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1 06:32:25

子女教育论文

子女教育论文篇1

性别文化教育的根本是教育。我们认为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是属于人文素质教育,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引导人们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去看待自然的性别差异和分工中非自然的由社会结构性、文化性、制度性带来的性别歧视和性别霸权,摈弃落后的性别文化观念,培养和形成先进的性别文化观念的活动。作为专门培养女性人才的女子高职院校,积极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体现先进性别文化,倡导发挥先进性别文化在培养人、塑造人方面的特殊作用,倡导广大女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女子高职院校发挥育人功能的应有之义。

二、女子高职院校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女子高职院校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更是女性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多元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态势,职业院校女大学生面临着性别角色的选择和定位的困惑与焦虑,迫切需要加强先进性别文化的教育与引导。女子高职院校应自觉引领先进性别文化、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对加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推进男女平等进程;提升学院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是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课题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先进性别文化构建提供了理论的基础和实践的可能。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我国性别文化教育起着引领作用,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先进性别文化以性别平等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只有男女两性人格与尊严平等,才能真正地、具体地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通过先进文化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人生观、道德价值导向成为女性人生观、道德价值取向中的主流意识。通过先进文化教育,以女性四自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女性正确的职业观与经济、政治价值观男女平等是先进性别文化的核心内容。先进性别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只有把先进性别文化统一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才有可能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先进性别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摒弃了落后的性别文化中的腐朽成分,发扬了传统性别文化中的合理性因素,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性别文化规范,是一种促使女性与社会同步发展的先进文化。它是正确评价男女两性社会价值作用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积淀,积极有效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精神保障。

(二)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需要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落后的性别文化还有相当的市场,严重影响女性成长发展。女子高职院校既是先进性别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又是先进性别文化的集散地,提升包括性别文化在内的文化竞争力,促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女子高职院校把先进性别文化教育与高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开发女性特色课程,自编女性教育教材。让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消除腐朽落后性别文化影响,避免性别文化精神枯萎,树立先进性别观,帮助学生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握正确方向,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以增强女性主体意识和性别自尊感和自豪感,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过程中做出积极贡献,是女子高职院校传播先进性别文化的关键之所在。

(三)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是加快实现男女平等进程的需要

我国提出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已十多年,并制定了相关政策法律,但现实中男女不平等问题依然突出,与传统性别文化中的落后观念的消极影响是分不开的。社会上对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认识存在着三大误区也影响男女平等实现的进程。我国是一个有着1.8亿文盲,其中70%是女性的国家。如果女性自身都没有与男性平等发展的主观愿望和主体意识,那么不论国家为妇女解放提供多么优越的制度和政策,也不论生产力的发展为妇女解放创造多么有力的条件,都不会形成男女平等的现实。所以我们要实现真正意义男女平等,建设性别文化,当务之急要在女性群体中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唤醒女性主体意识,促使她们加入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队伍中来。

(四)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是提升女子高职院校品质的现实需要

追求卓越,提升大学品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大学品质即大学的品格与气质。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构建先进性别文化对提升女子高职院校自身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女子高职院校只有打造特色鲜明的女性文化,丰富先进性别文化的底蕴,提升自身大学品质,才能在日益竞争激烈的高职教育中支撑起自己的一片蓝天,增强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而女子高职院校学生将成为先进性别文化的最大受益群体,女子高职院校也将因性别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独树一帜,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三、女子高职院校开展先进性别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女子高职院校作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先进性别文化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女性教育特色和优势,认真做好先进性别文化“三进”工作,不断推进先进性别文化教育,切实担负起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发展的历史责任,做出自己应有贡献。

(一)先进性别文化进课堂

开发女性特色课程,让性别文化立起来。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先进性别文化的主渠道,开发校本课程或特色课程、专题讲座,创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纳入教学计划,确立应有的教学地位。通过开发女子高职院校特色课程和女性关注的热点专题讲座,如《女性成才》《女大学生成才学》《高职女生素养》《女性文化讲堂》等特色课程或讲座,边缘化甚至隐形化的许多与女性有关的问题纳入女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对大学时期女性进行性别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生指导的重要课程。特色课程的开设为女性先进文化教育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由边缘走向主流核心,成为真正的知识主体,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

(二)先进性别文化进校园

积极营造有利于女性成长的校园氛围,使先进性别文化活起来。通过开展富有女子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性别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四自精神,健全女性人格和健康心理,让先进的性别文化理念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传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一是积极开展以女性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我的青春我做主”“青春助力我成长”等系列实践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女性主题实践活动,“魅力女生,精彩人生”“青春手拉手,姐妹向前走”“创先争优金牌女院人”等形式多样活动舒展女性美的天性,升华女的人格,增强女性自豪、进取精神风范,提高女性综合素质。三是组织女性教育论坛和女性热点探讨,“女性学法论坛”“女性美德论坛”“女性教育论坛”“女性职业发展论坛”“女性礼仪论坛”,“树四自精神,做睿智女性”,提炼女校特色校园文化,引导并培育女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先进性别文化进头脑

在高等职业内涵建设中,女子高职院校深刻认识到,先进性别文化教育是女子高职院校的发展动力,也是女子高职院校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为此,整合多方资源,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和活动平台,将先进性别文化知识灌输与活动渗透并重,进入高职女院学生头脑中,让先进性别文化兴起来。一是理念植入,牢牢掌握先进性别文化的主动权,将先进性别文化思想通过特色课程、女性讲座的课堂教学主渠道植入学生大脑,武装学生思想。二是意识激发,自觉建设先进性别文化。性别文化教育离不开性别文化建设在进行情感教育和学生发展指导中,在融入和渗透上用心思下功夫,积极引导高职女生走出成长烦恼,以“青春正能量,和谐有力量”文化系列沙龙为依托,帮助女大学生面对社会多元价值,学会选择、学会思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服力,让先进的性别文化理念得到思想上的主动认同与确立。三是行为培养,努力践行先进性别文化。通过积极开展礼仪大赛、勤工助学、职业技能比赛、爱心公益志愿者活动等多种校内外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活动,激励女大学生形成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女性四自精神成为女院高职学生的核心定力,有能力、有智慧、有独立人格的女生在先进性别文化滋养下成为“手中有实力,心中有定力”的新女性,有效提升高职女生文化品位。

子女教育论文篇2

(一)内容的不足:重私德轻公德德育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的实现,家庭道德教育的任务能否完成。新生代农民工表示,他们平时更多的教育子女要孝顺父母、孝顺爷爷奶奶、要尊老爱幼、听老师的话、不说谎、不打架等,以及遵守交通规则、团结友爱等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至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等这种“公德”教育却很少在家庭中刻意提及,认为这些应该由学校老师进行教育。有些农民工家长甚至曲解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就是要教会孩子处事圆滑,中规中矩,明哲保身,因为他们自己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在走访过程中,当被问及“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时,很多新生代农民工都表示“不知道”,能把24字核心价值观背出来的也是少之又少。十的召开,开启了新阶段和新征程,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传统道德中的某些精华被重新提及与重视,新的道德判断标准出现,此时,当代社会所需要的爱国主义、诚信、责任心、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等“公德”内容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来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方向和指导,加强他们的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现代公民意识等,对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一份子、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也是尤其必要的。

(二)方式的单一:重言传轻身教教育方式深刻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新生代农民工家长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呈现单一的特点。在调查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对孩子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与父辈相比,虽态度言辞缓和了很多,但依然呈现单一的特点,重言传轻身教,主说教缺引导。在被问及“您平时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主要通过什么方式”时,依然有68.5%的人选择了“说道理”。大多数年轻农民工虽有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却忽视了自己的身教,他们常常自觉不自觉得把教育停留在口头上,轻则“老生常谈”“喋喋不休”,重则“厉声喝止”甚至“棍棒以对”,比如被问及“如果发现孩子做了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比如说脏话)时,您一般会如何做”这一问题时,还有33.5%的人选择了“厉声喝止”。事实上,要知道,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他/她行为的对与错,善与恶,其实反映的正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些农民工家长甚至自己都没有做好表率,在家里口无遮拦、爆粗口、乱发脾气、抽烟、熬夜打游戏等,回头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道德失范行为出现时还觉得不可思议,殊不知正是日常生活中自己的那些不良道德行为对子女的成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事实上,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层面的教育,不仅仅是靠理论来支撑,更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贯彻实施。给孩子讲一百个大道理,不如身体力行地成为孩子学习的道德榜样。

二、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的成因检视

(一)社会外部环境纷繁复杂,使家庭道德教育面临挑战

1.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影响着家庭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实惠,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使得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受到很大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等正日益朝着功利化、物欲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变异,过于迷恋对物的崇拜、享受与占有,而对财富的获得方式,却不受人们太多的关注。年轻的新生代农民工们,自身面对这些挑战,都有些招架不住,时有困惑,因此势必影响对下一代道德品质的培养与教育。

2.信息化的负面影响冲击着家庭道德教育的原有功能随着社会的信息化,电脑和电视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辛苦工作一天的新生代农民工们,回到家往往通过上网看电视来缓解工作压力,忽视了对孩子的精神关爱,导致父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时间大大减少。还有些新生代农民工整日工作忙碌,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同时孩子因为没有朋友,长期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会将空余时间也大量花费在看电视、打游戏上。加之对于网络、电视、报刊、电影等处于迅速发展阶段的媒体缺乏有力的监管和约束,幼小的孩子很容易受到电视网络的影响,比如连云港市一男孩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剧情,与小哥俩做“绑架烤羊”游戏,导致兄弟俩被火严重烧伤事件。这些悲剧让人想都想不到。有时候,家庭道德教育在无孔不入的媒体介质面前,对一些负面影响往往防不胜防。

(二)教育主体自身困难重重,使家庭道德教育力不从心

1.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低,子女德育资金投入少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刚刚在社会站住脚,自身的经济实力并不雄厚。由于没有技术专长、没有工作经验、流动性强,他们大多只能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上就业,工资起点低,涨幅小,增速长期滞后于城镇居民收入和国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这样,与市民收入和城市消费水平相比较,绝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明显偏低,而且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在子女上学、就医等诸多方面还需要支付比当地市民更多的成本,所以生活压力较大。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资金的不充裕,直接限制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教育,包括道德教育的投入。在被问及“您会给孩子买一些专门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故事书或者影像资料”的时候,有59.5%的人选择了“基本没买过”;而“不买的原因”中选择“工资就那么点儿,哪还有闲钱买这个”的占到52.9%。

2.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低,子女德育质量难提高文化水平不高的新生代农民工很难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他们对随迁子女的教育知识主要来源于自身经验和自己小时候接受家庭教育的经验,留心观察不难发现,很多采用“暴力手段”进行教育的年轻的农民工家长,自己小时候就多半成长于“棍棒教育”,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人告诉他们到底什么才是科学的教育手段,他们就会潜意识里套用父辈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当被问到“您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在子女道德教育方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时,33.5%的家长认为自己“缺乏方法,想教育却不知从何下手”。一些年轻的农民工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有待商榷,他们有的往往只会告诉子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于为什么这样,他们却很难解释清楚,使得孩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态度和蔼时,孩子一般能接受;但如果家长管教时缺了耐心,态度比较专横时,孩子往往会心生反感,甚或引起叛逆之情,进而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长此以往,家庭教育效果必然不佳。

3.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压力大,子女教育时间难保证教育子女,督促指导他们学习需要较大的时间、精力投入。尽管现如今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的要求较老一辈都更高,他们的工作环境较上一辈也有所改善。但由于自身技能水平的限制,他们大多仍在低端的劳动市场就业,工作时间相较于城市里的普通单位工人更长。在调研中,问及被访人员“您觉得自己做的不好(在子女道德教育方面)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时,46.5%的受访者表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而且有时候新生代农民工家长由于压力大,一些不好的情绪也会被带回家,带给孩子。被问及“当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会将不好的情绪带给孩子吗”,有47.5%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偶尔有过”,32.5%的人“没注意过这个问题”。劳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使得农民工工作之余可以支配的时间和精力很少,休息的时间都没法保证,更别说静下心来好好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了。

三、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

切实提高农民工子女家庭道德教育的效果,进而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是全社会的大事,是一项涉及面极广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完成好这项工程,需要构建“国家—学校—社会—家庭”四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体系。需要各方同心协力,群策群力。

(一)制度政策扶持,为家庭道德教育保驾护航道德建设离不开国家的顶层设计,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作为弱势群体,离不开相关政策制度的扶持,因此,国家层面应该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强制度监管,为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提供政策支持。比如以十的召开为契机,逐步推进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降低准入门槛,使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农转非”,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提供各种福利待遇。同时也要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来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对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的进行,包括《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一些基本法律法规。还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保证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的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建立健全涵盖生育、医疗、失业、养老保险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免除一些后顾之忧。

(二)家校通力合作,为家庭道德教育创新形式家校合作在道德教育中始终是备受关注的措施。因为学校本身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且学校有其一定的优势,能掌握道德教育的大方向。因而在孩子的道德教育方面,家庭和学校在观念和目标方面首先必须达成一致,然后运用各自优势,相互配合,才能真正起到理想的效果。作为学校,应该不断拓宽渠道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要倡导年轻的农民工父母们科学地进行家庭德育,通过家访、印发告家长书等形式,介绍、推广成功的家庭教育经验,编写一些简单易懂的册子给农民工家长,给他们以技术上的指导。反之,作为新生代农民工,要主动与子女所在学校取得联系,要多跟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每次的家长会要争取参加,积极地和班主任配合,发挥家庭德育的实效性。

(三)整合社区资源,为家庭道德教育添砖加瓦良好的社区环境有利于家庭道德教育的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家庭聚居相对集中的社区或街道应加强社区及街道环境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橱窗进行先进文化和文明道德宣传;大力开展社区服务,建立社区的阅览室和活动室,积极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和子女进行有意义的活动,融洽亲子关系;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与当地市民家庭间的沟通交流,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彼此感情;有条件的社区可以尝试创建有关家庭道德教育咨询室,真正服务于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及时为他们进行家庭道德教育支招等,努力营造一个环境干净整洁、民风文明友好的社区氛围。

(四)提高家长素质,为家庭道德教育夯实地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家长的核心地位不可被替代。为了提高教育成效,新生代农民工家长自身应该积极主动的提升自己的素质,主动加强学习,学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努力在工作上表现出色,保证稳定的收入来源,为家庭道德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学理论,了解一些有关道德事件的来龙去脉与相关评论,提升自己的道德评判能力,从而更好地对子女进行教育;学方法,了解诸如“罗森塔尔效应”、“超限效应”、“霍桑效应”、“登门槛效应”等常见的儿童心理规律,掌握家庭德育方面的实践方法,灵活地运用于对孩子的教育中去。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坚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子女做好表率,平等、真诚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同时也赢得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当然还要积极配合好各方的工作,与社会和学校一同,为自己随迁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织就一张结实的保护网。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道德教育并不仅仅是农民工家庭自身的事情,它关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关乎中国社会的有序发展,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社会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它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长期关注,更需要制度政策的配合实施。学校、社会也应极力配合新生代农民工家长对这些随迁子女进行家庭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使他们健康成长,将来更好地融入城市中,成为真正的城市一员。

子女教育论文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关于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个人接受最早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才。如何让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长过程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已成为我们当前关注的话题。

一、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

(一)教育子女是家庭的基本社会职能

1.家庭在教导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重要作用

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十分贫乏。他有温饱的需求,但无获取衣食的本领,家庭就要给予其多方面的照料,儿童逐渐长大,就要教导他衣食住行的基本技能。受教育者即使到了中学阶段,在适应家庭生活、适应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能力仍相对贫乏,亦需得到家庭多方面的照顾指导,从中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也是生长单位,分散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家庭教育不仅是对儿童进行生活教养的主要形式,而且也成为对他们进行生产和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内容大为丰富,基本生活技能的内容也随之复杂多样,而家庭在这些基本生活技能的教导上处于特别重要、不可替代的地位。离开了家庭,一些最初的生活技能、自我服务的技能就无从培养。

2.

家庭在教导社会规范,形成道德情操方面起重要作用

我们都知道,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但这些观念、规范和准则决不是在自然状态中萌发出来的。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范围,家庭群体中受教育者与他的双亲、祖辈及同辈伙伴发生最初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是他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受教育者起初总是以其双亲的言行为榜样,以其双亲的需求、情感情操为认同的对象,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方式习惯和道德信念的体系,借以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家庭在指导生活目标,形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想最初往往是由兴趣爱好所引发的。受教育者最初的兴趣爱好正是在家庭生活中萌发的。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它能引导受教育者逐渐地懂得现实生活的意义,注意发展他们的各种正当的兴趣和爱好,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又能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家长用自己的全部生活经验去影响教育子女,培养他们的进取心,同时又对其倾注着莫大的期望,这样,就使得他们在人生的道路能做出有价值的选择。

4.家庭群体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作用

家庭在培养社会角色中的这种作用,一方面是通过家庭影响受教育者的志趣理想抱负、职业的选择等途径,使他们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和充任一定的社会角色;另一方面,家庭又是一个多重角色组合而成的初级群体,在这群体中,受教育者依自己与家庭不同成员之间的不同关系首次成为一个承担多重角色的主体,也就形成了日后社会上充当复杂多样的角色的启蒙经验。家庭在培养社会角色过程中的独特作用,还表现为它能复制出社会文化传统习俗所要求的不同社会角色,比如男女性别角色行为等等。

此外,家庭在形成个人性格特征、在形成个人对社会适应的动力特征等方面,也有着它

不可替代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

1.家庭教育是百年树人的起点

在教育发展史上,人们早就认识到家庭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就把家庭教育看作学校教育的基础。他把青年人的生活分为三期:从出生到七岁,从七岁到发育期十四岁,从发育期到二十一岁。未满七岁的儿童要受家庭教育,儿童满七岁以后,就应当入学校。近代,许多著名教育家如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在他们的教育著作中,无不强调家庭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看来,教育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之后便从不间断,改变的仅仅是教育的形式。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爱尔维修说:“儿童获得运动和生命的时刻,就是获得最好的教育的时刻。”①

2.幼儿时期,家庭教育给予的影响是孩子以后接受教育的基础

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关幼儿早期发展与家庭教育问题,引起了

人们的广泛注意,教育、心理科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即活动。因此,家庭要尽可能早地经常地使孩子在活动中获得一定数量、质量的外界刺激,促进他们的发展。例如,有位心理学家对初生的婴儿进行跟踪观察,发现在孩子出生后的第2个月末就表露出第一次微笑,当母亲低下头来,轻轻地跟他说话的时候,他的小脸上明显地有了表情。这位心理学家认为,这是母子关系的第一个迹象,典型的人与人的关系就这样开始了。②孩子也就是从这个“码头”开始了他认识世界的“旅行”,从最初表现对母亲的感情,然后认识家庭的其他成员,幼儿园和学校的老师以及他所爱戴、尊重和喜欢的其他许多人。观察还表明,如果孩子出生后,紧紧裹在襁褓里,只喂养他,谁也不同他说话,不亲近他、关心他,这个孩子的发育就相当缓慢。“如果孩子身边没有一个人从小就对他一生中最初取得的成就做出评价,对他的初生微笑,对他初学走路,初次说话表示高兴,对他的一切发明创造给予一定的评价,那么,这个孩子将会在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上遇到很大的困难,他与同龄人相比,就懂得少,本领差。他的最重要的能力,即学习能力将会受到限制。”③

由此可见,每一对年轻夫妻从做父母的第一天起,就肩负着教育子女的责任。幼儿时期,家庭给予的影响和教育,是孩子以后接受教育,形成良好个性的基础。

建国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得到巨大的发展。但家庭教育仍然是我国儿童教育的重要形式,绝大多数儿童,从出生到六岁左右,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在家庭中度过,在生活上、心理上对家庭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他们同父母朝夕相处,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教育随时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3.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教育仍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和不可替代的力量

儿童进入学校后,接受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学校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起主导作用,但是他们的成长,仍然离不开家庭教育。走读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要形式,学生接触家长的时间要比接触学校教师的时间长,因而,父母的教育仍然是对他们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同时,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由于父母与子女间固有的血缘、感情和伦理道德上的内在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教育的作用仍十分重要。

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抑制儿童的成长。

二、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消极影响

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起消极作用,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下面谈谈几种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一)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有些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俨然以家长的身份自居,专横、压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干涉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对自己绝对服从,扼杀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导致孩子意志上薄弱,倍受压抑,不会独立思考,精神脆弱。

(二)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有的父母把孩子视作掌上明珠,关怀备至,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愿望,这样往往使孩子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大而又任性。这种感情氛围中长大的子女容易轻视感情,冷淡一切,非常自私,只知索取,不愿奉献。

(三)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有些家长由于孩子的成绩较差,对孩子心灰意冷,对他们不提出任何要求和希望。对孩子的期望是对孩子爱的升华。对孩子的不同期望,父母的爱的表现不同,孩子也会对父母的爱做出不同的反应,表现为补充或加强父母对自己期望的特点。这种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无任何远大理想抱负、缺乏责任心。

(四)过度期待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但对孩子的期望过多、过高、过急,从而给孩子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反而阻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心理负担过重,背上极大的心理包袱。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基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以上几种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众所周知,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要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必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这样才能保证家庭教育任务的完成。

三、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是对孩子进行成功教育的保证

(一)要创造一种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是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文化、道德素质水平和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准则的体现。不同的家庭,由于家庭物质生活条件,父母的文化素质水平,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不同,家庭气氛也不一样。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了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父母应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一般说来,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特征。

1.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2.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对子女既不应当采取溺爱、放任的态度,也不应当采取粗暴的、专横的态度,而要采取民主的态度,父母既要对子女思想上和生活上关怀、期待、鼓励、循循善诱、严格要求,又要与孩子一起交流思想感情,让孩子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明智的父母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对孩子的每一个要求都细心考虑,合理的一定满足,不合理的给予正面教育,不该满足的就不能满足。同时也要要求孩子满足父母的要求,听从父母正确的教育,承担他们应当承担也能承担的责任。

3.父母既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所需的物质条件,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又要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

4.建立合理的生活制

度。按时起床、自觉睡眠,科学地分配一天学习、活动、劳动、休息的时间,有规律地生活,家庭所有成员完成各自分担的家庭事务。

(二)父母要形成正确的教育观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希望子女胜过自己。但不少父母却不懂得儿童心理,不了解青少年成长的规律,不能根据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有的是根据父辈教育自己的方法教育孩子,有的则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这样便搞不好家庭教育。教育孩子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而且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门知识,掌握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的方法与技巧。光爱孩子并不等于教育,只有遵循教育的规律,按照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三)父母在子女面前要言传身教,起表率作用

人最初的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从家庭中得到的。幼小的孩子没有与社会接触交往的经验,首先教他们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的是父母。父母怎样对待生活、工作、学习,怎样对待社会、同事、邻里,怎样为人处世,认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等等,都在子女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他们的认识和行为。所以,希望孩子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修养,父母应该首先具备。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是家长的影子”这句话是正确的。

(四)父母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基本的一条途径是提高父母的文化修养。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才能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今天的孩子同样面临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他们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这就要求父母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实践证明,如果父母事业心强,刻苦学习,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使家庭生活有丰富的精神内容,生气勃勃,那么在这样的家庭中,受父母的熏陶,孩子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热爱学习,渴求知识。而缺乏教养,又不学习的父母,不仅不能指导子女学习,而且多半不能以正确的思想和态度对待子女的教育。如有的父母在子女学习时,大声播放电视,开收音机,或与宾客来往频繁,高声谈笑,打牌,娱乐;有的父母表现出对工作的冷漠,对朋友的虚伪,对社会缺乏责任感;有的父母不是以诚实的劳动为社会作贡献,而是热忠于拉关系走后门,攫取物质利益,社会地位,等等,这些都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在家庭教育中,只有具备以上几点才能为子女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要创造良好的家教环境外,还要采取正确恰当的教育措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正确发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积极影响的几点措施

(一)从身体、心理两方面入手,关心子女身心正常发展

父母首先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智力、品德、美感等心理方面的发展才有可靠的物质基础,孩子出生后的吃、穿、用、住等都是在家庭里解决的。为使孩子的身体充分地生长发育,需要有饮食、卫生、体育等多方面的条件,其中营养是最基本的条件,因为身高体重的增长,各组织器官的发育,各种体力和思维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这些物质条件除空气、阳光、水之外,主要来自食物的营养。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营养素,就会引起生长发育不良和疾病。因此,父母要为子女选择、提供他们生长发育所必须的食物。据了解,解放后我国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速度虽然较快,但是身体各项形态指标仍然大大落后于欧洲人。即使与同为黄种人的日本人比较,我国男孩身高比日本低4.5cm,只是到了成年期才赶上并超过日本人,但胸围和体重还有一定的差距。④

这是与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营养状况有一定关系的。在为孩子提供食物时,还要尽可能做到结构合理,分量适度,注意营养卫生。偏食、营养不足或过度,都不利于孩子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此外,父母还应当督促子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保持坐、立、走和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他们合理作息,有张有弛,劳逸适度。

父母还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壮,不生病就是健康。这当然是对的,但不全面。真正的健康,不仅指身高、体重、体型、体质、五官、四肢发育健全,生理活动功能正常,而且也要心理健康。事实上,在一些青少年儿童身上存在着心理不健康的现象,如紧张焦虑,惶惶不安;遇事冷淡,郁郁寡欢;猜忌多疑,孤独离群;残忍暴虐,冷酷无情;患得患失,喜怒无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胆怯懦弱,依赖心强;意志薄弱,惧怕困难;缺乏主见;信心不足,自暴自弃;贪慕虚荣,不知节制;说谎作伪,缺乏诚信;自私任性,无理取闹等等。然而,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其它原因的影响,不少父母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重视不够,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则更为忽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健的教育方法,造成或加重心理上的不健康状态,这是不利于子女的成长的。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密切相关,是现代人健康的重要方面。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注意他们的心理卫生。在发现他们的心理缺陷时,要及时地进行教育矫正,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独立性、自尊心、自信心和承受力、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精神。

(二)培养子女良好的习惯

子女教育论文篇4

随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引起热议并逐渐成为一种现象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一方面关注的是随迁子女是否合理拥有城市的教育资源,另一边则是如何使受教育的程度得到稳定的实施,教育质量的保证。在我国由二元化社会向全面统一发展之间,首先应该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我国的有关部门也针对这些问题分别做出了相关的部署和政策出台。2008年,国办转发教育部、中央编办、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2013年初,教育部联合五部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性的文件中可以看出对对政策的落实都有强制性的要求,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不仅在原籍还是流入地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因环境的差距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等。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丰富资源配置不仅是化解由此而来的矛盾的一种手段,更是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待这一问题的政治责任感。

据有关数据表明,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93.8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035.54万人,在初中就读358.33万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271.07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1517.88万人,在初中就读753.19万人[1]。

而且随着我国对大中小城市的重新定位和新建城镇的聚合力加强,将有更多的随迁农民工子女进入到城市教育资源的份额中来。本就稀缺或参差不齐的现状将面临重大的考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这方面必须解决的重点之一,而能否妥善保障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才是务工人员入城后市民化的先决条件。

在我国的大中城市普遍实行的是划片就近入学的方式,这一方式的好处是赋予了地方教育部门合理的规划了户籍所在地学生就近入学的实施办法,这在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中有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制定以来已经经过了20余年的时间,随着我国经济中心向东部及沿海地区迁移,人口的流动变大,更多的流动人口转移到了城市,随迁子女的数量也在变大,这也增加了城市的承受程度,这样而来的是一系列民工子弟学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也就是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一定程度上没有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水平,影响了“依户籍所在地入学”。

作为农民来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来在有土地的基础上,可以稳定自己的生活。进入到城市之后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随迁子女的教育是主要难点。从时间上来看,从改革开放初期农民工开始进城到家属子女开始迁居城市谋求新的发展,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发家致富的愿望。这期间也经历了一个认识的过程,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城市生活新鲜,新事物多,虽然面临支出巨大、举目无亲等问题存在,但考虑到以后留给后代的可上升的空间广阔,还将有众多的外来人口怀揣梦想进入城市中来。进入到城市之中与城里孩子共处一室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沟通交流的问题。一边是见惯了高山田川,一面是整日生活在水泥楼房之中,首先沟通上就缺乏共性,难免造成农民工子女被孤立的情况发生。张跃进(2011年)认为,“农民工二代”随同父母迁居城里,但是仍长期处于城市社会体系之外,难以融入。对城市社会的的主流价值观念和体系也不能接受,甚至有的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抵触情绪。在这种背景下相同经历人群的聚集如果得不到合适的管理和引导,就容易产生社会问题[2]。在这里,我们的教育机构往往是缺乏实际的经验和成果来对外来人员子女进行辅导和咨询,使他们能够首先建立和城里孩子交流桥梁的。

早先,因为户籍政策的限制,我国原则上是按照就近入学、户籍所在地入学来制定规章制度的。而现在看来,这种原则的界限在逐渐的被松动,而且不符合我国现在人口流动的规律。在实施城镇化教育工作的推进时我们对于实际教育状况的了解更是有待提高,关键一点就是我国长期以来的城镇居民子女教育政策制定上是没有预留外来人口激增打来教育资源紧缺的相关应对措施的。一些民办或以民工子弟名义成立的学校出现就可见一斑。而这些学校因为缺少属地政府财政的支持,在软硬件上都不足以和城市学校形成竞争,孩子们的教育质量也打了折扣,成了类似“托儿所”的怪胎。总结来看,主要问题集中在。

一是农民工收入普遍较低,文化水平不高,城市生活成本较高也制约了他们将来家庭规划的步骤和合理性,子弟学校成了一种廉价的教育消费。从受教育的程度上来看,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都要接受9年制的义务教育。由于中小学校教育制度的最终出口是通过中考和高考提供均衡的义务教育,所以解决出口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农民工子女(新城镇子女)的在教育问题是否享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待遇,既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等等。在经济社会成果显著的今天,有必要将这一政策的落实作为衡量地方政府政绩的考核指标。尤其是督促各地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方案。

二有城镇居民教育普遍属于按照行政区划就近入学入托,对于外来人口因为户籍的限制不能够享受到这一教育福利带来的实惠,没有对教育资源的选择权。

三有外来人口为主的学校软硬件和师资的配备缺乏统筹和经费补贴,在较近的地区里显现出了教育的不公平因素。例如,徐丽敏博士(2009)[3]认为,在社会资本融入的问题上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学生的社会交往较少,在心理融入上存在着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歧视观念,由此造成了农民工子女在心理上对城市教育的融入不足。

笔者阅读相关资料发现,现在我国城市、城镇中存在这样一种现状。既城镇居民子女和农村外来人口子女教育质量有出入的问题是相当普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因为地方环境限制,普遍就读于农民工为主的子弟学校身份,而城镇居民子女则享受公立、民办学校教育。因为固化了“圈子”和“阶层”让很多人产生了心理上的落差,对就学儿童的心理而言是足以能够影响她们今后成长的。熊易寒博士认为(2010年),对于学生而言,前者的师资、硬件等办学条件差,且教学质量落后于后者;前者是城市中的“孤岛”,学生鲜有机会接触本地青少年,后者则或多或少的有接触[4]。原因针对外来人口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不仅关系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社会经济稳定,而且也是城镇化扎实推荐的合理布局。笔者通过分析外来人口尤其是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就学状况后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入学资源的合理性没有充分顾及到这一部分群体的实际情况,缺乏整合资源的政策。

2.户籍政策的限制,当地方教育资源稀缺或紧张时更容易导致外来农民工的子女得不到公平教育的保障。公共财政的支出不能够保障服务于这一群体工作人员(例如村办、民办教师)的薪资和各项社会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学费用的减免、师资的配备、培训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硬件设施的建设。

3.将教育贡献与投入纳入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指标;受教育的支出成为一种负担,而如何能够通过收入的提高给予这部分低收入群体的人以财力支持还有待加强,尤其是不应该将这一部分的支出变成地方政府因财力负担加大而拒绝执行的理由。

4.区划问题使得学校陷入三不管的境地,推诿对相关学校扶持的责任。

5.就学人员的固化造成了阶级的再产生,影响社会的稳定。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财政补助问题,笔者建议可以参考我国于2001年开始试行的“两免一补”政策,该项资助政策的初衷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实行内容主要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除杂费、书本费、直到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政策,相关费用的划分主要由中央财政负责提供免费的教科书,地方财政负责免除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而且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延伸研究可以从此政策的推出上建立一套紧贴实际的外来人口子女就学补助相关的公共政策。出台这样的政策也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鉴于务工人员和农村受教育人口的一致性问题,应该在外来人口子女随迁数量多,且具备功效的地区或城市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对这一部分弱势群体进行补贴,资金也可以实行效仿“两免一补”实行专户管理和集中支付的模式。而且有必要将此类地方支出的合理性和成效计入地方官员的政策考核加以监管。逐级的财政拨付在最终环节应该确认受助学生-学校-县一级的财政教育部门备案等。

随迁农村子女能够在城市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仅是我们所提倡的人人享有得到平等教育条件的体现,而且还能稳定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条件安心服务社会。有专家学者提出对一部分早先教育程度不高的子女可以适当接受民政部门组织的职业培训或加以补助直接进入技术学院、职业学院深造的建议笔者是很赞同的。眼下我国对职业技术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城镇人口对待职业教育还总是一副“有色眼镜”的思想,应该通过沟通和指导使得一部分义务教育后的子女进入到这个环境中来后,这也要求我们逐步的提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不断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助学保障水平,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在城市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和天地。

当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开始成为必然,说明我们采取应对措施的时机已经有点晚了,所以说对待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当地的政府有足够的重视,真正地当成自己的问题来对待。这样的问题解决不了有可能产生的是在老市民和新城市市民之间难以逾越的隔阂,不解决好矛盾更大,还容易引起其他一些社会问题的发生。中国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曾说:“这项工作现在应该开始做,已经有点晚了,如果再不做,矛盾就更大,压得我们做都做不动”。如果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解决这些涉及民生的切实问题,那么城镇化是不可持续的,推进城镇化一定要有新的思路,进行一系列重大的改革。

子女教育论文篇5

北京市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口大多选择居住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郊村内,受经济、工作性质等条件的制约,他们只能远离繁华、便利的高楼大厦,租住在市郊脏、乱、差的低矮平房里。

1.1家庭居住环境

笔者所开展田野调查的两个学生家庭租住的房屋均属于租金便宜、设施简陋、面积窄小(不足10平米)的低矮民房或地下室。对此小辉曾说过“外面白天,里面黑天。外面黑天,里面还是黑天。反正你想什么时候白天就能什么时候白天,只要你开灯就行呗。”家庭周边的居住环境里除了以流动人口为主的人口聚集区外,还有网吧、游戏厅以及色情交易的“理发店”。村内曾发生过、砍手、殴打致死等恶性事件。

1.2父母职业等相关背景

开展田野调查的两个家庭中的父母来自河南、黑龙江省份,均已来京打工多年,靠回收废品、从事体力劳动为生,工作内容不稳定,家庭收入低薄。父母均为小学毕业,学历较低。小辉父母曾感叹:“没文化,干什么也不行,给咱别的咱也不会干啊,要不说学习得像你们一样,有出息,最起码给咱自己(工作)的时候咱能干。哎,没办法,只能干点出力的活。”

2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家庭教育的环境

农民工家庭多租住在环境较差的流动人口聚集区,除了自身家庭的生活条件无法为子女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外,还要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和影响。学生常常要帮助家长做家务、料理生意,有时还要在“干活”过程中受到人身伤害,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吃完午饭休息时,小帅弟弟伸过手来让笔者看,手红肿着,上面还有一些血迹,原来放假后他们被爸妈叫去干活,干活的内容与机器有关,家长则忙别的。结果弟弟不小心把手指绞在了机器里,当时他们被吓坏了,赶紧跑去叫人,他妈过来后,先切断了闸,但是手已经卡在里面了,妈妈直接就把手从机器里硬拽了出来,听小帅弟弟说:“当时把我疼的啊,疼死我了。”流了很多血,但他妈妈没有送他去医院消毒、检查,只是用白酒给他洗了洗。“当时疼得我……”小帅弟弟又重复了一遍。笔者问:“那后来呢?”小帅弟弟说:“我妈就告诉我别沾水。”“已经几天了?现在还疼吗?”“疼啊,有几天了吧,就是上周末的时候弄得。”小帅说:“这下他弄伤手了,就剩我一个人干活了。”小帅弟弟说:“对,现在全让他干了。”他还有点庆幸自己的手被挤伤了,因祸得福,窃喜。

2.2家庭教育的方式

在笔者开展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在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家庭中,父母多采取的是暴力专制型的教育方式“多打”,打的越狠越管用,否则孩子就不会有出息。跟踪调查的两个家庭的子女均没有逃脱被打的教育经历,在笔者前往学生家庭开展田野调查期间曾亲眼目睹了小帅挨打的过程,让笔者触目惊心。小帅妈妈无意中看到了小帅的作文本,说:“你这就是你的作业?写的字乱的能看?这么多错字……”小帅不理会。他妈急了:“你看看,还不让说。给我把电脑关了,开始学习。”(音调变高,表情开始严肃)说着就把他的作文本扔到了面前,说:“这就是你写的字?就这么乱……给我把电脑关了!赶紧学习,我说话你听到没?快点!写字写那么乱,成天还玩电脑,你就别学习,回来你爸问你还是什么都不会,到时候你就等着吧!哼……你爸走的时候跟你说了什么了?……”正说着,小帅关了电脑,起身撕掉了作文本,一页不剩,一脚踢开了凳子。这可气坏了本来就有点生气的妈妈,她抬头看到门上的铁晾衣架,直接拿下来,快步向小帅走过去,见妈妈气势汹汹的拿着“工具”过来了,直接躲到床上,缩到被子里。他妈根本不饶恕,直接“啪、啪……”一边敲一边说着:“我让你脾气大,脾气这么大,我抽不死你,抽不死你,你脾气怎这么大?撕吧!我敲死你,我让你脾气还大。让你爸回来把你吃了,我让你还脾气大不大。你下次还敢不敢了?我就说了你两句,你就把本子撕完?”小帅在挨打的过程中一直抱着头哭,蜷缩着身体,往被子里躲。他妈妈吼道:“全部撕完,数学书、语文书全部撕完,别上了。拿火烧了,你不是脾气大吗?你说他脾气大不大?我就说了他一句,你爸晚上回来看你写的,就全部撕了。你撕吧,你说你脾气是不是太大了?”说着嗓门就又吼起来了,开始喊:“你还是不起来是吧?快点!还作呐!”又喊了几遍见小帅没有反应,她的脾气又上来了,气势汹汹地拿起衣架向床那边走去,笔者下意识地拦了一下,希望她别打了,但她说:“你别管了,我让你学(习)跟死一样,我今个儿(今天)非得……抽不死你!我叫你厉害!”等小帅起身转过脸来,笔者看到他鼻子上全是血,他妈妈说:“他的鼻子爱(容易)流血,习惯性的。”事后了解得知,小帅的习惯性流鼻血是由于其爸爸的一次暴打留下的病根。

2.3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

进入城市生活后,“赚钱”成为众多农民工家长们工作的第一目的。家长工作的忙碌让还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关键期的子女们受了忽视。家长通常将子女交给学校后就不再过问,除非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家长接到学校老师的通知后才会抽时间到校。到校后除了告诉老师要严厉该打就打,就是让老师多给子女留点作业。这让出发点原本是好意的学校老师无奈,本想在家校之间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意外的是家长对此却并不理解。小洁怂恿班级的男女生5人放学后前往小公园喝酒,此事被班主任得知后要求其家长来校。…………老师说:“女孩现在大了,进入到青春期开始变得敏感,对异性有好感,喜欢和异性待在一起,这都是正常的现象,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家长必须重视,不能让孩子晚上那么晚了还不回家,和男生待在一起。她又是留级的学生,之前的同学都上初中了,那天就有一个初中的男生和他们待在一起,到时候,如果真出了什么事,吃亏的是女生啊。”家长说:“嗯,是,是……我也感觉到她这一年复读学习不是很扎实努力了,我还总觉得是不是让她复读错了。”老师说:“她在学校学习上还可以,但现在社会这么乱,诱惑这么多,不能一天只顾忙自己的生意,把孩子耽误了。”……老师说:“我今天叫你来就是让你知道,没别的意思,不是让你回去打她,你回去也别打她了,和孩子多沟通沟通,现在女孩子到了特殊的生理期了,妈妈就多和孩子聊聊,对孩子好。”家长说:“我感觉她一天上学,交给学校老师就行了,哪想过那么多啊。你们老师说的他们也听,她也不和我说什么事,她怕我,我们家孩子都怕我,都不敢怎么样。她还是闲工夫太多了,你就给她多布置点作业,让她没时间出去。”老师不好意思说:“多布置作业,那也不能就给她一个人多布置啊,那样她更反叛了。按理说做父母的就应该和孩子多沟通沟通,别一有事就打孩子,把孩子都打傻了。……没别的事,回去别再为这事打她了。”就这样家长离开了学校。

3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通过以上详实、具体的一手田野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亟需解决,本文试图从政府、社区与学校、农民工自身三个角度对改善和提升农民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农民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性建议。第一,政府积极推进和完善农民工相应的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民工生存和居住环境,为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农民工大多在没有劳动保障下频繁更换工作内容及场所,租住地随工作而变是农民工家庭常常要面对的问题。因而,建立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行流入地政府对农民工们给予社会保障专项补贴,同时企业也为农民工们缴纳部分社会保障款项,保证农民工们在城市的工作、生活有全方位的保障,以此成为流入地与企业吸引、稳定农民工的一项福利,减少流动。第二,充分发挥家庭所在社区的帮扶作用,通过与学校建立有效的连结,创设家长学校、举办家长课堂、家长经验交流会等,帮助农民工父母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家庭所在的社区建立相应的帮扶救助体系,并将体系与学校建立有效连结,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农民工家庭教育知识的辅导。第三,农民工家长自身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为子女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农民工来说,注重自身素质提高,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是取得子女家庭教育成功的最明智选择。?所以,农民工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家长学校、课堂学习中来,多与学校、老师沟通。同时,注重与子女沟通,学会保持冷静的心态,用“嘴”和“心”与子女交流,认真倾听子女的心声,了解他们成长中的内心世界,避免教育过程中无节制的打骂现象,给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子女教育论文篇6

>>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政策浅析 解决我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 浅析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福利问题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行动研究 浅析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现状与成因 试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策略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新时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撑起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蓝天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的断链现象思考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美国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法规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 我国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从平等教育权利的角度谈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浅谈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江渝.政策分析方法――视角、路径、工具[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1.

[4]刘复兴. 教育政策分析:价值、内容与过程[J].现代教育论丛,2008 (5):38.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义务教育实施处. 义务教育法规文献汇编(1900 年―1998 年)[G].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562,579,34,35,133- 134,136,294,295.

[6][EB/OL]..

[10][EB/OL]..

[11] [EB/OL]..

[12][EB/OL]..

[16]孙绵涛.关于教育政策内容分析的探讨[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3):39.

子女教育论文篇7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中学男女同校制度 理论层面 政策层面 施行方面

中国男女同校同学首先是从小学开始的,接着是大学,最后才是中学。1912年1月,蔡元培任第一教育总长,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规定:“初等小学校可以男女同校。”[2]1915年《国民学校令施行细则》和《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规定高等小学男女同校。继而,1920年,他在北大开女禁,实现了第一个国人自办的大学男女同校,南北相应,南京高等师范在当年秋也正式招收女生。这样,初高等院校都实现了男女同校同学。而中学男女同校经历了长时间激烈争论,迟至1921年才实现。

一、理论层面: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中学男女同校问题的争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各阶层,甚至来华教育家都参与中学男女同校问题的争论。当时反对中学男女同校者主要坚持“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礼法原则。1921年2月广东省教育会长谓:“大学生性情已定,小学生不知不觉,尚且可以男女同校,而中学生性情不定,不宜男女同校。”持此观点者几乎遍及各省。四川《国民公报》载文道:“既可同板凳而坐,安可不同床而觉,什么是男女同校,明明是送子娘娘庙。”[3]反对的强烈由此可见一斑。而江苏省省议员在禁止本省第一中学试行高三学生男女同学时,言辞更透彻,谓:“男女合校,为全国极大污点,为人心生死关头。”男女合校的理论是“谬论”,应当“铲除”。“今本省第一中学观望效尤,又已男女同校矣。若不及此禁止,将来相率成风,礼法日亡,廉耻渐丧,其患正不知伊于胡底”。为此,他们拿出“禁止男女同校案”“咨请省长,转咨教育部”:“除高、初小学外,其他中学以上各校,一律禁止男女合校。其已合校者,令其女生即转学相当之女校,以防流弊而端教育。”[1]各省反对声浪此起彼伏。

具有民主思想,赞同中学男女同校者针锋相对提出以下观点。

第一,传统的礼法是迂腐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在1920年《答人社》中表示:“关于男女同校这个问题,本来没有什么深的理论值得当个问题去讨论”,对如此“浅近的事”尚且“大惊小怪地起来反对”,足以表现“中国人的迂谬思想和习俗”。[2]

第二,提出学校有积极教育作用和团体生活的制约作用。如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一般人……不晓得学校是个团体的生活。一个团体有一个团体的道德观念和权威。个人行动时时刻刻不知不觉地要受他的制裁,一出范围,同群的精神刑罚立至。在学校里不但有教职员,而且有同学相互间的制裁,除非是低能儿,谁愿尝试呢?”工厂可男女同工,中学也可男女同学。学校团体的教育和生活可以将“所顾虑的一万个危险无形中消灭九千九百九十九个”。舒新城根据办女学的经验指出:男女性格互补,“在一起反有益处”,没有大家担心的流弊现象,所以“主张男女同学到底。”[3]1921年,来华调查教育的孟禄亦驳斥:从理论和智力方面来说,男女都可以共学。“惟从道德一方面说,如儿童由小学起,即是分校,社会上男女的界线亦严,忽然共学,社会上既不放心。……我以为若是共学,应当从小学起天天共学,到中学自可习惯成自然,免去妨碍道德的危险了”。[4]男女从小共学,可以消除好奇心,从而减免发生“不道德”的事发生。

第三,男女都是“人”,应平等的接受教育。程谪凡说得很清楚:“男女同一样是‘人’――这是男女同学的一个基本观点。男女同一样是‘人’,只有人的教育,而没有‘男子’和‘女子’的教育。完满不能给女子划出‘人’的范围外,叫她们另外去受一种‘女子适用’的教育。男女应同样享受‘人’的教育,自不必严立界限。”[5]

此外,争论点还有男女社会职责不同、男女生理和心理差异、教育经费等方面,内容纷繁复杂。《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由此诞生,《教育杂志》、《民国日报》、《申报》等报刊也开专栏讨论此问题,将此焦点问题的炽热程度演绎得淋漓尽致。后来,大家比较一致地认识到男女同学利大于弊,但反对声音始终未停。

二、政策层面:关于中学男女同校制度的艰难定夺

与争论同步,全国教育联合会和国民政府教育部相关决议,但过程曲折。

1917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议决《推广女子教育案》要求:速设女子中学,女子学校奉行单独设立的原则。两年后,第五届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决议通过了“改革女学制度案”,谓:“男女教育理论上实际上均不应为严格之区别。况共和国家男女皆有受平等教育之权利。教育者不宜歧视之。特以社会习惯未能骤更。兹一面遵教育原理。一面应世界潮流。一面参酌国内情况。拟改革女学制度数端。谨请大部采择施行。”“中学校应视地方情形或同校分班,或部分的分班,亦须逐渐废止分校之制。”[1]1920年,第六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决议通过了《促进男女同学以推广女子教育案》,谓:“前届本会议决改革女学制案、一年以来、各地高等专门以上学校男女同学已逐渐实行,惟女子中等教育尚未普及、专门大学招考女生、及格者自居少数、兹为增多女子求学机会、最近男女同学起见、拟请大部通令各省区各级学校招收学生、或绝对的男女同学、或分部同学、或添设女子班、或附设女校……男女共学之目的、亦易达到矣。”[2]由此可见,中学实行男女同校制度是全国教育联合会从推广女子教育的宗旨出发,在中学男女“分”与“合”的问题上,历经四年不断探索的成果。

而1921年7月教育部并未通过以上决议。“速设女子中等学校”训令言:“据第六次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呈送议决促进男女同学以推广女子教育案,查现时女学未甚发达,实由女子中学太少,应由本部通行各省速设女子中学,并于相当学校附设女子中等部,以资推广,惟中等学校男女同校,现尚未便照准……”[3]

1922年9月,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没有再提“施行男女分校”。11月1日,政府以大总统的名义将全国教育联合会的新学制草案作为法令颁布施行。新学制被称为是“不分性别的单轨制之确立”。反比1902年的学制,形式上虽不分男女,但“教育”只是“男子教育”的简称,学制也只是“男子学制”的别名。它只承认男子能受教育,女子在教育上无丝毫地位。新学制则不同,它经历了1912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中学校令》的变更,取消了在中学阶段分出“女子中学”的规定,撤销了课程设置上男女有别的原则,揭示了“教育为男女所共有,男女在平等的原则下享受同等的教育”[1]的深刻涵义。所以,它标示着教育不再是男子或女子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了,男女平等教育实现。

自此,20世纪30年代的中学男女同校制度经艰难定夺,终得合法地位。作为民间的教育组织――全国教育联合会发挥了关键作用,教育部则是被动认可。

三、施行方面:关于中学男女同校制度的曲折推进

新学制实行以前,因“五四”运动思想解放的影响和中学女生求学的需要,中学男女同学已应时而兴。广东省最早推行中学男女同校制度。1920年12月29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来粤主持教育。他积极推行中学实行男女同校制度。次年2月,广东省立一中在他的支持下成为“带头实行男女同校,招收女性插班生,为全国之冠”。[2]同一年,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和湖南岳云中学也实行男女同校,这开了中学校男女同学的新纪元。接着,1922年6月,私立广州执信中学也实行男女同校制度。继而广东各地中学陆续招收女生,走上男女同校之路。而上海吴淞中学、保定育德中学、南京暨南学校,东南大学附属中学补习班、江苏省立第一中学高三班等也都在这一年兼收女生。1923年,广西省梧州县立中学也实行男女同校。由此中学男女同校渐行推开,各省反对声浪减少。

但是,推行中学男女同校制度自始就遭遇到强大阻力。如“领头羊”广东省,就是先由省政府命令高等师范学校先试行男女同校,打开新风气。然后从公立省立一中切入。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分子袁振英,作为校长,凭借陈独秀的鼎力支持,成功驳斥了反对者――广东省教育会会长,才得以在一中推行男女同校。而1922年江苏省立一中高三班招收女生,更是受到了江苏省议会的强烈禁止。面对此境,“第一中学对省议会的说明和教育部的批文,都是穿着大学预科同等程度的衣服来与反对派相见”。[3]化妆遮面,以求中学男女同校的实现,此制度实行初期阻力之大,由此可见。

开头难,后续亦不易,但终拨云见日。直到1926年,还有湖南省全省学生会联合会发动长沙各校女学生到教育厅请愿,要求“开办女中校,各男校一律开放女禁”。[1]湖南省政府和省教育厅推来推去都没有给予满意的答复。同时各地反对同校的声音还“不依不饶”地响起。但随着中学男女同校制度渐入民心,实行男女同校的阻力逐渐减小,支持者立场更加坚定有力了。也是1926年,河南省军阀靳云鹗还“不许男女同学”并“限期勒令分校”,面对此境的教育厅长,不同于五年前江苏校长采用伪装中学身份的应对之策,而是坚决以“辞职”回应。到1927年,“中学男女同学已成无可阻拦之势,教育部只好认可”。[2]此在1923年被称为“我们社会吞不下去的一根鱼刺”[3]终于被社会软化并消化。

参考文献:

[1]教育杂志,1919-1937.

[2]新教育,1923.

[3]王卓然.中国教育一瞥录[M].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12年,1923.

[4]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北京:中华书局,1928.

[5]程谪凡.中国现代女子教育史[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中华民国25年,1936.

[6]复旦大学语言研究室.陈望道文集[M](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子女教育论文篇8

[论文关键词]民国初期 女子教育 嬗变特点

一、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特点

(一)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使得女子教育在曲折中求发展

1.政治经济的限制。民国初期女子教育是在清政府的教育基础上进行改造的。因此,清朝末期的教育必然影响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发展。清末女子教育是在进步人士舆论压力下展开的,而且从清政府着手进行女子教育工作开始,就对女子教育在课程设置、修业年限、教育权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限制,给女子教育的发展设置了重重障碍。经济上,教育经费不足成为困扰女子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这可从清末杭州贞文女学堂校长因经费短缺难以维持而自杀的事件反映出来。由于资金缺乏,规模小、设施简陋,师资不合格和师资短缺成为限制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2.观念的束缚。中国封建女性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方面,一些民众由于受观念的限制,又因为苛捐杂税的沉重而捣毁学堂,以致时人感慨清末毁学竟成“风气”,这加重了兴学的困难。另一方面,女性自主意识不强。由于多数女性具有严重的依赖心理,不愿或不敢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导致女性不乐于进入女学堂学习。因此,女性主体意识不强在较长时间内,成为困扰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此外,女性求学目的不纯及缺乏信心也是女子教育曲折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些受过教育的所谓“新女性”,整日在消费上讲究,有些更以出嫁为职业,则女子求学便是女子“求夫”的准备或手段了。她们之所以受教育乃是为了婚姻而受的。

3.女子就业困难。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女性不出闺门的封建观念束缚,致使女性不愿跨入社会,而社会对于女性的工作能力长期持有怀疑态度,女性求学后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成为困扰女子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民国初期,女子就业基本无机会可言,直至1925年后,才有所改观,一些女性开始进入政府从事公职。实际上女子从事公职的既不多且职位又低。根据当时统计,在各机关工作的职员总数为7481人,女性仅有206人,而她们的等级多为委任以下的职位,而特任则无一人。虽然女子教育发展在当时受到层层阻挠,但无论从人数上还是规模上,从清末的寥寥无几到民国初期女子学堂数和人数都较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清末女子学堂数和人数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清末女子教育发展来自政府和民间的阻力很大。而民国成立后,男女平等的思想影响广泛,政府和民间对女子教育的认识较清末深刻。女子教育不仅关系到女性自身的进步,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社会各界对女子教育开始持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

(二)受外界影响,女子教育的政治倾向性十分明显

1.民国前期女子教育的产生是外界影响的产物。晚清女子教育的产生是清政府迫于外界压力不得已而为之的产物,所以在女子教育的课程设置、修业年限、培养目标等方面做了诸多限制。其教育目的是培养“贤妻良母”,巩固传统的政治秩序。学部屡次通令全国,不准女子登台演讲,排队游行,对一切“放纵自由之说”,要“严且屏除”,强调“国女德,历代崇重,今教育儿女,首当注重于此。总期不悖中国懿之礼教,不染末俗放纵之陋习”。使女子教育难以脱离清政府腐朽的政治制度。

2.资产阶级女学是革命的需要。1912年资产阶级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开启了女子教育的新时期。但由于资产阶级发展女子教育带有浓厚的革命色彩,因此,女子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不能摆脱明显的政治化倾向。资产阶级倡办女子教育是为了培养革命的女性,激发女子的政治热情。革命派还主张把女校造成一个女子革命的制造厂和女子革命的速成所。因此,资产阶级提倡女子教育不仅带有社会革命的色彩,而且也打上了政治革命的烙印。

3.教会办女学目的是为了征服中国。教会在中国办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智力的、道德的与宗教的教育,不仅使他们皈依上帝,而且使他们在信仰上帝后能够成为上帝手中捍卫和促进“真理”事业的有效力量。教会兴办女学实质是把中国妇女从中国封建传统的束缚里转移到西方宗教的控制中。

(三)女子高等教育从无到有

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程度低于西方国家,而女性的自我觉醒意识则恰恰是发展女子高等教育的关键。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生经历了一条从无到有的曲折的发展道路。辛亥革命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引发了社会对女子教育的广泛关注。1912年,女子高等教育问题被教育界首次明确提出。国民政府颁布《壬子癸卯学制》使女子教育第一次列入学制系统。虽经民国政府法律的认可,但长期内仅流于文本形式,未被贯彻实施。五四时期,新旧思想尖锐冲突,社会环境新旧交错、变动剧烈,北京大学首招女生,带动南京高师等其他高等学府收招女生,女子高等教育终于破土而出。至此,高等教育在性别构成上的缺憾终于得以弥补,女子在争取自身权利方面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成为此后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的有效推动力。女子高等教育从无到有,不仅使女性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而且男女教育的绝对平等在实践中得以实现,这不仅仅是女性教育的进步,也是整个教育体制的进步,更是社会的进步。由于女子接受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教育,她们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具有自主权。高等教育机构培养了大批的女子高等知识分子,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做了女性人才方面的准备。

二、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女性的入学数量和受教育层次仍都低于男性

“教育一个男孩,只培养一个人;而教育一个女孩,则关系到一个民族。” 女性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培养。但由于传统的社会分工使男性在政治经济上长期占统治地位,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文化仍然存在,我国女性的入学机会仍然比男性少。特别是上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每年约有200万适龄儿童失学,其中2/3是女性。教育层次越高,差异越明显。所以女性教育水平低,拥有同男性一样受教育的权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就业形势严峻,女性职业呈现“低技能、低待遇、低转岗能力”的特点,且区域差异显著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在中国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下,女性从业者分布的产业、职业结构尚不协调、女性素质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大多数从事低技能、低待遇的工作且转岗能力差。由于我国的城乡、区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导致女性职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贫困地区的女性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

(三)高校扩招带来机遇的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女性就业雪上加霜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教育系统改革以及结构的调整,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这种转变为更多的女子接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女子进入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多,在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中占学生总数的比例逐年上升,普通高等教育的女子比例上升最快。但是高校扩招本身就给教育带来很多问题,尽管数量提升了,但质量每况愈下,就业更加困难,这种结果势必打击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影响两性的和谐发展。

三、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对当今女性教育的启示

(一)保障女子初等教育,发展高等阶段的女子教育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或高等女子教育的基础,其发展的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女性教育的现在和未来。因此,想要保证女子教育的层次和数量,就应该有力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切实推行,尽量做到“一个也不能少”。

此外,女子高等教育水平是衡量国家文明程度、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保障女子初等教育,发展高等阶段的女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重要影响因素。

(二)克服性别偏见、性别歧视及传统的性别观念,实现社会公平

“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而社会对于男女性别的歧视与偏见严重阻碍了社会公平的实现。一些招聘单位公开打出“只招男性”或者“男士优先”的招聘要求,然而“只招女性”或“女性优先”的招聘单位却寥寥无几。这种就业上的差异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个体有着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待都深深影响着女性学科专业的选择。但主要是由于社会的偏见,使待业女性就业难,就业女性升迁难。所以,克服传统性别观念,加大宣传和教育影响的力度,建立起基于两性和谐基础之上的教育制度,使女性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三)加强女子职业技能教育及培训,提高其竞争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从女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及市场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女性的性别优势,针对其思维、行为、情感、人格及生理方面的特点,开设一些适合女性特点的专业,大力开展下岗女性再就业培训、转岗培训等培训工作,建立以教育中心为指导,网络与信息教育为现代化手段的社会培训体系,并根据女性的发展需要及市场变化,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到培训课程的实用性和实效性,提高女性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其竞争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四)扩大女子高等教育规模,解决女子高等教育经费问题

教育经费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和落实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所以扩大女子高等教育规模,解决女子高等教育经费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以重庆市为例,重庆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优先发展教育。自2005年以来,以市财政为主,投入250多亿元用于发展高等教育,使在校大学生人数由直辖市初期的16万增长到现在的71万,大学毛入学率由1997年的8%上升到2010年的30%,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重庆市委、市政府的认识是教育无论怎样支持,无论怎样投入都不为过。所以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投入的比重,统筹城乡教育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特别是农村女性同城市女性在受教育水平方面的差距,关乎我国女性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关乎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上一篇:资金控制论文范文 下一篇: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