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接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16:59:22

铆接实训总结

铆接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6.068

1 职业学校教改现状

时常听到老师们私下谈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是的,其他职业学校老师也都深有感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生源层次造成的。近几年来,高中生源严重缩水,初中生源占绝大部分,学生他们的行为特点很明显:一部分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较强的接受能力,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一技之长,改变自己的命运,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勤奋精神不足;另一部分基础较差,没有良好学习习惯,选择性地愿意学习一点实用知识;最后一部分文化基础很差,性格叛逆,学习习惯很差,也不愿意学习。另一方面,我在想是否可以从现行的教学模式去反思?我们知道,部分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差,而普教盲目地追求升学率,难以顾及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习惯养成,使得这一部分学生无所适从,成绩每况愈下,学习积极性越来越差,成为被遗忘的对象。自信的缺乏,成就感的缺失,使得他们对正常的课堂教学存逆反之心,对传统的、“满堂灌”教学嗤之以鼻,深恶痛绝。试想,如果我们还沿用传统的,照本宣科模式,学生又怎么会愿意听呢?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改变思想,思路决定出路,我们改变了,学生才有改变;改变方法,以人为本,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发挥,帮助每一位学生的习惯养成。

改革之路势在必行,如何改变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有“三心”:一是决心,即学院、系部、教师要敢于下教改的决心。解放学习力,以学为先,颠覆传统课堂,重建教学模式,再造教学流程,营造教改氛围。二是信心,即树立“教改”定能成功的必胜信心,教改肯定影响质量,这个影响是正面影响,使学生综合素质、学习能力,尤其是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三是恒心,即教改绝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事情。这就需要学院有不断推进教改的机制,形成新型的校园文化。

教改的思路是方向性问题,即改向何方,要明确现代课堂和传统课堂的区别和联系,就是中心转变的问题,只要确立新的中心,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自然就会发生转变。教改的关键问题是“行动”,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敢于试水,大胆行动,只有进入行动层面才会明教改。教改的提升是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发展的,在不断总结、反思中改进,一天一个进步,一月一个惊喜,一学期一项大行动,一学年一层新境界,在教改中科研,在科研中教改。

2 职校教改案例

课程内容:锯弓制作(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学习领域:零件加工。学习任务:学习活动6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授课时数:4。班级:一w化班。

学材:零件加工、零件图样、钳工相关手册、教材。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行动教学法、总结教学法、激励教学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媒体(含教具):计算机、多媒体、夹具、量具、工具、样件。

工作情境描述:某单位接到一批锯弓的加工订单,零件的加工图样如下图所示,零件生产的其中一部分需要通过钳加工的方法来完成。现把任务分配给你,试根据图样的要求进行加工。现已经基本完成了锯身、前后架等所有零件的制作,今天要开始组装锯弓。

目标:(1)能收集学习资料,结合学习铆接知识,合理选择铆接工具和铆接方法;(2)能结实际情况确定铆钉长度,查阅相关手册确定铆钉型号;(3)能遵守铆接安全操作规程,并合理检测产品装配质量和功能要求;(4)能按车间现场管理(6S管理)和铆接工艺过程,采用合理铆接方法完成铆接;(5)能按分组情况,分别派代表展示工作成果,说明本次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作分析总结;(6)能就本次任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7)能按要求正确规范地完成本次学习活动工作页的填写。

学习内容:通过互联网查询信息或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铆钉的类型及应用场合、铆接工具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零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锯弓的质量分析及评价方法、车间现场管理规定。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基本掌握了钳工基本技能的操作,如锉削、锯削、划线等,本次课通过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学习钳工铆接的操作以及零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同时对操作的规范化和车间现场管理进行强化。

任务分析:学生通过完成第六个学习活动――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应掌握零件的铆接和零部件的组装工艺过程,属于较高层次能力要求。

教学条件:锯弓零件、铆接工具、相关书籍、钳工实训场地、工具等、投影机、展示板等。

教学组织建议:(1)根据学习任务活动内容,确定负责人,明确分工,提前备课。(2)根据学习任务活动环节,教师完成作业分工,安排学生交叉进行,及时抓住学习任务中的难点、要点进行指导、讲解、表扬、分析等。(3)以情景模拟的形式,教师安排学生扮演角色,从资料室领取相关手册、领料单、工具清单。(4)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通过现场演示形式,向全班展示、汇报学习成果。

重点内容:铆接装配锯弓。任务重点化解方法:(1)教师进行讲解;(2)观看铆接视频、网上查阅资料;(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评议。

难点内容:铆接操作。任务难点化解方法: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演示、评点。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钳工相关技术手册、零件图样及教材;(2)弯型设备、矫正工具、工、量具;(3)实训场地、半圆头铆钉、项模、罩模、手锤。

3 职校教改教学活动策划方案

3.1 教学活动:活动6:锯弓制作――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资讯)

学生学习活动:(1)聆听工作任务要求;(2)组长组织组员讨论,起组代号和口号;(3)组长解释组代号和口号的意义;(4)聆听工作任务要求,明确任务;(5)收集铆接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讨论;(6)展示评价完成收集成果。

教师活动:

学习内容:(1)A讲解学习任务情境和工作任务的要求;(2)A确定组长,安排学生起组代名和口号,AB观察及记录学生行动;(3)ABC点评每组的代号及口号;(4)A讲解完成任务要求;(5)A组织、B引导学生进行收集钳工基础知识,A观察及记录学生行动(指导获取资讯的途径);(6)A组织学生展示收集成果和ABC评价。

资源:任务内容收集资料方法铆接基础知识表达方法 工作页互联网《钳工技能训练》《钳工工艺学》铆接安全操作规程相关视频。评价点:工作页收集方法铆接知识成果展示方法表达方法。学时:30分钟;地点:一体化课室。

3.2 教学活动:活动6:锯弓制作――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准备与计划)

学生学习活动:(1)穿戴工作服、铆接知识及铆接操作并展示学习成果;(2)小组讨论确定最终结论;(3)小组讨论选出本组最佳实施检控计划展示并进行优化。

教师活动:(1)A组织学生领取工具和学习工具使用方法;B点评学生学习成果和演示铆接工具的使用方法;(2)A组强、B引导学生如何制定实施监控计划,A观察及记录学生行动;(3)A组织学生展示实施检控计划进行B点评及ABC提出建议 工具清单。

学习内容:铆接工具的方法实施检控计划展示方式资源:工作页工具房互联网《钳工技能训练》《钳工工艺学》。

评价点:工作页学习方法掌握程度实施检控计划展示方法学时:20分钟 地点:一体化课室。

3.3 教学活动:活动6:锯弓制作――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实施与检控)

学生学习活动:(1)按照计划进行加工和在线检测;(2)相关操作技术咨询教师;(3)按车间现场管理和铆接工艺流程的要求,正确放置工量具并完成铆接操作。

教师活动:(1)A组织安排实习岗位及AB观察及记录学生行动;(2)AB指导学生操作技术;(3)B指导生按车间管理要求M行操作,A并观察及记录学生行动。

学习内容:加工方法检测方法安全知识保养规定车间现场管理零件规范放置卫生环保习惯。资源:普通锉刀手锤、顶模和罩模等钳台及台虎钳锯弓零部件车间安全文明生产规程。

评价点:操作方法安全文明生产物资合理放置环境卫生。学时:50分钟地点:实施车间。

3.4 教学活动:活动6:锯弓制作――铆接方形导套和手柄(评价总结)

学生学习活动:(1)小组内展示产品,讨论、分析选出组内最符合任务要求产品;(2)展示小组代表产品,并进行试验,评出全班优胜产品;(3)总结工作体会,提出改良意见;(4)展示工作体会和改良意见;(5)聆听教师总结,获胜组,进行喊口号。

教师活动:(1)A组织、AB引导学生找出本组最符合任务要求产品;(2)A现场试验产品,进行ABC评价,ABC选出优胜产品;(3)A组织、AB引导学生总结,写工作体会和改良见;(4)A组织、ABC评价学生工作体会与改良意见,选出进步奖;(5)AB掌习任务总结,选出最获胜奖,组织其大叫口号。

学习内容:沟通方法选取方法总结方法展示方法表达方法组织方法。资源:工作页互联网指导教师。评价点:沟通方法选取方法展示方法表达方法组织方法总结方法。

铆接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实训教学;飞机结构修理;教学模式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实训课堂主要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是知识的灌输者,给学生指定教学内容,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老师指定的框架中进行实践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意识受到限制,创造意识也受到抑制。[1]

为了改善当前课堂的消极状况,有必要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引入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启迪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潜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由独立之精神,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训教学模式。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及其内涵

“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新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其有优越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方面,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知识的授予者,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学习效果。[2-4]

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训教学是飞机高级结构修理的实训项目之一,其任务是培养飞机结构修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从事民航机务维修职业所需要的工作岗位技能,在以课程教学任务和要求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分析本实训课程的特点和民航机务维修岗位的职业需求,试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训教学项目――波音757飞机的长桁典型修理实训课程。

2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长桁典型修理教学实践

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对学生实训方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民航机务维修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更加主动有效地学习,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调动学生在飞机结构修理实训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操作能力,为他们以后成为飞机结构修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训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采纳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耐心的解答和给予正确的引导,为学生解决各种学习上的困难和疑惑。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营造友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机务维修岗位的理解和认识。

该项目是飞机高级结构修理的项目内容之一,对技能性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飞机结构修理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项目以波音手册为基准,制定了项目过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根据波音的结构修理手册来实施维修,掌握相关的技能操作。[3]

在飞机修理中,长桁及各种梁缘条的腐蚀、破坏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对于结构修理来说,要掌握各种桁条、梁缘条的破损、腐蚀后的修理能力。此处主要针对各种梁缘条和桁条破坏,进行相应的讲解和实操训练。

当长桁整个截面存在损伤时,一般需要根据SRM长桁典型修理采用整个截面切割加强的方式进行修理。[2]修理的主要目的是恢复长桁的静强度,耐久性和损伤容限性。本项目以波音757飞机的长桁典型修理为例,采用整个截面切割加强的的修理方式。它是飞机结构修理中难度系数较高的一个项目,实训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为把握点,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搭配,引导学生各尽其能,并团结合作,根据给定情况查询飞机结构修理手册757-200SRM,根据长桁的典型修理方案实施修理,让学生分别对长桁损伤的去除,制作加强件和铆接三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分析,在明确操作方法之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掌握技能要点和难点,明确结构修理的原则,针对典型的长桁件修理,做到有的放矢,掌握长桁典型修理的技能,包括计算、画线、折弯、布置铆钉、配钻和铆接等等技能要点。

首先,根据损伤的位置和损伤形式进入Procedure 53-30-03-2R-1-ISection 43 Fuselage stringers查找修理方案。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图所示,得到了具有多年民航机务维修经验专家的认可。

查手册,确定修理件的材料为7075-T6,厚度与原长桁厚度相等。根据长桁的尺寸,计算得到对应修理补片的尺寸,划好精确的折弯线,折出如图所示的形状。然后使用胶木板、榔头等工具修整倒角,以便其能够贴合长桁的圆角,并制作边缘折弯角,

图1

查757-200SRM,53-00-03,根据损伤的位置和损伤处原紧固件的型号,确定修理使用的紧固件为BACR15FT5AD6R,满足本项目的长桁要求。

铆接的注意事项是使修理件和原长桁件的各个面都要贴合,且按照要求的铆接顺序。效果图如图所示。

图2

在学生完成实训项目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项目制作,让学生先评估自己的项目成果,然后教师按照标准进行总体点评总结,根据大部分同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个别典型案例进行点评,让学生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清晰明了。(下转第265页)

(上接第183页)3 本课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适用性

尽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并在国外大学已经得到了推广和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的实施中还是存在较大的阻力。由于本课程是实操教学模式,属于小班教学,故能够较好的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能够给每个学生以锻炼指导的机会。但同时,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深入人心,该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该教学模式先课程所需要的时间会更多,另外学生水平存在高低不均的情况,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想的困难,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教学难以继续。

4 总结

该模式不仅适用于高职各类专业的理论课程,同时也适用于各类专业的实践课程。由于该授课模式中的教学方法,都要求教师在每一次课通过表演展示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特定问题,故该授课模式可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是对教师能力的重大考验。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种种挑战,但是确是高职实训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值得在高职实训教育中推广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11.

[2]李培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1.

[3]蒋鸣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2,4.

[4]杨利军.探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2(6).

铆接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钳工实训课程;一体化课程教学;学习任务;学习活动;一体化课程教学师资

引言: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既要求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也要求有较高的表达能力、协作精神、纪律观念、工作态度等综合能力。由于钳工实训教学内容陈旧、单调,学生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使钳工实训无法正常教学,然而钳工基本功技能又是机械类、机电类、家电维修类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重要技能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看图能力,提高测量技术,可以应用钳工技术对零件进行钳加工,使学生初步掌握零件加工工艺,对专业工种实训有很大帮助。我校钳工实训课程自试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以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

1. 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特点 所谓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把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完好衔接和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做”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针对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突出以技能为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设计多个学习任务完成实训课程,把有关的文化课、基础课、专业课、实习课等内容分别融合到各个学习任务中,通过开展多个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应用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不会造成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通过精心设计的各个学习任务完成本专业各项技能和相关理论的学习,学生参与设计、编制工艺、加工、评价等各个环节,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被动学习局面,创造了以学生为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

2. 钳工基本功内容及学习路径

2.1 钳工基本功学习主要内容

钳工主要分为装配钳工、机修钳工、工具钳工,尽管他们分工不同,但无论哪一类钳工,都应当掌握扎实的钳工基本功,包括: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矫正、弯曲、铆接、刮削、研磨、基本测量和简单的热处理等。

2.2 钳工基本功学习路径

钳工基本功学习要有方法和路径,其中“划线”主要学习平面划线、立体划线,对于非钳工专业的学生通过划规划能划出φ8直径的圆和利用高度尺划出尺寸界线即可,钳工专业必须学习立体划线,懂得借料和纠正技术即可;“錾削” 主要学习錾削平面、錾削键槽、利用錾子切断金属薄板、刃磨錾子、錾子热处理,对于非钳工专业的学生能利用錾子切断金属薄板即可;“锯削”最终目的是锯出准确尺寸,主要通过学习纠正来得到这一成果,锯削纠正的最高境界是能把约12毫米厚的铁板锯成正面呈直线,背面呈曲线的效果;“锉削” 最终目的是锉出尺寸和形位公差较高的平面和圆弧,锉削的最高境界是只利用一把锉刀就能把3毫米以上厚度,20毫米以上长度的铁板锉成中间底的效果;“钻孔” 主要学习钻床使用、尺寸控制和麻花钻刃磨,通过起钻时的纠正来达到钻准的目的,通过学习用手感应出钻穿来防止事故;“攻、套螺纹” 主要学习一些螺纹底孔直径计算,丝锥选用、攻套丝方法和小螺纹的攻丝技巧;矫正与弯曲要学习双向矫正与弯曲技术;基本测量就是常用量具测量,机械制造类学生必须学会用百分表测量尺寸和角度,非机械专业只要学会游标尺和千分尺即可;简单的热处理包括淬火、回火,在錾削时学习效果最佳。

3. 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策划

3.1 学习任务的设计

学习任务的设计是钳工实训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最重要任务,通过学习各个任务,把钳工各项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全部学到。学习任务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和趣味性,并根据各专业特点来设计,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小铁锤制作” 学习任务,通过学习制作小铁锤,可完成设计、编写工艺、划线、锯削、锉削平面和斜面及圆弧、钻孔及倒角、攻螺纹、套螺纹、基本测量和简单的热处理的钳工基本功学习。通过学习“色扣制作”或“小汽车制作”,完成设计、编写工艺、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矫正、弯曲、铆接、基本测量等钳工基本功学习。通过学习“微型平口钳制作”,完成设计、编写工艺、錾键槽、锯削、锉削、钻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铆接、基本测量、装配等钳工基本功学习。通过学习“V型铁制作”, 完成刮削、研磨、测量等钳工基本功学习。

3.2 学习活动的策划

教师在学习活动的策划中,要有始有终,例如“小铁锤制作” 这个学习任务,由以下5个学习活动组成:

学习活动1“小铁锤的设计”,学生分组设计,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设计一个新颖的产品,然后通过评比,选择最优秀的作品来加工制造。

学习活动2“工艺分析”, 学生分组制定工艺,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工艺,然后通过评比,选择最合理最先进的工艺。

学习活动3“小铁锤加工制作”, 学生按所制定的工艺来加工完成制作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加工,纠正学生的错误。

学习活动4“测量和误差分析”, 学生各自根据图纸测量自己制作出来产品,并填写检测表,教师观察和指导学生的测量。

学习活动5“工作总结与评价”,学生写工作总结,做自我评价并打分,小组对各成员做评价并打分,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并做教学总结和分别给学生评分。

在选择学习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合理选择,例如机电、家电维修类的学生,可以通过选择制造小铁锤、色扣这两个学习任务就可以达到学习目的,而且加工出来的产品可以在他们的专业实训中使用,更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汽车维修类的学生,他们重点学习矫正、弯曲、铆接等钣金技术和基本测量,其次是学习刮削、研磨、钻孔、攻套螺纹等日常修理技能,可选择制造小汽车、色扣等学习任务来完成这些基本功的学习。对于数控加工类的学生,他们重点学习测量、编写工艺、钻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等技能,可以考虑一些偏向于锉配类的如“微型平口钳制作”的学习任务。对于与钳工接近的如模具制造专业、装配钳工专业的学生,则要全面学习完所有钳工基本功内容。

4. 一体化课程教学师资的培养 要顺利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就要培养一体化课程教师,一体化课程教师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操作技能,也要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组织能力,教师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提升主要在校内培训,通过自学和“老带新”活动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其次是通过上级部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班来提高教学水平。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必须了解如何获得本专业各项基本技能最高境界的学习途径,懂得获取这些技能的最佳方法,教师的技能要真正达到本工种高级工以上水平。

教师要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先进工艺,了解相应工种各岗位对工人综合能力的要求,为此每年必须到企业锻炼,主要是了解企业文化及各类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了解各种先进工艺、先进工装及各种工作流程,了解各岗位对工人综合能力的要求等,因为这些知识是在校内和书本中都学不到的,只有到企业调研和通过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培训教师,才能使教师真正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总的来说,一名合格的一体化课程教师,必须了解本专业应掌握的理论课知识,具有本专业过硬的操作技能,熟悉企业用人的要求和工作流程。

5. 结束语 当然,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如果有理想的学习环境和设备必定事半功倍,提高一体化课程教学效果。在现代工业突飞猛进的时代,以培养生产、服务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学校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应对目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出现的厌学现象,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一体化课程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最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将再接再厉,不断总结和创新,一定会使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得到完善和推广,逐步在全校、全国推广使用,成为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推动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姜波.钳工工艺学第4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铆接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教改

作者简介:车美娟(1970-),女,山东淄博,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哲学。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9-0069-03

一、“工学四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我国唯一的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为一体的部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便位于其中,得天独厚的行业背景和地域优势,为学院在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创造了重要条件。

2006年,学院从与国家航空基地关系、与航空企业的联系、教学领域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校办工厂发展五个方面入手,在比较借鉴国内外工学结合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贯穿了哲学思想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工学四合”的系统化模式。其中,“工学四合”是指“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

二、“工学四合”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一)“工学四合”模式在示范院校建设中引发的思想观念的解放

“工学四合”是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的是系统思想、系统方法以及系统原则。在对“学院示范院校建设”认识的变化中,这一思想体现得尤其明显。按照示范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学院共设计了七个专业、三大社会服务平台和工学结合模式创新研究等11个重点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重点项目有具体的指标要求,大家往往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重点项目上,容易用重点建设项目“代替”整体推进,由此在工作中会产生一些不协调现象。示范院校建设工作中发生的这种偏颇,随着对工学四合认识的不断深化,学院都会及时调整并予以纠正,并明确提出了“项目带动,整体推进,系统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卓有成效地解决了示范建设工作的协调运行问题。

(二)“工学四合”模式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引发的革故鼎新的改革

1.在教育教学领域,基于对工学四合的认识,掀起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系统推动教学改革的浪潮。“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打开学校大门,实现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就业的结合。在开放办学过程中,学院发现内部教学与企业技术进步、生产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教学工作中滞后的、制约的东西很多,许多方面感到了“不适应”,如果不尽快改变现状,学院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因此,尽快转变观念,推动教学领域改革,已经成为全院教职工的共识。

在专业建设上,学院按照工学四合的模式,根据国家航空资源的战略重组和产业化发展的实际,确定了建设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软件技术、航空服务七个重点专业。并以七个重点专业的发展为基础,带动飞机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36个相关专业的整体发展,形成七大专业群的共同发展。

在课程改革方面,重点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如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飞机铆接与装配技术》课就成为课程改革的首选。为了保证课程改革取得实效,学院成立了由企业科技人员、学院教研人员联合组成课程开发小组,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法,结合生产岗位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具体针对飞机制造厂、修理厂的铆接装配和机体修理岗位,组划了10个项目、18个任务,进行普通铆接、密封铆接、干涉配合铆接、特种铆接、螺栓铆接、部件对接等方面的教学,培养飞机装配、机体修理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和工艺技术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飞机铆接与装配技术》被批为国家精品课程,取得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突破。

此外,学院还引进国外优质课程,重新构建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如通过CDIO方法,以教学计划、实施、评估、调控的过程管理为主线,吸纳生产技术人员全程介入,落实各个教学环节,完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督导体系,相应推动教学领域以及教学管理领域的改革。

2.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院按照“工学四合”模式,内外兼顾,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成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多样化体系。基于“工学四合”思想的影响,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整个教学基地建设呈现多样化趋势。从数量上来说,目前,学院共有校内外实训基地近80家。从种类上来说,有数控加工、普通机械加工、电工电子多种类型。从运行模式上来说,有学院自主建设管理的,有合作办学的、共同管理的,也有独立二级法人单位单独管理的等多种运行模式。其中现有数控设备不但能够承办全国数控大赛,而且还承接了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的印刷机配套件生产任务。独立二级法人单位单独管理的校办工厂,产品远销13个省市,其中为中国重型机械总公司生产的真空抬包产品,出口至塔吉克斯坦。

3.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着力完善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奖励、考核等制度,促进“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稳步进行。从产业界、科技界、教育界聘请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研究学院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咨询,开展教学指导,推动教学改革;以校企结合为导向,充分利用航空产业基地航空高技术人才密集的优势,聘用来自于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先进的职业理念,他们的加入使学院建成了一支独具特色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专任老师的培训力度,改变专任教师的能力结构,提高专任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学院重视抓好各个层级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对于新入校的教师,重视抓好岗前培训;对于中青年教师,鼓励带工资攻读高一级学历和学位,报销学习期间的相关费用;对于专业课教师,每年暑假期间,都有计划地选派一批骨干教师深入大型企业参加相关专业的生产实践,提高他们的双师素质;近两年内,学院先后组织近50名教师奔赴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学习交流,并派100多名教师前往深圳、西安、北京、咸阳机场等地区的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实习单位涉及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管理等诸多行业;通过修订和完善学院专业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学习进修管理办法、分配制度、“三师”(名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评定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系部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如航空维修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的教学团队共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企业工作经历超过16年以上者有7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双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高职教学要求。

目前,一支数量稳定、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新型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

4.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坚持高职院校文化创新,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基于“工学四合”思想的影响,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注重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通与衔接。有机整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为核心理念的航空文化和当代大学教育文化,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实施CIS战略,从物态(VI)、制度(BI)、观念(MI)三个层面构建航空特色高职文化的视觉系统、行为系统和理念系统,特别是把“航空报国、追求第一”核心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职生职业素质拓展有机融合,深层次推动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营造航空特色的文化气氛,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和育人功能,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归属感,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持和不懈动力。这方面的经验已在教育部组织的百所示范院校“文化与发展”论坛上交流。近日,学院《实施CIS战略,推进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陕西省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这说明,学院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航空特色文化建设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发展中引发的变化及思考

(一)“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发展中引发的变化

1.学院积极促进学院与西安阎良航空国家航

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深度融合,签订多种联合办学协议,实现双赢并进。共建了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人才培养、航空博览为一体的航空科技馆;共建了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和数控技术服务中心等服务社会平台;此外,学院还加入了中国航空学会、陕西航空产业协会,牵头组建了“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推动了学院与行业的深度融合。这些做法密切了与当地航空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系,推动了航空高职教育与航空产业的结合,提升了服务社会的实力。

2.学院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通、宽、新、活的校企合作之路,先后与200多家航修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近些年来,航修企业为支持学院办学,共捐赠了10架飞机、30多台套飞机发动机等教学设备;学院为企业完成10余项技术革新,并为企业开展各类在职培训。如与联邦德国中部法兰克工业商业联合会(IHK)、联邦德国“中国之窗”科技信息公司(CHINA WINDOW)三方合作建立的“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完成了陕西省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与新加坡明康集团、厦门太古集团、联想集团合作举办形式多样的“订单班”。

3.学院把产教结合做得更实更真。按照工学四合的思想,学院在着力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方面狠下功夫,构建了能力递增的实践训练环境,努力实现学生学习与未来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学院校办工厂受工学四合新理念的影响,锐意改革,走“以产为体、以教为用、产教并举”的路子,已经打造成了一个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学生顶岗、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学生在校内顶岗生产的重要基地。

4.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跟踪服务”全过程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加快推行“双证制”,构建就业工作质量评价体系,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连续多年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并被评为“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5.提高了学院的社会知名度。“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等报刊报道后,中国教育信息网、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以及许多高职院校网站予以转载。国内近百家高职院校来校考察;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几十所院校邀请学院领导介绍“工学四合”;位于“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正在筹建的榆林职业技术学院,邀请学院领导参加“建设方案”论证,并派人考察学习,希望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院党委书记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学院院长被评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三)“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发展中引发的思考

1.对工学结合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对工学结合的本质属性、基本原理、系统模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工学结合的实际。

2.对学院工学结合的各种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提炼,对典型案例进行跟踪研究,找出工学结合的普遍性规律。

3.注重研究工学结合的基本原则,主要是结合学院的各项实际工作,研究并制定、设计出保证工学结合顺利推进的制度规范,使其形成系统的工作机制和实践模式,实现模式创新,推动实际工作。

4.注重研究宣传工学结合典型案例,主要是针对学院工学结合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抓住典型,重点研究,重点宣传,以点带面,促进工学结合的各项工作做出特色。

可以说, “工学四合”的系统模式,是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取得的一项重大成果。这项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的改革和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工学四合的思想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统筹规划,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我们期望把“工学四合”转化为承传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因,不断发扬光大,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推进学院内涵建设,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参考文献:

[1]朱振国.飞翔的畅想—记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工学四合”模式[N].光明日报,2006-11-24.

[2]王有存,陈万强.工学四合[N].中国教育报,2006-11-16.

铆接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钳工 技能实训 教学改革

钳工技能训练是职业学校对机械类专业学生进行技能实训的一门必不可少的重要实训课程,通过钳工技能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看图能力,提高测量技术,对了解相关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掌握钳工基本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机械类各工种实训和工作有很大帮助。由于钳工技能训练主要以手工加工为主,内容枯燥陈旧,动作单调,练习中消耗体力较大,身体容易劳累,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差。随着时展和学生思想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已很难展开钳工技能实训中各课题的教学,在新形势下,如何改革钳工技能实训教学,提高机械类技术工人综合素质,是摆在职业学校钳工实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和任务。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钳工实训教学主要存在教学内容单调陈旧,教学模式落后,造成学生厌学,导致课堂管理困难,给老师带来很大压力等问题。笔者经过多年观察了解,发现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钳工实训都是围绕锉削内容进行教学,多是加工四方体或做锉配。无论什么工种的学生,只要学校安排钳工实习,教师采用的课题内容几乎一样,结果经过一两周学习,绝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厌倦,不愿意动手;有的学生干脆不来上课,对教学内容没有兴趣,认为在机械化和自动化时代的今天,这种手工加工技术已经过时,对今后不会有用,与自己专业没有关系。认真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造成实习时间和教学资源浪费,给老师和管理人员带来很大管理困难。

二、改进措施

1.针对不同专业改革授课计划

目前学习钳工的主要专业类别有模具制造类、数控加工类、汽车维修类、机械装配与维修类、焊接类、铸造类、电工类等专业,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选择相应课题作为重点来训练。以模具制造专业为例,教师在编写授课计划前应充分了解本专业在企业各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应重点以提高看图能力、综合测量能力、修配定位能力为主,懂得如何进行配钻、修正配合间隙、抛光、刮研等钳工基本功。数控加工类专业应以学习测量尺寸和形位偏差为主,提高看图能力,适当安排一些孔加工、螺纹加工、钻头刃磨等钳工基本功,不要安排锉配。汽车维修类专业则主要学习金属薄板矫正与弯曲、铆接等钣金加工技术,适当安排曲面刮削,錾削、孔加工、螺纹加工等钳工基本功,也不要安排锉配。机械装配与维修类专业则应以机械装配与调试、平面刮削、形位偏差测量、孔加工、螺纹加工、錾削等钳工基本功为主。不能把所有专业的实习课题安排成一样,一定要根据专业不同而选择学习侧重点。如果让数控加工专业、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重点学习锉配,大部分学生必将反感,教学效果必定很差。近几年来笔者通过试验和对比,发现改革后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管理上得到明显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所以教师在每一个课题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该内容在今后工作中会有什么帮助,并举例说明,这样对学生学习本技术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2.改革课题内容

通过设计新颖的实习工件作品,增加学习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观察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有吸引力,他们就会很认真完成。笔者在多年来对大部分钳工实习练习件内容的改革中发现,学生每做完一个练习,如果能把作品拿回去给别人和家人欣赏,并被作为艺术品收藏,他们兴趣就非常深厚,训练就非常积极;同时,通过训练,能使学生从中学到相应基本功,达到训练目的,学生觉得有成就感。

以模具制造专业为例,要完成锉配、錾削、钻孔、锪孔、攻丝等综合性内容,如果只是加工一个传统的配合件,做完后只能丢进废铁箱,没有欣赏和利用价值,学生就不感兴趣,大多数学生只是应付完成,练习效果非常差,有的学生做了一半就不做了,觉得枯燥无味。如果把工件设计加工成一个微型平口钳,虽然只有拇指大小,耗料不多,却训练全面,既能提高学生的测量、看图、抛光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钻孔、攻丝、錾削、装配和锉配技术。自从开发该练习件以来,每一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大大提高,有的学生还要求加班多做几个,该作品不但适合于模具专业,也适合机械装配与维修等其他专业的学生练习。

对于汽车维修专业,则设计采用金属薄板制造一个微型小汽车模型,采用矫正与弯曲、铆接、錾削、锉削、钻孔、攻丝等技术完成,加工好后再刮上腻子修磨并进行喷漆修饰,如同真品。学生学习兴趣极高,从中能学到不少相关钣金技术,对今后在汽车维修过程中有很大帮助。自从加工本作品后,学生利用上课时间练习,学习非常积极。

3.改进教学方法

当前,在我国传统教学中,多是老师先讲,然后学生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和步骤去做,这种教学方法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果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地完成学习内容,教师只做指引,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和想象能力,又促进学生主动深入地分析问题,查找资料,使课堂气氛活跃很多,教学效果也得到提高。

以加工微型平口钳为例。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步骤基本上是:老师先准备好工量具、毛坯、图样、实物等,集中学生讲课,讲授并写出微型平口钳的加工方法和步骤,学生做好笔记,然后学生按照老师所说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加工,老师进行巡回指导,加工完毕教师对工件进行打分和总结。

如果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老师先准备好一个微型平口钳或图样,制定用于受训生的引导性问题如下。

(1)机用平口钳的各种零件由哪种材料制作?哪些材料在加工后要进行热处理?

(2)学校有那些设备可以加工这种零件?哪种设备加工效率最高?

(3)如果要您选择钳加工去制作这个微型平口钳,需要那些工量具和标准件?

(4)加工螺孔时如何计算底孔直径?

(5)如何做到在攻小螺孔时丝锥不易折断?

(6)钳工制作这个微型平口钳需要使用什么机械设备?

(7)使用这种设备有可能会出现哪些危险?为了避免这些危险,您要采取哪些劳动保护措施?

(8)在这个图样上你认为在什么地方进行改良,效果会更好?

(9)请写出你的加工工艺。

老师在上课前打印好这些资料,上课时则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4~8人。教师把微型平口钳实物或图样给学生观看,让各小组进行优化设计并绘图,把所有图样贴于讲台并评比,选出最优秀作品作为加工对象。然后老师把这些引导性资料发放到每个小组,让小组讨论、分工查找答案,根据图样制定工艺和工作进程计划,与实训教师讨论计划和提问的答案,实训教师证实该小组已经具有足够的预备知识,才能得到制作任务。在加工过程中,老师要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动作。加工结束后,老师先让学生检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然后学生借助量具和评分表对工件进行自我检测和打分,分析并写出误差原因,再由实训教师进行检测和评估,将实际尺寸填入表格,与学生共同讨论评估中的差别。最后,教师针对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全部工件进行评比奖励。这种教学方法这就是采用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引导文法。

以上两种教学方法对比,普通的教学法比较死板,只是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思路进行训练,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则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弘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全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微型平口钳每年都得到优化升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自我批评、检查自己的工作和表现,给机会学生自己先评分,能主动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比老师直接批评指出效果更好,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更高。

三、结语

从2010年开始,笔者逐步试行上述的钳工实习教学改革,同时不断进行修改。笔者认为根据专业不同有针对性地改革实训计划和课题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对钳工实训课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调查发现,学生对新教学方法反映良好,教学质量得到很大提高。近三年,学校学生在参加全国、全区、全市中职学生钳工技能竞赛中每年都有进步,在2010-2012年的市级中职学生钳工技能竞赛中均包揽前4名,在自治区级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个,模具专业的梁文生同学在第三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比赛中取得了优秀奖。

参考文献:

[1]贾格维.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 2007(23).

铆接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目前的钳工实训教学中,从零件材料的选用、零件图纸到加工工艺,全部统一讲给学生,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处在被动的操作状态,缺乏思维和创新空间,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惰性。在素质培养上,仅限于动手能力和质量观念的培养,这种单一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现行社会应用人才的要求。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手段,采用一体化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中职学校的实训教学极为重要。在教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过程中,灌输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是紧密相连的。一边讲解、一边训练,讲训结合,切实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大学生课堂视野,做到“课堂教学实习化”,指导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理论技术知识,达到技能训练标准化,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经验指导学生,使学生在操作中,加深理解和巩固自己所学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形成理论结合实际的完整知识,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提高实际技能技术、技巧。

如在对加工工件找正、画线时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一边讲授专业技术理论知识,一边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技术操作训练,通过实际练习,从中找到一些小窍门。如在确定不下的情况,可借助辅助工具来找正、画线,使其达到零件的加工要求,大大提高了实习的工作效率。

机械维修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广泛,涉及的设备(设施)及工具、刀具较多,要保证技能训练顺利进行而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大量的设备(设施)和必要的工具、刀具。打破“讲深、讲透、讲全、讲细”的观念,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以教师提问、学生讲解、小组讨论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实习和训练掌握和运用机械装配与调试的方法、步骤、技巧,努力使自己成为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熟练的操作水平的机械装配与调试工。学校达到上述要求还有一定难度,为了保证学生实习训练的要求,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个课题进行分析、分解,采用现有设备解决上述问题,发挥现有设备(设施)的作用。如:减速机制作芯轴欲购进部分滑动轴承相结合起来实现滑动轴承装备的教学,利用芯轴结合和减速箱体实现两轴或两孔平行座,两孔中心距与断面垂直度的测量练习,两齿轮的间隙练习(压铅法)。利用废旧物从企业或旧货市场收集购买,发挥其自身价值为我所用,从而达到教学实践目的。

利用教学手段,遵循教学原则,突破难关,提高质量。通过机具、设备、零件的修理方法为难关,而不在理论的深浅难懂。其主要在于实训技能的难以实现,因为它不仅需要大量的设备、设施,而设备的大量耗损、破损零件作为实习的基础。为此,根据学校机具设备的情况,将课题分类进行:(1)设备、零部件充足,比较容易实现内容。如刮研等课题,可集中训练方法。(2)设备零部件相对较少,难以实现内容,如减速箱的拆装,可采用分组、分别轮换实习方法。(3)制作课件的模式进行演示练习,如铆接、矫正、弯曲,按课件的修理工艺在模板上进行演示,达到训练目的。

遵循教学原则、教学规律,加强教学环节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使教师教中学、学中教、做中学、学中做,完成培养目标。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实习手段,如在实习中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技术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机械维修中最令人头痛的硬件依存问题,使机械维修实习具有适当的柔性,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在实习中体现自己的构思。

铆接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钳工工艺学;操作技能;实习课教学;双师型教师

钳工工艺学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之一。课程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钳工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钳工工艺学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切削加工的方法。钳工工艺学涉及面广,实践性强,与生产实际联系密切,特别是工艺方法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钳工既要技术,又要体力,还要具备勤于观察、思考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本人结合多年在企业和学校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建议与同行一起探讨。

一、在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基本操作技能,打牢基础

钳工工艺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既取决于教师、教材、教学法,又决定于学生。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外因,而学生的求知欲望、自主学习则是内因;任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必须适合自己的教学对象,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探讨,我认为教学过程和方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照搬照套,只有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解决问题,才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包括画线、錾锯锉、孔加工、螺纹加工、矫正与变形、铆接粘接与锡焊、刮削、研磨、简单热处理以及钳工常用工、量具使用和维护等,它们是专业技能分解后的局部动作,这些动作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动作要领,使学生由简单、机械的模仿到逐渐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较多的失误和多余动作。教师如不能及时发现,一旦养成习惯就难以纠正。因此,在学生开始练习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姿势动作的正确性,及时指出问题。当学生初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后,随着练习的深入,动作连贯,协调一致,不再需要时刻注意就能持续稳定正确的操作,教师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练习。

二、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做好钳工实习课教学工作

在以往的钳工教学中,教学安排不合理,工艺课与实习课教学脱节,开设内容和实习课题不符,形成了“你教你的,我练我的”自成体系的局面,不利于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工艺课时,缺乏与实训的结合,没有感性认识,常感枯燥无味,难以接受;部分学生上课打瞌睡,有厌学情绪,课堂纪律较差。鉴于以上状况,钳工工艺课和实训课最好合二为一,即钳工实习的教师同时兼任钳工工艺课,即教学一体化。作为技工院校学生,练好专业技能,具备较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既是其区别于普通学校学生的特征,也对其今后的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钳工教学时,我特别强调让学生认识到钳工实习课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目前学生中独生子女多、怕吃苦、个性强、身体素质差,而钳工实训又是个又累又脏的体力活,因此在实习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

由于大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基本功较差,且具有一定的厌学情绪。在技能实习时,应付凑合,满足于“及格”,对自己要求不严,得过且过,甚至有些学生干脆不愿意学。

2.操作训练不够

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身体素质差,自律性差,实训时害怕出力流汗,怕苦怕累,不认真模仿实习教师的操作演示,在技能实习中偷工减料,影响了钳工技能实训教学质量的

提高。

3.动作缺乏规范

钳工基本操作技能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训练时体能消耗大,容易产生疲劳,学生的意志和毅力不够坚定,从而影响了规范动作的持续性,影响了实习训练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4.训练方法不当

课题训练安排不够合理,欠缺科学性,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有的学生尽管技能实习态度端正,训练也很刻苦,但是由于悟性不足、指导不到位等原因,影响了技能实习效果和教学质量。针对钳工实训教学实际,如果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必然会使学生对钳工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缺乏应有的生气和活力,造成了实习课堂气氛沉闷、呆板,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样就无法完成钳工工艺课和实习课程的教学目标,更谈不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改革钳工工艺课与实习课的教学方法是目前钳工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校要对钳工的加工能进行现场教学,这对老师和实训条件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老师要具备“双师型”,而学校在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同时,更应重视实训场地的建设。只有具备良好的师资及教学和实训环境,才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对学生爱专业、爱岗位、爱技能、当好工人的思想教育,提倡敬业精神,为学生就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实习场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并对学生实习中的疑难问题加以整理、总结、归纳,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良好的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比如,实习从每天准点到达本岗位,不旷课,不早退,遵守本工种实习纪律,安全生产,实习结束要及时清扫场地等。德育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结果,教师要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要具备一定的敬业精神和较高的专业水平。德育需要教师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严肃、科学的工作态度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学生的理论学习到了一定程度,迫切想知道现实的各种状态。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学校已有的实训场所和本地校企合作单位,带领学生参观,要求专业教师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过程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钳工的一些常用工具、

量具、机床等,对学生参观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耐心指导。具备条件的可以让学生进行试操作,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钳工工艺学教学过程和方法既没有定论,也没有固定的公式可照搬照套,现在职业院校各专业的课改正在进行,要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应用于我们的平时教学当中。只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总结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就会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玉红.谈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2]申贵山.浅谈基本功在钳工技能训练教学中的作用.科技信息,2007.

[3]如何开展钳工技能训练.中国职业与技能鉴定信息咨询服务网,2008.

[4]王猛.机电专业钳工基本技能项目化课程改革实施初探,2009.

铆接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一、研究背景

计算机与通信的结合导致计算机网络的出现。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有了计算机专业,于是就有了网络综合布线这门课。事实上,从2009年开始,企业网搭建与应用就已经是国赛的项目了。技能大赛的举行对我校专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启示。于是我们课题组对我校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设备及拥有黔东南州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大赛专用设备的黔东南州工业学校进行深入的调查。

二、研究目的

一是了解州级大赛所用设备的品牌、功能及特点。

二是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合理建议。

三、研究时间

2016年1月至2016年2月。

四、研究方法

课题组对这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数据统计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文献资料法。

五、研究过程

课组经过开会讨论,决定对我校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设备及拥有黔东南州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能大赛专用设备的黔东南州工业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分别对州赛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得到了很全面的数据。

1.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

(1)产品名称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

(2)产品特点

实训装置为国家专利产品,模块化设计,可任意组合,体积庞大,美观漂亮,适合各种教室安装;能够模拟进行综合布线工程各个子系统的关键技术实训;能够进行万种布线路由设计和实训操作,并且实训一致性好;能够进行各种线槽或桥架的多种方式安装布线实训。

(3)实训功能

综合布线工程技术设计平台功能;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实训平台功能;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展示平台功能;综合布线工程技术测试平台功能。

2.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其他设备

(1)产品名称

工具展示柜。

(2)产品特点

上下组合板式结构,上部展柜,下部储物柜;全钢多功能螺孔展板+亚克力玻璃门结构;亚克力玻璃门,有机合成透明材料,螺丝固定,安全结实。

(3)产品展示功能

网络专用工具类:旋转式剥线器1把,旋转式可调节剥线钳1把,自动剥线钳1把,RJ45压线钳1把,RJ11压线钳1把,打线钳1把。

布线安装专用工具类:线管剪1把,弯管器1把,线槽剪1把,手工锯1把,钢锯条5个。布线安装专用工具包含以下三种:

工具一:人字梯。其产品特点和功能包括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可靠的铆接工艺,安全的防滑脚套;承重高_100公斤,使用舒适安全。

工具二:安全帽。其产品特点和功能包括:材质为ABS2;帽顶采用经典的V结构,抗正上方冲击、穿刺能力提高20%;加长帽前沿,大大加强了对面部的保护。

工具三:工具马甲、工具双挂包。其产品特点和功能为:厚实牛津布制作,耐磨防水;粗密涤纶线缝制,牢固耐用。

3.本校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设备情况(如下图)

实训室

机柜 部分工具

六、主要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课已普及到中职学校的各专业,使得很多学生认为不选择计算机专业也能学到计算机相关知识,且计算机应用专业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更造成计算机专业招生人数减少,分成多个班又不可能,为了参赛,学生只有样样都学,到最后样样学不精,导致就业时专业不对口,即使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也无法胜任,于是只能进一些电子厂的流水线岗位。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小型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面临淘汰。技能大赛引领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技能的反复磨练、反复总结,锻炼了学生的抗挫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职业技能的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及竞争意识。技能大赛既能展示学生风采又能满足不用分班就能学到学生感兴趣的技能。但是,经过实地考察、对比、分析,显而易见本校的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设备简单、落后,场地较小,实训墙都是自制的,实训工具较少,可供实训的材料少。与其他学校相比较,差距很大,远远满足不了师生参加技能大赛的要求。

七、建设性建议

第一,技能大赛是展示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平台,由教育部发起,联合各级各部门共同举办的一项年度职业教育学生参加逐级选拔技能的竞赛活动。设备跟不上,如果要参赛,只有联系企业让教师花大量精力去学习相关技能,且只能在课余时间辅导几个参赛的学生,于是造成大赛只对少数学生有效。而学校的培养对象应是全体学生,如果强行让全体学生进行技能大赛各赛项的学习,不仅学生没有兴趣,而且还浪费了师资和时间。如果设备较齐,教师就能够制订学生培养计划,采取分块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实现人人参赛。

第二,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积极扩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争取在短时期内有较大的进展,把每样设备的作用发挥出来。

第三,加大与拥有州级大赛专用设备的有关学校(如黔东南州工业学校、凯里市第一职业学校)联系的力度,最大限度地争取他们的支持。

第四,多与本校主要领导交流,把扩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以及参加技能大赛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阐述给他们,争取与他们达成共识,从而使学校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正规合格的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设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黔东南州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技能大赛支撑下小型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改革研究――以网络综合布线学科为例”,主持人:唐跃松,批准号:2015A003。

铆接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实训教学;钳工实训;训练方法;教学质量;素质培养

高职学院职业教育发展更注重体现出职业教育技能的重要性,许多职业院校都对如何搞好专业实训教学做了研究和探索,实训教学成为高职院校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其目的就是不断提高学生的全面能力,使所学专业能适应社会需求,最终实现学生能在学校教育期满后顺利走上社会不同工作岗位。我们学院也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室的建设,新的实训设备不断投入与完善,实现一体化教学。在教学中师资力量在适应职业教育教发展的形势下不断得以成长壮大,双师型教师力量倍增。培养技能型人才不但学好理论,掌握一门或多门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提高教学方法,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同时对学生走向社会择业也奠定了良好基础。

钳工实训是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切削加工的方法。钳工工具简单,操作灵活,可以完成用机械加工不方便或难于完成的工作。因此,尽管钳工大部分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对技术水平要求也高,但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钳工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种。钳工的工作任务工作范围很广。主要有划线、加工零件、装配、设备维修和创新技术。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划线、錾削(凿削)、锯割、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丝和套丝、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以及基本测量技能和简单的热处理等。不论哪种钳工,首先都应掌握好钳工的各项基本操作技能,然后再根据分工不同进一步学习掌握好零件的钳工加工及产品和设备的装配,修理等技能。所以,钳工教学具有灵活性强,质量水平要求高等特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钳工入门操作的基础常识。

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生积极性

钳工实训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钳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钳工是企业极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有从事本专业机械常识和钳工技能,初步形成解决本专业涉及机械知识方面实际问题能力,为学习其他专业知识和技能打下基础。

对于钳工教学,教师希望学生对技能操作的学习有高度积极性。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切入点,培养他们的实践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对总体实训的学习目标、内容及各个阶段必须达到的实训目标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从思想上强化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和学习积极性,使之认识到学好钳工操作技能是社会需要、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及竞争的需要。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激发学生对钳工操作技能的学习热情,动手操作的积极性,不怕脏不怕累优良品德,懂得感悟、反思、勤时自勉,调动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地投入到钳工操作中去。

提出实训内容,教授基础操作方法

教师在实训开始时,向学生讲述和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环节,整个实训过程使学生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知识,熟悉钳工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和工具,将有关钳工基本工艺理论、基本工艺知识、基本工艺方法和基本工艺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钳工实践教学综合能力训练,教授正确规范操作姿势,教师在做示范操作时,示范动作要标准、规范。同时,必须要强调姿势方法的正确性,随意操作的危险性。因此,学生在开始练习后,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操作动作正确性、协调性,即时提出存在问题,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只有在拥有科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熟练掌握实际能力,包括机械的操作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才能把知识灵活应用,为制作钳工工件打好基础。

钳工工艺必须要熟练掌握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攻、套罗纹、刮削、研磨、测量等基本操作技能。其中的锯割和锉削是钳工基本功操作。如下以錾锤实际操作为例。

制作钳工工件(錾锤)时,教师要首先把钳工工件工艺流程(如图)讲解给学生;

根据工件流程,教师现场讲解:钳工锯割动作,包括锯条的安装、起锯的方法、站立的姿势、锯弓的握法、眼睛注视的部位等。锯割时右手握住锯柄,左手虎口压住锯前端,匀速拉动锯条。锯割后的切削余量要达到0.2mm,这样才可以达到锯割的技能基础。锉削时,学生要了解锉削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姿势,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刀的关键,锉削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锉刀推进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手压力大则后小,锉刀推到中间位置时,两手压力相同,继续推进锉刀时,前手压力逐渐减小后压力加大。锉刀返回时不施加压力。这样我们锉削也就简单省力了。钻孔时,要根据钻孔的尺寸要求孔出空的中心线,并在中心打上样冲眼,再按孔的大小画出孔的圆周线,以便检查和借正钻孔尺寸与位置。钻削时,应在钻头切削部分加注切削液。钻钢件事时,可选用乳化液或机油。同时要注意安全。钳工教学操作指导时,教师要详细地进行动作的分解示范,并指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观察、勤于沟通,使学生获得清新细致动作演示,达到操作姿势正确、动作协调,掌握操作要领特点和注意事项。

45#方钢 16*16

工序1.下钢料 ¢32*115±1;下料基准面:划线、锯削、锉达削到平面度要求;

工序2.第二面(基准面对面)划线20+0.2,锯削达到平行度要求;

工序3.与基准面相邻的直角面锯削、锉削达到与基准面垂直度要求;

工序4.与基准面相邻的另一直角面锯削、锉削达到与基准面垂直度要求;

工序5.把一端面锉平与基准面垂直,划外形线、锯斜面锉外形符合图纸要求;工序6.划腰孔线,钻孔锉削达到尺寸要求;

工序7.倒角3.5*45;

工序8.修正各部尺寸达到设计要求,用砂布抛光,达到表面粗糙度要求;

工序9.工件达标;

在指学生实训中,教师应不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如学生在锯削时,站立姿势不正确,造成锯料是斜面,这时教师要耐心校正正确的握锯和起锯方法。锉削时,锉面不平时要提示学生动脑筋掌握怎样用力与省力窍门。逐步做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正确加工的方法要理论联系实际,孰能生巧,技巧掌握,使学生懂得,实习不是单纯的加工操作,它是多方面让学生们对其产生兴趣,相互间进行对各自工艺讨论和切磋,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勤学苦练,才能有所认识,有所体会在实训中不断的摸索经验,使之达到有所收获,掌握技能、技巧的理想效果。

实训指导总结,提高教学质量

在生产实习课的教学过程中,生产实习指导教师要面对整个班的学生,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操作的进度也就不一样,有的学生掌握较好操作便利进度就快,但也有的学生就差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难以全面顾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根据学生技能掌握的情况,应该抓中间、顾两头,先培养掌握较好的学生,然后由这些学生作为骨干力量,充当小老师角色,对差些的学生进行“一帮一”,才能达到教会其他同学的目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们之间交流、沟通、互教、互学。这样,优秀生在“教”中得到提高,差等生在练习中找到差距,既能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又能调动学生们积极性,让学生自我管理,保证了实训中的安全纪律,更加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效率。实训结束后,教师应按照实训教学计划对学生的加工工件进行验收、检查、评比、总结指导,评定学生的操作成绩并进行总结,肯定其成绩,提出改进意见,并公布学生的操作实习的成绩。但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在实习过程中对工件认知经验积累、每道工序观察结果及操作效果,启发学生找出钳工操作规律,技巧把握,做出合理结论。

实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起着耳熏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及今后的成长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得到学生钦佩,就需要在综合方面加强修养,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教师的品德修养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第一因素,正人需先正己。在上实习课时要穿戴工装和并要求学生给以配合,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才能在学生中有威信,成为学生的楷模。其次,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准。这就要求老师们不断地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了解新文化,新技术,实践知识面要广,对专业技术知识要懂而通,通而精,一专多能,对本专业的技术发展要有创新看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对学生们的未来负责。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让学生可持续的发展宗旨不会改变。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重视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

铆接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示范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建设;发展思考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国家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和验收,在专业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专业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成绩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以电气自动化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软件技术、航空服务等七大重点专业建设为突破口,带动飞机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42个相关专业建设,形成涵盖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管理服务等七大专业群,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必须以校企合作为前提,校企合作必须以产教结合为指引。作为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否被企业接受和认可至关重要。因此,学院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不仅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灵活教学,还要努力将企业引进校园,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因此,学院非常强调基础实训、专业实训、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四个实践环节。通过与企业密切协商,各专业不断总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凸显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又较充分的满足了企业需求。通过“建立组织、保障经费、形成制度”等措施,学院形成了与企业“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双主体”运行机制,保证了学生的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效果。学院先后与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空军5702、5713厂、中航5716厂、中国人民第5701工厂、联想集团、厦门太古飞机工程公司、上海中锐教育集团等单位合作,开设了32个“订单班”, 共同建立了无损检测、飞机发动机维修、飞机修理、飞机航电维修等校外实训基地,新建、扩建了“航空发动机修理”、“飞机修理”、“机电设备维修”、“数控技术中心”等47个校内实训室、17个实训基地。使学院的人才培养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实现了学生学习与就业的结合。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学院十分重视课程改革,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加以研究和实践。在课程改革中,学院同样坚持与企业的协调互动。学院有关专业教师通过与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联合组成课程开发小组,更好地完成了岗位任务分析、课程结构分析,完成学习项目设计、课程标准编制、教材编写等课程建设工作。通过以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服务类企业相关岗位完整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能力素质要求为核心,使课程体系改革既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又关注学生持续发展能力,并将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作为最终能力培养目标。目前,学院已重新构建了基于学生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几年来,学院完成了《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2门部级精品课程;《航空发动机修理技术》、《民航客票销售》、《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12门省级精品课程;《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立项申报,新编了《航空发动机修理》、《航空电器设备与维修》、《飞机维护》、《飞机修理》、《飞机原理与构造》等工学结合教材55本,大大推进了学院教学内涵建设的步伐。

3、以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学院按照“做中学、做中教”的思路,通过“四融合”有效推进了任务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所谓“四融合”即“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融合、学习环境与企业车间相融合、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融合、学生身份与职业身份相融合”,已成为学院教学改革的成熟经验。学校在改革中还借鉴德国七步教学法、工程技术教育CDIO等方法,初步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五步教学法。上述改革成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了面向未来就业职业学习的积极性,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全面培养。

二、专业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通过贯彻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全面推动学院不断深化了对专业建设意义的认识,从而为专业建设任务的完成打下了良好基础。目前,学院持续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加强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专业建设成果的成效还需要检验和改进,校企合作的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院需要根据用人企业的反馈意见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新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就业后,学院需要征询相关单位来评价毕业生的质量和存在的不足,并以此来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这一螺旋上升过程的实现需要较长的周期。

学院需要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的效费比。尽管学院为开展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学院的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航空制造企业、航空修理企业和民航企业,校企合作所需的人力和经费都相当多。在示范院校建设期间,校企合作尚有较为充裕的资金保障,因而相关工作能够扎实有效的开展。但示范院校建设通过验收后,来自上级的相关经费基本中断,校企合作经费对学院就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需要在保证合作效果的基础上探索效率更高的合作机制。

三、对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来专业发展的思考

在过去的几年里,学院以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契机持续发展。目前,学院具有航空特色的专业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专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我国通用航空和无人机市场的高速发展,随着新世纪航空技术的快速进步,已有的专业建设成果仍难以完全满足有关企业对高素质航空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要。

上一篇:顶岗实训报告范文 下一篇:电测实训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