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14 17:57:53

测控技术

测控技术范文第1篇

《测控技术》(月刊)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主办,CN刊号为:11-1764/TB,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测控技术》以其刊出论文的技术先进、方法新颖、实用性强为特色,重点介绍各种类型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现场总线技术、计算机数据采集与处理、集散式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模块化技术、各种网络技术、楼宇自动化技术、多媒体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糊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仿真与虚拟现实、机电一体化以及工控组态软件等技术的开发应用、科研成果推广、使用经验介绍等方面的实用技术性文章以及测控技术知识讲座等,是深受测控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及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喜爱的权威专业技术刊物之一。

测控技术范文第2篇

2.基于DSP的数字式调压器通用平台设计 张晓斌,姜建伟,郑先成,ZHANG Xiao-bin,JIANG Jian-wei,ZHENG Xian-cheng

3.多模馈电网络隔离器散射参数的分析与测量 詹华伟,马涛,张瑜,李亚雪,周运,ZHAN Hua-wei,MA Tao,ZHANG Yu,LI Ya-xue,ZHOU Yun

4.地铁隧道形变监测系统断面采集数据的建模及算法研究 周奇才,江胜男,金奇,何自强,刘朝明,ZHOU Qi-cai,JIANG Sheng-nan,JIN Qi,HE Zi-qiang,LIU Chao-ming

5.基于综合特征的纹理分割方法 王鹏,何明一,刘奇,WANG Peng,HE Ming-yi,LIU Qi

6.一种抗多径遥测系统 张楷生,刘勇,张定云,ZHANG Kai-sheng,LIU Yong,ZHANG Ding-yun

7.遥测噪声数据无损压缩算法研究 李科蕾,潘玉田,黄金金,LI Ke-lei,PAN Yu-tian,HUANG Jin-jin

8.MA60飞机短距起飞外测技术 弥变莉,吴衡,孙辉,MI Bian-li,WU Heng,SUN Hui

9.多温区电加热炉自适应PID控制方法 杨芳,袁朝晖,郝岩研,YANG Fang,YUAN Zhao-hui,HAO Yan-yan

10.基于DSP的防空火箭炮模糊神经网络位置控制器设计 胡健,马大为,郭亚军,庄文许,杨帆,HU Jian,MA Da-wei,GUO Ya-jun,ZHUANG Wen-xu,YANG Fan

11.基于网格线的自主机器人定位系统设计 胡小科,宋爱国,张小瑞,蒋朝根,HU Xiao-ke,SONG Ai-guo,ZHANG Xiao-rui,JIANG Chao-gen

12.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低压电器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陈飞,谢启,顾启民,CHEN Fei,XIE Qi,GU Qi-min

13.基于DSP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张磊,李同华,ZHANG Lei,LI Tong-hua

14.油田抽油机数据采集实时监控系统 杜喜昭,石秀华,赵丽强,DU Xi-zhao,SHI Xiu-hua,ZHAO Li-qiang

15.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冯勇,王辉,梁骁,FENG Yong,WANG Hui,LIANG Xiao

16.ASP平台下的动态联盟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林维,周丽莎,LIN Wei,ZHOU Li-sha

17.遵循AISG2.0协议的固件更新策略设计 吕燚,曾荣荣,LV Yi,ZENG Rong-rong

18.基于Profibus的传动控制系统 俞红珊,郑宇,YU Hong-shan,ZHENG Yu

19.一种光纤传感网络远程监控软件的设计 殷玲,赵兴群,孙小菡,YIN Ling,ZHAO Xing-qun,SUN Xiao-han

20.基于RTX实时模块的飞控系统综合测试系统实现 吴佳楠,王伟,周军涛,吴成富,WU Jia-nan,WANG Wei,ZHOU Jun-tao,WU Cheng-fu

21.低阻抗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设计与实验 张艳,ZHANG Yan

22.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降雨量实时监测系统 彭建,孙志江,PENG Jian,SUN Zhi-jiang

23.基于IVUS图像的动脉硬化斑块分析与识别 汪友生,胡百乐,白志勇,李亦林,陈建新,李昕尧,孙琦,WANG You-sheng,HU Bai-le,BAI Zhi-yong,LI Yi-lin,CHEN Jian-xin,LI Xin-yao,SUN Qi

24.一种应用于人体三维测量中的图像预处理方法 韩进,许增朴,王永强,于德敏,HAN Jin,XU Zeng-pu,WANG Yong-qiang,YU De-mn

25.基于三边定位的WSN锚节点加权补偿算法 葛文涛,陈俊杰,GE Wen-tao,CHEN Jun-jie

26.机载数据加卸载卡的设计与实现 翟正军,宋霄罡,ZHAI Zheng-jun,SONG Xiao-gang

27.交流电力功率智能传感器中信号处理的相关性分析 肖继学,杨瑜,王凯,李世玺,XIAO Ji-xue,YANG Yu,WANG Kai,LI Shi-xi

1.基于压电免疫传感器的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仪 吴双双,滕召胜,张玲,WU Shuang-shuang,TENG Zhao-sheng,ZHANG Ling

2.多功能电能表射频辐射抗扰度试验的诊断及对策 李明,李春章,江洋,朱中文,LI Ming,LI Chun-zhang,JIANG Yang,ZHU Zhong-wen

3.基于DSP的磁阻传感器导航仪设计 蒋学斌,JIANG Xue-bin

4.直升机视景仿真及座舱仪表显示系统实现 邱岳恒,卢京潮,刘秉,QIU Yue-heng,LU Jing-chao,LIU Bing

5.一种高效语音基音检测方法的研究 潘丹青,戴宪华,潘矜矜,PAN Dan-qing,DAI Xian-hua,PAN Jin-jin

6.自主存储式水力压裂过程井下测试系统设计 汪跃龙,霍爱清,程为彬,吕锦省,WANG Yue-long,HUO Ai-qing,CHENG Wei-bin,LV Jin-sheng

7.ARINC429总线采集器的设计和开发 解文涛,XIE Wen-tao

8.基于TMS320VC5501和DSP/BIOS的指纹识别系统设计 刘慧英,李飞,宁飞,傅磊,LIU Hui-ying,LI Fei,NING Fei,FU Lei

9.基于LabVIEW的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检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杨洪,李喜发,张长龙,王继松,YANG Hong,LI Xi-fa,ZHANG Chang-long,WANG Ji-song

10.机载直驱式机电作动器的伺服控制器设计研究 付永领,刘和松,庞尧,王利剑,FU Yong-ling,LIU He-song,PANG Yao,WANG Li-jian

11.机载光电侦察平台的自抗扰控制技术研究 李嘉全,丁策,沈宏海,刘仲宇,戴明,LI Jia-quan,DING Ce,SHEN Hong-hai,LIU Zhong-yu,DAI Ming

12.LonWorks电梯群控系统仿真平台的设计 赵硕,何鹏,ZHAO Shuo,HE Peng

13.自适应模糊控制技术在铝塑板剪切生产线中的实现 杨劲松,YANG Jin-song

14.基于GPRS通过手机实施的家电远程监控系统 梅晓妍,王民权,王森磊,MEI Xiao-yan,WANG Min-quan,WANG Sen-lei

15.复合材料超声C扫描检测装备运动控制系统 王东宇,黄志刚,韩赞东,原可义,WANG Dong-yu,HUANG Zhi-gang,HAN Zan-dong,YUAN Ke-yi

16.基于微分负反馈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研究 王莎,席自强,吴祖顺,WANG Sha,XI Zi-qiang,WU Zu-shun

17.信息动态

18.某无人直升机的软件架构设计 张闻乾,王琳,李国玉,ZHANG Wen-qian,WANG Lin,LI Guo-yu

19.基于ADO技术的血液透析全自动排台系统设计 姚仲敏,商秀美,YAO Zhong-min,SHANG Xiu-mei

20.基于自适应增强SVM集成算法的风机故障诊断 杨宏晖,陈兆基,戴键,YANG Hong-hui,CHEN Zhao-ji,DAI Jian

21.由单幅图像重构三轴试样三维变形 刘永禄,陈志军,苏轼鹏,邵龙潭,LIU Yong-lu,CHEN Zhi-jun,SU Shi-peng,SHAO Long-tan

22.误差补偿PID调节的电液伺服减振器测试台设计 刘学军,刘存香,LIU Xue-jun,LIU Cun-xiang

23.基于PF的EKF算法及应用 郭锐,周军,葛致磊,GUO Rui,ZHOU Jun,GE Zhi-le

24.红外线轴温探测数字I/O卡的设计与应用 程明,安晓波,CHENG Ming,AN Xiao-bo

25.终端区航班排序的遗传算法 常会贤,曲仕茹,CHANG Hui-xian,QU Shi-ru

26.交流电力智能传感器中功率的一种高效测试方法 肖继学,杨瑜,王凯,XIAO Ji-xue,YANG Yu,WANG Kai

27.电力客户信用评价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李频,LI Pin

1.基于单相高频电压法的永磁直线电机的功率角测量 王福忠,袁世鹰,刘静,WANG Fu-zhong,YUAN Shi-ying,LIU Jing

2.基于MEMS器件的倾角指示系统研究 蒋海涛,冯文光,刘诗斌,JIANG Hai-tao,FENG Wen-guang,LIU Shi-bin

3.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技术 李明明,李伟,LI Ming-ming,LI Wei

4.基于GPIB接口的行波管特性测试方法 孙国平,SUN Guo-ping

5.基于虚拟仪器的气动弹性振动测试与分析系统 袁锐知,吴志刚,杨超,YUAN Rui-zhi,WU Zhi-gang,YANG Chao

6.射频功率放大器输入阻抗测量方法的研究 刘芬,LIU Fen

7.GA-BP网络在去除MODIS遥感影像条带噪声中的应用 罗婷,周新志,LUO Ting,ZHOU Xin-zhi

8.基于自适应理论的影像合成技术 何同弟,李见为,HE Tong-di,LI Jian-wei

9.基于单向无线网的飞行试验视频遥测传输技术 李宏,吴衡,冯巧宁,LI Hong,WU Heng,FENG Qiao-ning

10.SINS参数辨识精对准中伪常值干扰影响的消除 龙瑞,秦永元,夏家和,LONG Rui,QIN Yong-yuan,XIA Jia-he

11.飞行试验冲击参数测试技术研究 姜宏伟,袁朝辉,赵向东,JIANG Hong-wei,YUAN Zhao-hui,ZHAO Xiang-dong

12.基于自动数据采集的波片相位延迟测量系统的研究 林彦好,屈晓声,王东光,林佳本,胡柯良,LIN Yan-hao,QU Xiao-sheng,WANG Dong-guang,LIN Jia-ben,HU Ke-liang

13.基于DSP的多电机协同控制系统设计 杨士河,刘景林,张金萍,王帅夫,YANG Shi-he,LIU Jing-lin,ZHANG Jin-ping,WANG Shuai-fu

14.某型飞机液压能源系统原理验证试验系统设计 袁朝辉,马科,江辉军,马海军,YUAN Chao-hui,MA Ke,JIANG Hui-jun,MA Hai-jun

15.基于STM32的多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研究 刘慧英,范宝山,LIU Hui-ying,FAN Bao-shan

16.基于插补算法的二维数控平台研究与设计 郑振华,郭庆,吴国铖,ZHENG Zhen-hua,GUO Qing,WU Guo-cheng

17.低压防爆开关微机综合保护装置设计 李端,杨艺,马星河,LI Duan,YANG Yi,MA Xing-he

18.基于软件锁相环的无刷直流电机高精度速度控制系统 邓钧君,马瑞卿,王翔,DENG Jun-jun,MA Rui-qing,WANG Xiang

19.无人机三维视景仿真系统实现 胡晓锋,贾秋玲,闫建国,孙成,HU Xiao-feng,JIA Qiu-ling,YAN Jian-guo,SUN Cheng

20.基于拓扑结构的地图匹配算法研究 卢文涛,周银东,梅顺良,尚铭,LU Wen-tao,ZHOU Yin-dong,MEI Shun-liang,SHANG Ming

21.基于嵌入式Linux的以太网接口设计与实现 张辉,李波,ZHANG Hui,LI Bo

22.雷达和QAR数据的融合处理 董健康,许天鸿,DONG Jian-kang,XU Tian-hong

23.飞控作动系统通用测试环境设计 田涌,TIAN Yong

24.轻武器光学瞄具强度模拟试验技术研究 黄艳俊,鱼明哲,张洪伟,HUANG Yan-jun,YU Ming-zhe,ZHANG Hong-wei

25.实时嵌入式系统测试脚本模型化研究 龚志远,刘斌,杨顺昆,GONG Zhi-yuan,LIU Bin,YANG Shun-kun

26.基于Matlab的复杂曲面形状误差评定 戴能云,廖平,王建录,刘学云,DAI Neng-yun,LIAO Ping,WANG Jian-lu,LIU Xue-yun

测控技术范文第3篇

今年暑假,学院本来是组织我们去上海实习,但由于突如其来的非典型疫症,使得全盘计划不得不重新来定。经过学院的努力,最终选择了顺德作为我们的实习基地。

什么是测控技术与仪器?本专业适合干哪方面的工作?本专业前途如何?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参加了这次的生产实习。

本次生产实习由查晓春、黄爱华和黎勉三个老师带领,测控专业总共四个班,几人参加实习。月日出发去顺德,安住在顺德大良风城中学。

三年来第一次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真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们住的中学环境很好,由于这是一所中学,又遇暑假,这里很静,真是学习的好地方,本人正好想在实习之余顺便的进行自己的网络工程师计划,这样可以让时间滴水不漏了。

本次实习预定是三个星期,但由于出现些预想不到的事情,最终把行程缩短为两个星期,而本次生产实习在教学计划是四个星期,所以剩下的两个星期必须在下学期补回!

两个星期的生产实习,我们去过了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顺特电气有限公司、美的洗碗机公司、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泓利机器有限公司、顺德科威电子有限公司、广东锻压机床厂等大型工厂,了解这些工厂的生产情况,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各厂工人的工作情况等等。第一次亲身感受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传感器在空调设备的应用了,电子技术在电子工业的应用了,精密机械制造在机器制造的应用了,等等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让我们大开眼界。也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一个初审吧!这次生产实习对于我们以后学习、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浅,在短短的两个星期中让我们初步让理性回到感性的重新认识,也让我们初步的认识这个社会,对于以后做人所应把握的方向也有所启发!

顺德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交通路线四通八达或许这就是顺德为什么一直保持全国百强县之首的原因吧当然还有其体制是否健全原因社会保障是否完善原因这里也是我们初涉社会的开端,迈向美好而残酷的未来,我一直坚信自己的能力,即使人生路如顺德四通八达的公路但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前进永不言弃永不退缩

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月日,这是我们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申菱,这是一家生产中央空调的厂家。来到该厂,该厂负责人首先介绍了一下申菱的一些生产情况。

了解到,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于年正式建成投产,是集科研、生产、检测、销售、工程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是中国家最大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企业之一。专业生产“申菱牌大、中型水冷、风冷单元式空调机,洁净式空调机,恒温恒湿型机房专用空调机,屋顶式空调机,高温环境特种空调机,除湿机,冷水机组成风机盘管、柜式风机盘管和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等末端设备。其中单元式空调机和洁净式空调机包括冷风型、冷风电热型、热泵型、恒温恒湿型等多个系列和品种。

接着将我们分成五组对其生产车间进行参观。

我们首先来到钣金车间。从车间的定置管理图中,可了解到该车间的生产过程是:

下料区冲压成型区焊料一库焊料二库冲压转型区散件特检点铝合金加工区钣金半成品周转区焊接喷涂成品。

在钣金车间,观看了各种机器的生产情况。有剪板机、冲床、冲床、冲床、冲床、四柱油压机、冲角床、弯板机、弯板机等等,各种我们熟悉和陌生的机器。

接着是两器车间。

在两器车间,我们观看了压力容器用钻床、翅片冲床的生产过程,以及一些已经记不清名字的机器的生产。

在总装车间,该厂负责人为我们讲解了管壳式换热器和水冷冷凝器的原理。在这个车间,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完整的中央空调的雏形,在这个庞然大物中用到了我们所学过各种各样的知识有传感器了有电子技术精密机器制造等等。从申菱公司生产车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空调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看是它的中央处理芯片还是要靠进口!

在出厂检验车间,师傅为我们讲解了产品检验的过程,并给我示范了检验是如何进行的,所用到的仪器,有精密仪表了,有常用工具了,有一种仪表是我们从来没见过的,那就是利用传感器技术的安培表。

在检测中心。在与师傅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产品检测进行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工作。

一天的参观,在学习之余,也对该厂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虽然该厂用了许多先进的机器,但实话说,这里的自动化程度,实在不敢恭维,而工人的工作条件,也实在是一般!同组的同学对我说,你不要要求得太高,他们制造的是中央空调,这么宠大的物品,要想完成自动化生产实在不容易,或许是吧!但作为中国工业中的一员,我想他们也有必要寻找另一种更好的生产办法!

测控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测控技术 Ethernet LabVIEW Datasocket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019-01

传统测控设备存在测试信息相对孤立、不开放、兼容性差等问题。随着工业技术发展,对测控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网络化测量技术与具备网络功能的新型仪器不断得到发展,使得分布范围很广的地域之间实现自动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和显示,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本文针对网络化测控方法提出三种不同模型的技术对比研究,以期为测控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指导。

1 基于Ethernet的测控技术

1.1 Ethernet测控系统模式

目前工业测量与控制中,一般采用Ethernet连接到MCU,实现各种通信协议。常用的模式包括包裹法、重建法、网关和服务法。工业控制PC机的控制系统可以将PC机作为Ethernet网络上的主机节点,架设网络服务器,实现基于Ethernet的测量和控制模式,从而方法终端将数据信息传到服务器,并从服务器下载所需要的信息,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1.2 Ethernet测控系统实现方法

(1)针对8/16位嵌入系统,Ethernet测控系统实现方案包括EMIT方案、Scenix方案、LonWorks方案、Ez80方案等。对于上位机结合下位机的测控系统,可以采用单机思想,利用组建Web服务器,将程序嵌入网页实现远程的监测和监控。不同的方案具有其特殊的应用领域,并为构建控制系统提供了完整的系统,多方面地维护了测控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效率。

(2)高档嵌入系统使用32/64位嵌入式MPU/MCU内核,采用RTOS实时操作系统,实现网络互联。该控制系统不需要在嵌入式系统自身的底层操作系统软件设计上花费大量的投入,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可靠性高。

1.3 Ethernet测控系统的应用

瑞典AXIS公司的AXIS2400视频服务器在监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基本模式是基于Ethernet的测控系统技术,它将IP数字监控系统嵌入Web服务器,实现实时操作。外部视频信号数字化后经压缩传到服务器上,网络用户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观看视频图像,同时授权用户还可以直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摄像机的动作,实现远程操作。

2 基于LabVIEW的测控技术

2.1 LabVIEW测控系统方法

为实现柔性的测控系统,采用适当的仪器硬件,结合LabVIEW应用软件可构成虚拟仪器,使得传统仪器具有多样性定义的特征,具有成本低、维护简单的优点。LabVIEW实现数据采集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利用数据采集板卡和LabVIEW中的数据采集VI实现多任务实时测控,具有友好交互、安全可靠和简单直观等优点。

2.2 LabVIEW测控系统应用

LabVIEW测控系统广泛应用于航空、通信、电子电工和信息自动化等领域。

(1)LabVIEW测控系统可在工领域的应用系统中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和计算,采用LabVIEW数据包可以加速关于图像处理、频谱分析、振动分析、数字滤波等方面的开发。

(2)LabVIEW测控系统常用于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实现高速、多渠道的测量和控制。

3 基于Datasocket协议的测控技术

3.1 Datasocket协议测控技术工作原理

Datasocket协议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数据发行者、数据接收者和Datasocket服务器。Datasocket协议实现过程具有特殊性,它的数据发行者和接收者都是客户端,用户通过在Datasocket服务器管理中设置相应的计算机作为数据发行者和数据接收者,这种技术特点体现了Datasocket协议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工程流程图如图1。

3.2 Datasocket协议测控技术的应用

粮仓占地面积大,因此温度检测点多,人工检测温度周期长,且人为因素会严重影响检测质量。采用基于Datasocket协议的测控技术可以满足粮仓温度的自动化监测,实现温度参数制表、数据监测、报警等功能,大大地提高了测试质量,缩短测试周期,有效地提高了粮仓科学管理的水平。

4 结语

传统测控设备在工业领域使用存在诸多不足,为满足信息自动化的要求,本文通过三种测控技术的方法原理和应用分析了网络测控技术的工作特点和应用领域。结果表明,不同的测控技术因其自身的特点不同,因此具有不同的应用领域,合理选择网络测控技术,能达到有效提高测控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邹紧跟,符强,聂佰玲.基于Ethernet网络的远程测控技术[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4):625-627.

[2] 董湘,邹国奎.基于LabVIEW的远程测控方法研究[J].自动化仪表,2006,27(1):6-8,13.

测控技术范文第5篇

应答机转发测距调制度的特性分析与测试方法研究

基于构型控制的多平台协同轨迹规划

信息动态

测量船码头动态标校方法研究

相控阵多目标测控系统中的坐标转换

短稳的特性表征及其σy(τ)与Sφ(f)间的变换

近场虚拟目标在船载测控设备无塔校相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改进的UPF雷达组网数据融合方法

测试环境对卫星转发器幅频特性影响分析和修正方法

CCSDSAOS及TC空间链路协议吞吐率性能分析

航天测控软件缺陷管理与分析系统设计

基于软构件的海上测控指挥显示系统设计

基于SOA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CMMI的海上测控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研究与实现

基于简单组件模型的空间链路扩展应用编程接口的应用

试验任务质量管理系统中数据同步策略的研究与应用

船载卫通天线跟踪陀螺零漂对捕获能力的影响分析

灰盒测试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我国第二代静止气象卫星定轨测距方案探讨

测控站远程监控体制的分析与设想

航天发射任务测量船应急测控海域设计方法

发展动态简报

航天发射任务三维可视化实时仿真

TDRSS航天器用户终端一体化设计初探

低轨星座传感器调度方法

高温高湿高日照环境对发射场与测控设备影响分析

基于测量方案的光电经纬仪布站优化模型

欠采样系统的MRTD测试方法研究

直升机载宽带卫星通信技术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研究

序列图像超分辨率联合重建算法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软件过程改进实践

测站试验任务软件接口设计与实现

基于COM组件的航天测控软件设计

降维分析与中低轨预警星座设计

基于轨道外推的分布式卫星InSAR系统基线转换新方法

雷测数据准实时处理的随机误差分离方法

基于递归辅助变量的时变谱估计方法研究与应用

基于遗传算法计算弹道节省参数最优节点

变动统计方法及其在试验评估技术中的应用综述

《飞行器测控学报》征稿简则

测控技术范文第6篇

[关键词]纳米 光电 测控技术

纳米科学与技术,有时简称为纳米技术,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它主要包括纳米材料、纳米动力学、纳米生物学和纳米药物学、纳米电子学等四个方面。纳米级材料工程是指用于纳米技术的材料开发,主要应用于功能织物、医学生物工程、电子工业、催化剂、超微传感器等几个方面。纳米级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在纳米技术的各领域也起着关键作用,包含机械加工、能量束加工、化学腐蚀以及扫描隧道显微镜加工等许多方法。然而,纳米级的测控技术是制约纳米技术发展的关键。

我国测控领域的科研人员经过四十多年长期探索,不断研究,克服了各种困难,利用光、机、电、算多学科综合,发展了一整套微/纳米光电测控新技术,研制出新一代测控仪器,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军用、民用很多领域,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纳米光电测控技术

纳米光电测控技术以纳米计量光栅为核心元件,配以光电转换、信号读取、信号处理以及超精机械,形成各种测量仪器,可直接用于测量或控制长度、位移等多种几何量。具有测量精度高、量程大、环境适应能力强、稳定性好等优点。该项技术主要由传感器和数显装置两部分组成。利用该项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具有自动求最大值、最小值、峰峰值、公英制转换、置数、打印、复位、自检等功能,同时还具有RS232串行通讯接口,与计算机、单片机等连接后可进行自动测量、自动数据处理和自动控制等优点。纳米测控技术包括纳米级的测量技术和纳米级的定位控制技术两个方面。

1.纳米测量技术

目前,纳米级测量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有光干涉测量技术和扫描显微技术等,以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等为测量对象。

(1) 光外差干涉仪

光外差探测是一种对光波振幅、频率和相位调制信号的检波方法,可以对于光强度调制信号。光外差干涉仪是使用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作为测量光束和参考光束,通过光电探测器的混频,输出差频信号(受光电探测器频响的限制,频差一般在100兆赫以内)的仪器。被测物体的变化如位移、振动、转动、大气扰动等引起的光波相位变化或多普勒频移载于此差频上,经解调即可获得被测数据的仪器。目前,通常使用的干涉条纹图的测量方法,在进行纳米级测量时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因此利用外差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得到0。1nm的空间分辨率,测量范围可达50mm,促进了纳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 X射线干涉仪

X射线干涉仪以非常稳定的单晶硅晶格作为长度单位,可以实现亚纳米精度的微位移测量。

可见光和萦外光的干涉条纹间距为数百纳米,这种间距不易测量。而利用射线的超短波长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实现0。005nm分辨率的位移测量,测量范围可达200μm,是一种测量范围大较易实现的纳米级测量方法。近年来,又产生了X射线形貌测量仪,它采用掠人射角的射线来测量超光滑表面形貌。

(3) 激光频率分裂测长

激光频率分裂的值与分裂元件的位移有关。通过测频率测位移,精度已达到1nm,进一步稳定激光频率可达到0.01nm,测量范围为150μm。

(4) 扫描探针显微(SPM)技术

SPM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家族,它包括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磁力显微镜、激光力显微镜、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及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等等,利用它们可以用来测量非导体、磁性物质,甚至有机生物体的纳米级表面。

扫描探针显微(SPM)技术是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发明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新型显微镜。它们的原理都是通过检测一个非常微小的探针(磁探针、静电力探针、电流探针、力探针),与被测表面进行不接触各种相互作用(电的相互作用、磁的相互作用、力的相互作用等),借助纳米级的三维位移定位控制系统,测出该表面的三维微观立体形貌,在纳米级的尺度上研究各种物质表面的结构以及各种相关的性质。

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PM)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原子级的高分辨率。STM的横向分辨率可达到0.1nm,垂直表面方向分辨率可达0.01nm,这是目前所有显微技术当中分辨率最高的。(2)可以观察单个原子层的局部表面结构。STM观察的是表面的一个或两个原子层,即几个纳米的局域信息,而不是像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束显微镜只能获得平均信息。(3) STM配合扫描隧道谱(STS),可以得到表面电子结构的有关信息,可以通过调节隧道结偏压来观察不同位置电子态密度分布,观察电荷转移的情况,还可以得到电子结构的信息。(4)STM可以实时、实空间地观察表面的三维图像。而不像其他,例如各种衍射方法所得到的只是倒易空间的图像,不是实空间的,而且只有进行 “傅里叶变换”才能得到实空间图像。(5) STM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工作,例如真空、大气、常温、低温、高温、熔温,不需要特别的制样技术,而且探测过程对样品无损伤,因而扩展了研究对象的范围。(6) STM不仅可用于成像,还可以对表面的原子、吸附的原子或分子进行操纵,从而进行纳米级加工,这是其他技术所不具备的一种功能。

2. 纳米定位控制技术

在纳米级加工与测量中,需要纳米级的三维定位与控制。目前,用一个执行元件来实现大范围的纳米级定位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实际的定位机构多采用大位移用的执行元件和纳米级定位用的执行元件相结合方式来实现。实现三维定位与控制,目前普遍采用压电陶瓷致动器件,它在纳米级的极小范围内,通过控制系统能实现近似的三维驱动。此外,利用电致材料、静电或磁轴承式结构,以及静电致动的高精度定位控制技术,也向纳米级精度发展,也可采用摩擦驱动装置及丝杠定位元件,通过特殊的方法进行纳米级的定位。

二、纳米光电测控技术特点

光电测控技术采用的光电自动测量方法是为适应我国高速发展的测控领域的现状而逐步研究、开发形成的,并以其独特的优点逐步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新型、高精度的测试手段。它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测试精度涵盖了微米、亚纳米及纳米领域。

这种新型测控技术,具有许多重要的特点:

(1)首先,它的应用覆盖面特别宽,既可用于微米、亚微米量级,也可用于纳米量级;既可用于传统机械、传统仪器的更新改造,又可用于尖端科技的高层突破;

(2)其次,技术上综合性很强,光、机、电、算容为一体,具备了纯机械、纯电学、纯光学等传统测量技术很难达到的优越性;

(3)再次,它的应用范围特别宽广,军用上,如常规武器的改造提高;航空航天的各种测控等;民用上,传统产业上的更新改造、制造业的技术提高等。

三、最近研究成果

目前世界上已出现了一些能达到纳米量级的测量仪器,但在测量范围和实用性上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要求。中国青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标普纳米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两项科技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领域存在的不足,对微/纳米测控技术和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不仅表明我国微/纳米光电测控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且对解决目前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传统制造业发展及新材料研制过程中的计量问题,推动世界精密计量仪器的升级换代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标志着世界微/纳米测控技术向更精微迈进了重要一步。

“纳米测长仪”是一种通用长度传感器,它的研制成功表明长度通用量具已经提高到了纳米量级,并且从静态人工读数发展到数字化自动显示。其数显分辨率达到1纳米,测量重复性(标准偏差)为0.8-1.2nm,在未作误差修正的前提下,10mm测量范围内示值误差优于±0.06μm。与国际上同类仪器相比,它在分辨率、重复性、准确度和短时稳定性等主要技术指标上,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它用途广泛,技术独特,生产成本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量块快速检测仪”是一种新型的量块检测仪器,它成功的将纳米测长仪应用到量块检测上,将直接测量与比较测量结合起来,对名义尺寸10mm及10mm以下的量块实现了直接测量。该仪器测量分辨率达到1nm,直接测量范围10mm,比较测量范围110mm,与国外同类仪器相比,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仪器还可以与计算机连接通讯,实现数据自动处理,从而提高了量块检验速度,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由于其对环境温度不敏感,现有基层计量室不必提高温控要求即可推广使用。该仪器经济实用,适合基层计量室检测三等及三等以下量块。该科技成果在纳米光栅的制造与检测、纳米光栅的信号读取、光电信号的高质量处理和超精机构的加工改进等四方面均具有独创性,集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多学科于一体,开发难度大。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曾致力于该种仪器的研究,但都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结论与建议

纳米光电测控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对于各种新型材料的加工、检测及生产高精度新型材料的机械设备的制造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同时,纳米光电测控技术解决了当代高新技术发展在测控方面面临的十分棘手的难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令儒.纳米技术[J].宇航计测技术,1999,19(5):43-45.

[2]荣烈润.面向世纪的高科技――纳米技术[J].机电一体化,2001,2:12-14.

测控技术范文第7篇

关键词:虚拟技术;测控技术;网络研究

1引言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模拟测试,在新时代的今天,运用虚拟技术方法,充分运用资源以减少资源浪费,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结合互联网与虚拟技术的配合,对测控技术进行测试,从而将用户之间的信息进行整合与运用,能够更好提高测控技术的研究效;并且互联网技术的特点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系统测试更加的方便,能尽快满足系统的测试要求,获得测试的结果。现代虚拟技术正是基于互联网的前提下,对测控技术的应用研究发展方向不断转变为分散和远程的特点,测试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在现代虚拟技术的基础上,对测控技术的应用研究是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并对其进行设计和研究,从而寻求能够有利于测控系统的方法,寻求有利于测控技术在现代虚拟技术的创新之处。

2现代测控技术概述

在现代测控技术的研究中,计算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源于计算机在测量和控制方面的优势,以及它能够准确的对现代测控技术进行有效的计算。计算机的应用对现代测控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全方位实现测量和计算,形成数据信息的共享,推动着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1]。

2.1测控技术现状介绍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呈现着快速发展的态势,不断的应用在生活与工作的各个方面。当前,现代测控技术是一套综合的系统,包含测量与控制,智能化的发展从而实现自动管理。不过我国的技术发展水平还比不上其他先进的国家,测控技术水平的发展状态也没有其他国家优秀,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创新,尽快提升测控技,形成独特的研究体系。

2.2测控技术背景与发展方向测控技术的发展需要互联网技术等一系列科学技术的支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测控技术的发展将会向着多元化方向。使用者可以自由的学习和运用测控技术,对工作的内容有效的了解,如此能够更好的把握测控技术,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未来测控技术除了向多元化发展,还会更多的开放用户,不断的融入市场。当前,科学技术的引入是现代测控技术发展的一大支持,它极大的促进了测控技术的发展,这一点上文也有所提及。信息技术的不断丰富,使得测控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现代测控技术朝着智能化发展,这些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现代虚拟技术)的发展,它将是现代测控技术

3虚拟技术下现代测控技术设计

互联网的到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也慢慢步向远程化,所谓远程主要是基于互联网这一有利优势。测试技术系统主要包含虚拟技术、数据信息的远程采集以及通信三个方面的网络化测试,在现场将虚拟的测试设备与网络连接在一起,通过互联网使用者能够通过浏览器对其进行操作,从而能够远程控制现场,进行数据信息的远程采集和通信。虚拟测试系统主要有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服务器以及虚拟仪器和数据库进行现场测试,将数据库和服务器以及监控管理组成服务器单元进行数据收集,不同的用户共同组成客户,图1是虚拟测试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测试设备与数据库共同组成了现场测试服务器,每一个测试设备都是独力的,并且数量很多,它是测试的数据来源;现场测试服务器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以及进行数据的传输,对使用者的测试和运用的用处很大;并且它与客户之间形成紧密联系,对测试结果进行汇总[2]。通常若干台电脑组成服务器端,它是测试系统的主体,不仅将使用者与数据库之间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交流,还对现场测试服务器的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并对使用者进行管理和维护,从而保障测试的正常运行;并且服务器端存有大量的数据库,用于对使用者信息进行比对,更好的对测试系统进行分析,以此不断完善测试系统。

4虚拟技术在现代测控技术的运用

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更加的便捷了现代测控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也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它广泛的运用在生活与工作的各个方面,生产全球化,往往需要通过虚拟技术在地球的一端对另一端的产品进行测试和分析,在生产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节约了时间和成本,也提高了测试效率[3]。不仅如此,现代测控技术的运用不论对工作或是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以后对测控技术运用会更加的广泛,也更加的频繁。测控技术的运用在军事国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通过远程对各项武器装备进行有效的检测,能够快速有效的对武器装备进行保养和维护,这对国家安全有重要的作用;在航天飞行的测控,对航天仪器进行有效的测量,从而获得最新的数据信息,实时保障航天英雄的安全;运用现代测控技术,实时了解农作物的生产状况,从而有效提高生产产量。而现代虚拟技术对测控技术的极大提升,不论是以上哪方面,都可以先进行虚拟技术的模拟,从而有效的把握测控进度,这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保障安全,提高效率。图2测控技术的运用分类5结论本文在现代虚拟技术的基础上对测控技术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对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背景进行相应的介绍,并以此验证现代虚拟技术对测控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现代虚拟技术的运用离不开它,同时也间接推动了测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课题中,对虚拟技术的框架进行简单的设计,它存在于互联网并运用互联网的多元化和智能化对现代测控技术进行有效的交流和研究,其所表达的优势尤为明显并在文末做出介绍。

参考文献:

[1]HanY,GaoQ,LiX.ResearchontheApplicationofModernPowerSystemBasedonAutomaticControlTechnology[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odelingandSimulation.2015:25-28.

[2]LiuCJ.ResearchonApplicationandDevelopmentofCompetitiveSportsSimulationBasedonVirtualRealityTechnology[J].AdvancedMaterialsResearch,2011,179-180:1063-1068.

[3]ChiangWJ,FangRJ,ChangHC,etal.UtilizeTheoryofMSTintechnologyteachingactivitiesbyThePrimarySchoolchildren-"APinwheelToy"UnitTeaching[C]//Proceedingsofthe10thWSEA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Multimediasystems&signalprocessing.WorldScientificandEngineeringAcademyandSociety(WSEAS),2010:151.

测控技术范文第8篇

测控技术融合了多项技术,比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综合在一起,互相发挥作用,便形成了现代测绘技术。尤其是21世纪的今天,现代测绘技术在技术层面突飞猛进,在发展方面日新月异,并随着市场需求的更新而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在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现代测控系统的组成入手,着重分析测控技术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测控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

近一个阶段以来,测控技术的发展速率相对较快,其功能也日趋强大,因而为社会工业生产活动提供了较大的技术支持力度。基于测控技术的内涵层面来看,此种技术乃是能够实现对信息资源实现高速获取、信息高速存储处理等多项功能的一项技术。基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测控技术将随着智能技术、虚拟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随之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进而为社会化生产提供更大的技术优势。

1现代测控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现代测控系统由五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控制器部分、程控设备和仪器、测控应用软件、总线与接口部分、被测对象。控制器部分是指测控系统的计算机、小型机等,它是系统的控制中心和指挥中心。程控设备和仪器包括了激励源、执行元件、程控伺服系统、存储器件、各种程控开关及仪器、显示器件等很多仪器和设备。测控应用软件包括I/O接口软件、可执行应用程序和仪器驱动程序等。总线与接口部分能够连接控制器与各种设备、程控仪器的通路,以完成数据、命令及消息的交换与传输。被测对象即被测控的主体,主要是指生产线、系统、子系统、被测设备等,通过电缆、开关、接插件等于测控设备相连接。现代测控技术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以及分布式化等特点。由于这些特点,现代测控技术获得了很快的发展,并且越来越向着标准化、集成化、智能化、微型化与系统化高速发展。由于上述原因,现代测控技术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也是如鱼得水。

2测控技术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从现实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当前测控技术在电子技术和工业生产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因而得以在国防、军工等诸多领域被大范围使用,本文现就此项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加以介绍,从测控技术在新型传感器技术中的应用、测控技术在航天测控技术中的应用、测控技术在远程测控技术中的应用、测控技术在虚拟仪器技术中的应用四个方面就测控技术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2.1测控技术在新型传感器技术中的应用

传感器乃是工业生产领域中的主要测量设备,传感器技术则是测控技术的关键应用方式之一。目前,在工业生产领域得以普遍应用的传感器技术包括智能传感器、微型传感器以及数字传感器等。从前述不同类别以及所发挥的测控功能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智能传感器在实践中通常被用于列车运输监测,微型传感器则在交通领域得以大范围应用,数字传感器则一般被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由此看来,随着这些传感器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得以普及应用,使得公众的生产生活更为便利。

2.2测控技术在航天测控技术中的应用

测控技术在航天测控技术中的应用表现在:获取航天器的飞行路线及其运动参数、时刻注意航天器内部的工作状态和宇航员的生理参数、通过分析与处理这些测量数据,有利于提高航天的飞行路线与飞行状况的清晰性,为指挥中心提供了对航天器进行远程控制的有效方法,为评价航天器的技术性能和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2.3测控技术在远程测控技术中的应用

此项技术一般包括专线远程测控技术、通讯网远程测控技术等。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来看,远程测控技术通常被应用于核电站监测等领域,通讯网远程监测技术则一般被应用于用户密度相对较低、距离相对较远,以及受地理条件限制而难以进行布线的一些区域之中。

2.4测控技术在虚拟仪器技术中的应用

同前文所提及的测控相比较而言,此项测控技术的问世时间相对较晚。所谓的虚拟仪器技术,乃是依托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衍生出来的新型测控技术之一。此种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涵盖下述几个方面:

(1)依托此种技术能够实现对蚕种催青情况的高效检测,并且此种技术在实现检测目的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因检测给蚕种带来的损坏;

(2)依托此种技术与视觉软件的结合使用,能够研发出秧苗分析系统,借助该系统可以实现对秧苗质量的有效预测。除了前述应用之外,虚拟仪器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应用。当然,测控技术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在新型传感器技术中的应用、在航天测控技术中的应用、在远程测控技术中的应用和在虚拟仪器技术中的应用,还包括许多方面的应用。只要相关技术人员能够牢固地掌握现代测控技术,了解现代测控的组成部分,获知现代测控的主要特点,就一定能够在电子技术中更好地应用测控技术。

3结语

通过前文对现今一个时期测控技术的发展状况介绍来看,测控技术为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航空航天都提供了较大的便利。而且科技水平的提升,也推动了测控技术不断发展向前,使测控技术的功能更为全面。依托测控技术的应用,将实现对各类隐患的先期性防范,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不确定风险。同时,从经济成本投入的角度审视测控技术能够发现,测控技术还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部分消除人的不确定原因。测控技术作为电子技术的支柱,集合了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系统化的特征,把生产、管理、科研做到一体化。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高科技测控的自动化成果在电子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永光.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5).

[2]刘志刚.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探析[J].机电信息,2012(12).

[3]李欣国.浅谈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6).

测控技术范文第9篇

[关键词]测控技术;电路;计算机基础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059

1现代测控技术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测量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很多智能仪表,这些仪表在微电子的基础上,与计算机相结合,使得基于仪表的测量技术渐渐演变,成为一门包含机械、电子、计算机的独立的学科。

2测控技术的发展

现代测控技术在追求仪表智能化的同时,对其稳定性、可靠性和适应性要求也不断提高,相应地,随着技术发展,测控技术大量应用高新技术和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测控技术的技术指标与功能不断提高。作为代表,测控仪器仪表单元微小型化、智能化日趋明显。

测控技术两个方面,一个是测,另一个是控。“测”是依靠传感器和信号传输电路,即测控电路;“控”则是依靠现代计算机的计算处理能力,根据数据得出相应结果,通过反馈等方式控制整个系统。

计算机已经成为测控技术中的中坚力量,于是,网络技术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测控技术满足实际需求的关键支持。但是不可否认,测控电路依然是测控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3测控技术的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入不但使现代测控技术在各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加快了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现代测控技术朝微型化、集成化、远程化、网络化、虚拟化等方向发展。同时,现代测控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既包括硬件、软件的设计,又包括系统的集成,随着其在国防、工业、农业等领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的扩大,它将为提高生产效率、改进技术水平做出巨大的贡献。

新型传感器技术、现代测控总线技术、虚拟仪器技术、远程测控技术、测控系统集成技术等,都是这门涉及广泛的学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1)新型传感器技术向微型化、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等几个方向发展。

传感器是信息时代的三大支柱之一,目前新的智能化传感器层出不穷,微处理器和网络与传感器的融合技术快速发展,新型传感器在测量仪器仪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可以说,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新型传感器技术是现代测控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现代测控总线技术具体包括了GPIB、VXI、CPCI、PXI、USB、IEEE 1394、现场总线和LXI几类总线,USB在现代的应用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总线技术。

测控总线是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总线标准不断推出和发展。现代测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是采用标准总线计算机平台、功能强大的软件及应用总线技术的模块化仪器设备的有机结合。这将极大地增强自动测试设备的功能与性能。在现代测控系统中,测控总线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测控系统的研制、开发和应用中,选择好的测控系统平台总线,不仅有助于系统最终以较低成本满足更高的性能要求,而且可以使系统更加容易扩充、升级和保护用户的投资效益。

(3)虚拟仪器技术包括LabVIEW和LabWindows/CVI,包括开发环境和虚拟仪器设计。

虚拟仪器系统是测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从根本上更新了仪器的概念,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传统仪器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说虚拟仪器技术是现代测控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虚拟仪器由计算机和数据采集卡等相应硬件和专用软件构成,既有传统仪器的特征,又有一般仪器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在现代测控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4)远程测控技术是现代通信网络、远程测控系统的基础。

随着测控任务变得日趋复杂以及大范围测控要求的日益增多,进行远程测控、组建网络化的测控系统就显得非常必要。网络技术也必将在测控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从而有力地带动和促进远程测控技术的发展。采用远程测控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测控系统的成本、实现远距离测控和资源共享,而且还能实现测控设备的远距离诊断与维护,大大提高测控的效率。

(5)电子设备测控系统集成技术,包括现代测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硬件需求分析、硬件集成、接口设计和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以及现代测控系统软件设计(包括采用COTS的软件集成、软件组态和集成的标准化)。

采用系统集成技术解决测控系统的合理构成正成为测控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测控系统的规模和功能各异,且存在各种模块的集成以及在异构和分布环境下设备互连、互操作、数据传输和通信等诸多问题,测控一体化系统集成应运而生。测控一体化是当今测控系统的发展方向,它以计算机为核心,采用组件技术将标准总线、硬件模块或仪器单元和相应的测控软件等进行构建,同时贯彻实施一系列系统集成标准体系,使之成为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强的测控系统。

测控一体化要求实现测控系统的集成,其目标不仅包括测控系统的体系结构集成,还包括功能集成、信息集成和环境集成,同时还要符合相应的系统集成标准。

(6)自动测试设备(ATE)及软件设计。现代电子装备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密集,为了缩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及使用成本,使得装备测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易于重新组合,装备的测控及维修通常采用自动测试设备(ATE)来完成。

ATE系统的测控软件就是系统的生命,ATE的软件平台是整个ATE系统的核心和关键,它是联系测试资源和被测对象的软桥梁,其体系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自动测试系统的性能。

参考文献:

[1]童佳明,高丽媛远程测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4(9):59

[2]曹亮,周炜,沈文超远程测控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3).

[3]历维,张明关于测控技术发展趋势的探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3(14).

[4]孙柏林从美国“军事转型”看测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测控技术,2005(4).

测控技术范文第10篇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行业与领域开始对测控技术和仪器的需求加大研究,测控技术与仪器是现代测量技术、电子技术、精密机械、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互相渗透和融合的综合学科。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实践中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制造车间的检测到卫星火箭发射的监控。本文主要是通过借鉴相关文献和资料来具体分析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概况、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测控技术;测控仪器;应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当下我国已进入21世纪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术已融入到各个领域及行业中。测控技术作为一种测量专业,早已成为当下社会、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很多研究学者研究的重点内容。为了满足当下科技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测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测控技术的概述

1.1测控技术的内涵

测控技术系统是由五个部分构成综合性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生产自动化控制,以测量和控制为主要内容。测控技术的主要内容包括控制器、程控设备、测控应用软件、总线和接口部分、被测对象。测控技术系统会由于不同的测控任务,而选择不同的被测对象。测控技术系统的类型有三种:基本型、标准型、闭环控制型。基本型测控系统主要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卡、信号调理和计算机构成,主要功能是对多个点进行快速测量,分析相关数据,通过某些数据可消除相关干扰,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决策者做出准确的判断。

1.2测控技术的特点

由于测控技术成为了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和深刻,测控技术之所以影响会越来越多,是因为它具备很多特点和优势,比如,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分布式化等。网络化的测控技术能够保障检测系统快捷、方便;而当下所有的测控技术都是职能的,这能为测控系统提供最佳的处理方案;测控技术的数字化是指传感器的数字化控制,对信号处理、通讯等方面的数字控制;现代测控技术设备可以分布在多个地方,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测控技术的特点势必会帮助其有着更好的发展,也会为实际生活中多个领域提供便利和有利条件。

1.3测控技术与仪器

随着计算机网络社会的到来,人类已开始进入到计算机时代,目前计算机技术与仪器进入了测控结合的智能化阶段,测控技术仪器遍开始涉及到全国的各个区域和部门,是我国步入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眼下,测控技术逐渐走向智能化的虚拟环境技术,主要是通过采用人机交互技术进行复制现实社会中的语言、动作,这种技术能让操作者体会到真实的感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带动了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升级。测控技术仪器主要是通过测量和掌控相关技术理论进行取得和处理相关研究信息,而计算机便是处理信息的重要工具。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存储管理数据信息,图像显示和绘画功能,超强的计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计算机能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判断、处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质量。

2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实践中的应用

当下的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提取和处理信息时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可靠性、高效率、高精度、多样化、智能化等。现代测控技术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测控技术在航天、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远程测控技术的应用等。

2.1现代测控技术在航天、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表现是控制航天飞行目标,跟踪测量航天器、航天器的运动参数及内部的各方面内容。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比如在储藏粮食时,当储藏的粮食温度超过原有的预置时,测控系统技术就会自动接通通风机控制电路,从而直接对粮仓进行通风处理。

2.2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

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现代测控技术与仪器在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应用比较多,新型传感器主要有数字化传感器、集成化传感器等。在现实生活中,数字化传感器常应用于银行监控、测量环境温度上,集成化传感器主要应用在量测压力、视觉、温度等方面。近些年,很多领域都应用到新型网络化传感器,体现出了巨大的现实意义,不仅为现实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还存在强大的潜在科研价值。

2.3远程测控技术

如今,远程测控技术成为了现代工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测控技术主要有专线远程测控术、电话网远程测控技术和无线通信等,主要应用于电网检测、石油输送管道、机器人的远程监控上。现代测控技术能够通过对相应设备的检查进行诊断故障,对于诊断出水、电、燃气的故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测控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科研技术的不断提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测控技术也逐渐走向网络化、标准化、开放化、全球化,由于世界各地联系的更加密切,对于测控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意义。测控技术仪器主要是通过测量和掌控相关技术理论,根据取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行业与领域开始对测控技术和仪器的需求加大研究,而且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此外,由于当下经济社会的迫切需求,对测控技术和仪器的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测控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势必是非常广阔的,测控技术的发展也必然一片光明,这同时为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为了能有效满足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需求,在当下教育和改革不断深化的环境下,测控技术和仪器成为了高校和社会的重点研究内容。

4结束语

我国测控技术仪器的发展与生产力、技术、经济的进步有很大的关系,正是由于各种技术、仪器的不断完善和成熟,才使得我国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有了更大的发展与进步。测控技术仪器一方面能快速获取信息与处理技术,另一方面通过运用测控技术仪器、自动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来获取、识别、处理信息。现代测控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主要表现在测控技术在航天、农业等领域,新型传感器技术及远程测控技术的应用上。参考文献:

[1]吕辉.现代测控技术[J].电子质量.2010(10).

[2]李欣国.浅谈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

[3]曹洁.现代测控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5).

[4]况迎辉,祝学云,陈建元.现代测控技术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的探索[J].技术与管理,2011(13).

上一篇:汽车电子技术范文 下一篇:入侵检测技术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