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经济学范文

时间:2023-08-16 16:38:41

财务经济学

财务经济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校;财务管理;刍议

我国学校教学与管理模式皆随同不断深化和改革的教育体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但学校再财务管理水平的方面是落后于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与企业日益提高的财务管理水平相比较,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更是落后颇多。这一方面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因此,目前必须正面对待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寻求突破这些问题制约的措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借鉴经济学理念就学校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献策献力。

一、学校财务经济的现状1.高层经济管理意识不足

一般来说,学校主要的目标是教书育人,因此学校更多将办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放到首位,忽视了高校经济上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财务的人员配备,重视程度上存在不足,这严重的制约的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如预算执行不力等均可以说是该问题所导致的。意识层面的问题,往往是很难解决的,这也是制约学校财务管理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问题因素,同时也是目前学校财务管理现状的一个主要方面。

2.缺乏经济预算管理意识,预算执行乏力

国家拨款是学校长期以来的主要经费来源,因此学校预算编制比较简单,只需要按照主管部门的开支标准进行预算即可。因此也导致学校各个部门无法积极的参与到预算编制之中。这这种情况下,预算的编制水平较差,又反过来形成了编制预算无用论的观点。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大多数学校的财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存在严肃性、约束力不强的现象。

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学校的内部控制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部分个人利用制度的漏洞,谋求个人私利;部分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执行力度不够,难以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如部分学校的资金滞留形成“小金库”等,使学校的资金暴露在风险之下。同时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彻底也是目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这容易让完善的内部控制成为花瓶,华而不实,进一步的贬低了内部控制的作用。

4.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不足

学校财务管理的工作的范围逐步扩大,财务管理工作的任务也日趋复杂,这对学校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较而言,目前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科班出身的人员较少,对新的会计准则的理会仍存在偏差,高级会计人才用于学校待遇不高,难以吸引住。同时部分财务人员身兼数职,在精力上不能对全身心的投入到某项财务管理之中。部分财务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欠缺,自身的法律意识也比较单薄,面对利益的诱惑会有所动摇,甚至经受不住诱惑,走上错误的道路。

二、提高学校财务经济水平的举措

1.提高经济管理意识

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很多层面是可以归咎于学校高层对财务管理认识不足上,因此学校高层必须从自身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起到标杆作用,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学校设置主管财务管理的领导,由其负责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理顺财务管理在学校中的地位。

2.提高学校经济预算水平

学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管理,它是学校充分发挥财务管理职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因此学校必须合理的编制预算管理,努力提高预算水平。首先,学校的预算编制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预算编制原则以及各校核算管理的需要综合采用零基预算、综合预算、定员定额标准法和绩效评价法等方法进行。同时学校应该公示预算管理的内容,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形成全员参见预算管理的氛围。

3.借鉴制度经济理念构建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是学校财务管理过冬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学校应借鉴制度经济学的理念,构建健全的财务内控制度。学校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是靠完善的内部控制来保证的。从学校制度层面来看,学校应该对货币资金、学校非事业经营行为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执行到底。同时应该注意,一旦有人触犯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对其进行处罚,同时也要对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人员给予奖励。

4.提高财务人力资源配置

经济学讲究资源配置,而学校人力资源的配置必须跟上形势。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是离不开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这就要求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以人为本,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作用。首先学校应该从招聘起,严把人员入门关,从人员招聘中,招聘到符合学校财务管理工作需要的人才。其次,充分盘活现在人力资源。一方面要求职工必须参与后续教育,同时要求符合条件的职工参与中级职称考试,部分符合高级会计师的财务人员,鼓励其参与高级职称的评审。最后,应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对于自我提高、自我发展良好的财务人员给予奖励。

三、结束语

简言之,学校财务管理水平越高对学校其他工作,如教学等形成更为良性的引导作用。这要求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充分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突出财务管理的地位。当然了,学校财务管理水平提高是一个长时间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形成有效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循序渐进的提高学校的财务管理水平,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切实的将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执行到位。

参考文献:

[1]吴克文.义务教育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南省石门县义务教育学校为例[J].财政监督,2013,(25)

财务经济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学角度;财务会计;定义

在经济与科技的影响下,会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会计定义还不够完善,尤其是财务会计定义还不够明确,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会计定义进行研究,以便正确认识财务会计。

一、国内外对财务会计的定义

首先,从国内角度讲,在不同时期对财务会计有不同认识。如上世纪五十年代认为财务会计就是一种经济核算,能够将经济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经济现象体现出来。而到了六十年代处财务会计就被认定是一种计量与分析工作,在七十年代时认为人财务会计是通过货币而体现出来的记账行为,主要用于记录各种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以便反映经济发展成果。其次,在国外的研究中,也对财务会计下了多种定义,如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会计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财务信息,用于构建经济信息系统,而日本会计学家则认为会计就是通过货币完成资本循环。本文认为,财务会计只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涵盖了传统会计技术与计量多种方法,所以,应关注企业,联系市场并为其构建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更要将财务报表确认作为中心环节,且引入其他财务披露信息作为补充,进而做好财务会计工作。

二、从经济学角度阐述财务会计的定义

要了解财务会计,正确认识财务会计工作,需要从经济学角度阐述财务会计定义,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企业

企业是商品的生产者,而是为劳务人员提供工作场所的地方,由于企业的存在,社会经济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所追求的莫过于经济效益,为获得更多利润,企业也需要发行证券,或并购其他企业,在实现了再分配以后进而扩大社会资源。在资源配置中,第一次配置由市场完成,再次配置则由企业完成。企业就是将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再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扩大企业财富。

(二)服务市场

企业发展离不开市场,供需双方通过协商决定交易价格,在交易完成以后,便开始调节市场经济。对于服务市场来说,拥有很多参与者,这些参与者既可以是卖方又可以是买方,而市场的作用就是为其提供公平竞争平台。由于市场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等多个市场,而财务会计所指市场则是资本市场。不受政府干预的市场基本可以定义为有效市场,这样的市场中所带有的会计信息也具有真实性与公开性,这主要是指具有收益性的财务信息。对于所有上市企业来说,都要进入到资本市场中,这就需要有可靠的财务报告作为依据,上市公司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做好财务报告,编制好财务信息。企业要保证配置投资有效,就要注意财务报告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财务交流,并强化市场流动。公开后的财务信息基本可以认定为是公共产品,而没有公开的财务报告则是私人产品。从市场参与者角度来讲,其中不仅有市场监管者,还有财务信息鉴定者,同样也包括必要的中介机构。所有市场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要遵守市场既定规则,帮助投资人走出发展困境,并为其指明道路,减少不利风险的影响,这就需要通过传递市场财务信息来实现,利用财务信息促进市场发展。这也是利用财务信息实现市场资本转化的重要措施,更可以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三)财务信息与信息

对于会计来说,就是将企业经济数据转化为经济信息,作为企业财务会计,就要将企业交易发生活动转变为财务信息活动。对于企业财务信息来说,主要有三大特点:第一能够描述事物特征;第二,阐述事物差异变动情况;第三,展现事物差异性。企业所掌握的资源与都是随着交易变化而变化。但若将交易数据转变为财务信息,由此而来的经济变化却难以被掌握。对于财务信息来说,提供者为企业,若将其在市场上公开,那么这些财务信息就成为了公共产品,能够被所有信息使用者掌握。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始终将获得经济利润放在首位,所以经常需要发行证券或融资,有时也会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方式增强市场占有率,所以,财务信息就会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市场信息,不仅会为市场主体带来利益,还会操控市场,进而为整个市场服务,贡献于所有市场参与者。财务信息存在于整个企业活动中,能够将企业所有的经济行为体现出来,利用财务信息就是将企业活动用货币反映出来,具体来讲就是体现企业财务状况,展现企业现金流量等,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四)经济系统

对于企业财务会计系统来说,就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创设经济系统,在该系统中不仅含有企业经济活动,还包括必要的财务数据,经过整理以后就能为使用者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让企业高层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来说,一定要保证输出信息真实有效,既不能损害企业利益,又不能让投资者经济利益受损,所以就要做好财务会计工作,保证系统输出精准高效,以便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经济状况。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其次做好财务信息检查,最后接受会计准则审计,且主要与国际权威部门的联系,采用合适的财务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但不能过度迷信权威,毕竟疏忽在所难免,并且要注意与现实的联系。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国内外对财务会计定义的认识并不相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财务会计的认识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财务会计定义,尤其要重视企业、市场在其中的作用,并从财务信息与信息以及经济系统等方面对此展开研究,这样的研究能够加深人们对财务会计定义的印象,只有正确认识财务会计才能更好的构建会计信息标准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作者:仲树 单位:沈阳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月.财务会计在经济学角度下的定义[J].时代金融,2014,33:188+191

[2]郭勇.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管理会计融合研究[J].财会通讯,2015,04:5-8+4

[3]葛家澍,叶凡,冯星,高军.财务会计定义的经济学解读[J].会计研究,2013,06:3-9+95

财务经济学范文第3篇

由于受会计工作性质影响,财务会计身份也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既可以成为独立实体,又可以不是独立实体,为减少这种模棱两可的情况,应当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财务会计。因此,本文将从国内外对财务会计定义入手,从经济学角度阐述财务会计定义。

关键词:

经济学角度;财务会计;定义

在经济与科技的影响下,会计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会计定义还不够完善,尤其是财务会计定义还不够明确,因此,有必要对财务会计定义进行研究,以便正确认识财务会计。

一、国内外对财务会计的定义

首先,从国内角度讲,在不同时期对财务会计有不同认识。如上世纪五十年代认为财务会计就是一种经济核算,能够将经济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经济现象体现出来。而到了六十年代处财务会计就被认定是一种计量与分析工作,在七十年代时认为人财务会计是通过货币而体现出来的记账行为,主要用于记录各种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以便反映经济发展成果。其次,在国外的研究中,也对财务会计下了多种定义,如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会计是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财务信息,用于构建经济信息系统,而日本会计学家则认为会计就是通过货币完成资本循环。本文认为,财务会计只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涵盖了传统会计技术与计量多种方法,所以,应关注企业,联系市场并为其构建完善的经济信息系统,更要将财务报表确认作为中心环节,且引入其他财务披露信息作为补充,进而做好财务会计工作。

二、从经济学角度阐述财务会计的定义

要了解财务会计,正确认识财务会计工作,需要从经济学角度阐述财务会计定义,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企业

企业是商品的生产者,而是为劳务人员提供工作场所的地方,由于企业的存在,社会经济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所追求的莫过于经济效益,为获得更多利润,企业也需要发行证券,或并购其他企业,在实现了再分配以后进而扩大社会资源。在资源配置中,第一次配置由市场完成,再次配置则由企业完成。企业就是将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再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扩大企业财富。

(二)服务市场

企业发展离不开市场,供需双方通过协商决定交易价格,在交易完成以后,便开始调节市场经济。对于服务市场来说,拥有很多参与者,这些参与者既可以是卖方又可以是买方,而市场的作用就是为其提供公平竞争平台。由于市场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等多个市场,而财务会计所指市场则是资本市场。不受政府干预的市场基本可以定义为有效市场,这样的市场中所带有的会计信息也具有真实性与公开性,这主要是指具有收益性的财务信息。对于所有上市企业来说,都要进入到资本市场中,这就需要有可靠的财务报告作为依据,上市公司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做好财务报告,编制好财务信息。企业要保证配置投资有效,就要注意财务报告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财务交流,并强化市场流动。公开后的财务信息基本可以认定为是公共产品,而没有公开的财务报告则是私人产品。从市场参与者角度来讲,其中不仅有市场监管者,还有财务信息鉴定者,同样也包括必要的中介机构。所有市场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都要遵守市场既定规则,帮助投资人走出发展困境,并为其指明道路,减少不利风险的影响,这就需要通过传递市场财务信息来实现,利用财务信息促进市场发展。这也是利用财务信息实现市场资本转化的重要措施,更可以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三)财务信息与信息

对于会计来说,就是将企业经济数据转化为经济信息,作为企业财务会计,就要将企业交易发生活动转变为财务信息活动。对于企业财务信息来说,主要有三大特点:第一能够描述事物特征;第二,阐述事物差异变动情况;第三,展现事物差异性。企业所掌握的资源与都是随着交易变化而变化。但若将交易数据转变为财务信息,由此而来的经济变化却难以被掌握。对于财务信息来说,提供者为企业,若将其在市场上公开,那么这些财务信息就成为了公共产品,能够被所有信息使用者掌握。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始终将获得经济利润放在首位,所以经常需要发行证券或融资,有时也会通过收购其他企业方式增强市场占有率,所以,财务信息就会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市场信息,不仅会为市场主体带来利益,还会操控市场,进而为整个市场服务,贡献于所有市场参与者。财务信息存在于整个企业活动中,能够将企业所有的经济行为体现出来,利用财务信息就是将企业活动用货币反映出来,具体来讲就是体现企业财务状况,展现企业现金流量等,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四)经济系统

对于企业财务会计系统来说,就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创设经济系统,在该系统中不仅含有企业经济活动,还包括必要的财务数据,经过整理以后就能为使用者提供必要的决策信息,让企业高层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对于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来说,一定要保证输出信息真实有效,既不能损害企业利益,又不能让投资者经济利益受损,所以就要做好财务会计工作,保证系统输出精准高效,以便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经济状况。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其次做好财务信息检查,最后接受会计准则审计,且主要与国际权威部门的联系,采用合适的财务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财务报告质量。但不能过度迷信权威,毕竟疏忽在所难免,并且要注意与现实的联系。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得知,国内外对财务会计定义的认识并不相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财务会计的认识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财务会计定义,尤其要重视企业、市场在其中的作用,并从财务信息与信息以及经济系统等方面对此展开研究,这样的研究能够加深人们对财务会计定义的印象,只有正确认识财务会计才能更好的构建会计信息标准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

作者:仲树 单位:沈阳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月.财务会计在经济学角度下的定义[J].时代金融,2014,33:188+191

[2]郭勇.交易成本经济学与管理会计融合研究[J].财会通讯,2015,04:5-8+4

[3]葛家澍,叶凡,冯星,高军.财务会计定义的经济学解读[J].会计研究,2013,06:3-9+95

财务经济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学解读;定义;财务会计

前言:

财务会计的定义受会计工作性质的影响,它既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也不能定义为相对独立的实体。财务会计的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列报和披露。列报是由报表、记录、计量三部分构成。只有继续深化财务会计的概念,才能从现象到本质不断加深对其发展的认识,有助于整个财务报告的估计和判断。

一、会计的定义的沿革

任何一项社会活动或学科,都要进行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认识。只有加深对其定义的解读,才能实现进一步的认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认识也要经历这个过程。在以往对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定义中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已被国际广泛应用。第一种是被简称为“艺术论”的定义,“会计是通过货币的形式,记录和分类与汇总具有部分财务性质的事项和交易,使之具有特定的意义,能够把数据转变为有用的信息,另外还可以解释其结果的内在含义”。第二种是将会计定义为一种服务活动。会计的功能是提供一个相关的主体,而这个主体要拥有财务性质方面的量化信息,主要目的是有助于做出经济决策和在可能的备选方案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财务会计是会计的多个类别中的一种,主要是通过货币计量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相关的经济资源和义务的持续性历史和可改变的经济的活动历史。

二、相关学者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研究

(一)科斯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科斯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所发现的交易成本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对经济学研究中,对企业的经济性质和产权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刻的明确。在科斯进行研究之前,相关学者的研究没有发现市场交易成本,认为市场是自由的、无竞争的,对于市场的信息人们也很容易获得,然而,科斯发现市场其实不是自行协调和无障碍的体系,企业将取代几个机制。在市场交换活动中,往往需要较高的成本来取得交易所需的价格,这种价格机制由企业取代,通过企业经营者在企业范围内进行有效、统一的计划安排,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科斯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还有更高的要求,对企业的性质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不论是在市场还是企业中,借用相应的权威和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和资源整合,都需要财务会计信息作为生产活动的媒介和指引。

(二)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介绍

马克思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在他撰写的《资本论》中,深入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实现了资本的流通和过程的统一。其中还有专门的章节论述会计。它的观点是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就是会计,同时还具有两项功能,即反映和控制。同时马克思还提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产规模将不断步入社会化,其中会计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实践中显示,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当企业生产逐步向市场化、大型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时,也越来越重视对财务会计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会计方面的概念,例如例如利润、成本等,为市场经济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提出会计的目标、职能和对象等基本概念,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作用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创始人,虽然之前有很多关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但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才确定了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地位,并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做任何事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企业则想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亚当•斯密认为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就会促进市场的竞争,在竞争中会给社会带来福利,促进市场的繁荣。这种理论研究为各国实现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在启发中使市场资源配置得以发挥重大作用。第二,促进了“公司治理”概念的诞生和发展,强调分工的重要性,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这种分工不单是指劳务方面的还有资本、产权的分工,促进了现代企业的进步。第三,国家采取自由发展政策,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其对财务会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财务会计是面向市场、立足企业的,将社会分工从企业产权中分离出来,在需要交易的事项交换完成之后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收入。对企业所有者和市场参与者都有益处,可以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走出资源配置的正确决策,同时也实现了市场信息共享,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务会计的发展。

三、从经济学角度解读财务会计定义

(一)从经济系统层面解读

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同时有各自含有特殊作用的程序,集中到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就被称为系统。在社会界和自然界中系统普遍存在,社会、宇宙就相当于是一个,自然存在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还包含着无数个小系统,天然存在的一般是大系统,人为创造的一般是小系统,通常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就会创造小系统。系统具有独特的特点,如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越大,则它的组成部分就会越多,结构也会相对比较复杂。另外会计系统是在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的,市场是该系统提供的信息,企业在维护自身的利益前提下提供信息,市场参与者通过这些有用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和有根据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和参与者之间进行控制、相互协调。将财务会计看作是人为创造的财务信息系统,证明了会计学的进步。人们可以将目标作为系统的指引方向,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仔细研究。在观察财务会计的过程中发现,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结构就是确认形成的财务会计中的财务报表,而确认形成的财务报告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整个财务会计系统的性质和整体目标,其他的财务报告作为系统的补充结构存在,使财务报告具有预测、估计等功能。

(二)从信息与财务信息层面解读

会计是将企业的经济数据转换为经济信息,而财务会计则是把企业生产事项中包含的财务数据和企业发生的交易数据,转换为企业财务信息,他们都是一种信息转换活动过程。对于信息的定义有多种说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信息主要特征包括能够反映事物之间的差异、描述事物的特征和说明事物之间差异的变动。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通常是用货币来计量,描述企业的特征表现在理财、经营和投资等方面,并根据这些描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综合效益和经营利润等,详细说明这些财务信息的具体变化。企业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现金流量、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财务信息只可以反映它们在过去和现在的具体变化,企业的和资源以及变化的本身并不是财务信息。

(三)从面向市场层面解读

市场是一种机制,通过供需双方来决定商品的价格,促使交易完成的平台,并能够对经济进行调节。也有其他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市场中,任何参与者都可以成为买卖双方中的一员,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市场可以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根据各自不同的交易性质,也可以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种类,如金融市场、劳务市场、资本市场等,我们所研究的财务会计面向市场的解读,主要是面向资本市场。另外在企业没有公开财务信息时,它就属于私有财产,公开之后则变成公共信息,对相关人员的决策具有相当大的帮助,是一项利己、利他的活动。因此面向市场主要是传递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使价格体制得到合理优化配置,维持市场的繁荣发展。

(四)从立足企业层面解读

企业是财务会计的主体,他为经济活动提供劳务和商品资源,创造了极大的社会的财富。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与企业经济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将对会计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企业也是为市场提供财务报告的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企业的及时提供财务信息,才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结论:一直以来会计理论中的重要问题都是会计的定义问题,在现代会计的不断发展中,会计的公正、真实性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对揭示会计的核心价值也有很大作用,从相关学者对经济学的研究中,分析经济学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并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深入到经济系统、信息与财务信息、面向市场、立足企业中,加深对财务会计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黄曼远.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2]林曼.财务会计辅助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实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3]赵清.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4]董盈厚,侯铁建.基于IASB概念框架的可靠性质量特征之认识———一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与讨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05:61-68.

[5]黄曼远.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财务经济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学解读;定义;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的定义受会计工作性质的影响,它既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也不能定义为相对独立的实体。财务会计的定义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列报和披露。列报是由报表、记录、计量三部分构成。只有继续深化财务会计的概念,才能从现象到本质不断加深对其发展的认识,有助于整个财务报告的估计和判断。

一、会计的定义的沿革

任何一项社会活动或学科,都要进行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认识。只有加深对其定义的解读,才能实现进一步的认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认识也要经历这个过程。在以往对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定义中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并且已被国际广泛应用。第一种是被简称为“艺术论”的定义,“会计是通过货币的形式,记录和分类与汇总具有部分财务性质的事项和交易,使之具有特定的意义,能够把数据转变为有用的信息,另外还可以解释其结果的内在含义”。第二种是将会计定义为一种服务活动。会计的功能是提供一个相关的主体,而这个主体要拥有财务性质方面的量化信息,主要目的是有助于做出经济决策和在可能的备选方案中做出正确的决策。财务会计是会计的多个类别中的一种,主要是通过货币计量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相关的经济资源和义务的持续性历史和可改变的经济的活动历史。

二、相关学者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研究

(一)科斯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科斯也是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所发现的交易成本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对经济学研究中,对企业的经济性质和产权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刻的明确。在科斯进行研究之前,相关学者的研究没有发现市场交易成本,认为市场是自由的、无竞争的,对于市场的信息人们也很容易获得,然而,科斯发现市场其实不是自行协调和无障碍的体系,企业将取代几个机制。在市场交换活动中,往往需要较高的成本来取得交易所需的价格,这种价格机制由企业取代,通过企业经营者在企业范围内进行有效、统一的计划安排,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科斯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还有更高的要求,对企业的性质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不论是在市场还是企业中,借用相应的权威和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和资源整合,都需要财务会计信息作为生产活动的媒介和指引。

(二)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介绍

马克思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在他撰写的《资本论》中,深入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实现了资本的流通和过程的统一。其中还有专门的章节论述会计。它的观点是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就是会计,同时还具有两项功能,即反映和控制。同时马克思还提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产规模将不断步入社会化,其中会计的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实践中显示,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当企业生产逐步向市场化、大型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时,也越来越重视对财务会计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提出了许多关于会计方面的概念,例如例如利润、成本等,为市场经济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还提出会计的目标、职能和对象等基本概念,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对财务会计的作用

亚当•斯密是经济学的创始人,虽然之前有很多关于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但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才确定了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地位,并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做任何事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企业则想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亚当•斯密认为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人们在追求利益的时候就会促进市场的竞争,在竞争中会给社会带来福利,促进市场的繁荣。这种理论研究为各国实现市场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在启发中使市场资源配置得以发挥重大作用。第二,促进了“公司治理”概念的诞生和发展,强调分工的重要性,能够提高社会生产力,这种分工不单是指劳务方面的还有资本、产权的分工,促进了现代企业的进步。第三,国家采取自由发展政策,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其对财务会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财务会计是面向市场、立足企业的,将社会分工从企业产权中分离出来,在需要交易的事项交换完成之后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收入。对企业所有者和市场参与者都有益处,可以实现共同的利益目标,走出资源配置的正确决策,同时也实现了市场信息共享,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务会计的发展。

三、从经济学角度解读财务会计定义

(一)从经济系统层面解读

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同时有各自含有特殊作用的程序,集中到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就被称为系统。在社会界和自然界中系统普遍存在,社会、宇宙就相当于是一个,自然存在的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还包含着无数个小系统,天然存在的一般是大系统,人为创造的一般是小系统,通常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就会创造小系统。系统具有独特的特点,如系统的组成部分必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越大,则它的组成部分就会越多,结构也会相对比较复杂。另外会计系统是在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的,市场是该系统提供的信息,企业在维护自身的利益前提下提供信息,市场参与者通过这些有用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和有根据的决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企业和参与者之间进行控制、相互协调。将财务会计看作是人为创造的财务信息系统,证明了会计学的进步。人们可以将目标作为系统的指引方向,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和作用进行仔细研究。在观察财务会计的过程中发现,财务会计系统的核心结构就是确认形成的财务会计中的财务报表,而确认形成的财务报告的完整性直接影响整个财务会计系统的性质和整体目标,其他的财务报告作为系统的补充结构存在,使财务报告具有预测、估计等功能。

(二)从信息与财务信息层面解读

会计是将企业的经济数据转换为经济信息,而财务会计则是把企业生产事项中包含的财务数据和企业发生的交易数据,转换为企业财务信息,他们都是一种信息转换活动过程。对于信息的定义有多种说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但信息主要特征包括能够反映事物之间的差异、描述事物的特征和说明事物之间差异的变动。财务会计提供的财务信息通常是用货币来计量,描述企业的特征表现在理财、经营和投资等方面,并根据这些描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业绩、综合效益和经营利润等,详细说明这些财务信息的具体变化。企业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现金流量、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财务信息只可以反映它们在过去和现在的具体变化,企业的和资源以及变化的本身并不是财务信息。

(三)从面向市场层面解读

市场是一种机制,通过供需双方来决定商品的价格,促使交易完成的平台,并能够对经济进行调节。也有其他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市场中,任何参与者都可以成为买卖双方中的一员,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市场可以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根据各自不同的交易性质,也可以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种类,如金融市场、劳务市场、资本市场等,我们所研究的财务会计面向市场的解读,主要是面向资本市场。另外在企业没有公开财务信息时,它就属于私有财产,公开之后则变成公共信息,对相关人员的决策具有相当大的帮助,是一项利己、利他的活动。因此面向市场主要是传递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使价格体制得到合理优化配置,维持市场的繁荣发展。

(四)从立足企业层面解读

企业是财务会计的主体,他为经济活动提供劳务和商品资源,创造了极大的社会的财富。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目标,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与企业经济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行为,将对会计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企业也是为市场提供财务报告的做出了突出贡献,正是企业的及时提供财务信息,才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直以来会计理论中的重要问题都是会计的定义问题,在现代会计的不断发展中,会计的公正、真实性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对揭示会计的核心价值也有很大作用,从相关学者对经济学的研究中,分析经济学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并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深入到经济系统、信息与财务信息、面向市场、立足企业中,加深对财务会计的认识。

作者:张倩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曼远.浅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

[2]林曼.财务会计辅助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实务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3]赵清.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4]董盈厚,侯铁建.基于IASB概念框架的可靠性质量特征之认识———一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与讨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05:61-68.

财务经济学范文第6篇

一、企业本质与公司管理

公司不完备契约组合中各个资源要素使用权的转让形成了公司契约组合中的原始契约,而原始契约的核心理论之一就是保本理论,即在各项投入要素增值保值最大化的过程。然而,由于公司初始契约本身存在不可预测性、不完全性等特征,依据阿宏-博尔顿模型,如果无法预期复杂的投资行为而无法明确各权责,那么可以通过适当的调节控制权的配置来达到管理企业的效用最优,即根据企业的不同状况,将公司管控权适当的分配给管理层、投资人,或根据情况制定相机政策。然而,获得了管理公司的权利并不意味着这项权利能够有效落实,这就需要相应的公司治理机制来予以保障。因此,一个优秀的企业应该能够做到优化配置各个资源要素管理公司的权利,不同本质的企业,其资源要素在公司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因此,企业本质就是公司管理的逻辑出发点,是探究如何更好地发展企业的理论基石。企业中的每一个要素所有者都追求着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企业的本质取决于哪种要素所有者占据公司的主导地位,即公司的管理权分配问题。学术界给出的企业演进过程是:首先应当转变传统的股东权利至上的观念,将公司的主导权变单一集中制为多种资源所有者共享制,即让财力资本所有者证券化、虚拟化。随着发展模式的成熟,一直附属于人力资源的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源必将凸显。资本裂变的过程体现出了企业本质的变迁。古典企业的本质表现出股东权利至上原则,其余资本依附于财务资本。传统的公司契约组合体现出财务资本所有权和非财务资本所有权相分割,并形成了独立的资本要素;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经济发展的成熟,财务资本从公司管理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证券化、高虚拟化特点。新的公司经营模式不但让人力资源所有者的功能更凸显,组织资本所有者的作用更显现,社会资源也开始在企业的边际动态中体现出来。

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公司本质的认识也将越加的深入,企业也将以动态的管理模式来治理集团公司,治理动态的发展就是新时期对资本观念的深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作为资本裂变的各项要素的不完备契约组合,利益链当中的相关人更加关注公司的运营状况和收益水平,即确保投入资本在保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获益,这种现象可以用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斯最优理论”来解释(强以华,2006),如图1所示。把图1中切点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曲线OAOB,即由两种资源要素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线就叫做交换契约线。在交换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交换处于均衡状态。若沿着契约线进行交换,一方效用的增加以另一方效用减少为代价。若离开契约线进行交换,总效用将减少。在交换上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MRSXY(A)=MRSXY(B)。

二、企业本质与财务会计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90)曾经在其学术著作中写过:“财务会计理论的进步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蕴含着需要深入讨论的理论问题:财务会计理论与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及财务会计理论的进步与企业发展的逻辑对应关系。应当从企业本质的角度来看待一些问题。

WilliamR.Scott从给社会带来的效益的角度将公司描述成由财务资本、人力资源、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源四个不同的资源要素的不完备契约组合。这是对企业本质的宏观性描述。实际上,公司不同发展阶段将会对应着公司不同的特性,也决定着不同的资源在不完备契约组合中所处在怎样的地位,并借助财务会计的信号理论表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资本内涵与财务会计有着本不离质的密切关系,笔者认为企业本质与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进程有着相对应的关系。从深层剖析,财务会计信息衍生于资产所有权,是资金标价分工和专业化的成果。在资本市场上资源要素拥有者通过权益的形式体现于不完备契约组合中。这种约定通过货币计量方式对公司财务以及资本形成了初始合约。这种不完备原始契约的出现也使社会流动资本转化为固定资产并予以标价,同时也出现了专用性资产。显然,最初的各类资源要素是以物质形态出现的,若仍未落实物质形态或货币标价计量的可借助资本市场的拆分。其资源的拥有者将会变成企业的实际出资者,来拥有公司的实际掌控权。很明显,在这种控制理论下,对资产定价及考评的要求衍生了按照资金、资源拥有者的意愿确定和计量属性传达的财务会计消息,归属于单方面私有契约属性。企业所有者的核心目标就是所投入的资本和公司资产在保本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获得收益,与此同时,以企业资产拥有者利益为核心的企业中的会计理论体系,就是财务会计理论传统上的“资本基本主义原则”。但是,现阶段企业理论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人力资源的特征和功能不断地被发掘,找到了创造公司剩余价值产生的动力源泉。

当代的公司契约组合中,财力资源已经表现的越来越虚拟化、被动化。而公司发展的前途终究还需依靠于人力资源的推动。因此,不应该把人力资源结合与企业剩余的关系简简单单用“激励”二字来形容。更应该是让人力资源的所有者取得公司所有权。因此,随着对企业本质的深入了解,不同的发展阶段公司会体现出不一样的政策安排,而机制的核心就是确认哪种要素的所有者在契约组合中占主导地位。从最初的简单的财务资本所有者为主导的公司掌控权集中制度逐步将要素分裂成财务资本、人力资源、组织资本以及社会资源,并形成了较为复杂的不完备契约组合,单独的核心资本理念在公司中难以分辨,因为不同要素的所有者在企业中逐步建立了所有权共享机制。然而,精确确认与计量企业剩余以及在各个资源所有者配置之间需要一个计量方式或者量化部门,这无疑就应该是财务会计部门的专长。

三、公司管理与财务会计理论

公司管理与财务会计理论密切相关,因为自愿性披露体现出不同资源所有者相互制约的财务会计职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模型理论的实现程度,简而言之,企业持久性经营的良性发展依赖于财务会计的披露。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管理可以被看作是为了公司持久性经营而贯彻信息披露的一种政策性安排。合格的财务披露能够客观真实的反映公司管理的目标,换而言之,企业财务披露是管理公司的一个重要的项目。财务会计披露的优劣影响着公司的运营。同时,公司治理的好坏也影响着企业财务披露的要求、内容和质量。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优化、相互推动。许多实证性分析都予以了证明。从实证性研究的角度而言,许多国外学者以外国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审计委员会和企业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发现合格的企业财务报告大多是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经常沟通交流、监督评价的结果。并通过研究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与公司财务报告的关系,发现越是处于困境的企业,其非独立性的董事成员就越多。这两个研究都表明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有利于公司财务报表质量的提高。中国社会科学院李群教授等(2009)以亚洲1000家企业为单位研究了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含量与企业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发现了集中的所有权形式和金字塔模型的交叉控股结构导致了控股股东为了自身的利益,破坏了财务报表的高质量性,使得企业财务会计披露的信息量降低,这无疑损害了外界投资者的利益。由此来看,公司管理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中,更加依赖于财务会计理论。因为公司的持续经营依赖于各个要素所有者之间相互制衡,而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恰恰能体现出这一点。换而言之,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是管理公司过程中的一项制度安排。

四、企业本质、公司管理及财务会计的逻辑契合点:资本保全理念

笔者已用实证性研究分析了企业本质与公司管理、企业本质与财务会计以及公司管理与财务会计间的逻辑契合点,那么,企业本质、公司管理和财务会计三者之间的契合点又如何呢?著名经济学家WilliamR.Scott先生的资本保全观念将这三大板块融为一体,并归纳为以下三点:资本的价值要借助企业这种不完备契约组合才能实现增值保值。对于当代企业本质的了解也从过去传统的资本观念向现代的观念演进,简单的财务、人力资源二分法在逻辑上有着明显的缺陷,然而财务资本、人力资源、组织资本、社会资源的分权掌控企业的理念则是解决企业现有问题不足的方针。资本演进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为现如今的财务资本、人力资源、组织资本、社会资源。它们虽然有各自的内涵和范畴,然而对于不同治理理念的企业来说,它们四者在企业表现的地位也不同,并且相互间存在着依存关系。具体表现在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源权重的优化配置问题,以及人力资源与组织资本、社会资源的内联性,即人力资源是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基础,而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创造条件的前提是人力资源发展具有成熟性。

公司运营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令各要素所有者在保值的基础上增值。因此,现代许多企业的最终目的就是使自己在保本的基础上利益最大化,而这其中必定存在着不同资源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博弈现象。而博弈的最终结果表现为企业管理制度安排和落实。换而言之,公司管理的过程本身就是企业本质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因此寻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公司管理的核心目标。基于不同的公司对资源概念看法上的差异性而导致了两种公司管理模式的发生,即“股东至上”理念与“管理掌控共享化”的理念,WilliamR.Scott先生的资本保全理念也恰恰衍生于传统保全思想和现代保全思想之间,而传统保全思想和现代保全思想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平衡发展的,这也是企业掌控权分享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资源为核心的企业必然有着与之对应的资本保全理念。从经济学与法学的角度来讲,经济学和法律的进步对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使资本保全观念内化到企业的发展,使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受到巨大的挑战。因而,公司财务会计模式的变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资本保全理念内化与企业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企业本质与会计模式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因为,各资源要素在企业中的地位是会计模式的核心特征之一。

财务经济学范文第7篇

但是,经过事后验证,人们发现,仅仅依靠以大样本公开数据为对象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来研究金融经济学公司财务领域现象,以及其背后的经济因素和原理远远不够。西方金融经济学学术界逐渐采用临床诊断方法(ClinicalResearch)。

临床诊断方法的特点字串1

临床诊断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规范与传统大样本计量实证研究有比较明显的差别,其特点如下:

首先,在研究作用和目的上,传统统计检验实证研究往往以检验金融经济学理论为主;而临床诊断研究可以验证理论假说,但更主要的是弥补大样本实证研究的不足,从实际参与者中获得有价值的实践信息,提供对企业和个体行为环境的丰富理解,为理论和大样本统计检验提出新的思想、问题和研究线索。

其次,在研究对象数量方面,传统的统计检验实证研究对象为大样本;而临床诊断研究则根据研究目的设置样本,从一两个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但大多数情况下,研究对象关注一个或少数案例。

第三,在数据收集方式上,传统实证研究通常被动地依靠公开标准化的数据;而临床诊断研究的数据收集更为主动,需要获得与样本或事件相关的非公开信息,包括公司内部文件、管理报告、会议记录等,还要访谈事件决策过程中的参与者。

第四,在样本分析方面,传统的统计检验研究注重样本数据的收集和数据的数学处理,难以考察不能量化的因素的影响;而临床诊断研究不仅进行数据分析,还包括对样本事件的背景、发展演变过程调查访问等,深入考察不能量化的因素的影响。

第五,临床诊断应用时可以同时采用事件分析和长期业绩法,以考察样本企业事件的短期市场反映和长期实际运行结果。

临床诊断方法的关键在于选择研究对象。一方面要尽可能减少统计学角度的样本有偏问题;另一方面,不宜选择太早的样本事件,避免企业内部调查和访谈时当事人难以回忆事件背景细节,使临床诊断的内部调查信息内容和价值打折扣。

在我国的应用价值

与20世纪80年代经济改革、开放和发展带动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引入、消化吸收和繁荣一样,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证券化程度的提高、工商管理教育的兴起促进了对金融经济学理论、实证研究方法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金融经济学领域的大样本计量检验实证研究开始活跃,实证研究的学术规范正在形成。到目前为止,产生了一批以国内证券市场及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成果。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是在法制规范不完善的环境下发展起来的,包括:1.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非上市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绝对控股地位;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大样本计量检验研究依据的公开信息非常有限;3.股票市场庄家操纵市场的行为比较普遍,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脱节严重,股票价格变化不能反映企业价值;4.证券市场发展和规范方面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发展环境变化快。多种因素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客观上制约了传统的大样本实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加上一些误用,使人们产生实证研究有迎合大样本计量检验方法、流于形式的感觉。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不符合西方金融经济学理论预测的公司财务行为和现象不断出现。同时,随着我国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参与者,包括上市公司、中介机构、投资基金等加强规范,各种事件不断暴露,提供了充分的过程信息。这些现象或者由于公开数据和样本数量的限制,难以采用传统的大样本计量检验方法,或者采用大样本计量方法难以获得有价值的成果。而临床诊断方法正好有用武之地,可以对这些特性相似的小样本或者个案进行剖析,深入揭示当前金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字串5

上一篇:生产管理知识范文 下一篇:中学教务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