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合同范文

时间:2023-03-03 21:02:57

借用合同

借用合同范文第1篇

额度借用合同

额度借用合同

贷额度方:________________(简称甲方)

借额度方:________________(简称乙方)

会员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为了____________需采购网上____________产品,向甲方申请易货额度,双方根据我国合同法有关规定及国务院颁布的《借款合同条例》协商签定本合同并共同遵守下列条款:

一、额度借用数额及担保

本合同借用易货额度数额为____________元,以本公司____________产品质押(抵押)担保。

二、额度借用期限

本合同借用易货额度期限为自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止。

三、额度借用用途

本合同借用易货额度用于专项采购网上____________产品,限用于____________。

四、额度借用手续费及支付方式

本合同额度借用手续费为借用额度的_____%计算,总计_____元人民币。其额度借用手续费按半年计算,每半年为一结算期。

额度借用手续费在批准给予额度十天内将乙方手续费转入甲方结算中心帐户,甲方收到乙方手续费后将额度转入乙方帐户,供乙方使用。

五、额度支用

1.本合同项下给予的额度,乙方应按本合同第三条专项使用,如有改变必须事先征得甲方同意。

2.乙方在将办完额度借用手续及将额度借用手续费转入甲方结算中心帐户后,甲方在5个工作日内将额度转入乙方帐户,乙方可开始使用。

六、额度偿还

1.本合同项下借用额度应按本合同第二条额度借用期限内偿还。由于客观原因乙方不能按期归还,乙方应向甲方提出延期申请,经甲方审核同意并在乙方支付下一额度使用期借用手续费后,才能延期偿还。

2.乙方偿还借用甲方额度,到期以等值人民币偿还(或相等额度偿还)。

3.未经甲方同意,乙方额度借用期不能延长,必须按本合同第二条截止日期归还。

七、借用额度保证

本合同项下乙方借用甲方额度由乙方以_____________质押(抵押)进行无条件不可撤销作为偿还额度的保证。

八、违约及违约处理

(一)违约

乙方发生下列情况中一项或数项即构成违约:

1.方不能按本合同截止日期偿还额度;

2.乙方提出额度展期申请,未被甲方同意,不能按时偿还额度;

3.乙方未能按合同的要求使用额度;

4.乙方在借用额度使用期内,本企业由于任何原因的被兼并或倒闭;

5.乙方其他违反合同的行为。

(二)违约处理

乙方构成违约行为,甲方有权按下列一项或数项规定处理:

1.书面通知乙方,告知其违约问题,并责成限期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违约情况;

2.对乙方未按规定用途使用额度的,甲方有权冻结借予乙方的额度;

3.拍卖或变卖乙方质押(抵押)产品,用于偿还额度和拍卖所需费用。

九、合同的生效、变更及解除

1.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章后生效,在额度全部清偿后自动失效;

2.除由于借用额度违约原因外,乙方或甲方任何一方要求变更或解除合同应商得另一方同意,双方未协商之前,本合同仍然有效;

3.本合同所依据的国家有关规定发生了变化,合同双方应对本合同作相应的修改、变更或协议解除。

十、其他

1.本合同项下借用额度的“借用易货额度申请书”及“委托拍卖合同”、“抵押(质押)合同”是本合同不可分割的附件,其所列条款与本合同项下的有关条款享有同等法律效力;

2.乙方保证向甲方提供有关使用额度报表及其它有关资料。

甲方: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乙方: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说明

本额度借用合同是指交易会员在获得网上信息,需要采购所需产品时,以本企业产品作抵押(或质押),借用额度交易的额度借用合同,也是专项借用合同。

甲、乙双方应当在明确合同借用额度数额、使用期限、借用额度用途、手续费标准、额度专用、额度偿还与保证、违约处现,合同生效、变更解除等内容。

?借用额度为中短期借用,借用期限一般为半年,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额度借用合同

额度借用合同

分享到: 上一篇:反担保合同范本

借用合同范文第2篇

乙方: (借用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为明确出借方与借用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借用财产及附件的基本情况

由出借方、借用方共同对借用设备及其附件进行清点,并拟定设备清单(附件一)该清单由甲方双方签字确认,作为本合同的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条 借用用途及地点

1、该设备用途:机动车技术及交通事故鉴定。痕迹鉴定

2、该设备使用地点:衡阳市松木塘车辆检测站

3、乙方保证,在借用期内未征得甲方同意,不得擅自另作别用,不得将该设备挪至其他地方使用。

第三条 借用期限

借用期共________年零____个月,出借方从________年____月___日起将设备移交借用方使用,至________年____月___日收回。

第四条 借用期间借用财产的维修保养

1、出借方保证该借用财产在签订本合同和交付借用方使用时处于适用和安全的状态。

2、借用期间,借用方应妥善保管该借用财产,尽必要的保养义务。借用设备的自然损耗和人为故障等影响正常使用时均由借用方自行维修。

第五条 出借方与借用方的变更

1、在出借期间,出借方如将出借财产所有权转移给第三方,不必征求借用方同意,但应告知借用方所有权转移情况,所有权转移后,出借财产所有权取得方即成为本合同的当然出借方,享有原出借方享有的权利。

2、借用方在征得出借方同意后,可将借用财产转借给第三方使用。

第六条 借用财产归还及续借事项:

1、借用期满,借用方应按时将借用财产归还出借方。

2、借用期满,借用方如需续借应当在本合同在规定的借用期届满前30日内书面通知出借方,在出借方同意后重新签订合同。

第七条 违约责任

1、出借方应该保证借用财产在借用期间符合约定的用途,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借用方人身或其他财产损失的,出借方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2、借用方应当遵守正当使用的义务,违反此义务造成借用物非正常损耗的,应自行维修,并确保归还时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若设备归还时无法正常使用,则按照附件一设备清单所明确的设备价值予以赔偿。

3、借用方在借用期间应妥善保管该借用财产,违反该义务造成借用财产损毁或者丢失的,借用方应按照附件一设备清单所明确的设备价值承担赔偿责任。

4、未经出借方同意,借用方不得对借用物进行改善、增设行为;否则,出借方可要求借用方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或者收回借用物。

5、借用方未经出借方同意将借用物转借第三人的,出借方可要求收回借用物或要求借用方按照附件一设备清单所明确的设备价值予以赔偿。

6、借用合同终止,借用方无正当理由拖延不返还借用物又不办理续借的,超过借用合同规定期限的使用时间按照每天10元支付设备使用租金。

第八条 争议的解决

双方当事人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向太仓市人民法院。

第九条 其他约定事项:

第十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经合同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一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合同双方各执一份。

出借方:(盖章) 借用方:(盖章)

签订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日 签订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日

借用合同范文第3篇

一、协议各方

1.甲方:_________(借用单位)

2.乙方:_________(借出单位)

3.丙方:_________(被借用人员)

二、协议内容

甲、乙、丙三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向乙方借用丙方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因_________需要,在征得丙方同意后,向乙方借用丙方至甲方_________工作,本协议借用期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2.借用期间,甲方负责丙方的工作安排、考核、支付相应薪酬,甲方与丙方协议确定丙方的薪酬标准、核算及支付方式。

3.借用期间,甲方承担丙方的劳动安全和其他相关管理责任,并承担因此发生的所有费用。

4.借用期间,乙方停发丙方的职级工资等所有工资性待遇,保留人事关系、档案工资、并按规定及时调整。

5.乙方应协助甲方办理有关涉及人事管理的申报、证明和批准手续。

6.借用期间,丙方享受乙方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公共福利待遇。

7.借用期间,乙方保留丙方的退休待遇,丙方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按乙方人员同等条件办理退休。

8.甲方应就乙方为丙方提供的各项待遇和管理向乙方支付补偿金和借用管理费,补偿金以丙方档案工资为基数,按当年度属地各项社会保险及统筹缴费比率计算,管理费按补偿金的20%计算。补偿金及管理费按社会保险年度测算并报产业人事主管部门审核后缴入_________财务处。

三、违约责任

1.协议各方如不能履行本协议商定条款,应先由各方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违约方应承担由此给他方造成的损失并支付相应赔偿。

2.其中,协议期未满而提出提前终止协议的,违约方应分别向其他两方支付不少于_________个月丙方档案工资和乙方补偿金及管理费之和的赔偿。如有两方共同违约,第三方有权要求两违约方分别按上述标准赔偿。

四、其他

1.本协议一式四份,经甲、乙、丙三方签署后,报产业人事主管部门见证并备案后生效。

2.协议如有其他约定,可制定附件并在本条后注明与本协议同时有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丙方(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借用合同范文第4篇

一、协议各方

1.甲方:_________(借用单位)

2.乙方:_________(借出单位)

3.丙方:_________(被借用人员)

二、协议内容

甲、乙、丙三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向乙方借用丙方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因_________需要,在征得丙方同意后,向乙方借用丙方至甲方_________工作,本协议借用期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2.借用期间,甲方负责丙方的工作安排、考核、支付相应薪酬,甲方与丙方协议确定丙方的薪酬标准、核算及支付方式。

3.借用期间,甲方承担丙方的劳动安全和其他相关管理责任,并承担因此发生的所有费用。

4.借用期间,乙方停发丙方的职级工资等所有工资性待遇,保留人事关系、档案工资、并按规定及时调整。

5.乙方应协助甲方办理有关涉及人事管理的申报、证明和批准手续。

6.借用期间,丙方享受乙方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公共福利待遇。

7.借用期间,乙方保留丙方的退休待遇,丙方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按乙方人员同等条件办理退休。

8.甲方应就乙方为丙方提供的各项待遇和管理向乙方支付补偿金和借用管理费,补偿金以丙方档案工资为基数,按当年度属地各项社会保险及统筹缴费比率计算,管理费按补偿金的20%计算。补偿金及管理费按社会保险年度测算并报产业人事主管部门审核后缴入_________财务处。

三、违约责任

1.协议各方如不能履行本协议商定条款,应先由各方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违约方应承担由此给他方造成的损失并支付相应赔偿。

2.其中,协议期未满而提出提前终止协议的,违约方应分别向其他两方支付不少于_________个月丙方档案工资和乙方补偿金及管理费之和的赔偿。如有两方共同违约,第三方有权要求两违约方分别按上述标准赔偿。

四、其他

1.本协议一式四份,经甲、乙、丙三方签署后,报产业人事主管部门见证并备案后生效。

2.协议如有其他约定,可制定附件并在本条后注明与本协议同时有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丙方(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人员借用协议范本人员借用协议范本

-----------------------------------

借用人员劳务协议

甲方:法人代表:

住所:

邮政编码:

乙方:法人代表:

住所:

邮政编码: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员工派往乙方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员工__________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月____日派往乙方参加××项目的管理工作。

二、甲方员工________在乙方工作期间,须遵守乙方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乙方的管理,完成乙方交给的工作任务。该员工如有严重违纪行为,乙方可将其退回甲方,由甲方进行处理。

三、乙方承担甲方员工_________的工资,标准为________元/月。每月_______日支付上月工资。

四、甲方承担其员工________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并为之办理缴纳手续。

五、甲方员工________若提出离职,应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甲方和乙方。否则,应向乙方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

六、甲、乙任何一方若解除或终止本协议,应提前30日通知对方。协议期满前一个月任何一方未提出终止合同意向,本协议自动延续一个周期。否则,协议期满本协议即行终止。

七、本协议签字或盖章生效,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借用合同范文第5篇

1.甲方:_________(借用单位)

2.乙方:_________(借出单位)

3.丙方:_________(被借用人员)

二、协议内容

甲、乙、丙三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向乙方借用丙方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1.甲方因_________需要,在征得丙方同意后,向乙方借用丙方至甲方_________工作,本协议借用期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2.借用期间,甲方负责丙方的工作安排、考核、支付相应薪酬,甲方与丙方协议确定丙方的薪酬标准、核算及支付方式。

3.借用期间,甲方承担丙方的劳动安全和其他相关管理责任,并承担因此发生的所有费用。

4.借用期间,乙方停发丙方的职级工资等所有工资性待遇,保留人事关系、档案工资、并按规定及时调整。

5.乙方应协助甲方办理有关涉及人事管理的申报、证明和批准手续。

6.借用期间,丙方享受乙方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公共福利待遇。

7.借用期间,乙方保留丙方的退休待遇,丙方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按乙方人员同等条件办理退休。

8.甲方应就乙方为丙方提供的各项待遇和管理向乙方支付补偿金和借用管理费,补偿金以丙方档案工资为基数,按当年度属地各项社会保险及统筹缴费比率计算,管理费按补偿金的20%计算。补偿金及管理费按社会保险年度测算并报产业人事主管部门审核后缴入_________财务处。

三、违约责任

1.协议各方如不能履行本协议商定条款,应先由各方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违约方应承担由此给他方造成的损失并支付相应赔偿。

2.其中,协议期未满而提出提前终止协议的,违约方应分别向其他两方支付不少于_________个月丙方档案工资和乙方补偿金及管理费之和的赔偿。如有两方共同违约,第三方有权要求两违约方分别按上述标准赔偿。

四、其他

1.本协议一式四份,经甲、乙、丙三方签署后,报产业人事主管部门见证并备案后生效。

2.协议如有其他约定,可制定附件并在本条后注明与本协议同时有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签订地点:_________

丙方(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人员借用协议范本人员借用协议范本

-----------------------------------

借用人员劳务协议

甲方:法人代表:

住所:

邮政编码:

乙方:法人代表:

住所:

邮政编码: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甲方员工派往乙方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员工__________自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月____日派往乙方参加××项目的管理工作。

二、甲方员工________在乙方工作期间,须遵守乙方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乙方的管理,完成乙方交给的工作任务。该员工如有严重违纪行为,乙方可将其退回甲方,由甲方进行处理。

三、乙方承担甲方员工_________的工资,标准为________元/月。每月_______日支付上月工资。

四、甲方承担其员工________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并为之办理缴纳手续。

五、甲方员工________若提出离职,应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甲方和乙方。否则,应向乙方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

六、甲、乙任何一方若解除或终止本协议,应提前30日通知对方。协议期满前一个月任何一方未提出终止合同意向,本协议自动延续一个周期。否则,协议期满本协议即行终止。

七、本协议签字或盖章生效,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借用合同范文第6篇

乙方(借用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规定为明确出借方与借用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借用财产及附件的基本情况

由出借方、借用方共同对借用设备及其附件进行清点,并拟定设备清单(附件一)该清单由甲乙双方签字确认,作为本合同的附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条 借用用途及地点

1、该设备用途:

2、该设备使用地点: .

3、乙方保证,在借用期内未征得甲方同意,不得擅自另作别用,不得将该设备挪至其他地方使用。

第三条 借用期限

出借方从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起将设备移交借用方使用,至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_日收回。

第四条 借用期间借用财产的维修保养

1、出借方保证该借用仪器在签订本合同和交付借用方使用时处于适用和安全的状态。

2、借用期间,借用方应妥善保管该借用仪器,尽必要的保养义务。借用设备的自然损耗和人为故障等影响正常使用时均由借用方进行维修。

第五条 出借方与借用方的变更

在出借期间,出借方不可将借用的仪器转借给第三方。

第六条 借用财产归还及续借事项:

1、借用期满,借用方应按时将借用仪器归还出借方。

2、借用期满,借用方如需续借应当在本合同在规定的借用期届满前_____日内书面通知出借方,在出借方同意后重新签订合同。

第七条 违约责任

1、出借方应该保证借用仪器在借用期间符合约定的用途。

2、借用方应当遵守正当使用的义务,违反此义务造成借用物非正常损耗的,应自行维修,并确保归还时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若设备归还时无法正常使用或质量明显下降,则按照设备或配件的当前价格予以赔偿。

3、借用方在借用期间应妥善保管该借用仪器,违反该义务造成借用仪器损毁或者丢失的,借用方应按照设备或配件的当前价格承担赔偿责任。

4、未经出借方同意,借用方不得对借用物进行改善、增设行为;否则,出借方可要求借用方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或者收回借用物。

5、借用方未经出借方同意将借用物转借第三人的,出借方可要求收回借用物或要求借用方按照设备或配件的当前价值予以赔偿。

6、借用合同终止,借用方无正当理由拖延、不返还借用物又不办理续借的,超过借用合同规定期限的使用时间按照每天 元支付设备使用租金。

第八条 争议的解决

双方当事人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能解决的向法院。

第九条 其他约定事项:_仪器借用期间,凡造成仪器或零部件、配件的损坏或遗失的,借用方承担全责,并负责损坏仪器或零部件的维修,以及遗失仪器的偿还,维修生成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均由借用方承担,且遗失仪器借用方需按仪器原生产商和原型号进行赔偿。

第十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经合同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一条 本合同一式_____份,合同双方各执 份。

出借方:(盖章) 借用方:(盖章)

负责人:(签章)______________ 负责人:(签章)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人:(签章)___________ 委托人:(签章)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日 签订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日

借用合同范文第7篇

乙方:_________

为了鼓励乙方的工作积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规定,经友好协商,双方就配车奖励事项签订如下协议,共同遵守。

一. 甲方确认乙方符合甲方规定的销售人员配车奖励政策,将以下车辆提供给乙方无偿使用,期限3年(自车辆实际交付之日起计):车辆商标/型号_______,生产厂商______ ,车辆牌照号码_______,车架号_______.

二. 乙方愿意在享受购车贷款时与甲方签订期限不少于3年的劳动合同,并接受甲方对其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估及管理。

三. 就车辆使用/奖励/转让等事项,双方同意按照下述条款执行:

1. 若乙方累计2年完成销售回款指标1200万元,甲方同意将已配车辆产权奖励给乙方,将车辆过户给乙方(车辆过户费用由乙方承担,以下同);

2. 车辆无偿使用期满后,乙方若未能符合上一条款要求的,则双方同意按照车辆的市场评估价格转让并过户给乙方。

3. 若乙方未满服务期限因个人原因辞职或因业绩原因/违纪等原因被辞退,甲方同意按按上款所述办法将车辆计价转让并过户给乙方。

4. 乙方同意车辆转让款可以从购货保证金/销售提成奖励/费用及工资中扣除。

5. 若因甲方经营不佳而被收购重组、破产解散等原因导致乙方中途离职,则乙方应将车辆退还给甲方,乙方无需支付车款。

6. 因不可抗力(如严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突发性疾病等)而导致任何一方不能全部或部分履行合同,可以视不同情形免除部分或全部责任,可不视为违约.但当事人(或其家属)须及时将情况通报给对方,以最大程度减少对方损失。

7. 作为乙方的经济担保人,丙方同意在本协议履行中承担乙方的连带责任。

四. 本合同未尽事项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萧山区人民法院提讼。

五.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 家庭地址: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

丙方1(签字):______________ 丙方2(签字):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借用合同范文第8篇

2003年6月9日,被告李强借用王权之名与原告中国农业银行A县支行订立《个人生产经营借款合同》,约定被告向原告借款40万元。还款期限为2004年6月3日,借款年利率为6.9%。被告李强以其所有挂靠于某市融通运输有限公司的卧铺客车(价值68万元)作为该笔借款的抵押物。融通运输有限公司与原告双方于2003年6月3日在《动产抵押清单》上盖章,并约定该清单作为借款合同的附件。原告按该借款合同将40万元贷款发放给被告李强,被告李强获得贷款后,将此款用于了通达公司的生产和经营。

2004年6月3日,被告李强又以王权的名义与原告的双江营业所办理了《借款展期协议》。协议约定,将原告借款合同借款金额40万元的借款期限从2004年6月3日展期至2005年5月20日,展期期间借款年利率为7.1%。

2005年12月30日,原告(甲方)与被告李强(乙方)达成《债务落实协议》。协议的主要内容为:李强于2003年至2004年,为了扩大其客运业务经营规模,借用他人的名义向中国农业银行A县支行贷款共计18笔,金额共计510.7万元。经甲乙双方平等协商,乙方自愿承担所有的贷款及其所产生利息的全部偿还责任。乙方必须对其所承担偿还责任的贷款提供足值、有效的抵押物作抵押担保。本协议签字之日的次月起,乙方必须按月偿付甲方贷款本金不少于10万元,并按季支付所承担全部贷款的相应利息。贷款期限及利率仍按原借款合同约定执行,贷款逾期的执行利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08年4月29日,被告通达公司给原告作出承诺。其主要内容:通达公司以王权等18户的名义,于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间在农行双江营业所申请借款18笔,金额共计545万元,现有贷款余额489万元,表内应收利息105万元,以上借款均已逾期,所借款项实际用于通达公司作为固定资产投入和流动资金使用。为了保障农行债权,公司承诺“以上借款由通达公司承担所有债务,同时将以我公司的固定资产房产作为担保抵押,从2008年6月份起每月由我公司偿还贷款5万元,并承担以上借款合同中的所有法律条款及履行偿还义务”。截至2008年4月20日,该借款合同涉及的借款本金39.5万元及利息99842元未偿还。

原告农行A县支行要求:判决被告偿还原告贷款本金39.5万元及资金利息并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被告王权因法院无法直接送达相关法律文书,依法公告送达了状副本、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等,因逾期未到庭应诉,法院依法进行了缺席审理。经审理后判决如下:由被告通达公司、李强在本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共同偿还原告借款本金39.5万元,利息99842元,从2008年4月21日到付清之日的利息按照农业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标准计算利息,被告王权不承担责任。

争议的焦点问题

关于借款合同的效力

本案涉及的《个人生产经营借款合同》是由银行与王权签订,但是王权并不是合同项下权利义务的真实承受人,尤其是该借款合同上并无被告王权或其受托人的签署,因此被告王权与原告没有成立合同关系。相反,本案被告李强承认自己以被告王权的名义与原告签订了《个人生产经营借款合同》并获得贷款40万元。被告李强将该笔借款用于其投资设立的独资企业即被告通达公司。那么,这种当事人的变化是否影响合同的效力?本案受案法院并没有因此认定借款合同无效,而是通过否认名义借款人王权作为合同当事人并将实质借款人李强作为合同一方当事人的方式,肯定了借款合同的合法有效。

法院的理解是否存在明确的法律依据?笔者认为,我国《合同法》并未直接规定借用他人名义签署合同的效力问题,但是从法理上来看,如果有关合同的实质权利义务承受人认可并接受有关合同当事人的地位,则支持该合同的有效性更有助于有关纠纷的解决。当然,从借款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银行角度来说,如果王权的偿还能力和信誉明显优于实际的借款人,且名义借款人知悉实际借款人借用其名义签署借款合同的事实,则名义借款人也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合同的效力并不因此而受到损害,而是实际承受借款人义务的当事人认定可能更为复杂。

关于实际借款人与名义借款人的过错及其责任

从关系角度看,我国《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由此可知,如果名义借款人知悉实际借款人用其名义向银行借款且不反对,则存在其“默认”的问题。我国《合同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人订立合同。”第四十八条规定:“行为人没有权、超越权或者权终止后以被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人追认,对被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如果实际借款人借用他人名义,有着明显的欺骗银行的意图,且发生有关贷款资金的违法使用并导致银行资金的损失,则实际借款人可能构成骗取银行贷款的刑事犯罪行为。此种情形下,既有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也有刑事法律责任的追究。例如,借款人的身份虚假,系冒用他人名义或使用伪造的身份证明、购车证明与银行签订《借款合同》,该借款合同一般认定为无效合同。该类案件因有贷款诈骗犯罪嫌疑,法院往往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裁定驳回或者中止审理,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我国《刑法》对贷款诈骗罪开始有所规范。《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仅规定了“贷款诈骗罪”,即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认定为有罪并处以刑罚。但实践中,难于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有些案件虽然给金融机构带来了较大损失,但由于不能定贷款诈骗罪,致使此类案件呈现高发趋势,甚至成为某些人打法律球的手法。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六)》充分考虑了实践中以欺骗手段获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及其后果,对于虽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但给金融机构造成了损失,扰乱了正常金融秩序,骗取了金融机构信用与贷款,使金融资产处于非正常的高风险之中,可认定为犯罪。本案虽然存在实际借款人借用他人名义向银行借款,但是实际借款人一方面承认了自己的实际用款人身份,同时积极采取措施主动承担还款义务,且尚未给银行带来较大损失,因此不宜追究实际借款人的刑事责任。

银行有无过错及其责任应如何承担

发生名义借款人和实际用款人的分立,银行是否存在过错?在该案的审理过程中,由于实际用款人对借款合同项下借款人义务的认可和接受,使得法院并未就银行的过错问题作出分析和认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涉及名义借款人承担责任时,银行是否有过错以及该如何承担相应责任的问题则无法回避了。从我国《贷款通则》等监管规章来看,本案借款合同的贷款人以及实际借款人均有违反相关规定的问题。根据《贷款通则》第十九条规定,借款人应当如实提供贷款人要求的资料(法律规定不能提供者除外),应当向贷款人如实提供所有开户行、账号及存贷款余额情况,配合贷款人的调查、审查和检查。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七条规定:“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应当严格审查借款人的资信,实行担保,保障按期收回贷款。”第三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贷款通则》第二十七条贷款调查规定:“贷款人受理借款人申请后,应当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调查。”该文件第三十一条还就贷后检查做出如下规定:“贷款发放后,贷款人应当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查。”这些规定,充分表明了银行对借款人及其借款用途负有审查的职责,如果银行不认真履行和这些职责,则银行的行为构成违规的情形,不仅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还可能遭受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

关于承诺函的效力

针对《个人生产经营借款合同》的履行,原告与被告李强签订了《债务落实协议》,被告通达公司出具了《承诺书》。这两个法律文件实质上将实际借款人和实际用款人纳入了借款法律关系中,并确立了李强和通达公司的借款合同项下的借款人地位。由于这两个文件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是合法有效的。况且,案件审理中原告与被告李强、被告通达公司对欠款本金及利息均无异议,且被告通达公司和李强同意按《债务落实协议》和《承诺书》履行偿还贷款本息的义务。

对银行的几点启示

从本案来看,虽然银行没有在借用他人签订借款合同的纠纷中发生严重的损失,但是银行应该总结该案的教训,有必要注意以下事宜。

第一,银行充分认识虚假借款人引发的重大风险。实际借款人与名义借款人的分离,不仅可能导致银行的民事法律责任,还可能导致银行的行政法律责任。银行不能为了业务的拓展而放任不具有借款主体资格或不符合借款条件的主体借用他人名义向银行借款。否则,银行不仅可能遭受贷款被骗的问题,而且将因自身的放任行为承担有关民事和行政法律责任。特别是当存在第三人担保或者保证保险等贷款保障机制时,一旦发生借款人身份虚假,则担保人或保险人将会据此抗辩银行存在违规行为,并因此免除或者减免担保人、保险人的法律责任。从一些银行前几年发生的较大面积的虚假个人消费贷款案件来看,银行为此付出的成本是高昂的。

第二,银行应谨慎履行审查借款人及其借款用途的义务。鉴于我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对银行审查借款人及其借款用途做了明确的规定,银行应该认真审查有关信息和材料,防止出现名义借款人与实际借款人分离的情形。对于存在委托关系的借款当事人信息审查,更有必要认真核实关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防止发生超越权、滥用权的情形。

第三,出现名义借款人与实际借款人相分离的情形时,银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与相关当事人协商,促成实际借款人承担借款合同项下名义借款人的权利义务。对于名义借款人确属不知情且无任何过错的,银行应该积极争取实际借款人的认可,及时变更借款人身份,以便向实际借款人追偿贷款。如果银行无视此类问题的后果,不及时采取挽回损失、纠正错误的措施,而是采取将错就错的手段,把虚假的名义借款人的不良信用信息报告记载到了人民银行个人信用数据库,则可能引发该名义借款人的抗辩,甚至给银行造成更大的损失。

借用合同范文第9篇

合同相对性是合同制度的基石。在车辆借用引发的责任保险合同纠纷中,对于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的仲裁协议应坚持合同的相对性,其效力不能延及于车辆借用人,而保险车辆借用人尽管不是投保人,但是有资格突破合同相对性而成为原告。

关键词:

车辆借用;责任保险合同;合同相对性;赔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机动车的保有量在我国正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事物的发展都是两面的,机动车日益进入寻常百姓家,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堵车和环境的污染等问题。而频发的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和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威胁则更成为不可小觑的社会问题。对此,其实早有专家断言:“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今天国家最大的问题之一”。[1]304在交通事故引发的责任纠纷案件中,法官经常要面对第三人可否直接对强制责任保险的保险人行使请求权,以及第三人得否直接对保险人主张赔偿追索权等涉及合同相对性的理解和处理的问题。例如,车主(投保人)A将投保了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的保险车辆出借给C,借用人C在使用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使他人死亡并且在本次事故中负全部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借用人C在对受害人赔偿了损失后向保险人主张追偿赔偿保险金,由此与保险人产生争议。对此争议,借用人准备走诉讼的途径解决,可是借用人与保险人不存在直接保险合同关系,而且车主和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合同约定了仲裁条款。在这样的案件中,法官便面临投保人A和保险人之间约定的仲裁条款对于车辆借用人C是否适用以及车辆借用人C能否直接对保险人主张赔偿追索权两个涉及合同相对性的问题。

一、关于合同相对性原则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合同相对性原则,简而言之,就是指合同只在签约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法律拘束力,对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没有约束力。特定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不能对合同当事人主张权利,合同当事人也不能擅自为第三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合同债权人只能向合同债务人主张合同权利,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反之,合同债务人也只对合同债权人承担合同义务,只有合同债权人能基于合同向对方提出请求或提讼。合同的相对性最早起源于罗马法的“债的相对性”理论。在罗马法中,债被称为“法锁”,意指“当事人之间之羁束状态而言”。[2]72无论在大陆法系还是在英美法系,合同相对性原则都被视为合同规则和制度的基石。合同相对性在英美法系中,主要通过两个原则来体现:其一,只有受允诺人方可强制履行合同。举例来说,比如甲对乙支付对价,乙向甲允诺,将对丙为一定行为,在乙未能履诺的情况下,由于丙不是受允诺人,其无权申请乙强制履行该允诺。其二,对价必须由受允诺人提供。同样甲给付对价,乙对甲允诺,将对丙为一定行为,由于丙未提供对价,所以不能强制履行该允诺。

我国《合同法》对合同相对性原则也予以了直接的肯定。该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作为合同规则和制度的基石,合同相对性原则在具体合同制度中得到广泛体现,内容非常丰富而又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体的相对性,意即合同关系只能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发生,只有合同当事人方可基于合同向合同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请求或提讼。具体的说,由于合同关系是仅在特定人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因此只有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才能相互提出请求,没有发生合同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第三人属于非合同关系当事人不能依据合同向合同当事人提出请求或提出诉讼。另外,合同一方当事人只能向另一方当事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和提讼,而不能向与合同无关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及诉讼。二是内容的相对性,意即除非法律或合同有特别的规定,合同规定的权利只由合同当事享有,合同规定的义务也由合同当事人履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更不负担合同中规定的义务。在双方合同中,还表现为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权利义务相互对应,互为因果,呈现出“对流状态”,权利人的权利须依赖于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才能实现。合同内容的相对性又主要通过以下几个具体规则来体现。(1)合同赋予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规定由当事人承担的义务,一般也不能对第三人产生拘束力。(2)合同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3)合同权利与义务主要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约束力,法律的特殊规定即为合同的相对性原则的例外。三是责任的相对性,即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

二、机动车责任保险合同的仲裁条款如何适用合同相对性原则

现在不少机动车责任保险合同中设立了仲裁条款。对这些订有仲裁条款的责任保险合同,一旦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引发纠纷,一个普遍性的但同时也是理论和实务上亟待回答的难题是,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已经存在的仲裁条款是否对第三人有约束力?若以车辆借用案例为例来说明,即是仲裁条款对车辆借用人是否适用?

1、肯定论对此问题,理论和实务界持肯定论者指出,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做法是鼓励和支持通过仲裁解决民商事争议。因此,如果过于严格坚持合同相对性,认为仲裁条款只能约束合同当事人,对车辆借用人不发生效力,与现今各个国家度正不断加大对仲裁的鼓励和支持的力度的背景背道而驰。为适应仲裁条款的效力出现扩大化的趋势,应该将仲裁条款的效力扩大到第三人。

2、视情论理论和实务界也有持视情论者。他们的观点是,既不直接肯定,也不直接否定,而提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人以利益衡量为基本理据认为,“是否承认责任保险合同中仲裁条款对第三人的效力涉及到不同利益和不同政策的权衡与选择,它既关系到第三人对仲裁的同意权,又关系到保险人对保险合同的正当预期;既关系到仲裁法中对仲裁扩大化的支持,又关系到保险法中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因此,只有对所有因素加以平衡才能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果”。[3]128我国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对仲裁协议的立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坚持仲裁条款或说仲裁协议是仲裁得以开始的基石,进行仲裁必须具备书面的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没有通过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确定的仲裁合意,就没有仲裁。另一方面,严格坚持仲裁协议相对性原则,认为仲裁协议只对直接的仲裁协议双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和第九条规定,仲裁协议只在两种情形下扩张适用到第三人:一是仲裁协议签订后,当事人发生合并和分立的事实,则原仲裁协议可扩张适用到该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继受人;二是债权债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的,仲裁协议对受让人有效,除非仲裁协议当事人另有约定、受让人在受让债权债务时明确反对或者不知道有单独仲裁协议。

(1)从仲裁协议的特质出发看肯定论观点在各国对仲裁普遍持鼓励和支持立场的背景下,肯定仲裁条款能扩展适用于车辆借用人的观点得到较大程度的认同是不难理解的。肯定论者,面对我国现行立法,更是进一步指出解释法律不仅要从法律的文义出发,更要符合法律的精神。从法律精神的层面讲,认可仲裁协议的效力延及于车辆借用人,符合保险人的合理期待,因为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上写明仲裁条款,一般是希望任何人,只要是依据保险合同向其主张保险赔偿金请求权的,都应当受其约束;也符合“禁止反言”(英美法系)原则的要求,因为车辆借用人既然依据保险合同主张权利,那么同时也应当接受保险合同其他条款的约束。我们认为,肯定论者将仲裁协议与民事合同混为一谈,其实是恰恰忽略了我国仲裁立法关于仲裁协议规定的基本精神。仲裁协议虽然是一种协议,但它规定的不是协议当事人的民事实体权利义务,仲裁协议是解决争议的协议,仲裁协议与民事实体合同相比较,具有自己独自的特质或说独自的精神。仲裁协议的第一个特质或说精神是它的独立性。保险合同是民事实体合同,而仲裁条款是有关民事争议解决方式的协议。两者虽然同写在一张纸上,并通常取保险合同一个称谓,但从精神来说,两者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协议,而非同一合同的两个组成部分。关于两者之间的关系,肯定论者常常机械套用合同法,将两者视为主合同和从合同的关系,在作为主合同的保险合同发生变更情形时,藉由诸如合理期待或者禁止反言之类的观点为桥梁,认为,仲裁协议作为从合同也应当随之产生相应变更。然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19条规定:“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解读本条文的意思就是说,仲裁协议是独立存在的,其与保险合同之间没有主从关系。考虑仲裁协议时,原则上无需也不应当援引保险合同。就车辆借用引发的车辆借用人主张保险金追偿案件而言,尽管保险合同发生了某种变化,可这只是保险合同的变化,但不可据此认为,这种变化使仲裁协议也随之变化。因此,合理期待或者禁止反言在此是不适用的。仲裁协议的另一个特质或说精神是它的明示性。也就是说,必须通过仲裁协议明确表示仲裁的合意。我国现行立法坚持仲裁协议具有明示性的特征或者说默示从无的特征,要求当事人必须以明确的方式表达仲裁意愿,如果仲裁意愿表达不明,必须通过补充协议来予以明确,不通过补充协议予以明确的视为仲裁协议无效。①而合同法上的合同,则承认默示的成分,当事人没有明确表述的内容,不能通过补充协议予以澄清的,合同并不因此而不成立,而是按照交易习惯或者一般原则等予以补充。由此可见,明示性(默示从无)是仲裁协议的特质和精神所在,除了法律明确规定的例外情形外,对于其不明确之处,不是应当根据一般原则加以补充,而是应当或者通过补充协议予以明确或者按仲裁协议无效处理。仲裁条款对车辆借用人是否适用的问题,肯定论者不去管有没有补充协议的情形,试图简单通过合理期待或者禁止反言原则予以明确,显然是有违我国立法精神的。当然,这里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仲裁协议为何具有明示性的特征?我们不妨把诉讼和仲裁在纠纷解决中的地位粗略分为两者模式。一种模式是仲裁和诉讼平等模式,另一种是诉讼优先模式。前一种模式中,诉讼和仲裁平起平坐,平分秋色,在界限模糊的管辖地带,谁也不优于谁,可以相互竞争,客观上需要用一般原则使之明确下来。在后一种模式中,诉讼优先,具有侵略性,凡是模糊的地方,不允许使用一般原则来判断孰是孰非,而是排他的纳入诉讼的领域之内。肯定论者所持的观点,大致来自英美法系,而英美法系对于前一种模式似乎天然有家园之感。可是,我国仲裁法的法律文化土壤,却是倾向于后一种模式的,在界限清晰的地方,固然是或裁或审,但是在模糊之处,国家司法管辖优先而不是民间仲裁优先,这在有强职权主义传统的我国是天经地义的,大家都认可其正当性。这基本就是我国仲裁协议明示性特征的主要成因。从这种理解出发,肯定论者张冠李戴,违背了我国法律规定的仲裁协议精神。

(2)从统一司法和提供可预见的合理期待角度看视情论观点视情论的观点强调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一概肯定或否定仲裁协议对车辆借用人是否适用确实是相对辩证合理的。本观点试图在坚持和突破传统合同相对性原则方面寻求一种平衡,一方面回应了保险合同仲裁条款可在一定条件下扩张适用于第三人的潮流性共识,另一方面也固守传统合同相对性原则,将保险合同仲裁条款最终对第三人是否适用的问题交由法官根据个案情况自由裁量。但我们认为,这种观点的最大缺点在于其不利于司法的统一,也不能给当事人提供可预见的合理期待,因此也是似是而非,不宜采取。司法统一是现代法治国家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司法权作为与立法权、行政权并列的重要国家权力,必须做到统一。做不到司法统一,便无司法的公正性可言。司法统一的内容除了行使司法权的主体的统一之外,最核心的内容便是法律适用的统一。而法律适用的统一的必然逻辑要求就是要做到同样的事情受到同样的处理。简而言之,就是要求在诉讼中要做到“同案同判”。能否做到“同案同判”已成为人们判断司法是否公正默认的“试金石”。虽然有如哲学名言所示: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河流,此案和彼案总是可能难以完全相同,但“同案”在人们的观念中总是相对存在的。面对这些“同案”,老百姓不能容忍同案不同判的结果。由此出发,责任保险合同仲裁条款是否对车辆借用人有效的问题,如果允许法官根据个案情况自由裁量,视情而论的话,必然会出现差不多的"同案"情况,由于法官的视角不一,一些案件认定为有效,一些认定为无效,从而形成司法不统一的局面。与司法不统一的局面形成相伴而生的是,如果持照视情论的观点,在车辆借用引发的保险合同纠纷中,无论是车辆借用人还是作为责任险的承保人的保险公司,对于彼此纠纷的解决路径是不能有合理的预判的,具言之,对车辆借用人而言,其既不知是否要受原保险合同的仲裁条款的约束而不能选择诉讼方式来解决其与保险公司的纠纷,也不知是否可援引原保险合同的仲裁条款针对保险公司提出仲裁申请。反之,对保险公司而言,情况亦是如此。这显然不能给当事人提供可预见的合理期待。我们认为,在仲裁协议对车辆借用人是否适用的问题上宜坚持严格的合同相对性。其一,这种做法符合我国现行立法的文义规定。已如前述,我国现行立法只在两种情形下认可仲裁协议可扩展适用于第三人。对于车辆借用人而言,当事人发生合并、分立的情形显然是不适用的。仲裁协议对权利义务的受让人有效的规定,初看起来似乎是适用的,因为车辆借用人取得的保险赔偿金请求权给人的感觉是来源于车主(投保人)的转让。但细究一下,这种感觉似是而非,经不起逻辑的推敲。试想,如果是转让,必须以车主自己享有保险赔偿金请求权为前提。我们无法想象他(她)能转让不存在的权利。而车主享有保险赔偿金请求权,又以其对于受害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为前提。否则,没有损害,何来索赔!在车辆借用引发的车辆借用人向保险人主张追偿的案件中,实际情况是,车主(投保人)并不对受害人承担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全部赔偿责任都由车辆借用人独自承担。由此可见,借用人的保险赔偿金请求权并非源于车主(投保人)的转让,它其实是一种同车主债权一样原始的债权。综合上述不难看出,仲裁条款对于车辆借用人没有约束力的观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其二,这种做法也符合仲裁立法精神。已如前述,仲裁协议具有独立性和明示性,车辆借用人没有在载有仲裁条款的保险合同或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单独的仲裁协议上签字,其和保险公司之间没有明确的保险合意,坚持仲裁条款对于车辆借用人没有约束力的观点符合仲裁立法的精神。综合上述,无论是从法律的文义理解出发,还是基于从法律的精神,车辆借用人没有在仲裁条款上面签字,在车辆借用人没有同保险人补充达成新的仲裁协议情况下,车主(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仲裁条款对车辆借用人是不适用的。

三、车辆借用人对保险公司主张赔偿追索的合同相对性分析

车辆借用人并非责任保险合同的当事人,车辆借用人能否直接对保险公司主张赔偿追索,换言之,车辆借用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是理论和实务上亟待回答的难题。对于这一问题,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第六条的规定是:保险机动车在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使用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等,对被保险人依法应当支付的赔偿金额,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给予赔偿。关于本条款的理解,保险人一般会认为,保险人只对被保险人的第三者责任承担赔偿责任,对被保险人之外的车辆借用人不予赔偿。因此车辆借用人没有资格向保险人索赔。与此相反,车辆借用人认为,上述规定第六条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亦即条文的前一段规定,如果被保险人或者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对第三人侵权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那么应当由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但不足之处在于,本条文的后一部分亦即条文的后一段仅规定对于被保险人的侵权赔偿责任,保险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予以赔偿。前后段不对称。前段肯定了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允许的合法驾驶人也承担赔偿责任,后段却只规定对于被保险人的侵权赔偿责任,保险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予以赔偿。前段引起了问题,正常的人都会期待后段给出答案。后段的答案和前段的问题之间明显不对称,不周延。前段提出的问题,除了针对被保险人的,还有针对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的。但是,后段给出的答案却只有针对被保险人的,没有针对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的,隐含了合同漏洞,需要通过解释予以填补。填补内容适宜表述为:被保险人允许的合法驾驶人,按被保险人对待,保险人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予以赔偿。由此填补内容出发,车辆借用人作为被保险人允许的合法驾驶人无疑是有权直接要求保险人赔偿的。

车辆借用人的直接索赔资格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朱永琪诉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吴中区支公司、第三人吴建伟保险合同纠纷案①中得到了明确肯定,该案的判决要旨在于:车辆所有人将投保商业三者险的车辆借给他人使用发生交通事故,借用人向第三者承担赔偿责任后,具有保险金请求权,保险公司应当向车辆借用人承担保险责任。因此,肯定车辆借用人具有直接索赔资格的观点是合理正当的。合理期待原则便是支持上述裁判要旨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理由。投保人为车辆投保第三者责任险之目的希望保险人承担交通事故中不特定第三者损失,而不管这一损失的导致者究竟是投保人、被保险人、车辆所有权人还是其允许之合格驾驶员。这是社会的合理期待,对此合理期待,应当受到保护。合理期待原则无疑是能够成立的,但是司法实务中,我们不能停留在原则的层次,需要予以具体化。投保人不但是为自己利益而投保,同时也是为自己允许合法驾驶人利益而投保,从合同法理的层面来看,其实就是说这种合同是为第三利益而订立的合同,具有利他合同的性质。因此,合理期待原则可以转化为利他合同的本然之理规则。对于利他合同,我国《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都有规定。在保险合同和信托合同中,由于法律的特别规定或者合同的特别约定,第三人(包括被保险人、受益人以及信托受益人)突破合同相对性的限制,成为了合同当事人,享有相应的请求权。责任保险合同也具有利他合同的性质,因此车辆借用人可以成为享有赔偿保险金请求权的当事人,是具备原告资格的。需要提及的是,有的论述运用了另外一个支持理由。这个理由是:车辆借用人具备原告资格符合类推解释的要求。因为保险法规定,保险标的转让的情况下,保险人对保险标的转让之后发生的事故原则上要承担保险责任,既然转让了都要对受让人承担责任,举重以明轻,那么对保险标的出借的情形,更应该承担保险责任。我们认为这个类比难以成立,因为如前所述,车辆借用人取得赔偿保险金请求权不是基于继受,而是属于原始取得,而类推的观点似乎将其视为继受取得了。总而言之,将合同漏洞加以填补之后,被保险人允许的合法驾驶人也应当作为被保险人对待,惟有符合社会的这种合理期待,才能发挥三责险的应有功能。因此,车辆借用人就借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所承担的侵权赔偿责任,有权要求三责险的保险人予以赔偿,具备原告资格。

参考文献:

[1][英]科林•史密斯.责任保险[M].陈彩芬译.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2]李宣琛.日耳曼法概说[M].商务印书馆,1944.

[3]朱嵬.论责任保险合同中仲裁条款对第三人的效力[J].法学评论,2009(5).

借用合同范文第10篇

因生产,工作需要,_______________单位(以下简称乙方),借调甲方__________同志(以下简称丙方)去乙方帮助工作,经甲乙丙三方协商同意,签订本借调合同。

一、借调期限

本合同期限自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合同期满即终止借调合同。丙方仍返回甲方工作。

二、生产(工作)任务

1.丙方应服从乙方分配的___________工作。

2.丙方必须按照乙方规定的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三、乙方应为丙方提供的生产、工作条件

1.乙方负责对丙方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安全生产及各种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2.乙方根据国家规定,按工种要求发给丙方劳保用品,配置生产(工作)必须的劳动工具,并提供保障丙方安全、健康的生产、工作环境。

3.其它必要的生产工作条件。

四、劳动报酬及保险福利待遇

1.丙方在乙方工作期间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均与乙方同工种同等级别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2.丙方在借调期间的医疗保险费用,由乙方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

3.借调期间甲方保留丙方的职工身份,并连续计算工龄。

4.借调期间,如遇工资调整,甲方按工资调整政策对丙方予以评定,符合条件,甲方应予升级,待借调合同期满后,丙方回甲方工作时,按调整后的工资级别执行。

5.借调期间,由甲方为丙方提供住房。

6.借调期间,乙方应按月(按年度)和甲方支付__________借调职工管理费,作为丙方的保险基金。

五、政治待遇和劳动纪律奖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违约责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其他协商事项

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凡属国家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八、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__________(签章)

乙方:__________(签章)

丙方:__________(签章)

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劳动合同范本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系甲方自__________公司借用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借用期间各自的权利、义务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自______年____月_____日至______年____月____日被__________公司派往甲方参加__________________项目的管理工作。

二、乙方在甲方借用期间,须遵守甲方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甲方的管理、完成甲方交给的工作任务。乙方如有严重违纪行为,甲方可随时解除本协议,并通知__________公司,由该公司对乙方进行处理。

三、甲方承担乙方的工资,标准为_______元/月,每月___日支付上月工资。

四、乙方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按国家规定由其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五、甲乙任何一方若解除本协议,均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对方。否则应向对方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以乙方月工资为标准)

六、甲乙任何一方若终止本协议,应于协议期满前30日书面通知对方。否则,本协议自动延续一个周期。

七、因本协议的履行发生纠纷,双方均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讼。

八、本协议签字或盖章生效,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或盖章)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乙方:(签字或盖章)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劳动合同范本三

因生产,工作需要,____单位(以下简称乙方),借调甲方____同志(以下简称丙方)去乙方帮助工作,经甲乙丙三方协商同意,签订本借调合同。

一、借调期限

本合同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合同期满即终止借调合同。丙方仍返回甲方工作。

二、生产(工作)任务

1.丙方应服从乙方分配的____工作。

2.丙方必须按照乙方规定的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3.……

三、乙方应为丙方提供的生产、工作条件

1.乙方负责对丙方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安全生产及各种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2.乙方根据国家规定,按工种要求发给丙方劳保用品配置生产(工作)必须的劳动工具,并提供保障丙方安全、健康的生产、工作环境。

3.其它必要的生产工作条件。

四、劳动报酬及保险福利待遇

1.丙方在乙方工作期间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均与乙方同工种同等级别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2.丙方在借调期间的医疗保险费用,由乙方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支付。

3.借调期间甲方保留丙方的职工身份,并连续计算工龄。

4.借调期间,如遇工资调整,甲方按工资调整政策对丙方予以评定,符合条件,甲方应予升级,待借调合同期满后,丙方回甲方工作时,按调整后的工资级别执行。

5.借调期间,由甲方为丙方提供住房条件。

6.借调期间,乙方应按月(按年度)和甲方支付XXX借调职工管理费,作为丙方的保险基金。

五、政治待遇和劳动纪律奖惩

1.____

2.____

六、违约责任

1.____

2.____

七、其他协商事项

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凡属国家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八、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丙方(签章)

签约日期:

上一篇:消费合同范文 下一篇:园林合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