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现状

时间:2022-07-21 09:57:24

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现状

在小学教学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语言性学科,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起着奠基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按照小学生年龄可分为低段教学与高段教学,在不同年龄段,教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低段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字词认知能力,而高段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目前小学高段作文教学过程中,虽然有一部分教师积极寻求创新,开辟新的教学方式,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当前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目前依然有很多语文教师在高段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三种极端倾向。一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穿插的小习作练习流于形式。高段语文教材相对低段语文教材而言,其内容、技法上均有大幅度提升,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开始增加,但是有很多教师在运用教材的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机械地完成书中各项环节,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就像一台“学习机器”,完全体会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二是大部分教师将习作教学与日常教学完全割裂开,设置大量的习作课。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循序渐进的,在写作能力的提升上也是如此,但是教师忽略了这一教学规律,在日常的课堂设置过程中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割裂开,利用大量的时间“强制”学生完成习作,而这种整堂课写作的方式建立在没有前期素材积累与构思交流的基础之上。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逐渐对写作产生了恐惧心理,加之没有前期的准备工作,写作起来困难程度也较大,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提笔难下笔、写出流水账式的作文、用华丽的字词堆砌成作文等现象,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三是现阶段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而进行写作,自身没有想要表达内心真情实感的欲望,加之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其写作内容多为人、物与景色等,促使学生的作文出现模式化的倾向,虽然学生所写的景物各不相同,但是格式千篇一律,大多为记叙一次出游的经历、描写途中见到的景色,简单地抒发喜爱之情,作文内容生硬且刻板,没有情感也没有美感。

(二)批改工作有待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当前小学高段作文的批改工作上,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教师进行大量整课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难以抽出时间对学生习作进行详细批改,导致学生写完作文后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老师的反馈,而这时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已经没有深刻印象,为后续的修改、提升工作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教师自主决定学生的习作评价。我们在读书时,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篇习作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不同的体验,但是在当前的作文反馈工作中,很多教师依然坚持一刀切原则,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也让自己的眼光和审美掩盖了很多学生习作的光芒,这对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极其不利的。

二、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高段作文教学

(一)丰富教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传统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完全依靠教材,自己没有创新化的设计,因此对学生的吸引力较低,所以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以教材为蓝本,通过设计多元化、有趣的课堂教学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的学习为例。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太阳》《松鼠》和习作例文《鲸》都是经典的说明文,因此这一单元的习作主题为:介绍一种事物。在本单元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阅读内容的形式来降低学生对说明文写作的恐惧心理:在学习《太阳》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太空知识,向学生介绍人类对太阳的探索历史,这对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在学习《松鼠》一课时,教师则应从写作方法进行重点教学,以问题引导的形式启发学生进行自学:当我们在描写一种动物时,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通过怎样的排列顺序来描写?而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总结理论写作方法,同时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有意义的仿写、续写等环节,为学生打好基础,接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一周为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以课堂中学习的方式为指导,写下观察日记,一周后再进行写作。在这样单元化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仅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同时也拉长了学生的写作准备时间,让学生有素材可写,在写作中做到心中有数,在这种自主性强的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得到切实提升。

(二)观察生活,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来源于生活,尤其对于小学高段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提取能力,有时教师过于理论化的写作教学反而限制了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所以在高段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敢于放手,勇于实践,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将写作变成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逐渐培养学生成为善于发现生活中细节之美的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主要从两方面着重培养。一方面教师要落实学生对生活日记的使用方式。我们每天的生活看似相同,实则每天都发生着各种牵动我们情绪的事件,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当你遇到开心、难过、疑问、惊喜等事情时,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时教师也可以以一个月为周期,组织学生在班级范围中分享自己的回忆与故事,将这些经历永久地珍藏起来,必要时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通过与社会教育渠道积极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开设各种实践活动、研学活动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通过参观陈列馆、博物馆、大事件记录馆开拓视野、通过参加农作物种植活动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关爱空巢老人和孤儿来树立起基本的社会责任感……生活中处处都有写作的素材,只有学生亲身经历,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文章,所以教师必须通过丰富实践活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真材实料”。

(三)渲染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想象力十分丰富,为此在高段作文教学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渲染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写作的欲望。因此,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构建浓厚的写作氛围,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作灵感,促使学生在氛围的熏陶之下,主动创作,由此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当学生学习描写“风景”的作文时,语文教师想要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欲望与积极性,便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为学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优美景象图片、视频,并且配上轻音乐,同时让流水声、鸟叫声、风声在视频中得以体现,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之中,更为真实地感受眼前的美景,以此来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之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生活中存在的美景,或者自己想象的画面,由此以文字的方式描绘出来,促使学生通过文字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而确保学生的作文内容更加具有感染力与结构性,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作文质量,从而保证学生的作文学习效果与写作水平实现明显提高。

(四)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准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对写作的意义重大。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生活阅历与经验十分有限,所接触的事情较少,导致学生在实际的写作中,经常出现无话可写、无话可说的局面,或者写流水账式的作文,其作文内容不够生动。为此,语文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为其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比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国外的少儿名著,或者我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以及《成语故事》《唐诗宋词》《歇后语集》等知识性的读物,都可以让学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同时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与情感,由此一来,这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多样评价,拓宽学生日常写作思路

为了扭转传统习作评价单一模式,教师要在高段习作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多元化评价,这里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多元化,二是形式多元化。第一,在评价主体上,教师不仅要自己评价,同时也应开发、培养学生自评与互评的方式,保证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一开始,教师可以设置专门的作文批改课,通过题目定位文体、分列问题进行主要讲解和观察写作顺序与细节刻画等方式引导学生如何评价习作,从评价语段到评价文章的顺序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这不仅能提高习作反馈效率,同时也能引导学生从客观角度发现自己的写作问题、发现他人的写作优势,通过长期坚持改善缺点,并发扬优点,提升综合写作能力。第二,在评价形式上,教师不应局限于语言评价,更应通过表演、朗诵等方式丰富习作评价形式。在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不仅要通过书面语言的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问题,更要通过课堂上精彩片段的朗读分享,可表演的习作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呈现,使学生也能成为“小小编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创新作文评价形式,让学生真正走进写作,让写作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习惯。总而言之,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启蒙阶段,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思路,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探索趣味高效的写作教学模式,切实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姚玲君 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荷花小学

上一篇:钢筋集中加工配送模式的应用 下一篇:快递从业人员人才培养能力如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