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1 06:20:57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1篇

一、反思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相对于一般的认识实践活动而言,语文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具有多重性。在教学中,教师作为认识主体是学习者,负有研读教材、学习新知、接受课文作者的思想情感影响等任务;同时教师又是学习活动的中介,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甚至是学习过程的控制者,教师的认知机能一部分要用来研读教材,适应环境,同时又要随时捕捉来自学生一方的反馈和变化信息,判断学习效果。

其次,语文教学活动的另一方——学生群体,每个人的生理、心理、情绪、状态等都存在差异,且在教学过程中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同一篇教案,同一位教师,在不同班级,会上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同一个问题,同一名学生,不同的时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答案。因此,教师对教学及时而恰当的反思显得十分重要。

一次公开课,我与高二的学生共同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在引导、自读、分组交流之后,我宣布展示自读成果。话音未落,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举起了手,都要抢着发言。当时只是考虑到尽快推进自己的教学进度,便随机指定身边的一位女生发言。当我这个指令发出后,听见一个嘀咕的声音:“她不是最先举手的”。同时发现大片举起的手无力地垂了下去。尽管他们的脸上依然洋溢着热情,尽管后来的课进行得很顺利,但群情而起的盛况不再出现了。当祝贺成功的掌声响起的时候,我的心里越发有遗憾与愧疚的酸楚,因为我伤害了这些学生,而他们却给了我包容。在随后的教学反思时,我不禁对上述那个瞬间作出另一种假设处理,我说:“好!你们不约而同地举起手,说明你们胸有成竹,充满自信,不仅自学能力强,而且表现了你们气度大。为师在感动之余,向你们由衷地致敬!谁先说谁后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已经拥有应有的态度与能力,大家说是不是?那我们有请最先举手的同学发言,好吗?掌声欢迎!”在与同仁的互动交流中我们达成共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举动,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即使发言轮不过来,也要真诚地说明;同时还要充分肯定表扬未能发言的同学,使他们也获得成就感,这是一名教师应有的人文关怀。这样,学生无论处在哪个层面上,都会对你这位教师所教的课,心不冷,趣不减。否则“热”了少数,“冷”了多数;“捧”了教师,“损”了学生,这样的课堂是残缺的,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此后,几乎每节课后我都会习惯地去反思这个问题,并时刻提醒自己:在课堂上既要受得了“冷遇”,更要经得起“热捧”,要始终把学生的发展,尤其是把不耀眼的学生的感受放在优先关怀的位置上。

二、要让反思深入到语文教师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技能方面,是否有需要迅速提高的地方?是否有需要提高的必要?我们可以问问自己:除了掌握上课的基础技能外,还应该有哪些技能?有时候我们需要激情朗诵,你的朗诵技巧如何?有时候我们需要来段演讲,你的演讲技巧如何?有时候我们需要直观教学,你的绘画能力如何?有时候我们需要以歌传情,你的歌唱能力如何?有时候我们需要多媒体辅助教学,你的计算机运用水平、课件制作水平如何?有时候我们需要面对学生的质疑或独树一帜的感悟,你的应变能力和评判能力又如何?

一次,我听一堂语文课,讲的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教师在讲清楚课文的基本内容后,按计划给学生介绍演讲的艺术,在讲完演讲的基本要领后,有位学生请老师以课文的最后两节为例,给同学们做一次演讲示范。这位教师无法拒绝同学的要求,只好做了现场演讲,但是演讲的效果实在不敢恭维——不够标准的普通话,加上几乎没有感情波澜和声音处理技巧的演讲,让这节课黯然失色。

由此可见,我们不是需要,而是非常有必要迅速提高我们的教学技能。可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常常忽略了一点:我们总是把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归咎于客观——制度、教材、学生基础与学习态度、教学条件等,而很少从主观上找原因——我们的教学技能怎么样?我们的教学技能是否影响到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的学生越来越被诸多新奇的事物吸引,比如早期的“快餐文化”,后来的“动漫文化”等等。语文课本越来越不被喜欢,语文课普遍不被重视。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反思,寻求有所作为。怎么办?首先是理性面对。凡是文化就有传播的可能性,中国的文化过去现在都在不停地向世界各地传播。比如近年的“韩流”热,其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学生面对现实中纷至沓来的事物,表现出一定的好奇、探究、尝试甚至模仿,是正常的。语文教师此时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对学生的适当引导上。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著名教育学家刘国正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应该通过更为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在这一教育方式下,语文教学就对学生的生活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使学生从内心深处通过生活化走进语文。因此,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会使教学质量大大提升。

一、将教学导入生活化,吸引学生眼球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导入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教学环节。作为课堂的切入程序,必须足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只有这样做,整节课的学习效率才会倍增,否则那些平白阐述的导入都是收效甚微。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认真地琢磨这个导入方式,找到适合的切入点,教师要善于进行导入,不仅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呈现出来,而且也可以使得学生的语文探究的潜力挖掘出来。但是,我们的导入并不是向学生口头转述本文要学习的主要内容,而是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导入。

例如,在七年级下《列夫・托尔斯泰》教学中,如果只是按照往常一样,教师直接就课文的内容做开场白,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先采用多媒体展示列夫・托尔斯泰的照片,向同学们提问这是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结合多媒体对从人物的生平进行简述,让同学们回答列夫・托尔斯泰有哪些名言、名著等,在让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对列夫・托尔斯泰的认识及对他作品的认识,通过这一系列的过程让同学们对列夫・托尔斯泰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在切入到课文的学习中,这样会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让教学内容生活化,选准教学切点

语文同艺术一样,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学习语文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总结生活,这都是需要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去进行感受的。因此,语文老师在准备教案时,选取文章中最贴近初中生生活的地方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帮助初中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在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一切教学的准备都要为学生考虑,教师用在如今的教育大背景下,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促使学生更好的加入到学习中,并找到学习的快乐之处。

例如,在七年级下,教学《白鹅》这篇课文时,文章对白鹅的叙述是非常精彩的,但对于那些不了解白鹅的学生而言,自然他是不会懂得这些精彩的阐述,更不会明白作者的感情,所以不便于他们理解文章,其描述的诸多素材也就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脱节了。对此,教师就可以在上课之前进行准备图片、视频或者是录音等方式,使得学生对白鹅有个详细的了解,了解白鹅的生活习性,并谈谈自己曾经喂养过哪些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自己对它们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通过这一系列生活化场景的描述再来看文章就感同身受了。

三、令教学形式生活化,内容设计精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课堂上的主人。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民主、友好的,基于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下,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扮演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那么,教师就不应该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教学,而是对来学生平易近人,以一些生活化的教学形式来展开课文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来学习课文里那些有着生活意蕴的、反应生活的文本,让孩子学到真正的适合的文本内容,这要求教师在设计的时候内容要生活化,设计要精准化。

例如,学完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时,后面的写作课程“我也追星”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对心中偶像的介绍来描写,老师也可以谈谈对自己偶像的认识,喜欢偶像的什么方面,偶像对自己的激励作用,要每一位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明星进行适当地阐述,通过任何文字、图片的形式来展示出来,并粘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采取不一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班级生活之中学习语文知识,进而深化语文教学意义。

四、使教学评价生活化,对学生赞扬真切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若要实现教学达到最佳效果,除了日常教学外,还需要语文教师尽量多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贴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出发,教学评价具有针对性、真实性、生活性,语文教师要对学生充分的信任和认可,以鼓励评价为主,用积极地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真诚、友善地称赞鼓励学生。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回忆下自己父母的背影或者其他细节,有很多对生活感受力不强的学生可能没有那么深的感悟,老师可以一步一步的引导和鼓励他们回忆父母的点滴,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父母亲,并且进行简单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来重新体味朱自清先生对于父亲背影的描写以及作者内心真正流露出来的情思。同时在读后感的撰写时,教师应该对一些学生们的生活细节描述语句进行重点的标注和表扬,使得学生们的学习能力能够进一步的提升。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将学生引入五彩缤纷的生活世界,打开他们独特的心灵大门,并且能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真理。生活的本质就是一门语文课,语文课堂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亲近生活、融入生活,才能为语文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⒖嘉南祝

[1]任志姗.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及其实施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6(05):32.

[2]陈艺娟.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1):13.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背景 语文 教学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的主题是人生轨迹。最独特的是其课文选的全是中外名人的作品。以鲁迅的《藤野先生》为凤头,胡适的《我的母亲》;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为中坚;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为余音,展现名人的风采。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名人的闪光点,体悟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隋,并且结合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理解社会便成了教学的重点之一。顺理成章的,这单元的教学是让学生在J隋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有所领悟的重要时机。

提到学鲁迅作品时,不少学生直言不讳的说,鲁迅的作品不容易“亲近”,鲁迅的部分作品很难读懂,文字较晦涩。还有同学表示:读鲁迅的作品,好像看不到希望,很压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鲁迅作品的主题比较深刻而丰富,特别是揭露当时社会时弊文章,要真正透过课文认识作者的写作用意,准确把握主题思想,使学生明确知道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依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运用了开门见山式的背景介绍法。

介绍如下:

大家都知道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可最初鲁迅是要学医的,你们知道么?鲁迅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95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先生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

介绍到此处,班级一个特别喜欢鲁迅的学生站起来要求回答我提的问题。课堂奇葩开放了,我把机会留给了这位同学。他继续介绍到;

有一次,在上课前放映的幻灯画片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己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鲁迅在《自序》中写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

我顺着学生的回答走了一个升华式总结:

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师生的配合下将本文的大背景大框架介绍完成,学生在这种前提下走进课文走进藤野先生,在课堂的或作探究中很顺利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八年级的学生由于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逆反心理较重,往往把母亲的嘱咐当成唠叨。借助这篇美文,可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对母亲的爱,明确自己的一切都来自母亲。因此从谈胡适的不凡成就来自母亲的教育和影响导入,让学生把目光锁定在核心人物身上,激发学生解读母亲的兴趣,拉近和文本的距离。为课堂运用“自主阅读”教学法和“主问题引领”教学法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让他们与文本产生对话。新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在我们的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往往存在用教师的解读来代替学生自我的解读这样的弊病。阅读教学中要改变的学生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产生个性化的自我阅读体验,在这样的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文章故事性很强,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那段岁月离学生较远,所以教学参考要求在教学时,要激活学生的人生体验,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让学生感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情。课文中童年生活中的苦中求乐――人与狗合演“双簧戏”是让学生体会苦难生活中总会有使人感动的亮色。因此我引导学生在感受苦难的基础上感受故事中的温情,激发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的热爱。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多媒体技术 技艺结合

在现代人类社会中,欣喜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表现形式称为媒体(Media),一般来说,媒体是一种信息和表现的方法。①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实际上它是两个媒体:声音和图像。通常所指的多媒体就是各种感觉媒体的组合,也就是声音、图像、图形、动画、文字数据、文件等各种媒体的组合。②多媒体诞生后,从简便的实用功能向满足人们精神领域需求的功能转变。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自从有了媒介以后,人可以看得更远,可以听得更远,可以将想法传达得更远。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和人之间已经不是简单的传与受的关系,而是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交互式的关系。人对计算机而言,是一个指令的发出者,而计算机对于人而言是一个指令的完成者,两者交互合作就能够进行创造性活动。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通俗地说,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体,而这个客观存在体在没有人介入的情况下,是无法独立实现创造性活动的,简而言之,只有技术没有人,就没有创造性的活动。

今天,多媒体技术发展迅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有多媒体技术的影子,高职教育也不例外。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而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从两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一方面,就教师而言:

第一,传统的教授方式因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而逐渐改变。过去的备课,写教案逐渐变为PPT课件制作,电子教案的制作。

第二,课堂之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从单纯的问答变作了实际操作反馈,教师能够通过教师机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把握教学进度,调整教学策略,这样的变化无疑能提高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就学生而言:

第一,与教师的交流从原来的多对一转变为一对一,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的相连,向老师提问,解开学习中的困惑,教师可以通过个别化教学模式或者协商讨论等模式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第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了交互式学习环境。课外时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比如学校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这样,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由教师安排好,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可是,以上所阐述的仅仅是多媒体在高职教育中的基础性运用,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教育中能发挥的力量并不局限于此。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与生俱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的所有对象共同的特征之一就是:富于创造性。他指出,每个人都在某个方面显示出独到之处和创造性。虽然他们中某些人并不一定是作家、艺术家或发明家,但他们具有同儿童天真想象相类似的能力,具有独创、发明和追求创新的特点。

正因为人具有创造性,而且富有创造性,所以才产生了艺术,而艺术活动几乎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必然是艺术家有意识的一种创造性活动。③对于艺术,列夫・托尔斯泰这样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多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情感,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④

当今社会,艺术已经不仅仅属于精英阶层,而是普及到了大众阶层,以及社会各处,比如:环境建筑,广告灯箱,等等。虽然不能说这些社会组成都是艺术,但不可否认,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艺术不再属于一部分人,而是属于全人类,只要有创造性活动,我们就可以赋予这种活动艺术性,事实证明具有艺术性的产物更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再进一步来看,多媒体技术的艺术性运用在高职教育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高职教育有着自己的独特环境:首先,大部分农牧区教学硬件依旧很落后,这就造成了中学阶段,学生接触多媒体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次,学生活泼好动。难以接受理论性强的学科,几乎是高职学生中的普遍现象。最后,高职教学的学科设置本身就偏向于操作能力。

因此,在高职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技艺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媒体技术是基础,艺术活动是上层建筑,离开哪一方都是片面不可行的。只有多媒体技术,没有艺术创造,那么创造活动无法完成,掌握技术也就失去了价值;只有艺术创造,没有多媒体技术作为支撑,那么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是空想。所以,套用一句老话,技术和艺术必须两手都要抓,而且两手都要硬。

为此,在高职教学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教会学生使用多媒体硬件作为最终目标,而是要把眼界放宽,将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多媒体技术完全激发出来,形成完整的创造性活动作为最终教学目标。

第二,无论课堂上还是课下,时刻都要用心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美的意识,教授给他们将脑海中美的想法付诸实际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激发自身潜力,创造出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第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公众评奖,让学生影响学生,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激发自豪感,从而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为将来踏入社会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技术的掌握似乎已经不再是一件难事,而利用技术创造出具有新意的事物才是社会所需要的。高职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技艺一体的高素质人才,而不仅仅是培养掌握多媒体技术的人才。

注释:

①②高玉德主编.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1,2.

③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04.

④[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48.

参考文献:

[1]高玉德主编.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2]马歇尔・麦克卢.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

[3]马斯洛著.李文恬译.存在心理学探索.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5篇

反思之一:反思教学细节,寻找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案例】新课的导入设计做到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紧扣文本了吗?

一位老师在教学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课时是这样导入:先出一则谜语,“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请学生猜一下是哪位文化名人?生齐答屈原后;老师又问,他的一生是怎样的?生命如何结束?学生回答,“悲惨”、“敢于直谏”、“流放”、“汨罗江而死”等;教师再追问,为了纪念屈原有了端午节,那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呢?学生纷纷回答,“吃粽子”、“赛龙舟”、“吃鸭蛋”… …此时老师导入课题,“我们一起走进跨越现当两代的小说家汪曾祺,看看他小时候的故事。”

环环相扣的提问中,可以看出教师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猜文化名人到屈原的一生,似乎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细一琢磨却发现这个导入似乎离教学内容较远,有点牵强附会。由此我想到了:有些浓墨重彩的导入设计,如果不能一下子把学生的心抓住,激发起其参与文本学习的兴趣,那么是低效的,有时还不如开门见山直接进入课文内容。

日常教学中教学细节,除了导入设计外还有很多,譬如:课堂教学中的评价语;课堂中“突发事件”的处理;教学手段的适时运用;教学道具的合理使用;教学过渡语言的设计等。这些看似并不重要的细节往往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可以这样说, 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许许多多闪光的细节,有时教师也正是通过对众多细节的演绎而将其转化为深刻影响学生思想的一课。

反思之二:反思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的差距,促使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行为上的落实。

【案例】教学资源的把握和利用贴近了学生的实际了吗?

我在教学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时,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先显示茨威格和托尔斯泰的相关资料;再整体感知:全文在结构上分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接着让学生找出文中刻画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特别是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分析作者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文章采用了怎样的手法?体会作者的用途。最后让学生感受托尔斯泰思想情感。课堂上,虽然学生按部就班地配合着我的教学,但丝毫没用如我所期望的那样,唤起学生对托尔斯泰的由衷敬意。

为什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并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后来我发现是因为学生与作品人物有很大的距离感,而我的教学设计并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架起一座学习的桥梁。当时如果我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经验中创设学习背景,并注意课堂中所创设的情景是否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那么结果将会有所改观。只有时时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课!

“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违背某种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是课堂教育的失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课堂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学习成为一种生活需要”这种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要求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追求之一。

反思之三:反思有争议的教学案例,对教学行为进行不断追问,不断促进自我教学行为的改造和重塑。

【案例】教学材料的分离与重组是否违背了语文的教学之道?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当中,教师教学《自然之道》时大胆地分割原有的文本,分步二次呈现教材。在故事情节急转处“横砍一刀”,在第一次印发给学生的教材中隐去了文章的后半部分,只呈现“我们催着向导抢救探路的幼龟”部分。请学生思考:面对沙滩上那令人紧张、揪心的一幕,我和同伴、生物学向导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正当学生的心和作者一齐跳动,一样为小幼龟的命运而着急、担心、揪心,一样对向导的无动于衷、铁石心肠、冷酷无情的表现义愤填膺,老师情感基调突然下沉,请学生继续快速地把结尾部分传下去,看看他的结局和你的结局有什么不一样?”当学生看完故事的结局后都明白:“我们”竟干了件愚不可及的事,海滩上出现了残不忍睹一幕,“我们”是好心却办了坏事啊!这样,这一节语文课便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结束了。

课后,大部分的老师认为授课老师的“创意设计”:以情感为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入情―悟情―动情―表情,不仅让学生获得最强烈的情感体验,而且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教学的难点“自然之道”的内涵深入人心。所以这是一节毫无争议的“优质”课了。但是有些老师却提出相反意见:认为这节语文课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它违背了“语文之道”,语文之道就是阅读教学要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规律。这堂课把文本拦腰一刀,分二次呈现文本,这是肢解了文本,腰斩了文本,先从“部分”入手,没有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文本,一个整体感知,这是不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的,既然如此,就算不上一节成功的课。

这两种观点从面层来看似乎都言之有理。但如果我们走进新课标,就发现授课老师是符合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的课程理念。老师能根据文本的特点,采用了“不完满阅读对话文本”,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地、创造性地重组,二次呈现教材,给学生带来的是巨大的“情感冲击波”和“视觉震憾力”。学生主动地去填补、完善、建构,激活原本凝固的文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文章的内涵,并且这种道理的悟得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体验参与的,更显得刻骨铭心。一堂课好不好,发展是硬道理!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点拨;适时;引导;精准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39-02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独立分析、认真探究的能力。教师恰到好处地进行引导点拨,既是教师的智慧,又是教学的艺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对于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以我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点拨。

点拨是教师用精练的语言或生动的实例等方式指点迷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手段。语文问题千头万绪,涉及面广,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教师点拨要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学生在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上存在差异,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难易程度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加以点拨。因此,点拨要根据课型、知识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安排。

对学生,必须遵循独立自主原则。在点拨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使学生在每一次点拨过程中保持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贡献度,让他们深入参与思考、探究、应变,积极与老师协作。点拨学习过程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钻研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对教师,点拨必须遵循“指导为主”原则。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能不能准确定位,对点拨本身影响不大,但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却比较大。教师在点拨学习中贡献度不宜超过百分之二十。教师只能站在幕后让学生走向台前,是引导而不是主导。一般主要在实施步骤、思考角度、关键问题上引导学生去思考、论证,但绝不能代替学生去探索,求证。

一、点拨须适时

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问题,有些问题学生自学不能解决,但通过交流就能获得思路。有些有难度的问题,学生的认知水平一时达不到,即使学生再思考也无济于事。这个时候就是教师介入点拨的最好时机。以《社戏》这篇课文教学为例,文章结尾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问题:“如何理解这个句子的深刻含义?”问题提出来了,让学生静心思考。五分钟之后,我点名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学生甲回答如下:“那夜的豆是到目前为止我吃过的最好的豆,那夜的戏是到目前为止我看过最好的戏。”显然他的回答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没有理解句子的真正含义。我让学生乙来说说,他站起来低头不语,很难为情的样子。对于上述两位学生的表现,我有些失望,更多的是焦急,因为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我将目光投向全班,期待有其他学生站起来继续探讨。我在教室巡视了一周,学生们各个似乎都在苦思冥想,但没有一个人举手,甚至多数学生连头都不敢抬。此时,距离提出问题已过了10分钟,教室安静异常,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学生们陷入了深深的思维障碍之中,有百思不得其解之势,迷茫笼罩了学生的双眼。见此情景,我意识到,只有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有效点拨,才能慢慢拨开学生心头的迷雾,一步步由浅入深地引领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于是我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船上看戏”这部分内容。两三分钟后,我问学生:“那夜的戏很精彩吗?”学生齐声道:“并不好看,看得人打哈欠,觉得很扫兴。”我趁势说:“哦,原来那夜的戏并不好看。”“我们再读‘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个句子,请同学们品味‘不再看到’这四个字的含义。”学生们探究兴致高涨,教室里的气氛活跃了。大家纷纷举手,“有念念不忘之意。”“还可以理解为难忘、留恋、怀念。”

学生思维的通道打开了一道门,于是我趁势引导。“既然那夜的戏并不好看,那‘我’到底难忘什么?怀恋什么?”

学生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回答“难忘那夜独特的经历”、“难忘看社戏途中优美的自然景色”、“难忘热情聪敏的小伙伴”、“难忘六一公公的大方厚道”、“难忘对自己来说新鲜的乡间生活”……

学生思维的通道彻底打通了,我趁胜追问。

那夜的豆和第二天下午六一公公送来的豆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说“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学生们争相发言:“我难忘的是阿发的慷慨大方。”“难忘双喜的聪明热情。”“难忘六一公公的淳朴厚道。”“难忘看社戏过程中经历的令人愉快的事情以及那种快乐、新奇、自由的感受。”我随即引导:“原来“我”难忘的是与乡间的小伙伴们结下的深厚友谊,难忘童年美好的生活经历。”学生豁然开朗。

因此,当学生陷入思维的困境无法摆脱,但又非常渴望解决问题时,教师就应瞅准时机,“挺身而出”及时点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学生的思维回归正常轨道。此时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二、点拨重引导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尤其在阅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自己难以逾越的学习障碍,而这些障碍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进行,这时教师就要发挥主导作用,及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疏通学生理解上的关卡,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感悟,水到渠成地分析出答案。如:胡适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作者着重表现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是对母亲真挚的爱戴、无比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文章语言质朴自然、直白坦诚,全文毫无夸饰之词,文中也很少直接抒情,但作者的情感却表达得非常强烈。如何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这种情感然后被这种情感所感染?潜心阅读是一种办法,但我的学生学习现状告诉我这样做学生只能是浅尝辄止,不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于是,在教学第二课时,我将教学的重点确定为“研读赏析,品味语言”。课堂上先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展示在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反复揣摩,在文中找出那些饱含感情的句子并谈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学生们热情很高,很快就有两名学生主动站起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但找的句子有些勉强,自然也就理解得不到位。见此情景,我引导学生再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抓住关键词“爱戴”、“感激”,再细细品读相关语段,还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我带着学生仔细品味这个句子,提示学生关注“舔”字,学生顿悟,“这个句子写出了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包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并畅谈自己的体会,课堂学习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教师的点拨就是要在学生的疑问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搭起一座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究、钻研,并使学生的思维纵横深入发展,引导得好,学生的理解会更上一层楼,同时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三、点拨必精准

教师点拨,要瞄准切入点,在重点、难点处下功夫。所谓的重点,就是课文中能传达作者心声的语段,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语段,能引起读者共鸣的语段,它往往是一篇文章的核心所在。所谓的难点,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维的盲点,心理的障碍点及知识的空白点。如:《列夫・托尔斯泰》这篇课文,结构上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5自然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须发特点、面部轮廓、面部表情、穿戴方面)。第二部分(6~9自然段)细致描绘了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犀利的目光、蕴含着丰富的感情、眼睛的威力及作者对此的赞美)。显然作者是想通过细致入微的肖像描写来揭示这位世界文坛巨匠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课堂上我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托尔斯泰的相貌怎么样?”学生很快的从第一部分中找出了关于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原句,整理归纳得出:托尔斯泰身材矮小、脸部多毛、长相粗鄙甚至丑陋,令拜访者感到失望。接着,我引领学生研读第二部分,提问:“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眼睛的?”这个问题学生认真读课文之后就迎刃而解了。我继续发问:“作者为什么要重点描绘他的眼睛?”学生思考讨论,气氛很热烈。我在教室巡视了一圈,发现学生的讨论并没有实质性进展。这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备课时我就将它确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破重点难点问题,使学生真正有所获,教师的精准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精”就要言简意赅,“准”就要一语中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是通过眼睛充分地表现出来的。因此,作者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解释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好的外貌描写就是为了揭示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展示人物精神风貌的,同学们在作文中要善于运用这种写法。”听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们脸上流露出会意的微笑。

教师抓住重、难点,切入要害、因势利导、精讲准拨,不仅能触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更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点拨是一门艺术,它丰富而深邃。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能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认真探究的能力,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提升课堂学习效果,这样师生就能共同畅游在探究学习的海洋里。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法;外国文学;立体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方式,人们的学习范围和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混合式学习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高校文学课的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程式化、教条化的倾向,尤其是在外国文学课堂上,由于东西方文化视角的差异,学生的接受与课堂知识传授、文本内在含蕴的传达都存在落差。采用新媒体等新兴网络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利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构建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制作、慕课式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模式。发挥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学习作用,既可以调整这些落差,又可以保障文学课教学与学生期待视野的融合与超越,实现“用中国人的灵魂”研究外国文学史的教学目的。

一、在教材处理上,改变大学生课外不读教材,上课不带教材、不记听课笔记的现象

立足权威版本,选取以郑克鲁为主编,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教材”《外国文学史》及《外国文学作品选》为主讲教材,以其他原典书目为辅助,给学生提供阅读书目,将课堂文学史教学和文学原典阅读相结合,通过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通过讲解重要作品,将之改编成课本剧或进行诗歌朗诵会等,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培养学生的听说、写作以及表演能力,从而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促进学生与书本之间的沟通。

二、在教学内容上,融合创新思维理念,将专业理论与学科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性课程内容比重,将听、说、读、写技能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因受课时量限制而在课堂上不能讲解的,但有助于理解作家作品、文学大思潮、文学现象的相关教学内容留给学生做课外独立学习。具体方法:(1)每次课程之前,利用课程平台上传的教学资料、教案、课件、教学笔记、参考书目、教学视频等,要求学生自学相应章节,在课前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并总结思考题,在课后练习。(2)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网络提供教师讲义、经典作品选读与分析、外国文化背景、英文作家作品介绍等内容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全面的了解。(3)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上的在线测试,衡量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对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成果教师要及时汇总、整理,建立参观访问、观看影视资料的心得体会,建立社会调查报告、音视频等资料档案,并及时上传,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增长其社会实践活动能力。(5)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了解学情,并及时整理相关数据,以利于教学内容的适当增补。

如,在讲授第七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时,课前在课程平台上预习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朗诵视频,了解作家生平及社会影响,按照书目阅读作品《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理解和把握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创作的密切联系。课堂上以讲授为主,分析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以及“宗法制农民思想”与创作的密切联系,讨论托尔斯泰主义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课后学生自己总结“托尔斯泰主义”的概念,写到课堂笔记本上。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总结。

三、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设计、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多媒体教学等多角度、多形式配合课堂教学,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恢复自我主导“角色”意识,使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

1.在课堂教学上,以传统的课堂讲论法、讲演法为主,辅之以多媒体,依托课程平台,适当引入慕课式教学方法。(1)发挥多媒体教学内容比传统教学密度大、容量多的特点,精选经典视频片段和图片,摘录原著篇章,利用课件制作中的链接功能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新信息、新动态、新观点、新数据等,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拓展学生视野。(2)利用新媒体等网络技术辅助高师文学课教学,如,利用校园网课程平台,采用微课、慕课式辅助课堂教学。通过上传教学资源,实现文学课教学与学生期待视野的融合与超越。具体方法是:①遵循优秀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从985、211高校引进MOOC教学视频,链接慕课中文网、网易公开课等,针对主讲教师不能亲临,无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开设课程时设置辅讲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将教学视频内容深化;②在网络课程平台上进行辅助式微课教学,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和思考。教师课堂上引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在第二课堂设计上,注重实践性教学。具体方法:(1)适当采用人性化的“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依教而学”向“先学后教”的转变。在课前预习阶段,指导学生按照思考题,自主地、以自己的节奏、用一种较放松的心态在家学习。(2)每学期预留50本图书目录,其中必读10本,学生按照兴趣在预留书目里自由阅读文学原典,选择性地做读书笔记或在课堂读书报告会上以“我喜欢的一本书”方式向同学推荐。(3)鼓励学生公开、文学作品等,完成学生对文学文本意义的补充与完善。

3.在考核方式上,避免以往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估体系。发挥网络教学作用,在课堂表现中引入在线讨论、在线测试、调查问卷等环节。具体由平时成绩、期中测试、期末闭卷考试三部分组成。在综述性论文报告、闭卷考试和平时出勤、平时表现基础上,引入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形式,学生发表作品可作为实践学分记入平时或考查课成绩,增大实践性测试部分的分值比重。

平时成绩重在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此项占总成绩的20%),由课堂出勤、课堂表现组成。课堂表现除包括学生当堂表现之外,也可通过在课程平台在线测试、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以研讨性教学方式进行。

课堂出勤占10%。教学周16~18周,一学期至少点名10次。缺勤一次扣1分。迟到或早退每两次扣1分。事病假每3次扣1分。

课上表现占10%。研讨会或读书报告会发言、课堂笔记检查、读书笔记检查;课程平台在线讨论和测试等各占5分。

在课堂表现环节尝试进行慕课教学测试方式,借助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设置进阶式小问题、小测验,学生只有全部答对才能继续听课;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最终会有来自教师或学习伙伴同步或异步的解答。

期中测评重在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项占总成绩的30%。(1)引入半开卷考核形式。①从参考书目必读10本中,任选其一,要求当堂完成配合教学内容的从文论或文学批评角度进行的课程论文。(有原创观点,能自圆其说,字数不少于1500字。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②每章中选择一个代表性作家或作品进行续写或改编课本剧活动。(2)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习发表文章,学术论文,参加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活动获得奖励等,可作为优秀成绩取得的一个衡量依据。(3)每一次教学是讨论课的,可凭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实际表现为其打一个分数;有论文写作要求的,则依照论文写作情况,为其打一个分数。一个学期下来,为每个学生合算一个分数,列入本学期的期中成绩。核算百分比后记入期末成绩。

期末闭卷考试部分占总成绩50%,对期末考核环节的考题类型进行革新,减少考查外国文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题型的数量,增加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论述和作品原典阅读的文本分析题型比重,百分试卷里各占50%。五道大题中的最后一道为文本分析题,没有固定答案,要求学生主题思想清晰,利用学过的文论、叙事结构等方面观点进行分析,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除上述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革新外,为适应新时展趋势,整合校际教学资源,外国文学课程可进行如下资源建设。①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通过外国文学课程平台建设将已有的教学资源数字化;上传教学材料、教学课件、笔记、阅读书目、多媒体视频、图片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对转化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编目存档,实行专业化规范管理。②参加外国文学慕课教学课题开发任务。MOOC(慕课)是一种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核心概念是“微视频、小测验、在线互动”,将在线学习与教学模式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针对外国文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现状,可以采取申报国家、省、市教育部门资助来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③实践教学资源。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外国文学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范式。

综上所述,只有适应时展的要求,将在线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与课堂外国文学教学融合,实行多重交互的混合式教学法,才能解决外国文学课堂长期以来的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使课堂教学设置更符合培养创造型人才目标要求。改变文学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毕业生个人没有产生太大意义,缩短所学的文学课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尽量减少文科大学生因就业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参考文献:

傅美蓉.新媒体时代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03).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2015―2016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普通高校文科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学生开启思维之门的起点,是诱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那么,怎样问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呢?

一、课堂提问的方式应当是灵活多变的

1.悬念的方式

应用此方式,能使学生的思维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内容时,通过课件展示以前罗布泊的繁华景象,并呈现出现在罗布泊的荒漠般的景象,由此形成强烈对比,为什么罗布泊会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学生本来就具有好奇心,带着这样的悬念去看书,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悬念心理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知识对象上来,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2.诱导的方式

应用此方式,所提的问题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层层深入,并能产生灵活运用的效果。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时,通过诱导的方式来提问:假如现在你是导游,让你介绍故宫博物院,你会怎么介绍?学生必然会说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接着提问:课文《故宫博物院》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介绍的?可见,利用诱导方式进行提问,可以使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探求知识之间的前因后果和必然联系,因势利导,水到渠成,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3.比较的方式

运用此方式,可以使一些知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掌握和理解知识点,方便有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列夫・托尔斯泰》中,通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绘(托翁其貌不扬),对比托尔斯泰伟大的文学成就、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提问:作者为何要如此煞有介事地描绘托尔斯泰的外貌?借用比较方式的提问,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变换学生的思维角度,通过比较,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有新的发现,对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

4.辨析的方式

运用此方式,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所提的问题进行判断分析,让学生思维处在模棱两可的状态,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的一篇课文《敬畏自然》,该文章主要内容是讲现代人过度开发自然,不懂得敬畏自然,因而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受这篇文章的影响,学生自然会觉得人类过度开发自然是不对的。在此时,呈现出著名学者何祚庥的这一席话:“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一种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无所作为的观点。我认为,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但并不意味着要敬,要畏。”在课堂上提问学生:哪种观点更正确?这两种好像截然不同的观点,必然会使学生产生困惑。通过这样辨析方式的提问,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透彻。

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此之外,还有讨论、假设、反问、设置情境、故弄玄虚等多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多,不古板,学生更易于接受,课堂气氛活跃,就容易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是紧扣教材和学生的,“对症下问”

1.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课文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应当是我们发问的出发点,提问不能漫无边际,毫无重点。提问应该设计和穿插在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点上,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具有思考价值。课堂提问切忌过杂,过杂、过于琐碎的课堂提问,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向知识的细枝末节,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甚至会造成课堂教学程序的紊乱。因此,提问必须紧扣文章的重、难点,不能丢了西瓜,抓了芝麻。提问,必须在知识的重、难点上多做文章。

2.把握教材的难易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难度过大,学生的思维不知从何开始,使他们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容易泄气,造成“冷场”;难度过小,平铺直叙的提问,学生感到缺乏挑战性、枯燥无味,不容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易到难,步步推进,稳扎稳打地进行提问,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应把握好分寸,让学生的思维处在“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状态。因此,提问应根据教学规律,循序渐进,难度较大的题目要变化角度,化难为易;简单易懂的题目要增设条件,人为设置思维障碍。

3.善于给教材补充新内容

语文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则,才能保证其生命力和说服力,答案要点多元化是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教师的提问设计应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立足课本但不能受课本的限制。在讲授有关社会热点的问题时,仅仅拘泥于书本,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相反,及时应用新闻媒体上的人物举例、说明、发问就能够增强学生的吸引力。通过提问,适时补充教材,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打破学生只读书本、思维狭隘的局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细心琢磨,精心设计

吃透教材要求教师做到深刻理解教材内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且能够深入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吃透教材,把握学生实际,课堂提问才能得心应手。精心设计要求教师制订详细的教案,课堂提问不能随随便便,应该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找准提问的知识落脚点,选好提问的巧妙方式。可见,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极为有利。我们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灵活掌握课堂提问的各种技巧,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原则和要求,才能充分发挥好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0-055-2

一、课堂提问的方式应当是灵活多变的,采用各种不同的却又契合具体课堂教学环境的提问方式,远比一成不变的简单发问更有效果

1.悬念的方式。应用此方式,能使学生的思维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神经,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内容时,通过课件展示以前罗布泊的繁花似锦,并呈现出现在罗布泊的有如荒漠般的景象;由此形成强烈对比,为什么罗布泊会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学生的胃口吊起来了,带着这样的悬念去看书,具有针对性,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利用悬念心理组织课堂教学是教师们经常采用的方法,创设悬念犹如树立航标,明确了学生思维的方向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知识对象上来,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2.诱导的方式。应用此方式,对于把握知识内在结构,理解知识线索十分有效,所提的问题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层层深入,并能产生灵活运用的效果。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时,通过诱导的方式来提问:现在你是导游,让你介绍故宫博物院,你会怎么样来介绍?学生必然会说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接着提问:课文《故宫博物院》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介绍的?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通读课文,就可以找出答案。学生既满怀好奇心地寻找答案,使课堂生机盎然;又能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加深对说明文中的说明顺序的理解,可谓一举两得。可见,利用诱导方式进行提问可以使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探求知识之间的前因后果和必然联系,因势利导,水到渠成,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3.比较的方式。运用此方式,可以使一些知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掌握和理解知识点,方便有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列夫·托尔斯泰》中,通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绘(托翁其貌不扬),对比托尔斯泰伟大的文学成就、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提问:作者为何要如此煞有介事地描绘托尔斯泰的外貌?借用比较方式的提问,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变换学生的思维角度,不仅教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创新。通过比较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通过比较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可以有新的发现,对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大帮助。

4.辨析的方式。运用此方式,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所提的问题进行判断分析。该方式让学生思维处在模棱两可的状态,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并促使学生积极寻求问题的答案。比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的一篇课文《敬畏自然》,该文章主要内容是讲现代人过度开发自然,不懂得敬畏自然,因而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受这篇文章的影响,学生自然也会觉得人类过度开发自然是不对的。通过这样的辨析方式的提问,课文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加透彻。这种方式的提问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考验,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堂提问的内容应当是紧扣教材,结合学生现状“对症下问”

1.要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课文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应当是我们发问的出发点,提问不能漫无边际,毫无重点。课堂教学的提问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提问应该设计和穿插在重点和难点的知识点上,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具有思考价值。课堂提问切忌过杂,过于琐碎的课堂提问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向知识的细枝末节上,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甚至造成课堂教学的紊乱。因此提问必须紧扣文章的重难点,不能丢了西瓜,抓了芝麻。提问,不能泛泛而问,必须在知识的重难点上多做文章。

2.要把握教材的难易度,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难度过大,学生的思维不知从何开始,使他们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容易泄气,造成“冷场”;难度过小,平铺直叙的提问,学生感到缺乏挑战性、枯燥无味,不容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问应根据教学规律,循序渐进,难度较大的题目要变化角度化难为易,简单易懂的题目要增设条件人为设置思维障碍。同时,应努力实现有问有答,有问必答,千万不能“虎头蛇尾”,问而不答,造成学生劳而无功。

3.要善于给教材补充新的内容。语文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根本原则,才能保证其生命力和说服力,问在书外,答在书内,答案要点多元化是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教师的提问设计应该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立足课本但不能受课本的限制。在讲授有关社会热点的问题时,仅仅拘泥于书本,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相反,及时应用新闻媒体上的人物举例、说明、发问就能够增强学生的吸引力。通过提问,适时补充教材,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我们的社会和生活,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打破学生只读书本思维狭隘的局面。

三、课堂提问的实施者应当是准备充分、善于思考。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做不懈的努力、刻苦的研究

1.吃透教材,把握学生的实际。吃透教材要做到深刻的理解教材内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且能够深入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努力达到融会贯通。掌握学生的实际就是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这是我们设计课堂提问的重要依据。只有吃透教材,把握学生实际,课堂提问才能得心应手。

2.精心备课,制定详细的教案。教案是课堂教学的依据,课堂提问的内容,方法在教案中都有明确的设计。作为一门艺术,课堂提问不能随随便便,切忌在教学中用几个是什么来完成教学任务;相反,应该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找准提问的知识落脚点,选好提问的巧妙方式,认真仔细的安排好课堂提问的每一个细节,使我们的提问真正起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作用。

3.转变观念,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常常在提问之后很快便把答案和盘托出,丝毫不给学生留点思维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养成了思维惰性,这种依赖影响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许多学生对教师讲过的问题回答得头头是道,一旦遇到新的问题就束手无策。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问题的解决不是通过学生认真思考,“绞尽脑汁”努力探索而得来的结果,学生的思维就很难得到真正的锻炼。随着开放式教学的进一步深入,语文教学以及测试中的主观性试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活”,我们有更充分的理由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不要急于或者轻易的给出答案;尽量使每一个问题都让学生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体验。只有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才能设计好课堂提问,并把课堂提问用足、用好,实施到位。这是我们发挥好课堂提问艺术的前提。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公开课 思路 理念 后续教学 促进

2008年11月份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教育局在易家桥中学举行第21届“濠滨之秋”教研活动。活动内容之一是安排新老教师,以新教改为纲上一堂公开课,本人有幸入选并参加了公开课活动。从事教学工作已有五六年,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但首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公开课活动,我心里难免有些紧张,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教学经验是否贴近新教改的要求;另一方面,这次活动有许多资深的老师和专家参加,在前辈面前,怕自己怯场。但更多的是兴奋,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观摩学习同行先进教学方法、全面梳理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符合新教改的新教学思路和理念、提高自身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水平。

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学为主导、重建课堂、尝试成功”。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的一种大胆尝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教师设计教学时必须考虑的一个根本问题。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味背诵教案的过程,这种教学过程是教师无法完全预设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态将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将会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紧紧围绕教研活动主题,深刻体会新教改精髓并以此为基础,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和着力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核心,参阅前辈同仁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借鉴从教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设计各种授课预案,构建一堂公开课的框架,认真准备是成功的开始。

首先,在公开课准备过程中,我反复思考、比较各种方案,在选定好方案后,还会精心考虑细节,力求完美。在没有灵感时,求助于有经验同事,同事随口的一句话或不经意的一个小点子往都能给自己很大启发。准备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就是对新教学思路、新教学理念形成感性认识的过程,就是自身教育水平成长和提高的过程。

其次,力求教学目标明确,步骤合理。这次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围绕好莱坞著名星奥黛丽・赫本展开。其教学目标是:学生能运用文中的三会、四会的重点单词和重要短语;帮助学生了解好莱坞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的事业及成就;同时能写出一篇按时间顺序描述人物一生的文章。围绕这个目标,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突出重点,丰富内容,详略得当,我进一步设计了导入、呈现、讨论、写作、巩固和作业布置等六个教学步骤,并使之环环相扣。以奥黛丽・赫本的成名作“罗马假日”的片段导入新课;通过单词和短语竞赛帮助学生掌握三会、四会单词和重要短语;用填表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奥黛丽・赫本作为一个伟大艺术家和慈善家按时间顺序所取得成就的了解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个话题“作为伟大的艺术家和慈善家必须具备那些素质”,开拓学生视野;每组模仿本课写一篇按时间顺序描述人物一生的文章并请班里其他同学猜猜他们的名字,他们所描述的人物必须既是艺术家也乐于慈善事业;以按首字母填充短文来巩固文中三会四会单词和短语,与单词和短语竞赛相呼应,形成一个圆,环环相扣;最后布置下一堂课的预习作业。

第三,积极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英语是一种交际范围非常广泛的语言,但中国学生很多情况下学的都是所谓的“哑巴英语”,因此好的语言环境的创设对学好英语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在本节课中我把他们分成六大组,每组八个人围起来坐成一桌,这样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且在习得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互相帮助,这样可以避免因害羞等原因不愿开口的现象出现。我在课件制作中采用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来,尽量让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说错或发音不标准都不会影响你的表现,我都会帮助他们纠错并给予鼓励。

第四,努力寓育人于教学中。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堂课最后是教人学真,学做真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奠基”。我这一堂课主要是通过对奥黛丽・赫本如何成为一位举世闻名的影星和慈善家的分析,激励学生好好学习,让学生深刻体会机遇只垂青有准备之人,从而促使他们努力向上,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这堂公开课总体而言是成功的,得到了学生和专家的好评,当然专家也给了我一些有益建议。课后,结合这堂课的效果,我反复思考几个问题,以上四个目标是否已经实现或如何更好地实现?衔接部分能否更自然些?跟学生的互动怎样更有机一些?猜人物游戏项目是否可以设计得更有悬念些等。这些问题没有最终答案,只能在后续教学活动中进行尝试,根据课堂效果,去摸索,去分析、去总结。

通过这次的开课,我收获了一个崭新的教学思路,一个教学理念:课堂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课堂应该更多的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总结,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的果实》[M]. 列夫托尔斯泰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范文 下一篇:禁毒主题班会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