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司法行政十项重点工作要点

时间:2022-05-03 09:51:49

全县司法行政十项重点工作要点

一、持续推行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深入落实《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实施方案》和《暂行办法》,完善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述法工作制度,总结我县党委(党组)书记点评法治工作试点经验,建立健全工作措施,强化点评结果运用,开展问题整改情况专项督察,推动把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评价范围,切实推动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深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在全县持续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评选命名一批法治政府创建示范单位。结合学习贯彻法治思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和“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保障绿色发展”主题活动,对法治政府建设进行督察。开展镇(办)法治政府建设方案与指标体系调查研究,加强法治教育培训,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和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不断深化行政复议改革。根据《省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具体措施》,制定我县《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具体措施》,积极推进全县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对依法行政的反向推动作用,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降低行政案件败诉率。

四、全面启动“八五”普法。认真总结“七五”普法成效和经验,精心编制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扎实推进法治宣传“九进”活动,精心策划“12·4”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打造提升“法治”“平安”品牌效应,创新普法形式,增强宣传效果,推进普法工作有声有色、有力有效开展,不断提升全民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

五、切实加强特殊人群管控。设立社区矫正委员会,加强执法监督检查。持续推进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落实监管矫治措施,防止发生脱管漏管。加强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管理、监督、培训和职业保障。完善刑满释放人员衔接制度,落实重点对象必接必送措施和教育帮扶政策。加强维稳,强化特殊人群监管、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全力做好建党100周年和十四运安保维稳工作。

六、大力推进“六好司法所”示范创建。指导镇办开展“六好司法所”创建活动并进行检查验收,全面提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水平,2021年底前创建9个“六好司法所”,覆盖率达到85%以上。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示范试点,创新方式方法,健全长效机制,夯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保障,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和推广的示范试点经验

七、全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组建法律服务团“一对一”为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运行机制,深入开展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惠民生作用,让每一位困难群众都能通过法律援助感受到法治的温暖。强化法律服务执业监管,开展法律服务行业专项教育整顿活动,促进规范执业,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法律服务公益性。

八、深入推进司法行政“四化”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制度化建设成效,按照依法、科学、高效、便捷的目标要求,统筹建立以运行标准、建设标准、管理服务标准、监督评价标准等为内容的司法行政工作统一化、标准化体系。简化规范办事流程,严把工作程序关,细致制定流程图,建立健全司法行政工作规范化流程体系,加快推进司法行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九、大力开展全县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按照上级有关部署,深入开展全县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围绕“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项重点任务,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以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为重点,聚焦突出问题,强化结果导向,把全面从严管党治党贯穿于队伍建设全过程之中,推进司法行政干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树立新时代司法行政队伍新形象。

十、持续深化“强基工程”。把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组织实施法治政府创建示范单位、法治乡村、“六好”司法所、模范调委会、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示范点和法律服务先进典型等创建检查评比活动,激活系统细胞,激发工作活力,通过示范带动,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工作水平。

上一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方案 下一篇:封山禁牧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