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14:11:52

毕淑敏的散文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1篇

毕淑敏立足现实,扎根于大地和民间,把握时代的脉搏,钟情于生命的气息,捕捉并始终与大众的心跳共振,不焦虑、不功利、不雷同,神闲气定地感悟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以女性所特有的慧敏和细腻,把她的所见所闻所感――其间较少黄钟大吕,多横笛短吹,却能推演得气象万千,落英缤纷,抵达人生、生命和人性的最深处,给人以躲闪不及的撞击感。她的散文平淡中寓存着绚烂之性灵,朴实中包含了奇思妙想,谐和中充盈着蓬勃之美。在健康的格调、阳光的品质、耐人寻味的智慧和相当优雅的行文中,闪射着对真善美不懈追求的迷人色彩,表现了毕淑敏对人类美好精神素质、人格气质和文明程度的独特见解,构成了她散文创作的个性。

毕淑敏是位勤于思索、善于发现的作家。她以独特的审美经验、文化心理和思想学养,全身心地感悟、体验、注视和倾听着美好的深刻的复杂的生活,于是她的散文总能给人一些新鲜的独特的东西,包括她早期的大部分作品,也较少初出茅庐的稚嫩青涩。她拒绝重复,无论是他人还是自己。她视人云亦云为仇雠。我曾猜想,她在构思一篇散文时,就其立意,是否也曾有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胸襟?无论是对人类命运、终极问题的探究,对自由思想的追寻,对深层人性的审视和叩问,对人的个体生存状况的洞察,还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尖锐触及,她所描摹和传达的意境和思想,或者是因为我们见怪不怪的麻木,或者是因为压根儿就没想到,总会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新鲜感和惊愕感,拓展了我们的思维,获得一种阅读的。

富含哲理是毕淑敏散文的一大特色。《我很重要》《素面朝天》《保持惊奇》《风不能把阳光打败》等在广大读者中耳熟能详。山间的白云,溪间的流水,飞翔的蝴蝶,熙熙攘攘的市井,一段对话,一个场景,在她笔下,都可能或浓或淡地蕴含着温馨的哲理和迷人的智慧,仿佛青橄榄一样耐人咀嚼,散发着挥之不去的韵味。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哲理不是硬塞给人的,不是居高临下令人生厌的说教,不是所谓“卒章显志”的简单化,而是水到渠成,春种秋收;是亲切委婉的谈心,丝丝入扣,润物无声,在春雨的沐浴中使你不知不觉地认同并信服,从而得到颖悟和启示,提升人生境界。

情感是文学根本的原动力。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庄子・渔父篇》)。进入文学的感情,必须经过思想的过滤,否则不是流于表面化就是误入虚伪浅薄的歧途。毕淑敏的散文富有真情实感,这是她丰饶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她笔尖饱蘸情感的琼浆,在行云流水的字里行间汩汩流淌,产生深刻而感人的力量。这是一种内力,既有别于情感沙化的作品,也有别于那种慷慨激昂、呼天抢地的宣泄。她是位善于控制的作家,情绪的起伏、感情的抒发,如优美的旋律弥漫于天地之间,鲜明的节奏感使它收放自如,恰到好处。

毕淑敏散文的艺术格局可谓斑斓多姿。她敬惜字张,因而所作散文大都短小精致,很少铺排,绝无废话。其结构因文而异,其中既有以情绪,以思想,以意象来结构的,也有以寓言,以童话,以人物,以情节来结构的。每一篇散文都能通过色彩、声音、韵律、特定的语调,叙述时空的设计等手法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这种氛围又与精心选择的生活画面、感情的抒发方式等息息相关,形成一种独特的散文意象。虚实的安排,或用墨如泼,或惜墨如金,浓淡相宜,留有空白,一如漂亮的山水画。毕淑敏散文的语言极具表现力,准确,优雅,优美,娓娓而谈,引人入胜。独出心裁的比喻,精彩如虹的排比,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朴素直白的叙述,都是别有天地,鲜花盛开。她的散文在书面语言的运用上更是炉火纯青,自成一家,似有一种贵族气息,表现出独特的美学风范。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毕淑敏 色彩 比喻

一、散文比喻中的“医生色彩”

毕淑敏自己写到:“若干年后,当我在某一个傍晚开始写作散文的时候,我无可逃避地沾染上了医生的痕迹,犹如我们清晨走过草地,鞋子被遍地露珠打湿,许久许久不曾被风吹干。”[1]可见做医生的阅历对毕淑敏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例:“这样,红柳的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幅镂空的恐龙骨架。……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离太阳最近的树》)

在海拔五千米的荒漠皱褶里,在酷寒和缺氧的环境里,红柳居然生存了下来。作者对红柳顽强的生命是珍惜的、欣赏的,可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为了生存的需要,硬是要将红柳及其强大坚韧的根挖出来当柴火烧,这件事在“我”看来,是非常难以接受的。所以对红柳的挖掘,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把红柳的根比喻成了“一幅镂空的恐龙骨架”,把被挖走红柳的沙丘比喻成了“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睁着的空洞的眼睑”,“骨架”和“摘眼球”的故事,显然在医生工作中最多,作家写作的时候,跳入脑海的第一个感觉恰恰是来自阅历的第一个感受,做医生的人生体验会不时地进入作品中,于是比喻具有了医生色彩。

又如:“先要用硬毛刷子蘸着肥皂水,一丝不苟地直刷到腋下,直到皮肤红到发痛,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恨不能把你的胳膊收拾得像一根搓掉了皮,马上准备凉拌的生藕。……由于酒精强烈的脱脂作用,手臂也像枯树干,失去少女特有的润泽。……消毒过的手已被管制,我俩就像卸去双臂的木偶,无法接触自己的皮肤。”(《指纹状的菌落》)

上面的三个比喻都是在反映手术前的消毒情况,显然消毒过程不仅严格,时间久了还会痛苦。把胳膊刷得像“搓掉了皮的生藕”,手臂像“枯树干”,手消毒后的人像“失去双臂的木偶”,都是有生活经历的人才可能会使用的比喻。作者的这些比喻只是铺垫,告诉读者常年需要消毒的医生有其他职业的人不曾了解的特殊感受,可恰恰就是在这样的严谨下,一个抓了一下耳朵的小动作,真的因为手感染了病菌从而感染了患者,使患者的生命出现了很大的危险。作者以她从医的经历用独特的比喻向读者诠释了感染和腐败的关系,其分析结果极具社会性,这也是毕淑敏散文灵魂的归宿。

其实,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很多人都能熟练使用。毕淑敏散文中的比喻,确实已经和她二十多年的从医生涯割舍不开,但使用非常恰当,体现着一个特殊领域的独特,因此她散文中有些比喻也就具备了典型的“医生色彩”。

二、散文比喻中的“军人色彩”

“比喻可以造成语言的具体性、实感性、鲜明性,并且可以通过‘喻体’透露说话人对本事物的爱憎情感,表示对本事物的褒贬意味、肯定否定态度。”[2]毕淑敏散文中的比喻,有些恰恰是透过军人色彩实现了她对人或事物的描写愿望。

例:“下水试游,如同一枚鱼雷出膛,速度比常人还快。”(《失去四肢的泳者》)

资料显示,鱼雷,是军队在水下使用的一种武器,速度极快。作者在作品中把一个失去四肢的泳者游泳的速度比喻成了“鱼雷出膛”。作者使用了这个比喻,大概所有的读者都会认为,这个特殊的泳者应该就是比赛的冠军。而结果反差的巨大,引起了所有读者的叹息和深思,生活中亦或是生命中的哲理也由此产生,奋斗和成功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故事本身。用“鱼雷出膛”来比喻一个泳者的速度快,真的很少见,这大概是从军经历给作者的瞬间灵感吧。

又如:“它们太整齐地如同伞兵一样滑翔过来,以致有一个瞬间,我怀疑,是不是世上已经有一首现成的这样的歌了?”(《蓝不过》)

一个作家写歌词,很长时间找不到感觉,并不意外。突然在某一刻作家灵感大现,妙思泉涌,歌词就那样洋洋洒洒飞进了作家的脑海,作家第一个感觉是什么呢,“太整齐地如同伞兵一样滑翔过来”,有动感,有观感,比喻独特,让人不能不想到作家的从军经历带给她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恐怕连作者也会惊讶原来军旅生活的影响已经嵌入了大脑,揉进了笔端,所以才会有如此的与众不同。

读过很多女作家的作品,诸多作品中比喻的使用真是各具特色,各有风采,表明这很多女作家都是用语的高手。但把喻体表达为“军队的武器”和“士兵”的不是很多,不能不说从军的经历使得她的比喻带上了“军人色彩”。

三、散文比喻中的“地域色彩”

“文学其实是一种包含了三层意指的结构或系统:作者所揭示的生活的某种可能性,由此表达的情感的真诚性以及艺术表现的恰切性。”[3]毕淑敏的散文不仅体现着她的真实生活,还体现着个人情感与人类情感的契合,这一点在她散文的比喻中是可以捕捉到的。

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铸成的坟,毫无动静。”(《我知道的狼》)

半夜,极冷,一个人,惨白的月光下,茫茫大地上的沙丘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作者把沙丘比喻成“一座银子铸成的坟”,把故事中那个人当时的感受描写得准确而充分。“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个可以产生很多故事的特殊地方,这个比喻显得非常独特,作家为什么会使用这样的喻体呢?因为毕淑敏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阿里高原部队当了11年兵。这个偏远的、艰苦的、神秘的生存环境,给了作家一段不凡的生活经历,也留给了作家一个特殊的灵感空间。只有在那里生活过经历过的人,才会在某个情节和某个心境下与那个特殊环境的感受交叉、重叠、共鸣,产生独特的文学价值。可见这个中国特殊的地域,给作家留下了独特的创作素材,作品也表现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

又如:“我后来在动物园见过其他的鹰,比如加利福尼亚鹰,但我觉得那不是鹰,因为鹰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那是鹰的抽离了灵魂的皮影。”(《天山大侠周涛》)

作者因为在生活过,见过喜马拉雅鹰,相信只有飞翔的鹰才能展示出鹰的本性和力量。她认为一位完整品格的鹰,是包括它无边无际的背景的,所以动物园里的鹰,在作者看来没有了鹰的灵魂,只不过是鹰的“皮影”,一个道具而已。这个喻体也非常独特,是要有和鹰相关的生活阅历的人才可能使用的。再一次印证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真理,也再一次印证了那个特殊的地域带给作者的特殊影响,体现了她的文学愿望。

这个特殊的地域,给作家的创作带来了特殊的色彩。

四、散文比喻中的“女人色彩”

“女性对于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往往是经由切实的生活经验实现的,这使得女性的思维方式带有浓厚的经验性特征,我把这种以女性个性经验为起点的思维称为知性思维。”[4]从毕淑敏散文的比喻中,可以观察到作者从生活经验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也是她散文中比喻的独特性的体现。

例:“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墨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旷野与城市》)

这样的比喻,怎么看都像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把一粒粒精致的纽扣,细心地缀在一件墨绿色的大氅上,这分明是一位女性正在做一件盛装。把城市比喻为“银扣”,把旷野比喻为“大氅”,大概是细腻柔和的女人不必太费心思就可以想到的手法。这个比喻使读者一下子体会到了作者的女人情怀,真是女性使然。

又如:“那几天,捧着各色歌词通读,反复看音乐电视六十分。眼盯歌星,嘴中念念有词,活像一个逃课的女中学生。”(《蓝不过》)

这个比喻中本体和喻体都是人,只不过本体是女人,喻体是女孩儿。作者作品中的女人是成熟的、理性的、淡定的,但当这样的一个女人遇到了一个不小的创作困难,又暂时寻找不到有效的方法的时候,应该出现一反常态的举动,什么样的一反常态呢,“捧着各色歌词通读”,“反复看音乐电视六十分”,“眼盯歌星”,“嘴中念念有词”,完全是一个追星族“女孩儿”的形象,用网络新词表达就是“超萌”的样子,这个形象足够接近中学生。读者把作者的这个比喻和大众生活对接一下,便可以想象到作者当时的样子,急躁和可爱跃然纸上,一个女人不管年龄多大,女孩的情怀也会时而闪现,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也许才是真正的生活。

就作家毕淑敏而言,行医带给她理性和淡定,从军带给她奔放和大气,带给她磅礴和豪情,做女人带给她细腻和柔和,这样丰富的阅历和情感,交织在作家的作品中,使得作品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丰满而深刻,扎实而独特,吸引了众多的读者。本文虽然只是对毕淑敏散文中比喻的独特性进行了探析,但仅仅是从这一个小侧面,我们便能领略到作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认真思考的人生态度。毕淑敏的作品,对社会,是一笔财富;对求学者,是学习的典范,细细品来,有各个角度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毕淑敏.毕淑敏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7):2-4.

[2]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3):67-68.

[3]杨晓新.文学的真实性推阐.当代文坛,1997(2):37.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毕淑敏;散文;女性生存状态;艺术观照

中图分类号:I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011-01

毕淑敏是具有鲜明创作风格的作家,她的散文涉及题材十分广泛,而且都取材于其个人的经历和个人的生活,她从17岁开始在西北高原做军医,11年后回到北京,继续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并攻读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毕淑敏无论是为人为文,真可谓是素面朝天。作家王蒙甚至认为她的名字、她的经历都太普通,“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规规矩矩的作家与文学之路。”毕淑敏最关注的是女性,她在散文创作中,以一个普通女性的身份对女性人群的生存状态进行艺术观照,本文试从毕淑敏散文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探寻呼唤、对母慈子孝的重新诠释和对爱情婚姻的深刻反思三方面来加以分析,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探寻呼唤

毕淑敏创作散文不像有的女性作家那样尝试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或者不厌其详地讲述女性的私密体验,也没有以一个贵妇人的身份居高临下地书写悠闲无聊的生活场景,作为一个成熟的女性作家,她把女性的主体意识作为自己关注的重点。长期以来,中国女性的主体意识被男权社会强势遮蔽,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的地位,毕淑敏在散文中坚持不懈地为女性的主体意识摇旗呐喊,她心中有一种焦渴,就是迫切希望男女平等、女性自立自强的渴望,毕淑敏散文中有很多篇章是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探寻和呼唤,她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去呼唤甚至是启蒙女性,渴盼她们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在社会上表现出女性独有的美。《特区女牙人》写一个特区的女经纪人,虽然容貌丑陋,但却自信、有魅力、有胆识、有智慧,白手起家,终于成为业绩骄人的经纪人。作者在开头首先渲染了听课的女孩子们的青春和美貌,渲染了她们听课时如痴如醉的神情,又描写了讲课者华贵典雅的装束,这才将镜头聚焦到她的容貌,写她容貌奇丑,与特区光鲜靓丽的时尚人潮格格不入,后来作者和她交流,听到她侃侃而谈自己白手起家的勇气和智慧,听到她午餐时对“雪山火焰”冰激凌的独特理解,看到她买单时潇洒的挥手动作,一个崭新的女性形象一下子站立在读者面前。这是一个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女性,是一个不仅与男人、而且与世俗观念抗争的女强人,作者选择了一个不是靠外表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和魅力,在时尚都市里打拼成功的女性形象,其钦佩之情浸透在字里行间。毕淑敏的另一篇散文《寻觅优秀女人》则对她心目中的优秀女人做了形象描绘,毕淑敏从一个女性角度对优秀女人做了界定,与《特区的女牙人》一样,她关注的是女性的内涵,是女性的气质和修养。在她看来,女性就是要凭着自己的才能、自己的品位实现其人生价值,获得社会的尊重。我们还可以看出,毕淑敏关注的是普通的女性,是在生活底层奋斗的女性,她从审美的角度提出了女性美的新标准,从普通女性的视角为读者描绘了充满自信、智慧和魅力的艺术群像。

二、对爱情婚姻的深度思考释

作为女性,爱情、婚姻、家庭在她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毕淑敏有大量散文作品涉及这个题材。毕淑敏从不描写爱情的风花雪月,也不渲染两情相悦卿卿我我,她更擅长于理性思考。《虾红色情书》只看篇名很温馨浪漫,写的却是一个具有叛逆性格的女孩子收到男朋友用血写的情书以后感到的恐惧和迷惑,在年轻人心中,尤其是女孩子心中,爱情是甜蜜浪漫的,可是这个女孩子收到的却是威胁,是对爱的绑架。毕淑敏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告诉女孩子,“他用伤害自己的身体,来企图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一朝得逞,我想他绝不会就此罢手。”女孩子试图在婚后改变他的缺陷,而毕淑敏说,一个人的缺陷在婚姻之后不但不会消失,反而会“变本加厉地发作”。她几次提到一个女孩子樱粉和姜黄色的头发,作家最后点笔:“头发就是头发,它们不负责承担思想。真正的个性和自由,是头发里面的大脑的事,你能够把神经染上颜色吗?”毕淑敏对这封情书做了深入的思考,对生活中普通的恋爱恋爱事件的分析上升到了哲理层次。对于婚姻,她在《婚姻鞋》里提醒人们注意婚姻的和谐,犹如为脚选择合适的鞋子,“切莫只贪图鞋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许许多多的人却常常忘记。”寥寥数语道出了她豁达而明智的婚姻观。记得画家黄永玉曾说过类似的一句话,婚姻就像脚上的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指头自己知道。看问题的角度虽然不同,但是都揭示了幸福婚姻的本质。毕淑敏是个智慧的知识女性,她用自己的爱心仔细体味着爱情和婚姻的真谛,她的思考深刻新颖,给人以丰富的阅读感受。

三、对母慈子孝的重新诠

毕淑敏散文中有大量篇章是写母亲和儿女关系的,她笔下的两代人的关系可以用母慈子孝来概括。她对母亲和子女的刻画选择的是一个全新的角度,或是刻画自我牺牲的母亲形象,或是以敦厚长者的口吻给人以语重心长的爱的教育,表现出浓厚深重的长者之风。毕淑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我首先感谢我的父母,我为父母给予我完整的家和爱而感激他们。”正是有了家庭的爱的滋润,毕淑敏在以后的生活中,在她从事医学工作的时候,无论是在西北高原还是在现代化大都市,心中始终充满爱意,在创作的时候,这满满的爱意就从笔端流淌出来。《青虫之爱》转述了一个闺中密友的故事,这位从小就怕虫子的年轻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把一只五彩斑斓的虫子托在手里,邀功般地给她看,为了不把病态的恐惧传递给女儿,她假装开心地翻来覆去地观赏虫子,用一个母亲的爱战胜了伴随自己几十年惧怕心理。在《回去问妈妈》中,她从儿女角度指出了儿女和母亲之间潜伏者的无数盲点,母亲是最关注我们的人,母亲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描绘打磨我们的每一个过程,可是,等我们长大,就忽略了母亲的感受,毫不客气地呵斥母亲,不让她在我们面前诉说那些被我们遗忘的往事,“她会像抛上岸的鱼,突然张开嘴,急速地扇动着气流……她想起了什么,但她终于什么也没有说,干燥地合上了嘴唇。我们熟悉了她的这种姿势,以为是一种默契。”母亲为了儿女受尽辛苦磨难,可是却把这一切埋在心底,以至于不细心的儿女不能察觉。

毕淑敏在写母爱的同时,也热切地呼唤那些以种种借口忽略母亲、让母亲在孤独中艰难度日的儿女,要理解母亲,在自己有能力尽孝的时候及早为母亲做点什么。她的《孝心无价》从母亲角度写到了老年女性的生存状态,她们无怨无悔、辛辛苦苦抚养了儿女,可是到了晚年,儿女们往往身在远方,不能给她们提供实际的帮助,没有时间为她们排解心灵的寂寞。毕淑敏不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去写母爱和儿女对母爱的理解,她是作为一个中年女性,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上有老下有小,既理解为人母者的渴望,又理解为人儿女者的苦衷,她把笔深入到了人的内心深处,写出了人性最本质的需求。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4篇

语境是人们在语言现象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或不表现为言辞的主客观环境因素。[3]它可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通常指的是语言现象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语言现象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心理背景、文化背景、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与各种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词符号等。王希杰先生在《修辞学新论》中把语言环境分为三类:(1)小语境(context),包括话题、前提和上下文;(2)中语境(situation),包括说写者和听读者之间的关系,时间,空间,事件;(3)大语境(backgroud)包括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传统。[4]

语言环境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得体性的多层次性。得体性可以分为小语境得体性和大语境得体性。小语境得体性是微观得体性,静态得体性指的是语言或话语本身,这是传统修辞学最重视的;大语境得体性是宏观得体性,动态得体性,指的是话语同大语境的关系,也就是对大语境的适应度。下面我将从适应语境的角度对毕淑敏散文中比喻的得体性进行探讨。

一、语言语境

语言语境是指上下文语境,即一个句子在更大的语言段落中所处的位置,这是对语境的最狭义的理解。“微观得体性,就是在小语境中,在特定上下文中,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同其他相关词语和句子的搭配要得当,同整个话语协调一致,和谐统一,形成有机组合。”[2]因此,我们应该在上下文中去理解某一个词语、某一句话,去分析它的得体性。

例(1) 更讲究的花砖像是一部有头有尾的小说呢。……(《腰线》)“花砖”和“小说”是两个不存在任何相似点的不同事物,表面上不存在任何相似点,如果单看这个比喻,会让人觉得无法理解。但是如果看完下文,“一款叫做‘爱情鸟’的瓷砖,花砖就有几种格局。一块是来年感只水鸟相依为命,耳鬓厮磨的。这好理解,新婚燕尔啊。再一块就是三只鸟左顾右盼呼朋引类的。这多出来的鸟,可不是什么非法闯入者,而是大鸟们辛辛苦苦孵出的小鸟”,就会恍然大悟:花砖在装饰家庭的同时还显露了主人的文化内涵。

例(2) 幸福是个哑巴。(《哑幸福》)“幸福”是人们的自我感受,而“哑巴”却是有生理缺陷的个体,两者毫无相似点。如果单从这句话来看,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如果联系它的上一段“幸福很矜持。遭逢的时候,它不会夸张地和我们提前打招呼。离开的时候,也不会为自己说明和申辩。”并认真看了全文就会明白:一个人的幸福要靠自己追求和把握。

例(3) 我才明白,节日就像一个国度,是有特定的领海和领空的。(《三月,是我们的节日》)乍看之下,“节日”和“国度”之间毫无联系,但是通过后面的说明,“特定的领海和领空”,联系作者正在谈论的话题“三八妇女节”这一女性专有的节日,就很好明白这一比喻了。

二、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指的是交际活动的大背景,包括社会生活、民俗习惯、民族心理、民族历史等。文化贯穿于语言的始终,因此,文化语境不仅对语言活动起到整体制约作用,对语义也有不可替代的解释和说明功能。例如:

例(4)上午借,下午还。临到考试,便连书也借不到了。我有时顿感滑稽,觉得自己有点像高玉宝。(《铁马冰河入梦来》);例(5)婚后的男人,太累太累。好像追赶太阳的夸父,一头担着事业,一头担着家庭。(《关于女人和男人的吉光片羽》);例(6)电话像七仙女下凡时的难香,点燃起来,七八个数码拨完,女友的声音,就像施了魔法的精灵,飘然来到。(《午夜的声音》);例(7)处方像一条阿拉伯魔毯。它雪片似的飞着,覆盖住病痛的荒野,托举来康复的远景。(《医生提笔》);例(8)处方像观音菩萨的净瓶,撒出甘露,收伏病魔。有句俗话叫“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处方就是剥茧抽丝的能手,把病渐渐地融化了。(《医生提笔》);例(9)我把许多真实的故事砸烂,像捣药的兔子一样,操作不停。我最后制出一颗药丸,它和所有的草药茎叶都不同,但毫无疑义,它是它们的儿子。(《炼蜜为丸》)

在这几个比喻句中,喻体分别是“高玉宝”、“追赶太阳的夸父”、“七仙女下凡时燃起的难香”、“阿拉伯魔毯”、“观音菩萨的净瓶”、“捣药的兔子”,它们有的来自神话传说,有的来自文学作品,如果没有这些文化素养作基础,是无法理解这些精彩比喻的内涵的。

三、背景语境

背景语境指背景知识、社会常识、专业知识等构成的语境,它不像文化语境那样一定与民族性相关,但它构成了理解语言的一种重要语境。比喻是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这两种概念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或者说语言使用者在这两种概念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关联。对于语言接受者来说,他要寻找这种关联,要通过喻体来理解本体,在很多情况下,对于整个比喻的把握依赖于喻体部分涉及到的背景知识或社会常识。例如:

例(10)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之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时日,都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片子。(《教养的证据》)作者认为教养的形成如同做成香喷喷的面包,要有“酵母”发酵过程、适当的“烘烤”过程等才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揭示了教养是通过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这一道理;同时教养是一张X片,通过它看到的不是皮肤而是骨骼,因此教养不是外表,靠化装可繁花似锦,它是内在素质的表现。

例(11)真诚是爱的风向标,当一对相爱的人,不再坦诚相向直抒胸臆,爱的台风就亮起来了。(《爱最怕什么》)“风向标”是用来观察风向、预测天气的,在这里,用来形容“爱”,形容“真诚”,如果相爱的人“不再坦诚相向直抒胸臆”,那么“真诚”这一“风向标”就发挥它的作用,“台风”(这

里比喻矛盾、隔阂)即将来临。 四、主观语境

在很多情况下,一些比喻的确切意义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直接相关,这种主观意图就属于主观语境。对语言接受者来说,比喻的准确理解必须符合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当然,主观语境不仅仅包括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图,还包括语言使用者的信仰、感情状况、当时的心境等。信仰、主观目的、甚至当时的情感状况不同,同一个事物在语言使用者的心目中会有不同的意义。例如同是海洋,可以是“咆哮的大海”、“狂怒的大海”、“跳跃的大海”、“傲慢的大海”、“荒凉的大海”等等。仍是那个大海,但因主观因素的影响,大海的比喻意义却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如果对主观语境不能很好地把握,就难以准确理解一些相关的比喻。例如:

例(12) 草原在午后阳光灼热的呼吸,波光粼粼,犹如晃动着的九天而下的玄紫色纱幕。脚旁的小草,像无数神奇的吸管,把苍黄大地的水分,变成了绿色油漆,不慌不忙地涂抹在自己向阳的叶面上。野花英勇地高举着花茎,把小小的花盘,骄傲地迸裂到近乎水平的角度,竭力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展示出来。好似一个细胳膊的小伙子,一往情深地仰着脸,向蓝天求爱。(《大雁落脚的地方》)这段话语,作者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午后草原的美丽景色,而且通过“晃动着的九天而下的玄紫色纱幕” 、“无数神奇的吸管”、“绿色油漆”、“细胳膊的小伙子”这些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草原的深切感情。

例(13) 她(母亲)是低垂的五谷,她是无尽的蚕丝,她是冬天的羽毛和夏天的流萤。她是河岸的绿柳依依,她是麦田的白雪皑皑。她是永不熄灭的炉火,她是不肯降下毫厘的期望标杆。她是成绩单上的一枚签名,她是风雨中代人受过的老墙。她是记忆中永恒年轻的剪影,她是飓风中无可撼动水波不兴的风眼。(《当我们想家的时候》)作者连用十多个比喻,通过“低垂的五谷”、“无尽的蚕丝”、“冬天的羽毛和夏天的流萤”、“麦田的白雪皑皑”、“永不熄灭的炉火”、“不肯降下毫厘的期望标杆”、“成绩单上的一枚签名”、“风雨中代人受过的老墙”、“记忆中永恒年轻的剪影”、“飓风中无可撼动水波不兴的风眼”这些和我们生活相关的喻体,生动地刻画了一个高大的母亲形象。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5篇

爱听母亲讲那过去的事情

有一年,毕淑敏自敦煌归来,兴奋地同母亲谈起戈壁滩的黄沙、祁连山的雪峰。一直安静听她“喋喋不休”的母亲,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才3个月大的时候,我就怀抱着你,走过西域黄沙迷漫的古道。”

毕淑敏大吃一惊,因为她从未听母亲讲过这段往事。母亲笑了笑,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当年也没有火车可坐。从星星峡经柳园到兰州,我每天抱着你,天不亮就爬上装货的卡车,在戈壁滩上颠呀颠,半夜才到有人烟的地方。你脏得像个泥巴娃娃,几盆水也洗不出本色……”母亲讲着讲着,眼圈儿不觉泛红了。倾听了母亲的描述,毕淑敏这才知道发生在当年的故事,她无法想象当年母亲是如何抱着自己一路颠簸一路风尘地来到北京的。

从此,毕淑敏常听母亲讲起那过去的事情。她说,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过去;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追忆尘封的岁月。在她看来,母亲的故事半是讲给子女听,半是自言自语。随着母亲的讲述,毕淑敏早年的记忆被唤醒……

穿戎装和白大褂的岁月

高海拔、缺氧、超低温……16岁的小丫头,对这些词汇并没有什么概念。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她成为阿里高原骑兵部队的卫生员后,感觉似乎到了另一个星球。

17岁那年的冬天,毕淑敏是军队里的小医生,经常拉练穿越阿里高原无人区。那一次,她身背足有70斤的重负要走60公里的高原路程。那天中午,毕淑敏不小心把自己的午饭扣在了牛粪上,于是只得饿着肚子继续走。走不动了,就趴在地上休息一下。这时,指导员走过来对她说:“不能休息了,太阳落山之前要赶回去,否则就会被冻死在雪地里。”毕淑敏回忆说:“负重、远途、空腹,我觉得反正我走不到目的地了,真想一走了之。当时路的旁边就是陡峭的悬崖,只要把手放开就可以失去生命。但是,我的手反而更紧地抓住岩石缝,我不想拖累别人,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毕淑敏机械地抬动脚步,在月光下走完了最后几十里路,终于到达了宿营地。

后来,毕淑敏脱去戎装,转业回到北京,在一家工厂的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一干就是22年。“无论是面对雪山,还是行走在荒原,我都有一种特别朴素的感觉,就是人生非常短暂、脆弱,如果你不努力赋予它价值和意义,努力精彩地生活,它就会像昆仑山的雪或寒冰一样很快消逝。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这么想,也努力这么做。”当年在阿里的历练,让她心灵剔除浮华,留下本色。

对于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敏感,使毕淑敏有了用文字表达的欲望。为此,她用一年半的时间自学完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的所有课程。

1986年,34岁的毕淑敏铺开稿纸,利用当医生值夜班的时间写作,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完全不懂写小说章法的毕淑敏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了处女作《昆仑殇》。

稿子送到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昆仑》杂志编辑部不久,编辑部来信,说“被文中磅礴的气势和沉重的主题所震撼”,同时质疑稿件是否请人捉刀。次年,第4期《昆仑》杂志重磅推出了《昆仑殇》,《小说选刊》接着转载,引起轰动。不久,获得第四届“昆仑文学奖”。从此,毕淑敏步入中国文坛。

走上弃医从文之路

在急速变化的年代里,许多人面对与婚姻家庭、择业、教育、人际关系、自我发展、工作压力等问题有关的心理负荷,期待做出理想的选择,这使他们开始寻求心理上的帮助。在毕淑敏心目中,心理学就是让人觉得幸福的一门科学。在北师大主修心理学博士之后,毕淑敏与朋友合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冠名的心理咨询中心。出乎她意料的是,来咨询的人太多了,很多人为了得到她的诊治,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咨询者的信任,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怎么办?陷入愁苦之中的毕淑敏心想:“与其如此这般地蚂蚁啃骨头,不如换一种方式,把我的那些感悟和很多来访者所给予我的那些启示,用文字去表达,这样可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书的时候,也许有一句两句话会触动他们,让他们有一些思考。”

心动不如行动,1991年,毕淑敏决定退出从事了22年的医生行业,静心写作,把自己人生的体验、思想的精华诉诸笔端,捧出佳作以飨读者。

“一个人是很丰富很复杂的综合体,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还有和社会的关系,都是紧密联系的。当作家就是去描写、掌握它们之间的关联。”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人们找到心灵的家园。

用爱去破解幸福的密码

毕淑敏曾在国外一家报纸上看到,按照投票者投票的多寡和权威人士们的表决所的“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排序为:第一,给孩子刚刚洗完澡、怀抱婴儿面带微笑的母亲;第二,给病人治好了病,和病人告别时刻的医生;第三,在海滩上筑起了一座城堡,望着自己劳动成果的孩子。备选的答案为: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画上了句号的作家。当时,毕淑敏将答案与自己一对照,感觉自己居然已集这几种公众认为的幸福的状态于一身。

毕淑敏说:“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他一定要为生活找点意义。生活本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让它变得有点意义。生活本身并不幸福,所以我们要幸福地生活。”正如她在散文《提醒幸福》中所写:“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的确,生活中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毕淑敏说:“幸福感不是某种外在的标签或者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状态,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内在把握和感知。”正如她在散文《素面朝天》中所言:“我是女人,也很爱美。但我却不喜欢化妆,不喜欢往脸上涂抹一些失了真我的颜料。”

其实,她的文风也是“素面朝天”,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凡之中见真情,朴素之中见思想,因而读她的作品不失为一种精神享受。“素面朝天”是毕淑敏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解读,在她看来,真正的美丽并非来自外表而是心灵。当一个人的精神富足时,那种朝气与活力、乐观与自信就是一种美丽,这美丽足以弥补一切外表的缺陷。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是灵魂的成就,而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毕淑敏认为,再多的金钱也和幸福无关,因为真正的幸福并非经济条件上的,更多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是一种精神境界。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毕淑敏央视“百家讲坛”《破解幸福密码》一经问世,便受到读者的关注。在书中,她从心理学、医学、人文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案例,为我们详细解答如何破解自卑、抑郁、焦虑、悲伤、恐惧等这些潜藏在意识深层的创伤,思考与探索和谐、平衡的心灵艺术。那有温度的文字似乎触及了人的心灵深处,并与我们一起品尝幸福。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毕淑敏;亲历;真实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372(2012)01-0093-05

毕淑敏创作思想的基础是真实,真实性是毕淑敏文学活动的支柱。她立足现实,钟情生命的气息,把握生活真谛,捕捉人性、心理,在耐人寻味的智慧和脉脉含情的行文中,饱含着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然而,结合以往的研究可知,对毕淑敏的创作研究一般仅限于作品解读层面上,即使从批评的角度也仅触及毕淑敏的成长经历、历史记忆和文化经验上,而对全面把握毕淑敏文艺思想的构成探讨不够。在没有对毕淑敏文艺观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下,我们是很难从整体上认知毕淑敏的创作的。本文从“真实观”的角度入手,全面梳理毕淑敏创作的追求、表象以及局限,希冀构成解析毕淑敏创作思想的一个新起点。

一、至真的追求

文学要追求和弘扬“真”。“真实”可以说是衡量一部作品有无价值和价值高低的重要标准,文学史上许多作家也无不把体现着“历史理性”的真实视为文学的生命。

毕淑敏选择了文学真实,而不是同时期的其他文学观念,这与她独特的人生经历有关。1952年10月毕淑敏出生于新疆伊宁,当时她的父亲在新疆做军官。不到1岁时,在襁褓中的毕淑敏又由于父亲调动而到北京生活,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愉快的童年。轻松的环境、母亲的关爱和父亲的榜样使毕淑敏形成了善良淳朴的性格,母亲的悉心教导使毕淑敏按照中国传统道德规范成长起来,形成了最初的真实观。随后毕淑敏进入北京外语学院附中学习并一直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正确的真实观使得毕淑敏在期间没有盲从于那个荒谬的年代,而是在初期的两三年中阅读了校图书馆里的大量世界名著,在书的海洋中培育了自己的品格。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教给了毕淑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真实观,也使她在违心地写对这些“毒草”的批判稿时感到了良心的不安。因此中各种奇特的现象带给毕淑敏更多的是对真理的坚持。

1969年2月毕淑敏从学校应征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从16岁半到28岁,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空旷雄奇的冰山雪岭、远离城市高寒缺氧的艰苦军旅生涯给了毕淑敏特殊的人生经历,逼迫她在青年时期就进行了大量的人生思考,“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就是真实。”[1]面对浩渺无际的雪原,毕淑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酷寒、缺氧对高原生活和演习拉练的危险艰苦,让毕淑敏一次次地体会到生命的脆弱无力,也不止一次地想到了自己的死亡,“在攀越壁立的冰坂时,我那么热切地渴望死亡。”“我想,我可以装作失足,痛快地滑向无底的深渊。没有一个人会发现我是有意的,因为在如此艰苦卓绝的军事活动中,死人的事的确经常发生。这样我就可以被追认为烈士,我的父母就不会因了我的死而受到牵累……”[2]14而亲历过死亡的思考则使毕淑敏有了比他人更为深刻透彻的思想和心理。毕淑敏曾形容自己当时虽然只有17岁,却和70岁的老人一样心境苍凉,每当眺望星空,想到自己必有一天会死亡,化作烟尘,便渐渐产生了一些念头,想把自己在高原11年所体验到的思想和感受传达给他人。“可以说,是昆仑那样的地方和环境造就了我创作的心理和精神结构,我对文学的基本认识、我的写作的核心的东西都是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奠定了的,到现在也没有改变。”[3]

其后毕淑敏转业回北京,在北京铜厂历任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继续从事医学并开始关注城市中人的生活。在一个很平常的日子,毕淑敏在上夜班空闲时写起了小说,之后又学习了文学硕士、心理学硕士博士课程,并开设了自己的心理诊所。医生、心理咨询师的身份又迫使她直面生命的真实、心理的真实,长期使用真实的眼光面对世界。这种真实观被毕淑敏引入了文学创作,并始终贯彻。“文学是不可以假的,即使故事是假的,情感也一定要真。”[4]49

毕淑敏对真实的追求在其创作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真实的思想内容,二是真切的心理情感。

二、至真的表现之一:真实的思想内容

真实是毕淑敏作品的独特魅力,她喜欢“亲自写作。写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真感受,对人生的真体验。”[2]42毕淑敏多从现实中提取素材,她的作品绝大多数是以真实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的,“我属于不怎么会虚构的作家,我的经历为我的创作涂上了浓厚的背景。”[2]47她将自己在阿里11年的军旅生活、20年的从医经历、两年的心理咨询师所得以及日常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整理加工,形成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字。“在我的许多小说里,有我自己、我家人和我朋友的影子。”[2]20具体来说,真实的思想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书写真实的生活与生命。毕淑敏的散文和小说常写日常生活,这些文章在平凡细微中抒写着生活本真的美,凝聚着作者对现实的关怀与思考,从而使极不起眼的生活小事和极普通的人也能够展现出奇异的光彩。

在毕淑敏的文章中,涉及最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但毕淑敏却能点石成金,化平凡为神奇,通过对普通生活、细微小事的书写引起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一厘米》讲述一位母亲在故意画低的身高线前险些失去儿子的信任的故事。这位母亲虽然算不上高尚但至少不是坏人,虽然她身上存在很多缺点,但她愿意做儿子最完美的榜样。孩子身高的“一厘米”竟鬼使神差地捉弄了她,使儿子对母亲的信任险些崩盘。这篇小说的原始素材是作者的儿子身高接近购票线时那种得意心情,小说中把母亲设置为经济困难的下岗女工。毕淑敏没有就原材料写一篇赞美孩子成长的散文,而是把心灵的砝码拨向母亲一边。因为社会影响和生存需要,母亲有可能会撒谎,但是母亲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好,比自己有修养,这是母爱的高层次表现,是人类的基本人格力量,基于此写出了这篇小说。小说同样也向人们提出了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城市公共资源的管理应该公正、严格,大人的一些小的疏忽或不良举动可能造成污染孩子纯净心灵的严重后果。

艰苦的军旅生活,给毕淑敏的创作带来了军旅素材。毕淑敏把笔触更多地放在了纯洁善良的战友身上和具有温馨色彩的生活趣事上。《昆仑之吃》、《昆仑之喝》、《昆仑之眠》、《葵花之最》、《穿上白生生的羊绒衣》等作品,无不以生动活泼的笔调为读者勾画出苦中有乐的昆仑生活美好的一面,吃脱水菜、吃男兵慷慨奉送的香蕉罐头、喝看不见蛋花的汤、洗被褥、做衣服、看电影……各种生活细节都被作者一一写下,并赋予了一层晶莹剔透的诗意的美。

九死一生的昆仑军旅经历、2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对生死的亲历见证,使毕淑敏对生命有了特殊感悟,在对生活进行真实书写的同时,也融进了对生命的思考。毕淑敏的处女作《昆仑殇》写了一群在军事演习中葬送生命的年轻士兵。为天职牺牲生命本应是光荣而伟大的,但命令的荒诞却让这些年轻生命的价值无法闪光。“1号”首长在强烈的立功欲望蒙蔽下,不顾现代战争的特定方式和部队的实际承受能力,组织了一场荒谬的军事演习,致使许多战士的生命被强大的自然力量吞噬。虽然战士们的表现非常英勇无畏,但壮烈的背后却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大家都明白这次行动的荒谬性,“军人不惧怕牺牲,但不能据此漠视军人的生命”[4],但是战士们却出于各种动机,在那个奇特的年代自觉地走向了死亡。毕淑敏用凝重冷峻的笔调呈现了美好生命被毁灭的过程,质疑了这项以许多年轻生命的丧失和无数躯体的严重受损为代价的拉练的正确性与必要性,引出了严肃、深刻而绵长的思索话题,引发人们对生命价值与尊严、荣誉、使命等关系的思考。

正视死亡是对生命的尊重,认识了死亡则能更为深刻地了解生命的意义。毕淑敏喜欢将人们领至死亡的现场,让人们通过了解死亡去理解生命的意蕴。“每个人都面临生与死,作为一个作家,应该去关注更广大的生命,帮助他们认识生与死。”[5]445通过多次采访、大量的笔记、躺在死过人的病床上的真实体验,毕淑敏写出了《预约死亡》。在这篇“新体验小说”中,毕淑敏客观地、冷静地讲述了临终关怀医院里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带领我们深入到临终者的世界去接近死亡、认识死亡、体验死亡。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毕淑敏对死亡、生命、人生的积极思考―死亡是生命的过程之一,生命是值得我们珍爱的;即使在生命的尽头,我们仍应该关注生命的品质,不可忽视其价值与尊严。

关注过死亡后,毕淑敏又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对吸毒这一普通人不熟知的现象进行了书写。吸毒者无论缘何吸毒,其毒瘾都是由于对不劳而获的伪幸福感的无法割舍,而这种错误的追求幸福的生活方式则会给人带来无法计量的灾难。于是毕淑敏集合20多年的从医经历和在戒毒医院的亲身体验,用《红处方》艺术地呈现了大量的戒毒知识,科学阐释了吸毒这一堕落行为的不可取,真诚地呼唤人们选择正确的追求幸福之路。《红处方》把对人的热情关怀,对危害人类生命、泯灭人的良知的的憎恨,同科学冷静客观的叙述结合起来,尤其是对戒毒医院院长简方宁以自杀来抗争对自己的控制、表达自己对幸福的不懈追求的悲剧命运的展示,更表现出毕淑敏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深度思考和对真善美的深情呼唤。

其二,表达真切深刻的思想认知。毕淑敏的散文于朴实平淡中包含奇妙的思想,经常能够给人以心灵的碰撞,使人受到深刻的启迪。“光有情感体验我以为是不够的,或者说这体验里不仅包括了感觉的真谛,更需涵盖思想的真谛。”[5]211毕淑敏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人生哲理常于不慌不忙中娓娓道来,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美感。

《婚姻鞋》智慧地为我们诠释了“婚姻”这一人生中重大课题的实质。婚姻像鞋,鞋子再华丽、再高贵,如果不合脚,便失去了保护脚的意义――婚姻的幸福与否,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因此毕淑敏告诫人们:“切莫只贪图鞋子的华贵而委屈了自己的脚。别人看到的是鞋,而自己感受到的是脚,脚比鞋重要,这是一条真理。”[6]205

《提醒幸福》从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出发,针对许多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状,提醒人们:幸福就在自己身边。文章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充满哲理:“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2]602她告诉人们,真水无香,真爱无痕。实际的幸福是平常的、温馨的,而不是强烈的、震撼的。“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2]604这道出了幸福的真谛。在阴霾密布的日子里,我们也要提醒自己即使不如意也还是幸福的,“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都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2]604这就是毕淑敏的幸福宣言,这也是毕淑敏超越传统的睿智提醒,它宛如清新剂,在匆忙的人生中散发着清香,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享受幸福。

毕淑敏还常常借助生活中的某个平常现象去说明道理。“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毕淑敏发现并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现象,向人们说明了人被金钱的丝所裹住的悲剧,“很多人在选择以钱为生命指标的时候,看到的是钱所带来的便利和荣耀的光环”,所以,有很多人终身困顿在他们自己的茧里。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当生命结束的时候,他们也许会恍然发觉,“世界只是一个茧,而自己未曾真正地生活过。”[6]174毕淑敏在看似朴实的文字中,清晰而透彻地体现出自己的思想,字里行间蕴含着学者的睿智与深刻和女性独有的真诚细腻,使人在迷惘的生活中获取一些心灵的启迪。

三、至真的表现之二:真切的心理情感

首先,把握深层真实的心理困惑。追求真实不局限于表象世界,毕淑敏更希望能够挖掘人的真实心理,希望能够深入人类的心理层面,更清醒、客观、系统地认识和把握人的复杂性。于是她涉足心理学,学习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心理学硕士和博士课程,并成为了一名注册心理咨询师,拥有了自己的心理诊所,为许多心理方面有困惑的人进行了心理咨询。学习和实践使她对人的心理有了更加深刻而透彻的认识,因此写出了一系列关注人心理的散文《爱怕什么》、《养心的妙药》、《心灵游戏》、《心灵密码》等,以及长篇心理治疗小说《拯救》、《女心理师》。

在《心灵游戏》、《心灵密码》等心理散文中,毕淑敏以一位作家的人文关怀、道德感和良知,以一名注册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心理分析,冷静而清醒地面对各种社会心理问题,从心理方面给人以规劝和指导,“像呵护水晶一样呵护人的心灵”[2]216。

小说《拯救》则选取了乳腺癌患者这一弱势群体,关注这一比普通病患在心理上承受更多折磨的群体的心理状况。毕淑敏结合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让这些病人组成一个心理小组,通过相互之间的心灵沟通,使他们在小组中敞开了心扉,找回了健康的人生心态,从而能够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己和今后的生活。《拯救》这部小说让人们感同身受地体验小说中乳腺癌患者的生理痛苦和心灵涅,同时将这一女性象征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做了探讨,呼唤心理关怀的重要性,引领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和人之为人的意义。

2003―2005年,毕淑敏开办了自己的心理诊所。但是由于要求咨询的人实在太多,毕淑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为这么多人进行心理治疗。于是毕淑敏关闭了心理诊所,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来,希望用文学的形式帮助更多的人探索自己内心的困惑。在《女心理师》中,毕淑敏依然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融入故事和人物的对话中,同时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曲折成长道路和人生经历。揭示了应当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破裂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婚姻、感情上的背叛问题,特定时代残留下的对人性的压抑、损害问题,社会弱势群体的心理治疗问题,等等。作者用冷静、客观的叙事话语,展现了现代人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让人们在了解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同时,与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和生活产生共鸣,从而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疗救。

其次,捕捉至真至善的情感瞬间。毕淑敏的真实不仅仅是体验和思想的真,同样也是情感的真。“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通过人与人交流,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温暖凝固,长留人间。”[5]521毕淑敏的“昆仑系列”处处滚动着挚切、热烈、奔涌的感情洪流,边防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豪情,战士间真实、美好的战友之情。正是这些情感激荡着毕淑敏那颗善良而敏感的心,让她对昆仑山上的经历不吐不快,“假如我不告诉别人,我对不起冰雪下长卧不起的英魂。”[2]15

毕淑敏的散文喜用纤巧的笔墨勾勒凡人小事,在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地方发掘至真至善的人性美与人情美,以一腔真诚感动读者。《抱着你,我走过安西》写了作者父母的家庭生活和自己童年、少年的成长经历,饱含了自己对善良坚韧的母亲的赞美与感激之情:“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用自己的血脉锻造了我们,精神融化于我们的生命。为了使她快乐,她的子女愿意做任何事情。”[2]565展现了母女之间血肉相连的至深亲情。《教你生病》则体现了毕淑敏自己作为一个理智而成熟的母亲对儿子的真情。“比我高”的儿子生病了,做过医生的母亲为了让儿子“独自面对疾病”,在写明到医院看病的程序后,让儿子独自去看病。“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2]507-509。为了锻炼儿子的独立生存能力,母亲内心独自承受着牵挂、自责、后悔、担忧、矛盾、痛苦等多重情感煎熬,这些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深挚的母爱写得感人肺腑。

《灯下红》、《内部招标》、《今天我病啦》这些随笔,写的则是生活中夫妻之间的情感,平淡、朴实,但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情却流溢在字里行间,令人感动。《灯下红》中,出版社为她出了书,却要求她自己买下一千本,先生听了,只淡淡说声,买吧。默默地拿出买空调的钱为她交了书款,从出版社提了书,搬运回家,又帮助她在灯下写呀写,包呀包,捆呀捆,把它们寄给同道好友。等到书送得差不多了,先生有一天突然说,“将来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些书已全然派送完了,却忘了送给一个最重要的人”,原来灯下黑,眼前人最容易被忽略。“我立时肃然起来。抽出一本书,端端正正写了他的名字。双手递上书,说,现在,灯下红了。”[2]60-61文章到这里戛然而止,却余音不绝。

毕淑敏还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从而使散文中善良的普通人形象三言两语便鲜活地立于纸上。《看别人报纸》中那位专为我举着报纸的素不相识的老者,《带白蘑菇回家》中帮助我保存蘑菇的一个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背着药包上学堂》中好心的看门人,《女孩,请与我同行》中不为金钱所动的年轻出租车司机……毕淑敏以敏锐的感受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捕捉了在众多平凡的小人物身上所涵的朴素的人性美。朴素无华的语言中蕴含着真挚细腻的情感和美好崇善的心灵,使毕淑敏的文章有了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四、至真的局限

毕淑敏的亲历性写作,使其小说创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局限也是客观存在的。

第一,题材的限制。对自身经历的依赖抑制了毕淑敏的艺术想象力,局限了其创作题材,致使她的作品可以明显地按其人生经历分成几个区域:以在阿里当兵为素材,她写下了《昆仑殇》、《补天石》、《君子于役》、《阿里》等一批被称为“昆仑系列”的小说;从部队转业回北京,在工厂做医生的经历使她接触并看到了形形的人生,对不同人的命运与遭遇做了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因此写出了《送你一条红地毯》、《看家护院》、《女人之约》、《西红柿王》、《女工》等一系列以都市经济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和《生生不已》、《预约死亡》、《教授的戒指》、《红处方》等医生系列作品;而在北师大学习心理学硕士、博士课程,成为心理咨询师,更是为她的《拯救》、《女心理师》和各种心理散文提供了素材。“我只敢写我大致经历过的事情,我只敢描述那些我确有把握的情景。这真是我的悲剧,它们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缀在我想象的翅膀上,使它无法飞翔。”[2]20热衷于对现实的描写和再现,缺乏文学的想象空间,致使毕淑敏的文章读起来总不会有太大的意外。

第二,故事的空白缺失。毕淑敏总是讲述完整甚至是毫无空白的故事,全面、平面、细致、琐碎地将故事的全部信息呈现给读者以求传达自己的思想。例如《红处方》将作者所了解的有关吸毒、戒毒、贩毒的各种知识,以及毕淑敏亲自在戒毒医院的所见所闻全部堆砌进小说,使得故事与故事之间过于紧凑,叙述过程显得较为拥挤,知识的堆积也让人喘不过气来。而毕淑敏自己也认识到“我有时不大考虑怎么写的问题,只是想着把我感受最深的心灵颤动,告诉我的朋友。关键是‘告知’,至于怎样说得好一些,怎样就显得差了一些,情急之下,往往关照得不够。”[2]47

第三,思想的外露。毕淑敏的散文有时构思思路平直,语义直露,像一位母亲或老师,善意而且不厌其烦地规劝着人们:男人、女人、孩子,怎样生活,怎样对待压力,怎样战胜软弱,怎样对待婚姻,怎样对待亲人……《提醒幸福》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身在福中不知福,《爱怕什么》教人如何表达爱、守护爱,《我很重要》号召大家正视自己的价值、建立自信……在这些散文中,读者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家的教化意向,而这种遵循传统伦理道德准则的叮咛,有时又有勉励人们接受的色彩。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非血之爱;毕淑敏;爱情观

人世间的爱有很多种,毕淑敏在她的散文《非血之爱》中提出了一种非常简明的划分方法,那就是以血为界:一种是有血缘的爱,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亲人之间的爱,这种爱是以血缘为纽带与生俱来的;另一种爱与血缘无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朋友之间、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的爱,而一提起非血之爱,人人往往最先想到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爱情。打开毕淑敏的散文,在她秀美的字里行间寻求一脉为我们洗涤心灵的清澈温泉。让我们追寻毕淑敏的笔迹,去寻找爱的真谛。

一、选择没有唯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人的诗词告诉我们,爱人是一种命里注定的唯一。而毕淑敏在她的散文《成千上万的丈夫》中却这样写道:“有成千上万的男人,可能成为某个女人的好丈夫。”刚看到这句话时着实吓了一跳,这看起来是相对于“非谁不娶,非谁不嫁”的另一种极端。很多人会问:找一个合适自己的人真的很难,怎么会有成千上万的对象呢?而毕淑敏是这样回答的:婚姻是一般人的普通问题,不要人为地将其复杂化。“就像我们是早已存在的普通女人,那些普通的男人,也已安稳地在地球上生活了很多年了。我们不单单是一个人,更是一种类型,就像喜欢吃饺子的人,多半也热爱包子和馅饼。”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很多人抱住唯一不放,有人为了一次失恋而轻生,有人则生出组装男友的念头——相貌堂堂、学识渊博、品味高雅、事业有成,当把所有的这些组装到一起生成一个唯一的标准时,这无疑给自己的婚恋之路打了个死结。

在婚姻中,自然天成的唯一伴侣几乎是不存在的,更多的还是过程之中的磨合。真正的金婚银婚甚至钻石婚,成功的秘籍是在这其中历久弥新的磨合与默契。需要包容彼此的小缺点,需要沟通需要交流。毕淑敏在最后时说:“世上没有唯一只能成为你的妻子或丈夫的人,只要有自知之明,找到合适你的类型,天长地久真诚相爱,就会体验相伴的幸福。”

二、爱情没有快译通

沟通与交流,是毕淑敏的心理散文中一直都在强调的方面。沟通是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相爱的两个人之间更加不能缺少沟通,人们经常会以为,相爱的人之间有无可替代的默契,有了默契,即便很少沟通交流两人之间也自然会相互地理解支持。而毕淑敏却说:不!爱情没有快译通。“爱无法破译人间所有的符号,爱纵是金属,也会有局限和疲劳。”

毕淑敏在文章中通过让恋人们参加一种心理游戏的方法,证明了自己的上述观点。游戏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其中一方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一种心情,比如生气、开心、痛苦等等。写完后将这张纸收好,不能让对方看到,然后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现出纸上写的这种心情。实验结果证明,即使是感情再深的恋人也不能完全正确的猜出对方所表现的那种心情。

沟通包括两个方面:诉说和倾听。不要以为“说”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很多时候,人们先是不敢说,再是不肯说,然后是不屑说,最后就成了不会说。有时候当我们痛苦或不安时,觉得向别人诉说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殊不知,说的本身就是一种正视,当我们正视困难时,勇气也会随之产生。学会倾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会聆听的心是一种会容纳的心,当我们在倾听他人的诉说时,首先是要学会理解与包容。爱情没有快译通,默契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不管何时何地,沟通是最好的良剂。

三、金钱的位置

“钱”在爱情中是一个敏感的字眼,有些人因为少钱而放弃了爱情,也有些人因为多钱而遗失了爱情。总之,该把“金钱”摆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成为让很多人迷茫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社会越来越物质化,人们也都变得越来越现实。看看现在大多数相亲女的择偶标准吧:房子、车子、薪资水平、职业前景……几乎每一项都与“金钱”挂钩。人们不禁会问道:这样的婚姻里有多少真爱可言?那么在婚姻中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金钱呢?毕淑敏在她的文章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钱很世俗,但很实际。贫贱夫妻百事哀,当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没有保障的时候,我不知道家庭幸福的青鸟,可以栖息在哪枝无果的树上做巢。婚姻里沉淀这那么多的柴米油盐,每一件都与金钱息息相关。我们有许多清高的场合可以不谈钱,但家是一个必须坦荡地经常地反复地裸地议论金钱的地方。”

看到这段文字后,我先是惊异后是接受。毕淑敏的散文一向给我一种唯美崇高的感觉,第一次看她在文章里这么直接的谈论金钱的问题,而且还是说的这样直白露骨。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样一直都认为爱情是清高的,不容许其他的东西来玷污,婚姻中最首要的就是爱。可是毕淑敏说了,钱“很世俗”“很实际”。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段话确实有道理。

四、总结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毕叔敏,散文,艺术风格

毕淑敏是以小说享誉文坛的,然而她并不只是擅长小说创作,她的笔触同样涉及到了其他文体的艺术表现领域,于是便有了数量可观的散文佳作。她曾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因为有了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就注定了她的文学创作和她的当兵生涯有着密切的联系。

毕淑敏改变了以往散文的一惯风格。正如王蒙在给她的书作序时所写的那样:“淑敏太正常、太良善,甚至于是太听话了。即使做了文章,似乎也没有忘记她的医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有一种把对于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为冷静的处方的集道德、文学、科学于一体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与行为方式……”在散文创作中,她那份奔跑不已的睿智思考,那颗执著恒定的医心,更是得到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和青睐。

一、从事医学工作20年,始终秉持治病救人的宗旨,将笔下的文章幻化为一张张处方,真诚地递给她所想要医治的对象。毕淑敏凭着一种医生的本性,开始思考人、诊断人,把生活中的一切非健康、颓废以及违背现代生命意识的思想行为都纳入到创作的显微镜下予以检视,以求准确诊断并获得疗效上的最佳效果。如《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她用最简单的笔调议论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母亲打孩子。但她说出了这个“打”里埋藏的一个女人细腻温柔的爱,一个母亲辛酸而幸福的无奈,一个妈妈真实自然的一片苦心。我自然不是一个母亲,但我从此理解了母亲从前的训斥与巴掌,看见了她成雪的发丝,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关怀,什么是属于所有父母的那片热切的期待。

同样是书写死亡,在毕淑敏的笔下,死亡却是另有一番滋味。十一年恶劣的藏北高原生活,使得毕淑敏感到死亡就像:“一把利刃悬挂在半空,时不时抚摸一下我们年轻的头颅,一般是用冷嗖嗖的刀背,偶尔也试试刀锋,~于是就常有生命骤然折断,滚烫的血沁入冰雪,高原的温度因此有微弱的升高。客观的自然环境使人的生命如草芥一般,死亡变成了一种家常便饭。所以。经常在死亡边缘徘徊的毕淑敏已经没有了常人所有的那种对死亡的恐惧,而能以一种更理智平和的语气来书写死亡。

如在<为了雪山的庄严和父母的期望>中,写到她为一位二十岁的班长更换尸衣,她并未过多描述战士尸体的血迹或伤痕,而是仔细描摹了战士口袋中残留的水果糖:“他兜里装着几块水果糖,纸都磨光了。糖块像个班驳的小乌龟,沾着他的血迹..”如在<昆仑之眠>中,老兵不断地问“有了吗”的那个东西,就是艰苦的、恶劣的高原气候带来的强烈高原反应,它“会让你的口鼻像螃蟹似的冒出粉红色的泡沫,皮肤泛出紫蓝色的网纹。”末了,毕淑敏再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最后你去掉所有的体温,成为冰山的一部分”。这样的冷静客观,并不是毕淑敏在炫耀自己的高原生活经历和她面对死亡的从容若定,也不是刻意制造一种残酷、血腥来刺激读者的阅读感观,而是想通过这份冷静平淡,让人们真切自然地来面对死亡,来学会珍惜生命,正如那位死去的小战士口袋中残留的水果糖,其实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和留恋。毕淑敏想真诚地告诉人们,虽然死亡令我们无从抗拒,也无法拒绝,虽然“向死而生”是一种悲剧性的命运,但我们不该因此就惧怕死亡,不愿面对死亡,甚至虚度有限的人生,所以在毕淑敏描摹死亡的背后,其实正流露出她希望人们勇敢面对死亡,珍惜生命的殷切期望。比如说她的《电脑时代的灰惑》就是以叙事的平常口吻,叙述“我”在电脑上玩游戏的经过。表面上看似是叙述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其实细细体味,才发觉,其中包含了电脑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足以敲起大家内心对电脑的警钟。

在<为了雪山的庄严和父母的期望>中她讲到,17岁那年随部队攀越雪山,6000多米的高山,山高路陡,精疲力尽时一个老兵让她揪住马尾巴走以防危险,起初她觉得有失尊严,“一个战士,揪住马尾巴攀越雪山,这是不是比死还让人难堪?”但是最后理智战胜了面子,这段经历的描写是蕴意深邃的。尊严是以人的存在为前提的,如果生命都没有了,又何谈更高境界的尊严呢?在如今物欲横流、私心膨胀的社会,毕淑敏如此为尊严正名,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二、简洁从不拖沓,没有或喜或悲的激烈情感。

很多时候,你读她的散文,不像在读书而更似在生活。她会以一种朋友或是长辈的身份,用很细微的生活小事,通过平实简朴的语言告诉你富有哲理的感悟,抒发对平凡生活不平凡的深切体会。如《素面朝天》她在文中写道“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真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是的,她用一支真诚的笔告诉我们自然的淳朴馨香,还带着春天小雨的细腻和夏天阳光的温暖;她用一些能够复制的语言,像一个朋友从容温和地聊天,教给我们自然的美丽,甚至把自然种进我们的心田。《呵护心灵》、《你永不要说》、《带白蘑菇回家》等作品,更是没有华丽的外表装饰,只有简实的感情。

三、在修辞手法上她也善于运用显而易懂的比喻。

如《婚姻鞋》把婚姻比作穿鞋子,《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当中把孩子比喻一只顽皮的小兽,《友情――这棵树上有个果子叫信任》中把信任形象的比喻成友情树上的果子等等,都充分体现了富有质感的艺术形象。

总的来说她的散文给人一种轻松、愉悦而且深刻的感受。就像整个自然,无形无声包含一切,每一个转折就好像自然的每一次呼吸,吐纳着天然的清新之气,净化着读者的思想和心灵。

参考文献:

[1]毕淑敏.毕淑敏文集――倾诉【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6.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9篇

幸运的是,多年以后,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出版之前。在鲁迅文学院一位导师的引荐下,毕淑敏爽快答应为我的散文集《黑白梦幻》写序。至今,我仍清晰记得初次拜见毕淑敏时的情景。那天,当我徘徊半天,终于鼓足勇气敲开门时,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张慈眉善目如菩萨的脸庞,要不是她微笑着说:“你好,我是毕淑敏”,我绝对以为找错人了。她的模样与我事先想象的庄严肃穆和高高在上的名人气势大相径庭。从开始到结束,她一直都微笑着,满脸的亲和力如磁场一样将我吸引。

她说话不紧不慢,语调和缓悠长,声音轻柔,带着一种娓娓诉说的味道,很快就消除了我的拘谨,不知不觉跟她谈了许多。与她交谈,感觉就像与一尊菩萨交流一样,很放松,心里没有任何障碍。同时感到她微笑地望着你仔细倾听你说话的样子,很像一位关心人体贴人的邻家大姐。于是,聊着聊着,我突然忍不住冒出一句:

“我还是别叫您毕老师,叫您毕大姐好么?”她会意而温馨地笑笑后爽快答应了。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叫她毕大姐,而她也毫不含糊的把大姐般的温暖带给我。

当时,毕淑敏为我的散文集《黑白梦幻》写序时,书稿送给她还不到一周,她就打电话说序文已写好让我去拿。我没想到她竟然写得那么快,因为我知道作为名人的她,很忙很忙,尤其像我这样一个很不起眼的从甘肃偏远小县城到北京来奋斗的文学小青年,她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那参差不齐的10多万字的书稿,她竟然看得那么仔细,标点与错别字她都帮我改了不少,我在深深钦佩她做事的认真与严谨之时,一股热热的温暖即荡漾在心中。

我很喜欢毕淑敏写给我序文的标题叫《清醒的女孩》,在序文中,她给予了我许多的肯定、鼓励及希望,这无疑给我喜欢文学注入了坚定的信念,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份信念中,保持清醒的意识,真正做一个清醒的人,以不至于在浮躁的时代中盲目跋涉从而轻易将自己迷失。

在序文取回来后不久,我收到了毕淑敏寄来的邮件,打开是两份《北京青年报》。正感纳闷时,突然在报纸专栏版最醒目位置,看见了《清醒的女孩》一文。原来,她把给我写的序文发表在了《北京青年报》上。这真是我没想到的事,打电话过去向她致谢,她说不用客气,只希望我能好好读书,慢慢来,不要着急,坚持写东西,好好努力。她声音亲切、温婉、圆润,依然让人能够听到她的微笑。那微笑的声音,让人心里倍感温暖,而那温暖,又带着一种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十分珍贵的激励与鼓舞。

后来,更温暖的是,那篇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的序文,让一位正在北京探亲的扎伊尔国王的助理在无意间看到了。那位国王助理名叫钟璞,是甘肃兰州人。他读了文章后,通过《北京青年报》找到毕淑敏,说要在经济及环境方面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当时正好我回了甘肃老家,毕大姐很热心的到处打电话找我。后来终于联系上了,毕大姐给我留下了那个扎伊尔国王助理的电话与名字,再三叮嘱我尽快与国王助理取得联系。

此事让我非常感动,那感动让我珍藏多年至今。虽然最终因为我个人怕给别人添麻烦,甚至觉得那是一件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的事而没有和那个好心人联系,但那个人的电话与名字并没有因为我的电话本换了一个又一个而被遗失,我感到我一直保存到现在的那个名字与电话,已经完全超越了仅仅是名字与电话的意义。它们犹如包裹在我心盒里的一个轻易不肯打的贵重物件。每当我看到或想到它们,我的内心就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一个人那么想帮助我。而为这帮助牵线搭桥的人,就是毕淑敏,我亲切的毕大姐,于是心底又涌出一股宏厚的幸福与温暖。

2008年,我在爱好文学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跋涉十数年之后,为了给自己一个确认,我申请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毕淑敏成为推荐我入会的三位介绍人之一。在填入会申请表时,我打电话给毕淑敏,希望她当我的推荐人,毕淑敏二话没说就欣然答应了,接着她查看了一下日程表后,定了时间让我把申请表送过去,挂电话前,她说:“不好意思,我太忙了,就辛苦你跑一趟吧!”

那天见到的毕淑敏,气色非常好,红润而有光泽的脸庞,带着那种我十分熟悉的和煦暖人的微笑。她上前用手轻抚一下我的脸颊问:“最近怎么样啊?小张晴。申请表呢?”她很快就为我填完了申请表,并说:“这是件好事,也该到时候了,只要坚持,慢慢地,就会一步一步走出来。”说着,她又伸出手,轻抚一下我的脸颊,微笑着说:“好样儿的,继续坚持,好好努力哦!”

“坚持”、“好好努力”,是毕淑敏对我说过的频率最高的话,它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温暖。

王蒙曾说:毕淑敏太良善,看年过半百的毕淑敏谈笑风生,也许你会诧异,几十年的风雨经历似乎都没有在她的心里留下痕迹。即便是在她作品的一些悲剧情节里,你也可以读到温暖。

温暖,是心灵的维生素,当它在滋养你的时候,你会感到生命的健康与富足。

认识毕淑敏的人,都觉得她人缘很好,是那种总能给别人带去温暖的人。她身上有一种博大的悲悯与体恤情怀。她先是救死扶伤的医生,当了作家以后,也没有忘记医生治病救人的宗旨,再然后又以关注人们灵魂的方式,成为一个具有普度众生的宏愿和苦口婆心之耐性的心理师。

《红处方》、《预约死亡》、《拯救》、《血玲珑》等作品,她关注人生,关注女人,关注死亡,她一直替弱势群体抒发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并替他们作着一种呼唤,一种抚慰。她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但主旨其实平实和悦。她是要她的读者更好地活下去、爱下去、工作下去。从她做心理师开始,她关注人生的角度更深刻更有力了。

尼克松总统早在20世纪70年代曾预言,20年以后,人类将进入精神状态的内分泌失调时期,也就是人类将面临过度的焦虑、紧张、浮躁、抑郁、恐慌、自杀欲等情绪的严重困扰,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人都将需要心灵与精神方面的理疗,换句话说,就是人类需要“观音菩萨”式的人物来拯救和普度。

毕淑敏正是以她的善念与大包容大智慧的佛性,率先担当起了此项艰巨的重任。她不仅以行为方式,替许多深陷于精神障碍与心理危机的人们,开出一份份暖意熏人的心灵处方,以拯救他们脱离无边的苦海,同时又以勤奋写作的方式,先后推出了跟人类心理密切相连的《心灵七游戏》《女心理师》(上下两卷)等作品,以此探索当代人心理困惑及救赎突围之路。

2008年5月,毕淑敏本来是在游轮上进行人生的第一次长长的环球旅游,当她听说四川发生“5・12”汶川大地震后,她在海外公开为祖国募捐善款,然后带着善款,毅然走下游轮,回到了祖国,亲手把款项交给了中国红十字会,然后又于“六一”儿童节赶往灾区,为那里的孩子们进行心理救助。2009年下半年,她应“百家讲坛”邀请登台演讲,录制了20集关于幸福话题的讲座。最近她又推出了新书《破解幸福密码》,以启发人们如何拥有一颗和谐平衡的心灵,从而获得由内而外的幸福。用她的话说,就是:“我愿从此以微弱跳动之心,做真诚美善之文字,以应答沧桑无序的人间。”……

这就是我所认识的名人毕淑敏――有人缘、有佛缘,有一颗悲悯之心,亲切温暖如邻家大姐。

简 介

毕淑敏的散文范文第10篇

前几日,有幸读到毕淑敏的《你永远不要说――雪域高原的传奇故事》一书,读后犹如食过橄榄嚼过甘饴,回味无穷:

毕淑敏17岁便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来到海拔5000米的高原阿里当兵。与她同去的共有5名女兵,毕淑敏和战友小如、果平、河莲、小鹿。毕淑敏当班长,她们既是战友,又是姐妹、朋友。在苍茫的雪域高原上当兵,生活是艰苦的,但每个人都充满了乐观,她们一起用心演绎着生活的快乐音符。毕淑敏用饱含琼浆玉液的细腻笔触,绘声绘色又轻松幽默地描述出雪域高原上的生活经历:

昆仑之行:毕淑敏和战友们一起连着坐12天的汽车才到达藏北部队,后来又经过一周的乘车跋涉,才到达了阿里。高原上的路陡峭难行,车子在“搓板路”上行走,就像跳摇摆舞。一会儿抛上浪尖,一会儿跌下深谷。幸亏大米压住了车厢,要不然人们就像滚珠似的在车厢里蹦跳不止。一天车坐下来,整个身体活像一把用了一百年的旧椅子,所有的关节处都要散开了。

昆仑之吃:高原上奇冷,一年要生九个月的炉子;高原缺氧,要烧焦炭。他们吃不上新鲜蔬菜,吃干菜和酸菜罐头,吃脱水菜炒肉;每年八九月份山下最热的时候,几卡车新鲜蔬菜经过6天的长途跋涉,运到高原上,但严寒使所有的蔬菜都改变了风味,吃到嘴里,都是雪花的味道;能供给女孩子打牙祭的东西太少了,她们偷偷地用手术刀割冻羊肉,用毛衣针穿上羊肉块烤羊肉;空投来的西瓜,随着降落伞飘到了雪原深处。

昆仑之喝:高原缺氧,水烧到60度就开了,食堂统一烧水,男兵女兵们提着水舀子、暖瓶,在那里排队等待40分钟;要喝茶就自己煮,抓把茶叶扔进硕大的搪瓷缸子,炖在火炉上,像熬中药似的焖着。

昆仑之眠:睡铁床,床上铺着薄薄的褥子,下面垫着草垫子。晒被子成为奢侈的节目。昆仑之眠充满着陷阱,有些人在梦中就醒不过来了,她们每天早上起床看见大家都活着,就觉得很幸运,心中充满了重生的快乐。

看过毕淑敏亲身经历的故事,觉得不只是有趣、新颖,还感动于她对心灵探索的价值及给人以启迪的哲理。她不是用沉重,而是用乐观诙谐的口吻描写了她的高原从军经历,那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沉浸在美好中的一种享受,是那种无论在何种艰苦的环境中都充满生活情趣,充满对美的热爱的情怀。

古代哲人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毕淑敏笔下的感情是真挚的,心灵是美好、向善的,她歌颂的都是人性的真、善、美,这应该也是她在多重社会角色中的经历、体验,以及她的博爱、善良人格使然。惟其真诚,才打动人心;惟其新颖,才引人入胜;惟其平易,才使我们倍感亲切;惟其深邃,思维的智慧才如钻石一般穿越时空,熠熠生辉,经久不息。

上一篇:林清玄散文读后感范文 下一篇:散文诗词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