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历史教学及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时间:2022-08-17 10:02:42

高中班历史教学及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对于各个阶段学生的教育方面也逐渐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单一地追求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是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对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过程中,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对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方面的培养。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就需要对历史学科方面的教学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本文将以对内地班的高中历史教学为主要内容,探索提高内地班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班

在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浓厚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整个高中历史学科中核心素养的中心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是指,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事件进行不断地探究,能够从中感受到社会责任以及人文追求方面的内容。众所周知,历史学科所展现出来的本质就是一种具有鲜明人文性特征的学科。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内地班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本文将以此为主要内容进行简单论述。

一、对于内地班历史方面教学中的相关要求

在我们国家,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学生,都是要学习历史课程,尤其是高中学生,更应该注重历史方面的学习。教师应当重视对历史方面的教学,因为,在进行历史方面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但是,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比较深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比较倾向于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在教学模式方面也比较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历史课堂中比较倾向于教授答题技巧,也就是比较注重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那么,对于内地班学生的历史学科方面的教学,相关教师应该要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第一,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学科,逐渐会对历史学科方面有一定的了解,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而且还能够对历史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解释、推进以及对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发展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样一来,在学生看来,历史学科是一种先进文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认同感,从而让学生能够尊重历史,接受国家历史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第二,学生通过对历史学科方面的学习,经过教师的不断引领和指导,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培养作用。学生在不断地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对历史事件传达出来的精神内容以及思想内容等方面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学生在历史学科学习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自身历史素养方面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还会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历史教养,促使学生本身变得更加“明智”,在以后的人生成长过程中,能够做到“以史为鉴”,将自身的缺陷进行改正,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包含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功能,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住这一方面的要求,才能够发挥出历史教学的灵魂所在。

二、培养内地班的家国情怀素养相关教学措施

1.打造合适的学习氛围为了能够有效地帮助内地班的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就需要相关教师为学生们打造一个合适的历史学习的课堂氛围。课堂学习氛围应该是民主、宽松以及和谐轻松的,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历史知识。高中历史教材不仅传递历史知识相关内容,还能够通过学习历史,促进学生和内地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地区和我国内地地区的交流。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学会通过历史知识来拉进与学生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思想共鸣等过程。这样一来,历史学习课堂就会变得和谐、宽松,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更加流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能够更加喜欢上历史学科方面的学习,并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历史发展,对我们国家发展历史的认同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一节合格的历史课堂的教学氛围就应该是和谐、轻松的,让学生在压力较小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教师还应当帮助学生深层次地体会历史事件中的情感,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比如,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上册中第五单元以后的教学内容都是跟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有关,比如,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讲述我们国家当时面临的状况,教材中主要讲述了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在这一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营造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适当地找到一些视频资料等能够营造课堂学习氛围的内容。尤其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家国情怀的激发是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的。让学生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以及弱国无外交等深刻历史意义。2.深层次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教育价值历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明白历史教材中的内容,不仅停留在表面的历史事件,要深度挖掘历史事件的深层次的含义,通过将教材中的历史事件进行深挖掘,就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经过对统编版教材内容的简单了解,可以明显看出,统编版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教育价值,同时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资源之一。另外,教师在对内地班学生进行历史方面的教学过程中,还要结合地区的乡土文化、地理位置以及历史等方面的实际内容,与我们国家近年来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相结合,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到我们国家的发展以及进步。之所以要让学生从历史教材中了解这些内容,主要是因为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偏远,当地的经济条件相对来说是比较落后的,很多学生并不了解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政策和方针。比如,在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相关教学内容中,就提出了很多方针策略,以推动我们国家各个地区的进步和发展,其中就包括地区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一单元的内容,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近年来的改变,帮助学生从中了解到国家强大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介绍教材中的人物事迹,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感,还可以将教材中的历史事件进行课外扩展,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国家从落后发展到现在这种状况的艰辛,让学生能够尊重历史先辈的革命结果,增强爱国之心。所以,教师在备课、讲课的过程中,要对历史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和整理,让学生从一个个历史故事中能够感受到当前我们国家发展过程不易,珍惜当前幸福生活。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相关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时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突显出来,还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到学生的教学和思想方面的内容。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够达成教师的教学目的。比如,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对内地班的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会为了提高内地班的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会采用题海战术、反复多次地进行训练等传统教学方法,再加上内地班的学生历史方面的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在这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下,虽然能够提高历史学习成绩,但是由于大部分都是死记硬背下来的,所以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并不牢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被动学习,整体的学习效果并不好,长期发展下去,还会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学生在历史思维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创造精神的发展,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摧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而体现出历史教育教学的积极性。所以,相关教师在对班学生进行历史讲课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还要充分利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在课堂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将教材中的内容放映出来,将书中历史人物进行“复活”,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历史人物的精神思想,从而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另外,教师还应当将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将教学方法转变为创新型课堂、发展型课堂,要让班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学习当中,提高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认同感,同时也对学生人格方面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4.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将教学效果和素质教育的效果进行有效融合,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自身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文化素养,并且对自身的职业给予充分的肯定。只有教师本身对历史学科具有热爱之情,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热爱自己的学生,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魅力和学识来引导学生,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为学生解答疑惑。由于高中时期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将教师作为自身的榜样,会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所以,当历史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就需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指导作用和指引作用。也就是说,相关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思想、观点、性格品质以及教学水平等,要将这些方面的内容作为教学的一种资源,要不断地影响学生。比如,为了能够有效培养高中学生的家国情怀,需要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多次向学生讲述我们国家的伟大之处,以及经济发展的具体实力,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众所周知,教育教学工作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工作,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道德。教育教学工作的从事者只有对自身各个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向着全面性方向发展,尤其是历史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对内地班进行历史教育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根据相关的资料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地区的交通、经济等方面相比较我国内地地区,都是比较落后的,再加上地区的人们大多数信奉各种佛教等,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会在国家观念和祖国意识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相关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遵循的原则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祖国意识。这主要是因为,对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和祖国意识,从某个角度来说,是非常有利于推动地区的发展和进步的。相关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发扬爱国主义,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帮助藏族学生形成强烈的祖国意识和国家观念。

四、结论

就内地班的特点来说,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就需要教师按照文章中提到的集中培养措施,受篇幅的影响,文中提到的措施是不够全面的,其他具体的措施还需要相关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继续探索。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是有一定好处的,如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支持,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发展观以及世界观等。

参考文献

[1]林金菊.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高考,2021(27):147-148.23):34-35.

[2]雒文瑜.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1(16):37-38.

作者:栗辉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

上一篇:高职体育教学方向及改进策略 下一篇:化工安全概论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