滴的行为却让世界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

春天在这里,这里春雨悄无声息。

这里的春风,温柔拂面。

牡丹花开之前,我们等待春天;牡丹花凋谢那天,我们锁住春天。并不是任何真情都震撼人心,有些真情如棉花糖,摸起来软软的,放到嘴里细细的,吃到肚里甜甜的。像一束暖阳,一缕微风,一潭清澈的湖水,激起一点小小的涟漪。

人间处处有真情,阳光斜照下的影子一高一低,一个步履蹒跚一个步伐矫健,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二人的背影连在一起,那背影长长的,长到将阳光带到人心。有人说“他们是祖孙”,有人说“他们不是祖孙,但胜似祖孙”。真假不求辨,但这份和谐是需要爱心去搭载,犹如春风化雨。

春天在这里,这里的春风沁人心脾。

春天在这里,春天在那里,春天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君不见舍己救生的伟大教师张丽莉;君不见徒手接童的伟大妈妈吴菊萍;君不见不顾个人安危的伟大司机吴斌,他们,如一轮暖日,让我们的身边一直温暖如春。

这里,春暖花开。

谁人不爱春天,对那些春天说声:“你很美,但有真情的春天更美。”

――后记

简评:这是一篇很有风格的文章,亦如它的文题。表现一:四句诗化为四个小标题作为文章的骨架,使文章结构层次清晰。表现二:无论写景、叙事或议论多用短句,再加上恰当的引用能看出作者深厚的语文功底。表现三:小作者能用区区几百字表现,可见文章选材上的精妙。

暖心的短句范文第9篇

摘 要:莫言是“新时期文学”以来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激情澎湃的感情倾诉、奇幻丰富的想象力抒写着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平实质朴的故事。其作品的语言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夸张奇异,乡土语言的气息浓厚,民间口语的广泛应用,色彩语言的绚丽多姿等特点。莫言在勾勒每一个淳朴的生活画面时,都是以他极具个性的语言来展示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人生。本文以《红高粱》、《四十一炮》等作品为例,来探讨莫言小说中的语言特点。

关键词:莫言;小说;语言;特点;启示

1、乡土语言的气息浓厚

莫言的作品大多是以故乡为背景来描写乡村生活的,这与他的农村生活经验和农村劳动的经历是密切相连的,他的童年生活充满了艰辛与无奈,过早的辍学,过早的参加繁重的农村劳动,高密东北乡这片土地留给他的是孤独、饥饿、穷困、苦难的记忆,因此,莫言小说叙述语言的突出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如《白狗秋千架》中的一处描写“知道不知道的,没有大景色了。”她平平地说“要是不嫌你小姑人模狗样的,就抽空来耍吧,进村打听‘个眼暖’家,没有不知道的。”“小姑,真想不到成了这样……”“这就是命,人的命,天管定,胡思乱想不中用。”她款款地从桥下上来。站在草捆前说,“行行好吧,帮我把草掀到肩上。”这是男主人公回到家乡偶遇暖小姑的一次对话,描写暖的语言如“人模狗样”、“耍”、“个眼暖”、“行行好”等词语,这与女主人公的农妇身份和生活境遇相符,描写男主人公的语言时也呈现了其复杂的心理状态,身为大学老师的我衣锦还乡,面对眼前憔悴不堪的农妇与十几年前貌美如花的暖判若两人的形象令我难以置信,而我的这种复杂的心理和有一定文化身份相符合,接下来的谈话内容自然而然的转到农事上,及其复合人物的普通农民身份。

2、民间口语的广泛应用

莫言喜欢用民间的语言来描述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他曾说:“老百姓讲话都是借助于某个事物,它多数都是务实的,没有什么空的东西,因此非常具有文学性。”我们知道这种民间的没有加工的语言都是原汁原味的,它保持了文学最初的味道。莫言小说语言“民间口语”的构成可以从句式、词汇、修辞这几个方面来认定。

莫言小说在句式运用上是别具一格的,其中的短句、插入语、整句都带有鲜明的民间口语语体特征。如在《司令的女人》中“出身贫农,阶级不错;三间草屋,一个大院;四只大鹅,八只母鸡;一个老娘,两头猪崽。”由此可见,莫言小说语言中的短句较常见的是四字格短语。它继承了汉民族口语文化的最佳传统格式,言简意赅、节奏感强;插入语具有表情功能,在言语的理解和表达上使句子更加完善,如在《金发婴儿》中“有钱花,有饭吃,娘,你还愁什么?――不愁。什么也不愁――前几天有两个燕子在屋檐下打着旋飞,看样子要在咱家垒窝呢。”插入语在形式上破坏了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在内容上起到了补足句意的作用,叙述的随意性较大,有明显的口语特点;整句是排列在一起的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在叙述描写方面有较强的表现力。莫言小说语言的韵律节奏大多是由整句表现出来的,音调和谐、内涵丰富。如在《生死疲劳》中“公路笔直宽阔;路旁花树葱笼;路上车辆稀少;小胡开车贼猛。”句式整齐,节奏匀称,上口悦耳,类似民间说唱。

莫言小说在词汇运用上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的方言、民间谚语、歇后语、粗俗骂詈语等雅俗共存。如在《红蝗》中“兵们都乜斜着眼,绕着四老妈转圈,九老爷被推来搡去,前仆后仰。”这里“乜斜”是个方言词,指眼睛略眯而斜着看,使得兵们对四老妈轻蔑和讥诮的心理跃然纸上。如在《生蹼的祖先们》中“车到山前必有路,船遇顶风也能开;蜂虿入怀,解衣去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里列举事理谚语,告诉人们用一种思辨的态度去处理问题。如在《檀香刑》中“睁着眼打呼噜――装鼾(憨)呢;六月天的高粱――窜得快哪;木匠戴枷――自作自受”这些歇后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市井乡村世俗生活的生动写照。在《生蹼的祖先们》“臭们!臭大粪!我就知道,你们只要钻进帐篷就要装神弄鬼。”;“范碗儿掀着鼻子,轻蔑地哼哼着:‘杂种!你有什么资格当司令官?司令官应该由我来当!’”这里的“臭”“臭大粪”“杂种”都是些粗俗骂詈语,这些不雅的词语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充满了生活味,用的恰到好处。

3、色彩语言的绚丽多姿

莫言小说的色彩语言非常丰富,他就像一个画家,用颜色去描写他笔下的各色人物,从人物的服饰、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到单纯的自然景象上面都描绘得五彩斑斓、淋漓尽致,这些色彩语言不仅丰富了他的小说艺术而且也为读者营造了绝美的意境。莫言对色彩语言情有独钟,绚丽的色彩语言广泛运用其作品中,从他的小说题目中就可见一斑:《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红蝗》、《白狗秋千架》、《白棉花》、《金发婴儿》……这些带有色彩语言的题目在无形中驱使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在主观想象中构筑一个感性的色彩世界。在莫言小说营造的不同的语境中,每一种色彩语言都表达着不同的情态。莫言巧妙地运用色彩语言来刻画人物、描摹自然,在作品中为读者呈现了五彩缤纷、精妙绝伦的画面,形象地再现了客观生活,正是这种艺术构思体现了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语言运用能力。

4、魔幻现实主义的启示

80年代中期,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传入中国,许多作家不自觉地应用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点,代表作家有莫言、实、贾平凹、扎西达娃、阿来等作家,他们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业绩,但是有些作家始终与诺奖无缘,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认为作家在借鉴的同时,创新才是真正的目的,多数作家都知道借鉴的重要性,都愿意在创新实践中更好地吸收外国文学中优秀的成分,莫言大胆地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狂欢化的语言糅为一体,以恣肆的语言创造了一个辉煌瑰丽的小说世界。

莫言的小说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是毋庸置疑的,有人说这是在刻意模仿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写作风格,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我认为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特点,真正的成功者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向更远的方向眺望,也就是说莫言继承了那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写作手法,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莫言的创作在经过大规模的借鉴、选择性的继承之后,最终糅合传统文学,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现代小说叙事风格,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吐故纳新,而不是一味地去模仿,莫言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学习有借鉴但更多的是超越,从而在继承和发展中得以升华,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结语:

莫言小说记录了平凡而又朴素的老百姓的乡村生活,折射出与那个年代的背景相称的真实。莫言小说的语言是独树一帜的,他的语言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夸张奇异,乡土语言的气息浓厚,民间口语的广泛应用,色彩语言的绚丽多姿等特点,这些特点是他小说中独有的,更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也因此给予了后来者在文学创作方面新的启示。(作者单位: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邱晓岚.南瑛.论莫言小说语言的艺术特色[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2] 王赫佳.论莫言小说的魔幻性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D].内蒙古大学,2012,(5).

暖心的短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渡口;桥梁;散文;思想;结构;语言;材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16-02

散文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写无定法、不拘一格的,应该是情之所至,思之所到的。而初写散文的人还没有那么敏锐的感觉、缺乏成熟的笔法,没有优美的语言,他需要有一些简单的规则入格,就像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一样,此文仅告诉一些基本的走法,给初写散文的人寻一处渡口,架一座桥梁。让文学爱好者能有机会跨入文学的殿堂。

散文是指和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笔法多样。它可以描写明净清新、令人心醉的景色,也可以写寄托遥深、引人思考的东西;可以抒发真挚的情怀,还可以阐发一定的生活哲理。写好散文需要“以我手写我心”,表现真性情。

一、纯美的思想是散文的精神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体可以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奔放不羁,而神则需贯穿始终,不离不弃。所谓“神”,其实就是思想、主题。所谓“纯美”就是散文需要表现一些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主题,它可以是宣扬一种有民族特色的道德传统,或是倡导一种有时代色彩的风尚;它可以是反映一种人间生活的真、善、美,或是闪耀一种人性的光辉;它可以是探寻一种大自然的真谛,或是领悟一种深邃的哲理;它可以是要找回的一些即将缺失的品格,或是唤醒一颗已经沉睡的心灵……这些看别人不曾看,想别人不曾想,写别人不曾写,一旦让人看到,就会感动,会情不自已、会震撼于心……抓住生活纯美的思想,给迷茫的人们以启迪,给糊涂的人以清醒,给无路可走的人以正确的方向。

二、简单的结构是散文的体态

结构好比盖房,用柁、木、檩、架,架好房子的结构;或建楼房用钢筋搭好柱子和梁。初写散文要先组织好结构,是由写物到写人,如杨朔的《荔枝蜜》;还是由写事到阐明理,如毕淑敏的《素面朝天》;还是直接写几个人集中表现一个中心。总之,在起笔之前,头脑里应先构建好文章的框架,然后再添加内容。例如付继光的《宋朝的雨》主要内容部分就是按照宋朝的雨飘到江南,降到塞北;宋朝的雨,惆怅哀怨,凄凉悲壮的行文思路结构全文的,以“雨”为线索,邂逅了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岳飞等众多诗人,穿起一幅家仇国恨,聚散离合的雨的珠帘抒发忧国忧民的精神。井然有序,结构清晰。

三、流畅的语言是散文的衣裳

散文语言要流畅自然,风格可各异,清新明快、典雅绮丽、朴实无华、明白如话、雄浑刚劲、峭拔孤瘦、幽默诙谐……面对不同内容的文章时力求拥有一种风格。要让语言准确、优美、隽永,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句式多用短句。长句有长的特点和好处,短句有短句的风格,而散文适合运用短句,因为短句句子简单,而语义明了。简洁明快,语气流畅。让读者用很短的时间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观点。如肖金华的《永远的兰亭》中的一段:

沿着精心铺设的鹅卵石小径,行行走走,漫步于青山、银流、碧沼之间。竹林滴翠,草木溢香、水声淙淙潺潺,鸟儿叽叽啾啾。爽风扑面,清气萦绕,诗人感到犹如置身世外桃源,心神怡然,好不愉悦。

作者用一系列的短句写出了兰亭的清幽静谧的环境。青山隐隐、碧水东流、竹林滴翠、爽风飒飒、清气清心和鸟鸣婉转,作者用短小的句子把一个千古兰亭描摹地如此真切动人。语言清新明朗,行云流水。

2.多用修辞。句子使用修辞手法有很多好处,不同的修辞有不同的作用。使用比喻可使道理深入浅出,文意含蓄、丰富;使用排比可使句子内容充实,语势强劲,抒情酣畅;使用比拟可使意象生动逼真、活灵活现;使用夸张可使文章想象丰富,抒情真切;使用引用使文章有文化底蕴,增强文学味道;使用对偶可使句子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我们在遣词造句时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就可以使文句内容丰富、描绘形象、表意恰当、抒情真切。例如韩传栋的散文《就在您的形象里》中的一段: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您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您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意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您壮年的丰稔。如今,一缕华夏风,为奥运增添风情,听那问候如潮,看那自豪笑脸,温暖八方高朋。“水立方”的一池清水净括一片蓝天,雄伟“鸟巢”竞放科技芬芳!一管羊毫饱蘸13亿人的智慧,一撇一捺当惊世界殊!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拟物、引用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国由弱小到强大的成长历程,真是激情澎湃、豪迈强劲!

3.多用修饰语。句子的内容在主干部分,但修饰语也不容忽视,我们在遣词造句时力求多用定语、状语、补语,这样句子才生动,表意才准确生动。可使句子表意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例如下面一段对春景的描写:

迎春花毫不吝啬的将搜集了一个冬季的阳光,明晃晃地洒满路边街角;杏花娇俏地挤在枝头笑看春的热闹,最是那微风轻拂,一低头的温柔,让人怦然心动,粉墙斜露杏花梢;丁香花是婉约的词人,它用点点暗香写下一阙小词,只可你意会,却是不能言传;桃花、梨花最是豪爽,开就开它个掩天覆地,落就落它个昏天暗地,趁着这美景良辰,趁着这人间四月天;就连高贵的牡丹也悄然走入民间,春风暖时花盛开,让这条春天的锦缎,再添天香国色。

此段就是用灵活的笔法,多处运用恰当的修饰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春花。

四、鲜活的材料是散文的血肉

文章要血肉丰满,而鲜活的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所以选材也是很有讲究的。选材一定要准确,典型、有时代色彩、丰富。所谓“准确”就是确实有其人其事,不可胡编乱造或是张冠李戴。“典型”是说能够紧紧围绕论点,充分证明论点,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有代表性。“有时代色彩”是说我们选材要与时俱进,不能总用那些陈年旧事,应该用那些反映时代风貌的,有时代感的人或事,让人读后能嗅到时代的气息,把握时代的脉搏,让人站在时代的舞台上领悟生活的真谛。“丰富”是说材料要多,不能一人一事就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要占用大量材料来证明观点,那样道理就会不攻自破,更有说服力,更有启发力。

上一篇:运动会加油稿范文 下一篇:青铜葵花读后感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