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修申请书范文

时间:2023-02-25 15:41:53

免修申请书

免修申请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医学院校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管理

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是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需要,体现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笔者作为地方医学院教务工作者,主要是从事教育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结合学校贯彻落实大创计划中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情况,来谈谈医学院校在加强大创计划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一、大创计划的组织实施

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大创计划实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一)项目申报

大创计划主要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申请。申请者必须学业成绩优秀、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对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每个团队一般由3名学生组成。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院系、跨专业,以团队形式联合申报。

每学年第二学期,申请者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大创计划项目申请书,经院系审核、项目专家委员会评审,学校根据项目专家委员会评审意见,确定立项项目,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学校发文公布,报省教育厅和教育部备案。

(二)项目运行

获得部级大创计划资助的项目,学校与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完成协议书;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应严格按照项目内容开展工作,项目负责人应定期或不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项目进展情况,间隔不超过2个月;学校每半年对项目进行一次评估,查阅学生实验原始数据、实验报告和文献综述等,了解项目的阶段性进展情况,定期向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汇报。部级项目中期检查由学校组织工作组进行核查。

(三)项目验收

项目结束后,由各项目组提交结项申请、总结报告和补充材料(论文、设计、专利以及相关支撑材料)。专家委员会召开验收评审会,审议项目的总结报告,听取项目负责人答辩。通过结项评审的颁发结项证书。学校将定期汇总项目结项验收情况,按要求向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提交总结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

二、大创计划的教学管理

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将大创计划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开设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选修课、建设与创新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等选修课,以及与创业训练有关的项目管理、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等选修课程。从课程建设、学生选课、考试、成果认定、学分认定方面进行系统管理。

(一)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在学校现已开设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类课程纳入学校十二五“本科教学工程”建设规划,每门课程给予1―3万元的经费资助,多渠道、多途径地增加创新创业课程门数和类别,鼓励高水平教师有针对性地增开新的创新创业训练课程,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完善教学文件和实践环节,提升课程水平和质量。

(二)完善创新创业训练课程学分和成果管理办法。制定大创计划相关规章制度,对完成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学生给予学分认定,对取得的研究成果给予奖励。

(三)灵活学籍管理。允许学习成绩优秀、自学能力强、创新创业训练成果显著的学生,申请免修与创新创业能力训练选修课相近的专业课程,经学生所在院系认定,学校大创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教务处复核批准后直接获得学分。

三、大创计划的质量监控

(一)在签订项目协议书后,参与大创计划项目的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既要学好本专业课程,又要努力完成项目。项目组成员要如实书写实验日志、阶段工作总结。对项目申报、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或学习成绩严重下滑的学生将及时终止其项目运行。参与项目的学生要主动向导师请教、定期汇报学习与研究进展情况,积极主动地参加导师指定的相关学术活动;要定期撰写科研工作进展报告,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二)大创计划项目协议书签订后,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及项目组成员原则上不得变更。若确需变更,由项目负责人提交变更申请报告,经指导教师和所在院系工作组组长签署意见后,向学校大创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请,经学校大创计划项目专家委员会审批后,方可变更。变更后的项目组成员应履行原协议书规定的职责和义务。

(三)若项目不能如期完成,项目负责人须在协议规定的截止日期前1个月向所在院系提出书面延期申请报告,详细阐明延期的缘由,经指导教师同意、院系工作组批准后,报大创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教务处备案。原则上每个项目只能申请一次延期,且必须在项目负责人毕业前完成。延期期满后仍不能结题的项目,视为自动中止。

参考文献:

[1]王平祥,唐铁军.关于高校实施“质量工程”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0(3).

[2]张聪,陆国栋."质量工程"的作用、相关关系与机制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3.

[3]朱永江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持续发展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1.5.

作者简介:

免修申请书范文第2篇

针对目前的音乐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结合大学计算机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的特点,参考并借鉴美国大学通识课程特别是音乐学院的教授方式,比较三种类型大学通识课程的不同,结合本院特点提出相关教改思路,特地选定以坦普尔大学为具体调研对象,研究其通识教育中课程设置特色,提出适合音乐学院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

音乐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0引言

在现代的大学教育中,各类普通高等院校一般都会在大一、大二阶段开设相关的公共基础文化课程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期能更好地为其以后的专业文化知识服务,更为了日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开设公共基础文化课,即设立通识教育课程,一般有必修课和选修课这两部分。大学计算机课程,作为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必修科目,显然显露出它的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文科类院校,或者在综合性大学中的文科类专业中,大学计算机课程经常是作为唯一一门理工科的课程存在的。早在2005年,直属教育部、负责高等院校中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和教学指导的委员会[1],已发相关的征求意见稿,来表明计算机基础教学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并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多方面来对计算机教学给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意见。而作为音乐类院校中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同样有其重要性,而且在缺少其他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的文化熏陶的艺术类院校中,计算机课程更可被视为可以弥补日后工作中出现的很多艺术类学生可能出现的在信息素养上不足的短板。这些问题,在学生刚入学时就已经被发现[2]。虽然学生中有计算机能力水平、信息素养不错的人,但整体的文化基础水平相对综合类院校的学生还是比较弱的,特别其中某些孩子,也正是因为文化课学得不够好,考得分数不够高,才来上艺术类院校的。因此,如何让这些孩子能更好地学习计算机文化知识,更好地迎接日后步入社会所带来的挑战,就是目前进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所要思考的问题了。

1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其英文全称叫做GeneralEducation,其概念和专业教育相对照,目的是使学生的智力、身体素质、逻辑思维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扩展他们的知识领域,提高其人生质量、提升精神境界[3]。通识教育即普通教育,可以一直追朔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但其被列入大学教育,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末期。自哈佛大学在1945年发表了著名的哈佛红皮书[4],即《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报告之后,对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起了巨大的影响。正因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具有美国特色[5],笔者特意以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为切入点,调研在美国特别是音乐类院校留学过的海归人士,并特意选择以著名大学坦普尔大学(TempleUniversity)为例作为主要调研参照学校,希望给国内的通识教育改革,特别是音乐类院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思路。

2坦普尔大学音乐学院介绍

坦普尔大学(TempleUniversity)成立于1884年,并于1888年被正式命名,1965年成为宾夕法尼亚州高等教育系统的成员,位于费城,在罗马和东京两地都设有分校。由分布在费城中部、北部及近郊的5个校园组成,是一所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的公立高等学府。据《耶鲁大学日报大学指南》指出,坦普尔大学设有一些核心课程,学生不论修读任何学系或学科,均须进修写作、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历史、美术、美国文化及外文等学科。大学最负盛名的学科是电台、电视、电影学、舞蹈和音乐。其音乐学院———波依尔音乐和舞蹈学院(BoyerCollegeofMusicandDance)简称波伊尔学院(BoyerCollege)在2015年全美国音乐学院的前100名中排行第30位。

3美国大学的计算机类通识课程的设置

美国高校的通识课程教育可以按照高校类型来分为3大块,其分别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文理学院和社区学院。其中第一种,综合性大学,例如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的课程数目众多,学生选择余地大。第二种,文理学院的通识教育是小班化教学,但开设课程少,因此如波士顿卫斯理学院这样的学校鼓励学生去周边的高校比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去互选课程,来弥补课程类型少的不足。第三种,社区大学通识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转学教育[5]。作为音乐学院属于艺术类文科性院校的特质,它的规模不算大,通识文化课的师资力量有限,特别是教授计算机课程的教师有限,以浙江音乐学院为例,目前在编的教授大学计算机课程的专任老师只有3名。而大学计算机课程又作为本校的公共必修课程,其上课班级多,人数众,因此只能综合美国3种院校的特点来开班,目前做到的是尽量以小班化教学,比综合性院校100多人规模的大班化教学来讲,规模偏小一个班级只有五六十人,少的只有四十来人。如卫斯理学院那样鼓励学生去外校选课,笔者认为可以操作,但具体的教学改革,首先需要校际间的合作,而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业质量,必须保证其所选的课程是与本来必修的课程相关的才行,且需要保证所选修学校在这一专业领域或者其综合实力上高于至少等同于所在学校才行。举例说明:例如浙江音乐学院在大一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和多媒体制作基础课程。有小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已经学过这些课程了,那他就可以选择不修这个学分,但是计算机类的学分还是必须要修的,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去同级别或者综合实力更强的其他高等学府例如浙江大学去修其他相关的计算机课程,例如修C++编程基础、Java编程这样的课程。当然这是参照美国大学作出的一种改革思路,日后即便可行,具体的操作还是需要更要严密的设置的。在社区大学中学习的计算机教育,一般都是通识性教育,而教授的通识教育是按照等级来区分的[6]。级别一:基本理解什么是计算机,以后能够解决专业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个级别安排有1-2个课程来学习。级别二:每个学年一个班提供15-20人的名额来上2门系列课程,来学习编程,能解决一些专业问题。但学生在这个课程里并没有要求精通编程,理解电脑设备的详细操作或者也没有鼓励去开发一个应用程序、设计系统或算法。级别三:每年20个学生左右的规模来上2门公共选修课。学生学习概念、方法、技术并在工作中习惯使用电脑软件和硬件,重点是学习细节的知识和解决各种工作的技术。学生通过执行在大学计算机系统课程中的程序能够获得直接的知识,而这些系统课程在级别二里面已经包含在学生学习的2门课程中。学习这2门课的一个重要意图是想让学生变成一名非常有效率的顾问。在这个级别中的人定期会与级别一和级别二的学生沟通,帮助那两个级别的学生用计算机解决特定的问题。因此,就目前音乐学院的现状来讲,其大学公共必修课,就是提供了级别一水平的课程,也是完成了类似的教学目的。但是随着现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中都开设了诸如大学计算机基础里教授的办公室软件、多媒体制作基础里教授的Flas制作的课程,不少学生还学得不错。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初期解决的办法可以通过入学考试(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水平测试)分班分难度教学、入学考试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如80分以上)可以免修该课程。柯南特校长在哈佛红皮书中指出了,通识教育不是为了少数人,而是为了多数人。这就明确了通识教育面向全体的概念,即大众化的教育[4]。因此当达标人数达到一定比例,就可以更换相关教材内容,加深所授课难度或者更换所学的软件,或者对于能力更强的同学来讲,可以去学习级别二的课程内容,如果学校有条件可以开设相关级别的课程,如果学校暂时没条件,就可以如前面文章中介绍过的那样,去其他学校修这门级别二或者级别三的课程。而如果学生如果如果可以学些级别三,类似于研究生上这门课程,可以去充当类似这门课程助教的角色,这样在对于学生的学习上应该是更有益处的。

4坦普尔大学通识课程具体设置情况

以坦普尔大学为例,具体学习美国大学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方式。

(1)允许入学后在其他大学完成一门课程坦普尔大学希望本科生能够在本校修完他们所有的课程来拿到学位。但是,在读坦普尔之前,符合所有的学生标准和课程标准的拥有出色学术水平的学生,允许转两个夏季或者特别会议课程的学分(最多8个学分),在别的地方来完成他们的学时学位。到坦普尔大学入学时,学生不会收到在另一个机构得到的课程学分,除非之前已经得到了学校的允许,例如学生出国留学这种情况下去别处修学分,校方已得到允许的。在入学后有资格申请在其他学校完成一门课程应满足的条件是:在写申请书时,一个学生累积的平均分点必须是2或者以上。在登记的时候,该学生拥有的转移学分少于60分。该学生具备修这些课程的预备知识。课程不能通过坦普尔大学的远程教学方式来学习。学生不能已经获得这门课程的学分。学生不能在坦普尔大学已经修过这门课程,即便得了不及格、临时退选或者没有完成全部课程。学生必须提前一个学期申请想去其他学校读的课程。等到批准下来后,如果想要这个在外校念出的课程成绩有效,该学生必须要有一张从所读课程的外校官方派送到招生办公室的官方的学生成绩单。

(2)免修学分的情况在一些情况下,学生可以免修学分。具体如下:他们入学时候有一个合格的AP(美联社)分数,或者转学分,或者他们选择的专业符合不用去修某些特定的通识课程的要求。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到,在上大学前,对于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坦普尔大学给出最多转8个学分的待遇,这就是说,学生可以在入学前就提前在别的学校修好了最多8个学分的大学课时,也就是说,学生在上大学后可以少修8个学分。如果这个结合到实际,借鉴到音乐学院中,例如部分在高中时代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会考中的计算机考试得了A,并且高中学得内容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大致相同、该学生在其他条件也都符合转移学分的标准(例如可以设置条件为他就读的高中在学校的考量范围内),那么学校可以考虑将其高中所学的信息课程转移成大学计算机课程的3个学分,也就是免修学分一样的性质。对于入学后,再申请去别校读相关课程,进行学分转移的申请。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其具体操作,看是否符合音乐学院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中先小范围试行。而坦普尔大学出现的某些专业学生可以免修一些课程的特权,对于音乐学院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来讲,并不适用,因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在文章开始部分已经论述过了。

作者:陈曈 昊尘 吴澹宁 单位:浙江音乐学院公共基础部 浙江音乐学院作曲与指挥系 浙江音乐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征求意见稿)[J].中国大学教学,2005(5):11-18.

[2]谈大双.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改探讨[J].艺海,2008(6):134-136.

[3]陈敏生,潘梅芳.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12(2):52-56.

[4]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

免修申请书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项目实验的管理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项目实验;教学改革

中国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课程内容简介

嵌入式系统设计课程的特点是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并且学科发展迅速,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技术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集成系统,因而学习难度较大,难以形成一个简单明确的知识体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本着“面向市场需求、定位人才培养”的原则,在课件设计上采取统一的知识体系结构,即涵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项目实践+技术讲座”四大模块,突出注重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和实验,学生应熟悉一种典型的微处理器体系结构,掌握一套主流的开发工具和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熟练使用一门开发语言,从而使得学生具备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设计为:本科48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课24学时),2学分;研究生54学时(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24学时),3学分。为了配合该课程的教学需要,我们自主编写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教程》。

本课程是本硕一体化课程,如果优秀本科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完成了研究生的课程,则在研究生期间可以免修该课程。本科生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

嵌入式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

系统结构设计和描述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计算平台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例

分布嵌入式系统(扩展内容)

专用接口和硬件加速器(扩展内容)

高可靠性嵌入式系统(扩展内容)

研究生的理论教学内容包括: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硬件基础

ARM微处理器体系结构

ARM指令集

基于ARM的嵌入式I/O接口设计

嵌入式操作系统概述

嵌入式Linux内核分析与移植

嵌入式Linux驱动程序开发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分析

嵌入式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通过理论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过程和方法,以及基于ARM9的教学实验平台组成、嵌入式Linux 和WinCE操作系统的开发原理,为下一步的实验课程打下基础。

我院嵌入式系统课程实验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部级实验中心的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该实验室得到了美国Intel、Microsoft、Altera、Mentor Graphics公司、英国ARM公司和芬兰Nokia等公司的支持和赞助。实验室设备先进,软硬件功能齐全,实验理念和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综合设计与开发的实验场所。

本科生的实验课包括基本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基本实验分别提供了Windows CE和Linux两种操作系统下的4个实验。综合设计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由学生独立提出、设计并实现。

本科生综合设计实验要求学生设计并实现一个嵌入式系统,鼓励学生提出原创性的内容,同时结合实验平台的特点提供以下备选方向: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

POS机

游戏机(Game Machine)

ATM机

网络打印机

研究生课程实验课也分为两个部分:专题实验和项目实验。专题实验共有6次,每次4个学时,共24个学时,专题实验内容包括:

实验一:熟悉教学实验平台及其开发环境,编写运行一个简单的ARM汇编程序

实验二:嵌入式Linux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实验三:嵌入式Linux内核分析、裁减、移植和烧写

实验四:嵌入式Linux图形程序设计

实验五:触摸屏驱动程序设计

实验六:LED驱动程序设计

在专题实验中,学生自由组合为三人一组,每次实验又分为验证性实验、修改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硬件平台采用Intel公司提供的EIA嵌入式计算机开发平台和北京博创公司提供的UP-NETARM2410S实验平台。

项目实验可以单人完成,也可以分组合作完成,设计为20个学时。项目实验被安排在开放实验室,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实验时间。项目实验的题目由教师推荐和学生自选相结合。

在教学模式上,我们采用“责任教授+主讲教师+实验辅导教师”的教师团队,目前该团队的所有教师都有博士学位。教学方式采用“理论讲授实验指导动手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点面结合”,以某种平台为重点,兼顾其他系统的特征。授课老师既是主讲老师,又是实验指导老师。采用“理论讲授实验指导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另外,学院还聘请了国内外行业专家定期为学生介绍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工程实践经验。

2项目实验的管理过程

针对相应的理论教学内容,本课程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设计了若干套专题实验和项目实验。针对项目实验,对学生进行“项目式”的实施管理,对于实验中的每个指定环节进行统一的检查,确认达到每个阶段的锻炼目的。在此过程中,并非所有实验小组都能取得实验资格,需要根据其对选定方向所做的调查和准备工作情况来进行评估,合格者方可获得实验资格。为便于上述评估,实验小组应按顺序提供下列实验文档,格式符合相应软件工程文档的规范。

(1) 实验项目申请书(Project Proposal)

实验项目申请书应该是一份描述实验计划的报告,说明实验者选择的实验方向,为何选择该方向,感兴趣的地方何在,可行性如何。该申请需要答辩通过由任课老师及助教组成的评审团的审查。该报告中应该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实验动机(Motivation for the project)

设计目标(Description of what it does)

技术路线(Description of how you plan to do it in brief.)

需要的支持(Help needed)

概要步骤(Possible steps in brief.)

(2) 实验计划

在实验者上述的实验申请获得批准后,应该完成实验项目计划书(Experiment/Project Plan)。

实验项目计划书应该包括:

项目需求(Requirements)

系统结构(Architecture)

测试方案(Testing)

实验时间(Time estimates)

可能的检查点(Checkpoint)

其中,检查点是指实验中的阶段性成果出现时的实验状态。

(3) 实验的仿真验证

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实验内容都可以并且需要真的完成目标系统的真实功能,所以实验者应进行实验的仿真验证,即通过在EIA平台上以仿真系统的形式来验证实验计划中提出的系统结构。该仿真系统应该包括与目标系统对应的软件和硬件,能够完成目标系统的基本功能,并最终作为本实验的演示系统。

(4)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The Final Report)

完成实验后,实验者应提供关于

实验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The Final Report),该报告同样必须通过最终的答辩,获得评审团的评价,以便结合实际演示给出实验成绩。具体内容应该包括:

实验环境介绍(Environment)

准备情况(Preparation)

设计流程(Design Process)

难度分析和评估(Difficulty)

实验结论(Conclusion)

经验体会(Experience)

以2007年春季课程本科生第四次实验为例,共60名本科三年级学生参加并完成实验,实验中分为12组,每组5人,实验设备除EIA一套外,每个实验者有独立使用的联网微机一台。参加实验的同学分为12组进行实验,其中11组在课程内完成实验,完整提交了上述所有要求的文档,符合每个检查点的要求。另有一组参加同年度微软嵌入式设计大赛,未能参加所有实验,原拟给予通过的成绩,考虑实际情况,该小组在竞赛中入围全球前32名,最终给予该小组优秀成绩。

4结束语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新的教学实验模式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高度统一,改变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90%的学生“十分满意”;有86%的同学在以后的工作中从本课程中获益。

另外,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竞赛,屡创佳绩。我院最近几届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国内外嵌入式相关比赛中先后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挑战杯”一等奖、法国“全球智能卡设计大赛”第二名、法国“全球GSM和Java卡开发大赛”第一名、“诺基亚智能应用移动挑战赛”金奖等众多奖项,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显示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柳翔. 嵌入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研究生教育,2005,(5).

[2] 陈天洲. 嵌入式系统概论课程设计[J]. 研究生教育,2006,(3).

免修申请书范文第4篇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college computer fundamental course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omputer course in local college. Then it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is course's reform from the aspect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eans and teaching methods.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Key words: computer fundamental course;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design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262-01

1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内容与学生特点、社会需求脱节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由计算机概论、Windows基本操作、Office办公软件三大部分组成。

计算机概论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软硬件组成,Windows基本操作主要介绍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Office主要介绍Word、Excel和Powper 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然而,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已经掌握这些内容,有些学生连打字都是问题,这就造成内容与学生特点不相符的问题。另外,目前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然而所开课程教学内容缺乏比较实用性的操作,导致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操作系统不会安装,电脑故障不会处理,常用的硬件和软件不能熟练操作,造成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1.2 学生学习热情度不高由于课程内容枯燥,脱离实际应用,同时很多学生或多或少都有部分计算机操作知识,因此很多学生对所开课程热情度不是很高,也不是很重视,上课和上机积极性低,对于布置的作业缺乏自主性和独立完成性。造成的结果是,教师不容易进行教学,学生对很多知识的不熟练,大部分知识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地步。

1.3 教学方式单一化目前大部分《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采取“老师课堂讲授+学生上机操作”模式,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往往学生上机大部分时间都在完成教师上课的内容,没有阶段性的课程设计,没有真正做过较为完整的具体性项目。另外,由于实验设备有限,很多学生没有亲自动手组装维护过电脑,也没有亲自动手安装过系统,没有真正做过比较实用性的项目。

1.4 考核方式死板目前该课程的考核形式主要有两种,要么以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内容为主要的考核方式,要么是简单的让学生做一些小作业或纯粹的笔试考试。完全脱离了实际应用和等级考试,这些考核形式较为死板,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不符合课程开设的初衷。

2对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该课程存在的以上问题,作者根据自己六年来的教学实际经验,对该课程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同时将部分设想已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改革建议如下:

2.1 使课程内容设置更加具有实用性使课程的内容设置结合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保证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可增加一些计算机硬件维护和计算机软件维护,增加一些比较实用性的具体项目的制作。同时要重视办公软件Office实际应用的练习,可以设计比较实用的课题,比如学生就业简历设计、申请书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书籍排版、企划书设计、课件设计和演讲稿设计等完整的实例。同时要加强考核力度,让学生真正动手进行认真操作。

2.2 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因材施教取消原来所有学生一刀切的策略,根据不同水平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入学前,对所有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综合测试,根据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班教学,基础较差的同学要从最基本的操作开始扎实学习,保证不掉队;对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免修,或者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拔高教学。

2.3 在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基础上扩充学科内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国家认定一个计算机能力测试,原则上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一级水平,但是大部分师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操作上存在一些误区。要么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为大纲,要么与等级考试完全脱离。

应该这样说,《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和一级考试是紧密相连的,它是一级考试的基础,但内容比一级考试更广泛、更系统、更实用。因此,教师在教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时,必须按该课程的大纲进行教授,保证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可以适当穿插一些一级考试的内容。在课程的结束时,可以拿出部分课时,让学生再针对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相关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操作。

2.4 改善教学环境,真正加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大部分地方高校只能保证学生上机时有一台微机,并且有的微机性能也比较差,几乎没有其他相关环节的实验设备。这就要求高校增加相关实验设备的投入,比如建立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实验室、视频图形实验室等基础实验室,让学生真正完成动手能力的培养,包括软硬件操作能力的培养、软硬件设备维护能力的培养、基本软件操作和使用能力的培养。

2.5 考核方式灵活化,分阶段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对大学计算机考核方式应该比较灵活,平时要分阶段的布置一些实用性的课程设计,比如包括: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Windows注册表的维护、个人简历的制作、本科毕业论文排版、学生成绩表的制作和个人先进事迹汇报幻灯片制作等课程设计,每一次课程作为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次计入总成绩,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和完成。期末考试可以再布置一个比较大的操作练习,让学生系统掌握这门课程。

3总结

本文首先对地方高校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之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改革建议,希望为决策者进行课程设置和高校教师进行教学提供一个较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曾静.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32:40-43.

[2]林先津.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34):9749-9750.

[3]刘鸣,陈世利.本科生课外综合与设计实验教学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2):220-222.

免修申请书范文第5篇

Q1:非常荣幸你选择了药学院作为转入的学院,请你谈谈你为什么想转到这里,并谈谈你上一年的学习生活。

A1:我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爷爷是外科医生,奶奶是儿科+妇产科医生。他们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一个小诊所,我便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说实话,他们给了我很大的触动。进入初中高中,我对化学和生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化学生物成绩也一直很优异。在我看来,药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大学问,是化学生物理论的具体应用。我觉得它即结合了我的化学生物优势,又能实现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所以我很适合药学。(这些内容申请书里面都有,所以讲的很简略)

至于上一年的学习生活,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参加了学生会,主持了一个大型校友论坛。我也是院羽毛球队的队员,自行车协会的会员,上学期从珠海骑车骑到了广州。(被打断:你骑了多久?)10个小时(

一片惊叹声,个人觉得其实这也没什么啦),这学期从珠海骑到了深圳,骑了13个小时。同时,我还是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组织的爱心大使。说这么多并不是想证明我在这些领域做的有多出色,我只是想说我是一个很喜欢尝试的人,尝试去做各种新的事物。我觉得这个品质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应该很重要。虽然参加了那么多活动,但我并没有把学习放下,我的绩点正说明了这一点。这也并不证明我有多么多么聪明,只是说明我很善于安排利用时间。

Q2:你是化学院的学生,请你对自己的实验能力做个评价。

A2:我觉得我的实验操作能力一般般啦,还可以,不算特别好,也不是特别差(莫拍我,我承认这句话有假)。

Q3:你这一年做了多少实验?

A3:我们每个星期都要做4个小时以上的实验。

Q4:药学院这边是要做很多实验的,种类非常多,也要求学生能耐得住实验室的寂寞。你对研发实验有多少了解?

A4:听从广州来的化学教授们讲过,科研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从实验的准备,实验原理的学习,到实验操作,每一步都是非常严谨的,不能出任何差错。这方面化学实验和药学实验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当然,药学实验会更加的辛苦。不像一些化工产品,药学研发的产品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所以它的周期会更加漫长。通过这一年在化学院的学习,我觉得我可以在实验室坐得住。

Q5:请具体介绍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实验。

A5:具体实验嘛,我就讲一下我前段时间做的吸光光度法测铁浓度的实验。(具体内容省略,主要讲原理很难懂,过程很繁琐,出了各种各样的错误,从下午2点做到晚上7点40,体会到严谨的作风,实验结果很强大,很有成就感)

Q6:请问你对你的未来有什么打算,未来想做什么?

A6:首先我要读研,因为我觉得药学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单凭本科四年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研究生之后,我想从事新药研发工作,实现我小时候的理想。要不在药厂,要不留在学校,这个我还没想好。

Q7:既然你喜欢药学,为什么高考志愿没有填药学?

A7:(-_-|||

我填了的,只是悲剧了)我第一志愿报了药学,没录上(对面恍然大悟状,喃喃自语“化院录取分比我们这里低”)

Q8:你在化学院成绩挺好的,都是八九十分,你又为什么不想学现在这个专业了呢?

A8:虽然我的化学成绩挺好的,但在我心里面,化学只是一个工具,工具而已,对于研究它的理论,我并没有兴趣,而且也感觉很困难。我希望利用化学这个工具,去实现一些其他我想做的事情,我也相信我能利用好这个工具。(也就是说你强调化学的应用性?)是的。

Q9:转到这边来之后需要留级一年。对于你来说有很多课可以免修,尤其是第一学期。如果第一学期你很悠闲地过了的话,这种懒散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你今后的学习。你有过什么规划吗?

A9:我看了药学院的课程表,第一学期的课实在少的恐怖,不过我已经有了一个很详细的规划。我想利用这些时间去完成一些我专业之外的理想。因为药学院的课非常多,到了大二大三我没有时间去实现它们了。所以这一学期对我来说同样很重要。

补充Q9:其实你可以进一些教授的实验室,去当教授的助手,接触一些前沿的东西,增强你的实验及科研能力。

A9:

啊?大一就可以进实验室了?化学院这边大三才可能进实验室的。而且我很多基础知识都没有学,我觉得能力方面可能欠缺。

补充Q9:这没什么,可以在实验室边做边学嘛!你完全可以走一条非常规的学习路径,提前接触一些东西,对你的将来很有好处。我觉得你在学习方式上面完全可以放开一些,不要拘泥于常规的上课。(醍醐灌顶啊,不过此事尚需斟酌

A9:我有一个很详尽的计划,不会让这一学期白白度过的,不过进实验室我还真没考虑过。

结语:非常欢迎你下学期来到药学院学习,我希望你能很快适应这里的新环境,坚持自己的理想,好好安排自己的时间。

就这样,我轻而易举地转专业成功了(在期末考试不挂科的前提下),纠结了一个多月的转专业告一段落。暴雨下的广州,丝毫影响不了我喜悦的心情。

喜悦之余,心底的某个角落,还是会隐隐作痛,而且这个角落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大。去广州的车上,收到了LS的加油短信,当时眼眶就湿了。图书馆里,班长大人跟我握手,祝贺我的成功,我心里的感觉却很复杂。前天晚上参加CJ的生日会,欢笑扯皮的时候,总会想到这样的日子真的不多了……珠海,还有善良的你们,在我的心中,是唯一的。至于我,也只是希望在珠海,在化院,留下属于我的唯一形象,很猛也好,很雷也罢,我只想好好享受剩下不多的时光。

免修申请书范文第6篇

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包含多个运行层次和复杂组织构架的系统工程。在实现我国经济、文化等实力迈向世界强国的过程中,人才、教育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电大远程教育以其服务全民的办学宗旨、30多年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办学实践、“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一流现代远程教学网络体系、遍及城乡和运作有序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等特色成就显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国家决定依托电视大学建设开放大学。让远程开放教育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开放大学里更加彻底的运用,凸显开放大学的开放性、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充分普及性。远程教育之所以在各国的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在于它可以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教兴国起决定意义的是是人才培养。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证明:远程教育可以实现大规模培养人才的梦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减少学习时间和成本,消除人们在学习时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要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要大面积地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就必须发展远程教育。特别是大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远程开放教育这种教学模式。

远程教育法对终身教育的意义

制定远程教育法,对规范我国远程教育体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保障我国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和谐的法制环境,规范整合教育资源和秩序,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远程开放教育法的颁布可以完善终身教育法律体系,促进终身教育健康有序发展。为了切实保障我国终身教育可持续健康有序发展,为中国经济建设提供和谐的法制环境,我国应该尽快启动远程开放教育进行的立法事宜。远程开放教育法作为保障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在完善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方面有着巨大的意义。关于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已经颁布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但是作为规范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类型——远程开放教育方面的法律却至今仍是空白,这样的教育法律体系是不完善的,因此,从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来看,远程教育法的制定应是迫切之事。远程开放教育法有助于规范教育秩序,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中国加入WTO十余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国外的教育业纷纷抢滩我国文化市场,我国出国留学人数急剧攀升,仅在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已达到33.97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19.32%。国外文化来势汹汹,纷纷在我国抢生源,其实是对我国文化的渗透,但由于我国教育立法的不完善,使得这种教育秩序无法得到有力规范,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安全。因此一定要完善教育立法。远程教育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完全打破国际时空限制,在招生、组织教学等方面更是灵活,因而更容易成为外国教育渗透的新的触角。一定要尽快制定远程教育法,鼓励和扶持远程教育对外扩张,促进本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我国的远程教育近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可以用遍地开花来形容,因而难免出现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局面,因而规范远程教育秩序,完善远程教育体制,对完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至今为止尚无系统规范远程教育的法规,如远程教育机构的准入条件、远程教育机构的认定机构、远程教育的发展目标、保障机制等问题都没有明确规定,极大地制约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健康发展,亟待完善。

远程教育法的内容——以建立和完善学分银行制度为重点

关于远程教育法的内容,曾在另一篇文章中进行过研究,认为远程教育法应在远程教育机构的资质、教师准入制度、课程体系、师生权利、法律责任等方面有所规整。在立法形式上可以以单行法的形式,并提出了立法体例。认为具体在体例结构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篇:总则—远程教育机构资质——教师的准入——课程设计——师生权利——法律责任。但是随着对远程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认为远程教育立法应该重点突出建立和完善学分银行制度。学分银行制度是来自国外的新鲜事物,它是指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或培训获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将之存入自己的学分管理账户中,就如同将钱存进自己的银行账户中,通过累计最终达到满足某一专业毕业要求的学分从而获得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一种学分管理方式。学分转换互认即在某一学校获得的学分根据一定标准转换成另一学校的相应学分,该校对此转换予以认可。这种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互认制度对成年人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终获得大学学位证书完成高等教育非常有促进作用,因为它恰好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满足成人学习的需要,因此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型社会目标的过程中,这种学习方式大有用武之地。它最终将打通学历与非学历、正规与非正规教育之间的沟通壁垒,实现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使终身教育真正步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但是,为了实现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互认制度,光有几个学校实施肯定会出现一些无法逾越的障碍,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位阶高的规范性文件来规范和保障,《远程开放教育法》(由全国人大颁布)的出台就更显得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规范学分银行制度和学分转换互认制度:

教育部牵头,整合各种教育形式。法律应规定由教育部牵头,将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职工大学、夜大学、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以及各种培训教育机构等各种成人教育机构整合,统一纳入开放大学体系,首先可以以会员的形式必须加入。规定办学机制的开放,学生有权将每学完一门课程的学分累积起来,待其达到一定学历层次或培训的学分后,获得相应得学历证书或结业。各会员学校之间的课程学分可以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转换标准进行转换,各会员学校必须互相承认。对拒不按此执行的学校,远程教育法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设立全国性的学分认证机构和地区性认证机构。我国学历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制度虽然还不完善,但是已经有免修免考制度,比如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对自学考试、其他高校的课程学分予以承认并实行免修免考,国际间的高校互认通过政府间的协议也逐步扩大。但是社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的互认与转换基本是空白,通过“学分银行”在社区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之间架起立交桥,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一个权威的学分认证和转换机构。在美国,美国的高校包括远程教育机构进行学分转换的前提是通过区域认证协会的认证或全国性认证组织的认证,如果没有通过以上机构的认证,该校的学生在转学时,一般学分不会得到另一高校的认可。美国有6个地区性认证机构,它们是按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中部地区、南部地区、中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设置的单位认证机构,这6个地区的大学和学院按照地区归属组成了6个联合会。全国性认证机构共有11个,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责对全国职业和专门职业院校(vocationalandprofessionalinsti-tution)实施认证的机构;另一类是负责对全国信仰院校(faithbas-edinstitution)进行认证的机构。#p#分页标题#e#

美国的大学一般承认经过美国六大权威地区性认证机构和全国性认证机构认证的学分.如果学生需要对这六个机构认证的学分进行转换,大学的招生管理办公室或者先前学习评价中心将对六大权威地区性认证机构认证的学分进行评估。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作法,设立全国性的学分认证机构和地区性认证机构,但是认证机构应由政府主导设立,根据“依托电视大学办开放大学”的宗旨,国家应该立法规定我国的学分评估和认证机构,明确规定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中央电大)成立“国家学分银行学分认证中心”,由国家开放大学在全国授权数个地方电大建立地区性的学分认证机构。国家“学分银行”学分认证中心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地区性的认证机构进行授权和监督、制定标准化框架课程、制定学分评估认证和转换的规则和程序、培训认证人员、对认证纠纷进行最后复议等。地区性认证机构具体负责包括社区教育机构在内的所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学分认证。学生根据这些权威机构认证的学分,向欲就读的大学申请学分转换,将权威机构认证的标准学分最终转换为就读大学的有效学分。

免修申请书范文第7篇

一、有关滞报金征收管理规定简介

根据《海关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向海关申报。进口货物的收货人超过规定期限向海关申报,由海关征收滞报金。”上述海关法条文只是对于征收滞报金的一个原则性规定,海关总署为了在征收滞报金时便于操作,特别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征收进口货物滞报金办法》,即海关总署第128号令,作为执法依据的补充。

海关总署令第128号是于2005年3月3日由海关总署对外公布,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并且至今有效的海关规章。根据该规章的规定,海关在具体的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按照下列方法操作:

如进口货物自装载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超过3个月仍未向海关申报的,货物由海关提取依法变卖处理;对属于不宜长期保存的货物,海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处理。

进口货物收货人超过规定期限向海关申报的,由海关按规定征收滞报金。滞报金的征收,以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日为起始日,如遇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其后第一个工作日,以海关接受申报之日(即申报日期)为截止日。进口货物滞报金按日计征。起始日和截止日均计入滞报期间。滞报金的日征收金额为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千分之零点五,以人民币“元”为计征单位,不足人民币一元的部分免予计征,滞报金的起征点为人民币50元。

二、在实际操作中海关对于滞报金计算方法变更的原因

笔者将详细阐述在实际操作中海关对于滞报金的计算技巧和计算方法的变更,因为在2011年及以前海关在实际操作时对于滞报金的计算是采用老的计算方法,而从2012年至今海关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滞报金的计算是采用新的计算方法。对于这一细节的变化,海关并没有明确的说明及强调,也并没有涉及到海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规章的修订,只是在《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2012年版)中涉及到了这一细节的变更。既然这是海关系统指导全国报关员资格考试的权威教材,它的修订则意味着滞报金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并且在我国全关境内通用,在此提醒相关进出口业务人士对此予以关注,以避免发生影响外贸进出口的情事发生。

对于此次滞报金计算方法的变更,应当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2011年及以前,海关在具体计算滞报金时,是按照“滞报金的计征起始日如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则顺延至其后第一个工作日。”在2011年以后,海关在具体计算滞报金时,是按照“滞报金的计征起始日如遇法定节假日,则顺延至其后第一个工作日。”分析上述两种计算滞报金的操作方法,我们不难发现,在2011年及以前,海关在具体计算滞报金时,如果计征起始日遇到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都要顺延到“法定节假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或者“休息日”之后的第一工作日。在2011年以后,海关在具体计算滞报金时,如果计征起始日仅仅遇到“法定节假日”(不包括休息日)才要顺延到法定节假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请注意,如果计征起始日遇到“休息日”则不再顺延到休息日之后的第一工作日。

为什么海关总署对于滞报金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调整呢?这主要缘于我国海关对于法定节假日的理解。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以及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规定: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根据该项规定,我国海关对于全体公民放假节日的理解是只包括法定节假日的当天,不含调休日。有鉴于此,我国海关对于滞报期间即滞报天数产生了两种算法,所以滞报金的实际计算方法就发生了一些变更,我们在此试举例说明。

三、在实际操作中海关对于滞报金计算方法实例分析

(一)如果计征起始日遇到的是休息日而不是法定节假日,滞报期间的计算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结果

实例一:运载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4月1日申报进境,收货人于4月16日(星期日)向海关申报,当天被海关接受。

2011年以后的计算方法是:运载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的当日不计算在内,从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的第二天开始算,具体计算时,将4月1日直接再加上14天,即4月15日(是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的第14日),它是按期申报的截止日,而滞报金的计征起始日是第二天,即4月16日,该4月16日是星期日,如果计征起始日仅仅遇到法定节假日(不包括休息日)才要顺延到法定节假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请注意,如果计征起始日遇到休息日则不再顺延到休息日之后的第一工作日。所以滞报期间是1天,即产生滞报。

(二)如果计征起始日遇到的是法定节假日而不是休息日,滞报期间的计算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结果

实例二:装载货物的运输工具于9月16日申报进境,进出口货物收货人于10月10向海关申报,海关于当天接受申报。10月1日至10月7日国庆节放假,10月8日正常上班。

2011年以后的计算方法是:运载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的当日不计算在内,从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的第二天开始算,具体计算时,将9月16日直接再加上14天,即9月30日(是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的第14日),它是按期申报的截止日,而滞报金的计征起始日是第二天,即10月1日,该10月1日是法定节假日,如果计征起始日仅仅遇到法定节假日(不包括休息日)才要顺延到法定节假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请注意,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国庆节放假3天,即10月1日、10月2日、10月3日,这三天是法定节假日,从10月4日到10月7日均为调休日(休息日),如果计征起始日遇到休息日则不再顺延到休息日之后的第一工作日。所以滞报期间是7天。

(三)转关运输货物的过程中,滞报期间的计算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结果,从而缴纳的滞报金金额也会不同

实例三:江西某企业CIF 12000美元进口料件,运输工具于9月16日申报进境,收货人于10月4日在上海浦江海关办理转关,货物于10月15日运抵南昌,收货人于11月1日(星期三)向南昌海关申报进口。(汇率:1美元=6元人民币)

2011年以后的计算方法是:运载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的当日不计算在内,从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的第二天开始算,具体计算时,将9月16日直接再加上14天,即9月30日(是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的第14日),它是按期申报的截止日,而滞报金的计征起始日是第二天,即10月1日,该10月1日是法定节假日(我国的十一长假一般是从10月1日到10月7日,包括调休日),如果计征起始日遇到法定节假日,要顺延到法定节假日之后的第一工作日。在此实例中,法定节假日之后的第一工作日应该是10月4日(因为法定节假日不包括调休日),所以滞报期间是1天,即产生滞报。征收滞报金金额=进口货物完税价格 × 0.5‰ × 滞报期间=12000×6×0.5‰ ×1=36元(汇率:以1美元=6元人民币计算),因为根据海关总署第128号令之规定,滞报金的起征点为人民币50元,所以,36元人民币的滞纳金可以免交。

在转关运输阶段,10月15日直接再加上14天,即10月29日(是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的第14日),它是按期申报的截止日,而滞报金的计征起始日是第二天,即10月30日(星期一),从10月30日到11月1日一共滞报三天。征收滞报金金额=12000×6×0.5‰ ×3=108(元)

在此有必要说明的是,进口直转转关货物的转关滞报金的计算分为转关环节和报关环节两个步骤。转关滞报金应该向进境地海关缴纳,报关滞报金应该向指运地海关缴纳,两种滞报金必须单独计算,不能合并计算,如上例所述,若合并计算会产生多缴滞报金的情况。

(四)在春节期间,由于放假时间较长等原因,外贸公司往往容易产生滞报的情况,滞报期间的计算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结果

实例四:境内某公司从德国进口一批纺织机械。载运该批货物的运输工具于1月9日(星期一)申报进境,由于该公司春节放假至元宵节,故在元宵节后的第二天2月7日(星期二)向海关申请办理进口手续,海关于当天接受申报。(注:根据国务院的节假日休假安排,1月22~28日放假,元宵节不是法定节假日)。

2011年以后的计算方法是:运载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的当日不计算在内,从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的第二天开始算,具体计算时,将1月9日直接再加上14天,即1月23日(是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的第14日),它是按期申报的截止日,而滞报金的计征起始日是第二天,即1月24日,该1月24日是是正月初二(法定节假日),如果计征起始日仅仅遇到法定节假日(不包括休息日)才要顺延到法定节假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请注意,如果计征起始日遇到休息日则不再顺延到休息日之后的第一工作日。而1月25日是节假日后第一个工作日,即滞报金的计征起始日,所以滞报期间是14天(1/25、1/26、1/27、1/28、1/29、1/30、1/31、2/1、2/2、2/3、2/4、2/5、2/6、2/7)。

(五)对于超期未报关海关拍卖的货物,收货人申请发还余款的,滞报期间的计算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结果

案例五:运载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于4月15日申报进境,由于收货人和发货人发生贸易纠纷,未向海关申报, 致使海关于8月1日将该货物交由拍卖行进行拍卖,在扣除拍卖费用及相关费用和税款后尚有余款,收货人申请发还余款(注:根据国务院的节假日休假安排,4月29~5月1日放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征收进口货物滞报金办法》第四条和第七条的规定,进口货物因收货人在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超过3个月未向海关申报,被海关提取作变卖处理后,收货人申请发还余款的,滞报金的征收,以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第15日为起始日,以该3个月期限的最后一日为截止日。

2011年以后的计算方法是:运载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的当日不计算在内,从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的第二天开始算,具体计算时,将4月15日直接再加上14天,即4月29日(是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的第14日),它是按期申报的截止日,而滞报金的计征起始日是第二天,即4月30日,该4月30日是调休日(休息日),如果计征起始日仅仅遇到法定节假日(不包括休息日)才要顺延到法定节假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因此该批货物滞报金征收的截止日是7月15日。所以滞报期间是77天,即滞报天数=1天(4月)+31天(5月)+30(6月)天+15天(7月)。

在本实例中,我们还可以将此案例进行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如装载货物的运输工具分别于4月16日、4月17日申报进境,由于未向海关申报致使海关于8月1日将该货物交由拍卖行进行拍卖的话。若运输工具于4月16日申报进境的,则滞报天数=30天(5月)+30天(6月)+16天(7月)=76天。此种情况是因为计征起始日是5月1日(法定节假日),所以计征起始日需要顺延至第一工作日5月2日。若运输工具于4月17日申报进境的,则滞报天数=30天(5月)+30天(6月)+17天(7月)=77天。此种情况是因为计征起始日是5月2日(工作日),计征起始日不需要顺延,即从5月2日开始计入滞报期间。

四、避免产生滞报风险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防止滞报金的产生,避免给进出口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进出口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应该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了解不同货物的申报期限,如邮运进口货物、转关运输货物等,请查阅海关总署第128号令。

第二,在报关前向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申领取得进口货物所需的相关单证,包括进口许可证件、加工贸易登记手册、征免税证明、进口付汇核销单等单证,这些单证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拿到。

第三,如果申报进口的货物是列入《法检目录》的“法检”货物,通关前必须取得相关的检疫审批证明或证单。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特殊物品卫生检疫审批单、进出口电池产品备案书、隔离场使用证、进口旧机电产品装运前预检验备案书应向检验检疫机构申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审查认可批准文件、引进种子苗木检疫审批单、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登记证应向农业部申领;各种原产地证书、输出国家或者地区检验检疫证书、装运前检验证书应向出口国的有关机构申领;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应向国家认监委申领。这些单据都需要提前办理,否则报检不能通过将得不到通关单,势必会产生滞报。

第四,海关在审核合同和发票时,重点审核的内容包括货物名称、货物数量、计价货币、货物的单价、总成交金额、交货条件、货款支付方式、交货时间。海关在审核提单时,重点审核货物的品名、件数、重量、体积栏目,海关还注意审核海运提单数据与电子舱单数据的一致性。装箱单审核要点包括装箱单的号码、日期和货物品名与发票上的是否完全相同。企业在向海关申报前应该检查这些重要栏目,以避免修改或者撤销报关单而引起滞报。

第五,报关单应该严格按照《报关单填制规范》和商业单证、货运单证、特殊单证填报,应注意报关单、商业单据、运输单据与关联单据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经营单位/收发货单位”、“监管方式”、“征免性质”、“征免”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进/出口口岸”、“进出口日期”、“申报日期”、“运输工具”、“提运单号”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另外,纸质报关单、商业单证、运输单证、担保申请书、情况说明等单证除了出证人签名盖章外,还需要申报单位和报关员盖章。

第六,应该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滞报的风险。具体措施包括:配备合格的关务人员和后备支持人员;实行全员报关业务培训;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工作说明、工作授权、内部监督等;建立海关申报的单证复核和交叉验证制度;如果由第三方向海关申报,需要准备委托书,与第三方应该有合同或者协议,明确信息和资料的真实申报权利和义务;报关后,应该将资料分发给如财务、关务、资料室等有关部门,使用后归档保存。

参考文献:

[1]海关总署报关员资格考试教材编写委员会.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2012[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

[2]国家质检总局报检员资格考试委员会.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2012[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3]雷春.报关单证预审要点.中国海关[J].2006.12.

免修申请书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

1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历程

我国在高等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三次改革。

1.1997-2004 年计算机普及阶段。1997 年,教育部教高司颁布了 155 号文件《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是我国计算机基础教学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导性文件,它确立了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地位,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三层次课程体系。各高校在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实验室的建设上都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投入,“计算机文化基础”进入各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成为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各高校基本是按照计算机基础三个层次开展教学,重点是技能的培养。

2.2004 年,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教育部高教司 2006 年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简称“白皮书”),提出了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 11 条建议,确定了“4个领域×3 个层次”的知识结构总体构架以及“1+X 的课程设置方案”,考虑到不同办学层次的学校(专业)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基本要求分为“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两个层次,并且给出了 6 门典型核心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以及网络技术与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逐步取代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2009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继承了“白皮书”中“4 个领域×3 个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结构以及“1+X”的课程设置方案等。同时在三个方面做了重要发展:一是充实了上述知识结构的内容,形成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知识体系;二是提出和构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实验体系;三是基于知识体系和实验体系,科学地描述各专业大类核心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3.2012 年教育部启动了第三轮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批准了“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等 22 个项目。旨在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推动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开展计算思维教学,并不是颠覆原有的课程内容,而是在原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梳理、提升和优化,将原有课程中无意识的计算思维教学变为主动的、积极的、有意识的计算思维教学。

作为占全国高校 95%以上的地方高校,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迫切需要根据地方高校的特点探索出合适的改革方案。

2 课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内容与学生特点、社会需求脱节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由计算机概论、Windows 基本操作、Office 办公软件三大部分组成。

计算机概论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软硬件组成,Windows基本操作主要介绍Windows XP 的基本操作,Office 主要介绍Word、Excel 和Powper Point 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然而,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已经掌握这些内容,有些学生连打字都是问题,这就造成内容与学生特点不相符的问题。另外,目前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然而所开课程教学内容缺乏比较实用性的操作,导致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操作系统不会安装,电脑故障不会处理,常用的硬件和软件不能熟练操作,造成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2、学生学习热情度不高由于课程内容枯燥,脱离实际应用,同时很多学生或多或少都有部分计算机操作知识,因此很多学生对所开课程热情度不是很高,也不是很重视,上课和上机积极性低,对于布置的作业缺乏自主性和独立完成性。造成的结果是,教师不容易进行教学,学生对很多知识的不熟练,大部分知识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地步。

3、教学方式单一化目前大部分《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采取“老师课堂讲授+学生上机操作”模式,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往往学生上机大部分时间都在完成教师上课的内容,没有阶段性的课程设计,没有真正做过较为完整的具体性项目。另外,由于实验设备有限,很多学生没有亲自动手组装维护过电脑,也没有亲自动手安装过系统,没有真正做过比较实用性的项目。

4、考核方式死板目前该课程的考核形式主要有两种,要么以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内容为主要的考核方式,要么是简单的让学生做一些小作业或纯粹的笔试考试。完全脱离了实际应用和等级考试,这些考核形式较为死板,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不符合课程开设的初衷。

3 对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该课程存在的以上问题,作者根据自己六年来的教学实际经验,对该课程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同时将部分设想已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改革建议如下:

1、使课程内容设置更加具有实用性使课程的内容设置结合市场和社会的需要,保证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可增加一些计算机硬件维护和计算机软件维护,增加一些比较实用性的具体项目的制作。同时要重视办公软件Office 实际应用的练习,可以设计比较实用的课题,比如学生就业简历设计、申请书设计、毕业论文设计、书籍排版、企划书设计、课件设计和演讲稿设计等完整的实例。同时要加强考核力度,让学生真正动手进行认真操作。

2、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因材施教取消原来所有学生一刀切的策略,根据不同水平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入学前,对所有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综合测试,根据不同的水平进行分班教学,基础较差的同学要从最基本的操作开始扎实学习,保证不掉队;对计算机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免修,或者可以进行更高层次的拔高教学。

3、在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基础上扩充学科内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国家认定一个计算机能力测试,原则上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一级水平,但是大部分师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操作上存在一些误区。要么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为大纲,要么与等级考试完全脱离。

应该这样说,《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内容和一级考试是紧密相连的,它是一级考试的基础,但内容比一级考试更广泛、更系统、更实用。因此,教师在教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时,必须按该课程的大纲进行教授,保证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也可以适当穿插一些一级考试的内容。在课程的结束时,可以拿出部分课时,让学生再针对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的相关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和操作。

4、改善教学环境,真正加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大部分地方高校只能保证学生上机时有一台微机,并且有的微机性能也比较差,几乎没有其他相关环节的实验设备。这就要求高校增加相关实验设备的投入,比如建立计算机软硬件维护实验室、视频图形实验室等基础实验室,让学生真正完成动手能力的培养,包括软硬件操作能力的培养、软硬件设备维护能力的培养、基本软件操作和使用能力的培养。

5、考核方式灵活化,分阶段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对大学计算机考核方式应该比较灵活,平时要分阶段的布置一些实用性的课程设计,比如包括: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操作系统的安装与维护、Windows 注册表的维护、个人简历的制作、本科毕业论文排版、学生成绩表的制作和个人先进事迹汇报幻灯片制作等课程设计,每一次课程作为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次计入总成绩,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和完成。期末考试可以再布置一个比较大的操作练习,让学生系统掌握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免修申请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187-03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等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剧,高等教育体制也随之不断进行改革,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及教育体系也在不断探索。由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清晰,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混淆不清,缺乏灵活性、开放性,需要调整与重构培养模式,从而能更好的适应高校和社会对学术型研究生的需求。

一、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运行及局限

1.研究生培养系统不完善,学术型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推动下加速发展,整个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硕士研究生作为本科、硕士、博士这一整个高层次人才培养链条的中间的重要环节,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尤其面对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校师资的培养取向日渐向博士层次倾斜的新形势下,同时具有为博士生教育提供合格生源及为社会提供实用人才的双重功能,学术型硕士生教育工作应如何合理兼顾二者的关系,进行适时、适度的调整,成为其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学术型硕士生培养目标还未明确化,虽然应用型专业学位硕士发展迅速,已经打破了过去的单一型研究生培养体系,且应用型学位研究生基本采取各高校自定招生的形式,有大幅度增加。但其培养模式仍然是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混为一谈。一些重点高校采用缩短了学术型硕士生培养年限的方式,但在总体思路上,硕士生培养要求仍然与传统要求是一致的,并未冲破硕、博分阶段式培养,仍未能从整体连贯性、可持续性角度来改革并解决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因此,完善研究生培养系统,明确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区别,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亟需改革的问题。

2.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较模糊。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相互紧密关联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大要素共同构成的研究生培养运行方式与组织模式。”[1]尤其要强调培养过程的监督与管理。目前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模糊,与本科生培养模式近似,并且与应用型研究生共同培养,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方式松散,培养过程单调,缺乏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学术型研究生作为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承担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与优化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共同发展是顺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满足研究生教育追求学术价值与适应市场需求的合理化发展。美国威斯康星嚣张查理斯・范海斯提出大学具有三项服务职能:“(1)培养有知识、有能力工作的公民;(2)发展和创新知识;(3)传播和推广知识,使之解决经济、社会和政治等领域的实际问题”。[2]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务长约瑟夫・C伯克教授也曾对高等教育的学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进行过论述,他认为“学术和商业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取向,他们被不同人格的各种专业人员追求者,学术的目的是通过探索来发现真理并传播这些基本原则,而商业的目的则是通过畅销产品的开发和供应来获得利润。”[3]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则充分体现了学术和商业两种不同的规范和价值取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学者、追求学术价值,推进科研创新。应用型研究生则以培养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实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增进技术创新、知识应用。

3.学术型研究生缺乏培养质量评价监控机制。目前高校大部分设立了专门的校、院两级管理机构。校一级的研究生院主要负责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及就业等工作和事宜;在院一级则设立研究生思想教育与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与教学,研究生实施导师负责制,导师承担着学生的日常教学和培养与毕业审核职责。院校对学生实质性的培养作用不明显。但是学校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缺乏评价和监控机制,对相应的导师资格审查和培养质量缺乏相应的明确约束制度。美国高校拥有严谨的质量监控机制,各种中间组织严密监控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以美国大学联合会最为出名,其成员由哈佛大学等一些研究型大学组成,将监督博士生教育质量作为职责,设立了严格的评价标准,对博士学位的授予资格条件进行了规定,有效保障了研究生的培养素质。此外,美国高校对博士生论文具有原创性要求,这些评价制度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钻研精神。

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要素分析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为实现具体的培养目标而对其培养过程的诸要素标准进行要求,以形成规范的、形成相对稳定的培养模式,可以使高校研究生培养有章可循。“并非是对原有培养模式的完全摒弃,而是在吸收或者包容原有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创新,一种发展,一种转变”。[4]研究生培养模式包含了四要素,即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目标旨在培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科研人员。从发展角度和其层次要求来看,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对学术型人才的需求已从硕士研究生提高到了博士层次。因此,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该同异并存,体现出共同的和差异性的目标。一方面要为研究生夯实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应该为攻读博士学位做好准备,从而实现硕士研究生到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层次的衔接。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应该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1.专博兼具。学术型研究生应该与本科生教育相比体现其高层次性和研究性。因此,它以专业教学活动为基础,通过课程学习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较为系统的专门知识,并且能够围绕该专业开展研究和创新工作。此外,随着现代科技的分化与综合发展趋势,跨学科领域研究较过去已经大大拓展。因此,学术型研究生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又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以适应科技发展对学术创新的要求。

2。科研攻坚。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本质的区别在于其承担着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和发展知识的重任。日本《研究生院标准》对研究生学位明确规定:“通过创造性的研究,对从前的学术研究成果再增添新的见解,以促进文化的发展,同时在其专攻领域内养成指导研究的能力。”[5]

从其培养目标出发,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应该恪守严格的录取标准,科学全面地考察学生的思想、学术修养、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国外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对优秀生源的条件限定明确,如美国要求考生大学的平均成绩在75分(满分100分)以上;英国要求学生的本科毕业证书是一级或者二级荣誉学位。德国和英国虽然研究生录取没有考试形式,但招生时都非常注重面谈效果、申请书和专家的推荐书。面谈过程中,导师会提出较宽泛的问题来考察学生的科研素质、学术兴趣和研究方向。一些大学还将GRE成绩综合能力考试作为选拔条件,以此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术潜能。此外,学生在本科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具有创新性的成果,也成为高校录取研究生的重要参考标准。招生质量是保证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

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应区别于本科教学的单纯知识传授,而应该侧重科研探索、知识创新,致力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学术型研究生课程教学应该注重研究性、参与性启发式教学。西方国家专家学者在研究生教育阶段通常会采用Seminar教学法,采用学术交流方式,在比较广泛的教育资源背景下开展的自主开放探讨式的学习活动。传统导师一对一负责制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私人关系,学生无法最大限度接触到其他导师的不同思想,学术交流与融合欠缺。“在当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互相渗透、不断分化综合并以综合为主流的发展趋势中,创新性成果往往产生在多学科的相互交叉点上。”[6]

学术型研究生自入学到毕业离校,培养时间跨度较长,因此,需要在不同的阶段设立不同的质量评价和监控措施,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虽然目前高校都设有中期检查制度,以激励研究生对自身能力进行查漏补缺,但目前的中期检查流于形式,检查力度与标准要求过低,而且缺少相应的处罚措施。西方国家已经普遍采用资格考试与淘汰制并举的考试制度。在博士研究生进行论文写作之前,均要参加资格考试,考察其是否已经具备独立完成高水平学位论文的知识储备和科研能力,资格考试的淘汰率在5%~30%不等。这种考评制度对研究生的质量监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路径

完善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从其培养目标、入学形式、培养方式与质量评价机制等要素角度着手,明晰培养目标,严格录取标准,完善导师负责制度,建立质量评价制度。实现其重构,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政策支持、制度创新,需要整个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不断完善。

高校教育改革,观念转变是先导。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单一走向多元,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需要高校和社会首先从整体观念上树立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研究生培养并存的认识,从而在具体实践中对不同的研究生类型采取不同的针对性培养方式。随着知识经济对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各行各业越来越深化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依赖越来越强,因此对学术型研究生也提出更多样化的需求。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应该走出传统的埋头书本教育模式,逐渐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培养各个领域的高层次科研人员,还负有培养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的责任。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也不能仅限于科学理论的创造,还要包括对技术创新与知识应用的再发展,技术创新的是基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也是知识应用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面对各种新形势下的挑战,传统的专注理论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科技的快速变革。因此,需要探索适应新时期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宽视角、深层次的学科体系和培养计划,以明确区别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对高等教育的立法和相关政策还相对不完善,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认为政府指导、学术权威和市场调节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在我国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加强学位类型的多样化,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质量评价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规定,以促进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健全。此外,在政府职能角度应该进一步简政放权,扩大高校办学的自主性。西方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方面,政府仅仅是宏观调控,赋予高校较大的自主办学权力,不直接干预高校内部管理。政府对高校的管理应该更多用立法、政策指导等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而对于学校的招生、教学组织与管理、专业学科设置、财产管理等方面应该充分发挥其自。如学术型研究生可根据学校学科情况发展一些交叉学科及边缘学科。政府应该加强对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督。在尊重高校自主办学权的基础上,政府要定期开展评估活动,把握研究生教育评价方向,制定相关的评估政策与标准,根据学术型研究生与应用型研究生的不同分别做出具体规定。调动社会力量、社会团体从多方面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监督。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还离不开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师资队伍的健全。学分制仍然是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管理制度,学年学分制下,一般研究生在前一年或者一年半进行课程学习,拿到相应的学分,后一年开展论文写作。这种单一的管理制度虽然有利于研究生培养的计划性和规范性,但随着学术型研究生主体性意识的提升,个性化发展与科研深化的需求,学分管理制度已经限制了研究生培养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高校可探索制定富有弹性的培养计划,如申请课程免修,根据知识结构选择课程和学习进度,学分互认互换,申请导师组的重建等方式。使研究生能够最大限度利用教学教师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和创新。目前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实施了高校之间学分交换、承认、转移等制度,增进了高校之间的沟通和学术交流。我国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交流过少,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迫切需要高校之间增进学习,与国际教育模式接轨,建立和制定学分交换承认制度,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随着高校学科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生导师队伍科研水平的高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师生比例的协调与否,直接决定着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应完善导师聘任制,合理配置研究生导致比例,为导师自身水平的提升提供培训机会。对学术型研究生导师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考核机制,根据教学、科研任务定职责,将学生的考核与导师考核直接挂钩,引进竞争机制,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

参考文献:

[1]李向军.浅析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与借鉴[J].法制与社会,2010,(1).

[2]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论文集[M].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3]刘力.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冲突[J].教育研究,2002,(4).

[4]陈学飞,等著.西方怎样培养博士[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刘晖.二十国研究生教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免修申请书范文第10篇

目录

(一)招生与培养

中国海洋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规定……………………………………………………2

2,中国海洋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规定…………………………………………………4

3,中国海洋大学硕——博连读执行办法……………………………………………………………7

4,中国海洋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的办法……………………………9

5,中国海洋大学关于从香港,澳门,台湾人士中招收研究生的规定实施细则…………………11

6,中国海洋大学关于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规定实施细则…………………………………13

7,中国海洋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17

8,中国海洋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20

9,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与成绩考核管理办法……………………………………………22

(二)学位

10,中国海洋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26

11,中国海洋大学关于研究生相关论文成果及外语考试要求的规定……………………………32

12,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33

(三)综合管理

13,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35

14,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发放办法……………………………………………………39

15,中国海洋大学优秀研究生评选办法……………………………………………………………40

16,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优秀奖学金评选办法……………………………………………………42

17,中国海洋大学"优秀研究生论文奖"及"优秀研究生论文指导奖"评奖办法……………44

18,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违纪处分的条例…………………………………………………………46

19,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结婚问题的规定…………………………………………………………50

20,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校徽,研究生证管理办法………………………………………………51

21,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兼任教学助教工作的规定及实施细则…………………………………52

22,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兼任管理人员的规定及实施细则………………………………………54

23,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兼任助研人员的规定及实施细则………………………………………55

24,中国海洋大学自行审定增列博士生指导教师实施细则………………………………………57

25,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审核办法…………………………………………………60

26,中国海洋大学关于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规定…………………………………………61

27,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条例………………………………………………………63

28,中国海洋大学校外博士生指导教师条例………………………………………………………65

29,中国海洋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工作职责……………………………………………………66

30,分管研究生工作党总支副书记工作职责………………………………………………………67

31,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条例………………………………………………………68

32,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教育中心工作职责………………………………………………………72

33,中国海洋大学院(系)有关研究生工作的职责…………………………………………………73

34,中国海洋大学院(系)研究生秘书的工作职责…………………………………………………74

35,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业务费管理规定…………………………………………………………75

36,中国海洋大学关于研究生业务出差的规定……………………………………………………76

37,中国海洋大学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费开支费用的规定…………………………………77

中国海洋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规定

(2003年6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人才.

二,招生类别

1,非定向生:培养费用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毕业生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就业.

2,自筹经费生:由学生个人或招生导师支付培养费用,毕业生由学校推荐,双向选择就业.

3,定向委培生:由用人单位向学校支付培养费用,毕业生须回定向委培单位工作.

三,报考条件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品德良好,勤奋学习,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四十五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学生年龄不限.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应届硕士生(最迟在录取前,能获得硕士学位)或符合同等学力有关要求的考生(具体要求见每年的招生简章).

3,有两位与本门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书面推荐.

4,我校符合硕-博连读条件的硕士生.

四,入学考试或考核方式

统一考试和硕博连读.

1,统一考试:其对象为应届硕士生和已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及同等学力考生.

2,硕博连读:在通过中期考核的硕博连读生中选拔.(见《中国海洋大学硕-博连读执行办法》)五,报名

1,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须凭单位介绍信(属定向委培的应届硕士生,还须由原定向委培单位出具同意报考的证明信,同时注明在读博士期间是否继续定向委培),并缴纳报名费;外地考生可函报(须寄交单位同意报考的介绍信和报名费)并准备一寸正面免冠近照三张,即可获取报考博士研究生有关材料(也可在网上获取报名材料).

2,报名时间:见当年招生简章.

3,报名地点: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4,考生应于规定时间内提交下列材料:

①报考博士生登记表;

②两封专家推荐信;

③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

④政治审查表;

⑤对已获得硕士学位者须提交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可先提交硕士学位论文或论文摘要,评议书及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的复印件;

经审查合格发给准考证.

六,资格审查

根据考生提供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查,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准参加考试.

七,考试日期及地点

1,考试日期见准考证.

2,考试地点:中国海洋大学.

八,初试

初试科目为外语及两门业务课.

九,复试与体检

初试合格考生参加复试,体检,复试为综合口试(含专业英语),主要考查考生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的程度,科研工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自然辩证法和两门业务课.

体检由学校统一组织.

十,录取

1,非定向生,自筹经费考生在录取前调取个人档案.

2,定向委培考生,自筹经费生,在录取前必须签订定向委培或自筹经费协议书.

3,根据考生初,复试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后发给录取通知书.

十一,入学

1,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交验硕士学位证书原件.

2,委培生,自筹经费生在入学报到时,按照协议规定交纳有关费用.

十二,本规定如与国家有关文件不一致,以国家文件为准.

中国海洋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规定

(2003年6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需出具自考,夜大或函授等方式所学与报考硕士专业相近的五门本科主干课成绩;

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

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也可报考.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经所在学校同意;在职人员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其他人员由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同意.

(二)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报名参加我校为在职人员组织的单独考试:

1,符合(一)中第1,3,4各项的要求;

2,高等学校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四年以上,业务优秀,在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两篇以上相关的研究论文或已经成为业务骨干并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在职人员,报考时需经本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

(三)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校可以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为硕士研究生.推荐标准和办法由学校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推荐免试生需在国家规定的时间内报名并办理报名相关手续.(四)在学研究生,在学攻读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无正当理由退学以及被取消学籍或被取消毕业分配资格不满五年者,均不得报考.

三,报名日期

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安排.

四,报名地点

青岛地区的考生,到我校研招办报名,其他地区的考生在各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确定的报名点报名.申请参加单独考试的在职人员直接到我校研招办报名,报名工作截止日期与统考报名截止日期一致.

五,报名手续

1,考生本人在规定的报名日期内到报名点交验报考的有关证明材料,交纳报名费,领取并填写有关表格,现场拍照.

填写报考登记表时应当注意:

(1)参加统考的考生可以填写一个学科专业的两个招生单位;

(2)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只能填写一个学科专业的一个招生单位;

(3)应试的外语语种按每年招生专业目录规定任选一种.

2,考生自己填好报考登记表后,交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再由报名点(统考考生)或所在单位(单考考生)按规定日期寄送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3,经审查合格后发准考证.

考生在报考期间因事外出,可持所在单位证明就地报名和考试.

六,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日期: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安排,参加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参加单独考试与国家组织初试的时间一致.

3,初试科目:目前为政治理论,外国语和二门业务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

4,全国统考初试中的政治理论,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英语,俄语,日语和部分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我校自行命题.

单独考试的初试科目由我校组织命题.

5,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6,初试地点:青岛地区考生在我校考试,外地考生到各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参加考试.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在我校考试.

7,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待初试成绩公布后通知(可在网上获取信息).

8,对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待初试成绩合格后加试两门本科专业主干课程.

七,体格检查

复试时统一进行体格检查.

八,录取

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初试和复试的总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

参加统考的考生可按报考志愿被录取为非定向硕士生,也可被录取为定向委培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定向委培和自筹经费硕士生,必须在录取前分别签订定向委培协议书和自筹经费协议书.

九,学习期间的待遇

按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发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奖学金办法》的通知"(教财[1994]50号)办理.

定向委培研究生的待遇,按协议执行.

中国海洋大学硕—博连读执行办法

(2003年6月修订)

为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促进早出人才,出优秀人才,出高水平的成果,我校施行由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招收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

一,专业及导师

试点专业以全国高校重点学科为主,其他博士学位授予专业可根据导师条件招收少量学生.

招收培养硕—博连读的导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2)有重大或重要的科研项目及足够的科研经费.

二,硕—博连读研究生的选拔

1,对象:免试推荐为硕士生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及参加全国统一招收硕士生入学考试成绩优秀者.

2,条件:(1)品德优秀;(2)身体健康;(3)外语通过六级考试.

3,程序:需由符合资格的考生本人提出申请,拟接收导师同意经院系(所)考核小组考核,研究生教育中心审定报学校批准.

4,数量:为保证质量,硕—博连读研究生数量约占当年硕士生招生数的20%.

三,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一般为五年至六年.

四,培养要求

第一,二学年主要安排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适当进行科学研究.

第四学期初与硕士研究生同时进行中期筛选.

第五学期初,由院,系(所)考核小组进行学科综合考试.凡业务知识和科研能力考试考核合格者,再根据其课程学习,政治思想,品德,纪律,学风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符合条件的,则进入博士论文阶段.凡达不到要求的按硕士生中期筛选标准进行分流.

作为博士生继续培养的,综合考试合格后,转入科学研究和撰写博士论文阶段;作为硕士生培养的,自第三学年开始转入科学研究和撰写硕士论文阶段.

五,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硕博连读生总学分理科不低于45学分,文科不低于50学分.

(1)学位公共课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2学分(理科必修)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2学分(文科必修)

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2学分

硕士研究生外语4学分

博士研究生外语3学分

(2)学位基础课12~15学分

(3)学位专业课8~12学分

(4)前沿讲座2学分

(5)教学实践(只限应届统招生)1学分

2,专业选修课10~14学分,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选修课是供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相应能力培养而设置的课程,除了设置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程外,还应要求研究生选修部分跨专业或跨学科的课程.

硕博连读生需要有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环节,并可计1学分.

六,待遇

硕—博连读研究生,入学后享受硕士生待遇.分流后为博士生的,享受博士生待遇;转为硕士生的,仍享受硕士生的待遇.

培养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应根据本试行办法制订本学科,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每个学生都应制订硕—博连读培养计划,并经研究生教育中心审核,予以施行.

中国海洋大学推荐优秀应届

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的办法

(2002年10月修订)

为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本科教学,鼓励学生为国家建设而发奋学习,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我校实行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工作,具体办法与要求如下:

一,推荐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品德优良,遵纪守法,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2,学习勤奋,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习中表现了较强的创造精神.

3,前三年业务课(以教学计划为准)成绩总平均在班内属前15%(基地班为前50%,转专业同学在原专业的学习成绩合并计算总成绩).一般情况下,公共必修课,专业主干课成绩在90分以上的课程占50%以上(含50%),单科成绩不低于70分;英语通过国家组织的六级考试.

4,身体健康,并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5,在校期间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获取专利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竞赛活动并获奖励(除第6条外)者优先推荐.

6,满足下列条件之一且三年业务课学习成绩总平均在班内属前50%者可直接获得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1)在校期间被评为三好学生标兵;

(2)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学术作品制作竞赛获得以下奖励者:①特等奖前三名;②一等奖前二名;③二等奖第一名;

(3)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得以下奖励者:①特等奖前二名;②一等奖第一名.

7,推荐免试研究生第一志愿原则上应报考本校.推荐免试研究生所学专业一般应与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不服从安排者不予推荐.

二,推荐比例:

推荐免试人数一般占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2%(基地班视情况倾斜,具体名额依照国家当年下达的推荐免试指标进行分配).

三,推荐方法与步骤:

推荐工作主要由各院(系)组织实施,具体做法是:

1,各有关学院成立由院党政领导,系负责人,班主任及有关人员组成推荐小组,根据推荐条件提出推荐名单,经初审后在本院(系)范围内张榜公布,广泛听取师生意见.

2,各院(系)有关负责人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推荐名单,并整理材料,填写推荐表(附学历成绩总表),报送研究生教育中心,由研究生教育中心分别会同教务处,学生处审核成绩及获奖情况.

3,研究生教育中心,教务处,学生处和团委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推荐免试生名额及院系推荐情况统一审核,确定初步推荐名单并经主管校长批准后上报山东省招生办公室审批.

4,山东省招办批准推荐名单后,在校内张榜公布.

四,质量保证及要求:

1,为保证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的公正,合理,各院系要对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材料进行认真核实,严格把关,发现有不实或弄虚作假行为取消推荐资格并给当事人以纪律处分.

2,为考核推荐免试生的入学质量,要求被推荐的免试生必须参加当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中的部分课程考试(英语和一门基础课).对考试成绩不合格者,进行适当处理,直至取消研究生入学资格.

3,推荐免试生毕业前若出现课程考试或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合格,违法违纪或不能取得学士学位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五,本办法的解释权归研究生教育中心,教务处,学生处和团委.推荐免试工作由研究生教育中心统一协调.

中国海洋大学关于从香港,澳门,台湾人士中

招收研究生规定实施细则

(2003年6月修订)

一,报名

(一)资格

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须具有与内地(大陆)大学相当的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力,年龄一般在四十岁以下.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须具有与内地(大陆)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力,年龄一般在四十五岁以下.

考生应品德良好,身体健康.

必须有两名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的专家,学者书面推荐.

(二)报考类别

公费生(即国家计划内定向生)

自费生(即自费全日制研究生)

自费兼读生(即自费在职研究生.在香港,澳门或内地(大陆)供职的香港,澳门,台湾考生可报考自费兼读生)

奖学金生(国家教育部为香港人士设立的奖学金生,只限香港人士报考)

(三)报名时间

一般为每年的十二月一日至三十一日

(四)报名地点

广东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北京理工大学,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澳门基金会.

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任选一地报名,也可到我校报名,但报名点必须与初试点相同.

(五)报名手续

报名时考生须交本人居住地身份证副本,近期正面半身免冠同一底片的二寸照片两张;学士学位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副本(应届毕业生可于录取前补交)或同等学力文凭;大学本科或攻读硕士学位的成绩单;体格检查报告.报考费为500港元(台,澳考生参照港元交费).

二,考试

入学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科目:硕士生考生须应试报考专业指定的三门业务课及外语,均为笔试;博士生考生须

应试报考专业指定的二门业务课及外语,其中至少有两门为笔试.详见当年的招生专业目录.笔试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三小时.

初试合格者,复试与否及复试方式由我校确定.

(二)初试地点,时间

地点:由报名点安排.

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四月二日至八日.

(三)复试地点,时间

地点:由我校确定.

时间:每年五月二十日之前.

三,录取

根据考生的报名资料,考试成绩,导师意见及体检结果综合审查后,确定录取名单.录取通知书于七月初开始函寄考生本人.国家教育部向获奖学金的香港考生函寄通知书.

四,入学

新生于九月中旬前到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报到入学,办理交费,居留等手续,具体时间以发出的"入学通知书"为准.新生报到时,由学校进行身体复查,不符合入学条件者,取消入学资格.手续齐全者,凭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介绍信到研究生教育中心报到.

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报到者,须以书面形式提前向我校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五,学习年限

根据就读专业的不同,攻读全日制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二年半至三年;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至四年.攻读自费兼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不超过六年.

六,学位

课程学习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可获相应的学位证书.

七,经费和待遇

公费生在学期间与内地研究生相同,获国家教育部奖学金者除免交学费外,还要按国家规定发给奖学金,享有公费医疗.自费生在学期间按当年规定交学费,其他费用自理.

八,其他

(一)已在内地学习的港,澳,台应届本科生,硕士生或在内地供职的港,澳,台人士,拟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者,均可按内地高等学校招收内地硕士生,博士生的办法报考研究生,即包括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硕士生入学考试和我校组织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入学考试科目不设政治理论课.

(二)新生入学报到时,所持出入境证件的有效期应与学习期限相适应,或至少应持有效期为一年的出入境证件.台湾省新生还应办妥途经香港返回台湾的香港再入境手续.

(三)学生学业结束后,应返回香港,澳门,台湾原居住地,或港,澳,台在大陆的机构中工作.

中国海洋大学关于招收

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规定实施细则

(2003年6月修订)

招收和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是扩大对外开放,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和原国家教委《关于招收和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暂行规定》,参照国内招收研究生的有关规定,现就我校招收和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有关事项作如下规定:

一,申请条件

1,学习成绩优良.

2,品德良好,愿意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及学校纪律和尊重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我国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外国来华留学生健康检查标准".

4,汉语水平考试(HSK)已达到六级标准(英语授课班考生除外)的外国人.

5,申请攻读硕士学位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应具有与中国大学学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力.

6,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者,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应具有与中国大学硕士学位相当的学位或同等学力.

7,报考英语授课的研究生除符合相应的条件外,应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

二,招生专业和申请办法

我校有权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均可以招收和培养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各有关院(系)应积极创造条件,作好对外宣传工作,扩大招收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数量.

1,政府计划内的来华留学研究生

(1)我驻外使领馆向所在国主管派遣部门提供我接受计划后,由该派遣部门根据我国政府计划和我国对来华留学研究生的资格要求,择优选拔.经我国教育部同意后,将申请人有关材料寄送我校;(2)已在华学习的符合来华留学研究生资格的申请者,应首先与所在国政府驻华使领馆联系,再持其使领馆出具的同意报考的函件到我校办理申请手续.申请者必须经其驻华使馆确认纳入政府奖学金计划后,方可享受我国教育部的奖学金.

2,政府计划外的来华留学研究生

(1)根据校际间或两国其他部门间的交流计划拟来华攻读研究生学位者,按校际或其他部门间达成的协议办理申请手续;

(2)在国外或已在华的符合来华留学研究生资格的个人,申请自费攻读我校研究生学位者,应直接向我校留学生工作办公室提出申请.除本文规定的其他条件外,还需提供担保机构出具的在华事务,经费担保证明,并应有在华常驻机构的委托人.

3,申请人应缴验的材料

(1)"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申请表";

(2)"外国人体格检查记录";

(3)经公证后的学位证书及最后学历阶段的学业证书,所学课程及成绩表(复印件);

(4)两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学者的推荐信.

以上所有材料均应是中,英二种文字之一或附有此类文字经公证后的译本.

4,申请时间

(1)政府计划内的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必须于入学当年的二月底以前送抵国家留学基金委来华事务部;

(2)政府计划外的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必须于入学当年的二月底以前送抵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外国留学生工作办公室;

(3)经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核实申请材料后,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于三月三十一日前寄出准考通知或免试通知.

5,报名

符合上述条件者,持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介绍信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办理报名手续,经审查合格者,准予报考.

三,入学考试

1,对来华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攻读我校硕士学位者,应通过考试录取,可参加我校招收国内研究生的统一考试,亦可由我校单独命题.对其中品学兼优,符合我校推荐免试条件者,可采取免试推荐的办法录取.

2,对原在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申请再次来华攻读硕士学位者,由本人向我校提出申请.我校可根据该生在校时的学习成绩和表现,采取考试录取或免试录取的办法.考试用汉语命题.

3,对外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申请来我校攻读硕士学位者,须先向我校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大学学习课程及成绩单,两名副教授以上的专业教师的推荐信.经资格审查,考试合格后录取.考试科目用汉语或外语命题.

4,凡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者,须具备相当于中国硕士学位的学历,并向我校提交学历证书,研究课题计划和两名教授的推荐信.经资格审查,考试合格后录取.考试科目用汉语或外语命题.

5,报考硕士研究生者免试马克思主义课程,但需应试报考专业指定的三门业务课,初试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份或6月份.

6,报考博士研究生者须应试报考专业指定的二门业务课,初试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份或6月份.

7,每科目初试时间均为三小时.

8,报考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复试地点,时间由我校通知考生.

9,考生来华手续由本人办理,所需费用自理.也可以先申请来校进修半年到一年,在进修期间参加有关的考试.

四,录取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根据考生的申请材料,考试成绩,导师意见及体检结果综合审查后,确定录取名单,并于每年6月底前将录取名单与具体安排通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办理录取通知书及有关事宜.

五,入学

被录取的来华留学研究生持来华学习签证和录取通知书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办理交费,居留等有关手续.具体时间以"入学通知书"为准.新生报到时,由学校组织健康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其入学资格.手续齐全者,凭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介绍信到研究生教育中心管理部报到.

新生应按时报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报到者,须以书面形式提前向我校请假,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六,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为二至三年,博士研究生一般为三至四年,具体培养计划由招生专业制定,经院(系)同意后报研究生教育中心审定.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过程,要求和管理与国内研究生相同.

七,论文与答辩

对毕业于我国大学本科的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入学后用汉语授课,其论文的撰写和答辩用汉语;对非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参加英语授课班的外国来华留学研究生,其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可采用英语,但必须有中文摘要.

八,学位

外国来华研究生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后,达到我国硕士学位要求的,可授予硕士学位.未达到硕士学位要求的,改作进修生结业.

攻读我校博士学位者,通过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后,凡达到我国博士学位要求的,可授予博士学位;未达到博士学位要求的,但已达到硕士学位要求的,且本人又未获得过该学科的硕士学位,可授予硕士学位.

九,经费

由我校留学生工作办公室提供经费来源,留学研究生的业务费由研究生教育中心负责分配.

1,来华留学生报考前,由留学生工作办公室向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供考生的经费来源情况.

2,对享受我国政府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留学生经费标准,研究生教育中心将参照我校关于国内研究生业务费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

3,对来华留学研究生,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须以外汇向我校缴付各项费用.每一学年的费用可一次付清;也可分两期缴纳,每学期开学前各缴一半.经费的分配原则与我国政府奖学金的业务费相同.

十,其他

招收来华留学研究生既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又要兼顾派遣国和留学研究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要求.

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报名,考试,录取,培养,学位授予等工作由研究生教育中心及各院(系)及导师负责管理,其他工作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管理.

以上内容如与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和下达的文件有矛盾之处,按国家教育部的规定和文件执行.

中国海洋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

(2003年6月修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教育部关于加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本暂行规定.

一,培养目标:

博士生培养,必须全面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总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具体要求是:

1,博士生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论;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自觉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在本门学科上具有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掌握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一至两门外国语;具有严谨的学风,能够独立从事学术活动和科学研究,并取得创造性成果;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培养方案

具体要求见《中国海洋大学关于制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

三,培养计划

博士生入学以后,导师在三个月内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及博士生的具体情况,共同确定该生的培养计划.由导师签字后并报学院(系)和研究生教育中心培养部备案.

四,学习年限

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至4年.非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一般不超过6年.

五,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方式以科学研究工作为主体,除学校规定的课程以外,为引导博士生进入学科前沿,要求参加有关讲座学习和阅读有关文献.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成立由导师负责的,以博士点学术梯队为主体的指导小组,具体负责博士生的课程学习,能力培养,论文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小组成员可以包括博士生主修专业领域不同研究方向的专家和相关学科的专家.

六,课程设置

博士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前沿讲座和补修课.博士生学位课程考试一般按百分制记,以70分为合格.非学位课60分为合格.

1,学位公共课

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教学采取博士生自学,讨论和教师专题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专题讲授安排课内50学时,在一学期内完成.学习结束后采取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考试和评定成绩,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外国语课内安排108学时,在第一学期内完成.要求达到读,写,听,说四会.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在本课程修完时要进行过关考试.其中笔试成绩占80%,平时考核成绩占20%.

2,学位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

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一般要在原硕士学科基础上开设拓宽和加深学科理论和知识的课程.课程学习提倡以博士生自学,讨论班或自学和讨论相结合的多种方式进行.3,前沿讲座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的进展,应在导师指导下以讨论班的形式组织博士生进行前沿讲座,并不少于6次.

4,补修课

补修硕士生课程,不计入总学分.

5,在学完全部课程后,在第3学期初举行一次综合性学科考试.

博士生综合学科考试,主要考查博士生在本门学科上是否基本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是否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成绩达到70分为合格,可进入博士学位论文阶段.成绩不合格者可在半年内再补考一次,如仍不及格则不得补考并终止学业.

博士生综合学科考试内容,应包括导师所指定学习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也应包括导师虽未指定,但作为博士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并结合论文开题报告,考核博士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博士生综合学科考试委员会应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五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导师是考试委员会的成员,但不担任主席.考试委员会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核同意,报研究生教育中心备案后方可进行考试.

综合学科考试时,导师应向考试委员会报告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及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和科研任务.考试委员会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确定考试范围,拟定考试题目.七,筛选和分流

在开题报告证明科研能力不强,课程学习考试成绩不佳及综合学科考试证明基础理论不能达到要求者,由综合考试委员会提出意见,院(系)审核,报研究生教育中心后,经主管校长批准,取消该生的博士生资格并按学籍管理条例处理.

八,论文工作

1,在论文工作开始之前,应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由导师负责主持,可吸收导师组成员及其他教授,副教授参加.开题报告结束后,应填写《开题报告表》,并交研究生教育中心培养部备案.

2,在学位论文完成过程中,至少应每个月向导师汇报一次论文进展情况,获得导师的及时指导.3,在实验或进入撰写论文之后,应以Seminar形式每季度与导师和同学交流一次,听取导师和同学们的意见.

4,论文题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内容;确要更改者,应重新做开题报告.

5,论文进度应纳入研究生期中教学检查的内容.

中国海洋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

(2003年6月修订)

一,培养目标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2,在本学科内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现代实验技术,具有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承担专门技术工作或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

3,身体健康.

二,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应按二级学科制订,具体要求见《中国海洋大学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三,培养计划

1,第一学期内,本着导师学生双向选择的意愿并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确定指导教师,并报研究生教育中心备案.

2,第一学期结束前,在导师主持下,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拟制订个人培养计划.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应对学习内容,选学课程,学位论文定题,开题报告及其完成的日期等作出具体的规定.由导师签字确认后,报院(系)备案及研究生教育中心存档.

四,学制和毕业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至4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五,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应届本科生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要求列入培养计划.教学实践完成后,由负责教师写评语,通过者取得1学分.

六,中期筛选

硕士研究生的中期筛选应在课程学习完成后,进入论文工作前进行.一般在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筛选的内容包括开题报告,课程及学分完成情况及政治思想等综合表现.中期筛选不能通过者,按结业处理.通过中期筛选者,填写中期筛选表,由院(系)填写审议意见后报研究生教育中心备案.

七,外语学习要求

硕士研究生除完成学校规定的外语学位公共课学习并通过考试之外,在读期间还必须通过国家组织的六级外语考试(60分以上),否则,在达到此标准前不能授予学位证书.如在入学前已达到该要求,可予以承认.

八,论文研究

1,在论文完成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并以适当方式与同学交流以获得导师的及时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

2,论文题目一经确定,不可随意更改,确因特殊原因需要更改者,需要重新做开题报告.

3,论文进度应纳入研究生期中教学检查的内容.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与成绩考核管理办法

(2003年6月修订)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专门技术的主要途径.加强和规范研究生课程教学与成绩考核工作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课程建设

第一条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前沿讲座,教学实践和补修课.

第二条研究生课程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应在更高层次上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最新进展和学科发展的前沿,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要有利于研究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以及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第三条研究生课程一般要有相应的教学参考书,可以选用国内外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学参考书或根据课程教学要求自编教学参考书.

第四条研究生课程教学要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要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明确本课程教学目的,要求,授课内容,授课学时,指定主要教学参考书目(包括学术期刊)等.

第五条根据学科发展及人才培养需要而新开设的课程,应由开课教师或教研室提出开课报告,所在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论证同意后,报研究生教育中心批准,备案.

第二章任课教师

第六条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应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职称和三年以上本科教学经历,教学态度端正,治学严谨,教学效果优良,学术造诣较高的教师担任.

第七条每门研究生课程一般应安排1—2名任课教师.

第八条初次担任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教师授课前应在教研室进行试讲,经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及有关专家听课评议合格,研究生教育中心批准后,才能上岗授课.

第九条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一经确定,中途一般不得调换,如确遇特殊情况必须调换时,须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原因,经院(系)和研究生教育中心批准.接替教师的水平一般不应低于原任教师.第十条实践证明任课教师学术水平低,教学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教学效果差或学生反映强烈,有关院(系)应责成教研室及时调整撤换,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第三章教学进程安排

第十一条每门课程的教学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进度以及任课教师安排等.任课教师在开课前都要按照教学日历制定课程的教学进程表(教学日历).

第十二条教学进程要具体明确教学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方式(讲课,实验,讨论,录相等)及其学时分配等.

第十三条任课教师须在开课前一个学期末将教学进程表交所在院系研究生秘书和研究生教育中心培养部,编排课程表.

第十四条研究生教育中心培养部须在开课前一个学期结束时,将课程表发送到有关院(系),教研室和任课教师,作好开课教学准备工作.

第十五条课程表一经排定,任课教师不得随意更改授课时间和地点,如有特殊情况须经研究生教育中心批准.

第四章教学过程管理

第十六条研究生课程教学包括备课,课堂讲授,实验课,成绩考核等环节.规定任课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的职责和要求是搞好教学过程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第十七条备课要求:

1,备课是讲课的起始环节,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任课教师无论是讲新教材,还是熟悉的老教材,都要按照教学目的要求认真备课,及时补充新的内容,介绍学科新进展.

2,备课前,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先修课程的教学情况以及后续课程内容,处理好课程的衔接,加强相关课程的联系,避免重复和漏讲.

第十八条课堂讲授要求:

1,课堂讲授(习惯称为讲课)是课程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

2,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是理论阐述准确,概念清晰,条理分明,逻辑性强,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讲透难点,揭示疑点,避免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教学内容要精,专业课要分专题着重讲前沿,讲进展,讲思路,讲概念的引入,讲理论形成的来龙去脉及其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猎取知识的能力;

3,课堂讲授要根据研究生自身和所授课程的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做到生动,活泼.倡导启发式,研讨式,交互式,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指导学生学会系统地,独立评论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多思路地解决问题和大胆地质疑前人的成果;

4,教学形式应不断进行改革,提倡使用新方法,新手段,增加授课的信息量,研究生教学应较多地使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

5,课堂讲授要按时,守时,不得擅自停课或调课,否则按教学差错事故处理.课堂讲授的时数要求不低于计划学时的50%.

第十九条实验课要求:

1,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观察问题和搜集,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判断实验结果等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技能训练.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学科专业多为研究生,特别是硕士生开设实践教学课程;

2,实验课前,任课教师应认真准备,做好预备实验,并检查实验仪器设备,材料,药品,试剂等准确情况;

3,实验课必须对学生进行"三严"(即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方法)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学风和肃静,整洁,规范,有条不紊的工作习惯;

4,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第二十条成绩考核要求:

1,研究生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教学结束时,都要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分考试与考查两种.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必须采取闭卷考试方式.学位专业课可采取闭卷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方式;2,根据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和课程内容特点,成绩考核可采取笔试,口试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以及闭卷,开卷或撰写论文等方式进行.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必须采取闭卷考试方式.学位专业课可采取闭卷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3,为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要重视学生实验课的成绩考核;

4,命题一般由任课教师或教学小组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拟出,由教研室审定,试题要难易适度,份量得当,以利于鉴别研究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5,每门课程考核时间一般为2小时;

6,课程考核前不得指定考核重点和范围;

7,课程考核一般在每学期最后四周内进行;

8,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采取百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制,合格不合格两级制,重修合格重修不合格等多种经研究生教育中心认可的形式记分.研究生课程考核成绩和考卷应保存3年,以备核查;

9,若理由充分,研究生可以申请免修部分课程,但应事先向院(系)提出申请,并报研究生教育中心批准;

10,研究生因故不能参加课程考核,应事先提出缓考申请,经院(系)审核同意,报研究生教育中心批准.学位公共课的缓考事宜直接由研究生教育中心审批.缓考成绩按正常考核成绩处理;

11,研究生无故不参加课程考核,或申请缓考未获批准,也未参加考试者,其成绩以零分计算;12,研究生课程考试作弊,成绩以零分计,并按《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中有关规定处理;

13,研究生有课程不合格,应重修并交纳重修费,按每学分150元计算,每门课重修一般不多于两次;

14,研究生课程考核不合格或考核作弊者,按《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中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教学质量管理

第二十一条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建立和健全研究生课程教学检查与评估制度是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措施.

第二十二条学校成立研究生教学评估委员会,负责对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和论文进行评估.学校还将成立研究生教学督导委员会,对研究生教学,培养及研究生的管理实施督导.

第二十三条研究生教育中心每学期组织对承担研究生课程的任课教师的教案和讲稿进行抽查.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四条研究生课程教学结束时,研究生教育中心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抽查考核,并组织该班全体听课学生进行教学评价.

第二十五条研究生课程教学开课前和结束时,任课教师要召开课前师生见面会和课后师生座谈会,听取研究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

第二十六条凡经学校研究生教学评估委员会按照研究生课程教学评估程序,评价为优良者,优先上岗,若评价为不合格者,则一年内不能担任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研究生教育中心组织教学检查,效果较差者,责令其进行整改,若再次检查,教学效果仍不佳者,停止其承担研究生教学活动的资格.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细则自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八条本细则由研究生教育中心负责解释.

中国海洋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2003年6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本校授予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十二个学科门类授予.

第三条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并具有一定学术水平者,均可按本细则的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二章学士学位

第四条符合本细则第三条要求的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合格,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经审查符合《中国海洋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者,授予学士学位.

本校的本科毕业生,由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逐个审核其学习成绩和毕业鉴定等材料,对符合本细则第三条和第四条要求的,可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名,列入学士学位获得者的名单.

第五条我校举办的函授,夜大学(可授予学士学位专业)本科毕业生,及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本科毕业生向我校申请授予学士学位者,必须严格按教委规定的程序,组织资格考试,经二级学位委员会审批后报省教委核准,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第三章硕士学位

第六条硕士学位: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可授予硕士学位.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2,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第七条硕士课程学习要求

1,学位公共课3门7学分

2,学位基础课3~4门8~10学分

3,学位专业课2~3门5~8学分

4,专业选修课4门8~12学分

5,前沿讲座4次2学分

6,教学实践(只限应届统招生)1学分

学位课程必须闭卷考试,考试成绩70分以上为合格.

同等学力学生和跨一级学科学生须补修覆盖本学科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原则上不少于2~3门,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以上各项规定学分.

第四章博士学位,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第八条博士学位: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可授予博士学位.

1,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要求能用第一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能力.

3,论文具有创新性见解,并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了创造性成果.

第九条博士学位课程

1,学位公共课2门5学分

2,学位专业课1~2门3~6学分

3,专业选修课1~2门3~6学分

4,前沿讲座6次2学分

学位课程必须闭卷考试,考试成绩70分以上为合格.

同等学力学生和跨一级学科学生须补修覆盖本学科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原则上不少于2~3门,学分另计,但不能顶替以上各项规定学分.

第五章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评阅及答辩

第十条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内容一般包括目录,中英文摘要,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必要的附录,致谢.

1,硕士论文:要求能掌握本学科专业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在基本论点,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技能某一方面有新的见解;或用已有的理论方法解决新的课题,在学术上应对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篇幅一般不少于3万字,文科一般不少于4万字,中英文摘要各1000字左右.

2,博士论文:要求在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必须重点阐明本领域前人已有的成果和自己创造性的贡献,在理论上实践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篇幅一般不少于5万字,文科一般不少于8万字,中英文摘要各1500字左右.

第十一条学位论文评阅

1,硕士论文:学位论文在答辩前一个月完成.应聘请二位以上专家评阅,论文评阅人应当是副教授以上的专家,论文评阅人的确定及评阅手续的办理,由各院(系)专人负责,研究生本人及指导教师不得介入.学校通过一定方式对论文评阅情况进行检查.

2,博士论文:学位论文在答辩前三个月完成.由导师组织校内同行专家进行预答辩.答辩前二个月,将预答辩通过者的论文,摘要,有关材料交校学位办公室,由学位办从专家库中聘请五位以上专家评阅论文,其他人不得介入.

3,学位论文质量定量评议计算办法

(1)学位论文定量评议指标共分五大项,满分为100分,其中:

①立论依据(15分);

②研究方案和实验设计(20分);

③数据处理与结论(15分);

④论文格式与写作(20分);

⑤论文创新性及学术成果(30分).

五大项按设定的分数打分,然后五项之和作为总分.

(2)依据上述总分,将论文综合评价等级分为四个等级:"优良"(≥85),"合格"(70~85),"基本合格"(60~70),"不合格"(<60).

4,学位论文评阅结果执行办法:

(1)博士学位论文:对于五位评阅专家反馈的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及"综合评价等级",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延缓答辩.

情况一:两位以上专家(含两位)评阅意见为"不合格";

情况二:一位专家评阅意见为"不合格"且另外两位以上专家(含两位)评阅意见为"基本合格".(2)硕士学位论文:对于两位评阅专家反馈的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及"综合评价等级",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则延缓答辩.

情况一:两位专家评阅意见为"不合格";

情况二:一位专家评阅意见为"不合格",再送一位专家,若意见为"不合格"或"基本合格".(3)其它情况,可以进入论文答辩阶段.毕业研究生应就论文评阅中修改意见认真做出修改,填写《学位论文修改书》.对评阅结果出现"不合格"或"基本合格"的学位论文,请导师严格把关,按评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指导与督促学生修改,学位论文答辩会上由答辩秘书宣读所有的评阅意见,导师发表申述意见.

(4)延缓答辩的期限为六个月以后至二年以内,再次专家评阅及答辩在此期间完成.延缓答辩期间不再发放奖学金,学生可落实工作岗位,边工作边修改论文,规定期限内仍不能进行答辩者,则取消学籍,按《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论文答辩

1,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副教授以上专家五人组成,其中外单位专家不少于二人.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审查批准.

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一般由教授以上专家五至九人组成,其导不少于三人,外单位专家不少于三人.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推荐,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审查批准.若有不同意见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裁决后决定是否聘请.

2,指导教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但在答辩时可以列席,在讨论表决及形成决议时应离席回避.答辩委员会对论文进行评议,写出评语,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是否授予学位进行表决,经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及以上同意为通过,由主席签字.会议要有记录.

3,答辩委员会作出决议后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向学位申请人宣布论文答辩结果(具体讨论过程,内容及投票表决情况应向学位申请人保密).

第十三条论文答辩程序

1,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开会,宣读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申请人姓名,论文题目等;

2,导师简要介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成绩及从事科研工作情况;

3,研究生报告论文的主要内容(硕士论文半小时,博士论文不超过一小时);

4,与会者提问研究生答辩;

5,休会:导师,研究生,列席旁听人员退场,答辩委员会举行会议,答辩秘书宣读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及《学位论文修改书》,委员就论文及答辩情况交换意见,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就论文是否通过,是否同意授予学位进行表决,并作出书面决议;

6,复会:导师和研究生回到会场主席宣布论文是否通过和对论文的评语.

论文需经全体答辩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为通过,未出席答辩会的委员不得会外委托他人或以通讯方式投票.答辩委员会决议,会议记录需经主席审阅签字.

第十四条学位论文未获得通过,答辩委员认为可以进一步修改时,也应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经半数以上通过,作出允许作者在规定时间内(硕士论文一年,博士论文二年)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交校学位办备案.

第十五条如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多数成员认为申请人的论文已相当博士论文学术水平,除作出同意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外,还可以建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进行授予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在补上博士学位课程后,办理博士学位授予手续.

如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多数成员认为申请人的论文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而申请人又尚未获得硕士学位者,可以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

第六章学位申请及审批手续

第十六条应届毕业研究生,完成了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各项要求,通过论文答辩,即可向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学位申请.

分管院长指定专人(一般为各院,系研究生秘书)负责将已通过论文答辩的学位申请人的有关材料:学位申请书,学位论文及中英文摘要,论文评阅书,论文答辩会议记录和决议书,答辩表决票,课程成绩单,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或其他成果提交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申请者材料进行审议,并对申请者作出是否授予学位建议(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以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能作为通过),经分会主席签字,连同有关材料由专人提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根据学位申请人整个学习期间德,智,体全面表现情况,讨论并以无记名投票表决,决定是否授予相应的学位,开会出席人数应为委员会总数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表决结果是委员会总数半数以上同意方能作为通过.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决定后,经主席签字,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向申请学位者发出授予学位通知,并颁发学位证书.

第十七条学位申请人自提交论文及有关表格后,在整个论文评阅,答辩讨论及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期间严禁进行非正当活动,一经发现要从严处理.一切有关人员要严守纪律,申请者本人不应了解的一切内容,严禁泄露,违反者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未通过授予学位的研究生,不得再提出复议.

第七章名誉博士学位

第十八条对于国内外有卓越成就的学者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名,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可以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第八章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十九条学校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会由九至二十五人组成,任期二至三年,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二至三人.委员会成员除在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教授中遴选外,应有各学科的其他带头人和有关党政领导参加,成员名单经校长同意,报国家教育部备案.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下设学位办公室,负责处理本校授予学位的日常工作.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院设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分委员会由七至十五人组成,任期二至三年,分委员会设正,副主席各一人,配专职或兼职秘书一人,分委员会协助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

第二十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责

一,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及学士学位的决定;

(二)通过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人员名单;

(三)审定本校有关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规章制度<>和办法;

(四)审批申请学位授予权的专业及指导教师名单;

(五)作出撤销违反规定而授予学位的决定;

(六)研究和处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授予学位中有争议的问题和其他事项.

学位评定委员会就有关重大问题作出决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委员参加并需经全体成员半数以上(含半数)通过.未出席委员不得会外委托他人,或通讯方式投票.

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以上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负责,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出报告.因此,尚需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定研究生学科,专业建设,导师队伍建设,专业培养方案,学位课程建设等有关本院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新问题;

(二)审查并通过接受学位申请人员名单;

(三)确定硕士学位的考试科目以及博士学位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的考试范围,考试委员会名单;(四)审批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的学位申请人名单;

(五)提出论文评阅人和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六)审查学士学位获得者名单;

(七)建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名单;

(八)将有关授予学位的有争议问题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反映并提出处理意见.

学位分委员会就有关重大问题作出建议,至少应有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出席,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出席委员的半数以上(含半数)通过.

第九章其他

第二十一条在我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和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的外国学者申请学位,参照本细则办理.

第二十二条本细则如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或下达的文件有矛盾之处,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中国海洋大学关于研究生

相关论文成果及外语考试要求的规定

(2003年6月修订)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论文成果水平,参照兄弟院校的做法,从我校实际情况出发,我校申请学位必须修满规定的全部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并符合学籍管理中其他规定;除此以外,学位证书获得者还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一,申请博士学位

1,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理,工,农,医各学科的博士,至少要以第一作者在《中国海洋大学认定的重要核心学术期刊(A类)》上发表两篇(包括两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被SCI或EI收录的文章不少于一篇.

2,对于应用学科中具有保密性质的成果不便于多发表文章时,应至少在一级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包括一篇)以上学术论文,但必须同时提供一项(包括一项)以上获得的国家专利,省部级以上鉴定或验收成果,以说明其学位论文成果水平.在专利,鉴定或验收成果中,研究生应为主要完成人员之一.

3,从事文科,管理科学,经济学的博士至少应以第一作者在一级学术刊物发表两篇(部)以上学术论文或专著.

4,发表的文章或完成的成果,内容要与学位论文相关,作者单位署名中国海洋大学.

5,如文章第一作者为研究生的导师,研究生作为第二作者可视该生为第一作者.由于时间原因,学术论文不能正式出版,需要递交审稿修改意见,编辑部接受函和版面费通知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二,申请硕士学位

1,要求以第一作者在《中国海洋大学认定的重要核心学术期刊(A类或B类)》上发表一篇(包括一篇)以上的学术论文或提供一项研究成果,在成果中研究生应为主要完成人之一.

2,发表文章或完成的成果,内容要与学位论文相关,作者单位署名中国海洋大学.

3,如文章第一作者为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作为第二作者可视该生为第一作者.由于时间原因,学术论文不能正式出版,需要递交审稿修改意见,编辑部接受函和版面费通知复印件等证明材料.

三,为了保证研究生的外语水平,除参加并通过研究生外语课程考试外,还要在博士或硕士阶段通过国家组织的六级外语考试要求及格.如果在读期间参加了WSKORPETS,成绩在95或55分以上(4年内),可代替六级考试成绩.如在入学前即达到该要求,可予以承认.

四,对已通过学校学位委员会学位审核,但不能达到一,二,三项要求者,施行"缓授学位证书制",即毕业时,暂不发给学位证书,两年内达到要求者,随时补发学位证书,两年内仍达不到要求者,学位证书作废.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2003年6月修订)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申请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特制定本统一要求.

一,学位论文书写的一般格式

1,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引人注目.题目应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25个汉字.

2,中文摘要:论文第一页为内容摘要,1000—1500汉字,应说明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重点突出其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语言力求精练,准确.摘要最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3,英文摘要:论文第二页为英文摘要.上方应有题目,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摘要最下方另起一行为关键词3—5个,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

4,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5,引言(或序言):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6,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写作内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结论.结论应该明确,精练,完整,准确.认真阐述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应严格区分本人的研究成果与导师或其他人的科研成果的界限.

7,参考文献:按学位论文中所引用文献的顺序列在论文后面,一般使用5号字.

书写格式为:

期刊——〔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题(篇)名.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起止页码

图书——〔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

止页次

8,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9,致谢.

二,学位论文和论文摘要的书写,装订要求.

1,封面采用230克羊皮卡纸,博士论文为深兰色,硕士论文为金色.封面内容按照校学位办提供的格式进行.

2,学位论文用纸规格为A4复印纸双面打印,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文中标题用4号黑体字.使用时左侧应注意留出装订线.

3,论文必须打印,标点符号清楚,工整,正确.凡层次不清,错别字较多,语句欠通顺者,应予以重新整理.

4,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正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正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5,文中所用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务院的法定计量单位,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要两种混用.

6,学位论文一律用中文书写,外文或部分外文均不被接受.

7,指导教师应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书写质量全面负责,应进行认真审阅.经审查合格的论文由导师签字后,才能报研究生教育中心进行通讯评议.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条例

(2003年6月修订)

为了保证研究生工作的正常进行,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提高培养质量,必须加强研究生学籍管理.现根据原国家教委教学[1995]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情况,制订此暂行条例.

入学与注册

第一条新生必须持录取通知书等有关证件,按规定日期到校报到,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第二条新生入学后,在三个月内将按照招生规定进行复查,复查合格,发给学生证,校徽,取得学籍.

经复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由院,系(所)提出,研究生教育中心审核,报主管校长批准,取消其入学资格.

1,无故逾期两周不报到者;

2,健康复查结果,不符合招生体检标准者;

3,发现入学前有严重政治问题或刑事问题者;

上一篇:资信证明申请书范文 下一篇:九三学社申请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