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电路范文

时间:2023-02-23 01:44:37

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范文第1篇

1.学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2.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做的第一个电学分组实验,它对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特点,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技能有重要作用,必须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做好这个实验.由于实验所需器材较简单,取材也容易,建议尽可能多分一些组,让学生人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电铃,也可不用.连接电路时强调要注意两点,一是开关先要切断,二是经验不足时不要先用两根导线连接电源后再接电路,而是要按教材所讲的,先从电源的正极连起,连好各个元件后最终连上电源的负极,或者按相反的次序.

教法建议

1.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可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预习:

(1)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是什么?连接课本图4-24和图4-25电路需那些器材(包括名称、数量)?

(2)为防止接错或漏接,自己先拟定一个接线顺序.再连接过程中为什么开关应是断开的,并特别注意防止短路?

(3)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开关的连接是否正确?如果是错误的,把它改正过来.

2.实验课上学生动手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1)把实验桌上的器材与所做实验的电路图中需要的器材对照,检查器材是否够用.

(2)搞清使用的电源是什么电源,分清电源的正、负极,弄清如何接线.

(3)想一想,灯座、开关应如何连接?把导线接到接线柱上,导线应沿什么方向缠

绕,旋紧螺帽时导线才不致被挤出来?

3.接好电路后,再闭合开关前,要对照电路图认真检查,闭合开关后,如出现故障,应立即断开电源,然后从电源的一个极出发,逐段检查原因.

4.实验后,要求学生整理好实验器材,并写好简单的实验报告.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科学方法、态度、习惯的重要过程,一定要组织好,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第七节之后,教材又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想想议议".这个问题对刚刚接触电学知识的初中学生来说,要求较高,不必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做出.

教学设计方案

1.复习

(1)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叫短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断开还是闭合的?

(3)怎样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试判断下面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投影片)

(4)可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也可用实物电路,教师一步步操作.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归纳小结:

①首先将电池连接成串联电池组;

②按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开始,依电流的路径,把元件一个个连接起来(连接开关前,开关是断开的),最后连到电源的负极(也可反过来顺次连接);

③连线时要注意导线两端必须接在接线柱上,导线不要交叉,不要重叠.

④连接并联电路时,可按串联的方法先连接一个支路,找到电流的分、合点再将其他支路并列接在分、合点上.

2.进行新课------学生实验

(1)组成串联电路

①首先让同学将实验桌上的器材与做实验的电路图中需要的器材对照,检查器材是否够用.画出串联电路图.

②弄清使用的电源的正、负极.

③按课本中的步骤进行实验.注意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必须是断开的.

④若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时注意检查发生故障的原因:检查电池之间是否连接正确;检查每个接线柱是否拧紧,导线是否连接好;检查小灯泡与灯座是否接触好(可用手向下轻轻按按).在自己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可请老师协助检查.

⑤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回答课本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

(2)组成并联电路

①认真画好并联电路图.弄清电路的分、合点,用字母A、B标出.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分清哪部分是干路,哪

部分是支路.

②弄清电路中有几个开关;哪个开关是控制整个干路的;哪个开关是控制支路的.

③按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并进行观察,回答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

探究活动

自制电路板

材料:25厘米×40厘米×0.3厘米的纤维板一块、接线柱28个、导线若干.

制作方法:

1.在纤维板的正面,绘出电路如图1所示,然后按图中圆圈位置先为接线柱打孔,再行安装.

2.在板的背后,按板面电路用双股软导线连接在线柱上.

使用方法:实验中需要使用的电路元器件,事前连接好两端引线,然后按照电路设计连入电路板中,如果被利用的电路接线柱间不需连接元器件但必须连通,可用导线短接.

图1

说明:

1.本电路板可供学生做电学各种实验线路之用.

并联电路范文第2篇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什么是串、并联电路以及串、并联电路的特征.所谓串联是指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方式.串联电路的工作特点是:当开关闭合,形成通路时,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只有一条通道,那就是沿着导线逐个顺次通过每个用电器,最后流回电源的负极.此时整个电路中的用电器都在工作.而只要电路中某处断开了,电路就会形成断路,电路中的用电器将全部停止工作.可见,开关在串联电路里是同时控制着所有电路元件的:开关闭合――通路――用电器都工作;开关断开――断路――用电器都不工作.而且无论开关接在电路中的何处,其对电路的控制作用都是相同的.电路中任一用电器如果毁坏造成断路,那么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便“集体罢工”了,由此可见,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工作是相互影响的.

把电路元件并列接在两点间的方法,叫并联.并联电路的工作特点是:电流自电源正极出发,到达用电器并接处,就分为几条叉道(称为支路),干路电流就分成几条支路电流.每条支路电流分别通过支路中的用电器,在另一并接处汇合后流回电源负极.电流在电路里经历干流――各支路分流――重又汇合为干流的过程.所以接在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而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它所在支路的通断.并联电路里的用电器的工作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也就是说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的工作与否是不受其他支路影响的,而它也不能对其他支路产生影响和干扰.明确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后,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识别串、并联电路了.

1.定义法根据串并联电路的定义来分析.如果电路中的各元件逐个顺次连接,也就是说第一个用电器的尾端和第二个用电器的首端连接,第二个用电器的尾端和第三个用电器的首端连接,以此类推(即“首尾相连”),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到电路两点之间,也就是把几个用电器的首端和首端,尾端和尾端分别接在一起(即“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再连入电路的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因此要想分清电路的串联或并联,只要抓住关键“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进行分析即可做出正确判断.如图1-A中的两灯泡是首尾相连,为串联,图1-B中的两个灯泡是“首首相接,尾尾相连”,为并联.

例1图2中,属于串联电路的图是_______,属于并联电路的图是_______.

解析 (a)图电路为典型的串联电路.

(b)图中,电池组与开关S串联组成干路,灯L1、L2分别组成支路,并列地接在电路干路两端,为典型的并联电路.

(c)图中,虽然连接导线拐了几道弯,但我们避开干扰,仍然可以分辨出灯L1L2是逐个顺次连接在电路中的,为串联电路.

(d)图中,虽然灯L1所在电路(严格说是支路)拐了两道弯,且有导线相交现象出现,但导线是相交不相连的,且灯L1与L2仍是并列接在电池组和开关串联而成的干路两端,仍为并联电路.

(e)图中,灯L1与L2的连接情况与图(d)中情况相似,为并联电路.

(f)图中,导线在连接电池组、开关和灯L1、L2的过程中,尽管扭了个“麻花”,而且导线还相交了,但仔细观察后发现,相交的导线是不相连的,灯L1、L2也是逐个顺次接入电路的,为串联电路.

2.电流法

电流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根据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闭合开关后,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由电源正极出发(在电路图中电流方向可用箭头标出)后,逐个顺次通过各电路元件后,流回电源负极,即电流只沿一条路径,通过所有元件或用电器,途中不分流,不存在叉路.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由电源正极出发至某处,立即分成几股分支电流(故此处又叫分支点),分别通过各电路元件后在另一分支点处再汇合在一起,流回电源负极,存在着“分流点”和“合流点”.

因此,要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只要重点分析整个电路电流是否分成几股电流即可.同一股电流所流经的几个元件为串联(如图3-A所示).电流在某一点分叉,即一股电流(如干路电流)分成几股电流(支路电流),再在另一点重新汇合成一股电流,这几股电流分别通过的元件为并联(如图3-B所示).

例2试判断图3中灯泡的连接方式.

解析 图4甲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只有一条通路,故甲、乙两灯为串联.在图4乙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有两条路径,A为分流点,B为合流点,故丙、丁两只灯为并联.

3.断路法(或拆除法)

这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该种方法的原理是: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电流是逐一经过各个电路元件的,只要任何一个电路元件或连接导线上任何一处断路,其他电路元件中就都没有电流通过,整个电路就不工作.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有两条以上的电流路径,各电路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且任一条电路元件的通断不影响其他元件的工作.判断、区别的方法是:几个元件中任何一个元件断路(如将电路中任一元件拆除),其他元件中就都没有电流流过的电路是串联电路,如图5-A,将L1拆除后,L2也没有电流通过,也不能亮了,为串联;几个元件中任何一个元件断路(如将任一元件拆除),其他各元件中仍有电流通过的电路是并联电路,如图5-B将L2拆除后,L1仍有电流通过,仍然发光,为并联.

例3 在图6中的四个电路中,两个灯泡属于串联的是().

解析 串联电路中,如果我们取下一个用电器,则其他用电器都将不工作了.我们来看一下哪个电路符合这一特征.A中拆除一只灯泡,另一只仍有电流通过,仍能发光,A是并联电路,不是串联的;B中拆除一只灯泡,另一只也不工作,是串联电路;C中拆除一只灯泡,另一只中仍有电流通过,仍可发光,为并联电路.同样道理D中电路也为并联电路.

4.节点法:(几条相交的连接点叫做节点)

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例5试判断图7中三个灯泡的连接方式.

解析在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先定节点.把各节点分别用不同的符号A、B、C、D表示(如图8-甲所示);然后把共线(线中没有用电器)的点移动到同一位置:将A点移至B点、将C点移至D点,如图8-乙所示;这样,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在节点B(A)分成三条支路,分别流到三个灯泡L1、L2、L3上,再在节点D(C)汇合后,回到电源负极,显然灯L1、L2、L3是并联在B(A)、D(C)两点之间,三只灯泡并联,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8―丙所示.

同学们不妨尝试用“节点法”来判断例4中三只灯泡的连接方式.相信同样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

5.去表法

在电学实验中,我们经常要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在有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的电路中,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存在,会给我们的判断带来困难,因而在进行正式的电路判断之前,应先将电流表、电压表拆除,以简化电路.其方法是:由于电流表的电阻很小,因此将电流表拆去时,只要将连接电流表的两条线的端点直接相连(也可把电流表看作闭合的开关或导线);而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将电压表拆去时,只要将电压表所在支路直接拆去(也可把电压表看作断开的开关).经过去表,图9处理成图10,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L2两端的电压.

图11经过去表法处理后成图12所示电路,易看出两灯泡并联,电压表V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中的电流,A2测通过灯L2的电流.

同学们不妨趁热打铁结合节点法、拆除法、电流法等对图13的电路连接方式进行判断.

并联电路范文第3篇

1.学会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2.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做的第一个电学分组实验,它对学生认识串、并联电路特点,培养学生连接电路的技能有重要作用,必须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做好这个实验.由于实验所需器材较简单,取材也容易,建议尽可能多分一些组,让学生人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电铃,也可不用.连接电路时强调要注意两点,一是开关先要切断,二是经验不足时不要先用两根导线连接电源后再接电路,而是要按教材所讲的,先从电源的正极连起,连好各个元件后最终连上电源的负极,或者按相反的次序.

教法建议

1.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可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预习:

(1)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是什么?连接课本图4-24和图4-25电路需那些器材(包括名称、数量)?

(2)为防止接错或漏接,自己先拟定一个接线顺序.再连接过程中为什么开关应是断开的,并特别注意防止短路?

(3)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的开关的连接是否正确?如果是错误的,把它改正过来.

2.实验课上学生动手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

(1)把实验桌上的器材与所做实验的电路图中需要的器材对照,检查器材是否够用.

(2)搞清使用的电源是什么电源,分清电源的正、负极,弄清如何接线.

(3)想一想,灯座、开关应如何连接?把导线接到接线柱上,导线应沿什么方向缠

绕,旋紧螺帽时导线才不致被挤出来?

3.接好电路后,再闭合开关前,要对照电路图认真检查,闭合开关后,如出现故障,应立即断开电源,然后从电源的一个极出发,逐段检查原因.

4.实验后,要求学生整理好实验器材,并写好简单的实验报告.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科学方法、态度、习惯的重要过程,一定要组织好,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第七节之后,教材又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想想议议".这个问题对刚刚接触电学知识的初中学生来说,要求较高,不必要求全体学生都能做出.

教学设计方案

1.复习

(1)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是什么?

(2)什么叫短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断开还是闭合的?

(3)怎样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试判断下面电路的连接是否正确.(投影片)

(4)可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也可用实物电路,教师一步步操作.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归纳小结:

①首先将电池连接成串联电池组;

②按电路图从电源正极开始,依电流的路径,把元件一个个连接起来(连接开关前,开关是断开的),最后连到电源的负极(也可反过来顺次连接);

③连线时要注意导线两端必须接在接线柱上,导线不要交叉,不要重叠.

④连接并联电路时,可按串联的方法先连接一个支路,找到电流的分、合点再将其他支路并列接在分、合点上.

2.进行新课------学生实验

(1)组成串联电路

①首先让同学将实验桌上的器材与做实验的电路图中需要的器材对照,检查器材是否够用.画出串联电路图.

②弄清使用的电源的正、负极.

③按课本中的步骤进行实验.注意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必须是断开的.

④若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时注意检查发生故障的原因:检查电池之间是否连接正确;检查每个接线柱是否拧紧,导线是否连接好;检查小灯泡与灯座是否接触好(可用手向下轻轻按按).在自己解决问题有困难时,可请老师协助检查.

⑤积极动手,认真观察,深入思考,回答课本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

(2)组成并联电路

①认真画好并联电路图.弄清电路的分、合点,用字母A、B标出.标出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分清哪部分是干路,哪部分是支路.

②弄清电路中有几个开关;哪个开关是控制整个干路的;哪个开关是控制支路的.

③按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并进行观察,回答实验步骤中提出的问题.

探究活动

自制电路板

材料:25厘米×40厘米×0.3厘米的纤维板一块、接线柱28个、导线若干.

制作方法:

1.在纤维板的正面,绘出电路如图1所示,然后按图中圆圈位置先为接线柱打孔,再行安装.

2.在板的背后,按板面电路用双股软导线连接在线柱上.

使用方法:实验中需要使用的电路元器件,事前连接好两端引线,然后按照电路设计连入电路板中,如果被利用的电路接线柱间不需连接元器件但必须连通,可用导线短接.

图1

说明:

1.本电路板可供学生做电学各种实验线路之用.

并联电路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出发点.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习题,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要注意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实验最好利用示教板进行,将平铺在讲台上的器材悬挂在示教板上,边讲解,边操作.教师的演示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教法建议

教学中不要引入混联电路知识.对于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的定义,不必追求严谨,只要指出电路元件的连接特点,即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电路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再分支而分为两部分(两路并联的情况),一部分流过第一条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过第二条支路的元件.对于串联电路要强调"逐个顺次",对于并联电路要强调"并联在两分支处".不要简单地把串联电路说成是连在一串,把并联电路说成是并排连接.教材中介绍的电流的流向特点,是判断串联或是并联的重要依据,要多举实例介绍.

电路连接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作为实例,教材列举了节日装饰用的小彩灯、家用电器及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如果这些实例在当地不常见,教师应联系当地的常见实例来讲解,不要硬讲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实例.

对于初学电路的学生来说,正确画出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议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自己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如介绍串联电路后,就让学生做串联电路的实验,画串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介绍完并联后,就让学生做并联电路的实验,画并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使学生有较多的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练习的机会

教学设计方案

1.复习提问:

(1)用磁性黑板上如图4-6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

(2)利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

(3)请同学画图4-6的电路图.

(4)找出几个错误的电路图,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在图4-6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2)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用一个电池阻,两个灯泡L1和L2,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可画在玻璃纸上,以便于在投影仪上进行分析和订正).

(3)分析几位学生所画的电路图,引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题

3.进行新课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

练习1:如图4-19(事先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请同学们用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画出它们的连接图,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2)讨论串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请一位同学在磁性黑板上把图4-19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

①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

②提问:看到什么现象了?--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③调换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可能有学生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实验操作证明一下?.

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

(3)讨论并联电路:

练习2:将图4-19中的笔迹用湿布擦掉,再用新的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它的实际连接图.(可将几位同学所画的连接图,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

练习3:找出几个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导线交叉等错误的电路连接图,指出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实验:找一位同学到磁性黑板上连接课本上图4-20的并联电路.

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

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

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实验2中的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做课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开关的演示)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

指导学生看①课本中家用电器的连接图的和电冰箱内的电路图.

探究活动

并联电路范文第5篇

教学目标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出发点.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习题,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要注意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实验最好利用示教板进行,将平铺在讲台上的器材悬挂在示教板上,边讲解,边操作.教师的演示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教法建议

教学中不要引入混联电路知识.对于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的定义,不必追求严谨,只要指出电路元件的连接特点,即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电路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再分支而分为两部分(两路并联的情况),一部分流过第一条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过第二条支路的元件.对于串联电路要强调"逐个顺次",对于并联电路要强调"并联在两分支处".不要简单地把串联电路说成是连在一串,把并联电路说成是并排连接.教材中介绍的电流的流向特点,是判断串联或是并联的重要依据,要多举实例介绍.

电路连接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作为实例,教材列举了节日装饰用的小彩灯、家用电器及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如果这些实例在当地不常见,教师应联系当地的常见实例来讲解,不要硬讲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实例.

对于初学电路的学生来说,正确画出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议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自己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如介绍串联电路后,就让学生做串联电路的实验,画串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介绍完并联后,就让学生做并联电路的实验,画并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使学生有较多的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练习的机会

教学设计方案

1.复习提问:

(1)用磁性黑板上如图4-6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

(2)利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

(3)请同学画图4-6的电路图.

(4)找出几个错误的电路图,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在图4-6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2)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用一个电池阻,两个灯泡L1和L2,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可画在玻璃纸上,以便于在投影仪上进行分析和订正).

(3)分析几位学生所画的电路图,引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题

3.进行新课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

练习1:如图4-19(事先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请同学们用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画出它们的连接图,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2)讨论串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请一位同学在磁性黑板上把图4-19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

①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

②提问:看到什么现象了?--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③调换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可能有学生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实验操作证明一下?.

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

(3)讨论并联电路:

练习2:将图4-19中的笔迹用湿布擦掉,再用新的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它的实际连接图.(可将几位同学所画的连接图,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

练习3:找出几个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导线交叉等错误的电路连接图,指出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实验:找一位同学到磁性黑板上连接课本上图4-20的并联电路.

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

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

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实验2中的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做课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开关的演示)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

指导学生看①课本中家用电器的连接图的和电冰箱内的电路图.

探究活动

并联电路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路;串联;并联;混联;电路分析;电路判定;等效电路图

在学习串、并联电路知识时,学生普遍存在将串联和串联电路、并联和并联电路混为一谈的问题,认为串联指的就是串联电路,并联指的就是并联电路。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在学习时必须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学习起来越来越糊涂,最终可能会导致电路学完了,学生们还不认识串、并联电路的局面。因此在教学时,对串联和串联电路、并联和并联电路的概念一定要明确地加以区分。

一、串联与串联电路

串联是对电路元件的一种连接方法,即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方法,这里的元件可以是控制与保护装置,比如开关,也可以是用电器,还可以是其它电路元件,比如各种仪器仪表。而串联电路则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组成的电路,它是一种基本的电路。

比如图1,电路中开关和灯泡是串联的,也就是说它们是顺次连接起来的,但它不是串联电路,因为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如图2,虽然为了要测这个电路中的电流,需要把电流表串联在这个电路中,可它还不是串联电路,原因同图1。要组成串联电路,至少要有两个用电器,如图3,电路中的元件是串联关系,电路也是串联电路。

二、并联与并联电路

并联也是对电路元件的一种连接方法,即是“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方法,这里的元件可以是控制与保护装置,比如开关,也可以是用电器,还可以是其它电路元件,比如各种仪器仪表。而并联电路则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源上组成的电路,它也是一种基本的电路。

例如图4,如果要测量图中灯泡两端的电压,就要把电压表跟灯泡并联起来,虽然电压表和灯泡并联,但这个电路并不是并联电路,因为要组成并联电路,至少要有两个用电器。在图5中,开关S1和灯泡L1是串联的,开关S2和灯泡L2是串联的,但这个电路是并联电路,而不是串联电路。一个电路究竟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关键要看用电器的连接方式,并不是其它元件的连接方式。

弄清楚这些概念后,再去判定某个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甚至是混联就会迎刃而解了。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种比较常用的串、并联电路的判定方法。

三、串、并联电路的判定方法

(一)定义法

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定义直接判断。若电路中各用电器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用电器“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此法适用于较简单的电路。

例题1:如图6所示,当开关S2闭合,S1、S3断开,两灯泡 联;当S2断开,S1、S3闭合,两灯泡 联。

解析:当开关S2闭合,S1、S3断开时,S1、S3部分是断路,没有电流流过,在实际教学中,相当于把这部分擦掉,这样只剩下S2和两灯泡,观察可知两个灯泡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很容易判断出两灯泡的串联关系。

当开关S2断开,S1、S3闭合时,S2部分是断路,没有电流流过,在实际教学中,相当于把这部分擦掉,这样两个灯泡“首首相接,尾尾相连”,也很容易的判定出S1支路和S3支路是并联关系。

(二)电流分支法

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就通过所有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电路是并联的。此法比较实用,通用性比较强。

例题2:试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

解析:用“电流分支法”来判断,在图7、8中所示的电路上标出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电流依次通过用电器到负极,分别得到图9、10。在图9、10中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图9电流没有分支,图10电流有分支。即图7(即图9)电路为串联电路,图8(即图10)为并联电路。

(三)断路观察法

断路观察法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重要方法。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断开或者去掉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就没法工作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断开或者去掉一个或几个用电器,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正常工作。

例题3:试判断下图中三只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根据断路观察法的原理,图11中,用电器L1、L2、L3断开任何一个,其他用电器都无法正常工作,所以L1、L2、L3三只灯是串联的关系,此电路是串联电路;同理,图12中,用电器L1、L2、L3断开任何一个,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正常工作,所以L1、L2、L3三只灯是并联的关系,此电路是并联电路。

学会判断电路的连接形式,在学习电学知识中是致关重要的,它往往是解题的第一步,对于初学者虽然有困难,但必须要过关。希望通过上面的电路分析和判断方法的介绍,让初学者掌握其中奥秘,轻松学好电学部分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立华.《判断串、并联电路的教学与分析》.《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 第12期.

[2]孙想成.《浅谈串、并联电路的教和学》.《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第24期.

并联电路范文第7篇

电学的中考复习与电路是分不开的,抓住这一条主线展开,横向贯穿于电流、电压、电阻、电能、电功率、电热等电学知识。将其进行整合、形成系统。使学生在备考中将电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在应用中才能信手拈,达到举一反三的地步。

1、各各元件并列联接,有干路和支路之分;有分支点和汇合点之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回路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2、并联电路中,各各支路上的用电器相互不影响。每个支路与干路都能构成单独的回路

3、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I=I1+I2+……+In

4、并联电路的电压处处相等。U=U1=U2=……=Un

5、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分得的电流与自身阻值成反比。

推导:如图2所示由U1=U2;U=IR得

I1R1=I2R2变形得

6、并联在电路的电阻特点:

(1)并联电路相当于增加导体的横截面积,

总阻值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2)并联电路总阻值的倒数等于各各电阻倒数之和。

推导:如图2所示由I=I1+I2+……+In,

U=U1=U2=……=Un,可得

(1)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阻值

推导:由R=R1=R2=……=RN=R/, 。

(2)两个电阻并联,总阻值

推导: 。

7、并联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部消耗的电能之和。

W=W1+W2+……Wn

推导:如图2所示;由I=I1+I2+……+InU=U1=U2=……=Un

W=UIt可得W=U( I1+I2+……+In)tW=U I1t+U I2t+……+U Int

W=W1+W2+……Wn

8、 并联电路对电能的分配与自身阻值成反比。

推导:如图2所示,由 在相同时间内可得

9、 并联电路消耗的电功率等于各部消耗的电功率之和。

P=P1+P2+……+Pn

推导:如图2所示;由I=I1+I2+……+InU=U1=U2=……=Un

P=UI可得W=U( I1+I2+……+In)W=U I1+U I2+……+U InP=P1+P2+……+Pn

10、并联电路对电功率的分配与自身阻值成反比。

推导:如图2所示,由 可得

11、并联电路消耗的总电热等于各部消耗的电热之和。

Q=Q1+Q2+……Qn

推导:如图2所示;由于在纯电阻电路中消耗的电热等于消耗的电能即Q=W,由Q=W=W1+W2+……WnQ=Q1+Q2+……Qn

12、并联电路对电热的分配与自身阻值成反比。

推导:如图2所示;由于在纯电阻电路中消耗的电热等于消耗的电能即Q=W,由

并联电路范文第8篇

一、定义法

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定义直接判断。串联电路是用电器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并联电路是用电器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此法适用于较简单的电路。

例1:如图所示,当开关S2闭合,S1、S3断开,两灯泡联;当S2断开,S1、S3闭合,两灯泡 联。

解析:当开关S2闭合,S1、S3断开,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用铅笔将S2连接上,S1、S3部分用小硬纸片遮住,这时候只看剩余部分电路,再去分析电路。根据定义很容易判断出两灯泡串联。

当开关S2,断开S1、S3闭合,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用铅笔将S1、S3连接上,S2部分用小硬纸片遮住,这时候只看剩余部分电路,再去分析电路。现在根据定义很容易判断出两灯泡并联。

二、电流流向法

该方法是:当闭合开关后,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在电路图中电流方向用箭头标出),沿电路向前移动,电路无分叉,即电流只沿一条路径,通过所有元件或用电器到达电源负极,这些用电器即为串联;如果电路出现分支,即电流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这几个用电器为并联,且可找到“分流点”和“合流点”。

例2:试判断图1与图2中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图1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只有一条通路,如图1所示,故甲、乙两灯为串联。在图2中,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有两条路径,A为分流点,B为合流点,故丙、丁两灯为并联。

三、断路观察法

该方法是:在多个用电器组成的电路中,把其中一个用电器断路(如去掉该用电器),如果其他用电器都不能正常(如电灯不发光了)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果其他用电器仍能工作,则这个电路是并联的。该方法的依据是:串联电路各元件间相互影响,相互干扰;并联电路各元件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例3:试判断图中三只灯的连接方法。

解析:如图3所示电路,用“断路观察法”来判断,可以发现有“断二通一”或“断一通二”的特点,即在L1、L2、L3中任意断开两个(或一个),其他一个(或两个)能构成通路。故知L1、L2、L3为并联。

四、去表法

如果电路中有电流表或电压表,则可以去掉它们。去掉的方法为:电压表所在位置视为断路(因电压表内阻很大,几乎无电流通过);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连接起来(因电流表内阻很小,电阻可视为零)。此法适合于有电表的电路。

例4:所示判断两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图4电路中电压表所在位置视为断路,可以用小硬纸片将电压表位置盖住;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连接起来。这时可以清晰地看出电路中两灯泡为串联。图5电路中电压表所在位置视为断路,可以用小硬纸片将电压表位置盖住;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连接起来。这时可以清晰地看出电路中两灯泡为并联。

五、节点跟踪法

“节点法”即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看成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连接的共同点,以识别电路的连接方式。

例5:判断如图6所示的三盏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在图6中定义点,把共线(线中没有任何用电器)的点用同一字母表示,图中交点虽多,但实际上可看成只有两个节点a和b,且a为“+”,b为“-”。

将图6该画成与之相应的电路图,如图7所示,可知L1、L2和L3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判断电路的连接在解电学题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解题法则不同,如果电路的连接判断错了,就会导致一错皆错,只要大家不断地去总结,去摸索,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

并联电路范文第9篇

关键词:电学;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电学部分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经常听到学生在抱怨电学不好学,在毕业的两届学生中每次考试都能发现学生电学部分得分率不高,其原因有二:一是学生在学习电学部分和力、热、声、光不同,力、热、声、光在学生平时的生活中都有接触,学生容易理解,而电对学生来说看不到,又不敢摸,也摸不到,学生不容易理解。二是学生对串并联电路不会识别,也不是很理解电路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教学中,我们对串、并联电路的识别经常采用:

1.定义法(适用于较简单的电路)

在教学中我发现这种方法在做题和应用时遇到稍微难一点的电路,学生就不会判断。

2.电流流向法(最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虽然最常用,只是有些学生在用的过程中当出现混联的复合电路,学生就不知道哪一部分是串联,哪一部分是并联。

3.拆除法(识别较难电路)

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难接受,是很容易理解,拆除一个用电器学生主要还是不知道有什么用,所以在教学和作业过程中很少用到。

4.节点法(识别不规范电路)

这种方法在有一部分学生可以理解,弊端在于学生在找等效点时容易看错等效点,导致判断错误。

5.等效电路法(用于复杂电路)

综合上述方法通过移动、拉长、缩短导线,把它画成规则的电路――等效电路。

此方法在教学中基本不用,因为初中学生对等效电路的改画非常不容易理解,很少有学生能把复杂电路改画成常见的电路,所以这种方法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一般不作为重点教给学生。

而我要讲的新方法就是用数字1和2在用电器上标出电流流入的一端和电流流出的一端,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很准确地判断出眼前的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比如学生面对一个电路图,只要能够在电路图的用电器上,电流流入的一端标上1,电流流出的一端标上2,那么我们发现电流从1流入从2流出,如果从2流出的电流紧接着流向下一个用电器的1,这样只要是2与下一用电器的1连接就是串联电路。如果电流从2流出可以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那么这样的电路就是并联电路。如图所示

采用上述方法这时我们很容易就判断出图3为并联电路,图4为串联电路。对于一些复杂电路学生识别起来也比较容易了,只要掌握了上述方法,就能够很好地识别串、并联电路,这样可以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处理试题的相关问题了。

如图5所示:

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电阻R2的电流流入的一端我们标出1,流出的一端我们标出2,电阻R3的电流流入的一端我们仍然标出1,流出的一端标出2,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两个电阻1与1可以同时回到电源的正极,2与2汇聚到一点同时与电阻R1的1链接,2与1链接说明是串联的关系,再从R1的2出来回到电源的负极,则说明R2与R3是并联的关系,然后与R1串联,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复合电路。

我们还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的就是在判断是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时,如何处理测量电表对电路的影响,我们清楚电流表的电阻几乎为零,所以电流表只相当于一根导线,而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相当于一个断开的电路,所以我们在判断时只要处理好这两个电表就可以排除干扰学生判断的一些重要因素,从而更好地判断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范文第10篇

关键词:RLC并联电路;相量图;并联谐振电路;谐振条件;谐振频率

【中图分类号】G642.4

实际电路中多是感性电路,为了提高电源利用率,可以采用并联电容的方法,构成RLC并联电路,减小了电压电流相位角,提高功率因数。在电感和电容并联的电路中,如果电路中的端电压与总电流同相位,相位角减小到零,电路发生谐振,称并联谐振。并联谐振在电工电子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相关专业后续课的重要内容。电工基础教材里,提高功率因数、并联谐振只给了结论,同学简单的硬性记忆,不知所以然。许多书利用复数阻抗理论推导,对中职学生来说,理解不了。利用画相量图,结合基本的高中数学知识分析,同学很容易理解功率因数怎么提高的以及并联谐振的知识。简单、直观,学生容易听懂。

一、相量图

相量图就是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正弦交流电的电流电压等同频率正弦量的数量及相位关系画出几何图形。相量图将抽象的题意转化为形象的几何图形,与简单的几何运算联系起来,大大简化了解题难度。

二、RLC并联电路及电路电压相位关系

1. RLC并联电路

2.RLC并联电路中各电流电压的相位关系

从图2相量图中可以看出,并联电容后电流、电压之间的相位角从φRL减小到φ ,功率因数提高了。选择合适的电容,就可把感性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95%以上。提高电源利用率,节约能源。

三、并联谐振电路

如果电感线圈与电容器并联,线圈总有一定电阻,它和电容并联,构成RLC并联电路。如RLC并联电路符合某条件,电压、电流之间的相位角减小到零,即电压电流同相位。此时电路发生谐振,简称并联谐振。

1 并联谐振

电路发生谐振,即电流电压同相

电流电压同相,从式子③可以看出IC=IRLsinφRL即(sinφRL-IC)2相为0

从相量图2可以看出,相位角φ为零

则谐振时的相量图为

图3

φ=0即总电流与电压同相,简称并联谐振,并联谐振时,电容支路电流完全抵消了RL串联支路的电流的无功分量,电路的总电流为RL串联支路的电流的有功分量。

2 并联谐振条件

谐振时 IRLsinφRL=IC

由IRL= ·sinφRL=

IC=U/XC

即 · =U/XC

一般电感线圈的电阻总是很小,RL支路中R

所以XL≈XC

谐振条件:当XL≈XC时,RL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

3 谐振频率

当XL=XC时,电路发生谐振即 2πfl=

近似f=

4 等效电阻

电路谐振时,电源端电压总电流同相位,电路成阻性,整个电路等效为一个电阻|R0

R0=|Z|=U/I

由相量图3 I=IRL·cosφ

cosφ=

IRL=

得:I= ·

得:R= 式4

一般电感线圈的电阻总是很小的,所以,从式4可以看出,当电阻看成接近0时,z趋近于无穷大,电路相当于开路。并联谐振时电路呈现一个高阻状态。这样,我们就能在高内阻电源情况下,用并联谐振达到选择信号的目的。

5 电流

从相量图3可以看出,并联谐振时电容完全抵消了RL串联支路的电流的无功分量,电路的总电流为RL 支路电流的有功分量。因此,当电源电压和电路参数一定时,电路总电流的数值最小。

相量图3 可以看出 各支路电流与总电流的关系为

IRL= ·I= ·I 式5

IC= ·I 式6

当XLR时,RL串联支路的电流 和电容支路的电流将远大于总电流。因此并联谐振也称电流谐振,无线电工程中往往用来选择信号和消除干扰。

四、结束语

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职院校突出技能训练,理论课课时被压缩,短时间内把理论给学生讲明白。加上中职学生的特点,对电工基础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掌握有一定难度。所以在单相、三相交流电的教学过程中,相量图的定性分析,在提高学生理解问题能力上,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实践,我们教会学生正确的相量图的图解分析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接军问题的能力。求解问题更方便、快捷、直观,避免繁琐的计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解题计算的复杂程度。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交流电路内部的各种关系和定律。

参考文献

[1] 徐玉恒 《电工原理》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3

[2]李翰芤 《电路分析基础》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3]高艳萍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相量图在解决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2005

上一篇:电路板范文 下一篇:数字电路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