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0-12 05:59:17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1

一、财务管理模式现状分析

其一,财政的旧模式已被打破。以前,财政的财务管理模式一直实行的是省财政厅统一制定的总会计、总出纳制度,下面分设:预算会计、农财农税会计、统管会计等专业会计。其运作机制是总会计、各专业会计、总出纳之间相互管理、相互制约,这种管理模式较为合理、成熟。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与农业税取消乃至周转金的冻结,财政所财政业务量大大减小,其功能与作用也随之减小。尤其是后来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后,又实行“乡财县管”,打破了财政所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与机制。预算改为“乡财县管”,农税取消等,“乡财县管”与“公共财政”的建立,使乡镇财政与农村财务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农村财务的参与和管理也显得十分必要。

其二,农经的“双代管”模式尚待规范与整合。农村财务“双代管”,按要求要成立代管中心,且有一套独立而完整的设计,而这套设计,在基层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目前,农经的财务管理呈现两个问题:一是管理运作不规范。实际操作中,农经的财务管理采用名为管账、管资金的“双代管”,实为记账的代而不管。如代管中心的会计与出纳出现会计不管出纳、不对账。即会计核算放弃了“银行存款”(或“专户存款”),全部以“现金”科目核算,与出纳的代管资金――专户存款混淆,失去了会计对出纳账目的控管。由于出纳专户存款――代管资金不受会计管理与监督,使其所管资金存款,实际成为村报账会计的专管。二是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得到有效整合。改革使人员减少,而工作专班与岗位并没有减少。人员分工需要整合,但各自的要求与做法,难以兼容与融合。物力、财力――办公资源,也因模式与专班分设而受限与分隔,得不到有效整合,农经工作效率也就大打折扣。

二、新管理模式构想与创新整合

第一,打破格局,实行完全的合署办公。一是整合人员。财政所、农经站合并后,人少事多,整合人员有利于更好地应对工作。因此,要转变观念,在全所范围内因势利导,用人所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二是整合办公资源。要整合房屋、办公设施及用品,要从工作出发,合理调配办公资源,以实行现有的办公资源最大效益化。三是统一财务管理。“零户统管”与农村财务“双代管”,都可看作是为地方的单位服务,其财务管理的核算不需要分设。统一财务管理既节省人力、财力,又可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对症施策,实行财务管理对上对下制。一是保持“乡财县管”专班。“乡财县管”专班,是乡镇一级的地方财政预算专班。“乡财县管”后,在资金的管理、使用与调度上都受上级的控管。因此,建议“乡财县管”必须以特殊的管理模式独立存在。二是整合“零户统管”与农村财务“双代管”,成立乡镇会计核算中心。成立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统管全乡镇的单位财务与农村财务。其机构的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可参照原财政所的省厅统一制定的总会计、总出纳管理模式,也可参照与借鉴各县市的“会计核算中心”管理模式。这样,模式合一便于人员统筹摆布与整合;规模集中便于集中加强管理与建设;化零为整便于统一规范运作与服务。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樟坪畲族乡 财税政策 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96-02

樟坪畲族乡位于贵溪市东南端,赣闽交界武夷山脉西麓,东邻铅山县,南交福建省光泽县,西连贵溪市冷水镇,北靠贵溪市文坊镇,区域面积122 km2,平均海拔700 m,年平均气温16.4 ℃,年均降雨量1850 mm,是一个冬有严寒,夏无酷暑的山区小乡。全乡总人口4400人,其中农业人口3419人,畲族人口1090人,占31.88%,下辖4个村委会,43个村民小组,970户,1855个劳动力,其中少数民族有15个村民小组238户486个劳动力。是个典型的中部山乡。

2002年江西省贵溪市创新财政分配体制,面向乡镇出台“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税政策,着力培植基层乡镇财源。具体而言,“异地办厂,原地纳税”就是贵溪市通过财政投资3亿元,统一规划平整土地,搞好基础设施,建立了“贵溪工业园”,各乡镇引进的工业项目可入驻园区,项目产生的税收全部归引资的乡镇。樟坪畲族乡把握机遇,积极招商引资,短短五年内就从一个落后的中部山区乡镇发展为江西省百强乡镇,人均财政收入一度位居江西省第一名。

1 江西省樟坪畲族乡“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效果分析

2002年实施“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税政策后,樟坪畲族乡经济发展发生了质和量的转变。2001年至2006年这五年内樟坪畲族乡GDP共增长了2.74亿元,年平均增长数度63%,工业总产值增量为29.968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93%。财政收入从25.3万元飞跃式的增长到了1.02亿元,年平均增长数度为231%。2006年,该乡人均财政收入达3万元,居于江西省第一位,樟坪畲族乡列入江西省百强乡镇,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到了2012年该乡工业总产值近30亿元见表1,在充足的资金保障下,樟坪畲族乡的各类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在畲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还建成了畲族文化广场、龙鳞大桥等富有畲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该乡畲族马灯舞多次获得部级比赛大奖。

2 江西省樟坪畲族乡“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问题分析

2.1 引资结构不合理,多以资源消耗型企业为主

2002年樟坪畲族乡实施“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政策以来,由该乡引入的主要企业均围绕铜矿的加工制造,而现代化的农业和服务业企业则屈指可数,对于该乡的经济贡献也非常少。目前,产业机构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多以资源消耗型为主,当地铜业资源的状况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生存状况,这种企业的发展前景是比较暗淡的。目前樟坪畲族乡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2.2 税收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税收贡献少

樟坪畲族乡自实施“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税政策以来工业产值一路高涨,尤其是2002年,其工业总产值就突破了亿元大关,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到了2005年过后,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足1%,与发达国家30%~50%的比重相去甚远。从2002年实施“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税政策以来,工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加速上升,尤其是在2008年,全乡完成工业总产值20亿元,工业税收对财政收入贡献率达95%以上。目前这一状况仍没有改变,不得不引起重视。业结构不够优化,现代农业、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偏低,精深加工比例也有待提高。

2.3 税收承诺太多,可用财政资金较少

“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税政策实施的效果关键在于招商引资的情况。在该条财税政策实施的前两年,樟坪畲族乡的招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所谓的“樟坪奇迹”。樟坪畲族目前招商优惠大概有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改善硬件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我们从表2中,可以看出以2007年为例,该年樟坪畲族乡各种税收合计1.2亿元,但是可用财政收入只有不到8百万,可用财政占整个税收收入的6.4%不到。在维持政府和教育事业正常运作的工资支出方面,都占了整个财政支出的近1/3,随着经济发展,樟坪畲族乡的财政收入不断上升,工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其实际支出额依然是非常巨大的。

2.4 招商引资难度越来越大

在对樟坪畲族乡政府工作人员实地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得知:对于影响“异地办厂、原地纳税”的财税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性因素―― 招商引资,已经越来越困难。如表3从2007年至2012这6年里,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虽然樟坪畲族乡引入的实际投资额有所增加,但是在平均企业资产方面这一核心指标方面,却是不断下降的。以2008年为分界点,樟坪畲族乡引入企业的平均资产都处在较低的水平。虽然进园企业的数量增多,完善了企业的产业结构,但是也使得园区的管理比较困难。进驻太多规模小的企业也不能发挥园区的规模效应。

3 江西省樟坪畲族乡“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原因分析

3.1 经济基础薄弱,缺乏长远规划

由于樟坪畲族乡在实施“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前全国区县并没有可以提供参考的案例,所以在工业园区的长远规划方面做得不够到位。致使,招商的前五年,进驻园区的企业均是围绕铜矿的制造和加工的资源消耗型企业。这类型企业的前期投入较大,产值也不错。所以,在短期内该乡的经济数据不断攀升,但使得产业结构失调。

3.2 片面最求经济增速,忽视财政收支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干部的提拔,很大部分是由其在职的政绩决定的,因为在干部考核时,着重就是看干部的政绩。在这种制度催动下,乡镇领导不管是为了升帽子还是保帽子,都会竭尽所能地搞一些政绩工程,这样就可能导致乡镇因造政绩工程而忽视可持续发展。

这种现象在“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实施的早期比较明显,政府为了加快招商引资,给企业承诺了大量的优惠政策,目前樟坪畲族乡给引资的企业承诺的优惠政策有:(1)投产后3年内,政府以各种方式将收取的税收返还给企业,然后税收返还逐年减少。(2)政府负责园为园区提供基础设施和管理。(3)政府出面为困难企业进行融资贷款。(4)政府负责联系企业产品的销售等,试图将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环节的疑虑全部消除。但是这样的不良后果也是多方面的。首先,虽然地方的GDP上去了,但是由于给企业的税收优惠太多,实质上,政府收到的可用财政资金,在企业投产后的1~5年是很少的。其次,政府出面为企业解决资金和销售渠道等问题,导致了政府负担加重。而且这些问题不一定政府出面就能解决,一旦失败,则政府的公信力会大大降低,甚至会爆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冲突。

3.3 区域间招商引资竞争加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已由初期的“国外资金”的引进转变为“辖区外资金(包括国外和国内的资金)”的引进。引资对象的增加使得招商引资竞争更为激烈,形式更趋多元化。目前樟坪畲族乡招商引资的主要手段包括: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改善硬件环境和提供公共服务,以及降低准入门槛等等。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建立各种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并以此为基地通过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以及公共服务等手段展开全方位的招商引资竞争,逐渐将竞争推向白热化。

3.4 政府机构臃肿,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镇政府作为一级政府,要配备政府的全套机构。一是乡镇机构管理混乱,与上级配套设立相应的部门,导致乡镇政府机构臃肿,人员过多,容易产生人浮于事的情况,如樟坪畲族乡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和部门达到了22个。二是由于我国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公众没有渠道和途径对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实施有效监督,对基层政府的决策过程进行有效地监督和制约,从而导致增员随意性大,把关不严,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剧增。三是工资刚性支出增长过快,使乡镇财政不堪重负。

3.5 现行财政体制下,樟坪畲族乡缺乏招商引资动力

目前樟坪畲族乡实行“乡财县管”,在主要税种的分享比例方面:个人所得税乡镇分40%,上解60%;企业所得税乡镇分40%,上解60%;营业税乡镇留50%,上解50%。近几年在贵溪的几个乡镇级行政单位中,樟坪畲族乡不管是在招商引资额还是税收贡献方面都名列前茅,但是巨大的上解支出、乡政府招入和管理工业园区企业的成本使得樟坪畲族乡感觉到目前招商引资的“性价比”并不高,自己实际可用资金并没有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加而增加多少。加之,目前招商引资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樟坪畲族乡招商引资的激情并不如以往那么火热。

4 江西省樟坪畲族乡“异地办厂、原地纳税”财税政策改进建议

4.1 合理规划,有倾向性招商引资

从财政收入源头把关。不再一味的招商引资,而承诺企业过多的税收返还,保证乡镇财力的稳定发展。将更多的民族企业纳入税收优惠范畴,可以鼓励广大投资者参与到文化挖掘、保护、开发中来,让畲族文化保护工作和经济开发工作相互促进,到达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共同发展的目标。

4.2 发展畲乡风情旅游,完善产业机构

在园区成立一个开发畲乡风情旅游公司,以樟坪民俗资源为平台,突出畲族文化,打造畲乡风情游。着重围绕当地自然景观并对畲族文化遗产进行整理、挖掘、开发和保护,积极申报畲族马灯舞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示畲族马灯舞、对山歌、烧篝火、婚俗、上刀山等民俗表演,以卡紫冈、上山生态资源为平台,突出自然风光,打造生态休闲游。培养“农家乐”“畲家乐”示范户,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扶助,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弘扬畲族文化,打造畲乡风情游。不但将资源真正转化为优势,更能优化产业机构。

4.3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要结合本地实际,科学界定基层乡镇的工作职能与机构,严格编制管理,并实行定岗定编,严把乡镇工作人员入口关,防止编制任意更变现象出现。如是,方可能精减乡镇机关人员,地方经济的发展才能稳步前行。

其次要加大对财政资金监管,在无紧急或特殊状况下,应严格执行不得任意变更关于本级人大代表会通过的财政预算。如乡镇遇到时特殊状况确实需要变更收支的,必须事先编制详细的财政预算变更方案后并按程序提请本级人大批准,且需获得人大的批准后方可变更。与此同进,乡镇人大应严格对提请的财政预算进行严格的审议,对于财政预算的执行的应加大监督力度。

4.4 制定财政资金差额上解标准,激发招商引资激情

合理确定上解和补助的数额,贵溪市政府可以根据各个乡镇的基本情况:如招商引资数额、人口结构、税收状况、经济发展状况、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等因素合理制定各乡上解财政数额,而不是“一刀切”,各乡按统一的标准上解财政。具体的可以参考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税率:年末由贵溪市政府根据本年下属各乡经济状况,制定下一年各乡财政上解的基数。如果有未超过基数的乡镇仍按照固定的比例上解财政。超过设定基数的乡镇,对于超过基数的部分按照累进的分享比例获得地方财政收入。以增加各乡级政府招商引资和和组织财政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陈国华.江西畲族百年实录[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21-25.

[2] 江西省樟坪畲族乡2006―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R].

[3] 王乔,姚林香.中国税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19-20.

[4] 匡小平,肖建华.财政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09-135,213-226.

[5] 徐金鹏,李兴文.江西贵溪市“放水养鱼”培植乡镇财源[N].经济参考报,2008-08-29(2).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3

根据《xxx关于xxxx年深化农村税费xx工作的通知》(x发[xxxx]xx号文件)、《xxx办公x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x办发[xxxx]xx号文件)、xx省农村税费改革办《关于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开展“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试点的意见》和省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局《关于实施“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和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信息化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和国务院、省、市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要求,在全省“对经济欠发达、自身财力无法满足需要的乡镇,可以实施县管乡用的统收统支体制,采取‘乡财县管乡用’的方式”。现全省已有xx个县市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省财政厅在xx市xx县试点很成功,并要求2006年经济不发达的县市全面推行。我县属于推行“乡财县管乡用”之列,现将我县实施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重大意义。

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是解决乡镇“人员太多、收入太少、债务太重(目前乡镇债务xxxx多万元,乡镇负债面达xxx%)、支出太乱”等问题的较好方式,对规范乡镇收支行为,促进乡镇依法组织收入,确保乡镇基本需要,缓解乡镇财政困难,保障乡镇重点支出,防范和化解乡镇债务风险,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政治的稳定,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

“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方式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五统、一管、一审”。即“核算统一、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网络管理、乡镇举债县级审批”。

(一)核算统一。乡镇财政全面实行“两无一统、综合预算”,即由乡镇人民政府机关统一设立会计和出纳岗位,乡镇人民政府所属机构(七所八站)一律无会计和出纳岗位,以乡镇人民政府机关为会计核算主体实行统一核算,乡镇财政所有收入均在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综合反映。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统一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

(二)账户统设。取消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机构在各金融机构的所有账户,由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在县城金融机构开设总预算会计的县级“结算专户”,在各乡镇金融机构统一开设乡级“结算专户”,将乡镇原来的“基本经费户”作为各乡镇人民政府单位会计“支出户”。乡镇所有预算内外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全部缴入“结算专户”。“支出专户”只能接受来自“结算专户”的拨款。

(三)工资统发。继续实行乡镇干部工资县级统发制度,对乡镇机关全额编制人员工资、社保缴费等由县国库每月拨入财政工资统发户和机关社保局直接计入个人账户。

(四)采购统办。乡镇各项大额采购支出,按照x财采购[xxxx]xx号文件规定,参照县直单位执行。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乡镇财政管理股按照预算计划审核后,交县采购办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乡镇财政管理股直接拨付给供应商或服务商。

(五)票据统管。

1、乡镇所使用的票据在非税收入管理局统一领取,各乡镇必须确定专人负责票据的领取、发放、保管及核销工作。

2、乡镇领用的票据只限于乡镇财政供给单位和乡镇范围内的农村中小学校、卫生院使用,其他“三权”在上的单位不得在乡镇领取票据。

3、对票据实行“缴旧领新、限量领用、专人管理、当年结清”制度,并做到票单同行,即非税收入管理局凭银行缴款单核销收费票据。

(六)实行乡镇举债县级审批制度。乡镇原有的债权债务要按债权债务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资金来源、约定利率、还本付息等情况,逐一清理核实,建立台帐,制定消赤减债计划报县财政局备案。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原则上乡镇不得再有新增债务,如因特殊情况需要举债的,要实行县级审批制度,呈报分管财贸的县领导审批。

(七)信息化网络管理。全面建立乡镇财税管理信息化网络,县乡镇财政管理局设立网络服务器,乡镇财政所设立网络工作站。县乡财政依托公网,以固定ip方式组网连接,乡镇财政会计业务全部在县局服务器上保存,实现信息共享。通过信息化网络,实现财政资金网上远程申报、审批,数据网络汇总,资金运行网上监管,会计核算电算化。

三、实行“乡财县管乡用”的基本原则。

坚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资金审批权、乡镇债权债务关系”等五权不变和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由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的收支。

(一)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原则。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后,对乡镇政府仍实行“一级政府、一级财政”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

(二)预算管理权不变原则。按照《预算法》规定,继续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县级财政部门按有关政策,明确乡镇财政预算安排顺序和重点,提出乡镇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意见;乡镇政府根据县级财政部门提出的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按《预算法》规定的程序报批。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的预算调整方案,经乡镇人大审查和批准后报县级财政部门备案;调整数额较大的,必须向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待批准后方可执行。

(三)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的原则。实行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与管理权、监督权相分离,县财政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资金,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归乡镇,资金结余归乡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属于乡镇财权和事权范围内的支出,仍由乡镇按规定的程序审批。

(四)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各乡镇享有和承担。

四、“乡财县管乡用”管理机构和岗位设置。

(一)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对乡镇财政所“乡财县管乡用”全面工作实施管理监督。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统一由乡镇财政管理股核算。乡镇财政管理股全面乡镇财政预算会计业务,负责乡镇财务报帐审核事宜。主要职责:参与和指导乡镇财政综合预算的编制,监督预算的执行,及时拨付预算内、外及其他各项财政资金,准确记录各项财政业务,按时与有关部门和乡镇进行对帐,按月编制会计报表,按时审核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办理乡镇财政收支结算,审核和监督乡镇政府单位会计的支出核算,及时指出乡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乡镇,并按月向县财政部门报告预算执行情况。

(二)乡镇财政所负责乡镇预决算的编制,办理各项收支结算和对帐、报帐工作。各乡镇财政所设财政所长、财政结算会计(预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出纳、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票证管理员岗位。各岗位可以按照规定交叉任职,但必须健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财政所长不得兼职政府单位会计、出纳岗位;财政结算会计不得兼任政府单位会计;财政结算会计、政府单位会计不得兼职出纳员;政府单位会计不能兼管票证。

财政所长负责财政所日常工作的管理,财政预算编制、执行,按县财政局授权审核、监督乡镇财政收支;财政结算会计负责乡镇财政预决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办理与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及县财政局的结算和对账,负责非税收入执收管理系统收入数据的录入,打印总预算会计拨款凭证,登记会计账薄,编制会计报表,按月编制乡镇财政用款计划,办理乡镇人民政府经费支出的请拨,负责向乡镇有关领导提供乡镇总预算会计报表,负责乡镇财政票据的领取和缴销,监督乡镇财政收入的及时足额入库,办理乡镇财政年终决算;政府单位会计负责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支出专户的会计核算,按规定用途支付乡镇人民政府机关日常经费,按月提出乡镇日常经费支出计划报财政结算会计;出纳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及所属部门的现金收付、缴存及日常报帐工作,按规定保管备用金,及时登记乡镇现金日记帐;财税信息网络管理员负责微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与使用,涉农补贴资金基础资料的录入;票证专管员负责乡镇所有收费票据的领取、发放和缴销。

五、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为副组长,政府办、纪检监察、财政、人事、审计、人民银行的主要领导为成员的“xx县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县财政局长任主任,相关副局长任副主任,各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县对乡镇的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人民政府当家理财和财源建设的积极性。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对原来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进行相应调整,从确保乡镇基本运转、有利化解乡镇财政债务,调动乡镇理财积极性等方面制定新的统收统支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三)规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规范乡镇收支行为。根据乡镇财政收支规模和实际情况,明确乡镇支出范围,统一和规划各项开支标准,完善财务审批程序。

(四)清理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严格乡镇编制管理,严禁超编进人,严禁在编制外使用人员,属于清理清退范围的各类超编人员、不在编人员和自聘人员财政不供给经费。

(五)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乡镇的债权债务要根据本乡镇的实际作出消赤减债计划,安排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坚决制止乡镇村发生新的债务,乡镇人民政府和各部门一律不准为经济活动提供贷款担保。乡镇人民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一律不得举债搞建设、上项目或发放各种津补贴。凡违反规定以政府名义提供贷款担保形成新的债务的,严格实行“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建立化解乡镇人民政府、村债务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把制止新债、化解旧债作为考核乡镇、村干部任期目标和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债务化解之前,乡镇党政府主要负责人不得提拨重用,不准异地任职。乡镇的债权要及时清收,制订切实可行的回收计划,加大回收力度,回收的资金原则上要用于偿还债务。

六、工作步骤

(一)制订“统收统支乡财县管乡用”暂行管理办法。依据我县今年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在学习和考察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及具体管理办法。

(二)清理乡镇资产工作

1、清理乡镇资产、账户、票据。清理乡镇银行账户、票据和现有资产,取消乡镇银行账户,缴销乡镇收入票据;账户的设立和票据的领用按有关规定重新办理。

2、清理乡镇债权债务,对现有债务进行逐一登记造册报县财政备案。

(三)完善网络建设,进入实施阶段。确定乡镇财政所人员岗位和职责,开设新的乡镇账户,完善县乡计算机网络,组织人员培训,按有关规定和业务操作规程的要求实施对乡镇财政收支的核算管理。

七、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是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向乡镇的延伸,是我县实行新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确保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各乡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积极主动配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以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严明改革纪律。各乡镇必须规范操作程序,自觉接受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检查监督。不准私分集体财产、滥发钱物,不准擅自开设银行账户(含存折户)、私设小金库,不准使用非正规票据、坐支收入,否则一经发现,将严格追究乡镇主要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将在体制结算中划扣违纪金额。

(三)调整乡镇财政所职能。农业税免征以后,乡镇财政所的主要工作应从组织农税收入转变到资金管理和非税收入管理上来。要集中精力做好“乡财县管乡用”的收支结算和对账、报账及机关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等直接补给农民的各项资金和补贴的发放工作,加大服务“三农”的工作力度。同时要大力推进“村账乡管”工作,强化村级财务管理。

(四)加强部门协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1、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机构,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同时要合理分配人员,理顺业务关系,强化服务意识,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2、人事、编制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政供给人员的编制管理,督促乡镇清理,清退超编人员。

3、审计部门要加强对乡镇财务审计监督,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

4、县人民银行要加强对乡镇银行账户的管理,并监督其他金融机构及时划转各项资金,确保各项财政收入及时入库、财政资金及时到位。同时,完善金融机构开户许可证制度,对各金融机构违规开设银行账户的行为要严肃查处。

5、纪检、监察部门要监督乡镇严格执行“乡财县管乡用”有关制度,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八、建议与要求

(一)为了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农税机构转变的需要,随着乡镇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省财政厅农税局经省编委批准已更名为“xx省财政厅乡镇财政管理处(加挂xx省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局的牌子)。”并要求各市(州)、县(市、区)农税局统一更名为“××市(州)、县(市、区)乡镇财政管理局,加挂××市(州)、县(市、区)契税、耕地占用税征收管理局的牌子”。为了工作需要,恳请县人民政府、县编委迅速批复县农税局更名请示。

(二)实行“乡财县管乡用”乡镇财政管理,乡镇财政财务业务相对集中到了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乡镇财政管理股。在乡镇财政管理股需设“总会计、核算员”岗位,参照试点县市的做法,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需设“总会计一人、核算员x人(每人负责x个乡镇的财务核算工作),目前,乡镇财政管理股只有x名股长,还需增加x名,请求予以解决。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4

现行乡镇财政会计核算制度在保障我县乡镇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反映乡镇财政收支全貌、规范乡镇预算债务管理、增强财政资金监管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财政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正朝着更加科学、规范、精细、完整方向迈进。在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现行乡镇财政会计核算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一、存在的问题

1、乡镇财政总会计核算职能上有缺位。目前乡镇财政所设有总预算会计、企事业财务专管员、农村财务专管员、惠民补贴一折通专管员、非税收入及票据专管员、经费会计及出纳等业务岗位,而其中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应有的调控、核算职能却有所弱化,现行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制度还没有全面反映乡镇财政管理的财政性资金收支状况,诸如乡镇惠农补贴类、民生救助类、村级三项资金类、涉农涉企专项建设补助类、乡镇融资债务类等项目平台资金,执行着单项会计制度和核算办法,多数采用县直接支付和直接报账单独结算模式,未全额纳入乡镇总预算会计账套统一核算,发挥不了总预算会计资金总关口、总核算、总监督的职能作用,不利于完善财政所内部监督机制,不利于确保财政项目资金运行安全。

2、乡镇财政会计基础工作待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职能的质量和效率。过去推行的“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基础工作达标”创建工作,有力促进了乡镇政府当家理财业务的规范,同时提高了乡镇财政财务工作者应有的地位。在当前乡镇财政管理的资金规模逐年加大、项目逐年增多、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要求逐步提高的形势下,我们的会计基础工作尚有以下欠缺:一是财政预决算核算统计口径不统一。目前个别乡镇对预算外收入核算口径把握不清,出现了预算外收支业务放在镇会计站(或会计核算中心)账套中核算反映;总预算会计将财政支出中预算内支出与预算外支出核算“两账合一”,不能直观反映乡镇财政预算内和政府预算外支出的实际情况,导致乡镇总会计在编制预决算报表时取数随意性较大、选用核算科目的选项权较大,年终容易出现人为调节预算外支出或挂账,导致预算支出不实情况的发生。二是账簿设置不健全,有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表不符现象。部分乡(文秘站:)镇总预算会计账簿及辅助台账设置不健全。有的不设预算指标账或以表代账;有的即使建立了指标账,但平时记载不及时,年终突出补记;有的不设财政周转金总账和明细账,以表代账;有的对往来款项明细核算不清,往来单位个人名称或资金性质记载不明。年终报送财政决算报表经上级主管部门调整有关数据后,对调整事项未及时作会计处理,容易出现账账不符、账实不符、账表不符问题。三是预算收入记账核算不及时。由于国税、地税行政区域管理体制与乡镇政府区域管理体制不一致,导致税务部门不能够按月及时地向各乡镇财政所提供月度税收入库报表纸质资料,加之各乡镇每月未入库税收有调增调减事项,需经县财政部门认定后才予确认,致使乡镇总预算会计不能在账套中及时核算每月税收收入及政府性基金收入,往往只有在每年度终了时,县镇财政结算才一次性记账核算。

3、 往来资金长期不清,资金占用过大。笔者经调查发现,乡镇总预算会计账套和原财政周转金账套中,财政性债权债务发生时间久远、累计余额较大。时间跨度长达十多年以上的事项较多,累计余额也较大。由于乡镇领导重视程度不一,长期挂账往来的有效性较差,有些往来已根本不存在,有些因会计人员业务核算错误,应将收支核算业务记入往来科目核算,有的确实成了无法清收的呆账、死账,也容易给单位不法人员产生经济舞弊行为提供可能。

4、财政报表信息失真。在乡镇财政审计中常见到的一种不良现象,就是财政收支数据“掺水分”。乡镇政府迫于上级财税收入指标考核需要,想方设法“做税”或“引税”,从而虚增收入;另一方面,乡镇财政受收入来源少、支出保障压力大、基建投入多、债务负担过重、增收节支管理水平低等因素影响,年终出现财政赤字多,但为了谋求面子上的收支平衡,只好采取虚减支出、赤字挂列“暂付款”或部分“暂存款”转为收入,任意调整往来科目。最终导致财政决算报表数据不真实,给决策者带来决策上的失误。

5、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难到位。目前乡镇政府财政性资金收入基本纳入了总预算会计账户归口管理,收入缴存入镇财政所预算专户;但所有的支出拨款未实行集中支付制度,仍通过镇财政所预算专户再转拨至镇会计站(或会计核算中心)专户,再由镇会计站账户支付结算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者用款单位,从而不利于乡镇总预算会计加强对用款单位各项收入和支出资金的适时监控。

二、加强乡镇财政会计核算的主要对策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受财税政策体制方面制约因素,二是多数乡镇分管领导和财政财务人员主观能动性不足,会计人员有意或无意的产生核算错误。针对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完善乡镇总预算会计核算制度。乡镇总预算会计核算制度应当适应新时期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和债务管理的要求,适应国家强农惠农补贴政策核算要求,适应财政项目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加强乡镇财政财务内控体系的建设,严格财务收支与镇村债权债务审核与管理,完善拨款支出的审批流程,严格财政专户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结算制度,充分发挥乡镇总预算会计职能作用,有效控制各项财政财务资金的收支,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

二是增强乡镇分管领导的财经法纪意识。单位领导必须牢固树立财经法纪观念,深入学习财政、税收、财务等重要法律法规,提高财经政策理论水平,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增强依法理财、管财和治财的自觉性,坚决杜绝违法违纪行为,支持会计人员坚持会计原则,履行会计职责。

三是加强对财政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教育与培训。近年来,乡镇财政所充实了部分年轻干部,由于部分会计人员良莠不齐,他们参加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少,还 没有具备独立承担会计核算工作的素质能力。要使这些同志尽快能够适应和满足财政会计核算工作岗位的需要,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整合现有财政会计队伍资源,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财政会计人员开展业务检查辅导活动,增强财政会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财政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四是建立和完善财政会计人员的考核机制。建立和完善财政会计人员的目标考核机制,将财政会计人员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会计工作质量与其薪酬、职务、调轮岗挂起钩来,定期或不定期予以考核,奖励先进,惩处后进,从而调动大家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5

笔者对罗田县6个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进行了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审计,通过审计发现:乡镇人民政府所属各委、办、所,镇直机关“七站八所”的财务收支账务由乡镇财政所实行“零户统管”工作,在实际操作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缺位情况:(1)应纳入核算统管的单位,没有全部到位。表现为“零户统管”做账不及时,核算不规范。乡镇财政所对镇直各单位在财务收支账务上,多年来就实行了“零户统管”工作, 但是,从此次对镇直各委办所的财务收支账务核算情况看:一是只报账、几年不进行记账、规范核算,如乡镇政府的党政办、民政办、计生办、村镇建设所两年多没有记账、分类、汇总、明细报表;二是镇经委、纪委、储金会清整办的财务收支原始凭证,没有按时移交到财政所进行统一核算管理;三是乡镇所管辖“七站八所”有部分单位长期不报账不核算,如水电水产服务中心、林业站、农机服务中心等单位。出现以上三种情况的部门和单位,长期不向乡镇财政所报账、送账、审核、核算,听之任之,自搞一套,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长期游离于财务“零户统管”之外。(2)只核算,没监管。担任“零户统管”的财政所,有时只对各单位送来的财务收支原始票据进行交接、复核、分类、制证、记账、报表、装订、归档的全过程核算和管理,缺少在与出纳会计报账员交接手续后,应该进行的必须的原始单据审核、监督工作。(3)已核算统管的单位账务,长期不规范核算。有部分财政所在进行“零户统管”时,对有关部门和单位送来的财务收支单据进行交接后,长期拽至不复核、记账、汇总和报表,只是行使一个保管员――保管单据、凭证的作用,没有进行财务上的规范核算。(4)领导重视不够。县直有关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和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长期以来对财务收支核算实行“零户统管”业务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责任不强、落实不到位。

基于以上“零户统管”中出现的一些缺位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关于“零户统管”的明文规定。财务“零户统管”工作开展近十年来,总的情况是好的,为加强乡镇政府及各部门的财务管理作了大量工作,但是,距离上级要求还是有一段的路程,全县所有乡镇领导及各部门,都要坚决贯彻上级关于“零户统管”的明文规定,切实搞好财务“零户统管”工作,服务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其次,领导要重视。县、乡镇、部门单位三级主要领导,要亲自布置、督促、检查,狠抓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再次,主管部门要坚持原则,规范核算,狠抓落实。首先“零户统管”工作要抓紧抓实。财政所要强化财务核算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每个单位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要及时、准确、完整地纳入本期的财务收支管理中进行统一核算、汇总、报表、装订管理;其次要加强对所属财务独立核算的各委办所的财务收支管理。在报账、核算、移交上统一规定,不留尾巴。对各委办所取得收入的途径、合规性,以及开支的必要性、规范性、真实性,进行半年一检查,年终总结账,发现违规问题,要及时纠正和处理,下不为例。最后,要有过硬措施,奖惩分明,全部督促到位。结合乡镇财务收支的习惯和特点,要一季一报账一交接,对不按时报账、不按时交接手续的部门单位,轻则进行批评、通报,重则所政所不发放相关收款收据、不拨付上级的财政资金。对按时按要求进行“零户统管”的部门单位,一年一通报表扬和奖励。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街道;财政财税;管理体制;创新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提升了财税工作在社会上的地位。为了确保社会经济维持稳定提升的趋势,需要加强在财政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及创新。财税体制属于整个基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核心,逐步完善该体制时还具有部分待解决的问题,对财税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造成影响,同时在监督方面的工作也很难彻底执行,因此实现财政财税管理体制创新化十分必要。

       一、街道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乡镇街道的发展,针对街道发展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街道发展水平。在税收管理工作中,街道财政财税管理工作一直是主要难         点[1],尤其是在财政财税制度、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具体问题主要如下:

       (一)分税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基层建设中要求实施分税制改革,主要是明确划分中央、地方政府的税种以及权限,这种改革作用在于提升基层财政财税的管理工作水平。随着分税制政策逐步落实,也增加了政府所负责的税种项目,但是却降低了主体税种的数量,从而导致税收收入降低。对于乡镇、街道办事处而言,财税管理十分重要,乡镇街道的任务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等,需要将大量资金投入在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服务供给等方面,才能达到预期的阶段性目标或是总体目标。在这种形势下财政财税支出的压力会逐渐增大,发生收支矛盾、结构不合理等情况。同时,在落实改革措施的过程中,已经不采取农业税的征收,在该方面和其他行业领域对比,其经济发展、实力等都比较落后,降低财政财税收入,同时支出不断增加,这种矛盾对乡镇街道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街道财政财税管理工作效率低。以往,街道财政财税管理大都采取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在进行分税制改革之后,政府对街道财政财税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针对零户统管模式需要建立并设置预算的编制[2]。在具体落实环节中,政府没有做到深入理解政策的要求,选用的管理模式依然为传统形式的,工作人员自身具备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不够高,在一定程度会影响街道财政财税收入工作的进行。同时,在街道财政财税管理上没有配套实施政策以及具体细则,在财政费用支出上没有严格的要求,支出流程缺乏规范性,缺乏健全的预算编制体系,执行机制也不够严格,对财政财税管理体制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造成影响,不利于持续提升街道财政财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缺乏健全的财政财税监管机制。展开街道财政财税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具备科学、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还需要设立相关的监督管理策略,才能保证税收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开展。而实际工作中,在街道财政税收管理方面并没有专门设立监督制度体系,影响财政财税工作自主开展,部分街道会设计监督部门,但是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目标,对于财政财税支出、收入等具有清晰的要求,在审核方面也没有规范性[3]。部分单位为了暂时缓解过重的压力,还会在其他项目的建设中挪用相应的资金,开展的投资行为等没有经过相关的监督部门来管理、审核,在处罚和处理违法事件方面也没有深入研究,从而不利于有效发挥街道财政税收工作应有的功能,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分析街道财政财税管理体制的创新方案

       为了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坚持并贯彻正确的财政财税理念,结合国家财政财税改革的新要求,保证在财政财税管理方面的科学性,促进乡镇街道经济水平发展。本文结合目前街道财政财税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创新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加强在政策方面的宣传力度。政策的落实需要加强宣传的力度,相关部门定期与纳税人进行沟通,通过提升纳税人的认知度来取得在纳税方面的理解和支持,能够提升纳税的积极性以及及时性。首先可以建立相关部门来负责财政税收,该部门站在纳税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针对每年纳税额展开全面分析,其中可借助大数据技术的力量进行科学管理,对以往发生的情况进行总结,将不同类型纳税群体出现的问题进行筛选,寻找其中的工作难点,针对难点制定针对性的服务政策,尽可能取得纳税人的理解。其次加强在政策方面的宣传,针对重点的业户进行面对面走访,为纳税人讲解合理纳税的意义,提高纳税人在纳税方面的认知度[4],提升其纳税意识,进一步传达国家最新的政策等,针对不理解纳税、不支持的纳税人可以定期展开交流,通过集中培训、政策宣传等渠道,对其固有的观念进行转变,能够更好地带动街道财政财税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能够造成基本的工作任务,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保障的作用。

       (二)建立街道财政财税管理制度体系并对其进行逐步完善。首先,相关部门需进一步重视街道财政财税预算编制以及执行内容,充分了解目前税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乡镇地区发展的需求,选择科学的方法以及手段对街道财政财税预算体系进行编制,落实责任分工并严格执行,对于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严格审批,定期对预算执行进度进行总结并分析,出现问题则立即纠正。其次,需要将基础保障体系进行完善,对于财政财税收入的流程、具体内容、方法等进行优化及完善,提高在财政财税资金专项方面的管理力度,制定合理的收支分配方案,能够科学、充分利用现有资金,达到最好的支出效果。最后,加强财政财税相关部门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其中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在财政财税方面的经验以及做法,对街道财政财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进行提升。在完善其管理体制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纳税类型以及税收的范围进行合理划分,财政管理人员需要认真分析各项财税收支,重新界定财税收支范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重新整合,实现财税收支透明化,构建能够推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长效管理体制,借助一些有效手段,尤其是能够大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通过这些渠道培养更多的税源,将财税收支范围不断扩展。

       (三)加强全面监督措施,进一步提升财政财税监管效果。首先,管理人员需要转换自己的视角,可定期开展相关的税收管理会议,通过设置纳税人学习班、交流会等活动的形式来让纳税人对自身权利以及义务具有足够的了解,站在纳税人的角度去思考,帮助其解决问题,促进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可设置专门的服务小组,小组中可纳入积极性较高的纳税人,纳税人真正参与到税收监督管理中,其积极性能够得到充分提升,形成监督合力。其次,加强培训措施,对街道财政财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提升[5]。可定期开展专业技能、计算机网络技术、法律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引导其深入基层,能够进一步了解一线的情况,对其服务能力、税收科学化管理水平具有提高的作用。现在已经步入信息技术时代,政府部门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力量,建立专门的街道财政财税监管平台,联系到各个相关部门,针对财政支出、税收、税种评估等展开全面评估,能够对内外部审计水平以及监管效果起到提升的作用,通过全面监督、联合外部审计加强在税收方面的监督力度。

       三、小结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7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县财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对市局各位领导、兄弟区县各位同仁长期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忱的欢迎。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县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推进“乡财县管”

根据省市财政“乡财县管”的相关要求,我县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管理办法,探索出“收入统管、支出统核、预算统编、资金统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乡镇财政管理模式,并不断完善,有序推进。

(一)强化监管职责。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财政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组织收入的职能淡出,分配职能弱化,根据这一变化,我们赋予乡镇财政所对辖区内行政事业单位和村级组织财务收支直接监管的职能,加大乡镇财政监督责任。对乡村两级的收支管理、专项资金、集体资产、债权债务管理、“一事一议”资金等实行按月审查,按照财政监督检查程序和检查文本进行,发现问题,逐一登记,并限期整改。重大问题由县财政监督检查局或其他有权部门实施检查,乡镇财政所配合。这样让乡镇财政所在乡镇财政监管上有担子、有压力、有作为、有威信。

在赋予监管职责的同时,更强调乡镇财政的服务意识,要深入基层单位,深入乡村院户,调查了解财务状况,研究解决财务问题,寓管理于服务,寓监督于服务。

(二)强化限额管理。对乡镇公用经费,主要包括办公水电费、邮电通讯费、差旅交通费、会议费、业务接待费、培训费、取暖费、简易维修费、日常设备购置费、场镇建设管理费等实行“总额控制、分项限额、超支不报、节余留用、乡财乡用、县级监审”的限额管理制度,明确界定公用支出标准、支出范围。年度限额总额由县财政局结合当年可分配财力,根据乡镇综合预算财力及相关因素系数综合测算确定。乡镇按时间进度按月向财政局报送用款计划,财政在认真审核并不突破限额的基础上,拨付公用经费到乡镇。各乡镇建立了公用经费包干管理制度、指标台帐管理制度、“一单五签”审核制度、民主理财议事制度、定期张榜公布财务制度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实行公用支出限额管理,既确保了乡镇机关正常运转,压缩了行政运行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又有效地遏制支出膨胀势头,杜绝新增不良债务,纯净了党风和社会风气,推动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三)强化用款申报。乡镇政府机关的资金使用,实行按月申报制度,由乡镇政府按年度预算和项目预算按月向县财政局申报资金使用计划;县财政局乡财股根据乡镇上报的资金申报计划,结合乡镇预算指标结余情况,审定当月的用款额度,对无预算、无项目的申报一律不予安排资金;国库支付中心根据审定的用款额度,在申报期间内根据资金性质足额拨付乡镇财政所相应帐户;涉及政府采购事项的须报送政府采购相关资料到财政局采购办,采购办审定后,由国库支付中心拨款到采购专户,实施采购后与乡镇结算搭帐。乡镇政府根据县财政局拨付的资金,必须按申报审定的用途使用,不得擅自变更资金用途,若因特殊原因需调整用途的必需实行申报,报县财政局备案。坚持“一事一报”申报制度。乡镇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发生的特需事项需新增支出,乡镇人民政府报县人民政府审定后追加预算,乡镇不得擅自立项发生新的债务安排支出。

乡镇中小学校的公用经费、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等的使用,由乡镇中小学校,按月向县财政局提出用款计划,县财政局审定后,按审定金额、按资金性质拨付资金,涉及政府采购的资金拨付,须报送政府采购相关资料。

严格把超预算、超规模、超计划等无序用款、寅吃卯粮的现象杜绝在之前,优化了预算执行。

(四)强化网络监控。过去对乡镇帐务的监审是每月月初由乡镇财政所将上月的帐表据册一并送到财政局乡财股接受审核,工作量相当大,也极不方便。在网络平台搭建好后,我们以金财网络为平台,对乡镇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财政政策、财经纪律、财会制度的执行情况,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各种惠农政策的兑现情况,五保孤儿、优抚救济、救灾资金的落实情况,收支的合理合规合法情况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和指出问题,提出纠正整改意见,对问题严重的进行典型解剖和严肃查处。为及时撑握乡镇的财务收支状况,了解乡镇债务运行情况,为领导的决策提供最为准确的数据,我县分帐套统一设置了预算报表、行政单位报表、事业单位报表、债务专帐报表,通过乡财县管软件,自动生成各个时期的统计报表,不需乡镇汇总上报,县局通过网络会计核算,自动提取各帐套的报表,在此基础上要求各乡镇必须做到“四个按月”,即:按月做帐、按月结帐、按月监审、按月汇总,并将“四个按月”工作纳入对乡镇财政所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动态审核,把过去的事后监审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审,不但强化了乡镇财 务监管,规范了乡镇财务行为,严肃了财政政策和财经纪律,较好地执行了财务会计制度,而且培训了广大财务人员,提高了广大财务人员的理财自觉性、理财水平和会计业务素质。

二、完善“村财民理”

过去的村级财务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包包帐”、“坨坨帐”、“断头帐”盛行,各种财务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各种矛盾纠纷层出不穷。在全面清理核实、充分解决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坚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三权不变的原则,实行“村财民理乡监管”。

(一)保障运行。建立村级运转最低财力保障制度,对村社干部误工补助按编预算经费,并建立逐年递增机制;取消或减少社干部,由村干部兼职兼薪,提高待遇;在保证村社干部工资的基础上,每村还安排3000元的公业务费、4000元的绩效考核奖励资金,核定村干部养老金统筹到“村干部保险基金”专户,村平预算3000元的村道路养护补助,验收合格后实行以奖代补,用财政的手段保障村道路畅通;取消村级各种负担,特别是项目资金配套;加大对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支持力度,配套资金解决远程教育所需设施设备,大力支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二)精细管理。每年年初,村民委员会根据财政口径、政策依据、村民大会决议、认真编制村级预算,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专项资金、“一事一议”资金等收入全部纳入村级预算,形成一套完整的村级财务预算,对各项收入来源、支出项目实行“一表清”,一村一本,装订成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乡镇会计核算中心、财政所各执一份。村级预算由乡镇政府批复,批复下达后实行村级支出精细化管理,按月由乡镇直发“四职”干部误工补助,纳入村级财务预算和体系;对村的公用支出按县财政核定预算分配到村,实行“限额管理、超支不补、结余留用”;对村级公用支出实行支出事项、标准、范围“三明确”;在村级支出预算执行中,建立了大宗商品和劳务采购制度。

(三)民主理财。实行村级民主理财制度,村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民主理财小组研究制定本村的财务管理制度,拟定本村经费预算草案,对当期或上期的财务收支进行汇审汇签;审核专项资金支出的工程合同、施工方案和工程验收、结算明细表。实行村级财务公开制度,对村级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债务增减、“一事一议”资金的筹集使用等财务事项,每季度向村民大会报告、张榜公布,并向村民征求意见,充分接受群众监督,保障村民的参与权、知情权、话语权,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和谐。

(四)强化监管。充分发挥乡镇财政所熟悉情况、方便快捷的优势,对村级的收支管理、专项资金、集体资金、债权债务管理、“一事一议”资金实行按月集中到乡镇财政所审查,发现问题,限期整改。

三、规范集中核算

(一)规范银行帐户。统一帐户管理,乡镇政府和财政所只在当地信用社开设4个户,即总预算的工资专户、一般费用户(核算乡镇公业务费及其他项目资金)、偿债资金专户、政府机关经费户;政府各部门、卫生院和村级组织均不再单独在银行开设任何账户,乡镇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在当地信用社开设资金结算账户,实行村级资金集中支付。乡镇中小学校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在银行开设教育经费专户,由财政所、学校同时在银行预留印鉴,取消中小学校原在银行开设的帐户。

(二)规范资金管理。规范资金审批程序,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所有支出单据必须写明用途,并须经手人签名,验收(证明)人作证(签名),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对手续不全或不合理开支,报账员有权拒付,核算会计有权拒绝入账。

(三)规范会计核算。认真落实财政部《关于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我们实行“村财民理乡代记”的会计记账制度。乡镇所辖各行政事业单位和村级组织等会计主体委托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实行记账,各单位、村设报帐员,报帐员定期将财务收支单据报乡镇会计记账。由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实施财政会计监督,由县财政局对所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实行动态监管。会计核算中心坚持“按月做帐,按月结帐,按月审核,按月报表”,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定期向各单位和村提供相关财务报表, 并定期深入各委托单位核对帐目、处理财务问题、监督单位财务公开情况。

四、加强债务控管

(一)清理锁定。按“理清往来、挤干水分、锁定债务、建立台账”的工作方法,在清理过程中严格执行七个“不允许”,即:不允许有一笔往来不合、不允许有一笔移交不清、不允许有一笔待查款、不允许有一笔待结算款、不允许有一笔红字余额、不允许有一笔百元以下的债权债务、不允许有一笔呆坏账。对乡村社债权债务进行彻底清理,并严格锁定,规范建立债权债务台帐,加强对锁定旧债的管理工作。同时实行县乡联网,以金财网络为平台,由县财政局对乡镇债务实施动态监管。

(二)核算分离。一是建立债务专帐会计核算体系。建立政府性债务专帐,其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政府性债务的形成、偿债资金的筹集、债权的清收、核销等。根据20xx年已清理锁定的乡镇政府性债务余额,包括债权、债务、净结余,从原经常性收支会计核算帐务中剥离,划入债务专帐,作为债务锁定的期初余额,并同时将清理的有关债务资料一并移交会计专帐核算经办人员,作为债务资料存查依据,凭相关资料建立债务专帐。同时,为了适应债务专帐的会计核算,遵循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为主体,对有关科目核算内容进行统一规范,以便于债务统计、汇总分析。二是开设债务结算专户。各乡镇在乡镇信用联社开设债务结算专户,归集债务资金筹集,兑付偿还债务,无论是乡镇自筹,还是县级财政拨付,债权资金的清收一律进入偿债资金专户,对筹集的偿债资金,按“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分配偿付债务,对偿付对象张榜公示后,通过专户直接兑付到债权人。三是建立债务专帐会计报表体系。为了掌握乡镇债务静态、动态情况,统一设置了乡镇政府性债务统计报表,通过乡财县管软件,自动生成各个时期乡镇政府性债务统计报表,不需乡镇编制,县财政局通过网络会计核算资料,自动提取债务报表。四是实施电子网络动态监控。以金财网络为依托,以乡财县管软件为技术支撑,把乡镇政府性债务专帐的会计核算,纳入乡财县管软件管理范筹,对现有乡财县管软件进行了开发,统一预置了债务会计报表体系,实行网络会计核算,县财政局相关股室直接可以调阅乡镇债务专帐,根据需要生成债务报表,随时监控乡镇债务动态情况,有效控制乡镇债务无序增长。

(三)有序化解。坚持按“轻重缓急、公开透明、先本后息”的原则偿付债务,民间借款的本金未偿付清前,一律不得偿付利息,严禁息转本。在化债资金筹措上,县财政按当年一般预算财力总额的5%安排乡镇化债资金,并依法积极清收债权化解债务,处置政府性闲置资产清偿债务,清理三角债务核销债务等,对口安排已负债建设的项目资金对应偿付债务,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财力化债。在化债资金分配上,既考虑全县面上债务,按负债权重比例化解,又考虑个别特殊困难,按轻重缓急先个人后单位原则。所有化债资金一律通过偿债专户、封闭运行,直接到债权人。

(四)严控新债。对乡镇债务的管理坚持“一事一报批”制度,乡镇政府新增债务发生报经县政府审批。清理锁定的债务余额,除债务利息增加债务外,乡镇不得新增债务项目和新增债务余额;债务专账只核算原锁定的债务项目和余额,新发生的债务项目和债务不得进入债务专帐核算。对当年发生的新增债务,列入经常性收支会计核算,年度终了后,由乡镇政府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报告新增债务的原因和偿债规划与措施,并抄报县纪委、组织部、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对擅自新增债务的乡镇,将按国办发〔20xx〕39号文件规定严肃处理主要责任人。对村社债权债务进行彻底清理,砍减高息、挤干水分、处置假性债权债务,在此基础上规范建立债权债务台帐,锁定村级旧债。坚持“凡举债必交村民讨论通过、必报乡镇审批”的原则。过去擅自举债、乱举债、滥举债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五)逗硬考核。一是建立债务决算制度。县财政局统一印制年度债务决算报表,乡镇政府根据当年总预算帐、政府机关收支帐、债务专帐核算情况,向县财政局编制当年债务决算,决算报表必须乡镇主要领导审签后方能报送。二是树立化债政绩观。县委、县政府把乡镇政府债务化解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任期政绩考核和离任审计内容之一。定期对乡镇政府性债务控制、化解情况实行通报,并纳入县财政预决算报告的内容,向县人代会报告。三是完善了债务管理奖惩机制,对控管债务有措施、增加债务有审批、化解债务有成绩的乡镇实行以奖代补,在化债资金的分配上给予优先考虑,对化债违规操作、债务无序增长的乡镇,协同有关部门追究乡镇主要负责人的纪律、行政、经济责任。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在乡镇财政管理方面,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述措施对于促进我县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层政权的巩固,农村和谐与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上级主管部门和扩权强县的要求还有距离,与兄弟县区相比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次全市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会议的召开,我们倍受鼓舞,也深感压力巨大,这既是鼓励,更是鞭策,我们只有深研政策,多想办法,再添措施,强化管理,不辜负上级领导和兄弟县区的关心和厚爱,努力把我县乡镇财政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乡财政出纳工作总结篇8

市委、市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年财税工作,分析研判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安排部署2012年财税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全面总结,客观评价,正确把握财税发展的重心和方向

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3.8亿元,增长17.2%;工业增加值156亿元,增长3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3亿元,增长3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4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51元,分别增长18%和18.5%。财政税收作为经济发展成果的直接反映,也实现了新的增长。总体上看,财税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成绩:

(一)增收速度持续加快。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9.33亿元,增长30.95%;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4.27亿元,增长40.41%,其中地方税收收入11.24亿元,非税收入3.03亿元。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高于上年。乡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10个乡镇完成财政总收入9亿元,增幅达31%。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集中反映了全市调结构、促发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财税部门和各地齐抓共管、聚财增收的成效。

(二)争取力度不断加大。年,全市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3.3亿元,比上年增加3.8亿元,增长40%,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6.1亿元、专项转移支付7.2亿元。对上争取资金占全年收入总额的48.2%,接近于全年一般预算收入。财政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自觉履责,敢争敢要,为我市争取了大量发展和建设资金。

(三)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一是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年,全市投入6.15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建设,投放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2亿元,通过落实政策向企业减税让利1.32亿元。二是有力支持了农业农村建设。全市整合投入3735万元推进高效标准茶园建设,投入3092万元实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落实财政资金798万元加快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兑现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583万元,发放涉农补贴资金2094万元。三是有力保障了重点支出需求。全市教育支出和科技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分别达9.53%和1.95%;农业、政法、计划生育等其他法定支出也得到有力保障,同时加大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及住房保障投入。

(四)财政改革纵深推进。财税部门探索建立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制,初步形成绩效目标管理、运行跟踪监控、评价实施管理、反馈应用管理四位一体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劳动就业培训资金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税建立完善了税源专业化团队管理、分局内部分岗管理和纳税人分类管理、专班评估、分局评估的专业化管理机制。地税探索建立了集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三化”一体的行业税收管理新模式。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建立运行,我市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算帐和综合改革的做法在全省财政系统得到推广。市乡两级财政监督网络初步建成,政府采购领域不断延伸,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实行全面公开,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

(五)财政服务全面延伸。财税服务制度进一步健全,财政“三制服务”体系全面深化;国税业务衔接督办制、纳税服务风险预警制和纳税服务承诺制等服务制度不断完善;地税“前台受理、内部流转、一窗出件”的标准化办税服务模式高效运行。财税职能服务进一步强化,财政部门通过企业效益月报表为全市企业把脉问诊,并积极为企业协调争取出口退税政策;国税对纳税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在重点行业建立纳税服务手册,对小规模纳税人开展财务集中培训,偏远个体户实行上门服务;地税深入开展“大企业直通车”活动,建立定期走访和回访制度,并对网吧、旅店等服务行业实行公开评税。

总结年财税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广大财税干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积极作为的结果,也是全市各地各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财税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慰问,向支持关心财税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财税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税收结构不合理。年,国税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9亿元,占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9%,国税一般预算收入对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贡献率偏小,国税一般预算收入增幅低于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32.01个百分点。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主要集中在地税收入和非税收入上,主流税种结构不尽合理。二是税收入库不均衡。从分月情况来看,财政总收入从元月份的同比增长51.13%,逐渐回落到年末的30.95%,最低值9月份达21.09%,财政总收入起伏回落较大,税收不是均衡入库。三是税源增长不持续。一次性税收所占比重较高,一次性税收占全市入库税收总额达60%以上,税收实现科学征收、应收尽收仍有差距。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二、要着眼大局,审时度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财税是国民经济运行的综合反映,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支撑和保障。做好财税工作,首先必须认清大局,尤其要看清当前的宏观发展形势,深入洞悉财政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认真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差距。

从全省发展态势来看,我们承受的压力空前巨大。今年元月我市财政收入没有“开门红”,财政总收入同比下降19.05%、一般预算收入仅增长1.27%。2月全市财政收入虽有所好转,但形势仍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进度掉档。1-2月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3.47亿元,占年度考核目标的12.86%,掉进度3.8个百分点;完成一般预算收入2.75亿元,占年度考核目标的13.74%,掉进度2.9个百分点。二是增速低缓。今年1-2月,我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为11.63%和37.99%,财政总收入增幅较全省平均增幅低4.2个百分点,较昌平均增幅低13.2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入虽然高于全省和昌平均增幅,但还是处于较低水平,2月全省有10个县市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在100%以上,增幅最高的武穴市达205%。大冶、夷陵、枝江、当阳市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均高于我市。三是排位靠后。1-2月,我市财政总收入排名全省第12位、昌第3位,一般预算收入排名全省第8位、昌第2位。夷陵区和大冶市财政总收入分别位列全省第2位和第3位,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位列第4位和第6位;枝江市财政总收入已超过我市,排名昌第2位。可以说,我们的压力前所未有,而我们提出要在2013年冲进全国百强。全国百强评比的各项指标均以上一年度的数据为基础,也就是说2012年的发展成果将直接决定我们是否能在2013年冲进全国百强。一般预算收入是全国百强县市评比的一项硬指标,从当前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比较,20亿元的一般预算收入目标是跨入百强方阵的铁门槛。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如果我们稍有疏忽,便会错失发展良机,便会与全国百强失之交臂。今年的财税工作必须放在挺进全国百强这个大局下来谋划、来部署、来推动。

从财税工作自身来看,我们面临的挑战十分艰巨。一是税收减收因素增多,财政增收压力加大。首先,中央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以及国家严格控制土地开发,限制房地产业发展,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市财政收入产生减收影响;其次,我市当前正处于财源培育期,财政对企业的支持投入较多,企业对财政的反哺作用还未显现,近年来的新建项目大部分还处于免税减税期,税收贡献率还比较有限,新的税收增长点和骨干税源还处于成长期;另外,我市去年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基数较高,今年财政收入要保持较高增幅,难度加大。二是刚性支出不断攀高,财政保障任务艰巨。从支出上来看,今年保民生、促发展、抓改革的任务繁重,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法定支出刚性增长、上级资金配套落实等全部需要财政提供保障,2012年全市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将接近15亿元,占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超过70%;兑现企业优惠政策等相关投入也将达6个亿,增支约1.5亿元。另外,一级路、国通、地方债等项目还本付息今年将集中进入高峰期,债务风险集中凸现,偿债压力巨大。三是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高,财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近年来,财税部门虽然在提升财政管理和税收征管水平上做了较多的有益探索,但还是同当前的发展形势和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财政支出绩效亟待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总体上较为粗放,绩效评价体系应用没有全面推开;财政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效果还不够理想,资金监管漏洞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财税科学化、精细化、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困难和不足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将十分艰巨。

从各方面有利因素来看,我们要坚定信心不动摇。一是国家宏观政策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今年国家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税政策将进一步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对小型微利企业实施所得税减半征收优惠政策;积极扩大财政补助规模,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群众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负担;财政支出将重点向基层、农村、困难群众等薄弱环节和民生领域倾斜;财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定向支持的要求,调节信贷供给,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今年2月24日,央行已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次性释放约4000亿元资金,国家适量放松货币信贷的趋势明显。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将有利于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投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有利于我们对上争取。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县域发展排头兵,激励大冶、等率先冲刺全国百强。”这项决策部署将给我市带来发展的难得机遇,有利于我们更大程度地争取上级部门支持。最近,省政协对我市冲刺全国百强作了专题调研,积极为我们冲刺百强出谋划策,省里还有其他很多部门也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同时,我们已请求昌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率先进入全国百强,昌市直部门也正在拟定具体方案,省、昌市的支持帮助给我们增添了发展底气。三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干劲很好地展示了我们必胜的信心。1-2月我市已确定招商引资项目68个,协议总投资159.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6.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5亿元,同比增长130.5%。新增项目、方园光伏产业园二期项目、中船重工工业园项目等建设如火如荼,各乡镇招商引资也来势较好,目前全市还有52个项目等待落地。

总的来看,今年我们面临的财政经济形势依然十分复杂。各地各部门尤其是财税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更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埋头苦干,推动财税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三、要突出重点,奋力攻坚,扎实做好财税各项工作

2012年是我市全力以赴冲刺全国百强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的财税工作,对冲百强、促转型、调结构、增财源、惠民生都至关重要。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创新思路举措,加快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推进财税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紧紧围绕转型主线,着力培植壮大财源。一是要推进产业升级。要加大技术改造、名优产品等奖励力度,落实好增值税转型、高新技术优惠、贷款贴息等财税政策,支持传统工业改造升级,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支持“4511”企业培优壮强亿元工程实施;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支持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集中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要迅速启动陆城中小企业创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高坝洲高端装备制造园建设,采取先征后转的方式,加快设施配套,尽快促成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二是要促进统筹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财税扶持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支持小城镇、中心村及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大力加强园区建设,把各类工业园区作为培植壮大财源的主阵地,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产业集聚引导激励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和重点产业加速向园区集中,提高园区利用效率和投资强度,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高端、高质、高效产业聚集区。要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各乡镇要抓住当前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有利时机,结合实际,因地制,突出特色,确定主攻方向,壮大支柱产业,进一步提高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三是要实现多元投入。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王晓东在全省财政税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当前体制下,跑部进钱至关重要,既要勤跑又要善跑”。今后我们对市直部门“向上跑”要进行考核,既要加大跑的力度又要提高跑的水平和效果。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等有利机遇,全力争取中央、省级投资,并保持投资一定规模增长。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各地比较优势,引进和新上一批有利于加快转型,有利于财税增收的大项目、好项目。要强化资源整合,按照优化配置、集约投放、高效利用的原则,积极整合各类国有资源、政府资产、财政资金,实现资源向资产、资产向资金的转化。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拓宽筹资渠道,创新扶持手段,采取财政贴息、奖励、参股、提供“过桥资金”和风险补偿等方式,引导吸纳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转型发展,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大财源格局。

(二)牢牢把握增收节支主题,着力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一是要强化部门协调配合。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沟通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纵横结合,上下联动,形成征收工作合力。国税、地税要加强协作,大力推进共享实体办税服务厅、共建网上办税服务厅、互相委托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办税,加强纳税服务平台建设,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纳税。二是要完善收入征管机制。要围绕提高收入征管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创新完善各项机制。首先要完善护税协税机制,税收征收人人有责,各部门各单位及其干部职工都有护税协税的职责,企业也要照章纳税。今年我们将启动税务稽查机制,采取从外地聘请中介机构等形式,加大企业税收稽查力度,并与部门、单位的工作经费挂钩,定期算账兑现。既要抓好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税收征管,又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地方小税的税收征管,促进依法治税管费,确保应收尽收。同时,要坚决防止越权减免税,严禁虚收空转,不收过头税,进一步提升收入征管质量。三是要加大支出管控力度。一方面,要强化预算管理,确保支出“用得对”。要提高财政分配的科学性,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要加强专项资金的整合和管理,逐项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办法,确保专款专用。另一方面,要厉行节约,确保支出“用得省”。当前我们正是爬坡过坎时期,尤其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要严格执行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建立严格规范的预算调整审批制度,坚决杜绝先斩后奏、超预算花钱的现象。同时,要加快预算支出进度,对必须安排的支出,尤其是用于支持发展的生产性资金,要尽量早安排、早下达、早见效。

(三)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方向,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健全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按照“三个重点、三个确保”的要求,推动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重点用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总量和比重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向农业土地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足额提取、定向使用。二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要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切实增加预算内教育投入,努力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确保全市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到上级规定要求;要合理安排各项教育支出,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各类助学金标准,扩大学生受益面;要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快推进农村幼儿园建设,尽快改变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的局面。三是继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要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提高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年人均不低于240元,进一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全面推进村级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实施以奖代补加快推进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四是继续加大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新农保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救济体系,稳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和优抚救济对象补助标准,建立残疾人、孤儿、孤老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要支持扩大就业,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加大就业援助、就业培训和全民创业帮扶力度,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复退军人、农村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五是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要积极对上争取,落实建设配套资金,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投入,扎实推进廉租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

(四)不断创新财税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科学跨越发展。一是要完善财税激励机制。围绕充分调动各地聚财增收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财税收入考核指标体系,加快财政管理体制和招商引资机制改革,通过提高乡镇收入分成等办法更大程度激励乡镇发展,要适度下放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制定权和决策权。同时,各地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结构性减税、增值税转型以及扩大内需、鼓励出口等税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通过落实各项财税政策促进企业发展。二是要完善财税约束机制。促进跨越发展,既要完善奖补政策,强化正向激励,也要健全约束机制,硬化责任约束。各地要牢固树立以效益为核心的发展导向,防止盲目发展。要强化财政投资评审,认真执行政府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将财政性资金建设项目和其他投资项目全部纳入评审范围,并坚持关口前移,严格实行预评审制度。要建立支出绩效考评机制,强化支出绩效考核,并把考评结果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机制,切实解决干事不计成本、花钱不讲效益的问题。要健全财政监督检查机制,加强事前评审、事中监督、事后审计,严格纠正挥霍浪费和低效使用财政资金问题,树立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良好风气。三是要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要结合国家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合理划分市乡两级政府间收入范围,构建“科学发展成效越大、地方留成就越多”的财力分配格局。要切实提高乡镇自身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乡镇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全面消除乡镇基本财力缺口。进一步鼓励乡镇发展飞地经济,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结算办法,明确项目引进乡镇和项目所在乡镇之间财力分成办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住一切有利机遇,切实研究好、利用好上级政策,算清账、算透账,最大限度争取上级资金,科学合理安排支出,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科学发展能力。

上一篇:建筑业出纳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出纳助理月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