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物理范文

时间:2023-09-29 06:05:01

高能物理

高能物理篇1

光学电流传感器检测方法及小角近似误差的分析

负氢PIG离子源的光谱诊断研究

冲击载荷下多层抛射体的运动规律

利用电炮发射金属飞片实验技术研究

径向阻抗变换器在高功率脉冲驱动器中的应用

基于TL494控制的脉冲式高压充电电源

从IPAC10看带电粒子加速技术的发展

激光加热DAC技术的原理和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基于边缘检测的柱壳实验图像分析方法

氧化铝XRD衍射谱的全谱拟合与温度因子

基于MPI的离散客体照相模拟程序并行化设计

黑火药烟雾浓度对激光透过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冲击波聚心条件下阻抗匹配法的应用

6MV水电阻分压器的设计与标定

150kV脉冲X光机

美国激光驱动X光背光源研究综述

单轴应变:本构关系——它的内容、方法和意义纯锆在压缩加载下微观变形断裂机制研究

侵彻岩石的成形装药设计与试验研究

旋转式离散杆战斗部对反舰导弹的毁伤数值模拟研究一维应变条件下金属层裂的实验研究

透射式高速纹影系统

基于阈值分解的中值滤波方法

S-150型相机转镜支承部件改进

SpeedCam VISARIO高速数字相机在爆炸试验中的应用

《爆轰波与冲击波》刊名更改启事

基于束参数测量系统的嵌入式远程控制方法

100J强激光脉冲能源系统电路优化

重复频率超宽带高功率微波电源的控制

屏蔽网综合布线

Rod-pinch二极管综述爆炸成形弹丸侵彻钢靶研究

基于MOSFET的固体开关技术实验研究

1.06μm连续Nd-YAG激光辐照45^#钢靶实验研究

激光触发SF6气体间隙开关的数值模拟

一级气体炮内弹道数值模拟

利用FieldPoint简化LIA测控系统结构

PVDF探针在低压测量中的应用

强激光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在MDI中实现多个文档视图类的动态修改

定向式动能杆战斗部飞散实验研究

锰铜压力计的制作新工艺

双透镜双光纤VISAR探头激光接收效率计算

像增强器微型高压电源设计

一种基于声光调制的兆赫兹激光方波发生器设计

多路精密时间间隔测量系统接口电路与软件设计

利用NTFS实现文件安全共享开孔和闭孔泡沫铝的力学与吸能特性研究

DAC加载技术中的准静水压状态方程测量

弹体触地的数值模拟分析

Z箍缩内爆过程磁场形式和能量转换

电子束质心定位的数据处理方法

浅谈并行应用程序开发

用电光开关改善氙灯泵浦被动锁模激光器的出光抖动

新型程控高压脉冲发生系统设计

高能物理篇2

在静电学里,电势能是处于电场的电荷分布所具有的势能,与电荷分布在系统内部的组态有关。电势能的单位是焦耳。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物理电势能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物理电势能知识1.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电势能

2.相对性:电势能是电荷与所在电场共有的,具有相对性,通常取无穷远处或大地为电势能的零点.

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改变的关系

(1)电势能增减的判定: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

(2)电势能改变量与电场力的功:

WAB= EPA-EPB=-ΔEP

【说明】

某一物理过程中其物理量的增加量一定是该物理量的末状态值减去其初状态值,减少量一定是初状态值减去末状态值。

(3)零电势能点

在电场中规定的任何电荷在该点电势能为零的点。理论研究中通常取无限远点为零电势能点,实际应用中通常取大地为零电势能点。

【说明】

①零电势能点的选择具有任意性。

②电势能的数值具有相对性。

③某一电荷在电场中确定两点间的电势能之差与零电势能点的选取无关。

高中物理电势知识(1)定义及定义式

电场中某点的电荷的电势能跟它的电量比值,叫做这一点的电势。

φA=Ep/q

(2)电势的单位:伏(V)。

(3)电势是标量。

(4)电势是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的物理量。

(5)零电势点

规定的电势能为零的点叫零电势点。理论研究中,通常以无限远点为零电势点,实际研究中,通常取大地为零电势点。

(6)电势具有相对性

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零电势点的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势的数值则不同。

(7)顺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高一物理高效学习法端正心态,正确的面对高一物理学习。由于先入为主的障碍,许多学生还未入高中就对学习物理失去信心。学生应该明确,高中物理内容与初中大体一样,还是力、热、电、光,只是比初中加深了一点。至于原子物理,一方面内容浅,另一方面在课本中所占比例小,不必害怕和紧张。学生的心理不失去平衡,就会树立能学好物理的信心。

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过渡。高一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

高能物理篇3

1.在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

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形成,总是建立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基础上的,任何一个物理定律总是有它的实验基础或推导的依据,这是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根本。尤其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更需要使学生了解其形成的具体的物理过程。例如,电压概念是在研究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的意义、电势概念等一系列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又如,电动势的概念的建立,必须以分析电源内部能量转化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特点,以及内外电路电压之和为不变量的实验分析为基础.这样才能较深刻地理解电动势概念的物理意义,并从而理解电动势在电路中引起电势变化方面的作用。再如,电场强度概念,是建立在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成正比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的,等等。总之,要使学生懂得,善于研究建立概念的物理过程和物理事实,是学习物理的重要能力。物理定律是在研究不同物理量之间的互相关系中建立的,每个物理定律都有其实验基础或推导依据。例如,牛顿第二定律是在研究加速度跟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关系的牛顿第三定律,也是通过实验事实的概括而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则是在物理实验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而获得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在天文现象观察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论的方法而发现的。总之,使学生懂得分析定律建立的实验事实或推导依据,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能力。

2.从物理量的定义式中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

中学物理涉及的物理概念约有四百个,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反映客观物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如质点、机械运动、简谐振动、点电荷、干涉等;另一类是定量反映客观物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概念,如速度、加速度、电场强度等,这类概念又常常叫做物理量。不管是定性概念还是定量概念,都必须正确理解它的定义,因为定义是对概念内涵的明确规定。对物理量来说,其定义可以用数学方法表达,其表达式又叫做定义式。一个物理量的定义式包括物理概念的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内容,概念的质是指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概念的量是指概念的数值定义。如果物理量是矢量,从定义式中还可以看出它的方向意义。例如,电场强度这个物理量就质的方面说,它表述了电场中某点的力的特性,是反映电场本身属性的物理量。再就量的方面说,实验证明,检验电荷受的电场力与检验电荷的电量成正比,因此可用单位正电荷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和方向来表示电场中某点的力的特性。所以,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F∕q向。理解了场强的定义式,就从质和量的两个方面把握了场强概念的全部物理意义。如果抓住了物理学各部分知识的物理量的定义式,就能很好地理解各部分知识的物理概念。因此,引导学生从物理量的定义式去理解物理概念,是对学生学会学习物理的一种能力培养。

3.从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并通过区分易混淆的物理概念来加深理解物理概念的量化形成了物理量,各个有关联的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形成了物理定律、物理定理或原理。从定义式出发,可以正确理解物理概念,如果进一步从概念之间的关联上理解概念,就可以理解得更深刻。

例如,加速度的定义式a=v/t,只能使我们从运动学角度了解加速度的意义,而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是什么?加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些问题从定义式是无法得到解答的,只有从牛顿第二定律才能回答这些问题。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其公式a=F/m反映了加速度跟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由定律可知,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也就是说力和加速度之间存在着即时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同时质量对加速度与力之间的关系也有影响。由此可知,牛顿第二定律不但使我们对加速度概念的理解深化了,而且对力和质量这两个概念的理解也深化了。总之,把握住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定律或定理,对于加深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引导学生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去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4.从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过程中提高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终身有用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内容是丰富的,它至少包括以下这些方面:学习目标的确定,完成学习内容的方法,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估以及善于吸取别人的经验等等,而学会阅读课文和课外读物则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也就是说学会读书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物理教材是一种自然科学的论述文章,应该学会分析课文的逻辑结构,课文是怎样在叙述物理现象或物理实验,以及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科学结论的,是怎样表达一个概念的定义的,又如何运用实例来论述这个定义的内涵的,还应该学会分析定律条文的物理意义。例如,楞次定律内容的表述,学生是不容易读懂的,其实抓住了表述中的两种物理现象及其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中一句话,“感生电流的磁场”表示了一种物理现象,另一句话“引起感生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是表明了另一种物理现象,这二者的关系,是前者阻碍后者,而不是“阻止”,感生电流的方向正是由这种关系来决定的。应该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或文字来表述物理学上种种概念和定律的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把课文真正读懂,才能切实培养起学会读书的自学能力。

高能物理篇4

为什么上课时一听就懂,但是在做题时一做就错呢?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朗朗在弹奏钢琴曲目时,弹奏出来的钢琴声十分悦耳动听,但若让自己来弹奏,未必或者说就不能弹奏出这样的水平。听别人弹奏钢琴,只要懂得欣赏就没有问题,但自己要练成就不那么容易了。因而要由听懂变成会做,就要在听懂的基础上,多多练习,方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奥妙,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这也正是学习高中物理应该下工夫的地方。工夫如何下?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准确理解掌握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基本的结论(推论)

大多数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一知半解,好像已经掌握了,实际上在回答问题时,能准确说出来的学生很少。比如说速度和线速度,速度是物体通过的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需的时间的比,而线速度是物体通过的弧长与相应时间的比。对于基本规律,比如说牛顿第二定律定义式为F=ma,学生都能够写出这个公式,但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把F理解成物体受到的其中一个力,这样理解显然是错误的。在公式F=ma中,F是物体受到的合力。再说一下基本的结论(推论),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一些简洁易记、实用的结论或推论,对学好物理非常有用。如“绳系物体做圆周运动,恰好通过最高点时,只有重力提供向心力,临界速度v=gr”;“加速度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向下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也等于初速度加末速度再除以2”;“洛仑兹力不做功”;等等。

因此,准确理解基本概念、规律和一些基本的结论(推论),弄清物理公式中每一个量值(字母)的真正涵

义,才能使学生克服只会死记硬背公式的不良习惯。学

数学需要熟记公式,学化学必须记忆反应方程式,而学物理就必须熟记基本概念和规律。如果不能准确地理

解掌握概念、规律,就去做题,想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物理能力,会浪费很多时间。

二、要理解题意,建立解题模型,提高解题能力

理解题意就要看题目所描述的物理过程、现象(或状态),提取有用的信息,题目不论难易都要画图,而且要根据题目需要,有时画物体的俯视图,有时要物体的侧面图,以明确几何关系。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画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

中学物理教材是以物理模型为基础,向学生传达物理知识的。高中阶段常见的物理模型有:(1)理想研究对象模型,如质点、刚体、点电荷、理想气体等。(2)运动过程模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如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偏转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如行星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等。(3)物理实验模型,如伽利略验证惯性定律实验等。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正确选用物理模型,使用模型方法的过程,因此,正确识别、建立物理模型,熟练地使用模型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物理素质。为了提高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构造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很多学生说高中物理知识凌乱分散,很难把它们联系起来,其实是学生没有掌握好物理知识结构。物理知识是分章分节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例如,在物理量的定义中,速度、功率、电流等,它们的定义方式都是一样的,另外,那么多的演示实验,很多都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只要我们掌握了控制变量法的实质,所有的实验都容易理解操作了;再比如运动学中的平抛物体的运动,实质是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分别在对应的方向上,用这两种运动规律即可求解。

学生应学会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有机整合起来。大到整个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小到一章节的知识结构,都应该整理归纳,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归纳、总结。章节内容互相联系,不同章节之间互相类比,这样可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为一体。

四、关注物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及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不少物理考题都与身边的事有关,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时,常常遇到有关天体运动的问题,可介绍“嫦娥二号”卫星、“北斗”导航系统、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注重收集与物理有关的事件,并适时引申拓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物理还与语文、数学、化学、历史、地理等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属于理科,既有文科特点,又有理科特点。许多学生认为学习物理,就像学数学一样,记住公式并能进行演绎推理,就可以了,甚至有一些学习比较好的学生在解物理问题时,当作纯数学问题来处理,这种观点(做法)是错误的。要学好物理,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数学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地理、历史及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语文的理解能力、联想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和高度概括归纳能力,又要运用数学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讲解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应让学生知道地球的经线和纬线,知道不同纬线上物体(除极点外)的角速度是相同的。同时学生还应能用几何关系计算出不同纬线上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知道地球自转的周期等。所以,物理学习过程中,既有语文知识的应用,又有数学能力的体现,还要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

高能物理篇5

一、激发学习动机,维持学习热情

高中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很难长时间地将注意力保持在课堂的听讲上,有些学生对物理缺乏学习的兴趣,加上物理本身具有的枯燥乏味、逻辑性强的学科特点,使得这些学生学习起来异常困难和无趣,长此以往便失去了学习的动机.众所周知,学习如果没有了动机,就像水流没有了源头,总有一天会枯萎干涸.动机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转化为学生前进的动力,它有助于学生长时间地保持物理学习的热情.因此,激发学习动机在物理的成功教学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一,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的重要性.物理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它遍布于生活的每个角落,其在天文地理等科研方面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数学.学好物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稀奇古怪的生活现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一旦认识到物理的重要性,就会激发学习的动机,从而对物理的学习充满热情.

第二,提高学习的兴趣.学生难以提起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物理学科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在面对物理时总是会产生畏惧的情绪,害怕自己忍耐不了物理的乏味.其实不然,物理实际上是一门极其生动有趣的学科.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演示一些有趣的物理小实验,这些实验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只是学生联想不到它们与物理的密切关系,教师的演示很容易唤起学生想象的翅膀,从而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欲望.

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很长时间以来,物理教师都不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他们往往循规蹈矩、固执己见,坚持延续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一支笔、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真正的发言权,只能选择被动接受.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大脑,很容易让我们顾此失彼,特别是面临高考的高中生,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一般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因而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一方面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生无论是在问题的思考方式上还是在注意力的约束上都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该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了实现这一教学方式,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留下空白,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物理知识,结合课外资料的查阅,独立完成问题的解答.这种方法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分享各自的想法和感受,并进行激烈的讨论,集思广益,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支撑了物理学科的整体构架,为物理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验的指导.但是有些教师往往忽略了实验的教学,在他们眼中,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可有可无的组成部分,考试时并不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加上物理实验比较耗课时,教师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上,直接造成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后果.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对物理实验不重视的态度.

首先,让学生了解实验.很多学生在做实验时都存在盲目的心理,不知道做实验是为了什么,有的学生在实验结束后仍然不清楚自己干了什么,迷迷糊糊,应付了事.在做实验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让学生动手实验.实验教学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动手实践,学生在了解了实验步骤之后,就需要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过于肤浅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奇妙的实验现象上,而应该认真地观察,并完成实验报告.

再次,让学生反思实验过程,达到对知识的升华.学生应该对实验的猜测、现象和纪录进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的长处和不足,扬长补短,从而能够不断地追求物理实验的进步.

高能物理篇6

【关键词】探讨高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按照思维结构的发展阶段来看,抽象逻辑思维是发展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和理论型逻辑思维。显然,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关键。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是需要也是可能的。

就思维发展来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这是思维活动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思维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只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因。作为中学生,其主导活动是学习。而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从某种意义来说,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思维发展的影响上,即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动机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增进,直接推动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学生知识的领会和积累,技能的掌握是思维发展的“量变”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智力或思维的比较明显的、稳定的发展,则是心理发展的“质变”。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学习的难度为依据,安排适当教材,选好教法,以适合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他们的学习需要,成为积极思考和促使思维发展的内部矛盾。创造条件促进思维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应该看到,这两个过程是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的。教育并不能立刻直接地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它必须以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掌握技能为中间环节。而智力、思维的发展又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才能完成的。没有这个“中介”,智力、思维是无法得到发展的。但是教师教学的着重点应是通过运用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同时给予他们方法,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适当的练习,促进他们的思维或智力尽快地提高和发展,不断地发生“质”的变化。这也就是学生思维结构的“质变”过程或称“内化”过程。

具体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这个问题上,我国一些心理学家经过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好途径”的观点,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智力是存在层次的,它是由人的思维的个性差异确定的,这种差异体现为个体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五方面。它也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因而由此可确定思维能力的差异;思维品质的客观指标是容易确定的,使定量研究成为可能;研究思维品质的发展与培养,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病,并对之实施改革;思维品质的发展水平是智力正常、超常或低常的标志。其中思维的深刻性,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一、关于教材分析

由于“结构的重要性”,必须要求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材。目前,在物理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对现行物理教材进行一番加工改造,突出结构,强调对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建立高中物理的整体的知识和逻辑的结构和系统;同时建立各部分(力学、热学和分子物理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等)的子结构和子系统;以及各章、节的结构。并与学生的认知过程相适应。

实验应包含在上述系统中,构成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应强调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改变传统的认为观察和实验是不依赖于理论的观点,改变那种认为实验方法的本质是完全离开理性的体系,单纯起着事实的裁判作用的观点。

关于物理学史的教育,也应从有利于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加以组织。大家知道,从物理学发展史来看,“结构”是随着物理思想和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化而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当地、完整地围绕某一部分物理知识(如力学)介绍这种发展,较之分散地介绍某一部分历史事实,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教师应掌握教法

从有利于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出发,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方向性,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习过程、思维过程、思维的形式和方法,以调动其自觉、主动性。只有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来进行思维,才能使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理、论证得法,具有抽象逻辑性,培养出深刻性的思维品质。这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的实质就是前述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学习的类型主要是“意义学习”,即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下,学生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并能融会贯通,发展了智力,提高了能力。其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建立了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这是最有价值的学习。学习进行的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即要学习的全部内容都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献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加以“内化”(即与原有知识有机结合),大量的知识和材料都要靠此获得。同时,我们对于学习物理有困难的学生,则应加强课外辅导,消除他们心理上,思维上的障碍,以适应面对大多数学生进行的课堂教学。

三、教学过程的控制和评价

教学过程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因此也是可以量化的。现代系统科学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式”理论,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人的短时记忆的最小单位定为“组块”,多大是一个组块,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数字、字、词、符号、成语、短语等都可以是一个组块。它的存贮时间需要0.5秒,而转化为长时记忆至少需8秒。掌握物理学科,首先要懂得物理语言,大脑中要有一套物理符号系统。即在长时记忆中要存贮一定数量的组块(信息)。仅有组块还不够,还必须把组块组成若干程序,形成产生式系统。

教学程序能否事先进行最优化选择,现在也有人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加诸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计算机进行事先的最优选择。

高能物理篇7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打下基础。

能力来源于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谈不上什么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有关物理概念、定律、定理的教学。在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恰当的揭示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严格要求学生掌握概念,概念可以说是思维的细胞,要有效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就必须重视概念的学习。作为学生,尤其是女生,喜欢记忆,作为文字,能把它背下来,但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往往是搞不清楚或一知半解,不能灵活运用,在做题时常常是逻辑关系不清楚,感到束手无策。

在物理公式、定理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这些公式、定理看成是解题、推理、论证、计算的工具,而只停留在记忆阶段,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推导公式、定理,掌握这些公式、定理与教材中其它内容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高中女生喜欢机械记忆和计算,对于课本上的例题和老师所讲的例题能理解,也懂。但让她们自己去做题时,常常感到很困难,一旦数字和叙述方式发生变化,她们就认不清题目,不知从何下手,该选择哪些公式、定理去解决。这其实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知识搬不了家,不能活学活用。基础知识不牢固,自然而然做题就不熟练,思维方法就不会灵活,逻辑思维能力就不强。

二、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

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我们应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正向思维是直接利用已知条件,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是从问题出发,寻求与问题有关联的条件,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变为从两个方向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横向思维是以所给的知识为中心,从局部或侧面进行探索,把问题变成另一种情况,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开阔思路。发散思维,它的思维方式与集中思维相反,是从不同的角度、方向和侧面进行思考,因而产生多种的、新颖的设想和答案。教学中应养成重视多方向思维的好习惯,才能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游刃有余。

这些思维方式,很多学生是不完全具备的。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方式单一,对于常规题型还能应付,对于一些新题型或自己不熟悉的题型,常常思维受阻,无法思考,更谈不上去解决它。尤其是女生,表现得尤为突出。很多同学都没有弄懂题意,无从下手,不是题难,而是学生们选的思维方式不恰当所造成的。

三、重视训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首先是模仿,就像唱歌、跳舞、滑冰、游泳一样,刚开始只能靠模仿才能学到它;其次是实践,如果你不亲自下水游泳,你就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学习也是如此,老师讲得再多,学生们就像“录音机”,听得懂,自己去做却做不来。缺乏必要的练习,没有给学生们自己去理解、体会、实践的机会,老师讲得再多,她们也不一定能掌握。

为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鼓励学生们多做练习,在做题的过程中去体会知识的应用,找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与老师以及其他同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比较谁的解法更好,这样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解题方法才能提高。尤其是女生,更应该鼓励她们去这样做。

老师应当精选试题,作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感观材料,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要加强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重视练习中的比较和拓展联系。当学生们做了一定量的练习后,就要引导他们进行知识的归类、题型的归类,促进思维的系统化和逻辑化。

高能物理篇8

【关键词】高中物理;动能定理;知识点

高中阶段对机械能部分的内容考查是高考命题方向的重点之一,其中对动能定理的命题考查可谓高考的“重中之重”,特别在近几年高考压轴题中,涉及它的题目所占比例极高。缘何动能定理成为高考命题专家的宠儿呢?这是因为动能定理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不论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不管是恒力做功问题还是变力做功问题,动能定理都能大显身手。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尽管动能定理内容简单,却仍有很多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动能定理进行如下细致总结,避免出现不应用的错误。

1. 知识点总结

1.1 内容及表达式。

(1)动能定理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动能定理表达式:W合=Ek2-Ek1,其中W合是所有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这些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即W合=W1+W2+W3+W4+…(代数和),或先将物体的外力进行合成,求出合外力F合后,再用W合=F合Scosα进行计算。

Ek2为物体的末动能,Ek1为物体的初动能。

1.2 注意事项。

(1)动能定理没有使用范围限制。不论物体做什么形式的运动,受力如何,动能定理总是适用的。

(2)不要出现“丢功”及“错功”。严格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找出运动物体所受的各个力,然后准确的判断出各个力到底做的是正功还是负功或者没有做功。

(3)必须是末动能减去初动能,顺序不能颠倒。初、末动能都是标量,没有方向。

(4)参考系的选取保持一致。因为动能定理中功和能均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所以动能定理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中学物理中一般取地面为参考系。

2. 实例分析

例1,如图1所示,质量m=1kg的木块静止在高h=1.2m的平台上,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用水平推力F=20N,使木块产生位移s1=3m时撤去,木块又滑行s2=1m时飞出平台,求木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图1解析:

取木块为研究对象.其运动分三个阶段,先匀加速前进s1,后匀减速s2,再做平抛运动,用牛顿定律来解,计算麻烦,而物体在各阶段运动中受力情况明确,宜用动能定理求解。

设木块落地时的速度为v,各力做功情况分别为:

WF=FS1-Wf=-μmg(s1+s2) WG=mgh

由动能定理:W合=ΔEk

得 FS1-μmg(s1+s2)+mgh=12mv2-0

代入数据得: v=82m/s

点评:

动能定理只涉及物体运动的始末动能及外力做功,故只需明确物体运动的始末状态,及各外力在运动过程中做功情况,进而求出合外力功,即可用动能定理求解。由于未涉及物体运动时间和加速度等,故应用动能定理解题较为简便实用。

例2,质量为500 t的机车以恒定的功率由静止出发,经5min行驶2.25 km,速度达到最大值54 km/h.设阻力恒定且取g=10 m/s2,问:

(1)机车的功率P是多大?

(2)机车的速度为36 km/h时机车的加速度a是多大?

解析:

因为机车的功率恒定,由公式P=Fv可知随着速度的增加,机车的牵引力必定逐渐减小,机车做变加速运动。虽然牵引力是变力,但由W=Pt可求出牵引力做的功,由动能定理结合P=Ffvm,可求出机车的功率。利用求出的功率和最大速度可求阻力,再根据 F=Pv ,求出36 km/h时的牵引力,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机车的加速度a。

(1)以机车为研究对象,机车从静止出发至达速度最大值过程,

根据W=ΔEk,有:Pt-FfS=12mvm2 ①

当机车达到最大速度时,F=Ff,所以P=Fvm=Ffvm ②

联立①②两式有 P=mvm32(vmt-s)=3.75×105W

(2)由 Ff =Pvm可求出机车受到的阻力: Ff =Pvm=2.5 ×104N

当机车速度v=36 km/h时机车的牵引力: F=Pv=3.75×104N

根据F合=ma可得机车v=36 km/h时的加速度: a=F-Ffm=2.5×10-2m/s2

点评:

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直到最大速度,属于变力做功的问题。由于阻力恒定,所以机车在任一时刻运动的加速度 a=F-Ffm=Pmv-Ffm,由于速度增大导致加速度减小,汽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变大的变加速运动,此类问题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在中学物理范围内是无法求解的。但应用功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进而求解相关物理量是一种简捷优化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上一篇:物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量子物理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