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月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02 15:31:17

带月的诗句

带月的诗句范文第1篇

1唐诗中的声学知识

在《声现象》的教学中,讲授声音的产生机理、传播方式、乐音的三要素时,引用张继《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振动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猿声”是猿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坐在船上的人能听见“猿声”是因为空气是传播声音的介质.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诗中“乡音无改”的“音”指的是音调、响度还是音色呢?我们知道,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而频率和振幅是随时可以改变的,所以“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没有改变.

在本节的教学中引用三首唐诗,既通俗地阐明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乐音的三要素,又因这几首唐诗为同学们所熟知,可作为该节内容的先行组织者,学生在朗诵熟知的唐诗的过程中感知物理现象、明确物理过程.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气氛生动有趣且充满文学气息.

2唐诗中的光学知识

在《光现象》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可引用高骈《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的“浓阴”说明形成了影子,是因为障碍物“绿树”挡住了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而 “楼台倒影”则是平面镜成像即反射现象,“池塘”中的水便是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张九龄《照镜见白发》中的诗句“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这里的“镜”,即铜镜,是平面镜,“影”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高适《燕歌行》中的诗句“校尉羽书飞瀚海,善于烈火照狼烟.”其中的“照”字,即照射,是光的直线传播.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红色的桃花只反射出红色光,人的脸就会被反射来的红光照红.李白《月下独酌》中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何以会对影有“三人”?原来这三人分别是人、人在杯中的像、人在地面上的影子,简短10个字,却包含了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两个知识点.

在《光的折射》教学中,王维《使至塞上》中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观察到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折射了而成的虚像.储光羲《钓鱼湾》中的诗句“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也是光的折射现象,光线经过池水的折射后,看到是池底经光线折射后形成的虚像,这样池底比实际位置看起来要高,因此水看起来就“浅”了.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全反射现象.李白有“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之感叹.真有眼福!他看到空气中的全反射现象――海市蜃楼.

3唐诗中的运动学知识

在“参照物”的教学中,可引用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作者先选取运动的船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后选取河岸为参照物,船帆是是运动的. 即可说明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参照物选取的不同,所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相同.

在《平均速度的测量》的教学中,可引用李白《早发白帝城 》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估算出该船的平均速度:

=st=500 km12 h=41.7 km/h.

4唐诗中的力学知识

在“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学中,孟浩然《早寒有怀》中的诗句“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可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之一,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树叶受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变为向下运动.杜甫《漫兴》中的诗句“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其中的“柳絮随风”亦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桃花逐流水”中的“桃花”漂浮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逐流水”的桃花和流水保持相对静止,即二者之间无摩擦力存在.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在教学中可引用骆宾王《咏鹅》中的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漂浮在水上的“鹅”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此时,“鹅”受到水的浮力和鹅自身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的受力物体都是鹅.脚掌对水施加向后的力,同时水对脚掌施加向前的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且这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受力物体分别是水和鹅.

在《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的教学中,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八月的天气刮大风,茅屋屋顶上表面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屋内的空气可认为静止,屋顶下表面压强大,产生向上的压力差,即“茅”是由于压力差的作用被“卷”走的.

5唐诗中的热学知识

在《物态及其变化》的教学中,祖咏《终南望余雪》中的诗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生动地说明了雪后天晴时,雪的融化过程中的一种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让人深感寒意,于是作者从切身体验中发出“城中增暮寒”的感叹.李商隐《霜月》“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描写的是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的过程,即凝华现象.白居易《微雨夜行》中的诗句“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衣裳湿”则描写是液化现象.

在《分子热运动》的教学中,亦可引用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草花香.”其中的“草花香”是指草花分子的无规则的热运动.

6唐诗中的能及其转化知识

在《能及其转化》的教学中,李白《望庐山瀑布》中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和杜甫《登高》中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分别描述的是庐山瀑布和长江水奔腾的壮观景象.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飞流直下的水蕴藏着巨大的重力势能,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登高”指人克服重力做功,这个过程人的重力势能增加.

在弹性势能的教学中,卢纶《塞下曲》中的诗句“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其中“引弓”指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在 “引弓”过程中,弓的弹性势能又转化为箭的动能.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杜牧的《赠别》中的诗句“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野火”和“蜡烛燃烧”是指燃烧现象,这个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带月的诗句范文第2篇

嘿,今年的中秋可不同了,节日在星期五,我可以回家过中秋了。想着一家人围着桌子坐着,桌上放着一盘月饼,然后大快朵颐,心里便美美的,只是――表哥和表姐居然凑热闹说要来我家,看来我可得早做准备了。表哥表姐学问好,每次在一起,就会合起来“对付”我。表哥自诩李白,只不过人称“诗窃”,他专门改别人的诗,然后就“名正言顺”地成了自己的了。表姐也不差,应付应付表哥还是绰绰有余的。最可惨的还是我,他们的长处恰恰是我的短处,正好这又是中秋,诗兴大发的日子啊!

一放学,我就往家赶,还没进家门就傻眼了:表哥表姐早已到我家了。我几乎什么也没准备!唉,不管了,豁出去了,只能随机应变了,准备应战!我很快跑上了楼,把身上的大包小包甩个满地,然后“哗哗”地一阵乱翻书,几乎把家里所有有关“月”的诗句都抄了下来,还读了好几遍――到时候把这些纸条拿出来可不好意思啊!

吃过晚饭,月亮出来了,又大又圆,好一个明亮的大银盘!我们在院子里摆好桌子,放上茶水、月饼、果盘,兄妹几个围着桌子,喝茶,嗑瓜子,天南地北地畅聊。

没一会儿,表哥终于熬不住了,说:“大妹,小妹,我们来玩个游戏吧!简单点,就看谁说的诗句多,前提是诗中必须带‘月’字,怎么样?”表姐自然不甘示弱,当场叫好。我也长长嘘了一口气,这个还算简单,毕竟在学校里还读过几首古诗词的,应该还能应付。

作为东家,他们要我带个头,从我开始。我连忙随口说了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表姐接口:“明月当空照。”表哥装出一副书生模样,摇头晃脑道:“玉梯横绝月中钩。”就这样,我们依次“接龙”带“月”的诗句:“蓬莱宫中日月长”,“行宫见月伤心色”,“泗水文章昭日月”,“两表于今悬日月”……

表哥越说越来劲,还没轮到他说,就接了下去:“明月几时圆?”“十六!”突然响起一个稚嫩的声音,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弟弟。表姐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表哥咧着嘴说:“过来,也算你一个,小子!”

这一声“十六”打断了我们诗句接龙的气氛,表姐说:“算了,各人作一首诗就是了,别在这儿充当诗人了!明天就要回学校了,今天可是特地回来,我们兄妹几个好久不见了,正好趁这个节日聚一聚。”对啊,听表姐这么一说,还真是!到底有多长时间没有相聚了,我还真记不清了。

言归正传,表姐提议作诗,这下完了,我哪会作什么诗啊,作出来还不笑掉人家大牙!表哥似乎看出我的心思,就笑着说:“你们啊,也就别在这大好月光下丢人现眼了,听我作一首就好了。”说罢,站起来面朝明月,吟诵道:“明月几时圆,把茶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夜是何节……”还未等表哥念下去,弟弟就嘲笑道:“平时都要偷李白的诗,今天改行偷坡的词啦!”弟弟说完撒腿就跑,表哥紧追了出去,我和表姐笑成了一团。

唉,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有聚必有散。待表哥表姐走了之后,我收拾“残局”时才发现月饼一个也没动过,我笑着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只见里面有一张纸条,写着一句诗:“更入清风明月。”原来这些月饼都是他们自己动手做的,肯定花了他们不少心思和心血……

带月的诗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逋:晚唐体:隐逸诗人

“神情骨冷无由俗”是取自苏轼《题林逋诗后》尝云:“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情骨冷无由俗”。林逋,一位立足于纷乱时期的真正无心于仕途的隐逸派世人,曾早年漫游江淮间,后归杭州,结庐于西湖孤山。于俗世问仙人;正因承袭晚唐贾、姚之诗风,“梅妻鹤子”为伴,他骨冷,高洁孤傲;也正因他神清,他骨冷,才“无由俗”,才会在临终时写下“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的明志七绝诗(见于《书寿堂壁》)。作为宋初晚唐体隐逸诗人的代表,林逋的诗句已渐出许多与前代不同的开拓之处。

作为晚唐体的诗人,林逋承袭了唐代贾岛、姚合诗风,多描绘山水风光,其言必透清冷萧涩,着意雕刻字句,似轿作之嫌。但细细地品味却渐显其不同之处,正如“于细处见微异之处”,以林逋《湖村晚兴》与贾岛《雪晴晚望》为例:

湖村晚兴 雪晴晚望

沧州白鸟飞,山影落晴晖。 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映竹犬初吠,弄舡人合归。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水波随月动,林翠带烟微。 野火烧岗草,断烟生石松。

寺近疏钟起,萧然还掩扉。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尽管两首诗在季节、时令、用景上有所不同,但在此仅比较两者相似之处,从中可以发现唐诗与宋诗的不同,以及宋诗在某些方面的创新:

1、全诗写景、用景上色彩的变化

贾诗首联开场就以“溪云几万重”恢宏气势夺人,将一副开阔之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晴雪”、“溪云”等明色、暖色调的景象,又以“倚仗”悠闲的姿态望,首篇就给人以一种看尽沧桑的淡漠之感,但“晴雪”、“溪云”却给人亮色,明目。颔联、颈联中的“寒色”“危峰”“野火”“冈草”“断烟”“石松”等冷色调,荒凉景象铺陈开来,由暖转凉,再转荒,整个意象由首联的宏景拉近,转为近景。但由明色转为淡、灰色,景色萧索、枯涩。景物变化之快,在一定程度上反衬人世变幻无常,瞬息改变。

林诗,全诗读下来,始终营造着一种淡漠,清远之气。用景为“白鸟”“山影”“竹”“水”“月”“林”“寺”“钟”等浅淡色,冷色之景,虽有“落晖”的暖色系列景象却也是以晦暗的青山阴影作为陪衬,更加显得晖暗的。连鲜嫩欲滴的翠林也是以微微的烟云中为背景,使得全诗营造的景色淡远、静寂,透露着淡淡孤寂。同时在“犬初吠”中景象更加显得“幽”全无贾诗中色彩颇动起伏,较为平易流畅,正体现了世人隐士风范,“既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态,有的只是淡淡清冷之色,似有虚若无的寂渺。这较之贾诗,没有大气开篇,也无跌宕起伏的景物色彩描写,景色凄冷,带有似有若无的沧桑感。

2、颔联意象分析

贾诗“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野外之火焚烧着山冈的杂草,产生的微弱的烟雾若隐若现着奇松怪石。将荒僻险怪的山林之景展现出来,“野”“断”等生僻的字更将其景推入到清冷傲骨的境地。读此诗句不免觉得生涩难懂,且能够看出贾岛对此诗句极其深刻的挖掘与琢磨,因而不免会犯苦吟诗人创作时的通病――因过于字字斟酌而损害全诗情与景的展开。

林诗“水波随月动,林翠带烟微”,溪水在月夜下波光粼粼,更显灵动色彩,翠绿的山林隐现在农家炊烟与晚间薄雾交杂中,舒适、恬静、自然、清新、令人向往。诗句对偶工整,“随”“带”等看似随意的字却将水的灵动、林的生动等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且与全文之景有着完美的契合,将读者带入似幻似真的清幽美景之中。虽对字句有着严整的对仗,但读上来却朗朗上口,不失为佳句。

3、全诗思想的寓意

贾诗与林诗在主题思想上是一致的,都表现出对隐逸生活,对佛道禅意的空寂悟性。但贾诗在颔联“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中,“野火”“断烟”一明一暗,随时间变化。在此过程中,“冈草”看似柔弱,却有着极强的生命气息,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自强不息的强势。因而贾诗又蕴含着生命力顽强,不屈不饶的精神,给人以人生的希望之光。相比较而言,林诗却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全诗带有着沉沉的无奈之感,深沉委婉含蓄地表达隐于山林,逃于现实社会的愿望,保有一颗脱离尘世的淡然之心,充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沉稳,内敛的气质。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首先全诗色彩变化上,开头用景的不同,体现了宋诗缺乏唐诗那种源于浪漫主义精神的奇情壮彩,有的是不似于唐人天马行空,牛气冲天的昂扬,态度较倾向于理智,平和,稳健,淡薄的成熟气息。再次,颔联意象分析,作为仿于贾岛、姚合诗风的晚唐体诗人――林逋,不再对字句过于锱铢必较,反复推敲,而是颇如白诗般平畅。最后全诗思想,始终保持一种淡雅,闲和的心境,整篇诗拥有一个不似矫作、通畅淋漓的审美意境,脱离了晚唐苦涩难懂的奇峭风格的藩篱,但值得注意的是贾诗透露着唐人不甘寂寞,永折不饶的高昂气息。

作为宋初有名的隐逸诗人,林逋诗句“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有着东晋陶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闲适之趣。古有陶公爱菊,以菊自赏,现有和靖先生惜梅,以梅为妻。比较陶潜的咏菊诗句与和靖先生咏梅诗句的异同,便可以看出宋人写诗的独特之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两者都为归隐山林的诗人,其心态都是平淡,淡漠若水的,都有其自喻的代表物。现在仅仅从描法上来分析二者的不同。陶公描述菊,是在描绘田园生活的恬静,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的大背景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摘时,无意见南山,营造了一种禅道所说的“无我之境”,即隐士最佳境界。淡远悠闲,隐逸之风,油然而起,菊在此的意象更为鲜明,所蕴含高洁淡泊的气节与陶公的隐士情操,似有若无的达到了完美的结合。而林君复并未将梅淡化在广阔的淡静的景物中,转而从细微的微观上去把握梅的外在,并通过外在来表现孤傲的内涵。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写水中倒映的梅姿,错落有致,清秀优美,鲜活气象;后一句“暗香浮动月黄昏”写月下梅香,淡淡的,袭人心脾,神韵十足;并以清浅的池水和朦胧的月色做陪衬,烘托出池边月下疏梅暗香的风艳。从各个角度,通过“月”“水”的衬托,突显梅的独特风韵――清淑贞静,孤芳自赏的风韵,这与林君复追求雅洁的襟怀相契合,借花寄情,花品、诗品、人品浑然一体。

林逋,一位一生不仕、不商、不娶,清苦高洁,不慕名利,而是在一种高逸淡薄的境界中寻求属于自己的淡远,也正是如此,其诗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韵。当然从林逋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宋诗不同于前代诗作的特点,这对唐诗诗风向宋诗诗风过渡,宋诗的诗风改革有着很好的协调工作。但也应该看到林诗多为吟咏山林风光,题材狭小,没有详细地反映当时社会风貌,这能看出当时宋代文人名则保身的心态,这样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这是值得注意的地方。(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赫广霖,《宋初诗派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1月版

[2]郭绍虞辑,《宋诗话辑轶》[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

[3]陶新民,孙以昭主编,《中国古代文学论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带月的诗句范文第4篇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考点有:古诗词中优美句子的默写运用,文言文中的优美句子、重点句子,与课文有关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写和运用,常考的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语、哲理语、中心句等。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有: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开放型。只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不唯一。

4.运用型。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学过的古诗文灵活运用的能力。

复习时,要重视积累,强化课内篇目特别是古诗文名句的记诵,重视课外卡片制作等学习方法。平时对要求默写的字、词、句正确规范地书写,抓住意蕴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励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对其进行归类整合,强化记忆。

【能力训练】

一、识记型默写

(一)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 ,铜雀春深锁二乔。

2.问渠那得清如许, 。

3.知汝远来应有意, 。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5.山河破碎风飘絮, 。

6.求之不得, 。

7.飞来山上千寻塔, 。

8.几处早莺争暖树, 。

9.惶恐滩头说惶恐, 。

10. ,五十弦翻塞外声。

11. ?归雁洛阳边。

12.相见时难别亦难, 。

13.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甲光向日金鳞开。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4. ,铁马冰河入梦来。

5. ,病树前头万木春。

6.世事洞明皆学问, 。

7.共看明月应垂泪, 。

8.两岸猿声啼不住, 。

9. , ,山河表里潼关路。

10.不畏浮云遮望眼, 。

11.牧人驱犊返, 。

12. ,孤帆天际看。好峰随处改, 。

13.行到水穷处, 。

14.因思杜陵梦, 。

二、理解型默写

(一)理解诗文手法,进行正确默写。

1.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 , ”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 。

3.《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 , 。

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

6.《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 , 。

7.《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 。

8.《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 , 。

9.《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 。

10.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的诗句是

, 。

11.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 , 。

12.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绪的两句诗是: , 。

1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 , 。

14.《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悲凉孤寂心情的诗句是: , 。

(二)比较默写。

1.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在《别董大》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句是: , 。

2.李白《把酒问月》中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从这句中脱胎而来的诗句是:

, 。

3.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 , 。

4.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的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6. 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

, 。

7.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8.《天净沙·秋思》中与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

9.《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义相反的语句是 , 。

10.《红楼梦》中有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与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 ,

11.《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 ,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 , ”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1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三)根据诗文内容默写。

1.《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 。

2.《归园田居》中画龙点睛的语句是: ,

3.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

, 。

4.李商隐《无题》“相见时能别亦难”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

; 。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家无期的处境是: ? 。

7.《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怀的诗句是 ,

; , 。

8.《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 ? 。

9.《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 ?

。含有“以新代旧”哲理的诗句是 ,

10.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

11.《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

? 。

1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之“大观”的句子是:

13.《雁门太守行》中表明战士以死报效君主坚定决心的句子是:

, 。

14.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现作者执著抱负与坚定信念的句子:

, 。

15.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中伤花惜时的两句是:

, 。

三、运用型默写

1.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像《〈论语〉十则》中所说的“ , ”,那么,建设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2.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愿望。由此,我们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 ,

3.《诗经·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 ,

4.2011年8月15日,卡马乔在中国男足陷入低谷之际,出任国家男足主教练,可谓“ , ”,需要有相当的勇气与胆略。(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填空)

5. 教师节到了,你送给老师最好的对联是: ,

。(用李商隐《无题》句)

6. “扑朔迷离”常用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这个成语的源头句是: , 。

7.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来题景,它是由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 , ”衍化而来。

8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9.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

, 。

10.读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铭》中的两句话:“ , 。”有这么多大腕级作家朋友的福楼拜,真是让人羡慕啊!

11.广州亚运会以《论语》所说“ ,

”迎来了亚洲各国的朋友。

四、开放型默写(除第5题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标题)

1.请写出两句古代诗词中写“山”的诗句。(必须带山名)

2.古代的诗人很喜欢写柳,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再写出两句写柳的诗句。

(1)

(2)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在诗人笔下多姿多彩,请再写出不同的三句。

(1)

(2)

(3)

4.古诗词中有关亲情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两句。

(1)

(2)

5.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例。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 ,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 。”

6.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试写出两句,供大家欣赏。

(1)

(2)

7.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诗的世界姹紫嫣红。请写出三个涉及颜色描写的古诗句。(要求:出处应各不相同)

(1)

(2)

(3)

8.美国NCC对问题的歪曲报道,再一次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人们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请你写出两句相关的爱国名言、诗句或歌词。

(1)

(2)

9.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 ”,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 ”,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10.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雪”有关的完整的诗句。再写出两句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11.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句子是 , 。

12.“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一联诗句:

13.古诗词中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请写出其中的一联。

14.调动你的积累,从古诗词中撷取一联描写塞外风光的名句。

15.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枫丹露白,冰封雪飘。这四季更替的美景,使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请你从熟悉的古诗词(曲)中,写出描写某一季节景物的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

句子: , 。

作者或题目:

16.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月亮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7.请写出古诗文中体现农村和谐生活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8.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19.古诗词中常借“鸟”来写景抒情,请你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

2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着丰富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按下列提示各写出两句。(课内外不限,要求上下句相连,意思完整)

对待生死:

对待别离:

21.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沙漠”有关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带月的诗句范文第5篇

新《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考点有:古诗词中优美句子的默写运用,文言中优美的句子、重点句子,与课文有关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写和运用,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语、哲理语、中心句等。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有: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

3.开放型。只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不唯一。

4.运用型。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于学过的古诗文的灵活运用。

复习时,要重视积累,强化课内篇目特别是古诗文名句的记诵,重视课外制作卡片等。平时对要求默写的字、词、句正确规范地书写,抓住蕴意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励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对其归类集合,强化记忆。

【能力训练】

一、识记型默写

(一)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2. 问渠那得清如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知汝远来应有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5. 山河破碎风飘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几处早莺争暖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惶恐滩头说惶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12. 相见时难别亦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光云影共徘徊。

14. 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芳草萋萋鹦鹉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树前头万木春。

6. 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河表里潼关路。

10.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牧人驱犊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好峰随处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行到水穷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因思杜陵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型默写

(一)理解诗文手法,进行正确默写。

1. 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 《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使至塞上》中诗人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情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5.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生动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十年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赤壁》中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杜甫在《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以比喻写愁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的悲凉孤寂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比较默写

1. 唐代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在《别董大》中与这句话意思相反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李白《把酒问月》中有“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从这句中脱胎而来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诗圣杜甫“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的两句诗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两句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天净沙・秋思》中与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红楼梦》中有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中与之文意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夜雨寄北》中诗人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诗句,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对未来相逢的设想,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能宕开一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词句来表达他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

12.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根据诗文内容默写

1. 《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归园田居》中画龙点睛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期无期的处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有“以新代旧”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题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诗人的民族气节和生死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之“大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雁门太守行》中表明战士以死报效君主的坚定决心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现作者执着的抱负与坚定信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中伤花惜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运用型默写

1. 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像《〈论语〉十则》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2. 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由此,我们想到《游山西村》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诗经・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教师节到了,你送给老师的最好的对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李商隐《无题》句)

5. “扑朔迷离”常用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变化多端,这个成语的源头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来题景,它是由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衍化而来。

7. 有的干部常用“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来掩饰自己的错误,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

8. 面对金融危机,我们积极应对,攻坚克难,表现出无所畏惧、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这可以用王安石《登飞来峰》 中的诗句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完莫泊桑的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不由得使人想起《陋室铭》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这么多大腕级作家朋友的福楼拜,真是让人羡慕啊!

四、开放型默写(除5外,都需注明作者和标题)

1.请写出二句古代诗词中写“山”的诗句(必须带山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的诗人很喜欢写柳,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请再写出两句写柳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在诗人笔下多姿多彩,请再写出不同的三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古诗词中有关亲情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两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画的残阳,常映入古诗文中。试写出两句,供大家欣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诗的世界也姹紫嫣红。请写出三个涉及颜色描写的古诗句(要求:出处应各不相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运用修辞,能使诗句灵动、表意隽永。“忽如一夜春风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用比喻,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夸张,表达了杜甫对家人的强烈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拟人,使落花有情,表现了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9.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两句与“雪”有关的完整的诗句。再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古诗词中有很多关心民生疾苦的句子,请写出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月亮的句子。

带月的诗句范文第6篇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赏析;意境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所作。诗人张若虚遗留下来的诗仅两首,《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之一。张若虚所创作的《春江花月夜》以其诗歌意境美背广大文人学士所喜爱和传诵,因而得以流传千古。诗人张若虚以其“一篇《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诗使上的大家地位”。[1]

《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长篇歌行体,采用的是乐府旧题。此诗虽为旧题,但作者用其独特的才情和能创造力使旧题化腐朽为神奇,让旧题产生了新内容,新意境,创造出了“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2]。

从诗歌《春江花月夜》题来赏析。该诗的题目就开门见山的给出“春”“江”“花”“月”“夜”五种物象组合成的画面。且这五种物象组合在一起非常和谐自然,没有带一点凡尘,无任何雕饰。如果能身临其境会感觉这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花”“月”都是静景,而只有江是动景,因而《春江花月夜》这题给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生动的画面。该题首先给人以诱发和开拓了审美想象空间。

诗人在诗的开头写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艳艳水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散;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的景色,也即是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入笔。这几句诗歌与题《春江花月夜》相呼应。诗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则与题中的“春江”与“月夜”相照应,而“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散。”中的“花林”则与题中的“花”相照应。前四句诗作者不仅入了题,还写出了在月色中,烟波浩渺而透明的春江与海水连成一体,伴随着海潮的上涨,月亮也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徐徐升起的壮观场面,月光静静地泻在海面与江面,随着海浪荡起水波,水波着成同心圆一圈圈的荡漾开去,水波和月光结合则江面于海面是波光粼粼。因此诗人写出月光下春江的远景,展示出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而后一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则写出了天与地的空旷与辽阔,而且还写出了月亮的完美完美无瑕与夜晚的宁静和谐的自然风光。作者写景的诗句一尘不染,超凡脱俗,仿佛把人带入了梦幻般的仙境。诗句营造出了无限的意境。

诗人在感受这美景的同时,诗人也不乏对人生和宇宙进行思考一番。因此,诗人因景生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长江送流水。”诗人用设问的形式来表达他时间和宇宙的思考。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与长时间观察、体悟、总结后,诗人发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面对光阴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则表现出一种迷茫,还带有一丝感伤。我的体会是诗人想到“春江”“花林”“皎皎明月”的美景,再联想到随着光阴流逝自己会慢慢变老,总有那么一天再也无法见到人士如此之美景。

这首《春江花月夜》前面的诗句写景与后面诗句抒情相结合,从而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诗人由写美景到经过自己的思考,联想到是空的无限,生命的无限,最后再想到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通过这样对比,诗人的诗句使我体会到人生苦短,一个人与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整个宇宙相比人显得是那么渺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诗人由写景升化到抒情,写人生哲理,则使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耐人寻味,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使读者也随着诗人一起思考人生。

最后,诗人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开始,转而叙写人间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明净的诗中,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这种优美而来的伤,随月光和江水流淌于心上,徐缓迷人。当全诗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收束时,仍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尽的绵邈韵味。

参考文献

带月的诗句范文第7篇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赏析;意境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所作。诗人张若虚遗留下来的诗仅两首,《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之一。张若虚所创作的《春江花月夜》以其诗歌意境美背广大文人学士所喜爱和传诵,因而得以流传千古。诗人张若虚以其“一篇《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诗使上的大家地位”。[1]

《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长篇歌行体,采用的是乐府旧题。此诗虽为旧题,但作者用其独特的才情和能创造力使旧题化腐朽为神奇,让旧题产生了新内容,新意境,创造出了“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2]。

从诗歌《春江花月夜》题来赏析。该诗的题目就开门见山的给出“春”“江”“花”“月”“夜”五种物象组合成的画面。且这五种物象组合在一起非常和谐自然,没有带一点凡尘,无任何雕饰。如果能身临其境会感觉这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花”“月”都是静景,而只有江是动景,因而《春江花月夜》这题给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生动的画面。该题首先给人以诱发和开拓了审美想象空间。

诗人在诗的开头写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艳艳水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散;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的景色,也即是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入笔。这几句诗歌与题《春江花月夜》相呼应。诗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则与题中的“春江”与“月夜”相照应,而“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散。”中的“花林”则与题中的“花”相照应。前四句诗作者不仅入了题,还写出了在月色中,烟波浩渺而透明的春江与海水连成一体,伴随着海潮的上涨,月亮也在水天相接的地平线徐徐升起的壮观场面,月光静静地泻在海面与江面,随着海浪荡起水波,水波着成同心圆一圈圈的荡漾开去,水波和月光结合则江面于海面是波光粼粼。因此诗人写出月光下春江的远景,展示出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而后一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则写出了天与地的空旷与辽阔,而且还写出了月亮的完美完美无瑕与夜晚的宁静和谐的自然风光。作者写景的诗句一尘不染,超凡脱俗,仿佛把人带入了梦幻般的仙境。诗句营造出了无限的意境。

诗人在感受这美景的同时,诗人也不乏对人生和宇宙进行思考一番。因此,诗人因景生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长江送流水。”诗人用设问的形式来表达他时间和宇宙的思考。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与长时间观察、体悟、总结后,诗人发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面对光阴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则表现出一种迷茫,还带有一丝感伤。我的体会是诗人想到“春江”“花林”“皎皎明月”的美景,再联想到随着光阴流逝自己会慢慢变老,总有那么一天再也无法见到人士如此之美景。

这首《春江花月夜》前面的诗句写景与后面诗句抒情相结合,从而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诗人由写美景到经过自己的思考,联想到是空的无限,生命的无限,最后再想到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通过这样对比,诗人的诗句使我体会到人生苦短,一个人与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整个宇宙相比人显得是那么渺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诗人由写景升化到抒情,写人生哲理,则使诗的意境更加深远,耐人寻味,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使读者也随着诗人一起思考人生。

最后,诗人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开始,转而叙写人间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明净的诗中,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这种优美而来的伤,随月光和江水流淌于心上,徐缓迷人。当全诗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收束时,仍有一种令人回味不尽的绵邈韵味。

参考文献

带月的诗句范文第8篇

2、爷爷七十大寿,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道“__夕阳无限好_,__只是近黄昏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霜叶红于二月花”。

3、外面的礼花绽放着,炮竹噼里啪啦的乱响,“ 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 。”新的一年开始了!

4、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

5、齐敏明天就要随爸爸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读书了,小强在送他的时候拍拍他的肩膀,说:“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

6、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诗作很多,如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登楼远眺,视野更为开阔,你会想到王之涣在《 登鹳雀楼 》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坐在顺水疾驶的船中,两岸景色一晃而过,不由令人想起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 , 轻舟已过万重山 。”

7、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墙角数枝梅 , 凌寒独自开 ” ;“ 竹外桃花三两枝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带月的诗句范文第9篇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诗文演绎】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疏。

清晨我去那清除杂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悠然归来。

狭窄的道路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湿了不值得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自己的意愿。

【赏析点拨】

这首五言诗,主要是采用了“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表现思想感情,只在末尾抒发议论,点明主旨。开头两句写在南山下种豆,起句平实,让人觉得很亲切,“草长苗稀”,这符合他一贯“率真自得”的性格。接着写他垦荒工作的艰难, “晨兴”写早起,“带月”写晚归,可以看出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劳。然而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带月荷锄归”一句用悠闲的笔调写出他劳动后的轻快,平淡中又富有情趣。归途,路窄草长,夕露沾衣,进一步写出了田园荒芜,归耕艰难,真切朴实,宛如就在眼前。“衣沾不足惜” 这句看似平淡,但恰是这种淡然正好映射了结尾 “但使愿无违”一句的意蕴。这里的“愿”,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揭示了全诗的主旨。诗歌语言自然优美,朴素如随口而出,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纯美的意境之中,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形成了陶诗平淡而醇美的艺术特色。

【名句背诵】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归园田居(其三)》中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4.《归园田居(其三)》中最能体现诗人要按自己愿望生活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考题在线】

1.“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再写出两句描写田园风光的名句,并注明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五言律诗,语言朴素,意境恬淡,体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

B.颔联描写作者自己的躬耕生活,这种生活虽然辛苦,但却充实愉快。

C.带月荷锄、夕露沾衣的农耕生活,实情实景,生动感人,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带月的诗句范文第10篇

【梅花】

在北宋时,画梅花成了一种高雅的风气。宋代的仲(zhòn)仁和尚开创了“墨梅”的画法――完全不用其他颜色,只用墨的深浅来表现梅花。古代的文人留下了很多关于梅花的诗和画。

墨梅

(元)王冕(miǎn)

吾家洗砚(yàn)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hén)。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qián kūn)。

主席曾用“已是悬崖(xuán yá)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样的诗句来描写傲雪盛开的梅花。

【兰花】

优雅的兰花很受古人喜爱,大诗人屈原曾经以“秋兰兮(xī)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这样的诗句来咏兰。

古代文人常把美好的诗文比喻为“兰章”,把真诚的友谊称为“兰交”,把知心好友叫做“兰客”。

南宋末年,国家衰落,战争频繁(pín fán),许多百姓因此失去了耕地和家园,生活艰难。

当时的画家郑思肖画兰花非常特别,从不画根,兰花就像飘浮在空中一样。

有人问:“为什么你画的兰花没根呢?”

郑思肖说:“国土都失去了,我的脚怎么着地呢?”

【竹】

唐代的时候,竹子开始出现在书画家们的笔下。据说五代的时候,才女李夫人夜晚坐在床头,看见婆娑(pó suō)优美的竹影映在窗纸上,于是照着窗纸临摹(lín mó),开创了“墨竹”的画法。

清朝时,有一个画竹子特别有名的人,叫郑板桥,他不但竹子画得好,还写过很多朗朗上口的咏竹诗。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东晋时候的大诗人陶渊明非常爱,他在家的周围种满了金灿(càn)灿的,还写下了“采菊东篱(lí)下,悠然见南山”的著名诗句。

比起梅、兰、竹,关于的画要少得多,但古代的诗人为它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句。小朋友,这些著名的咏菊诗你都会背吗?

(唐)元稹(zhěn)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咏菊

(唐)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上一篇:小狗作文范文 下一篇:感恩的话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