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铮:自己不能大于角色

时间:2022-10-30 04:59:36

四天的戏拍下来,郑铮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地震给人带来的灾难。郑铮说,当刺痛的双手扶住横梁的一刹那,她深切的感受到了母亲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希望。

19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塑造了诸多出色的女性角色,同样,它也贡献了诸多优秀的女演员,饰演鸳鸯一角的郑铮便是其中一位,然而,即便没有《红楼梦》,郑铮依旧会走上属于她的演员之路。

昔日“鸳鸯”今日《备忘录》

郑铮小时候学了四年的芭蕾舞,六年的民族舞,良好的舞蹈表演基础为她学习表演创造了条件,同样的,如郑铮所言,“从小学舞蹈也让人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当郑铮参加《红楼梦》的选角时,几乎当时就定下让她饰演“鸳鸯”,后来很多角色的人选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但郑铮饰演“鸳鸯”这一决定从未改变。

演完“鸳鸯”后,郑铮在演艺事业上遭遇瓶颈。因为塑造“鸳鸯”一角的成功,所有导演都认为郑铮适合演悲剧角色,一直走不出“鸳鸯”的阴影,反而失去了很多获得其他具有挑战性角色的机会。在这段时间,郑铮将自己对表演的热爱转移到舞台上,开始在自己所热爱的话剧事业里,投入大量的精力。

毕业于儿艺代培班的郑铮,一直没有停止对于舞台艺术的探索和热爱。上世纪九十年代,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话剧艺术陷入困境。当时许多的艺术青年都在探索着如何让话剧继续生存下去,郑铮就已经开始切实的行动,拿着拍电视剧挣来的微薄收入组建了“火狐狸剧社”。当时,艺术研究院有一位老师写过关于九十年代话剧的文章,给予“火狐狸剧社”高度的评价,可以说,它是九十年代中国话剧的一面旗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留给话剧社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少。1995年,当“火狐狸剧社”演出完最后一部剧《楼顶》,因为没有更合适的剧本和机会,郑铮暂停了剧社的活动。对此,她自己说道:“这样一群人,毫无功利心的做一件事情,好像有点理想主义的味道,但这正是我所喜欢的。”

事实上,郑铮在话剧事业上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今年,由影片《太阳照常升起》的编剧之一过士行执导的法国著名剧作家让・克劳德・卡里埃尔的话剧《备忘录》,让郑铮重新过了一把舞台瘾。这个话剧只有两个演员,而郑铮饰演的苏珊,是和她自己,和她以前饰演的角色反差极大的人物。为了体验苏珊几近崩溃的人物情绪,郑铮不断弄乱自己的发丝,像苏珊一样神经质的抽着香烟,维持着高度紧张的偏执情绪。苏珊不是郑铮,但郑铮却在饰演苏珊的过程中,获得了无限的满足感,她热爱的是表演事业。“鸳鸯”也许是她的内心,而苏珊却是她热爱的角色。甚至在演出结束后,郑铮有一种心疼的感觉,因为她知道,当大幕落下,她将与这个精彩的角色告别。

演绎百般人生

生活中的郑铮,宁静温柔,知书达理。最享受的生活是陪伴在大洋彼岸的丈夫,过着打扫庭除的生活。但银幕里的郑铮,却一点也不宁静,呈现出复杂的样貌。

正如郑铮个人所言,她喜欢饰演性格反差大的角色。就像当电视剧《城里城外》的剧本拿过来,让她选角色时,她没有如导演期待的那样,挑选文静内向的吴玉萍,而是选择了大大咧咧的黄爱娟。没想到,拿剧本回去仔细一看,发现这个人物最重要的戏都是骂大街。对这些,郑铮可是一点经验也没有,因此特意跑去菜市场观察生活,菜市场那些日常生活的片段,成为她创作的源泉。这个还不打紧,琢磨人物兴起时,她就挽起袖子在家里练习骂街,结果每次出门,发现邻居的眼神怪怪的。后来她才意识到,人家一定是以为他们夫妻吵架。但是,久而久之,郑铮每天在家骂大街,邻居终于忍不住上前小心翼翼的询问:“郑小姐,您这是在背台词吧?”原来邻居也反应过来:就算是夫妻吵架,就算是天天吵,也没有连时间都固定的。

郑铮有个幸福的家庭,丈夫在美国任终身教授,两人的职业差距甚远,却在生活上相濡以沫。丈夫十分支持郑铮的工作,甚至经常抽空陪她练台词。他非常尽职的为郑铮扮演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除了郑铮饰演的角色之外,剧本里所有人的台词,无论男女老少,他都要规规矩矩的念一遍,态度非常认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所有的人物都带着贵阳口音,听起来怪怪的。有时候念错了,丈夫还非得严格要求自己,重来一遍,念着念着,不知情的人往往以为是郑铮帮丈夫练习台词呢。

饰演黄爱娟的时候,有一场戏令郑铮难以忘记。这场戏要求郑铮挺着大肚子,当着所有人的面骂大街。郑铮演的十分投入,这让平日与她朝夕相处的剧组成员们瞠目结舌,眼看着说话轻轻柔柔的一个女人,如此粗鲁的当众撒泼,演着演着,旁边的工作人员开始传出轻轻的笑声,笑声越来越大,不少人抖着肩膀忍住笑,一旁的导演怒不可遏:“谁再笑,罚谁的钱!”话音刚落,郑铮自己忍不住笑场了。这场戏演下来,郑铮累的满头大汗。恰恰是饰演跟自己性格反差大的人物,才能带来如此的快乐。

《妈妈,别哭》动真情

几个月前的一场大地震,令无数人流离失所,经历苦难。无数关怀受灾同胞的人,用各种方式去表达对他们的关爱。女导演曹桂千就是其中一位有责任心的艺术工作者。在救援工作正在开展时,曹桂千便开始筹备《妈妈,别哭》的拍摄工作。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地震后,一位母亲竭尽全力救援被压在废墟下的孩子的故事。其实,当时女主演的第一人选并不是郑铮,但是对方在开拍三天前辞演后,导演通过朋友找到了郑铮。这个时候的郑铮,忙于抗灾和自己的工作,但是一听说这部电影,便从排的满满的档期中,抽出四天时间参加电影的演出,只象征性的收了一点报酬。

剧组的条件十分艰苦,资金和环境的约束,令拍摄工作十分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剧中要求郑铮饰演的母亲,一直在废墟上刨挖。这个废墟虽然不是地震实景,却同样也是由钢筋水泥和垃圾组成。一天戏演下来,郑铮两只手上全是黑泥。等到吃饭时,好心的化装师用水替她把黑泥擦掉,郑铮才感觉到钻心的痛。原来,不知不觉中,表演过于投入的郑铮,已经将两只手掌的皮层磨掉。为了继续演戏,她不得不在自己手掌上贴上肉色的胶布,而胶布和汗水的刺激,令手掌上的痛更加刻骨。一天戏演下来,郑铮伤痕累累。

四天的戏拍下来,郑铮更加深切的感受到地震给人带来的灾难。特别是有一场重头戏中,郑铮饰演的母亲,在余震的颠簸中担心女儿,而在废墟下的女儿却担心余震中母亲的安危,哭喊着:“妈妈,你走”。绝望而坚强的母亲,情急下用柔弱的双手扶住即将倒塌的横梁。郑铮说,当刺痛的双手扶住横梁的一刹那,她深切的感受到了母亲永不放弃的信念和希望。

其实,这种信念和希望也是导演曹桂千想要在电影中表达的。短短十天的拍摄周期,虽然有诸多不足和遗憾,却令地震后第一部反应母女感情的影片仓促成型。而电影放映后的效果,也令郑铮感到欣慰。当观众们看到电影里一些场景而痛哭流涕时,郑铮才感受到拍摄时的血泪和痛苦,有了真切的价值。

接下来,郑铮将会在电视剧《蜗居》中客串一个角色,这个电视剧由导演滕华拍摄,根据六六的小说改编。郑铮挑选角色,从来不在乎形象,也不在乎是不是主演,只要角色本身具有可塑性,她就感兴趣。《蜗居》里的孙丽,用郑铮的话来说,是一个“很二”的女人,但是郑铮觉得孙丽这个角色就是作者六六自己要说的话,表面看透生活,看透男人,很老道,内心深处还是有女人的浪漫情怀。

演戏,对郑铮而言,只是因为喜欢。郑铮不会成为演艺圈最灿烂的明星,因为对她而言,演员演戏,不能太在意自己,不论角色大小,都不能大于角色。因此,我们能看到《家有九凤》里的四凤,能看到《军人机密》里的石娥,却看不到郑铮。因为,她已经完全都融入了角色。

演戏之外,郑铮还有着自己小小的喜好,那就是写作。她的剧本,有些已经投入了拍摄,而最近一部小说也即将出版。这部小说,是以小狗的视角,来讲述演艺圈的种种现象。如此奇思妙想的构思,让这部小说也格外令人期待。

本文图片由郑铮提供

上一篇:萨莉·霍金斯:用笑容感动世界 下一篇:《胭脂雪》:七个女人的家族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