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03-10 06:14:55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第1篇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以前针对《焦裕禄》的介绍也听了不少,但实实在的看还是第一次,看后感觉十分的沉重。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为我们做了表率,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更应该要有焦裕禄精神,即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学习焦裕禄同志,究竟要学什么?就是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习他实事求是, 艰苦奋斗,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学习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高尚情操。

一要学习他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1962年初他到兰考面对的是穷山恶水,百姓忍饥挨饿,干部人心思去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下,焦裕禄没有牢骚,没有多说,更没有退却,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治沙治水治“三害”,为查灾情忍着病痛走遍了所有村队,探访了县境内全部沙丘、风口。为了全县人民的幸福他付出了所有,包括生命。作为一名负责新农合工作的同志,就是要设身处地的为百姓服务,想方设法地方便惠及广大参合群众。

二要学习他身先士卒、敬业奉献的精神。他始终身先士卒、顶风冒雨、不顾病痛用生命在描绘兰考的新篇章。为锁住兰考的风沙,他推着自行车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调查风沙起因,在洪水季节顶风冒雨查看水情。联想到现实工作,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焦裕禄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作为农村卫生工作,就是要多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掌握实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农村工作。

三要学习他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在为解决干部因饥饿浮肿而影响工作时,他冒着政治风险主动拍板购买议价粮;当地区公署派专员调查时,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后来百姓生活是改善了,但他自己女儿却穿着破棉袄,吃不上肉。对比焦裕禄同志,我们对今天的生活环境还有什么可说的。虽然我们和焦裕禄生活的时代不一样,工作的条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根本上讲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结合实际就是要敢作敢为,敢于打破现有格局,勇于创新工作方法,更好的推进工作落实。(编辑:圆圆)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第2篇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记不清第一次看电影《焦裕禄》的电影是哪一年的事,也许因为年少,也许是因为年久,对片中的情节已记忆模糊。昨日深夜再看《焦裕禄》,看的泪眼婆娑,感触颇深,难免与当前时局对比,与自己对比。

焦裕禄,六十年代河南省一个重灾区、贫困县——兰考县县委书记,他虽然没有留下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没有创下直线上升的JDP,他甚至没来得及让兰考县的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好日子,但他却让全县百姓难以忘怀,成了全县干群的骄傲,成了全国官员的榜样。当年人民日报为他发表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他带领干群治沙、治盐碱、治洪,他倒在带领百姓战胜自然灾害的战场,他带着对兰考人民无限热爱而离世了,却永远活在兰考人民心中,永远活在每一个正直的干部心中。看了《焦裕禄》感觉对自身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更让自己明白,我们都应该像他那样的工作、像他那样的爱民。

谁和群众贴心,群众信赖谁。焦裕禄到兰考报到的第一天,县委大院门口遇上的是一批小叫花子,他分光了资金的带的干粮;他召开的第一次县委常委会,带着全体与会人员到火车站现场,看到火车站外广场上在皑皑白雪中席地而坐的百姓拖儿带女的外出逃荒,他羞愧难当、心痛不已,第二天带领干部将救灾粮送到百姓手中;他带着粮食去看望慰问重病的老大爷,当老大爷问他是谁时,焦裕禄告诉大爷“我是你们的儿子”;他拖着病体在暴风疾雨中带头站在救灾第一线,他站在暴雨中亲自绘画救灾排洪路线,带领当地干部做好排洪工作,减少灾区损失;他因为疼痛颤抖着手记录笔记最终倒在会场;他在病床上交代县长下次带麦穗给他看看;他临终时向组织提的唯一要求是把他埋葬在兰考,他要看到兰考的发展和未来。。。。这一幕幕情景至今还在脑海,难以忘记,兰考的百姓更是天天耳濡目染怎能忘怀。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把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宗旨意识天天挂在嘴上,却用最实际的行动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做的每一件事心里装的都是百姓,唯独不装自己。谁说百姓不信赖政府,当年的兰考百姓对政府无比信赖。记得几年前,看过一条新闻报道,时任河南省兰考县一县委书记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你别给我提焦裕禄,提到他我就烦”,结果是被免职了。在兰考人民心里,没有人可以超越焦裕禄,兰考人民更不允许任何人亵渎焦裕禄,哪怕是以轻佻的口吻戏谑也不行。百姓心中有杆秤,谁与百姓贴心,百姓心里自然信赖谁。

谁敢于担当,同僚信服谁。焦裕禄爱才,老所长因患浮肿病逝去时,焦裕禄蹲在病房心痛的哭了,他想到了全县300多个奋斗在第一线的脱产干部,想到要保护这些填不饱肚子,患着病还在工作的”财富”,为了他们,他铤而走险到临县换取高价粮,发给干部,而他自己带领县委常委一粒不取。当行署专员下来调查时,县长为保护他挑起责任,而他却不愿推卸,要担起重责,他的爱才,他的担当让广大干部群众无比信服。无法忘记,调查汇报会室外黑压压的干群听到焦裕禄可能要受到处分时,异口同声要到北京为其喊冤,那情那景既让人感动,更觉温暖,自古人心换人心啊。干部也好、百姓也好,此时都与其同心,作为一名干部,还有什么比此更感温暖和骄傲?

谁能与群众一样耐于清贫,那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在那个清贫的年代,多少人想方设法想获取特殊食物来孝顺自己的父母,宠爱自己的妻儿,作为一县之头,焦裕禄有很好的条件享受其他人员享受不到的东西,可他却带领县委委员退掉特殊供应证,面对县长送到家来的二十斤粮食他却给了当时思想不稳的大学生。他家天天都是窝窝头,天天只有青菜,长女的棉袄一穿四五年无钱换新,他的钱却经常接济一些比他困难的干部群众。看到这些情景真让现如今的一些干部惭愧,多少干部天天山珍海味仍不知足,尽管嘴里天天喊着“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心里想的是特权,是享受,而不是群众。

看了《焦裕禄》,每一个干部都该想想我们该给孩子留什么?每一个人都要为人父母,每一个父母都痛爱自己的儿女,可爱的方式有种种不同,结果也自然不一样。焦裕禄的小儿子多日未尝一口肉,当母亲因焦裕禄把钱给了别人而无法买肉回家,小儿子在饭桌上嚎啕大哭不肯啃窝窝头,甚至将一个窝窝头丢到地上时,焦裕禄竟然狠心的打了孩子,并教育孩子“这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有不少人连窝窝头都吃不上”;他让无限欣喜想吃鱼的孩子自觉送掉别人送来的几条鱼。看到这些不由让我深深思索,父母该给孩子留点什么,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财富?焦裕禄重病时,大儿子偷偷出去打工,换取一天一块钱的工钱,他要为病重的父亲购买食物,多么懂事的孩子。想起一句古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神财富永远比物质财富重要啊。焦裕禄的儿女是官二代,却不是富二代;他的儿女也是幸运的,他们的父亲虽然没有给他们留下丰富的物质财富,却传承了父亲的正直、清廉、爱民等丰富的精神财富,他们永远会懂得如何回报社会,做一个有益于国军,有益于社会的人。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第3篇

——影片《焦裕禄》观后感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2月26日上午,在教育局二楼会议室,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活动中,我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

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

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走了120多个大队。为治理兰考的三害,改变全县36万人民的贫困面貌,他带着重病坚持工作,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2岁的好干部焦裕禄于1964年5月14日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兰考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观看完电影后,我们进行了讨论,有人突然提起,被称为“县委书记好榜样”的焦裕禄的主要政绩是什么?同志们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他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盐碱,不屈不挠的向自然灾害作斗争;有的人说,是他牢记党的号召,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有的人说,是他能坚持原则,向错误的思想进行抵制和斗争;有的人说,是他严于律已,不搞特殊化,等。这都是事实。如果说他搞了多少大楼和市政建设,拓宽了多少条马路,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那都是没影的事。

那么,焦裕禄同志有没有“政绩工程”?是什么?我认为,焦裕禄同志不但有“政绩工程”,而且还十分的壮观和伟大,那就是: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等。这些“政绩工程”与现在所谓的“政绩工程”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价值上来讲,从捍卫和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上来说,要高大的多,有用的多,在人民群众中的反响要强烈地多。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不忘焦裕禄同志,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

什么才是真正的“政绩工程”?就是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以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已任,求真务实,取信于民,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公而忘私,先人后已,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第4篇

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组织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并重温《焦裕禄》这部的教育影片。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大家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这部电影描绘了为党为民、殚精竭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民好公仆焦裕禄的光辉形象。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还在于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焦裕禄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一、学习焦裕禄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决绝,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十分羸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在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近半个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富国之路,人民生活富足,再没有旧日兰考饥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景象。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生存问题,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名国家干部,我们代表的就是党和国家的形象,当我们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还记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否拥有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的赤子之心、人民情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爱护、帮助我们的人民,这样才是我们的立国之基、立党之本。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提拔干部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如果一名党员干部连最基本的党性、道德修养都不具备,又如何能够公而忘私,干好本职工作,又如何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的深情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用心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二、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当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肝癌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是交待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不香"的朴实思想,振聋发聩,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工作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难,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上,还是畏惧退缩?工作方法采取的是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还是推诿扯皮,知难而退?

"动机"和"方式"是解决问题的一对孪生兄弟,二者缺一不可。"动机"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立足点,是为什;,而"方式"就是方法、途径,是怎么做。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要想干,这是"动机",然后才是怎么干?这是"方式".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问计群众、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三、学习焦裕禄精神,培养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 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率先垂范。初到兰考的焦裕禄看到百姓的贫苦生活,在主要领导反对的情况下,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在为解决干部因饥饿浮肿而影响工作开展时,他冒着政治风险,主动拍板决定购买议价粮;当地区公署派专员调查时,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当老百姓心存感激送来几条自家养的鲤鱼、孩子们高兴得说要吃红烧鲤鱼时,他教导孩子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不能不劳而获;当孩子们因为没有吃到红烧肉而将窝头扔到地上时,他的心在流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作为兰考县的父母官,他的女儿却连一件体面的棉袄都没有??.

对比焦裕禄同志,在当今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有多少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又有多少领导干部、权钱交易,迷失方向?还有一些人工作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焦裕禄同志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在当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加强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他把生命交给了这片热土,他没有高谈阔论、没有留下什么警世明言,甚至没有像样的政绩工程,但他有一颗火热质朴的心,

他心里想的是人民,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兰考那郁郁葱葱成片的泡桐林铭记了他光辉的一生,如今长满了庄稼的昔日的盐碱地证明了他的丰功伟绩!

焦裕禄观后感850字(二)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是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在于他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公而忘私,心系百姓,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焦裕禄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还在于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焦裕禄同志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好儿子,是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一、学习焦裕禄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决绝,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十分羸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在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近半个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富国之路,人民生活富足,再没有旧日兰考饥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景象。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生存问题,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名国家干部,我们代表的就是党和国家的形象,当我们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还记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否拥有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的赤子之心、人民情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爱护、帮助我们的人民,这样才是我们的立国之基、立党之本。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提拔干部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如果一名党员干部连最基本的党性、道德修养都不具备,又如何能够公而忘私,干好本职工作,又如何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的深情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用心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二、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当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肝癌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是交待大学生回城后不要

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不香"的朴实思想,振聋发聩,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第5篇

——影片《焦裕禄》观后感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2月26日上午,在教育局二楼会议室,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活动中,我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

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

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走了120多个大队。为治理兰考的三害,改变全县36万人民的贫困面貌,他带着重病坚持工作,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2岁的好干部焦裕禄于1964年5月14日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兰考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观看完电影后,我们进行了讨论,有人突然提起,被称为“县委书记好榜样”的焦裕禄的主要政绩是什么?同志们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他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盐碱,不屈不挠的向自然灾害作斗争;有的人说,是他牢记党的号召,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有的人说,是他能坚持原则,向错误的思想进行抵制和斗争;有的人说,是他严于律已,不搞特殊化,等。这都是事实。如果说他搞了多少大楼和市政建设,拓宽了多少条马路,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那都是没影的事。

那么,焦裕禄同志有没有“政绩工程”?是什么?我认为,焦裕禄同志不但有“政绩工程”,而且还十分的壮观和伟大,那就是: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等。这些“政绩工程”与现在所谓的“政绩工程”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价值上来讲,从捍卫和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上来说,要高大的多,有用的多,在人民群众中的反响要强烈地多。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不忘焦裕禄同志,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

什么才是真正的“政绩工程”?就是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以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已任,求真务实,取信于民,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公而忘私,先人后已,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座无坚不摧的精神丰碑。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第6篇

电视剧《焦裕禄》用艺术手法,生动再现了焦裕禄同志一生成长与奋斗的人生轨迹,讲述了他情系人民、公而忘私的感人故事。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干部,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崇高的人生追求。他 1962年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 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 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电视剧《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众的心灵, 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焦裕禄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这是一个产党员干实事,亲自考察调研农村生产生活而发自肺腑的话语,话语朴实中带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对党的忠诚。观看完电视剧,总结了焦裕禄精神——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是我们所有中国人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大学生村官的精神财富和干好工作的行动指南。

大学生村官应该学习焦裕禄扎根农村的精神。到农村最基层,条件最艰苦的地方锻炼自己,才能挑起祖国接班人的担子。农村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无论是物质上的困难还是精神上的贫乏都是我们在工作中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必须有在艰苦条件下苦干的的心理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村官这一行。

大学生村官应该学习焦裕禄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精神。他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调节费,反而遭到了无所事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到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每当他的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采取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压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这是多么刚强的性格,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韧拔的气节。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诗句,正是对焦裕禄的真实写照。

大学生村官应该学习焦裕禄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精神。发挥自己的长处,多调研多思考。走村入户和农民朋友聊天,调查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创新发展模式,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第7篇

今年3月到焦裕禄生前工作过的地方——河南省兰考县,他在兰考指出“虽然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他反复叮嘱工作人员说:“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搞形式主义”,他还指出:“我们要看焦裕禄是怎么做的,对照自己,见贤思齐”,“焦裕禄在兰考工作时间并不长,但给我们留下这么多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学习焦裕禄同志的群众利益第一、群众需要优先的高贵品质。

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而是怀着一颗爱民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大雪封山灾害发生时,他首先想到的是群众,为群众筹集粮食;百姓家的孩子生病,他不顾自己羸弱的身躯去看望孩子直到孩子痊愈。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他都始终牢记;群众的冷暖,他常挂心头。下乡时他曾发自肺腑的对群众说,我是你们的儿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在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富民强国之路,再没有旧日兰考饥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场景。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生存问题,然而当我们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还记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否拥有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的赤子之心、人民情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们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爱护、帮助我们的人民,这样才是我们的立国之基、立党之本。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的深情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我们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实事求是,联系实际调查民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兰考的新篇章,为了锁住兰考肆虐的风沙,他带着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并集中群众的智慧,总结典型,在全县推广;为解决夏季的水患,又是他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清,在大家垂头丧气时,又是他振聋发聩,激起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在工作中,他认真贯彻上级决定,执行中注意与实地结合;他爱好读书学习,但从不走本本注意;他重视研究他人经验,但借鉴从不生搬硬套。

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上,还是畏惧退缩?工作方法是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还是推诿扯皮,知难而退?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国为民,问计群众,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正如指出的“在焦裕禄同志身上在,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 ,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深入调查研究,真正把求真务实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

观念激荡,需常洗心灵之垢;物欲诱惑,需常敲警示之钟

。作为党校的一名青年党员,我要把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落实到学习实践上。

一是把学习当做一种坚守,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刚到新四军传统教育研究中心的时候,我把自己任务想的很简单,觉得只要背好解说脚本,到现场给大家说一说就行了,通过领导的教导以及这一阶段的学习,我觉得仅仅待在家里撰写、背诵解说词远远不够,于是我又去新四军纪念馆实地观摩专业解说员的讲解,听了一遍又一遍。那会儿我觉得自己应该差不多了。这次五一休息,刚好亲戚来访,我就自告奋勇当导游到新四军纪念馆为他们讲解。一趟讲解下来,我衣服都被汗沁湿了,差距太大了。那时我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也体会到了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真实概念,同时我认为。作为一名党校的现场讲解员,自己不但要有一桶水还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多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用重视学习的精神、勤于学习的责任、善于学习的能力、乐于学习的境界、持久学习的恒心来武装我们自己,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不断开拓事业新局面。

二是把思考当成一种习惯。工作中,我们常被繁重的事务缠身;生活中,我们常被众多的娱乐方式诱惑,曾经一度网络很流行一句话,我走的太快,灵魂跟不上了。这句话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不管再忙,都要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思考。

三是把调研当成一种常态。坚持改进服务群众的作风,增强下基层的意识,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去充分论证、到一线去实践锻炼,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贴近地气。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第8篇

电影《焦裕禄》里有三个场景让我特别难忘:一是焦裕禄领着县委一班人看望车站里逃荒的灾民,他从地上捡起的半块窝窝头;二是焦裕禄去车站为大学生技术员送行,他送给小伙子的那包沙土;三是因为买黑市救济粮面临上级调查,他沉着冷静说出的那句话:“这事我知道,是我下命令干的。”这三个特写画面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它让我想起沉甸甸的两个字---责任。

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1962年冬,刚过不惑之年的焦裕禄调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当他走进这片贫瘠的土地时,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是大雪风沙和饥饿荒芜的土地——他面临的任务、使命和工作是如此艰巨。危难之时,他没有选择退却和逃离,而是迎难而上,与风沙、盐碱和洪灾展开了生死较量。责任,让他内心如火一般燃烧,化作无穷无尽的动力。在北风呼啸、飞沙漫天的田间地头,他和群众一起挥锹劳动;在寒冬雪夜,他踏雪百里把救济粮亲手送到孤寡老人的手中;在那破旧的写字台前,他忍受着肝癌的剧痛,起草着治理风沙盐碱的方案……在兰考工作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走遍了兰考大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从此,他将自己的名字与生命刻在了这片土地上,让人们口碑相传,永远铭记。正是以责任和忠诚为基石,焦裕禄才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一座永留史册的丰碑。

责任意味着什么?责任意味着真情。当他得知新来的大学生由于吃不惯窝头、不习惯风沙后,并没有另眼相看,而是爱护有加,给他送米送钱。当得知人已经去火车站时,他撒腿就追。到了火车站,他半恳求半遗憾地对小伙子说:“你走了,我没啥送的,这是兰考的一包沙土,你拿回去做一下试验,看还能种啥。”面对没有一丝架子、没有一点官气的县委书记动情的请求,小伙子被感动了,他终于选择了留下。当火车开过之后,小伙子出现在因为疼痛半蹲在地上的焦裕禄的身后,他露出了惊喜的目光。这是一个人才的坐标,事关兰考的发展和未来,而这个人才坐标是焦裕禄用真情换来的,是用他坦荡的胸怀和求贤若渴的眼光换来的。忠诚于心,奉献于行。只有行动,才能得到士子之心,只有真情,才能挽留住人,留住人心。

责任意味着什么?责任意味着担当。作为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他倡导取消了干部特殊的供应本,但当面对由于饥饿而浮肿的老干部时,他不得已让助手去黑市购买救济粮,承担违背物资统购统销政策的政治风险,这是需要摘去乌纱帽的勇气的。面对上级调查和同事的诘问,他没有把责任推给副手,而是主动承担责任,体现了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当行署专员和焦裕禄谈完话走出房间时,所有的干部群众都自发聚集在大院里,他们要为他们的书记到北京请愿。当专员表态请愿他也算一个,并明确表示“不管焦裕禄同志受不受处分,他仍旧是你们的县委书记”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面对组织的信任与群众的厚爱,焦裕禄平静的脸庞上闪动着泪光。我相信,兰考的干部群众在找到主心骨的同时,更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决心,一种责任在肩的信心和决绝。

责任贯穿人的一生。责任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健康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民族、个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体表现。一位伟人说过,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是所有价值中处于最高的位置。在社会的舞台上,每种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焦裕禄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只有用心对待工作,把身心和工作融合在一起,像爱自己的家人一样爱工作,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爱岗位,真正去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才能用自己的行为最终去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第9篇

电影《焦裕禄》以20世纪60年代初,河南省兰考县遭遇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期,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全县人民群众忍饥挨饿,很多人被迫背井离乡为背景,讲述1962年焦裕禄同志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后,为彻底改变当地一穷二白的面貌,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深入乡村和农户调查研究,率领全县群众展开生产自救,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最终积劳成疾,1964年5月以身殉职的感人事迹。影片再现了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想,学习焦裕禄,做个什么样的人呢?

要做一个对党忠诚老实的人。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中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他却一如既往的干工作,他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一个共产党员的丰碑。作为一名党员,只有时时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真心为民想问题、办实事,打基础、谋长远,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与民争利,终将被人民所唾弃。当今社会,有的党员干部口口声声说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实际却口是心飞,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最后原形毕露,纷纷出事,真是莫大的讽刺。

要做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人。严重患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他的心中永远装的是兰考的百姓而惟独没有自己,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和人民。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学习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志存高远,既要坚定理想信念,又要脚踏实地,始终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始终对干好工作、实现人生理想目标充满必胜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充满必胜信心。

要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焦裕禄同志在身患重病期间依然坚持工作,坚持在病房里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学习。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工作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境,会有倦怠心。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上,还是畏惧退缩?是保持热情,还是过得去就行甚至混日子?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身在岗位但心思不在,心浮气躁,患得患失,坐不住冷板凳,热衷于处处作秀,生怕社会埋没自己,领导忘记自己,“两年不提拔,就得有说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一门心思想升迁,对现状不满,对他人不满,对社会不满,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我们要学习焦裕禄事必躬亲、“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树立“一日无为、寝食不安”的思想意识,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努力做一个让群众满意的人。事业是干出来的,只要有为民干事之心,再小的岗位也是大舞台,也能有大作为,我们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细里做,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望。

要做一个与群众心心相印的人。焦裕禄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为了这些穷苦百姓,他在兰考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植树治沙,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焦裕禄认真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忧,广集民智,不摆架子,深刻体现了党的公仆精神。我们应像焦裕禄同志一样,时刻对人民群众充满深厚感情,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心怀为民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难,为群众搞好服务。

要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当上级来调查处理问题,别人又乐于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焦裕禄以坦白的襟怀承认是自己做出了决定,展现出他对党的忠心,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为他知道党的形象,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去维护。我们要多问问自己,对于本职工作,我们尽心了吗?对于该负的责任,我们担当了吗,是否软弱逃避?

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第10篇

一、学习焦裕禄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情景,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被病魔折磨十分脆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在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近半个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富国之路,人民生活富足,再没有旧日兰考饥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景象。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生存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国家干部,我们代表的就是党和国家的形象,当我们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还记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否拥有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的赤子之心、人民情怀?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一名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如果一名党员干部连最基本的党性、道德修养都不具备,又如何能够公而忘私,干好本职工作,又如何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的深情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用真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二、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无私奉献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真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当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疾病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是交待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一句的肺腑之言,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工作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难,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就应该学习焦裕禄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知难而上,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

三、学习焦裕禄精神,培养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

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率先垂范。初到兰考的焦裕禄看到百姓的贫苦生活,在主要领导反对的情况下,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在为解决干部因饥饿浮肿而影响工作开展时,他冒着政治风险,主动拍板决定购买议价粮;当地区公署派专员调查时,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当老百姓心存感激送来几条自家养的鲤鱼、孩子们高兴得说要吃红烧鲤鱼时,他教导孩子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不能不劳而获;当孩子们因为没有吃到红烧肉而将窝头扔到地上时,他的心在流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作为兰考县的父母官,他的女儿却连一件体面的棉袄都没有……对比焦裕禄同志,在当今社会有多少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世界的改造,又有多少领导干部、权钱交易,迷失方向。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焦裕禄同志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在当今社会经济稳步推进的大好环境下,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加强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

上一篇:安全教育观后感范文 下一篇:小班班务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