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歌声中绽放

时间:2022-10-30 02:05:52

让青春在歌声中绽放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课的歌唱模块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索新课程中该模块的教学模式是高中音乐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使高中歌唱模块开展得更具实际性、创新性、可行性,使学生在原有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中音乐;歌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302-01

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学唱歌不仅能通过呼吸促进身体健康,还能够通过情感的放松和随之而来的愉悦促进精神健康。普通高中歌唱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引导学生用健康的审美意识规范的歌唱实践,并在其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那么,如何使高中歌唱模块开展得更具实际性、创新性、可行性,使学生在原有音乐教学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这正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一、聆听、欣赏,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才愿意主动地学习和了解,当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时,我们才能引导学生轻松地歌唱,去感受美妙的音乐。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让学生聆听和欣赏一些熟悉的合唱及一些高水准合唱团的演唱。例如《黄河大合唱》、《游击队之歌》、《卡林卡》、《孤独的牧羊人》等,使他们体会和感受到合唱声音的美妙、和声效果的神奇,激发他们演唱的欲望。在教授新歌时,事先收集音像材料,让学生专心的聆听,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音乐的情绪和歌唱的美感,调动他们歌唱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美妙的范唱也是极其重要的,它能充分激发学生唱歌的积极性。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情感互相交流的过程。教师正确而充满感情的范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可以拉近师生间的感情,引导学生想唱、敢唱。

二、简化、重组教材,适应学生实际

在歌唱模块教学中,合唱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但学生对合唱却是望而却步,学生音乐素养、歌唱的能力参差不齐。我对所教各班进行实践统计,最好一个教学班,能将耳熟能详的《让世界充满爱》的主旋律较完整演唱的学生数仅16人,最差的班级7人。而现行的歌唱教材中,《回忆》、《深深的海洋》、《半个月亮爬上来》等作品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多声部合唱曲。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完全按照教材中的作品及要求进行多声部的实践,对学生来说太难了,甚至可以不夸张的说根本无法开展教学。此时只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做处理,采取降低难度的办法,由原来的三声部改为二声部,或简化歌谱,适于学习,这样才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感受到歌唱带给他们的美感和快乐。

再者,现在大多数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为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接受多元音乐文化,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编配简单的合唱声部供学生演唱,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合唱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歌唱能力,充分体验到合唱艺术的魅力。

三、重视音乐基础和歌唱技能训练,唱出和谐之声

声音的和谐统一是合唱的基本要求。清晰而动听的多声部合唱的先决条件之一,是每个声部都要发音和节奏的准确,如果训练不够总会有跑调或串声的现象。要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训练,让学生学会读谱,如乐理、视唱、节奏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为良好的歌唱打好坚实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声作为歌唱的唯一乐器,我们要爱护它,发挥它的最好功能,必须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去训练。如果歌唱方法不正确,嗓音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声带疲劳、声音嘶哑,损坏歌唱乐器,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更是无从谈起。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快、正确地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歌唱技巧,完美自如地表现歌曲内容。笔者认为,应重视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呼吸方法、科学的发声及共鸣方法、正确的咬字吐字的习惯及分析和处理歌曲的能力。“艺高人胆大”,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到音乐的意境中去表现自我,唱出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歌声!

四、走出教室、舞台实践,表演中学习

舞台实践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手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舞台实践的实际效果,两者相辅相成。课程标准建议我们在进行歌唱模块教学时,可举办各种类型的演唱会、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音乐表演才能的机会。同时上台表演也很能锻炼一个人的演唱能力,提高演唱水平。在教学中,经常会碰见这样的情况,学生在上课时歌曲唱的很好,可面对外人时歌曲的表现远远不如上课时,所以我们要利用校内外条件,多给学生提供舞台实践的机会,如参加学校或校外组织的一些文艺演出之类的,学生通过演出可以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优缺点,努力目标更为明确。

教师在训练学生发声技巧和指导艺术表现的同时,应同步培养学生的舞台实践心理素质,尤其应该注意爱护学生的歌唱自信心,耐心的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要求学生积极投入到作品所要求的艺术表现中去。每次舞台实践之后,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肯定和鼓励,对于表演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在不伤害学生自尊自信的前提下,婉转简洁的明确指出。学生的舞台实践是教学水平最直接的反馈,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得到更直观的了解,以便调整以后的教学。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远处又飘来美妙动听的歌声,让思绪乘着歌声的翅膀一起飞翔,让青春在歌声中绽放!

上一篇: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之多样化教学 下一篇:让学生走进古诗歌的意境