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寓教于研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时间:2022-07-21 09:35:31

应用文写作寓教于研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摘要: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了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高职院校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遵循寓教于“研”理念,应用寓教于“研”模式,对于培养探究型、思辨型写作人才具有良好的助力。本文在阐释寓教于“研”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分析了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现状,以及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如何应用寓教于“研”策略来拓宽教学路径,如何通过寓教于“研”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创新。

关键词:寓教于“研”;应用文写作;高职育人;写作模式

在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必然少不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不断创新。寓教于“研”、以教促学是教育创新改革的一个新方法,是新时代教育背景催生出来的产物。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不乏一些先行者尝试着将寓教于“研”教学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将寓教于“研”教育模式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实践中,然而教育成效往往不是立竿见影的,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价值和应用途径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继续研究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立足“教”和“学”视角,从阅读设计、思考交流、笔耕不辍、延伸拓展四个方面探讨寓教于“研”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寓教于“研”的内涵解释

(一)寓教于“研”的理论渊源

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在做中学”教学理论,所谓“在做中学”就是从生活中,从实践经验中学习,而不是在看和听中去琢磨。即杜威强调的是学与做的知行合一,是思考和行动在一个频道上,通过这两者的相互促进来实现教育目标[1]。这与现代教育学中所说的建构主义理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学习者需要主动通过社会性的活动将已知的元素进行创造性组织组合,从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对社会活动的认识。这两者所强调的共同点是要通过思考和行动将学习和实践进行联结,并在探索性的实践中实现知识和智慧的增长。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杜威对“做”的实质的强调,“做”即是一种行动,无论这种行动是简单的或者是复杂的,它必须应该是带着思考的,或者说带着相对明确的目的的。只有在反复的、主动的探索中才能够有所收获,至少是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的寓教于“研”,即强调教学活动要善于总结,也要善于创新,不能够简单地重复和无限循环,要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活动。同时,教师也要在理念、模式的更细中注重培养学生反省、思考的习惯,愿意对书本知识进行创造性地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寓教于“研”的育人价值

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服务社会的人,那么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思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历年毕业生的就业中可以发现,企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并不是要满腹经纶,而是要德艺双馨和诚信靠谱,相比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这种实用性职业素养的培育更难得,也更难做好,它需要将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日复一日的坚持相结合,需要学习者高度自律和高度自觉,以便于其在知识的接受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寓教于“研”教学理论强调教中有研,研中有教、教研一体、以研促教,产学研结合,推动教研优势资源转化为教学优势资源,通过教研育人、学术育人的协同培育优质人才[2]。相比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寓教于研打破了常规性的知识灌输式教学,在教学理念到教学模式上不以分数作为优秀与否的评判标准,而更加重技能、重过程、重创新,充分给予学生主动参与的权利,例如,在应用文教学中强调将写作理论落实到写作训练中,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渐熟悉应用文写作规律,掌握应用文写作技巧,同时在训练中收获应用文写作体验,发现和完善自己的不足。

二、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模式化严重

相较于其他学科,应用文写作课堂中更需要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去练习写作,而不是单纯地思考行文逻辑和记忆不同文种的写作规律与方法,只有在足够的输出中学生才可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取材和高效撰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主体,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来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保障教学设计可以顺利实施和完成,一些情况下教师并不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进行课堂实操,或者只选择在本节课教师讲课完成后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独自完成,这种程式化教学模式减轻了教师的课堂授课压力,让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控课堂节奏。但是,从课堂有效性方面考虑,学生的简单配合以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效检测工作的缺失,削减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让应用文教学变成了一种无聊的表演。

(二)教学形式单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习惯了反复去讲陈词滥调,学生听得无聊甚至会产生厌烦回避心理,开小差、昏昏欲睡现象在课堂中就不足为奇。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文教学中,教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翻转课堂的情况并不多见[3]。相反,千篇一律、模式单一的教材讲解、练习题讲解是一种常态。对于当前教育教学中的新方式如微课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教学方式的探索不够,对于电子教材、PPT课件、微信群、QQ群等教学资源教师没能够将其整合利用。例如,对碎片化的知识创新整合成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的文件夹、视频包等,以及学生可以随时提出问题、参与讨论的线上通道,这种适合更多学生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待开发。在具体的教学形式中,教师组织开展的教学活动少,如投票、调查问卷、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作品评价等活动匮乏,学生在课堂中对应用文的内容、语言方面的强化式训练少。总体来说,教学形式的单一是高职应用文教学课堂改革、创新的突破点。

(三)学生学习状态不佳

学习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沟通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收获知识和学习的方法。因此,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够保障学生凝心聚力的学习状态,从而保障课堂知识传播的有效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聆听、评价、夸赞等行为的缺少,导致学生难以与教师建立起信任、愉快的沟通关系。尤其是面对一些懦弱胆小、缺乏主见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中的困惑、不解或许会一直被默默隐藏,久而久之导致的可能是自我放弃还有对学习的淡漠。对于那些性格叛逆、精力极度分散的学生,教师不能够及时批评指正,并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学习习惯,从而影响班风建设,影响了课堂纪律,最终导致更多学生学习状态不佳,学习成效受到影响。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要如何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同时做好教师课堂掌舵人的角色还需努力探析。

(四)实用效果欠理想

就像是杜威所提倡的“在做中学”,教师的教不能够只是夸夸其谈,光说不做,学生的学更应该在行动中“精耕细作”,如此才可以将所学知识为人所用[4]。“做”包含的是在课堂中以及在生活中,在课堂中教师给予学生布置的写作练习任务,组织的成果评价等活动时学生初步熟悉和消化应用文写作知识,以及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的开端。但是,教师在实际课堂讲课中教学安排的固化和程式化造成学生不具备充分吸收所学知识的客观条件,同时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轨的现象,行政公文写作、企业计划、述职报告等大多所学文种的写作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联性小,高职学生缺乏社会经历,他们在实际的生活或者工作实践中很难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缺乏实用性或者说实用性不强,这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初衷相违背。[5]

三、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寓教于“研”教学模式实施路径

(一)寓教于“研”,研于阅读设计

学习应用文写作是一个一边探究感悟一边积累经验的过程,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于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社会经验空白的高职学生来说,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阅读生活中与应用文相关的文章,多听、多记相关的案例新闻是学生为应用文写作奠定文化基础的时期。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转变以往的说教式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勤于思考,去发现文章的结构脉络和具体细节。[6]例如,在学习写作会议议程和会议日程时,教师可以任务导向式方法首先确定教学目标,如某公司准备举办一场新产品的会,现在需要有人完成撰写会议议程和会议日程的任务。然后要求学生带着如下问题阅读例文:问题1:会议议程和会议日程有哪些区别?问题2:撰写会议议程和会议日程需要熟悉哪些写作规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包括对会议议程、会议日程写作内容与结构的认识,会议议程与会议日程写作规范中的注意事项等,然后由教师做补充和总结,引导学生去整理和构建自己的应用文写作思路,最终进行课件展示,对会议议程、会议日程的写作整体方案再次梳理和记忆。

(二)寓教于“研”,研于思考交流

陶行知曾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换言之,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寓教于“研”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不应是传统应试教育的承袭者,而应是师生共同去打开应用文写作殿堂大门的过程。因此,教师将手中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在教学写作知识、讨论案例文章时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商量,去探讨分析一个调查报告要从哪些角度、哪些维度来开展才能使其实用性更高,同时体现出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微课设计来完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目标也不是不可。例如,在“申请书”相关应用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QQ群等微课视频,并通知学生去查找申请书相关写作规范,标准格式、需明示的内容等。激励学生的课前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中着重解决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如“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写申请书”,“申请书写作需要注重的语言和格式特点有哪些”,有学生参与讨论,并由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解决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对“申请书”撰写规范、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全面、准确,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口语表达能力。

(三)寓教于“研”,研于笔耕不辍

研究证明,学习从“感知”到“会运用”,需要在理解上更加深刻并多次加以练习,而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应用文作为现代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勤思考多练习是学习写作的一个不变规律。那么在教学计划中教师应对课堂安排,各项教学活动的时间分布作出适当调整,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例文展示、新知讲授、写作训练、病文修改、答疑解惑环节,让学生在新知识的学习、训练、纠错和互评中掌握应用文写作规范。例如,针对文秘专业的学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新知识以接待工作为案例撰写接待方案,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课堂所学知识撰写新品会或相关文章。而对于这些训练任务的布置,要考虑班级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学习能力,设置单项写作训练内容和小组合作写作训练内容,让语文底蕴深厚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写作训练,让中等生和学困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生成自己的写作思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不乏有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单向和整体写作训练活动,从主题确定、材料选择、研究布局到语言表达,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出想法、谋篇布局然后多次修正不足,最终顺利完成写作任务。对于高职阶段的学生来说,共同学习中的集体感和归属感是他们不断寻求进步的最佳动力。

(四)寓教于“研”,研于延伸拓展

教育要走向生活才能发挥其育人和社会服务价值,应用文大多属职场类文章,在应用文教学中如果不能从多个角度创新体验,也很难让思想由浅入深。因此,将应用文教学活动延伸到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带着未知去开展项目,去在实践探索中生成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技能。例如,在学习调查报告写作时,新知讲授和课堂练习结束后,教师可布置如下任务:去学校所在地的敬老院、特色文旅项目基地、名人故居等地调查访问家乡文化建设情况,基建升级更新相关情况,然后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学生亲自设计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和收集、整理资料,到生成标准化调查报告,让学生在参与实践和尝试探索中感受应用文的社会价值,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寓教于“研”是现代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种,是高职院校教育更新的一个有力助手。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不足,从教学实际需求考虑,“研”于阅读设计,“研”于思考交流,“研”于笔耕不辍,“研”于延伸拓展是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创新更新的可行路径,也是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更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王敏杰.寓教于“研”创新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J].应用写作,2020(1):39-41.

[2]罗时髦.“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汉字文化,2020(18):98-99.

[3]杨雯婷.基于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5):96-99,142.

[4]何清清.融入经典传承文化——谈高职应用文写作实现立德树人的途径[J].西部学刊,2020(8):104-107.

[5]郭筱筠,林武.对高职应用写作课程教学实效性不足的思考与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20(39):172-173.

[6]王琴海.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文化产业,2021(19):2.

作者:刘三婷 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度及质量管控路径 下一篇:建筑电气工程建设低压配电系统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