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艺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13:54:40

录音艺术论文

录音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一个良好声乐作品的演唱,具不仅是指要使声音具备有美感,还是指整部作品的完整性,因此,也体现出来在声乐教学中,还十分重视作品演唱的完整性。但是,通过对我国实际的声乐教学情况分析可见,很多学生在长期学习与实践,却无法摆脱作品演唱“不完整”这一不良的标签。例如,较常见的演唱不完整现象,便是学生在演唱时,未能将作品中每一句的尾音唱完整,便结束了每句的演唱。而基于这种现象,我们便可利用录音艺术实践,来有效地促进每一部声乐作品演唱的完整性。例如,教师在教学生演唱歌曲《珠穆朗玛》这首作品时,由于此作品每句的尾音较长,学生在演唱中容易出现尾音演唱不完整的现象,所以,教师可利用以下方案进行教学:首先,对作品完整性这一概念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在心中有一个确切的印象,并时刻谨记着对作品演唱的完整性,尤其明白尾音演唱不完整、字尾收音不分明对整首歌曲表达造成的负面影响。其次,让学生反反复复听对《珠穆朗玛》这一作品的原唱,了解作品的风格,尾音的特点。并给学生讲解,在此部作品演唱时,必须要应用较靠前的位置,咽部的张力尽量要大一些,并多用一些混有真声的音乐,咬字位置要贴近上牙,以此来体现出藏族歌曲特有的色彩。再次,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教学,教师充分的利用录音艺术,在前两项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唱《珠穆朗玛》,并将学生的演唱录下来。将每位学生的作品演唱录下来之后,再让学生自己去听自己的演唱有什么问题,并指导其与原唱者的演唱进行比较对照,分析自己在风格、尾音部分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让学生注意每一句、每一段的尾音长度,强结尾、弱结尾的尾音如何演唱,A、B段连接与再现部尾音的演唱方式等等。学生通过直视自己的录音,再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指导,便更容易发现自己演唱时存在的不完整性,并在不断实践,不断录音中不断地纠正自己的不足,最终实现声乐作品演唱的完整性。

二、录音艺术实践可提高声乐作品咬字的准确与清晰

众所周知,一部好的声乐作品,其主要的思想内涵表达大多是通过歌词来传递给听者的,这也就体现出来歌词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地提示演唱时咬字清晰与准确的重要。虽然我们在平时说话中,大多数人咬字都是非常清晰准确的,但也并不能代表,其在演唱时,咬字就一定要准确、清晰以及艺术化。若学生用平时说话咬字的方法进行作品演唱时,不仅不能充分地表达出作品所要传递的美感与艺术性,还会导致音乐作品的质量低下。因此,教师在场乐作品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艺术化咬字的强化教学。1.咬字的规范性训练。于声乐教学时,教师先要对学生进行咬字规范性的训练,例如,让学生对中国字元音、输音、团字、尖字、四声、字腹、字尾、有字头等名词意义的了解,并通过刻苦的训练,让学生学生在演唱中充分地应用这些咬字特点。2.针对美声唱法、通俗唱法等多个唱法之间咬字特点的不同,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咬字训练。例如,在中国式通俗唱法中,加强对学生亲切式咬字、耳边倾诉式咬字、气吹声式咬字、齿音式咬字、嗲咬字等咬字方法的训练。而针对美声唱法,则需重视对窄韵母宽咬、宽韵母窄咬等咬字方法的训练。3.在以上教学训练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演唱录音,通过录音,可将学生演唱的节奏、音准、演唱细节、咬字情况准确、完整、清楚地记录下来。学生通过对自己录音的回放与反复听,则容易于清楚的演唱录音中发现自己于咬字方面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了解自己不足之后,再用心领会教师前面所教的咬字要诀,便很容易体会到其中的精髓,并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相应的咬字方法训练,便能达到事半功倍,促进咬字艺术化、准确清晰的目的。

三、录音艺术实践可使声乐教学更加具体和立体

传统地声乐教学模式,给学生的感觉比较缥缈模糊,而具体的教学过程,也是比较平面的。学生在这种声乐教学环境下,并不容易领悟声乐艺术中的精要,也无法有效地辨别演唱声音的正确性或错误性。而将录音艺术实践应用于声乐教学中时,便可有效的规避传统声乐教学存在的模糊、平面等不良现象,并逐渐使场乐教学更加具体,教学过程也更加立体。

四、结语

基于录音艺术实践对于声乐教学带来的启迪作用,高校教师在实际的声东专业课程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录音艺术的应用,通过各种积极、有效性实践措施,达到辅助声乐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进而,为促进我国声乐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地基础。

录音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许秦豪电影剧作模式人情关系

近日,由驻华韩国文化院、北京电影学院联合举办的韩国著名导演“许秦豪”邀请电影展在北京电影学院剧场拉开帷幕,其中展映的四部影片是《八月照相馆》(1998)《春逝》(2001)《外出》(2005)、《幸福》(2007)。导演对于转瞬即逝的爱惜的把握和生命无常的追问延续其中,影片的叙事节奏舒缓细腻。影像风格唯美清新,不疾不徐地讲述着一个个都市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国内、国外均取得不俗票房成绩,其中影片《八月照相馆》(1998)获得韩国大钟奖优秀新人奖《春逝》获得动京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外出》(2005)《幸福》(2007)分别入围多伦多电影节竞赛单元等多个海外电影节。

美国学者罗伯特・科恩在《戏剧》一书中提到:“在某个作家的作品中发现一个模式,通常在本科生的论文中不会有类似的发现,而专著似的博士论文中才会更多一点。虽然如此,这仍是评论戏剧或任何艺术论文写作的最终极目标。在个别戏剧作品中发现审美或编剧法意义上的模式,不仅会使被讨论的作品的性质更明确,更是对整个艺术来说都有所启示的亮光。”从剧作模式的角度看,情感大师许秦豪这四部影片在叙事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即都同属于“人情关系”模式之“异性模式”。作为电影剧作模式之一种,人情关系模式的电影剧具有相似的特征:重细节不重因果的叙事论证手段,剧作聚焦于人与人之间相对温和、复杂、微妙的人际情感关系。如《水中刀》、《我们俩》、《美术馆旁边的动物园》等等。

作为一种叙事类型,人情关系模式影片在两个基本人物的设置上,根据人的自然生理属性,可还原为集中配对模式:长幼模式、异性模式与同性模式。就总体而言,“电影模式是‘类’化而不是个化的,电影剧作模式具有持续性,也是人类重复性文化策略在剧作中的应用。有些电影模式由于其表意对象属于人类永恒性母题的范畴,就将会跨越时空的局限,在整个电影发展进程中绵延不断。”比如,表现人类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的影片本文会构成一个持续性特强的电影模式,只要人类忠贞之心不灭。电影这一媒体形式不亡,这种电影形式就将永恒地持续下去。从叙事策略关照许秦豪电影剧作,会发现他的影片无疑是将“人情关系模式”这一范例反复应用的成功典倒。

从影片《八月照相馆》、《春逝》,到后来的《外出》、《幸福》,这些影片在人物关系设置上非常简单,自始至终,导演采用的是一对一的异性配对模式。通常,在人情关系模式的影片中,异性模式基本构成为一男一女。按照“二人从陌生――相识――相知相爱――分离(或重合)”的人物关系发展过程”来组织情节,展示关系,折射出该类剧作的“/慰籍”主题。在这类剧作当中,具体情节之间重细节而不重因果,推动影片剧情进展的是两个人的关系的发展、变化,或者是人物之间相互发现的过程。与常见的“冲突支撑剧作”的剧作不同,其中,情节之间的细节积累支撑剧作,层层聚集,渐变式的积累直至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在高潮来临时打动观众。几部影片着重展示的阶段。是二人在相知相识相处的过程,和二人的愉快时光、对一段段纯美的爱情的描绘。无论是《八月照相馆》的摄影师利用影像保存生命终结前的美好时光,还是《春逝》白勺录音师透过录音尝试捕捉来去无踪的爱情,或者《外出》中以时间的外部流程为框架,展示两个人物问难以言传的复杂状态,《幸福》中关注两个主人公由相爱到分离过程分离的论证,都是这种细节支撑剧作的渐变过程。

通过表格,考察这~模式下四部影片的影片的情节动力、结局、主题等,不难发现:

人。隋关系剧作在整体结构上有稳定的叙事模式,即“相斥――相爱――分离(或面临威胁)――重台”的人物关系发展过程。在这个叙事规范式中,“分离”的母题恒定地存在于每一个人情关系式的剧作中,有其内在的审美心理依据。“死生事大”,在不同的文化体系中,生命与死亡都是反复被讲述的主题。爱本能与死本能的主题是一直贯穿于人类艺术史的亘古命题,死本能的能量释放使得人在体验悲剧性情感时能带有某种意义上的。通过列表,可以看出。许秦豪的这四部剧作,完全遵循“人情关系剧作”模式“相斥――相爱――分离(或面临威胁卜重台”的设计套路,其中“重合”的部分被省略掉,四部电影的剧作设置严格按照这一模式建构故事。

在考察影片看似淡化情节的叙述方式时,会发现传统的戏剧元素“突转事件”依然存在,而这些事件往往并非来自外部的突发事件或者生硬的“机械降神”,情节的驱动力来自之前铺陈交待过的人物内在,具备相当分量的情节逻辑,这也使得剧作设置较为合理自然。考察每部影片结尾:影片均符合“离开”(离开恋人的设置出现3次、撒手人寰的设计出现1次)这一原则,从而使剧情充满悲剧色彩,增加了叙事张力。在爱情剧中。追求悲剧美常常会使用类似手法,主角的死常常唤起观众的悲剧情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任何艺术都是依赖于人内心情感一这一人类特殊的精神活动来创造和传播的。电影剧作的情感本性决定电影艺术的创作与互动就是人类的情感互动。“情感传递”是所有艺术的共同特征,“情感传递”在艺术创作的不同状态中呈现出流动与阻遏的现象,这都来自于艺术创造主体――作者对情感的把握程度。在许秦豪四部电影所有视听段落的高潮点之后,是人物内在细腻深刻的情感较量。以人物内在情感关系的流变为潜藏的叙事脉络――这也是人情关系剧作模式的特征。

在人情关系模式的剧作中。一个普遍的策略是设计某种物象使这种分离的悲剧性情感外化。比如影片《安娜卡列尼娜》中那一闪而过的火车画面。在许秦豪的影片中,雪景的反复呈现无疑承载了这一叙事功能。影片《八月照相馆》的结尾,德琳看到自己的照片挂在照相馆门口,转身缓缓行走在雪地呈,无言的哀伤充溢着漫天洁白的雪景银幕,纯净短暂的爱情显得格外空廓朦胧。而影片《外出》的结尾,双方都意识到都要返回从前的生活,相约最后一次的外出,最后一个画面由车上两人的前景逐渐过渡到背景车窗外铺满了积雪的道路。大雪把什么都覆盖了,同时也是主人公内心状态和作者思想的体现,故事在“我们去哪里?”“你想去哪?”的问答中结束,为影片打上了一个含蓄隽永的句点。在影片《幸福》中。女主人公恩熙在漫天风雪中冒着自己肺炎恶化的危险去山上采集草药,而在影片结尾,失去爱情的恩熙病况恶化,独自死在疗养院里,痛哭之后的男主人公独自拎着行李、在茫茫雪地中渐行渐远,这样的设置,使得剧作的悲剧意味愈加鲜明,这些雪景的呈现,也使得剧作具备清新而不轻浮的美学品格,增加了影片的悲剧张力。

通过对“人情关系模式”这一剧作模式的反复使用,哲学系出身的许秦豪延续着对转瞬即逝的爱情与生命的追问,通过一个个不同的故事载体得以呈现,在这经久不衰的模式中,融入了他个人的、东方民族的恬淡和内敛,以及对生命与爱情的默默静观和绵绵咏叹。在这种模式中,真切、有机地描摹出在繁华都市表象下匆忙奔波的年轻人的爱情心态,叩击无数年轻都市观众的心弦,成为当代纯爱电影的上乘选样。

录音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 论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制建设的现实意义 安然事件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解读改编动画对中国动画发展的现实意义 “中国模式”的现实意义 中国音乐剧产业的当下现实与振兴之道 中国法制史上的“存留养亲制度”及其现实意义 论法制教育对中学生素质培养的现实意义 《2016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 论马克思自由贸易观对中国产业政策调整的现实意义 论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实践的现实意义 中国音乐产业艰难重生 中国音乐产业的创新与融合发展 基督教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影响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谈印度电影民族音乐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借鉴作用 浅析中国音乐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论陶行知民主教育思想对中国弱势群体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 浅谈农村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 浅论中国音乐剧的发展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与现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健全法制对中国音乐产业良性发展的现实意义 健全法制对中国音乐产业良性发展的现实意义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广播权和表演权的权利归属对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对音乐录制者的尊重,也是健全音乐产业法律法规的关键环节。在中国,这两项权利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音乐创作和制作的懈怠,从而影响到音乐产业的良性发展。笔者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广播权和表演权的重要性做出阐释,希望引起业界相关人士的关注。 关键词:音乐产业;唱片业;广播权;表演权;著作权法修改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8-0030-02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两个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复兴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文化复兴的道路上,创意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兴产业,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音乐产业便是其核心之一。促进中国音乐产业良性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是要保护好音乐创作者、制作者和传播者的合法利益,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然而,导致中国音乐唱片业困境的根源之一是广播权与表演权的缺失,我国音乐产业界强烈呼吁立法保护音乐制作者的广播权和表演权。

一、我国音乐产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音乐唱片业遭到严重打击。

中国唱片业曾经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但近年来,跟其他行业相比,唱片业的发展遭遇了很大的困难,很多音乐出版单位难以维系。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首先,因为新技术的发展导致传统音乐出版产业萎缩,物理介质唱片发行的份额日趋减少,这也意味着音乐人与唱片公司的重要盈利渠道被破坏;其次,音乐产业整体的生存环境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其合法收益被严重侵犯,广播权、表演权的缺失,导致音乐制作者无法通过广播、表演等方面获得应有的收益。

众所周知,唱片业是一个高智力、高投入和高风险的行业。录音制品的制作投入资金大,包含了许多人的创造性劳动,而这些劳动又难以物化。一般来说,唱片公司仅在艺人培养、作品发掘和经纪方面就要投入其收入的20%。从国内情况看,一个普通艺人的发掘、与词曲作者约稿创作、请专业编曲人员对歌曲进行编配、选择专业录音棚和录音师录制及后期缩混,最后到专辑的包装宣传和媒体推广,投入的费用可想而知。公司为每个艺人和作品都要做大规模的投资,但最终成功的却可能只有少数几个。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唱片公司根本无法生存和进一步发展。

随着网络覆盖面的提升,普通大众欣赏音乐、消费音乐的方式发生了重要改变。过去通过CD、磁带欣赏音乐的方式逐渐被网络平台取代,而当音乐产品被应用在电视、广播等媒体渠道,以及公共汽车、饭店、商场、餐厅、酒吧等各种消费场所时,音乐产品的制作者却无法获得应有的收益,这在无形之中就侵犯了制作者的权益。由于制度不健全造成的经济损失使本就处在艰难转型期的音乐产业雪上加霜。以国内历史最悠久,资源最丰硕的中国唱片总公司为例,即使优质版权资源丰富,但对其资源任意复制使用也使其收益日益萎缩,然而依靠数字音乐盈利的模式尚未成熟,再加上广播权与表演权的缺失,实际的经营状况也并不乐观。曾繁盛一时的国内各大唱片公司,现在绝大多数转行改做房地产、餐饮、办论坛,经营演出、剧院等。唱片公司不景气,导致国内音乐人的创作积极性也受到了严重挫伤,因为大家靠音乐创作都养活不了自己,好的作品也越来越少。音乐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二、中国广播权、表演权的现状分析

中国音乐唱片业困境根源之一:没有广播权和表演权。

中国现行著作权法没有赋予唱片公司广播权和表演权,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在唱片业界,录音制作者是否拥有广播权一直存在争议,著作权法中对此问题也进行了多次修订。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中,录音制作者广播权被写入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得到唱片业及相关行业协会的一致认同,然而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相关行业却提出反对意见。

广播权和表演权的缺失,对唱片公司影响很大,这致使录音制作者的辛勤劳动只能任凭他人随意使用,根本无法分享其带来的经济利益。在过去,广播电台播出音乐要约请专门的乐队,支付乐队和演员的报酬,而且电台一般也要有自己的录音棚和音乐编辑部等,这方面是有资金投入的。而现在,许多电台播放音乐不做任何资金投入,这些由录音制作者呕心沥血、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资金制作完成的作品,被电台、电视台随意的播放,没有任何利益回报。更重要的是电台使用免费的音乐吸引听众,再以高收听率为资源向商家收取广告费,从而赢利。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内电台播放唱片公司的歌曲反而要向唱片公司收费,美其名曰“宣传打榜”费,唱片公司完全是单向付出,根本没有广播权收益。根据权威机构普华永道的数据估算,“2013年中国电台、电视台产值达80亿美元,排名世界前5位,而中国本土音乐产业产值只有6500万美元,在全世界仅仅排第21位。”广播产业在以后将会有更强劲的增长,中国本土电台、电视台是完全有能力支付与广播权有关的版税给制作者的。

唱片公司的权益在广播、表演等方面严重受损主要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版权意识淡漠而造成的。目前在音乐传播领域,无论是音乐产品的传播者还是消费者,都缺乏版权意识。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对音乐产品的广播权和表演权也重视不够,因此加强音乐产品版权保护意识刻不容缓,加大对各种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消费环境,争取新修法中增设录音制作者广播权和表演权对目前音乐产业的发展都是尤为重要的。

三、境外广播权、表演权的现状分析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音乐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其主要原因是健全的法律制度促进音乐产业的良性循环。

在国外,录音制作者对表演权和广播权的拥有,已获得相关条约明确规定,“其中包括1961年通过的《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与广播组织公约》和1996年通过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在欧洲,根据欧盟出租权与借阅权指令的规定,所有的欧盟成员国应赋予制作者和表演者公众传播权,该权利涵盖了广播权和公开表演权。”

“目前,世界上有147个国家和地区都赋予了录音制作者广播权和公开表演权,包括所有的欧盟国家,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印度、新西兰、俄罗斯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印度尼西亚也于2014年9月顺利通过了新的版权法案,赋予了录音制作者广播权。”

广播权和表演权得到众多国家承认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出于公平原则。之所以要赋予广播权,是因为作为电台、电视台,音乐是他们节目中最重要的制作素材之一,既然他们高度依赖,音乐作品制作者就应该获得广播权,获得报酬;二是赋予录音制作者广播权是一项很好的产业政策。创意文化产业对文化市场的繁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产业则是其中之一,而广播权、公开表演权对于音乐产业而言,是其主要盈利方式之一;三是互惠互利原则。多个国家签署了国际公约,都赋予了录音制作者广播权,如果一个国家承认上述权利,那么本国的音乐作品在海外也能享受同等权利。基于这三个重要的因素,世界上有147个国家都承认广播权。

广播权和公开表演权在全世界已经成为音乐产业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各个地区有所差别。亚洲赶不上全世界的趋势,是因为目前中国还不承认此项权利。在整个音乐产业收入当中,全世界有10%来自广播权相关的版税。广播权已经成为国际标准、国际普遍法则。

广播权保护音乐制作者的权利,也有助于整个音乐产业的发展。赋予录音制作者广播权是非常有意义的。同样只有拿到版税,音乐制作公司才能够获得资金去发掘新人,引进优秀的制作人才,使得音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而广播电视产业作为高利润产业,完全负担得起这笔费用。

四、对修法的期许

中国音乐唱片业,呼唤广播权、表演权。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还没有对录音制作者的广播权和表演权进行明确规定,业界已经发出强烈呼声,迫切要求能够修改法规,准许录音制作者享有广播权、表演权这两项权利。国家版权局在此次著作权法修订中,修订草案送审稿第四十条规定:“以下列方式使用录音制品的,其录音制作者享有获得合理报酬的权利:以无线或者有线方式公开播放录音制品或者转播该录音制品的播放,以及通过技术设备向公众传播该录音制品的播放;通过技术设备向公众传播录音制品。”此条款得到音乐产业界的极大认可,我们有理由相信唯有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录音制作者这两项权利,使他们获得本应属于他们的利益,才能使音乐创作者和制作者安心,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提高音乐品质方面,激励其推出更为优秀的作品。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产业的不断发展,录音制作者的权利已经不再仅仅依靠技术层面的支撑,同时也更多地需要法律层面的提点。因此,确立录音制作者广播权、表演权这一要求显得越发强烈,在法律保护的整体环境下,加强制度建设,通过有效的版权保护措施,均衡有效维权与权利扩充两者的辩证关系,才能够使录音制作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我国的音乐产业也才能走出困境。

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已然起飞,作为数字化时代大背景下的音乐产业要想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必然要依靠法制的健全,而法制健全的更大意义,也将不仅仅惠及音乐产业,从更为深广的层面,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录音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 新闻采访须注意“四要” 电视新闻标题“四忌” 新闻报道中专家言论“四忌” 新闻采访提问技巧 新闻采访艺术漫谈 新闻采访的技巧 浅析新闻采访技巧 新闻采访的构思 新闻采访写作初探 在线新闻采访研究 新闻采访心理攻略  新闻采访写作 浅谈新闻采访 论新闻采访 合伙创业四忌 对话描写“四忌” 夜间行车四忌 课堂提问“四忌” 进餐四忌 家教“四忌”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新闻采访“四忌” 新闻采访“四忌”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必定是植根于生活,来源于生活,融生活的生动于文章之中,才能富有生命力。新闻界有句行话,“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离开丰富而生动的采访资料,对新闻作品创作来说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采访对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性。要保证采访活动的顺利成功,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新闻资料,有必要做到“四忌”:

一、忌仓促上阵

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对新闻采访来说尤其重要。如果事前不做好充分准备,面对采访对象时必然会手忙脚乱,抓不住重点,影响采访效果。一般来说,新闻采访前至少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一是采访设施的准备,对摄像、拍照、录音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时刻处于“临战”状态;二是了解采访对象基本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分析研究,对将要采访的人物和事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一定的认识,考察其周围群众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明确采访重点;三是列出采访提纲,特别是对开场白和核心问题的提问方式,更要精心策划,确保达到预期效果;四是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甚至衣着穿戴,做到与采访环境、采访对象相协调,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曾经在1998年全国“两会”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特意身穿一件红色的衣服,显得格外醒目,并且与“两会”的氛围非常协调,而引起朱F基总理的注意,顺利得到提问机会,可见采访前事先充分的准备工作,哪怕一个细节,都十分关键。

二、忌面面俱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广度和深度的加大,新闻竞争日益加剧,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已经不再是个别媒体报道的“专利”。我们常常见到,一旦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发生,往往有数十家、甚至数百家媒体都在争相报道。因此,要想突出报道效果,就不能人云亦云,不能泛泛而谈,而必须及时追踪事件进程,挖掘新闻背后的前因后果。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其特色不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进行报道,而是深入调查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从表象入手,层层剥开事件面纱,还原事件真相,带给受众震撼和思考,以其深刻、深入成为央视品牌栏目。避免面面俱到,不是不需要全景式的介绍,而是要在全景介绍的基础上,找准受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影响事件发展的核心问题,紧紧抓住不放,在采访中“刨根问底”、“追根溯源”。以中央电视台2009年8月1日《新闻调查》栏目播出的《上海倒楼事件》为例,记者紧紧围绕楼盘倒塌的深层次原因,分别采访了事故鉴定专家、政府部门、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负责人,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求证,从而使事故结论科学完整、浅显易懂地呈现到观众面前,不仅把事件发生过程中种种“怪现象”公之于众,还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解疑释惑、普及知识的目的。

三、忌反宾为主

采访与接受采访,双方的权利是对等的,本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无冕之王”是社会对新闻工作者的“尊称”,而绝不是赋予我们“至高无上”权力。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也规定,“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正当声明和要求”,因此,在采访活动中,必须与被采访者以平等交流的方式来进行,把被采访对象当作自己的客人和朋友,做到真诚交流、融洽沟通,才能实现较好的采访效果。相反,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态度必定使采访对象反感,甚至拒绝配合。一是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表明自己的采访意图,取得对方的理解与支持;二是要真诚交流,用心交往,抱着与被采访者交朋友的态度,充分尊重对方,争取被采访者敞开心扉、无话不谈;三是掌握技巧,善于找准切入点,从被采访者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避免生硬、生疏。特别是对于采访技巧,是新闻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在事先对被采访对象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对症下药”,才能够准确把握。

四、忌人文缺少

讲求职业道德,树立良好形象,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而在现实情况中,一些记者为了求新猎奇,为媒体争得卖点,往往不顾社会公德,热衷于花边新闻,热衷于断章取义,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所不齿。最著名的例子当属1997年英国王妃戴安娜车祸丧生案,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狗仔队”摄影师的“穷追猛打”,法院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审理认定,酒后驾驶的司机和围堵拍照的狗仔队都应当承担责任。无独有偶的是,香港艺人沈殿霞2007年10月11日昏迷入院、转院时,也曾遭受到媒体记者的阻挠。一些媒体记者不惜将被采访对象的隐私公之于众,给当事人造成伤害,导致媒体与被采访人之间关系紧张的事件屡见不鲜,深为公众所诟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媒体自律不够,将商业利益置于法律、道德之上;另一方面是新闻记者素质低下,道德素养缺失,人文关怀被抛之脑后,值得每一个新闻人深思。

录音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 促进就业要找到三个平衡点 利益平衡:寻求质量平衡点 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在盈利与用户体验中找到平衡点 校规,应找到自由与纪律的平衡点 竞业限制:寻求劳资利益的平衡点 等待平衡点 平衡点 找好“平衡点” 青春平衡点 校长要善于寻找教师管理的“平衡点” 中小企业选型要找准平衡点 香烟“挺”进中国史 中国史观评布什 山脚下的中国史 浅析费正清的中国史观 中国史前玉币趣谈 《中国史读本》《西洋史》 中国史前音乐概况 中国经济寻找平衡点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中国史诗传播要找到利益平衡点” “中国史诗传播要找到利益平衡点”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陈莉莉")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2015年9月17日,僧人在青海果洛年宝玉则诵经时抛洒风马。“年宝玉则”在藏语里意为圣洁的松耳石峰,相传这里是果洛诸部落的发祥地,到处流传着藏族英雄史诗中格萨尔王的故事

在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中――无论对国内还是国际――“三大史诗”都被寄予厚望。2014年10月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再次提到藏蒙的《格萨(斯)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

对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来说,这无疑是一大喜悦。“这次专门讲到三大史诗,以及如何继承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执政党的首脑是如何看待这些文化的,可以通过提法上的变化看出来。”朝戈金在接受《t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说。

其后一年多以来,各种力量陆续进入,中国史诗进入改编、转化加速阶段。如普通话版评书的《格萨尔》、流行乐队安达组合改编的《江格尔》、舞台剧《玛纳斯》的诞生等。

然而,与当时同被提及的外国史诗相比,经历千年延续和1949年来持续研究的中国史诗,似乎仍然刚刚走出起点。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史诗和《荷马史诗》,前者有成熟的系列游戏、动漫作品以及各种衍生品,后者改编的电影《特洛伊》和《奥德赛》,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流通。

“中国史诗即使在国内的传播也远没有进入大众视野。其国际领域的传播还在文字出版阶段,更多还在研究层面,进入通俗阅读层面需要时间。”朝戈金说,这些都需要各种形式的创新和寻找利益平衡点来解决。

史诗一直都在被改编和改变

《t望东方周刊》:在中国史诗与现代社会交融的过程里,它们的市场转化、传播情况是怎样的?

朝戈金:转化、传播一直都有。前几年有人在做《江格尔》的动漫、连环画,还有类似通俗读物,有些是少年儿童版的。十几年前就有人在讨论用电子游戏来做史诗。因为一些大型史诗是套叠结构,特别符合游戏的结构模式,它有自己的构造规律和魅力。

韩国曾开发过一个叫《蒙古大汗》的在线游戏,人物形象与蒙古服饰差之千里,体现的是游戏时代的审美观。游戏里的男女英雄都穿得很暴露,与蒙古服饰相去十万八千里。

这就是现代文化在影响、改变传统的一个例子。如果是改编,通常要借用传统的某些要素,去推陈出新,发展出新的创意产业。新的尝试是可以的,只要不是严重歪曲或者误解人家的文化。

从另一方面说,社会各界对各类创新的尝试也应该多些包容。在民间,各地老百姓自发创用了很多新形式。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在东南亚到处都有各种改编形式,都是老百姓自发发展出来的。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江格尔传奇英文版) 书封

藏族的《格萨尔》――我们通常把它和蒙古族的《格斯尔》统称为《格萨(斯)尔》――原来是说唱形式,现在还有《马背格萨尔》藏戏。青海省果洛地区发展出了新的艺术传承形式。如《格萨尔》赛会表演,就是隔年把歌手聚在一起比试,谁唱得好还给发奖金、给称号。《荷马史诗》时代就有“泛雅典娜赛会”,比史诗吟诵。多种形式的推广和传播,历史上从来都有。

《t望东方周刊》:除了出版、动漫、游戏以外,还有其他传播方式吗?

朝戈金:它们都正在从民间故事变成一个全社会都可以共享的故事。古老的叙事方式是面对面的,现在有了技术手段。记录者若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值得关注,就用录音录像、誊写、速记等方式,把它转化成可阅读和观看、聆听的形式。虽然这种欣赏离开它原来的样子已经比较远了,但新技术带来的便捷也是无与伦比的。

到剧场看《茶馆》,和读老舍《茶馆》的文学剧本是一回事吗?不是。史诗的吟唱和读一个史诗的脚本是一回事吗?也不是。吟诵是演出,是用声音、情感、眼神、乐器等全加起来传递信息。变成文学后,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它的传承方式和法则,也有一些信息因此被遮蔽了,能够领悟的只是它的一部分信息,就是语词那部分。这就像剧场观剧和阅读文学剧本的差别。

国际传播要找到机会和契机

《t望东方周刊》:中国史诗的国际领域传播是怎样的情况?

朝戈金:国际上,目前还主要依赖翻译介绍的读本,三大史诗都有外文版。但是还不能说有很广泛的影响,有些事情是要几条腿走路才行。德文版的《格萨尔》译本,我看到的是供研究用的,不是老百姓能轻松阅读的普及读本。这些方面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玛纳斯》的英译版和德译版在同时推进。译者卡尔.赖歇尔先生很厉害,是行家。我们希望这个本子将来影响能大一些。蒙古族《格斯尔》的英译本现在也有位澳大利亚学者在做。他是资深的蒙古学研究专家,将来会出来高品质的译本。

但是这些高品质的译本是不是一定有很多人看?人家原来不熟悉你的故事,不是说翻译过去就一定会赢得满堂彩。

现在中国史诗走出去的困惑是,比如英译本出来了,人家研究不研究,咱们说了不算。而且研究还有更多困难,语言的和文化的,何况民间传唱的情况那么复杂。

德国的畅销书中,《荷马史诗》的印本还很靠前,而且一直保持畅销,有点像中国的四大文学名著,过个十年八年印一版,肯定还会卖得动,因为有基础,所以不断有人看。

录音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 锋芝登台 Fans高呼LUCAS风头盖过老爸 老爸登台演出,我在台下点赞 老爸老妈的晚饭要早吃 老爸 胡老板未登台 “折腾”谢幕,实干“登台” 陆资登台 多年做客,今日登台 武汉动漫“登台”前夜 材料亮相 题目登台 登台起舞,欣然谢幕 舞者登台 曹锟登台以后 “神女”登台记 平台化管理登台 换个角色登台 京剧“念白”单独登台 实验乐团新登台 夏装秀款款登台 热血摩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热血老爸要登台 热血老爸要登台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修红宇")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老爸们的背影 由台湾导演黄嘉俊历时6年完成的音乐纪录片《一首摇滚上月球》,讲述了大叔摇滚乐团“熊霸”的热血故事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

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

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

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

六个男人坐在海边。那是臃肿的中年人的背影,不用转身也知道他们绝不会有六块腹肌,那背影,似乎在诉说着太多的人生苦难,而在阳光与波光的映衬下,又透露出隐隐的欢欣。

这六位看似平常的老爸,五年前,做出一件最不平常的事:尽管六个人中有四个人完全没有乐团经验,平均年龄也已52岁,但他们还是组成一个超龄的业余摇滚乐团“熊霸”,并且立下目标:一年后,登上贡寮国际海洋音乐祭的舞台!

之所以起名“熊霸”――每次上场前团员们都互相打气“饱没?”――是因为:他们每个人家中,都至少有一位罕见病患儿,他们是全世界最需要睡眠的老爸。

“结节性硬化症”、“血小板无力症”、“平脑症”……他们的小孩都需要时时刻刻地被护理和照顾。并且,钢琴巫爸的一双儿女,都是尼曼匹克病;贝斯郑爸的三个孩子,都得了肾上腺脑白质失养症。而鼓手勇爸的儿子四个月时得上小胖威利症,妻子从此离家,儿子长大后,遇到喜欢的人都会叫她“妈妈”……

据台湾罕疾病基金会的统计,每八个罕见病家庭就有一个家庭的爸爸因为受不了而逃避。可这六位老爸没有跑掉。疾病罕见,但父爱不罕见。他们坚守在病孩身边,一日日,一年年,用无私的父爱勇敢地面对生命的难题。有人说:这六位老爸玩的不是‘爸爸去哪儿’,而是‘爸爸在这儿’。

“熊霸乐团”让我想起摇滚音乐史上另一位没有落跑的老爸:尼尔・扬,加拿大国宝级摇滚教父,他的两个儿子都是脑瘫儿,尽管也有过愤怒与困惑,但尼尔・扬一直都在悉心地照顾着儿子的生活:雇最专业的护理团队,选最新鲜的有机食品,甚至他还研发出一个火车模型的开关系统,只为让儿子通过一个大按钮,便能控制玩具火车的运行。

与不平凡的尼尔・扬相比,“熊霸乐团”的老爸们太平凡了,他们的职业都很普通。比如郑爸,每天早上他要去市场摆摊卖面人,下午赶回家照顾瘫痪在床、连眼睛都无力睁开的儿子,雇人照顾?对于参加演出仅能找出一件体面T恤的郑爸来说,想都不要想。然而,身份有高下,爱心无厚薄,老爸们对孩子与音乐的爱,丝毫不比尼尔・扬少。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虽然与苦难伴行,但老爸们并没有甘心被命运扼住喉咙。起初,因为家中都有病儿,他们常常碰面、联谊,慢慢组成一个“罕爸康复队”。每次唱完歌,他们都有种将重担暂时卸下的感觉。这样过了六、七年,他们决定组一个摇滚乐团。不离不弃地照顾着病孩的老爸们,追逐起音乐梦想也是不懈不舍。他们要用摇滚精神昭告世人,在困难面前,永不认输,绝不服软。 他们是全世界最需要睡眠的老爸

台湾摇滚乐团“四分卫”的主唱阿山,被老爸们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他决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阿山创作出多首感人好歌,并且一周一次,老爸们聚到他开的音乐教室,从未摸过吉他的李爸笨拙地学习着弹吉他,头发花白的潘爸努力地吹响萨克斯,尽管老师像教小孩一样教巫爸弹钢琴‘这是妈妈do,这是奶奶do’,可他仍然觉得:“一个礼拜两小时,离开家里的高压力环境,来到这边在音乐中纾解心情,非常快乐”。

从无法发声到弹出乐音,从各自为政到练出默契,从走进录音棚到登上舞台,看着老爸们付出最大的努力,周旋于工作、排练、照顾病孩之间,阿山感慨道:“他们真的很坚强,比我们更像不折不扣的rocker”。

经过半年多的排练,“熊霸乐团”终于迎来一次为“四分卫”缓场的机会。虽然是第一次登台,老爸们的年龄加起来都超过三百岁,但他们朴实无华的演出,依然赢得台下年轻听众的热烈掌声:

“衣柜里躺着你的旧制服/想要跟紧同学的脚步/有许多话/自然而然变成音符/喜剧电影拉开了布幕/你的剧情绝对不认输/我和生活不停地战斗/终于了解坚强其实最温柔……”(《I Love You》)

初次登台很成功。但是,仅经过十个月集训的“熊霸”,想与三百多个优秀团体竞争,站上海洋音乐祭的舞台,结果可想而知――他们落选了。失落是难免的,但他们更清楚组团不仅仅只是为了比赛,最珍贵的收获已在过程中得到。

“熊霸乐团”的故事完结了?没有。有一天,音乐人陈绮贞知道了他们的故事,一度哭到崩溃,“我似乎可以感受到他们的伤痛,”她说:“所以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平息那种灼热的感觉”。她创作出歌曲《沙漏》:“他们说/生命像一粒沙/如果生命它会说话/它会说谢谢你爱它/像大海爱着浪花”――辛苦的老爸们所失去的,终被歌声补回来。

录音艺术论文范文第7篇

>> 我的死刑观 浅析死刑的存废 论死刑的存废 死刑的旁观 论死刑的限制 奇怪的死刑 论死刑的废除 死刑 对死刑适用的一些看法 一个“死刑犯”的复活 对于当代中国死刑的一些思考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死刑 法官,请判我死刑 死刑的司法控制及国外死刑替代措施 死刑与刑罚的价值 废除死刑的新思考 死刑保留的意义探讨 死刑存废的文化语境 在良知的死刑台上 中西死刑思想的比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但《我的诗篇》一公映就遭受了“死刑” 但《我的诗篇》一公映就遭受了“死刑”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诤")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秦晓宇诗人,诗话作家,诗歌评论家,生于1974年12月,内蒙古呼和浩特人,1997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在校期间创办同人文学刊物《创世纪》,担任《北洋人报》主编、北洋文学社社长,1996年刊印个人作品集《虚度》。2007年获刘丽安诗歌奖。编有《马雁散文集》、《今天・马雁小说选》,与诗人杨炼、英国诗人W.N.Herbert共同主编《Jade Ladder――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我像流水线一样辛苦的光阴,和最新款手机一起打包贩卖到大洋彼岸,等候下一个轮回。

――《打工仔》 许立志(富士康打工诗人许立志,2014年坠楼身亡时,年仅24岁)

跳楼自杀的富士康工人、开凿大山的爆破工、地心漫游的煤矿工――他们是中国工业文明的亲历者,在钢筋铁骨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他们也是当代社会转型的见证者,因为他们的另一种身份:诗人。工人诗人,这是一个本不该沉默的群体,让我们听听他们淤积了太久的呐喊!”秦晓宇曾在一篇夫子自道的文章中如此开篇――1月13日,由他和吴飞跃联合执导的纪录片 《我的诗篇》公映,这部充满诗意与现实主义精神的电影呈现了六名漂泊于故乡与城市之间的打工者以及他们的诗歌。

在秦晓宇看来《我的诗篇》是一个关于平凡世界与非凡诗意的故事,“蕴含着对陌生人最深切的祝福。”他自言从未想过什么票房大卖,甚至曾以影片女主角邬霞在 《吊带裙》里表达的那样抒怀,“在某个下午或者晚上/等待唯一的你”。但现实则残酷得让诗句一语成谶:不是上午便是午夜的档期让电影与它的受众相互“失焦”,你甚至在电影票房排行上看不到它的身影,0.1%的排片率几乎让电影首周末公映的票房忽略不计。“现在的问题就是不给排片,我昨天知道在北京大概排了七场,基本都是满的。”秦晓宇说。

Q=《北京青年》周刊 A= 秦晓宇

Q:我注意到你在拍摄这部纪录片前其实一直是一位诗评人,作为导演,你如何看待这一工作方式的转变?

A:因为这部电影是和诗歌有关的一部电影,纪录片和故事片还不太一样,如果你了解世界电影史的话,世界电影史上很多优秀的纪录片都不是电影人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探险家,诗人,都有可能来做纪录片。纪录片的水平高低不是导演的水平高低,而是拍摄纪录片的人对要处理的题材理解得比较深入。我想如果有人想做一部关于中国工人诗人的电影,首先要涉及判断,要选哪些诗人,能不能找到这些诗人,哪些东西是这些诗人的生活和诗歌最相关的部分,然后怎么加以表现,这些可能都不是专业的学导演或学摄影的电影人能够了解的,这反而算是我的一个优势。我还有一些方面的劣势,比如说确实不太懂得部门之间要怎样协作才能完成一部电影,需要我在拍的过程中去加以学习,另外就是,我要请一些比较优秀的摄影师和录音师,有一些工作,他们可以帮助我来完成。

Q:发起众筹是电影拍摄之初的一个新闻,谈谈影片的拍摄立意?

A:众筹其实只是筹一个支持、筹一个人气,这部片子总共花了440万,拍了有一年多的时间,素材大概有100多个小时。减去了一些人物的素材还是比较心疼的,我们一开始就没想着要只讲一两个人的故事,想要通过一组群像来表现工人整体的处境,包括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就像一个骰子的六个侧面一样,我们想通过这六个人表达当代中国工人的整体处境,这是我们的创作诉求。

Q:我注意到你喜欢用“工人”这个语汇来定义片中的“诗人”,可当下社会对这一群体的称谓则是“打工者”,为什么?

A:我更喜欢用工人这个词,因为打工者的范围太大了,而且打工这个词是八十年代才开始流行,打工者并不像工人那样可以是厂子的主人。社会主义关于工人有一整套的叙述,他是主人翁,而且社会地位是高的,在社会上是光荣的,但是改革开放以后,这套话语逐渐让位给了另一套话语。比如在香港,不管你挣多少钱,是一个做体力劳动的人,还是一个白领,你都是一个打工者,这个工作的地方不是你的,你来到这里就是一个寄人篱下的打工者,不外乎工作和收入有所区别。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逐渐的市场化,这套话语到了内地,劳动力也变成了一种市场化的东西,我们发现劳动力被市场化,而且很多的诙力被廉价化了。

在当代中国,你要描述这样一个群体不用工人而用打工者,你有可能把所有人都涵盖在内了。打工和打工还是有区别,比如我们电影中表现的流水线上的兵马俑,很多人做的工作还有相对的创造性、相对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以及一种自我的尊严感,这和电影中表现的那些工人的打工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我不愿意用打工这个词的原因也在这儿。

Q:平心而论,很多人看到这些人的诗歌都是非常震惊的,有评论甚至指出他们才是真正续接上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道统,你怎么看?

录音艺术论文范文第8篇

>>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做好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思考 浅谈新课程状态下的中学历史创新教育 我的新课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观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思考 分析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要求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创新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中错别字的纠正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谈新课程下的中学历史教学创新 中学历史创新教学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探微 新课程中学历史创新性教学浅谈 实施新课程改革中学历史教学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探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曾明镜")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新课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中学历史课程实施创新教学,教师自身不仅要具备创新素质,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在历史课程中进行创新学习,以求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育;创新教学;反思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70-01一、新课程背景下创新教育的内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内在要求。创新本质是新颖、独特、与众不同。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个性的教育。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1)创新个性及相关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并把创新精神作为主要培养目标,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创新情感、创新志向以及创新相关的品质。(2)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发散思维为主导作用,并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包括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深刻性与精细性,思维的求异性与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3)创新技能的培养,通过活动课和开展创新系列活动,训练和发展创新主体行为技巧能力,可通过收集信息、加工和综合使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创新技能的能力,提高小制作、小设计、小发明能力的发展。二、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创新教学的几点策略(一)确定创新性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首先确定创新性教学目标,即以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因此,教师在确定目标时,要将教学内容为总的创新目标。如何才能确定一个创新性教学目标呢?首先,必须找创新点,如《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必须找出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因素,从多方向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原因,能够从不同方面客观评价郑和下西洋。这是两个含有创新要求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才能符合要求。再比如知识的迁移,教师可以从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的相类似的知识与能力点寻找与历史结合的平衡点,从其他学科的知识迁移出创新点。其次,从每个过程要学习的内容和使用方法中找出创新的生长点。如秦修建长城与昭君出塞,就是要把知识、能力与创新三者统一于教学目标之中。(二)充分利用历史课堂实施创新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要将启发式、发现式和其他有助于开发人的创新潜能的方式用于各课程的教学。要培养创造性思维作为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知识的不断深化迁移和――增长。在课堂教学中应建立师生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大胆运用假设。对学生的失误不讽刺,不挖苦,善于从积极的方面加以引导。要让学生的心理经常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要求教师的教育要善于启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以教师的主导为辅助线的构成,充分考虑教师与学生活动量的合理搭配,让学生在生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生参与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给每个学生以同样的表现机会。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制造悬念和设置障碍,创设探索情境方向,唤起学生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精心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学起来有浓厚的兴趣,把学习引进精彩的学习空间,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探究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选择有多种结论的问题,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进行新颖独特的思考和找问题的办法。

录音艺术论文范文第9篇

[摘要] 通过对我国民乐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在新的世界性教育改革浪潮之下,我国民乐

>> 论艺术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美术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美学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民乐与素质交响 外语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调查与分析 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职职业素质教育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探析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的培养 高职舞蹈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与方式 中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论高师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舞蹈教育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数学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 实施数学素质教育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试论美学教育与青年综合素质培养的整合 浅谈大学生择业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初探 浅议语文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英语阅读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民乐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民乐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x

[摘要] 通过对我国民乐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在新的世界性教育改革浪潮之下,我国民乐教育应作出的改革与完善以及在这种改革背景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与途径。

[关键词] 民乐 综合素质 多元化教育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礼乐之邦”的美名著称于世,我国从先秦时期就已经提倡制礼作乐了。在先民看来,制礼作乐是攸关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头等大事。《礼记・文王世子》有载:“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即要求礼乐必须成为教育的必修课,乐能够使内在的精神得到修养,礼能够使外在的行为得到规范。《孝经・广要道章》则进一步指出:“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乐在当时的学校教育中排在六艺之首,足可见其重要性了。

一、民乐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性的教育改革运动兴起。各国教育界的改革浪潮迭起,其实质是期望建立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和本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新教育体系。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教育大国,尤其是在加入WTO组织。

教育服务作为WTO服务贸易的其中一项内容,已被《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为受其条款约束的服务行业之一以后,更是意味着凡是在开放教育市场协议上签字的国家、政府必须要下放办学权利,逐步取消限制性教育法规,开放教育市场。随着国际教育市场的全球化和开放化,国外教育产业机构已逐步进入国内教育市场。中国教育市场开放将成为必然。民乐教育在这种开放的教育大环境中如何在改善固有体制问题的同时,加强自身在国际化教育改革浪潮中的竞争力,无疑已经并将必然成为中国民乐教育的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国教育现状与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现代教育明显特点是,教育的目标是超前的,教育的效益是滞后的。认清我国民乐教育的发展现状,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全面的把握我国民乐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国民乐教育更迅速、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高校民乐教育专业是培养民乐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也是培养我国高等民乐人才的主要基地。民乐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将来民乐基础教育的质量以及将来民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是,我国当前大学民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如何在民乐的日常教学中,在提高学生民乐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使其发展成为适应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具有完善人格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与时俱进的民乐人才,是我们现代民乐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民乐教育的改革模式

(一)新民乐与民乐教育改革

我国民乐教学,长期以来在单纯理性思维的框架中,形成了单一的教学思维,不注重改革与创新,认为,保持民乐的原有传统就是民乐教育的本质所在,这实际上是相悖于音乐艺术本质的。

当前社会中所提到的新民乐主要是指运用现代的乐器、艺术手段,如电声乐器、改革后的民族乐器、或者是与现代技术作了一定结合的传统乐器、现代的发声技巧等,来重新演绎原有的民乐经典作品,包括器乐、声乐等。它以寻求一种特殊的、不同于现代音乐和古典音乐两者的效果,是追求古典和现代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的尝试。当下对新民乐并没有一个通说的解释。

新民乐的一个重要思想无疑是将中国人观念中无比神圣的“艺术”从一个高雅的位置上拖了下来,使其成为大众化的产物。这也是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在民乐领域的一次改革与发展,是民乐商品化的一种表现。新民乐的发展无疑开拓了民乐的前进道路为民乐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比以往更为广阔的市场。如当下较为流行的女子十二乐坊等民乐团体,就有不少优秀的曲目。

诚然,这种新民乐把民族器乐,电声乐队和MIDI音乐结合在一起,解决了民族乐队在频响上尤其是低频上缺乏宽度的问题,使民乐的个性有了更好的展现,丰富了和增强了民乐的艺术表现力。但是,这种民乐的眩技与流行的伴奏相结合产生的新民乐,对于民乐教学与民乐发展而言,是一个新的课题。笔者所想要强调的也正是在这种新民乐风的导向下。我们高校民乐教育模式的改革方向。

传统民乐在演奏时较为单薄,背景宽度不足,不够大气,结合西洋与现代音乐后,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不足。MIDI的短,正是民乐之长,两者的巧妙结合,相得益彰,但过犹不及。如果过分滥用这些东西,不但不能突出民乐的特性,混搭的结果更会显得不伦不类。有些新民乐的改变与曲调本身毫不协调,没有韵味,听起来显得杂乱无章,这明显只是为了简单迎合市场或潮流的产物。传统与流行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矛盾,我们所要把握的关键是如何掌控在传统与流行之间存在的的平衡杠杆。对于高校的民乐教育改革而言,掌控这种平衡,更是关系到民乐发展的命脉与未来。

(二)多元化教育模式与民乐教育改革

马歇尔・麦克卢汉把当今世界比喻为“地球村”已是众人知晓的事了,这个简单的比喻恰巧说明了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各具特色的多种文化环境和频繁的垮文化交流情况。跨文化交流涉及人类生活的众多领域,在这些领域中,教育领域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多元文化教育,已经开始成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民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一环,引进多元化模式,并将该种模式本土化,走出一条适应国际发展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乐教育之路,是民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三、民乐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

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在发展个体直觉、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音乐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未来社会有赖于对生机勃勃的艺术社会的建设。如,苏联教育工作者对音乐教育的价值做了精辟的概括: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民乐教育的目的同样不是单纯的培养一个只会演奏的机器,它所期望的也是不断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能够为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发挥应有的作用和优势的新人。

1、课程改革的重建与目标:

某一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程度与该专业学生素质的发展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时代化是提高学生民乐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没有合理优化的课程架构,对于民乐教育而言,就相当于缺少了发展 的基石,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缺少指引作用。

民乐教育专业课程架构的设置,只有与民乐教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相协调、相一致,才能充分体现出我国当代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才能充分体现出当代民乐艺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大学民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包括教育专业学生所应有的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专业水平以及教师职业素质。

大学民乐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内容。其应当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设置公共必修课,该部分应当包含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基础课程的公共外语、大学语文、哲学、政治、计算机应用、体育等;二是设置专业必修课,该部分应包括教育科学课程,如音乐教学法、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学科教育等;三是设置特色课程体系,该部分主要是指在科学、合理、优化的学科体系下,规划、发展和建设具有学科特色的民乐教育课程体系,如可设立音乐理论与技能基础课程体系、声乐表演与教学课程体系、器乐课系列课程体系:四是设置比较宽泛的选修课程,如电化教育、音乐美学、舞台艺术、民乐教育管理、东西方音乐文化史、音乐学概论、MODI技术与制作、现代录音与录音技术、教师口语等相关。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改变过去民乐课程以体系化的学科知识为教学中心的基本理念,将通过民乐的审美过程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民乐课程的目标。

2、教学模式的重建与目标:

民乐教育的价值不单单指向音乐本身,并不是指单纯的熟练掌握一件器乐的演奏,更主要的体现在个体发展价值与社会发展价值两个方面,它对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这是目前世界音乐教育领域的共识。很显然,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元教学模式的转变无庸质疑。

(1)教师灌输式教学模式向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的转变:以往我们的民乐教学主要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当前,我们应当启发学生的体验、模仿、探索、创新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

(2)多元化教学: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更深入的了解我国的民乐传统与发展,就必须在理解自己本国民乐传统以及与这种文化发展相关联的其他社会历史背景的同时,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扩展文化视野,逐步树立平等交流、并存共容的多元文化观。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也,自身修养的完善更是不可避免的。

(3)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该机制的评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课程管理三个层次。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等形式,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淡化和屏弃排序、筛选等做法。强调学生评价的重点应放在自我发展的纵向比较上,保护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最终通过民乐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录音艺术论文范文第10篇

>> 《话里话外》DJ 立新 京味儿主持如何炼成? DJ DJ伍洲彤 挥别《零点乐话》 画里话外 话里话外看“味道”女兵 怪调DJ 现场DJ DJ奶奶 画里・话外 大碗茶里的“京味儿” DJ很强大,DJ指导流行 如何确立新型师生观 如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如何建立新型体育教学观 DJ单身生活 电台DJ大迁徙 DJ,‘唱片骑士’ DJ是我! 专业DJ专属 聋子DJ的世界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话里话外》DJ 立新 京味儿主持如何炼成? 《话里话外》DJ 立新 京味儿主持如何炼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立新")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大家好!我是立新。1990年进台,除了门口看车、保卫、传音,以及总台领导这些工作没做过外,到1996年,一个记者、编辑能做的岗位我都做过了。在大学我学的是中文,对播音主持那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的工作,其实还是挺隔膜的,这不是说看轻这个职业哈。一个很偶然的机会,1996年我在新闻台开始做主持,《新闻1996》《时事观察》《听说世界》《边走边聊》《828军情t望》,一直到到今天的《话里话外》,京味儿读报,且编且说,这茶……算是吃出点味儿来了。

1996年,我开始尝试做新闻节目主持人,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当初挺傻的,因为太“板”了,你想那时我们都是受《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这种节目影响。电台做播音主持的老前辈就曾给我提过意见,就是那时我主持起来像记者播报。但是,记者播报和主持节目应该是两种不同的感觉,这种转变我大概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大概1年后,我开始做比较轻松的调侃类节目。虽说轻松调侃,但基于当时的大环境,与我们现在节目的调侃绝对不可同日而语,但也正是因为有点“放不开”,有程式化的东西,所以就还挺锻炼人的,因为你总会试图在不突破边界底线的情况下寻找更好的方式诠释你想表达的思想;也就是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不动声色地传递给大家一些理念。 京味儿

1989年,我大学中文系毕业,恰逢经济台招人,就去了。其实我进台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当时我记得还写了一篇命题作文,但是木有写完……后来台里的领导就说“哎,这孩子可以进来。”为啥哩?因为当时一个京味儿的主持蜀黍要开一个类似脱口秀的新闻节目,台里想给他找一个。因为我吧文笔可能不咋样,但是从小喜欢老舍,上学时候老爱看他的作品,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可能还透着点京味儿。 标准发音

北京人读音方面的毛病我都没有,因为我家里父亲是河北人,母亲是东北人,你知道方言是可以矫正本土读音上的一些毛病的。普通话确实是以北京音为基础,但北京话中也有一部分是跟普通话不兼容的,比如北京人说话带“尖音”,语言特色嘛,但这些我都没有,在家里语言矫正是潜移默化的。人家在广院发音培训的课程,我在家里由一个河北人和东北人合作事先完成了。 琢磨“人”

说实话,我本人对郭先生真的没有恶感。抛开他之前那些负面的传闻和报道不谈,但从他说相声这种艺术理念而言,还是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的。郭德纲的眼睛和脑子里不是光有活儿,还有人,他不是在几分钟内把相声说完争取把大家逗乐了就完了,他是真的要把你逗乐,所以他会琢磨人的心理,琢磨你想要听什么。

1、2年的时间里,我一般会在健身的时候听郭先生的相声,这对我的改变还挺大的。(一边听相声一边健身?您没事吧?我们也是醉了!)所以,你知道现在我身上好多块肌肉拉伤是怎么回事了,哈哈~话说回来,听郭德纲之前,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听刘宝瑞的段子,但我听刘宝瑞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等听郭德纲后,再回过头听刘宝瑞、侯宝林,甚至包括姜昆、李文华,我就逐渐有了很多感悟,那就是――无论是做主持还是说相声,虽说专业不同,但目的都要吸引大家,吸引大家“过来过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艺人文化程度不高,大字不识几个,但人家懂“人”这门学问,观众心理学拿捏的不比那些高学历的人差,这样就能走得更远。

听相声的人是说相声的人的主顾,同样,听众也是我们的主顾。这也是我做读报以来观念上的变化,我不知道同行怎么做,我进电台这么多年,从没把自己当成一个服务者,可能是我这个人服务意识差吧。是不是一定要以“俯首甘为”的姿态听众才能买我们的账?我觉得这是值得商榷的。我认为我能做到的就是吸引主顾,提供给他一种感官上或愉快或悲伤的体验。

话说我“人”这门学问的学习还要得益于我们新闻广播65159063新闻热线~这个你要做十年还能保持心里充满了正能量,在下佩服,因为这确实是需要很大定力的。你知道反映问题的亲爱的听众朋友们真的有各种各样的诉求,各种各样的语态和语调,每天每听还确实是挺磨练人的。听众反映过来的问题你经常要向有关部门核实,这时候压力和负担都会向你袭来。而且,你能感到很多人在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烦恼,很无助,他们就是想找个人倾诉。甚至有些听众不是跟你反映问题,而是跟你谈很宏观的事儿,比如我们的世界啊~和平啊~战争啊~这个时候就需要咱有耐心,不挂断电话,时不常地应和着,因为他说了一段时间后会问:“喂?在吗?”虽然这个热线我没有接多久,但你要说我这个人有天赋吧,就是我接一天就知道一百天是什么样。 感情不宜太激烈

你看我在节目中能那么不要脸,那么折腾,那么放得开,但生活中的我,其实不那样。我从小生活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这家庭的特点就是严肃、端庄、理性、冷静。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我上班,当时我们节目的监制他就很震惊,他一宿没睡着觉,脑子里全是第二天怎么全方位报道之类,然后上了班就问我:“你听说了么?!”之后第一句说完,我回“怎么样呢?”第二句说完,我回“怎么样呢?”第三句说完,我回“怎么样呢?”他再也不理我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经历的人和事多了,变得理性和客观了?这是往好了说啊,往不好了说可能就是身体不好,感情不宜太激烈~ 传统文化熏陶

京剧吧我不是很懂,也不是特别痴迷,这不是跟人家划清界限啊,是确实达不到那种字正腔圆的境界。但又为啥听呢?原因有两个:

1,上大学时我喜欢研究戏曲发展脉络,因为唐诗宋词不行啊,班里那些男女文青又都灵,老谈社么康德啊弗洛伊德啊~行!你们说这些我不知道,那我说一个,你们知道么?哈哈!我躺在床上、路过书店翻了好多戏曲方面的书,得到了很多零星碎片化的知识点。

2,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我家住的那个位置啊有着很浓郁的文化气息。往远处走一走就是中央乐团的宿舍,李谷一老师、胡松华老师都在那个宿舍里住,有时候晚霞正美家里开始炒菜的时候,他们就从乐团的排练厅出来经过我们楼前,时不时还意犹未尽地哼唱两嗓,可惜因为离家远,我并不能得到他们太多直接的艺术熏陶。不过,我们家楼后面是国家京剧院的宿舍,这近啊,唱沙家浜的洪雪飞、周和桐这些名角都住在里面,早上起来你就听见武生啊在花园里喊嗓练功。这也算是一种耳濡目染的熏陶吧。 默戏成习惯

在说新闻故事时我是不看稿子的,这是我在谈话节目中形成的习惯。稿子放在眼前,我默戏一样看一遍,在脑子里生成一个逻辑关系,逻辑关系生成后就会有一些碎屑,再把这些碎屑的前后顺序再捋一遍。这些习惯的养成确实和我做过新闻编辑有关,因为这就是编辑的工作嘛。不看稿子不是说我特别牛,特别追求这个,而是当时谈话节目有搭档,我老看稿子那人搭档多别扭啊,咱就像在咖啡厅聊天,自然点多好。在新闻行当这么多年,不是自夸哈,我就是觉得自己还可以的一点就是在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前提下,能脱稿把事情说下来。

链接:阅兵小札记

50年国庆阅兵小趣事:当年大家都是顺长安街从东往西走,而我因为要回台里发稿,又不想绕大圈子,只能从天安门往回走,但是你要知道从西往东走整个长安街上除了标兵和警察叔叔,几乎一个人都没有!好家伙~我这走着走着就含糊了。之后,无奈之下警察叔叔只能一路陪我回去了,走到咱电台门口,警卫一伸手不让我进,后面送警都汗了,说:“赶紧让他过去!”心里话送来一趟容易么?!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小感悟:我参与了电台关于70年阅兵的整个直播,包括策划、设计、确定采访对象、嘉宾邀请,到整个的文案的撰写。

相比50年大庆阅兵的振奋、激动和喜悦,这次阅兵带给我的更深感触更多体现在两个词上:记忆和责任。我们之前采访过很多老兵,心里还是觉得挺悲凉的,真的觉得这些人就是那句话“老兵不死,他们只是渐行渐远”,但是其实这话也不对,因为按照客观规律人不能不死,他们早晚有一天会离开我们。

上一篇:拼布艺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国画艺术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