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培养企业紧缺技能型人才

时间:2022-10-30 05:47:29

推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培养企业紧缺技能型人才

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条件。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用人单位对技能型人才的数量要求越来越多,对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出现了高技能人才“脱节断档”现象,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提升。如何尽快扩大招生规模和提高质量,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以德州市为例,目前在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工人中,技术工仅占30%左右,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这已成为制约全市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加快制造业强市建设的“瓶颈”,必须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行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优势,努力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培养层次和质量。

我们认为,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是解决企业人才匮乏和职校生就业问题的好措施和好办法,是促进职业院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职教发展新途径和新模式,能很好地促进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的供需对接。职业教育集团的建立,有利于深化校企深度合作,从而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和用人单位两者之间“两张皮、相脱离、不适应”的问题。

一、当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状

(一)职教集团遍地开花

当前,各地组织了很多的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之间往往能够实现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实训设备、专业教师队伍、毕业生就业、有效信息等多方面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方共赢,最大限度地发挥办学与经营的效益。

(二)存在的具体问题

一是集团身份的认同缺乏政策的支持。集团的松散性造成在各成员单位之间责任非常不明确。二是企业接受学生顶岗实习积极性不足,对学校人才培养参与不够。三是集团内部各学校在硬件、软件上存在差异,在组合中不好协调,相互排斥,互不信任,情绪低沉,工作消极,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有些学校由于生源少、交通不方便等原因,合作积极性不高。如果盲目地将小、散、弱学校组合进来,虽然为它营造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生存环境,但会影响另外一些社会声誉好、实力强大的学校。集团办学积极性将大打折扣,经济社会效益也将下降。

二、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工作思路及建议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学校、行业、企业多方参与,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建立长效机制。我们的建议是:

(一)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来协调各个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明确规定政府、学校、企业等在集团化办学中的权利与义务,整体化推进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政府部门的作用应该主要是创设环境、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服务等,绝不能是大包大揽,代包代办,应按市场规律办事。

(二)行业要主导集团化办学

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实际经验来看,企业和行业要在职业教育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的人才还是为了企业和行业。要依托行业和企业,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有效联动,实现集团化办学。

(三)机制要创新

我们要大胆创新,努力实现集团化办学资源的有效配置,在管理、教学、机制和制度设计等方面深化内部关系的改革,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质教育资源优势、行业优势、企业优势的效应,把职业教育做强。

(四)学校要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职业学校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学校必须深化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要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在核心课程保持稳定的情况下,适当考虑企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灵活设班,灵活开课。要深化校企合作,让企业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要简化文化课,浅化理论课,突出强化实践技能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组织好“顶岗实习”,努力实现毕业上岗“零距离”。

总之,合作双赢是当今社会的核心理念,企业需要技术人才,职业学校培养技术人才,职教集团化办学正好将职业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主体捆绑在一起,实现目标一致化,利益一体化,能很好地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人才供需对接。

上一篇:关于音乐课教学实践的几点感悟 下一篇:爱是山间流淌的涓涓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