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动漫教学课程改革之我见

时间:2022-10-30 11:27:36

职业院校动漫教学课程改革之我见

近年来,随着游戏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的兴起,动漫专业学生的就业模式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2014年暑假开始,我院专业教师进行了动漫相关行业的调研,重新调整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及工作页。职业院校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当注重复合型技能的培养,与相关游戏产业、数字出版产业接轨,同时注重产教结合,真实项目带动教学课程的实施,使动漫专业学生有更加开阔的培养方向,更加光明的就业前景。

2004年,我国政府大力扶植动漫产业,全国的动画公司和动漫专业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萌芽,各地的大专院校、职业院校争相开设动漫专业,我院也在这股暖流下开设了计算机动画绘制专业,时至今日已经度过了十个春秋。在经过摸索、蓬勃发展、鼎盛期之后,动漫专业的学生就业悄悄发生了变化,在对大量毕业生的走访发现,动漫专业毕业生除了在传统动画公司就业之外,另有许多毕业生在毕业后继续学习或者慢慢转岗,在广告公司、传媒公司、影视公司做设计、动画、美术的大有人在,有些学生通过培训学习,在游戏公司做动画设计,事业小有成就的大有人在。动漫与游戏、多媒体、传媒之间到底有多少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才需求有多少的技能重合点?我们动漫专业的学生要如何培养才能跟上目前的互联网+的时代?课程要怎么设置?带着这些疑问,2014年暑假开始,我院动漫专业教师开始进行市场调研,前后走访了常州、杭州、重庆、大连、南京、成都等将近20家动画公司、游戏公司、传媒公司等,与公司的人力主管、游戏主美、项目主管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座谈,了解各个公司的岗位需求以及对员工的专业技能要求。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调研、分析研究、讨论汇总,对于动漫专业的改革有了一些心得,在这里抛砖引玉,简要综述。

相关文创产业与动漫的关系

1.游戏产业异军突起

在对我院动漫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毕业生或者毕业后直接进入游戏公司,或者参加了一些社会上的技能培训进入了游戏公司,他们薪资高,待遇好,进阶快,对于目前所从事的工作都充满信心。近年来游戏行业的异军突起,使我们急需了解一下游戏公司的岗位需求与动画公司岗位需求有哪些共通的技能点。经过对游戏公司的走访,我们发现各家游戏公司都是人丁兴旺、发展势头迅猛,有些游戏公司政府扶植力度之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同时,各家游戏公司的员工薪酬远远高于动画公司,以重庆的一家游戏公司为例,入职的员工薪酬即可达到5千以上,在接下来的几年期间,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如同玩游戏一般通关升级,月薪8千、一万的员工不乏少数,而一些项目组长月薪可达两万。而目前大部分动画公司月薪则相对偏少,即使公司内最高级别的技术型员工月薪也最多拿到8千,入职一两年的员工普遍工资都在3千左右甚至更低,而动画公司和游戏公司的劳动强度基本持平,这也是动漫人才逐渐向游戏产业流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些薪酬的区别与动画、游戏的盈利模式有关,但高薪以及强大的发展势头会越来越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到游戏公司就业。

通过对许多游戏公司的走访,笔者对于美术制作部门的员工配比及员工需求有了大概的认知,美术制作部门基本包括游戏原画师、游戏动画师以及美术宣传3大类,人员配比为原画7:动画3,美术宣传由原画、动画人员负责完成。目前游戏公司缺乏的都是优秀的游戏原画绘制人员,一些承接外包的游戏公司人力主管遗憾的表示,甚至在整个省的艺术院校中都招不到适合的原画绘制人才,就业缺口大、同时没有相应的毕业生使各家游戏公司都缺乏后备人才。全国开设游戏专业的院校不乏少数,但是这些游戏专业的真实教学情况与动画专业刚开设时情形一致,师资匮乏,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完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些游戏公司因为招不到合适的员工,为了公司的发展,甚至开始自己做培训。在这种形式下,我们职业院校的动漫专业没必要转型为游戏专业,而是应该选择与专业最接近的、优秀毕业生通过培训可以入职的技能目标来制订相关的专业课程。游戏动画师、低端一些的游戏原画设计师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这些岗位的基本技能依然是动画和漫画。许多不错的动画人才纷纷跳槽到游戏公司从事动画制作、原画制作,他们反倒觉得比动画公司更轻松,只需要从气氛把握、透视以及镜头运用上绘制出更加符合游戏气氛的作品即可。因此,不能冒进的去转变专业,而是要进行微调,找到动漫专业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数字出版业方兴未艾

在当前的数字出版领域,教育出版与学术出版、专业出版一起,被认为是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三个领域。不管是在线课程、家庭作业、电子书、虚拟体验材料,这些电子出版物以其影像、声音的全方位体验吸引了众多教育者、学习者、开发者的目光。另外,教育类的app电子书、小游戏、儿童读物等类型的数字出版物,也以其无法抵挡的优势进攻儿童教育市场,这些出版物画面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互动性强、色彩鲜艳、声光电齐全、可以触摸,能够最大程度的调动儿童的触觉、听觉、视觉等多感官的运作,对于家长、儿童、幼教机构来说,都是吸引眼球的选择。尤其是儿童科普类图书,要把艰深晦涩的科普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很多时候要借助图表、示意图、实物图,而这些内容采用高科技手段(如二维动画或者三维动画)来展示,无疑更加生动有趣。因此,儿童科普图书以电子图书形式出版,将成为儿童书籍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走访的南京锦绣墨励公司,主要进行“巧虎《乐智小天地》”幼儿教育系列产品的中国地区的制作,该品牌成功运作“巧虎”这一形象,开发了图书、动画片、小游戏、玩具衍生品等一系列产品,在南京的动画公司中算是独辟蹊径的一个成功运作模式。成都的铁皮人科技公司,从传统的儿童插图出版物华丽转型,数字出版、小游戏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市场逐渐做大做强,实现了传统的出版公司到数字出版业的成功翻身。

不管是哪个类型的数字出版物,最终都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这几种内容呈现,而图片、视频在整个数字出版物中可以说占据了绝对的半壁江山,这些画面可以是静态的摄影图片、插画,也可以是实景视频、动画视频,另外,画面与文字、图标之间的布局则是不可忽视的平面版式设计。由此,促生了另一个岗位的人才需求--UI设计师,目前UI设计师在国内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上缺乏一个良好的学习与交流的资源环境,这一领域真正高水平的、能充分满足市场需要的UI设计师为数甚少,而UI中的图形设计岗位要求从业人员精通Photoshop、Illustrator、Flash等图形软件,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深厚的美术功底,有较强的平面设计和网页设计能力。也就是说,在制作方面,不管哪种类型的电子出版物,都需要美术制作、动画制作、影片拍摄、后期合成、排版等技能,这些技能和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吻合,转化的课程就是:原画绘制、漫画(插画)绘制、动画制作、摄影摄像、后期、平面设计。数字出版方兴未艾,就业前景光明,从这个角度来说,动漫专业的学生又多了一条光明的就业之路。

3.动漫专业转型发展建议

游戏美工、游戏动画师、UI设计师等目前的新热岗位都需要3种关键的技能:动画制作、插画绘制、平面设计。而电子出版物制作和微课、慕课这些新生事物,即使还在摸索其盈利模式,仍是不可阻挡的大潮,学习这一类相关技能也同样至关重要。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掌握两种(两种以上)的技能就成为学生就业的必需。

(1)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与技能要求

在对大量的企业进行走访时,多数企业对于新入职员工的反馈都集中在一点:学生的美术基本功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的需求。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动画专业学生在中级工入校时美术素质基本为零,对于美术技能的培养来说,三年的培养时间远远达不到就业技能需求。因此,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层次必须定位在技师,中级工的专业基础课要以通识的美术基础课训练为主,并穿插一些基本的设计类课程,为预备技师阶段的专业学习奠定基本的美术与设计技能。而预备技师阶段专业课程的比重是可以为动画(涵盖游戏动画设计、后期制作等):原画(涵盖游戏原画、漫画、插画设计):平面(涵盖ui图形设计)=5:3:2,课程之间要有衔接有交互,每个学生要至少掌握两种技能,部分优秀毕业生要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基本需求。不管是动画、原画还是平面,学生掌握复合型的技能越多、越娴熟,审美能力、动手能力越强,在就业时就具备越佳的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改善动画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

(2)人才培养项目制作与产教结合

不管什么企业,都希望员工具有团队配合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而我们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或多或少有所欠缺。这就要求老师在布置学习任务、设计项目时要综合考虑,除了在单一课程上的组合团队作业,在预备技师阶段,配合专业课程的调整,动画、原画、平面3种技能点的综合操作是项目开展的重点。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复合型的项目制作,比如,微课制作、小游戏制作、电子书制作等。以微课制作为例,学生以团队结组,首先要具备分析课程、交流任务以及与用户协商沟通的能力,设计出基本的微课脚本后,同时制订出需要插图配合、动画配合的技能知识点,同时还需要设计排版、后期合成能力。学生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应用到3个技能点,缺一不可。再以电子书制作为例,首先与用户沟通,绘制出脚本分镜头,确定使用动画表现和插图表现的亮点,在制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反复的团队沟通协商、与客户沟通协商的能力,版式设计也是不能缺少的项。诸如此类的项目可以同时带动3个知识技能的应用,又使学生的团队配合、沟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一项综合任务的完成情况即可考察学生在预备技师阶段的综合技能的掌握情况。

在职教课程改革中,产教结合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一直总受到多方的牵制。如果想使校企合作顺利开展,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校就要下力气、下决心给予老师绝对的宽松时间以及一定的经费支持,要放手让老师去尝试、去学习磨练,这个过程是必须的,只有走过了一段弯路之后,学校、教师、学生才能找到合适的项目。项目成功了,除了教师学生得到应有的商业报酬之外,学校也得到了招生宣传的亮点,企业不用花费太多成本即可完成项目制作,三方都得到了实际的效益。即使项目流产或者失败了,教师和学生也在这种试错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汲取了经验教训。在真正的商业合作中师生提高成长的速度,是学校的教学与虚拟项目完全不可比拟的。

(3)课程调整与标准制定

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相关课程内容设置和标准也需要微调。比如,为了强化中级工学生的美术基础,可以借鉴社会美术考级制度,将素描、速写考级纳入中级工课程标准,并要求学生必须在一定时间通过一定程度的级别考试。分级制度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对于美术基础课的认知,改善职业院校普遍比较散漫的基础课学习。又如,游戏动画师所要掌握的动画技能,在技能点上并没有多么高深,关键是理念上的转变,因此在动画课程上应该设计一些新的元素,转变学生的认知理念。其次,加入《游戏美术设计》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对于游戏需要掌握的美术知识有一定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技能,这些课程与《原画绘制》、《插画绘制》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手绘技能。另外,在预备技师阶段的平面设计课程加入电子出版物的制作,使学生熟练掌握id排版技能,并掌握一定的UI图形设计技巧,这同时也对交互动画、设计课程有了新的要求,《平面设计》、《网络动画》课标需要有进一步的技能提升以及相关模块的制订。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动漫专业应该重新定位,进行跟随时代的课程改革,作为为动画、数字出版、游戏行业输送艺术人才的后备军,职业院校的学生以其能吃苦、薪酬要求低、安于工作得到众多公司的肯定,只要在定位上做调整、思路上多开放、行动上加大力气,多动手、勤练习、掌握综合技能,动漫专业学生的明天会更加阳光灿烂。

(作者单位: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影视动画教研室)

上一篇:华硕ZenFone 2晶钻系列领衔 手机界“高富帅”... 下一篇:右美托咪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