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的文化底蕴范文

时间:2024-03-07 16:58:47

扎实的文化底蕴

扎实的文化底蕴篇1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可以传下去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精神意识的总体表现。如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我国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具有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地域性的特点;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优秀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核心都是精神文化。

2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作用

一是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广大师生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了发展和弘扬。广大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祖国、了解了家乡,激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国学教育能使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增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二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通过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化底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些学校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教育,都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反复品味优秀传统艺术的内涵,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还有的一些学校举办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儒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提高文学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对于提升校园文化文明水平、塑造学生形象乃至提升学校形象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保护、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国学教育、道德行为养成教育使民间艺术、民族文化、传统体育、传统文化理念等在校园生根发芽,使大量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可以代代相传、荫泽后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使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扬和光大。

3让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沟通,形成共识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头脑,就是要用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熏陶、感染、影响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切实提升校园文化体系的整体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3.1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也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途径。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之中,真正做到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头脑。

3.2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是积极倡导国学教育,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底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加强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学教育活动,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文化品位和底蕴。二是组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水平。三是扎根文化沃土开展社会实践,培养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社会实践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实践活动,着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3创建学生传统文化社团,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载体。

学生社团组织是改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学校应组织指导学生依托传统文化活动项目创建学生社团,不断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

3.4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搭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平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民族文化血脉,构建尊重包容、和谐发展的人类文化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传承、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精神文化,守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就是守护好我们的精神文化家园。

扎实的文化底蕴篇2

这似乎可以说道说道。

纽约的历史三百多年,百老汇发展了百余年,从纽约开埠时期的一条街道(Broadway直译即宽阔的大街),发展至如今大小不一的上百个剧场、大量的音乐剧和难以计数的从业人员,这样的发展历程与规模,在戏剧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于是把百老汇当作音乐剧的代名词,也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可是回头想,百老汇对于中国人而言,却是不应该、也不能够与音乐剧画上简单等号的。原因也简单,音乐剧不只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世界。

如今世界各国,特别是德、奥、法、俄、韩、日,都在发展自己的音乐剧,彰显各具特色的本国艺术风格。所谓“闻道有先后”,别的国家只是比美国起步晚了些,并不代表就比它逊色。三百年前,当印第安人还在曼哈顿岛的南端晒太阳的时候,并不知道欧洲的歌剧和中国的昆曲已是如何兴盛。如今,拜经济、政治、语言所赐,百老汇发达了。所谓各领,历史的转到了他们家―在百老汇的平台上,每一天都有着各式各样的音乐剧轮番上演。其中,虽不乏美国本土之外的音乐剧作品,可就风格论,正宗的百老汇音乐剧只能是美国文化环境之下产生的作品。

可这远非音乐剧的全貌。

很多时候,戏名和菜名―样,最出名的未必最合口味。在我看来,美国百老汇音乐剧对于中国恰似如此。看看那些最卖座的百老汇剧目吧――《狮子王》《芝加哥》《魔法坏女巫》《泽西男孩》……无不带有浓郁的美国气质。坦率地讲,这些戏,名气是大,中国人欣赏也并无障碍,但要能感同身受、触动内心的,却并不多见。

那么,什么样的国外音乐剧才对中国人的口味呢?

戏剧如此丰富,这样的问题没办法一句话说明。但大体上,那些具有丰富戏剧内涵和复杂情感状态的作品,更容易触动中国人的心灵。因为中国人本质上是复杂的、厚重的,这是中国没有间断的历史文化传统所带来的。让中国人简单一些?哪有那么容易!

看看国人喜欢的电视剧吧。《潜伏》《甄执》《琅琊榜》等有高收视率的作品,无不讲究复杂的情感纠缠与情节发展。再看舞台剧,那些观赏度和认同感较高的作品,无论《四世同堂》《商鞅》《白鹿原》《北京法源寺》,还是《喜剧的忧伤》《蒋公的面子》《驴得水》,都是严肃的正剧或是以严肃为底色的喜剧,藏在背后的,无不是中国的传统政治人文。中国式的幽默,不同于美国,大多是五味杂陈的,所谓“喜剧的忧伤”。即便像开心麻花那样的纯商业喜剧,爆笑之余,其底色依然是严峻的生活困境和复杂的社会现实。

在中国,看一个问题的角度可以有很多种,对一件事的判断也往往有不同层面和标准。法理、人情、家国、民意;儒、释、道、法,统统熔为一炉,这是中国人的脑细胞的组成方式。而美国主流文化下的百老汇音乐剧,处处显现或隐含着直接、简单、乐观、娱乐、英雄、热情……即便悲伤或痛苦,也大多摆在面儿上。这些在中国人看来就显得单薄了,也无怪乎美国的肥皂剧是最好看的。

过去几年里,对引入上海的海外音乐剧的反馈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但凡引入的正剧,观众往往更被触动,继而反复购票,二刷、三刷甚至二十刷(这是真人真事);而喜剧作品,特别是洋溢着美国式乐观和阳光气质的剧目,看个热闹很好,却难被真正感动。其实就单拿音乐来说,那些忧伤而厚重的音乐,要比喜悦和轻松的更耐人寻味。这在古典音乐界也已成为共识。那些被纳入到经典曲目殿堂而反复演奏经久不衰的作品,大多饱含着复杂的气质和深刻的意蕴。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话如果放到戏剧的观感来看,却是相反的一一对于悲伤或悲剧的理解与感受,全人类是相似的,而对于喜剧或对于幽默的反应,却各有各的不同。

在这样一些认识和理念下,六年来,文化广场的年末大戏从一开始便把视野扩展到了全球,致力于寻找与中国人内在气质相契合的音乐剧。英语表演,从来不是首要标准。引入的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法国文化的写意唯美,与中国传统文化有颇多近似之处;也引入过偏古典风格与严谨戏剧结构的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这与中国深厚的历史与政治文化关联密切;当然还有像《剧院魅影》那样精致而有戏剧魅力的英国音乐剧――这些在不同层面上意蕴深刻的作品,相比百老汇更能触动中国观众的心弦。

2016年的年末大颍登台的是德语经典音乐剧《莫扎特》,这是又一台为中国观众精心挑选的大作。德奥的音乐剧相比英美起步虽晚,大约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发展,但因其拥有深厚的歌剧传统和艺术底蕴,一旦介入音乐剧的创作,便迅速达到了极高的段位,毕竟人家是有底子的。这些德奥音乐剧的知名度与百老汇音乐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语种小、平台小,而与艺术品质无关。

此次《莫扎特》新版,比起以往的德奥经典作品似乎还更接地气,不仅饱含着德奥民族一贯的丰厚戏剧内涵,在艺术呈现上,也充满了时尚气息。灯光、布景、道具、服装,既有18世纪德奥古典时期的风貌,同时也瞬间穿越至当代而毫无违和感。剧中的成年莫扎特,一袭白衣,纯净而另类,恰如他在那禁锢自由的时代中卓尔不群的姿态。在他身旁,自始至终有一个小莫扎特如影随形,这象征着他作为音乐神童的灵感化身。戏的最后,小莫扎特把作曲用的鹅毛笔扎进了成年莫扎特的心脏,结束了他肉体的生命。这惊艳的一笔,是独属于莫扎特的处理方式,令人叹服。因为天赋异禀既是莫扎特生命中无法解释的灵性,也是他无法摆脱的宿命。天才成就了莫扎特,也毁灭了莫扎特。

作为音乐剧,《莫扎特》当然不会直接用古典音乐风格创作。这部音乐剧完美结合了摇滚乐与管弦乐,而其音乐语言的组织方式,则运用了颇多歌剧的创作手法,综合而成为一种兼具现代与古典、在聆听感受上极其丰厚,有宽广的音乐维度。当近三十人编制的现场大乐队奏响乐音时,所延续的,是与《剧院魅影》和《伊丽莎白》同样迷人的磅礴与细腻。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引入上海的《莫扎特》是2015年维也纳全新驻场版。引进驻场版音乐剧,在沪上音乐剧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为什么会那么难?一是因为成本高昂,二是不易运输(因为驻场版演出的道具布景大多不是为了便于巡演运输而设计的)。为了到上海来,这一版本的《莫扎特》在维也纳雷蒙德剧院驻扎了一年多之后,被硬生生肢解成了14个集装箱,用海、陆、空的方式分批次来到上海。为搬运一部音乐剧,如此兴师动众,还从未有过。

在《莫扎特》的集装箱陆续如约抵达文化广场后,舞台上一片忙碌的装台景象,日夜颠倒。用了两天的时间装台上演了档期长达三周的《蓝人秀》,然后留出了十天的年末黄金段供《莫扎特》装台。奢侈吗?奢侈!可既然选择了最好的戏,那就把好事做到底,不打折扣,不留遗憾。

扎实的文化底蕴篇3

关键词:实际;教学;挖材;选材

针对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注重实际,改进教法。

教师要在教材上下功夫,因为教材是教学的龙骨,没有恰当合理的选材,教学就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没有点睛材料,很难在教与学上碰撞出认知的火花,使教学效果生辉,所以教师既要在教材上下功夫又要在选材上下功夫。在教材上下功夫是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难点,在选材上下功夫是选择学生能够接受、愿意接受的言行艺术搭配,因为言与行的艺术搭配能够使学生的情绪活动和认知活动相互渗透,而知识和兴趣搭配则能够使学生在平静愉悦的心境中充分发掘感受能力、记忆能力。为什么要如此的“挖材”和“选材”呢?21世纪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我们必须注重知识的挖材和选材。

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知识爆炸的变化、电脑的普及、家庭状况的不同等因素导致每个孩子的知识蕴含不同,不同知识蕴含给现代化教育中的每一个教师都设置了较难的课题――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不同知识底蕴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首先,必须重视文化课基础知识与高难知识的兼顾,教师要有意识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知识的蕴含情况等等。教学中要因势利导,逐步培养、提高,然后再开始高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前,做好周密的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知识、选择材料、尽力疏通学生对教师所教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教师绝不能拘于传统教法,不被教材、练习题等束缚,所以要“挖材”和“选材”。

其次,由于现代化教学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要在突出学生的各自特点能力的同时注意常识性知识的配合。

例如,我在带领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学习“社会公德”一课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行,去写实,然后批改,再跟踪指导,这样让学生带着自己的学习计划到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去写实,在平静愉悦的心境中去完成,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关心社会、爱护家庭的责任,同时还能提高写作能力。

当前,由于知识老化的周期日益缩短,因此必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扩大知识容量,缩短掌握知识的周期。同时每个人的学习都将是继续性的,要不断地更新所学知识,因为单靠学校学到的知识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所以,只有具备能够独立获得知识的方法才行。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一定要向学生传授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多渠道地掌握知识。当然想到这样理想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必须在挖掘教材、选择教材、研究学生的知识底蕴上下功夫,使教材、选材和学生的知识含量、接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有机地结合,才能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动力。

赞科夫认为:“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的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常常检查一下自己的情感投向是否注重了学生自身的实际,改进了自己的教学。

扎实的文化底蕴篇4

关键词:诵读 经典 古诗文

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精华,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诵读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有助于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进行古典诵读,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目的,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古诗文熏染学生的灵魂,从而加厚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他们的品性灵气。

可是,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一浪浪各国文化的冲击下,我们的孩子接触了不少他国的文化。孩子们看日剧,追韩流,唱英文韩文日文歌曲,而对于我们民族艺术瑰宝——古诗却是知之者甚少,或仅能吟诵十几首,而对于诗中那优美的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古诗的喜爱根本无从谈起。常此以往,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岂不要烟消云散了?纵观我校语文教学,在诵读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1.大多数学生是住校生,在校时间长,但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阅读层次较低。2.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老师对诵读认识不够、诵读方式单一等,使诵读成为我校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开展经典诵读,适应学生的发展要求,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德国医学博士林助雄指出,诵读经典的过程类似唱念,眼睛看文字与念唱的律动刺激和启动了右脑,而辨别字形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整个诵读过程恰恰同时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动作得以同步。根据研究,左右脑能有同步效用时,学习能力可增长2—5倍。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本身属于“意念的知识”,是古代圣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可见,进行古诗文的诵读将对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提高学生的思维和智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诵读经典古诗文,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结合我校的学情师情,按一定系列组织、指导学生背诵的一种语文活动形式。所以要做到通读与精读相结合,既侧重在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又侧重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美读与品读相结合,既读出节奏、读出情感,又能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如何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呢?

一、诵读活动形式多样化

诵读教学目标是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背诵,只求记忆,对诗文的理解不作硬性规定,学生悟多少算多少。为了避免学生因重复记忆而感动枯燥乏味,教师要群策群力,想方设法,积极探索诵读教学的新途径,尽量借助各种游戏、竞赛等激励措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同学间相互检查、教师定期抽查、分组开展古诗名句对句比赛等,使学生对诗文诵读保持长久不衰的兴趣。学校可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喷绘墙画等建立经典文化诵读园地,利用广播定时播放经典诗文朗诵录音、乐曲,并在班报、校报、文学诗刊上登载经典诗文和学生读书心得,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课堂教学模式宽松化

与此同时,诗词学习的目的和着重点在积累和感悟,教学的总要求应该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具体地说,教学中要做到一“虚”一“实”:词语、诗句的理解要“虚”,“似懂非懂、雾里看花”即可;而朗读必须真真切切,背诵要求扎扎实实。教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等,了解教育的本质。

三、制定经典诵读方案,强化对古诗文的诵读

主要有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可开设校本课程,辅助诵读经典美文,学校营造的浓厚的经典诵读氛围的校园环境,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教师、定内容,把经典诵读课真正纳入学校的课程管理。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可诵读情况进行评价。如“中华经典诵读擂台赛”、“优秀诗文朗诵会”、“经典诗文知识大考场”、“读书小能手”等活动,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诗文经典的熏陶,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学生具备了诵读经典的技能和习惯,很容易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读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具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经典名篇的积累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能提高学生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种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开拓者和建设者。

扎实的文化底蕴篇5

一、三年发展规划

第一年:明确自我发展目标,实现角色转变

明确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同时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师德教育实践活动,主动向老教师学习,向同行教师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师德表现,树立扎实的工作作风。

2.在学校拜老教师为师,积极听课、说课,在师傅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进行学科教学,掌握教学规律,从实践中获得专业技能的成长。

3.学习是教师成长的源泉,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才能获得进步。在第一年,我需要不断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而使理论服务于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第二年:加强教育技能培养,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强化自我修炼

1.学科课堂技能是立足讲台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向成为研究型教师方向努力,要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得到最优化,切实打造“效率课堂”。

2.在教育技能基本熟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能力。

3..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池水,也许一池水也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对知识渴望是永无止境的。对于始终站在流行时尚前沿的设计来说,始终需要教师保持对时尚新动向的敏感度和掌握度。在扎实的学术根底与理论底蕴之上,我觉得不断加强学习、进修,始终将专业化水平与时代接轨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第三年:教学相长,教研并进,形成初步自我教学特色

1.能基本熟练地教育教学技能,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反思能力,并能在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

2、时刻关注教育界的最新动向,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手段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为成为研究教师打下基础。

二、具体实施方案

1.牢记教师使命,树立两种意识

时刻牢记教师的神圣使命,始终尊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将教育作为幸福人生的一个支柱,帮助学生们理解幸福、创造幸福,这是作为教师最本源最重要的目的。

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需要懂得追求学生的成功才是自己人生成功,所以就需要树立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塑造学生的心灵。

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通过学习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多听老教师和同行的课,积极向同教研组前辈取经,吸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质量达到优良的水平。

3.乐于动笔,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1)课前积极钻研教材,理清教学内容路基顺序,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认真备好每一堂,备好每一个学生的课,备好课堂的教学教法。课后做好教学后记与教学反思,把课堂中最精彩及最难忘的片段及时地记录下来,积累日后教学论文的素材。

扎实的文化底蕴篇6

赵谦伯,成都市人,1939年出生于邛崃一书香世家,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博物馆画廊艺委委员、客座教授,西冷印社签约书画家,四川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会员,成都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成都大慈书画院院长,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特聘书画师,成都艺术学校、王孝纲艺术学校书法导师、艺术顾问。

他幼承家学、书法基本功扎实,深受书画界前辈赞赏。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跟随书画大师张大千高足弟子――著名书画家赵蕴玉老先生学习书画,深得真传。较好地继承了传统文人书画风格。书法作品格高纯正、雅俗共赏。是“十分忠实于传统,而又能创出自己面目的实力派书画家”。

赵谦伯作品及资料被收入“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资讯库”,并编入“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名人大典”、“二十世纪国际文化大系”、“中华世纪之光书画大展作品集”和“台湾大中华文化时报杂志”等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中。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获奖。本世纪初退休后,去美国居住多年,传授书法、国画、宣传讲解京剧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赴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交流、讲学。多年来,为寺庙、企业、饭店、大专院校等所留墨宝许多被刻匾或勒石。报刊、电台、电视台多有报道。

我了解谦伯先生,是我尊敬的兄长。十几年前,我因航班延误滞留成都,有幸在杜甫草堂与赵谦伯先生相识,又因欣赏其书画作品成为朋友。他年长我近20岁,让我跟他兄弟相称。

我喜欢赵谦伯先生的书画作品,是因为他带给我一种新的视觉美感,不仅功力深厚,而且“恪守传统、大雅中规、书风纯正、不逐时弊”。所作梅兰竹菊“有股让人耳目一新的书卷气”。为识者所赏,不失为墅之佳品。其代表作“岳阳楼记”木刻版多被收藏界人士珍藏和多个博物馆收藏展出。谈到其书画,不得不提及其尊师赵蕴玉先生。赵蕴玉先生乃一代大家,誉驰艺苑,以白描人物名世,书法空灵秀逸,赵蕴玉先生师张大千大师,张字结缘北碑又掺黄山谷,奇纵君桥,谦伯先生的书法与两位前辈在不似之间,谦伯先生他是取法于师长的书画内涵而非师长的面目,也就是师其心而不师其迹,通过自己的天份努力、得悟、化实为自己的面目,点划厚重朴实,骨力精蕴深劲,结体姿势宽博,给人的感觉雍容大度,浑如泱泱君子。张学武曾在“天津印象”一文中这样评价谦伯书法“观谦伯书法,如沐春风,亦如老友相逢,没有丝毫的生分,深厚的传统功力,二王一脉,泾渭分明,洋洋洒洒近百幅作品,直逼你驻足观望,一层一层的引领你去品味,扎实的笔墨功底跃然于纸上,书卷大家之气迎面扑来。”

众所周知楷书不好写,尤其是把它写成艺术作品就更难。坡五百年前就发出了“正书难以飞动”的感叹。然而谦伯先生的书法则多以行楷问世,这是需要真功夫和大毅力的,像许多有独特创造精神的书家一样,其作品在传统涵泳中而出,笔端流写的全是胸中那股容功力、素养、气质为一体的郁茂之气。不为当今“流行色”“怪体字”所左右。王祖光先生曾评价“谦伯先生是明智的,不仅能对此时弊抽身绕行,还能‘柳暗花明’。”

扎实的文化底蕴篇7

现象之一:抓不住课堂教学重点。一位老师在教授《观潮》一课时,他设计安排了这样的环节:看《观江潮》视频、听背景音乐读课文、齐朗读课文、诗朗诵。这堂课将现代教学设备都用了,学生根据要求“动”起来,课堂也“活”起来,但这一切仅仅为这堂语文课彼上“漂亮的外衣”,缺少课文味。

现象之二:肢解课文。一位老师在教授《乌鸦喝水》一课时,他设计这样的教学流程:1.默写生字并检查初读课文的效果。2.学生分组学习。教师提出:可以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段进行小组学习,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3.每组选一名学生汇报。4.动手做一做,验证:如果瓶子里的水少于瓶子一半,乌鸦的办法还好使吗?5.编儿歌,说乌鸦。6.布置作业。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呵护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行为,但是也不能为了突出主体性,强调个性化,而忽视了语文学习整体性的原则……

现象之三:把学生当演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为了给听课的同行一个惊喜,授课老师绞尽脑汁进行课堂设计,许多课堂看似热闹,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微乎其微。在上新课时,有的老师将课本放在一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水平欠缺,不但没有达到学习效果,还弄得课堂上同学们对课文理解出现偏差。

课文课堂的本真就是阅读、感悟和应用。我认为,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小学教育的特点。要打基础,那就必须扎实,来不得半点虚假,教师要本本分分地教,让孩子扎扎实实地学。不要单纯为了课堂“好看”而本末倒置。

语文课堂的“简单”,这应该是所有语文所追寻的,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谈谈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探索。

一、积累符号语言,夯实语文基础

字词、句,包括标点符号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都很重要。语文教师要扎扎实实念好六字经:识、写、读、背、作、习,从实践意义上培养孩子最基本、实用的语文基本功。我们不苛求每个孩子都成为文学家,但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教给他们学习汉语言文字的方法,积累一定的符号语言,使孩子们具备文明和谐地与人交流的语言基础。

二、欣赏艺术语言,提高语言品味

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文质优美,特别是在文章构思、语法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独特之处,带领学生欣赏其精妙处,不失为语文老师的一种功力。围绕语言的赏读,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加强研读。

情感波澜处:《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师问:“作者紧紧抓住的是什么?(是豁达的生活态度,是感激,感激一位平常老人的生活态度对自己的生命影响)。

意蕴潜藏处:《孔子游春》结尾“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中,那“春意”不是很值得赏玩吗?师问:“结合文章开头谈谈你对文中‘春意,’的感受,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泗水河畔的春意会更浓了?”

语蕴生动处:《二泉映月》中,有三处语言优美,颇值赏读:“无锡钓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月光似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讨论:语言美在哪?(整散结合、形象生动,不正和《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相应和吗?)配上《二泉映月》朗读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赏读方法。

艺术留白处:《和他的大黑骡子》中,有这么一段,“枪声响了。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讨论:作者为什么写到这儿戛然而止?(这样的语言留白艺术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心里会想什么呢?教师可以顺势引导,让学生写话,学生情动于衷而辞发,在自我表述中完成语言的欣赏过程。

经常引导学生欣赏艺术语言,可以促进学生文字功底和言语品味、言语审美能力的提高,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喜爱之情。

三、体悟精神语言,促进精神成长

文以载道,我觉得文章是有灵魂的,文本的价值取向隐藏在文字的深处,需切实体察文本精神语言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个性、民族文化认同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以苏教版六年级课文编排为例,如“春光无限”――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科技之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有志竟成”――培养学生不屈不挠,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立人”功能不盲而喻。

“乱花渐欲迷人眼。”我们赞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拓精神,鼓励探索与创新。但是,对于基础教学,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课堂“效果”,华而不实,流于表象。要严格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执教、因材施教,让每孩子都拥有一个坚实的明天。

扎实的文化底蕴篇8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我国古代的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根,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之根和文化之根。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曾说:“一个受教育的人,依理说,必须了解固有文化,才可以‘继往开来’。否则像无根之草,长发不起来,也就说不上受教育。”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将语文教育之根——文言文教育,植入学生情感和意识的深处,使学生在语文的精神家园中,提升自己的生命智慧,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

一、现实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功底

古代语文教育所做的就是两件事:阅读和写作。从学生开启童蒙的第一天起,古文、背书则成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先背书,后消化,自然就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古代的语文教育就是抓住了“读写”这两个方面,从而抓住了语文学习的关键。因而“传统教育下的受教育者语文功底扎实,常常是未到成年,写字、作文、思想已相当可观,传统文化也得以继承。”

而现代白话文教育则强调“听、说、读、写”,更多的情况下是一种家庭社会生活教育。这种生活教育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可以无师自通或自我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但传统文化的书籍都是用文言记录的,学校教的却是白话文,这就造成了继承的障碍。白话文教育的后果是,学生不爱读书,语文素养低劣,对传统文化非常的生疏和淡漠。一旦白话文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充斥我们的语文课本,则会导致语文教育远离经典,失去传承,丧失汉语文化发展的本源,从而内心空虚进而走向衰亡。因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当发挥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桥梁作用,注重打好学生的文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能够自如地运用文化经典来学习各种文化科目,参与社会生活。

二、与白话文相比,文言文有其独特的优势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只教文言文,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具有比白话文更大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文言文的特点:端庄文雅,简洁精练。在传统语文教育下,学生手不释卷,足不出户,接受信息的渠道只有一条:读书。加上古代记述文字的工具和方式落后,所以只能言简意赅地把意思表达出来,因此重内大于重外,从而造就了很多短小精悍、结构巧妙、文辞优美的艺术作品。而现代白话文教育下的学生,面对的大多是电视和互联网等多种信息的感官冲击,导致了他们对表达方式和形式的重视超过了内容本身,语言的经济性和准确性大为下降,从而失去了简单表达汉语的能力。

其次,文言文所承载的是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我国古代的文言文有着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文化意蕴,是特定时代人类的文化思想与审美风尚的浓缩。其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奇特瑰丽的艺术想象和风格各异的审美形态能给广大学生以精神的滋养。正如余秋雨所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人格。”文言文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对一代人的终身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大有益处。

最后,文言文教育下的受教育者,语言功底扎实。他们自幼受传统文化教育,四书五经,无所不通,政论、散文盛行当世。文言文给了他们厚实的文学功底,所以一旦改作白话文,就显得得心应手,从而能将白话文写得精彩。人们常常感叹,20世纪上半叶的语言大师们所写的白话文,文笔凝练、端庄典雅、生动鲜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着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功底。因此,凡是从文言这条路走过来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文言功底都相当扎实,作起文章也更加简练、贴切、精致、丰富。

三、大陆与台湾,文言文教育的差异性

台湾国语教育一直推行的是古典教育,重文言、重经典、重传统文化是他们国文教育的主要特色。台湾中小学的国语课本中古典文章占据了约百分之八十,而中学时代还有必修的四书教育。虽然历史造成了两岸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长达半个世纪的阻隔,但中国几千年的国学文化传统在台湾一直延续。而大陆自1920年白话文运动开始之后,语文教育一直是白话文教育,国学经典在其中占据的分量不过百分之二十,到了时期这种白话文教育达到高潮。也就是说,大陆的语文教育与中国国学传统隔绝了将近一个世纪,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在大陆中断已久。虽然近年有所好转,有的教材文言文篇目增加,但是,整体上没有好转,汉语文化教育还未真正走上正途。

台湾国语教育得以源源不断的发展取决于他们对传统文化、文言经典的足够重视。因此,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促进汉语学习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科学地看待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关系,恢复文言文应有的地位。

四、文言文教育——汉语文化的根本

文言文教育是汉语文化的根本,也是我们语文教育的核心。无论是台湾的国语教育,还是大陆的语文教育,我们都应该意识到,汉语教育的根本是文言文,汉语文化教育的正确道路是文言文教育。如果我们继续让白话文充斥我们的语文课本,无视文言文教育的重要性,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视为无物,我们很快就会一穷二白。我们的汉语就无法根深叶茂、茁壮成长。我们就无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远,更不可能高瞻远瞩。这样,我们的母语教育,失去的不仅是历史,也会因此丧失未来。

“中国的文化正在走向世界,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但同时又感到身为中国人自身的文化修养还很不够,这是语文教育造成的。我们真切希望每一个国人,无论其身处何方。无论其所事何业、无论其所居何位,通过语文教育,都能对中华文化有一份敬畏、挚爱之情,都能受其熏染,明晓其要义,我们寄望于这样的语文教育。”但愿我们的国人都能以一颗“坚毅恢弘之胸襟”来面向世界,面向自我。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素描[J].中学语文教学,2000,(05).

[2]唐晓敏.传统和今天的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2000,(04).

[3]唐晓敏.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何以只教文言文[EB/OL].http:///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921717&PostID=49911078.

[4]马智强.语文课的出路: 回归传统[N].光明日报,2008-12-15,(国学).

上一篇: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或建议范文 下一篇:林业行政执法监督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