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学困生物理学习的能力

时间:2022-10-30 06:15:20

谈如何提高学困生物理学习的能力

【摘 要】物理学困生在正常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有效解决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分层教学和分组学习,以优帮困,可以帮助学困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高物理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分层教学 合作学习 以优帮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125-01

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这一科目中,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自信心缺乏、自控能力差、没有恒心和毅力以及缺少科学的学习方法。如何让初中物理学科中的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得到转化呢?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大致谈一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 对学生实行分层教学

基础较差、独立完成作业困难、有时听不懂课,是学困生的特点。为了尊重学困生及其知识起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分层作业的模式,适当降低对学困生的学习要求,让学困生觉得自己能学,从而帮助他们找到自信。

1.立足实学情况,降低学习目标

教学前应充分了解学生,并针对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降低学习目标。在整个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学观念,调整课程设置;变化教学内容,保证这些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并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教师精心备课,适时调整授课方式

在备课时,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设置有梯度的、难易不同的问题,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解决问题、解释疑问。例如,对于一些概念性的和在课本上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就多让学困生来回答,使学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尤其对于学困生可以采用“起点低,步子小,反馈多,题题懂”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学得进去,跟得上来,且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教师还应在教学中根据学困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适当放慢授课速度,及时归纳和总结他们在学习物理中的弱势和不足,对他们采取适当的指导。

3.布置适当的作业,加强重复练习

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能搞“一刀切”。否则,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而学困生则“吃不了”的现象。对于学困生,应采取夯实基础、激发兴趣、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重点让他们做好课堂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且难度要“较低”。要注意学困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可能通过一次的作业练习就能领悟,所以,他们的作业还应该是一个重复再练的过程。

二 对学生实行分组学习,以优帮困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协作精神,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为自主、更为生动活泼,应采取小组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

1.合理搭配,分好小组

根据学生的智力状况、性别、学习成绩等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一般由4~6名学生组成。其中将优、中、差生按相应比例进行划分。有这种由优、中、差三类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有利于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也有利于帮助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加强引导,注重合作

要实施“合作”学习,就必须让学困生学会如何合作学习、主动探索、讨论交流。

(1)小组学习,以优帮困。在讲授新课前,必须要求学生自学,做到学生不自学,教师要批评督促;学生自学会的,教师不用细讲。每堂课学习目标,通过各种方式交给各学习小组的学生。小组成员以“个人探究―小组交流―集体反馈”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究。但是,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对学困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他们不知道该学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小组成员的引导,让优生主动对学困生进行帮助。做到“以优帮困”,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课堂探究,以优帮困。让小组成员将自学中反馈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并进行合理的猜想;教师围绕各种猜想,分配探究任务;各小组针对探究课题,进行合理分工,达到配合密切,经过分析和小组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大气压强》一课的教学时,有的学生提出:大气压强存在吗?教师于是就利用“空瓶吞蛋”进行演示实验,然后把进一步探究的任务分配到各个学习小组,于是小组成员商讨设计实验,再小组讨论实施;有的小组先进行讨论,大家纷纷献计献策,再进行分工合作。大家创设的覆杯实验、塑料吸盘实验,都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每个小组探究的过程中,学困生在大家的影响及帮助下都积极地参与到交流、实验当中,他们还不时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每个同学都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课后交流,以优帮困。课后交流是课堂合作探究的有力补充,是课堂合作探究的延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学困生在课堂合作中,有些知识掌握不住,这就得通过课后交流来完成。

在以上这些小组“合作”活动中,学困生也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主动参与其中,并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学到了物理知识、悟到了学习物理的方法,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也转变了他们的学习态度,树立了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促使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如果学困生在参与中获得成功必然促使他们继续努力。因此在教学中,对学困生就应该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并抓住时机进行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才能使他们好学、乐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上一篇: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与学生能力培养 下一篇:浅谈分层导进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