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第一宴”(―)

时间:2022-10-30 06:09:04

编者按:

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65年的历史了,不少媒体都做过有关“开国第一宴”的报道,但仍有不少百姓对其知之甚少,使得它依然充满神秘的色彩。今天的人们不禁会问:开国第一宴是由哪家饭店承办的?它用餐的餐厅在哪里?谁是开国第一宴会的主厨?开国第一宴的菜谱是什么?等等。本文作者彭晓东因为工作关系,亲身接触到不少当事人,并查阅了大量珍贵的史料,从而翔实地揭开了“开国第一宴”神秘的面纱,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段“香味四溢”的有趣故事。请看――

“开国第一宴”揭秘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首都北京30多万军民集会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开国大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各派代表、各人民团体代表、代表、工、农、妇、文化、财经、私营工商资本家代表、少数民族代表、海外华侨代表和特邀代表共46个单位,合计662名代表。这些代表们在中华民族的关键时刻完成了时代和人民赋予他们的伟大历史使命,选举了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并确定定都北平,将北平改为北京后,全体662名代表们接到主席的盛邀,兴高采烈、神采飞扬地参加了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上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开国大典仪式结束后,带领着、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董必武、沈钧儒、张治中、程潜、傅作义、赛福鼎、陈明仁、郭沫若、许德珩、史良、黄炎培、茅盾、陈嘉庚、田汉、徐悲鸿、马寅初、梁思成、鲁迅夫人许广平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与会662名全体代表,来到了和天安门城楼咫尺之遥的北京饭店,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开国第一宴”。

“开国第一宴”是由哪家饭店承办的?

在面世的书籍和报刊、杂志、电视新闻、影视剧中,对此有不同的说法与争论,影响较大和传播较广的是“北京饭店”版本和“淮安胜利饭店”版本。

“淮安胜利饭店”说。这是我在2012年春节前后,在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时才第一次知道的。因为觉得新奇,便马上拿起纸和笔,迅速地做了一下记录。其中中央电视台播音员是这样介绍的:“据总理卫士长成元功回忆,1949年9月30日,“淮安胜利饭店”的张文显、孙宝仁两位厨师,在中南海勤政殿做了6桌菜,是传统的淮安地方风味。主席和、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了宴会。热菜有“白炮虾仁”、“软兜长鱼”、“淮炒两峰”、素菜是“炒蒲菜”等,其中的“白炮虾仁”是用洪泽湖活的大青虾现挤出虾仁,马上炒好上桌的。这批活的大青虾和鳝鱼等原料,是用大卡车由淮安跑了三天才运到北京的,等到了北京时一瞧,洪泽湖大青虾死了很多,即使活的也都奄奄一息了。张文显和孙宝仁都是淮安地方名厨,会做鳝鱼菜,其中孙宝仁就会做108道冷、热菜不重样的鳝鱼菜席面。电视节目播的时间很长,其中中央电视台播音员还多次介绍,这一次在勤政殿的6桌菜,就是“开国第一宴”。“开国第一宴”,是由“淮安胜利饭店”的张文显、孙宝仁两位厨师做的。“开国第一宴”的举办时间、地点、承办方、厨师的名字由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娓娓道来,介绍得很清楚,一时间,在国内家喻户晓。

北京饭店说。据我所知,关于“开国第一宴”,第一次有史料可查的是1983年4月由工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叫“北京饭店史闻”。其中书里有一段是这样说的:“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的国庆宴会就是在北京饭店举行的。宴会非常隆重,共六百多人,、刘少奇、、、董必武等党和政府的领导人都出席了这次盛会。这是北京饭店有史以来第一次承担这样重大的宴会任务,全店干部职工无不为此感到光荣和幸福,不少在旧社会受尽煎熬的老职工看到新中国的领导人、等健步走进北京饭店,慈祥地向大家打招呼时,激动得热泪盈眶”。由此可见,从1949年10月1日到1983年4月,人们在对这一次国宴的称呼上,还不叫“开国第一宴”,而是叫“开国大典的国庆宴会”。我在北京饭店工作近40年,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开国第一宴”这个叫法,只是这几年在媒体上才铺天盖地地叫了起来,我想这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商业利益,但是为了对历史负责,我想有必要澄清历史事实。我个人认为,“开国第一宴”这个专用名词既然已经闻名于世,那么开国时间就应该以主席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开国大典时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那一刻为准,而“开国第一宴”,也就应顺其自然,以开国大典仪式结束后,主席带领着662名政治协商会议的各界代表,在北京饭店吃的那顿饭为准,这顿饭于理于情才称得上是“开国第一宴”。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在1949年10月1日,国家法典上也将10月1日定为“国庆节”,而“淮安胜利饭店”在1949年9月30日在中南海勤政殿,张文显、孙宝仁两位厨师做的6桌菜,应该叫“开国前第一宴”比较妥当,又符合历史事实。

“开国第一宴”的餐厅位置在哪里?

多年来从来也没有人在影、视剧和各种文献中指出它具体在什么地方,一些书籍和报刊也只是说,是在北京饭店举办的“开国第一宴”,但是都没有指出是在北京饭店哪个餐厅里举办的。参观过富丽堂皇的北京饭店国宴大厅的国内外很多人也都以为是在国宴大厅里举办的,这是个误区,其实金碧辉煌的国宴大厅是在1954年才建筑的。

当年参加国宴的662名政协代表和北京饭店的181名老职工,据查大多数人均已作古了。我和1949年10月1日曾负责国宴招待任务的北京饭店招待管理员郑连福是住在一块的多年邻居,经常一起遛弯聊天,但关于662人的“开国第一宴”到底在哪个餐厅里吃的饭,他也没提起过,我也没有问过他。他只是说,由于北京饭店多年来由法国人经营,宴会的餐具多是吃西餐用的盘子、杯子和银制的咖啡壶、银制刀、叉等。1949年10月1日前,他们去哈德门外那一带购置了大批中餐用盘、碗、筷子等,还买了一批茶壶、茶碗。“开国第一宴”沏茶用的是龙井茶和上好的“香片”,也就是今天的高级茉莉花茶。为照顾海外华侨代表的生活习惯,还用了一点咖啡和锡兰红茶。

郑连福于2013年年初去世,前几年被北京市命名为“国宝级”国宴设计服务大师,原市委书记刘琪还给其发了证书,北京晚报、北京电视台等都做过报道,但是很遗憾,我认识他近40年,在这十余年相交又深,我竟然从来也没问过他举办“开国第一宴”的具置在哪?是使用的北京饭店哪个大餐厅?只是我在写本文时,才注意到,举办“开国第一宴”的地址,必须要弄清楚和准确,不然无法对历史有个真实的交代。

要弄清楚举办“开国第一宴”的具体地点,就必须要对北京饭店的历史做一下简单的介绍,了解一下它的建筑风格和特点,才能知道“开国第一宴”大概是在哪个地方举办的。1903年人称独眼龙的意大利人卢苏,在东长街和王府井大街南口(现北京饭店18层东大楼的旧址上),买了一块地皮,他想把在东单开的院落式“北京饭店”搬迁到这里,盖个五层的洋楼,但这个想法还没来得及实现,他的夫人就生了个女儿,他年龄大了,怀念祖国心情日增,跟中国老年人一样,叶落归根嘛,于是五层的洋楼只盖了一层就卖给法国人经营的“中法实业银行”,带着夫人、女儿回意大利老家去了。

法国人于是在1907年盖了一座五层的红砖大楼。时间到了1917年,中法实业银行又在红砖楼房的西边盖了一座七层高的坐北朝南的法式洋楼(现称中楼),一层北面设有一个很大的西餐厅,餐厅中间有一个可移动的7、8丈长的木制的带磨砂玻璃窗的隔断墙,有大型会议、宴会时把中间的木制隔断墙拉开,就变成了一个可容纳八九百人的大厅。这个大西餐厅平时可分为两个餐厅,解放后西边的餐厅改为中餐厅,东边的改为西餐厅。紧挨西餐大厅后就是设备齐全的大厨房,其中在西餐厅前边也就是南面又建有一个很大的可供200――300人跳舞的舞池,舞池木质地板下铺有软弹簧,人们翩翩起舞时,木质地板便轻轻地颤动,不伤人脚。《青春之歌》小说的作者、著名女作家杨沫曾在书中对此处有过细致的描写。在舞池的东边还有一个很大的前厅大堂,也可容纳200――300人休息。如举行上千人参加的大宴会,便可把西餐厅的大门打开,这样西餐厅和舞池与前厅大堂便三处自然相连成为了一个整体。这个绝妙的位置,摆满十人用大餐桌,大约可供千人同时用餐,纵观1949年的北平城在哪也找不到这么大的餐厅了。

我在20世纪70年代初到北京饭店参加工作,那时中国刚加合国不久,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很多,为接待更多的外国代表团,1973年就把五层高的红砖老楼拆掉,在原址建筑了18层的当时北京市最高的北京饭店东楼,施工总指挥是后来的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总理在1973年冬天凛冽的寒风中曾坐东楼外的小货梯,登上顶层视察施工建筑情况。我参加工作虽晚,所幸的是1964年先父彭瑞愚曾任北京市委“四清”工作组成员,他在北京饭店1954年建的西楼有一间办公室。我当年9岁,上小学二年级,放暑假时到父亲的办公室住了几天,父亲忙于工作时,我便到五层红砖老楼、七层法式洋楼、1954年建的金碧辉煌的国宴大厅里到处游玩。乡下小孩嘛,没见过大世面,看什么都觉得很新奇,所以我对少年时所见,印象非常深刻。我认为1949年举行“开国第一宴”的地方,一定是在法式七层洋楼的前厅大堂和舞池与西餐厅相连的地方,“开国第一宴”主席台一定是设在面北朝南的西餐大厅里。因为我小时候看过的红砖五层老楼只有48套客房,我见过它的前厅大堂和餐厅都很小,而法式七层洋楼有105套比红砖老楼客房还大的客房,你想它的建筑面积会比红砖老楼大多少倍?另外还有一个旁证是: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党史研究室编的“中共中央在香山”一书中467页有一段,是这样说的:“在北京饭店西餐厅向已到达北平的参加新政协代表及各方有关人士700余人作《关于中国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的报告”。时间是1949年9月7日,你看看单一个西餐厅就可容纳700余人,那么确定无疑,“开国第一宴”一定是在法式七层洋楼的西餐大厅和舞池与前厅大堂这个三处相连的地方举办的。可是很可惜,北京饭店在1998年装修改造工程中已把这个三处相连的地方破坏掉,西餐厅、中餐厅没有了,改成了别的建筑,前厅大堂和舞池还隐约能见到一点点原貌,现有一张20世纪80年代的舞池照片可窥当年舞池原貌。

作者简介:

彭晓东、曾用笔名彭小冬。北京饭店会计、美食文化爱好者、现代国画艺术收藏鉴赏爱好者,曾在人民政协报发表“和面点师握手”、“开国第一宴几个新细节”、在人民日报发表“给做饭”、“和他的理发师”的文章影响较大,在北京晚报发表过邓小平同志吃泡馍的文章“泡馍鲜美留影缺憾”等。亦曾在作家文摘、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书画报、中国老年报等报发表过小文章。

(未完待续,接下期)

上一篇:加快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关于村干部涉农职务犯罪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