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灯笼甜椒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时间:2023-03-06 08:43:55

黄灯笼甜椒高效栽培技术分析

黄灯笼甜椒是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选育的一代交配中果型甜椒新品种。该品种植株健壮,果实方形,四心室多,果肉厚,果实外形8.6cm×9.0cm,单果重180~220g;果实成熟后由鲜绿色变成亮黄色,颜色漂亮,果形好看似灯笼;抗病性强,丰产性高,品质优,商品性佳,市场价值高,有较强抗热性。黄灯笼甜椒可用于保护地早春或越夏拱棚及温室秋延栽培,菜果两用,可生食,可熟食,是菜品拼盘配色的首选,也是加工辣椒酱和提取辣椒素较好的原料之一,北方地区餐桌上多见,目前在重庆市少有种植。重庆市气候温润,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日照时数较少,因为黄灯笼甜椒成熟期转色对光照要求不严格,故可满足其正常成熟转色,完全可以引种。为指导重庆市椒农高效栽培,笔者根据在重庆市开州区的引种实践经验,总结出重庆市开州区黄灯笼甜椒高效栽培技术。

1栽培时间安排

10月下旬播种育苗的,翌年春节前定植,清明前后开始采收上市;4月中旬播种育苗的,6月上旬定植,9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6月中旬播种育苗的,7月下旬定植,翌年元旦前后至春节集中采收上市。

2培育壮苗

2.1播种前的准备

2.1.1种子处理。播种前先晒种2~3天,然后将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搅拌5~10分钟,待水温降至30℃左右时将种子捞出,反复搓洗后冲洗干净,沥去多余水分,放入纱布内进行催芽。催芽期间温度保持在25~28℃,每4~5小时翻动1次、每24小时用温水淘洗1次,当70%以上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如果种子出厂前已经过消毒灭菌处理,可省略以上操作。2.1.2准备苗床。可以直接在苗床播种育苗,也可采用营养钵(或穴盘)常温苗床或电热温床育苗。1)常规直播苗床。选地势高燥、旱能浇、涝能排的地块作苗床。起高垄,垄面宽1.0~1.2m,垄高25~30cm,垄与垄之间的垄沟宽30~40cm,便于农事操作。2)营养钵(或穴盘)常温苗床。苗床宽一般为1.0~1.2m,长度可视播种量而定。将苗床内的表层土壤挖出10~15cm,将底部整平压实后先平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平铺一层谷壳(厚度3~4cm),之后平铺一层塑料薄膜,将部分苗床土(厚度5cm左右)回填到苗床后整平。3)营养钵(或穴盘)电热温床。冬季电热温床育苗,苗床宽一般为1.0~1.2m,长度可视播种量而定。将苗床内的表层土壤挖出10~15cm,将底部整平压实后先平铺一层塑料薄膜,再平铺一层谷壳(厚度3~4cm),之后平铺一层塑料薄膜、铺设电热线。相邻两根电热线间距10cm,电热线的接头一定要铺设在苗床的一端,便于管理电热表。最后再平铺一层塑料薄膜盖住电热线,回填苗床土(厚度5cm左右),整平压实。2.1.3制备营养土。将3年及以上没有种植过番茄、茄子、辣椒等茄果类蔬菜的田园土、食用菌菌渣、育苗基质肥料、草木灰按10∶6∶3∶1的比例混拌均匀后过筛,然后在其每立方米中加入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g+45%三元复合肥1000g(代森锰锌和复合肥可用水稀释后浇入其中)配制成营养土。混匀后先堆闷24小时,然后装入营养钵(或穴盘)内或填到常规直播苗床中等待播种。也可直接用商品育苗基质进行育苗。

2.2播种

2.2.1苗床育苗。播种前先将苗床浇透水,待水完全下渗后将经过催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苗床上。未经催芽的种子,可掺混干细沙土或与苗床土拌匀后撒播,再覆盖过筛苗床土0.5~1.0cm,洒足水,遮盖草帘或塑料薄膜。可根据育苗季节选择小拱棚或大棚进行育苗。苗床直接撒播育苗的播种量为每平方米5~6g。2.2.2营养钵(或穴盘)育苗。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的,将装好营养土或育苗基质的营养钵(或穴盘)均匀地摆放到苗床上,浇透水,待水完全下渗后将种子播种到营养钵(或穴盘)中,每钵(穴)播种子1粒。播种后覆土0.5~1.0cm,随即浇水,浇水以浇透营养土或育苗基质为宜。最后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薄膜,或者直接搭建小拱棚。视天气情况决定是否开启电源升温。

2.3苗期管理

2.3.1温湿度管理。播种后出苗前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不高于30℃,夜间温度15~17℃、不低于12℃。育苗期间的湿度管理要以避免降低温度为前提。浇水以小水为主,宜在“冷尾暖头”进行,避免长期湿度大和低温延长育苗时间,甚至造成烂种或者粉种,影响出苗率和幼苗质量。2.3.2分苗。分苗也就是假植。采用苗床直接撒播育苗的,待幼苗3~4片真叶时,需将幼苗假植到事先准备好的苗床上,假植苗株行距为10cm×20cm。分苗的目的是为了让辣椒苗在缓苗期间促进幼苗根系生长而抑制株高生长,起到控旺促根作用。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的不用分苗。2.3.3苗期病虫害防治。黄灯笼甜椒育苗过程中,主要病虫害是猝倒病、疫病,蚜虫、烟粉虱。猝倒病,可亩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1000~1500mL对水40kg喷施或灌根防治;疫病,可亩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75~105mL对水50kg喷施防治。蚜虫,可亩用14%氯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10~20mL对水50kg喷施防治;烟粉虱,可亩用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30~40mL对水50kg喷施防治。此外,可在育苗棚内悬挂粘虫板防控蚜虫、粉虱、蓟马等害虫。2.3.4蹲苗炼苗。定植前1周左右通过加强低温锻炼和控制浇水进行蹲苗炼苗,提高幼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2.3.5壮苗标准。苗高15cm左右,7叶1心至8叶1心,叶色亮绿,无病虫害,茎秆粗壮,根系发达。

3整地施基肥

耕翻土壤前,彻底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败叶和根茬杂草,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6000~8000kg(或商品有机肥600~800kg)+复合肥(N∶P2O5∶K2O=15∶15∶15)50~75kg+微生物菌肥300~500kg作基肥,同时亩撒施1亿孢子/g木霉菌颗粒剂1.5~3.0kg+2%氟氯氰菊酯颗粒剂1~2kg预防病虫害。然后深翻土壤25~30cm,耙细整平后起垄或作畦。可采用等行距小高垄单行栽培:垄宽20~30cm、垄高15~20cm、沟宽40~50cm。也可采用龟背畦双行栽培:畦面宽90~100cm、畦高15~20cm,沟宽20~30cm。在垄面或畦面覆盖银灰色地膜。

4定植

将大小苗分开定植,每穴1株。栽植深度以辣椒苗子叶节处与土壤表面齐平为宜。等行距小高垄栽培的,行距60~70cm,穴距50cm,每亩定植1900~2200株;龟背畦双行栽培的,大行距60~70cm、小行距50~60cm,穴距50cm,每亩定植1900~2200株。定植后立即浇大水,水量要大、土壤要灌透。

5田间管理

5.1查苗补苗

定植后随时查看,如发现缺苗断垄、死苗,要及时坐水补苗。

5.2水肥管理

定植时浇足水后在门椒坐住前适当控水控肥,促根生发,蹲苗控旺。对于土壤墒情差、幼苗长势弱的地块可酌情浇小水轻追肥。

5.3植株管理

辣椒苗出现分枝时门椒的节位已经确定,门椒节位以下再萌发的小分枝要及时抹除,只保留部分叶片,既减少养分消耗,又有利于根系生长。门椒坐住后,对于坐果节位较低且畸形的要及时摘除,以提高果实商品率。八面风椒坐住后疏除过多的内膛枝和底部老叶病叶,主枝除留下3~4个生长势强的枝条绑缚外其余的侧枝及时摘心。侧枝结果后及时疏除,减少田间郁闭和营养浪费。注意果实上面必须保留叶片2个以上,为果实膨大供应营养和避免日灼病的发生。

5.4吊绳绑蔓

四门斗椒坐住后需要进行吊绳绑蔓,防止果实过重压断枝条。具体方法是顺栽培行在植株上方架设一道钢丝(高度便于操作即可),先将尼龙绳上端系在钢丝上,然后将尼龙绳拉紧下端系在所绑缚的枝条基部。每株可用尼龙绳3~4根。

5.5病虫害防治

黄灯笼甜椒主要病虫害是病毒病、炭疽病,潜叶蝇。病虫害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防治。5.5.1农业防治。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及以上;种植前彻底清洁田园。5.5.2生物防治。每亩棚内释放丽蚜小蜂10000头,控制白粉虱、烟粉虱等。5.5.3物理防治。①在大棚骨架或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阻止蚜虫、潜叶蝇、实蝇、甜菜夜蛾等害虫进入棚室为害,宜选用40~60目银灰色防虫网。②在棚室内设置黄色、蓝色粘虫板诱杀蚜虫、潜叶蝇、实蝇、蓟马、粉虱、叶蝉等,黄板、蓝板规格以30cm×20cm为宜,将粘虫板悬挂在植株上方10~15cm处,每亩20~30块。黄板、蓝板应交错设置。③在基地可设置电子杀虫灯诱杀甜菜夜蛾、烟青虫、小菜蛾、菜螟等害虫,每30~45亩悬挂1盏(220V、15W),离地高度1.2~1.5m。④高温闷棚。棚室休闲倒茬期间,彻底清洁田园后,亩均匀撒施农家肥4000~6000kg(酸性土壤可适量加施石灰氮),然后地表喷洒多菌灵、噻唑膦、淡紫拟青霉、高效氯氰菊酯等杀菌、杀虫剂,将土壤深翻30cm。之后进行大水漫灌,待水下渗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密闭棚室持续30~40天(棚内温度可达70℃以上、地温可达50℃以上),杀灭棚内及土壤中的病菌、线虫和害虫等。采取高温闷棚后,需结合起垄作畦亩增施微生物菌肥300~500kg,以恢复土壤有益菌群,减少病害尤其是土传病害的发生。5.5.4化学防治。病毒病,可亩用3%氨基寡糖素水剂140~180mL(或20%丁子香酚水乳剂30~45mL)对水50kg喷施防治;炭疽病,可亩用25%苯醚甲环唑悬浮剂30~40mL(或6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50~65g)对水50kg喷施防治。潜叶蝇,可亩用1.8%阿维菌素微乳剂60~80mL(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30g)对水50kg喷施防治。

6采收

采收标准:果皮由鲜绿色变成亮黄色时即可采收。也可根据客户需要或市场行情适时进行采收。

作者:张颖鑫 郭宗香 张艳 刘钊 任登秀 单位:山东省高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 重庆市开州区赵家坝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上一篇:中学危险化学品规范化管理及建议 下一篇:粉葛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