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03-16 18:19:17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第1篇

电影《焦裕禄》里有三个场景让我特别难忘:一是焦裕禄领着县委一班人看望车站里逃荒的灾民,他从地上捡起的半块窝窝头;二是焦裕禄去车站为大学生技术员送行,他送给小伙子的那包沙土;三是因为买黑市救济粮面临上级调查,他沉着冷静说出的那句话:“这事我知道,是我下命令干的。”这三个特写画面给我以强烈的震撼,它让我想起沉甸甸的两个字---责任。

什么是责任?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1962年冬,刚过不惑之年的焦裕禄调任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当他走进这片贫瘠的土地时,迎接他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逃荒要饭的灾民,是大雪风沙和饥饿荒芜的土地——他面临的任务、使命和工作是如此艰巨。危难之时,他没有选择退却和逃离,而是迎难而上,与风沙、盐碱和洪灾展开了生死较量。责任,让他内心如火一般燃烧,化作无穷无尽的动力。在北风呼啸、飞沙漫天的田间地头,他和群众一起挥锹劳动;在寒冬雪夜,他踏雪百里把救济粮亲手送到孤寡老人的手中;在那破旧的写字台前,他忍受着肝癌的剧痛,起草着治理风沙盐碱的方案……在兰考工作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走遍了兰考大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从此,他将自己的名字与生命刻在了这片土地上,让人们口碑相传,永远铭记。正是以责任和忠诚为基石,焦裕禄才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一座永留史册的丰碑。

责任意味着什么?责任意味着真情。当他得知新来的大学生由于吃不惯窝头、不习惯风沙后,并没有另眼相看,而是爱护有加,给他送米送钱。当得知人已经去火车站时,他撒腿就追。到了火车站,他半恳求半遗憾地对小伙子说:“你走了,我没啥送的,这是兰考的一包沙土,你拿回去做一下试验,看还能种啥。”面对没有一丝架子、没有一点官气的县委书记动情的请求,小伙子被感动了,他终于选择了留下。当火车开过之后,小伙子出现在因为疼痛半蹲在地上的焦裕禄的身后,他露出了惊喜的目光。这是一个人才的坐标,事关兰考的发展和未来,而这个人才坐标是焦裕禄用真情换来的,是用他坦荡的胸怀和求贤若渴的眼光换来的。忠诚于心,奉献于行。只有行动,才能得到士子之心,只有真情,才能挽留住人,留住人心。

责任意味着什么?责任意味着担当。作为主政一方的县委书记,他倡导取消了干部特殊的供应本,但当面对由于饥饿而浮肿的老干部时,他不得已让助手去黑市购买救济粮,承担违背物资统购统销政策的政治风险,这是需要摘去乌纱帽的勇气的。面对上级调查和同事的诘问,他没有把责任推给副手,而是主动承担责任,体现了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当行署专员和焦裕禄谈完话走出房间时,所有的干部群众都自发聚集在大院里,他们要为他们的书记到北京请愿。当专员表态请愿他也算一个,并明确表示“不管焦裕禄同志受不受处分,他仍旧是你们的县委书记”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面对组织的信任与群众的厚爱,焦裕禄平静的脸庞上闪动着泪光。我相信,兰考的干部群众在找到主心骨的同时,更有一种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决心,一种责任在肩的信心和决绝。

责任贯穿人的一生。责任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健康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民族、个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具体表现。一位伟人说过,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是所有价值中处于最高的位置。在社会的舞台上,每种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人是要有点精神的。焦裕禄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只有用心对待工作,把身心和工作融合在一起,像爱自己的家人一样爱工作,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爱岗位,真正去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才能用自己的行为最终去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第2篇

电影《焦裕禄》以20世纪60年代初,河南省兰考县遭遇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期,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全县人民群众忍饥挨饿,很多人被迫背井离乡为背景,讲述1962年焦裕禄同志调任兰考县委书记后,为彻底改变当地一穷二白的面貌,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深入乡村和农户调查研究,率领全县群众展开生产自救,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最终积劳成疾,1964年5月以身殉职的感人事迹。影片再现了一个不朽的共产党员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想,学习焦裕禄,做个什么样的人呢?

要做一个对党忠诚老实的人。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中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他却一如既往的干工作,他用自己的言行树立一个共产党员的丰碑。作为一名党员,只有时时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真心为民想问题、办实事,打基础、谋长远,人民才会拥戴你、支持你。反之,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与民争利,终将被人民所唾弃。当今社会,有的党员干部口口声声说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实际却口是心飞,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最后原形毕露,纷纷出事,真是莫大的讽刺。

要做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人。严重患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他的心中永远装的是兰考的百姓而惟独没有自己,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业和人民。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学习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志存高远,既要坚定理想信念,又要脚踏实地,始终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始终对干好工作、实现人生理想目标充满必胜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充满必胜信心。

要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焦裕禄同志在身患重病期间依然坚持工作,坚持在病房里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学习。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工作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遇到困难,遇到困境,会有倦怠心。在困难面前我们是知难而上,还是畏惧退缩?是保持热情,还是过得去就行甚至混日子?现实生活中,有的党员干部身在岗位但心思不在,心浮气躁,患得患失,坐不住冷板凳,热衷于处处作秀,生怕社会埋没自己,领导忘记自己,“两年不提拔,就得有说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一门心思想升迁,对现状不满,对他人不满,对社会不满,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我们要学习焦裕禄事必躬亲、“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树立“一日无为、寝食不安”的思想意识,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努力做一个让群众满意的人。事业是干出来的,只要有为民干事之心,再小的岗位也是大舞台,也能有大作为,我们要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细里做,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望。

要做一个与群众心心相印的人。焦裕禄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为了这些穷苦百姓,他在兰考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植树治沙,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焦裕禄认真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忧,广集民智,不摆架子,深刻体现了党的公仆精神。我们应像焦裕禄同志一样,时刻对人民群众充满深厚感情,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心怀为民之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难,为群众搞好服务。

要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当上级来调查处理问题,别人又乐于替他承担责任的时候,焦裕禄以坦白的襟怀承认是自己做出了决定,展现出他对党的忠心,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为他知道党的形象,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去维护。我们要多问问自己,对于本职工作,我们尽心了吗?对于该负的责任,我们担当了吗,是否软弱逃避?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第3篇

一、学习焦裕禄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情景,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被病魔折磨十分脆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在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近半个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富国之路,人民生活富足,再没有旧日兰考饥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景象。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生存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国家干部,我们代表的就是党和国家的形象,当我们面对群众诉求时,是否还记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否拥有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的赤子之心、人民情怀?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一名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如果一名党员干部连最基本的党性、道德修养都不具备,又如何能够公而忘私,干好本职工作,又如何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的深情值得每一个党员干部用真心去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二、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无私奉献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真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当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疾病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是交待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一句的肺腑之言,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在我们今天的工作中,工作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难,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就应该学习焦裕禄面对困难,毫不畏惧,知难而上,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精神。

三、学习焦裕禄精神,培养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

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率先垂范。初到兰考的焦裕禄看到百姓的贫苦生活,在主要领导反对的情况下,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在为解决干部因饥饿浮肿而影响工作开展时,他冒着政治风险,主动拍板决定购买议价粮;当地区公署派专员调查时,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当老百姓心存感激送来几条自家养的鲤鱼、孩子们高兴得说要吃红烧鲤鱼时,他教导孩子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不能不劳而获;当孩子们因为没有吃到红烧肉而将窝头扔到地上时,他的心在流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作为兰考县的父母官,他的女儿却连一件体面的棉袄都没有……对比焦裕禄同志,在当今社会有多少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世界的改造,又有多少领导干部、权钱交易,迷失方向。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工作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推诿扯皮,不负责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焦裕禄同志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给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在当今社会经济稳步推进的大好环境下,我们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加强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第4篇

4月9日,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我观看了电影《焦裕禄》, 电影真实再现了焦裕禄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影片唤起了回忆与怀念,更唤起了崇敬与思考,再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不朽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可信地表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学习焦裕禄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在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近半个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让中国走上了富国之路,人民生活富足,再没有旧日兰考饥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景象。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生存问题,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代表的就是党和国家的形象,当面对群众诉求时,就应该像焦裕禄同志一样满怀赤子之心、人民情怀。xx平总书记指出,选拔干部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标准,如果一名党员干部连最基本的党性、道德修养都不具备,又如何能够公而忘私,干好本职工作,又如何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的深情值得我用心感受,用行动去实践。

二、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实事求是。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当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肝癌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是交待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不香的朴实思想,振聋发聩,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在今天的工作中,工作内容虽然不同,相同的是都会面临困难,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不能推诿扯皮,畏惧退缩,必须敢于担当,知难而上,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动机和方式是解决问题的一对孪生兄弟,二者缺一不可。动机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立足点,是为什么;而方式就是方法、途径,是怎么做。工作中,我首先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要想干,这是动机,然后才是怎么干,这是方式。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着想,问计群众、实地考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给了我很好的答案。

三、学习焦裕禄精神,正直无私、清正廉洁。

焦裕禄同志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率先垂范,树立了光辉榜样。初到兰考的焦裕禄看到百姓的贫苦生活,在主要领导反对的情况下,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在为解决干部因饥饿浮肿而影响工作开展时,他冒着政治风险,主动拍板决定购买议价粮;当地区公署派专员调查时,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当老百姓心存感激送来几条自家养的鲤鱼、孩子们高兴得说要吃红烧鲤鱼时,他教导孩子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不能不劳而获;当孩子们因为没有吃到红烧肉而将窝头扔到地上时,他的心在流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作为XX县的父母官,他的女儿却连一件体面的棉袄都没有

在当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加强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决不能用来为个人谋取私利。

在新时期机构编制工作中,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向焦裕禄同志学习,时刻牢记宗旨,坚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职岗位,扎扎实实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公安干警焦裕禄电影观后感心得体会二】

第一次看到焦裕禄的名字,是在学生时代的语文课本里。通过学习这篇课文,焦裕禄给那时的我留下的记忆就是:兰考县委书记中国一个很穷的地方的县委书记,一个老百姓喜欢的好干部,鞠躬尽瘁,最后因肝癌去世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这次观看了电影《焦裕禄》后,我对兰考的风沙、水涝和盐碱以及兰考灾民纷纷外逃的场景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从而对焦裕禄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其本人有了更深的、更全面的了解。电影《焦裕禄》,带给我思想的震撼、心灵的冼礼和精神的升华,使我再一次认真思索人生的真谛,人当怎样活着?我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在以xx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中国需要千千万万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作为xx的党员领导干部,就应从我做起,争做一名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努力做到:

一、服从组织安排,热爱本职工作。

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党组织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面对王书记调往开封、众多干部嚷嚷着要调走的现状,焦裕禄思想上未曾有丝毫的动摇,没有任何怨言,欣然履职,下定决心改变兰考一穷二白的面貌。再看看我们身边,不乏挑警种、挑岗位的民警,交警、治安等部门人人都争着去,国保等部门却无人问津,甚至有少数民警被组织提拔重用到不是他本人理想中的岗位也埋怨组织,心生怨气,而不是感恩组织,不是想着怎么努力工作回报组织。面对焦裕禄,他们不觉得汗颜吗?现在我们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不知比焦裕禄所处的时代好多少,作为一名合格的公安民警,就应做到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为维护我市社会政治稳定和治安安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二、杜绝特权思想,一心一意为民。

焦裕禄刚到兰考就任县委第二书记时,在主要领导反对的情况下,带头取消了领导干部的特殊生活待遇。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看看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看看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情景,统一了县委一班人的思想。当老百姓心存感激送来几条自家养的鲤鱼、孩子们高兴得说要吃红烧鲤鱼时,他教导孩子们要尊重别人的劳动,不能不劳而获;当他把钱救济了困难群众儿子没吃上红烧肉;孩子们因为没有吃到红烧肉而将窝头扔到地上时,他的心在流血,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个父母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好的生活?作为兰考县的父母官,他的女儿却连一件体面的棉袄都没有。对比焦裕禄同志,在当今社会有多少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世界的改造,又有多少领导干部以 权 谋 私、权钱交易,迷失方向。作为xx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或多或少地掌握着一定的社会资源,握有一定的公权力,我们一定要向焦裕禄同志学习,杜绝特权思想,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心里装着群众,想着群众,一心一意为民。

三、迎难而上,勇于担当。

初到兰考,面对内涝、风沙、盐碱等自然灾害,焦裕禄没有退缩,挺起胸膛,深入乡村、深入农户调查研究,带领全县人民与天斗、与地斗,战胜了一切不可战胜的困难。为解决干部因饥饿浮肿而影响工作开展时,他冒着交出党籍公职甚至锒铛入狱的政治风险,主动拍板决定购买议价粮;面对上级的调查和同事的反水,焦裕禄早有心理准备,他没有把责任推给副手,而是面对专员我早知道老焦不会掺和这事的论断时沉静地说出这事我知道,是我下命令干的,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在我们今天的公安工作中,虽然我们的工作内容与焦裕禄的不同,相同的是我们都会面临困难,面临困境。在困难面前,我们就应该向焦裕禄学习,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第5篇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焦裕禄,一个影响中国几十年的县委书记,一个共产党人理想的领导干部形象,一个有血、有肉、有想法、有干劲的县委书记,被当代领导人高度提出来,希望全国的领导干部都能以他为榜样,为标竿,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干事以人民为主,全心全意为人民,务实清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焦裕禄》成功之处不仅是很好的刻画了焦裕禄这个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个人形象,还传递着这样的一种正能量,那就是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做干部就要做这样的领导干部!电影给我的启示是:焦裕禄是领导干部的标竿,我们要见贤思齐,主动积极靠拢,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质:

一是要有强烈的事业心。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改版兰考的面貌,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短短一年多,他走遍了兰考的山山水水,村村队队。当代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干部职责不是享受特权,不是追求安逸,而是要有一颗强烈的干好事业的责任感,领导干部职位的高低,意味着你有多大的平台可以施展聪明才干,意味着你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影响更多的人,产生更大的效益。而反之,也能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事业观的树立要有对历史负责,对科学负责的精神,不唯书、不唯上、不畏权贵,不畏困难。

二是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工作作风。焦裕禄在兰考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他下决心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群众最穷、最苦、他就出现在哪里,他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了解群众的疾苦,尊重群众的愿望,想方设法带领群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因此得到群众高度认同和赞扬。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现在有一些政策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现象,有一些领导、专家不做调查研究,不做科学分析研判,简单的下指示,出文件,造成基层群众不知所措,无所适从,领导干部不是为民,而是扰民。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第6篇

一、历史教材中展示成才的爱国品质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爱国意识是成才的必要因素。因此,在高中历史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同时也是全国人民产生凝聚力、团结互助的动力源泉。爱国主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名人,他们身上都闪烁着感人的爱国主义光芒。关天培保卫国家、勇站疆场;胸怀大志、给革命尽心尽力;孙中山振兴中华、为国革命;詹天佑贡献祖国、为国争光;焦裕禄热爱祖国、全心为民。这些在历史教材中出现的爱国主义事迹都是学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重要载体。

二、历史电影中展示成才的民族责任感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观察历史电影,从历史电影中收获成才意识。电影最大的特征就是十分直观,其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历史场景的重现,使得历史久远、抽象的场景都能够变得真实、生动。因此,通过观看历史影片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轻松环境中提升自我的成才意识。在高中历史学习时期,教师可以结合历史教材组织学生观看历史电影,例如《火烧圆明园》《鸦片战争》《南京南京》《建党大业》等等。例如,在进行鸦片战争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同名影片《鸦片战争》,让学生在观看完电影后写出观后感。在众多同学写的观后感中有一位同学写到“林则徐是一位值得敬畏的民族英雄,他挺身而出,作出了整个中国为之自豪的壮举。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日子,是中华民族面对他国侵略下扬眉吐气的日子!林则徐的民族责任心与爱国意识值得所有人钦佩!”从学生所写的观后感不难看出,学生的内心已经被直观的电影所触动,学生们的民族责任心与爱国意识已经油然生起,也充分认识了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在观看影片与写观后感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让学生深深意识到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而学习的重要性。

三、历史探究中展示成才的思想意识

长时间以来,高中历史教学都过分关注教学成绩与升学率,历史课堂与现实严重脱离,也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渐行渐远。历史逐渐变成了死记硬背就能够学好的学科,严重缺乏与时代相匹配的创新精神、社会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教学。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可以在创新、探究性的学习中开展成才之路的培养。例如,在进行历史名人孔子有关的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课后进行资料搜集,进行研究报告的撰写。可以选择以《孔子的思想对现代学校学校的影响》《孔子的儒家思想对学生礼仪诚信的影响》等。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生报告的过程中能够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充分认识、体会到孔子的伟大精神与思想。这种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让其从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来获取智慧与经验,进而走向成才之路。

四、历史课外活动中展示成才的必经之路

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展示成才的必经之路。教师可以给出有关成才教学的主题,例如“实践———成才的必经之路”“创新是成才的垫脚石”“走向成才”等。学生可以根据各个主题来随意选择其中一项作为课外活动的主题来进行课外主题报纸的编辑。从历史的角度去搜集各项资料,与同学们一同交流编辑等。学生在搜集材料、选择材料、整理材料、设计版面、编排插图等内容的实践中能够实现独立开展工作。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运作,锻炼自身各个方面的能力。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报纸是自己动作实践后的乐趣以及完成报纸后的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活动中深刻的意识到历史教育与成才之路是密不可分的。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开展高中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给学生日后成为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成才的轨道,向其渗透成才意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材中包含着十分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可以向学生渗透成才意识的内容,因此高中历史学生是对学生进行成才意识培养的重要平台,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内容。不论是基于历史教材、历史电影、历史电影还是历史课外活动的成才意识教育都对培养学生的成才意识有一定的帮助。然而学生的成才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长期的坚持努力,相信今后高中历史学科将会为高中生的成才之路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第7篇

做官先做人 万事民为先------电影《郑培民》观后感 文章作者:流星物语 文章加入时间:2005年7月20日12:24 做官先做人 万事民为先 电影《郑培民》观后感 根据委机关党委的通知精神,11月12日下午,十七党小组全体人员观看了根据新时期我党优秀领导干部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创作、摄制的的感人肺腑的影片《郑培民》,并于15日进行了座谈讨论。 影片根据郑培民同志真实事迹创作,讲述了郑培民生前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地为民尽职、为党分忧的感人事迹。 以郑培民出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期间,帮助当地贫困山区修建火禾公路的感人事迹为故事主线,选取了一些典型事例,通过大量真实的生活细节

,集中体现了郑培民同志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崇高情怀。从不同侧面展示了郑培民同志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 通过讨论,大家认为,观摩这部影片,深受教育和感染。郑培民是继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模范人物之后,党的领导干部忠诚实践党的纲领和宗旨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形象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应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始终保持*党人的*本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伟大事业与崇高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真理的力量与人格力量的高度统一。 郑培民的崇高精神,是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一致的,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鲜明的时代特点,体现了同志一再强调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这也是郑培民深受人民爱戴的根本原因。郑培民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心系群众、为民谋利;二是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三是坚持理想、清正廉洁;四是恪尽职守、鞠躬尽瘁。 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郑培民精神。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做到“两个务必”,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严以律己、率先垂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当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当好为民造福、为民解难的贴心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文章出处: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第8篇

兴趣是无形的动力,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明确的说出了学习兴趣在人求学、获知的智力活动中的积极功能。当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时,他们总是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去写作,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有真情实感,写作技能也就能不断的提高。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的词语。”笔者根据以上特点、规律,从儿童生活实际年龄、心理特点出发,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为学生写作创设一定的愉悦的气氛 小学生作文,如果面临某种实际任务,容易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并从严要求自己。例如我校开展夸夸我的家乡的活动,我不先命题,而是给学生布置任务:“低年级的小朋友要请我班的同学去讲我们的家乡――乌苏,不知有没有同学愿意去?”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报名。我因势利导:“要讲好夸好我的家乡,我们先练一练,先说后写。看谁说得好,又写得好,就让谁去。”这样把讲故事的兴趣迁移到作文上,接着命题让学生说写。学生的积极性就大大地提高了,因为他们面临着当讲解员的实际任务,增强了实战观念,所以课堂气氛气氛活跃,愉快,也写的比较好。这堂课自始至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听觉训练和思维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

2. 捕捉写作时机,抓住写作情境 儿童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发出相应的感情,就会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在教学中,处处留心,趁热打铁地指导写作。一次我正在上第一节课,忽然乡防疫站打预防针的医生,走进教室打针。同学们望着讲台上的药箱及用注射器吸药水的动作,有的皱眉头,有的翘嘴巴;打针时,有的胆小害怕,用手护住臂眯着眼睛,头使劲偏向一边;有的受不住疼痛流眼泪;有的则勇敢活泼,蹬蹬走上讲台,把手臂一伸,看着医生打针,打完后还扮一个鬼脸。下课了,针打完了,同学们议论纷纷,互相谈体会,我抓住这个时机,利用上节课的情镜,在下一节的语文课上让学生写打针的体会。同学们非常高兴: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结果这次习作,大多数学生不但能把事情的经过有条理的写清楚,而且写出了自己当时的感情和想法,具有一定的真情实感,做到了用词造句恰如其分。

这次习作改变了那种对学生“鞭挞绳缚、若待拘囚”的不良做法。

3. 适当开展写作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大多数儿童为了获得优胜,写作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相应增加,习作的质量比平时高。但比赛次数不宜多,每学期一至两次,而且注意方式。我一般多采用指定范围,学生定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

4. 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鼓励 大纲规定:“教师批改作文,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加以鼓励,适当指点。”

根据儿童好胜的心理特点,我以多表扬、鼓励,少批评为原则,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同时也起到了平行教育的作用及榜样教育作用。表扬和鼓励一般采用下面几种方法:

(1)经常推荐写得比较好的习作,在班上讲评传观。推荐学生的习作,面要宽一些,眼睛不盯着班上的几个作文“尖子”。我注意发现和介绍那些有进步的作文,哪怕是“一鳞半爪”;特别是那些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作文中的某个段落、几个句子写得好,就给予表扬和鼓励。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影评活动,给电影院写观后感。如学生看了电影《焦裕禄》后,纷纷向电影院寄去自己的观后感,有些观后感得到了电影院的奖励,同学们受到很大鼓舞。

(3)推荐优秀习作到学校红领巾广播台广播或报刊上发表。

这些措施大大增强了他们的作文兴趣和进取心。

5. 体会和收获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文教学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智力活动的动力之一,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条件,它具有智力的价值,是学生学习作文获得成功的先导和曙光。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第9篇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以前针对《焦裕禄》的介绍也听了不少,但实实在的看还是第一次,看后感觉十分的沉重。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为我们做了表率,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更应该要有焦裕禄精神,即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学习焦裕禄同志,究竟要学什么?就是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习他实事求是, 艰苦奋斗,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学习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高尚情操。

一要学习他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1962年初他到兰考面对的是穷山恶水,百姓忍饥挨饿,干部人心思去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下,焦裕禄没有牢骚,没有多说,更没有退却,他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治沙治水治“三害”,为查灾情忍着病痛走遍了所有村队,探访了县境内全部沙丘、风口。为了全县人民的幸福他付出了所有,包括生命。作为一名负责新农合工作的同志,就是要设身处地的为百姓服务,想方设法地方便惠及广大参合群众。

二要学习他身先士卒、敬业奉献的精神。他始终身先士卒、顶风冒雨、不顾病痛用生命在描绘兰考的新篇章。为锁住兰考的风沙,他推着自行车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调查风沙起因,在洪水季节顶风冒雨查看水情。联想到现实工作,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焦裕禄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作为农村卫生工作,就是要多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掌握实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农村工作。

三要学习他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在为解决干部因饥饿浮肿而影响工作时,他冒着政治风险主动拍板购买议价粮;当地区公署派专员调查时,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后来百姓生活是改善了,但他自己女儿却穿着破棉袄,吃不上肉。对比焦裕禄同志,我们对今天的生活环境还有什么可说的。虽然我们和焦裕禄生活的时代不一样,工作的条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根本上讲都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结合实际就是要敢作敢为,敢于打破现有格局,勇于创新工作方法,更好的推进工作落实。(编辑:圆圆)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范文第10篇

关于《人民的名义》观后感【1】

作为一部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反腐作品,该剧不仅写出了当下反腐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多面性,更将其提高到了依靠文化、法律、制度进行反腐的高度上。剧本既延续了周梅森作品格局宏大、抽丝剥茧、悬念迭起的艺术风格,又结合当下的国家实际和社会热点多有创新和突破。

该剧突破了上级是廉洁的、贪污的只是副手这种创作模式,而是把反腐的斗争推向深处,最高级别延伸到副国级官员。近几年接连落马的副国级官员已经不在少数,《人民的名义》将其搬向荧屏,可以说是对现实的真实再现,也是时代的进步,也显示出我党净化自身的勇气。。

人物造型摆脱了主旋律政治剧中亮相必以中山装,衣着必以黑蓝灰的暗色调为主的固有印象,反而造型干练时尚,让人眼前一亮。

该剧在风格上,贴近新时代特征,把脉观众新时期的审美脉流,将厚重、敏锐题材在影像、表述上做了深入浅出、充满日常生活化的处理,其邀约参演的数十位明星都非政治剧面孔,他们其中很不少是偶像剧、古装剧、生活剧的常客,这既从表演上保证了实力品质,更从观感上强调了新鲜度。除此外,在视觉感受上与十年前的政治剧相比。色调上更加亮眼,演员的造型也更趋于年轻时尚化 。

当然,要想让广大官员真的观看该剧,并畅谈观后感和心得体会,恐怕还需要相关方面的组织、引导。比如,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不妨动员、甚至要求官员们观看该剧,就像曾经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焦裕禄》、《杨善洲》等电影那样,并选择适当渠道或平台发表看法,谈心得,讲体会。再比如,作为各类媒体,也不妨有针对性地推出一些报道,专门对观看该剧的官员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记录他们的心得体会,不也能带动或触动某些官员,自觉加入到观看该剧的行列吗?果真如此,也算是对反腐倡廉工作做出特殊而积极的贡献了。

关于《人民的名义》观后感【2】

电视剧中触目惊心的贪腐画面,是惊心动魄的反腐败斗争的艺术再现。在调查武长顺案件期间,举报人到中央纪委接受约谈,为避免被打击报复,一路竟换了三次车牌;白恩培放任妻子搞权钱交易,事发后,仅仅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少数人的腐败行为,甚至让编剧周梅森感叹,远远超出了一个作家的想象。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我不干好事也就罢了,我还干这么多的坏事,就自己感觉到自己简直是不可饶恕钱财有什么用,钱财没有使我心安理得,反而让我罪孽深重,这是落马官员朱明国、魏鹏远的忏悔。但到要承担后果时才幡然醒悟,一切已为时晚矣。女县委书记袁菱落马后,常常回忆昔日在大学工作时的生活。她始终记得,夏天的时候,一家三口省吃俭用买了个空调装在9平方米的书房,全家挤在空调前吃饭,其乐融融。可如今,这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滥用权力带不来幸福,不义之财给不了心安,很多人看不透这朴素的道理,最终只落得树倒猢狲散。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人们对反腐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老虎苍蝇一起打,让反腐败只是一阵风、走过场等观点不攻自破;对侵蚀百姓利益之举坚决打击,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及其家人意识到,清廉是最好的护身符,经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钟才能治未病。朱明国承认,这一步迈出去之后,你没有外力的强制和组织上的干预,靠个人不容易停下来。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反腐是紧箍,更是保护。雷霆的行动、强力的震慑,助推了政治生态好转,正如周梅森所说,改善土壤,改变政治生态,理顺关系,让能干的人得以发挥,让正气得以张扬。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当前,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要真正实现不能腐和不想腐,还要依靠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对于我们这个把人民二字铭刻于心的政党来说,反腐败永远没有剧终。以人民的名义,是反腐的动力,更是反腐的意义。

关于《人民的名义》观后感【3】

都说观众是苛刻的,但对于《人民的名义》,他们却表现得特别宽容。客观地说,《人民的名义》离经典之作,还有一定距离,艺术上的缺憾、剪辑上的生硬、剧情里的小槽点都显而易见,但是观众对这些都不在乎。爱上一部剧,就像爱上一个人,剧中的瑕疵与不足,都会因为喜爱而包容。

那么观众究竟喜欢这部剧什么呢?

这部剧代入感很强这是很多剧迷的观后感。这部剧作就像面镜子,观众能从中看到自己、看到身边的人、看到生活本身。当然,观众喜欢的还很多:他们喜欢扑朔迷离的剧情,猜测谁是清官谁是腐败分子,谁是真心英雄谁在装模作样;他们喜欢小官巨贪人民币墙花式点钞搞事情的工人等各色情节;他们喜欢一干老戏骨,沙瑞金、高育良、李达康、赵东来这些角色与饰演他们的演员一样让人过瘾;他们喜欢正邪之间那些针锋相对、斗智斗勇的精彩戏码。

也许是怕年轻人不喜欢,剧中安排了郑乾耍宝搞怪的戏,但效果不佳。有网友吐槽:我宁愿看育良同志修花剪草都不愿看郑西坡他儿子我最喜欢看开会。导演李路接受采访时坦承:情感戏、时尚元素以及年轻人的话题都是为了吸引年轻观众。现在来看,增加的这条年轻人的线,完全失败。

为什么娱乐不受待见,开会反而吸引观众?为什么昨天还沉迷在小鲜肉、玄幻穿越、网红电游中的年轻人,今天忽然爱上主流?

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对优良党风政风的期望,对国家和民族美好未来的憧憬,从来就是一股巨大的社会期待。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一系列正本清源、标本兼治的重大行动,重新塑造了中国共产党,重新塑造了中国社会,重新塑造了世道人心。谁都不能否认,现在,主流价值观吃香了,同志回来了,共产党员的称号不再是一种在各种段子中被挖苦嘲笑的对象了,对伟人和英雄的污名化有遭到唾弃的风险了正道的回归、主流价值的高扬,必然反映到《人民的名义》这样的现实主义作品中,必然会得到观众的认同。

而90后年轻人,过去人们对他们有不少的误解:他们是含着金汤匙长大的一代,因而必定娇生惯养;他们从小受欧风美雨的吹拂洗礼,因而必定数典忘祖。他们被贴上娱乐一代的标签,被看成是游离于政治话题之外的新新人类。但实际上,他们十分爱国,很有正义感,认同主流价值观这在、南海、反反等热点事件中表现得很突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在《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中得到印证。由此看来,年轻人喜欢伟光正的《人民的名义》,充当刷屏霸屏的主力,扮演流量担当的角色,也就丝毫不必奇怪了。多亏《人民的名义》火了,否则我们年轻人还要继续被误解。这是网上最近流行的一句话。当然,年轻人是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追这部剧。他们不再用一种苦大仇深、正襟危坐的姿态去欣赏正剧,相反,他们用表情包鬼畜视频等个性化表达方式来解读这类严肃题材,甚至要守卫达康书记的双眼皮和保温杯。

上一篇:语言文字工作制度范文 下一篇:公共场所卫生制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