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快递代收点使用状况分析

时间:2022-05-12 08:55:50

高校快递代收点使用状况分析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对物流配送和寄发提出了更高的创新要求,快递代收点就是创新物流寄收方式的重要代表。作为链接电商物流前端和后端的重要桥梁,快递代收点已逐步成为电商物流中关键的一环。高校作为电子商务物流系统中寄收快递的重要场景,也为快递代收点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时至今日,高校快递代收点仍然存在管理不规范、违规收费、综合满意度偏低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高校学生校内快递代收点的使用状况,对有效回收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快递代收点;电子商务;高校;统计分析

1研究背景和意义

近10年来,电子商务因其数字化、便利化的优势,在中国获得了快速发展。据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至2018年,中国网购交易金额从2679亿元增长至57370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84.6%;而仅2019年,网购交易金额就达到了66610亿元。与此同时,国内物流行业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契机。巨量的网购增长对物流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快递代收点作为整个电子商务物流的最后一环和寄发物流的第一环,研究其使用情况和现存问题,对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高校代收点作为电商和物流行业总体战略布局的主战场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各大电商和物流平台创新试点和份额抢占的核心领域。基于此,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以问卷形式对高校快递代收点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高校学生对快递代收点的共性化需求、快递配送和寄发方式偏好,以及综合满意程度,以期对提高高校快递代收点服务质量和优化高校物流建设提出改进建议。

2调查设计

2.1问卷设计依据和内容。笔者借鉴以往学者研究快递代收点使用状况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经验,结合南京林业大学快递代收点分布零散、代收点分布较为零散和距离学生宿舍距离相对较远的特点,对调查问卷内容进行构思和设计,为便于描述和分析。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以下6个部分:高校学生对快递代收点是否了解以及了解程度、配送和寄发方式偏好、收取快递距离和代收点服务质量取舍、对隔夜或超时未取得快递收取保管费的合理性判断、人工代收点和自助代收点的偏好、代收点现存问题和综合满意程度。2.2研究方式和样本总体描述。本次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为问卷调查方式,其中,问卷发放的方式为随机发放,发放地点为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餐厅食堂、体育场等学生出现频率较高的校内场所。具体而言,本次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530份,回收441份,其中有效问卷417份,占总发放问卷数的78.68%,问卷的有效回收率满足调查分析要求。在有效回收的417份问卷中,从性别结构上看,男性占比38.61%,女性占比61.39%,有效问卷的综合男女分配比例较为均匀;从所处学历构成来看,本科生共计223人,占比最多,达到了53.48%,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为153人和25人,占比36.69%和5.95%,另外,教师和其他人员共16人,占比4.84%;从月均寄收快递的次数来看,0~1次有104人,占比24.94%;2~4次有197人,占比47.24%;5~8次有79人,占比18.94%;9次及以上有37人,占比8.87%。由上述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校学生的平均月度寄发快递次数集中在4次左右,平均每人每周就会有一次快递的寄收,因此,高校学生的快递使用频率和使用次数均较高,这也佐证了研究高校快递代收点的使用情况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3统计分析

在对有效回收的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之后,得出以下分析结果:3.1对快递代收点的了解程度和使用频次均很高。在417份有效问卷样本中,所有样本被调查者均了解或使用过快递代收点的寄收服务,占样本总量的100%。随着物流系统和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在高校中,快递代收点已经完全取代以往快递员分时、分批次寄发的物流处理方式,成为高校中处理快递寄发的首选方式。产生这种物流配送和邮寄方式的转变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传统物流模式下快递员分时、分批次寄发效率较低,由于高校学生寄发快递时间无法与快递员短信或者电话约定的时间完全匹配,因此该种快递寄发模式下,经常存在快递漏寄和漏收现象,因而带来的较高的时间成本和较低的物流服务满意度;第二,传统物流模式下会产生非常大的仓储和运输成本,将快递包裹置放于代收点则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这些成本。3.2收取和寄发中“上门服务”的偏好差别较大。调查样本中,关于快递代收点“上门服务”在收取和寄发场景下存在较大差异。在快递寄发方式的偏好选择上,选择“上门取货”的占样本总量的87.29%,只有12.71%的人选择去代收点寄发或者以其他方式自行寄发;而在收取方式的偏好选择上,只有23.50%的样本选择“送货上门”,却有56.83%的样本选择自行去代收点收取快递。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高校学生更倾向于在课后或者其他空余时间自行收取快递,而很少有人选择需要付费的代收点“送货上门”服务或者跑腿服务;而由于多数代收点的“上门取货”服务不额外收取除运费以外的其他费用,因此绝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在寄发快递时选择让快递员上门取货。3.3寄收快递短距离优于代收点高服务质量。根据样本调查数据统计显示,有74.34%的人在需要寄收快递时更在意快递代收点的距离而非代收点的服务质量,并且有57.07%的人希望快递代收点可以建在宿舍附近以方便进行快递寄收。这同样可以用时间成本来解释:高校学生课业和科研压力一般都较为繁重,因此对于寄收快递而言,相比于快递代收点所能提供的更好的服务态度和更完善的服务质量,高校学生更在意可以方便快捷地完成快递寄收以减少时间成本。3.4认为隔夜或超时未取的快递收取保管费不合理。对隔夜或超时未取的快递收取“保管费”也是最近几年快递物流业兴起的新趋势。根据样本调查数据,有81.29%的人认为该保管费的收取不合理。其中,认为收取隔夜保管费不合法的人最多,占比达到56.12%;其次,认为运费或商品增值费用中已包含或有保管费的人数次之,占比为23.98%。相反,也有18.71%的样本数据显示收取保管费是合理的,原因在于寄收快递需要附带时效性,快递代收点没有义务对应取快递进行免费保管。3.5相比于人工代收点,自助代收点更受欢迎。调查样本中,有75.06%的人认为自己更倾向于选择自助代收点进行快递的收取和寄发,因为相比于人工代收点,自助代收设备如蜂巢、日日顺、格格等智能收发快递柜更加便捷和高效;同时,疫情期间,通过智能快递柜进行快递的收发也可以尽可能减少人员接触,阻断疫情传播,因此也更安全。但仍有24.96%的人认为智能快递柜虽然方便,但并非所有快递柜技术都已成熟,快递无法收取和寄发的情况也屡有发生,甚至可能会由于线路老化而带来安全隐患。总的来说,智能快递柜取代人工快递代收点已然成为趋势,智能快递柜也越来越受到高校学生的青睐,但现阶段智能自助代收点并未在高校普及。3.6快递代收点综合满意程度并不尽如人意。本文把对快递代收点的综合满意度设置了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等级,如果选择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则需要填写不满意原因。在全部有效回收样本中,选择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样本仅占总样本量的37.17%,这说明现阶段高校快递代收点的综合服务质量并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期望。在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样本中,被提及最多的理由是快递代收点在校内分布过于分散,寄收快递的距离过远,其次是经常会存在快递破损和被误领或冒领的情况。

4结论与建议

通过前文描述可以看出,虽然快递代收点的物流模式为高校学生寄收快递带来了便利,并且已经在高校得以普及,但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和改进地方,基于样本调查结果,对高校快递代收点建设提出以下建议:4.1对快递代收点进行统一化、集中化管理。根据调查,当前对快递代收点进行统一化、集中化管理的高校并不多,由此导致一个快递代收点只能寄收一家或两家快递公司的包裹,当有多个包裹需要寄收时,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都会很大。因此,高校应该积极对零散分布的快递代收点进行整合和集中化管理,提高快递寄收效率,降低成本。4.2快递代收点选址应尽可能靠近宿舍区。多数受调查的学生表示希望快递代收点可以设置在距离宿舍比较近的地方,这样可以在结束一天的课业或科研之后较为方便地进行快递寄收。因此高校应该对校内代收点进行统一规划,并且将新的代收点尽可能地靠近学生宿舍较为集中的区域。4.3完善监督管理,杜绝违法违规收费。针对快递代收点屡禁不止的违法违规收费的现象,高校应该联合当地物价局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依法依规切实保障学生使用快递寄收服务时的合法权益。4.4增加对智能快递柜的投入和建设。由于高校学生较为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的包容度也较高,因此,高校应该对快递代收点进行长远布局,增加引进智能自助快递柜的投入和建设,并且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提高学生使用快递代收服务的综合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奕宁,吕柳.电子商务在上海物流配送中的作用分析[J].物流科技,2020,43(12):60-62.

[2]胡非凡,李虎.基于即时配送的众包物流平台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物流科技,2020,43(11):40-44.

[3]武桐,季晓宇,李璐,等.高校大学生校园快递服务满意度分析———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10):42-45.

[4]陆雪文,潘家坪.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10):123-125,98.

[5]李智宇,王钢,王立.高校校园快递包装逆向物流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9(25):234-235.

[6]张慧.论代收柜在商事关系中的法律属性[J].西部法学评论,2019(4):27-37.

[7]丁晓倩,王钢.快递包装智能回收系统运营模式探究[J].青年与社会,2019(24):202-203.

[8]秦智聃,陈章跃.我国快递终端配送的困惑与未来[J].电子商务,2019(1):6-8,29.

[9]吴林峰.当前快递代收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标准化对策初探[C]//2018InternationalSymposiumonSocialScienceandManage-mentInnovation(SSMI2018),2018.

[10]董共田.电商背景下的G校菜鸟驿站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11]李爽.校园快递服务系统统计分析及优化[D].秦皇岛: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

[12]佚名.快递在代收点丢了谁负责[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7(4):54.

[13]朱明元.南京市快递代收点使用状况调查[J].商场现代化,2016(19):23-24.

[14]游博儒.现阶段高校快递配送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为例[J].现代商业,2015(4):102-104.

[15]孙振.基于物流资源整合的高校快递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作者:于群 许向阳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电子商务企业人力资本评估体系研究 下一篇:饲料企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